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公共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8: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公共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艺术公共教育

篇1

一、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2009年底之前对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得出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主要有17个主题项,即“课程、现状与对策、功能、教学、改革、艺术教育体系、师资、国外艺术教育、特征、教育价值、经验总结、艺术团建设、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材、音乐教育史和其他”等。从归纳出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17个主题项中可以看出,其内容与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基本覆盖了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领域。其中的“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功能”等四个方面所占比例较大,属于目前研究的热点。公共艺术教育的“艺术教育体系”、“师资”、“特征”、“教育价值”、“经验总结”、“艺术团建设”、“音乐教育史”和“其他”等方面的论文研究也已开始起步,在此笔者将之归类为研究的非热点。为了解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笔者通过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

1.课程

自《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实施以来,许多普通高校相继开设了部分公共艺术课程,但“因学校而异、因学生而异,缺乏学体系、教材和评价标准,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缺乏全局性。”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课程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6.24%和26.56%,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位。对于课程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课程现状与对策、课程的作用、课程设置、课程体系、课程管理、课程模式、课程改革以及等方面的探讨,学位论文中对于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探讨比例较高。关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现状与对策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分析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来提出相应的对策或建议。在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学位论文中,关于课程的研究主要是从具体的课程和课程内容来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探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即哪些艺术课程可以进入公共艺术教育,并对其价值及其可行性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

2.教学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实际上课程与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的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的分类是建立在研究的具体情况之下的。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课程与教学混杂在一起的研究,为研究方便,笔者只能根据其侧重面对其进行区分。对于教学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12.13%和27.34%,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一位。对于教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探讨。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如甄巍的《多媒体教学法在高师院校艺术鉴赏课中的运用》,主要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在艺术鉴赏课中的运用;张静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探究》,提出了音乐欣赏课中“以‘兴趣’为主线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参与’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以‘电教媒体’为手段的教学方法”、“以‘户外课堂教学’为深化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张思镜的《高校公共艺术课音乐审美教育教法探索》提出了音乐审美感知教学与音乐审美情感体验教学两种施教方法。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李琳的《探究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教学的意义及改革方向》认为,对高校开设的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标准进行规范很有必要,需要从观念和方法两主面入手。唐圣菊的《高等农林院校公共艺术教学改革探讨》提出了农林院校公共艺术教学改革的思路:创新课程设置、刷新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改革评价体系。彭渊的《浅谈普通高校舞蹈教学改革》“以舞蹈选修课教学和舞蹈团队培养两方面为切入点,以多元舞蹈文化的学习和多元舞蹈活动的参与为特色,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两方面入手进行教学改革,力图探寻一条适合普及型大学舞蹈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张丽波、崔全顺的《构建高师生态式公共艺术欣赏教学模式初探》对教学改革提出了“生态式教学模式”,即从过去各学科的无限分裂走向新的融合,使各学科之间形成一种生态关系。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内容研究,黄小明的《浅谈高校艺术教育教学》中提出艺术教育教学诸因素的整合。

3.现状与对策

我国的艺术教育因受到国家重视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讲,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关系到“新世纪我国知识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在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正处于一个“蒸蒸日上”和“理还乱”的双重时期。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2.03%和16.41%。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的研究,研究者主要是对目前的公共艺术教育现象的描述,代表性的研究如:刘张飞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异化现象及其回归路径》,曹思淼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樊中红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白朝晖的《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刍议》,马建华、高曼曼《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周小海《关于普通高校实施艺术教育的思考》认为,当前普通高校在实施艺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领导不重视,置艺术教育于附属地位;艺术教育经费不足,教学资源匮乏;艺术教育师资“量少质差”;艺术课程建设和科研工作滞后;管理薄弱,机构不健全。解决上述问题转变观念是前提,提高素质是关键,构建课程结构、教育环境是条件,健全机构、提高管理水平是保障。

4.功能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功能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0.05%和6.25%,分别位居第三位和第四位。关于公共艺术教育功能的研究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研究的。

(1)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作用关于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功能研究中,普遍的观点是“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有着共同的培养方向,就是使受教育者成为素质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成为受教育者最易接受的、最有活力的一种教育形式”。③

(2)公共艺术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黄丽娜和余育新在《试论公共艺术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中,根据和谐校园文化的人文性、多样性、融合性、创新性、传承性特点指出,“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人文指导”、“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艺术内容”、“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审美指导”、“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创新源泉”。

(3)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孔宪峰和周秀红的《公共艺术教育促进德育的理论回归》从理论层面上通过挖掘艺术与艺术教育的本体价值,指出艺术教育发挥德育效应的理论建构涵盖着从“审美”到“立美”的转化、“立美”到“立德”的统一、“立德”到“立人”的升华这三个重要环节。李林和许媛媛的《美育与德育兼重———略论高校公共音乐课的功能内涵》同样指出:“高校公共音乐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音乐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美育为核心,在音乐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使其功能内涵得以充分显现。”由此可以看出,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观念由来已久,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观念在人们心目中还是根深蒂固的,在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还是占有相当的比例。

(4)公共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薛芳的《浅析公共艺术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认为:创新是时代的主题。艺术教育以其特有的属性,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是有所作为的。艺术教育能够培养人的直观洞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创新教育。贾昕东的《大学生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指出:“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非智力因素是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动力系统,艺术素养属于非智力因素并贯穿于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全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康尔《论公共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提出,“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唤醒创新意识,有助于牧养创新精神”、“公共艺术教育,又呼吁开发创新潜力,有助于训练创新思维”、“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认知创新规律,有助于借鉴创新方法”。从以上对公共艺术教育热点问题的研究现状,反映出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尚处于现象描述、经验总结的浅层次阶段,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二、从需要理论看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为教育实践服务的,即为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教学等提供理论依据。但是目前研究大都停留在浅层次的现状描述、经验总结等方面,研究深度显然不够。以行为心理学的视角审视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这些研究者研究行为的发生与表现,“与人类的各种行为一样,都具有一定的动机与目的,都由其背后的、内在的、体现在研究主体生理与心理方面的动力所启动和驱使。”④这种启动和驱使是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行为发生与表现的原驱动力,在研究主体心理意识中的反映即是他们的研究需要。“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的方向则是寻求目标以满足需要。”⑤人的行为模式清楚地表明,人的行为是由需要引起的,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发行为,而行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需要。对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现状的研究,不应忽视研究主体研究行为的起点———“需要”这一重要环节。所谓“需要”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人是生命有机体,又是社会的成员。人为了维持生命和延续种族,对饮食、穿用、居住、安全、婚育等都有需求;为了推动社会的发展,对生产劳动、人际交往、价值实现等同样有所需求。这些客观需求在人的意识中就成为人的需要。简单地说,需要就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需要能够推动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积极的活动。需要被人体会得越强烈,所引起的活动就越有力、有效。“人类有多种多样的需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历史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需要。”总结人的一切需要,就其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自然性需要也称生理性需要,是指为了延续与发展生命所必须的客观需要,即对衣、食、住、行、性、安全等方面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产生的,如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社会化的产物,是人类独有的,与动物需要有本质的区别。

