社区心理健康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9: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心理健康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心理健康总结

篇1

(一)研究的缘由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做了详细的阐述:“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国家已经意识到幼儿的心理健康,将影响幼儿一生的成长。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经说过:“早期的心理健全,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很重要”。根据我们对幼儿园幼儿的调查显示(请参看附件1),很多幼儿已表现出自私、自负、任性、脾气暴躁、感情脆弱、独立性及社会交往能力等不良个性特征,这些可能成为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隐患,还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阴影,从目前幼儿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来看,没有完善的幼儿心理咨询机制、缺乏系统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限制其发展的关键,因而在幼儿园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就显得十分迫切。

(二)国内外研究简述

学者李槐青在文章《幼儿心理探究途径探讨》中从理论的角度提出应加强家庭、社区、幼儿园相结合形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但是缺乏实践研究的支撑,也缺乏操作性。学者姚本先和邓明在文章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与途径》中也强调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应与社区、家庭合作,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才会发生质的变化,目前国内的研究者把幼儿园、家庭、社区联成一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学者们的研究也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缺乏实践的研究和应用,也缺乏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与社区进行一个整合的深层次和系统性的研究,不能够深入挖掘幼儿心理状况,提出解决策略。

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蒙台俊利认为幼儿的早期教育应该以训练为主,幼儿是用他的感觉器官来感受身边的世界,他们通过触摸、感觉、行走来使自己获得各种能力和技巧。她认为感官训练是培养孩子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中国的一些专家认为她的教学方法重在培养个体,缺乏与同伴合作的机会,忽视儿童的情感陶冶和社会化过程。著名教育家加德纳认为幼儿表现出来的能力,初步获得这些发展并不需正规教育,这些能力的获得大多是通过透过幼儿世界或接触范围,自发性互动产生的,环境的影响和文化的演变对儿童的潜能发展至关重要。意大利人洛利斯・马拉齐利和当地的幼教工作者创办了瑞吉欧方案教学,注重社会的支持和家长的参与,学校注重民主管理与合作,课程灵活多变教学注重研究、强调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开放性。国外的研究注重幼儿个体的智力及能力的培养开发,对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培养不够。

二、研究主要内容和目的

1.通过研究大沥镇各片区幼儿园中幼儿的各年龄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和操作策略在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构建更为完善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

2.在大量个案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挖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原则,形成有效、操作性强、有针对性的活动方案。

3.探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使幼儿园与家庭形成教育合力。

4.尝试通过实践研究社区委员会、社区医院精神科医生、学校三者之间的合作研究,探索一种“四位一体”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充实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为幼儿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个案观察法、行动研究法。

1.文献法:查阅幼儿健康教育的相关资料,并结合本园实际确定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2.问卷调查法:在本课题的前期、中期等时间段,下发一些教师、家长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家长对幼儿健康教育的认识等,可先进行问卷内容的征集,再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书面调查。使课题研究尽可能的真实、可信、有效。

3.个案观察法:有针对性地对观察幼儿某一情境下或某一方面的行为表现,并对观察记录进行分析,使研究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行动研究法:在教育实践研究过程中不断探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其有效性,并对每一阶段的研究进行反思、总结,从而调整课题实施方案,使课题研究凸显实效性。

四、研究过程

1.第一阶段:启动学习阶段(2010年4月―2010年5月)。包括参加相关培训讲座,召开启动会议,对全镇下辖的幼儿园进行心理健康情况的调研,成立研究核心小组并分工布置任务。培训师资,开展园本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第二阶段:初级研究阶段(2010年5月―2011年2月)。交流学习,提高认识,园园联合,形成片区幼儿园心理健康探究共同体,定期召开家长会争取家长支持,课题组定期交流、小结、检查工作,撰写初级阶段研究总结等。

3.第三阶段:总结经验,深入研究。(2011年2月―2012年2月)。扩大研究“统一战线”,探索幼儿园、家庭、社区家长心理健康中心和社区医院心理健康科“四位一体”的研究模式。包括对上一阶段的成果进行巩固和深化,并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

4.第四阶段:总结成果阶段(2012年2月―2012年7月)。包括收集教师有关教案、经验总结、心得、随笔等工作资料,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并思考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五、创新表现――构建了“四位一体”的研究方式及策略

本课题首次开展四位一体的研究即把幼儿园、家庭、社区家长心理健康中心、社区医院的心理健康科联系成一个整体,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优势,还有大沥镇各片区的幼儿园一起进行研究。这样为研究增加了联系为彼此之间的学习和借鉴提供了机会,这些条件都为进行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研究提供了广泛的素材,为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分两大部分,四位一体的功能简述和四位一体怎样合作的。

简述“四位一体”各自的功能

1.家庭教养环境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影响

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个性和很多心理品质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有研究表明0到6岁幼儿生活的家庭环境决定着幼儿长大成人之后的心理健康,换句话说,成人的心理问题以及引发犯罪等一些社会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0到6岁的家庭教育。家庭是儿童成长的初始环境,儿童最初形成的人格特征,同家庭的初始教育关系极大。因此儿童教育工作者们有一个相当确定的观念,那就是任何形式的儿童心理问题,除非是源自于明确的身体疾病,否则,只有一个原因,即儿童所处的生活环境中的人和事影响所致。可见,幼儿的家庭教养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具有持久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幼儿园不具有的,因此联合家庭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家庭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持久性和连续性的作用显得非常重要。

2.社区家长心理健康中心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幼儿园教师的文化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把握不够,可能会影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此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最主要的一方就是幼儿园,显而易见教师们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方面需要加强,这需要一些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人士,来弥补其理论不足的一面。因此,邀请社区家长心理健康中心的心理资询师来幼儿园为教师做幼儿心理学方面的讲座,提高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3.社区医院的心理健康科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疾病预防方式受到国家的关心和支持,常见的儿童传染病通过简易而有效的计划免疫使发病率急剧下降。其他的儿童常见疾病如呼吸道感染、腹泻病、营养缺乏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步下降。另外,医学模式也在改变,由原先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地被目前的社会心理医学模式所替代,引起疾病的原因除了生物因素外,社会因素及心理因素也不容忽视,在某种程度上后两者的影响正在逐渐扩大。因此,社区医院的心理健康科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社区医院的心理健康科的医生长期与患心理问题的儿童接触,对那些身患心理问题的幼儿的心理行为变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模式,这是家庭、幼儿园、社区家长心理健康中心不具备的条件,这些条件对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开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邀请社区医院心理健康科医生对教师和家长开设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讲座,对于整个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非常有意义。

篇2

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庞大的系统工程。绍兴市以政府牵头主导,依托绍兴市心理咨询治疗中心(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的专业力量和技术支撑,于2011年6月成立了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同时,整合社会资源,强化部门配合,由中心指导在各中小学校和社区建立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联络点并建设了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其中,建设标准化社区心理辅导室88个,标准学校心理辅导室23个,标准化心理健康基地6个,覆盖未成年人服务人群达10万。自此,以中心为龙头,学校和社区心理辅导室为平台,家庭为基础,心理健康网站、热线为有力补充的“四位一体”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防护体系得以构筑,较好地形成了一个无缝对接的网络体系。

二、抓队伍,夯实心理健康服务阵地

绍兴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素质较高的专业工作团队,均具有国家级心理治疗师或心理咨询师资格。同时充分发挥志愿者的力量,招募了一批由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文化知识的精神心理专业医务人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和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开展心理卫生教育、心理辅导、入户走访等志愿服务。为配合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中心配备了“三支队伍”,即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宣教队伍、志愿服务队伍和危机干预队伍,其中成员各22人、157人和12人。中心积极组织专业人员、社区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和志愿者学习培训、外出观摩、上级进修,有力提升健康指导工作技能。经有关单位批准,中心内还设立了市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学校。通过开展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资质培训以及心理健康辅导宣教、志愿服务和危机干预技能培训,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工作队伍建设。

三、抓机制,建立“预防、预警、干预”三预模式

绍兴市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倡导“治未病”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预防、预警、干预”三预结合的预防模式,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普及教育、个别辅导与咨询、“问题儿童”跟踪教育等工作。建立“预防”机制:利用中心优质专业的心理专家资源,整合市文明办、市关工委、市教育局、团市委、学校、社区、媒体等多部门的资源,利用公益广告、宣传展板、专题讲座、游戏活动等多种形式,在全社会普及心理健康知识[1]。在全市学校和社区的心理辅导联络点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普查并建立未成年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疑似问题学生进行筛查或咨询、辅导,建立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育的“预防”机制。建立“预警”机制:全市所有学校和社区均设立了心理辅导室,随时接受学生及家长的咨询,及时发现心理异常学生,了解并疏导学生心理问题。同时,中心专门开通24h未成年人免费心理热线85885885(谐音“帮我帮帮我帮帮我”),开设“绍兴心理网”,为青少年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建立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预警”机制。建立“干预”机制:对“问题儿童”安排专人进行心理教育跟踪辅导,通过心理辅导转化“问题儿童”,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干预”机制。

