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策略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8: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才培养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1+X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改革
全球经济在目前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时期,在信息时代,我国物流业随之迎来了新的发展以及战略机遇。中职类院校作为培养物流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应该迎合党的精神,立足于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提高现有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能力,以就业为导向,满足现有社会发展需求,解决学生就业等问题。
一、1+x证书培养制度的内涵
1+x证书制度模式是基于国家的职业教育情况提出的,其中是为了满足中职类院校物流专业培养目标多元化,综合素质大幅提升,从单一技能操作发展为一专多能,进一步解决国家现有的结构性就业问题。目前该制度在一些应用型的院校进行试点,在一些中职类院校开始普及。其中1代表学历证书,x代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制度是在学生完成基础学业课程上,再进一步获取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就业提升自身综合水平。其中该制度为毕业生提供了自我发展的平台,也为相关就业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参考凭证。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更是能够代表就业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综合能力[1]。
二、1+X证书制度在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中推行的优势
(一)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1+X证书是以学历结合专业技能水平为结合,将专业技能融入到学校人才培养中,有利于提高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更能够满足现今社会发展,适应产业的转型速率。解决现有教学培养人才的单一化途径,让单一化发展转变为多元化发展,为飞速发展的物流业提供优秀的高素质人才[2]。
(二)推动课程优化升级
在物流业发展的今天,中职类院校需要适应物流企业相关的需求,因此在课程设置上需要添加相关适合就业的实践操作。对于人才培养而言,1+X制度能够很好地推动课程的优化升级,在打造相关专业课程时将理论知识进行具体的讲解,并且对物流专业的相关基础操作配有详细的说明。具体体现在物流专业的业务操作的注意事项、物流行业标准、结合具体的操作实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好相应的课程设置。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打破课堂与就业的界限,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统一,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理论与实践课程共同进行,此举能够解决传统职业教学的一些弊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就业。在课程开展时,学生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其专业的相关动态以及行业标准,以此为目标,提升自身的岗位技能[3]。
(三)推动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校企合作是现如今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一环,对于高度发展的物流业而言,其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作为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国家教育部同中职类院校在实践方面加入了教育资金的投入一些物流企业在1+X制度的推行下,积极响应与中职类院校的深度合作。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了解物流企业的工作流程,其细节深入到物流订单、物流配送、客户服务等方面。这一认知弥补了理论知识的单一性,更灵活地加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不仅如此学校可以开设企业家讲座,激励出学生的实践热情。在1+X制度实行的课证融合背景下,以企业发展方向为实践问题引导学生对以后的就业方向进行多方位思考,做到人才培养的双赢局面[4]。
三、1+X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物流行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为了满足我国物流行业的人才需求,职业院校通过培养大批专业人才,从而满足物流市场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本文主要根据1+X证书制度对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具体分析如下:
(一)人才培养方案缺乏调研,不与时俱进
职业院校在对物流专业学生进行培养教学过程中,老版教学资料和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教学需求,教学资料过于老旧,教学方式过于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学内容与物流市场情况不符,所学内容过于老旧,无法符合当下物流企业发展情况,从而导致学生就业后无法适应物流企业工作方式,甚至难以就业。同样,企业难以招聘到合适、满意的人才。
(二)实践教学环节较薄弱
物流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将结合。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践经验值要高于理论知识的学习。由于职业院校物流实践实施设备专业器械稀缺,没有专业的师资基础,没有指定的实践教学场地,因此物流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简化相关实践课程,无法保证学生的实践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从而导致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弱,在物流企业实习过程中,无法充分体现学生物流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操作能力。
(三)缺乏有效教学评价机制
职业院校在对物流专业学生进行培训时,需要在实际实践教学过程中评价学生的表现情况,并且需要制定针对性的评价机制方案。另外,由于职业院校在目前没有具备完整的物流教学课程管理方案以及物流教学管理体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会迷失学习的方向感以及目标感,从而导致学生无法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技能以及操作能力。
四、1+X制度下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一)打破物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界限
职业院校为我国物流企业培养一批优秀的物流专业人才,首先,物流专业人才需要获得职业学院学历证书,并且在职业院校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以下几方面知识点:(1)需要掌握物流业务基本操作流程的相关理论知识;(2)在物流业务流程操作过程中,需要了解掌握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要求学生对人员设备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合理的人员设备作业;(4)要求学生在物流业务操作过程中,及时对突况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及时制定解决方案和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物流专业人才需要具备反应能力以及综合职业能力。职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将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相结合,从而有效的提高物流专业学生学习效率,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融合,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另外,职业院校还可以定期开展岗位实习,职业院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安排学生去企业进行实习学习,从而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物流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物流业务操作流程,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职业院校大力培养复合技能型物流人才
近些年来,随着物流行业快速发展,职业院校大力培养物流专业人才,物流专业人才将是物流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部分。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AR智能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在物流行业中,物流专业人才不仅要了解物流企业中高层管理制度,还需要了解物流企业所涉及到的货物种类、相关设施设备等。因此,职业院校不仅仅需要培养物流专业人才,还需要培养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物流专业人才不仅仅具备物流业务操作相关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相关其他方面的知识理论和技术技能。例如:职业院校需要培养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以及需要培养AI、AR等相关智能信息技术,从而有助于物流企业工作过程中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范畴以及工作效率。
(三)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职业院校为了培养出专业型人才,投入大量的资金构建一套完善的物流实践教学操作系统,并且通过采取校企合作方式,让学生到物流企业进行实习、学习,并且在物流订单处理、订单配送、客户售后服务等过程中熟悉物流企业相关的业务流程,从而使学生积攒实践经验,提高操作能力。在物流企业实习过程中,对学习到的物流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学习。职业院校还可以通过邀请成功的物流企业家来学校进行演讲,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职业院校还可以通过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新设企业教学交流课程,企业安排专人来学习进行讲解,并且对物流企业目前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实现职业院校培养物流专业人才的目标。
(四)加强教师实践培训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物流教学方式主要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职业院校需要对教师定期进行教学培训,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联系过程中了解到物流企业发展情况以及企业未来发展方向,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熟悉物流企业相关业务流程等工作,并且加强培训学生实践教学内容。教师在与企业管理人员交流学习中,将培训内容规范做记录,并将培训内容编制成物流实践教材,从而有助于提高物流专业学生的实践课程学习,提高学生整体教学质量。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教师积极配合物流企业开展合作项目,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项目完成情况以及项目进展情况。学生在教师的配合下不断优化改进项目计划方案,从而提高学生物流业务流程工作效率,教师还可以采用考核的方式,对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总结。
五、结论
近些年来,随着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是不断提高,职业院校逐渐完善物流专业人才的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方式。本文主要在1+X证书下对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对性的改进措施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利用校企合作方式,不断提高物流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技能。职业院校通过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优化物流专业实践的设施设备,为物流企业、社会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罗炫梅.智慧物流时代,中职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以鹤山市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广东教育,2020(01):62-63.
