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的方式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9: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才培养的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全球性创意经济的热潮,创意产业对于国内经济生产总值的贡献有目共睹,发展创意产业可说是未来提升产业经济的重要手段。对于创意产业而言,创意人才无疑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如何培养出有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意人才才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就创意产业而言,无论是产业成熟度还是国际知名度,台湾较于上海都略胜一筹,其培养创意人才的手段之多样化更是让人惊叹不已,既有专门培育创意能力的民间育成机构,也有产学结合的育成中心等等。在此基础上,本文希望通过对台湾创意人才培养手段的介绍和研究,为上海地区加快培养创意人才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
创意 创意人才 设计产业
中国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2-0145-02
1 引言
自从英国政府1998年正式提出“创意”的概念,世界各国逐渐将由这个概念衍生出“创意产业”“创意经济”等名词,如今又逐渐聚焦在“创意人才”上,可见随着国际竞争愈演愈烈,人才之于创意产业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国内首届一指的创意之都,沪上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截至2012年经授牌的园区有近100家,未被授牌的园区达200多家,其300多家文化创意园。园区内企业来自美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业门类涉及时尚、绘画、工业设计、游戏软件、动漫等。
以设计领域为例,上海创意设计产业设计师人才来源有五大块,一是艺术院校、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和高职院校的设计类应届、往届毕业生;二是大批在职白领;三是社会各界具有创意设计能力的待业、再就业,或称为自由职业者;四是国外留学归国的创意设计类留学生、设计师、以及部分失业精英;五是国内外有意到上海投资兴业的设计企业和设计师。然而,无论从设计人才学历、设计人才知识技能结构和设计人才创业经验上看,沪上人才都不能满足提升创意产业经济、引领创新构造的需求。反观台湾地区,早2002年就出台了“挑战2008,:台湾地区发展计划”,其四大投资主轴一一投资人才、投资研发创新、投资全球运筹通路和投资生活环境。人才成为发展规划的首要目标,台湾文建会为此专门拟定“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延揽、进修及交流计划”。至今,从通识教育到实务训练、从地方政府支持到民营育成机构、从文创园区到产学研结合,台湾形成了一套初步完整的创意人才培养体系,很多方面可以值得上海学习和借鉴。
2 台湾创意人才培养体系
笔者曾于台湾求学数月,对于台湾的文创能力和文创产业印象深刻,其培养创意人才的手段之多样化更是让人惊叹不已,既有专门培育创意能力的民间育成机构,也有产学结合的育成中心等等。具体台湾创意人才培养体系介绍如下:
1)学制外民营育成机构
学学文创志业是台湾第一家受到核可的文化创意产业民营育成机构。台湾玻璃集团总裁林博实、徐莉夫玲夫妇有感于台湾人文思维与经济产业转型过程中,社会对“学习平台”的渴望以及产业对文化知识和创意启发的渴求,成立了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价值,以“教育”“研究”“展览”“顾问”“育成”为业务内容的学学文创志业股份有限公司。学学文创结合台湾资深文化创意经营者、旅居世界各地的台湾创意人,意在推行文化教育,传授现代企业经营理念,沟通文化、创意、哲学与科技、商业、经济社群之间的桥梁。其业务范围涵盖视觉艺术、音乐表演艺术、出版、电影、广播、网络、建筑等多个产业领域,既提供人才培育课程,也提供商业咨询顾问,同时还为各类艺术展览提供场地。
与大学院校不同的是,学学文创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师资力量多元化,且教学内容更贴合商业实务,学员也是多元化,可以“随时学习”“终身学习”。一定程度上而言,这是给民众“接受专业化的文创教育,培养居民文创能力”提供机会,每位居民都可以成为有能力的创造者,有利于民众提升对文创作品的审美倾向和审美能力,从而间接引导了创意产业的正向质量提升。也正是由于创意来自于民众,审美依靠民众,才酿造出台湾创意作品独有的亲和力和生活气息。“学学文创”存在的意义是为所有居民搭建一个横跨各领域、各地区的创意学习平台、创意人才培养和提升中心。
(2)产学研合作――以创新育成中心为例
创新育成中心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实业家约瑟夫,马努斯克于1959年提出,指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相结合,进行技术开发、转让并商品化的事业体。台湾创新育成中心的发展起源于1978-1995年间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创建及开放实验室的兴起,1997年台湾推行“育成中心计划规划”,鼓励地方政府和民营机构设立中小企业创新育成中心,目前已建成100多所。从进驻企业看,多属高科技领域,占比80%左右,从培育产业看,则是遍及各个领域。
台湾的育成中心主要分为四类,一是学术机构型育成中心,由大专院校成立,形成产学合作,目前占比最高,台湾各大学均成立了创新育成中心。二是研究机构型育成中心,由研究机构提供相关的空间与服务给进驻厂商。三是政府经营型育成中心,由国营事业单位成立,也包括由政府部门设立、委托民间经营的公办民营型育成中心。四是私人机构型育成中心,由民间机构投资经营,以增加利润为目标。
笔者这里主要介绍―下台湾高校创新育成中心,中小企业进驻高校创新育成中心后,高校大学生可申请加入育成中心内的企业,将个人所学知识与技术应用于中小企业的创新过程,接受市场化实战性的训练和检验。台湾是“内容为王”的创意城市,总有好的创意得不到市场化的运作,更不用说创造产业经济。创新育成中心正是引导创新人才学习商业实战理念,积累实务经验,形成产学合作,以学带产,以产助学,培养真正有竞争能力、知学能产的创意人才。产学合作透过学校与产业的合作,贯穿理论与实务,使学校人才培养与产业经济效益双赢。
(3)美学教育融入高校基础课程
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喜欢到台湾旅游,称赞台湾是座有文化有创意的地方。台湾的创意不是所谓“创意人才”独有的,而是人人都可以创造的生活的灵感、生活的乐趣。根据笔者观察,这是因为在台湾的教育体系中,美学教育融入了高校基础课程中,使得每一位走进校园的学子都多多少少可以耳濡目染些美学涵养。
在笔者求学的台湾学校里,教务处设置的公共基础课程就有大量与创意或者美学相关的课程,如《生活美学概论》《艺术赏析》《手作创意》《摄影欣赏》《音乐赏析》《虚拟摄影棚入门》《版画艺术》等涉及电影、音乐、文学、手作、烧陶、金工、摄影摄像各类领域基础课程,所有学生可自由选择,此外,学校还开设了各类研究道教、佛教、宗教理论、客家文化的课程。以陶艺课程为例,学校设有专门的烧陶教室,配备与业界相同的基础烧陶设备,在老师的指导下,每堂课学生都可以亲自设计、亲手制作,成品则可直接在市区创意集市售卖或者自己收藏,而这样的创意集市,在台湾随时随地都有。尽管都是基础的学习,浅尝辄止,但是却很好地逐步培养了台湾学生的美学意识和创新概念,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宽度和深度。在台湾,我们可以明显发现,每个人都有某―方面很强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从服装鞋包到项链首饰,从陶瓷杯皿到书皮纸艺,甚至是每位小摊贩的名片,或用台湾三峡独有蓝染工艺染就,或手绘漫画而成,都独具匠心,令人咋舌。
(4)政府支持
台湾创意产业由多部门(如“经济部”、“新闻局”和“文建会”等)协同负责执行与推动。“文建会”负责环境整备、工艺产业旗舰计划,“新闻局”负责电视内容、电影、流行音乐三项旗舰计划,“经济部”负责数位内容、设计两项旗舰计划等。此外,为了加强部会间的沟通与协作,还特地成立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小组”等机构负责统领协调管理。
除了改善创意产业管理机制外,台湾地方政府也为创意产业工作者提供资金支持。对于创业或者起步阶段的个人、团体和小微企业,台湾地方政府提供种子资金、减免税收、优惠贷款等资助。而对于高校内的学生群体,为鼓励学生研习表演艺术,台湾地方政府亦提供相关补助,补助项目包括教师钟点费、训练费、道具费、服装费、制作费、文宣费、排练及成果展演之场地费及灯光音响等器材租借费、艺文推广活动费等。笔者在台湾曾加入一个由极为普通的学生组成的话剧表演小团体,并参与了一出话剧的完整制作过程,在表演结束之后,即凭借所有正规票据,按照流程获得了政府补助,可见其补助手段之亲民。
3 台湾创意人才培养体系对上海培养创意人才的启示
并非为了“崇台湾而贬大陆”,近年来沪上创意产业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只是与纽约、东京等世界创意之都相比,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仍显得不够成熟,所以有学习之源仍需虚怀若谷。单从创意人才这一点来看,上海仍存在高端人才不足、缺乏市场中介、缺乏原创人才、市民平均创意精神低迷等不足。
追根溯源,沪台两地对创意产业的概念理解有明显不同,台湾对于创意产业的理解是“源自于创意或文化累积,透过智慧财产的形式与运用,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潜力,并促进整体生活提升之行业。”而上海对于创意产业的定义是“以人的创造力为核心,以文化为元素,以创意为驱动,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载体,以品牌为抓手,形成融合型的产业链,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符号价值的交易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前者更注重创意内容,后者则更注重产业经济。所以导致两地的创意产业存在明显差异,台湾的创意产业具有强烈的亲民性,同时台湾群众似乎普遍具有创意潜力和热情,而在上海,创意人才只是少数的小资群体。
因而,就笔者看来,为了提升上海创意人才培养的数量与品质,提出几点建议:
