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数字化保护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8: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物数字化保护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图案纹样设计 数字包装 信息数字化
引言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现有54个少数民族,世居甘肃的少数民族有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萨拉、哈萨克、满等16个少数民族。其中, 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为甘肃地域环境下独有少数民族,有着甘肃地域文化的特点。近些年国内学者对于甘肃独有少数民族文化做了大量基础研究工作,如《裕固族服饰文化》(作者:周尚娟)、《裕固族美术史略》(作者:安肃然)、《裕固族妇女服饰中的头面艺术》(作者:刘海燕)、《东乡族服饰变迁研究》(作者:陈其斌)、《保安族服饰研究》(作者:时佳)等文献都对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物质文化做了大量基础研究。
同时,近些年传统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在新兴的数字媒体技术方面也有相关的研究,将传统的艺术与最新的技术相结合,如《蒙古族传统图案的数字化技术研究》(作者:吴珊丹),该论文对蒙古族传统图案进行了分类整理,并建设图案数据库及图案辅助系统,从而推动了蒙古族传统图案的理论研究和推广应用;《新疆民间艺术图案数字化技术》(作者:赵海英)作者以新疆民族民间织物图案的数字化设计为例,提出一套研究织物图案的计算辅助设计方案;又如文献《图案数字化交互应用研究》(作者: 黄媛)作者以敦煌经典装饰图案数字化交互设计为落脚点,针对敦煌经典装饰图案进行大的图案分类再从图案本身的构图、色彩、造型等类别进行横向解析,将分析总结好的资料运用在敦煌图案数字化网页设计与《穿越敦煌》图案数字化交互游戏中。
随着文化传承数字化进程的发展,改变着传统的资料传阅与共享方式。甘肃独有少数民族的图案与纹样都是手工绘制形成,未能与数字化工具结合。这些因素制约着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播与传承,更影响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广泛应用。这就使得建立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及纹样信息数据库和甘肃独有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的工作显得格外迫切及重要。因此,引发我从技术与艺术方面同时着手,研究如何将数字媒体技术与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及纹样等文化资源相互融合,这样一来,可以更加有效地保护与传承甘肃独有少数民族文化。
1 甘肃独有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数字化
1.1 研究内容及意义
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与相关文化物品信息数字化保护将就传统文化与数字媒体技术相结合进行研究。少数民族的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都具有不同民族的特色,反映了少数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的人文情怀,是最能体现出少数民族文化精神的艺术代表之一,将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物品数字化是民族文化传承新的出发点。
(1)目前对于甘肃独有少数民族的文化研究都针对单一少数民族进行研究,缺少横向联系系统化的研究。因此,将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中各民族图案、纹样及与之相关的各类文物进行采集、整合、汇总、分类,将传统的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相结合,建设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及纹样信息数据库,从而将甘肃独有的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推动甘肃独有少数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应用走向更加体系化、系统化的道路。
(2)在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中存在的大量的图案、纹样、服饰及器皿等文化物品。因此,对于平面类图案、纹样采用二维矢量数据处理方式进行数字化生成;对于三维类物品,如服装饰品、少数民族特色器皿乃至建筑局部结构采用三维扫描、三维仿真建模及虚拟现实交互等技术进行数字化生成。这样可以更好对甘肃独有少数民族文化物品进行数字化保护。
(3)建设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及纹样信息数据库系统。首先,系统采用基于图案及纹样构架的信息系统数据字典,克服了传统方式冗余度高的难题。 其次该系统的图案及纹样检索方式采用基于压缩域的海量图案及纹样检索技术,大大提高了检索的实时性与有效性,降低了数据的运算量。通过检索使得使用者快速方便地找到与图案及纹样相关的文物物品,并提取与之相关的图案、纹样、文物物品及相关文献资料等内容。
(4)研究的目的在于传承和发扬,因此如何更好地将研究结果进行传播并使每一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爱好者可以快速有效地获取相关信息显得尤为重要。采用基于Web虚拟交互方式建立的网络交互数字化保护平台对甘肃独有少数民族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起到整合、保护、传播与传承的作用。
1.2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1.2.1 基本思路
本项目研究针对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信息数字化的研究。
首先,对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展开理论上的研究,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资源收集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艺术图片及理论资料;其次,对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族自治县、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收集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信息,如服饰、器皿等;将收集到的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信息进行数字化生成,通过数字手段对资源整合形成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的数字信息库。最后,进行数字媒体交互设计方面的研究,熟练掌握相关数字化交互设计技术表达方式,采用将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信息与交互设计实践应用相结合等一系列方法进行研究。
1.2.2 具体研究方法
(1)资源整合法。主要应用于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物品的资源整合,包括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物品的整理、分类、修缮、汇总、数字化处理。数字化处理包括数字化采集与数字化生成等方式。
(2)数据分析法。本项目的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对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物品进行数据分析,分析不同题材的图案使用情况及在不同领域相关文物物品的应用情况,为民族传统图案及纹样研究者及使用者提供精确、可靠的数字化数据资料。
(3)图像数字生成方法。使用Unity3d虚拟交互、三维扫描与三维图像仿真数据处理、CORELDAW与Illustrator二维矢量图像数据处理等方法对民族文物物品及图案、纹样进行数字化数据的生成,建立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信息数据库系统。
(4)数理模型方法。数据字典以图案、纹样为基本元素的数据项的形成及对应于图案、纹样的应用文物物品之间的映射;引入基于压缩域的海量图案浓缩关键技术,通过图案、纹样特征快速有效提取相关文物及文献资料信息。
(5)系统资源应用方法。基于Web虚拟交互的甘肃独有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平台建设,将所收集整理的少数民族文物物品及图案、纹样数字化数据资源应用其中,方便民族传统文化研究者、使用者及设计师等受众群体快捷,准确地对相关资源信息进行查找、阅读、观赏及应用。
1.3 研究策略与关键技术
(1)涉及少数民族居住地多,调研范围及数据采集量大。研究中所涉及甘肃独有少数民族多,其中包括裕固族、东乡族和保安族。同时,少数民族居住地相对分散,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物品数量较多,因此在走访调研及数据采集量方面都增加了难度。
(2)图案、纹样及文物物品数字化生成存在难度。图案、纹样及文物物品数字化就是对二维图案、纹样及三维文物物品进行数字图像生成的过程,在这个数字化的过程中要求对二维和三维图像数据具有较高的“保真度”,即数字化后的物品与原始素材之间保持形态、纹理、大小等各类数据的一致性。因为不同少数民族图案、纹样及文物物品都具有不同民族的特征,所以要求最终生成的数字化图像特征必须与现实图案、纹样及文物物品保持较高的一致性。
(3)信息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字典的构造。数据字典是指对数据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逻辑、外部实体等进行定义和描述,其目的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做出详细的说明。因此本次研究的另一个难点在于如何将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进行分类,通过对传统图案、纹样的特征进行提取分级,实现图案、纹样分类与计算机逻辑映射,依据对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的抽象和编码,设计相关数据库模型。
(4)基于压缩域的海量图案特征提取及检索技术。在本研究中所形成的系统平台,其检索的快捷也是检验本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系统检索方式采用基于压缩域的海量图案特征提取及检索技术,在实现的过程中对于静态和动态影像文献资料中所涉及传统图案、纹样的应用情况的分析归纳,对图案、纹样图像特征的提取方式,图案、纹样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频率分析等存在难度。
2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
2.1 学术思想方面
提出了将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物品信息数字化,为传承和发扬甘肃特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提供了更多的数字化理论与参考。
2.2 学术观点方面
以总结归纳的方法对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及纹样进行了横向性的解析,使得甘肃独有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更加体系化、系统化、特色化。为以甘肃地域文化为背景的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提供准确、可靠的数字化资料,为甘肃独有少数民族文化研究者、设计师或爱好者们提供一个有力的参考;建立一个以数字网页为媒介,保护、传承与发扬甘肃独有少数民族的综合型数字化平台,对于以后图案数字化交互设计的研究具有较大的探索性经验参考价值。
2.3 研究方法方面
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虚拟交互、三维仿真建模、二维矢量图像数据处理、数据库系统开发技术、基于压缩域的海量图案特征提取与检索技术和网页编程等技术相结合。增加观众的视觉感官真实感及沉浸感的同时,也利用数字手段对甘肃独有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有效的整合、保护、传播与传承,使得各方学者可以快速有效地对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物品进行检索,让甘肃独有少数民族文化信息可以更加真实有效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承。
结语
当今,信息技术发展异常迅速,对于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以数据库为平台的媒介上,未来还可以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技术与媒介结合起来,以更有效地保护、展示、修复、复原文化遗产,使更多的观众能足不出户、方便快捷、身临其境地切实感受古建筑的全貌与艺术展品,更好地欣赏、感受古建筑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也在很大程度上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推广和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丛.现代包装手绘图形表现风格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2]邱晓岩.试论数字媒体艺术的新美学特征[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吴珊丹.蒙古族传统图案的数字化技术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
[4]赵晶,王高媛.关于数字化民族服饰图案文化的保护与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1(12):21-21.
[5]林尚斌.甘肃东乡―裕固―保安和藏族的服饰及服饰文化特征[J].丝绸之路,2000(S1):103-106.
[6]王玉明.论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中的媒介策略[J].河西学院学报,2008(4):47-49.
[7]安肃然.裕固族美术史略[J].新美术,1992(4):43-46.
[8]张成禄.裕固族女子服饰图案艺术特征解读[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4(4):30-32.
[9]曹进,陈文婷.东乡族服饰中的符号学意蕴[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7-59.
