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价值哲学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8: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的价值哲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的价值哲学

篇1

 

一、中国传统哲学的人生韵昧——价值观

 

讨论一个问题,首先就是要理解问题的含义。在目前所发表的文献中,对“人的价值”这个概念实际上是在不同意义上使用的。解决问题首要的就是明确问题,让我们看一下什么是人的价值。价值是近代出现的名词,在古代中国有一个与价值意义相当的词是“贵”。关于人的价值这个概念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含义:人的类价值或称人的生存的价值。人活着必须要有追求,如果没有追求,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将会迷失自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我们必须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人的生存价值,等于他为促进与实现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发展,或者说等于他为多少人的生存发展,创造和提供了多少有利条件这一客观实际。

 

二、价值观在中国哲学史上的问题

 

论价值观在中国哲学史上的问题而言,主要问题有二:一为价值的类型与层次的问题;二为价值的意义与标准的问题。价值不止一、二个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如真为认识的价值善为行为的价值美为艺术的价值等。一件事物对人有用可以说具有功用价值。如果对人有用的即有价值人本身也应该有一定的价值。价值虽有不同的类型但又必有共同的本质这即为价值的意义所在。价值更有基本的标准符合一定标准才能称为价值。

 

孔子把“道”“义”与富贵区别开来,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里仁》。在孔子看来,富贵的价值是相对的,道与义才是最高价值,孔子承认有“以,其道得之”的富贵,即肯定等级差别是正当的,这表现了他的阶级性。

 

三、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善、美、义、利。

 

1.善在中国哲学中的含义

 

善是具体事物的完好、圆满的组成,是具体事物的运动行为和存在对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完好圆满生存发展,具有的正面意义和正价值,是具体事物完好圆满有利于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生存发展的特殊性质和能力,是人们在与具体事物密切接触、受到具体事物影响和作用的过程中,判明具体事物的运动、行为和存在符合自己的意愿和意向,满足(完全达到)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产生了称心如意(满意)的美好感觉后,从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取出来的有别于“恶(残缺不完好)”的相对抽象事物或元实体。

 

人为什么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因为世界是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意义、具有价值、具有意识,因为自然和社会的环境、现象、行为和事物具有作用和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性质和能力,因为人只有通过自身的实践行为,消除环境、现象、行为和事物对人的生存发展具有的负面意义、负面价值、负面意识,增大环境、现象和事物对人的生存发展具有的正面意义、正价值和正面意识,才能实现自身生存发展的基本目标。

 

2.美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含义

 

对于美的本质,长期以来众说纷坛,争鸣激烈。简要的介绍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美是主观的,美是人人都知道的,但是对于美的看法,并不是所有人都相同,美食物在人的主观中的反映,是一种观念。这种观点仍然未摆脱美食心灵创造的模式。医学之美食社会形象和自然形象之美的统称,社会形象美重点表现在社会的公认性或普遍承认,自然形象重点表现在人类本身形象。

 

3.义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含义

 

义的源字是羊在上,下边是人手持戈。上面的羊,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形,上边两点左右均分,中间也是左右对称,象征公平之意。第二种解释是祭祀的羊,表达的是信仰。而下边是持戈的武士,也可以是我的意思。源字的意思就是:为了公平(或信仰)而战斗,对个人则是我为公平(或信仰)而战斗。

 

义利之辨构成了伦理学最核心、最基本的问题。不但儒家的很多论题如“人禽之辨”,“王霸之辨”、“君子小人之辨”、“经与权”的问题等,都与义利问题有关,甚至可以说是围绕着这个核心问题展开的,而且儒家也以此来理解和评判中国历史,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朱子与陈亮关于“汉宋功过论”的争论。

 

4.利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含义

 

“利”作为外在的实体,需要依靠“义”而行,清人刘宝楠《论语正义》云:“利,义之和也,利物足以和义”。又云:“利于不利,古人皆质言之。人未有知其不利而为之。”人未有知其不利而为之,则亦岂有知其利,而避之弗为哉,利所以为义之和者,和犹言调适也。

 

四、中哲史上人的价值观的现代意义

 

儒道的人生价值观有什么现代意义呢?首先,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儒家和道家都重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重视人的生命价值。儒家更要求人应当立德、立功、立言。认为这是人生的崇高使命和真正意义之所在。其次,正确的苦乐观、生死观。人生必有一死,人人都免不了一死,这是任何人都逃脱不了的人生归宿。儒家和道家都清楚这一点。这对我们也是有启示的。宋儒张载强调的活着应当乐生,努力做事;死则是休息,应当安死。这在今天物质生活普遍提高的情况下,尤其具有特殊意义。最后,努力提高道德情操。儒家、佛教和道教都强调道德修养是培养、确立主体人格理想的方法和条件,进一步协调人际关系。当今社会、科技、法则、民主等,在发展经济、推进政治、稳定社会方面,分别发挥了各自的功能和作用。为了提高社会成员的素质,进而推动社会的健康蓬勃发展,加强道德修养和建设,实在是一重大课题。

篇2

【关键词】人生价值;实践;价值取向

一、人生价值的基本涵义

人生价值是人生观体系中的重要的范畴,是价值在人生观方面的最佳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人生的价值是人生在社会现实中的正面作用的体现,评价人生价值的大小,可以从人生对社会的意义方面理解和认识,理解人生意义的大小,人生价值包括两个大的方面。

1.价值尺度

首先,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指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不是与社会发展规律相符合,是不是有利于社会历史的进步,是不是对更广大人民有利。

其次,对于人生价值评价的基本尺度,是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人们所做出的贡献,这是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准。

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一个分子,总是应当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存在,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在现实中,人们会选取自己的生活道路并通过相应的生活方式达到自己的人生目的。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一个人的生命有什么价值,从根本上而言是由社会所决定的,而社会对于一个人的价值判断,主要是以他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为标准。

2.如何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具体的条件

人生价值目标的实现是实践方面的过程。社会实践又是确立人生价值目标的根源。在社会实践中,人在价值关系中的主客置不是固而不变的,人既是客体,同时又会是主体,它是主客体关系的相统一。