其一,需从教育基础提升未来青年的美学涵养,引进各类美学教育和文化教育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引导学生以兴趣为导向选择性修习,提升个人美学涵养和创意精神。并且,高校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应更系统化、逻辑化、实践化、全面化,杜绝灌水课程,减少机械口头创新理论灌输,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过于注重就业对口和短期回报,研究型大学则往往忽视个人软实力积累,多浅层次窥探,少深度创造性研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个人内部的积累才是激发持续创作的来源,如果创新能够成为青年人灵机一动就想去做的小玩意,就不必担心创意之源桔竭了。
其二,为提升大学生创意实践能力和市场感知度,应以大学院校为创意人才培养中心搭建产学研合平台,加强高校与企业、研究所之间的跨域合作,建立平等有效的合作机制,门槛不宜设置过高,未来的创意人才既要是创作人才,同时也是管理人才。再者,借鉴台湾创意集市的概念,酝酿出上海的创意街区和创意集市,减少政府管制,充分发挥市场选择创意的功能,营造自由创作交流的氛围。既鼓励年轻创意人才大胆尝试与市场接轨,也鼓励业余有创新能力的人对外展示、交流,从业余走向专业,而不是仅仅以改造老厂房老建筑、招收“高冷”企业或商店入驻、吸引游客观光的一贯手法来操作,创意是为了提供创新的生活型服务,同时兼具旅游观光、文化传播等功能,改进创意产业“产业为王”到“内容为王”。上海的创意产业必须向台湾学习亲和力,学习接近居民生活,要可看可摸可听可闻,才能源源不断地被传播开来。
篇2
关键词:程序设计竞赛;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近年来,国内参加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的高校迅速增加。以广东省为例,2007年有16所高校参加ACM/ICPC相关赛事,2009年增加到27所。另一方面,各类程序设计竞赛层出不穷、内容丰富多彩,同样以广东省为例,在校大学生除了可以参加ACM/ICPC外,还可以参加TopCoder、Google、百度等公司举办的一系列程序设计竞赛,以及GDPC(广东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珠三角“金山杯”程序设计竞赛等,而且多数院校还定期举行校内选拔赛,有条件的甚至举办每月一赛、每周一赛等。在这样的形势下,一方面,新参加ACM/ICPC的院校迫切希望能够借鉴其他院校的经验,另一方面,随着竞赛的普及,它为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带来了契机,同时也对目前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阐述了华南农业大学多年来参加ACM/ICPC竞赛以及围绕竞赛开展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一些思路与做法。
2一般院校参加ACM/ICPC遇到的问题与分析
以广东省为例,虽然到2009年参赛院校达到27所,但除了中山大学等少数强校一直保持骄人的成绩之外,更多的院校则是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1) 部分学校依靠某一届的学生创出了好成绩,但之后就出现大幅下滑,取得的成绩无法延续。可能的原因是学校培养力度不够,只能依靠学生的个人努力,由于每年学生的入学情况不同,加上个人自学效果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因而成绩波动较大;另一种可能的原因是部分学校虽然可以集中资源培养一届学生,但培养所耗费的综合成本过高,难以持续,一旦投入减少,成绩便开始下滑。
(2) 竞赛指导教师更换频繁,能一直从事竞赛指导工作4年以上的教师很少。主要原因是目前教师的教学与科研任务繁重,其中的年青教师更要面对生活上、工作上的多重压力。因而,多数指导教师在从事几年的竞赛指导工作后,便选择退出或转为幕后。
(3) 多数指导教师没有参加ACM/ICPC做题的经历,加上教学、科研任务繁重,没有充足时间进行这方面的学习,因而单靠言传身教的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培养学生创出好的成绩。
(4)ACM/ICPC的传统强校虽然有着丰富的经验,但由于强校与一般院校的基础条件不同,因而不能照搬其成功经验。强校有很强的师资,如上海交通大学集中教学资源专门开设了ACM班;强校有充足的活动经费;强校的生源较好,更易培养出高水平的竞赛选手;强校的毕业生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多的保研资格,因而强校的学生更安心进行训练,竞赛期一般为3~4年,最长的达到5年(本科4年加研究生1年)。对照强校,一般院校往往活动经费少;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参加训练的学生少;临近毕业,学生因找工作、考研而结束训练,导致竞赛期不长,一般2~3年。
因而,摆在一般院校面前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快速提高竞赛水平,取得好的成绩;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笔者所在教学团队从2002年开始组织学生参加ACM/ICPC并开展相关教学改革实践工作,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完成了从无到有,到稳定发展的过程。
3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尝试阶段。第一次组队参赛,通过简单的小范围选拔,组成了参赛队伍。最终,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迈出了第一步,指导教师明确了自己的方向。
第二个阶段,有固定的指导教师,有定期的训练安排。这一阶段指导教师与所有的队员都只有一个目标,取得好成绩。采用能耗型的发展方式,指导教师付出大量的精力辅导学生,为学生安排训练,长期与学生耗在一起,不时督促学生完成训练任务。努力的结果是获得了ACM/ICPC区域预赛中的首枚奖牌,但教师的负荷也快接近极限。不 过,这一阶段为进入下一阶段创造了条件,包括系统的开发、训练题的积累、活动的宣传与普及等。
第三个阶段是稳定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师团队和一定规模的学生群;获奖队员参与授课和讲题,形成良性循环;指导教师的事务性工作大幅减少,负担减轻。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在继续创造更好的竞赛成绩的同时,促进竞教结合,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广大学生的编程技能,促进就业,达到多赢的目的。因此,这一阶段更关注如下几个方面:(1)分工细化;(2)竞教结合;(3) 构建平台,提倡素质教育;(4) 完善支撑系统,做到可持续发展。
4分工细化
一方面,随着教师科研任务以及生活负担的加重,指导教师投入的精力会减少;另一方面,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指导教师需要集中精力对题目(尤其是新题)作系统的分类与研究,以便给竞赛学生更好的指导。因而,需要将事务型工作与指导教师分离,由学生助理分担。这些工作包括组织训练与比赛(命题除外)、收集资料、管理机房、收发通知等。工作的细分如图1所示,工作细分之后,再根据每位指导教师的个人情况具体分配。
制定计划,包括计划一段时间内(多为近一年)需要完成的各项工作以及提出要达到的目标。计划首先要具有连续性,一些被确定为有效的活动,应该继续举办,比如每年一次的校赛,即使遇到人员、资金方面的严重不足,也要坚持办下去;只有相对稳定的计划与行动才能培养起良好的氛围。
整理资料,将历届竞赛队员最有价值的资料和代码进行分类整理,将各年度的竞赛题目进行分类整理,让学生及时共享。
设计支撑系统包括整合现有系统以及开发新系统,可整合的现有系统如网上公开的Online Judge系统、即时通讯系统、BBS、邮件系统等;新系统则是根据学校自身特点设计的专用系统,比如内部Online Judge系统、实验系统、考试系统等。
研究竞赛题目,包括钻研各类竞赛题目中的算法,并研究出题趋势。自从1977年的首届ACM/ICPC总决赛到2009年的第33届,竞赛题目所涉及的知识范围不断扩大,新题目不断出现,对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研究竞赛题目既是提高竞赛指导水平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水平的要求。我校选取的竞赛题目主要是近年各大洲的区域赛题目、世界赛题目以及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题目,NOI(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论文也是重要的参考资料。
授课则包括讲授竞赛相关课程与竞赛培训课程。
命题,主要指校内选拔赛的命题工作。出什么样的题目对学生有一定导向作用,因而,命题既要有区分度,又要在一定程序上接近国内竞赛的水平。
事务型工作则全部或大部分交由事务助理完成。我校从2008年开始从学生中招募事务助理,经过一年多的实施,收到良好效果,极大地减轻了指导教师的工作负担。
5竞教结合
提倡竞教结合符合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而且ACM/ICPC与多门计算机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密切相关,竞教结合在培养学生基本素质方面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ACM/ICPC所涉及的课程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与分析等,覆盖了大学本科大一、大二的学习内容,这两年也是学生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由于ACM/ICPC中极具趣味与挑战的题目对大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因而在课程中穿插介绍ACM/ICPC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明显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必须对有条件的学生提早安排训练。站在效率的角度,能提早发现并训练学生的最佳人选就是任课教师。以程序设计课为例,该课程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在第一堂课上就将ACM/ICPC介绍给学生,可以让刚入校的学生逐步明确自己学习方向,同时激发他们对算法和编程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对学得快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实验内容,例如选用一些较简单的竞赛题,让这部分学生尽快走上竞赛之路。为此,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尽量让每一门竞赛相关课程至少有一名竞赛指导教师。
