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的教育功能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9: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浅谈美术的教育功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们究竟想不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有修养、有品味、高素质的人,成为一个真正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美国教育法中说到:如果一个人没有接受过美术教育,我们不能说明他已经接受到了完整的教育。
在长期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得出:儿童的美术活动是跟智慧和创造连在一起的,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同美术水平的发展是平行的,儿童美术教育是通过视觉形象思维训练,让他们学会用眼、手、脑、去发现、去捕捉、去描绘那种种美好的事物。从大量儿童美术作品中看出,孩子们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对未来世界充满了美好的情感,他们笔下稚拙的造型、奇妙的色彩、独特的线条、夸张的想像、无不寄托着他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憧憬。这种潜移默化的自我教育正是一个人素质培养的主要内涵。儿童美术教育就是要借助形象思维和绘画的手段使儿童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
一、美术教育促进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儿童学习绘画的最初就是与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分不开的。绘画与语言,是在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儿童的艺术想象。实践证明:儿童初学画画,总是要借助语言来补充画面的不足,孩子们是边画边说。以此可以看得出,儿童想象的自白方式与想象的画是相辅相成的。
从心理学角度讲,没有脱离语言的思维,也没有脱离思维的语言。因此,对初学绘画的儿童的要求,应放在语言的表述和讲解上。不论他笔下功夫怎么样,也不管画面效果如何,只要他能够用语言表述出他的想法,并对画面做出表述,哪怕是画的不准确,内容是虚构的,或只有象征意味的都没关系。儿童语言表述的优、劣反映出思维水平和想象力的高低,良好的语言表达对于儿童形象思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要求儿童能用语言讲述的同时,还需要会听、会悟。他们应该从语言生动的故事中、从语言简练的诗歌中、从优美动听的乐曲中、从欢乐活泼的舞蹈中、以及大自然中那种种声音里感受到、想象出许许多多的形象来。这种感觉之间的转换,是对一个人的形象思维水平的检验,也是对他语言接受能力和对艺术感受力的检验。
二、美术教育培养儿童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各种形象和内容无疑会大大增加儿童对各种形象的积累。这种积累包括对事物的认识、理解、记忆、描绘。以往的美术教学多是“填鸭式教学”,教师把教材“嚼烂”了以后再喂给学生,也就是将每个具体形象的特征、按步骤一笔一画带着学生画,这种靠张开嘴等喂着吃的学习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捆绑住了儿童的手脚,儿童也失去了自身学习的热情和能力,更谈不上观察、感受思维能力的提高。
儿童绘画是儿童的视觉语言,启发和培养儿童运用绘画语言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是儿童美术教育的根本途径。应多给儿童自由创作、自由表达、自由探索事物的机会,设计一系列科学的训练方法,当儿童初次踏上这条独立行走的路上时,开始会觉得束手无策,但当他们适应了这套教学方法,就会以快于传统教学方式几倍的速度进步与提高。这便是儿童主动参与观察与感受的结果。
世界是多彩的,但一般孩子们对许多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原因在于他们还不善于观察,当然就不会有意识的去记忆、比较、分析、概括。是因为他们不具备这些能力吗?不是的,是因为缺乏正确的引导。为了更快更好的提高儿童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光靠语言的说教还是不够的,要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到大自然当中去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的进行观察,然后根据得来的大量的感性素材进行积极的比较、分析、判断、概括、整理,从而获得更细致,更深刻的认识,努力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认识渐渐上升到理性阶段。
三、美术教育发展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曾有专家说过:“童心是纯洁的,童眼是单纯的,童感是直觉的,童画是朴素的。”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充满兴趣,经常会产生许多“为什么”之类的问题。在具体形象的塑造过程中教师应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丰富想象、激发创作欲贯穿于教学始终。让儿童按自己的兴趣画其所爱,画其所想,从而使其对美术活动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创作热情。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提出一些线索作为孩子思考的起点,使其展开想象,大胆创作。这样就给孩子想象的空间和创造的余地,有助于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儿童学习绘画,绝非是简单机械的技巧性训练,而要让他们从笔下一个具体的形象说起、想起,画出它的形象、特征、动作、表情,说出它的左邻右舍,想到它所处的时间、地点、环境以至从它的现在联想到它的将来等等。这就是我们所提倡的发展式的思维方式,充分展开思路,发挥想象,在这里没有统一认识的必要,儿童完全可以打破一切传统概念和条框去自由挥洒。另外,绘画所涉及的内容无限广阔,有利于儿童形成广泛的联想和灵活的思维品质,使他们的技能得到灵活广泛的迁移和运用。
四、美术教育促进儿童技能与智能的协调发展
近年来,发展儿童智能的问题已引起国内外普遍的重视。许多心理学家指出,教学的任务不仅是给学生以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智能。智能包括一个人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客观事物的敏捷、正确、深刻和完善的程度,概括和抽象水平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智能有两种:一种是一般动作技能,一种是一般心智技能。从认识与行动统一的观点来看,他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感知、表象、思维、肌肉运动是组成技能的必要环节,而动作技能的行程表现在速度的加快和运动的准确性、协调性、稳定性和灵活性上,心智技能的形成则表现在思维的敏捷与灵活性、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思维的独立性等品质上。
篇2