人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人的需要是有所侧重的,而且人的需要也是不断转换的。针对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可以概括为生存需要和学术需要两大类。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生存需要区别于通常意义上的诸如“生理”、“安全”等需要,在此特指以获取现实功利为目标的物质性需要,既包括学者维持与其地位相称的基本生活条件、学术资源的需要,也包括攫取名利的需求。⑦学术需要是指研究者以追求知识为目标的学术自身的求真本意的需要。也就是说,研究者从事学术研究的最主要、最直接目标是塑造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即所谓“学术精品”。“学术的本性是排除任何现实性功利追求的。学术的生命力在于对知识、智慧、真理的追求,它是一种知性的召唤、道德的践行。”⑧公共艺术教育的学术研究本身并不排斥对功利性的追求。但是在普通高校中现行的科研奖励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等的功利主义倾向,使得研究者在利益驱动下的生存需要取代了真理驱动下的学术需要。现行的科研管理制度“把量的标准置于其他价值认定标准之上,把质的高下简单约化为量的多少”。“当这种量本位标准被‘锁定’时,量的追求就演变为学者们的‘生存本能’,以知识追求为本性的需要就让渡于以现实利益的获取为目标的‘生存物质需要’。”⑨因此,也可以说,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是与现行的科研管理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直接相关的。正是这些制度性的要求使得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从以追求知识为目标的学术自身的求真本意的“学术需要”转向了以获取现实功利为目标的“生存需要”,最终导致“学术失范行为失控”。

篇2

一、学生职业方向模糊

很多学生在报考高职高专时,只注重学校的选择,对于自己以后要从事的职业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客观的分析,对自己以后要从事的工作也缺乏相应的热情,因此对职业的选择相对主观,甚至盲目。在入学后,真正学习此专业的课程时,发现与自己的想象相距甚远,从而对专业的学习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厌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公共艺术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公共艺术教育中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和体会美的心灵,使学生对学习、生活和工作保持一颗积极、向上、快乐、热情的心。

二、生源艺术素质滞后,审美鉴赏力低

我国现在虽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大力发展美育和艺术教育,但由于地域、师资、设备设施有限等许多客观原因的影响,目前学生素质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还比较缺乏。对于河南这个教育大省来说,我们更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相对于北京、上海和沿海等发达城市来说,在艺术教育方面确实差距较大,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素质教育。学生之间普遍流传着“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样的口头禅,家长和老师也一味的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能力,甚至品评一个学生的好坏。经过近几年素质教育的改革,我省小学素质教育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学生评价机制进行了改革,出现了评价机制的多元化,音乐、美术等成绩与活动也慢慢开始进入到学生评价体系中。但中学,初中和高中的评价机制仍以考试分数为主,甚至只看考试分数。据调查,作为省会的郑州还较为重视美育与艺术教育,但其三线、四线的小城市素质教育改革步伐缓之又缓,甚至停滞不前。初中还开设的有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等,但高中只有一年级开设这些美育课程,高中二年级和三年级直接取消了音乐课和美术课,只保留了形同虚设的体育课。这样大的课业压力从早到晚压在学生身上,对其身心发展极其不利,极易造成学生心理压力大,焦虑,自闭、烦躁,抑郁甚至厌世的危机。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艺术教育,开展艺术实践与艺术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作能力,开发其想象力,最终要的是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和人格的健全。

三、重视职业培养的教育模式使学生普遍缺乏美感

笔者在针对三个高职院校的近两百名各专业的学生进行调研时发现,如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财经系等这些理科院系中的不少于七个专业的学生都表示,他们专业并未开设公共艺术课程,也没有音乐、美术、影视、舞蹈等的选修课;中文系、外语系等文科院系的学生表示,他们仅在大学一年级时开设了一门必修的艺术课程——《音乐欣赏》,之后就在没有类似的艺术课程了。学生们普遍表示,即使是这门《音乐欣赏》课,在上之前对其兴趣浓厚,期望值也颇高,但上了几节课后,就没有兴趣了,主要因为这门课不是他们的专业课程,系部与任课教师都不太重视,仅仅在课堂上照本宣科的讲解一下课本知识,然后按照教材上的要求听几首歌曲,仅此而已,缺乏互动性与趣味性,一学期的《音乐欣赏》课上下来,只是听了不少歌曲而已,但对于听的是什么,怎样欣赏仍是一头雾水,甚至课堂上听过的歌曲,课下就已经忘记了,并没有达到公共艺术课程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高尚的情操与文化素养,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更没有提高学生的审美与艺术鉴赏能力,基本上可以说形同虚设。但笔者在调研时充分感受到了学生们对艺术的喜爱,特别是对音乐的喜爱,98%的学生表示非常希望学校能够开设艺术课程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并且能够形式多样化,课程种类多样化,甚至可以只是定期的开展一些艺术讲座来满足其学习兴趣。

四、培养目标过于单一化,对公共艺术教育不够重视

多年来,高职高专院校一直被视为培养具有专业技能,也就是走上社会岗位后具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型人才,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也一直非常明确,甚至单一化,只重视学生职业技术理论与操作的学习和培养,忽视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忽视了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趣味的培养,使高职高专院校走出来的学生相对本科院校来讲,全面发展的程度不高。国家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但由于高职高专院校对公共艺术教育不够重视,导致培养的人才只专一门,缺乏创新精神、创造力、组织能力、团体协作能力,更缺乏活力。

五、公共艺术教育师资不足,缺乏统一的管理

笔者对五个高职高专院校进行了走访调查,结果显示,五个高职高专院校中只有一所学院有独立的公共艺术教学部,共有教师13名,其中专职任教于此教学部的老师仅有5名,其余的8名教师均来自艺术系,只是兼职在公共艺术教学部任教而已。其余的四所院校没有设置独立的公共艺术教学部,只有公共基础教学部,其中担任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师同样是音乐系或美术系的专职教师。笔者对其中的12名艺术专业的教师进行了调查,他们普遍表示不太愿意兼职其他院系的公共艺术课程,认为外系学生不好带,艺术素养较差,欣赏水平较低,课程开展较难,课程设计较为麻烦,不如带自己系的艺术类学生省力。六、缺乏科学的课程体系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建设和课程体系是密切相关的,由师资建设的缺陷就可以看出课程体系的不完备。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的公共艺术课只开设了一门课程——《艺术鉴赏》或《音乐欣赏》,并且由美术系的专业教师或者是音乐系的专业教师担任,当教材涉及到不是教师本专业的课程时,教师往往避而不谈,这样就导致了学生鉴赏的片面性。并且这门课程是学生们的必修课,除此之外,并没有因材施教,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学校认为只要开设了这门公共艺术课程,便完成了美育的任务,这种教育思想是极其片面和不负责任的。

