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勘探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8: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考古勘探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考古工作进行得越来越顺利,大批的古代珍惜文物相继呈现在世人面前,让人们得以欣赏和研究,但是伴随而来的是长期埋藏在地下的文物也急剧损坏,由于人为的破坏,考古学家不能够清楚地揭示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考古及对地下文物的调查、勘探、鉴定和保护工作,继续划定并公布地下文物埋藏区,对地下文物埋藏区内的建设,坚持先勘探发掘,后进行建设的原则,在旧城内进行基本建设工程时,依据文物保护的有关法规 ,加强考古调查、勘探工作,从而把考古工作列为文化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了阻止文物被损坏,相应的法律法规应该被完善,加强监管力度和惩罚力度.更根本的是切实提高保护意识.遗址考古的核心是保护,应尽可能不发掘或仅进行小面积发掘来解决学术问题 .应将文物保护作为考古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的必要内容,确保重要遗迹和出土文物在第一时间获得妥善保护.应充分考虑遗址整体保护和科学展示的需要,按照最小干预和永续保护原则开展考古工作.应根据考古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提出遗址保护,展示的意见和建议.并让他们懂得历史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保护文物遗存是每个人的责任.同时应该创新举措,完善遗址考古工作保障体系,具体办法如下:
(一)省级文物部门应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为遗址考古工作顺利开展创造条件,在政策、经费、人员方面给予重点支持.规划和设计单位应联合考古单位共同编制遗址保护规划和保护展示方案,考古单位应积极参与遗址保护规划编制、保护方案制定、保护和展示工程实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在诠释遗址内涵、认定遗址价值、评估遗址保存和保护现状、划定遗址保护区域、选择遗址保护和展示方式、确定遗址展示对象和展示方法等方面提供专业意见.
(二)遗址所在地文物部门及遗址管理机构应主动加强与考古单位的合作,在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日常管理中,支持考古单位严格执行遗址考古工作计划.遗址管理机构应委托考古单位在有关工程施工现场进行考古监理,确保文物安全.施工单位应配合做好工程前期考古和施工过程中的考古监理和文物保护工作.施工结束后,考古单位应向遗址管理机构和省级文物行政部门提交考古监理报告,内容包括施工时间、施工区域、文物保护措施执行情况、现场新发现文物情况和处理措施等.考古监理报告应作为工程监理报告的一部分,并作为工程验收的重要依据.
(三)加强科技和设施保障.推进遗址考古的数字化和标准化建设,建立遗址考古数据库和科研平台:不断改善遗址考古工作条件,逐步建设完善文物标本库、考古工作站等基础设施.
(四)加大投入力度.在充分保障连续性遗址考古工作经费的同时,遗址管理机构还应将结合遗址本体保护和环境整治工程开展的考古、调查、发掘和出土文物保护,以及工程文物影响评估和工程施工考古监理等工作所需费用列入工程预算.
(五)加强大遗址考古专业人才的培养、培训和引进,提升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努力创造条件,保持专业队伍的相对稳定.努力吸纳文物保护、科技等方面的人才参与遗址考古工作,提高工作的科学性.
(六)国家文物局和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加强遗址考古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与验收,检查、验收结果作为项目考核的重要指标.对拒不执行有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国家文物局将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暂停或终止遗址保护项目的立项和审批,或取消相关资质.
二、丰富中国历史文化内涵
中国,作为东方历史古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在亘古以来的人类历史文明的长河中,持续发展的社会历史从未间断,而各个历史时期都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积淀了不为后人所知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考古工作正是通过地层学、类型学和年代学等科学手段及科学仪器,以历史实物印证历代文献的记载和丰富史籍内容,探索祖国历史及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向世人揭示中国在以往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水平.
多年来,探讨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大致包括对许多重要遗址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对中国文明起源的理论和文明要素进行探讨等等.这些探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文明起源研究逐步走向深入.
考古勘探对了解中华古老文明的发展和它对人类的贡献,深刻认识自然、人类的发展及其历史的关系,预见我国未来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史为鉴,科技考古对古代遗址、古代气象、古代地理、人文条件以及遗物的科学研究,可以告诉我们古代科学技术与人文的发展历程.
考古勘探工作也是认知遗址文化内涵的基础.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经济、文化状况、社会生活和生产发展水平,不断地为我们对古代社会不同阶段城市发展的认识增加新的内容,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社会发展史的历史文化内涵.一系列考古发现及研究成果,所揭示的中国历史上创造的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都远远超出所有文献的记载甚至人们的想象,通过考古发掘所展示的社会历史文化,能使世人更为全面地领会到灿烂辉煌的中国历史文化.
三、形成良性循环,保护文物遗存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能力限制,也有社会的限制,然而历史文物遗存却深厚悠久,不一定也不可能在一代人的时代内就能够完全完成整个文物发掘,造成这样的局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对于那些不可抗性因素,人们不能做什么,只有通过考古勘策调查为后人留下足迹,让他们在我们的基础之上完成文物的发掘和保护,让人类更加接近历史的真实,还原历史文化,传承历史发展.通过向公众展示向遗传考古工作的过程和成果,积极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充分发挥考古工作的教育与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增强遗址考古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促进文化发展.
篇2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
南水北调,是当今世界上在建的调水量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一项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它的建成,将有效缓解北方广大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状况,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但是,与三峡工程一样,南水北调同样面临了文明与水的碰撞。翻开地图,密布在工程沿线的近千处文物古迹与墓葬遗址,像一串璀璨的明珠,串连起一部完整的华夏文明编年史。由于穿越长江和黄河这两个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无论是所涉及文物的级别,还是数量,南水北调工程都远远超过三峡工程,因此南水北调的文物保护工程被专家称为我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文物保护工程。
河北:华夏文明的腹心之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起丹江口水库,位于江淮以北,沿太行山东麓至燕山以南,是中国重要古文化遗址最为集中的地区,一向被文物和考古专家称为“文物长廊”、“文化长廊”,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带。
中线工程河北段,一自河南省安阳市丰乐镇穿漳河进入河北境内,沿太行山东麓和京广铁路西侧北行,途经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四市的25个县(市),于涿州市穿拒马河中支进入北京,全长461公里,是为总干渠;一自徐水县西黑山村分水穿京广、京九铁路,途经7个县(市),向东至终点天津市外环河,全长155公里,是为天津干渠。
总干渠流经的这片燕赵大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中心地域之一。在汉以前,它是中原通往北方地区的交通要道,一直在历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素有“黄河如带,五岳俱朝”之誉。秦汉以后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它又从诸侯国的重要封地发展为民族迁徙融合的首善之区。位于河北邯郸临漳县的邺城,是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和北齐六个朝代的都城,是有着“百隧毂击 连轸万贯”之称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唐五代以后,虽然经济中心南移,河北仍是全国最重要的政治和军事中心区域之一,元、明、清三朝皆为畿辅重地。
如果把分布在中原大地厚重的文明堆积比作一个人体,那么,河北无疑便是这个人的腹心之区。
邯郸讲武城遗址,东距邺城仅6公里,周围遍布着自战国延续至宋代的遗址群和城址附属建筑物基址,对研究该地区的历史沿革具有重要意义;北朝墓群遗址,南起南营村、讲武城一带,北至东武仕水库,南北绵延达50余公里,东西约20公里,目前文物档案中有编号的墓葬便达134座,从已发掘的墓葬来看,磁县北朝墓群对于研究当时的陵寝制度、意识形态、经济水平、文化艺术都有着极其重要的考古和历史价值;林村墓群,位于邯郸市西小屯一带,有封土的墓葬15座,无封土墓葬几十座,墓葬年代为战国至汉代,对于研究当时的墓葬制度和意识形态有着重要的意义;邢侯墓地,位于邢台市桥西区,在12万平方米的土地上,密布着两周诸侯、贵族墓葬、先商及商代中晚期遗址,对先商文化及邢国历史的综合研究具有极高的价值;邢窑山下遗址,位于临城县临城镇山下村,邢窑始于北朝,终于元,历时900余年,以细白瓷蜚声天下,在制瓷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常山故城遗址,位于元氏县故城村南,始建于战国赵成王十一年,为目前河北境内保留不多、保存较完好的汉代郡城遗址之一,是研究汉代同类型城址不可多得的材料;张柔墓,位于满城县岗头村,整个墓区布局严谨,排列有序,配有石马、石虎和各种碑铭,为保留比较完整的元代汉族大员墓葬,对研究元代的丧葬制度、雕刻艺术、书法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燕南长城,位于徐水县西,为战国时期燕国与中山国的分界线,对研究长城的起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历数这些珍贵的文化遗存,数目之多、级别之高,无不让人感到振奋。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和“重点保护、重点挖掘”的原则,河北省文物部门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力图最大限度地抢救文物,力争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尽管在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南水北调工程最终绕开了部分国保和省保单位,但仍然有一些文物点是“左躲也躲不过去,右躲也躲不过去”的。目前,在整条中线干线工程的16处控制性文物点中,河北段为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为磁县北朝墓群和易县、徐水燕南长城遗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为磁县南营村遗址和邯郸林村墓群遗址。
工作背后的情感
早在2002年7月,受省文物局的委托,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便会同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四市的文物部门,以及相关各县文保所组成了考古调查队,对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河北段进行了首次拉网式徒步踏勘调查。因当时南水北调路线还没有准确划定,地面未做标记,且时值农作物生长旺季,野外踏勘受到了诸多限制。
为了更好地“补漏”,在工程线路标定后,省文物研究所又于2003年11月至2004年1月,对南水北调河北段总干渠进行了复查。通过复查,共计发现文物遗存地点或丰富区段136处。
2004年9月至10月,根据上级部门和省委、省政府对做好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工作所提出的要求,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受省文物局和省南水北调办公室的委托,对中线工程总干渠及天津干渠河北段文物点进行了第三次调查,总计调查160处,其中,因渠线设计改动而偏离渠线的文物点46处,核实与渠线有关的文物遗存或丰富区段114处,在对遗址进行了初步的勘探以确定与渠线的关系的基础上,初步划定了遗存的保护级别。
三年时间,三次全线段拉网式徒步踏勘,最终勾勒出今天这样一条精心选择的工程线路。可以想象这中间包含了多少工作的艰辛,多少发现的喜悦,又付出了多少尽一切可能保护文物不受破坏和影响所做出的努力。
我们注意到,距干渠GPS桩仅50米的临城邢窑山下遗址不在最后敲定的渠线上,原定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易县、徐水燕长城遗址,成为了国保单位,唐县北放水遗址被确定为控制性文物保护工程已经展开了抢救式发掘,北平皋遗址被绕开了,还有山阳城、讲武城……每一次渠线的修改,都包含着文物工作者的心血。