[2]尚书山.“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教育,2020(07):28-30.
[3]邓小乐.新疆中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1(05):15.
[4]戴英姿,吴凯.基于物流管理“1+X”与“教,学,赛”创新融合理念《配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20(12):0271-0271.
篇2
摘 要 企业要想获得持续、健康发展,就需要不断增强自身各种能力以赢得未来的竞争,而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其具有能动性、再生性和增值性等特征,让企业人力资源成为一种可以无限开发和增值的资源。于是,在“学习力是第一竞争力”的时代背景下,培训工作就成为了企业培养人才、领先对手的新竞争利器。
关键词 企业培训 战略人才 契合
一、当前企业培训与人才培养脱节的常见问题
随着企业纷纷加大培训投入,企业发现虽然在培训方面投入了很多,但收效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有些企业仍然只把培训作为一项操作性、事务型工作开展,与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存在脱节,指导思想和执行过程都发生了偏差,力度再大,也不过是无的放矢。
(一)人才缺乏与培训无用悖论
很多企业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方面企业高速发展,人员能力跟不上企业要求,企业急需培训来迅速提高他们的水平;另一方面,企业组织的大量培训得不到管理者和员工的认可,产生培训无用的质疑。
(二)前瞻性差,培训对人才培养战略支持不足
企业常常会在实现战略目标过程中更多关注业务指标,而忽视培训上的支持,而最终战略目标难以实现时,才会发现并抱怨人才能力跟不上,培训不够,严重的甚至会丧失竞争优势,处于被淘汰的危险境地。
(三)与管理体系缺乏联系,培训工作“特立独行”
尽管培训的重视程度在提高,但在许多企业的实践中,由于历史惯性、职责分工、管理成熟度等方面原因,培训仍仅被当作人力资源部门一项操作性、事务型工作,与管理体系不能紧密融合,培训更多地被当作额外工作任务而出现推委扯皮现象。
二、以企业培训推动人才长效培养机制建设的策略
企业要建立健全L效人才培养机制,就必须认清当前形势,紧跟发展步伐,不断深化人才培训及开发的内涵。
(一)从战略高度认识企业员工培训,树立培训新理念
我们知道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它只是让人们的脚放上一段时间,以便让另一只脚能够再往上登。员工培训的意义就相当于一把梯子,它是一笔划得来的投资。培训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培训能促进企业与员工、管理层与员工层的双向沟通;培训能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培训能使企业适应市场变化、增强竞争优势,培养企业的后备力量。
(二)完善培训体系,搭建人才梯队
企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实现企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企业的培训体系是指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系统的与企业发展及人力资源管理相配套的培训管理体系、培训课程体系、培训实施体系,以上三个方面把企业培训工作的输入、设计、实施、检验、输出等过程严格有机整合成一个整体,即培训体系。只有通过完善的培训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保持员工持续的工作能力、塑造一流的员工队伍。
(三)寻找合适的培训方法,使员工在培养中得到成长
1.找到适合企业的培训方法。具体到员工学习的方法,除了员工自学外,可以通过实施以下四种培训方法来提升员工的学习力,即:一是课堂讲授法,二是实践培训法,三是个别指导法,四是案例研讨法。
2.满足学员心理诉求,实施精细化培训。如果我们把学习利益和学员的心理诉求结合起来,找到学习的痛点,就能提高学员参与感和积极性。另外组织学习要分层次,从管理层、基层到一线员工都要列入团队学习系统,培训要批次、分对象有计划地进行。
3.正确认识培训评估,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培训工作者如果能发挥“内部咨询师”的作用,提出建设性的建议,相信对于提升培训在组织中的作用将有莫大的帮助。
(四)企业培训与管理体系有效结合,优化人才培养工作
1.建立完善员工绩效管理与人才培养相互衔接机制。对考核落后的员工,须参加适应性再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对绩效考核优秀的员工,可以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开拓思维。通过制订、实施培养方案,达到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的目的。
2.将员工培训与职业管理生涯相结合。包括各种教育、培训与训练,工作的扩大化与丰富化,工作岗位轮换,扩大岗位职责,多种激励措施等,比如:员工在晋升为上一级职务之前,需要参加晋级培训,学习企业管理的基础知识,以转换角色,担当起管理责任。
三、结语
企业要建立长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就要建立基于战略的培训管理体系,因为是企业培育、提升自身竞争力赢得竞争的必然要求。人才培养战略是为了更好地支撑企业的持续发展,把人才培养作为企业发展的创业之本,竞争之本,发展之本,在企业人才培养与培训之间寻找到战略契合点,就会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永远做到“领先一步,胜人一筹”。
参考文献:
篇3
一、国有企业人才培养困境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国企日渐意识到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的加强措施。但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国企人才培养依然面临着重重困境,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长期发展规划。部分国企并未从战略的高度审视人才培养工作,急功近利,不愿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此项工作上,更偏重于从外界吸纳人才资源。二是资源投入不足。我们并不否认企业追求利益的本质属性。然而,有些国企过于放大追求利益的目标,片面地认为人才培养亦是运营成本的一部分,在人才培养投入方面秉持能省则省的态度。由于资源投入不足,致使员工个人发展受限,加上人才培养成效较低,致使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三是工作机制不完善。目前,很多国企尚未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培训相关工作流于形式,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科学性,对员工激励不足,影响了人才培养实效。
二、国有企业人才培养策略
作者结合上文对国有企业人才培养困境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加强国有企业人才培养的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转变思想观念。新时期,国有企业必须要深刻意识到人才培养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从而重视和加强人才培养。某种程度上讲,人才培养关系到企业与个人的同步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罗马非一日之功,国有企业人才培养也不会立竿见影,加上人才技能需求不断变化,需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国有企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应该明确自身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的互利关系,注重以人为本思想的渗透,端正人才培养态度,制定有效的长期发展规划,在能力范围内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以保证此项工作顺畅开展。同时,国有企业还应该着力于人才创新发展,多样化人才培养途径。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就可以通过对微博、博客等软件平台的应用,来开展对国企人才的培养,在拓宽国企人才培养途径的同时,这一社会流行元素的加入,更贴近企业员工的实际生活,能够有效拉近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距离。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官方微博的开设,将一些企业重要新闻、信息放在微博当中对企业员工进行展示。还可以让员工通过微博、博客加强与社会各界人士的沟通与交流,这对企业员工各方面素质的提升是极为有益的。
(二)完善工作机制。国有企业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应该包括培训机制、考核机制以及激励机制等。其中,培训机制建设要有一定的针对性、目的性和实效性。具体而言,国有企业应该认真分析自身现有的人力资源结构,明确其中存在的不足或弊端,并以此为依据明确员工培训目的和宗旨,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例如,国有企业可以针对技能型人才进行定期培养,聘请业界专家开展指导活动,及时解决员工操作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他们提升技能水平,传达最先进的思想观念,并督促其努力付诸于实践。在此基础上,国有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以此为依据,对员工的工作和培训情况做出客观、理性、全面的评价,结合考核结果给予表现优异的员工适度奖励,承认和尊重其为企业发展做出的贡献,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而对于表现不佳的员工,要进行相应处罚,深刻分析其中原因,进而优化培训方案,为其搭建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体现出国有企业的人文关怀。
(三)加强文化建设。文化作为企业的灵魂,其相关建设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保留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是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人才观是企业良好文化的核心,亦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已然成为企业最关注的问题。国有企业良好的文化体系要富含特色,与自身的发展观、人才观、价值观等相符,从而影响员工产生认同感、使命感以及归属感,激励员工以主人翁的姿态拼搏向上、努力奋进,进而树立国有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除此之外,文化建设也关系到国有企业人才招聘、员工培训、绩效考核等日常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人才发展具有了一定的选择性、自由性,员工流失率有所增加。国有企业应该积极应对挑战,认真分析挑战中蕴藏的发展机遇,加大对企业文化的宣传力度,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让员工看到企业与个人发展的未来,从而尽量留住人才。