六、结语

篇3

一、体育院校强化公共艺术教育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体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往往是艺术创作的“生活源泉”之一,对于艺术来说,体育是它取材的领域之一,艺术的各种门类,都把自己的触角伸进体育领域进行美的创造。尤其是现代舞蹈和现代音乐,更是大量渗入各类体育竞技项目和表演活动中,把体育与艺术的密切关系发挥到了极致。随着体育高等教育的发展,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艺术使体育运动更加完美,体育也要借艺术来丰富自身文化内涵。近几年,体育院校相继开设了音乐、表演、舞蹈学等艺术类专业,体育院校不但可以培养艺术类专业人才,也通过二者融合,丰富了体育人才的培养规格,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学院的多类传统课程,如健美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健身健美、啦啦操等的教学集技巧、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于一体,体育与多种艺术类型得到完美结合,学生专业才能和艺术素养得到了良好培养,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体育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实践

1.高度重视艺术教育,体艺结合相得益彰。认真贯彻《学校艺术教育规程》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精神,对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坚持“以专业艺术教育带动公共艺术教育;以公共艺术教育促进专业艺术教育,使公共艺术教育惠及全体学生”的指导思想,大力推进艺术教育课程的实施。构建以专业艺术院系为牵引的专业艺术教学平台、以教学管理部门为牵引的艺术普及平台、以校园文化建设部门为牵引的艺术熏陶平台,三大平台协同运行,形成了良好的艺术教育工作体系。2.组织机构建设完善,管理体系运行有序。成立学院公共艺术教育领导小组,改变了以往公共艺术教育各自为阵的局面,形成了领导顶层规划、专职机构具体落实、各部门共同参与的艺术教育工作机制,促进了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切实提高了公共艺术教育效果。成立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建立公共艺术教育组织机构,创建了丰富的校园文化艺术载体。教务负责公共艺术教育课堂教学的组织协调和行政推动工作;党政办、宣传部、团委等负责各类校园艺术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社团活动的管理和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研究中心统揽学院校园文化思想阵地建设,利用学院长期形成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形象文化,引导和青年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提升青年学生艺术素养。3.课程体系设计合理,体艺教学系统融合。(1)科学修订教学计划。艺术课程教育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能力、陶冶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才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院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结合学院人才培养实际,学院始终将公共艺术课程与学科公共课程等同重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秉承“艺术浸润技术,技能与素质并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进一步突出公共艺术课程地位,研究探索公共艺术教育规律,把文化艺术教育学分纳入专业计划,科学设置公共艺术课程。(2)课程设置特色鲜明。课程设置坚持专业性与普及性紧密融合,体育与艺术有机结合,形成“一体两翼”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即以专业艺术教育为主体,以公共艺术教育,校园文化艺术实践为两翼。开设100余门艺术专业课程。除开设教育部规定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外,自设音乐欣赏类、美术欣赏类、艺术设计类、人文社科等近20门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结合体育院校特色,创编近30门体艺结合的体育文化艺术类理论和体育表演类特色选修课程以及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才能。(3)公共艺术教学管理规范。为保障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提高公共艺术教学质量,制定了公共艺术课程管理办法和教育发展规划,明确了公共艺术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师资配备和保障条件和建设目标,形成科学完备的质量监控体系。艺术教育教学管理上,定期开展教学检查和研讨;优化完善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更趋科学性、系统性;对艺术教育类教学大纲进行完善和修订,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学院公共艺术教育在专业建设、团队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先后获得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精品课程、省级教学团队等,使公共艺术教育质量得到系统提升。

三、推进公共艺术教育的思路与对策

篇4

艺术素养不仅体现为积极的审美态度、丰富的情感体验,而且还可促进人的创新思维的发展。许多科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家等卓越人士认为,艺术素养对他们的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要加强大学生艺术素养教育,将其作为人文教育的核心部分,从管理制度、课程等方面切实保障其有效实施;将“通识教育”思想引入艺术教育教学中,并将其作为教学的主导思想加以落实。造就中西通融,具备国际眼光、优美情感的人才,使其接受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基于大学生艺术素养现状,我院将艺术类选修课改为必修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艺术基本知识的普及为主,将公共艺术课程统一为大学生艺术素养,形成以美术、音乐、舞蹈、建筑、雕塑、书法、摄影等艺术门类为一体的综合课程,采用多教师、多模块、多媒体的导读形式实施教学。同时,增强教学内容的可读性和时效性,设计制作与教材匹配的多媒体课件,以适合在影像中长大的“90后”学生的需要。该课程在兰州城市学院、兰州工业学院等学校经过5年的实践,在学生了解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加强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等方面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另外,要使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学团队重视和加强艺术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逐步使艺术教育规范化、系统化。

2重视教师和学生的艺术实践

为避免将学校艺术技能化的倾向,一方面,要将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而非技能来讲授,让学生在艺术与人类生活、社会政治、经济、科学等的联系中,更好地理解艺术对于人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更系统地欣赏人类各时代、各民族地区的优秀艺术作品,积累基本的艺术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拓宽视野。在教授艺术知识的同时,增设艺术创作实践和艺术表达能力的课程。尽管高校艺术教育不强调专业艺术技能的训练,但多让学生参与艺术创作和表达,不仅能够促进他们更好地感受艺术,而且有助于发展他们基本的艺术表达能力,在生活中学会运用艺术抒感、美化生活。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表示迫切需要提高自己的艺术创作或表演能力。所以,要创造性地开展针对全校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与此同时,教师自身的艺术实践能力对学生的示范和启发也是学校艺术教育很重要的环节。

3构建有效的校园文化艺术展示平台

艺术氛围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形成和提高有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是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应该通过各种学生、教师艺术社团的建设,定期艺术活动或艺术节的举办,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创设良好的校园艺术氛围。以“读书节“”艺术周“”科技文化节”等活动为主体,打造校园文化精品活动。近几年连续举办的“经典诵读”深受学生的喜爱,“歌咏比赛”“毕业生文艺晚会”“迎新生文艺晚会”“元旦晚会”等文艺活动为校园文化平台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帮助和支持各系重点打造有特色的校级精品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在精品活动中得到锻炼,获得成功。另外,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形成“”的社团活动,成为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的重要力量。通过学生自己积极投入艺术实践活动让其感受艺术、体验艺术,从而增强学习艺术知识的积极性,让校园充满浓郁的艺术气氛。