为了给下一段的工作提供准确和科学的依据,为了还文物应有的价值,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以极端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进行了大量庞杂和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在这些工作的背后,我们还感受到了文物和考古工作者心中隐藏的情感――保护和利用好这些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资源,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众志成城
“没有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没有国家局和省局的组织协调,没有水利部门的充分理解,没有各市县文物单位的配合,南水北调工程的文物保护工作难以开展。”这是前不久我们在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采访时听到的一句话。所长曹凯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进一步解释:邯郸磁县的北朝墓群,分布在磁县3个乡镇的近20个自然村,为了文物保护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当地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北朝墓群的大规模勘探工作才得以迅速进入实施阶段。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是省内唯一具有考古团体领队资质的单位,也是2005年以前文物考古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包括编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暨天津干渠河北省文物调查报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段文物保护规划》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暨天津干渠控制性文物保护项目保护方案》等,明确了河北段文物遗存的价值,确定了文物勘探和考古发掘的面积,编制出了投资概算,为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建设总体工程打下了基础。
但是,如此庞大的文物保护工程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单位可以独立承担的。为了使文物保护工作开展得更加细致和严谨,省文物局多次组织专家论证会,讨论和研究各种文物保护方案,排除种种可能存在的隐患;省水利厅也在工程允许的情况下,积极认真地配合文物保护工作,通过优化选线避开了一些珍贵的文物遗存点。
国家文物局有关专家和领导,曾多次带队来到河北进行考察。省政府也对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工作给予了强有力的指导。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河北省成立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省政府办公厅也及时印发了《关于做好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避免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文物造成破坏,并要求有关市、县人民政府积极协助文物部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正如分管这项工作的河北省副省长孙士彬所言,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和文物保护离不开各级政府,特别是各个文物点所在地的市(县)政府和基层单位的支持。
南水北调中线河北段干线工程于2004年全面开工。按照工程总体设计,河北段建设将于2008年底全部完成。
而按照文物保护工作的规划,到2008年7月完成全部勘探、发掘工作;2006年12月前完成对石家庄以北段的勘探、发掘工作。可见,水利工程和文物勘探在时间、空间上是重合的,文物勘探面临很大的困难。
篇3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文物的保护、利用和管理。
第三条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
第四条属于国家所有的文物,其所有权受法律保护,不容侵犯。
属于集体所有和私人所有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和祖传文物以及依法取得的其他文物,其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文物的所有者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文物保护工作。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文物保护,正确处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确保文物安全。
基本建设、旅游发展必须遵守文物保护工作的方针,其活动不得对文物造成损害。
第七条各级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协调、研究和审议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事项。
乡镇文化站、文物保护管理所、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应当在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下开展相应的文物保护工作。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用于文物保护的财政拨款应当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
文物保护事业可以接受社会捐赠和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在本办法施行之日起一年内制定。
第九条利用国有文物保护单位开辟参观旅游场所,其门票收入应当在财政部门的监管下,全部用于文物保护,其中用于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保养的比例不得低于百分之五十。
第十条县级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和教育、科技、新闻出版、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应当加强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
第十一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有依法保护文物的义务,并享有劝止、检举和控告违反文物保护法律法规行为的权利。
第十二条文物分为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
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可移动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
第十三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和核定公布,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其所在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向上一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经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通过后,报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并报国务院备案。新发现的具有重要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所在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在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前,应当先征得本级人民政府同意。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由市、县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确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由县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对其名称、类别、年代、位置、范围等予以登记并公布,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
第十四条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已拟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方案;
(二)已作出标志说明;
(三)已建立记录档案;
(四)已设置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不同文物的保护需要,自文物保护单位核定公布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登记公布之日起一年内制定具体保护措施,并公告施行。
第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本辖区内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可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分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应当经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建设等部门组织评审并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省级和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经同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规划等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评审后,由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七条在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内修建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其形式、高度、体量、色调等必须与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相协调;其工程设计方案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经相应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八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使用、管理不可移动文物的,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论证,与使用者或者管理者签订保护协议,并报上一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使用、管理不可移动文物,必须接受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保持文物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未经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不得擅自进行装饰、装修。
第十九条利用纪念建筑物、古建筑、近代现代代表性建筑物等不可移动文物的,不得从事可能危及文物安全及破坏文物历史风貌的活动。
第二十条严格控制利用文物保护单位拍摄电影、电视以及举办大型文化活动。确需利用文物保护单位拍摄电影、电视或者举办大型文化活动的,拍摄单位或者举办者应当征得文物管理人同意,提出拍摄方案或者活动计划,制定文物保护预案,落实保护措施,并按相关规定报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利用文物保护单位拍摄电影、电视以及举办大型文化活动,管理人应当将所得收益用于文物保护。
第二十一条鼓励和支持非国有文物所有人将文物的所有权、使用权移交所在地人民政府。所有权、使用权移交所在地人民政府的文物,其修缮、修复、保养和管理由所在地人民政府负责。
第二十二条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禁止从事下列活动:
(一)存放危害文物安全的易燃、易爆、放射性、腐蚀性危险物品;
(二)擅自从事采石、采矿、取土;
(三)违法排放污水、废气和其他污染物;
(四)其他可能影响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及其环境的活动。
第二十三条文物保护单位的原址保护、迁移、拆除,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无法实施原址保护,必须迁移异地保护或者拆除的,建设单位应当做好资料记录并报原登记的县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县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在批准前应当征得上一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迁移异地保护的,建设单位应当在迁移前制定保护方案,落实复建期限、地址和经费,报原登记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工程竣工后,由原登记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