篇2
[关健词]博物馆 藏品管理 动态化管理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博物馆还存在着管理意识薄弱,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水平还较低。博物馆对藏品负有科学管理、科学保护、整理研究、公开展出和提供使用(对社会主要是提供藏品资料、研究成果)的责任。博物馆要在市场经济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发展壮大事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笔者认为就必须继续深化改革,根据自身特点实行管理创新。而藏品管理工作就是重中之重。
一、坚持规范的基本操作流程是藏品管理工作的根本
博物馆的主要活动是藏品的保护管理、科学研究、陈列展示以及宜教服务。其中藏品的保护管理是博物馆工作的基础,也是博物馆的首要功能,其基本操作流程也就十分重要了:
1.藏品来源。藏品来源的信息资料应该尽量详细。
2.移交入馆。填写文物移交清单,附详细的背景资料,清单只要记载这些文物的不可变特征即可。
3.馆内清理。主要有下列步骤:
(1)分类。根据博物馆现行采用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2)定名鉴定。根据每件文物的具体情况和现行定名方法给文物定名,对文物进行鉴定并填写鉴定意见表。(3)技术处理及实测。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如除尘除垢、防锈、薰蒸、简易修复等。同时对文物进行实测,记录其尺寸、重量、成色、完残情况等。(4)记录图像资料。可采用拍照、摄像、绘图等。 (5)填制入库凭证。前阶段工作所取得的资料应充分进入入库凭证中成为其若干要素。(6)数据处理。在建立了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博物馆,应将前阶段工作的资料录入数据库进行处理,自动生成总登记账、分类账、卡片、文字、图像档案及各种报表;未建该系统的应将这些资料之一份提供建立总登记账和有关藏品档案。
4.入库。完成以上工作后,由相关人员一起进行核查清点,正式办理入库手续。
5.库内整理。编制藏品分类账和卡片、整理资料建立藏品档案、设计制作藏品包装、排定藏品存放柜架、编制修复年度计划、收集与藏品有关的信息、对藏品进行研究等,同时应即时将有关信息交计算机中心录入藏品管理数据库,以便处理、保存。
有规矩则成方圆,对事物只要依据一定规则办理都会提高效率,变难为易,藏品管理工作也是如此。
二、动态化管理是藏品管理工作的重点
过去我国藏品管理相对简单,在一般的状况下,藏品仅会存在于库房和展厅两个空间,少有变动,因此只需为每件藏品建立相应的档、账、卡,并做好相关的保护和保管即可。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巨大改变,各博物馆利用馆藏文物频繁组织对外展览、临时展览,编辑有关展览、藏品的出版物,举办各类知识讲座等等,藏品进出库房成为常态。处在移动状态下的藏品,遭到损坏的可能性也最大,藏品动态化管理于是就成为博物馆管理中重要的一环。
1.必须制定一个严格的藏品提用制度。在这个制度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是:藏品提用中的安全要素、提借藏品的审批手续、藏品提用凭证的填写要求、发现问题后的应对办法等。这些细碎但却具有实效的条例是藏品在进出库房的动态过程中的安全保障。
2.明确藏品在博物馆中只有一个进出关口。所有相关事宜都应集中在保管部门由专人办理。
3.严格办理、填写相关的藏品进出库房凭证,如提借日期和原因、藏品的名称、总登记号、完残情况等,相关领导和经手的工作人员要分别签字,如此才形成了了一份完整而具有法律效应的藏品进出库房凭证。
4.各种进出凭证要妥善保管,使每一件进出藏品都有账可查,有理可据。
5.藏品进出库房是为了使用,做好动态藏品的年终统计,可以准确反映出各类藏品的利用率和它在宣传教育、科学研究中发挥的作用,进而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藏品为社会文化事业服务。
通过上述工作,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藏品管理工作体系,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动态藏品管理的秩序井然。
三、数字化是藏品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衡量博物馆的主要标志变成以宜教服务和对社会的影响来衡量。藏品的数字化管理能使博物馆这些功用大大增强。
1.藏品数字化管理主要是建立藏品信息的数据化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把馆藏文物的文字资料、图形、图像资料、音频、视频资料等信息,系统、准确、多角度地进行存储备份,提供准确高效的查询、修改、统计、复制、输出等功能。同时也是博物馆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现代化、工作高效率、工作人员高素质建设的重要步骤,是博物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2.数字化管理系统中植入藏品出入库管理模块。内容应包括核对藏品出库时的审查口令;提供藏品的现状、数量和存放架位;记录藏品的出库时间、理由和去向;藏品归库时的现状、数量等。有了这一功能,可以使工作人员很轻松地从电脑中检索到藏品的方位。并且使得馆藏文物除展出、保养外,一般无须提取文物本身,减少了文物的流通次数,降低损坏的风险。
3.数字化管理系统提高了博物馆科技含量,促进了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借助计算机强大的统计功能,可在数秒之内完成过去整个部门几天才能完成的查询统计、资料的修改补充工作。使得学术研究能够更加深入、更为方便。藏品展览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甚至虚拟环境技术结合起来,使展场变得丰富多彩、开放生动。
4.以馆藏文物数字化管理为基础,可以将博物馆的自动化控制防盗、防火等安全报警系统连接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控制体系。可以将博物馆的信息资源连接到Internet网上,建成数字博物馆。藏品实现数字化管理不仅能更好地满足博物馆藏品实物库房管理的需要,还可以为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尽的资源。
博物馆发挥着保护和展示文化与自然遗产,开展社会教育,提供休闲娱乐的功能,现已成为人民群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从根本工作抓起,努力提高藏品动态化和数字化管理水平,才能在新形势下推动整个博物馆事业的大发展。才能把我国每一座博物馆都建设成为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课堂,都建设成为展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及其前进的方向的坚强阵地。
参考文献:
[1]《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第二章.1989.
[2]《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总则,第三条.
[3]陶洁,李春晓.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方案.南方文物,2003,(3).
[4]王建平.论藏品信息管理.中原文物,2003,(4).
[5] 鲁宁,周劲思.动态藏品管理工作刍议.中国文物报,2005.
篇3
【关键词】高句丽遗址 虚拟再现 保护与研究 展示与传播
虚拟现实是指用计算机生成的一种特殊环境,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维空间内的事物。同时,它更是人们通过计算机对复杂数据进行可视化操作与交互的一种全新方式,使人作为参与者通过适当装置,自然地对虚拟世界进行体验和交互作用。
一、虚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
虚拟技术最早应用于20世纪70年代的航天航空领域,并用此技术来模拟培训宇航员,为之提供了一种省钱、安全且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虚拟现实技术现已经被推广应用到诸多领域当中,陆续得到广泛应用。如军事领域应用虚拟再现技术可以多快好省地研究战争、演习推演和训练;科技开发应用虚拟现实可缩短开发周期,减少费用;娱乐领域应用虚拟技术可让人足不出户就身临其境地感受交互游戏或体验训练技能;建筑与城市规划应用虚拟技术为城市的风格和合理布局,以及旅游交通等提供可视化空间地理信息服务;医疗领域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培训、临床诊断、手术治疗提供更好的服务……由此可见,虚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正是基于虚拟技术的高度逼真的三维图像和实时交互的体验等功能,这项数字技术也开始应用于古迹遗址和文物保护领域。虚拟技术同时借助全息影像技术以及网络媒介,可以将古迹及文物的研究与保护、展示与传播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例如,希腊科学家利用虚拟技术建立了一个古希腊建筑的影像系统,让古希腊的古迹原貌真实、鲜活地呈现在游客面前,游客只需戴上导游仪装置,就可以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璀璨的古希腊文明。
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迹,其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迹达30余项,很多地区历史文化遗产、建筑遗迹以及文物保护方面的工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图片与文字的记录等原始的管理形式, 文化遗产的展示也大多是建立在游客与珍贵文物或遗迹直接接触的基础上,一些遗迹或文物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还有很多消失的遗迹需要复原以供开发与研究,这些都需要借助数字化技术等手段介入,因此应用虚拟技术再现遗迹,保护和展示文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很多历史文化遗迹和古建筑已经开始陆续将虚拟技术用于保护与开发,如故宫博物院运用虚拟技术成像系统展示了辉煌的故宫建筑群和中国古代工匠们高超的建筑构造方法;陕西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方圆100平方公里的乾陵进行了三维数字化虚拟,真实再现了气势宏伟的乾陵,同时为了更好地了解乾陵的外形和内涵,利用交互技术,让参观者多角度、全方位地观看乾陵;山东曲阜孔子博物院利用虚拟技术将大成殿制作成影像系统,使游客在计算机上便可浏览大成殿的建筑细节,同时可以在虚拟的大成殿内进行漫游。除此之外,国内还有古迹建筑运用虚拟技术的案例,如圆明园遗址的复原、消失的阿房宫、虚拟再现紫禁城以及尚未发掘的秦始皇陵,等等。穿越了时间的壁垒,历史得以数字化再现,文化得以信息化传承,虚拟技术为文物保护、考古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我们再也不用抱着化石想象着恐龙的模样了。
