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管理规范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9: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公园管理规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公园管理规范

篇1

首先,选择合适的种苗。技术人员必须在绿化园林施工完毕时快速选择合适的种苗,由于这一点的专业性,因此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技术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选择优良的种苗,防止后期坏种苗不能使用造成浪费。选好种苗后,仔细全面包装好,聘请专业护送人员确保植物在运送过程的安全,做好全面保护。其次,充分改良土壤,保证优良的土质。能否具有优良的土质关系到植物能否茁壮成长,因此精选和改良土质是关键,把不合格的土壤分隔开来,分别仔细对比土壤的颗粒和酸碱度。与此同时,还必须重视施肥的步骤,预备工作要提前做好。最后,在栽培育种时,防止病虫侵害,提前修剪由于病虫产生的病变的枝叶部分,防止扩大病变范围。与此同时,在栽植种苗的过程中,必须要以设计者的图纸为依据,不能违背设计师的原则,做好养护工作,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做好栽培和育种的工作。

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人、材、机的准备

做好资金、施工设备、材料(水泥、石材、苗木等)供应准备,所用的各种材料在开工时要马上进行材料考察,落实生产加工或者预定。明确每天需要的劳动人数、各种材料的进场日期、工种的衔接部位、时间等,并确保计划的到位、到场,避免停工、等工现象。园林绿化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实行班组责任制,职责分明,责任到人,工作量到班组。每月实行部位考核及质量评定,以分项工程来控制进度,实行奖罚分明的制度,尤其是土方开挖、混凝土浇捣、石材铺装、广场砖铺装、水电施工及绿化种植等各专业施工的配合都必须进行严格控制,实现重奖重罚,鼓励和督促全体施工人员为工期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工作。

三、园林绿化工程的日常养护

结束园林绿化之后,必须充分维护和巩固工程,保证实现其存在价值和意义,要想实现这一点,必须要在后期进行充分的保护和管理。俗话说,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因此,在施工完毕后进行养殖维护至关重要。一般而言,我们认为的养护管理包括锄草、松土、施肥、浇水、塑型、剪修以及预防病虫害等。其中浇水的环节尤为重要,不仅要关注植物的缺水量,还要结合季节变化,针对不同的品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握好浇水的时间和量,保证植物不缺水,健康成长。根据不同品种不同的规律进行浇水,一般喜荫植物的浇水量较多,喜干的植物则可以适当减少浇水量,浅跟植物必须多浇水,保持充足的水分。园林建设中养护的质量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也区分于其他基本建设,必须要重视和加强管理。植物是园林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植物不但要在建设完成土木工程之后栽植,而且生长和成型的时间比土木建设时间要长得多,所以,只能在园林建设完工之后才能体现出其质量。由此可见,要想保证高质量的园林建设,其中一个重要的关键点就在于管理养护质量。主要通过订立规程、实施规程、验收结果、修改错误及订正规程这一系列的步骤。养护的质量管理同时包括技术行为方面和文化行为方面,这两方面都尤为重要。在规程的制定上,季节性灌排水、施肥除草、修剪除虫以及及时更换病枯植株等环节都是不可忽视,必须做出详细的规定的;而制定养护的规程上,必须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主要原因在于其和园林业及有关人员的利益密切相关。除此之外,我们必须注意的是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条款,例如《土地法》、《森林法》等基本的法规,除此之外,还有有关方面的细则,例如《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暂行条例》等。

四、结语

篇2

1城市园林档案管理的内容及作用

1.1园林档案管理的内容

城市园林档案是城建档案大类中的一类,是一个城市公共绿地、专用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名胜区等规划建设施工与管理的历史性记载,是一种供人们研究、利用的信息资源。一般来说,园林档案可分为:城市绿地苗圃档案、城市公园工程档案、历年风景园林档案、城市名木古树档案、城市雕塑档案、园林科技档案、历年动物保护档案等。园林档案是园林技术储备的一种形式和技术交流的重要手段。