四、抓创新,不断延伸拓展心理健康服务空间

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进校园”主题活动:中心每月组织心理咨询师进入校园,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主要活动方式有团体辅导、心理游戏等一系列活动,提高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开展“青春暖流,关爱农民工子女-全市心理辅导巡讲志愿服务”活动:活动由绍兴团市委、市文明办、市志愿者协会、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等多部门联合开展,旨在进一步提升在绍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素质。根据农民工子女心理特点,设计推出了“青春暖流”系列心理课程,安排心理志愿者对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开设专题微博(/u/3106918921)心理健康知识相关信息。2012年,心理辅导志愿者团队共为36所农民工子弟学校进行了心理巡讲,问卷调查近12000份,心理强化辅导300人次,受益农民工子女达30000人,提高了全市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开展家庭心理指导:如存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心理健康问题,中心则派专门人员到家庭中进行访问,对家庭成员进行家庭心理指导,改变家庭不良教育方式,对家庭的人际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进一步完善家庭功能,提高家庭心理健康水平,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

五、抓宣传,积极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良好环境

篇3

新生代农民工指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他们户籍在农村,于92年代后期或21世纪初进入城市务工或经商的流动人口。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逐步成为农民工的主体。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经历和成年后的生活历程更多地与城市联系在一起,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又无法完全融入城市生活之中。近年来由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问题引出的社会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因此,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增强其社区归属感,协助其融入城市社区的工作迫在眉睫。

一、问题提出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国务院研究室和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等做的多项调查,30岁以下的青年农民工占农民工群体60%以上,已超过1.5亿人,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逐步成为农民工的主体,这一规模庞大的群体对城市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愿望更为强烈和迫切,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及其固有的经济社会制度等客观因素,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等主观因素的制约,其市民化进程严重受阻。长期游离于城市与农村之间,处于非城非农、进退失据的尴尬状态,不可避免会引起新生代农民工强烈的心理矛盾与冲突,从而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失范行为。

二、从社区融入的视角出发,开展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服务的策略

1.打破新生代农民工城乡“二元结构”的分类,协助其重新确立正确的身份认同感

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管理模式造成的身份差异使得农民工在户籍、教育、社会保障、人事、医疗制度等方面都被排除在城市之外,只能以“二等公民”的身份尴尬的处在城市之中。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这种心理冲突,需要对其进行一个重新社会化的过程,而增进城市社区与新生代农民工之间的交流和共事,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内的封闭性成为必然。依据Mussweiler的选择性通达模型,当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公民在广泛范围内接触和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时,其价值观和意义感与城市居民相似。据此,在城市的教育、医疗灯基础服务领域,扩大新生代农民工参与的平台,推行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和享受的政策,将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规则及文化系统的进一步了解,打破对自己身份的模糊感,增强对城市社区生活的归属感。

2.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开展教育、培训等服务,提升其综合素质,增强其价值感

据有关资料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变迁及工作技能与其在城市社区的归属感成正相关,而当下大多在城市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缺少受到正规的岗位教育与培训,这种缺失削弱了新生代农民工获取资源的能力,严重影响了其就业的信心和质量。因此,政府应联合企业和社会的力量,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职业院校为基地,以社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机制,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使其体会到事业进步与成功的喜悦。在培训内容上,除了职业技能培训外,还要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的教育,提高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能力,增强抵抗挫折的能力,学会善待别人,热爱学习,同时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一方面促使其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可以更好的了解国家政策,理解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增强其对国家的信心,消除其对社区管理的戒心和抵触情绪。

3.因地制宜地开展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服务,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社区归属感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走出心理困境,还是要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心理素质。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因地制宜的结合各地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开展相应的心理咨询服务,不仅关注他们的生存问题,更要关注他们的发展问题,如在企业内或社区内设置“农民工之家”、“农民工社区服务站”、“农民工心理热线”、“农民工信箱”等,组织就业知识讲座、心理辅导、联谊会、工作坊等,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对社区文化的认同感,同时调动社区资源和居民的热情,鼓励社区内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开展妇女小组、职业规划小组等,引导新生代农民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社区融入。最后,还要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吸纳他们参与到社区公共活动中,引导其相互帮扶、共同成长。

4.引导全社会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需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上经常会被防范与排斥,这种正常管理和服务上的区别化对待,使得农民工的称号被“污名”化,如“粗鲁”、“没文化”、“不遵纪守法”等,这种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不尊重甚至歧视,往往使他们产生无力感和无助感,巨大的排斥力使得他们宁愿守在其内部生活圈子,而不愿融入社区生活,针对此种心态,我们应利用大众传媒的力量,呼吁和倡导全社区共同来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大力宣传新生代农民工中的典型代表,树立新生代农民工的正面形象,使全社会都了解他人、认可他们、尊重和关心他们,为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c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要积极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多部门密切配合,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地位和待遇,解决他们在现实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篇4

伴随着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的全面深入推进,如何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规范有序的建设和实施,使其真正起到维护和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已成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研究与实践的聚焦点。2009年以来,我们尝试通过建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的路径,努力挖掘区域内外的优势资源,力求方法科学,措施到位,全面建构区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经过几年来不断的思考、研究与实践,现已显现出一定的实效。

一、明晰思路,建构体系,引领工作全面科学发展

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中明确规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因此,结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独有的专业性、规律性、特殊性,在调查研究、系统分析现有师资条件和区域内不同学校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我们将“全面布局,高端定位,追求一流质量”确定为区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动目标,构建了以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根本目标的区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我们将区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目标分解为学生、教师、家庭、社区四个维度,围绕这四个维度的目标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制度确立、组织架构、资源挖掘、平台建设、评估实施为保障,紧紧抓住课程建设的主渠道,兼顾学科教学渗透多途径的校际联合、家校联合、社区和学校联合的教育活动,逐步优化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环境,提高教师和家长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在实践工作中,我们确定了“以科学标准导向区域课程,以骨干团队促进群体提升,以基地校引领整体发展”的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重点关注“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工作室建设与功能的发挥”三个兴奋点,不断加强研究,凝炼区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特色。

二、架构组织,建设平台,确保工作规范有序推进

1.着力完善组织机构

为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管理和顺利推进,我们对区域内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进行了合理架构和完善。2009年9月,大连市各县区首个区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正式成立,主要负责制定专项工作规划,开展有关专项经费、工作室的建设与功能等多方面的调研,以教师培训、课程研发、督导评估等项目申请的方式向教育局提出专项工作的发展建议,通过培训、研究、指导统领全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架起了基层学校和区域行政机构之间的桥梁,促使全区心理健康教育能够顺利、有序开展。同时,区教育局指令各校建立了由校级领导牵头负责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由德育工作主管领导、班主任、心理教师构成的工作小组,具体落实学校心育工作。全区建构了学校、家庭、社区联合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机制,全力打造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区域特色。各级组织分工明确,职责清晰,保证了工作的正常运行。

2.科学搭建工作平台

为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开展,区政府、区教育局召开了全区中小学校长工作会议,向各中小学提出了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的工作要求,并以此为载体,统筹学校的人力、物力资源,整体布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是以多个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室为载体,开展多途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实践活动的机构和场所。工作室按照个体咨询、心理调节、团体训练等几大功能区精心设计,由校长直接领导,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整合全校师资力量,组织实施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不断创新工作模式

为了有效地集中全区优势人力资源,我们突破了常规性的区进修学校心育中心研训教师“一元管理”模式,在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实施“二元管理”的工作模式:将基层学校的骨干心理教师聘任为区中心兼职教师,面向全区中小学承担培训、研究、指导的职责,其人事管理仍在本校,中心负责其考核评价。“二元”团队成员固定时间参与区域研修和指导工作,在区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研究、培训、指导活动中,发挥骨干教师和基地校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不仅自身得到了快速发展,也成为了区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引领者。

4.严格实施规范管理

实施规范管理是保证工作顺利高效开展的强有力手段。教育局先后下发了《中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暂行办法》《中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二元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两个文件,明确了工作室和“二元”团队教师的职能,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了督导评估体系。行政的干预,保证了课程建设的执行和落实。

三、依托课程,强化研究,促进工作多元有效落实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建构了以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主线,结合个体辅导、团体辅导、心理训练、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的多元学校课程,并始终坚持围绕学生的课程需求和教师的实施能力,强调课程的研发、实施和评价,从而促进工作多元有效落实。

1.规范启动课程建设

在工作启动伊始,本着严谨、慎重的科学态度,我们作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是带领全体研训人员学习、掌握《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国家、省、市相关纲领性文件的指示精神,准确把握课程实施的内容、途径、方法等相关要求;二是学习、了解目前国内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并加以有效借鉴;三是聘请行业专家进区讲学,借用外力,提高专业素养;四是开展大量调研活动,掌握本区学生、教师、家长的实际问题和需求、建议,为课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我们规范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要求学生课程将省属学生课本内容与校本研发内容有机结合,教师课程兼顾教师的自身能力和专业发展要求,而家长培训则兼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家庭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2.课题牵动课程研发