故,树立哪种类型的价值观就会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和反应。要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且要为之而不断奋斗。

主客观条件制约着人生价值,这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及个人的主观要素。其中主观条件是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目标,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实践能力,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等。而相对而言的客观条件则主要指,政治经济制度及思想意识形态,舆论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个人主观因素则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个人对自我认识、自我改进、自我发展的能力,来满足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索取。故,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要求我们必须完全的全方位的改造自己。

二、个人人生价值的索取与贡献

1.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精神与物质财富必须靠每个社会成员来通过创造性劳动,作出贡献才能完成。若成员只求索取而不谈贡献或付出,社会将难以存在,发展更是难而不在话下的。

2.贡献是人生价值的根本标志,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合理满足,二者在某种程度上是辩证的和有机统一的。而社会对个人的满足应当以个人对社会贡献为根基,这是社会得以前进的外在要求。因此,人生价值并非是看社会为他提供贡献多少,也或者说他有多少社会的金物财器,其权势多大,位子多高,而是要看他为社会的贡献是什么是多少,以此为标准而进行切实衡量。

人生之价值其存在之根基在于奉献,人们常言要实现人生价值,但人生之价值又谓为何物?我认为,人生之价值即为奉献。何人对社会奉献大,其实现的人生价值就越大。不管是行政官员,科学人士,企业人员,艺术大家,还是一心利他者之英雄人物,甚或一介凡夫俗子,其均存有人生之价值。或许会有人言:非也!人生之价出之于索取。谁取索得越多,相对而言,其实现的人生价值通常往往会大,诚然,谁取所得越多,他个人的社会财富必然会越多,但如果不用在造福社会,造福人民上,那么,即便财富多多,亦无任何社会价值意义可言!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看其贡献,而不是仅看其取得了什么,也或其取得了多少。”他又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他还是,“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人生的意义可言。”所有这些对人生价值的论述都是相当精辟的,对我们十分有好处,值得深切体味,让我们以春蚕和蜡炬为榜样,终生奉献为乐,以奉献为荣,把奉献作为自己的应有职责,不止的去征战人生的疆场,努力去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结论

我们应坚持正确的人生取向,在现今,特别是要处理好个人、集体与国家这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最后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所树立的正确价值观才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才能在向社会所取的同时更好的为社会乃至国家做贡献。

最后,不管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还是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它们都源于人的创造力,也是对人生的行为与目的的一种社会评价,因为它们,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杠杆,也是正确选择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对于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在树立了科学的价值观之后个人对社会贡献,达到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等。

参考文献

[1]王军 《关于哲学社会价值的理论思考》[N]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篇3

摘    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医学营养治疗的实施价值。方法:将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的6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每组例数33。常规治疗组以及医学营养治疗组。比较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血糖监测值;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结果:医学营养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血糖监测值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医学营养治疗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低于常规治疗组,P <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医学营养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可改善患者营养情况和控制血糖,维持体重在合理范围,减少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医学营养治疗 实施价值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容易出现不良母婴结局,而营养改善对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十分重要[1]。本研究将6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每组例数33。常规治疗组以及医学营养治疗组。探讨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医学营养治疗的实施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将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的6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每组例数33。当中医学营养治疗组初产妇24例,经产妇9例,24-37(28.45±2.21)岁。文化程度高中和高中以内有19例,高中以上14例。常规治疗组初产妇25例,经产妇8例,24-37(28.12±2.01)岁。文化程度高中和高中以内有18例,高中以上15例。两组资料P>0.05。1.2 方法常规治疗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予以常规流程治疗,医学营养治疗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以医学营养治疗。(1)营养评估。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了解他们的营养习惯和爱好,并根据营养状况制定相应的营养表。(2)营养教育。向患者及其家人介绍血糖与妊娠糖尿病营养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视频广播和小册子提供知识教育,以增加患者及其家人对疾病的重视,使其更好地与营养干预相协调。(3)营养治疗。计算母亲每天的总卡路里摄入量,并计算营养成分的卡路里比,例如20%的脂肪,60%的碳水化合物和20%的蛋白质,可以分为4-6餐,少吃多吃,多吃多吃新鲜蔬菜,少吃低糖食物,忌辛辣食物。(4)注意事项。少食多餐,控制总能量摄入,并适当增加妊娠期的活动量,但需要避免劳累。在空腹、餐前半小时和餐后两小时监测血糖,并对零点血糖进行测定,根据患者体质量、尿酮体和胎儿的情况调整食物,控制空腹血糖在3.3-5.1mmol/L之间,控制餐后血糖在4.4-6.7 mmol/L之间。若在干预5天后血糖控制不理想需要给予患者胰岛素治疗。1.3 观察指标比较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血糖监测值;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1.4 统计学处理spss24.0软件处理数据,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 结果2.1 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血糖监测值治疗前两组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血糖监测值比较,P>0.05;治疗后医学营养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血糖监测值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2.2 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医学营养治疗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见表1.表1 两组并发症比较[例数(%)]

3 讨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可对患者生理活动产生影响,可影响母婴的生命安全,且营养状况对于血糖控制的效果影响非常大[2]。营养摄取不良可对胎儿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且可降低母体免疫功能,诱发各种不良结局[3-4]。通过营养评估的实施,可确保营养干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且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正确认知,使其可更好配合营养干预的开展,可更好改善母婴结局,减少妊高征、早产、羊水过多、巨大儿等的发生。营养干预可通过为母体和胎儿提供合理的营养物质,控制糖分摄取,有效控制产妇血糖,避免对胎儿正常生长发育产生影响[5]。本研究结果显示,医学营养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血糖监测值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医学营养治疗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综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医学营养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可改善患者营养情况和控制血糖,维持体重在合理范围,减少患者和围产儿不良情况的发生。参考文献[1]郑秋菊.个体化医学营养疗法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及对患者营养代谢情况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35):57-58.[2]郭敏,李晨.规范化治疗结合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9,15(05):25-26.[3]黄青敏.个体化医学营养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效果及对妊娠结局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18):3027-3028.[4]陈华.健康教育联合医学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分析[J].吉林医学,2019,40(09):2151-2153.[5]王海艳.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疗效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7):72+105.

