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艺术形式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9: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的艺术形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视觉艺术;文学艺术;意象;差异
文学艺术与视觉艺术都源于艺术家的心灵意象,他们的起点是相同的。但是从以上视觉艺术形象和文学艺术形象的形成过程及欣赏方式来看,两者之间存在差异。
首先,在形成过程中采用的是不同的媒介。视觉艺术形象必须通过视觉元素,利用颜色、形体等因素的组合创造有悖于原始自然状态的具体视觉造型来传达;而文学艺术形象是通过文字这种抽象性的语言符号,经过阅读而在脑海里形成的,本身更具有思维成分的参与。
其次,在欣赏过程中,由于视觉艺术形象的传达过程的具象性,导致其欣赏过程是在直接的视觉感受过程中完成,有明显的直接感受的特性,是直接的观看过程;而文学艺术形象必须在阅读过程中以各自的想象力去领会,其魅力来源于在头脑中形成的潜象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它相对于直接的观看多了一个理解和想像的程序。
在这种差异中,我们更有必要区分的是在欣赏视觉艺术形象和欣赏文学艺术形象的过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因为生活中长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使我们比较习惯性地用文字理解的方式去理解周围的事物,在认知过程中,基本以接受到讯息然后在脑中进行一个思维和认知的过程这种方式来形成理解。而在视觉艺术形象欣赏中,更注重的是直接的视觉感官的感受,此时是否有良好的直接视觉感受力更加重要,而一般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可以影响但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就艺术欣赏和批评来看,艺术家是将心象外化为艺术形式,而读者历经的心理过程则相反,是从作品一路而上直溯艺术家的内心情感,并按照自身的经验理解描述出深层含义。但文学欣赏在读者头脑中催生形成的潜象不具可视性,而视觉艺术欣赏则需要读者用眼睛感受、读取图像的图形和色彩形式,是充分可视、直观的。文字语言方便传达,结构组合弹性自如、可繁可简,是人类进行信息交流和思维的主要形式;图像语言关照视觉感官,具有直观性和具象性特征,但对概念和逻辑的传达有不可逾越的障碍。由于传达方式和途径的不同,两种方式各有传递过程的信息缺失现象,二者也因此具有不可替代的互补性。
文学家在描述一件视觉艺术作品时,也会加入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但是文字阅读产生的效果,依然无法在视觉欣赏中获得,而视觉欣赏产生的感受也同样无法在文字阅读中感受,这就是文学和艺术不能互通的部分。因此某些艺术品为了完整表达而使用了书画结合的方式来互为补充。“……其中某些规律更多地统辖着画,而另一些规律却更多地统辖着诗;在后一种情况之下,诗可以提供事例来说明画,而在前一种情况之下,画也可以提供事例来说明诗。”此处对比的是诗和画这两种艺术形象,诗属于文学艺术形象,画属于视觉艺术形象。可见两者存在的互补性早已被认识。此种互补性也很早就被中国人运用在了中国画的艺术表现上。
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一直流行于文人士大夫阶层,诗与画共同成为体现中国式哲学的典型表现形式。中国画的艺术表达建立在中国文人墨客对于生存哲学的理解基础上,此哲学谓之“道”。因此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一直以客观现实为基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 张b),将画面的表现重点放在画家自身对事物的认识和修养上,由内观外。中国画从一开始就没有严肃追究所描绘物像的形体精准,而是“道法自然”,追求画面对“境界”的表达。由于研究画的阶层均为上层的文人士大夫,于是书画在中国画中是不分家的,文字作为款识与画同时出现在一幅作品中,起着互相补充的作用。在大多数的中国画中,款识都起到了对画面的补充作用,人们在欣赏国画时,同时通过对款识的解读,进一步理解画者的画中之意以及画外之意,包括作者的心境、观点等等的认识。而在我国古代就出现了很多能写擅画的文人,有名的诸如唐代的王维,他的诗家喻户晓,而从他对于诗和画这两种形式的表达上来说,也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 。
如《王维诗意图》,取的就是他诗中“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这两句诗。画面事实上表现了深山中、泉水边、老松下的清幽生活场景,而这两句诗将画面之外的含义点出,提示观者画面中更深的一层意味,体现出画家向往一种隐居生活和高尚的精神追求。
郑板桥的《竹石图》中,描绘的是生长在岩石旁的几棵瘦竹,画面上比较特别的是,在石头上题了款识,写到:“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板桥画竹胸无成竹。与可之有成竹,所谓渭川千亩在胸中也。板桥之无成竹,如雷霆霹雳,草木怒生,有莫知其然而然者,盖大化之流行其道如是。与可之有,板桥之无,是一是二解人会之。”在这幅画作里,文字不仅补充说明了画家本人的个性,让人了解这幅画的深层精神内涵,也对于画面的构图起到了填补改善的作用,让画面的视觉效果更加突出。
从国画例子中可看出,中国人追求的画面效果并非完全写实的风景人物,而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视觉体现。这种追求体现在视觉造型艺术形象上,是抽象而又具体的。文字和图像都属于宣扬自己精神追求的一种表达方式,而且这两种表达方式既有各自的差异又能互相补充。由这种“图文并茂”的艺术表现形式来看,中国人其实很早就意识到了文字和图画的差异,并且加以利用了。
【参考文献】
[1] 《中国画论辑要》周积寅 编著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2] 《齐白石谈艺录》王振德 李天庥 编著 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3] 《美学是什么》周宪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4] 《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教研室 编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篇2