现阶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仍处于探索发展中。因此,我们依托研究团队开展课题研究,促进课程的完善与科学实施。区心育指导中心现拥有省级课题“学科心育渗透研究”、市级课题“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建设研究”和“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课模式研究”,另有基层学校的校长、心理教师、班主任共计23个个人课题在市“十二五”课题申报中立项成功并即将结题。区指导中心还组建了以中小学兼职骨干教师为组长的“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课”“家庭心育”“学生团队训练”“心理剧”“沙盘”“个体心理咨询”等多个区域心育教师研究团队。各课题研究团队均制定了研究计划和目标,固定研究成员,按照规范的研究思路开展了基于需求的行动研究。

3.典型引领课程实施

为全面推进区域中小学科学规范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采用了挖掘典型、提供经验、以点带面、高效引领的策略。一是突出了四所心理健康教育市级基地校的示范作用。在市教育学院中心的帮助指导下,我们承办了市级基地校工作会议和心理健康教育课评优活动,组织全体心理教师和部分班主任观摩了青泥小学的“阳光学生使者团”活动,组织了学校德育干部和心理教师观摩解放小学、第十六中学的校园心理情景剧,分享实验学校的团体沙盘辅导活动经验等。二是为优势资源搭建了展示平台。我们先后举办了有五十余名班主任和心理教师自主选课参加的区心理健康教育课评优活动,遴选优秀者举办展示会,德育校长、德育主任、心育教师、班主任现场观摩了区域优质心理健康教育课,聆听专家的课程点评,分享优秀做课经验,带动了区域课程的发展。三是依托于具体项目示范引路。区教育局下发了心理健康教育“五个十”活动工作通知,启动了“十个优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十个心育亮点工作、十个优质心理健康教育课、十个经典案例和十个心育优秀报道”的评比活动,以此挖掘典型事例和培养典型教师,推动了区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四、培训队伍,夯实基础,追求工作专业高质实施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取决于心理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因此,应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从人员配备、师资培训上予以保障,以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

1.师资网络立体化

一是采用从高校招聘和基层竞聘选拔的方式,先后为进修学校心育中心配备了三名专职研训教师,加强对全区工作的研究和指导力度。二是在现有的基层心理教师中遴选有一定经验和积极性的、拥有咨询师资质的教师,组建了12人的“二元管理”团队,面向基层学校负责开展研究、示范和培训工作。三是要求各中小学配备专、兼职心理教师,专门负责学校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为依托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2.培训对象全员化

区域师资培训,我们分别依赖于教育局、进修学校、“二元团队”、基层学校分层次开展,覆盖全员。教育局负责面向中小学校级干部、德育干部、班主任开展专题培训;进修学校心育中心负责“二元团队”、全体心理教师以及基层学校教师的常规教研培训、专题培训和校本个性化指导;“二元团队”负责全体心理教师的专题培训和常规教研培训、基层学校教师的专题培训;基层学校要开展校本研修专题培训。

3.培训方式多样化

坚持培训的常规化和专题化,兼顾时间和内容的灵活多样,使我们的培训效果事半功倍。一是开展专项培训。通过请进来,特邀国内心理教育专家来我区面向全体校级干部、中小学班主任、心理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心理辅导操作技术等方面的培训。通过送出去,选送50名心理教师和班主任教师去北师大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高端培训,力促教师的专项技能发展,提升了校长和教师的课程驾驭能力。二是坚持开展心理教师的常规研训。学期初围绕学期工作计划解读与重点工作部署开展专题讲座,以会代训;每月进行一次集中培训,以建立QQ群、重点校展示、课题研究、校际观摩、课程拉练、专家讲座、网络研修、经验交流、知识测验等形式开展专项辅导技术、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心理知识、课程建设等专题的培训;间周一次围绕课题研究的推进内容举行各研究团队活动;学期末围绕学期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召开特色提炼和总结交流活动。

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的建设为主线,提高区域心育工作的规范性;以队伍建设为主线,提高区域心育工作的专业性;以课程建设为主线,提高区域心育工作的内涵性。目前,我们借助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的建设、研究和示范指导作用的发挥,区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一批有志于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教师已成为市、区心育工作的先行者,基层学校在实施心育工作上既能完成区域统一的规定动作,也能够创造自选动作,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教师和学生们点击量最高的话题。

篇5

关键词:复原力;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

复原力(resilience)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Anthony(1974)在研究中介绍了“心理免疫儿童”的概念,意指面临挫折、挑战却能够良好发展的儿童。其后许多研究探讨儿童与青少年暴露在危机环境中却有良好适应的问题,引发了保护因子的概念。Rutter(1987)认为“研究这些人为什么和如何使个人活得有自尊和充满自我效能,而不只是去了解什么原因使个人放弃希望”会更有意义。这些促使人们开始探讨和研究复原力的概念。

一、复原力的概念界定

对于复原力的定义,研究者们还没有达成一致。传统的复原力的界定可划分为三种取向:特质取向、过程取向和结果取向。特质取向定义复原力为个体能够承受高水平的破坏性变化并同时表现出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的能力(Werner,1995);过程取向定义复原力为个体在危险环境中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强调的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以及作用的机制(Luthar等,2000);结果取向定义复原力为一类现象,这些现象的特点是当面对严重威胁时,个体的适应与发展仍然良好,强调完成性的结果(Masten,2001)。

学界对于单一的三种定义取向均有所批判,从实际研究的需要来看三者也的确各有局限,因此,学界产生两种新的定义趋向,一种是将复原力理解为能力和过程的结合,如Masten(1990)等提出复原力是调节压力、高危情境与消极结果之间关系的保护因子或保护过程;另一种趋向是将能力和过程区分开,即分为复原、复原力以及自我复原力。其中,自我复原力指个体拥有的个人资源,包括自我、人格和认知的因素;复原力则指个体拥有的所有的个人资源,包括代表内部的自我复原力,也包括其他外部资源,如家庭、朋友、社区等的支持;而复原则用来指代动态的过程,指个体在负面事件的影响下,保持良好适应和健康成长的过程。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对复原力又有新的认识。香港“成长的天空计划”的研究者们认为,复原力是人天生的潜能,是面对危机或困境的适应、内在的改变、自我校正及复原的一股动力。Richardson(2002)将复原力定义为“每个人内在的一种动力,它促使人追求自我实现、利他主义、智慧、和谐的自我奋斗,并与个体的精神资源的相协调。”美国的“加州心理弹性动态模

型”(2003)也认同复原力是儿童与青少年的天赋潜能。

二、复原力的保护因素

有关复原力的结构,研究者们基本达成共识的是,复原力的保护因素是其最重要的部分。保护性因素可以被定义为复原过程的发生所必须具备的特质或是情境(Dyer&McGuiness,1996),是与危险因素相互作用,降低或改变由高危因素可能导致的消极结果的因素。保护因素又包括内在保护因素和外在保护因素。其中,内在保护因素主要指个体的特性和能力,外在保护因素则指来自家庭、社区等个体外部环境的保护和支持。

笔者以“resilien*”+“protective factor”为检索式在web of know-ledge平台中搜索复原力保护因素相关的英文文献,得到被引用次数超过50次的文献45篇;同时,在CNKI平台中以“resilience”的各种中文翻译(复原力、抗逆力、心理弹性等)为关键词,在核心期刊及各类学位论文数据库中搜索复原力保护因素相关的中文文献35篇作为补充。通过对这些文献阅读和整理,笔者将文章中提及的复原力保护因素提取并做频次统计,剔除只出现一次的因素后,最后得到几个排序在前的保护因素,包括:自信、社会支持、清晰目标感、稳定性(情绪)、问题解决能力、积极自我意识、积极认知模式、合作交流、学术学业成就。这一结果对后续复原力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三、复原力研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的启示

目前,在复原力研究领域还有一些争议,不过在某些方面基本达成了共识,如:复原力现象发生的两个判断标准,即确实存在的逆境或可能将面对不可避免的风险因素,以及良好的适应和发展的结果;人人身上都有复原的潜能,但并不意味着人人都一定会获得良好适应结果;个体所具有的复原力保护因素越多,其面对风险和挑战而获得良好适应结果的可能就更大等等。另外,也有研究认为,不同群体由于年龄和文化等的差异,其保护因素可能并不相同。

这些研究结果对我们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意义。同时作为中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重要形式,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也可以从复原力的研究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具体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心理健康课程目标设定的启示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是指一定阶段内的心理健康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规定着心理健康课程的方向,也是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编写教材、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的重要依据。目前对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目标的设定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参考复原力研究的成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着重于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这里的积极心理品质包括幽默感、乐观信念、社交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目标感等。而在目标设定方面,则应该有对复原力研究中所总结的中小学阶段学生复原力保护因素的涉及,以切实保证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这也反映了目前积极心理学关注优势和资源的积极取向的要求。