篇5

1.目标设计单一、局限化

对教学目标有了基本的定位之后还应该有对目标的基本阐述。美术类人文课程的设立旨在教育学生对视觉艺术的看法和思考,同时参与对其批判和讨论等活动;音乐相关课程的设计目标是向学生渗透更丰富形式的东西方音乐,培养学生对西方音乐的欣赏能力,并熟悉西方音乐管用手法。语言类课程的设计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文字敏感度和文学素养。

2.课程内容单一

目前看来,国内公共艺术课程涉及面不够宽,对艺术学科知识内容的关注过度,对跨文化、跨学科内容和国际普遍关注课题的引入不足,导致艺术课程结构不合理,不够独立。国内目前公共艺术课程主要包括文学、艺术、绘画、戏剧、舞蹈、雕塑、影视等几大块,以此作为主体框架,主要内容包括艺术学科理论、艺术实践两方面,同时还包括一些艺术相关跨学科内容。

3.教学模式不明确

教学方式比较少,手段单一缺乏,深度不够。国内的公共艺术教育和国外相比存在着理念上的落后和手段上的不足。相关资料显示,哈佛大学的授课讲求个性化,讲究在授课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教师各抒己见各尽其才,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例如对话方式、启发方式等。哈佛的公共艺术教育理念认为教师的职责不是讲授,而是维持热烈积极的讨论。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就课题各抒己见,自由平等的提出自己的观点,逐渐澄清辩证的过程,逐渐发现谬误,接近真理。而国内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理念主要停留在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只有在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才会采取实验操作的方式,教学除了采用传统音像设备之外,对多媒体的应用也较为理想。

4.课程评价体系构建不完善

我国相关学者在2005年提出了档案袋评价方法,通过把学生的艺术作品、意念来源、探索过程和图像资料等整理手机,对学生学习进行整体的评价。一些高校则采用了通过考勤、讨论、作业、考试等多种指标相结合的综合考察体系,通过多种指标的结合决定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国内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改革趋势

国内的公共艺术教育咋经过了同国外先进教育体系的对比之后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并且通过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国内的公共艺术体系改革拥有一些共同的趋势和特点。

1.课程更加丰富

随着对艺术内涵的丰富理解,艺术的种类也更加多样化,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艺术课程的门类也逐渐被充实,《审美教育导论》《书法与篆刻》《京剧艺术欣赏》等即包括传统艺术,也包括新型艺术门类的综合性课程被加入到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近年来清华大学的艺术类课程从40门增加到了86门,涵盖了包括音乐、美术、舞蹈、艺术实践、表演、传统艺术等各个方面,对学生的艺术课程的分数要求也越来越高。

2.课程综合性越来越强,联系逐渐紧密

艺术课程的综合化体现在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强调把不同的艺术门类、文化、科学等综合起来,强调艺术和科学之间的相互改造、融合,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对多文化和多种艺术之间深远联系的理解。

3.课程体系的多元化、人本化和开放化

培养目标的转变影响了传统课程评价体系的准确性,评价体系开始向着多元化多样性发展,与此同时开始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强调学生通过自己获得知识的传递和个性的培养。现代艺术教育的精神核心就是开放性,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保持了现代艺术的这个特点,从校内做起,加强了各个学院、班级、个人之间的交流,同时还对校际的交流互动进行了加强,通过交流,为年轻人提供碰撞出艺术火花的机会。

三、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1.课程目标的建设

课程目标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在正确的课程目标引导下才能实现课程教育的目的。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目标的确立需要以什么教育为核心,着重培养学生感受和鉴赏艺术的能力,帮助学生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念。课程体系的构建一定要紧紧围绕着这个公共艺术教育的初衷,对课程的选取、顺序、对大学生涯贯穿等问题都要进行认真的考察论证,这样才能保证课程符合公共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

2.课程标准的设定

课程设置需要拥有相对的课程标准和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识别教育目标是否得到了完成。课程目标的确立需要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和学生审美的客观规律,着重体现审美体验和艺术鉴赏的能力和价值、思维创新、个性发展价值等教学目的。

3.课程结构的建设

高校大学生艺术修养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的艺术教育属于是“补课”,针对这种情况,进行课程结构的设定需要从普及层次和提高层次、理论和实际教学等几个层面考虑,抓基础,重普及,加大适合低年级大学生的课程,同时注重循序渐进,对课程进行阶梯式设计,实现学生的逐步提高。

4.发挥实践课的作用

实践教学是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学中的重要步骤,通过实践课为每一位受到艺术品感染,希望进行自我创造的学生提供了创作和展示的空间,使每一位学生都清楚的认识到了自己的位置,通过开设艺术表演、合唱、演奏、绘画、手工等课程,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实践的舞台,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艺术创作的艰辛和坚持,真实的感受艺术家为了艺术创作所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生活折磨,从而对艺术品的伟大与崇高认识更加深刻。

四、结语

篇6

关键词:美术场馆;公共艺术教育;学校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市学校艺术科研一般项目“上海美术及文博场馆艺术教育活动评价体系的探索”(HJYS-2019-B11)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美术场馆公共艺术教育的相关内容

现如今的美术场馆担负着艺术作品的展览和保存、提高公众审美意识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的职责,是艺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美术场馆具有公共教育功能,在20世纪初期,先生和鲁迅先生曾大力呼吁和倡导建立我国自己的美术馆,从而提升国民的基本素质。1929年中国近代第一个国家美术馆——天津市立美术馆开始筹建,开启了中国美术场馆公共艺术教育的新篇章。

第一,美术场馆的公共教育。公共教育在中国出现美术场馆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这就代表着它自身拥有启迪心智、提升素养、教化人心的重要作用。美术场馆的公共性,体现在对民众的公共教育上,并且满足公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而使得美术场馆实现社会公共教育效益最大化。

第二,美术场馆公共艺术教育的含义。美术场馆公共艺术教育从学科这一方面来看是属于美术学的,并且承担着美术教育的责任。因此,美术场馆公共艺术教育既不完全属于美术馆学,也不完全属于美术教育学或者社会教育学,其游离在这三类学科之间,有着非常强大的灵活性和跨学科性质。

美术场馆公共艺术教育通过展览活动、讲座活动以及其他艺术活动,对大众进行艺术知识普及和艺术情感传播,这个过程中的媒介就是艺术品。大众进行相应的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艺术思维的接收,并在欣赏的同时完成了审美的亲身体验,从而满足了自身的精神世界,并学习了艺术知识,最终大众的艺术素养得以提升,达到公共教育的目的。美术场馆公共艺术教育项目模式的类型除了以上提及的展览活动,还包括参观导览模式,在馆内通过光、影、色等物质属性与灯光的烘托,在辅助图片和艺术品所处环境的形式空间里突出作品的效果,加之作品介绍,能够让更多的参观者了解艺术品的内涵,展馆按照主题和陈列内容对参观者进行引导,让其从美的建筑、美的陈列和美的藏品中发现美、欣赏美,最后学会思考美。