篇4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教育策略;培养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国家实力提升的根本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趋势不断加剧的今天,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竞争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取决于该国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成果。德国总理赫尔佐克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反复强调:“创新能力将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命运”,“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未来市场上的位置,取决于其人才素质和如何有效地推进创新。”但在2002年的《国际竞争力报告》中,我国总体排在第31位,其中科技竞争力排在第25位;我国在整体创新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中,创新型人才匮乏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如何实现以一种切实、高效、科学、可行的创新教育途径,为我国快速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
二、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现状分析
人才培养机制是指构成人才培养系统的各个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推动人才培养系统运行的条件和功能,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系统、约束系统和激励系统等。能否培养出大量的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机制是否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大量培养。多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强调创新人才的培养,但是实践表明,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高校现存的人才机制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1.机械地以知识传播为根本任务的教学目标体系。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根本目标,有人也称为知识中心论。知识中心论比较强调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对知识型人才的评价标准主要是学历和文凭,人们通常认为学历越长、文凭越高知识就越多,也就越容易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们习惯把那种社会称为文凭社会、学历社会。为了造就知识型人才,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必修课越来越多,选修课越来越少;理论教学越来越多,实践操作越来越少;教师的主体性发挥越来越多,学生主动性发挥越来越少。这种以知识为中心的目标取向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阻碍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一方面在知识传播过程中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不动脑,不动嘴,不动手,导致学生主体精神和主动性弱化;另一方面知识学习主要是注入式的,强化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创新所需要的思考力和判断力被扼杀了,因而十分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2.过度强化理论阐述和逻辑推导的过程教学体系。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以课堂理论知识教授为主,老师重视理论备课,准备充分,内容充实,逻辑严密,推理无懈可击,但内容大多通过老师讲教案,学生上课记笔记,课后抄笔记,考前背笔记,考试考笔记来完成的。相反,若设备投入和教师精力投入的限制,对实践教学准备不充分。弱化实践教学,淡化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学生创新的机会和灵感没有大规模激发的机会。
3.重统一性轻个性与重强制化轻弹性化并存。以管理为重心的人才培养约束机制固然很重要,但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管理制度过多过死过严,管理缺乏弹性,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具体表现在:宏观方面,政府对高校的管理过多过死,过于标准化。高校普遍缺乏独创性和鲜明的个性特色,这样不利于发挥高等学校办学的主动权,从而培养各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微观方面,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也太多太死,缺乏弹性。不仅要管学生升学与就业,而且要管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不仅要管对学生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而且要管日常生活行为规范;不仅要管学生的校内活动,而且要管学生的校外活动;不仅要管学生的课堂行为,而且要管课外行为。
三、培养高校创新人才的教育策略
1.转变教育思想,切实把创新教育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的始终。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机构,高等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目的直接影响着高级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为适应21世纪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高校应转变教育思想,把培养创造性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实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在人才观上,实现由“知识型”向“创新型”的转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书本知识的积累、保存和传递,更应该教会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并通过创造性的思维,主动地补充和改造旧知识,以实现知识本身的生产与再生产,创造新的价值和财富。
2.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确保合理的知识结构。创新人才的典型特征除具有积极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很强的实践能力外,还必须具有宽实的知识基础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有一个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以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高教改革当前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就是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使之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应本着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注重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精神,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及课程设置,打通文理之间的壁垒,让文科生打下一定自然科学的基础,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和趋势;让理科生兼通社会和人文科学的知识,做到“做事与做人”的统一。在教学内容上,高校要密切关注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严防因知识老化而影响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创新,让学生尽可能接近或站到学科的最前沿。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知识结构合理、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精深且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
3.改进教学方法,推进教学现代化。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先进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而落后的教学方法则抑制甚至扼杀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媒体的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现代化的教学煤体与传统的教学媒体相比,在教学信息传递的数量与质量以及对学生感官刺激的强烈性、深刻性方面,都有明显的优越性,尤其在调动学生的思维灵感并维持注意力方面,是传统教学媒体所无法比拟的。然而目前我国高校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比例还不太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资源约束,教学设备跟不上;另一方面教师观念和素质跟不上,许多教师不愿意甚至不会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校许多教学设备闲置,成为应付上级检查的样品,这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另一紧迫任务是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推进教学的现代化,以适应高校创新教育的需要。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贯穿于人才培养教育的全过程,也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我们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和不断完善,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世界科技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建设、文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参 考 文 献