1.2园林档案管理的作用

1.2.1城市园林档案是园林规划、城市美化、园林的重要借鉴

城市的园林建设不可能在短时间就全部建成,需要考虑有管理、维修、发展的问题。因此,园林发展建设的连续性、周期性离不开园林档案的依据和参考作用,决定了园林档案的重要地位。园林档案记录了城市园林、园林建设等景点布局,林木花卉品种、栽培技术、生长习性等,以此为据研究制定园林规划,制定城市的园林、美化,以及园林管理、整修、树木更新换代等,避免和减少调查、勘测等重复劳动,又使计划制定切合实际。

1.2.2城市园林档案是城市建设、旅游开发的重要参考

利用城市园林档案为城市建设开发提供参考。在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建设中,根据有关城市园林档案,可以对名木古树、名胜古迹、著名寺院等实行有效的保护。同时为旅游开发提供依据。利用城市园林档案,为城市的旅游开发提供参考依据。利用有关档案编写一些风景点的解说词;编写一些文化名人传记;编写一些文化名人与景点的关系说明;还可收集一些著名人物的诗词等,向旅游者进行介绍和宣传。利用天然的风光和充满人文知识的旅游介绍,打造名山、胜景、名人等旅游品牌,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发展城市的旅游经济。

1.2.3城市园林档案提供教育资源,创造和谐社会。

公园每日都向公众开放,大量的人群到公园游玩。在公园里,人们不仅能自由的与大自然接触,摆脱工作的压力和都市的嘈杂,而且还能在公园的文化氛围中受到教育。现在,城市环境越来越单一,动植物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其结果是生态系统被破坏。城市中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活动,由于失去了大自然的支持、容纳,开始陷入重重危机。公园是自然和谐与社会和谐的一种体现。有关城市园林档案,可以利用过去的好经验和好办法,更好地保护好美好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2城市园林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对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

相当一部分人员包括部分领导干部对档案工作的认识都存在一些误区,认为档案工作就是抄抄写写、保管的事务性工作,不是单位的主要工作,不能给单位创造经济效益,只要“守好摊”,不丢失,不泄密,能应付外调、查档就行了。

2.2档案室硬件环境设施不齐全

对档案管理必备的条件解决落实差,个别单位没有专用档案室,有的单位档案多、档案室狭窄、潮湿、“六防”设备不配套,致使档案材料霉变、虫蛀,影响档案的美观整洁及完整。甚至有的管档单位就连必备的切刀、统一的档案夹,都无法购置齐备。

2.3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不高

档案管理人员多为兼职,一岗位多职,专业出身人员较少。文书档案由办公室档案管理人员整理归档,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档案的收集、移交工作。这些档案管理工作者几乎都不是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也未参加过相关培训,对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技能不精通,甚至根本不了解。这容易产生如档案资料收集不及时、不完整等一系列的问题,影响档案资料的利用。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没有纳入计划和要求,许多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停留在传统的方法经验上,管理理念和方法缺乏创新,档案管理水平的滞后,致使档案管理难以跟上发展的步伐。

2.4档案检索效率不高

档案检索方式有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在目前,传统的手工检索占有很大比重。检索过程中往往出现以下问题:一方面档号不规范。另一方面案卷标题不规范。其次是大部分案卷缺少卷内目录。此外组卷混乱现象比较严重。档案部门在手工检索的途径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编制了多种形式的检索工具。在编制检索工具中出现了求“多”不求“精”的现象,误认为编制的检索工具越多档案工作服务质量越高。

3对策与建议

3.1提高档案管理的意识

领导重视是档案管理的前提要把档案管理纳入重要议程,作为园林绿化重要内容来抓,与园林绿化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使管理者、职工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档案与自己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3.2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健全档案管理机制

先进的档案管理思想是档案工作系统化、科学化、先进化的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制度建设是保证要以档案管理机制建设为重点,构建起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利用方便的档案管理机制。首先要完善档案管理责任制,要依据档案管理的要求和各个部门的特点,对档案管理进行定岗定责,建立“领导主抓、部门分管、专人负责、处室配合”的多层次档案管理体系,确立“分级负责建档,集中统一管理”的档案管理模式,健全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对档案工作审查、考核等方面的保管、统计、保密、库房管理。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档案管理制度机制,保证档案管理各个方面的顺利进行。细化档案管理工作流程,确保档案管理的效率提高。