>> 舞台设计与舞台美术的几点表现与探索 关于秦皇岛市舞台美术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谈舞台美术设计 浅谈舞台美术设计的创造性 浅谈舞台美术设计中的色彩运用 浅谈舞台美术设计的构思和创新 浅谈舞台美术设计中色彩的运用 浅谈《女人九香》的舞台美术设计 舞台设计与舞台美术的表现与探讨 对当前高校美术及艺术设计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谈在中职美术设计教学中的几点认知与思考 舞台美术的设计和分析 舞台美术空间设计的探讨 试论舞台美术的设计与层次 舞台美术设计的表现分析 舞台美术设计的表意功能 对舞台美术设计的认识 浅谈舞台美术与舞台灯光的关系 浅谈舞台美术的重要性 浅谈舞台美术的发展和创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浅谈舞台美术及设计的几点思考 浅谈舞台美术及设计的几点思考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贺 新")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舞台美术是戏剧和其他舞台演出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更应该在新形势下不断创新,给传统的舞台设计赋予新的含义。关键词:舞台美术;舞台设计;创新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8-0139-01舞台美术是戏剧及其他演出艺术中除表演以外的各种造型因素的统称。包括化装、服装、道具、布景和灯光。按一般演出惯例,舞台音响也归入舞台美术工作部门。舞台设计是由舞台、布景、道具、灯光等成分以及由空间、形状、光色、质感、活动等因素所构成的空间与时间的综合体。在戏剧演出中,为演员动作展开的一切围绕物的造型处理便称为舞台设计。一、舞台美术(一)产生与发展
在演出史上舞台美术各组成部分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最早出现的是同表演关系最直接的化装、服装和道具。在西方戏剧的源头―希腊戏剧中,服装、面具已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那时一出戏的演员只有两三人,要靠不断更换服装和面具来扮演各种戏剧人物。布景是较晚的发明。它有一个从剧场背景向剧情背景的演变过程。(二)功能戏剧是动作的艺术,舞台美术总是直接或间接地结合着动作来发挥作用的。1、刻画动作的形象演员是动作形象的直接体现者。作为主体的人,也由于社会生活和自然条件的种种差异而具有各不相同的形貌、衣饰和精神气质。演员的外形同各种动作形象之间有着大小不等的距离,缩短这个距离,帮助演员转化成为所要装扮的形象,这是化装、服装的基本任务。2、组织动作的空间和时间
动作是在具体的空间和时间中存在、展开的。现代舞台设计对于空间的组织已不局限于演员与舞台、演员与演员之间,也对演员与观众的空间关系做出种种新的处理。灯光不提供实物,但它可以切割空间,可以突显或隐没实物,可以用它的流动性加强演出的节奏感。二、影响舞台设计的几个因素(一)经济、文化等大环境对舞台美术设计的影响1、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化艺术活动的广泛开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会极大地促进文化的繁荣,而文化的发展也会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有正确的方向和明确的目标,这就要有高层次的文化导向来指导经济的发展,需要文化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建设良好的文化审美教育环境对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从人类的美和美感诞生开始,审美教育就已随之出现。因为文化艺术活动具有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审美教育要借助文化艺术活动的审美媒介,按照时代的审美意识,净化性情和心灵,塑造美好人格,以此达到社会的和谐。(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的艺术思想对舞台美术设计的影响1、传统文化中的“民族性”在舞台美术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民族性”代表的是各民族历史上的一切优秀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成果。2、各种文化艺术思想在舞台美术设计中的表现人类又化存在着一个由纵向与横向、时间与空间、传统与舞台美术设计的发展要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指导思想,就是在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成果的基础上,又面向世界,积极地借鉴和吸收外来艺术中一切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三)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对舞台美术设计的影响设计者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在舞美设计中的体现。可以认为,舞美设计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享受。舞美设计者对所要表现的内容要有一定的理性认识,就是说要把握住整台演出的精神、主旨,并开启人类的无比精美微妙而又富有朝气活力的意识,充分调动起人们的各种感官,去感知和创造这美好的生活。三、舞美设计中的三个层面的把握(一)传统灯光照明功能的延续与变化
篇3
【关键词】小学美术;情感教育;有效教学
新课改下,各科教师更加注重课堂教学有效性,一般以学生是否经过学习,取得进步作为衡量标准。为了突出课堂教学实效,教师会主动革新教学方法手段,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并展开多种活动,调动参与,促进提高。那么,在美术课堂上,应如何借助美术课程,渗透情感,促进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呢?笔者认为,应在基于学生特点上,挖掘教材中的情感素材,利用有效方法进行渗透,使学生情感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创设美术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要想实现有效教学,创设情境是关键步骤之一。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情境,带领学生入境,并在情境中对美术的情感得到激发。一般而言,学生的情感在某种物品、情境、语言的触动下就会更快的激发,否则学生的情感基本处于“休眠”状态,需要唤醒与激发。而通过情境创设,投入真情描述,可以波动学生情感之弦。以学习小学美术《恐龙世界》这一课为例,美术教师创设了如下情境:同学们,我们还能在动物园里看到真实的恐龙吗?如果没有,大家参加过恐龙展览会吗?你知道多少种恐龙的名称呢?为什么以前有恐龙,而现在没有恐龙呢?大家想探寻答案吗?通过问题情境,学生对恐龙的情感被激发出来。紧接着,教师出示几幅恐龙图片,加深学生对恐龙的理解。等到学生的情感被彻底激发后,美术教师切入新课学习,即今天我们与恐龙一起玩,并做一做恐龙。在以上案例中,教师利用问题情境,逐步吸引学生,逐层渗透情感,促进学生情感的激发。
丰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情感
二、赏析作品,丰富情感
一幅优秀的作品,必定饱含情感。只有情感丰富的作品,才能焕发无限生命力。叶圣陶曾说过:心有所思、情有所溢,而后有所撰作。只有深刻了解创作作品者的情感,才能充分读懂作品。因此,在美术课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饱含感情的优秀作品,进行赏析,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并教会学生在作品创作时需要不断渗透情感,让作品充满生命力。以学习小学美术《彩墨游戏》这一课为例,教师利用张桂铭的《觅》这幅作品进行赏析。教师让学生观察画面,寻找亮点。同时,教师利用音乐,让学生融入感情欣赏作品,并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作品传达的内容。最后,教师点评作品,即画家结合运用了墨块和色块,点和线,让学生透过作品,看出欢快的情感。