第二十四条需要变更国有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体制或者隶属关系的,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由所在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征得上一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原核定公布的人民政府批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变更管理体制或者隶属关系的,应当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并报国务院批准。国有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变更管理体制或者隶属关系的,应当报告县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五条不可移动文物严重损毁、灭失,丧失保护价值的,应当予以撤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撤销,由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撤销,经征得上一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由本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
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经征得上一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由原登记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撤销。
撤销文物保护单位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应当由同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论证。
第二十六条对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水下文物遗存,由省人民政府确定为水下文物保护区,并予以公布。
在水下文物保护区内不得从事危及文物安全的捕捞、爆破等活动。
第二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水下文物或者疑似水下文物时,应当维持现场完整,并立即报告所在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在七日内提出处理意见。
第二十八条各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地下文物勘查工作的管理。
市、县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地区历史沿革及地下文物分布状况,经组织勘查核实后,将地下文物埋藏比较丰富的地区划定为地下文物埋藏区,报省、市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
土地使用权出让或者划拨涉及地下文物埋藏区的,有关行政部门在办理相关批准手续前,应当征求同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二十九条在地下文物埋藏区进行建设工程的,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前报告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组织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发现文物的,由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文物保护的要求会同建设单位共同商定保护措施。遇有重要发现的,由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及时报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第三十条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征集文物或者受赠文物必须经过鉴定确认。
征集或者受赠的文物拟确定为珍贵文物的,由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鉴定确认;拟确定为一般文物的,由文物收藏单位组织专家鉴定确认。
第三十一条借用国有馆藏文物应当具备相应的安全技术防范条件,依法签订文物藏品借用协议,并按规定报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或者批准。
文物藏品借用协议应当包括借用馆藏文物藏品的名称、等级、借用期限、无偿或者有偿方式、保护责任等内容。
第三十二条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文物商业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文物违法经营行为。
第三十三条涉案文物需要进行司法鉴定的,由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指定的有鉴定条件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三名以上专家鉴定。
第三十四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海关和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依法没收、追缴的文物及古人类化石、古生物化石,应在结案后及时无偿移交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由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指定具备条件的国有博物馆收藏保管。
第三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文物安全责任制,并督促有关部门落实文物安全事故防范措施。
各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本辖区内的重大文物安全事故的防范预案并组织落实,建立定期检查和定期报告制度,及时消除文物安全事故隐患。
重大文物安全事故包括:
(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生被盗、人为破坏、火灾、倒塌的;
(二)省级和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发生严重被盗、大范围人为破坏、重大火灾、大面积倒塌的;
(三)文物收藏单位或者考古工地发生一级文物或者两件以上二级文物或者五件以上三级文物或者十五件以上一般文物损坏或者被盗的;
(四)未经国家或者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违法进行考古勘探、发掘,或者虽经批准但不按规定程序发掘,对古墓葬、古文化遗址造成重大破坏或者大量文物流失的;
(五)工程建设前未按规定进行考古勘探,或者在施工中发现文物后不报告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致使文物遭到严重破坏或者文物被哄抢、私分、藏匿,造成不可弥补损失的;
(六)擅自迁移、拆除不可移动文物,造成文物严重毁损的;
(七)擅自修缮、装饰、装修不可移动文物,明显改变文物原状,后果严重的;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重大文物安全事故。
第三十六条重大文物安全事故发生后,发生事故的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保护事故现场,避免事态的扩大和发展,并立即向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赶赴现场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同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人民政府应当迅速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抢救工作。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擅自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装饰、装修,明显改变文物原状的,由县级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九条,未进行考古调查、勘探而擅自施工的,由县级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施工;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篇4
据世界船舶界权威估计,在全球海底散落着300万艘以上未被发现的沉船。仅1824 年―1962 年间,在海上遇难沉没的商船和战舰就达12542 艘。例如,建于1779年的英国 “潘多拉号”,为安装24门火炮的三帆快速战舰。1791年作战中,沉入澳大利亚沿岸水域,是当时南半球最重大的沉船事件之一。该舰残骸几乎没有遭到人为破坏。
此外,在水下文化遗产中,还包括不少古文明遗存。例如因地震倒塌、至今仍然沉睡在埃及亚历山大沿海水下的法罗斯岛灯塔(始建于公元前332年)的遗迹。位于中国重庆涪陵区城北长江江心、长约1600米的白鹤梁,有“水下石铭”之称。巨梁上的题刻与图像,断续记录了一千二百余年间72个年份的历史枯水位情况,白鹤梁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水文碑刻,其重大的史料价值,得到世界公认。
再如,因1692年地震,被波涛吞噬,沉没于海面之下的牙买加首府皇家港遗址,以及黑海海域仍有待发现的众多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等,也都是著名的水下文化遗产。
但是,随着勘探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入海底越来越便利,海底沉船残骸或水下遗址中发现的物品的利用与交易,成为一项相当常见而且利润丰厚的活动。海洋考古遗址屡遭人为毁坏,使水下蕴藏的许多珍贵的历史信息可能会完全丧失。这样的事例也举不胜举,例如:
1622年,由29艘西班牙殖民者船只组成的船队,满载着从南美掠夺的财宝返回西班牙。据记载,“阿托卡夫人”号护卫船装载的财宝最贵重、最多。当船队航行到如今的美国佛罗里达州马克萨斯群岛海域时,阿托卡夫人号遭飓风首先沉没海底。阿托卡夫人号船是迄今发现的最有价值的沉船之一。1985年,一家美国私人企业找到了阿托卡夫人号残骸,打捞走价值约为4亿美元的数以吨计的黄金以及大量宝石。由于寻宝者打捞技术粗劣,极具破坏性,受到船舶考古学家们的严厉指责。
175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商船“海尔德马尔森”号在驶离中国返回欧洲途中,在印度尼西亚海域沉没,船上价值80万荷兰盾的中国出口的大量茶叶、丝绸、金锭、漆器和青花瓷器等货物,全部沉入海底。1986 年,一艘英国打捞船发现了海尔德马尔森号沉船的残骸。他们不关心该船的考古价值。打捞出的货物,仅瓷器就约达16万件。随后他们在阿姆斯特丹进行拍卖。国际海洋博物馆大会当时曾对破坏船只残骸的洗劫式打捞的行径予以了谴责。
1759 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时期的一艘战船“正义号”,在卢瓦尔河谷地区沉没。1970 年,该船的残骸被疏通卢瓦尔河口航道的挖泥船毁坏,使考古学界痛心疾首。
1822年(清道光2年),中国清代重一千多吨的商船“泰兴号”,在苏门答腊和爪哇岛之间的海面触礁沉没,一千八百多名乘客连同载运的大量瓷器沉入海底。泰兴号被称为“东方泰坦尼克号”。1999年,英国人迈克・哈彻伪造合法证件,率领“不平静号”打捞船,在印尼海域将泰兴号沉船中的遗物几乎全部打捞一空。仅清代青花瓷器就多达100万件。这批瓷器,大部分完好无损。它们大都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闽南德化生产的青花瓷器,有些可以上溯到15世纪。(下转第50页)
(上接第48页)这原本是世界陶瓷考古史上最大的一次发现,但是,迈克・哈彻等人根本不在乎这艘沉船的遗存是最大海难之一的见证这一事实,他们在获得这批数量巨大的瓷器后,为了炒作,获取更多的商业利益,当即将其中65万件古瓷敲碎后,抛入大海。后于2000年起陆续将其余35.6万件在德国斯图加特进行拍卖。这一极不道德的行径,使考古界非常震惊和愤怒。
1912 年,举世闻名的豪华邮轮泰坦尼克号在加拿大纽芬兰岛东南海域撞上冰山沉没,货舱里的珠宝至少价值数亿英镑。它的遗骸,直到1985 年才被科考队发现。尽管当时国际社会要求将这艘沉船作为一座群葬墓和考古遗址加以重视和保护,可是1987年后,却被一支又一支“探险队”从沉船上捞走许多有历史意义的文物,其中大部分都有被变卖的危险。
水下文化遗产被掠夺和毁坏,还有不少令人惋惜的事例。如调查表明,土耳其沿海的所有已知沉船均已被盗。据估计,已知的在法国沿海沉没的约600 艘古代沉船(年代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7世纪),仍保留原状的仅占5%。据上世纪90 年代以色列考古学家估计,原沉没在以色列海域的文物大约60%已被打捞流失。
篇5
一、我县文物保护工作现状
目前,我县有经县政府发文公布保护的不可移动文物591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保单位6处,市级文保单位7处,县级文保单位6处,已申报国保待批2处,省保待批17处。这些被各级人民政府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古墓葬、古建筑、古遗址、石刻及摩崖造像和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类型齐全,历史延续性强,是我县千余年文明史的纪实写真。近年来,我县馆藏文物的收藏量也显著增加,县文管所藏品总量达到1400余件,其中三级以上文物400余件,藏品种类主要为字画、陶器、瓷器、铜器、铁器,还有部分石器、银器、木器、工艺品等等,为我县即将建成的博物馆提供展陈内容,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
对地下文物的保护,文物管理部门一贯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在目前经费紧缺又无博物馆和专用库房的情况下,对已知的古墓葬、古遗址等地下文物,尽力做好原地保护工作,待时机成熟再报批发掘,进行科学研究。对在基建中暴露的各类古遗址、古墓葬,只要一得到信息就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积极配合进行抢救性调查发掘,从不遗漏。
多年来,我县筹集了数百万元资金,对塔梁子崖墓群、柑桔梁子崖墓群等国家级、省级文保单位进行了排危、抢救性维护工程,全面修缮了文庙、彤华宫,并且通过灾后重建中央资金的支持,对文保单位和重要文物点进行了抢险加固维修。在维护和整修各级文保单位的同时,加强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保护意见及整改措施,使这些不可移动文物得到较为妥善的保护。对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不仅落实专人值班和法人负责制,还安装了红外报警设施,做到24小时有人守护,单位职工双休日、节假日轮流值班,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监管好馆藏文物的安全。
二、求真务实,努力搞好我县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
1、认真落实《文物保护法》的宣传、贯彻工作
坚持在每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和“文化遗产日”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挂图和宣传资料,向群众宣传文物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解答群众的咨询。并利用下乡调查或从事文物保护相关业务活动的机会,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文物保护的政策法规。为了使宣传工作经常化,文管所于今年的文化遗产日在彤华宫建立了文物保护宣传站,宣传站将常年对公众开放,发放宣传资料。