[1]刘丹青,徐锋.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教育创新[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1):71~74
[2]王德军.高等学校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积极因素[J].长春大学学报.2005(1):8~10
[3]王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11):12~13
篇5
关键词: 信管专业 创新型 人才培养
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是综合运用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方法,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信息管理问题的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而信息具有时效性和不完全性等特点,这就要求信息处理人员在进行信息管理工作中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因此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该专业建设的重点工作。
一、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不难发现,很多高校所开设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培养目标与就业需求的脱节。
由于大多数学校的信管专业人才培养仍然存在着诸如认识不清、定位不准、盲目扩招、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专业特色不突出、师资力量差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因此学生毕业后搞不清自己到底应该干什么,所学的理论和方法与企业实际存在脱节,到了工作岗位上无从下手,总感觉“什么都是新的”。这些问题不但使学生的就业面临着巨大困难,更使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2.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
一方面由于教学计划中课程的理论教学学时所占的比重偏大,因此实验教学学时偏少。另一方面,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学实验设备更新速度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因此实验设备相对落后。这些问题使得目前大多数的实验教学多为简单的验证型实验,综合型、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明显不足,学生难以得到较先进的综合训练,致使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
3.重必修轻选修。
必修课程比重过大,选修课程比重过小,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爱好选择课程,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而有的院校所开设的这两类课程重复率较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部分选修课的缺课率较高。
4.教学内容滞后于信息新技术的发展。
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而课程管理相对集中,教学计划寻求稳定,因此每年的教学计划变化都不大,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所开设的课程与当前主流技术相脱节;教学方法单一,多以讲授为主,缺乏培养学生归纳、分析、渗透和综合能力的手段。这些问题都使得毕业生的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聘用标准,难以满足计算机行业发展和应用的需要。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策略
高校对信管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着眼于社会的需要,以满足社会、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需求。因此,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探索一些适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1.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模式。
必须综合运用多媒体远程教育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广泛利用教师的纵横向科研项目成果,以及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大力建设好案例库、试题库等教学资源库;突出技术规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模块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突出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法、基于行业与职业岗位群技能要求的学习法等学习方法;加强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增加技能性和应用性强的选修课学时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借鉴国外经验,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对于专业课,目前有许多信息管理方面的课程是新开设的,要加强对这部分课程的研究,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明确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避免内容的交叉重复或遗漏。由于该专业是一个发展较快的学科,因此还要借鉴国外相关专业和学科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不断将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的有关信息管理理论与信息技术方面的新课题,学科发展中的新理论与新知识及时吸收到课程中,从而使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和完善。
3.建立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在专业实验教学模式上,改变原有实验课中传统实验多而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新成就的实验少、验证型实验多而创新型实验少、实验手段上采用传统测试技术多而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少的状况,探索一个由多个层次构成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课程设计:为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课程所学知识和技术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可以开设多门设计类课程;实验课程:这是独立于课程而单独设立的实验,主要是针对一些实践应用性强的课程而开设的实验时间安排,把原来封闭的实验项目改变成支持自主设计的实验项目,把原来的成批实验方式改变为满足学生个性化要求的实验方式;综合实训:为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门课程所学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安排学生创新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4.加强考核方式的改革。
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与传统教育不同的考试方式和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考试制度的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对其课程教学效果的考核形式也就不应该是单一的,既要考核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得如何,又要考核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理论性强的课程在考核时,应以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刚性题目为主,试题形式应该与考核课程的教学要求在风格上相一致,而不应该让学生背概念、背理论。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在考核时,应采取实验形式、课程设计与答辩的方式进行。
5.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方式。
创新型人才培养既要有本科人才培养的一般要求,又要有强化岗位能力的内涵。可以实行以基本素质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产学研结合为基本途径的“传授知识、训练能力、培养素质”的培养模式。这一培养模式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重视素质的养成,可以突出“技术应用性”、“适应性”、“创新性”概念,可以突出知识的应用能力、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为此首先要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实验条件;其次,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来完成科研项目的申请和执行;最后,学术交流方面可以聘请企业一线专家和技术人员为教师和学生作学术报告及交流。校外方面,通过调研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加强学校和企业单位在人才培养中的联系和合作,积极筹划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作为本专业学生进行专业认识和实践的场所。
总的来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要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变化。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才能更多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钱雪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江南大学学报,2007,(4).