二、虚拟现实技术对吉林省集安高句丽遗址的作用
吉林省很多精美的古建筑或历史遗址,由于观念落后、资金缺少、人才匮乏、保护不当等问题,正面临着被遗忘、破坏甚至逐渐消失的严重威胁,局势不容乐观。目前,吉林省运用虚拟技术还局限于地产与规划领域,在虚拟技术运用于古迹复原与文物保护方面的研究与尝试还处于初级阶段,应用于交互体验或网络旅游还停留在尝试层面。作为吉林省重要的古迹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名录》(2004)的集安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亟需借助虚拟技术实现多方面的应用与支持。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高句丽遗址的全面三维再现,不仅可以真实复原遗址的历史原貌,为文物保护与研究、展示与传播提供更加有效的手段,而且对修缮、保护吉林省古迹和古建筑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体现在数据存储与保护研究方面
高句丽遗址位于中国吉林省集安市,这里作为高句丽政权的都城长达425年之久,东邻朝鲜,保存着世界上最多的高句丽文物古迹,包括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两座高句丽早中期都城)、陵墓(14座王陵和26座贵族墓葬)、碑石、上万座古墓和众多的出土文物,构成令世界瞩目的洞沟文化。这些闻名遐迩的文物古迹,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高句丽的历史,为世界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为更好地获取数据与相关资料,在充分研究遗址的历史与考古方面的成就基础上,借助安全的三维激光飞行时间法非接触测量技术对高句丽遗址进行高精度的全面测绘,同时通过影像采集周围空间关系的真实图像等资源,记录原有各项相关真实数据,并为此建立模型数据库,实现高句丽遗址相关数据资源科学的永久保存,以便以后的人们能更好地学习和传承。
首先,这些精准科学的数据是高句丽遗址建筑与营造、文物物品等图像复原的基础,利用数据可以把遗址建筑设计的模型内容、古老的施工工艺、搭接手法等用三维图像软件进行精确的实体建模,从而更好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伴随着虚拟技术所推出的衍生产品,旅游产品也将得到极好的推广。其次,可以用来提高遗址和相关文物复原的精度,以及为选择将要采取的技术手段做出预先判断和提供依据,并可以节约成本、缩短修复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对于那些出现脆化、脱色、剥落等现象的易损文物,可以结合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虚拟修复和保护,从而检验修复保护技术和手段的可行性,考察修复保护过程中的各项环节和修复保护后的耐久性,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修复保护方案。总之,这些数据库的建立可以为遗址和文物多方面的研究带来便利。最后,建立古代建筑保护修复信息服务平台把古代建筑知识库信息录入管理,可以为古代建筑知识库查询服务和古代建筑多媒体知识提供检索服务。
此外,虚拟技术还可以对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规划的模拟, 旅游模拟系统中按高句丽遗址地理信息建立了计算机模型, 记录了每个王陵的位置、路线等。通过该系统模拟各个环节、不同管理策略,合理高效利用各个环节硬件设施的最优管理策略。通过虚拟技术呈现的规划方案可以进行预判或做出决断,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体现在遗址展示与文化传播方面
高句丽遗址在我国属于闭塞地区,地表遗址与建筑是不可移动的文物,遗址本身又缺少展示环节,由于时空的限制使遗址及文物的文化价值无法充分地发挥出来,博物馆式的展示方式和手段已跟不上当今信息时代的步伐。为此,需要对遗址及文物的展示注入新的元素与形式,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摆脱时空限制,在不移动文物本身的情况下,真实地再现遗址和文物,从而使高句丽遗址和文物有了更丰富的展示途径和办法。
一方面,在展示中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遗址和文物构建的影像系统,借助全息影像技术呈现出更大范围的立体感展示,产生真实的视觉效应,使得展示遗址和文物显得更加生动形象,体会到这个令人惊异的三维空间所散发出的恢宏之感。还可以结合并运用媒体交互技术,参观者通过立体眼镜或操作传感装置,在现场三维场景中进行虚拟漫游,在立体的虚拟世界中充分感知信息,并做出选择或相应的动作,体验交互带来的感受。像在现实生活中游览名胜古迹那样,走过每一条游览线路,而比现实中更吸引人的是,在虚拟世界中,游客可以走进宫殿,看到每一处内部细节,甚至可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身份,如官员、宫女、嫔妃、武士等,选择各自所需的方式和进程,让自己置身于神秘的虚拟情境中,引领观众穿梭于历史的时空中,既获得了各种意想不到的遭遇和感受,又了解了历史遗迹的兴衰发展过程。因此,虚拟技术的应用,使古迹及文物的展出频率和效果都得到了极大提高。它充分调动了参观者的热情,使观众对遗址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并能吸引更多的人来观看、体验遗址和文物的非凡魅力。
另一方面,利用网络来整合、统一大范围内的文物资源,是传播和推广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通过网络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更加全面地展示遗址古迹,宣传历史文化资源。参观者还可以通过键盘、鼠标、方向盘等操控工具来控制虚拟环境,同遗址及文物进行交互作用,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与体验。在虚拟环境中模拟行走、飞行,并能直观地查看各个古建筑、物品的详细信息。使高句丽遗址摆脱了地域的限制,从而实现文化资源共享,让更多的人通过网络媒介或虚拟博物馆参观、浏览遗址及文物,真正成为全人类可以“拥有”的文化遗产。虚拟技术可以不受时间、距离、费用以及意志力等限制进行旅游,在将来只需要带一台有卫星定位系统的笔记本电脑,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小村落、墓群和遗址进行旅游。
由此可见,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旅游能为旅游开发带来新的表现形式,利用网络化的虚拟现实能够更好地宣传文化遗产,现场的虚拟展示则能带给用户更丰富的交互体验。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和理论分析、科学实验一起,成为人类探索客观世界规律的三大手段。
目前,虚拟技术在国内很多领域已经逐渐普及开展起来,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数字时代的要求。与此相关的技术研究、设备的研发已经接近成熟, 如激光飞行时间法非接触测量技术、全息影像技术,新媒体交互技术等,极大地增强了虚拟技术应用的效果。同时,我们也看到虚拟技术应用于遗址再现成像系统等方面涉及很多考古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单纯依靠数字领域的技术运用难以取得最佳效果,更需要文物研究与保护以及历史文化资源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其中,提供相关专业理论支持,并加深对数字化技术的理解,多方协作、共同努力,才是创作完成课题的关键,为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工作的和谐共生、文化遗产及其蕴含的文化传承做出贡献。探讨高句丽遗址虚拟再现,可以将吉林省古迹与遗址的保护研究提高到一个新层面,为吉林省历史遗迹的展示和传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注:本文为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 吉教科文合字2011第214号)
参考文献:
[1]鲁东明,刁常宇.数字化技术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共生[J].旅游学研究,2007(01).
[2]高高句丽遗址址:百度百科词条.
[3]郭云仲, 方兴.虚拟现实对中国文物古迹的作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02).
[4]杨宝容.基于文化体验的古建筑虚拟系统交互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5]出.从可视虚拟书店到虚拟图书馆――谈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J].现代情报,2009(7).
篇4
乌央乌央的参观人群就跟门票不要钱似的,嘈杂的声音遮盖掉导游的讲解就跟进了菜市场似的,随人潮参观浏览就跟坐地铁排队进站似的。在这种状态之下,不要说享受历史人文熏陶,就连基本的靠近展览物品(如铜车马)仔细欣赏都无法做到,想要拍照留作纪念,满屏都是陌生的人脸。
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的上线,大概不能从根本上分流参观人群,改善游览体验,但也为很多不能到现场的人提供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参观浏览途径。所谓“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在家就能体会到秦始皇兵马俑作为世界奇迹之一的壮阔和神秘。而采用了矩阵全景技术制作的超高精度图片,更是为目前广泛应用的投影机、拼接墙等大屏显示及创意应用提供了最好的素材――窃以为,等到下次的某次展会,一定会被企业拿来作为内容展示,并成为吸睛的亮点。
当然,“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将秦始皇兵马俑以高精度数字形式呈现的做法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固然称得上惊艳,但对于见惯了“大场面”的专业AV行业人士来说,这大概只能算“小儿科”了,最基本的图像内容只能算是内容创意展示的雏形和初级阶段。
实际上,早在2012年7月,在香港就举办了大型秦兵马俑展览――一统天下:秦始皇帝的永恒国度。展览借助32台投影机以无缝拼接融合,在22米长的浮幕上作 IMAX高清投影播放,再现项羽火烧俑坑及兵马俑被发现出土的经过。通过把秦始皇帝陵及兵马俑坑的影像投影在巨型环回悬浮幕上,令观众恍如空中飞翔,飞越秦岭、骊山和秦始皇陵,重塑秦国完整的历史进程。
这已经远远走在了“200亿像素”的前面。可以说,专业AV在展览展示行业多年耕耘,已经表现出非常高超且成熟的创意技巧和技术支撑,套用新联播里的一个高频词,展览展示应用已经进入了“新常态”阶段,具体我们大致可以从保护、还原、互动、科技等几个关键词着手来看。
文物保护,AV在行动
几千年的人类历史长河,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它们同样也在时间的侵蚀中,不断退化甚至消失。