3.3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首先,强化继续教育。发展档案事业,提高服务质量,根本出路在于档案人整体素质的提高。要把教育培训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启动档案人才工程,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扎实有效地培养世纪人才。教育培训要取得实效,必须加强管理。实行人员上岗前和轮岗后岗位培训,获得专业技术职务者由终身有效改为动态管理等措施,激发其参加教育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开展综合培训。从实际出发,按岗位、分层次、多渠道、多形式进行教育培训,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重视实效”方针,遵循学以致用原则。最后,细化考核强化监管。将档案管理人员学习、培训情况和学习效果等记录在册,归入个人学习档案,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并确定一名领导主管此项工作,细化考核,强化监管,使学习知识,促进工作成为风气,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3.4建立数字档案管理系统

档案室与单位信息管理部门可加强密切配合,建立电子档案数据管理中心。该中心设在单位档案室,是单位信息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档案数据管理中心集中管理网站内所有归档电子文件,并在网站上提供有限制性或非保密的电子文件查询、利用服务,实现电子文件信息资源共享。利用电子档案数据管理中心,通过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在线录入的电子文件传输,管理系统自动判断此条数据为冗余数据,在原文数据库中的某一字段标记为重复,系统只接收不同的电子文件,不再接收新的原文,从而节约电子文件中心大量的存储空间,对于政务网络的带宽占用率也很小。通过解决电子档案采集、传统档案数字化、电子档案海量存储等关键问题,进一步提高了系统检索和查询速度。其优点是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利用率高。

3.5重视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

篇3

一、目标任务

到2012年,森林工程全面推进:完成新造林45万亩,低效林改造13万亩,建设花卉苗木基地1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0%,城市建成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8%,绿地率达到34%,道路、水系绿化率达到60%,基本建成市级森林城市。

到2017年,森林工程继续巩固提高:完成低效林改造2万亩,实现城乡全面绿化,全区森林覆盖率稳定并达到46.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绿地率达到35%,道路、水系绿化率达到90%,实现林业总产值10亿元,力争把我区建成**最美丽的城市和国家级森林城市。

二、工程内容及年度建设任务

(一)工程内容

1.城周森林屏障工程。以城市周边山头、江河、外环、重要节点和可视范围为重点,在城市周边建设乔灌结合、景观搭配合理的森林屏障,搞好郊区农家森林公园建设,大力建设农田林网、隙地埂坎绿化,建成城周森林屏障2万亩。

2.城市建设区森林工程。实施规划建林、拆墙透林、改造增林、筑路配林、留地造林,加快城市森林建设。严格按照通过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方案》,重点建设好“五个一批”,即:一批城市生态林、一批城市公园、一批社区公园、一批绿化靓点、一批鲜花大道,进一步提高绿化花卉景观质量。通过实施“五个一批”工程,打造城市绿色骨架,形成完整的城市绿化体系。到2012年,新增城市森林0.9万亩。强化建成区节点、景点改造提升,加强道路、公园、广场、小区、企业等公共休闲绿地和片林建设,抓好屋顶、阳台、墙体以及护坡等立体绿化,单位、小区、街道要大力开展“园林三创”活动,提高城市“绿量”,让市民随时随地接触到绿、享受到荫、观赏到景。

3.通道森林工程。围绕全区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农村公路、铁路,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加大生态公益林建设,形成绿色林荫通道。重点在渝武高速公路、**三环高速公路两侧建不低于50米宽的景观林带,国道212线、省道207线**段(原铜合路、原合肖路)两侧栽植2排以上的林带,襄渝铁路、遂渝铁路、兰渝铁路两侧建不低于20米宽的林带,在农村公路两侧栽植1—2排行道树木。

4.水系森林工程。加强河道、滩地的综合治理,积极开展河流、水库、湖泊等水体沿岸的生态保护和亲近自然的水岸绿化,形成良好的水源涵养保护网和森林带。重点在嘉陵江、涪江、渠江、小安溪河、大沔溪、流溪河等265公里长主干流河道两旁,建设50—100米宽的林带,其中,城区周边要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相结合,营造不低于100米宽的林带;在双龙湖等140座中小型水库周围,建设湖库沿岸护岸林,清洁水源,保持水土,靓化水体。

