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审美化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9: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审美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美育;审美化教学;学生
美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美学趣味和美学观点,提高美感欣赏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精神品格和崇高的道德风尚。教育家说过:“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可见美的教育价值。现代教育观念认为,美育不仅能提高审美能力与发展美感心理,更是对人的灵魂的重塑和精神的提升。而各科学科都富含着许多潜在的美育因素,尤其是研究各种生命现象及其本质规律的生物科学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挖掘美育因素,渗透审美化教学,达到以美育德的目的?笔者觉得有以下几种具体的做法:
一、渗透审美化教学,引导学生欣赏生物美
生物美是自然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生物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审美素材,教师应当利用好这些素材对学生渗透审美化教学,即通过生物美的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教育和感染学生。但教材一般并未明示美的存在,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并运用美学观点,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加工,使之易于被学生接受,让学生能够感受和欣赏生物美。
比如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生物,教师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引导或组织学生实地调查动植物的种类及分布,并指导学生把调查到的动植物用摄影、绘画的方式拍摄、实录下来,分类整理展出,也可制成标本陈列。通过实地调查、观赏和标本的制作,能够使学生获得美感。如狮虎的威猛、大象的稳重、猎豹的矫健、羚羊的机敏、天鹅的端庄、仙鹤的高雅、海洋鱼类五彩斑斓、大熊猫的憨态可掬,所有这些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的生物美。人的身体上也有许多相对性状,五官端正,面颊红润,眉清目秀,明眸皓齿,秀发如云,这说明身体健康――美!反之,面黄肌瘦,斗鸡眼,歪脖子,秃头,兔唇,塌鼻子,这显然是不美的。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启发学生,使学生了解美的相对性和多样性,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和审美观点。如人的皮肤黑白、体形高矮胖瘦可谓千差万别,但又各有所长,各展其美。皮肤白是美丽,黑是健康;高挺拔刚劲,矮灵活机智;胖给人以丰满之感,瘦透出一种轻盈之态。这既能使学生了解美的相对性和多样性,又能教育某些以同学的生理缺陷为笑料、乱叫侮辱性绰号等不礼貌行为的学生,从而促进同学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关心。所以,生物学教学要以具体的、鲜明的和可感知的形象来反映大自然和生物体的真和善,使师生在直觉中把握和体会形象的意蕴之美,使审美趣味与审美对象和谐统一。
二、渗透审美化教学,启发学生发现科学美
科学美是生物学教学中最具魅力但又最具隐蔽性的审美因素,需要教师和学生认真体会和发掘。要使学习过程既有智育价值又有审美价值,关键在于启发式教学。“启发”包括教师的“启”和学生的“发”,“启”显示了教师内心的审美动机,“发”则显示了学生的愤懑状态美。愤懑状态的生物学知识比平铺直叙的生物学知识更具审美价值,教师必须善于制造悬念、矛盾和设置思维路标,让学生不断地生疑、质疑和释疑。比如在学完“血糖的调节”一节内容时,学生基本都知道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尿糖,进而反问“出现糖尿一定都是糖尿病患者吗”“出现糖尿还可能有其他什么情况”,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理清“糖尿病与糖尿”的关系,从而体会出生物学中的逻辑美。另外,在进行生物知识总结时,也可以适时地渗透审美化教学。生物知识结构体系的整理要本着“系统化、层次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简明精练、突出规律”的原则,使整理成的生物知识结构体系具有“字数精少、知识层次高,层次鲜明、从属关系清”等优点,使之体现出顺序、层次和因果特征等逻辑美,用逻辑美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记忆,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条理化、整体性等思维能力。如关于“血糖高”“高血糖”“糖尿”“糖尿病”四者的关系可总结如下:
还有,古今中外生物科学家对未知世界执著探索的精神,也可以作为陶冶学生情操而使其形成科学美的动力。如沃森和克里克关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和提出,弗莱明关于青霉素的发现和应用,袁隆平关于杂交水稻的培育和推广等等,每一次生物学的发现和技术突破,都饱含着科学家们求真求实、百折不挠的人格美和科学发现过程的思维美、哲理美。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审美化教学可使学生充分地了解、认识这些科学美,培养起追求科学美的意识。
三、渗透审美化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行为美
一个人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的要求,人们就会认定这个人的行为是美的。行为美与心灵美是相通而又一致的,它是心灵美的一种外在表现。在培养学生行为美方面,中学生物课有着学科特点上的很大优势。例如,联系教材中的“呼吸系统”和“传染病”的有关内容,根据某些传染病的产生和传播特点,教育学生讲究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饭前便后经常洗手,不对着同学打喷嚏,住校生不共用碗筷水杯,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和果皮,不抽烟,不喝酒,不带零食、不买零食、不吃零食,自觉维护环境卫生;课间不追逐打闹、大喊大叫,不出怪声、打口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介绍“皮肤的结构”内容时,可补充介绍一些有关化妆品的使用等方面的知识,防止学生模拟成人化浓妆等既危害皮肤健康,又有损自身形象的不良现象的发生,同时教育学生妖艳不是美,奇装异服不是美,长发怪发也不美,打架骂人更不美,只有语言文明、举止大方、穿着得体、身体健康、心灵高尚才是真正的美;通过介绍蜜蜂的种内互助、分工合作、组成一个温暖和睦的大家庭的行为,使学生认识到这是一种团结互助的行为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四、渗透审美化教学,带领学生动手创造美