以敦煌莫高窟为例,在自然因素作用和人为的破坏之下,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正遭受着各种“病痛”,加上现在旅游业的兴盛,每天巨大的客流量导致窟内二氧化碳增高、温度湿度上升,给原本脆弱的彩塑和壁画造成进一步破坏。而且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敦煌,云冈石窟、西斯廷教堂、金字塔等全世界范围内的历史遗珍都遭遇着同样的困境。
据悉,敦煌220窟建于唐贞观16年(公元642年),是初唐时期佛教艺术的代表作。出于文物保护考虑,在敦煌原址,这一洞窟很少对公众开放。数字展示中心选址在莫高窟保护区域15公里外,包括游客接待大厅、数字多媒体陈列区、数字影院、球幕影院等。技术人员把220窟内激光扫描数据及7,000多张实景拍摄的高清照片,以虚拟实境技术作后期加工,制成2D和3D动画,让观众于360°环回投影环境内,以1:1比例观赏窟内佛龛、壁画等艺术珍品。
与此同时,数字中心还对莫高窟进行VR虚拟漫游――把洞窟在一个或者多个视点上全景式360°漫游拍摄,全方位记录洞窟所有信息,包括天花和地面,将虚拟漫游技术及三维测量重建技术结合进来,实现了洞窟的逼真再现。
这也是莫高窟积极推进文物数字化的一个成果。敦煌研究院一直致力于对各个洞窟进行数字化记录保存。微软亚洲研究院专门为莫高窟拍摄定制的十亿级像素“飞天号”数字相机,通过自动拼接功能和焦点合成技术,仅用一幅照片就可拍摄一个完整的中型佛龛,实现高精度的色彩逼真的数字壁画采集、存储及处理。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数字化和AV技术为保护文物并将其发扬光大提供了解决之道。通过数字化扫描、记录,再用投影、声光等AV技术还原的方式解决文物保育的难题,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
甚至可以说,敦煌的数字化工程,已经远远超出了对文物本身的保护,它将整个环境和自然都考虑在内,通过数字化技术达到对莫高窟的保护与利用,解决保护和利用的矛盾。多年后,也许物质的莫高窟已在岁月的风沙中日渐磨损,而数字的莫高窟却将以生动的形态延缓这些珍贵遗迹消逝的脚步,让这些精美绝伦的壁画以数字化的形态永葆青春。
还原历史,让文物“活”起来
讲到还原,很多人可能首先就会想到圆明园。作为中国园林的瑰宝,圆明园在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痛和耻辱,能将圆明园的场景还原就成了无数人心中的梦想。实体还原就先甭想了,以数字的方式,尤其是虚拟现实的方式进行还原是可行的,可以让大家饱览中华第一园林的风采。
目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郭黛教授团队已经完成了所有能够采集到详实信息的圆明园景区的数字化复原工作,精准数字复原景区达全园总量的60%。据悉,为了实现数字圆明园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清华大学团队和圆明园管理处共同承担了2013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现辉煌――数字圆明园研究及文化旅游应用示范”项目。80余位专业人员,15年专注于遗产保护,10,000余件历史档案,4,000幅复原设计图纸,2,000座数字建筑模型,6段历史分期中的120组时空单元,终于让圆明园这座“万园之园”跨越了310年的时光,再次展现在大家面前。
的确如此,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一些历史人文遗产往往都遭到严重破坏,一些古建筑也逐渐陈旧腐蚀,甚至已经永远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如果重建不仅耗资巨大,而且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以虚拟现实技术再现昔日本色,既能够完整表现古迹的真实面目,又可以节约成本,节省时间。文物古迹的数字复原,不仅为文物保护提供了有效的数字存档,而且使城市形象、旅游资源宣传信息量扩大,显示不再单一,满足了多方面的需求。
目前,虚拟现实技术用于展览展示,用于古建筑方面的制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故宫博物院大型虚拟现实作品――《紫禁城天子的宫殿》、聊城古城的数字复原、清华大学国家光盘工程研究中心所作布达拉宫、莫高窟VR虚拟漫游等,都是非常优秀的成果。
以2016年年初开始运行的“数字故宫”为例,对于那些宫殿建筑中小巧雅致的室内空间,年代久远难以展出的文物珍品,通过“数字之门”拉近与公众的距离,让大家走进“数字建筑”,与近600年古老而神秘的故宫亲密交互,让观众在数字世界里与故宫亲密互动。
由于珍贵书画藏品保存和展出的特殊要求,一些珍品能够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机会十分有限。正如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所说,按规定,一些极其珍贵的古书画面世一次就得“藏入深闺”三年不得见人。而数字长卷的推出,正可弥补这一缺憾:高清的文物影像、R档难术资料、丰富的媒体内容和创新的交互设计,让观众随时随地可以欣赏、探究种种精妙之处。
还原之外,生动、让文物“活”起来,也是数字化在展览展示应用中所极力追求的。这其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就是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国馆展示的“活”的《清明上河图》。
会“动”的《清明上河图》是当年中国馆的一大亮点。该展项以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制作,高6.3米、长130余米,约是原图的30倍,以12台电影级别的投影机同时工作,投射的整个活动画面以4分钟为一个周期,展现城市的昼夜风景,其中白天出现人物691名,夜晚出现人物377名。
会“动”的《清明上河图》具备很多新亮点:在原作中,有一艘大船正要穿越虹桥的拱洞,船夫一脸严肃、行人探头张望,但船究竟过桥了没有?新作给出答案:船夫们有的用竹竿撑岸,有的用长竿钩住桥梁借力,有的用麻绳挽住船帮,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终于,在一番紧张的忙碌后,大船晃晃悠悠地通过了虹桥。至于夜晚的城市是怎样的风景,动态的《清明上河图》也进行了大胆想象。
交互、沉浸式体验
2016年信息化视听行业年度十大热词之一――《知音号》项目也是将“活”演绎到了极致。今年的4月26日,《知音号》全球盛大公演,以上世纪初大汉口的商业文化为故事背景,从五福旅游码头露天部分拉开序幕,随后邀请观众登上大型轮船,分层移步观看触及心灵的武汉故事。
三层各具特色的船体空间,灯火通明的主甲板餐厅,浮沉晃动的近百间客房――其中二层舱室内住着充满故事色彩的旧时人物。游客可以随意进入房间,寻找及感受昔日重来的流动风景――千年古城,容纳多少悲欢离合,船在漂,人在漂,故事在漂……时过境迁,物换星移,知音号划过岁月的长河,船上的每个角落都发生过、发生着或即将发生不可预知的故事,而观众就是故事的一部分。
在动态《清明上河图》130余米幕廊前,观众在不同的地点还可以感受到流水声、吆喝声、牛马叫声狗吠声驼铃声、孩童的打闹声……仿佛置身于900年前北宋热闹的集市里,成为其中一员。
在“一统天下:秦始皇帝的永恒国度”不少展区也添加了与观众的互动元素。在“发现地下王国”中观众可见到自己与兵马俑一同出现在荧幕上,并与它们进行交流,而“兵俑工房”中,观众可以手触屏幕为兵俑重新上色。
在展览展示应用中目前还流行起一种互动墙的解决方案,操作屏幕上的动物、花草等元素,通过上色、签名等编辑,可以“跃然”显示到前方大屏幕上。成为吸引观众,与观众互动的重要体验元素,应用场景广泛。
有时候,参观博物馆看到一件十分珍贵的文物,远远的在玻璃里面陈列,外侧还有栏杆阻隔,观众始终有一种“雾里看花、意犹未尽”的感觉,无法真正做到和文物零距离接触。二维码+3D立体交互展示就可以弥补这个不足。这也是比较简单基本的交互形式。
鬼斧神工,科技的力量
近来,随着数字技术和运用方式的进一步发展成熟,多媒体展示技术已经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中不断渗透,采用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和自动控制手段,把幻影成像、实时人景合成、虚拟、激光、三维动态成像乃至VR、AR、全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结合传统的展示内容,合成脚本,产生全新的展示效果,增加了展示的可看性和参与性。同时,网络的普及和技术实现的定制化、个性化也极大程度上拓宽展览展示的外延。实体展示网络化、远程化的同时,完全虚拟的展示主题也在相继出现。
例如,隶属于加拿大文明博物馆的加拿大虚拟博物馆,是加拿大的一个拥有500个虚拟展品的在线博物馆,用户可以在网上探索有关于加拿大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方面的知识。馆内有虚拟展览、教育资源和90万幅图像,都是英、法双语,馆内展出的内容由加拿大各大博物馆共同提供,由加拿大历史博物馆管理。
这一思路,似乎给了展览展示更大的发展想象空间。
有数据统计,“虚拟景区”在中国的日平均搜索量是12,200次,这无疑可以为展示实体带来更多的来自互联网的游客。
数字化文物意义深远,为文物保护工作以及文物展出方式开辟了新途径。谷歌对全球的博物馆进行高清扫描的工作早已着手进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那些曾经岌岌可危的文物都将实现全面数字化保存。这不仅能够永久保存文物信息,同时也为文物真实再现提供了基础。
总结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将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篇5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徐州 221000)
(Xuzhou Colleg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Xuzhou 221000,China)
摘要: 本文提出了如何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对徐州汉文化景点进行保护与展示研究的意义,探讨了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徐州龟山汉墓景点保护与展示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研究方案,为徐州汉文化景点的保护与展示提出参考。
Abstra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rotection and exhibition of the scenic spots of Han Dynasty culture in Xuzhou by Augmented Reality Technique, discusses the ideas and methods to research the protection and exhibition of the scenic spots of Han Dynasty culture in Xuzhou based on Augmented Reality Technique and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research plan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of the scenic spots of Han Dynasty culture in Xuzhou.