2、努力做好全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点的保护管理工作
多年来,县文管所职工坚持每年下乡数十次,不定期的对分布在全县不同乡镇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点的保护工作进行检查,特别是对文物保护单位倾注了大量心血,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也多次与文管所职工一起对玄武观、镇江寺、仓山禹王宫、帝主庙、城隍庙等古建筑的保护管理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建立了北塔、天平梁子崖墓群、柑桔梁子崖墓群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包括文字、图纸、照片、行政文件、论文等资料在内的规范、完整的记录档案上报省文物局,完善了部分文保单位保护标志碑、保护范围界桩的制作安装工作。
3、积极配合公安部门打击文物犯罪活动
近年来,面对日益严峻的文物安全形势,我们积极配合公安部门,严厉打击文物违法犯罪活动,文物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配合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派出所、乡派出所、刑警中队、派出所等查处盗掘古墓葬、文物诈骗等文物犯罪活动,对追缴器物进行鉴定,为公安机关定案提供法律依据。今年3月,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抓获6名盗掘、倒卖古墓葬出土器物的犯罪嫌疑人,缴获出土器物2件,文管所所长与刑警大队同志将收缴器物送省文物局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其中的摇钱树被鉴定为二级文物,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中。6月,同志被市文物主管部门推荐为全国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先进个人。
4、保护先行,配合基本建设积极开展文物调查及考古发掘工作
近年来,县文管所配合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成南高速段所涉施工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段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对施工中发现的古墓葬进行清理。配合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人民桥至继光大桥引道工程所涉地段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对该引道工程所涉范围内的栖妙山崖墓群已出露的4座崖墓进行了清理发掘。此外,对成都新机场候选地镇、军用机场候选地乡、日处理200吨垃圾场建设工程项目所在地镇以及防洪石堤、城墙修建、中金快速通道建设和中石化石油钻探选点等向相关部门提供所涉区域内的文物分布情况,并就文物的保护提出意见和建议,使其在规划方案时尽可能避开文物点,确保文物安全。
5、努力提升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
塔梁子崖墓群和北塔被省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湾寺石刻、五角寺、黄氏祖茔墓群被市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塔梁子崖墓群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填补了我县无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空白。南塔、大旺寺摩崖造像、禹王宫-帝主庙又成功申报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南塔、北塔已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庙等17处不可移动文物已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文物灾后重建项目全面竣工
我县文物灾后重建项目原为六个,包括: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塔梁子崖墓群、南塔、北塔、禹王宫-帝主庙灾后维修,以及县文管所、纪念馆的恢复。为了有效地并最大限度的利用好灾后重建资金,根据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实施计划(中期调整本)》的通知精神和县发改局的要求,结合我县的安排及各级文保单位受损的实际情况,在重建资金总额5300万元不变的基础上,对项目进行了适当调整,增加了部分重要的市、县级文保单位的抢救维修项目,调整后的六个项目分为12个小项,其中塔梁子崖墓群300万元,北塔850万元,南塔102万元,禹王宫-帝主庙1108万元,观755万元,寺750万元(后县财政增投245万元),纪念馆560万元,城隍庙490万元,寿宁寺186万元,村塔96万元,文管所78万元,彤华宫25万元。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我局高度重视,把项目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与文管所现场代表一起,多次到各维修项目现场办公,就工程质量、文物安全、施工进度等相关问题,对施工单位提出具体要求,要求各施工单位严格遵循文物保护的客观规律,“进度服从质量”,充分依靠专家和专业技术队伍的力量,科学安排,精心组织,所有重建项目已在今年5月前全部顺利竣工。年5月,国家文物局在成都召开的“全国文物系统5.12汶川地震灾后抢救保护工作总结大会”,同志被授予先进个人称号。
四、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成绩显著
我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自启动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圆满完成实地调查和数据录入工作,顺利通过省三普办实地阶段验收及国家文物局三普办的数据审核。通过两年的艰辛野外实地调查,成果丰硕,全县共调查发现不可移动文物1000余处,登录591处,年3月,县人民政府以江府发【】21号文件对这591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公布。目前,《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已编印完成,《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报告》在进一步完善并上报县三普领导小组审定后印制。在历时五年的普查工作中,我县的普查登录数据和不可移动文物名录质量均受到省、市三普专家的一致好评,文管所王启同同志被省、市三普办授予三普田野调查阶段先进个人称号,吴梅同志被省人社厅、省文化厅、省文物局授予省三普先进个人称号。
五、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县的文物保护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下,在文物保护工作者的艰苦努力下,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我们不能不看到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约了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一是人员不足。目前县文管所有编制6个,实有职工6人,其中58岁以上的有2人,其余最年轻的也已42岁。6名职工除负责全县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外,还要负责文庙、玄武观、彤华宫等文保单位的日常维护工作,在灾后重建各文物项目修复并对外开放后,工作量大增,人员就更显得非常紧张。同时,队伍结构不尽合理,至今还没有一个考古专业的大学生,没有从事文物修补的专业人员。因此,增加编制,引进陈列设计、考古发掘、古建筑保护维修、文物鉴定与修复等专业技术人才,已成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二是经费短缺。按照《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各地用于文物保护的财政拨款应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我县财政从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列入了1万元文物保护经费。但由于我县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点众多,每年对其进行日常性检查的燃油费都要上万元,而县财政除了这1万元文物保护经费外,只能保证人员工资和社会保障经费,文管所自身又无造血功能,目前连水电费和门卫工资都无处开支,更不要说对古建筑进行修缮和对文物进行征集、修复了。此外,文博单位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人员的特殊津贴政策在我县一直未能落实。
三是车辆破烂。为做好我县文物保护工作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县政府为文管所调剂配备了一台越野车作为文物工作用车。由于工作量大,车况极差,动辄维修,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并易引发安全事故。频繁的维修使文管所经费非常紧张,加之该车使用年限已达20年,行程已80余万公里,按照车辆使用相关规定,该车已属报废车辆,无法通过公安部门年度检验。而我县地域广阔,文物点众多,没有专用工作车辆,若在建设工程或农业生产中发现文物,或发生盗掘古墓葬、古遗址事件,文管所将无法及时赶赴现场调查处理。
篇6
第二条: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文物的保护和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市各级人民政府负有保护本行政区域内文物的职责。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文物的义务。
第四条:*市文化局是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规定的实施。县级市文化局负责保护和管理本辖区内的文物。公安、工商、规划、国土、房管等行政管理部门和海关,依照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按各自职责协同管理。
第五条:市、县级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协助本级人民政府研究和审议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市、县级市人民政府应当将文物事业费和文物基建费分别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由同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市、县级市每年的正常文物维修费按实际需要在城市维护费中列支。重大的考古发掘项目、文物抢救项目和大型的博物馆基建项目所需经费按实际需要拨给专款。鼓励多渠道筹措文物保护基金,支持文物事业。
第七条:市、县级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对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革命遗址、纪念建筑物、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文物,需确定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应报同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第八条:市、县级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对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划出保护范围,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应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设置专门机构或指定专人管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由市人民政府划出,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九条: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如有特殊需要,必须经原公布的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在文物保护区内,不得新建影响文物风貌的建筑。
第十条:因建设工程特别需要而必须迁移、拆除已公布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应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经该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须经省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决定。迁移、拆除经人民政府登记但尚未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须经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迁移、拆除的文物保护单位,拆迁单位应详细记录、测绘、登记、拍照、摄像,将资料交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存档。拆除文物保护单位有文物价值的材料应交由文物管理部门保存,用于文物建筑维修,属公房的材料,应无条件移交,属非公房的材料则作价移交。经批准迁移的文物保护单位,建设单位应负责按原状恢复修建,其费用由建设单位负责。
第十一条: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拍摄影视片、拓碑文、复制文物、拍摄陈列室的文物资料,须先征得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并与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部门签订协议书,交纳文物保护费。