篇4

【关键词】 桃核;足穴按摩;柏枣双仁饮;失眠

失眠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病后及年迈, 禀赋不足, 心虚胆怯等病因, 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 从而导致长期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

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 轻者入睡困难, 或寐而不酣, 时寐时醒, 或醒后不能再寐, 重则彻夜不寐。新入院的患者常常由于环境的改变, 对患病的恐惧而产生失眠, 失眠虽不属于危重疾病, 但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头痛、中风病等病症。临床医师常会常规给予安眠药进行治疗, 时间一长患者就会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 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又可引起医源性疾病。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人民医院2010年6月至2012年8月利用桃核进行足穴按摩加柏枣双仁饮治疗新入院患者失眠提高了睡眠质量, 延长了睡眠时间。能有效消除患者对医院环境的恐惧感, 提高了心脑血管患者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同期入住心脑病科并确诊为失眠的患者140例, 男78例, 女62例, 年龄30~72岁, 平均52岁,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睡前给予阿普唑仑0.4 mg口服。

1. 2. 2 观察组 将酸枣仁10 g柏子仁10 g煎汤150 ml给予患者口服, 同时利用桃核(将合适的桃核加工成念珠大小)进行足底部穴位按摩[1] :第一失眠点(把人脚跟看成圆, 这个圆最靠近前面5个脚趾的那一点就是), 第二失眠点(人在站立情况下, 5个脚趾的最前端), 第三失眠点(整个大脚拇趾的足底部分), 每个失眠点用桃核按摩10 min。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按摩后, 用红丝绳将桃核固定在患者脚踝部。嘱患者排便后, 为患者取舒适入睡, 10 d为一个疗程。

2 结果

2. 1 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 其睡眠情况由表1数据可知, 观察组的入睡眠时间短于对照组, 睡眠总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 睡眠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由表2可知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满意率和治愈明显提高。

3 讨论

采用桃核进行足穴按摩加柏枣双仁饮治疗是一种简便, 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①利用桃核进行穴位按摩加强了按摩的力度和深度, 能取得较好的按摩效果。②将桃核用红丝绳将桃核固定在患者脚踝部, 能有效降低患者对医院环境的陌生和恐惧感, 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酸枣仁具有养肝、宁心、安神、敛汗的作用, 主用于治疗虚烦不眠, 惊悸怔忡, 烦渴, 虚汗;柏子仁具有关心安神、止汗、润虚的作用, 应用于治疗烦失眠、心悸怔忡、阴虚盗汗、肠燥便秘[2]。此两药各10 g煎汤150 ml, 于按摩的前让患者服下。可起到养心、润肠、镇静催眠的作用, 此两法同用大大缩短了新入院患者的入睡时间, 提高了睡眠质量, 延长了睡眠时间;缩短了住院时间,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和治愈率;能有效消除患者对患病、医院环境的恐惧感, 提高了心脑血管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毒副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篇5

研究目的及意义:施蒂纳是青年黑格尔派的重要人物和逻辑终结者,他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第一次全面的批判了费尔巴哈甚至是启蒙思想以来的古典人本主义逻辑,也是西方思想史上在现代性的语境中第一个自觉地消解形而上学的人,而且他直接地影响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传统的思想史教学中,施蒂纳被贬为一个小丑式的浅薄理论家,虽然国内目前有个别学者深刻地认识到了施蒂纳的重要意义并作了简要的分析,但这种不受理论界重视的情况仍未完全改变。我的研究试图对施蒂纳的代表作的理论特色及其思想对费尔巴哈、马克思等当时各种哲学的巨大影响进行阐述分析以及对其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甚至当代后现代思想的理论相似性进行浅要发掘。

研究计划:立足现有资料,力求先把握施蒂纳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主要内容与理论逻辑,同时参照早年和现有学者对施蒂纳的研究成果(如张一兵《回到马克思》中对施蒂纳的研究),然后进一步寻找分析施蒂纳反对形而上类本质思想的当世影响,以及他的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及后现代思想的理论相似性。

章节目录

一.施蒂纳其人及其代表作介绍

(1) 施蒂纳其人及其所处的历史环境。

(2) 施蒂纳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文本分析。

(3) 施蒂纳的理论观点及对其分析。

二. 论施蒂纳的当世影响与冲击

(1) 施蒂纳思想对当时各种哲学(重点是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

(2) 施蒂纳对马克思思想形成的直接影响。

三.施蒂纳思想的后世意义:分析施蒂纳的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甚至后现代思想的相似性。

1. 施蒂纳与克尔凯郭尔

2. 施蒂纳与尼采

3. 施蒂纳与阿多诺

4. 施蒂纳与后现代思想

四.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商务馆89年版

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孙伯揆《探索者道路的探索》2002年版

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南大出版社2004年版

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转向》,南大出版社2002年版

张一兵《无调式的辩证想象》,三联书店2001年版。

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馆1982年版

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商务馆1992年版

尼采《权力意志》商务馆98年版

尼采《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梯利《西方哲学史》商务馆2000年版

赵敦华《西方现代哲学新编》北大出版社2001年版

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谭培文《唯物主义如何可能成为社会主义哲学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篇6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妊娠糖尿病;诊断效果;价值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2(b)-0122-02