在一系列实践活动课中,要不断渗透审美化教学,这不但能进一步巩固中学生感受美和评价美的能力,而且能够培养他们创造美的能力。坚持这一原则,再结合生物教学,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教室内摆放鲜花,校园内栽种花草,创造优美的环境;观察解剖实验,操作规范有条不紊展示协调美;鼓励学生利用蛋壳、蝴蝶翅、叶片、花瓣等动植物材料进行科技小制作,巧妙地组合成一幅幅巧夺天工的作品。创造美还要美化生活环境,显示出美的情操和行为风貌。为了绿化美化校园,通过建立植物园,种植绿色开花植物各科代表植物,广泛开展每人栽培一株花活动,从翻土种植到浇水剪枝都由学生自己进行,要求详细记载生长情况并写出观察日记。配合爱鸟周,指导学生制作鸟巢,悬挂到树上,招鸟入巢,保护鸟类……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美到处都有,无处不在。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都是生物课的资源,囊括着言之不尽的美。只要我们引导学生善于用眼睛去审视、用心灵去体验、用生命去感悟,学生就能发现它、感知它、欣赏它和享受它,进而提高学生美的素质。如千姿百态的生物世界构成了生物学的自然美;物体的和谐与统一构成了生物学的内在美;而在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对真理的追求和探索则表现了美的品质和精神……中学生物教材中也存在着许多潜在的美育因素,教师如能细心地从中挖掘出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渗透审美化教学,可使学生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不断接受美的熏陶,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生物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翔.中学生物学审美化教学的课堂教学设计.生物学教学,2005,30(11):24-25.
篇2
一、审美化教学是实现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
审美化教学就是期望能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实现自由自在的学习状态,就是要鼓励学生在高情感性、高形象性的语文教学中,体验、探究、联想、生成,从而获得具有审美意义的再创造,实现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时下的语文教学,教师教得死,学生死读书,个性发展受限制,情感交流被剥夺,学习常处于被动状态和片面存在状态,既没有个体的自由创造,又没有群体的合作探究。
二、审美化教学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审美化教学意在努力改变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审美追求的低关注度,有效地促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为语文教学打开情感的通道、创造的通道、自由和愉悦的通道,使学习过程富有浪漫和情境。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坚信的:如果没有一条诗意的小河,就不能引领学生进入情绪振奋的学习状态,也无法实现学生认知、情感和心灵的同步生长,而语文素养的提高正是建立在学生广泛而深刻的审美锻炼上的。学生置身于愉悦的、自主的、创造性的语文学习活动之中,才有望“乐学、善学、博学、美学”,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真切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才能充分发挥主体性、创造性,享受学习,乐于发现,提升语言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语文审美化教学的本质特征
1.愉悦性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我们无私地爱美,我们欣赏它、喜欢它,如同喜欢我们亲爱的人一样。由此可知美包含着一种可爱的、为我们的心所宝贵的东西。”他为我们形象地揭示了美的愉悦性。愉悦性来之于语文教学活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来之于师生的情感交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致力于创造这种愉悦性,使学生在感知、想象、思维、体验等心理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获得快乐感和满足感。
2.人文性
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在语文教学中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3.创造性
有位名人说过:美与创造是亲姐妹。一方面体现在教师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修养、对语文教学的独特感受、认识和情感,创造出新颖、多样、丰富的操作样式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学生在这种愉悦的学习中发展创造思维,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创造才能上。教学相长,教师创造性地教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学,学生主动地学又反过来推动教师创造性地教。
四、语文审美化教学的操作策略
通过对各学科教学的研究,结合审美原理和《语文课程标准》,我们初步探索出语文审美化教学的基本操作策略。
1.创设情境
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自觉地运用审美因素,创设多元的审美情境,是审美化教学得以优化和成功的保证。师生在特定的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获得审美情感体验。用于教学的起始阶段和结束阶段,可唤起审美注意,激发审美渴望;用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和教学内容的连接方面,能承上启下,培育新的审美心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探究,教师必须为学生搭建互动的学习平台,创建一种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体验探究
在小学语文审美化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力求体现多样性、形象性、启发性和创造性,以各种合适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主动体验探究。学生是否主动体验探究最显著的特点是在课堂上学生活动的表现,即学生有意义地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是否充足。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学生获得了自我体验探究的机会,便会很快地投入到语言实践活动中,在愉快的情绪中完成学习任务。这不仅能使学生的精神得到愉悦,而且能唤起学生对学习的更大兴趣和创新意识,这正是我们所应追求的理想的审美化教学效果。
3.激发创造
篇3
【关键词】 审美化阅读教学 英语阅读 阅读能力 新构想
现今,高三英语阅读容量大增,这无形中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学业压力。而审美化阅读教学在一定程度会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能够在愉悦和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在无形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在高考中独占鳌头。
1. 课内审美化阅读教学,提升学生基础阅读能力