三、巧用资源,体验情感
教材是教师上课素材的主要来源,因此,为了更好地在教学上渗透情感,需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素材,进行加工。同时,美术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从其他地方补充资源,结合运用,使美术跟上时展。在课堂上,教师再依据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巧用资源,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需要领悟:自身充满情感的教学语言可以带动学生情感,引起共鸣。以学习小学美术《有趣的造型》这一课为例。美术教师在课前利用互联网搜索各种有趣的造型图片,并制作成PPT形式。在美术课上,教师利用投影仪进行播放,再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烘托出造型图片,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认真观赏和借助教师语言解析,了解人类智慧的伟大,从而激发学生利用头脑,创作工艺品的激情。
四、用心创作,表达情感
学生能独立创作美术作品并不是美术教育的终结。美术教师应教会学生用心创作,在作品中渗透情感,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让作品因情感而灵动。在美术领域,教师可以组织不同的创作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材料进行创作带来的愉悦感,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创作过程中,教师不断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注入情感,提升自身审美情趣。
五、利用教学评价,升华学生情感
评价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如激励功能,情感教育功能。因此,美术教师应注重利用教学评价,升华学生情感。于小学生而言,在完成一个作品后,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评价,或者是自己的作品拿到班上展览,满足内心赞许需求。以《一张奇特的脸》的教学评价为例,虽然学生的作品可以称得上奇特,但是对于一些技法的掌握基本不到位。在进行教学评价时,首先可以表扬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其次,赞美学生在作品中融入了情感,还可以请班上同学带上作品进行展示,并简单说说作品中的情感(使学生受到鼓舞,更深入地思考自己作品中的情感)。最后,委婉说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即捏、压等技法上。如此一来,学生可以看到教师客观性的评价,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同时,学生的情感也通过评价得到升华。
总之,情感是美术课堂的核心所在。作为一线美术教师,必须注重美术课堂上情感的有效渗透,以促进学生的情感教育生成。实践也充分证明,应把情感教育融入教学,多听不如多感,在玩乐中学习,在享受中成长。除了通过创设情境、丰富教学方式、利用教学评价进行情感教育,教师还可以从加强师生关系的构建、增强课堂交流做起,从多方面进行情感渗透。最后,作为美术教师,亦要在教育中有所感悟,保有一颗独特的“匠心”。
【参考文献】
[1]季燕飞.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吉林教育.2009年14期
篇4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电脑绘画;视觉艺术
未来的视觉艺术教育是涵括生活全领域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的美术教育。个人电脑的发明与快速普及,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传统美术创作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电脑所具备的快速、准确、重负性与多样化等的特性,为美术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电脑绘画的应用范围广泛,在平面与电视广告、艺术创作、建筑与工业设计、电影制作、资料统计、气象图、卡片等,都可以看到电脑绘画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已经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小学美术绘画教学,既要反映儿童的纯真与烂漫,又要初步培养学生掌握一些绘画技能,以促进少年儿童用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中学生追求美,向往艺术,渴望画出好画,但他们对绘画工具的使用不熟练,缺乏绘画知识和表现手法,不能充分抒发自己对美的事物的真实感受。以中学生为对象的电脑绘画教学,內容与方法是视觉艺术的欣赏、表现和认知;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的均衡发展,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其价值在于它的独特內容和方法所具有的独特教育效能。那么,作为信息时代的美术教师应该如何根据美术教学的审美性、直观性、创造性等教学原则,把电脑请进美术课堂,适当采用电脑来辅助小学美术教学。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获得快乐才能更好让学生参与学习。中学生对新鲜事物有比较强烈的好奇感,学生一开始接触绘画的时候都比较感兴趣,对学好绘画充满信心,但往往真正实现的时候效果却不理想,导致眼高手低的情况产生。这时学生从一开始的信心满满往往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会产生畏难、逃避情绪,最终导致学生对绘画丧失信心、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在绘画教学中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更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长期保持学生对绘画课程的热情和求知欲。否则,学生的这种兴趣就会日益减退。而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信息的载体,其明丽的色彩,逼真的形象,生动的画面,特别是提供简单明了的画图工具,可以直接画出圆、矩形、正方形等规则图形以及垂直、水平等直线,用鼠标轻点几下,就可以涂上一大片色彩,通过鼠标移动,可以画出精美的图画,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绘画难度。学生对此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跃跃欲试,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玩耍中创作,学生积极性很高。从而也解决了这节课的重难点。
二、优化教学过程