2.对心理健康课程内容选择的启示

心理健康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与课程目标的设定相符。复原力保护因素的研究结果为心理健康课程内容的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复原力的干预研究中也不乏成熟的课程干预内容。笔者通过总结目前国内外青少年复原力干预研究发现,积极认知,情绪调节,问题解决能力,社交技能是目前青少年复原力干预中最集中的干预主题。另外,上文提到的诸多复原力保护因素也均可以成为良好的课程主题。

3.对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的启示

笔者认为每个学生身上都存在克服困难、发展自我的潜能和动力。因此在课程实施方面应该考虑通过适当的形式引导学生发展和促进这些潜能发挥作用,以实现学生的发展。丰富的复原力干预研究为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在精心选择的主题和内容下,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体验活动的应用,避免单纯的知识灌输,以此激发学生自我探索和自我发展的主动性;认知行为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合理的认知模式,并习得积极的应对策略和问题解决技术;同时,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将家长、学科教师、学校以及社区的资源引入心理健康课的实施当中,以此全面促进学生内外保护因素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复原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宣文,周贤.复原力研究与学校心理辅导教育发展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4(2):87-89.

[2]邵蕾蕾.心理复原力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173):18-20.

[3]韦海燕.大学生复原力的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4]席居哲,桑标.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综述[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4):314-318.

[5]徐慊,郑日昌.国外复原力研究进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6):424-427.

[6]钟宇慧.香港抗逆力辅导工作及其启示:以“成长的天空”计划为例[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23(77):29-35.

[7]Luthar S S,Cicchetti D& Becker B.The construct of resili-

ence:A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guidelines for future work[J].Child Development,2000,71(3):543-562.

[8]Masten A S.Ordinary magic:resilience processes in devel-

篇6

【关键词】社会工作;流动儿童;社会适应

一、研究背景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越来越多的儿童流入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和教育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热议话题。十多年来,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已经做了多方面的研究,但是真正以社会工作方法介入流动儿童的需求和服务的研究少之又少。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流动家庭越来越多地出现,流动儿童数量与日俱增。流动儿童城市、社区、学校适应问题日渐突出,造成了流动儿童正常的成长和发展受到阻碍,还有可能进一步导致心理、行为等方面出现偏差,因此社会工作介入解决流动儿童问题的研究有广阔的前景。

二、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评估

研究者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流动儿童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由于流动儿童生活环境较差,父母的看护和教育不足,另外由于流动儿童父母工作的频繁转换,造成孩子的生活环境极其不稳定,导致流动儿童安全事故频发、违法犯罪日益严峻、受教育状况不良、心理健康情况令人担忧、对城市缺乏归属感等问题。流动儿童的基本生活现状十分严峻,流动儿童所面临的问题亟待解决。

由以上流动儿童基本生存现状和研究者最新的研究结果可以做出初步判断,流动儿童的需求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全的生活环境。由于生活环境隐患较多、缺乏足够的照顾和安全意识不足等原因,非深户籍儿童发生事故率比户籍儿童高,因此他们需要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这不仅包括家庭生活环境,还包括社区生活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另外,为流动儿童提供安全、健康、规范的公共服务场所还可以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

(二)加强流动儿童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工作刻不容缓。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学习能力很强,因此要高度重视加强流动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高流动儿童自身的素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预防儿童青少年犯罪。对于流动儿童的法制教育也必不可少。充分细致的法制教育可以预防犯罪的发生。对流动儿童采取心理干预可以涉及到许多方面,比如对流动儿童不良行为的干预。

(三)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是儿童青少年性格和人格培育发展的第一场所,家庭教育是儿童青少年社会化的基础。青少年最初学习的社会生活和知识技能、道德规范、行为习惯等都是家庭教育的结果。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儿童心灵的催化剂。

(四)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可以促进流动儿童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也是使他们正常发挥智力水平,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不断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条件。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五)社会适应。流动儿童缺乏对社会的归属感,不能适应其所生存的环境,经常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和被歧视。较深的歧视不仅会降低流动儿童的价值感,也会增加其负情绪体验,使其变得退缩、不自信,甚至对周围的人和社会产生敌意。这不仅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造成伤害,还会引发儿童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不容忽视。流动儿童的以上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引发新的问题,新的问题又会使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加剧,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此流动儿童问题解决需要社会工作的及时介入。

三、流动儿童服务方案研究

研究者实习期间通过对流动儿童提供服务,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对有需求的流动儿童进行专业的评估,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社会工作活动,协助他们发现并改善自己在适应方面存在的问题,意识到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对于流动儿童的适应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对于建设流动儿童服务体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社区服务。社区服务主要针对孩子们课余时间缺少看护,生活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以及在适应社区的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的现状,有目的地开展一系列服务活动,解决孩子们在社区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认识社区各种可利用资源,促使他们安全成长、快乐成才。

1.开展安全教育服务。在社区内开展防灾、防漏电、防食物中毒、防盗等教育活动和安全知识讲座,教流动儿童辨别安全标志和学习安全使用家电用器,紧急事件应对措施,学习并使用急救技巧。

2.情绪心理辅导与教育服务。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社工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情绪,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引导儿童积极向上。对个别有需要的孩子进行个人心理辅导的个案服务,以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

3.生涯辅导训练。对孩子进行理想教育,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建立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小组,组织益智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增强与人沟通的能力,使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坚定人生理想。

(二)家校服务。家校服务是针对孩子们在课余时间缺少有效管理,家长们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们的生活,以及缺乏有效的教育技巧和能力,造成大部分孩子与家长、学校之间缺少沟通的现状,社工要寻求相应的社会资源,通过开设学习课堂、图书会、家庭亲子服务、兴趣拓展、快乐影院等一系列服务来提升孩子们的心理素质,培养孩子们的健康人格。

1.设立学习课堂。这不仅为流动儿童课余时间提供安静的学习场所,还有高学历的社工和义工辅导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学习之余流动儿童还可以在社工的看护下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这不仅为孩子提供安全的娱乐场所,还能促进他们之间的友谊。

2.图书会。为流动儿童设立图书馆,图书馆内图书种类繁多、内容丰富,适合儿童青少年阅读。孩子们在完成家庭作业后可以来中心的图书馆看他们喜欢的读物。这不仅为他们提供课本以外的图书资源,还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更重要的是使他们自由快乐地学习知识。

3.成立亲子互动小组。加强亲子交流,通过父母和父母互动互相交流家庭教育经验,父母和孩子互动促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亲子教育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会感恩,让父母懂得给予孩子关爱;临时托管是针对父母无暇照顾孩子而提供的生活照顾服务;亲子义工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做义工,在做义工的过程中感受亲情,变服务对象为服务提供者,培养父母和孩子的责任感,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

这些服务虽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但是已经可以基本满足流动儿童各个层次的需求。在普遍存在流动儿童的城市,每个社区都需要设立一个这样的流动儿童服务中心才能满足流动儿童不同层次的需求,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

四、对解决流动儿童问题的建议

一个完整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协调性等特征。但是这些服务还不完全具备完整性、系统性和协调性这些特征,有待进一步完善。只有通过完善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提供全面有效的服务才能真正地改善流动儿童的生存状况,提升他们的能力,真正达到助人自助的目标。社会工作介入时一般从以下几个层面提供服务:

(一)流动儿童个人层面。我们可以为有需求的流动儿童提供生活援助、城市适应、心理辅导、人际交往、技能训练、兴趣发展、文化辅导等方面的个案服务或开展小组服务,提高他们的自我满足感。

(二)社区层面。可以针对孩子们课余时间缺少看护,生活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以及在适应社区的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的现状,不断完善社区安全设施,有目的地开展一系列的服务活动,解决孩子们在社区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认识社区各种可利用的资源并不断开发新的资源,促使他们能够安全健康地成长,进一步实现自我发展。

(三)家庭服务。主要是针对为孩子营造安全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来提供服务。对流动儿童进行家庭安全情况调查。针对流动儿童在课余时间缺少有效的管理,家长们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以及缺乏有效的教育技巧和能力,造成大部分孩子与家长、学校之间缺乏沟通的现状,可以寻求相应的社会资源,开展亲子服务、兴趣拓展等一系列服务来提升孩子们的心理素质,培养孩子们的健康人格,以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四)学校方面。在学校内设立学校社会工作岗位,为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提供及时的帮助,增强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树立良好的法制观念,预防儿童青少年犯罪。与此同时,开展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儿童青少年的成长。

(五)社会方面。流动儿童的问题产生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制度所造成的,所以政府方面要逐渐调整政策去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但仅仅改革户籍制度是不行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能在国家战略层面促进各地区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社会工作者要做好舆论宣传教育工作,倡导全社会关注流动儿童的问题,使城市居民对流动人口有一种更加包容的心态。要积极促进民间组织介入社区发挥作用,倡导政府、社区、民间组织和社区居民共同作用,为流动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为国家、民族培养新一代的城市发展建设者。

五、研究总结与反思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不仅对流动儿童及其家庭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社区、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由于研究者能力有限,研究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收集到的文献资料有限,而且相关资料只研究了问题与需求所在,只提出了简单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案,并不能形成完整的服务体系。

研究取得有效的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不仅需要研究者的努力,还需要社会各界和政府的帮助与支持,更需要社工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参与。总之,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整个社会系统长期的努力与合作。

【参考文献】

[1]代彩.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学业困境的实务研究――以深圳市龙岗区L学校为例[D].郑州:郑州大学,2013.