为了竞赛创出好成绩,学校每年定期开办两期竞赛培训班,一期在4月份,时间较短,主要是为5月份的省赛做准备,以做题训练为主;另一期在7、8月份,时间长,内容丰富。合理地制定符合本校学生特点的竞赛培训课程很重要,我校将培训课程分两个层次,一个是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培训内容是超前学二课程内容,比如基本数据结构与算法;另一个是针对有一定竞赛经验的高年级学生,培训内容为专题讲解与讨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两个培训的时间安排如图2所示。
在我校,两层次培训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原因如下:(1)我校绝大部分学生在入校前未接受过正式的编程培训,基础薄弱,开设初级班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程序设计竞赛的相关活动中;(2)在时间安排上,高级班开班比初级班稍晚,通过开设初级班,能够尽早发现能力较强的低年级学生,并吸收他们继续参加高级班的学习,而不用等到下一年的暑假;(3)初级班人数多,时间短,高级班人数少,时间长,这样安排,既扩大了学生规模,又充分利用了有限的教学资源,并且可以让指导教师在暑假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集中精力训练竞赛队员,创出好的成绩。
图3为我校2006~2009年参加培训的学生人数情况。图4为我校2006~2009年参加校赛人数情况。
参加培训的学生主要是计算机方向的学生,以大一、大二学生为主,培训覆盖面占计算机方向学生总数的20%左右。人数基本稳定,但普及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6构建平台,提倡素质教育
信息素养是现代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程序设计能力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能力,是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最直接体现,是踏入信息科学大门的垫脚石。
长期地培养竞赛学生,并从事相关的教学工作,我校逐渐形成一种以竞促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5所示。大一学生进校,教师讲授程序设计课程,鼓励学生进行做题训练,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初级竞赛培训,内容包括基本数据结构与算法。这一阶段是参加竞赛之前的预备期。部分学生在预备期后转向软硬件开发,另一部分学生通过不断的训练与比赛进入实战成长期。在实战成长阶段,学生的算法设计与编程能力迅速提高,这不光为竞赛取得好成绩创造了条件,也为加入科研团队创造了有利条件。很少一部分学生会一直训练到大四,他们战果累累,算法设计与编程能力很强,毕业后一般就职于国内外的大型IT企业。
整个系统是开放的,不论是大一还是大三学生都可以进入系统训练,也可以随时结束训练,转向其他领域,学生训练全凭自身爱好与兴趣驱动,从而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经过多年实践,一批批竞赛学生毕业开始走上社会或读研深造,表1显示了2003~2005级共30名获得省以上竞赛奖项的学生毕业后的去向。30人中,有6人继续攻读硕士学位,7人就职甲骨文、北电、汇丰等大型外资或合资企业,14人就职腾讯、网易、华为等国内大型IT企业。
7完善支撑系统,做到可持续发展
培养人才虽然不能简单地比作工厂生产,但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运用先进的技术,无疑会极大提高效率,做到可持续发展。前面提到的分工细化,就是让指导教师将更多的时间用在重要的事情上。如果没有支撑系统,即使分工合理,指导教师的时间同样会消耗在众多的琐事上,比如整理资料、命题、评判对错、选拔组队等。因而实际中,竞教结合、构建平台都需要有相应的支撑系统。
支撑系统包括OJ系统、实验系统、考试系统、课程设计辅助系统、即时通讯系统、电子邮件系统以及资料管理系统等。支撑系统在ACM竞赛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北大OJ为例,该系统目前有2000多道题目,不光在本校教学与竞赛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而且成为全国各高校大学生训练算法设计与提高编程能力的主要公共平台之一。类似北大OJ这样开放给所有人免费使用的系统还有不少,但是,建立学校自身的OJ与题库仍然很有必要。原因是:(1)可以自行安排校内比赛;(2)逐步建立自己的题库;(3)可以自行增设功能,满足不断增加的需求;(4)学校自己的OJ更能吸引本校的初学者,因为系统中记载着他们熟悉的师兄师姐留下来的“足迹”,这些“足迹”激励着他们继续前进。支撑系统还包括实验系统、考试系统,因为采用竞教结合的教学方式就是将教学与竞赛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支撑系统中,资料管理系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整理资料主要是指将历届竞赛队员留下来的最有价值的资料和代码进行分类整理,将各年度的竞赛题目进行分类整理,并及时更新授课内容。由于整理工作量巨大,因而需要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为了便于资料共享,就要充分利用网络,采用计算机系统收集与整理资料。图6展示了系统的主要构成。
在教学当中,以QQ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工具发挥了巨大作用,尤其是用户群的作用最为突出。实践表明,即时通讯工具已经成支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8结语
我校从2002年开始参加ACM/ICPC,2006年开始在ACM/ICPC亚洲区域预赛中获奖,目前共取得1金5银2铜。
当多年的积累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有稳定的计划安排,有较完善的支撑系统,有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做到竞教(或竞教研)结合,这时院校的ACM/ICPC活动便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 郭嵩山,王磊,张子臻. ACM/ICPC与创新型IT人才培养[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12):181-185.
[2] 林丕源,刘财兴,张明武. 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12):238-240.
[3] 陈湘骥,刘财兴,陈志民. 在线评判系统在程序设计类课程大规模教学中的应用[C]//张凤祥. 全国计算机新科技与计算机教育论文集.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ACM/ICPC and Practice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T Students Cultivating
CHEN Xiang-ji, LIU Cai-xing, XU Dong-feng
(College of Informatics,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0, China)
篇3
摘要:本文从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的目的出发,提出了科研队伍分类管理方案,通过建立相应的任职资格体系,完善晋升通道,结合核心人才培养,探索多通道的人才培养路径,为实现专业能力的有效提升,适应市场化转型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关键词 :人力资源 科研队伍分类管理 核心人才培养
为实现“加快推进产业集团建设”、“优化科研队伍结构,有效应对高强密度发射,系统提高保成功的能力。强化专业工程师、产品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研究师等专业队伍建设,推动科研队伍由型号项目型向专业能力型转型”的工作目标,“十三五”乃至“十四五”期间是做大做强卫星产业,全力推进战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更是实施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阶段。
面对型号任务急剧增长、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客观形势,将自身专业能力建设和核心人才培养摆在了更突出的位置。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在“小总体大专业”的指导思想下,传统的依托型号项目的人才队伍配置模式不仅制约了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的提升,而且限制了人才的成长路径,不利于研究型人才培养和核心人才培养,阻碍了专业技术发展和技术牵引力的提升。
一、科研队伍管理现状
1.传统型号队伍配置模式下,人员利用效率难以提升传统的型号人员配置方式为一个型号一支队伍,以任务为牵引组建型号队伍。随着型号任务的急剧增长,人力资源与型号需求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市场化的大背景和经济总量的约束下,仅通过增加人员总量以适应传统型号队伍配置模式将带来一系列问题,难以适应多型号并举的状况。
2.型号间相对独立,缺乏技术交流和借鉴
在型号的进度压力下,设计师忙于解决型号现行问题,同时由于各型号队伍间的相对独立,设计师们疏于开展技术交流和技术总结,造成了部分“共性问题重复解决”,产品技术状态固化不足,缺乏通用产品和设计工具,每个型号都是高度定制,这种方式虽能解决短期的型号矛盾,但造成了型号队伍人员工作强度大,效率却得不到提升,不利于长远发展。