5.速丰林基地工程。按照业主承包、集中规划,集约经营的原则,选择速生、经济价值高的树种,在三江沿线和龙多山片等交通方便、立地条件较好的商品林经营区,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10万亩。

6.经济林基地工程。依托优势区域,发展壮大特色经果林产业,重点打造以古楼镇为中心的枇杷产业带、以云门镇为中心的柑橘产业带、以钱塘镇为中心的优质南方早熟梨产业带、以双凤镇为中心的优质桃李产业带,建设规模化水果基地6.5万亩。

7.低效林改造工程。重点对华蓥山和龙多山片低效残次林、纯林、低郁闭度林、退耕还林地进行补植、封育、更换、抚育、调整、复壮,在城区和重点景区周边结合景观林建设进行树种调整,完成低质低效林改造15万亩。

8.新农村森林工程。发挥林业致富农民群众、改善生态环境的双重作用,重点搞好宜林荒山绿化、庭院绿化、农田林网建设等,将100个新型农村社区建成“绿色小康社区”,发展以思居村为代表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让农民在发展林业产业中增收,建设新农村森林工程17.6万亩。

9.苗圃基地工程。充分发挥**市林木种苗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招商引资新建、改建、扩建苗圃,有针对性地生产工程建设用苗,实现花卉苗木生产基地化、造林良种化、管理规范化、种苗产业化,在省道207沿线建设苗圃基地1万亩,使我区成为**市有影响的花卉苗木供应基地。

(二)年度建设任务

1.20**年具体任务:完低效林改造5000亩。

**

三、资金筹措

(一)本级财政投入。前三年区政府融资安排1亿元投入森林工程建设,其中,20**年3000万元、2009年4000万元、2010年3000万元,三年后根据森林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安排,主要用于解决重点工程投资及土地、种苗、管护补助及工作经费。

(二)争取上级投入。林业、水务、农业、交通、国土、发改委、建委、市政、环保、科委等部门包装项目,争取国家及**市项目资金,用于森林工程建设。

(三)组建森林生态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其中区财政现金注入1000万元、林业国有资产4000万元作为注册资本,组建森林生态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通过授信贷款解决森林工程资金投入,以后凡是森林工程建设实施项目所有资金的进出,都由森林生态建设投资公司管理,主要承担森林生态、林业经济及产业发展建设任务。

(四)以土地换森林。凡征占用绿地、林地用于商业开发建设,按1:20的比例置换造林建绿,在城市规划区内,由市政园林部门指定造林地点并监督实施,在城市规划区外,由林业部门指定造林地点并监督实施;建设项目审批规划方案中造林绿化面积不足部分,一律安排在城市规划区异地营造森林,由市政园林部门指定造林地点并监督实施。凡新造林100亩以上者,允许一定比例的土地用于管理性用房建设。

(五)试行生态补偿。在做好**森林工程“规定动作”的同时,还要有**的“自选动作”,要根据开发利用资源量和污染排放量,每年安排煤矿、非煤矿山、排污企业、大型养殖场、盐化工企业一定量的造林任务,补偿对生态的影响,对工矿企业、大型养殖场所和学校的闲置地要搞好厂区、校区绿化,由归口部门负责落实。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领导任组长和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区森林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全区森林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区林业局,配备充足的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实施领导小组月联席会制度,及时汇总工作情况,解决相关问题。各镇街也要成立相应的森林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落实专职工作人员,全面推进森林工程建设。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区委宣传部和新闻媒体单位要制作专题节目、开辟宣传专栏,强化森林工程建设的跟踪宣传报道,形成声势,营造氛围,动员全区人民投身到森林工程建设中来。同时,要及时总结和发现森林工程建设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要强化森林工程建设、国土绿化的宣传教育,普及生态知识,让森林工程及生态文明深入人心。

