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管理专业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8: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管理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管理专业

篇1

一、培养综合文化能力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日益蓬勃,文化领域的范畴已经不仅仅拘泥于高雅层面,大众文化、个性文化也日趋显现并多元化,随着而来对于文化审美的鉴赏能力也提出新的要求,围绕文化产品如何挖掘出新角度的审美价值,围绕审美价值如何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等诸多议题也浮出水面。在这个大背景下,具有一定审美鉴赏能力的复合型学生成了企业的香馍馍。调查显示,大多文化管理学生毕业后,既有很多从事与文化产业管理方面相关的理论研究工作,也有在宣传系统、文化部门和文化领域的各个行业(譬如新闻出版媒体、广播电视台、文化产品贸易与投资、文化旅游、文化表演、文博事业等)的中参与相关的重要工作,从学生的就业方向就可以看出文化修养对文化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提高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综合文化能力的迫切性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综合文化能力的提升首先要依靠学校安排的文化课程,但是它是一个应用性特征较强的学科因此一般学校课程很难全部囊括,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对于院校的师资力量要求更高。长期以来,我国众多的文化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文化院系源源不断为我国输送大批的年轻文化人才,但几乎全部集中在文化创作和文化理论领域,作为文化管理的相关营销管理类人才培养远远落后,有的学院几乎一片空白。文化行业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专业性,需要文化管理人才在复合型知识框架下还要有相当的审美水平与文化知识能力结构,不是传统概念下的管理人才可以胜任的。对于学生而言,自身由于没有意识到综合文化能力对自身专业的重要性,没有看到未来文化管理的职业方向,因此也不能主动去培养和提高综合文化能力。

三、文化产业管理学生培养综合文化能力的途径

1.开设与文化管理相关的课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在当前社会经济下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建构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通过在课程中设立完善的综合文化教育体系,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在课程方面开设包括文化概论、文化美学、文学、广播影视学、表演文化经营管理等课程,开设音乐、书法、绘画、舞蹈等选修课程,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爱好和未来职业发展,有目的的主动选择相关课程,在学习中逐渐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2.创造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文化环境通常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文化修养,挖掘出学生潜在的文化细胞和爱好,因此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积极组织丰富多彩和具有丰富知识性、趣味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协调组织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一起相互协作、互相交流,在交往中提高学生对于接人待物的能力,在沟通中增进学生对不同学科的认识和理解,让他们具有集体荣辱感与团队合作的意识,同时也培养他们更为广阔的视野。

3.开展文化方面的专题讲座围绕文化领域的讲座对于学生领悟文化精髓、体会文化创作意图、感受思想教育极其重要,这是一座文化的金矿,不同的学生对于文化有不同的理解,讲座会让学生更为快捷的步入文化鉴赏的殿堂,使其在感受文化震撼的同时,深挖出内心的自己,找到被生活磨灭的灵感,树立正确科学的文化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所以文化专题讲座应当聘请真正的文化修养高的先进工作者或文化大家,有学术针对性的开展,同时现场要轻松愉悦,讲座主题鲜明,集文化鉴赏功能、学术功能于一体,促进学生们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开阔学生们对于文化领域的视野,不断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

4.当然,除了围绕校园的自身教育之外,还应该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学校应积极与文化相关领域的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参观实习,让学生了解当下企业的生存状态和市场对于文化品的需求,有机会体验不同文化产业领域的相关操作与实际运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学校作为牵头人要不断完善文化产业工作室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文化管理项目具体的项目实施,锻炼学生的实战能力。

总结

篇2

关键词:旅游文化;选修课;教学设计;教学效果

一、非旅游管理专业开设《旅游文化》选修课的需求分析

我国高等院校开设的《旅游文化》课程最初只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但是,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旅游需求也在日益增加。在旅游过程中,大学生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浅层旅游,而是渴望对旅游进行深层次的文化探求。由此,高校中的很多非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对《旅游文化》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一需求下,高校也就顺势顺时把《旅游文化》课程作为选修课推向非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该课程的开设满足了非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旅游文化方面的知识需求,也成为很多非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提升其旅游文化素养的热门选修课程。

二、《旅游文化》选修课的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

作为非旅游管理专业选修课程的《旅游文化》,不同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在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的设置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在课程定位上,非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文化》选修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在大学生中普及旅游文化常识,弥补学生所缺失的旅游文化基础知识,拓宽学生在旅游方面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旅游视野,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同时,该课程的开设对于弘扬、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也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理解,进而掌握旅游文化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旅游兴趣和对旅游文化本身的喜爱,进而引发学生对自然、文化旅游资源的热爱之情。

三、《旅游文化》选修课的教学内容设计

作为一门选修课程,《旅游文化》所要面向的是不同专业的学生。由于每个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前期所学的相关课程都不尽相同,所以就造成了不同专业学生对旅游文化知识需求的差异性。基于此,在课程讲授过程中需要对《旅游文化》的内容体系做或大或小的修改、增删,还需要在传授同一知识内容时做或深或浅的调整。比如,《旅游文化》选修课如果针对的是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那么在讲授的过程中就需要注意两点:第一,扩大《旅游文化》的内容体系,尽可能的拓宽学生的旅游知识面。因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未来的职业和旅游有着莫大的关系。作为一个酒店的服务员,不仅需要懂得酒店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懂得较多的旅游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和游客(住店客人)进行有效地沟通和交流。第二,对《旅游文化》的部分内容进行删减或者点到为止。例如,《旅游文化》教材的通用内容中都会涉及到“饮食文化”“酒文化”和“茶文化”等内容。而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大多会涉及到专门的“饮食文化”“酒文化”和“茶文化”。所以,在《旅游文化》讲授过程中这部分的内容就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另外,在课程内容体系上,要适当增加高校所在区域地方性旅游文化的内容。传统的《旅游文化》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大多是通用的,在地域范围上涵盖了整个中国,没有针对某个地域的旅游文化。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性的加入高校所在区域的地方特色旅游文化的内容,以此让学生更加熟悉自己生活的地方的旅游文化,从而引发学生对该地的热爱之情。比如,河南省的地方高校开设《旅游文化》课程就可以把河南省的特色旅游文化,诸如古都文化、名人文化、节事文化、武术文化、花卉文化等列入到课程内容体系中去。

四、提升《旅游文化》选修课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

对于非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旅游文化》课程只是一门选修课。在学生的心中,选修课没有必修课的地位重要。所以,上课对他们来说就是喜欢了就听,不喜欢了就不听。如果老师的课堂讲授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光凭学生选课时的一时热情,他们上课的热度会慢慢降低。所以,要想办法提升《旅游文化》的课堂教学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喜欢上、愿意上。在提升《旅游文化》选修课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方面,应该把握以下三点:第一,把知识变得有趣儿。“知识性+趣味性”,寓教于乐,是吸引学生上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法宝。老师需要想办法让这门课程变得既有趣味性又有知识性,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传授了旅游文化的知识。在《旅游文化》的课程内容中有很多知识都可以和趣味性相结合。比如,在“旅游中常用的历史文化常识”中就可以把历史文化常识和历史发展、历史故事以及现实应用相结合;在“旅游建筑文化”中对宫殿、官衙、坛庙、陵墓、长城、关隘、地方民居的讲授就可以融合历史,还可以让学生分享以往旅游中对建筑的感受以及学习本章内容之后对旅游建筑的审美看法等;在“旅游饮食文化”中可以把讲授和教学视频相结合,给学生呈现生动的影音画面,更好地理解美食的魅力。第二,利用手机呈现信息化交互式课堂。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上课带手机、玩手机几乎成了大学课堂的标配。与其一味地禁止学生玩手机,倒不如想办法在课堂上很好地利用手机。现在的教学App软件非常多,也非常好用。教师可以选择某一教学App软件,利用手机教学资源、作业、开展课堂讨论。这种交互式的手机教学App软件既方便了老师,也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三,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旅游文化》课程中的很多“文化”属性的内容采用传统的板书形式很难让学生准确理解。比如,“旅游饮食文化”中涉及到的菜肴的色、香、味、型等内容;“旅游建筑文化”中涉及到的不同建筑的类型以及建筑的结构布局等内容。如果单纯凭借黑板板书和老师的讲授,学生很难对菜肴、建筑的类型以及建筑的结构布局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理解。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就可以利用PPT课件的精美图片以及播放饮食、建筑方面的纪录片把“文化”呈现出来,带给学生美的感觉体验。另外,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时要特别注重PPT课件的制作。因为旅游本身是一件赏心悦目、令人心情愉快的事情。所以,《旅游文化》PPT课件的制作也要和旅游相匹配,要制作精美、图文并茂、逻辑清晰,让PPT课件本身也能够吸引学生,带给学生美的感受。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 教学质量 应用型人才