3.员工成长通道单一,缺乏专业研究成长通道
卫星型号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任职资格体系、晋升通道以及配套的薪酬、福利、评价体系。科研人员长期以型号为依托,在型号中锻炼并成长成才,但随着员工总量和类别的不断增加,基于型号的单一职业发展通道已经不能满足以下两个方面的现实需求。
第一,员工自我价值的多元化实现。实现员工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的统一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断追求的目标,也是优秀企业的显著特点。单一的型号成长通道一方面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员工为寻求职业发展而向型号聚集,存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问题;另一方面型号研制有其固有特点和要求,员工的个性特质并非都适合型号的研制工作,不能满足所有员工的成长需求,这就要求企业不断探索基于企业需求的多元化员工价值实现通道。
第二,单一的成长通道造成了单一的价值导向。随着专业技术发展的需求日益增强,尤其需要建立针对专业研究的员工成长通道,营造高度重视专业研究、媲美型号研制的价值导向,才能吸引员工主动开展专业技术研究,形成百花齐放的研究局面。
二、科研队伍分类管理的意义
针对上述科研队伍管理方式的不足,提出系统开展科研队伍分类管理的思路。已知在型号间寻找共性,,不断扩大共性、减少差异的过程,也就是将有限的人力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是提高人员使用效率的重要途径。通用平台就是这样一个的技术载体,以下关于通用平台的例子可以显示科研分类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两总抓型号,厂(所)长抓产品”的指导方针下,以通用平台队伍建设为例(如图1),在长期的型号应用中,形成了三类八个系列的卫星平台,通过大力建设技术状态较为固化且具备高适应性、灵活易改的公用平台,能够大大减少新型号的平台开发成本,起到了降本增效的效果,是一项“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基础工作。
通用平台建设是一项专业技术研究工作,其队伍具备以下特点:第一,队伍不直接服务于某型号,但需要精通各型号应用情况;第二,成员一般来源于型号队伍,但不能依赖于型号队伍晋升。
如上所例,随着专业技术研究的深入,此类队伍也会越来越多地涌现,但这类队伍缺乏相应的管理规范,迫切需要建立与之相对应的任职资格、晋升通道等制度体系,从而有效地吸引有关人员投入专业研究工作中,从制度上有效促进专业技术才的发展和核心人才的成长。
三、科研队伍分类管理方案
针对科研队伍分类管理的迫切需求,对科研队伍分类管理方案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如图2)。
该科研队伍分类管理方案具备以下特点:第一,队伍分工明确。根据产品开发到应用的技术发展规律,科研队伍分为研究师、设计师和型号设计师,研究师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所内背景型号的体系论证、预研课题、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设计师主要负责各类产品的应用设计;型号设计师主要负责型号总体和分系统研制。第二,队伍归口管理部门清晰。研发中心包含研究师队伍,专业室包含设计师和部分研究师,总体室包含型号设计师和部分研究师,机构间人员主类分明却又有所交叉。第三,统一的任职资格标准。参考型号逐级管理的模式,设计三类队伍的晋升通道和任职资格体系,同一职级不同类别队伍间任职资格标准统一,任职要求、待遇接近,形成相对平等的晋升通道,从而能够保证队伍间的均衡发展,加强人员内部流动,促进“人、岗匹配”,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第四,脱离型号聘任,强化专业研究。在弱化型号概念、强化专业技术研究的思路下,通过科研队伍分类管理,着眼于聘任设计师和研究师,同时设计相应的发展通道,引导人员开展专业技术研究。随着各型号的发展,要求组建相应的型号设计师队伍,队伍成员将从具有同级别任职资格的设计师和研究师中选取聘任,随着型号的结束,相应的型号队伍成员随之解聘,回归设计师和研究师,同时保留相应的岗位任职资格,可在其他型号中从事同级别岗位的工作。第五,有利于专业核心人才培养。在卫星型号的带动牵引下,前后共培养和输送了数十名型号两总,在卫星工程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话语权。但由于卫星型号偏工程应用的特点,传统的依托型号项目的人才队伍配置模式不利于研究型人才和核心人才培养,将导致核心技术的掌握不够、专业技术领域话语权不足,阻碍市场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本文提出的分类管理方案将产品首席、总研究师等提到了与型号总师相同的岗位职级,有利于专业技术引导和核心人才培养。
四、核心人才培养工作概况
“核心人才培养”是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储备后备人才力量的有力保障,也是不断提升我所科研竞争实力的关键环节。但因其管理对象——“人”本身的特殊性与复杂性,给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一定局限性,若只笼统的把人才作为整体培养,则失去了针对性、有效性,但若培养对象划分的标准或手段不科学,则本末倒置,不仅起不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反而限制了人才的正常发展方向。
“科研队伍分类管理”是基于科研管理工作未来需求的人才队伍分类方法,突破了传统依托型号项目的人才队伍配置模式,打通了不同人才发展的通道,基于这种分类思路,提高核心人才培养成效的方式方法。
五、核心人才培养工作开展
在核心人才培养方面,重点开展“一人一策”核心人才培养工程,对人员情况进行全面的梳理,确定了由核心人才组成的所内专家队伍。
在整个培养阶段,设计了计划制定、目标确认、持续跟进、优化管理、成果评估的培养方案。根据部分核心人才偏型号应用研究,而部分人才偏向专业技术研究,因材施教地分类制定甚至个性化制定培养计划。在计划制定阶段,针对每位核心人才的专业方向、个性特质,与每位核心人才签订了《核心人才培养计划书》,明确了课题、论文、专利申报数量,根据核心人才的人员类别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培养内容,这些内容的制定为人才培养工作打下了基础,使“人才培养”这一抽象的目标得以分解,为核心人才树立了努力方向;在持续跟进环节,通过组织各级专家填写调查问卷,跟进培养情况,查找不足,对培养计划及目标时时更新,在不断调整与自查中优化管理、逐步提高;在优化管理过程中,通过对历年来申报的各类奖励与专家人才等项目进行梳理,形成《各项荣誉/专家申报指南》,以便于申报活动提前策划与准备,以优化流程的方式不断促进阶段任务的完成;最后在成果评估中,通过对照全年培养计划进行总结,从而检查计划落实情况,固化经验、总结不足,指导下一阶段工作更好的开展。
六、核心人才培养工作成果
目前正逐步探索建立并完善科研队伍分类管理体系,经过长期努力,已经建立并独立了以研发中心为代表的研究师队伍,队伍在核心人才培养方面逐步显示成效。在各类课题申报、重大型号以及预研课题、论文、专利等方面,逐渐提升了学术影响力,形成了一批专家/学科带头人。目前核心人才队伍当中,逐步形成了以国家级专家、省部级/集团级专家、院级专家的核心人才梯队。
七、今后的工作重点
基于科研队伍分类管理的核心人才培养工作是人才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机结合与创新,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重点着眼下述工作。
第一,深化科研队伍分类管理。循序渐进地探索和细化科研队伍分类,逐步将传统的型号系统人员配置模式转变到基于专业研究的队伍配置模式,在研究师队伍成功组建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基于产品的设计师队伍建立,研究基于产品的核心人才培养方式。
第二,聚焦重点人才,加强培养力度。重新调整并形成重点核心人才及后备核心人才库,对入库人员实施年度动态管理。探索核心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对影响培养效果的关键项目,如课题申报激励、学历提升等方面加强投入力度,进行针对性培养、加速核心人才的成长。
篇4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热情地讨论、精彩地点评、大胆地质疑、个性化的答案,无一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一切都坚定了我使用小组讨论方法的信心。看到学生们高涨的参与热情,课堂上精彩的智慧碰撞,使我更加倾心于小组讨论。然而,几个月后,连续发生的几次尴尬让我陷入了迷惘。
一是学生讨论的内容与课堂无关。学生的确热情很高,很有积极性,但只是对这种跟平常不太一样的上课方式感兴趣而已,并没有深入到对课本内容的感兴趣,很多同学趁着老师不注意,一节课都在窃窃私语、讲笑话,我的心中顿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挫败感。
二是教学任务不能完成。在活动课“为哥伦布领航”的教学中,我共设计了三个探究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讨论为什么哥伦布要克服艰险来到这片新大陆?”第二个问题是“哥伦布的到来给美洲和欧洲分别带来怎样的影响?”在热烈的讨论和查阅资料后,同学们各抒己见。同学们发言的热情高涨,并且相互间展开了辩驳。不知不觉,下课铃响了,原来预设的三个问题只探究了两个。
三是课堂成为个别学生的舞台。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课中,我设计了“假如你是当时的美国总统,你将从哪些方面着手确立美国在世界的经济霸主地位?会遇到哪些有利条件和挑战?”笔者在巡查小组讨论时,发现部分同学在小组讨论时,总是一直在发言,别的同学根本没有机会发言。讨论结束后大家在交流观点时,这几位同学相互补充、辩论,成了全班的“论坛霸主”,而其他同学则成了“观众”。
一系列的挫折迫使我不断进行反思。其实在此之前,小组讨论中已经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如部分同学对小组成绩不是很重视;讨论时的音量越来越低;质疑的同学集中在几个优生身上……由于这些点滴的变化没有引起我足够的重视,最终产生了上述三幕令我震撼的场景。让我感到困惑的一系列问题也在各类公开课中频频出现。许多同事也在议论小组教学模式到底还能持续多久?