第一,专题讲座模式。美术馆越来越看重教育功能,首先要把展览推出去才会考虑公共教育。可以邀请艺术导师、现代美术馆策划人、美术馆从业人员等参与专题讲座或交流会,面对面讲座,多教授艺术学科知识,使聆听者受益匪浅。

第二,校园展览模式。美术馆走进校园活动能够将艺术的多元性呈现给学生,给予学生启迪。艺术是丰富且多元化的,美术是更加生动的载体和表现手法。“流动的美术馆”为学生开设专门的课程,还可以给一些展览项目提供平台进行展示,推动年轻一代的美术培育项目发展。这是对美术馆公共教育的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对青少年的美育培养更加重视,未来以更加多元化的合作方式推广到中小学,在教育上进一步推广。

第三,文化活动模式。举办亲子类公共教育活动,或者“开学起航”等主题公共教育活动,呼吁更多的孩子积极参与。

第四,教育课程模式。美术馆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轻松而优美的环境,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到艺术品,身临其境,感受和欣赏美,领略艺术美,培养艺术敏感度。美术馆公共教育与教育课程模式的融合,就像“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对未来产生影响,与中小学的美育互动就是第一步,让“参观美术馆”成为学校美术教育的基本环节。

第五,教师培训模式。课程教育不仅是对学生的培养,也是对教师的培养。将老师请到美术馆进行学习,定期组织学生参观体验,让老师作为引导者和讲解员,为学生打开艺术思维的大门。通过一些问答互动活动,普及艺术知识,培养学生的艺术气质,美化心灵,陶冶情操。

第六,校本教材模式。结合学校教育资源将公共教育的主體定位为中小学生,和大学美术专业共同开发公共教育校本教材,通过学校课堂教学推广美育。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教育题材,同时与美术馆搭建互通平台,从实践和课堂中自觉练习,感受艺术的魅力。

第七,读物编写模式。美术馆与校方、出版社、幼儿园等多方沟通,针对青少年、学龄前儿童采取绘本式或者读物式的教学模式,在家长和老师的陪伴引导下,发挥艺术的无限想象力,从小进行审美素养的培养、强化和提升,达到美术馆公共教育的目的。

美术场馆应该对社会上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素养的个人或者群体进行艺术知识普及和素养的提升,并借助艺术品展览和知识讲座等,让大众鉴赏、体验、参与制作等,借此提升参与者的艺术实践经验和综合素养,进而完成公共艺术教育。

二、以现代美术场馆为对象,探究美术场馆

公共艺术教育的特点

就我国目前教育体制的特点来看,主要着重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而作为社会教育一部分的美术场馆,完全应该担负起公共艺术教育在社会教育中的部分职责。以中国美术馆为例,虽不是最早开放公共艺术教育的美术馆,但是作为拥有数以万计精英级藏品的场馆,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工作力度将对我国所有的美术场馆起到带头的作用。现代美术场馆的公共艺术教育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同于我国传统的学校教育:

第一,教育环境。美术场馆的沟通媒介、教学场地以及设施和氛围都是独有的,这是因为美术场馆公共艺术教育中的教育与被教育都是以展览和艺术品为媒介的,这就区别于传统的学校教育。在美术场馆公共艺术教育中,受教育的人员可以亲身实地同艺术真品或者仿品进行接触,而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受教育者更多的是学习纸质印刷品上的内容,这两者是有很大差距的。

第二,教育模式。教育模式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传统的学校艺术课程教育是以国家制定的课程内容为标准进行的系统性知识教育,而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不存在这些条框的束缚,而是在国家教育方针下进行的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可以看出,传统的学校艺術教育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国家的要求进行有计划的知识学习,而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是一种自主的学习方式,强调探究形式的学习,具有自发性。所以说,美术馆是一个开放的教育机构,不同于传统的学校教育方式,采用一种自我引导下的没有标准答案的学习方式。

第三,教育对象。就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来说,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实施者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而是为人们提供讲解服务的相关志愿者、场内的工作人员或者公共讲座的主持人员。美术场馆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项全民模式的教育活动,其受教育的范围比传统的学校教育更加广泛,各阶层、各年龄、各种社会背景以及各行业的人都包含在内,这也体现了美术场馆公共艺术教育的公共性。

第四,教育内容。对于教育的内容,这两者有着重点上的不同,其中美术场馆的公共艺术教育是艺术领域的意识培养,具体来说就是,美术的鉴赏、评价、人文知识以及美术史等都包含在内,通过这样的教育来培养艺术领域中人们对艺术创作、批评以及艺术史、美学的感知和综合素养。而传统的学校艺术教育更加注重艺术创作和基本知识的教导,忽视艺术评价、鉴赏等能力的培养。同传统的学校艺术教育相比,美术馆教育相对更加具有片段性,侧重以主题性教育为主要内容。

三、美术场馆公共艺术教育同传统的学校教育相结合

美术场馆的公共艺术教育模式和学校的教育模式具有互补的关系。学校通过系统性的教育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并培养高素质的艺术人才,而美术场馆则是普及艺术常识,进而提升国民的艺术素养,在这方面两者是一致的。这样看来,学校艺术教育与美术场馆公共艺术教育共同发展的前景还是很美好的。

第一,对学校和美术场馆的公共艺术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对学校和美术场馆的资源和人员进行共享和整合,让学生能够更加近距离地感受珍贵的艺术作品,并能够接受具有丰富经验的美术馆讲解人员的专业的艺术知识普及。因此,学校与美术场馆应该同步进行艺术品的欣赏和美学知识的教授,逐步完善教育体系。

第二,补充学校艺术教育内容,督促师生共同学习。开展艺术展品的参观活动,为师生提供同艺术家近距离交流的机会,进而让师生进行自主的探究和思考,这种学习的意义远超传统的课堂学习。

第三,跟随新课改脚步,大力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制度的改革。在现如今国家大力推行新课改的浪潮下,美术场馆应该积极同学校合作,落实美术课程改革,开设艺术教育的实践课程,通过展览以及讲座,培养学生的创作性意识。

篇7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信息技术素

养及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方面调查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师教学常用计算机软件操作技能调查”中可知,部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师教师中,能够熟练操作常用计算机教学软件占有65%,会操作但不熟练也有25%,不会操作的有10%。由此可见,大部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信息素养比较高,这与高校信息技术培训有莫大的关联。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师使用信息技术