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学工作的核心,严格把好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关,是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多年来始终坚持严格质量管理,荣获“2013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学术研究十大领军院校”第2名。在本专业建立十年之际,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初见成效,自我评估可促进持续提升,自我反思有益于共同提高。

1.科学建立教学质量管理制度

为确保优质教学质量,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严格贯彻执行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政策,十年来不断探索构建了科学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推进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逐步提升,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1.1教学质量保障制度

“五级管理”即校领导、校督导组、院督导组、教研室、学生信息反馈员进行教学质量管理。校领导管理由教务部组织学校领导执行,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整体教学质量。校督导组管理由特聘专家教授完成,随机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院督导组管理由学院内督导组进行,及时反馈教学问题。教研室管理由各教研室教师互相听课,重在交流提升。学生信息反馈员由班级选拔,收集信息并反馈。

“三次检查”即每学期实行期初、期中、期末三次教学检查。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教案、教学进度、课外作业、实验、实习、考核和授课质量等。十年来,本专业所有教学文件齐备完整,教师教学质量考评成绩均为优良。

1.2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本专业充分考虑到教学质量评价的复杂性,力求通过评价主体多样化的方式进行考量,从单一的学生评教转为多元主体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以全方位视角了解整体教学质量的状况。

业界专家评价。本专业的实践类课程均会邀请业界专家进行现场指导。例如,《文化项目创业策划与实践》和《媒体创意与创作实务》课程大赛复赛时邀请业界专家作为评委,为学生创业项目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用人单位评价。本专业建立了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机制,每年向用人单位发调查问卷,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反馈并进行统计,修订教学计划和大纲,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完善课程体系。

专业教师评价。学年结束时,所有专业教师均会对其他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由于平时教师通过互相听课彼此之间教学质量情况了解比较深入,所以互评结果也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依据之一。

学生评价。学校实行期末网上评教制度,学生通过教务网通过问卷评议的方式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本学院还建立了教学检查员和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通过学生座谈会对教师教学进行评议。

学生家长评价。辅导员、班主任针对重点学生需要与学生家长不定期进行电话联系并填写《学生家长谈话记录》,确保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老师准确把握家长的反馈信息。

1.3教师管理制度

学院不断完善教师考核制度,不断修正评分比例,竭尽全力对教师工作进行综合客观评价。在教师晋升晋级时,国家级、省市级、校级教学竞赛的获奖者同等条件下将予以优先考虑,本专业教师已获多个国家级和校级教学奖项。

学院在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信任和尊重教师。以教师为本,就是要尊重教师,激发教师的行为动机,实现教师的价值。①我院领导和督导组成员定期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不盲信教学负面评价,促其成长。

1.4学生管理制度

良好的学风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学院严格依据学校制定的学籍预警制度进行学生管理,确保教学秩序正常运行。辅导员每周统计学生旷课课时,提前做好重点学生旷课预警工作,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有效保证了学生到课率。

除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外,本专业建立了“班级档案制度”,班主任将班会、走访和谈话记录在《班会记录表》、《宿舍走访记录表》、《学生谈话记录表》和《家长谈话记录表》上。

制度是刚性约束机制,难免会有偶然因素影响客观判断,产生制度误读和不良情绪。监督检查频率过高对师生会形成消极心理暗示,使师生从教学主体变成监管对象,因此,在将检查制度常态化的同时需要完善检查后的反馈制度,执行时需体现对师生的尊重。如,我校督学办提出可由教师自主申请听课,让教师更从容的展示教学水平。

2.系统完善教学质量管理标准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借鉴了中国传媒大学专业相关专业教学质量管理办法及多所独立学院的优秀专业建设经验,吸收了行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制订了符合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质量管理标准。

2.1教学计划质量管理标准

本专业面向文化产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理论知识和深厚的人文社科基础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依据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制定了较完善的教学计划,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

理论教学计划质量管理标准围绕备课、教案、作业、课后辅导等展开。实践教学计划质量管理标准围绕实验、实习、实训、实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展开。“实践环节要在教学大纲中得以体现,并在学习环节及学时上给予保证。这样才能使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紧密结合,从而缩短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距离,减少工作初期培训的时间。②”经过多次调整完善,本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已占总学分的25%。

2.2课程质量管理标准

本专业每学期均会组织教研室主任和各年级学生代表对课程执行的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和评估,优化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自本专业开设以来,一直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制订教学文件,内容规范合理,符合专业培养特色。

Cecilia Temponi研究发现课程设置与不断完善是高校满足学生需求、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最直接反映,多元化课程设计将在学生今后的社会和工作岗位发挥重要作用,对不同背景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进步与发展。③因此,本专业在夯实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开设方向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可同时选择最多两个方向的全部课程。

2.3教师教学能力的质量管理标准

本专业高度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管理,持续关注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从岗前培训、新课试讲、督导考察、教学交流几个方面设立了教学质量管理标准。

规范教师岗前培训。学院对新教师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安排新教师定时观摩学习相关课程,邀请经验丰富的教师听课评讲指导,促其扎实掌握教学技能。

严格执行新课试讲制度。教师在开设新课前,需接受院督导组和教研室共同组成的检查小组进行的试讲考核,全票通过后方可开课。

督导定期考查教学情况。对专业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效果、教学态度进行定期考察和评分,弘扬特色教学的同时及时发现不足。

组织教学交流活动。每两周进行一次教学交流活动,每学期集中开展“听课月”和“交流周”确保优质教学质量,积极与芬兰坦佩雷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国内外高校进行教师访问交流活动,分批进修强化我院教师素质。

教学质量管理标准随着培养目标和方案的调整而不断变迁,在动态化变化中保持教学质量管理的稳定非常重要。专业十年探索最终找到了适合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的标准体系,引领学生进行课内外实践活动并择优推荐实习单位,获得用人单位好评。

3.全面评价学生追问管理成效

学生是教学质量管理成效评价的主体,其综合素质的优劣直接体现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水平。本专业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确保教学管理工作的成效,支持学生全面发展并保留个性特点,凸显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提升了学生对专业教学质量的满意度。

3.1考试考核结合灵活评价学生的知识水平

依据学校的考试管理规定,本专业近年来不断进行考试制度的改革,鼓励教师采用形式多样的考试内容与考核方法。考试分为考试和考查。基础课多采用闭卷考试形式,重在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程度。专业课程多采用考查形式,考查学生的实战能力。本专业注重平时考核,专业教师每堂课记录学生课堂表现,通过出勤、纪律、态度、回答问题、个人作业和团队项目完成情况等来进行评分,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

3.2课堂课外结合综合评价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紧密结合建构项目制综合评价体系,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评价的信度和效度。项目制教学模式可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沟通表达、社会调研、资源整合、创意策划和创业创新等能力。