音乐艺术和文学艺术,有诸多方面的相似性,例如:作品中对节奏感和韵律感的把握、对表现内容进行意境的塑造以及想象空间的展开、作品中通常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精神内涵等等。
(一)节奏感和韵律感
节奏感和韵律感,共同存在于音乐艺术和文学艺术中。音乐被称为声音的艺术,也被称为时间的艺术和情感的艺术。声音,是音乐的特质。音乐艺术以时间为载体,以节奏为基础,音高的变化为律动,旋律为主要的表现方式来塑造音乐形象。在音乐进行中,节奏与旋律成为音乐表现的核心,对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就是由两个节奏和旋律感不同的结构因素组成。第一主题是短暂、急促的节奏和音调,象征着不向命运低头的英雄性格。第二主题虽然由第一主题引申而来,但旋律悠长抒情,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在对立的因素中展开和发展,使音乐具有更鲜明的特点。
文学作品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则是通过语言的手段来表达。尽管这种语言是通过文字记录而成,但它同时也是可以朗读的,可以运用有声的语言完成对一部文学作品的欣赏,民间口头文学就是最好的例子。对文字的运用,字句的长短,造成不同的节奏感。叙述方式的运用,修辞方法的选择,采用特定的叙述方式,使作品具有独特的韵律感,也是文学作品的主要特征之一。诗歌的风格尤为突出。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借由诗句的长短变化,朗诵时节奏、断句的处理,经由听觉抵达听者的内心,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韵律感油然而生,并由此产生的特定艺术氛围。
(二)意境塑造与想象空间
无论是音乐艺术还是文学艺术,对作品的意境塑造以及想象空间的展开,都有着相同的要求。音乐艺术作为时间的艺术,它以流动的旋律,架构于特定的曲式结构,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段呈现。正如叔本华所说:音乐是活的时间,音乐所揭示的正是那个“由生命活动本身标示的时间。这个时间便是音乐的首要或基本的幻象;而这一切活动都是以一个有机体的生命结构所具有的逻辑式样进行的”。在特定的音乐结构里感知音乐的同时,在流动的音符中感知音乐所指向、塑造的艺术形象和情感的体验,这种体验开启我们的想象空间,把瞬间的音乐体验转化为情感的体验和对情感的想象,从而与音乐产生共鸣。
文学艺术中,也存在着时间性。例如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在作品结构上,以及他们的内容表现形式上存在的张力、矛盾的冲突、解决等等,决定了文学艺术的时间性。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时,在或长或短的时间里,由作品的客观表达方式唤起我们对作品意境的想象,进入一个由作者构建而成、由读者自己去体会的巨大的想象空间,从而达到对作品的深刻的情感体验。
(三)优秀的音乐作品和文学作品,都具有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内涵
情感与内涵,是音乐艺术和文学艺术表现的主要内容,也是它们演绎的最终目的。正如康斯坦丁诺夫所说:“感情的方面进入所有艺术作品的内容,无一例外,它不仅是内容必备的,而且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它们通过各自特有的表现方式和不同的艺术载体,既表达感情,又传达感情。文学与音乐,它们的作品无一例外的渗透着感情内容。一部小说当中,无论是描写、叙述还是对论,都带着不同程度的感情内容,诗歌中的每一句都是感情的抒发。音乐则与感情的联系更为密切,人们往往把音乐作为感情的艺术。
当感情在作品中展开、呈现、深入,才使作品具有灵魂,表现出丰厚的含义和深刻的内涵。尽管文学与音乐,它们的表现手段和方法不同,但最终的目的却是相同的。在这一点上,它们有着惊人的一致性。
二、音乐艺术和文学艺术的相异性
虽然音乐作品和文学作品在节奏感和韵律感,对作品的意境的塑造以及想象空间的展开,以及作品都具有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内涵等诸多的方面有着相似性,但是这两种艺术之间还是有很多相异之处。
(一)音乐和文学的艺术表达方式不一样
中国古代名著《乐记》中,就有关于诗与歌的论述,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由此可见音乐与文学的差异。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也曾指出,诗借“语言”来表达,“留给我们某些从事思想的东西”;而音乐“通过感觉来诉说”,它比诗“更丰富多彩地激动我们的心境”。当代苏联著名文艺理论家莫.卡冈则认为:文学是“思想的直接表现和感情的间接体现”,音乐则是“感情的直接体现和思想的间接体现”。凡此种种论述,使我们认识到音乐与文学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音乐被称为“流动的建筑”。虽然音乐由乐谱记录,以一定的曲式结构创作完成,但所有的旋律都是稍纵即逝的音响,在非可视性的状态中进行。音乐中的每一个声音都没有被赋予具体的概念和明确的含义。它以声波的形态,在不间断的运动中营造出情绪的氛围和音响的声势,从而产生具有吸引力和渗透力的情感内涵,使听者不由自主的与它产生共鸣。而声波所体现出来的音调的高低与轻重;音频的急缓与疏密;音量的强弱与大小;音质的粗细与刚柔等等,所有这些付诸于我们的听觉,经由听觉进入我们的心灵,以此完成音乐对事物的表达。
文学与音乐不同,它有良好的可视性。文学作品以文字的形式存在。人们阅读文学作品,体会文字,词汇,语句中所包含的精确含义。通过例如小说情节的叙述,或是诗歌音调的抑扬顿挫,或戏剧中的矛盾、冲突、解决等等来使人追寻到隐藏于文字之后的情感所在,深刻的思想和充满想象的,把客观的文字化为主观的情感体会。
(二)思维方式不同
音乐艺术是感性思维,而文学艺术是理性思维。由于音乐的非语义性的特点,我们在欣赏音乐时更多依靠的是对声音的感觉和判断能力。在音乐里我们体会的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感情,它是模糊的、非具象的,并以情感经历作为想象的前提。这种想象所体现出的具象的感受,也是因人而异的。例如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就曾经说过,欣赏《二泉映月》这首二胡曲,应该跪着欣赏。缘于这首乐曲,使他感受到中国民间音乐的纯粹、博大、精深,同时,也传达出他对中国民间音乐尊崇、喜爱的个人感叹!
