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个人实习小结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8: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造价个人实习小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工程造价;实践教学;教学环节;自我实践
中图分类号: TU723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当前在教育教学中容易忽视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一直以来就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薄弱环节,并且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制约了实践教学的发展。对于工程造价来说,近年来的建筑行业发展良好,该行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特比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建筑行业也要响应与国际接轨的号召。一直以来,我国习惯重视技术而忽略了经济,建筑行业的工作人员以及所培养的建筑人才在造价控制与管理方面缺乏良好的意识。
1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方法陈旧
近年来,虽然我国各大高校在教学的各个方面作了相应的改革,但培养模式变化并不大,管理太严,且约束太多,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新性无法得到很好的发挥。许多教学内容过于陈旧,甚至教材中的某些重要内容因为时代的发展而失去了意义,而某些不在我们教学内容范围内的知识却正是需要学习的新知识体系;而且目前主要的教学方式依然单一与灌输为主,老师与学生之间缺少沟通与交流。
1.2 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以下是不够重视实践教学的两个主要方面:1、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我们已经形成了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认识,认为一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实践教学只是一种辅教学,实践能力强弱并不重要,因此实践教学的学时非常少。2、因为与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较的难度要更大一些,除了需要教材之外,还要配备相应的实物;另外,除了需要联通校内的一些部门之外,还要与校外的某些单位进行沟通与协调;教学组织工作也有一定的难度,从最初的实验设计到后来的实验报告审批,尤其是户外教学,不仅不好管理,学生的衣食住行、安全、实习指导等均需要安排好,并且要与实习单位协调好,因此,有部分老师直接就取消了实践教学,导致实践就变成了一种形式,不愿动脑动手,应付了事。
2 实践教学发展改革的方向
2.1 教学方法方向
执行“积木式”教学,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统一。在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等相关专业的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中,要始终以构建一栋完美的房子为指导思想,且不限制该房子的结构、材料以及性能,理论课程教学所传授的是搭建的过程,所以,将“积木式”教学思想贯彻到专业课程以及相关实践性教学中,对于有机结合并统一各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非常有帮助的。
2.2 加强实习教学环节改革,实现“自我实践”
在生产与毕业实习中,经常存在实习单位不好联系、经费与时间不充足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两种模式并举的方式,实现“自我实践”的改革。
1、第一实习模式,即传统的集中实习方式,它的优点是老师方便进行集中的管理及指导,而且比较容易在短期内达到实习的目的;缺点在于实习单位的要求比较多,实习单位不好联系,学生住宿问题不好解决,而且实习经费较高。要对该实习模式进行改革,重点是对实习基地的建设要加强,学校应与临近的建筑企业、监理单位以及设计院等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那么就可解决学生住宿问题,学生可回学校住,从而也就使经费不足的问题得以解决。
2、第二实习模式,即分散实习。学生按照实习的相关要求,通过学校开具的实习介绍信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对于偏远地区的学生,指导老师可通过已毕业的学生、朋友以及其他关系给他们介绍相应的实习单位。这种模式比较容易解决学生的食宿问题,而且实习时间也没有限制,对于学生与实习单位而言是双赢的事,实习单位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而学生也可为实习单位分担一些工作,还有可能将实习单位在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解决掉。这种实习模式可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因为是他们自己找实习单位,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很好的社会锻炼,对于学生毕业后找工作有一定的帮助,所以第二实习模式对学生“自我实践”是比较有利的。
2.3 成果改进方向
在实习成果交流与成绩考核方面要加强,主要是实习单位的鉴定,其次才是指导老师的实习考查与交流。实习成果交流是其中一个比较关键的环节,由于每个学生所实习的单位是不一样的,且工程主体、结构、材料、施工技术与工艺以及方法均有差别,而实习成果交流作为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一个平台,可拓展其眼界及知识;不仅如此,实习指导老师也可对当前先进的施工技术与工艺以及方法有所了解,有利于将来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科研经验的积累。
2.4实践教学环节
对教学与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工作要认真组织并执行。结合培养计划,认真组织教学实践工作,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该环节中安排了如下一些教学课程: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建筑施工课程设计、建筑造价软件实训、建筑工程制图课程设计、工程识图与施工实训、工程定额与预算实训、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装饰工程预算课程设计、安装工程预算课程设计等。同时,在顶岗实习中坚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即理论知识、经验以及个人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5完善教学计划及课程体系
实施“双证书”制度,完善教学计划及课程体系。 在教育中,“双证书”制度对于高等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的建立一定要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将学历与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他们可以及时掌握到先进的技术,以市场需求为主导,基于岗位的要求,根据教育培养模式来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将建筑行业以及国家的的职业资格标准作为专业教学计划制定与课程体系建立的依据,对这个专业所须具备的知识、技能以及素质进行确定,对理论的系统性进行弱化,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实际的课程与实训中落实职业岗位的要求,使实际工作的技术标准以及规程直接在学校教学内容中得到体现,在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中加入证书这一因素,从而有利于我们培养出拥有学历与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3 小结
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虽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正在逐步完善,针对当前存在问题,工程造价专业实践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先组织力量开发特色鲜明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在此基础上拟研究制订各课程、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大纲,进而组织编写各课程和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配套教材,研究开发配套的教学课件和应用软件。
参考文献:
[1]钱靓.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73-74+87.
[2]李云春,李敬民.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农业教育研究,2011,01:19-23.
[3]刘彩霞.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05:8-10.
[4]郭树荣,任晓宇. 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探索与实施——以工程造价专业为例[J]. 中国电力教育,2012,10:116-117.