本专业注重运用项目教学法,以项目带动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项目有效的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针对每次项目完成情况教师进行课外评阅和课堂随机抽查交流。课程结束时总结项目便于学生系统掌握课程内容。例如,《传媒市场调查》、《文化市场营销学》、《文化活动策划》、《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学原理》等均组织了相应的实践环节。

本专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每年通过《文化管理学院暑期实习暨社会实践经验交流会》、《考研就业经验交流会》等积极引导学生融入社会实践活动。以笔者为例,每年均会指导几组学生团队参加学院文化项目创业策划大赛,多次获奖。2011年7月指导学生获得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2012年5月指导学生团队获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第七届“仙林科学城・挑战杯”竞赛铜奖。

3.3他律自律结合客观评价学生的素质

本专业尤为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通过学风建设、心理辅导、宿舍管理等开展学校教育和自律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重视学风建设活动。学院常设学风建设小组和学生学风自律小组,不定期抽查学生出勤和课堂纪律。学院倡导“一专多能,求实创新”,动员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研究生考试、专业技能考试。学院积极开展学术讲座,不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授专业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心理委员充分借助网络和图书报刊等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以培养健全的人格。每年为毕业生举办毕业启程礼和红毯秀,鼓励学生们积极进取成就梦想。

深化宿舍管理工作。辅导员、班主任、宿舍自律委员会对学生进行宿舍管理工作。各班生活委员组成的宿舍自律委员定期进行宿舍检查,营造整洁安全温馨的宿舍环境。目前,本专业学生已多次获得校级文明宿舍荣誉称号。

教学质量管理的成效难以精确评估,全面评价学生质量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视角。笔者依据学生兴趣点设置更多样的项目类别,引入当前社会热点话题和焦点问题,激发其求知欲和参与度,取得一定成效。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统一的标尺看起来测量精准但缺失人文关怀,唯有充分尊重和引导才能更好地帮助其提升综合素质。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文化管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历经十年探索,一直注重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关系其生存发展,如何继续创新教学质量管理方法,将教学质量管理特色转化为办学优势,使师生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自,这是值得继续探索的课题。

注释:

①隋志刚,牟永贵.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中的教师主体性问题[J].现代教育科学,2011(3):134-136.

篇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旅游业以不断增长的势头迅速发展,已经被正式列入国民经济序列。与此同时,高等院校的旅游教育与研究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并且为旅游业的各个部门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目前,设置旅游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达160多所。旅游形势的发展要求旅游教育从理论上跟踪、总结旅游业的成就、得失,并及时反映到教学理论中来。迫切需要有一批适应形势发展、反映旅游学最新思想与动态的教材,服务于旅游学科建设。我国旅游教育的现状与新世纪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还存在相当的差距,以旅游行业从业人员而言,相当一部分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策划能力、管理水平,还难以与迅速发展的旅游业相适应。

一、历史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1.我国旅游资源特点

中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都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5000年历史的中国经历了16个朝代,历朝历代的伟大创举构成了璀璨的中华文化,留存至今的名胜古迹无不闪烁着历史的光辉。中国旅游文化资源以独具个性的民族特色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一些壮美的自然景观往往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融为一体,使自然景观增添了人文文化的色彩,具有时空立体性。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游览名山大川,往往题字书联、吟诗作赋,名篇佳作,浩如烟海。山水景观与文学作品结缘,是我国旅游资源独树一帜的特色所在。

2.从业人员素质

虽然我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但是目前各地的文化遗产给人们的文化体验从方式到内容却又普遍都是有限的,文化的传播、文化的弘扬、文化的体验都与市场的需求相去甚远。历史文化内涵挖掘力度不够,旅游的文化经营落后,高品质旅游资源低水平开发。景区景点开发摒弃特色,忽视特有的文化价值,传统文化缺乏有效的保护和继承,甚至使古代文化庸俗化,大多存在发掘古代文化肤浅、表现手法庸俗、品位不高等一系列问题。经营管理者素质低下,制造粗糙低俗的商业化景观,使景观失去原有的历史文化意蕴,往往把古朴的民俗文化、民俗风情包装成商业表演。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行业素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是提高旅游业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关键。

国际旅游业有种公认的说法,“没有导游的旅游是没有灵魂的旅游”。对游客来说,有无导游的介绍,游览的感受与乐趣截然不同,而对导游来说,同样一个景点或是一个游览项目,因知识素养的不同,直接给旅游者所产生的印象与效果有很大差异。导游从外事角度讲是民间外交官,从服务角度讲是特殊保姆,从宣传角度讲是演说家,从知识结构的构成讲则又应该是名杂家。导游是旅游文化传播的使者,应具有很好的文化修养。从事旅游工作的人员,一定要热爱祖国,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才能受到游客的敬重和信任。

国内有的旅行负责人一味重视外联,而忽视导游的接待质量,这样的经营会使整个旅行社走下坡路,竞争中的中国旅游胜券操在谁手?肯定是掌握在一支训练有素的经营管理者手中。大力发扬民族特色,充分利用宝贵的文化遗产,把这些历史性的人文景观简单明了、生动有趣地进行讲解是吸引外国游客的一块巨大磁石。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资源的竞争,旅游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培养适应新世纪旅游业发展需要的管理人才,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旅游人才中最突出的是导游员的素质结构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需求,缺乏美学修养也成为提高导游水平的主要障碍。

导游应用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积极向海外旅游者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和新时期文化,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导游辞创作要突破就景点讲景点的模式,增大专题的文化内涵,应该以景点为依托,突出介绍中国文化专题内容,从服务型、技能型向文化型、学者型导游转化。

3.游客的需求

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使商品的文化附加值比重不断增大。世界旅游业正逐步转向以文化与精神享受为目标的文化旅游。出门旅游成为恢复精力、缓解疲劳、感受历史、理解文化、陶冶性情的一种综合休闲方式。外国旅游者对中国的文物古迹和自然风光普遍感兴趣,对品尝精美可口的食物兴趣亦很浓厚,然而对娱乐活动、冬季运动、廉价的度假普遍兴趣不大。旅游消费本质上是文化消费,旅游业的文化特性不仅仅体现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设计一隅,也渗透在旅游业各个部门的运行之中。旅游资源的开发及景点的利用,应逐步加强文化开发工作,挖掘文化内涵,提高景点建设的文化品位。

旅游是一个以获取新的感受和心理为宗旨的审美过程和自娱过程,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是旅游的内核,旅游的本质是一种文化生活的反映,中国谚语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并提,说明中国人早就知晓旅游的文化内涵。虽然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各不一样,或游览名胜古迹,或欣赏自然山水风光,或了解异地风光人情和历史文化,或探亲访友,或追古怀旧,但均为寻求一种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新感受,扩大视野,提高文化素质与修养,体现出强烈的文化需求。随着社会高度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旅游活动的文化含量。

二、历史文化教育现状

中国旅游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旅游业的持续高速发展要依赖于旅游教育的迅速发展。目前,我国的旅游教学、研究和出版,最显底气不足的正是文化。随着中国和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有关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教学实践的积累,原教材已经难以适应需要了。高等旅游教育教材建设滞后,旅游课程设置都是应用性的,文化类的课程设置偏少,且多局限于介绍性层面,如中国园林欣赏、中国山水文学欣赏。我国高校的旅游专业在专业结构、办学特色、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方面,还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旅游形势的发展要求旅游教育从理论上跟踪、总结旅游业的成就得失,并及时反映到教学理论中来。旅游业是应用型专业,只有紧贴旅游行业的实际,才有生命力。在学生主要从事旅游经济与管理课程学习的情况下,应以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为宗旨,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学术性与普及性兼顾,稳定性与适应性结合。