关键词 : 增强现实;汉文化;景点;保护与展示
Key words: Augmented Reality;Han Dynasty culture;scenic spots;protection and exhibition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4-0234-02
项目来源:本文系徐州市科技情报研究课题研究课题《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徐州汉文化景点保护与展示研究》(项目编号:11150886499902170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敬斋(1970-),男,江苏徐州人,硕士,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中国传媒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技术、多媒体实用技术。
0 引言
随着移动终端和个人数码设备越来越智能化,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的载体普及化程度提高。目前大多数手持移动终端都内置了百万像素以上的摄像头,并集成了如:蓝牙无线接口和WIFI、3G等高速无线通信功能。在一些高端的移动设备中,还内置了与通信基站协同工作的gps定位设备。这些条件为AR提供了一个平民化使用平台。本文提出了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徐州汉文化旅游保护与展示方案。这套方案的使用,可使用户快捷方便地了解徐州龟山汉墓景区汉文化人文历史、实时旅游信息和旅游服务等。楚汉风韵,作为著名的千年帝都,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这里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徐州作为国际旅游城市,传统的旅游方式及游客游览体验亟待升级。
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移动终端的普及化智能化,以及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完美结合,高科技化的旅游体验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本文主要阐述增强现实在旅游活动中的技术应用,通过该方案的实施与应用,游客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徐州龟山汉墓景区旅游信息,能看到早已消逝的各个时期徐州龟山汉墓景区原貌,能亲身体验到古时的徐州汉文化风情,能和徐州名人旧事产生交流交互等全新的旅游体验。本文旨在研究如何运用高新科技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构建徐州国际旅游品牌新形象。
1 “增强现实技术”的概念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是一种将虚拟物体与真实的环境相结合,以达到为真实的场景环境提供信息扩展和增强的技术。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人类的交流方式也有了根本性的改变。AR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是人机界面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同以往的技术相比,它有着显而易见的特点和优势:
①真实性。AR的优越性体现在让虚拟世界中的物体与真实环境相结合。操作过程中没有隔离感,环境变成幻境的必要部分。②实时互动性。AR的最大意义是与真实环境的实时同步,并能与用户产生真实可信的交互。它让虚拟现实成为过去,给人们以真实的体验感和现场感。③实用性。AR的应用领域也是非常的广泛,从人类的日常生活信息辅助到工业产品演示说明、从科普知识展示到军事演练模拟,它可以渗透到各个领域并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④普及性。随着移动终端和个人数码设备越来越智能化,AR的载体普及化程度提高。
2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汉文化景点保护与展示的意义
2.1 研究目的 人类的文化遗产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全人类宝贵的物质精神财富,但是由于自然灾害、战争甚至后人自己人为的破坏都对文化遗产有着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有些都已经完全遗失,因此必须利用一定的科学手段和艺术手法来进行修复和复原。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手段的兴起,新兴的考古数字博物馆、文物复原系统等手段的应用,对文物的展示、修复和复原起着不小的作用,为文物古迹的保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AR具有实时的虚拟场景与真实场景融合的特点,因此,增强现实技术在在文物保护与展示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2.2 研究意义 AR具有虚实融合、实时交互、三维配准的特征,运用AR技术的文物展示方式,不仅仅要为参观者提供有关展示物的简单的文字信息,而且还要对展品诠释以详细的文字资料、图象资料、配乐、语音解说、视频和三维模型等信息,进而把参观者对文物的实时交互变为了可能。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计算机进入虚实融合的环境并能操纵系统中的对象并与虚拟展示物进行交互,把以“静态”为主的参观方式,转变为多感官互动的“动态”参观方式。AR在文物展示方面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运用AR的文物展示具有以下意义:
①提高文物的展出率与展出效果。尽管收藏于徐州龟山汉墓景区各类文物数量颇大,种类很多,由于技术、环境等因素的限制,能够展出呈现在游客面前的展品有限,而且展品的更换效率较低,游客缺乏游览的兴趣,而AR技术的应用,则能将所有藏品制成3D文物模型,展示文物原貌,供观众零距离的观摩与研究,激发人们的参观兴趣。②提高文物保护技术手段。在徐州龟山汉墓景区文物当中存在大量的易损文物,即便人工修复后仍然很难长期用于研究与展示,而利用AR技术则能较好的解决这一难题,预先展示文物修复后的原貌并对修复中的环节进行预演,有利于延长文物寿命。③突破时空限制充分发挥文物的价值。徐州龟山汉墓景区位于山体内部,大量文物因条件限制,目前不可移动,而AR技术能模拟地展示尚未挖掘或已经湮灭了的遗址、遗存。④整合并共享文物资源。徐州龟山汉墓景区文物展示长期沿用“通柜、实物加说明牌”的陈列手段,简单介绍藏品的年代和用途,难以使观众了解藏品的内涵,不能更好地激发游客的兴趣。AR技术能够更加全面、生动地展示文物,使文物脱离地域限制,真正成为全人类可以“拥有”的文化遗产。
3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汉文化景点展示与保护方案
3.1 专业软件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软件有很多,如ARToolKit、Coin3D和MR Platform等。国内外很多公司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国内的英狮科技,触角科技,威亚视讯等都在研发增强现实技术软件,AR专业软件支持图像识别、位置捕捉、自动三维注册等多种技术能力,协助用户将增强现实技术运用到各行业之中。
3.2 移动终端 随着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建设增强现实技术网络资源库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多年前,Keith等人曾提出增强现实系统网络化的构想图,通过GPS、无线接入网络可以将增强现实教学资源库连上因特网(如图1所示)。现在,这种构想已经变成现实。触角科技开发了一种基于flash技术的增强现实Web方案,该方案无需软件安装和插件下载,为Web用户提供基于增强现实的服务。基于web的增强现实技术通过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可以方便地实现远程教学、模拟实验、增强技术游戏以及产品展示等增强现实交互体验。
游客可以利用智能手机通过GPS技术、手机摄像头和移动AR软件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全新的观察世界的技术系统。移动终端是AR应用的一个发展趋势,应用灵活,使用方面。移动增强现实关键技术有传感器技术、显示技术和三维注册技术等几个方面。将移动设备(如PDA)和智能手机作为增强现实技术的新载体,将其与增强现实技术相结合,较之于头盔显示器(删D)的AR系统而言,在灵知性、移动性、安全性等方面具有较多的技术优势。
4 建设方案
为完成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徐州汉文化景点体验分析,本文设计了一款以徐州龟山汉墓汉文化景点保护与展示系统,该系统基于增强现实技术,融合了多种技术要素、功能要素以及情感要素。该系统的旅游展示路线为南北两条甬道。通过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数字旅游设计徐州龟山汉墓汉文化景点保护与展示系统,既能够欣赏到 8 处景点的风景,又能够了解到甬道设计施工精度之谜、星宿分布图之谜、刘注前殿未解之谜及壸门之谜的历史及文化内涵。
南北两条甬道是徐州龟山汉墓的标志性建筑,以南北两条甬道为旅游地的旅游设计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将徐州龟山汉墓的最新宣传片加载到真实场景中,可以让旅游者在对两条甬道参观时对徐州龟山汉墓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
功能上,该系统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数字导航部分,通过数字地图和实时的地理位置信息,引导旅游者的旅游路线,路线中包括南北甬道、刘注前殿、星宿分布图、壸门,在地图中分别以该建筑的图片显示,同时,旅游者的位置以小红球的方式实时显示在地图上,当旅游者位置走近某一景点时,该景点便会激活,旅游者便可以进入相应的介绍界面以及增强现实界面;第二部分为增强现实旅游体验部分,在每一处景点位置,旅游者都可以通过切换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数字旅游系统进入增强现实界面,通过该部分可以与预先放置于景点中的标记进行增强现实互动,将虚拟信息与现实世界进行互动,互动内容包括视频、声音、3D模型等等,通过互动,旅游者可以获取相应的旅游地的历史文化信息,从而形成旅游认知。
5 结语
本文根据增强现实技术特点,分析徐州汉文化景区保护与展示的现状、研究目的及意义,同时借鉴国内外文化景区保护与展示的经验,提出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徐州汉文化景区保护与展示方案。
参考文献:
[1]李君轶.数字旅游业发展探析[J].旅游学刊,2012,27(8):9-10.
[2]王强.基于 GoogleEarth 平台的数字旅游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马斌,宫婕.基于 WebGIS 和 VR 技术的数字旅游系统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001):31-33.