文学艺术的语言,具有精确的语义性。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时,文字语言提供给我们精确的含义,依靠文字构建的理性思维达到解读作品的目的。阅读的过程,其实是作者提供理性思维的叙述空间,由读者跟随文字语言的思维产生想象、联想和情感的体验过程。这个过程是具象的,是语言思维和文字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关联性
音乐与文学的关系历来非常密切,研究音乐史假如不熟悉文学史是绝对不行的,文学史中也有不少与音乐有关的现象。文学思潮与音乐思潮相互渗透在历史上也屡见不鲜。其中最突出的是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思潮对音乐的影响。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当时的文学思潮有十分密切的联系。音乐与文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两种艺术真正意义上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以文学作品为题材进行音乐创作,就是最为常见的方式,尤其以艺术歌曲和歌剧最为突出。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数不胜数,例如门德尔松的艺术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是以著名诗人海涅的一首抒情诗为基础创作而成;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是根据小仲马的同名悲剧改编而成;比才的歌剧《卡门》,以梅里美的同名小说为蓝本进行创作;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被柴可夫斯基以此为素材创作出了同名交响幻想曲;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创作的管弦乐曲《天方夜谭》,取材于阿拉伯民间故事等等。音乐吸取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戏剧成分、矛盾冲突、情节发展,作为音乐构思的基本线索,并且从文学作品中凝练出特定的精神气质作为音乐构思的基础。
在音乐与文学相互渗透、融合的过程中,文学为我们展开了理性、客观的过程,音乐则向我们开启感性、主观的世界。当客观世界的人与社会和自然在我们面前展现,以音乐来展示人的内心情感和体验时,音乐的想象和联想能力激发了我们对于客观主体所表现的喜怒哀乐,并投影在我们的内心世界。这时,我们能解读非语义性的音乐里流动着故事性、叙述性的元素,也能够感受音乐里矛盾、戏剧性的冲突。当音乐与文学产生高契合度的联动,我们就可以在音乐里体会文学艺术的理性、客观的描述;也可以在文学里想象感性、主观的情感体验。例如,舒伯特根据歌德的同名叙事诗创作的艺术歌曲《魔王》,歌曲保持了诗歌中叙述者、父亲、儿子、魔王这四个角色,运用不同的旋律、音色、节奏、和声等分别代表各自不同的音乐形象。当我们欣赏这首歌曲时,对比歌德的诗歌,我们会发现,歌曲和诗歌里对情感的展开是完全同步的,使抽象的音乐和形象的诗歌在内容的演绎上达到高度的契合。
篇3
一、设疑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实效性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初中数学课的一个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疑问.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的火种,思维以疑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有解疑,有所进取. 因此初中数学教学要高度重视设疑. 这个方法运用得好,能使学生主动参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学习思维方法,提高思辨能力,发展创新能力. 第斯多惠就曾说过,“一个差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也就是说教师应通过启发学生去探索真知,可想而知设疑是多么重要.
比如:如图,同学们,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答?
此题一出,学生的思维便很快活跃,主动参与性就强了.
回答出的答案形形:(1)A,B点的坐标是多少? (2)ABO的面积是多少?(3)向上、向下各平移一个单位又是怎样的?(4)当x取什么值时,y小于0(大于0)?等等.
这样设疑,涉及的知识点很多,学生实实在在地进入了“状态”.
二、设疑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具有实效性
1. 设疑时既要注意目的明确,还要注意创设直观、趣味、应用性强的问题情境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会自然涌现,它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能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 再通过启发式教学,学生不仅能获得现有知识和技能,还能进一步探索未知的情境,发现未掌握的新知识. 怎样做到目的明确,又兼顾直观、趣味、应用性呢?比如说:在开始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用多媒体展示“月有阴晴圆缺”的情境,富有诗意的情境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但这包含太多非数学信息,所以要恰当合理地引导,避免“想入非非”,我提出的问题是:“在这幅图形中有哪些学过的基本图形? 这幅图体现了这些图形之间的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到本课的主题“研究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上来.
2. 设疑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
初中学生的特点是,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学困生”居多. 鉴于这一特点,我们的教学设疑必须把“最近发展区”作为一条重要的原则,并有意识地贯穿整个设疑教学过程,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尽量使“学优生”不因设疑太易而轻视问题,中等生主动思考,也能激发“学困生”对问题的兴趣,以创造一种“互帮”、“互助”的教学境界. 假如进行“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学时,先让学生求出方程2x2 - x - 1 = 0的两根为l和0.5,然后就问大家能不能找到根与系数的关系. 这就缺少了一定的思维梯度,学生很难想到计算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我们可以改变设计问题的方法.
3. 所设疑问要有系统性
系统是指设疑教学过程中所设计的问题要构成一个完整的问题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个问题要相互联系,每个问题都属于一定的层次,且易被不同层次的学生所接受. 特别是在学生自我探究时,通过系统的设疑可以引导他们如何探究. 如:在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可以这样设疑:
(1)这道应用题的已知和未知是什么?(2)这道应用题属于我们学过的应用题中的哪类问题?(3)如果是我熟悉的应用题,应该回忆一下我熟悉的应用题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如果是我不熟悉的问题,我可能用什么方法来解决?(4)给你一个提示,列方程首先要找等量关系,你找到等量关系了吗?还可以从哪些角度找等量关系?其中最简便是哪种?(5)检查解的方程是不是正确. (6)我与老师的结论不一样,是什么原因?是老师的错误还是我出现差错? 重新审视我解决的问题. 三、有艺术的设疑,更能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根据数学的特点(高度概括,抽象)和学生的特点(基础差,对学习无兴趣),作为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的课堂设疑,必须注重启发式,讲究艺术. 唯有好的设疑,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看,有如下方法可以运用,且教学效果甚佳.
1. 先激疑再解惑
激疑是进行教学的重要技巧,善于激疑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诱其深入思考,通过释疑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如:在学习发现平方差公式时,我就出了如下四题:(1)(100 + 1)(100 - 1);(2)(x - 3)(x + 3);(3)(1 + 2x)(1 - 2x);(4)(2b + 3)(2b - 3). 然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做,看看谁做得快又准,说说做得快的方法. 老师在1分钟时间里就解出来了,学生发出惊叹,很快就激起学生急于解惑的心情.