三、对策

1.课程设置

各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往往脱胎于英语、历史、经济管理等专业,在课程设置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带有母专业的深深烙印,侧重于旅游英语、旅游史、旅行社管理等方面,没有开设必需的历史文化课程。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系统学习仅限于参加导游资格考试时复习资料包含的一小部分中国历史常识,这一部分内容简单浅显,大多是中学阶段学习过的内容。部分高校即使开设了历史文化课程,但重视程度往往不够。历史文化课应在一年级时作为基础课开设,学时以一学期为宜。

2.教材编写

职业教育教材所涉及的内容与社会实践的密切联系性,决定了它经常不同程度地处于与现实需要脱节或滞后的状态。旅游管理专业历史文化教材编写中经常出现闭门造车,为编教材而编教材的现象,加之教材编写者知识上的缺陷和对旅游业实际掌握得不够,在内容取舍上或顾此失彼,有失完整,或眉毛胡子一把抓,重点不突出。

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浩繁,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要点,在教材编写中,应从旅游文化的视角,结合旅游业发展实际,对历史文化学科框架和内容进行梳理,没有这种梳理,就会出现教师难于抓住重点,学生不得要领。

篇5

[关键词]旅游管理 跨文化交际 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李睿(1975- ),女,辽宁锦州人,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和旅游英语教学。(辽宁 锦州 12101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5-0137-02

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途径。旅游业迅猛发展,使得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会聚在一起。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在为外国游客服务过程中,除了要有流利的外语能力外,如果能恰当地运用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其沟通交流势必会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外国游客满意度,从而增加旅游外汇收入,进一步发展我国旅游业。因此,培养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一、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往中,符合语言对环境和关系的适应性原则,使交际与交往目的得以实现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针对文化冲突而提出来的,是一种在理解、掌握外国文化知识与交际技能的基础上,能够处理跨文化交际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使得中外游客在交流中往往出现障碍和困难。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旅游从业人员对外国游客服务的基本能力,是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游客满意度、提高旅游目的地知名度和形象的核心。

近年来,学术界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广度和力度在不断增强,与其他学科比如社会学、美学、语言学等学科的交叉性研究也层出不穷。但是,潘亚玲经过调查发现,外语教学实践与职业实践的结合是一个薄弱环节,跨文化教学实践已不能适应越来越高的人才职业实践要求。通过查阅,发现将跨文化交际理论引入行业外语教学的研究微乎其微。王立非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出发,提出了包括商务策略、跨文化策略、交际策略和跨文化交际策略在内的跨文化交际技能理论构架。该能力框架从全新视角阐释了应用型外语人才的能力结构、将商务策略列入了能力框架。安晓宇以河南省涉外导游和外国游客为调查对象,调查了河南省涉外导游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失误以及外国游客对导游的满意度,发现作为中坚力量的涉外导游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存在诸如语言能力不过硬、文化认知能力较差等问题。这些研究为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引入行业外语教学中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借鉴作用,但还远远不能满足行业外语跨文化教学和研究的需要。本文通过研究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进一步拓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渠道,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外语教学的跨文化进程。

二、影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因素

1.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视不够。高校的外语教育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渠道。我们要意识到当前的语言能力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但是在旅游管理专业实际教学中,普遍缺乏可行性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框架,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缺乏完备的教学培养方案,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外语交流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效果和质量。多年来,大学外语教学一直侧重于语法、词汇的讲解和语意的分析,旅游英语教学也不例外。而这恰恰与旅游服务部门对实用型外语人才的需求背道而驰。由于对跨文化教育重视的不足,导致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大纲中没有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要求,缺乏适合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教材和教学材料。很多教师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向学生传授跨文化知识,这种缺乏指导、不成体系的跨文化教育远不能满足学生对于跨文化知识的需要。

2.师资水平与观念。跨文化交际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80年代初跨文化交际学由外语教学界引入我国。而跨文化交际研究得到学术界的重视也只是近十年的事情,国内教师对此的研究和实践很少,国内评判英语教师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仍然是语言功底,因此我国外语教师普遍缺乏系统的跨文化知识体系,其自身的跨文化知识不能满足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现实要求高校英语教师拓展跨文化知识,发展跨文化技能,使其不仅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还要拥有深厚的跨文化知识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学习跨文化知识,使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从事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3.传统文化缺失。由于对自身传统文化学习的忽视和西方文化的不断渗入,导致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这种缺失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对中西文化异同的认识和学习,从而影响到中西文化的沟通和交流。跨文化交际的文化之一并不是来自对目的与文化的不了解,而是来自对目的与文化和母语文化之间差异的不了解。深入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取其外国语言文化的精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对外服务交流过程中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

三、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途径

1.重视跨文化教学。学校是跨文化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而外语教学则是跨文化教育最有效、最重要的阵地之一。学校应该通过确定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优化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制定教学大纲,设置跨文化交际课程,教材应系统合理地编排关于文化方面的内容,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将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以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母语文化知识和外国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跨文化素质是实现跨文化目标的先导因素和基础环节。由于教师本身对于跨文化教育认识的局限性,很多教师误将课堂上对文化知识的讲授等同于跨文化教育。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培养一支具有深厚中西文化内涵的师资队伍,使跨文化理念得以贯彻落实。师资培养可以通过在职培训、顶岗实习和出国培训三种方式来完成。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就职于酒店、旅行社等旅游服务部门,运用跨文化交际能力与人沟通交往的机会较多,所以除了在职培训和出国培训方式外,可以让教师到酒店等部门顶岗实习,此举为教师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

3.汲取中西文化内涵。外国语言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和中西文化比较同时进行才能深层次理解和学习跨文化内涵。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够,容易造成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模糊认识,所以学习和了解外国语言文化的前提是不能忘记自己的传统文化。同时,应当深入接触学习更多的西方文化。可以通过欣赏优秀的西方影视作品,参加英语角,收听收看有关报道西方国家的节目和阅读关于西方社会、历史以及文化等方面的书籍、报刊和杂志,来了解更多关于西方国家的知识。另外,需要关注和熟悉中西文化的联系与差异。

4.引入文化测试。测试和评价是课程开发和教学组织的发动机。将文化测试引入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师和学生对跨文化能力的重视程度,是合理评价跨文化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途径。张红玲将文化测试内容分为文化知识、情感态度和交际技能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文化知识测试可以采用填空、选择和判断等客观题形式全面系统地考查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水平;情感态度测试可采用社会距离等级法、语义级差法和跨文化发展模式等方法;交际技能采用笔试或直接观察学习者真实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测试必须将跨文化交际的理论与旅游服务部门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逐步建立和完善文化测试的评价体系,使其发挥其课程开发和教学组织的发动机作用。

四、结语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学生具备运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使其满足于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目标和重点所在。

[参考文献]

[1]范敏.“高师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08(2).

[2]潘亚玲.我国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实证研究[J].中国外语,2008(4).

[3]安晓宇.旅游从业人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研究――以河南省涉外导游为例[J].中国商贸,2012(8).

[4]李娅林.跨文化交际研究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现象分析[J].考试周刊,2009(33).

[5]杨学云.基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文化导入研究[J].外国语文,2010(4).

[6]张红玲.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外语教学:历史、现状与未来[J].外语界, 2012(2).