篇6
近年来,古文献的扫描、修复、再现等技术有了新发展。为提升高校图书馆对国际古文献、数字图书馆高品质扫描以及古文献修复和再现技术的研究与了解,并且让更多的高校能参与其中,第二届“‘东亚古文献保存、修复和价值重现’专题讲座与工作坊”于2016年4月15日至18日在浙江大学举行,主题是“文化传承与学术共享”。
这届会议由CADAL项目管理中心、教育部数字图书馆工程研究中心、香港城市大学学务副校长办公室(主管传统文化遗产保存与传承)、浙江大学图书馆、日本京都大学工学研究科IDE实验室、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联合主办,浙江大学图书馆古籍碑帖研究与保护中心承办。会议邀请了中国、日本、德国、法国、美国等国的相关专家,对古文献的保存、修复及价值重现的数字化技术、传统技术等进行了讨论。浙江大学罗卫东副校长为会议开幕致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国内20余所高校近50位代表参与了讲座与研讨。
本次会议对相关专家的邀请范围有较大扩展。对于高端扫描技术的研讨,除第一届的日本京都大学团队外,还邀请了德国CRUSE高层和法国i2S公司合作方代表进行现场讲座及演示。
日本京都大学井手亚里教授在第一届和第二届会议中都对其团队的成果进行了多方位展示。本次专题讲座,他的题目为“高分辨率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在结合实际案例的基础上,井手亚里教授展示了京都大学团队的硬件、软件及后期再现技术,并提出了“世界级文化遗产科学记录的标准”。标准主要包括高色彩保真度、最低的光照辐射、高空间解像度、经济而快速地数字化、适用于各种形状、非接触非损伤、能够产生解析信息七个方面,较全面地阐述了其研发的高清扫描仪的理念。井手亚里教授还介绍了其早、中期研发的扫描仪并总结了其优点,包括色差在1.0-1.5间的高解像度,可以进行近红外扫描、单色多光谱扫描成像、三色多光谱成像、针对金属和反射表面的高分辨率偏振光成像、透射光和反射光扫描、用5轴扫描仪实现3D形状与色彩重建等。并介绍了“基于多光谱图像的颜料识别系统”、“纸张解析成像系统”等特色技术。
德国CRUSE公司的CEO延斯・贝克(JensBecker)先生作了题为“高分辨率图像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的讲座,介绍了该公司最新的软、硬件设备,贝克先生还在现场演示了2D和3D扫描的大型设备,为与会者带来直观感受。北京美斯齐公司的李夙先生作了题为“拓片书画高精度数字化与应用”的精彩讲座,展示了其的i2S公司的硬件产品,并介绍美斯齐作为一家数字化方案解决公司所涉及的其他领域。虽然CRUSE和i2S两家都是商业公司,但作为全球领先的扫描仪生产商,他们的技术也引领着业界,两个讲座为与会者带来很多宝贵信息。
关于扫描技术,还有浙江大学图书馆徐建刚的题为“甲骨文、竹简的2.5维数字化与再现”的讲座。RTI技术是一种基于开源软件的利用光影特点开发的扫描技术,特别适合甲骨等浅刻文物的扫描。浙江大学图书馆还把RTI的所有英文技术资料翻译成中文,并放在网上供业界下载,希望为国内数字扫描技术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此次会议,还邀请到了多家博物馆及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同主题的系列讲座,包括浙江大学刁长宇博士的讲座――“古代壁画高保真数字化采集技术”,对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团队做的包括敦煌在内的数十个博物馆项目以及解决洞窟表面不平整的关键技术作了介绍。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马吉德・萨马迪(Majid Sarmadi)教授作了题为“古代纺织品的高分辨率数字化”的讲座,特别指出色彩和织成纺织品的线的扫描是纺织品数字化的关键问题。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薹信事占教授作了题为“壁画墓的空间再现与其在博物馆展览室高清晰度图像的利用”的讲座,除研究相关扫描技术外,主要对一个辽代墓葬的扫描和三维再现工作进行了介绍。西安博物馆张群喜副研究馆员作了题为“光学成像技术在古代壁画保护中的应用”的讲座,特别强调了光影技术的作用。在本次会议中,多位讲座人都提到了光影技术的运用,“光影技术”是本次会议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伊朗伊斯兰自由大学的艾瑞斯坦・马拉肯(Arasteh Mallakin)女士作了题为“中亚古迹中的伊朗书法艺术”的讲座,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地点,中亚的古迹也是今后中国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传统技术方面,日本大西智城大师作了题为“世界遗产仁和寺文化遗产的管理和努力”的讲座,对仁和寺的藏品除虫、温湿度控制等传统保护措施进行了介绍。韩国国民大学客座教授金珉博士的题为“基于尖端成像科技的模写复制技术”的讲座,对将原作用绘画的方式进行复制的技术进行讲解,为了追求色彩的一致性,用矿物自制颜料的现场演示引起很大关注。古籍再造也是传统文献保护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除北京美斯齐公司提到该公司在进行古籍再造工作外,本届会议还邀请华宝斋作了题为“华宝斋与《百部经典》”的讲座,对其用新的仿真延印技术制作的《百部经典》进行了介绍。
价值重现作为一个主要分主题,在第一届会议中,香港城市大学ACIM的哈拉德・科瑞莫(HaraldKrcaemer)博士通过多媒体展示,带领与会者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本届会议中,景祥v教授展示了香港城市大学制作的三维的敦煌洞窟,及利用多媒体技术对《靖海全图》的演绎。日本井手亚里教授的团队也非常重视古文献的再现问题,他的讲座就以日本古文献“东寺百合文书”的多媒体展示作结尾。美斯齐公司的李夙先生也展示了该公司制作的展示作品,其中齐白石画作细部的动画,给与会者留下深刻印象。
会议还有一些其他主题的内容,佐滕千代子作了题为“文化遗产中数字图像知识产权的多样性”的讲座,对数字版权进行了关注。大学藏文古籍研究所的西热桑布教授作了题为“新发现的‘菩日文献’抢救整理报告”的讲座。上述两个讲座都与会议的主题有很高的相关性,或可作为今后会议的备选分主题。
本届会议的内容十分丰富,浙江大学的黄晨研究馆员提出了“数字人文”的概念,并对浙江大学所做的基于文献和图像的应用作了介绍,重点介绍了正在打造的基于高清图像展示的“艺术品浏览系统”。随后浙江大学的韩松涛对浙江大学进行的另一个重要项目“中国历代墓志数据库”作了专题介绍。
除上述内容外,会议延续了第一届的经验交流环节,香港城市大学的景祥v教授主持了本环节,交流内容包括:北京大学的张丽静谈“现实与愿景:北京大学图书馆近现代珍贵文献保护与修复之路”、张宁谈“北京大学图书馆高端数字化服务在数字人文领域的实践――以拓片的再生性保护为例”、四川大学的何艳艳谈“四川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文献修复室简介”、北京师范大学的葛瑞华谈“古籍修复业务外包经验浅谈”等。
与会议主题配合,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基础馆同时还举办了名为“浙江大学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馆藏民国门神画像联展”的主题展览,浙江大学图书与信息中心杨国富书记致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程健馆长作了视频讲话,祝会议与展览成功举办。
总的来看,两届会议在图书馆界造成了较大影响,第一届会议在“古文献保存、修复和价值重现”这个主题下,集合了包括传统技术、现代技术等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从多个学科围绕着同一问题展示各自的解决方法,开创了以问题为核心的专题会议,开了一个好头。第二届会议在第一届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
一是在扫描技术领域,本届会议涉及到了2维、2.5维、3维的扫描技术。首先,对2维扫描技术的研究已经不局限于追求分辨率,向高清发展这个单一的方向,而是强调多角度的应用,如在模写、修复、色彩光谱分析、材质判断等方面都有深入讨论。其次,3D技术在本届会议中也有了更多探讨,不但有技术研究,也有相关大型产品的现场演示。最后,本届会议还重点推出了利用光影效果的2.5维扫描技术,该项技术不但软件是开源的,其硬件成本也非常低廉,可以在国内得到快速推广,2.5维扫描技术对于浅刻、浮雕类的物品有非常好的展示效果。
二是本届会议所讨论的扫描对象从第一届的书籍和书画,扩展到织物、甲骨、雕像等多种形态与材质的对象,还包括了墓葬、洞窟等大型不可移动文物的扫描和复原技术,说明会议逐渐得到了很多方面专家学者的关注。
篇7
开展文物普查,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是全面了解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快文物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年、年、年我市先后开展了三次文物普查,共发现不可移动文物1300余处,其中15处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3处列入市文物保护单位,155处列入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当时条件所限,漏查现象比较普遍,再加上近年来大规模基本建设和文物调查中新发现了大量不可移动文物,也有一些文物因人为或自然原因遭到损毁甚至消失。因此,前三次文物普查成果已不能准确反映我市文物现存的实际状况。开展文物普查,对于全面掌握我市文物现状,提高文物保护管理水平,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区县、各部门要深刻认识文物普查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做好我市文物普查工作。
我们要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现5个目标:一是全面摸清文物家底,真实了解全市文物现状,准确把握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特点,为正确制定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战略和规划提供科学、翔实、全面的基础数据;二是掌握各类文物当前和一个时期以来保存的情况,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三是为文物工作者和各类科研人员提供准确资料,帮助他们做好文物保护、管理、利用和研究工作;四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最新文物信息,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文物保护,支持文物事业发展;五是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借鉴国际同行有益的经验,进一步促进我市文化遗产领域的国际、国内交流合作,提高我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水平。
二、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任务十分艰巨,普查对象之多、涉及范围之广、工作难度之大,前所未有,必须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一)精心制定方案,严格标准规范。市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抓紧制定全市文物普查实施方案,各区县也要制定各自的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要严格执行国务院普查领导小组的各项规范和技术标准,确保普查质量。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可登记可不登记的,要先进行登记,再作鉴别。要将普查标准规范制作成合订本,及时分发领导小组成员,便于掌握和利用。
(二)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普查工作任务繁重,需要大批具备专业知识,经过专门培训,有责任心、有奉献精神的工作人员。各区县各部门要选调精通业务、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人员充实到各级普查机构。根据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的要求,参加本次普查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务必使每位普查队员准确掌握普查工作的规范标准与技术要求,以确保普查工作质量。
(三)充分运用新技术,提高普查的效率和水平。这次普查工作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文物普查的时效性、准确性、科学性。要充分利用各部门和各地已经掌握的各种资料信息,将国土、建设、交通、水利、宗教、测绘等部门和有关文物的资料整合起来,按照相关的技术指标,精心设计和建立统一的数字不可移动文物技术平台,提高文物普查的工作效率和科技含量,为实现文物工作的数字化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