[2]李琴.流动儿童家庭的家庭策略研究[D].昆明市:云南大学,2012.

[3]谭千保.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03).

[4]刘庆.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研究――社会工作介入的策略[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5]周世强,李鹤.关于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服务的研究――以北京市H社区与Q社区为例[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2.

篇7

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幼儿园物质环境主要包括园舍建筑、设备设施、墙饰布置等等,这些环境的创设发挥了极大的教育价值,从而让幼儿在获得成功经验的同时,引出内心的愉悦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心理健康的和谐发展。

(一)利用开放环境的“平台”作用

促进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交往是人类的天性。学前儿童的人际关系虽然比较简单,人际交往的技能比较差,但是他们都强烈希望通过交往来了解别人,也希望通过交往来获取别人的了解、信任和尊重。因此,我们采用开放式的环境创设,幼儿可以自选参加区角活动,可以自由取放玩具,可以结组讨论游戏的玩法,在开放的环境中,增加和其他幼儿接触、交往的机会,尝试用语言、表情和动作与人交往,不断获得交往的技巧,体验到交往的满足,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利用环境的“导师”作用

激发幼儿的求知欲这主要指在教育活动中,创设与幼儿学习、游戏相关的物质环境,重视教育环境潜能的发挥,从而促进幼儿积极地参与其中,发展幼儿的智力。比如,在中班语言区,我们用废旧纸盒做了一个大房子,将窗台布置成“故事小屋”,“故事小屋”里藏着许多与近期教育教学配套的故事图片、可折式图书、卡片等,令幼儿一看就知道这是个看图讲故事的地方,这样精心设计的环境吸引着幼儿进入语言区,并使他们产生了愉悦的情绪,形成了积极兴奋的心理状态。在这样良好的心理状态的驱使下,幼儿又产生了创新意识,学会了自己打开小屋,取放图书等。“故事小屋”增添的趣味性,不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得到了心理上的充实和满足。

(三)利用环境传递信息的“桥梁”作用

保证幼儿情绪的愉悦性积极健康的情绪是幼儿保持身心健康和行为适应的重要条件。我们在重视大副壁画设计的同时,小副壁画的设计也巧妙地向幼儿传递各种信息,成为不可横跨的桥梁。这些“不起眼”的创设,不但可以为学生增添很多知识,同时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如中班的“心情墙”,全班每个小朋友都有一朵代表自己的纸花,纸花中间贴有自己的照片,三种不同颜色的叶子代表高兴、生气、难过三种情绪。幼儿生气时可以将贴有自己照片的花插在代表生气的叶子上,以表达自己生气的心情,这样既能让幼儿宣泄自己的情绪,又能让教师及时了解本班幼儿的情绪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保证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二、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所谓精神环境又称之为“潜环境”,一般是指由人际关系、文化观念等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的气氛和氛围,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因素。这种气氛和氛围决定着人的“自我”能否被发掘、发展和完善,决定着人的先天潜能能否得到实现。在活动中,我们努力与幼儿建立彼此信任、尊重的情感,积极为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铺设宽松和谐的氛围。

(一)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心理学

研究表明,当幼儿产生了心理安全感,获得了心理自由时,能够乐于和善于表达或交流思想与情感,能够使幼儿学会关心同伴,团结协作,能够使幼儿产生遵守纪律的意识。比如,一次游戏时,许多幼儿用积木搭出了各种各样的物体,有个幼儿只搭了一条直线,面露难色,教师便走过去对他说:“挺好的,这是蚯蚓,又像小棒。”幼儿马上在直线下方添上“爪子”,说:“我搭了条长龙。”一会儿又添上翅膀说:“我又搭了架飞机。”教师的鼓励消除了幼儿的自卑感,激起他创造和构建的兴趣,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创设宽松、自然的心理环境

这样的心理环境,使幼儿没有压力,使他们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比如,在一次小班语言活动中,需要幼儿创编简单句:“我能……”教师在与幼儿玩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边做跑、跳等动作,边说:“我能做运动,锻炼身体。”幼儿受到了启发,通过教师非语言的动作、表情、手势等,理解了教育意图,纷纷发言,成为了语言的主动学习者和建构者,而他们的表现欲望也在逐步地增强,专注此情,快乐主动地学习。

三、通过良好的社会化环境,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社会化环境包括社区、家庭、自然等环境。我们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的优势,对幼儿进行教育。比如,带领幼儿去特教学校参观,培养幼儿关爱残疾人的情感;南方雪灾后,和社区联手举行“小手拉大手,共同献爱心”捐款活动,培养幼儿关心帮助他人的美好品质。家庭教育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最为持久,时间最长,同样不容忽视。我们积极向家长宣传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册、家长访谈等形式,向家长介绍如何为幼儿营造宽松、安全、自由的精神环境,还针对幼儿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教育计划,同心协力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美丽的大自然环境也是对幼儿进行教育,激发幼儿积极情感的有效途径。根据季节的不同,我们带幼儿到大自然中观察动植物的特征,到田边观察农民伯伯种地,了解粮食的由来……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让幼儿在感受大自然美好的同时,对社会生活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状态。

四、总结

篇8

中医学论文2700字(一):浅析中医学“意疗”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疾病的预防论文

【摘要】本项目主要从新时期下可能诱发大学生出现心理疾病的原因出发,讨论预防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中医学方法。“意疗”理论辩证地看待人的七情五志,并将中华医学经典中载入的“情志相胜”、“开导解惑”、“移情变气”等中医学方法进行梳理,对于预防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疾病预防作用有一定的可行性与研究价值。

【关键词】意疗;情志相胜;开导解惑;移情变气

1.研究背景

据教育部门统计,有30%左右的大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加突出,焦虑、烦躁、自卑、封闭,甚至自杀现象发生的比率不断上升。当前大学生容易因环境变化引发适应障碍;因人际关系紧张导致的焦虑抑郁;或是学习生活压力导致焦虑情绪以及求职择业压力而导致迷茫焦虑,这些都是大学生们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而大部分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学生介于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这种虽无较大损害但愉小于痛苦感,“很累”、“没劲”、“不高兴”常伴口中的情况比较常见,即所谓的心理亚健康状态,可通过自我调整或心理医生来改善心理状态。

2.研究必要性

中医学“意疗”理论中,采用治疗者与被治疗者间的相互反应与关系,通过人的七情五志来改善心理、情绪、认知与行为有关的问题。古籍经典里早有记载成功的案例,但目前理论整理较少。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很少会认识到自己心理有问题而日渐严重进而产生心理疾病,既不自我调整也不看心理医生,这时候中医学“意疗”理论应用于预防大学生心理疾病,不会给大学生一种“我心理有病”的压力感,而是以一种春风化雨般的方法改善大学生心理状态,从而及时预防其心理产生疾病。因此,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本文基于中医学理论——“意疗”,在浅析其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预防的同时,也希望将我国国粹中医学“意疗”理论推广化,惠及更多的人。

3.大学生出现心理疾病的诱因

3.1外界环境的影响

当前大学生处在多姿多彩的社会中,有丰富的娱乐场所和玩乐方式,外界的刺激让许多大学生沉溺于过度的放纵和享乐,迷失了自我,对心理健康影响较大。

3.2个人因素的影响

个人内部的个性缺陷是诱发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有的大学生从小在心理上的问题没有受到关注,没有与家人、老师、同学之间的来往,变得孤僻忧郁,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

3.3人际关系的影响

有的大学生在刚进入大学校园后,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和同学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学校中感到孤独,逐渐变得内向起来,出现了一些心理上的问题。

3.4就业竞争的影响

大学生也面临着就业的压力,激烈的竞争让许多大学生对毕业后的生活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在家庭、情感等方面,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着影响。

4.中医学“意疗”理论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预防研究

当前大学生容易因环境变化引发适应障碍,因人际关系紧张导致的焦虑抑郁,或是学习生活压力导致焦虑情绪以及求职择业压力而导致迷茫焦虑等心理问题。心以知觉功能统领性情,实现性情。中医学“意疗”理论通过研究人的七情五志来改善心理、情绪等,对于大学生预防心理疾病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归纳整理出了中医学经典古籍中的“意疗”方法,并针对一些影响产生大学生心理健康疾病的诱因做出了“情志相胜”、“开导解惑”、“移情变气”针对性的预防方法。