第十二条:在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修建、扩建、新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其设计方案应先经同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后,按报建程序办理报建手续。
第十三条:涉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项目,未经该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报该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不得批准建设项目和征地,土地行政管理部门不得办理产权。
第十四条:划定开发区或进行小区改造以及成片出让土地涉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应先征询该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制定文物保护措施,报该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五条: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方案须经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报省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维修经费由使用单位负责。
第十六条:文物保护单位的使用单位,须与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签订保护管理使用协议,负责建筑物及附属文物的安全、保养和维修,接受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检查、监督。
第十七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一切考古发掘,由考古发掘单位报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履行报批手续后方可进行。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进行发掘。
第十八条:进行大型基本建设项目,以及在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带进行中小型建设项目,建设部门应事先会同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在工程范围内做好文物调查和勘探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基本建设和生产活动中,发现古墓葬、古遗址、窖藏或其他文物的,必须立即停止施工,保护好现场,并应在二十四小时内报告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处理。遇有重要发现,应立即报请省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转报国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出土文物属国家所有,由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单位保管,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侵占、损坏、藏匿。
第十九条:因基本建设及生产需要进行的文物调查、勘探、发掘、迁移、拆除等所需经费,由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按规定编制预算后,由建设单位列入投资计划支出。如有新情况,按实际需要由建设单位追加预算,但由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接管保护的除外.建设单位未及时支付经费的,不得施工。
第二十条:经营文物监管物品的单位和个人,须向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发给《文物监管物品经营许可证》后,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领营业执照,方可开业。
第二十一条:文物监管物品须经省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鉴定,钤盖标志后,方准出售。经鉴定不准出售的,由国家指定的文物经营单位收购或登记造册由收藏者保存,日后备查。
第二十二条:公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没收的文物,应全部由省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出具文物鉴定书,并在结案三个月内移交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不得自行收藏和处理。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在接收后三个月内拨给博物馆收藏。海关依法没收的文物,按法律规定处理.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应派员到废旧物资回收单位和有关冶炼企业检查、拣选文物。所选的文物,按收购价收购,拨给博物馆收藏。
第二十三条:对文物保护管理有突出贡献者,由市、县级市人民政府或呈报上级人民政府给予通报表扬、记功、刻碑纪念、颁发奖金等奖励。
第二十四条: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由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视情节轻重除给予批评教育、警告、限期改正、责令赔偿外,并可处以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移动、损坏文物保护标志、保护范围界桩的;
(二)刻划、涂污文物的;
(三)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或古文化遗址范围内乱堆乱挖危及文物安全的;
(四)未经批准,擅自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拍摄文物、拓摹碑刻或拍摄影视片的。
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由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或会同有关部门责令赔偿损失、恢复原状、没收非法所得、吊销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并可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一)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堆放危险物品、排放污水、废气等,危害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破坏文物景观,情节严重的;
(二)私自经营文物或文物监管物品的;
(三)擅自挖掘古遗址、古墓葬及其它地下、水下文物的;
(四)在基本建设和生产活动中发现文物时,不保护现场、不按规定报告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或不上交已出土的文物,或继续强行施工造成文物破坏的;
(五)擅自改变文物保护单位原状,或迁移、拆除的;
(六)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或建设控制地带内擅自兴建工程,或改变批准的设计方案的;
(七)对没收的文物自行收藏和处理的。上述行为,应当给予治安处罚的,由公安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当事人对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罚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讼。对复议机关的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讼。在法定期限内,当事人不申请复议,不提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处罚机关可依法强制执行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篇7
【关键词】研究生英语教学 以生为本 学研结合 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5-0009-03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外语技能已经成为鉴定人才的重要标准,作为工具学科的外语教育的紧迫性也日益突出。20世纪50年代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各国的教育在世界科技、经济的繁荣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如何提高外语水平、培养复合型人才,成为推进国际交流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在各自的教育改革中,都把外语教育改革放到了重要位置,都在加强外语教育改革,以增进与他国的了解,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最终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比如,在荷兰学术层次越高的人英语越好,而且往往掌握多门外语。又如,印度虽然综合国力不强,但其软件业的发展却十分迅猛,这与印度占世界英语人才存量仅次于美国以及他们的英语优势有关。又如,日本于2002年推出一项教育改革方案:《培养“能够使用英语的日本人”的战略构想》,又于2003年出台《培养“能够使用英语的日本人”的行动计划》,计划通过改进英语教学的方式方法和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等手段,为日本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能够掌握英语的国际化下一代。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新加坡的英语教育侧重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等细节问题,如交际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引入和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等,其英语教育改革对促进新加坡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国内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为能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国际环境,我们面临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全国各地高等院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对研究生英语教育进行教学改革,主要表现在:
* 课题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编号:2010-SCG57)
②④111621云南省考古研究所等.云南剑川县海门口遗址第三次发掘[J].考古,2009(8)
③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龙腾勘探有限公司.云南省剑川县海门口遗址考古勘探工作报告(内部资料),2009.8
⑤⑦⑨云博筹备处.剑川海门口古文化遗址清理简报[J].考古通讯,1958(6)
⑧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内部资料。
12徐学书.关于滇文化和滇西青铜文化年代的再探讨[J].考古,1999(5)
13李晓岑、韩汝玢.云南剑川县海门口遗址出土铜器的技术分析及其年代[J].考古,2006(7)
1419李昆声、闵锐.云南早期青铜时代研究[J].思想战线,2011(4)
15崔剑锋、吴小红.铅同位素考古研究——以中国云南和越南出土青铜器为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17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二)[J].考古,1972(5)
18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十七)[J].考古,1990(7)
20北京大学考古实验室内部资料。
22戴宗品.云南永平新光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2002(2)
23云南考古研究所等.云南大理市海东银梭岛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2009(8)
24阚勇.云南宾川白羊村遗址[J].考古学报,1981(3)
2527戴宗品.云南永仁菜园子、磨盘地遗址2001年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2003(2)
26阚勇.元谋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学报,1977(1)
28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文管所内部资料。
29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大学历史系.昌都卡若[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30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60(2)
31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柳湾[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32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考古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33阚勇.云南剑川鳌凤山墓地发掘简报[J].文物,1986(7)
34闵锐、万娇.云南大理市海东银梭岛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2009(8)
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的课程设置:分级分层次;知识型、技能型;基础型、提高型;综合型、单项技能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研究生英语的教材建设:研究生英语写译教程;英语听说教程;跨文化交流教程;实用听说教程;实用写作教程;实用翻译教程;国际会议英语;论文写作与发表。
研究生英语课堂的教学改革:坚持集体备课制度;严格教学过程的管理。