美术课要求“精讲善练”,而又不能加重学生的负担,那又如何在短短的课堂教学中做到这一点呢?答案是利用电脑多媒体开展教学。相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有他独有的优势,首先教学准备更为方便,教师不用再利用粉笔、黑板一点点的呈现绘画方法,而是用多媒体直观的展现给学生;其次,展示更为直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直观的展示线条的粗细、画面的变化。多媒体丰富的菜单特效功能,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营造全新的课堂教学环境。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大大缩短教师讲授、展示的过程,为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加以练习,大大增加了课堂容量,便于教师设计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
三、培养创新能力
电脑绘画中的橡皮和功能菜单的命令,以及剪贴、复制等方法,为修改画面和创造性地组合画面,节省了时间,提供了方便。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提高学生对绘画的理解和表现力。比如在用电脑绘画森林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在做出一棵树的情况下利用复制功能,可以让学生根据情境在其他地方复制出一棵树,这样可以更节省时间。另外,在绘制公路两边风景的时候,可以利用复制、调整功能绘制马路两边的电线杆,并根据视角的远近调整电线杆的大小。这样的训练方法既使学生掌握一些构图知识和技法,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绘画欣赏是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利用电脑是进行这部分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教师可根据需要运用电脑调用事先准备的范画加以评析,同时也可播放教学光盘教学绘画欣赏,来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学生通过教师的评讲引导,懂得什么样的画面是精美的,美在哪里。什么样的画面是脱离了生活而不符合人们审美观,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让多媒体走进美术课堂,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使传统与现代化教学媒体互相渗透、相互补充与完善,发挥出整体功能。在创境激趣、启迪思维、增加容量、加深理解、领悟蕴涵等方面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燕芳.浅谈农村中学电脑绘画培训工作的研究[J].新课程(上),2015(5).
[2]李静文.浅谈中学美术教学心得[J].学周刊,2011(3).
[3]戚加.谈多媒体在美术欣赏课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上旬),2013(6).
篇5
关键词: 美术教学 创新意识 教学实践
一、营造有利于创新思维发展的教学环境
借助多媒体技术营造新型教学环境,使数字化教学方式成为增强美术教学效果的新型手段,更加方便快捷地将传统教学方法解决不了的难题变成现实,进一步为学生创设奇特的艺术实践情境。计算机辅助教学恰好能够提供这种条件,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优势,使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和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发挥。它具有多变换的优势,不仅可以扩展认知领域,提示教材内在的逻辑关系,教师还可以多变换地讲解、提问、设疑,启发学生勤于思考,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潜能。在中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是一项集科学性、系统性、长期性、连续性和艰巨性于一体的教育任务,创新意识存在本末、轻重、缓急之分,在美术过程中要把总结与反思当做培养创新意识的出发点,是提高中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内容,深刻分析当前美术教学的综合因素,有的放矢地做好创新教育与教学实践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弄清问题的根本原因,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才能真正确保未来参与实践的创新能力和素质。其次,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美术教师应利用计算机与生活、计算机与社会、计算机与环境及趣味活动等有利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指导理论、不同的课件设计原则。中学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中计算机的应用需要根据理论的指导原则将课件定位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等方面,在中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还要展开小组讨论,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美术教学。教师可结合生活实践设计一些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情境、动画和不同的问题,然后引导同学们共同探讨其中的核心问题,让他们畅所欲言,大胆想象,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提的问题精巧而不多,但同学们说得多,互相讨论得多,老师要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奇特问题,给予耐心解答,对同学们的热情予以鼓励和表扬。同时将计算机作为美术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积极学习、合理安排教学过程的途径,充分发挥计算机的特殊功能和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素质,实现最终目标,为优化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二、开拓想象空间,激发创新意识
教师在按照教学大纲执行教学任务时,自身素质一定要强,业务水平要高,能给学生营造有利于促进能力培养的想象空间,教学内容能当班做完的不推到下一班,能尽快做完的,不拖沓做完。让那些不爱交流的学生尽快熟悉环境,让他们很快能看到一个温馨而有趣的生活学习环境,这是美术教师的重要责任。教师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创建和谐温馨的生活、学习环境,引发学生自由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独立面对生活的信心,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对难题的能力。无论干什么工作,思想态度决定一个人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能,良好的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美术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积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快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而这一切都需要良好的和谐环境。语言交流是构建和谐环境的心理基础,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根本,只有基础牢,一切效果才有保障。所以,确保基础扎实,工夫一定要下到实处。美术教学中为学生创造适宜环境,需要教师以民族文化精神为核心,加强创新精神的培养,以提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宗旨。