4.1情志相胜法

“情志相胜”理论出自《内经》,是古代中医学中最典型的心理疗法,具有鲜明中医特色,根据五行相克理论而产生的不同情志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以情胜情来预防大学生心理疾病。此外,明代医家张景岳指出:“凡五气之郁,则诸病皆有,此因病而郁也;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所以说,欲解大学生心里之郁,则协情志之调。如今激烈的就业竞争让许多大学生对毕业后的生活产生的恐惧心理,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喜伤心,恐胜喜”以及“恐伤肾,思胜恐”的说法,平时大学生应该多思考人生的具体方向,多做准备,做到知行合一,保持一颗知足常乐的平和心态,“中和”状态即为一种心理健康状态。那么面对竞争压力带来的恐惧时,可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以超越障碍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及时预防大学生因压力太大而产生的心理健康疾病。

4.2开导解惑法

清代名医吴鞠通说“吾谓凡治内伤者,必先祝由,婉言以开导之,重言以振惊之,危言以惊惧之,必使之心悦诚服,而后凑效如神”。对于个人内部的个性缺陷而孤僻忧郁的大学生而言,大多是时候说理开导、同情安慰可以改变其心理环境。由于大学生同老师同学、亲朋好友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关系层面上进行考虑筹划就很重要,询问健康咨询者个人想法的同时,要保持把重点放到他们的关系上。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开导者要委婉指出性格孤僻对其身心发展的不良影响,然后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找到咨询者负面情感中积极的一面,向他展现出爱与友善的表现[6],寻找从孤僻中走出来的突破点,同时也说明想要把孤僻的性格改变确实得要自己下决心养成良好的心态,此法对于预防由人际关系紧张而诱导的心理疾病同样适用。

4.3移情变气法

《素问.移情变气论》言:“古之治病,惟其移情变气,可祝由而已”。古代为了预防心理健康等疾病,只要对病人移易精神和改变气的运行即可。放在当代,对于外界的刺激而日渐消沉的大学生,可运用各种方法转移和分散外界诱惑对其的吸引力,一定程度上做到移情变气。大学生通过派遣情思,改变心志,特别是通过运动,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生命的活力,而且能改善不良情绪,使人精神愉快,把诱发人心理疾病的不良情绪的能量发散出去,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疾病。此外运动移情法对于一些大学生因情感问题而可能诱发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有预防作用。

5.总结与展望

中医学“意疗”方法作为一种将理论推广化的尝试,有利于拓宽心理学方法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疾病的渠道。“意疗”将该理论中的“情志相胜”、“开导解惑”、“移情变气”法等应用于预防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疾病,辩证地看待人的七情五志,在心理学本土化的浪潮下,有一定的可行性与研究价值。当然,“意疗”方法目前缺乏一定的实践研究,这也是今后需要不断探索的,也相信不久的将来中醫学“意疗”方法必将实践化,预防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疾病,并且造福越来越多的人民。

中医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中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自从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委出台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以来,长春中医药大学结合中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际情况,对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最后总结出43323的中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

关键词:中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成长为临床医生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学会临床做事的方式方法、建立科学的临床思维逻辑、训练扎实的临床技能的重要阶段,在其整个临床职业生涯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1]

由于住院医师制度的推出,在原本研究生更侧重理论学习的研究来说,又增加了36各月的临床实践学习。一时在学生的培养、时间的高效利用与分配、管理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混乱。高效、有序、协同、合作、指导性强、应用性强的教育管理模式体系一直并没有完全建立。鉴于此,我院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强化目标管理。做好过程及结果监督。形成我院特有的43323的中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2]

一、搭建四位一体平台

1.构建校院培训基地学生“四位一体”的高效协同管理模式

随着规培制度与专硕培养的并轨,研究生管理就由原来的三方管理即导师、二级学院、校研究生院对研究生的三方协调管理转向了由导师、二级学院、校研究生院和规培医院共同参与的四方管理。在原来三方管理基础上又增加了规培医院的教育与管理。在管理模式发生转变后,给本来就不是很成熟、很完善的研究生管理体制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各管理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是否通畅,对研究生管理是否规范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建立“四位一体”的高效协同管理模式,有机地将各自岗位分工明确,责任细化,并建立相应的沟通机制,时时将学生的学习、规培、科研、思想动态等信息交流,均衡时间分配,并建立相应的沟通交流平台。从而实现有效的协同管理。[3]

2.制定院校基础教育基地与住培培训基地接轨管理制度

制定两个管理教学单位相关制度。如定期例会制度、责任分工制度、问题处理机制等,确保干事有依据、沟通有平台、协调有对象,解决有效率。从而实现分工不分家的两地接轨制度,充分发挥两地教学与住培的教育管理优势,形成合力。实行信息共享、教育方式方法共享、优势资源共享,强化沟通、协调在开展教育过程中的集约化和高效化。

二、严控三个教学环节

三即三个环节,即培训、监督、考核等跟踪管理环节。培训、监督、考核是保证研究生保质保量完成学业任务的基本保障。因此要定期对学生召开学习进度说明会,要以科室为单位组织召开专科培训会,要明确培训目标及培训的实效性,注重学生在学习、规培中的考核,落实考核时间进度推进表,实行两周一次的主会制度,完成学业中的监督管理工作,细化考核制度。

三、打造三支精英团队

三即三支队伍。组建管理团队、考评团队、标准化的导师培养团队。

1.四向管理均衡分工,科学建设管理队伍

由于研究生管理涉及方面多,沟通协调面广,所以学院要精选力量参与到研究生的管理中,要明确导师、辅导员、住培教师、研究生院教师的责任分工,细化工作内容,确定工作流程。对各自相应的工作内容开展正规的培训。

2.成立专业的培训考评小组

学院层面要联合教学、学工、住培医院精选人力对学生进行定期考核,包括学生的出勤、学业中期掌握程度,规培科室应知应会掌握情况进行考评,要实行定时考核和定向考核结合的方式。要注重学生学习中的过程性考核。考评结果可以作为日后评奖评优的参考基础,并对学生成长做成长鉴定,形成详细的学生成长档案。

3.组建标准化导师培养团队

定期开展研究生导师临床培训,其中包括导师政治思想、觉悟及自觉性。定期邀请国内外优秀医学学者进行学术交流,鼓励导师参加学术研讨会、教学管理会等活动,加强管理制度培训,解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自身院校有关招生选拔、培养、学位授予及导师遴选等方面规章制度培训,帮助临床医学导师明确培养目标,掌握培养方法。

四、搭建两个实践平台

二即两个实践平台。借助国家级临床大赛平台和社区义诊平台。国家级的临床技能大赛和社区义诊是检验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结合及心理素质的有效方法。因此我院特别重视这两个实践平台的建设情况。在国家级大赛前,学院会组织由本、硕、博组成的团队进行比赛。增强了学生梯队培养。同时配备专业教师专职辅导学生大赛。同时,在社区平台建设上,每周都会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带队到社区义诊,现场问题现场解决,增加了对诊病、处方的交流沟通,切实地将教学课堂搬到了社区现场。同时,我们针对研究生开设第二课堂德育分制,确保了学生的有效参与性。

五、提升学生三个能力

三即三个能力培养。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二课堂活动体系平台、心理健康咨询平台提升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

1.成立研究生骨干学生组织,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增强研究生学生组织在学生业余生活中的作用,开展研究会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科研、临床等培训工作,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增强学生干部的服务意识,有效弥补老师下班后时间利用率低下的现状,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2.构建研究生第二课堂活动体系,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通过学生组织,举办趣味运动会,文艺表演类的茶话会,养生保健大讲堂等学生喜欢的活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避免因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和工作而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

篇9

[关键词] 重性精神病患者;社区康复;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R74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7(c)-0124-05

Application effect of management mode of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in patients with holergasia in Jiangbei district

LIU Jia-sheng1 CHEN Deng-guo1 XU Jin-min1 ZHU Jian1 YU XIAO Fang1 YIN Juan1 ZHOU Jian-chu2

1.Department of Psychiatry,Mental Health Center in Jiangbei District of Chongqing Municipality,Chongqing 400025,China;2.Department of Psychiatry,Chongqing Mental Health Center,Chongqing 401147,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anagement mode of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in patients with holergasia in Jiangbei district. Methods From May 1 to December 31,2012,1271 patients with holergasia registered and establish file in community were sorted based on various disease.These patients were carried out follow-up and open-rehabilitation training by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team.The management mode of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was established in the form of responsibility system,which was applied in community. Results Management mode of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obtained remarkable effect on self-consciousness recovery,compliance improvement,and recurrence rate reduction in patients.Causing trouble,rate of causing trouble,and classification of risk were all greatly decreased and their social function was improved at certain degree. Conclusion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of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in patients with holergasia has obvious effect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patients and reducing causing trouble and accidents.