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的考试改革:比如,北京市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程测试;清华大学水平2英语测试;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英语口语测试。
研究生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比如,清华大学网络写作平台建设;北京理工大学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建设。
通过对中国美术学院不同英语学习水平和各个专业的研究生进行调研的结果,发现存在的问题有:研究生英语教学基本上与大学英语教学雷同,只注重语言的基本训练,没有形成研究生英语教学阶段的特色和重点,无法为研究生的专业研究与发展提供直接的支持;教学中忽视了艺术类学生的认知特点,忽视了个性化语言学习的需要,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进步缓慢;教学内容单一,一直以来都是使用普通高校(文理科)英语教材,难以满足研究生的学习要求,这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灵性;教学方法陈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测试评价体系缺乏合理性,学生的成绩主要由期末考试决定,学生中普遍存在“为考试过关而学英语”的现象等。
笔者认同白靖宇教授的观点: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即“专业知识+外语知识”。外语能力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获取信息的能力,二是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三是沟通交流的能力;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四种能力:一是获取知识的能力,二是创造知识的能力,三是应用知识的能力,四是合作交流沟通的能力。白靖宇认为外语创新学习,首先要求研究生转变学习观念,英语教学要从传授语言知识转变为培养学生搜寻、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外语学习方法要适应时代,同样也需要个性化。
作为美术类的高等院校,中国美术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成绩卓著的艺术人才,其教育成果和教学水平毋庸置疑属于高水平。随着21世纪的发展进程,艺术类专门人才也越来越多,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之下,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更高,除了具备过硬的艺术业务水平之外,需要专业人员能够较熟练地使用外语在各自的领域与国外同行进行交流、探讨与合作。研究生英语教学之目的,除了帮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言技能,还必须实现以语言为载体的多维文化视野拓展,让英语教学与时展、社会需求和个体需要紧密结合而体现出其鲜活的生命力,让艺术研究生的激情和创造力在语言学习上也得以较充分的展示和发挥。
本课题围绕“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例,探讨研究生英语教学如何适应我国21世纪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展开研究。
二 教改思路
李岚清在《高校大学外语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的序言中说:“当前,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加速发展,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正日益突出。外语教育在加强国际交流、对外传播我国优秀文化、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方面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研究生是我国高校高层次的学习者,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较高的起点上,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使他们掌握英语这门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和国际交流活动。
针对美术院校的研究生英语教育,针对艺术类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艺术领域语言与材料,进行英语教学改革,尝试走出一条适合美术院校乃至整个艺术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之路,使英语真正成为学生认识世界切实有效的工具,而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由此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美术院校研究生教学特点为出发,视语言和艺术互利合作共进,使语言认知与艺术实践活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消减心理隔阂。通过围绕美术和人文等艺术专业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语言学习,有助于学生在语言技能提高的同时,逐步完成艺术和人文素养的积淀,促进营造良好的校园语言学习及文化氛围。
第二,研发适用于美术类研究生英语学习的教材、配制多媒体课件和利用网络资源等,改善传统的检测手段和方法,促使英语教学功能从单纯基础语言培养向语言实用能力转移,特别是向专业英语能力培养转移。
第三,以学带研,以研促学,学研结合,以专业助推英语学习,以英语提升专业研究。学习、研究、应试三位一体,互动、互利、互促、共进,从而实现:调动英语学习主动性,提升专业研究能力,并提高英语考试成绩。
第四,以生为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为核心,注重语言教学的个性化,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其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最大可能地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达到学习的良性循环。
三 实践措施
1.开展教学改革课题研究
组织教师积极申报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展开理论研究。更新教师观、学生观和师生关系观,改变教学理念,使语言和艺术互利合作共进。艺术研究生作为成人学习者,有自己的学习环境、特点和风格。这决定了课程只能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和教师协商制订适合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并且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进行调整。
这些年来,笔者先后完成了浙江省教育厅及中国美术学院重点课题:“美术学院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美术学院英语课程的教材探讨与开发”和“英语考级词汇幻灯动画记忆的探索与实践”等。
2.研发课程资源
蔡基刚在论述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时说:“我们应强调课程设置,逐步把重心移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ESP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他就内容型教材作了这样的描述:将语言教学与学科知识学习结合起来;根据学科知识,并不十分专业,但比较有系统;引导学生注意的是内容,让学生在内容学习中“习得”语言,扩大词汇量;将重点主要放在社会语言和语言策略的学习上,放在语言使用和交际上。
合适的教学内容是实现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在开发美术类研究生英语课程资源时,将英语语言教学和专业学科知识学习结合起来,课程内容的选择就是根据美术学科知识,虽不十分专业但比较系统,同时注意内容的趣味性、信息性和可操练性,以引导学生在接触专业知识的内容学习中“习得”语言,并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从内容选择到结构安排到教学活动设计再到课后练习规划,均从美术类学生的实际出发,语料新颖实用,文章短小精悍,题材多样,体裁不拘。文章主要选自当代英美书刊及互联网部分网站,有的是从某些著作中摘录的片段,有的是在原材料基础上略作改写以适合美术类学生的英语水平的短文。
笔者至今编写出版教材:《美苑英语——造型篇》《美苑英语——设计篇》和《美术英语》。
3.配制特色课件
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手段,集文字、图形、图像及声音于一体,生动有趣的内容加上图文并茂的界面,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现代信息技术还能创造真实的情境,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其多感官并用感知语言,从而达到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效果。
运用多媒体技术精心研制《美苑英语》《美术英语》教材的特色课件。这些课件的特点:(1)融语言基础知识学习于专业短文阅读之中,使语言知识更具吸引力,提升教学效果;(2)利用网络资源提供的背景知识补充于课件中,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其求知欲;(3)编入配套练习,突出重点、形式多样,兼顾语言学习和专业知识;(4)PowerPoint课件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声像俱佳、色彩悦目。
4.激活课堂教学
充分重视课堂教学的作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展开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教学效果明显:学生结合自身专业和学习兴趣展示各自独特的学习成果。
人本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应该是意义学习,它不是仅仅涉及事实累积的学习,而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等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这种学习效率最高,且掌握后不容易遗忘。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在阐述人本主义教育要素时指出:教师应重视作为个体的学习者,尊重学生的个人需求和个人情感,鼓励学生的自我选择和自我责任感,为具有真实个人意义的学习和全人教育创造最佳条件。他认为,学习过程应该是自发的并且有学生的情感和认知因素共同参与的;只有这样,学习才能够持久地渗透到学习者个体全人发展的各个方面。
学习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是学生在与教师、学习任务以及外部环境的互动中不断构建意义的过程。良好的课堂气氛是由教师和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彼此合作共同营造而成的。这种互动表现在:授课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把教学内容同学生的个人需求联系起来;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个性、人格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
艺术类学生本来就想象力丰富,当他们在实践这种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时,各自展现出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图文并茂的PowerPoint课件,加上声情并茂的解说,让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或结合自己的专业,或结合自己的兴趣点,利用课外时间查寻资料、获取信息,组织好材料、准备成讲稿,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交流互动。交流时由于各自专业或不同兴趣所带来的心灵碰撞、智慧启迪,进而展开讨论、相互学习、分享快乐。作为教师,适时给予点评,与学生互动共进。
5.带动课外教学活动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只是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者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主要是通过自身体验和独立思考而逐渐培养起来的。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尊重每个人的独立人格,保护每个人的自尊心,帮助每个人充分地挖掘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教学活动从课堂向课外延伸,实现学生在课内学到新东西、留下新疑问,带着求知欲和好奇心在课外查找相关资料,进行课外学习的目的。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和网络资源,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相互交流的“学研结合作业”都是课外完成的。“Tell me and I forget.Show me and I remember.Involve me and I learn.”事实正是如此,获取知识主要靠学生自己的实践与探究。
6.改革评价方式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强调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而研究生英语评价体系一直以来只是一维的,即通过统一的测试检查学生语言知识获得与否。为了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重视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我们改革评价方式:树立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新的评价观,将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坚持评价标准多元化和评价形式多样化;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期末考试中考核常规技能(听、读、写、译)的成绩与平时课内课外学习行为和能力的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模式。