(四)抓好成果运用,提高文物管理水平。普查工作不仅要新发现更多的不可移动文物,而且要全面调查我市不可移动文物的历史、现状和变迁,获取我市文物保护管理各个方面大量重要的基础数据信息。要深入研究这些数据信息,探索和掌握文物保护工作的-规律,总结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文物保护政策、法规和制度,推进文物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提高我市文物保护、管理、利用的整体水平。
(五)落实普查经费,提高资金效率。按照国务院文件的要求,这次文物普查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市文物、财政部门要科学测算我市文物普查的经费需求,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保障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各部门涉及的普查工作主要从本部门的经费中适当安排。各级政府要把普查经费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到位。市普查办公室要指导各区县用好普查资金,将普查的专项经费真正用于文物普查项目。各级普查机构要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反对浪费,严禁截留挪用普查经费。
三、加强领导,形成合力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必须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周密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已成立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文物局,负责普查工作的日常组织和具体协调。普查办公室要定期召开会议,协调相关事宜,建立简报制度,加强对各区县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各区县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这次文物普查,成立普查工作机构,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篇8
【关键词】西部 人文资源 数字化 高校资源
基金项目:受陕西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2ZX-25)。中图法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西部地区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在这片土地上,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人民世代相传,创造和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人文景观、文物古迹、民俗民风、、歌舞音乐、戏曲绘画、各民族口传史记等。“当这些遗产被转化为一种资源和当今社会发生联系,成为未来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地方文化认同的标志、成为文化产业可开发利用的对象时,才可称之为是一种人文的资源。”[1]因此,对其保护、保存、展示及开发一直是学者们所关注的课题。
进入全面数字化时代,信息传播与交流的方式呈现出全新面貌,可以预见,未来社会以数字生活为核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会激发新的参与互动行为。在“重拾经典、弘扬国粹”的倡导下,对西部地区人文资源的创新式开发需要通过互动平台、网络虚拟、硬件升级、资源共享等的数字化变革手段来实现。而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人才聚集的优势,充分调动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共享、共进、共荣的强强联合产生出强大推力是加快实现这一数字化变革的最有效捷径。
人文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分析
人文资源不仅是世界历史人文的教科书,不仅是对文物遗迹的保护开发,不仅是民族精神的渗透,更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势体现。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对其的保护与开发,多个国家都已对本国的人文资源进行了数字化的整合与推广。例如欧盟委员会在2011年向欧盟的成员国提出建议,希望各成员国能够进一步努力,运用私人力量并资源共享地做好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整合工作,并期待通过此项目促进欧洲创意产业的成长。而在我国,由著名社会学家先生所担任总指导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的研究工作已经于2008年完成了其对西部文化资源数字化的梳理、描述、概括与保存,是建国以来在文化领域里的重要成果。于2012年启动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文化资源数字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项目,则意在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服务平台,最终形成一套政、产、学、研、用结合的新型网络传播服务模式。
能够看到,目前国内外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人文品牌的树立、人文与数字化的关系等方面都做出了深入的探索研究,但大多仍停留在对人文资源数字化数据库的建立上。针对于调动优势教育资源,共赢式地开创西部人文资源数字化新时代,努力提升西部人文资源品牌的号召力以及推动人文资源产业创新整合等方面的研究还属少数。
西部人文资源的创新数字化模式研究
西部是中国人文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域,无论是历史遗迹、文化遗产、民俗民风还是自然风光,其资源质量高、存量大、种类多、文化积淀深厚,被誉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面对如此富饶的文化资源,新兴的本地数字化产业资源以及充裕的高校科研人文储备,如何对其优势进行联合开发、如何获取产业整合的潜在价值、如何更好地利用数字化传播优势宣传与推广本地人文资源、如何确立西部人文资源内涵式发展路线是目前值得关注的重要议题。
1.研究思路
该课题是以地域文化及历史发展脉络为课题研究主线,通过中国人文历史框架分析西部人文资源的历史沿革及其重要地位,挖掘其内涵式基因,对西部人文资源产业化的进程进行梳理与总结。在研究内容上,着重探讨西部人文资源与数字化产业整合的优势、劣势,其变革对当前社会所具有的重大影响,以及总结具有实用价值的西部人文资源创新发展模式与内涵式发展路径。课题在遵循人文科学研究一般规律的基础上,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的调研解析。与此同时,充分调研当前数字化发展的进程,力求具有前瞻性地探索和开发出适合于西部人文资源数字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2.创新模式探索
课题研究一方面从深入挖掘西部人文资源内涵式基因入手,系统有效地建立内涵式基因库,整合数字产业,实现二者的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及发展创新。另一方面,对国内外人文资源与数字化产业结合的成功经验进行辨证分析与思考,通过研究西部人文资源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内涵与民族心理因素,研究西部人文资源体系全面数字化的表现手法、艺术特色、技术方案以及局限性和存在问题,用以指导中国人文资源品牌数字化产业营销、推广、传播、创新的全面繁荣。课题针对如何运用数字化的独特形式与传播优势突出重点地挖掘西部人文资源内涵式基因这一主题展开,力求达到强化西部人文资源品牌意识、统一西部人文资源品牌形象、推进西部人文资源数字化战略、制订西部人文资源推广规划、优化西部人文资源发展路径、加强西部人文资源创作创新、提升西部人文资源产业价值的目标。具体措施如:建立西部人文资源内涵式基因数据库;确立西部人文资源内涵式发展路径;构建西部人文资源强势文化品牌;总结西部人文资源品牌数字化产业整合的应用规律等。
3.优质教育资源在人文数字化保护与开发中所起到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的快速发展,汇聚教育、科技、创新于一体的高等院校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三大主体之一。以2012年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所立项的科研单位分布为例,所属高校的科学研发项目达40项,而独立科研机构仅30项。由此可见,高校在人文、科研、创新等领域所具有的优势非常显著。因此,优质的高校资源必然能够在人文资源数字化的保护开发等方面发挥积极能动性。
首先,高校掌握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及知识储备,同时拥有在科研领域进行国际化合作的活跃力量,因此能够在生产、应用、传播等方面发挥其独特的学科及组织优势。西部人文资源的创新数字化研究需要结合最新的科学技术,汇聚多学科优势资源,通过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横向学科的综合科研碰撞出创新灵感。
其次,高校具有更为自由和宽松的学术氛围,这里聚集着先进理念、思想活跃、勇于创新、新生力量的年青一代学术骨干,具有其他科研领域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这对于深入研究如何更好地调动西部数字化产业资源与人文资源的充分互动,使西部传统的地域文化、旅游、历史、民俗等资源与当今数字化时代接轨,为其注入全新理念与设计元素,实现其数字化的全方位产业整合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再次,高校汇聚着国内大量的人文学者,在人文社会学科方面发展一直比较充分,与一般科研机构、企业相比,高校在人文社会科学同新兴科技的结合上具有明显突出的优势。我们应当借助高校人文资源的活水,在充分调动数字化产业能动性的基础上依托西部人文资源丰裕的创作背景,提取西部人文资源内涵式基因,建立西部人文资源内涵式基因库,探索出真正适合西部人文资源产业化发展的内涵式可持续发展路径。
结语
文化产业的创新是我国当前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需要政府、企业、院校共同将其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要素培植。因此,应当将西部人文资源与地方优质教育资源进行全方位的优势互补,借助高校人才、科技等资源,大力宣传西部人文精神新形象、塑造西部地域文化新名片,为西部人文资源产业建立新经济增长点和具有不可复制市场差异性的营利模式开创先机。
参考文献:
[1].西部人文资源的研究与对话[J].民族艺术,2001,(1).
[2]方李莉.晚年思想录[M].长沙:岳麓书社,2005.
[3]曹钰.数字时代大学生书法教育的突围之路[J].时代文学,2010,9.
篇9
[关键词]甘肃简牍;简牍档案;简牍研究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24-0035-02
简牍大概起源于商代。从东汉开始,纸逐渐代替简牍。魏晋以后,简牍慢慢废置不用。所以,简牍在较长一段时期是中国古代的书写材料。其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官方的各种文书档案、诏书律令、私人信件、书籍抄件、历谱名册、账目遣册等,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甘肃简牍在我国已发现的古代简牍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发现历经艰辛,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1907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了两个半月的时间,对今天敦煌市境内的汉代长城进行了全面考察,测绘了几乎所有的烽火台,并逐一编号记录。在这一活动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他在这次工作中掘获的700多枚汉晋简牍。1914年,时在日本的国学大师王国维通过照片,对这批简牍进行了分类与整理,著成《流沙坠简》一书。王国维的研究,给中国的学术界以巨大的震动。1930~1931年,由中瑞双方人员组成的科考队,团长是瑞典人贝格曼。他们在今天的额济纳旗地区,沿额济纳河进行了考古调查与测绘。在大湾、地湾、破城子等地共掘获简牍文书1万多枚。这一惊人的发现,使简牍学研究的资料大为丰富。后,武威地区又相继出土了“仪礼简”、“王杖十简”、“医药简”。这些简牍的最大特点就是出土在墓葬之中。内容基本完整,保存比较好。1973~1974年,甘肃方面利用额济纳旗一度划入甘肃的机会,组织了数次考古调查。在一些重要的地方,在当地驻军的配合下,进行了考古发掘。在金关、破城子和第四隧,共掘获汉简2万多枚,这次发掘出的就是常说的“居延新简”。此次简牍文书的发现,大大地丰富了简牍学研究的资料与内容。通过对它们的整理与研究,奠定了甘肃在简牍文书研究中的地位。1979年,当时的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现名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疏勒河流域下游进行长城调查时,发现了一座被斯坦因错漏过的烽火台。经过对它的清理与发掘,获得简牍千余枚,即今“马圈湾汉简”。它的重要性在于,其中有一部分是王莽时征伐西域的档案文书,对于研究新莽与西域进行的那场可怕的战争,极具参考价值;部分出入关的记录档案,为探讨玉门关的地理位置提供了重要依据。1986年,天水市北道区党川乡林场清理秦汉墓葬11座,其中出土的秦简《日书》,共460枚,即“放马滩汉简”。其中惊人的发现当属西汉初年的纸质地图和四块木板地图。这不仅使造纸术的发明时间上溯了200多年,而且也为研究早期地图的制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木板地图由之得以跻身国宝级文物之列。1990~1992年,经过三个年度、四次大规模的发掘,对汉代悬泉置遗址进行了全面清理,共获得汉代邮驿档案文书2万多枚,即“悬泉汉简”。此批简牍档案的面世,填补了西北史地与中西交通史的许多空白。被评为1991年度考古十大发现之一,并在“八五”考古重大发现中榜上有名。