篇6
【关键词】工程专业认证;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
1引言
在互联网时代,软件技术发展迅速,软件工程专业随之兴起和发展,社会对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培养高素质、高技术的应用型人才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是软件工程专业教师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基于工程专业认证的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种新型的培养模式,通过工程专业认证来凸显学生的学习效果,展示学生的技术水平,能够提升学生的就业率,扩大学生的就业范围。
2基于工程专业认证的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原则
2.1实效性原则
培养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和让学生取得工程专业认证具有目的一致性,即提升学生就业率。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场所,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岗位。在当今时代,企业不仅对学生的技术水平有要求,还对学生是否拥有工程专业认证证书有一定要求,这就意味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取得工程专业认证,这样才能让企业认可学生,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实效性原则是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以提高学生就业率为目的,要让教学模式发挥出促进学生就业的作用。教师要遵循实效性原则,引导学生考取工程专业认证,让学生满足企业的需求,从而提高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
2.2适用性原则
培养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和学生考取工程专业认证具有时间限制,即一定要在学生在校期间完成。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更多的知识,从而让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减轻学生取得工程专业认证的压力。适用性原则是指教师使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要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规律,这样才能快速、高效传递教育信息,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遵循适用性原则,要和学生做好沟通,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有针对性的编制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自觉投入学习,促使学生拿到工程专业认证。
3基于工程专业认证的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3.1构建专业教学课程体系
教师要构建专业教学课程体系,设计出合理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专业课程中学习知识,提升技术,提升学生的软件技术水平。教师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方面是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是指具有软件分析和设计能力,能够独立完成软件设计、测试的学生,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教师合理搭配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这样才能让学生实际应用知识,才能让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第二个方面是研究工程专业认证要求。工程专业认证需要学生具有工程综合能力和问题分析、解决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工程综合能力。
3.2构建网络专业教学平台
教师要构建网络专业教学平台,让学生利用熟悉的方式来学习知识和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方面是丰富网络专业教育素材。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积累教育素材,通过提取教材知识点和在网络中寻找相关知识来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让学生能够应付工程专业认证,提升学生的考证热情。教师要通过学生的下载情况来了解学生对网络教育内容的喜爱度,从而找到适合的教育方向。第二个方面是提供实时指导。教师要在网络专业教学平台指导学生,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让学生能够主动考取工程专业认证,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3.3构建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学校要和企业联合办学,让学生在学校学习,在企业实习,提升学生的技术水平。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校能够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培养学生,企业能够根据职业要求教育学生,学生考取工程专业认证会更加容易,学生的就业率也会更高。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学校要重视校企合作,要慎重选择校企合作的企业,改革学校教学体系,注重教学的针对性,让学生能够在学校学习多种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具备考取工程专业认证的基础知识。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企业要做好培养工作,要提供给学生有意义的工作岗位,帮助学生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让学生拥有考取工程专业认证的职业能力。
4结语
基于工程专业认证的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要做好长期的工作准备。教师要构建专业教学课程体系,要构建网络专业教学平台,学校要做好专教育工作,企业要做好实习培养工作,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让学生考取工程专业认证,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篇7
(一)学校教育目标与社会需求不匹配
目前中国,声乐教育中培养应用型人才首要面临的就是学校教育目标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学校教育有其固有的学院性,固定性,不变性。就是说,学校有确定的教学目标,但是这个教学目标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生变化,就导致了固定的教学方式,固定的教学手段,难以与社会需求相匹配。在以往的声乐教学中,学校的教学目标就是要求学生掌握乐理知识,歌唱理论,但并不具体实践,导致学生会认谱但唱不好,会演奏乐器,但别有观众别上台。这样的声乐教育主要是满足以往的社会对于音乐老师的要求,而不是培养表演性技能。然而,就今天的社会而言,这不仅是浪费了人才资源,更是浪费了国家资源。为什么呢?一方面,学生在声乐教育中无法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培养不了应具备的技能,导致要面对“就业难”“难就业”的境况;另一方面,市场上缺乏声乐专业人才,企业找不到能胜任岗位的员工。使国家投入到声乐教育中的精力与资金付之东流。
(二)缺乏对应用型人才的认识,培养目的过于单一
目前声乐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培养目的过于单一,教育理念落后陈旧,缺乏对应用型人才的认识。我们现在的声乐教学属于“重技巧,轻理论”,教师将注意力都放在学生乐理知识的提升上,并且“重技巧”重视的还仅仅是专业技巧,完全不关注学生的全方位发展,缺乏对应用型人才的认识,其教育结果也就不容乐观了。
(三)教育方式陈旧,没有与时俱进
教育方式陈旧,不能与时俱进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内容的不创新,在现代声乐教育中,学习的曲目,乐理知识都很落后,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创作,编曲这些实用知识很少涉及。二是教育方法无趣味,老师在课堂上只是单纯的讲解理论知识,忽视与学生的沟通,对学生在以后的就业中缺少指导性的教育,不能与时俱进的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二、声乐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和方法
(一)改善声乐教育结构,拓宽声乐应用型人才的发展途径
改善声乐教育结构需要学校,老师,学生树立知识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观念,增强教学的就业性,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核心,以引导学生就业为导向,优化声乐教育结构,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拓宽声乐应用型人才的发展途径,使学生人尽其才,学有所用,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于自己能力增强的欲望。建立声乐专业院校与声乐职业院校的“立交桥”。虽然普通声乐院校与职业声乐院校的培养方式不同,但殊途同归,它们都是为我国文化事业,声乐事业添砖加瓦,培养复合型人才。这是拓宽声乐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转变教育思想,完善声乐教育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机制
声乐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我们转变教育思想,完善声乐教育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机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第一,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知识学习与社会工作相结合。第二,推行校企合作的弹性教学制度。第三,更新声乐教师教学理念,加强教师对于应用型人才的认识。第四,奉行声乐专业教育与声乐职业培训并行的教育体制。
(三)加强政府对声乐教育的投入,为培养应用型声乐教育人才提供条件
加强政府对声乐教育的投入,为培养应用型声乐教育人才提供条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举措,声乐教育课程本身就有耗资大的特点。因此,国家可以根据财政收入加大对声乐教育的资金投入,促进声乐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总结
篇8
一、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人才问题现状
山东文化工作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某些方面在全国居领先地位,创造了很多新鲜经验和做法。但是我们不应该盲目乐观,只有清醒认知我们的问题和差距,才能准确定位,谋求山东文化更大的突破。虽然目前山东省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初具雏形,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卓有成效,公共文化服务的硬件配套逐步提升,但是作为文化资源大省,我省丰富的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满足,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才建设的软实力还没有配套发展,当前文化投入不足、体制不健全、创新意识不强以及人才素质不高等问题,成为制约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瓶颈。