三、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
总之,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美术实践能力,在民族文化精神的激励下,积极开拓思维。在美术教学中开展创造性教学需要借助许多条件,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多方式、多顺序、多途径地提示认知对象,进行思维训练,以启发学生快乐生活、快乐学习为中心。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教师根据教学活动的本质需求,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确定每一次具体教学活动的主题内容,并且一定要利用计算机创设与主题相关的文化情境。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有效的信息资源收集、优质课件设计,对本次教学活动所需信息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力求计算机信息资源在本活动过程中能够起到积极作用,教师应该明确并且想办法突破重点和难点,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兴趣,使他们的知识积累趋向趣味化。数字化信息技术有利于把图、文、色按照奇特的设想构建出理想的美术载体,创作更好的美术作品,根据教学需要对新媒体技术进行高效率、多角度的开发利用,更加有利于突破传统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切难点,立足民族文化精神,大胆创新,实现传统教学实验中无法实现的美术教学理想,这样的教学实践有利于学生对一些复杂的美术规律进行科学探索,有利于加深理解和强化记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结合美术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多媒体技术为辅助教学手段,以学科整合为美术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构建有利于创新思维的生活、学习空间,利用多媒体技术绘画作为辅助现代美术教学的新探索,推进美术教学现代化进程,强化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美学欣赏能力,美术教学在教学改革创新等方面要进一步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徐秉秉.浅谈新形势下美术教师素质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4).
[2]陈以军.美术新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1).
[3]常蕊.浅谈如何上好美术课[J].黑河教育,2010(05).
篇6
2010年度动漫产业研究报告
2010年度英语研究报告
徐特立从科举到新学历程考
乡镇中心园发展现状调查与政策建议
幼儿教师激励机制探究
回归自然——华德福教育创造性游戏的本质特征
幼儿学习第二语言的环境因素分析——基于柬埔寨幼儿学习汉语的思考
动画片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研究
动画片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市场开发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企业外宣资料修辞功能分析及翻译策略
近代江苏女子教育发展的历史考察
社会转型时期的爱情——评电视连续剧《裸婚时代》
徐特立纪念馆简介(十七)
长沙师范学校专业介绍(十三)
徐特立德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与思考
徐特立教育思想的精髓及其现实意义
论徐特立政治教育思想对的影响
校长彭世华教授承担的《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省级目标和标准研究》课题举行专家论证会
儿童情绪能力与同伴交往的相关研究述评
我校六项教改课题喜获2010年度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
湘西凤凰县农村学前儿童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让游戏成为幼儿家庭教育的主要形式
美国品格教育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及启示
“两型社会”背景下高校青年工作资源整合研究
当代大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断裂的社会学分析
论大学生的就业主动性
核心情绪理论研究进展
试论《红楼梦》人名的翻译
“E+C”模式在《饭店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网络资源在口译教学和学习中的运用
徐特立纪念馆简介(十一)
徐特立解决延安军民生活困难的四大贡献
徐特立教育思想对中学数学新课改的启示
长沙师范学校美术教育专业(儿童美术方向)的定位与思考
婴幼儿依恋行为背后的心理安全需求
试论教育券制度在我国农村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双语脑研究进展对我国早期儿童双语教育的启示
拯救与回归的呼唤——纪录片《幼儿园》中的儿童观探析
基于博客平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讨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教育学分析
文学翻译创造性的认知语言学解读
更正
从模因论看英语议论文写作模板的作用
《外贸英语函电》教学初探
浅谈动画的技巧剪辑
童心的异化与净化——宫崎骏动画中的儿童回归观探析
从《简·爱》的“火”意象看夏洛特·勃朗特的生态女性意识
来稿须知
徐特立纪念馆简介(五)
长沙师范学校专业介绍(七)
长沙师范学校精品专业介绍(一)
略论徐特立的科学教育思想
徐特立早期教育伦理思想探微
教育理论上的丰碑
徐特立与
长沙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从个体心理学视野看家庭教育中的父母角色
篇7
【关键词】美术 创新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3-0170-02
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学阶段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信息技术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浅谈。
一、在美术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的优势
1.大量的信息资源
信息技术的核心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从网上下载大量的软件、图片和资料,积累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存储技术更是令人惊叹,一张光盘容量高达750MB,可存储压缩图片六千至七千多张,体积小,容量大,便于保存和携带,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资料库。