2. 循序渐进,一一解惑
篇4
穿插既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艺术,主要有以下的几种形式:
1、幽默式、故事式。
教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同时,学生爱听有趣的故事。针对这些特点,教师应该穿插这些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学习兴趣的内容。课堂教学刚开始时,学生容易沉浸于课间十分钟的情景中,注意力不够集中,个别好动的学生可能还会窃窃私语、躁动不安。课堂教学进行到20分钟以后,学生的注意力再也难于集中,有的甚至昏昏欲睡。这时如果教师大发雷霆,势必影响整堂课的和谐气氛,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思维的发挥。这时候就应该运用幽默,来调节氛围。如讲解《边城》时,讲到翠翠梦见二佬给他摘了一把 “虎耳草”,有一个男同学趴在桌上睡觉,我便停下来说,我们班有一个同学梦见有人摘“虎耳草”给他了,你们猜猜是谁?同学们马上哄堂大笑,几十双目光瞧着他,他很不好意思地低着头,我马上又说了一句电视剧《霍元甲》中的主题曲,“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学生又大笑,课堂气氛活跃起来,然后继续进行教学。
另外,还可穿插一些小故事,联系学生、社会的实际,穿插内容。如解释“乌合之众”,我想到韩复渠的演讲笑话,“你们这些乌合之众都是科学科的,化学化的,都有懂七八国的英文,我连中国的英文都不懂……”,话刚一说完,便引起学生哄堂大笑。通过故事穿插使学生的疲劳得到消除,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上来。
2、联想式。
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发挥联想,联系旧知识,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在老师的指引下去知识的海洋中遨游。通过联想、对比的穿插,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背景联想。如第三册现代诗歌教学中,为使学生了解现代诗歌发展历史,我给学生讲了的一首现代诗:“两只花蝴蝶,双双飞起来,不知为什么,突然飞回来”,学生听后兴趣勃发,我便不失时机,向学生介绍现代诗、当代诗的文体知识。
字、词、句联想。如讲解李煜的《虞美人》中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时,我发挥联想,向学生介绍古典诗词中有关愁绪的名句,辛弃疾的“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离人泪”,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通过这些名句使学生加深了对诗歌意象、比喻手法拟人手法的了解,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
如讲授《荷花淀》时,里面有一个句子“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其中,“吮”字细致刻划了水生嫂复杂的心理,我马上联想到李清照诗词中的一句“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其中“嗅”字和“吮”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3、情感熏陶式。“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教学中要熔铸自己的感情,把深沉激昂、欢悦哀婉的情感洒入学生的心田,用情感的穿插,掀动他们感情的涟漪,点燃他们感情的火焰,从而更好地进入教学情景中来。转贴于
穿插语言、图片、音乐向学生灌输情感,如《陈情表》教学中,我说,“谁言雨草心,报得三春晖,从小时候长到现在,我们总是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父母为了子女,总是无私地奉献着一切,你有无想过,有一天,当你的父母白发苍苍的时候,你应该做些什么……”这些话马上引起学生的一片沉默,接着我向学生展示两幅图画,一幅是一只乌鸦衔着一块肉往窝里的老乌鸦嘴里送,一幅是一只小羊羔跪在地上吮着母羊的奶。我说,“鸦有反哺之意,羊有跪乳之恩,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心无价,今天我们来学习《陈情表》,体会作者的一片孝心……”,学生在感情的感染下产生了学习的浓厚兴趣。
在学习《陈情表》第一段时,我穿插《二泉映月》的音乐,在如泣如诉的二胡声中,我开始讲解李密的不幸身世,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现在,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广泛运用,通过直观的图片、音像,更容易向学生灌输情感,把学生引入课堂情境中来。
4、活动式。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不是教师的单向的知识传授,而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项双边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中适时地穿插些学生活动,能使教学节奏得到调整,一张一弛,挖掘学生的能力。
让学生动手,如学习朱自清的《绿》这篇课文,第一、二段介绍梅雨潭的地理位置,有瀑布、悬空的石层,水潭、水流的方向,如果是老师讲解,会显得枯燥无味,这时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要求根据课文的内容绘出梅雨潭的草图,学生会兴致勃勃,认真阅读,画出较高水平能反映事物位置的草图。这个让学生动手的活动穿插,无疑改变了学生的接受知识的方式,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了牢固的知识。
篇5
一、研究教材 以生为本
教学中我们常会有这样的发现,听优秀教师上课,很多精彩的提问环节拿到自己班里来用,却怎么也达不到好的效果,甚至还不如我们平时的课堂精彩。这是因为,每个教师的风格是不一样的,面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是不一样的。要针对具体的学生情况设计出合适的问题来,需要教师不断地研究、思考、完善。
课例:在现代与经典舞台上顾洁老师的Stone age people一课中,教师通过师生间的互动问答导入到教学主题。T:You can say something about me. S: I think you like eating. T: Yes, I like eating meat. How about you? What do you like? S: I like reading. T: I like reading, too. Last week, I read a history book. (show some pictures about the book) What is it about? S: This book is about stone age people.
顾洁老师与学生的Free talk十分精彩,内容也十分发散,但是顾洁老师能够巧妙的拉回话题并引到自己预设到的问题上,从而引出本课的课题,过渡自然并且巧妙,而这种巧妙正是由于她对教材的把握,更是由于她对学生的了解和预设。
二、难易相当 激发兴趣
有些教师的提问超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理解水平,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对学习的积极性,抑制了思维,形成了焦虑、胆怯的心理。还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这样就浪费了课堂时间。课例:在上到PEP四下At the farm Let’s talk一课时,教师处理文本时,让学生通过听录音,回答问题。
Q1: What animals are on the farm?
Q2:How many cows does the farmer have?