妊娠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根据疾病类型可以分为两种:①受孕前患者已经患有糖尿病,为糖尿病合并妊娠;②受孕前患者的糖代谢均正常,妊娠后首次出现的糖尿病症状,为妊娠期糖尿病。数据报道显示[1-2],妊娠糖尿病患者中80.0%以上均为妊娠期糖尿病,且患者产后随着机体激素水平的正常,糖代谢能力将会逐渐恢复正常。患者妊娠期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治疗,将会继发高危妊娠,严重影响孕妇及胎儿健康,增加胎儿畸形、巨大儿发生率。常规方法以空腹血糖诊断为主,该方法虽然能帮助患者确诊,但是该方法检出率较低,患者诊断治疗依从性较差,难以达到预期的诊断效果。文献报道显示[3-5],将糖化血红蛋白与果糖胺运用于妊娠糖尿病诊断中效果理想,能帮助患者确诊,指导临床治疗,但是该结论尚未得到证实。为了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果糖胺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妊娠糖尿病患者60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收治妊娠糖尿病患者60例,设为观察组,年龄20~35岁,平均(26.3±4.2)岁,孕周23~28周,平均(25.3±2.6)周。患者中,42例初产妇,18例经产妇。纳入标准:①符合妊娠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②入院后经生化指标检查最终得到确诊;③孕妇及家属对该课题知情同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取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60例,设为对照组,年龄21~36岁,平均(25.9±4.0)岁,孕周22~27周,平均(24.8±2.3)周。患者中,44例初产妇,16例经产妇。排除标准:①排除不符合妊娠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者;②排除合并有影响效应指标观测、判断其他生理或病理者;③排除合并其他疾病或资料不全者。两组年龄、孕周及孕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2组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了解其身体一般情况,并完成糖化血红蛋白及果糖胺检测。①糖化血红蛋白。患者在安静状态下,次日早晨空腹静脉抽取5 mL静脉血,在试管中加入400 μL溶血剂,放置3~5 min,变制成血红蛋白样本。吸取3 mL的阳离子树脂放置在试管中,然后吸取血红蛋白样本,采用涡旋振荡器进行5~10 min震荡,混合均匀,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2组糖化血红蛋白,相关操作步骤必须严格遵循仪器、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6]。②糖胺检测。患者入院后次日早晨空腹抽取3 mL静脉血,10 min离心,速度为3 000 rpm,利用Roche 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硝基四氮唑蓝法检测两组果糖胺水平试剂盒由上海北加生化试剂有限公司提供,相关操作步骤必须严格遵循仪器、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③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患者进行OGTT试验前3 d正常饮食、活动,保证每天进食碳水化合物量>150 g,检查前1 d晚餐禁食,次日早晨口服状态下采集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然后口服75 g葡萄糖,测定1、2、3 h静脉血糖,参考值分别为:5.1 mmol/L、10.0 mmol/L及8.5 mmol/L。任何时间段超过参考值者即可确诊为妊娠糖尿病。

1.3 观察指标

①OGTT试验。观察两组1、2、3 h静脉血糖水平。②糖化血红蛋白及果糖胺水平。观察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及果糖胺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x±s)表示,P

2 结果

2.1 两组1、2、3 h静脉血糖水平比较

观察组1、2、3 h静脉血糖水平高于对照(P

2.2 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及果糖胺情况比较

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及果糖胺水平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妊娠糖尿病(GDM)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是指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出血的糖尿病。患者发病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诊断、治疗,将会增加巨大儿发生率。因此,加强妊娠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治疗对提高母婴安全,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的意义[7]。近年来,糖化血红蛋白和果糖胺在妊娠糖尿病患者诊断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糖化血红蛋白是由血红蛋白生成后与糖累经非酶促结合形成,主要存在与血红蛋白中。由于糖化血红蛋白合成速度相对缓慢,在红细胞中能持续3个月,并且与红细胞所处的环境的含糖浓度有关[8]。因此,临床上加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能反应患者的血糖情况。该研究中,观察组1、2、3 h静脉血糖水平高于对照(P

综上所述,妊娠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加强糖化血红蛋白及果糖胺检测效果理想,能预测和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沈默宇,石立.影响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因素[J].医学研究生报,2013,9(26):1004-1006.

[2] 刘辉光.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糖尿病诊断与监测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2012,5(1C):17-18.

[3] 胡俊.糖化血红蛋白与果糖胺在妊娠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1,18(3):11-12.

[4] 李春玲.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糖尿病诊断与监测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13,34(8):58-59.

[5] 俞斌.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糖尿病诊断与监测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17.

[6] 傅颖,王维平,丁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果糖胺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8):82-83.

[7] 李强,于萍.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验方法与标准化[J].中华国际医学论坛,2011,5(2):16-19.

[8] 陈国新,周善明,陈月梅,等.果糖胺及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2):78-79.

[9] 黄婵娟,徐文丽,唐芳玫.血清果糖胺测定对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4):456-458.

[10] 许镇红.糖化血红蛋白与果糖胺在妊娠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122-124.

篇7

1科学实践论是价值研究的根本立场和视野

恩格斯曾经对哲学的发展做过这样的界定:“对于已经从自然界和历史观中被驱逐出来的哲学来说,要是还留下什么东西的话,那就只剩下一个纯粹思想的领域。”这种说法基本符合哲学发展的趋势,因为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实证主义思想的盛行,使得哲学很难再进入自然科学的领域。留给哲学的研究对象只剩下思想,从而成为对思想进行反思、批判的事业。当然从唯物主义的角度讲,哲学反思的对象不可能是先验给予的,而只能取决于对其反思的哲学的立场和眼光,因此基于不同立场和眼光的哲学反思会产生不同的反思对象和效果。正因为反思的立场具有这种相对性,因此反思的结果也不可能构成绝对真理。但每一种反思在其立场上都具有自身的意义和效果,这一点正是近代认识论哲学所确立的主体性原则。基于以上观点,我们认为价值哲学的目标不应该是在反思中追求终结历史的绝对真理,而要着眼于对人类的历史性实践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因此它所具有的独特的立场和观点只能借由实践论的观点和立场来解释。实践观是马克思哲学的基石,实践本意就是指人们改造世界、实现自身目的的价值活动。实践是人得以生成的途径,人的一切价值追求都要在实践中通过实践来完成。实践原则要求对人和人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要从实践来理解,简单地说就是要从改造世界,使现实服务于人的需要来看。这并不是说我们要给价值哲学制定一个实践本体论基础,因为这样做依然是一种知识论立场,并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从人与自然的互动来理解人类社会的基本思路。而是要把思想看做和物质生产实践同构的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即人的思想实践。这样价值活动就会成为追求自身目的、手段和结果的思想活动,这种活动本身就是创造性的实现价值的过程。