篇2
?P键词: 工匠精神;校企合作;社会服务
Key words: craftsmanship;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social services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8-0208-02
0 引言
“工匠精神”属于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教育范畴,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和传承是德国、日本等国际制造业强国的宝贵经验。而科技部部长日前表示:“工匠精神”要从职业教育抓起。本文以高职建筑类专业为例,初步探讨怎样从职业教育中培养专业性的“工匠精神”人才。
1 建筑行业的“工匠精神”
1.1 工匠精神的内涵
春秋时期,攻城用的“云梯”,舟战用的“勾”,“机关备制”的木马车,以及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而每一件工具的发明,都是鲁班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得到启发,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出来的。作为建筑行业的祖师爷鲁班身上所体现的,这种对所做事情和生产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就是最原始最真挚的的“工匠
精神”。
“工匠精神”实际上是一种敬业精神,是对每个人所从事工作的锲而不舍,对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对每一个工作岗位的每一件事情都不能放松。另外,创新也是工匠精神的一种延伸,小到每一个工作环节高质高效的创造,大到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都是工匠精神。
1.2 建筑行业对“工匠精神”的需求
工程质量是建筑行业施工企业存在的根本,而且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企业能否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建筑产品,建立优质品牌、良好的口碑,能否在建筑行业中得到同行的认同,都取决于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为了加强工程质量的控制与管理,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4年专门下发了《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的文件,然而通过对工程质量和建筑市场的执法检查,依然发现了不少材料偷工减料;施工不符合设计文件要求;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违反强制性执行标准;转包、挂靠行为;缺乏施工许可证强行施工等工程质量问题和市场违法行为。
在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成为了成为了社会中的主流价值观。人们从事一切制造、生产、服务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却忽略了工匠精神。建筑行业中,经常出现的新楼刚交付,墙体就出现裂缝;建筑装饰产品中的产品质量不合格等等现象,都严重损坏了消费者的利益,严重威胁到了业主的安全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也许能得到暂时的利益,但终究将付出惨重的代价,也难免被淘汰的厄运。
而工匠精神,就是要求企业人不能被当今社会中存在的“投机取巧”、 “急功近利”、 “浮躁不安”等不良现象所影响,不能把工作当作赚钱的途径。而是应该树立一种对工作执著、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的理念。
作为向企业输送第一生产力人才的主要途径的高职院校,怎样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建筑类专业人才,就成为了我们研究的主要任务。
2 建筑类专业“工匠精神”培养探讨
2.1 日常教育是培养建筑类专业“工匠精神”的基础
日常教育包括校园文化教育和专业教师的就业指导教育。校园文化教育应和企业的需求相结合,把企业对工匠精神的需求引入校园文化的宣传教育中,从小事中培养学生对工作、学习一丝不苟,认真负责,追求创新的精神。而专业教师的就业指导教育,除了明确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未来的就业方向以外,更重要的应该是有针对性的把建筑行业,由于人为存在的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等原因而造成的建筑的安全隐患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深刻理解建筑工程专业施工安全以及工程质量的重要性,这样学生以后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则更能从工匠精神的角度,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并能在工作之后,迅速融合到企业文化中。
2.2 “双师徒制”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建筑类专业“工匠精神”的提升
“双师徒制”是有学校和企业共同与校内的学生建立师徒关系,分别针对学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有针对的进行指导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能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质的提升,使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有过硬的土建专业技能又能具备良好的社会价值观,使建筑类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得到进一步提升。
2.2.1 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力度
土建专业群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共赢点较多,双方应不断融合,相互提升。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交流学习,通过对专业课程设置以及专业实训课程的设置的共同开发,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做到校企真正的融合发展,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校内通过聘请企业优秀的人才担任土建专业群的校外兼职教师,在教学中突出岗位特色,尤其是针对专业实训课程,校外兼职教师和校内教师共同商讨明确培养目标,再结合实际工程制定个性化实践教学方案、执行全过程的跟踪控制。这样学生通过系统化的学习和“双师徒制”的特色教学模式的指导,学生校内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将得到大幅度提升。
校企合作的另外一大特色即是顶岗实习。我校的土建专业目前有一部分同学在中铁航空港、东北军辉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广联达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顶岗实习。通过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专业教学问题的反馈,再加上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的能工巧匠的对接,增强了学生顶岗就业的能力。同时通过实习学生的反馈,及时和企业老师的沟通,共同再次修订土建类专业的教学计划、授课计划,这样对学生的教学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同时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企业对学生的第一课即是介绍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不断地给学生灌输施工中的质量和安全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具有高技能的职业能力,同时也具备了高素质的社会价值取向,成为了一个具有“工匠精神”的社会人。
2.2.2 增强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
引入企业到校内共建生产性实训室,是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它能实现与企业环境、设备、项目的零距离对接,有利于增强学校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以我校为例,在近几年依托国家骨干院校的建设,和郑州铁路豫鼎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共建了工程材料试验与检测中心;和?V联达有限公司共建了建筑业务模拟实训室。这些实训室与企业环境、设备、项目进行了零距离对接,体现了企业一线现场操作流程、操作工艺、操作技能。其中工程材料试验与检测中心建成后,每学期承担了周围外校材料检测的实训课程;建筑业务模拟实训室建成了承担了2014年的河南省工程造价技能培训项目和日常的对外培训项目。在对外服务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专业技能专长,为外校的学生和教师解决实习实训中的切实存在问题。同时,土建类的学生们也以志愿者的辅助身份积极参与到这些项目的对外服务中。学生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其自身的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项目管理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提高了学生毕业后的职业竞争力、自身素养和适应职业生涯的能力。
同时,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通过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就要求教师不仅仅是教学专业,也必须具备行业专家的经验与能力。作为“双师”素质的教师要积极的参与土建行业的课题研究和对土建类企业的技术服务。在课题研究和技术研究的过程中,把其中一些辅工作交给学生来做,提高他们专业研究的积极性和深入性。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工程造价预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