综上所述,这些数量巨大的简牍档案,构成了甘肃简牍独具特色的部分。甘肃简牍的内容非常丰富,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自从1907年在甘肃境内首次出土简牍以来,在这片土地上共出土了6万余枚简牍,引起了国际考古学界的一次次轰动。甘肃出土的简牍从时间跨度上涵盖了秦、汉、魏、晋、唐与西夏等朝代,其中尤以汉简数量最多,约占国内出土汉简总量的80%以上,数量居全国之首;从内容上涵盖了相关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社会风俗、民族关系以及中外交流等各方面的史实,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可以说,简牍是甘肃文物资源的显著特色和主要优势之一。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是我们的先人聪明智慧的结晶。文物不能再生,当它一旦出土后,必须及时地进行馆藏保护,才能使这一历史文化遗存保存下来。而文物保护是一门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学科。竹、木简牍的保护与化学、材料学、微生物学、竹材木材学、工艺学、物理学、环境学、考古学、地质学及分析、检测等密切相关。因而要做好文物保护工作,首先要考察了解所要保护文物的概况、价值评估、制作工艺、病害(包括文物的质地、现状、造成病害的原因、保存环境),以及出土时的各种原始信息等,结合具体对象进行保护前的分析、检测、试验,然后才能制定保护实施方案,对文物进行有效的保护。
2012年12月12日,甘肃简牍博物馆正式成立,为这一巨大的文物宝库提供了一个保护和研究的平台。笔者在进行简牍保护中发现,竹、木简牍有其自身保存的最佳环境:
首先,出土的简牍在密闭的墓葬内已与环境相适应,一旦出土,这种原有的平衡体系即被打破,简牍又要与大气环境相适应,在适应新的平衡过程中,简牍内外部就要发生很大的变化。同时简牍是有机质地文物,因而对光的敏感性很强。在可见光中,紫外光对文物有很大的破坏作用。此外红外线也可以通过热辐射来损害有机质地文物,它能活化纤维素分子,促进热老化过程。所以在控制紫外线的同时,也要注意红外线对文物的影响。从博物馆采光的光源看,以下三种照度相同的光线,其紫外线对简牍的危害程度当属太阳光危害最大,荧光灯危害居中,白炽灯危害最小。因此控制光辐射对简牍的影响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简牍应放在柜内密闭保存;文物库内应无窗或设小窗;减少照明时间;照明一般选用白炽灯为好;文物展厅应挂夹层窗帘,安装百叶窗或遮阳板。综合以上条件,有地下室的地方最好把简牍放在地下室中,但同时也要防止简牍受冻,现如今甘肃简牍博物馆的简牍就是在地下室存放,即便是这样,在以后还应在此基础上加装光照度计和紫外线辐射照度计来监测光辐射的强度,进一步的减少环境对简牍的影响。
其次,竹、木简牍为有机质地,均有吸湿性质,因此要严格控制库房的温、湿度变化范围。温度和湿度是直接作用于藏品上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任何藏品都会有适合它本身的温度和湿度的界限,如果超过这种界限,藏品由于不适应就会出现各种病变,严重的就会失去其本来面目。经过一些实验可以发现,保存简牍的环境温度应在15~20℃范围内,相对湿度45%~60%之间浮动。一般认为,日温差不高于2~5℃,相对湿度每天变化不超过3%~5%为宜。温、湿度的大幅度变化对保存简牍是不利的。要想隔绝大气对库房的影响,首先库房密封性要好,同时注意建筑物周围的防潮加固。保管简牍除了防潮,更主要的是防止库房内过于干燥,当环境的相对湿度低于40%的时候,一切竹木质器物就面临干裂脆化的危险,增加库房内湿度可采用喷雾增湿、加热增湿等。总之,实现对温湿度的控制关键在于要有一个良好的库房,库房应进行科学管理,这样文物保护就进入了一个有序规范的管理模式。现如今甘肃简牍博物馆文物库房内安装有温湿度测量仪、空调器、加湿器等。但是调节温湿度还是需要人为监控干预,如果以后能够加装温湿度传感器,进行软件干预才能更加精确地恒定温湿度。
霉菌、虫类还有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尘埃也会对简牍产生影响。竹、木简牍在适当的温、湿度条件下极易生霉、生虫,尤其木材是一种微酸性物质,大多数木腐菌只有在微酸的环境下才能危害文物。因此库房要经常通风,可以一定程度地减少霉菌的滋生。同时安装空调系统可以保持库房的空气清新,消除尘埃对简牍的影响。现如今甘肃简牍博物馆使用空调系统保持库房空气流通,即将采用樟木柜体保存文物。
目前,制约甘肃简牍发展的是没有独立和固定的陈展空间,因简牍博物馆成立较晚,没有新建馆址,陈展地方的不固定,简牍在不停的运输中形成的文物破坏不可控制,目前只能部分采用试管存放简牍,减少损伤的几率。因此,只有陈展空间固定,在展厅用科技手段控制环境变化,才能最大限度减少大气环境对简牍的破坏。
篇10
为进一步做好我县古籍保护工作,根据《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安政办﹝2010﹞186号)有关精神,制定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古籍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具有不可再生性。保护好古籍对于促进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的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多种原因,我县古籍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古籍底数不清,收藏条件较差,古籍老化、破损严重;古籍修复手段落后,保护和修复人才匮乏,部分古籍面临失传的危险,因此加强古籍保护刻不容缓。各乡(镇)、各有关单位要站在对国家对历史负责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古籍保护工作。
二、古籍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古籍保护工作力度,建立科学有效的古籍保护制度,提高全社会的古籍保护意识,充分发挥古籍在传承中华文化、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基本方针
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坚持依法保护和科学保护的原则,正确处理古籍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三)目标任务
1.对全县各级各类图书馆、民族宗教、教育、卫生、文物等系统以及民间的古籍收藏和保护状况进行全面普查,摸清古籍底数,编制出版《内黄县古籍名录》。
2.实现古籍分级保护,编制《内黄县珍贵古籍名录》,完成我县推荐、申报国家、河南省、安阳市《珍贵古籍名录》的相关工作。
3.完成一批古籍书库的标准化建设,命名一批“内黄县古籍保护重点单位”,做好我县推荐、申报国家、河南省、安阳市“古籍保护重点单位”的相关工作。
4.建立内黄县古籍综合信息资源数据库,加强古籍整理、出版和修复工作。
5.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古籍保护专业人员,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古籍保护工作体系和工作制度,使我县的古籍得到全面保护。
三、科学规范地开展古籍保护工作
(一)全面开展古籍普查工作
时间安排:2010年12月底前初步掌握全县现存一、二级古籍状况,2012年年底前完成二级以下古籍普查工作,汇总古籍普查成果。
普查范围:全县各级公共图书馆、各级学校图书馆(室)、文物、民族宗教、医疗卫生等单位及民间收藏的古籍。
普查对象:汉文和各少数民族文字的古籍(甲骨、简册、帛书、金石拓片等特种文献暂不列入此次普查范围)。
普查的主要内容:古籍基本情况、古籍破损情况和古籍保存状况等。
组织实施:普查工作由县古籍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县文化局负责组织实施。县图书馆设立县古籍保护中心,负责全县古籍普查登记和人员培训工作,汇总古籍普查成果,向市古籍保护中心报送古籍普查报表;各乡(镇)、各有关单位负责本地、本部门的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汇总普查成果报送县图书馆;县教育、民族宗教、文物等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本系统古籍普查工作方案,组织开展普查工作,并将普查数据汇总后报县古籍保护中心。各收藏单位收藏、保管的古籍(包括民间收藏)所有权不变,其中珍贵古籍文献需要整理、出版、修复的实行申报制,由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受理、规划和落实。
(二)编制《内黄县古籍名录》
在全面普查基础上,各乡(镇)、各有关单位编制本地、本部门的古籍目录。县古籍保护中心编制《内黄县古籍名录》,并选择其中部分古籍申报国家、河南省、安阳市《珍贵古籍名录》。对列入国家、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收藏单位要按照有关要求完善保护措施,切实做好保护工作。
(三)改善古籍保管条件
制订完善古籍书库的建设标准和技术标准,改善古籍保管条件,完善安全措施,保障古籍安全。加强古籍保护单位的规范化建设,命名一批“内黄县古籍保护重点单位”,积极做好我县推荐、申报国家、河南省、安阳市“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相关工作。
(四)加快推进古籍修复工作
集中资金,有计划对破损古籍进行修复,重点抓好列入国家、省、市《珍贵古籍名录》的濒危古籍的修复工作。各古籍收藏单位要建立修复档案,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修复,确保修复质量。
(五)加强古籍的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
按照古籍数字化标准,规范古籍数字化工作,建立古籍综合信息资源数据库。同时加强古籍的出版、研究、利用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向社会和公众开放古籍资源,发挥古籍应有的作用。
四、古籍保护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成立由主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文化局、发改委、财政局、教体局、科技局、宗教局、文物旅游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内黄县古籍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能分工,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古籍保护工作。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组织实施本地、本部门的古籍保护工作。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要将古籍保护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明确目标任务,强化保护措施,建立健全古籍保护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要充分发挥专家在古籍修复、保护、研究等方面的作用,古籍保护工作任务较大的地方要成立专家委员会,负责古籍的鉴定、定级及普查、保护咨询工作,推动古籍保护工作有效开展。
(二)加大古籍保护资金投入力度。各级财政部门要对本地古籍普查、修复、出版及数字化等工作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要制定鼓励政策,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支持古籍保护工作。
(三)加快人才培养。制订规划,多渠道、分层次培养古籍保护人才。积极开展古籍保护交流与合作,加强古籍保护工作人员的在职培训,培养一批技术精湛、素质较高的古籍保护专业人才。
- 上一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会
- 下一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