计算机的移动存储技术发展迅速,活动硬盘只有两个名片大小,存储量却达到20~80G的海量,相当于几百张光盘的存储量。
多媒体技术,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图像,还能呈现音频、动画、视频以及模拟的三维图像。它的交互性,为个性化、自主化、交互式的学习提供了实施的舞台,使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得以进行,使终生教育、持续发展的构想得以实现。
2.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浓厚的学习动机,同时也可以提供多种直观的综合刺激,增加获取信息的数量,延长知识的保持时间,掌握更多的知识。既降低了教师的工作强度,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
3.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化学习的开展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有利于师生互补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拓展能力。正是学生的一些鲜活的想法、观点、建议,激发了教师的教学创新热情,一个个新的教学设计在学生们的讨论中产生,使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发展。
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将备课、授课过程变为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学生因此也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这种师生互补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中积极倡导的,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的整合,为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把信息技术引入美术课堂教学,不仅提高了美术课程的学习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和创造力在探索过程中油然而生,获得了信息技术和美术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双丰收。
5.有利于学生完成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的总目标是:“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新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要实现这一总目标,就要大力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在美术学科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并加以整合。
二、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如何进行课程整合
l.对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进行课程整合探索
在研究和探讨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实验中,我们尝试将部分美术课和信息技术课两节连在一起。这样,美术课程中可以使用计算机教学中的内容在多媒体教室进行,能使课程整合的教学实验有连贯性。实验中,美术教师与计算机教师一起参与备课,使学科之间相互配合、协作,相互融合为一个整体。另一种做法是由美术教师独立备课,这就要求美术教师有较高的计算机水平,才能完成授课任务。
2.计算机辅助教学对美术教学发展的作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教学媒体普遍运用于美术教学,将成为本世纪最具特色的教学手段。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它不仅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而且能有效地唤起人的兴趣、情绪和思维,最大限度地作用于人。其主要形式有:
(1)美术教学演示。最常见的是由美国微软公司(Microsoft)推出的Office办公系统中PowexPoint组件的一种功能,就是用计算机制成电子演示文稿,通过液晶投影仪投射到屏幕上,效果要比原先的投影片、幻灯片更生动、丰富;更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演示文稿上可以输入所需要的文字、表格、图形统计图,还可以插入各种图像、音频、视频。
(2)多媒体教学。目前有许多种专门用来设计和开发多媒体软件的应用程序,可以很方便地将各种图像、语音、音乐、录像剪辑以及文本资料组织到教学软件之中,实现超文本或超媒体的链接,还可以设计出结构复杂的逻辑关系,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不断地改进。
(3)计算机绘画与美术设计。目前用于各种专业设计的计算机软件有很多,如机械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平面设计等。在一般中小学教学中,仍然可以运用上述绘画软件进行图案设计、平面设计、色彩构成等设计练习。
有的学校已在课外美术活动小组中把比较专业的Photoshop、CoreIDraw等多种软件结合起来使用,进行装帧设计、封面设计、广告设计、贺卡设计、标志设计等,可设计出质量较高的作品。
(4)计算机美术欣赏。人们把世界各国许多著名的美术作品输入光盘,一张多媒体光盘中能容纳几百幅甚至上千幅作品,可以随意打开任何一幅作品来欣赏,还可以用“放大镜”将作品放大,仔细欣赏作品的局部或笔触。同时还编入了作品情况、画家生平介绍等文字资料,有的还配有解说和音乐,为美术欣赏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篇8
情感教育即从学生的思想、道德、美感方面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额品德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对学生渗透情感教育不仅能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还能促进师生间的交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有助于教师更好的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地对学生渗透情感教育,从多方面培养学生。
2简述在中学美术课程教学中有效渗透情感教育策略分析