笔者重新学习了新课程的理论,外出听了市教育局组织的两场公开课。再度审视小组讨论,也看到了它的局限性。
一是课堂纪律难于控制。由于这种学习方式学生活动多,尤其在讨论这一环节,全体学生参与,允许学生大声讨论,甚至还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这给“开小差”的学生提供了机会。加大了老师控制课堂的难度。
二是课堂教学时间和节奏比较难控制。小组讨论时,小组的每位成员应在指定时间内,围绕主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最终共同学结。各小组派一个代表,来阐述本组的观点。交流时有很多不可能控制的外在因素,如时间,质量,发言人数等等。另一方面,讨论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新问题,引起大家新一轮的讨论。因此,在讨论的过程中,课堂教学的时间以及节奏都是比较难控制的,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矛盾渐渐也会随之呈现出来。
三是学生的发言机会不易保持平衡。小组成员在讨论时,应充分表述自己的观点,善于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达到共同学习提高的目的。因为按座位进行划分小组比较省时,所以课堂教学中使用最多。这样每个讨论小组的成员都是相对固定的小群体,各成员在人际关系,班内地位,性格,学业等方面的差异,必然会影响他们在讨论过程中的参与程度、相互交流等各方面的表现,最终小组成员将会分为:强势和弱势。必定强势成员会控制整个讨论,而弱势成员几乎没有发言的机会,甚至少数弱势成员将逐渐失去小组讨论的兴趣。
小组讨论的局限性决定了简单、浮于表层的形式模仿必然没有持久的生命力。但小组讨论在互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中具有着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替代的作用,于是笔者决定改进小组讨论。因此,对自己提出了优化小组讨论的要求,并提出了以下几条对策。
一是把握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小组学习。我经常在以下三个条件下采用小组讨论法:选择题讲评课需要小组合作;解决难点问题时需要小组合作;解决开放性习题时需要小组合作。
二是课前的学案问题设计上必须深思熟虑。小组讨论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层次性、探究性等特点。开放性的问题能让学生自由发挥,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及动力。激励性的问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层次性的问题则是以学生以往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要充分结合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探究性的问题可以更多地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是科学合理地建设学习小组。尽量平衡各组成员,特别是在学习成绩,个性特征,性别等多方面,突出它的异质性。一般每6个人为一小组,各小组中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各2名组成,让他们积极参与、互相学习交流,共同探讨。学习小组要经过各方面的筛选,重组后,各学习小组再推荐一名学生担任小组长。另外,各组内应有记录员、资料员、审核员、汇报员等。角色应不定期地互换,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小组之间的搭配尽量做到均衡,有利于公平竞争。并要求各小组的成员坦诚相待,民主平等。以小组合作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内学生的学习交流和共同探究,大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篇5
关键词:应用型;培养模式;广告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4
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满足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于2015年10月21日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的人才与行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严重脱节。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日益严峻,已成为当前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学生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问题,而生产服务一线逐渐面临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紧缺的严峻形势及状况,这使得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变得更加突出。
众所周知,我国教育层级由纵向的级与横向的类组合而成。其中,包括自下而上的初级、中级、高级理论知识的教育,和自左向右的中专、高职、大专等不同类别的职业教育。现代高等教育的本科生自恃“大学生”身份,不屑于职业技术教育,最终导致理论结合实践、理论应用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思想教育下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大量缺失。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大学教育面向基层、面向行业、服务社会的创举 。为了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无缝对接,全国各高校积极响应国家有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号召,按照“优势互补、互惠双赢”的原则,采取校企、校地共建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加强专业实验室的建设等方式与措施,让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必要的职业技能培养与训练,便于毕业后真正走向公司、企业、媒体单位的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
高校强化的人才培养着重于学生能力结构的培养,只是,人才培养方案不是单纯的专业培养方案。现代教育人才培养的弊端,即强调“教书”,忽略“育人”。片面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忽略学生的处理事情与做人方面的引导。由此可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核心是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因此,高校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进而实现教育观念上的“经世致用”。
三、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与改革
以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为目标的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教学为核心,而教学的核心是课堂。课堂教学环节的核心点是教师,由教师组织和安排说什么和怎么说,即为课堂内容和教学手段。其中,教学内容包括知识、技能、能力三方面,而学生的能力问题是通过活动实践过程中解决的,非局限于课堂能解决的。而教学手段方面,不仅需要满足寓教于乐、不生搬硬套、全理论灌输的条件,同时更需加强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实践教学。
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广告学专业,立志为社会培养具备懂营销、高审美、会设计、能执行的应用型人才,更加需要走在教学改革前沿,加强课外实践教学。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广告学专业作为校内新晋专业,以加强实践教学为出发点,在近两年的教学中广告学专业积极引入由美国ONE CLUB主办的2015 ONE SHOW 中华青年创新竞赛、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广告协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等引入行业实际案例、解决企业实际面临问题策略单的国际、国内广告类赛事进课堂,以小组项目制为主,进行围绕以该门课程知识点为核心的课程作业和职业技能操作的练习。实时模拟广告业界运行流程,在实际的项目制作业过程中,学校就是企业,老师是经理,队长是策略/创意总监。教师需就项目小组在作业过程中面临的具体、实际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建议,而非同于普通教学环节中的课堂练习作业。力求在实际案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专业业务水平、执行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作为仅有两个年级、56名学生的广告学专业,自2014年起引入国际、国内广告类赛事进课堂,取得了24项成绩。如国际级入围奖项2项;国家级优秀奖6项,国家级入围奖4项;市级等级奖1项,优秀奖11项的成绩。
例如,以笔者的《互动广告》课程为例,引入2015 ONE SHOW 中华青年创新竞赛这一由美国ONE CLUB主办、是其在大中A区推出的以华语青年创意人(高校在校学生及28岁以内的年轻专业创意人)为参赛人群的创意竞赛活动进课堂。广告学专业学生在拿到大赛组委会提供的BRIEF后,进行几番头脑风暴与创意筛选后,最终以《COLOR BOOM》 为题在校园内执行了一场互动活动,这是他们的一次课程作业,也是一个成功的项目作品。最终该组作品成功入围竞赛,并同班级另外一组入围团队前去北京参加one show青年创意营。
创意营归来后,小组成员以切身体验在专业组织的广告创意沙龙做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创意分享会,继续深化了专业课堂内外的实践教学改革。两组组长分别分享各自小组对策略命题进行发想、制作的过程,从不断被导师抹杀的IDEA到最终成型的营销方案,在惨烈淘汰的团队角逐赛中,深感作为一名未来的广告人,需要提升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与吸收营养并重,除了学习课堂知识以外,团队协作、沟通、平台、参与和实践更加重要。
小结
广告学引入国际、国内赛事进课堂,以项目制为主进行作业练习,并以创办广告创意沙龙为契机,以期通过课堂以外的兴趣交流和沟通率先带动、实现专业的教学改革,加强课外实践教学,丰富专业教学形式明确专业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宫新军.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以民航飞行员培养为例.《人民论坛》.2011年35期
[3]文心.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育人新路径――记重庆文理学院的转型发展之路.《中国教育报》.2013年11月18日
篇6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 基础建设 培养方法 实训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业型人才指在一般人才素质的基础上,在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方面具有杰出性,并能够形成创新性、先进性和新颖的有价值的创新成果。同时,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创业型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心理品质结构方面有着一定的标准。
一、视觉传达设计创业型人才知识结构培养方法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边缘学科特质,对其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具备本专业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够了解和掌握本专业最新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对于相近的设计学、艺术学等专业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广泛涉猎,能够了解相关方面的科技发展的前沿知识;而创业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也正体现在深厚的本专业知识与广博的临近相关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之中。
1.加强基础建设
重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整个教学环节中为学生打下较为宽厚的人文知识基础及科学素养。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历史、文化、人文、创新、创业等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基础。
(1)为学生搭建基础宽厚的知识平台和与专业相衔接的完整课程体系;
(2)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用教师的知识结构更新来保证课程的内容更新;
(4)构建“创业导师”型教师队伍。
2.重视专业建设
学院应在注意办学和教学体系中发扬自身的传统优势和专业特色。要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适时调整和不断完善培养方案,形成人才培养特色,将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体现在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安排之中,提出适应时展要求的视觉传达设计的培养方案,并使专业结构调整最终落实到人才培养计划上。
二、视觉传达设计创业型人才能力结构培养方法
创业型人才的核心能力是创业能力,创业能力的获得或发挥还需要以交流表达能力、合作能力、获取及处理信息能力、自我提高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能力为基础。艺术设计以“为人服务”为目的,以创造人类合理的生活、生存方式为目标,体现在设计过程中,就是要求设计者能够观察、了解、分析人的显在或潜在需求,能够与团队有效协作,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综合知识实现满足需求、引导需求甚至创造需求的不同层次的设计定位。从这个角度来说,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本身就应是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过程。
1.强化技能学习
培养生存能力和动手能力,是造就创新能力的必要前提。把社会调查、市场调研――商品流通市场的调研、视觉设计市场的调研以及二者之间供求动态的调研,作为本专业学生必须开设的社会实践课,并要求写出计算学分的调查报告;对动手能力进行单项考核或作为综合性考试、考查中不可或缺的题型来强化技能的学习。
2.注重实践和能力培养
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应遵循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要求,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体现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体现学科特点和办学特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相结合,改革传统实验教学内容,更新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研究性和设计性实验,突出实验内容的基础性、综合性和系统性。
(1)加强学生对国内外赛事的参与
注重实践的同时,我们还要鼓励教师带学生多参加高水平的国内、国际比赛及评奖活动,这也是促进人才尽快成长、检验教学质量与水平的重要艺术实践形式。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为学生参加高水平的艺术比赛和评奖活动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2)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
此外,建立稳定、高质量的教学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需要。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工作,选择条件好、能满足实践需要且交通便利的基地,建立一批能够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加强与基地所在单位的合作共建与广泛交流,提高校外基地建设与管理水平。
(3)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
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确保实习质量、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实践教学基地的实习和锻炼,可以使学生增强职业意识与协作精神,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与劳动观念,提高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加强产学研的结合,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4)加强实训基地的配套建设