课堂内所学习的课本知识内容是十分重要的,对课本中的阅读题材更是需要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去揣摩和领会,了解每个单词的词意和语法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解决学生在写作当中的瓶颈。而审美化阅读教学,是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加入对课文的美感体验。
例如在高三英语牛津版模块9中《Unit 1 Other countries, other cultures》的阅读材料中,教师通过课前将阅读任务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前对该阅读材料有初步的熟悉和了解,在做好前期准备的基础上,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会更加容易掌握知识点。在课堂中,教师可通过对整篇文章所讲述内容与学生进行交流,对部分有偏差的内容,可与学生一起去揣摩,去深刻体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因为英语可以很好地隐含作者所想要体现的意境。对于一些关键的句子和单词,再由教师提出与学生一起去挖掘其中的深层含义,发现其中的美感,认识到不是任何单词和句式能够替换在文章中的中心结构。由于高三学习压力较大,需要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对文章的个别单词important和crucial进行替换,让学生自己去揣摩,增强了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和直觉。
课内阅读板块是比较基础且核心的部分,需要学生花精力和时间在上面,以往的教学是通过背诵记忆的方式,相比而言,学生自我主动地学习,去探讨文章中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点,以审美的姿态,可以提高阅读能力。
2. 课外审美化阅读,巩固和加深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材料知识面涉及较广,学生能够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能力,在高考中所出现的内容比较丰富,而不是单一的题材,如果掌握比较多的题材,那么在高考中,审美化阅读需要获取更多的知识才能够最好发挥自己的水平,开阔自己的视野,强化自己的阅读水平。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去阅读国外原文小说或诗歌,去了解外文的组织结构和作者表达感情的思路,在做到这样的水平的时候,学生对于英语考试中的阅读题材就能很好地理解其深刻的意义,对出题人,更多的是想考查学生是否有对于文章的深层含义的掌握。像Leo Tolstoy的War and Peace、Nikolai Ostrovsky’s的How the Steel Was Tempered和William Shakespeare的The Complete Works of Shakepeare这些世界名著,学生都可以从中学到比较多的理论知识。例如像优美的句子I know you like this song most and I know what you are thinking about, too, I miss you.学生都可以积累下来,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都可以利用到,也可以对句子的结构进行分析,认识其中的语法结构,可以在英语考试中很好地得到体现。
课外阅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审美化教学的穿插,使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阅读的技巧,在高考中能够独秀一枝,将所学的有别于书本所学的语言结构运用于考试中,不仅仅是阅读,更是整个英语考试。
3. 审美化阅读的检验,历年高考试卷的穿插
历年试卷的穿插增加了阅读训练的丰富性,例如2014年全国英语统一考试(新课标I)中,试卷中所涉及到四篇阅读题材都是需要学生仔细去考量的,所涉及的内容和题材不是平时考试能够接触到的,所以需要学生花一部分时间在研究高考英语试卷的出题规律和形式。而审美化阅读教学模式的引入,使教师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高考阅读内容的穿插,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对高考的恐惧,更可以美化考试所带给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学生通过不断去训练这种审美化阅读,在思想中潜移默化的领悟其解题的思路,可能在另外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历次高考试卷的训练中,教师充当引导者,带领学生积极学习,并在课堂中讨论大家在平日里积累美文美句与大家一起分享,从另外一方面也让学生相互分享相互学习。
高三学子因为平日的学习压力较大,需要另外的方式去提高学习的动力和方式,使其在高考前掌握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而审美化阅读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考生去更好解答阅读材料的问题。
篇4
关键词:教学审美化多模式油画教学体系
一、 油画教学的历史、现状与理想
在油画发明初始,极强的写实与造型能力,使其很快技压群雄,成为西洋画的同义语概念。相形之下,水彩画、水粉画、版画、素描等都沦为小画种或仅仅是绘画(多指油画)的草图准备。但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摄影、电影、电视等多种视觉艺术的兴起,尤其是数字影像技术的普及和完善,油画的强势地位动摇了,其功用也在弱化。
相较于油画艺术的五百年历史及丰硕成果,油画教学始终显得有些业余,既不科学也不艺术。它是从作坊开始的一种手艺,小学徒从侍候师傅的日常生活起居开始,直至研磨颜料,放画稿,再到独立完成画作,一般需要几年以至十几年的时间,如果说学会了什么,也不是教学的成果,而是靠耳濡目染、日积月累而成。
历经漫长的岁月,当代的艺术教学已经很科学化了,如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教学视野、教学效率都有很大的提高。但由于油画极具个性的技术特征,那些难以用语言表述的各种画面调控技术,使真正的油画教学还离不开原始的师徒形态。师徒或师生共同面对画布的切磋与交流是任何现代手段也无法取代的。油画教学往返于共性与个性之间,而更根本的是发展个性。真正高水平的油画教学,不是以高科技为特征的普遍应用,而是极具个性色彩的审美化陶冶过程,优秀的油画艺术不可能在规范的教条中产生,而只能在审美氛围中以个性的姿态诞生。
二、 油画教学审美化
油画教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的教学,是充满艺术魅力、趣味盎然的教学。由于其技术难度较大,经常是技术性教学占据统治地位,致使学习过程枯燥乏味。美的创造者却困顿迷失在看不见美的冗杂技术中,这不能不说是油画教学的悲哀。
如果以美的创造作为油画教学的基本目标,以审美训练为基本目的,那么对油画教学的方向性把握和技术性筛选将起到根本的制约作用。从油画的艺术方面思考,纯粹的规格型技术训练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必要的,其实用价值应以审美的眼光进行严格筛选,否则将是一种技术的奢侈与精力的浪费。
油画教学的审美化试图将以审美作为教学的主导与先决条件,把教与学同样吃力的贵族气十足的油画技术平民化、趣味化、审美化,使人人可以掌握,并且可以以此为工具进行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油画教学将在愉悦与审美中进行。
审美是动态的,教学审美化也是动态的,把某一形式美原则固化或者把某一图式呈现的美感惟一化,都是教学审美化的低水平误导。油画教学审美化在理论上是成立的,在实践上是可行的,但由于其动态的存在特征,使其对具体教学的把握只能是略带混沌色彩的模糊性把握,试图将其清晰化、条理化的所谓科学整合归纳,反倒有可能事与愿违。因此,油画教学审美化的实践是一个教与学的双向同构的动态结构和混沌系统,充满着许多可遇不可求的灵感、偶然性和新发现,这正是油画教学审美化的魅力所在,也是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基本特征。