2价值的真理性在于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篇8

[关键词]价值 认识论框架 存在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 1)03-0001-05

价值哲学首先要充分澄清价值概念的意义并把这理解为自己的基本任务,否则,无论它具有多么丰富的内容,归根到底仍然是盲目的,并且很有可能背离了自己最初的意图。哲学上对价值的解释总是与对存在的理解紧密关联着的。现代哲学的存在论变革使我们不仅能够透视以往关于价值解释的局限性,而且能够使价值意义的阐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人是主体性的存在,因而也是价值性的存在。作为有意识的存在物,人总是要过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作为活动的存在物,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即追求价值和创造价值的活动,由人的活动形成的人的生活世界和动物世界存在着根本的不同,它是充满价值和意义的世界。因此,价值和价值问题自然也就成为哲学家们一直关注和努力研究的对象。

19世纪以前,这种关注和研究主要表现为伦理学对善、正当、正义、幸福等的探讨。之后,随着西方哲学的主题逐渐从传统的抽象形而上学转向人的现实生活,价值问题也就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如菲力浦・劳顿所说:由于人们对其他人如何生活的关注日益增加,人们对社会内部的价值缺乏一致的看法等原因,哲学家们似乎全力以赴研究价值问题,以至兴起作为一门学科的价值论。洛采首先将价值概念变成一个哲学范畴,甚至“将它置于逻辑学和形而上学(以及论理学)之顶端,激起了许多对于‘价值论’(哲学中一门新基础科学)的种种倡议。”尼采在洛采之后提出了“对一切价值重新估价”的口号,在西方掀起了一场重新反省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运动,突出了价值问题的重要性。文德尔班、李凯尔特等新康德主义者则径直将自己的哲学称作价值哲学,强调哲学作为价值的一般理论,其任务就是从价值的角度对知识加以评价,从而建立事实与价值领域之间的联系;并认为从更大的意义上说,哲学研究的对象就是价值,研究价值之为价值的本质、价值的效用并探讨存在于一切价值中的普遍联系。这种价值哲学的兴起并不只是发生于弗莱堡学派内部,舍勒、哈特曼等人初步建立了系统的价值理论,而整个现当代西方哲学的重大转向在一定程度上都蕴涵着价值哲学的旨趣。

在关于价值问题的诸多哲学研究中,我们发现,对基本概念总是存在着不同的、难以一致的看法。价值和事实不同,价值反映的是应当如此的东西,事实告诉我们的是实际如此的东西。然而,价值是什么?在两方哲学史上至少存在着三类不同的说法,一是以客体自身的功能和属性来规定价值,突出和强调价值的客观性。这种观点认为价值是我们在事物、人或境遇本身中所发现的某种东西,是寓于客体内部的一种性质,它并不存在于观察它的人本身之中,如摩尔断言:许多事物本身就是善的或恶的。二是以主体和主体的需要来规定价值,即突出和强调价值的主观性。这种观点认为事物本身不具有价值,某物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被人们所追求或使人们得到满足。价值存在于人们对对象的反应之中。如培里说,价值是任何兴趣的任何对象,杜威认为,在满足之外,没有任何价值存在。罗素、斯蒂文森和黑尔等称,价值判断表达的是情感、态度、欲望或规定、命令。三是以主体与客体关系来规定价值,这种观点认为价值既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或者说既不是我们的独立创造,也不是行为或对象的独有属性,而是从人与行为或对象之间的某种关系中产生的,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国内学术界对价值的理解大体上也存在着相同的三类说法,其中,关系说占据着明显的主导地位。“价值关系,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客观的基本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在主体的实践一认识活动中,客体的存在、属性和合乎规律的变化,具有与主体的生存和发展相一致、符合或接近与否的性质。”“价值,是反映价值关系实质的哲学概念。在主客体相互关系中,客体是否按照主体的尺度满足主体需要,是否对主体的发展具有肯定的作用,这种作用或关系的表现就成为价值。因此,价值是对主客体相互关系的一种主体性描述,它代表着客体主体化过程的性质和程度。”

价值的这三种解释存在着相互间的批评,而且一定程度上都抓住了对方的要害。相比较而言,价值关系说似乎略胜一筹。在我看来,这三种解释都属于同一种框架:主客体统一的认识论框架,它们各自的批评与反批评也都是在这一框架之内进行的。应该说这种框架对于我们理解价值是必要的,也是价值认识过程中必经的阶段。但是对价值解释的这一认识论框架存在着重大的缺陷:首先它不能全面反映复杂的价值关系,特别是主体间的价值关系,或者说不能对这种价值关系作出合理的解释。事实上,物与人的关系与人与人的关系存在着根本的差别,不能遵循同样的逻辑予以说明。其次,它不能说明作为目的的价值本身。价值的主观说和关系说,都是基于需要来解释价值,无论对需要进行怎样的解释甚至辩解,无论怎样通过需要强调价值的主体性或主体尺度,需要也似乎主要和手段价值相关,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总是带有工具性、手段性的意味。它能够有效地说明工具性、效用性价值,但却难以说明人的存在的自成目的性,难以触及人的精神文化生命的归属与安顿,因而存在着导人价值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理论根源。再次,它在价值认识方法论上停留在知性范围内和经验层面上,缺乏合理的存在论的基础和超验的维度。这恰恰也是它的问题的根源之所在。