2.1美术教师自身应不断能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推动给学生积极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在中学美术课程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情感教育的基本前提为,要求美术课程教师应通过不断学习和完善自身不足,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也应注重为人师表,以优良的人格魅力和专业素养获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让学生在美术教师的日常行为、处事方法和积极正确的思想品格带动下,促进中学生积极健康思想价值观念的养成和发展。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用充分发挥自身人格魅力和专业素质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美术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积极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及审美观念的形成及发展。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对每堂美术课都展开精心的设计和策划,以至于在课堂上的每一句话语、每一个动作、与学生交流和口气和眼神、以及认真严谨、公平公正对待每位学生的教学态度,都对学生内心情感和美术学习感受和教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情感教育自身具备自然隐秘、悄无声息的特征,教师应认识到这一特征并充分结合到美术教学当中来,让学生受到美术艺术熏陶的同时也能获得积极的思想情感教育和熏陶,促进中学生积极健康情感的形成和发展。2.2充分挖掘并运用美术课程中的情感元素,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健康思想情感。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时,要求教师应对美术教材中那些蕴含情感教育价值和功能的素材及资源展开深入透彻的挖掘,美术教材中这些丰富美术内容都可作为向学生展开情感教育的优质资源。这些美术资源有着表达爱国主义情怀、有的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教育我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有的则表达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坚韧品质等等,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共同挖掘和探索美术素材中所蕴含的积极情感元素,不仅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美术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同时也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获得有效的思想情感教育,切实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积极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养成。比如,在初中美术教材中就包含《画家笔下的色彩》、《梅竹言志》、《公益招贴设计》等课程,教师在讲解这些课程的过程中,不仅应带领学生掌握和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同时也应充分挖掘不同美术教学内容中所表达和蕴含的情感内涵,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健康情感的发展。比如,在《画家笔下的色彩》这一课时,教师首先使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向日葵花的图片,而后让学生自由的展开讨论并表达看到向日葵的感受,学生们纷纷表达自己观看后的情感感受,“看到向日葵就感到温暖、阳光有活力”“感觉到健康、快乐和热情”等等,而后教师对学生们的情感表达展开评价,同学们说得很好你们都很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向日葵这一课,向日葵代表着希望、活力、健康、阳光、活泼、忠诚、积极乐观的心态,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也要学习向日葵这种精神,大家说好不好。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教育,实现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渗透。而后,在正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及动手能力,让学生利用各种色彩自由创作属于自己的那朵独一无二的向日葵,使学生通过自由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切实实现美术创作与情感表达和结合,促进学生美术素养提升的同时,也让学生内心情感在美术学习中获得充分的表达和释放。
3结束语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所进行的情感交流,有利于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时提高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情感品质,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宝贵.初中美术课堂情感教育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0(23):177.
篇9
关键词: 美术教学 农村美术资源 带入课堂
提到美术课,农村的很多老师都会抱怨资源不足,条件不足,硬件有限,不能像城里学校那样开展多种丰富的活动,只能象征性地讲讲课本,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一下,没有教学设备,没有图片资料,上课大多是演示过场,学生听得没劲,老师讲得也没有意思,久之,美术课就荒废掉了。甚至在谈到开发农村美术资源的时候,有的老师认为是不现实的,单凭自己之力无法开发,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虽然目前农村美术资源和城里学校的资源有些差异,在课程资源上有些分配不均,但是反过来讲,农村有的美术资源也是城里学校所没有的,所以说美术作为一门国家课程,各个地区的差异不同。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开发本地可利用的有效资源,打造有地方特色的、丰富多彩的美术课堂。
一、改变传统观念
美术是学生都喜欢的一门课程,然而,长久以来,在老师和学生的心中,其只能是算一门副科,在一些偏远学校,主科老师会随意占用一周一次的美术课,甚至一些学校的美术课根本就是课表上的摆设。
在一些农村家长的观念里,美术就是写写画画,没有什么大的帮助,在学生看来,美术课堂时间纯属做作业的时间,因为美术相对其他科目而言不会对升学造成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对学校来讲,既不能和语、数、外相比,更不会在艺术教育方面增加投入,久而久之,美术课程就成了“鸡肋”。
二、了解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堂
《课程标准》指出: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作为视觉艺术教育的美术课,其创造能力的培养,不但要到生活去捕捉题材内容,更需要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感受,真实描绘和创造生活。初中美术新课标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理念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标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存在于地方性的美术资源是本土生活文化长期积累起来的产物,它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地方个性,具有无可替代性,本土的学生对地方资源的了解更深刻,接受更便利。在新课程中,有很多课程的设计囊括了本区文化、民间艺术及体现风土人情的名胜古迹等,在农村广袤的天地中,美术资源可以说无处不在,它们丰富的形态、繁多的品种,都可以作为美术鉴赏的对象和美术创作的材料,关键是看教师如何开发。
三、加强对美术硬件设施及师资力量的重视