三、 关于多模式油画教学体系
作为一种造型技术能力训练,现在普遍采用的苏式油画教学(指前苏联的油画教学模式)有其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兼顾形色适合以写实风格为技术构成的历史画、风俗画及诸多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的创作风格。从技术层面考虑,如果强化色彩的视觉感觉,弱化形的制约,可较容易地进入印象派领域;而将色彩单纯化处理,突出形体的价值,则可以接近古典油画的情境。即使对于表现主义,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技术储备。
此方法构筑在古典主义结构和块面造型的素描基础上,融合了写生色彩学及印象派的基本规则和技术,但由于要同时兼顾色彩与造型,使其色彩由于形的制约而达不到印象派色彩的活泼与生动。其造型也由于时时顾忌色彩的“准确”而无法达到古典主义简约而精湛的水平。如果以表现主义的眼光审视,更会感到客观对象再现的诸多规则时时压抑着情感宣泄的热烈冲动。
从技术上讲,苏式油画的难度系数确实较高,需要较长时间的专项训练才能掌握,处于高节奏生存方式中的当代人,常觉得无法自由地运用其全部技术构成。况且,任何一种技术手段都有其表现能力的局限性。鉴于此,多模式油画教学体系的建立便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多模式油画教学体系要点:
1. 美术史所传承或保留下来的所有图式都可以成为学习油画技术的选择对象。
2.所有图式作为油画语言都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都是承载人类情感的符号,都具有表述的有效性和可解读性。油画学习的技术内容是语言能力的学习,只要某一图式具有较完备的语言特征即可作为审美表现的符号使用,该符号的全部技术规则便可以成为一个语言系统而具有学习价值和使用价值。
3. 每个人的基础不同,性格、气质、爱好不同,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不同,如果要求所有人都学习一种“标准的”油画语言,则既不符合艺术规律也不利于艺术的发展。如果选择在某一图式语言的学习与使用中补充该图式所需的技术基础,达到时间投入的低成本化,会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4.学习油画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出风格独特的油画作品,多模式油画教学能较快地进入创作状态,而不是一味地进行技术练习或基础准备。这是一个以审美化为先导的选择和创造过程,是成功教学理念在油画教学领域的有效运用。
5.基础不是统一规格的,把苏式油画当作万能的基础是一种历史的误导。每一种语言的基础都是以个性化面貌呈现的,多模式油画教学倡导和实践的是多种技术基础的教学法。对于某一既定图式,既是掌握的过程又是变异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挖掘出以个性为前提的创造可能。
篇5
一、通过吟诵,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诗皆可歌,歌必伴乐”,音乐美是诗歌重要的审美特征。中国诗歌从一诞生,就与音乐融合在一起,唐诗、宋词更是把诗乐合一的艺术追求推到了极至。音乐美是指诗歌语言具有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的特性。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朗诵,使学生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吟诵时要求学生读出节奏,注意韵脚声调呼应,读出情感。
诗歌的音乐美,体现在节奏和韵律两个方面。诗歌的节奏主要指诗句中长短、强弱不同的音有规律地变化。安排停顿是形成诗歌的节奏的重要手段。如果各诗句停顿次数均匀,就会形成鲜明的节奏。古代诗歌中的停顿是有严格规定的,一般是四言二顿、五言三顿、七言五顿。调配声调也有助于加强节奏感。语音有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因而形成不同的音调。古代汉语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声调,现代汉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音调。诗句中有规律地安排平声与仄声,便形成起伏交替的节奏。由音节长短构成不同的句子,表现出不同情感的缓急节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范读”、配乐朗读等方法使学生“耳醉其音”、“心同其情”,从而入情、入境、会心。
二、激发想象,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意境,是指诗歌中通过形象化的艺术描写,实现了主观之意与客观之境的交融,从而能够把读者引入到一个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优秀的诗人,总是精心地将那生动的客观之境与诚挚主观的“情意”自然天成地融合在一起,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诗歌的意境。
苏轼评价王维诗的一句话:“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就是对意境的形象化说法。有了“意境”美,诗歌既有了“情趣”之美,又有了“画面”之美。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时,教师必须借助诗歌的素材,充分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画面美。想象的方法有两种:再现想象和扩展想象。再现想象是再现作品中的生活图景、艺术形象的一种想象。
三、引导分析,领悟诗歌的情感美
首先要知人论世。就是通过介绍诗人的生平经历、个性气质、思想渊源、写作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认识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诗歌的感情是诗人内在的精神世界与火热的社会生活碰撞的火花,只有知人论世,才能洞察“火花”的斑斓、耀眼与炽热。屈原才高志远,忠国爱民,虽屡遭谗毁,流放江湘,却矢志不渝,不了解诗人的这一独特的生活经历,很难深刻把握《离骚》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深挚感情。李白的个性狂放飘逸、豪迈洒脱,思想上儒、释、道、侠兼包并蓄,正因为如此,他的诗一边“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充满了建功立业的渴望和积极实现人生价值的高度自信;一边又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少年早入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寄情山水,蹑迹仙踪,旷逸高远,高蹈的是高尚的人格情操与隐逸出世的人生追求,痛快淋漓地自我塑造了一个“谪仙人”形象。这正是思想的多元化,引发了诗歌作品感情的多样化、复杂化甚至是矛盾的统一。杜甫亲历了由开元、天宝盛世到“安史之乱”的时代沧桑巨变,目睹了“闻道长安似弈棋”、“万国城头尽吹角”的国之灾难;目睹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恩忍爱还租庸”的民之困苦。这个社稷飘摇、民生凋蔽的时代,孕育了杜甫的“仁者心”、天下意识和忧患意识,塑造了“诗圣”的人文精神。
其次,要深入研究诗歌表情达意的具体方法。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因为诗歌在抒发感情时,往往寄情于物、借物载情,一般很少有脱离形象的直接议论和阐述,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甚至可以说“一切情语皆景语”。在诗歌中,情景契合、意境交融的方式最常见的有二种:
篇6
一、引入情境,熏陶情感
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教学中把学生带入文章特定的情景中,在情景中产生情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从而进入审美过程,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教师有了更多的方式来设置场景,但现代信息技术仅是一个辅助工具,我们不能单纯地依靠它来辅助教学,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如教学挂图,设置音乐场景,甚或是教师自己的个人素养,比如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情深意切的歌唱,逼真入微的表演等。
该如何引入情境呢?具体说来,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一)解读画面
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者用浓墨重彩描绘了阴晴两幅“八百里洞庭”的优美、壮美的图景,同时又融入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情,可谓“情随景移,情景交融”。教学中,教师通过播放两种不同情绪节奏的乐曲引导学生对文中两种画面的剖析,层层引导学生“入境”,这样学生不仅能感受到洞庭湖的浩淼壮阔的美,还能触感的共鸣,感悟到作者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以天下为已任”的博襟,从而感知美的真谛和实质。
(二)介绍背景
如同志的《沁园春・雪》,开头第一句即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与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里,作者登高远望,视野之开阔,诗人选择的观察点很高很高,存在于想象之中。而下阕纵论历史人物,有情有理,极有气魄。如果教学中不能让学生“入境”入情,不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当时中国革命蓬勃发展、“打出一片新天地”的v史环境,就很难深入体会一代伟人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宏伟抱负和豪气冲天的革命激情。
(三)调动想象
如讲授朱自清先生的名篇《春》时,笔者一边配乐朗读,一边让学生闭上眼睛跟随作者的描绘去想象春天烂漫的鲜花,嫩绿的小草,柔和的春风,绵绵的细雨……这些美好物象的展示使得课文中的文学形象化为了直接可感的艺术形象,很快把学生带进了大自然和谐的旋律和神奇美妙的意境之中,让学生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春天,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愉悦。
二、挖掘联系,思维迁移
初中语文新教材所选课文大多均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文学性、艺术性都很高,且内容包罗万象,除了文学本身,更涉及音乐、戏剧、绘画、建筑……当我们敞开心灵面对时,将会深感美不胜收!教学中要注意挖掘和联系,进行艺术思维的迁移,培养学生体验美、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逐步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苏州园林》一文,设计者和匠师们根据他们的艺术情趣和对美的艺术追求,将大自然的景物概括、提炼,从而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园林。文中无论对园林的布局、建筑上的匠心独运的组配、景致的映衬层次,或是园林的色彩描写,无不体现着美,渲染着美。“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是园林总的特征,也是文章美的精髓。如果仅求弄通文章说明了什么,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文字上来看一幅画,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观察点,去捕捉美的所在,理解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胸中有丘壑”、“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艺术之美,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进行艺术的再创造,从而发挥文字的育美功能,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目的。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这样的文章还很多,不少课文还涉及了建筑美学、音乐美学、戏剧美学、社会美学等。
三、深入体味,审美理解
在品味语言中构建充实而高尚的精神世界,是语文审美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阅读教学应回归语言审美,应引领学生从文字的表层走进文字的内里,品词嚼句,体会文本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意境美,在领略其语言美的同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得到灵智的省悟,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心理结构和获得审美鉴赏的能力。
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抓住“大”、“孤”、“直”、“长”、“圆”等词语反复推敲、咀嚼、品味。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边塞那空旷、高远、雄浑和静穆之美,体会到了作者浸染在字里行间的艺术意境和审美情感,从而达到了使学生真正理解诗句内涵、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的目的。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审美化;对话教学
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培养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从心理上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及看法尤为重要。本篇将从三个方面对数学课堂审美化对话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进行阐述。这里所说的“美”是指审美活动。
一、挖掘素材,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
(1)以教材为平台,让学生体验美。苏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是以儿童生活为主要背景,以插图的形式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例如,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的第一节课就是儿童游乐园的场景,这是刚从幼儿园踏进小学校门,学生再熟悉不过的场景。这一课,让学生自己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不可分,在游戏的愉悦中获得了数学知识。