[Key words] Patients with holergasia;Community rehabilitation;Management mode

重性精神病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疾病,目前我国精神病患者已超过1600万,精神障碍在中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病。据预测,进入21世纪后我国各类精神问题将更加突出,在2020年的疾病总负担预测中,精神障碍问题仍将排名第一[1-2]。目前国际上对精神病的预防和康复目前多采用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CBR)[3-4]。我国近年来也先后出台了《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2015年)》等文件[5],要求把精神卫生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来共同承担社区精神疾病的规范管理、系统治疗。在社区治疗中国内虽有一些探索[6-9],但仍各有侧重,为此,本研究以在江北区开展的重性精神病三级防治网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探索建立一套合适的社区康复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康复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完成入组患者1271例,男性686例(54.0%),女性585例(46.0%);平均年龄(46.99±14.16)岁;婚姻状况:已婚520例(40.9%),未婚557例(43.8%),离异153例(12.1%),丧偶41例(3.2%);职业:工例及职员168例(13.2%),农民248例(19.5%),无职业855例(67.3%);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012例(79.6%),高中及中专209例(16.4%),大专及以上50例(3.9%);经济状况:好9例(0.7%),一般430例(33.8%),差832例(65.5%)。入组标准:①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分裂情感、癫痫所致精神障碍、严重精神发育迟滞6个重点疾病诊断标准:②目前已出院,在社区维持治疗者;③征得患者或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纳入本研究。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对2012年5月1日~12月31日在7个社区中登记、并已建档立卡的重性精神病患者,凡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例,填写社会人口学调查表,收集完整病史资料、完成体格检查及各项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小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以及心电图检查等作为基础资料。

1.2.2 社区干预

以医院社区一体化的全程康复模式为目标,由精神科医生按片区对接社区精防人员对患者进行定期家访、健康教育指导和社交能力康复训练(语言交流技能训练;症状自我识别技能;药物自我管理技能;独立生活能力以及社会交往技能训练)等社区干预措施,并定期总结,随访期为2年。

1.2.3 研究方法

1.2.3.1 收集数据 将所有患者进行疾病分类,记录服药情况、家庭情况、参加社会康复训练情况、存在的问题等。将所有数据录入电脑,资料进行电子化管理。

1.2.3.2 随访 对于纳入健康管理的精神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随访的主要内容是提供精神卫生、家庭护理等方面的知识,指导患者维持用药和社区康复训练,及时发现疾病复发的征兆和药物不良反应,给予相应处置或转诊处理。

1.2.3.3 建立康复团队 组建社区患者亲属、居委会与责任人、片区个案管理者、精防机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的康复团队,通过对各片区患者跟踪随访、开放式康复训练,不断总结、制订各类人员培训考核指标,逐步完善有关规章制度,以责任制形式总结重性精神病的双向转诊和社区康复管理工作模式和强化精神病防治网络作用与效果。

1.2.4 制度建设和工作流程

本研究通过不断总结,建立和完善了对患者建档立卡,定期社区随访,健康教育和社交能力康复训练制度共计22个,区级精神卫生防治机构精神科专业技术人员按片区负责,按各自对接的社区、乡镇,承担培训、督导所对应的基层精防人员的工作,与他们建立密切业务工作联系(1~4次/月),解决其防治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提高其防治工作质量,并每季度总结汇报,使防治网络切实有效。工作流程图见图1、图2。

图1 新发病例报告流程

图2 社区管理流程

1.2.5 质量控制

研究项目启动前,参研人员统一步骤以及疾病诊断标准,统一填写要求。各调查工具评定一致率(Kappa=0.83~0.96,P>0.05)达到要求。同时抽取5%数据进行数据复核。

1.2.6 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分标准

采用SDSS对患者进行评定,SDSS主要用于社区中生活的精神患者,共包括10个项目,每项均为0~2分3级评定,0分为为正常,1分为部分缺陷,2分为严重缺陷,其分值可反映精神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程度。

1.3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录入SPSS 16.0软件,全部信息数字化后录入数据库,进行逻辑检错,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

1.4 医学伦理学原则

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应得到患者和家属的知情同意,其充分了解本次社区治疗管理的目的意义,对于涉及患者的诊断、症状表现、个人隐私的情况,保证不随意向外宣扬,要尊重患者的人格。

2 结果

2.1 一般调查情况

根据CCMD-3诊断标准,入组病例精神分裂症例1012例(79.6%),双相情感42例(3.3%),偏执性精神障碍7例(0.6%);分裂情感8例(0.6%);癫痫所致精神障碍48例(3.8%);严重精神发育迟滞154例(12.1%)。病程(19.75±12.73)年,起病年龄(27.43±12.62)岁。服用药物情况:典型抗精神病药872例(68.6%),非典型抗精神病药197例(15.5%),联合用药146例(11.5%),其他56例(4.4%)。服药治疗时间(9.06±6.79)年;服药剂量(按氟哌啶醇效价折算)为(7.64±4.38)。入组时状态:痊愈260例(1.7%),显著进步623例(40.7%),进步867例(56.6%)。接触:好337例(25%),一般995例(65%),差153例(10.0%)。

2.2 社区管理前后(入组时、管理后)各项指标的比较

经对患者进行定期家访、健康教育指导和社交康复训练等社区干预措施,患者总体情况平稳,在社区管理治疗前后自知力、治疗依从性、肇事肇祸率、危险性分级进行比较,有明显改善,详见表1~表4。

表1 社区管理前后自知力的比较[n(%)]

与入组时比较,*P

表2 社区管理前后治疗依从性的比较[n(%)]

表3 社区管理前后患者肇事肇祸率的比较[n(%)]

与入组时比较,*P

表4 社区管理前后患者危险分级的比较[n(%)]

2.3 社区管理前后年复发率、SDSS评分的比较

管理后,患者的年复发率明显降低,SDSS评分降低(表5)。

表5 社区管理前后年复发率、SDSS评分的比较

3 讨论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经急性期治疗出院后,多数患者在社区维持治疗,但由于过去患者的社区康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致很多患者在社区维持治疗依从性差,导致疾病频繁复发,在社区发生肇事、肇祸,影响社区安宁,由于未得到有效管理治疗,也使其患者社会功能逐渐衰退。

本研究探索医院社区一体化的全程病程康复模式为目标,在本区已初步建立的重性精神病三级防治网络基础上,对登记建档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一步完善资料,组建康复团队,制订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通过对各片区患者跟踪随访、指导维持治疗和程式化康复训练[10],结合国内外一些精神病患者康复研究经验[11-16],不断总结、制订各类人员培训、考核指标,逐步完善有关规章制度,以责任制形式分别落实重性精神病的双向转诊和社区康复管理治疗工作模式。强化精神病防治网络作用与效果,使精神病治疗的重点从断面到连续,从控制症状到恢复社会功能全面着手,使患者在社区生活中,社会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医院社区一体化的全病程康复模式对社区精神病患者在恢复其对疾病的认识能力、提高对维持治疗的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率方面,显示出明显效果。患者在社区生活中,由于得到了规范化治疗管理,患者的肇事、肇祸率由12.4%、11.8%明显降低为5.1%、4.2%,经危险分级评估其在社区中的危险性3级及以上的比例由11.8%降低为3.5%,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为保一方平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一些患者经社会康复训练指导,减缓了精神衰退,患者社会功能得到一定提升。

医院社区一体化的全病程康复模式,其效果突出,有多方面原因:①过去患者出院后无人管理,维持治疗无人过问,其在社区还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而现在有康复团队关心,尤其是在社区中患者或患者家属与社区精防人员保持了较密切的联系,能随时得到医疗指导与帮助;②患者或患者家属在家中经常得到社区精防人员的康复训练指导,使患者与家属获得了药物维持治疗知识和疾病复发先兆表现,使其自知力得到进一步恢复,维持治疗依从性提高;③经社区康复指导与训练,一些患者社会适应性和对生活事件的应对能力有所提高;④由于有康复团队关心,患者被歧视感和敌对性减少,肇事、肇祸发生率也明显降低。

本组患者中,虽加强了社区全程康复治疗管理,仍有7.2%/年的患者出现复发,4.2%的患者发生肇祸危险,这也提示防治该类疾病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复发的患者中,主要是由于患者有减药过多、服药不规律或停药等,因此,如何更好地提高患者维持治疗的依从性,仍是值得从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课题。