(一)基层公共文化投入相对不足,地区间差异较大。虽然近几年各级政府对文化的投入不断增加,但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与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相比,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文化投入相对偏少,文化单位处于维持基本生存的状态,投入不足仍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文化发展的因素之一。直接导致文化系统人员福利待遇总体较低,高端人才引进困难,现有人才也难以留住的情况时有发生,制约和影响着人才队伍的稳定。山东省文化事业投入总体靠前,人均不足。2011年山东省文化事业费17.54亿元。居全国第七位,但是人均文化事业费18.2元,位列全国第25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94元。相较于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等省市存在明显的差距。近年来,我省场馆建设、公共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等硬件性投入较大,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文化人才的培养、文化市场的培育等经常性的经费投入相对不足,这种文化事业总体投入较少,硬件分流较大的财政支出结构严重影响着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文化创作、福利待遇、最终导致我省在文化人才的引进上没有竞争力、文化人才的服务上缺少积极性、文化人才的服务内容上缺少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业务专项经费偏低。有些图书馆无购书经费,文化馆和文化站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专项经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一些地方多年来只保证文化部门基本的人头经费,业务经费和文化设施建设经费严重不足,严重制约着文化服务人员的艺术创作和活动开展。文化投入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不高。2011年,山东省文化事业费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0.35,比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呈低水平徘徊趋势。且各市间文化事业费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差距较大,2011年全省人均文化事业费18.2元,17市中超过平均水平的有6个市。青岛、烟台、济南、潍坊、淄博、济宁六市的文化事业费占到全省十七地市文化事业费总额的61%。经济发展靠前的地市文化投入相对较高,落后地市文化投入明显不足。经济发展落后地市文化市场缺少活力,基础设施不完善,文化供给形式单一,再加上文化投入不足,造成文化人才因项目不足而无法开展文化服务、文化服务队伍不稳、文化人才流失等现象,严重制约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服务内容建设。
(二)用人体制不健全,人才队伍缺少活力。我省现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成单位制度(如岗位设置、分配制度、人才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制约和影响了文化人才的培育、引进,同时也导致人才队伍活力不足。缺少优胜劣汰竞争机制。目前,文化事业单位缺少优胜劣汰竞争机制,在用人方面进难、出亦难。一方面,由于我省文化市场总体不够活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偏重公益文化服务,文化生态不健全、整体服务待遇不高,最终导致优秀专业人才难以进来。另一方面,由于时代的发展,文化的多样化需求,由于专业技术不高,管理理念落后,不能提供有效的文化供给服务的从业人员又无法安置,这对文化人才的培养、流动、使用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缺少内部竞争激励机制。目前文化事业单位大部分靠财政拨款,普遍存在吃大锅饭和人浮于事的现象,而一些特殊专业人才和一般专业人才的工资待遇没有明显差别,不同程度上导致了一部分人员不钻业务、不思进取,相较于发展迅猛、制度完善、待遇较高的文化市场,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竞争力缺失,公共文化服务的高级人才流失严重。专业岗位设置不尽合理。目前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不尽合理,中高级职称岗位数受到严格限制,直接影响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直接导致部分中低级人员不思进取和高级人才进不来、难留住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事业的发展、影响了队伍建设的步伐;另外随着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的转变,人才专业结构出现了新的要求,既需要懂文化创作、编排、表演的传统人才,又需要懂网络、懂宣传、懂市场的综合型人才,但是现行的文化人才结构中主要以传统文化人员较多,缺少复合型人才的配合,影响着文化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从事基层文化供给和服务的人才配备不足。目前基层文化组织以民间的艺术表演团体和艺术骨干为主要支撑,但是艺术水准不高、管理水平落后等问题制约着基层文化的发展。比如部分地区乡镇文化站的机构编制问题、专业文化干部配备问题、后备力量匮乏问题比较突出。有知识、有才能的青年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享受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成果的重要群体,这个群体的孱弱,使新农村文化建设缺少推动力。
(三)创新意识不强,不能形成有效的文化供给。在全国有影响力文艺精品和品牌不够多。我省的文艺作品只见群山,不见高峰,缺乏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演艺品牌。直接原因是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机制不活,面向市场、开拓市场的内生动力不足,演出市场不够活跃,深层原因是文化人才管理和激励体制不健全造成的文化人才创新意识不强。文化活动是农民群众对文化需求最真实的反映,而农民最需要、最渴望的还是传统文化。农民群众喜欢传统的节日,喜欢传统的礼仪,喜欢传统的民间技艺。但是,现在传统节日逐渐被边缘化,“人情消费”代替了民间传统礼仪,民间技艺失传,农村民间文化活动减少。我国当前农村文化活动虽然日趋丰富,但依然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不少地区农村文化活动相对贫瘠。文化服务模式单一、内容陈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乡镇文化站传统的娱乐活动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迫切需要新型的文化服务人才加入到基层的文化建设队伍当中,利用好农村现有文化设施、发掘好农村文化资源,保护好农村传统艺人,运用新思路创造新手段,积极推进农村文化活动方式的创新,注重把娱乐性和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科技文化卫生知识普及、广播电视宣传、思想道德教育等有机地融入农村文化活动中去,营造农村文化服务新生态。
(四)人才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文化内容的供给和服务为主要业务,需要大量的文化艺术专业人才,以及跨学科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当前我省文化人才队伍中主要以前者居多,对于传媒、市场营销、计算机、管理等类别的人才引进和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文化供给的思维模式单一,不能充分整合和利用好现有资源,不能开展多元的文化服务。例如,有些地市图书馆馆藏书目较多,却没有一个古文献专业人员,图书馆学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不少人半路出家,专业知识缺乏,不能很好地给老百姓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演出剧目艺术水准较高,社会反响较好,却没有专业的市场营销和传媒人才,导致传播渠道较少,观众覆盖率不高。因此,必须下功夫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以适应公共文化工作目标所需要的能力和水平。文化人才队伍不稳,人员结构不合理问题仍有一定存在。专职群众文化工作队伍力量薄弱,普遍存在年龄、学历、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乡镇文化站编制不足、专职人员少、流动性大的情况较为突出。社区、村文化管理人员队伍普遍存在人员少、年龄大、学历低等问题。某些地市由于编制冻结,年轻人才引进困难,且现有文化工作人员普遍年龄偏大,不同程度地存在人才断层、青黄不接的现象,工作积极性与创新思维不高。人才队伍总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尽合理。目前,我省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总量偏少,学历偏低,结构性矛盾尤为突出,乡镇文化工作者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缺少一批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文化管理和经营人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人才支撑策略
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一)充分认识人才对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作用。定期研究涉及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问题,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领导班子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贯穿文化改革发展始终,切实把文化人才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根据文化改革工作发展的需要对文化人才工作进行新的部署。建立引进、培养、选拔、使用文化人才年度工作报告和工作通报制度,促进人才培养选拔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二)加大对文化的投入力度,实现山东文化跨越式发展。增加投入,确保文化事业经费稳定增长。针对当前公共文化事业财政投入不足、欠账较多,特别是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比较薄弱的突出问题,应进一步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加大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培养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并形成较为完善的服务网络。同时,要认真总结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改变投入方式,采用政府招标、集中采购等方式,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保证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公益性和服务性。省政府还应加大公共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扶持贫困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文化建设,进一步体现公共财政的公共性,发挥公共财政在消除城乡、区域文化建设差距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政府财政主导作用,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艺术创作工程、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文化艺术人才培养工程等重点文化工程经费。对政府兴办的公益性文化单位,包括图书馆、艺术馆、美术馆、文化馆、展览馆、书画院、博物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等要给予重点支持,确保人员经费和业务活动经费,增加专项投入,支持公益性文化单位内容建设、功能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特别是加大对文化单位的重点人才项目的投入。建立完善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化投入机制,设立文化人才培养专项资金,用于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奖励。另外要留住高端文化人才,坚定文化服务信念,就要对现有文化工作者做好必要的生活保障,从薪资报酬、医疗卫生、住房等方面进行完善,让文化人才打消后顾之忧,更好地投身到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岗位中,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