篇6

关键词: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文化课教育

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关注,尤其是旅游业,当前我国的旅游业正处在发展的高峰时期。旅游管理专业的文化课教学要求也不断提高,当下旅游就业市场上急需专业人才,出现了严重的供需矛盾,这让中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育及该专业学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然而,中职院校该专业的毕业生综合素质普遍不高,无法达到旅游企业的就业标准,因此,如何有效加强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成为中职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文化课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方面

一方面来说,中职院校的学生本来基础就不是很好。在最近几年,高中以及各种专科本科院校都扩大了招生量,这就直接导致中职院校的生源减少并且质量不佳,大多数学生都是因为没有考上高中才上中职院校,所以,这些学生通常都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对专业课程也提不起兴趣来;从另一方面来看,当前的学生生活环境普遍较好,没有压力,学习也没有主动性。我国实行免学费的政策,而且范围逐渐扩大,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学生都能享受到这项政策。国家发放的资助金多数是由学生自己进行支配,这一现象导致大多数学生不好好学习,只重视物质享受。对于学业成绩也完全不担心,再加上家长不及时进行督促,很多学生放任自己,并没有投入到学习中。

(二)教师方面

1.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就目前来看,在相当多的中职院校里面,都没有专业的旅游管理专业文化课老师,基本上这些老师都是其他学科的教师,后来转到旅游管理@个专业,很少有科班出身的教师,所以,这些教师很多都从根本上歧视这门专业,也不想接受这门课程;有的教师基本没有学习过关于旅游管理的专业文化知识,上课时都是照着书本念;还有的教师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实际教学经验,这些都反映出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文的教师教学水平堪忧。

2.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在很多中职院校里面,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教育方式还是陈旧死板的传统教学模式,无非就是给同学们在课本上画重点,然后讲解难点,学生只是将这些知识硬背下来,虽然能在考试的时候得到比较好的分数,但是他们很多东西根本都不理解,更不要说是去实际岗位进行操作了,基本上这些学生就业之后,一切都要重新再学。

(三)学校方面

1.要不断完善课程的设置

在众多中职院校里,学生刚进入学校,不会对他们进行专业划分,而是让他们先学习一些和与专业知识相差甚远的理论基础,上了二年级之后,很多课程设置都没有新意,不能够及时跟上时代的变化,完全不能满足当前旅游管理就业市场上对人才的要求。并且课程内容枯燥,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更没有让人想要学习的欲望。久而久之,这一专业甚至成为学生所讨厌的课程。

2.对学生的实践安排太少

在当前的中职院校里,都不会给学生统一的安排实习单位,学生们只能自己去社会上找。这种方式通常会造成两种情况,一种是有的学生很难找到实习的地方,还有一种就是有的学生利用关系,开一个实习的证明,学生并没有真正的去进行实践体验,最终导致实习变成了偷懒的好机会。还有一些学校,虽然给学生找了实习单位,但是根本没有想那些学生是不是适合这个地方,造成学生实习压力大,中途放弃,最终给学生的就业造成影响。

二、中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学发展的对策

(一)以学生为中心

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教师对他们进行引导,使他们有学习的主动性,增加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学生要认识到专业文化知识对于自己学习和就业的重要性,用一种积极努力的态度去进行学习。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中职学校要鼓励旅游管理专业的文化课教师,让他们不断进行深造,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调研和学习机会,使教师及时的知道这个行业的具体发展态势。还要让教师积极的参与各种类型的业务培训活动以及学术交流会议,增强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

2.在进行教师招聘的时候,要仔细选择,尽量挑选那种科班出身的水平较高的教师,经常请旅游管理行业的专家和学习的为同学们进行专业讲座,这样才能够让教师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

(三)优化教学方法

1.中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在进行具体教学时,要把教和学进行结合,然后将理论知识作为一种辅助,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文化课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有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具有创新意义。进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思维以及教师的教学效率。

2.对于教学的基础设施,中职院校必须努力改善,要为学生建立各种模拟的训练场地,保证学生的实际训练,提高专业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实习,为学生以后的实习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结语

我国的旅游行业近年来有很大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的中职院校,是他们的旅游管理专业为行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才使得行业飞速发展。但是就当前的专业教学来看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所以中职院校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活动,增强教学力度,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林滋. 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教学问题的对策及建议[J]. 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05:92-93+129.

[2]李欣倚. 浅析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 经营管理者,2016,21:443.

篇7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建设;产学研模式;地域特色

贵州是一个文化资源大省,民间自然崇拜和原始宗教、巴蜀文化、滇文化乃至儒、道、巫、傩等诸多文化事象,都有其实存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实现贵州省从文化资源大省到文化建设强省的逐步迈进,文化产业良好的发展态势也对该专业的高端复合型人才需求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满足市场需要,目前贵州已有六所高校相继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但大部分院校均只招收本科生,呈现出对于专科层次人才培养不够重视、硕士研究生层次培养不够条件的现状特点。已有的培养层次体系也存在学科建设初探期的普遍问题,加之资源环境的限制,使得贵州省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全国范围内缺乏竞争力,学生就业率也不容乐观。

一、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及学科建设上的诸多问题

(一)学科归属及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文化产业学’还很年轻,年轻到不知道究竟应该把它放在什么位置上,归属到哪一个学科内”。文化产业所涉及的产业领域包括: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会展策划、电视电影服务、演艺产业管理等,具有跨专业、垮学科的交叉性特点。尽管教育部现将文化产业管理划分为工商管理的二级学科,贵州省各高校仍是按照自身教育资源及学校师资的客观条件来考虑专业的院系归属,导致该专业的学科归属不甚明确。例如,贵州大学专门成立了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贵州师范学院则是将该专业设置在历史与社会学院;贵州民族大学将其划分在民族与社会学院等。由于专业归属缺乏统一标准,所以在课程设置上也相较随意。例如:贵州大学该专业开设课程有艺术概论与美学、文化产业概论、文化经济学、新闻与传播学、编辑与出版发行、表演艺术与经营管理等课程;贵州民族大学则侧重于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开设文化产业导论、管理学原理、文化产业投融资管理、动漫与网游产业管理、文化娱乐产业经营管理等;而贵州师范学院则开设的是文化资源学、管理学原理、民族艺术与文化、美学概论、社会调查与方法、会展策划等综合性课程。可见,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所开设的主干课程极其缺乏统一性,而更重要的还是缺乏专业的方向性和地域性。

(二)师资队伍缺乏创新意识与实践经验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创办时间不长,除了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处于初级探索阶段,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也在不断提高质量。兴办初期,贵州各高校对于该专业的师资队伍组建主要来自于临近专业的调配,诸如之前从事管理学、历史学、艺术学等领域教学的教师。虽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有学科交叉的特点,但对于大多数转型教师而言,他们本身也只是尝试教学,通过预先学习新的知识体系然后再传授给学生。近几年,一批毕业于该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陆续补充到省内各高校的师资队伍中,逐渐改善了该专业建设盲目探索的现实状况,但许多专职教师走上岗位后并没有充裕的时间到相关文化企事业单位进行兼职甚至脱岗实习,也没有与市场上该行业的实践单位保持密切联系,使得该专业的教学内容无法更新换代,培养的人才也与当前市场严重脱节。

目前贵州各大高校中,贵州师范大学在文化产业管理相关领域的科研平台有贵州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等;贵州大学有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等;贵州民族大学还成立了专门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下属有民族文化产业品牌战略研究与服务部、民族文化产业园区规划与建设研究部等其他研究部,旨在培养各类文化产业人才以及拓展文化产业研究视野;安顺学院也根据地域特色设立了屯堡文化研究中心,专注屯堡文化及旅游产业的科学研究,其余各校也在逐步建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平台,但要实现产―学―研的合作战略,高校还需进一步鼓励教师参与到与各企事业单位的文化项目合作中,并尝试创建与其他高校专家长期交流的教研活动。

(三)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机制有待完善

高校在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中,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重要环节,尤其对于贵州省这个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文化为文化产业的实践提供了重要资源。贵州省因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落后,许多文化消费形式还尚不健全,对于当地的话剧、戏曲、展览会和民族歌舞等表演,观众普遍反映水平不高。在这种市场大环境下,对于开设文化产业管理的高校无疑是一个契机,然而大部分高校却没有利用好智力优势来与地方文化单位进行文化产品合作研发、建立校外的实训基地等。此外,校内实训室的实践内容也有待改善,部分高校实训室只是放置了绣花机、喷绘机等工艺品制作机器,这让学生片面认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只是一个学习制作创意手工艺品的专业。事实上文化产业管理培养的学生并不全是文化产品的一手制作人,他们更应该学习的是如何将已有的文化资源通过市场策划、运营、管理升级成为高附加值的创意产品,通过市场来实现创意提现,因此校内实训室真正的角色与作用应再作考虑。