3.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区级相关部门要按照责任分解的要求,既各司其职,又通力合作。区林业局要做好面上的指导工作,负责对城周森林屏障工程、速丰林基地工程、新农村森林工程、低效林改造工程和花卉苗木基地工程的规划设计、技术指导和检查督促,同时对渝武高速公路**段的通道绿化和嘉陵江江岸绿化进行规划设计、技术指导和检查督促。区交通局负责对通道森林工程(不含渝武高速公路**段)的规划设计、技术指导和检查督促。区水务局负责对水系森林工程(不含嘉陵江)的规划设计、技术指导和检查督促。区农业局负责对经济林基地工程的规划设计、技术指导和检查督促。区市政委负责对城市建设区森林工程的规划设计、技术指导和检查督促。区财政局、区发改委、区森林生态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负责筹集森林工程建设资金,区财政局负责森林工程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区国土房管局负责森林工程建设土地规划保障及矿山植被恢复。考核办负责对森林工程建设进行目标考核。各镇街是实施森林工程的主体,负责本辖区内森林工程的业主引进、土地落实、组织施工和后期管护等相关任务,确保森林工程的顺利推进。

把森林工程列入全区“十项重大任务”之一加以推进实施,建立区级领导第一责任人目标责任制。建立森林工程目标责任制,将考核结果纳入区委、区政府年度实绩目标考核,绿化成果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严格兑现奖惩。建立健全森林工程建设督查制,由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和区森林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与不定期进行督查,对工作扎实、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措施不力、行动迟缓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问责。

(二)政策保障

1.制定规划控制政策。突出规划先导作用,全区所有建设项目要和森林工程建设及水土保持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审批、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建设项目绿化覆盖率必须符合经审批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要求。城市规划区所有自然山体必须依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要求实施保护,营建城市森林。

2.明确土地使用及造林奖励补助办法。(1)对城周绿化用地、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沿线、江河湖库重要地段、城市节点等特殊地段的造林(特殊地段土地总面积不超过2万亩,以实测水平面积计算),政府按耕地田500元/亩•年、土400元/亩•年的标准向农户给予用地补偿(荒地不给予用地补偿),连续补偿8年,土地补偿金在每年末采取现金直补的方式直接兑现给农户,造林按工程设计的要求进行公开招投标,实行工程性造林,造林成活后,由镇街落实业主进行管理,管护期为2年,并按150元/亩•年的标准补助抚育补植费,补助到期后,林木的管护及收益权归土地所有者,若业主通过土地流转,取得土地经营权,所造林木的所有权按合同约定执行。对上述地段已纳入退耕还林的土地,农户只能继续享受退耕还林补助,退耕地上的林木可落实业主进行管护,管护期为2年,政府按150元/亩•年的标准给予管护费;(2)对其它地段的陡坡耕地、宜林荒地、低效林地造林,在造林当年予以一次性整地、栽植及种苗补助费300元/亩,管护期为2年,并按150元/亩•年的标准补助补植管护费,若争取到国家退耕还林政策,营造的公益林,在符合退耕还林条件下可优先纳入退耕还林,享受退耕还林补助;对20**年在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区内,一次投资新建200亩以上生态苗圃的单位或业主每亩一次性补助基础设施建设费1000元,新建苗圃总规模不超过1000亩,通过实测验收,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后兑现补助。

3.改革营造林机制。城市规划区重点森林工程、主要通道、水系重要节点地段的造林通过公开招投标,实行工程性造林。坡耕地、荒山荒地造林和低效林改造及其他地段全面推行业主制或股份制、合作制。机关、社会团体、镇、村、社及个人均可作为业主,以流转或股份形式取得土地使用权,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大力推行专业化造林。督促业主全面落实森林工程管护责任制,确保造林成活率,坚决杜绝造林不见林,栽树不见树的现象发生。对不按作业设计要求落实管护抚育、管护不到位、达不到管护标准的不给予补助。

4.明确林权制度改革政策。根据中央和**市对林改的文件精神,出台我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相关文件。坚持“谁造谁有,合造共有”、“谁经营、谁管护、谁受益”原则,鼓励利用“四旁”地、荒山荒地造林,允许长期承包,发放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证,充分享有所造林木的经营权和处置权。鼓励社会经济实体和个人通过有偿转让、出租、抵押、折股等形式拥有商品林,促进集约经营。探索建立以林木资产评估中心、林权交易服务中心、林权登记管理中心为核心的林业要素市场,促进林业资源向林业资本转变。