与课程整合情况教师对计算机或网络的利用情况中经常使用的教师也只有19%,从不用的占有16%。但是前面的调查中发现我们教师并不缺乏掌握信息技术使用方法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识,他们也不是没有体会到信息技术先进的功能和作用。产生这样现象,归根到底,结论只有一个:现行的教育制度、计算机教学必备的物质基础乏力和部分教师教学意识的偏差。

对策

(一)转变学校领导的教育观念和管理观念,保障整合的顺利实施

1.学校领导层应该高瞻远瞩,要进一步建立基于网络及其他信息化教学的各种支持系统,并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观念和技能水平,以避免造成硬件设施与教学资源建设的脱节,以及资源建设和应用环境的脱节。2.坚定不移的落实新课改中的信息技术重要性。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新的课程标准,开发新的学科教材,使其尽量体现交互性、多样性、超文本特性、网络特性,着眼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和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加强软、硬件建设

1.继续加大硬件建设经费的投入,搞好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加快校园网的建设步伐。2.加强学校计算机的管理,扩大机房的自由开放时间,提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师和学生课内、课外使用计算机的方便程度,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3.加大购买教学软件的投资比例,并建立相应的选择与评价标准。4.加强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师开发教学软件的规划和指导,使其体现各学科特点,同时发挥个别化和交互性方面的特长,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环境的创造。5.有目的、有计划、分步骤地建设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学科教学资源库,例如多媒体教学素材库、微教学单元库、教学资料的表现方式库、学科教学案例库以及学科网站等,并统筹规划,实行数据库管理的规范化,便于检索使用。6.积极建设,创建教学资源库。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师与学生获得更多的影视艺术资源,例如优秀影片的视频片段,名家朗诵的音频资料等等。但是学生对于这些丰富资源还不能够进行有效的甄别和选择,也不一定能够真正体会和欣赏到这些资源的艺术魅力。这样,创建一个教学资源库就显得十分必要。教师首先要做好对资源的搜集、整理、分类、品鉴等一系列工作,必要时可以为这些资源进行标签,使学生能够更为便利地使用资源。

(三)加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质量

1.高校公共艺术课教师队伍建设是确保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各高校要建立公共艺术课教研室,并根据课程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公共艺术课教师。各高校要加强高校的艺术教育科研工作,以科研促教学,以活动推普及,坚持普及和提高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公共艺术教育质量。2.要充分发挥广大艺术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提高艺术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师应该大胆利用信息技术

篇8

关键词:创新人才 公共艺术教育 面临问题 培养对策

近年来,素质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积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工作,各高校增设了公共艺术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前,公共艺术教育为创新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各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一项手段,但是受到某些因素影响,公共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仍面临一系列问题,亟需找到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公共艺术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艺术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就是具有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形成仅仅通过提高知识水平是不够的,知识积累只是基础,想象思维的提升才是重要途径。由于艺术本身具有创造性,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丰富自己的想象能力。

(二)艺术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感受能力,它与逻辑思维对立存在,逻辑思维具有抽象的特点,而形象思维则比较具体。创新人才不仅需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应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但是对于大多数高校学生而言,长时间的理论知识积累,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形象思维能力较为缺乏。公共艺术教育则更好地为形象思维培养提供了条件,艺术主要是通过感知进行体验,有效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

(三)艺术教育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

创新能力的强弱往往由创作灵感来决定,当一个人具有较强的创作灵感,其创新能力将有所提高,可见创作灵感的培养非常重要。由于艺术就是再创造的过程,其中蕴含着较多的创作经验,通过接触艺术作品,进行艺术创作活动,从中寻找感觉。因此,艺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创作灵感,为创新人才培养做出突出贡献。

二、公共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公共艺术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教学设施建设是公共艺术教育的基础保障,但是很多高校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主要表现为:一、相关公共艺术教育机构暂未成立,导致出现很多的教学问题无人处理。二、部分高校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增设了公共艺术课程,但是由于实践教学条件较差,教学场所选取不合理。三、相应的教学设备配置不全面,公共艺术教育应充分发挥艺术价值,然而仍有部分高校资金投入较少,设备配置不全面。

(二)缺乏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意识

公共艺术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应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但是目前仍有部分高校领导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提升,而忽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造成公共艺术教育成为形式,并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在开展公共艺术课程时,教师只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却忽视艺术鉴赏与活动开展,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缺乏专业公共艺术教师

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师缺乏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公共艺术课程难以取得明显的效果,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一方面,部分高校存在艺术院系,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往往由该院系教师担任,由于这两者课程存在差异,教师的专业性受到质疑;另一方面,部分高校虽然设立了相关的组织机构,但是由于投入不足,师资数量较少。

三、加强公共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对策

(一)加强对公共艺术教育组织机构的建设

公共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各高校应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重视,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管理,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效性,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首先,学校应给予组织机构建设足够的经费,为机构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其次,对于管理人员进行责权划分,提高教育组织的管理效率。

(二)完善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

公共艺术课程与必修课程不同,其目的不在于是否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更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在课程模式上应有所创新,不仅要设置理论教学,更要通过艺术鉴赏课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举办艺术活动营造公共艺术氛围

公共艺术教育仅仅凭借课程开展是不够的,学校应通过举办艺术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艺术环境,提供艺术创作的氛围。首先,学校应鼓励学生组织、参加艺术社团,实现学生对公共艺术的自主学习。其次,学校定期开展艺术活动,给学生带来艺术熏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加强艺术教师师资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主要实践者,对学生学习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加强艺术教师的师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方面,针对高校艺术教师短缺的情况,高校应及时招纳一些专业的艺术教师,扩充师资队伍,或者适时聘请校外专家进行授课;另一方面,应增加学术交流机会,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掌握更多的教学经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艺术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形象思维,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部分高校领导缺乏对公共艺术的正确认识,教学设施不完善,专业教师缺乏,严重阻碍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应加强对组织机构、课程体系、艺术活动、师资队伍等多方面的建设,促进公共艺术教育的顺利开展,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柏志华.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5,(13).