当听完一遍录音后,课堂出现了短暂沉默,原因是教师的第一个问题偏难,这是一个细节性的问题,学生很难通过听一遍录音马上判断出农场上有哪些动物,所以建议教师先让学生圈出所听到的动物,然后设问“Are these animals on the farm?”,由这个问题为主线,牵引到课文,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回答问题,从而理解课文。
为避免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或者过难,教师可以运用测评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检测、诊断、评价,找到学生的现在发展区,据此设计提问。所设计的提问目标要略高于学生的现在发展区,即达到最近发展区,才能推进学生的发展。
三、提高质量 启发思维
提问的智慧不仅在于提问能否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在于提问能否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启发思维。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思”。
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有意识、有计划地采用多种激疑的方式引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发展学生的思维力。要真正实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教师应精心准备课堂所提问题,严格控制好问题的数量和质量,问题所包含的思考容量要相对较大,启发性的问题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能够诱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
四、突破预设 动态生成
教师处理学生的回答时由于答案与自己的预设相悖,教师因缺少经验等原因不能机智应对或者点拨不够,造成教学很难收到相应效果而反复纠缠于同一个问题无法自拔。这时教师采取的方法就是不断增加提问的数量以解决这一尴尬局面,最后的效果可想而知。而且,有些问题本来是有效的,可教师由于不会点拨或引导不当致使有效问题也不有效了。
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尊重学生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提的问题有些荒谬,教师也要善于发现其中的合理成分,看到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表述的优点,并能指导学生通过相关的渠道去寻找答案。
五、重视倾听 及时反馈
一个问题提出后,最好留出适当的等待时间,因为学生需要搜寻信息、归纳整理信息。学生回答后,不要马上指定别的学生来回答,而应该等待一段时间,保持倾听的耐心,然后再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或者再提另外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详细说明、补充或修改自己的回答,使回答更加完善,以此来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满足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
篇6
现代课堂教学,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数学课堂上,我主张强化对生活数学的问题发现,重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走进一线课堂,我们看到大多数的数学课堂都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数理教学”,很难看到学生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探究,导致我们的课堂大多停留在泛泛的知识记忆中,课堂教学失去了指导生活实际的意义,教育教学的目标达成度明显缺失。
学生的质疑品质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流程,精心设计数学教育的主题问题,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其教育的主导作用。首先,我认为课堂提问的具体内容以及问题要求来自于教师在课前、课中的问题设计与问题生成,来自于学生学习后的各种思维和行动的个体发展变化;其次,教师要把主题问题层次化;再次,实现主题问题的目标达成,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最后,分析总结课堂教育效果,反思延伸下一个生活问题的数字探究。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进行问题探究是理解教育知识的重要途径和必备手段,更是培养师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教学中,问题情境要围绕探究对象,设计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将探究问题持续地生成和转换,持续地传递特定的课程内容,这样学生的思维活动就会不断地得到新信息,变换角度去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想法,进行新的教育思辨。这就要求教师在变换不同内容的同时要引领学生及时发现新问题、分析解决新问题,实现学生第二次自我建构思维品质的飞跃。自然,这种思维建构过程紧紧围绕促进学生自主建构而展开,这与以往灌输和强制式的“提问”(实际上是“发问”“命令”)有质的区别。据有关调查研究的资料表明:目前中小学一般教师平均每堂课的有效提问仅56%。这就是说,教学中近一半的提问是无效的。同志们不妨想象一下:“对不对呀?”“好不好啊?”“是不是呢?”充斥着课堂,整堂课在教师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下推进。一节课下来,自己都数不清到底提了多少问题,这样的一节课老师教给了学生多少,学生又收获了多少?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一线教育教学的工作者,我始终认为,教师应秉着“真实、朴实、扎实”的教学理念,强调常态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注重实效,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如果说“实效教学”应立足课堂,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实效的课堂提问则是数学实效教学的“命脉”,因为教师提问的质量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那么,如何提高数学课课堂问题设计的实效性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创设情境,适时提问
俗话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提问也应当如此,只有学生达到了“愤”“悱”状态,即到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才是对学生进行“开其意”“达其辞”的最佳时机。创设实效的问题情境,把学生带入一定情感的意境中去,在学生心灵深处受到强烈的震撼而产生共鸣时提出问题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注意力,促进思维。对于小学生来说,能引起他们情感共鸣的,主要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喜闻乐见的人物或事件,教师则要通过引入直观材料、轶闻趣事,或提供相关情境,适时提问。例如,教学《最小公倍数》的导入,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报数开始,先请所报数2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再请所报数3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提出异议“为什么有的同学站起来两次?”自然引出有关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二、找准重点,难易适中
维果茨基关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人的认知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即不能太易或太难。问题太易,则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问题太难则会使学生丧失信心,不仅使学生无法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索心理,反而使提问失去价值。因而,经验丰富教师的提问总能在不知不觉中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而后逐渐提高问题的难度。这些教师常常善于寻找学生的“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在知识的“增长点”上布设悬念。那么,看一个问题难易是否得当我们可以借鉴教育测量学刻画试题“难度”的方法,就是用回答特定问题正确的人数除以班级的总人数,当除得的商为0或接近0时,表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太难。当N为1或接近1时,表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正确回答,问题太容易;比较适宜的N值应在0.3~0.8之间,这样大多数学生经过思考都能做出正确回答。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因为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能令自己满意而懊恼,但是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我们常常会发现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自己的提问不是“实效提问”,因此,不能让学生“实效学习”。在课堂上如果教师能给学生以明确的学习任务,学生就能够和老师之间形成实效的互动,教师在给学生必要指导的同时,也不会失去对课堂中一些细节的把握,最终才能达到高效学习。
三、直截了当,问得明白
不能否认的是,问答这种模式确实在当今课堂中占主流。实效的提问,是承前启后,提纲挈领,点石成金的“指针”。教师课堂上提的问题,需把握好度,把握好量,把握好质。怎样围绕教学主目标提问?怎样的方式提问确切妥当?怎样的时机提问最适合?这些都是教师要深思熟虑的。如果没有充分预设问题,问题意识模糊、问题设计简单而指向不明,这样的提问我们称之为盲目提问。几个学生的交流,只有一个学生的回答是符合教师的预设的。为什么呢?是教师盲目发问。首先,重复问题,造成低效率;其次,最困惑的对象不是学生这个群体,而是面对生活中形形的人。问题设计没有围绕这个教学板块的分目标,导致学生回答问题时偏离主题。
四、恰当追问,深入思考
篇7
关键词:课堂提问; 有效性; 实践;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043-001
后现代教育学、教育阐释学认为,教学活动的本质是“对话”、是“交流”、是“沟通”,是师生以教学资源为中介的特殊交往活动。因此,新课程倡导在其交往活动中,作为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的最常用、最主要的方式之一的课堂提问,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记得一位名师打过这样的比方: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的课堂提问就像是投入池中的一颗石子,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和心灵的浪花。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也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更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首先,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指向性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评价学生、检查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一节课总有一定的教学任务,包括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此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我们要紧紧围绕教材的要求、教学目标进行,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设计直接指向具体教学目标的提问。每一次的提问都应该为课堂教学内容服务,都应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课堂提问,直接指向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
师:1/2与1/3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
生:1/2与1/3这两个分数的分母不相同。
师:分母不同能直接相加吗?为什么?