二、对贵州省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与学科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结合地域特色开展特色学科建设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不同于其他类型专业,如果高校教育在课程体系设计中无法侧重于其中一个领域,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然而对于侧重领域的选择,既要基于高校本身的传统优势学科,又要立足于本土的地域特色。对于贵州省而言,基于丰厚的民族民俗资源,在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方面已取得初步进展,但目前仍需在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品牌、整合旅游目的地和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内涵等方面,得到高端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的智力支持。因此依据当地文化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条件,贵州省各大高校应就市场需求来差异化培养文化产业人才,还可根据传统优势学科,进行学科交叉式培养,例如:贵州省师范学院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可与该校的地理与旅游学院进行深入合作,依靠本土的民族文化资源来培养侧重于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管理的专业人才。地方高校利用自身特色来建设特色学科一方面有利于形成学科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地域文化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毕业生在本地的就业。

在学历体系方面,由于贵州省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两头少,中间多”的特点,即专科与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极度空缺。面对目前文化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压力,贵州省可扩大专科层次的办学规模,并重视对于研究生的教育投入。

(二)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及实践能力

首先,为了补充校内实践型教师严重不足等问题,贵州省各大高校可以在师资来源结构上作出调整,除了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人才之外,还可考虑聘请来自地方文化企事业单位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为客座教授,加大流动编制的比例。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可组建专业教研室共同合做相关课题、研究课改方案、集体备课等,校内教师可以通过与校外专家的长期交流合作来积累实践经验和提高教学水平,打破对于文化产业认识的局限性。

其次,贵州各大高校应加强与海外高校的合作,增加此专业教师海外研修的机会,更大程度获取最前沿的教学经验和成果,拓宽文化产业专业教师的视野。

最后,文化产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要求较高的专业,高校应鼓励在校教师到当地知名文化企事业单位中去兼职或脱产实习、组建创意工作室等,重视教师实践性的培养。努力创建“创意型”师资队伍。

(三)积极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实习实训基地在文化产业管理教学中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与理论教学的充分结合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和适应地方文化市场。贵州地方高校目前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中,主要重视制作文化产品的动手能力培养而忽略策划文化市场营销的创新能力提升,因此校内可适当创建类似大学生创意产业孵化基地等校内实训基地,通过与校内其他专业如艺术类、旅游管理类同学组建创意团队,学校与地方政府应通力支持,鼓励学生创意团队将校内文化创意作品与地方实际市场进行对接,通过实际运作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从事专业的热情。

贵州省目前有多彩贵州城、贵州文化出版产业园等十个文化产业建设基地,亦有贵阳荷塘月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贵阳交响乐团有限公司等三十余个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各大高校应利用自身智力资源与各企业开展合作,创立“产学研”研究平台,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为各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创意改造策划。对于高校与政府部门进行商业合作的平台建设,可进一步参考澳大利亚的ACID互动设计中心,该互动中心由昆士兰大学与政府部门依据自身优势资源作为股份入股后,采用现代企业管理的准则进行盈利分红等,即可协调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也为企业注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总之,校企合作建立学生实训基地是一个共赢的新型模式。

贵州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与学科建设正在发展,各高校应深思熟虑自身的资源优势,结合管理学、旅游学、艺术学等传统学科,针对地方文化市场的需求来差异化培养人才。通过合理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创意型”师资建设、加快校内外实训基地创建等举措,为贵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胡惠林. 文化产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彭爱萍. 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要利用地域特色[J]. 中国高等研究,2006(7): 58

[3] 邹文贵,徐铁汉. 地方普通院校文化产业专业与学科建设的对策研究[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33(1):175-176

[4] 田素美. 论贵州省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J]. 企业导报,2015(23):103-104

[5] 彭雨良,李思雨. 澳大利亚“高校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绩效及其启示[J]. 新闻界,2013(2):73-77

篇8

关键词:清水海 酒店管理 学科设置

1.当前酒店管理方面的人才供需现状

当前企业界普遍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有三方面的不满:一是对工作不能很快上手,需要二度培训;二是眼高手低,不爱干所谓的“侍候人”的工作;三是缺乏综合性高级管理人才。而学员的困惑:一是所学并非所用;二是看不到个人发展前途;三是人际关系复杂,难耐寂寞等等。

这些不相契合的关系说明一个根本问题,就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在学科设置上、在实习实训上未能和企业文化进行良性互动,未能很好地把企业当做第二课堂进行动态管理所致。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1人才结构与企业发展严重脱节

一直以来,人们对服务行业的认识不客观不科学,想当然的以为服务性行业的进入门槛低与工作不体面。因此,选择酒店类服务行业的同学是带着疑惑误解而选择这个专业的。而正在从事这个行业的学员,由于我们前边所分析的原因,也难以在这个行业中呆得住。这就成为当前人才结构与企业发展严重脱节的客观因素。

调查显示,餐饮行业从业人员不仅专业素质低,就是基本文化素质也是很低的。当前酒店餐饮业的从业人员的文化结构是初中以下学历的占24%;高中学历71%;大专学历的4.66%;本科学历为0.34%;研究生以上学历几乎没有。这样的人力资源素质是很难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的需要的。

1.2企业发展与学科设置不相匹配

高职酒店管理专科学院目前的学科设置基本沿袭的是本科的教育教学模式。追求大而全,缺乏与时俱进的针对性。当前的企业尤其是现代化大型企业,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工作:核心的基础工作;高中级管理工作;全球化业务拓展工作。如“清水海餐饮集团”就是个典型的跨国公司。其基本的核心业务就是提供日式料理;其次除了每个加盟店自身的业务管理属于中级管理;再次是全球性的加盟连锁的高级管理。这些管理涉及到的内容已经远远超过我们学院的学科设置。当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科设置基本上是以酒店的基本核心业务为主要内容。没有分出层次。毕业的学员也就只能从事基础性工作,要想继续拓展自己施展才能的机会,学校所学到的东西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了。

2.学科设置与企业文化互动

2.1企业文化有助于强化职业道德

学员毕业后进入酒店服务行业,在思想上不能认识到服务行业的重要性。同时以为所从事的工作机械性强,缺乏创新,没有挑战性,担心自己的发展空间,因此工作没有激情。这主要是没有接触到企业文化所致。实际上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对工作氛围的要求。

清水海的企业文化所阐述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是:“尊重,创新,绩效,分享,自省”。这个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清水海企业管理的哲学思想。其中尊重体现了一种和谐的思想,干群之间、员工之间、企业与顾客、企业与协作单位等等都要体现尊重;只有在彼此尊重和谐的环境下才能很好的发展企业,这实际上是一种普适的价值观,在学校也应大力提倡;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表示着企业以及个人的一种充分发挥才能的广阔空间,清水海在实践这个核心价值理念的时候,“特别聘请日本一流膳食专家主理,全面引进传统日本料理文化,兼收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精髓,将粤菜、沪杭本帮菜、西餐等元素融入清水料理之中,同时不忘绿色养生的饮食时尚理念,几年锤炼,成就了清水海独有风格的日本料理美食”。绩效,创新最终体现在绩效上,适用企业适用个人,效率同样是企业的生命,但追求效率却不是简单地追求利益最大化,清水海的效率追求是:本着“将最大利益让给顾客”的经营理念,提供多种就餐模式以飨宾客。即便是做到这种程度,企业并不满足,于是进一步强调:分享与自省。分享呼应了尊重,体现的是团队精神;自省是对工作的精益求精。

学员在实习实训中只有充分体验到企业文化的精髓,才能真正认识到所从事专业的意义与重要性。才能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2.2理解企业文化能弥补学科设置缺憾