(2)以生活为辅料,让学生感受美。我先让学生在校园里捡来了树叶,学生每四人一小组,让小组长把小组成员的树叶收集起来进行比较和分类,然后用学过的方式记录下来,即用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比较和分类”的知识。最后,各小组进行汇报。最后在比较中,让学生感悟:是用数学符号记录在纸上来得方便,还是呈现一堆树叶美观呢?从而,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3)用对话的形式,让学生表达美。学习是一种对话的过程。在课堂中,教师对于一些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交流、去表达。例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口诀求商(一)》开始呈现的主题图,由学生来观察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观察和收集信息能力。同时,让他们互相交流,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现学科综合的理念,让学生能用数学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一幅画里的数学信息。
二、实现对话,体现数学美的魅力
(1)生生对话。在课堂教学中,要保证学生间的交流,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考空间和自己的“交际”圈。同龄人的话语在很多时候能激发儿童的思考,让儿童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有时,对一些知识的理解,同伴的语言方式更容易被彼此理解,也更容易产生共鸣。在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儿童自身也能从中获得成就感。因此,小组活动在课堂中是必不可少的,它做到了课堂学习的形式美。
(2)生本对话。学生的学习是以教材为载体的,生本对话在数学课堂上体现为学生对一幅图、一个例题、一句话的理解与解读。由于低年级数学教材多是以图画的方式呈现,让学生积极观察,充分地理解主题图,发现并解决问题,让这个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自发参与学习的过程,尤为重要。因此,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教师除了让学生自己找一些关于数学知识的读物,以增加其数学素养,还特别强调,要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考虑到学生会产生学习惰性,在每节课伊始,会适当地提一些上节课的知识点和与新课有关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地发言,以此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接下来教学活动的展开,在选材上做到内容美。
(3)师生对话。师生对话是实现以上两个对话的前提,而教学的本质是师生间一种特殊的交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很重要,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的话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为此,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里,多问几个为什么;多给他们竖几次大拇指;多说几次“你真棒”。用激励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做到数学教学的语言美。
三、展_实践,体味数学美的价值
所谓“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明白所学知识的价值。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数学美,我在上完苏教版二年级(上)《认识图形》之后,设计了一个“用数学画我的 …… ”活动,要求学生用所学过的数学符号和数学图形画出美丽的图画,说说“你画的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等。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使数学学习成为一种自发的、审美的心理过程。
篇8
审美文化是“人类审美活动的物化产品、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地方审美文化是在特定的自然、人文生态环境中,由个体或集体创造的富于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较强稳定性和传承性的审美文化样式,“其具体形态包括民间文学艺术,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饮食、生产生活用具,节庆、仪式以及内化于地方行为之中的带有集体审美体验和审美创造的艺术实践等。”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域的人群在不同的历史进程中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艺术文化,它们是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当代语境下,地方传统审美文化受到当前娱乐文化、西方霸权文化、科技文化、市场经济等的冲击,面临着极为艰难的生存处境。地方高校是传授、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主要阵地,将地方审美文化融入到高校教学,是拯救、传承和发展地方审美文化的重要路径,对于地方高校建设、地方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方审美文化融入高校教学的具体途径
(一)将地方审美文化融入到高校已有专业的课程教学中。高校的课程教学是传授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的重要阵地。我国各高校的人文学科一般都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文学理论”、“美学”、“中国文学史”、“艺术学概论”等专业课程,与这些课程相应的教材尽管版本不同,但教学内容却大同小异。这些教材基于全国通用的视域,在内容编排上往往秉持“西方中心论”和“汉民族中心论”的学术立场,参照西方的理论体系来建构,地方审美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审美文化处于一种严重“缺席”的地位,使其缺乏中国特色,缺乏地方特色和差异性,缺乏民间特色和民族个性。比如,在各高校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类教材中,我们很难看到对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的介绍,以少数民族母语创作的作品更是凤毛麟角。教师在“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往往按照文学理论的既有体系,侧重对“文学理论的性质”、“文学理论的形态”、“文学活动”、“文学创造过程”“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文学风格”、“文学消费与接受”、“文学批评”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学理上的分析,再结合教材中列举的例子对它们进行讲解,很少结合地方文化艺术资源进行解读。