四 结束语
目前,研究生“学研结合”的演讲作业以及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所需研读的或翻译的英语原版著作等,均被视作研究生“学研结合”的成绩,其中的优秀篇章将结集公开——既可以作为研究生英语学习的成果,又可以作为后来者们新颖的学习参考资料。
笔者在研究生英语教学创新实践的路上,才迈出一小步,必将继续尝试着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来传授专业学科知识,以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来激发他们对英语的兴趣,从而改变目前研究生英语教学发展的瓶颈,培养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各自专业领域内的信息,并参与各种学术交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新闻中心.白靖宇教授畅谈研究生外语教育与21世纪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EB/OL]. http:/// bencandy.php?id=2751
[2]王守仁.高校大学外语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3]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3
[4]蔡基刚.试论第五代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理念和原则[A].邱东林、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探索与展望[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65
篇8
初步印象:羽毛球?钢盔?
FSW-0和FSW-1具有相同的外形,其形状为羽毛球状的钝头截锥体,最大直径为2200毫米,总长是3144毫米。0号分为两个舱段:仪器舱和回收舱;有11个分系统。1号和2号则增加了一个压力控制分系统。FSW-2的外形与0号、1号相差较大。相当于在它们原结构底部增加一个高1500毫米、直径2200毫米的圆柱段。其总长为4644毫米,最大直径为2200毫米。
带相机上天 送胶片着陆
三种型号返回式卫星的有效载荷都是胶片型可见光遥感相机。FSW-0为一台棱镜扫描式全景相机,FSW-1为一台画幅式相机,FSW-2为一台节点扫描式全景相机。卫星发射前装有一定数量的胶片,发射入轨后通过星上的程序控制装置或地面遥控使相机对地开机照相,按地面计划的摄影区域,获取地物目标信息。卫星完成全部摄影任务后,返回舱脱离运行轨道,带着摄影胶片返回地面。卫星应用部门将摄影胶片冲洗处理后,获得地面景物的照片。
一去一回走一趟 一真一幻落人间
卫星升空 运载火箭起飞后,完成主动段飞行,将卫星送到预定的轨道;卫星和运载火箭分离,卫星入轨;星箭分离开关启动姿控、程控系统工作。
执行任务 按预定的计划,由程控指令开机,对预定地面地区照相或进行其他科学试验。
实施返回 首先将卫星调整到返回姿态,再将两舱分离。制动火箭点火,返回舱脱离运行轨道,卫星以一定的再入速度飞向地球。在通过稠密大气层前,FSW-2抛掉含有制动火箭的制动舱,而FSW-0、FSW-1,则在进入稠密大气层后速度减到一定值时抛掉制动火箭和返回舱大底。当回收舱到达一定的高度时降落伞开始工作。在开伞前无线设备开机,地面接收无线信号并跟踪目标,直到回收舱降落地面,回收人员到现场将舱体收回。经过这去回一趟的飞行,卫星飞行任务才算全部完成。
遨游天宇数日 带着成果荣归
三个型号的返回式卫星,用回收遥感手段获取了大量有用的地面目标信息,在完成遥感主任务的同时,还以搭载形式完成了大量的科学试验。
三个返回式卫星型号从对地面目标特征考察和目标定位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遥感摄影。FSW-0和FSW-2的遥感目的主要是目标特征考察。FSW-1的遥感目的主要是目标定位和地图测绘。将两方面的成果结合起来应用,对我国城市规划、地质地震调查、石油开采、港口建设和海岸测量、河流污染检测、森林资源调查以及绘制准确的我国地形图,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地质部门专家对照片进行纠正处理,绘制出1∶5万到1∶20万的地质图。专家经比较得出,如果人工测绘,大约需30人花6年时间才能完成,而利用卫星照片,一个人3天左右即可初步完成。
石油勘探专家指出,用卫星照片进行石油勘探大有可为。以柴达木盆地依克雅乌汝构造为例,1956年曾作过1∶5万的地面详细调查,测点548个,共26人室外工作四个半月查清此构造,现在用卫星照片只要过去三分之一的时间。专家还认为,利用卫星照片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地下水资源地段。
海洋专家小组指出,从照片可以看出流入渤海湾的黄河、海河、滦河的泥沙流的流向规律和相互作用情况,为解决渤海湾内的流系规律及天津新港泥沙回淤课题提供了有效的资料。通过照片还可以发现海水的污染,胶州湾的海域照片,可清楚显示海水的污染范围。可分析海冰的类型及分布范围,对渤海海冰的预报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国防意义。判读海南岛海域的照片,可以看出水下地形的起伏情况。如对这些照片经计算机处理,加上少量的实测数据,可以得到该海域的水下地形图。对于海岸调查,国家海洋局1971年用三条调查船,160余人野外工作三个多月,完成50千米的海岸区域调查。经过几年的处理作业,才于1974年得出5.5幅1∶2.5万的海岸带图。而用1∶25万的遥感照片,几个人用几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该作业的绝大部分工作。
国家地震局专家用卫星照片绘制了《北京北部地区主要断裂构造图》,构造图能够清楚地显示山区、山间盆地和平原,根据它们的地震地质特点,判断出该地区的地质断裂带,对地震台站和地震测点的布置较快地提出选择方案。
国家测绘局的专家认为,1987年FSW-1的发射成功,使我国对国土目标的摄影定位问题得以解决。
考古专家用返回遥感照片进行考古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内蒙昭乌达蒙的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湖旁的应昌路古城,为元朝初年所建,本世纪初发现。1961年考古勘测为650×600米的平面形状,按此次遥感照片测得平面形状为800×600米,纠正了1961年测图的错误。用遥感照片对金代界壕遗迹进行考察,得到了比考古勘测更准确、清楚的走向,在学术上具有重要价值。
FSW-2返回式卫星研制成功后,遥感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照片的地面分辨率比FSW-0有大幅度的提高。
中国返回式卫星在完成对地遥感观测的主任务的同时,还以搭载的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试验。
空间生命科学实验。主要是空间蛋白晶体生长实验和空间细胞培养实验。在FSW-2上还进行过细胞培养和微生物生长实验等。
空间材料加工实验。主要是两种半导体材料的空间晶体生长,一种是以砷化镓半导体材料为主;另一种是以碲镉汞半导体材料为主。其他半导体材料还有锑化铟、锑化镓、钇钡铜氧化物等。还在返回式卫星上开展了超导材料空间热处理实验、难混合金及偏晶合金空间重熔凝固实验、液体―固体及液体―液体界面研究水溶晶体空间生长等空间材料实验。这些材料加工和实验,都需要在微重力环境下进行,且实验后样品必须回收,这样的条件只有返回式航天器可以做到。中国返回式卫星提供了这种地面难于模拟的条件。
卫星应用技术试验。主要做了CCD图像传输试验、微重力测量,以及GPS接收、光盘信息存放、电子信息传输接收、锂电池上星、空间辐射剂量测量等应用技术试验,
农作物种子和微生物空间实验。卫星空间运行时的舱内环境,其微重力、辐射、真空等,都与地面不大一样。一般来讲,对种子在植物生态、生理和遗传等方面产生变异影响。空间育种就是从经过空间飞行产生变异的种子中,选其优良,去其劣质,培育出优良品种的。如搭载后的青椒种子,可培育出质量达400克以上的优良青椒,这种青椒已在黑龙江进行较大面积的栽培。很多微生物菌种,作为无源搭载样品在返回式卫星上也进行了实验。实验表明,有些菌种样品返回后用于生产抗菌素、生物酶等医药产品,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农作物种子的空间实验,为培育农作物优良品种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目前,我国正计划发射专门的育种卫星,将返回式卫星技术应用到农业领域。
未来,中国名牌仍将生辉
返回式卫星遥感为中国航天遥感事业首开先河。返回式卫星的成功,使我国成为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卫星以其发射回收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堪称名牌产品。在中国传输式遥感未投入使用之前的20多年里,中国国产的航天遥感资料都是来自返回式卫星。她的成果被应用到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返回式卫星技术的成功,也为中国载人航天技术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完成遥感主任务的同时,返回式卫星还进行了大量的搭载科学试验,充分体现了“一星多用,多方收效”的总体设计思想。利用卫星的有效资源和飞行试验机会,进行可回收和不回收的各种科学试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试验成果,获得了国内外广大用户的高度评价。
篇9
[关键词]三峡地区 文物 保护
一、三峡地区文物概况
论及三峡,学术界有不同的指称。但通常情况下,三峡地区指西起重庆,东至湖北宜昌的659公里的长江干流及支流流经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在地势上处于我国第二阶梯的东部边缘地带,东接江汉平原,西倚明月山脉,北连大巴山脉,南靠武陵山与大娄山的余脉,中部为巫山山脉横断,境内地形复杂,地势差异较大,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
文物,在国际上尚无一个被各国共同确认的统一的定义,我们认为,文物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人类创造及与人类有关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和纪念价值等的古代、近代、乃至现代的物质文化遗存(如遗物、遗迹)的总称。文物,是不能复制的永恒的历史,也是一个民族辉煌历史最有力的证明。文物见证了历史的发展,见证了英雄人物的丰功伟绩。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等。
三峡地区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上承巴蜀天府之国,下连湖广鱼米之乡,历史上是巴蜀文化和楚文化,巴文化和汉文化交汇、融合的地带,三峡地区的文物古迹是该地区先民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关于祖先的珍贵信息,如在巫山庙宇镇龙骨坡发现的巫山猿人遗址。考古发现其年代距今约201-204万年。是我国境内迄今发现的最早人类化石,这为人类起源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佐证。
综合各种文献资料,笔者认为,按照保护的内涵,三峡文物可以分为三类:地面文物古迹。地下文物遗址及墓群、残址,博物馆与馆藏文物,其中这三类下面又有许多分支,如地面文物古迹包括‘阙、古城墙、文庙、武庙、水下题刻、传统民居、古镇、栈道等。1986年经文物普查,就重庆地区登记在内的文物点就有12898处,数量可观。
但近年来三峡文物在保护方面却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原因有以下两个:
(一)三峡水利工程
按照三峡工程可行性报告选定的正常蓄水位1.75米建设方案,三峡水库库区淹没将涉及湖北省的宜昌、秭归、兴山、巴东4县,重庆市的巫溪县、巫山县、奉节县、云阳县、开县、天城区、龙宝区、五桥区、忠县、石柱县、丰都县、涪陵市、武隆县、长寿县、江北县、巴县、重庆市区、江津市18个县市。其中将全部或部分淹没2个县级市、1 1个县城、140个集镇、326个乡,1351个村。受三峡水库淹没影响,需搬迁县城9座。集镇106个。而在这些要被淹没或需要搬迁的各个市、县、镇、村里,有美丽的忠县石宝寨、有令人景仰的云阳张飞庙、有被誉为“袖珍古城”的大昌镇等。这些重要的文物古迹是否也要随着各地区的淹没和损毁而面临同样的命运呢?回答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没有权利放弃祖先留给我们的重要文化遗产。
(二)城镇化建设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化进程同样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城镇化意味着现代化,不一样的建筑群、不一样的生活生产方式。而我们的古镇等却与城镇化的要求格格不入。是要城镇化建设还是要继续保留我们的古镇呢?“两手抓”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既要进行城镇化建设,又要保留古镇。
经过探测,有1087处文物保护项目列入三峡库区文物保护规划。
二、三峡文物的价值
三峡地区历经了数千年的历史,三峡文物古迹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遗产,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唯一遗产。这些文物古迹跨越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一直到近代。被称为一部“中国实物通史”。保护三峡文物古迹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诸方面。
(一)历史价值
文物。无论是遗物还是遗迹,都是先民在人类历史上创造并遗留给我们的物质文化遗存,同时文物又是一定历史时期人类为适应生活、生产和其他社会活动之需的产物。它被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体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蕴含着该时代的各方面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无不有利于我们探索过去的未知世界。因而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1)、重现历史三峡文物中包含了许多旧石器时代遗址和古生物化石点,如丰都高家镇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露天石器制作工场,历史本无法重演,但这些历史文物古迹却勾勒出旧石器时代的先民生活的社会面貌。大致恢复了旧石器时代的历史,让我们犹如自己身临在那个古老的时代。
(2)、揭示历史本来楚文化这一概念一直沉睡着,人们对它也只有支离破碎的认识,但近50年,随着大量楚文物的相继出土。一次又一次地填补了先秦文化的空白,楚文化的博大精深开始为世人所公认。
(3)、揭开谜底在三峡库区发现的巴人遗址和墓地,许多遗址是江边河畔的小聚落,但在巫山县紧临大宁河东北侧发现的双堰塘遗址。忠县井沟一带的中坝、哨棚嘴、瓦渣地等遗址群。云阳县小江之侧的李家坝遗址和墓地。面积都达数万平方米,内涵丰富,是从商至汉初时期巴人的中心活动地带。在涪陵市的小田溪。则在70年代时已经发现了战国末至秦代前巴人集团首领(巴王)的墓地,如果能对这些遗址和墓地很好地进行发掘,或许将揭开千古巴人之谜。