当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科设置除了存在上述问题,还存在不能与时俱进,知识更新慢,知识陈旧老化,难以和企业发展的周期相吻合。当企业发展成为集团公司、上市公司、跨国公司时――这是任何一个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企业中人才发展的战略空间。而学校所提供的“刻舟求剑”式的学科设置与内容安排就显得很不得体。清水海餐饮集团是中国青岛一家日式料理企业,目前已在青岛、哈尔滨等地建立了九家直营店。各店设计和装饰统一采用日本民俗文化风格,配合贴心舒适的标准日式服务,营造出纯粹的东瀛风情的饮食文化风格。

几年时间,清水海餐饮集团已发展成为北方地区最具规模的日式餐饮企业。它的经营方式也走向了多元化与多角化路径,以现代化管理规范运行的清水餐饮经营管理公司步入正轨,现已发展成一家集餐饮、物流、装饰工程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企业。

这种变化就是要求学院的学科设置上必须能够使人才的知识结构呈现“阶梯状”:低则熟谙基本业务、中则精通一店管理、高则具有驾驭一个集团公司能力的综合性知识结构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国敏.丽江高级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时代教育,2008.3

[2]付美蓉.关于德国酒店服务类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启示[J].考试周刊,2011.87

篇9

关键词:中医药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管理

一、引言

中医药旅游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一个概念,它是以具有药用作用的动植物及中医药文化景观为旅游对象,让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获得中医药药物知识和体验中医药医疗文化的专项旅游活动。它以中医药物质为载体,以传统的中医药文化为灵魂,集医学、旅游两产业于一体,集社会、经济、环境价值于一身,是旅游业的扩展和中医药产业的延伸。中医药旅游产品的开发已初具规模,包括中医药购物旅游,中医药观光旅游(中医药人文景观,中医药动植物观赏),中医药体验式旅游,中医药学术旅游等在内的旅游产品深受市场追捧。

二、中医药旅游的出现及发展现状

中医药旅游,可以说是一种古老的旅游形式,很早就已经出现。我国人民很早就有了寻医问药的活动,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可以说中医药旅游的雏形。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仙游”,就是道学家们为求得长生不老在自然山水中找寻精神与身体的医药良方而开展的出世型旅游活动。而后,又有各朝各代的医药名家为探寻中医真谛、穷究中药之理而进行的旅游活动,如明朝李时珍在写《本草纲目》前,为识得中医药草的药理及药用,在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还亲自遍访名山大川,为中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如今,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中医药旅游也逐渐火热并渐具规模。中医、中药、中国传统健身方法和中医新成就,在世界上广有影响,这已成为中国旅游的重要项目。每年都有许多外国人和港澳台同胞来大陆就医、参观学习,进行考察和洽谈中药材贸易。针灸、针刺麻醉、气功医疗、治疗脱发病、学习太极拳等更是热门项目。仅为医疗脱发,日本曾先后组织了1000多人的旅游团体来华。中医药旅游的实践已先理论而发展起来,迫切需要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发展过程。显然,现在的研究成果远远不能满足蓬勃发展的中医药旅游实践发展的需要,它需要一套完整、系统、深入的理论体系来指导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其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使中医药旅游带动旅游业和中医药产业的共同良性发展,使它真正成为人们一种在新的健康观念引导下的旅游方式和生活方式。

三、推动中医药旅游长足发展的对策

1、树立全新发展观念,提高对中医药旅游的认识度

中医药旅游是中国特色的旅游方式,要充分认识其在国际国内的影响,使之成为旅游环境容量分流、挖掘旅游资源内涵、实现旅游产品升级换代的重要举措。改变目前的中医药旅游作为中医药副业的现状,早日实现其主体业务地位。应从可持续发展观念出发,对中医药旅游市场进行规范。加强中医药人员道德培训,强化服务意识,严格执业资格,加强药材管理尤其是各旅游地的土特中药材管理,杜绝假冒伪劣。同时,应规范各旅游点的服务标准、旅游价格以及收费标准。按照公平与效益的原则,保护与鼓励经营者之间的竞争。

2、找准旅游发展定位,实现差异化竞争

对于地方政府,需要从中医药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引导中医药经营者找准发展定位、理性开发体验旅游,打造各具特色、产品差异大、互补性强的中医药旅游产品,提升中医药旅游的整体实力。对于中医药经营者而言,发展定位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资源状况,应基于所开发产品的整体利润贡献是否能持续支撑中医药旅游的运作成本,不宜一味追求大而全,可以选择打造在修学、观光、休闲、娱乐等某一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和特色的旅游产品。中药经营者还应强化与同类产品的差异化竞争,既区别于中医药博物馆静态的展览,又要区别于其他中药经营者的同类产品,这可从展示手段、展示内容、旅游功能、企业优势产品和技术等多方面来进行区分,避免产品同质化的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找发展的路径。

3、以旅行社客源为基础,努力开拓客源市场

中医药企业与旅行社除在传统的旅游线路合作外,还可以与旅行社共同设计开发新的旅游线路,与新的旅游产品相结合,以新奇的中短程旅游线路吸引游客,如可以考虑与周边区域的其他行业的工业旅游点合作,以开辟工业旅游专线的形式来积极拓展新的客源市场。在稳定旅行社客源的基础上,还要从长远战略出发,强化旅游营销手段和措施,努力开拓客源市场。如针对中老年市场,可以开发中医药养生之旅。

四、结束语

中医药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有效提升了旅游业价值,也进一步提高了旅游管理人才的素质,为旅游管理专业注入了长久的生命力。继续发挥成都中医药大学的优势,加强旅游专业中医药文化方向人才的培养,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旅游人才队伍,是发展健康养生文化旅游产业的关键环节。市场对中医药文化方向的旅游人才需求旺盛,因此,继续发挥成都中医药大学的优势,加强旅游专业中医药文化方向人才的培养,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旅游人才队伍,是发展健康养生文化旅游产业的关键环节。

本论文是成都中医药大学校基金课题《中医药文化对旅游市场及旅游管理专业的价值提升之探索》,课题编号RW200818。

参考文献:

[1] 李时,宋明.中国特色旅游———中医药[J].中国科技信息,2008,(2):165-167.

[2] 张群.我国中医药专项旅游开发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12(6):77-85.

篇10

在国外,并没有“农业产业化”之说;而国内自“农业产业化”一词提出以来,引起了许多争论。现在看来,我国学者绝大多数已经认同了这一提法,但对农业产业化内涵的界定则存在不同的观点。

从我们收集到的文献资料来看,对“农业产业化”概念和内涵进行探讨的文章有20余篇。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1)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产业链条化、系列化论;(2)农业产业化就是农业产业一体化;(3)农业产业化是建立一个新型的农业组织方式;(4)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由不是一个典型的现代产业转化为现代产业的过程;(5)农业产业化的真正内涵在于,它是一种能够给有关利益主体带来制度净收益的新型交易方式或非市场制度创新;(6)农业产业化是指以某种或某几种产品的生产为龙头,将产供销不同阶段的服务企业以合同或协议的形式联接起来,组成一个统一经营的综合体。当前,对“农业产业化”一词的界定不仅出现在学术性文章中,官方文件中也对其进行界定。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的提法是“农村出现的产业化经营,不受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的限制,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总体来说,不论上述各种观点存在何种差异,但都将农业与非农产业的整合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最基本的内容。以上各种观点其实都是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一体化的思想的变形。