篇9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全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4.136
[中图分类号]G712;F74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4-0-02
“全程校企合作”是一种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消化”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又能够帮助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拓展相关技能,为我国输送高级别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提供坚实的保证。“全程校企合作”是我国进行高阶段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国际市场经济接轨的人才输送渠道。就目前而言,我国国际贸易专业一直是受到家长和学生青睐的重要课程,因此该门专业所背负的使命就是让学生在接受“全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情况下,获得理论知识,拓展实践技能,成为“复合式”的发展人才。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现行的“全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策略下,仍旧有许多问题等待相关教育专家学者和专职教师去解决。只有在传统的“全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策略中找到教育方式改革的新出口,才能让学生在未来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国际贸易专业“全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1.1 “全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要想了解“全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如何运作的,首先需要弄清楚这种模式的定义、涵盖范围、实施原理等基本方面。首先,“全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国际贸易专业引入外贸企业一线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介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模式”。在这种人才培养和发展的模式下,市场上的企业和合作校方需要经过协商来确定人才发展的计划和目标,并以此为基础,妥善安排学生的课外实践内容和时间,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并逐渐形成国际贸易专业“全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实践”体系。
1.2 我国国际贸易专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贸易专业在现阶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旧有许多地方需要积极改进。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贸易专业自身的特点比较复杂,对专业教师以及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严格,因此,该门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生产管理和法律等多门课程的核心理论内容,同时需要加强在实际贸易工作岗位中的实践技能。
在这个将“理论”与“实践”连接起来的重要阶段中,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需要首先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通过教师描述或在头脑中进行想象来完成对课本知识的梳理以及对国际贸易体系的构建。然后,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需要通过“全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让理论指导实践的同时,实现实践对理论的飞跃。基于此,有必要将国际贸易专业“全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到战略高度的位置,以促进我国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并实现我国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现阶段国际贸易专业“全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
现阶段国际贸易专业“全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主要发展阻碍在于“校企合作”的实现机制还不够完善,保证其正常运行的基本体系还有待提高。具体而言,在“全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校方以“让学生提前熟悉贸易市场”为目的,往往想尽一切办法来与合作企业进行相关事项的协商。然而,就合作企业方而言,尤其是对于中小贸易企业的合作方而言,因其在该人才培养模式下更多的是考虑到企业成本、商业利益及运营机密等问题,一方面表现出愿意接受高校学生进行实践的特征,但是另一方面却在实际配合方面投入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上大打折扣。这种以“合作面窄、合作深度浅”为现阶段特点的“全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远远不能满足校方和学生对于国际贸易课程实践的要求。
因此,我国国际贸易专业在该经济背景下提出“全程校企合作”模式的人才发展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题中之义。因此该模式的人才培养战略,通过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确定的“激励增长机制”,促使企业积极参与到该人才培养模式战略中。如此一来,有必要对现阶段国际贸易专业“全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进行解决。
3 改革国际贸易专业“全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当下,我国对妨碍国际贸易专业“全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地方进行必要的改革是我国教育业发展的题中之义。这一改革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广,具体实施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国际贸易专业在“全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不断完善相关机制和体系,以确保整个改革能够顺利进行。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国际贸易专业“全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3.1 不断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为改革的践行奠定坚实基础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大条件下,校企合作机制是以“自愿互利”原则为实现基础,遵循市场运转基本原则,以校企双方达成“共赢”为目标,实现“校企合作机制”的良性运转。因此,在“校企合作机制”下参与进来的各方都需要保持畅通的交流,这就需要一个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来进行保障。例如:需要逐步建立起“覆盖面广、强度高”的专业“校企合作指导机构”,通过强化参与人才培养模式各方的信息沟通来迈出“全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改革的第一步。再如:在将人才培养策略付诸实际行动的层面来看,“全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校企合作双方在培养方法、方案实施、国际贸易课程建设、实践内容安排等方面进行协商。这就需要相关计划人员保持活跃的思维,在充分保证各方利益不受影响的条件下,同时兼顾外贸业务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以保证“全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3.2 加强国际贸易专业教师的培养,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
不论是那种形式和内容的教学改革,教师团队建设永远是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国际贸易专业教师作为教学的“领导者”,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不仅会影响学生的一言一行,也会影响到国际贸易专业与企业实行“全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战略计划的效果和进度。因此,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不仅要提升教学能力,更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时时刻刻为学生设身处地地着想,为他们解决在课堂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棘手问题。此外,校方也需要为国际贸易专业教师提供更多的人力、物力及财力上的支持,权力帮助教师和企业在具体时间项目上的合作和沟通,让自己在这个模式当中成为一个坚实的沟通“桥梁”和“支撑点”。
4 结 语
考虑到世界市场经济和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在我国国际贸易专业实施“全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全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与社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既让学生在进入职场前对变幻莫测的经济现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让企业在日后的自身发展中找到了更多且更加合适的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帮助企业规避了一定的市场风险,为企业的长久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现阶段,“全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依旧存在一定的发展阻碍因素,因此需要校方、企业甚至是政府联手支持该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此,我国国际贸易专业“全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寻得新的发展出路,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际经济的完美接轨提供高端贸易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画画.基于企业需求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8).