5.加大对林木林地的保护力度。严格规范采石采砂的管理,区国土房管局、区环保局、区规划局、区林业局等部门和镇街要对采石采砂场进行专项清理,合理规划布局,实行规模化、规范化集中开采,坚决杜绝乱挖乱采砂石,破坏生态环境现象的发生。加大城乡绿化执法力度,加强执法队伍和能力建设,完善林业执法监管体系,严格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管理,严厉打击各种涉林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加强对绿化成果和古树名木的保护。创新森林资源管理手段,加强森林防火、防虫、防灾体系建设,提高城乡绿化管理水平。

(三)基础保障

篇4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生存生活、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都离不开水。水也是其它物质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之一,其现状被世界所关注。2003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水——20亿人生命之所系”,提醒公众关注全球20亿人严重缺水的严峻现实,呼唤人类关注日益严重的水危机。我区作为缺水地区,水资源是当前乃至今后影响和制约发展的一大瓶颈。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更好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有限的水资源,努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一、我区水资源基本现状 近年来,我区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5846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径流量7795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9967万立方米,多年人均水资源量306立方米,在唐山市各县(市、区)是最少的,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是严重缺水县区。 全区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40163万立方米,其中,大气降雨6650万立方米,入境污水7028万立方米,外调水15000万立方米,浅层地下水9097万立方米,深层地下水1708万立方米。区内现有小戟门河及黑沿子排干、沙河、陡河、西排干和津唐运河等五条骨干排水河道,支流渠道25条;有陡河及地下水两个灌区。陡河灌区以地表水为主,总干渠长11.26公里,分干渠九条,总长101.75公里,支渠150条,提水能力长380公里,排灌站座总装机总量1.58万千瓦,提水能力202.2m 3 /s;地下水灌区,全区共有机井9987眼,其中农用灌溉用井8008眼,工业用井913眼,行政事业单位用井266眼,农村饮井800眼。 2003年全区总用水量49586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279万立方米,地下水22307万立方米(工业5700万立方米,人畜生活3278万立方米,农田灌溉13329万立方米)。从我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水资源先天不足、时空分布不均。 我区不仅是严重缺水地区,而且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80%集中在汛期(6-9月份),调蓄能力有限,一部分不得不排入渤海。且丰、枯年份降雨量相差较大,丰水年份( 1949年)降雨量 1140 mm,为干旱年份(1997 年降雨量292 mm)的3.9倍。南北差异较大,北部地区比南部地区年平均多50-60毫米。 (二)污染严重,水环境质量较差。 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不合理排放,农药、化肥的大量施用及污水浇灌等行为,使地表水、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全区主要河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水质污染日趋严重,均为地面水劣V类标准。虽然近几年加大了治理力度,但目前污染仍未得到根本遏制。 (三)地下水超采过度,漏斗面积不断扩大。 由于多年持续干旱,加之工农业的迅猛发展,一方面地表水严重不足,农业增加了对地下水的开采;另一方面随着钢铁等高耗水项目的建成投产,造成地下水用量增加,而且这些项目相对集中,致使局部地下水超采,形成地下水位降落漏斗。近几年,我区地下水位以每年近2米的速度下降,漏斗总面积已达895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57%。 (四)节水意识淡薄,水的有效利用程度低。 城镇生活用水节水器具普及率低。公共事业用水、行政事业机关、学校、团体等节水管理措施不到位,长流水现象依然存在,且重复利用率几乎为零。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普遍偏低,全区工业平均不足60%,并存在的定地下水超采区,严格控制机井建设和用水量的增加。四是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对工业小区及企业用水提前谋划,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同时确保建设项目用水。加强计量设施建设,对非农业用井一律安装智能IC卡水表,保证一级装表率达100%。五是推进水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水务一体化管理。从目前情况看,改革的程度与形势的发展还不相适应,仍存在着管水源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排水、管排水的不管治污、管治污的不管日用的现象。这种管理体制不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水资源的节约保护,造成水资源浪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水务一体化管理,应该是建立起地表水与地下水、城镇与农村水资源、水量与水质统一的管理体制,实现对供水、配水、节水、污水处理和回用统一管理的新机制,对用水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对水质水量进行统筹考虑、科学调度,实现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的协调管理和科学组合,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体制保证。 2.合理利用。 在城市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考虑水资源、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以水定发展、量水调结构。即:既要考虑当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探索出符合我区实际的节水型经济结构,决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一是在农业用水方面。把发展节水农业作为一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措施,以科技为依托,以调整农业结构为重点,发展节水灌溉与旱作农业并重,大力兴建现代农业节水设施,促进节水农业全面发展。实现从传统的粗放型灌溉农业和旱地雨养农业向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转变。二是在工业用水方面。坚持“改造存量、控制优化增量”的原则,突出抓好冶金行业用水大户的节约用水工作,实现工业用水良性循环,水的重复利用率力争达到80%以上。加强计划用水,科学下达用水指标,使计划用水率达到96%以上。加强节水的科技研究,把工艺节水作为节水技改工作的主要方向,不断引进和推广节水新工艺、新设备,降低水的消耗量。要大力调整耗水量大、用水效率低、水污染严重产业。重点抓好冶金、造纸、电力、纺织等高耗水型行业的技术改造。三是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通过优化配置水资源,逐步实现采补平衡。四是在城镇生活用水方面,大力宣传节约用水,提高公民节水意识,使节约用水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大力开发推广使用节水设施和节水器具,不断提高节水型设施和器具普及率,使新建居民社区及机关、学校、医院、饭店节水型器具普及率达到100%,城市公园绿地等市政设施普遍安装高效节水灌溉设施。五是改善农村供水状况,确保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加快解决农村因生活条件和干旱缺水造成的吃水难问题,尽快实现饮水自来水化,以彻底解决农村人畜用水问题。六是搞好水环境动态监测,实现污水科学调度。加强监督管理,协调有关部门,督促各企业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及污水处理能力,污水实现达标排放,有效控制地表水体污染。加快我区污水处理厂建设,使其尽快投入使用。严把成井质量,防止对地下水的污染,采取有效措施治理现有污染,降低污染危害。