对于硬件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在一定程度上要尽可能地优化硬件设施的配备,成立美术室,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加多种教学辅助设备,不再让美术课堂仅仅停留在彩色粉笔和几个模型的阶段。另外,加强对美术教师的专职培训,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水平,杜绝美术课堂随意安排,定期检查学生的美术作品,定期开学校公开课,摆正教师教授美术教学的态度。领导首先带头重视美术课程,促使老师对美术课程产生新认识。
四、加强学生审美观点的塑造
照本宣科的美术课堂是很难引起学生共鸣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意识,鼓励学生运用不同艺术形式用表达思想情感;运用自己的艺术作品装点生活、美化空间。在对当地民间文化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学实际筛选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校本课程。
五、充分利用学校外的美术资源
农村中学周围有着城市学校无可比拟的自然资源,它们来自于大自然,来自于祖先留下的智慧,是一座天然的宝藏。春天花红柳绿斑斓一季的色彩,是加深学生对色彩的认识的大好机会,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大自然写生,带领学生领略春天的风光。秋季万物丰收硕果累累的收获,品种繁多的谷米果豆,可制成漂亮的实物装饰画、粘贴画等。无需寻找,无需投入,大自然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等待学生描绘。
走进青果巷,走进篦箕巷,古朴的门窗,小小的黄杨木梳,等等,都是民间美术文化的传承和载体,一座古庙、一座古戏楼及一座孔祠,都是一片美丽的风景。它别具一格的设计,独特的韵味,都是美的展现,学生可以把它们作为对象书写。
那民间的老艺人,他们有的会捏精美的面人,有的会做憨态可掬的虎头鞋,还有的会做漂亮的编制、精致的剪纸、上梁的花馍,这些都可以介绍给学生,甚至可以请他们到课堂上给孩子们传授那些即将失传的手艺。近年来,我国在研究保护民间文化和民间手工艺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农村中小学有着更为便利的条件去接触这些资源,因而可以设置相应的地区美术调研课程来发掘它们。丰富的艺术财宝就在乡村,让学生感受到周围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有艺术元素的存在,并逐渐学会自主认识美、欣赏美,由此产生创造美的欲望,从而喜欢上美术教学活动。美术资源无处不在,我们要尽可能地利用起来。
六、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寻找美
尽管一些学校的美术设施不成熟,但是学校本身还是可以发掘的。校园的每一座建筑、每一处角落,甚至一草一木,都是可以利用的美术资源。老师可带领学生在校园里写生,组织学生开展“最美校园活动”,让每个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发现校园之美,描绘校园之美,并开展作品评比活动。在橱窗里展示优秀的美术作业,让它们成为校园内一道亮丽风景线。
实践证明,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广泛挖掘学校周边的有效资源,不仅让农村美的资源得到利用与传承,同时增强美术课堂的丰富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爱上美术学习,提高审美水平,使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得到培养,个性得到章显。
参考文献:
[1]高庆,阙龙惠,党兴菊,等.关于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8.
[2]陈会利.浅谈农村基础美术教育[J].美与时代,2009(3).
篇10
一、激发牧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是用眼睛欣赏美术作品,它的特点是直观和形象。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摆脱传统观念,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环境
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美术教学必须顺应环境的变化,努力开发牧区美术课程资源,大胆创新,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联系,表现生活、赞美生活、运用生活,充分挖掘当地人文、地理、自然资源,增加具有生活情趣和地方特色的美术内容。
(二)开放教学形式,满足学生需要
1.走进大自然,感受草原之美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 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著名的温带草原之一。丰美的水草,辽阔的牧场,点点的毡包,成群的牛羊,加上碧水蓝天,这里是天然的草原风景区。自然美景是牧区学校的优势,是城市学校无法比拟的,这些都是学生描绘的好题材,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教学当中我经常带学生到草原深处写生,野花、溪水、洁白的羊群、奔腾马群勾勒出的画面让我们欣赏、让我们陶醉。尤其每年的冬、夏那达慕观赏更是我们美术作品思维的源泉。
2.体验民风民俗,继承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是民俗多功能多方面发挥作用的表现。民间艺术作品包含深刻的民俗观念。例如,蒙古族孩子天生会骑马,鄂伦春的女孩个个会做桦树皮工艺品,达斡尔族孩子跳舞打猎是强项,鄂温克民族能歌善舞。民族的传统对孩子的影响自古就有,千百年的牧民家文化、牧民家风情,有其独特的风格,富有强劲的生命力,这些都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三)活用身边材料,开拓表现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用不同的绘画工具、材料作画。因此我们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各种绘画技法指导,让学生在尝试新画种的绘画过程中,掌握一些新的表达方式,更加随心所欲地创作,感受美术创作表现的多样性。牧区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只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你会看到诸如小溪边的卵石、泥土、家禽羽毛、各种野花、芦苇、桦树皮、树根,都是进行工艺制作的好材料。牧区是教育资金投入缺乏的地区,学生家长收入比较低,学生上课的材料准备应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如用树根树皮、泥土、皮毛等材料雕塑小型的工艺美术品,这些材料都是我们身边唾手可得的,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
二、大胆地展示内心想法,插上想象的翅膀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直接影响学习成果的主要因素,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使之主动、自觉地学习,也才有可能取得最终的成功。我们的美术教学应寻求学生身边感兴趣的课外素材。欣赏的手段要多样化、生动化、艺术化,避免教师空洞枯燥地灌输,学生被动地接收。我在教学中加进民族服饰文化教学,因为当地经常进行民族服饰比赛,学生耳濡目染。
三、从内在、外在去欣赏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