生: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因为他们的分数单位不同。
师:你有办法将1/2与1/3转化成分数单位相同的两个分数吗?
生:通分。
……
这样提问既有明确的目的,又紧扣主题,问在通分的关键处,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而且能使学生顺利准确地概括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还启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了学生寻求答案的渴望心理,最终达到理解教材的目的。
其次,课堂提问要有适当的思维含量
大家都知道,问题越大,解决问题就会越复杂,学生的思考空间就会越大;问题越小,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越简单。问题过于浅显,学生的思考余地就小,不能反映思维的深度,同样,问题过于深奥,学生不知所云,不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因此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我们还要处理好问题“大”和“小”的关系,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提供出接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智能水平,但又必须“跳一跳”才有可能够到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使每一个问题既为活跃学生的思维服务,又成为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三,课堂提问要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的生成往往要围绕着问题而展开。因此,我们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要善于把学生的学习内容巧妙地内化,转化生成问题,营造一种氛围,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巩固,使课堂气氛和睦融洽,民主浑然。
在通分教学的片段中,我预设了一个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折出各种图形的1/2,充分感知1/2这个分数。在多次的试教中,均没有节外生枝,没想到在公开教学中竟出现了个1/4。面对这预设时没有料到的生成问题,我不是简单地进行否定,而是以这个1/4大做文章,先是利用它渗透了分数单位的意义,又让其他同学评价这种情况,在评价的过程中又巧妙地将可能的意外转化为聪明的学习,激发了学生创造的欲望,学习的热情,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的思维发生了碰撞,精彩也由此而成,真是回味无穷。
最后,课堂提问要巧抓教材的“空白处”
所谓教学的空白处,就是文本结构中存在的空白、省略和模糊之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许多知识教材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结论,存有空白、省略和模糊之处,有的看似矛盾实则对立统一,有的依正向思维去考虑会很困难,但逆向思考,却又柳暗花明,有的又为回避某知识点而轻描淡写,而这些知识又是学生认知上极易出错的典型问题,这些都是学生学习中的“空白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教材中的这些“空白处”提问,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另辟蹊径,往往会以小见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是引导学生开启知识之宫千门万户的钥匙。它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要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尤为重要。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而所谓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就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审美性原则,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语文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
一、言之有情,情理交融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讲课不能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而应该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理中蕴情,通情达理。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做到情动于衷,形诸于外,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形象为手段,以美育为突破口,以情感为纽带,激生情,启其疑,引其思,使学生心理处在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用眼神、表情姿态、手势、动作等教学中。教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带着鲜明的感彩,学生置身于情感氛围中,不自觉地就会受到熏陶和感染。如讲“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句时,教师加以手臂舒缓起伏动作和远视的眼神,将学生带入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中,使之意会到草原的无边无垠。
二、言之有理,领悟其中
“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俗话说,有物讲理,理清楚;无物讲理,理难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言之成理,论之有据,以理服人,注意从已知到未知、感性到理性,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要让言语的科学力量征服学生,使学生从中领悟道理,并心悦诚服地接受指导。要有科学性,教师对问题的分析和认识要完整、严密,对所教内容要准确无误,切忌含糊其辞。
三、言之有物,生动形象
“物”是指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课应不夸夸其谈、不信口开河、不含糊不清、不空发议论、不离题太远,而应言之有物,论之有实,并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把已学知识与未学内容联系起来,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往往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穿插有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名人轶事、成语典故等,能最大限度地充实教学内容,做到言之有物,每举中的。李燕杰教授说过:“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用听众如临界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语言生动形象,就能将抽象的化为具体,深奥的讲得浅显,枯燥的变风趣。
四、言之有序,条理清楚
“序”是指语文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每课教材做深入钻研和细致分析,弄清要讲的语文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其确切的含义及其规律,精心组织教学语言解读,确定怎样开头,怎样过渡,哪些应该先讲,哪些应该后讲,哪些应该贯穿课程始终,怎样结尾。这样在“序”上多下点功夫,思路井然有序,讲解就会条理清晰,使学生在重点、难点、疑点等关键问题上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
五、言之有趣,妙趣横生
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讲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而只有语文教师自己有较好的语言基本功和广阔的求知兴趣,才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改善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促使学生深入钻研问题,并使课堂气氛趣而不庸,活而不乱,严而不死。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密切联系的笑话、故事、游戏、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顺口溜、民间谚语、俗语、当地方言、群众口语、歇后语、古语词、外来语、术语等均可引入课堂,随心所欲,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从而吸引学生认真听讲。
六、言之有韵,抑扬顿挫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本身虽无意义,但它是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物质形式,不但本身具有独立的音响美因素,而且还可以靠此提高语言的感染力、鼓动力,也有助于传情达意。因此,语文教师要注意用好教学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而应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结合,疏密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有板有眼,错落有致,声情并茂,有一定节奏感和旋律美,和谐动听,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其优势兴奋中心能随着教学语言的声波和声调不断得到调节、转移和强化,提高教学效果。
七、言之有体,丝丝入扣
篇9
关键词:艺术设计、语文教学
【中国分类法】:G633.3
引言: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很少有互动。教学内容很死板,而且课堂大都是老师主宰一切,学生被动接受。这样的语文教学,学生怎能会喜欢?在国家广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果教育工作者不改变教学方式,必然会被社会所淘汰。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艺术设计这个概念,广泛的被教育工作者运用到教学当中,而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揭开艺术设计的神秘面纱。
一、艺术与语言教学相结合,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语言的艺术可谓是博大精深,掌握这门艺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
在现代语文教学中,课堂教育一方面起着传授知识的作用,另一方面起着启迪人智慧的权力,而且后者的作用更为重要。孩子们是学习的主动者,并不是被动填充知识的机器,他们是充满活力的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教学语言的多样化更显其重要性。语文教学语言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展现语言教学的艺术之美。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是不能被忽视的,应该加以利用。教师要想让学生的注意力全部在自己的授课上,就必须使授课的语言具有生动的艺术性。因此,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将枯燥乏味的课本知识用艺术的语言表现出来,化抽象为具体,变说教为艺术,从而让学生能饱含着兴趣去听课,这样课堂效率自然高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讲课的语言。如果一个教师能够把模糊的事情讲清楚:把枯燥无味内容讲生动;把静态的现象讲活起来。那么他的讲课已经成功了一半了。如果教师自己的表达不准确,就很难表达出蕴含于课文中的情感,甚至会引起歧义,造成学生理解的偏差或产生新的疑点。