但实际上,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一体化并不是一回事。产业是近代、现代的概念,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当农民从一个自给性生产者转变为一个商品生产者时,农业生产向产业转变。传统农业只是一个生产部门,而不是产业。农业产业化的根本目的不外乎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与提高农业的效益。而农业产业的一体化经营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一种手段。而且,这种手段并不是随时随地可以有用武之地的。发达国家之所以实行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是因为其具有发达的工业化水平,具有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市场条件,具有现代化农业,具有完善的各种社会化服务体系,但我国还没有这样的基础和条件。当然,实现农业的一体化经营,是提高农业效益的有效手段,也是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就内涵而言,农业产业一体化指的是产业系列化,实际上就是将农工商“捆绑”在一起;而农业产业化的含义是非常广泛的。除了包含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含义外,还包括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生产方式的变更等内容,即是说不仅仅是指农业经营组织的创新,更多的是农业经营制度的变迁。

农业产业化的过程大致是: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深化,而社会分工的深化一方面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当农民进入市场后,市场法则会引导其转向农业专业化。社会分工越发达,社会协作也必然越发达。这样,原有的协作关系或制度安排的协调功能就会弱化或失灵,并产生了对新的分工协作关系或制度安排的社会需求,提出了加强农业与其关联产业之间联系与协作或新的制度安排的客观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就会产生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公司等形式的水平(横向)联合和农、工、贸一体化的垂直(纵向)联合。这两种联合相互交错、结合,形成各种经营载体,组成了农业产业系统经营体制。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产业化就是农业专业化和社会化的过程。

因此,农业产业化是在制度变迁的基础上,农村劳动分工深化的必然产物,实质就是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产业的过程。由于农业的专业化、社会化和一体化的发展,使作为传统生产部门的农业发生迅速而深刻的变化。其一,投入农业生产中的农业自身的生产资料比重下降,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明显上升。其二,农业产出中用于工业部门作为原料加工的比重有了明显的上升。其三,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包括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饮业对农业的服务贡献率也明显地提高。这一传统农业走向现代产业的过程就是人们所说的农业产业化。

可见,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和前提是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深化。我国农业正处在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农业产业化的重点是促进农业分工不断深化。由于我国的农业经营形式将长期以农户经营为基本形式,因此,我国农业产业化近期的重点任务是促进农户的专业化生产而不是其他。而且,在农户分工深化以后,农民必然获得利益,相应的市场自然可以产生。在农户对服务的需求、追求增值利益的动机产生以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然会拉动为农业服务的产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如果在近期内拔苗助长,必将欲速而不达。现在有些地方已经出现由于政府强制推行所谓的“农业产业化”导致的严重问题。

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与中国农户的专业化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是指国家生产的农产品满足国外消费者需要的能力,它反映了国家农业比较生产力的水平。当前,我国即将加入WTO。一方面,这对我国农业产生冲击,尤其是在大宗农产品方面。另一方面,也为立足于国际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比较优势的发挥进军国际市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必须在这一特定背景之下进行。因此,当前我国农业的产业化进程也会表现为国际化进程。由于深化农户的专业化分工是我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因此如何立足于国际市场深化农户的专业化分工便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增强了我国对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力。但与之不相称的是,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相反,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低下固然与诸多因素有关,但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未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我国为了保障粮食安全,长期强制性地要求农户种植粮食,而对附加值高、能增加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的畜牧业、水产业、经济作物的发展却没有予以相应的支持。这在粮食主产区体现得尤其明显。

根据竞争优势理论,要素条件是决定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因素。我国要素条件的基本状况是土地资源短缺、劳动力资源丰富、知识和技术存量低、资金紧张。在加入WTO后,我国应该扬劳动力资源之长补其他要素之短。为此,我国应将有关的国内支持措施由完全为粮食安全服务转变为发挥比较优势并兼顾为粮食安全服务。

虽然我国已经呈现出了农业企业化经营的趋势,但是从整体来看,仍是以农户经营为主的。因此,促进小规模经营的农户的专业化分工是基本的任务。从我国近年的出口状况来看,中间产品(主要包括畜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茶叶、药用植物、稻草秸秆及饲料等)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商品,占农产品出口额的比重一直在50%以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消费者导向型产品是我国第二大出口农产品,占出口份额的30%左右,其中大部分产品(主要包括肉类、水产品加工品、谷物加工品、蔬菜及水果制品、杂项食品、饮料、酒和醋、烟草及烟草代用品的制品等)具有竞争能力。大宗农产品(主要包括谷物、油籽、棉花等)是我国出口最少的农产品,基本不具有竞争优势。从要素的配置状况来看,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间产品及大部分消费者导向型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其竞争优势的获得与发挥比较优势密切有关,因此应当鼓励农户利用当前的劳动力优势生产这些产品。

三、建立和完善促进农户专业化分工的支持系统

农业产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非常广泛,只有在完善的支持系统的作用下才能保证不断向纵深推进。由于单个的农户与大市场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在农户经营为基本经营形式的我国,建立完善的农业产业化支持系统,为农户提供全面、周到、有效的服务是至关重要的。农业产业化的支持系统包括基础设施支持系统、金融支持系统、管理系统(包括政策法律支持系统和社会伦理支持系统)和经济市场支持系统、人力资本支持系统、科技系统、社会化服务系统等。建立和完善促进农户专业化分工的支持系统,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政府

一般而言,政府的作用可以概括为计划、协调、组织和调控。政府的具体作用包括:(1)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和市场经营设施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四通——通路、通电、通水、通讯;(2)建立和培育完善的市场体系和服务体系,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3)抓好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工作,包括指导组建多种形式的产供销中介组织,提供市场信息,指导制定发展计划,协调科技服务,依据市场法则指导产品市场价格,保护公平竞争等。

在借鉴国外的经验和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我国当前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政策体系。(1)要适应产业化发展需要,建立科学的土地流转制度。(2)出台支持农业产业化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3)制定有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大市场的政策、保护市场的政策、市场管理政策等。(4)制定发育中介组织的政策,帮助农户走向市场。(5)建立农业产业化示范区,以示范区向周围辐射,并提供成功的经验。

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加速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都制定了有关法律,我国应当认真学习和借鉴。为保证农业产业化经营规范有序地发展,应在各地经验和地方法规基础上,研究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如供销合作社法、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法、农产品市场公平交易法、农产品民间运销及垄断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条例等,从而为公平公正竞争、合理分享市场交易利益,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商业性金融力量

目前,针对农村、农业和农民进行贷款的主要是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面临着亏损挂帐的老大难问题,为消化不良资产,当前的贷款趋于严格。因此,应当保证农村的存款资金必须贷到农村而不能流入市场,不能贷给乡镇工业建设项目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村信用社县联社营业部的储蓄存款也要回流到农村,以满足农民生产、生活和农业结构调整对资金的借贷需要。另外,要扩大国家银行的大农业贷款份额,增加信贷资金对农业的投入。在信贷资金的投入、资金安排、计划管理等方面向农业倾斜。值得指出的是,当前要特别重视对农户进行直接贷款。

3.企业

在实践中,股份合作制、企业化经营等都使得农业开发的力度和速度有明显提高,特别是企业投入资金来搞基础设施建设最近更受到关注。企业投资要考虑资金利润率,是有偿投入。应积极稳妥地推进和完善集体宜林“四荒”使用权拍卖政策,拍卖后的使用权允许继承、租赁和转让;鼓励国内外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到农村独资或合资开发农业。建立企业等营利性开发主体介入农业发展的激励机制,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有助于农业产业化。在交通、信息等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上,今后应当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投资体制,实现农村基础设施产权、投入多元化,利用政策导向与利益倾斜来吸引企业投资。

4.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包括气象部门、水利部门、科研部门和学校等。这些事业单位由于提供的服务是带有一定的知识含量的,因此在技术产品市场化运营的今天,为鼓励这些部门积极参与农业开发,应允许其根据它提供的服务最终分享一部分收益。根据其提供的服务的性质,决定是否由国家对这些部门进行扶持和补贴。目前,许多科研部门实行企业化运营,对这些部门实行改制是必要的。应将一些事业单位重新定位,对具有企业化运营性质的,要坚决把有关业务分离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