这样一种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而且游离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体验,使他们很难从课堂教学中获得切身的审美体验和艺术感受,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缺乏生机活力,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如果我们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所选择地将当地丰富多彩的审美文化资源融入进来,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对理论的理解,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和保护传承意识。比如,在古典文学教学中,在讲到诗歌的格律时,边疆民族地区的高校教师可以结合当地民族民歌独特的韵律特征来讲解,比如壮族民歌的“勒脚韵”,苗、瑶等少数民族民歌韵点密集、换韵频繁的韵律特征等。在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讲到“抒情性作品”的相关内容时,广西高校教师可以结合当地丰富多彩的民歌作为例证。讲到“文学风格与地域文化”的相关内容时,不同地区的高校教师可以以当地戏曲、小说等作品为例,分析它们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比如沈从文小说《边城》的湘西文化特色,壮剧《歌王》的壮族文化意蕴等。
(二)加强地方审美文化理论研究,开设地方特色的审美文化课程。目前,“中国的审美文化学研究或侧重元理论的探讨,或进行“史”、“论”的建构,或侧重当代文化,或侧重宏观阐释,对具体审美文化现象的实践性、微观性研究,尤其是民族性、地方性审美文化个案研究比较欠缺。” 加强对地方审美文化的理论研究及个案研究,可以让人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些文化艺术中所蕴涵的丰富的审美意蕴和文化内涵。在这方面,有些地方做得很不错,如广西地区的专家学者们对当地黑衣壮民歌的审美人类学研究、壮族服饰文化研究、歌圩文化研究、那文化研究、花婆文化研究、当代广西文学的审美文化研究等,甘肃高校及研究机构的敦煌学研究,青海、西藏的一些专家学者近年完成的《青海审美文化》、《西藏审美文化》,以及近年来立项在研的与此相关的一些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如《羌族审美文化研究》等。各地区的高校应该以当地的这些审美文化研究成果为依据,开设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审美文化综合课程或专门课程,把它们纳入到学校通选课或人文社科专业课的教学方案中,让学生对本土审美文化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三)邀请地方学专家和文化名人举办学术讲座,提高地方文化知名度。地方学专家对地方审美文化的历史渊源、形成发展、审美意蕴、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生存现状与发展前景等有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邀请他们进高校开展学术专题讲座,可以让学生加强对地方审美文化的学理认识和审美感知。地方文化名人如地方著名歌手、画家、戏曲表演艺术家等,他们精通一门或多门地方艺术,邀请他们进入校园进行现场表演或开展学术讲座,可以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增强他们对地方艺术的喜爱感和学习兴趣。
(四)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田野调研和社会文化实践活动,加强对地方艺术的审美体验。教学不仅仅包括课堂教学,还包括课外的实践,课外实践也是增长见识、提高素质的重要手段。我国丰富多彩的地方审美文化依附于地方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与民间的各种节日习俗、文化习俗活动紧密相依。比如壮族的歌圩对歌、抛绣球、壮剧演出往往在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中举行,苗族的踩歌堂、吹芦笙是“苗年”这一民族重大节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欢歌踏舞是仫佬族“依饭节”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彩调演出、抢花炮是广西花婆寿诞的重要内容,赛龙舟是汉民族端午节中的重要事项。对于以歌为伴的壮、侗、苗、瑶等南方少数民族来说,求花歌、满月歌、劳动歌、探情歌、定情歌、哭嫁歌、骂郎歌、祝寿歌、丧葬歌等伴随着他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三月三”文化艺术节、广西彩调艺术节、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文化节庆活动更是民族艺术的盛典。因此,鼓励学生课外进行田野采风,走进民间,深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当地丰富多彩的民族审美文化,对此有更深刻的审美感知和切身体验,激发他们的兴趣感、认同感和传承创新意识。
二、地方审美文化融入高校教学的意义
(一)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基本上是借鉴西方的理论体系和教育模式,缺乏地方文化、民族民间审美文化的因素,缺乏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把地方审美文化融入到高校教学中,可以开阔学生的文化和学术视野,使他们对祖国丰富多彩的地方审美文化资源有更深入、更专业的认识,产生热爱民族传统审美文化的情感,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他们对本土审美文化的认同感。有些学生则由此找到自己的学术生长点,投身于地方审美文化的研究中,对中国审美文化学学科建设及地方文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篇9
1 化学教学与审美的统一性
在化学教学中实施审美教学,其核心是要把教学过程和审美过程和谐地统一起来,即实现化学教学中的审美教学,这是学科美育的最高境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靠教师自身的美学修养、审美情趣和教学艺术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有机融合。化学教学过程和审美过程具有必然的统一性,应采取有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落实化学教学中的审美教学。
引导学生发现化学美,体验化学美,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同时使学生在最佳的学习心态中主动掌握化学知识。因此,在化学审美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挖掘教学中的美育因素。这不但能纠正一些人对化学的偏见,比如不少人说到化学就会联想到中毒、燃烧、爆炸、环境污染等不良现象。因此,化学审美就是要使学生在化学知识的熏陶下,产生探索化学美的兴趣,激发求知欲。值得一提的是,化学课堂教学蕴藏着多姿多彩的美,每个教学环节都笼罩着美的氛围、轻松、自主、和谐,尽管化学这门学科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但要真正让学生发现和感受到化学美,则首先必须通过教师美的语言、美的教态、美的仪表、美的实验等形式来吸引学生,进而充分表现出化学美。
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有审美转化的追求和努力,但未必一定会有审美转化的理想结果。审美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强调科学美,教学的科学性与审美性的内在统一,外在形式与内在逻辑的和谐统一。