因此,无论是分析课文、评讲习题、或者归纳总结,教师都应该注意组织自己的语言,使其达到凝练、准确。这样的语言才会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够像春雨一样流入学生的心田,同时把美好的思想和科学的知识一道带进去。如而要做到这点,语文教师必须对所讲的内容有精辟的见解,对知识点有深入的研究,不断提到自己的语言修养和文化素养。
二、艺术链接课堂
语文教学中,课堂讲课内容的衔接很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再备课的时候要根据课堂的45分钟时间来合理安排课堂的内容,以致使课堂教学闲的衔接而自然。
语文教学中的过度衔接艺术,不仅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还便于学生理清思路。教师可由以下方面进行课堂内容的衔接设计。
(一) 由一句名言引入话题
一句名言或者谚语引出授课主要内容,只是当今语文工作者在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此时的这句名言,就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然后教师在将一些要点板书在黑板上,这样一堂课的框架就出来了。这样就算那些没有提前预习的学生,也能很快跟上老师的授课脚步。
(二) 改变授课方式
语文教学如果一直是由老师来讲,那么课堂会显得很死板,学生没有学习的热情,这样的教学也是失败的。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教师可以通过把课堂的交给学生,来让每个学生都畅所欲言,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有重要作用。此种方式,可以做到很好的衔接课堂内容的作用。师生互动,还给学生,良性的循环。
(三) 发散思维
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可以通过一些提问来发散学生思维,从而衔接出更深刻的内容。而且可以将课文重点内容,一环扣一环的引出来。这种过度,需要教师选好切入点、突破口,同时可以通过举例等,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来理解重难点。这种衔接过度要求教师深入浅出、有的放矢的进行授课。
三、使用电子设备等科技产品让语言教学与艺术链接,易于提高教育质量
传统的语文教育,主要有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来阅读。这样不仅影响了课堂效率,而且教师长期使用粉笔,容易得职业病。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也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下面我们就媒体的艺术性设计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的探讨。
(一)、用电子教学产品播放音乐,活跃课堂气氛,刺激学生的神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音乐是一种美的艺术,健康的音乐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还能陶冶情操。有研究表明,音乐可以通过听觉作用于人的大脑,使人产生或紧张或轻松、或低沉或激昂、或喜悦或忧伤等多种情绪体验。语文也是一种美的艺术,语文教学能给人心灵的启迪。将语文与音乐结合起来,更能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达到育人的目的。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以一段优美的音乐开始。不仅能使学生浮躁的心平静下来,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再者,教师可以根据本次教学的情感基调选择合适的音乐,来营造一种好的意境,为新课的教学奠定基础。如在教一些描写自然风景的课文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对自然赞美的音乐在课前放给学生听,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有好的开头,当然也少不了好的结尾。一个好的课堂,结尾同样重要。教师可以在课程快结束的时候,以一段与本次课有关的文章来结束此次课程。这样可以让此次课程在学生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如在教一些写父爱、母爱的课文时,结尾以一段歌颂父母的音乐结束课堂,无疑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能育人,莫忘父母恩。
(二)用电子科技产品偶尔播放一部影视,吸引学生的眼球。
影视的运用,对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具有极高的价值,已经被广大教师广为接受与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影视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研究表明,影视作品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远高于语文作品本身。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往往从在语文阅读本身的内涵变为浅显易懂的影视。因此在教师可根据教学计划安排,适量的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一些与语文学习有关的视频,教育,娱乐身心,两不误。如在学习文言文涉及三国演义时,教师可选一些改编的三国电视剧给学生看,这样能使教学更加生动。
(三) 使用幻灯片教学,教学效率高。
语文教学大都抽象,难以理解。仅用语言教学已略显单调,可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手段,在语文教学领域里使用,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语言。如图片、图表、、幻灯、、投影等,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的智慧成长,多样的对话方式,使语文课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首先要明确使用幻灯片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板书教学相比,有很大的优势。在制作幻灯片时,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及训练的要求,决定制作、使用什么样的幻灯片。
使用幻灯片要得法。什么时候用比较合适,怎么用才能收到好的效果,都要考虑周密。根据教学的要求,确定使用幻灯片的时间。有的是在讲解重点、突出难点时用,有的是在指导朗读、复述、背诵时用。
未来语文教育趋向于现代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媒体艺术的时代气息,对语文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极大方便了语文教学的过程,而且可以使单调的课堂教学变得多姿多彩。
四、感情艺术
俗话说,感情是人类的又一灵魂,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中起了一个纽带的作用。感情艺术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门艺术,也是最复杂的一门艺术。感情艺术的合理运用,对语文这个富含文字色彩的课程的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下面我们就感情艺术的运用做简要的说明。
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比较侧重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过程,而忽略了情感过程。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大都很死板,而且缺乏创造力。要知道情感是建立学生与教师之间沟通的纽带,巧妙的运用情感因素,可以是语文教学变得亲切而富有生命活力。将情感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是当今每个语文教育工作很有必要去做的一件事,它将影响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语文教科书中,多是情与景的交融,充满着诗情画意,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其中蕴含的情感充满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以说,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将这些引人入胜的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元素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教师可以用教学语言美的形式、美的内容,将文本与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能够从心灵深处引发与文本内容的对话与交流,最终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除此之外,教师应该运用语言的艺术,生动形象地表达文本的内容,充分表现出教学的语言的美,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情感与教育的完美结合呢?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语文教学就是一个情感教学的过程,通过感情的渗入,从而达到师生情感的共鸣。教师在语文教学时,可以把文章中渗透的情感结合自身的发挥,完美的表达出来,并通过自己的情感作用形成巨大的感染力,从而把知识与思想巧妙的结合起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唯美的语言表达方式,多样的语言表现形式,多种途径的触及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的乐趣,得到美的享受。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语文教学中获得情感的交流与对话,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提高语文素养,达到心与心的交融,灵魂与灵魂的交汇。
有研究表明,在语文教学中善于运用感情艺术的教师,一般都善于通过自己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他们以自身丰富的情感,挥洒自如地创设一个又一个巧妙的情境,强烈的感染学生的心灵,点燃学生内心深处情感、思想的火花,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堂气氛也会因此高涨。而且这样的教师也都非常受学生欢迎。
结语:教育,这个永恒的话题,一直被人们所重视。特别是我们的母语语文的教学,显得更加重要。在语文教学中,艺术设计的合理运用,不仅能使语文教育变得多姿多彩,而且对于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就艺术设对语文教育的作用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浅层次的研究,存在很多不完备的地方。在目前终身教育的大环境下,艺术设计对语文教育的作用也会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