①加强“双师型”实训教师队伍建设;
②实训教学教材建设;
③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实践教育过程中。
三、视觉传达设计创业型人才心理结构培养方法
视觉传达创业型人才的心理品质应具有变通流畅、自由灵活的思维方式。同时,不满足于现状,富有献身精神。这些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培养建构要素中的基本要素。而健康的心理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精神;2.有自信心和懂得运用自信心,但又不固执;3.心胸开阔,能容人、容物,但又不失原则性;4.有良好的自律性,但又不被习惯思维所禁锢;5.自我形象现实、客观,知道自己的现状和特点;6.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而又不被环境所奴役;7.善于从直接或间接的经验中学习,能够透视现象揭示规律,放眼未来,开拓创新。8.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带领整个团队不断前进。
总之,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帮助。笔者认为,全社会要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形成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学生家长要改变“小富即安”“求稳怕险”的就业观念,积极鼓励、支持子女创业,形成“创业有为,劳动光荣”的家庭氛围,从而培养出优秀的视觉传达设计创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滕守尧.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M].南京出版社,2008-3-1.
[2]崔锦,王鹤.民间艺术教育[M].人民出版社,2008-10-1.
[3]邓建成.大学生创新与创业[M].湘潭大学出版社,2008-9-1.
[4]潘鲁生.匠心独运(设计大讲堂) [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1-1.
篇7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实用型人才,教学改革,校企合作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尤其是网络应用的普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应用在我国有了很大的发展,计算机专业的教育也得到了发展。但现状是大部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缺乏实际应用开发设计能力,不能很好地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中。计算机专业就业市场上一方面是企业急需大量的人才,却难以选择到满意的求职者;另一方面是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就业率持续走低。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信息化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机人才,高校如何根据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及时调整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向及教学方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类人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深入,计算机专业的就业领域也逐渐扩大,毕业生可在科研、教育、企业、事业、技术和管理论文" target="_blank">行政管理等单位或部门从事计算机教学、软件开发与维护、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计算机相关技术咨询与监理等工作,可从事的职业岗位包括软硬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信息工程监理工程师、网络集成工程师、系统管理员等专业技术岗位。除此之外,许多非计算机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也需要大量熟悉计算机专业相关技术的计算机专业工程师。然而,就业选择面如此之广的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却面临着就业的难题。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事业单位有很大的生存压力,一方面企业要努力提高自身在市场的竞争能力;而一方面企业要缩减开支,降低其运营成本。在现在的就业形势和企业竞争条件下,市场出现了某种“供大于求”的现象。因此,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中不同部门的负责人对应聘者专业技能的要求不同。人力资源主管认为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分别是:编程实践能力、操作系统、数据库,而IT 项目主管认为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则分别是:编程实践能力、数据结构、算法知识,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软件工程和操作系统。分别有87、9%的人力资源主管和81、7%的IT 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57、7%的IT 项目主管表示,会先安排新员工直接进入工作,然后在实践当中根据需要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二、计算机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不是人才过剩,而是供需结构性失衡。近年来,虽然国内外高校和学术团体都在积极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但由于受美国“91 教学计划”和本专业理论体系的影响,制订的专业教学计划仍然不能脱离原课程体系的框架,既要兼顾学生具有较完整的理论基础,又要强调培养学生较好的实践能力,一些理论深、难度大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另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难以全面进入教学计划。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而言,更存在既不能让学生掌握扎实、完整的专业理论基础,又不能培养学生熟练的应用能力的问题,由此出现了顾此失彼、实际效果差的局面,从而导致了一方面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另一方面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的供需矛盾,反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因此,无论是按照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还是在实际办学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基本的实验方式、方法与应用技能,对专业学生应要求具有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技术开发、应用能力。
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人才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按照过去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关于算法的学问,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开展算法研究与应用的能力。这是一种以专业学术发展和研究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在此模式下,学校重视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轻视应用技能的强化培养,培养的人才偏重于学科型、学术型,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计算机开发、管理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缺乏对现实事物的抽象能力。信息化社会需要的是以职业化为导向的培养模式,要求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企业要求招聘的毕业生经过短时间的岗前培训就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对于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生,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有项目开发的经验、专业基础比较好,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或方法来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综合分析,造成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
1、 专业定位与社会发展脱节。
高等教育在计算机科学理论研究与知识推广方面有比较好的优势,但对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却有些单一。
2、 教学方法与内容陈旧。
目前大多数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仍然沿照多年前的专业设置方案,未能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与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同步前进。
3、 实习实践环节缺乏。
大多数院校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作为实习实践的环节,这些实践环节存在着学科片面性、与企业应用脱钩、缺乏系统的、全面的、充分的实习实践环节。
4、 师资建设滞后。
教学一线的教师多属于理论型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无暇从事应用项目的开发科研工作,缺少实践应用经验,无法在计算机应用上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建议。
三、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为促进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发展,为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需要对现行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结合笔者在软件公司工作数年,以及在高校从事一线教学的相关经验提出几点改革建议:
1、 转变教学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的目前,多数院校以培养理论型、研究型的计算机人才为目的,这种培养理念符合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发展初期的需要,在当时的条件下,计算机技术处于理论研究与推广阶段,发展趋势缓慢,理论研究有助于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需要的是大量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员,企业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很快进入工作岗位的、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而院校培养的依然是大量理论型、研究型计算机人才,因在培养过程中缺乏过硬的实践实习环节,导致他们在实践动手能力上还很欠缺,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要,院校应抛弃以前的教育模式,跟近社会的发展,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密切结合社会的发展动态,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2、 改革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
教学体系设计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协调发展。
院校在把握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应根据社会需求的应用方向设置不同的计算机应用教学方向,如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软件工程、嵌入式技术等;在课程设置上,应密切结合应用方向选择教学课程,要有所偏重,有所放弃;将教学课程划分为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对于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须有相应的课程设计环节,课程设计内容应与时俱进,紧跟企业应用的需要,结合课程的要点,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后立刻进入实践环节,使其在了解课程应用方向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程精髓。
3、 开展校企合作,建设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HtTp://
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其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对该门专业课程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应用能力。在企业应用中,需要综合运用多门专业课程的理论及其应用知识。实践出真知,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可以尝试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开展校企合作,既是把学生送入企业中实习,观摩、学习、参与企业的生产环节,这可以让学生更早地与企业接触,深入了解企业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掌握业界内计算机最新的发展趋势;建立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可以让学生有参与项目开发实践的机会,并力争使学生们参与一个或多个企业实际应用项目的开发过程,从项目需求定义、项目设计、项目开发、项目测试运行到项目维护。经过这个过程的学习与锻炼,同学们能将理论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能力应用结合起来,一方面加深了同学们对计算机专业应用的了解,增加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性,另一方面,企业应用项目有一定的复杂度、时间限制,对同学们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在有压力的驱动下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锻炼了同学们与他人沟通协作的团队精神。
4、 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教学模式对师资队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不仅具有理论教学的能力,而且还应具有项目设计开发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具备相关实际应用开发经验,在教授理论课程时,能够深入把握课程的要点,并结合具体应用实例进行讲解,在教授实践实习课程时,能将应用项目的问题分析得很透彻,条理清晰,便于同学们理解与掌握理论与实践知识,而且能够在学生专业技术上、就业上给予积极的支持与帮助,同时也树立了应用型人才的一个榜样。学校在建设双师型队伍过程中,可灵活采取多种形式,可鼓励与支持理论型专业课教师参与企业项目的应用开发,使教师得到应用能力实践与提高的机会,也可招聘在一线的开发应用人员到院校从事实践实习型课程的教学工作。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实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使培养的学生能很快进入工作岗位,就需要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院校需要改变原有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改革教学体系与课程设计,积极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学生实践实习基地,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 ]王琦,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J]、计算机教育,2007。
[2]李晓明,陈平,张铭,朱敏悦,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J]、计算机教育,2004。
篇8
关键词:旅游;导游;方式;方向;素质.