综上所述,提出进一步完善精神患者社区管理治疗模式的建议。①进一步完善三级防治网络,加强精防队伍建设:本区目前一级网络以区精卫中心为主体,现精神科执业医师仅15人,这些人应是本区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的中坚力量,一方面要承担精神病患者急性发病期的临床治疗工作,另一方面又要承担对社区、乡镇基层精防人员的培训、指导工作,由于其工作量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工作质量,应给予高度重视。二级网络为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其精防人员大多为兼职人员,其精神科知识多不足,而且经常变换兼职工作,人员变动性大,管理稳定性差。三级网络为村卫生室和居委会有关人员,其更需相关基础知识的培训,因此精神疾病防治队伍建设目前已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从全国来看,目前精神科专业人员属于紧缺人材,在人材培养、引进方面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倾斜政策,以增加专科人材稳定度。另外,在组织管理体系和防治网络上,应注重“社会化”,要采取措施,使社区居委会干部、社区民警及社工人员均参与进来,从而加强防治网底建设,使精神病患者在社区得到“开放式”管理。②加强社区康复设施建设,确保精神患者活动场所:目前本区社区工娱疗场地、设施设备严重不足,工疗站无法接纳社区内更多的精神病患者,致使流散在社会。为使更多患者能进入工疗站或日间工厂参加康复治疗,需加大精神患者社区康复设施建设,以利于本区更多的精神病患者能加入到康复训练中来,使社区精神病患者康复措施不但有药物维持指导,定期随访帮助,而且其社区康复训练得到实质性保证,真正体现精神病患者社区康复措施“综合性”。③增加维持治疗经费投入,使精神患者得到可持续性管理治疗:由于精神疾病的长期性和易发性等特征,不少患者家庭因病致贫,一些贫困患者家庭由于难以承受长期社区维持治疗医疗费用,故不能按要求维持用药,导致疾病反复发作,因此,一方面要加大经费投入,同时要探索卫生、民政和残联等部门的相关经费进行有效整合途径,使防治经费统一使用,用好、用活精防经费,使经济困难的精神病患者得到可持续性经费支持。④加大宣传,减少歧视,增强患者自信心和应对能力:不少研究显示,社会对精神病患者仍然普遍存在歧视现象,不少人对精神患者采取回避、拒绝以及严重歧视态度,使精神患者不但要承受着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又不得不忍受着社会歧视所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和社会生活的困境,这已成为精神患者回归社会、恢复正常社会生活的一个巨大障碍[17]。由于社会歧视,致使精神病患者大多有病耻感,病耻感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理状态、社会功能、治疗依从性和疾病康复[18],因此应积极采取有针对性干预措施,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使民众更多地了解精神卫生知识,逐步建立起关爱精神患者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社区精防人员在对精神患者的心理治疗中要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态度作为一种应激因素给予干预,降低患者的病耻感,以增强对生活事件的应对能力。

重性精神病患者社区康复管理工作,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阶层领导、群众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在不断完善的制度保障下,多给予患者一些关爱,以促进其生理、心理、社会层面的全面康复。

[参考文献]

[1] 殷大奎.中国精神卫生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00,12(1):1-3.

[2] 肖水源.我国精神卫生服务面临的重要挑战[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12):844-847.

[3] 刘铁桥,马弘,Chee NG.澳大利亚精神卫生主流服务模式介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7,34(1):1-4.

[4] Martin G,颜文伟,译.社会心理康复进展[J].上海精神医学,1990,新2(3):103-105.

[5] 卫生部.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卫疾控发(2008)5号[Z].2008-01-15.

[6] 曾念彬,林中,陈颖儿.精神卫生工作的新型管理模式――精神卫生进社区[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3):178.

[7] 白杨.精神病人实施ISP社康管理新探索[J].医学信息,20l0,23(1):222-223.

[8] 于欣,刘津,马弘.社区精神卫生――应对中国精神卫生挑战的“抓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12):885-886.

[9] 宋冬明,何继岳,周文俊,等.浏阳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初步发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7):517-520.

[10] 汪波,周建初,刘智,等.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技能训练模式[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5):43-46.

[11] 郭梅华,张灵聪.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及其对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借鉴[J].社会工作,2009,(1):58-61.

[12] 陈传峰,武雪婷,严建雯.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2007,29(5):10-14.

[13] Chiappelli M,Berardi S.Pattern of intervention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services in Bologna[J].Epidemiol Pysichiatr Soc,2000,9(4):272-281.

[14] Cutler DL,Bevilacqua J,McFarland BH,et al.Four decades of community mental health:a symphony in four movements[J].Community Ment Health J,2003,39(5):381-396.

[15] 孙晓花,宋海东.杭州市人群精神卫生核心信息知晓率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10,22(7):88-89.

[16] 张宏伟.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及对待精神患者态度、方式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1):1307-13O9.

[17] 高士元,费立鹏.不同人群对精神病的态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2):107-109.

篇10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医学心理学;心理健康与疾病

〔中图分类号〕R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19-(2010)04-31-02

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相结合的一门科学,是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的科学。

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与疾病,不仅与自身的躯体因素有关,而且也与人的心理活动和社会因素有密切联系。临床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证明,有害的物质因素如药物、酒精和其他精神活性物质等能够引起人的躯体疾病,不良的心理因素也能引起人的身心疾病,而良好的心理因素与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或作为身心疾病的治疗手段〔1〕。

笔者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具体实践,深刻体会到搞好社区卫生服务离不开医学心理学。如在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时对居民健康状况的摸底调查发现,家庭情况与家庭成员健康状况、患病状况息息相关。因为危机的家庭状况作为心理因素作用于家庭成员,使其身心健康受到伤害而出现躯体症状。以下是我们遇到并处理的案例,借以说明。

1病案举例

1:赵某,男,48岁,原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史,曾多次在我院门诊治疗过,是一位比较熟悉的病人,近来因原工作单位效益不佳,原工作岗位撤销后下岗在家,收入也相应减少,以后渐渐开始烦燥不安、头昏、心悸、颓丧、忧愁、焦虑、情绪低落,左上腹隐痛不适逐渐加剧,井伴有全身不适,纳少,无力,消瘦,自疑有“胃癌”并已扩散,对今后的生活及前途极度悲观。通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较全面的体格检查,结果除原有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未愈外,未发现其他的严重器质性病变,但患者症状、体征却没有明显改变,甚至自觉症状越来越重。根据这种情况,笔者用医学心理学分析认为,是心理应激反应的基本表现,如果不及时加以心理疏导,它很可能破坏人的心身平衡,加重原有的疾病或引发新的疾病。经过及时为病人提供技术上的帮助,帮助其自我训练治疗,用自我功能平衡失调,自我中和、自我疏泄释放、自我语言表达;进行行为治疗,矫正不良行为习惯和情绪反应,对环境变化做出良好适应能力。同时关心心理上的需要,协调社区,为其提供再就业机会,解决实际生活问题,……通过医患双方共同努力,该患者目前上述症状已基本消失,自信心增强,情绪稳定,又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2:李某,男,28岁。主诉头痛,乏力两周。与其交流沟通发现他的头痛经常在回家时并且父母在家时出现,而工作或与他妻子外出时没有头疼或乏力,他也透露最近他妻子与婆婆相互沟通很少,但他们之间都想通过他来转达对对方的意见,好像只有当他头痛的时候,她们才会让他休息。笔者还了解到李某及他的妻子、孩子与李某的父母住在一起。给李某进行身体诊察时无异常。可认定李某的头痛是功能性的,分析李某既是丈夫又是儿子,当他所爱的母亲和妻子对其期待不同,会发生情绪、心理功能紊乱或躯体障碍。作为丈夫和儿子的双重角色,对于前述的“期待”形成的矛盾作为心理因素形成心理压力,最终以躯体障碍―“头痛、乏力”来就医。笔者对其进行行为干预疗,建议他与妻子沟通好,再与父母沟通,解决存在的问题。改变目前的行为状况可以解除李某的心里不良因素刺激。最后李某夫妻决定在父母家附近租住房屋,这样也便于和父母互相帮助和亲情的维系。李某再次来时是告诉笔者,他的头痛乏力已痊愈。

2按

以上案例说明搞好社区卫生服务离不开医学心理学,因为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人群的健康问题的基本特征与综合性医院不同。在基层,无生物学疾病而有社会心理问题的人多;处于疾病早期状态或未分化状态的人多;而且生物学疾病的构成也不同,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从事社区卫生工作的医务人员,担负起本地区的卫生服务工作,把心理医学知识融入到社区卫生服务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现有心理障碍的患者及时给予正确心理疏导,开展心身疾病的个人防治教育,即培养健全的人格,教会人们锻炼自己应对各种压力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储备社会支持力量。这是全科医生必备的职责和应负的责任。

一个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融预防、保健、康复、健教、医疗、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机构。能够佐助医院做好病人出院后的心理康复工作;可以帮助解决家庭中出现的日常问题,可以为老弱病者提供上门的就医服务,随时向居民提供社区卫生的心理咨询服务,宣传健教知识。保证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随着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在社区服务中许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都与心理因素、精神因素相关,由此可见,医学心理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大多为区级院所转型而来,其全科医生大多为在岗培训而来,这就要求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全科医生加强医学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以便更好地开展社区卫生服务。

3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