参考文献:
[1]李成龙;;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2] 祝建军;潘革新;;让文化互动植根于语文教学[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3] 王建军;;对语文教学中“文”“道”关系的再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4] 李仁琼;钟富彬;;探寻语文教学本真,促进教师自我反思提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篇10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明确指出高中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修订的重点就是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应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把所学数学知识去抽象、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或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问题,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培养高中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为了确实培养高中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新教材进行了许多改进,在引言或阅读材料中增加了很多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新教材新增的线性规划内容,不仅给传统的高中数学注入了新鲜“血液”,更给学生提供了数学建模、应用数学的机会, 为学生将来解决生产管理和经营活动中涉及到有关提高效率、节约能源、增加利润等问题中的最优化问题打好基础。
2 教学背景分析
2.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A版必修5第三章《不等式》中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的第1课时. 主要内容是线性规划的相关概念和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解法.线性规划是运筹学中研究较早、发展较快、应用广泛、方法较成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辅助人们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数学方法广泛应用于军事作战、经济分析、经营管理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简单的线性规划关心的是两类问题:一是在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如何使用它们来完成最多的任务;二是给定一项任务,如何合理规划,能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来完成. 教科书利用生产安排的具体实例,介绍了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引出线性规划等概念,最后举例说明了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在饮食营养搭配中的应用.突出体现了优化思想表示一个方案;约束条件是一次不等式组;目标函数是线性的,求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熟悉线性约束条件(不等式组)的几何表征是平面区域(可行域).体会可行域与可行解、可行域与最优解、可行解与最优解的关系.
2.2 学情分析。
本小节内容建立在学生学习了二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应用,直线与方程的基础上,通过实例理解了平面区域的意义,并会画出平面区域,还能初步用数学关系表示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的限制条件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对于数形结合的思想有所了解,但从数学知识上看学生对于涉及多个已知数据,多个字母变量,多个不等关系知识接触尚少;从数学方法上看,学生对于图解法还缺少认识,对于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掌握还需培养。
2.3 教学目标。
2.3.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掌握用平面区域刻画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了解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和最优解等概念;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会利用图解法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与相应最优解。
2.3.2 过程与方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活动中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化归能力、探索能力、合情推理能力。
2.3.3 情态、态度与价值观:在应用图解法解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化归能力与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的能力,体会线性规划的基本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的特性。
2.4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求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2)教学难点:将求目标函数的最值问题转化为经过可行域的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的最值问题
3 教法学法分析及教学思路
3.1 教法分析。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课堂中应注重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氛围,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等方法探究数学知识获取直接经验,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等.
本节课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载体,采用启发、引导、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2)提供“观察、探索、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有效地调动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开放的活动中获取直接经验.
(3)在教学中体现“重过程、重情感、重生活”的理念;
(4)让学生经历“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过程.
3.2 学法分析
在学法上,以学生探究为中心,以探究活动为主线,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法”进行学习。
3.3 教学思路
本课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数学实验为手段,以问题解决为目的,多媒体为重要工具,激发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猜想探究的兴趣。注重引导学生充分体验“从实际问题到数学问题”的建模过程,“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思维过程,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新知过程。提高学生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总体教学流程为:
1.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2.深入探究―获得新知 3.应用举例―形成方法
4.反馈训练―巩固提高 5.知识小结―拓展引申
4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线性规划问题的难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实际问题抽象为线性规划模型;二是线性约束条件和线性目标函数的几何表征;三是线性规划最优解的探求。其中第一个难点已经通过第一课时已基本克服;第二个难点线性约束条件的几何意义也在第二课时基本解决,本节将继续巩固;第三个难点的解决必须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的基础上,继续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把目标函数直观化、可视化,以图解的形式解决之。
将决策变量想x, y以有序实数对 的形式反映,沟通问题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联系,一个有序实数对就是一个决策方案。借助线性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准确理解线性目标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与z的最值之间的联系;以数学语言表述,运用数形结合得到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
5 教学准备
5.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及配套光盘
5.2 课件《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6 教学过程设计
7 教学反思
7.1 探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探究式课堂的特点是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获得新知识。
7.2 在问题情景探究中,利用《几何画板》创设了一个动态的数学实验室,让学生自己拖动鼠标操作,来改变a,b值,探究出一般性的结论。探究式教学与传统的接受式教学和训练式教学相比,更具问题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将学生置身于动态、开放、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对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具有深远意义。
7.3 本课利用了信息技术,《powerpoint 2003》,《几何画板》等来设计探索情景,创造开放性学习环境,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要,体现个性化学习,目的是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有效的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该节线性规划的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线性规划应用题条件,数据较多,如何梳理已知数据至关重要(以线定界,以点定面)
2.学生作图时太慢,没有使用尺规作图,找最优解时不会通过斜率比较分析。(用尺作图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