篇9

公共艺术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高校公共美学教育的主要途径。公共艺术教育主要通过自然美学、社会美学、文字美学等形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美学观点,提高文化艺术水平,提高综合素质。在高校教育中,公共艺术教育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专业课程不同,具有特殊的教育作用。

(一)公共艺术教育的审美意义

高校美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公共艺术教育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发现美和欣赏美的能力,以美学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审美教育与公共艺术教育的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艺术素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核心就是审美教育,如果忽略审美艺术活动,也就失去了公共艺术教育的根本内容,也就无法达到综合育人的目的。

(二)公共艺术教育的道德意义

公共艺术教育具有“树人”的作用,这也是通过审美教育实现的。著名的思想家席勒说过,审美的发展过程就是达到道德阶段的关键,也就是说艺术教育本身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也是成就个人道德品行的重要目标。中国古典典籍《乐记》中也提到过擅长艺术的人,就是通达伦理道德的人,这也说明艺术教育确实具有重要的德育作用。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通过多种艺术形式,音乐、舞蹈等,能使学生树立以善为美的意识,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公共艺术教育的启发智慧意义

教育学研究表明,人的左右脑所属功能不同,左脑主要负责逻辑思维,而右脑负责形象思维。公共艺术教育主要刺激学生的形象思维,可以活跃学生的左右脑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能力。公共艺术教育通过艺术表现形式与学生形成联系,在一种轻松自由的环境中,能够唤起学生对艺术的热爱,提高学生对艺术形象的感知能力、理解力和创造力,所以公共艺术教育对于大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随着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提高而进入高校的公共课程,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在实践中缺乏成熟的指导理论和经验,尤其是在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界定和安排上缺乏科学的认识,也因此在实际教育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高校教育工作者过分强调艺术教育的专业性,尝试从专业的角度看待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忽略了普及意义,过分强调理论知识,背离了公共艺术教育的“树人”方向,这严重影响了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的效果,需要在方法和理论上做出一定的调整。

(一)对公共艺术教育学科的定位非常模糊

公共艺术教育是一门新兴学科,所以课程体系中对其定位并没有非常准确,很多高校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进行开设,课程设计上与整个教育体系显得有些脱节,所以在课程开设上存在着定位模糊的问题。首先,教学目标方面,公共艺术教育最终的目的不够明确,对于人才培养方面的规划更是缺少统一的指导,学校在管理方面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次,在功利教育的错误引导下,违背了公共艺术教育的核心,盲目地拔高学生技能和理论水平,将成绩看作是唯一的评价,将育人的终极目标完全抛之脑后。

(二)课程管理比较松散

课程管理直接关系到课程教育的质量,而公共艺术教育作为新兴课程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在教学管理上比较松散。从一些高校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公共艺术没有作为一项公共课程进行设计和管理,使得课程内容都比较随意,完全依赖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在课程管理上,脱离学生标准,而是按照自身理解和师资力量开展课程,这就导致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与育人的目的相背离。除此之外,公共艺术教育的教材选择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比如,艺术欣赏有的选择音乐,有的选择文学,有的甚至选择专业摄影,没有考虑到非艺术专业学生的学习,使得公共课程的适用性大大降低。也有高校自主开发教材,但是因为缺少必要的教学经验,存在内容陈旧、缺乏特色等问题,很难达到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

(三)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对教师的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高校在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时,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专业艺术教育的能力,同时还要足够了解当代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公共艺术教育与文化艺术教育分不开,相辅相成,如果教师在文化水平上比较欠缺,就很难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公共课程。目前,很多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师往往都是艺术专业教师,对文化艺术水平的要求比较低,所以对于公共艺术教育而言就存在过于专业的问题,重艺术专业理论知识,而忽略了育人的普及作用,所以在这方面教师还要积极总结教育经验,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良好普及。

(四)教学空间较为封闭

教育需要一个动态开放的环境,这样才能不断产生新的知识。除了课堂教育外,课外教育和课外活动同样具有教育意义,所以将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公共艺术教育也同样需要更加开发自由的教育环境,除了在课堂内欣赏艺术作品外,不能忽略课外时间对艺术资源的利用。从根本上来说,艺术源于生活,封闭式的教育环境将艺术完全局限于理论水平,与学生的思想和实践严重脱节,所以损失了艺术教育的感染力,导致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

三、探究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出路

我们要正确面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从实际教育需求出发,仔细研究公共艺术教育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稳步追求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寻找教育新出路。

(一)合理化公共艺术教育定位,在教育体系中找准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

高校教育体系制约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原因有很多,科学定位是最根本的。缺少科学、准确的定位,就难以合力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所以,高校在开展公共艺术教育之前,首先要对其教育目标和教育意义进行全面的理解,着重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要与专业的艺术教学区分开来。因此,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首先要明确,课程体系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艺术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课程,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道德修养,作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发挥教育作用。高校的教育管理部门要将公共艺术课程整合到整个课程体系中,面向每一个大学生进行教育,将发展作为教育的导向,为提高大学生艺术素质提供基本服务。公共艺术教育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不同于专业的艺术专业课程,应当在公共课程中起到重要的教育作用。

(二)实现全面的课程管理,提高公共课程的质量

教学需要必要的管理,杂乱无章的课程缺少目标且很难达到既定的教育效果,所以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要有专门的管理组织机构,由专门负责公共教育的教育工作者进行教学管理,落实艺术教育工作的相关规定,对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使之更加符合公共课程的要求。此外,管理部门还需要对课程教材、课程实施细则以及课程评价体系等进行统一规范化的要求,避免出现公共课程随意性、主观性开设的现象,逐渐形成统一的课程管理模式。另外,公共艺术教育还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进行管理,以此作为教材选择和评估方法的参考。对教育对象进行充分的调研,对各种教学材料都进行细致的了解,综合选择最适合公共教学的教材。根据学校公共课程发展的需求,也可以自己开发教材,但是要从公共教育核心出发,满足大学生对各种艺术形式欣赏的要求。这样才能发挥公共艺术教育的普适作用,才能实现公共课程的统一化设置,以及教学体系的平衡,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三)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强化公共教育理念

公共艺术教育教师团队的组建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能够完成公共艺术教育目标的有经验的教师。对于教师来说,教学观念非常重要,公共艺术教育作为新兴课程难免缺少必要的教学经验,教师要能够与时俱进及时的了解公共艺术教育的基本理论,明确教育目标,通过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来增强公共艺术教育的效果。教师对公共艺术教学的理解要立足于人才培养目标,除了专业的艺术知识外,还要具备足够的文化素质,如哲学理论、建筑学、社会学和人文历史等,这样,欣赏艺术时才能有话可说,才能丰富非艺术专业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而且公共艺术教育要求学生提高艺术修养,并提高道德素质,所以教师也要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教学。

篇10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改革;对策建议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进一步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加强了学生想象力、观察力以及德行等各方面的培养。

一、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有利于思想道德及精神文化的提高

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满足并且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艺术教育能够陶冶情操,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它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学校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文化课程,对学生进行艺术和文化素养教育,引导他们去发现美、认识美,了解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科学文化常识,而且也有利于学生“三观”的正确培养。艺术教育通过音体美等艺术形象和艺术创作,在艺术和精神之间得到碰撞,实现情感的传递和交流,使学生受到高尚道德思想的熏陶,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