在对价值概念的理解上,无疑,我们需要突破价值的认识论框架,进入到价值的存在论层面,或者说在价值与存在的关系中把握价值。“哲学本体论具有三重蕴涵,即:追寻作为‘世界统一性’的终极存在(存在论或狭义的本体论);反思作为‘知识统一性’的终极解释(知识论或认识论):体认作为‘意义统一性’的终极价值(价值论或意义论)”。存在是一切实在对象背后的那种终极存在,是事物的具体和特殊的存在及其各种特性的基础,存在论探求“实事之所以是实事”,以寻求“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为宗旨。存在论是以知识论的形态为中介而指向世界的终极存在,即在其直接的理论形态上,不是表现为关于世界统一性的存在论,而是表现为关于知识统一性的认识论。人们总是通过对终极存在的确认和对终极解释的占有,来奠定人类自身在世界中安身立命之本,即人类存在的最高支撑点。这一立命之本、最高支撑点也是人类用以判断、说明、评价和规范自己的全部思想和行为的根据、标准和尺度,即作为意义统一性的终极价值。在这里我们看到,存在、真理和价值,存在论、认识论和伦理 学(价值论)是紧密联系着,具有内在的逻辑统一性的。价值的源泉是存在,对价值的说明总是依赖于对存在的把握,对存在不同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决定着对价值认识的差异。

传统哲学用实体以及附属于实体的性质来定义存在,存在总是被理解为某种自然的或者超验的实体。海德格尔把西方传统形而上学通称为本体论――神学传统,根据这一传统,实体之间只存在着等级差别,人是各类存在物中的一类,所有的实体皆因与最高实体的关系而得以存在,人也不例外。自笛卡儿以来的近代哲学也没有分清存在与存在物的区别,存在不是在事物意义上的实体,而是在事物本质意义上所说的实体。在这一存在论传统中,伦理学被置于认识论之中,善往往被直接归结为是或真。如苏格拉底断言:“美德就是知识”,在柏拉图哲学中,善与真共存于同一的绝对理念,善本身被看成是纯粹思维和逻辑的规定性。价值论的兴起本身包含着不同的情况,一是强调价值论与本体论的断裂,而这种价值论实际上处于无根状态,二是在传统本体论的基础上研究价值,这就导致价值理解的认识论框架。

当代哲学已经发生了存在论的深刻转换,即从捕象、超验的实体转向人的生存。海德格尔把柏拉图以来的整个形而上学时代称之为“存在的遗忘的时代”,认为“形而上学不断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说到存在。形而上学表示并似乎确定,它询问并回答了关于存在的问题。实际上形而上学从来没有解答过这种问题。因为它从来没有追问到这个问题。当它涉及存在时,只是把存在想象为存在者。虽然它涉及存在,指的却是一切存在者。自始至终,形而上学的各种命题总是把存在者和存在相互混淆……由于这种永久的混淆,所谓形而上学提出存在的说法使我们陷入完全错误的境地”。黑格尔之后,从叔本华、尼采到柏格森、胡塞尔、海德格尔等则力图克服这一错误,从人、意志、生命、生成、此在等去理解和说明存在,萨特、马塞尔、梅洛一庞蒂和雅斯贝尔斯等人在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和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的基础上,把人的存在作为哲学的主要对象,对个人和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刻的研究。马克思哲学更是从人的存在出发去解读存在的意义,从人的存在方式――实践出发去理解和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终结了传统形而上学,启动了现代西方哲学。如海德格尔所说:“形而上学就是柏拉图主义。尼采把他自己的哲学标示为颠倒了的柏拉图主义。随着这一已经由卡尔-马克思完成了的对形而上学的颠倒,哲学达到了最极端的可能性。哲学进入其终结阶段了”。

随着存在从人之外的某种抽象实体(无论是抽象的物质还是抽象的理念)到人的生存这一转换,价值之本体也就从人之外的抽象实体转向人自身,换言之,价值就不是一种固定存在着的某种抽象实体,甚至也不仅仅是关系,而是人的存在(生存)以及对人的存在(生存)所具有的意义。

价值首先而且根本上是人的存在。这需要从人的存在方式和现实世界的关系上加以说明。

马克思认为,人是对象性的存在,这种对象性的存在直接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

“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此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对象性的存在物进行对象性活动。”在实践中,人是以物的方式去活动并同自然发生关系的,得到的却是自然以人的方式而存在;同时,人们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并借助这种社会形式而实现对自然的占有,“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这就是说,实践改造自然,不仅仅是改变自然物的形态,更重要的是在自然界中贯注人的本质力量和社会力量,使人的本质力量和社会力量本身进入到自然存在当中,并赋予自然存在以新的尺度――社会性或历史性,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如同自然被社会所中介一样,反过来,社会也被自然所中介。人类社会是在实践所引起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在实践中,人们结成一定的经济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在这些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相应的政治关系、社会制度、家庭、等级等。因而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在实践中,人不仅创造着属人的自然和属人的社会,还创造着人自身,人正是人自己的实践活动的结果。海德格尔把人的存在称作“此在”,“这种存在者的‘本质’在于它去存在”,这就是说,此在与其他存在者的区别在“去”上面,其他存在者的本质已经存在着,而此在的本质是通过自己的存在过程产生的,其实是在它的生存过程中产生的,因而也可以说“此在的‘本质’在于它的生存。”在这一点上,海德格尔和马克思是相通的。总之,人通过自己的生存活动人化自然,形成社会,创造人本身,因此正是人的存在或者说人的生存活动构成了现实世界的基础。

“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或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

作为对象性存在的人是有意识的、自为的存在,“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人不仅通过自己的生存活动使世界成为属于人的现实世界,人的意识使得人追问世界意义,并通过直观人所创造的现实世界理解自身的本质力量,理解自身和世界的意义。如海德格尔所说,一切存在者均有其存在,而只有人才关心其他存在者的存在,才可成为存在问题的提出者和追问者,揭示存在的意义。因此“对存在的领会本身就是此在的存在的规定”。

篇9

关键词:生活与哲学;高效课堂;事例分析法

新编人教版的哲学教材由原来的《哲学常识》更名为《生活与哲学》,可以看出教材编写理念的转变:突出哲学知识的生活化,降低理论难度,让学生由生活出发,感悟其中的哲学道理。这一转变贯彻到教学过程中,就必然要求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与时俱进:淡化抽象的理论思辨,注重哲学知识的生活化与具体运用。