(二)科学价值
文物所具有科学价值,系指文物蕴含的知识、科学与技术信息。各种文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产生它所处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如陶器发明具有划时代意义。
丰都的玉溪遗址群主要是新石器时代唐宋时期多个时段的古代文化遗存,特别是以玉溪下层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玉溪下层石制品极为丰富,0406探方最具有代表性。通过对标本的观察,结合统计数据,石片的选择和石片与石核在数量上的巨大反差,反映出石料选择和打片技术成熟而独特。石器以磨制石斧为主单一的品种与渔猎经济更相适应。这些都反映着玉溪下层居民以渔猎、捕捞为主的生产方式、打制石器的技术水平及其文化形态。
(三)艺术价值
文物古迹的艺术价值主要是视其所具有的审美、欣赏、愉悦功能、借鉴作用和美学、美术史、艺术史的资料价值。p53如云阳张飞庙在空间构成、造型、装饰和形式上就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云阳张飞庙被是最受当地人们景仰的文物古迹,它的艺术价值有其独特之处,让各地旅游者也流连忘返,主要是因为它充分利用自然地形,与山石、古木浑然一体,以柔丽的人工之美与粗犷的自然之美形成强烈的对比。构成长江上重要的人文景观,因而它有“巴蜀一胜境”的盛誉。
(四)其他价值
文物古迹除了以上价值外,笔者认为它 还有文化价值、旅游价值、纪念价值等。
三、三峡文物的保护
当今世界,保护人类共同创造的文化遗产,保持各民族的文化特性,保护各国的文化遗产,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和要求,为此。许多国家都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了保护文物的法律和法规,从而加强文物的保护和管理。
从1992年6月到1995年3月,国家文物主管部门组织30多家有关科研单位及大专院校的专门队伍进入库区,开展文物遗存的调查、勘探、测量和试掘。
1993~1995年。国家文物局组织制定完成了三峡工厂库区文物保护规划。从1997年底起。大规模的文物保护工作已经开始。
三峡文物是三峡地区先民留给三峡儿女的遗产,是三峡文化的根基,体现着原始先民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而尊重和保护三峡地区的文物不仅是三峡儿女的义务,同时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义不容辞的责任。保护三峡地区文物,就是保护三峡地区的根基。这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笔者认为
(1)提高对三峡文物的认知。文物反映着过去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将,文物是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国家在文化遗产的评价体系中,应强化对文物的重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自觉。只有提高了人们对文物的重视程度,才能使更多的人参与到文物的保护浪潮中来,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人们对保护文物的消极思想。
(2)立法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制定为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行业标准,为进一步的保护工作创造了条件。同时制定了一个满足目前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求的《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条例》。我们的保护工作规范化是提高整体保护水平的重要途径,而根据新的文物保护单位的实际状况。实事求是,合理地调整相关的规定,或制定补充性的法规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到中国。小到三峡,合理的法律法规是保护三峡文物在政策上的重要措施。
有的不法分子利用文物的各种价值,以身犯险,进行文物走私活动,对于这一类犯罪分子我们应严厉打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树立法律威信,以国家强制力来保护文物。
(3)资金投入
三峡文物保护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三峡地区除了利用本地区的资金外,还应加强与其他地区乃至其他国家的合作。仅靠国家对文博事业的资金投入是远远不够。如果能够建立文物保护基金固然好,如果不能还可以进行文物保护募捐,让三峡地区,乃至全国、全世界都投入到三峡文物的保护中来。
(4)三峡文物保护内涵
为了贯彻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和“重点保护,重点发掘”,“最大限度地抢救,力争把损失减少到最小”的原则,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地面文物古迹的抢救。这是首要任务之一,也是当前抢救的重点。地面文物的保护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就地保护。如白鹤梁枯水题刻,忠县石宝寨、白帝城等。第二类是搬迁保护。如张飞庙、屈原寺、秋风亭、大昌民居等将进行整体搬迁。对大量的石刻、题记、石窟、造像等可将其切割下来,凿石搬迁。第三类是取齐资料。对一些不可能搬迁的文物,取齐资料,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原始依据。
第二、地下文物的抢救。地下文物应采取考古发掘、勘探和登记建档三类措施。考古发掘又分为全面发掘、重点发掘、一般发掘和小面积发掘四个等级。通过有层次地考古发掘地下文物,使175米蓄水淹没的不为人知的文物减到最少。同时做好勘探和建档工作,使将永久沉入江底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仍然有史料留给后人,使古老而灿烂的三峡文明不会出现“断代”现象。
第三、博物馆、馆藏文物的保护。首先要对各种文物的档案资料进行妥善保管。文物的档案记录了文物的相关重要信息,凝聚着广大文物工作者的心血和智慧。见证了长江文明的发展历史,具有惟一性和独特性。对人们全面认识三峡地区的人文历史,从而进行长期的综合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其次要控制调节馆内温度、湿度及空气成分,文物出土前能承受的温度、湿度和馆内的温度、湿度不尽相同。这有可能破坏文物原有的质地,同时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对文物有可能有腐蚀性,这样的一系列不利因素是馆藏文物的“致命杀手”。因而严格控制文物保存的温度、湿度,保持空气的洁净,是保护馆藏文物的重要手段。
第四、征集、收购社会上流散的珍贵文物。有些文物市场上流散着一些盗墓分子盗来的古董,有的年代还比较久远,有重要的价值,对于这一类文物我们应用适当的价值进行收购。另外有些文物属于个人私藏品,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对于这一类文物我们应当以适当的价格进行征集或劝其自愿赠送。毕竟文物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
第五、人才的培养。就目前而言,三峡地区乃至全国的文博事业的专业人才奇缺,一方面是现实急需高级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一大批老专家年事已高,相继地从岗位上退下来,急需年轻人接班。因而我们应在库区各高等院校设置相应的专业,培养后继人才。
篇10
西安市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保护管理办法全文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以下简称未央宫遗址)的保护和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西安市周丰镐、秦阿房宫、汉长安城和唐大明宫遗址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未央宫遗址的保护和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未央宫遗址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以省人民政府公布的范围为准。
第三条 未央宫遗址的保护和管理,应当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正确处理未央宫遗址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关系,确保未央宫遗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四条 未央区人民政府负责未央宫遗址的保护管理工作。
汉长安城特区管委会具体负责未央宫遗址的保护管理工作。
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未央宫遗址保护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
其他与未央宫遗址保护工作相关的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保护工作。
第五条 未央区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未央宫遗址的保护,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六条 未央宫遗址不得转让、抵押,建立博物馆、保管所或者辟为参观游览场所时不得作为企业资产经营。
第七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有依法保护未央宫遗址的义务,并有权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进行制止、检举和控告。
第八条 未央区人民政府可以对在未央宫遗址保护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九条 市级相关部门、未央区人民政府及汉长安城特区管委会应当加强对未央宫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环境的治理,严格控制各类建设活动和设施设置。
禁止在未央宫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任何危害遗址安全、破坏景观或者污染环境的建设活动。
第十条 在未央宫遗址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可能影响遗址安全性、完整性的活动,除保护、展示及必要的辅助设施外,不得对遗址本体进行任何作业,禁止进行与保护无关的其他建设工程及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
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的资质,设计方案应当严格限制附加建(构)筑物,并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按照规定程序依法审批后方可实施。
第十一条 在未央宫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工程建设前,建设单位应当报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组织考古调查、勘探、发掘,所需费用列入建设工程预算。
在未央宫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未央宫遗址的历史风貌,工程设计方案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经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后,报有关部门批准。
第十二条 在不破坏未央宫遗址本体和景观环境的前提下,可以进行适度的展示。
在未央宫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内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得破坏遗址的环境风貌,不得污染环境,不得危及遗址安全。
第十三条 未央宫遗址保护范围内的园林绿化,以及建(构)筑物、景观设施的色彩、体量和风格应当符合未央宫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内涵。园林绿化应当采用本地植物品种。
第十四条 未央宫遗址保护范围内的植被、建(构)筑物等可能对遗址本体和环境造成危害或者影响的,汉长安城特区管委会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隐患。
第十五条 未央宫遗址保护范围内应当根据需要设置必要的安防系统,并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和通讯设施。
第十六条 汉长安城特区管委会应当制定各类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发生危及遗址安全的突发事件时,汉长安城特区管委会应当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并同时向市人民政府和省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第十七条 确需利用未央宫遗址拍摄电影、电视和其他音像资料或者举办大型活动的,拍摄单位或者举办者应当制定文物和环境保护方案,按照审批权限,报相应的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汉长安城特区管委会应当对拍摄单位和举办者的活动进行监督。
第十八条 未央宫遗址保护范围内的文物遗迹应当实施原址保护。发现、出土的文物,应当交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文物收藏单位收藏。
第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第二十条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未央宫遗址保护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依法予以赔偿。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20xx年8月26日起施行。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今西安市未央区未央宫乡,位于汉长安城西南部的西安门里,又称西宫,刘邦称帝后七年(前220xx年)始建。未央宫在西汉以后是新莽、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七个朝代的理政之地,使用时间达36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