[2]董保民,王运通,郭桂霞.合作博弈论分解与成本分摊[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
[3]侯建军.二级管理模式下高职院校系部教学管理机制的创新[J].文教资料,2010(23).
篇10
[关键词]SMART目标;区块;生态圈;中俄经贸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1289
1内涵释义
SMART目标原则,S指目标明确,M指目标可测,A指目标可实现,R指目标具有实际意义,T指目标时间限制。见下表。
字母内涵1培养具体目标阐释S目标明确1培养应用、复合、创新型中俄经贸人才M目标可测1高教强省项目立项、项目成果发表、举办和参与各类竞赛、中俄高校互访交流、师资培训、岗位优配、教科研团队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优化A目标可实现1培养具有黑河学院地缘特色的中俄经贸人才R目标具有
实际意义1中俄“一带一路”的战略对接、中俄跨境电商的发展热潮、中俄经贸的互补互惠关系、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俄罗斯远东的中俄民族使命、中俄国际交流的历史传统、龙江丝路带发展的智力支持、“互联网+农业”的强省策略T目标
时间限制1短期实现论文成果、著作成果发表、教改课题立项、科研课题立项;中期实现师资培训、读博、访学,人才培养方案优化;长期实现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学术团队建设、教学团队建设
区块是指教师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创业四大模块。
生态圈的要素,主要包括竞争者、共生者、制约者、天敌和食物。其中竞争者包括内部竞争者和外部竞争者。一般竞争者与共生者存在竞合关系。制约者主要指制度制定层和教育管理高层。天敌是起到绝杀作用的高级竞争者。食物是指利益。
2区块并联、混联形成的生态圈
图1中,R1指教学区块、R2指科研区块、R3指服务社会区块、R4指创业区块;图2是R1教学区块并联示意;图3为R2科研区块并联示意;图4为R3服务社会区块并联示意;图5为R4创业区块并联示意;图6为中俄经贸人才培养区块生态圈示意。
内在竞争者包括黑河学院俄语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在竞争者,其中省内学校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大庆石油大学、八一农垦大学、绥化学院、哈尔滨金融学院等高校;省外高校包括北京理工大学和深圳大学(教育部直属中俄联合培养大学);制约者包括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省商务厅、国内各级经贸学术团体、学校领А⒏鞫级学院领导;天敌为省外高校包括北京理工大学和深圳大学(教育部直属中俄联合培养大学);食物为生源、经费、项目、高级人才、校企政人脉和平台。
3总体策略
第一,借鸡生蛋,借壳上市。体现互鉴性、拿来主义,借壳后能脱壳。第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研讨性,集中集体智慧,协作共商。第三,基因重组,优选配对。体现各层面的合作性。第四,以资引人,施利聚才。体现舍利性,欲要取之必先予之,要让马儿跑得好与快,要先让马儿吃饱草。第五,取长补短,破旧立新。体现创新性,通过木桶效应锤炼比较优势,并形成创新理念。第六,资源优配,凝心为上。重视资源的稀缺性,将好钢用到刀刃上。第七,厚德载物,以能强院。铸就德才兼备经管师生。第八,公平竞争,多元发展。公平性,体现在抓主要矛盾,重点突出多元化发展策略,具有先后性。第九,项目驱动,注重实绩、策略性和实用性。第十,特色求胜,国际交流。注意培育地域特色,加强中俄交流。
4区块电阻分解策略
第一,教学区块分解策略。人才培养方案模块化、层次化、项目化、流程化。精品课创新化、专题化。教学团队专业化、特色化。教学骨干动态化、实践化、服务化。师资培养稳定化、常态化。教学名师培养长期化、标志化。第二,科研区块分解策略。科研发展规划阶梯化、分层化、保底冲高化。科研团队集群化、竞合化。科研拔尖人才动态化、创新化。高级别人才项目支持化、奋斗化。第三,社会服务区块分解策略。专项研究校企政生联动化,信息资源传递化。横向项目应用化、参考化。决策咨询报告转化、采纳化。调研报告真实化、可操作化。第四,创业区块分解策略。机制灵活化,风险共担化,利益分享化,权责分明化,实习基地化。
参考文献:
[1]闫涛,孙晓红管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出版社,2012:2-3
[2]陈辉,倪丽娟管理学基础[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6:94-122
[3]汪克夷,刘荣,齐丽云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81-85
- 上一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问题
- 下一篇:哲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