教学过程如何实现这一转变?笔者认为,“事例分析法”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从生活中寻找题材,在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中提升哲学理论,使哲学真正成为学生乐学、易学的生活智慧。

一、“事例分析法”的含义及其特征

事例分析法就是从某种社会现象(经济的、政治的或文化的)为基础和线索,以教材理论为依据,以充分分析为手段来完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课堂教学活动。

在事例分析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供的事例的出发点是激发学生兴趣,设置疑点;教师点拨的精髓是启发智慧,领悟事例的内在实质;教师评价要正面、积极,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并回归哲学知识本身;学生讨论和分析过程要围绕主题、开放自由、活泼有序。

二、“事例分析法”的教学过程

1.提供事例,设置疑点

教师在备课时要关注变化着的社会实际,设置典型的、具有时代性的事例,立足基本知识设疑,让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生活与哲学》第12课第一框的《价值与价值观》的教学时,教师可介绍这样的事例: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海地发生里氏7.0级地震,世界各国纷纷伸出援手,中国政府也在第一时间组织救援团队赶赴海底,并用空客运送约3000万人民币的救援物资,包括帐篷、药品以及方便食品等。让学生想一想:(1)中国政府的这些救援物资有何价值?什么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2)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不是一回事?如何评价人的价值的大小?一个典型而富有时代性的事例与两个问题一下子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自觉进入读书讨论的求知阶段。

2.学生阅读教材并充分讨论,教师适当点拨

学生带着上述问题积极阅读教材并思考,然后充分讨论,视具体情况可以分组,也可以同邻桌讨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回答上述的问题,由教师适当点拨。这一过程可培养学生的分析、合作与探究能力。

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时,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生活中所说的价值与哲学价值的关系是什么。学生四人一组对以上问题深入讨论、交流,得出基本结论:哲学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及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它涵盖了各个领域不同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但学生对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关系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适时点拨:从哲学上讲,人也是物,因此,物的价值包括人的价值。至此,学生对这一问题达到深入全面的理解。

这一过程是事例分析法的中心环节,因此,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当然,在学生讨论和教师点拨的过程中可以适当添加一些其他事例。对本框题而言,可以列举如下事例:小岗村村支书沈浩、河南希望小学女校长李玲、深圳歌手丛飞、抗震小英雄……从中感受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评价人的价值的大小主要看他的贡献。

3.归纳评价,回归知识

这一过程可以由学生自己归纳知识,教师补充。具体操作可以由学生整理阅读收获与讨论所得,用笔记的形式归纳。教师抽查笔记,及时作出评价。学生根据评价,及时修正自己的笔记,培养学生综合思维与集中思维的能力,同时达到回归知识总结提高的目的。

上述事例中,通过学生带着问题地阅读教材与集中讨论,以及教师的点拨引导,弄清楚两个问题:(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含义;(2)人的价值的含义与评价。

4.设境运用,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这一过程由教师根据事例所得出的知识结论,设置新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运用知识,表现能力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同时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目的。

如上述事例分析中,可以让学生思考:既然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那么,我们如何创造价值?如何贡献于社会和他人?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联想到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好本职工作,多做对社会、对学校、对班级有益的事情,这也是一种贡献。

篇10

[关键词]“主体性”的当代哲学视域;主体性原则;价值主体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3 ― 0007 ― 02

主体性原则是近现代哲学的“内核”,它“成就”了哲学史上一种重要的哲学范式,那就是主体性哲学。主体性原则是人类自我精神觉醒,人类征服能力增强的结果,它开启了近代人类社会解放的序幕,它用人的理性、人的主体性来代替上帝的位置,重新为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奠定基础。在主体性原则的“照耀”下,近代西方社会发生了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等一系列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大事件。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主体性原则确立了整个现代社会的生活样式。然而,随着主体性原则的过度张扬,主体逐渐成为一种“实体”,其结果是抽象主体“吞噬”了个人主体,主体成为一种独断的、无根的东西。主体性原则逐渐由一种追逐解放和自由的原则走向了它的反面,成为依附于“资本”和“权力”的仆从,用来“压制”和“摆弄”个体命运的工具。因此,在现代哲学中,主体性原则不断遭到批判和非难,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甚至把消解主体性原则作为自己的主要使命。

面对这一哲学困境,现代哲学束手无策,因为主体性原则本身就是现代哲学的根基,瓦解主体性原则就等于否定现代哲学自身。而后现代主义哲学却把这一困境看作是成就自身的“跳板”,它正是借助批判现代哲学的主体性原则“起家”的。在后现代主义哲学看来,现代哲学在主体性原则的支持下,已经开始“癫狂”,成为阻碍人类解放和自由的“障碍”,一系列现代性悲剧都和主体性原则密不可分,比如法西斯主义的大屠杀、资本对人的压制、贫富两极化、全球生态危机等。若想破解现代社会的根本困境,清除现代社会的根本弊端就必须丢掉主体性原则。

然而,丢掉主体性原则就真的能够解决现代哲学以及现代社会的根本问题吗?主体性原则真的如同“死狗”一般,毫无价值了吗?人们对此持有较多的怀疑,后现代主义要把社会变成“一地鸡毛”、“碎片化”,这未必就是我们想要的“未来社会”。社会存在本身,需要一定的“共度性”,需要一定的原则,解构了它的存在原则,也就解构了社会本身,这对于人这种“社会性”的动物来说,显然是不合适的。

面对主体性原则的这种两难处境以及存在危机,学者贺来把化解主体性原则困境,恢复主体性原则的解放和自由宗旨作为自己的一项学术使命,借助马克思哲学的生存实践思维范式对主体性原则进行了深度研究,《“主体性”的当代哲学视域――马克思哲学“主体性”问题的深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一书便是其长期求索的成果。该书对涉及主体性原则的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度研究:

其一,深度剖析了抽象主体的虚假性和无根性,为个人主体进行了论证。在作者看来,抽象主体是不存在的,它只是一个意识形态的幻觉,它具有“玄幻性”、“无根性”、“独断性”。抽象主体就是把本不存在的东西当作了一个“真实的实体”,也即实体化。而当代哲学对它的批判已经表明:“‘主体’并不是如它自诩的那样是一个独立、自因、透明的实体”〔1〕9。主体实体化背后隐藏着“控制欲望和特殊利益”,这才是它“异化”的根源。而真正存在的主体是个人主体,主体性原则就是要树立个体的独立性地位,即独立的人格、独立的责任、独立的尊严等。抽象主体却把“主体”抽象出来,用来凌驾于个人之上,要求个体无条件的服从,同时把它与我们的本源性存在方式相“剥离”,成为指导和控制我们生存方式的原则和理论。

其二,把主体进行了二分,认为主体从根本上来说包括认知主体和价值主体,两者是异质的,不能混淆。传统主体性哲学以及当代哲学对主体性原则的批判,往往是基于主体是认知主体这一理解之上的,没有对主体进行自觉划分。〔1〕51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到康德的“人为世界立法”、再到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等,都彰显出主体的认知功能。这也是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向的本意所在。但“认知”只是人的存在方式的一种,而且不是最重要的一种,“生存”、“生活”才是人的本源性存在方式。把认知主体扩张为主体的全部,就产生两大问题:其一,遮蔽了人的存在方式这一问题;其二,把认知主体抽象化,忽视个人主体。这正是后现代主义要消解主体性原则的根本所在和可能性所在。

而该书却独辟蹊径,对主体进行了二分,即认为主体包括认知主体和价值主体,价值主体才是根本的,也是不可消解的。在该书作者看来,价值主体“所关注的是个人不能被任何外在强制力量所剥夺的自由、权力与尊严。它并不是社会生活的全部价值,也不谋求成为其它价值的决定者。但是,人类经历了艰苦的努力和奋斗,突破了种种专制权威和抽象共同体的束缚,才使个人作为价值主体的地位得以自觉和确认。在摆脱现代性方案的教条和独断倾向、破解‘主体性’原则的实体化思维方式的前提下,捍卫个人作为价值主体的地位,实质就是在捍卫文明发展所凝聚的重大成果。‘价值主体’是有限的,但同时又是不可缺少、极其重要的。”〔1〕49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全书的主线就是为个人的价值主体地位进行“正名”,而这正是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变革之所在。马克思一直反对对人的抽象性理解,把具体的个人作为其哲学的出发点。在马克思看来,人就是一个个特殊的个体,他是单个的和现实的社会存在物,在一定领域内从事着具体的生产实践活动。此外,马克思还继承了康德的实践哲学思想,并进行了提升。在马克思那里,实践优先于理论,而实践领域正是价值的领域,价值具有主导地位,所以在马克思哲学思想中蕴含着价值优先的观念。

其三,该书作者借助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和对主体性原则的新理解,结合中国语境和当下人类的生存实践,对一些与主体性原则相关的重大课题进行了重新省思。

第一,当下中国人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何以可能?对于这个问题,该书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首先,把人视为内在的目的而不是工具和手段,这是有尊严的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人的尊严和幸福要成为可能,就必须克服人被工具化的命运,把人确立为真正的目的。”〔1〕65其次,个人的自由和社会正义是有尊严的幸福生活的重大前提。两者缺一不可,具有内在关联。个人自由对于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来说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前提,如果把个人自由绝对化和实体化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极端自由主义,从而破坏真正的幸福,所以个人自由和社会公正必须同时在场。最后,人还必须以一种全面丰富的生命存在方式出场,这是有尊严的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证。

第二,对社会发展观的反思。传统的发展观一直认为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并把社会实体化,人成了社会这个实体发展自身的工具和手段,这就把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对立起来。人类的历史和实践已经充分证明,社会的发展未必就必然会带来人自身的发展,只有把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人自身,才会实现人和社会的同步发展。马克思认为,社会只是意识形态的一个虚幻产物,它不能被实体化理解,社会从根本上讲就是人的社会,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作者立足于马克思的这一思想,认为马克思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人才真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这为我们当前所倡导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一种理论论证。人在四个方面构成了社会发展的主体,那就是人是发展的目的主体、价值主体、动力主体和责任主体。

第三,对“自由”和“启蒙”的概念进行了新的反思。在传统哲学视域内,个人自由和普遍自由构成了根本矛盾,普遍自由对个人自由常常“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吞噬”有限的个人自由。作者认为,如果不保留个人自由的“合法领地”,在那里,个体对社会共同体和他者具有“说不”的权利,那么所谓的自由其实就是专制的别称。其实,从自由的本源上看,普遍自由不是个人自由的对立面,它只是保障个人自由的社会制度架构。另外,随着主体性原则缺陷的暴露,人们对启蒙也产生了诸多非议,批评思潮此起彼伏。然而,该书作者通过分析发现,人们往往只看到了启蒙的名词意义,而忽视了动词意义上的启蒙,这才导致了人们对启蒙的“短视”。作为动词意义上的启蒙,它“意味着的是一种‘历史性’的‘治疗’活动,其目的在于破解笼罩在人的思想、行动和生存之上,使人的思想、行动和生活陷入抽象化的力量,从而推动人们不断从束缚和强制中解放出来,不断扩大人的自由生活空间。”〔1〕230这种意义的启蒙,既是人类的希望所在,也是哲学的希望所在。因此,“只要人类还在不断地渴求自由和希望,启蒙就是哲学永远未竟的事业,启蒙精神就是哲学不可消解的最为重大的精神。”〔1〕238

总的来说,《“主体性”的当代哲学视域》一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化解了主体性哲学的困境,使得对主体性哲学的研究有希望在一个全新的平台上展开。并且,作者借助于个人价值主体的“目光”对时代的许多重大课题都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很多观点都有创新。该书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敏锐的问题意识。我们相信,该书对主体性哲学的理论研究和对当代问题的深入思考都将产生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