社会发展对导游人才提出的综合性要求就是“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生活知识,耐心热情和责任心,触类旁通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待人接物社交的素养”等,而导游就是这样一个综合体,成为旅游中至关重要的任务,是衔接游客和风景点的桥梁,而这种要求远远超出了现阶段导游的平均水平以上。
一.培养一专多能的导游人才——触类旁通,丰富讲解
重点的精深化与全面的拓展化
目前我国像各地输送导游人才,方向包括大的旅行社和旅行团体,小型组织旅游团体以及民间旅游团体等,其基本依据就是看有没有“导游证”,有的地方还加上一个基本面试和旅游的基本考察,这种选拔导游人才的方式,从表面上看,考察到了他们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导游能力,但是实际上都受到了个人自身条件和周围环境的限制。首先这种理论是基于背诵的基础上,不能看出他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此外对于已经命题的实践题目,不能看出导游随机应变的水平和旁征博引的能力,这对全面考察一个导游的素质是一个大的缺陷。
因此,我们给导游人才的基本定位就是,首先要让导游具备一个导游点及多个导游点的精深知识,通过纵身知识化的定向,为游客带去的就是知识的熏陶与享受,在这个基础之上,要拓展导游人才的专业知识,要对各个著名旅游景点的背景和知识有着广泛深入的了解。这样的一个好处就是,在进行单方面讲解的时候,导游可以避免枯燥与乏味,将相关的知识进行对比与比较,获得更为广阔的认知,进一步开拓大家的眼界,这才能全面提升去游客的兴趣。并且要做到综合掌握,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样的知识结构是全面优化的,能让顾客得到最大全面的鉴赏。
二.提升导游人才自身的素养与素质
导游除了要具备专业知识之外,更要具有专业素养,这就是对于导游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热情责任心与待人接物的精神。一个好的导游人才不仅仅要给顾客带去丰富的知识,还要给顾客带去美的享受,让顾客感受到自己在这里得到了心灵的洗礼和熏陶,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这就是我们发展到有素质的基本目的,在导游的教育当中,也要做到表情温文尔雅,语言委婉流畅,态度和蔼可亲,举止端庄大方,在言行举止当中,通过语言将景色融合进去,提升自我的鉴赏水平,同时将这种感情渗透到工作之中,这就是我们的学习目标。
导游要能根据自己对景点的介绍和理解,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言,将感情展现出来,学习评价指标包含讲解内容、礼仪风采、普通话、举止得体度、神态热情度等方面,学生在学做导游的过程中学习乡土文化,探究淳安历史,实践优雅礼仪,塑造阳光形象,提升了综合能力和素养,并且要承担起照顾旅客的责任。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表情与动作,将顾客带进一个美的世界和美的环境。以生活化、人性化和素养化为重点的人才培养,其职业角色需要不仅仅就是理论的传播,更是团体的领导者,游客的亲密朋友和心理辅导者,这不仅仅有利于旅客身心健康成长,更有利于加强和游客之间的互动关系。
三.导游人才的实践性融入
传统导游人才培养的一个弊端就是单纯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在这里我提出一个融入实践的方式培养,这就是在理论学习过程中,要随机加大对实地景点的实践练习,不断的模拟情景,加强导游实战素质的提升。
实践过程中,导游要了解旅游全过程的各种情况,掌握及时与旅游团队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成功地带领、组织和引导团队,需要导游工作团队(全陪、领队、地陪、讲解员等)、司机和旅游者的互相支持,要详细了解旅游过程中的情况,掌握如何将了解到的情况告诉司机、团长和旅游者的渠道和方法,多采取鼓舞、激励等积极的办法引导大家顺利完成旅游活动。在旅行社的老导游带领下学生跟团见习,直到可以独立带团,完成导游服务整个流程。事实证明,这一整套导游实践教学模式,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知,导游人才的培养和学习,首先要建立在重点知识记忆的基础之上,这就是对自己未来工作方向的一种确定,自己导游方向的抉择,对于相关的景点要掌握足够深刻的基础知识,为游客带来细致的讲解,这样,不仅仅能够提升自己的水平,更能够使游客得到美的享受,除此之外,导游要不断的加深对自己的要求,拓宽自己的旅游知识面,并且提升自己的素养与文化,提升自己解说词的魅力与吸引力,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景点内涵的变动,不断的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自己的眼界,让景点的介绍在自己的口中锦上添花,在提升自己业务水平的同时,不断为旅游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中国导游十万个为什么》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04
[2]《旅游导游词》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08
[3]导游教材编写组《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教育出版社2010-09
[4]科特勒《旅游市场营销》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责任公司2010-05
篇9
【关键词】开放式培养 中高职一体化 实际应用
中高职一体化教学作为当前现代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对于完善国内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职业类型学校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关乎能否培养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专业技能人才。开放式的培养模式重视教学内容的时效,要求教授内容必须与时俱进,重视教育方法灵活多变,实用创新。中职与高职相衔接的教育改革与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方案有机结合,一定会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关注的焦点。
一、中高职一体化教育发展现状
职业教育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强化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采取了将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紧密联系、有效衔接的方式。虽然已经是初具规模,针对目前的发展现状,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现将其归纳如下:
1.课程设置
中职类学校的生源大多来自初中学校的毕业生,针对他们的年龄特点,学校在课程方面还是安排比较传统的文化基础课。部分原因是因为很大程度上学生在之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处于很弱的层次上,必须进行巩固培养。但是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在实践技能方面得不到发展。
高职在课程方面,与中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并没有明显的区分,同样没有走出“学科教学”的范畴。只是把中职的课程在量上进行了扩充,将大学的课程压缩化。有关调查显示,某职业学校的中高职课程中有接近70%是重复的,造成了学生的重复学习。也导致任课教师的困惑,究竟对中职学生的课讲到什么深度,到高职学生时又该是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作为老师都不得而知,因此达不到传业解惑的最终目的。
2.缺少研究费用
中职和高职教育衔接起来,做到融会贯通,浑然一体,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职业教育学校就必须打破中职、高职各自为政的对立分割的局面,打破目前现行的教育制度。这项工作的展开,应该首先重新组建课程设置结构,对教师开展培训,灌输中高职一体化的深刻内涵。但是就目前而言,似乎还没有一项专门的教育经费用到这项“破冰”的工作上来。各自的学校也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来支付这笔巨大的开销,毕竟这是长远的投资,收效是滞后的,没有政府的牵头是很难完成的。因此需要发挥教育部门的职能,将这项工作进行完善。
二、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
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将教育内容多元化、教育手段创新以及教育制度改革作为培养人才的理念。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借鉴了国外的宝贵经验,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为了能够早日实现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创新意识、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开放式教学除了强调在课堂上对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以外,同样重视互动的方式和社会实践的手段,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相互融合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开放式培养模式的应用
1.调动中职学校的积极性
中高职教育一体化,首先需要强调中职教育的重要性,因为是实现中高职一体化良好衔接的基础。中职类学校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点,摆脱传统的课堂式教育和老师一言堂的授课形式,增加学生与老师的互动。长久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使得学生厌倦了枯燥的文化课程。随着科学技术进步,高科技产品更新日新月异,利用网络开展多媒体教学,不仅将教材中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图文并茂的方式也使学生在视觉上得到改善,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学习兴趣、探索新知识的好奇。在专业设置方面,可以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相符合相一致的专业课程。在中职教育阶段,还是要以基础教育为主,学校开设的课程,无论是理论的或者是实践的都应该以为学生高职阶段的学习作基础保障。
2.开放式教育培养目标
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是:搭建终身学习、有助于各级教育的横向沟通以及纵向衔接、满足对人才培养的个性化需求。对于职业教育来说,通过开放式的培养模式,使职业教育背景下的学生既掌握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技术能力,在此之上,还培养了他们的开放性、创新性思维。要求学校突出中高职教育课程的连贯性,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中高职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实行的开放式人才管理,构建的3+2模式。学生在结束了中职教育后,这种模式下的“2”体现着对人才培养的开放性。可以泛指完成高职教育这一过程中的多种渠道手段,是灵活的多样的不拘一格的。“宽进严出”是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核心,中职、高职类院校的招生制度决定了学生的来源是复杂多样的,通过各种方式来到学校,那么学生的素质也就会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为了完善中高职一体化的进程,确保衔接的质量,既然已经是“宽进”了,就必须做到“严出”,严格的学生评价考核制度和学分制度能够有效确保中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状况,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效果,建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实用技能的掌握。
总结
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承担着培养专业型人才的重任。将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运用到中高职院校的教学当中,开拓学校教育的视角,创新教育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有利于促进中高职教育一体化进行。
【参考文献】
[1]刘迎春.中高职衔接的衔接状况及主要问题的思考[J].广东农工商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07,21(3):35-40.