3.适时提价。 经验证明,水价成倍增长时,其用水量会大幅度减少。当回用水价格与自来水价格比价合理时,才能提高人们使用回用水替代自然水源和自来水的自觉性。因此,提高水价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最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提高水重复利用率的有效措施。但是,提高水价应在城乡居民收人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分阶段、适时渐次逐步实施。对于农业用水收费和提价问题,因涉及问题多、层次深、难度大,政策性强,有关部门应进行专门调查,制定出与农村、农业、农民实际承受能力相符的收费政策,寻找合适时机提价。通过充分调研论证,调整水资源费价格,实现省水利厅制定的到2005年达到自来水供水价格的80%的目标,最终达到通过价格杠杆,实现平衡水资源供需和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三)加大执法力度,为水资源保护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 一方面,加大水政执法力度,以法律手段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各乡镇和区直有关部门应切实担负起对水资源保护的责任,认真执行《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积极实施我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规划,对城区与乡村,水量与水质,地表水与地下水,供水与需水,用水与防治污染等实行统一监督和管理。促 进城区供水价格和污水处理收费管理规范化、法制化,使城区供水和污水处理事业实现良性循环。加大处罚力度,由司法机关配合,对水事违法行为进行从重处罚。另一方面,发挥区水政监察大队的监察职能作用,分期分行业对用水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改变被动执法为主动服务,尤其是对洗浴、洗车等几乎是“全天候”营业的服务业重点监察,促使其采取有效节水措施。 (四)大力涵养水源,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创造条件 在追求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自然资源的损耗和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损失。否则,就有可能出现“资源空心化”现象,带来严重后果。因而,应本着生态建设先行的原则,坚持不懈的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要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究污水回用、雨洪资源、微咸水和海水等非常规水资源 &n

bsp; 研的开发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单位水量的生产能力。合理并充分运用天然水、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做到三水并用,要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有效涵养好地下水资源,努力实现水资源循环使用、自我增值的可持续利用的良性运行体系。同时,加强水资源的长期动态监测。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档案,准确摸清水资源的总量和变化规律。根据上游水库蓄水和可供量情况及全区雨情、汛情、蓄水和水质情况定期水资源动态简报,指导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进而确保我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