2.有利于文化素养的提高和文化视野的扩大

公共艺术课程设置丰富多彩,涉及中外文学、音乐、美术及戏剧等。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基本国情下,高校通过公共艺术教育,可以弥补学生在中学时期的知识局限性和阅读面窄的欠缺。通过这些学习认识社会的发展态势和人类的发展历史,使学生精神得到升华,心理功能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协调的发展,并且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丰富精神生活,开阔文化视野。

3.有利于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公共艺术教育可以美化人格,促进人们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将各类艺术形式以授课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艺术教育丰富了自身的见识和艺术体验,这不仅有利于缓解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念和能力,使学生的生活情趣朝着更高层次发展,从而令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不管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4.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当今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创新思维的培养已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创新思维就是运用非逻辑思维去处理问题,而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则可利用公共艺术教育的方式来实现。公共艺术教育有利于对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它通过联想、情感、感官等方面,帮助学生养成敏锐的洞察能力和丰富的创造想象力;公共艺术教育还有利于对学生直觉和灵感思维的培养,在艺术欣赏过程中,突然出现的情绪就是直觉,而灵感往往都是在直觉出现的刹那间产生。公共艺术教育巧妙地结合了人的形象和逻辑思维,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很多高校均已经设置各式各样的公共艺术课程,大多数以选修课或者公选课的形式出现,这类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力,有助于学生正确“三观”的培养,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近年来,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中发展迅速,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1.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机制、体制不完善

教育部关于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有明确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应该设立专门的公共艺术课程管理部门和教学机构。但在具体设置上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设置要求,而且很多高校并没有为公共艺术教育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而是把它挂靠在学校的教务处,这就导致公共艺术教育缺乏制度和政策的保障,教学缺乏监管,教学效率低下。综合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中的发展情况来看,还有一些高校的艺术教育机构在教学管理、人事财务等方面缺乏自,在一定程度上受外界影响较大,教育管理机构有名无实,很难融入高校的教育管理体制中去。

2.课程设置不被重视,教材选择随意

在普通本科院校中,课程设置首先考虑的必定是专业课和必修课,之后才会考虑到选修课程的设置,而大多数高校通常会选择把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放在选修课中,这往往最容易被老师和学生忽略,当遇到师资或外部环境的干扰时还会被替换,加之一些高校的课程考查是通过采用开卷考试或是结课论文的形式实现的,这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的反映很不利。还有一些高校由于艺术教育方面师资力量的欠缺,比如一些地方综合类或者理工类院校没有专业的授课老师,学校就会采用网课的形式授学,无教师的现场教学和指导,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学的效率。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一些高校在艺术教材的选择上过于随意。比如一些高校本身设置有艺术类专业,这时为了方便起见,他们会直接采用艺术类专业的相关教材用于公共艺术教育中去,选择教材没有针对性,没有将艺术生和非艺术生的需求考虑进去;还有一些学校会采用本校自主开发的教材,通常这些教材内容创新性不足、整体水平较低,这都很难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真正目的,不利于学生艺术理念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师资力量不足,专业素质不高

艺术教育的师资情况将直接影响艺术教育的效果。在实际情况中许多高校均存在公共艺术师资不足的情况,即使有配备专职公共艺术教师,教师的专业素质也往往不高,经验不足,文化底蕴欠缺,这都不利于学生更好地接触公共艺术;还有一些高校往往会采用团委等其他行政部门的非专职老师授课公共艺术,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责任心差,缺乏学科带头人,教学技能单一无新意,授课很容易朝着自己擅长的领域靠,教学面窄,这就使教学效率不高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4.授课形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低下

由于高校自身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度不足,考试形式又过于流程化,这就使学生不自觉地把公共艺术课程不当回事,应付现象严重。目前高校对于公共艺术教育大多都是理论的教学,缺乏实践的支持,学生上课兴趣不足,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小动作频繁,大多数学生仅仅为了结课考试或者获取学分,真正用心学习的学生并不多,这完全违背了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初衷。

三、公共艺术教育改革对策建议的探讨

1.完善教育管理机制,建立专业的教学机构

虽然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公共艺术教育对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但是一方面由于学校自身学科设置问题以及资金等方面的外在因素,使得学校没有能力建立独立的教育管理机构,只能将公共艺术教育依托在别的部门或者临时调动一些非专业的艺术教师来维持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另一方面,因为艺术教育是一门主观性较强的学科,教育效果缓慢,相比一些专业性强的学科,学校对其的重视度远远不够,学生也将其默认为可学可不学的课程,这都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教育主管部门应当重视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管理体制的建设,给予资金和组织制度上的支持和保障,使高校建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机制,建立专业的教学机构,规范公共教育管理制度,完善考评体系,增加教师间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从而促进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充分实现艺术教育的目的。

2.优化课程体系,合理选材,因材施教

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选择不能盲目,应结合高校所在城市的特点以及高校中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开设课程,既能够体现当地的地方特色,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另外,公共艺术教材的选择不可随意,应结合学生层次和专业的不同合理选材。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若教材太过专业,将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从而使学生厌学;理工类专业的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力弱于文科专业的学生,教材选择时应考虑到理工类和文科类专业学生的特点,选择学生可以接受的教材,这样既实现了艺术教学的目的,而且也满足了学生对艺术的需要,做到了合理选材、因材施教。

3.强化师资团队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在教育中具有示范性,在高校教育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师应当掌握娴熟的专业知识,并且应当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方面的欠缺亟须弥补,一方面,学校可以优化政策,引进高素质人才来强化师资团队,并应全方位考虑专业设置,既考虑到年轻思维活跃的艺术专业毕业生,同时也应当考虑社会上那些有丰富教育经验的精英。另一方面,学校在一定程度应当给予公共艺术教育教师与优势专业教师同等的政策,不定期为艺术教师开展业务培训、校内外相关专业合作等,加强教师间对专业知识的交流和学习,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接受新时代高科技教学的新思路,并及时吸收新的成功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强化师资队伍,为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提供优质的条件和扎实的基础。

4.开展公共艺术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开展艺术活动可以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既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也训练了学生多元化的创新思维,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更有兴趣地去学习艺术。艺术活动不像课堂教学那么死板,能够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进去,在玩的过程中也能使学生接触到艺术,并亲身体验艺术,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艺术。比如开展书画展览活动,学生自愿参加,将优秀的作品在校园内展览,这样既塑造了学校的艺术氛围,也激发了学生艺术学习的兴趣,通过艺术活动,促进学生多元化地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巍,钟天娥,池阿海,等.公共艺术教育在普通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84—87.

[2]柏志华.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5,(13):224.

[3]刘颖灵.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2,(7):195—196.

[4]刘春恒.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走出现实困境的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5,(27):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