篇10
本文主要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进行研究和探索,对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化进程加快,各国都在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人才的国际化培养,美国进行人才引进,韩国加强国内培养,而日本也是在积极与跨国企业进行企业定制式的人才培养方式,而我国高校作为国家人才的主要提供者,应该担负起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的重任,改变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和理念,构建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学习和运用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开阔视野,以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国际化人才为目标,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探索。
一、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育人环境
1.国际化人才的概念界定。国际化人才是指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一门外语的,能利用某种工具进行跨国交流和合作,在某一个专业或领域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对基本的国际行业规则熟悉的专业性人才。国际化意味着国际交流与合作,这就对人才的外语能力以及对国际上领域内行业的了解程度,对国际上领域内专业知识的把握程度,对异域文化的了解程度、前瞻性的思维方式等提出了要求。人才是能为社会做出贡献进行创造性的劳动的人,这就对人才的创新能力也提出了一定要求。这样的人才需要有较高的综合专业能力和素质。
2.高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育人环境。高校的教育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才的培养,应该充分发挥高校的教育资源和软硬件设施的优势,在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增加国际化的氛围,营造国际化交流平台。高校可以进行国内外学校之间的合作交流,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跨界课题研究,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国际化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对一些最前沿的知识、技术、理念等充分了解。
在信息化及互联网极为发达的今天,构建一个国际学术信息交流平台显得极为重要,高校可以通过互联网,建立信息化的交流平台,充分利用国际化信息交流平台的资源和优势,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综合水平。
二、高校多方协同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
1.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国际化的思维模式。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建设的需求,进行教育理念的更新是时展的趋势,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是将本国的人才培养模式放到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在我国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更多的是注重国内人才的培养,教育理念也是很少涉及国际化,教育方式和思维模式都是根据国内企业的需求进行的。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对国际化进程的冲击,更新教育理念势在必行,高校应增加国际化视野,在高校的教育中建立国际化的思维模式,为学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力保障。
2.开设国际课程。要想构建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计上就应该围绕国际化进行开展,开设一些国际化的课程,加强与一些国际知名大学间的合作交流,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展开形式多样的联合授课,在教学设备上与国际的先进设备接轨。在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新的管理理念的指导下逐渐对高校的课程设计进行改进,慢慢与国际接轨。
3.开展多方协同的国际化合作项目。所谓多方协同,即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之间协同,国内高校与国际企业之间协同。人才的流通已经逐渐变的无国界化,人才终究是要走向社会,在国际化的文化潮流中,理论加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做一些改进,创新教育的形式值得进一步探讨,如何有效加大与一些国际公司的合作,同时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的联合,可开展多方协同的创新合作项目,以项目为支撑,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加强与国外高校师生的交流,加强与国际企业专家的交流,不拘泥于时间和地点,以国际化作为指标进行人才培养。
三、“多方协同”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措施
根据以上分析,同济大学2007年加入教育推进伙伴计划项目(PACE),以此为平台首先以汽车学院为试点,尝试开启“多方协同的国际化培养模式”。在此平台的支持下,同济大学与国际知名企业(GM、Autodesk、Altair、MSC、Siemens等)建立了合作培养学生的机制,与国外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培养学生的体系。在此体系的培养下,学生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独立动手能力、理论用于实践能力、与企业沟通能力、国际交流能力都得到大幅提高。下面具体来分析同济大学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有利改进措施。
1.多方协同,校企合作共同创造国际化人才培养环境。如果仅仅靠我国高校来培养国际化的专业人才是不现实的,同济大学搭建了与企业及国际接轨的软硬件设备平台,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开设了国际联合课程,实现跨国教学及公共资源的共享,国内外教授互相配合,为学生打开了足不出户便可即时获取国际先进知识,并与国际先进高校教授及学生即时交流的途径。
课程内容全面,涉及到理论教学、上机实践和实物搭建。在多国一流的学科之间建立了可操作的跨国培养体制,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形成了配合默契的培养平台。并在联合授课过程中将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知识体系引入本校,不断完善本校的教学体系。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及应用能力,同济大学PACE学生与国外PACE高校师生联合,辅以老师及相应国际公司专家的指导和支持,展开项目合作,将最初的概念经过市场分析、造型设计、工程设计及分析、模型制造等阶段最终实现实车制造,并进行相应实车性能测试。很好地与企业流程相贴合,培养了企业需求的人才。
2.培养兼具合作与竞争意识的国际人才。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和压力的社会,挑战与机遇并存,因此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除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之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需要培养学生适应生存的能力,需要使学生具备团队合作能力,具有竞争危机意识及一定的抗压素质。因此本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下,充分考虑这些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将课程及项目设置为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模式,在竞争带来的危机意识的推动下,本校学生之间及与国外学生之间逐步合作协调、分工明确及交流通畅,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了学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合作的能力,促进了国内外知识及先进技术的交流,增强了学生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在竞争中提高自己的水平,学会适应优胜劣汰的社会环境,增强学生的心理抗压素质。
3.培养具有掌握前沿知识具备国际视野的创新性国际化人才。创新才能前进,国际化人才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而适应国际发展,前沿的知识及专业结构也是必备素质。本校PACE合作项目均选择领域内具有一定超时代的创新性课题展开,给学生以充分的发挥空间,并为学生提供直接接触领域内国际先进技术及研究手段的机会,直接接受国外知名教授及专家的指导。在项目开展过程中与国外学生展开学术、技术交流,获取国外高校优秀的学习资源,使专业知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多方协同”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成效
经过近9年的尝试和摸索,本校“多方协同”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几年时间为同济大学培养了近500名综合性专业人才,学生来源也从最初的汽车学院扩大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中德工程学院、设计创意学院等。在该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扎实完善的知识结构、过硬的专业技能、创新的思维方法、很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较强的竞争危机意识及很好的适应自学能力。本校该模式的培养获得了以下具体成效:
1.学生在国际合作项目比赛中脱颖而出,屡获佳绩,增强了自信及民族自豪感。
2.通过国际项目合作和课程交流打开了学生视野,出国深造学生增多且学生出国深造机会增多。
3.在与国外师生及专家的交流中,学生外语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对国外文化及专业国际背景有了更多了解。
4.在项目合作过程中学生合作能力增强,极具团队合作意识。
5.在不断参加项目比赛的过程中,学生抗压能力得以提高,能正确面对困难挫折,积极解决存在问题。
6.在国际项目及课程开展过程中,学生思路拓宽,思维模式趋于国际化,具有创新意识,养成关注业内前沿动态的习惯,知识水平与专业内国际先进水平保持一致。
7.在企业专家的指导过程中,学生熟悉了业内知名企业文化、背景及研发流程,学生进入业内国际知名企业实习和就业机会增多。
五、结束语
高校培养国际化的专业人才是高校发展的趋势,也是高校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在当今全球国际化的大形势下,培养人才不仅仅要注重创新,更重要的是如何能培养出适应国际发展要求及企业需求的创新性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模式要以此为目标,改革以往陈旧的教育模式,大胆启用新型培养模式,将国际化引入到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创造条件。总之,“多方协同“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能为行业内的发展输送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同时,这一模式也是高校教育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 上一篇:考古入门知识
- 下一篇:青春期的卫生保健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