2 化学教学中的审美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与其他学科相比,化学教学的形式、实例和方法等显得更为丰富多样、形象生动,这有助于其外在形式审美的实现。中学生对化学了解和爱好多半是从化学实验开始的,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最能引起他们的探究心理。然而,如果缺乏教师的引导,那么他们对化学现象的感知终归是表面的、零散的,甚至体验不到美的因素,只是抱有好玩的心态而已。例如,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外型各异、作用独特的仪器以及稳定、和谐的装置到反应前后物质色、态、味变化等现象的观察,都可以通过教师准确清晰的解说、规范熟练的操作、循循善诱的提问等教学方法,使学生体验到化学仪器美、装置美、操作美、物质美和现象美等这些具有化学学科性质的外在美的教育因素。
在化学审美教学中,教师之所以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其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乐于探索和掌握美的实质。这里的“乐”既是指学生激发起兴趣,积极主动寻求知识,也是指学生能身心愉悦地获得知识。审美教学要营造的正是一种轻松活跃的氛围,但这绝不意味着学习的散漫和随意。所以,除了使教学具有审美性,还应当使教学具有科学性。如果在教学中只注重外在形式,不将其与教学的内在逻辑相联系,那外在形式美就显得肤浅,苍白无力,缺乏科学性,缺乏深度和力度,难以把握教学内容,也达不到教学目的。当然,如果忽视外在形式审美,内在逻辑的教学会显得生硬呆板,学生也很难体验到内在逻辑之美。
3 落实审美教学的思路
教学内容审美是教学审美的基础,构成教学内容的基本成分主要包括知识点及由它们所构成的学科知识体系。化学的教学内容知识点包括化学知识体系中的概念或原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在化学审美教学中,应当明确每一个知识点,从突出基本概念或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操作出发,只有这样,呈现给学生的教学内容才能体现出层次分明、体系清晰的逻辑美。化学审美教学的教学目标是除了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促进其智力的发展之外,还包括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所以,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是不能等同的,一般说来,教学目标的定位应当高于教学内容。只有教学内容得到了确立,教学目标有了定位之后,才能确定选用什么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因为即使是相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不同,那么不同的目标往往要求不同的教学方法;或者即使是相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不同,那么所要求的教学方法也是不同的。对化学审美除了其一部分外在形式的感性化以外,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它教学目标、内容之间内在逻辑关系的清晰化。
综上所述,在化学审美教学中,丰富的化学美需要通过师生审美互动,产生共鸣。同时在化学实验或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必须会遇到审美问题,这时教师要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运用恰当的方法给学生以帮助、引导,使学生真正学会发现美、判断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观念转变 深入改革 实践更新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幼儿园美术教师从“更新教育观念”到“观念向实践转化”的探索过程中常常遇到重重矛盾和困惑:幼儿园理念的先进性与家长观念的滞后性;掌握技能技巧与发展能力;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等矛盾。许多教师在困扰中被一种惰性——已经习惯了的传统思维所牵引着,成为进一步改革的障碍。
一、由示范灌输式的模仿教学转向启发引导式自主性绘画教学
幼儿自主性绘画是指引导幼儿依自己的意愿,运用自己选择的绘画方式主动表现自我、不断创新的绘画活动。自主性绘画教学摆脱了单纯传授技能技巧的教学模式,它在教学中提倡发挥幼儿的艺术直觉,鼓励幼儿在观察与表现中不拘泥于客观事物本身,幼儿可以运用自己的绘画语言进行表现。这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它使幼儿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艺术感受。幼儿在这些活动中逐步确立自信心,这些活动中没有失败者,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展现自己的艺术感受。
画“人物”是一种技能。在传统的示范灌输教学中,教师讲解、示范,幼儿只要“照样画葫芦”,画得越像越好,幼儿是被动学习,结果造成了一批墨守成规、人云亦云、死气沉沉的缺乏雅趣的作品。而幼儿自主性绘画教学,同样是“人物”画,我们可以采用比较自由、开放的教学方法。首先生动的人物动态造型来源于生活,让幼儿去观察周围人物的生活、学习,用幼儿自己独特的眼光去捕捉生活中的人物。教师辅导时顺着幼儿的思维去发展幼儿的能动性,强调幼儿随心所欲大胆挥笔,强调幼儿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地飞翔,不担心造型的稚拙可笑,强调的是幼儿心灵之窗毫无顾忌地敞开,强调幼儿全身心投入。自主性的绘画是主动学习。被动接受容易,主动学习难。发展幼儿美术能力,还需要成人提高对美术教育的辨别能力和认识观念更新的能力。但是,当前的美术教育中还大量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心态,认为美术教育要立竿见影,获奖和评级是证明孩子出成绩的唯一形式,其结果很可能是使美术教育变成投机行为,把孩子的美术才能给格式化了。
二、幼儿美术教学游戏化
幼儿美术游戏化教学,使幼儿进入一个自由自在的表现天地。幼儿不用担心基本功,他们的画面游戏可以“错误百出”,是允许出错的教学模式。这种游戏式的教学法是为了对幼儿进行全方位、多学科的综合培训,是为了从小就开掘幼儿的创新意识。游戏式美术教学不注重绘画技能技巧的学习和绘画效果的评价。它注重的是幼儿美术活动,充分宣泄情感,展现能力。它考虑的是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如何更具有丰富性、随意性、游戏性。它真正使幼儿美术课成为让孩子自由翱翔的空间。
幼儿美术教学游戏化,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相反,它要求教师付出更大的精力,倾注更多的心血,体现更强的能力,因为,幼儿美术并非通常意义上的游戏,它比一般游戏更丰富,规则更宽松,过程更复杂,结局多变化,它要求玩者眼、脑、手并用,充分运用各种知识,充分启示各种能力,充分挖掘各种潜能,它要求游戏的指导者必须精心组织、循循善诱、耐心引导,以充分启迪玩者的心智,充分发挥玩者的思维能力。
三、让幼儿园美术教学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和生活
有这样一则报道:“从国内精心挑选出的一百三十多幅一流的广告设计作品,兴致勃勃地参加国际广告节评比活动,结果全军覆没,扫兴而归。”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反思:国内设计专业教育教学体制的弊端,我们国内的设计师基本上都是对着室内的几何体,进行基本功的强化训练中打造出来;设计作品脱离生活和市场需要。这次失败的教训,引起广告设计专业人士的极大震撼,我们的设计教育要走出设计室、深入到日常生活中,走向市场,为生活、市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