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研讨会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8: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建设研讨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程建设研讨会

篇1

会议首先由“视像中国”远程教育发展中心召集人陈圣日老师致辞,陈老师指出“视像中国”项目注重跨文化跨区域的交流和发展,希望和各地专家与一线学校的老师们共同交流在线学习及中学生生涯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经验。

“视像中国”研训总监许波老师向与会人员介绍了项目的发展及在中小学网络课程领域的实践探索。许老师指出,要以全球化、未来化、信息化的视野制定中学生生涯规划课程的目标,培养学生独立决策、领导、协作等多方面的能力。接下来由各学校代表向与会人员介绍一线学校在混合式课程建设方面的实践形态。北京四中的常菁校长分享了北京四中具有开放、合作、个性张扬、尊重学生等特征的“双课堂”实践经验;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的刘飞校长分享了对主题探究式混合课程建设的实践感悟,指出主题探究式混合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等特征,打破了传统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实现了课程资源的整合。

会议的第四个部分围绕生涯课程建设展开。北京教科院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王红丽老师介绍了北京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及实践,并根据自身课程建设的经验提出了对生涯规划课程发展的建议;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陈晨老师从顶层设计、资源整合、战略实施的视角分享了学校生涯规划课程的建设情况;河南大学的梁林梅教授分享了《探索职业:航空篇》网络课程建设和实施的体验及收获;北京师范大学的杨莹同学代表李玉顺研究团队分享了团队在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实践探索。

信息技术促进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召开

本刊讯 6月10日,“信息技术促进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在厦门明珠海湾大酒店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福建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指导,《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主办,厦门市教育事务受理中心协办,福建化工学校承办。会议邀请了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厦门市教育局、福建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的领导,以及教育信息化专家教授和职业院校信息技术应用典型院校代表到会作主题报告。

研讨会由《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总编祁伟主持。厦门教育局副局长任勇,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助理刘学民,福建化工学校校长张永强等领导到会致辞。

在“专家讲座”环节中,演讲嘉宾就“职业教育信息化系统性问题”、”、“社会性网络教育应用”、“创客教学法在职业院校的应用”、“职业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等问题展开研讨。在“学校交流”环节中,常熟理工学院、山东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化工学校就数字校园建设、混合式教学模式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热点问题进行了汇报、交流。参会者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思路受到启发,对教育信息化理解也更加深刻。

6月11日,与会代表还观摩了“福建化工学校混合式教学实践”,实地了解老师们是如何通过混合式教学,做到“教师少讲,学生多学”。福建化工学校混合式教学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信息技术,有效的将“线上”与“线下”的教学有机结合,学生通过课前的“线上”自学,然后由老师引导,在“线下”开展课堂的学习讨论,以此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篇2

关键词: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编写;课程建设;教学

对于近化学专业如生命科学、材料、环境、农学、医学及药学等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对他们学习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都是不可或缺的。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门课程合并为无机及分析化学一门课,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逐渐得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可。由南京大学陈荣三教授主编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是我国最早正式出版的教材,2006年本书的第四版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正式出版。本文对该教材第四版的编写进行简要介绍,提出一些肤浅的体会和大家交流,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编写的回顾

由陈荣三教授主编、黄孟健教授等人参编的《无机及分析化学》一书,从1975年由南京大学自编讲义,到197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全国高等学校生物系通用教材正式出版至今已有三十年的历史了,这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国内第一本《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最初主要供生物系及农医等院校相近专业使用。它首次将四大滴定融入四大平衡中讲授。由于生物及相关学科发展的需要,以及全国读者对这本书的厚爱,在教育部有关部门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如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暨南大学、西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数十所高校任课教师成立了“全国高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建设与教学研讨会”。研讨会先后举办过五次。第一次于1983年6月由南京大学承办,第二次于1984年6月由云南大学承办。这两次研讨会对此书的编排和内容的选取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并提出将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内容加入到教材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用简明扼要的阐述,适度地引入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物质结构和掌握元素化学的知识。于是在1985年出版的第二版中,首次将热力学引入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同时为适应当时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分属两个不同的教研室),又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分开编写。其后,于1986年10月,1989年10月及1993年10月分别由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和厦门大学承办了第三、四和五次研讨会,会议对这本教材的第二版提出了不少中肯和有益的意见,同时也为修订第二版酝酿第三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1998年,南京大学为了博采众长,分别邀请南开大学和复旦大学教学一线的袁婉清及杜岱春两位教授参加第三版的写作。迄今该书已为全国许多高等院校生物系以及农、林、医等院校有关专业所选用,受到全国广大师生的欢迎。

历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建设与教学研讨会”对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建设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对提高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及《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的编写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06年8月,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建设,及时总结国内高等学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经验,在浙江大学召开了“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建设与教学研讨会。此次会议通过广泛、深入的讨论和交流,与会者普遍认为“无机及分析化学”是为实现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整合、优化而由原来的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大基础课程合并而成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是教学体系改革的结果。它又是近化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是建立相关技术人才整体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后续化学课程的基础。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建设与教学研讨会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研讨形式,它能集思广益,有效促进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建设,提高高校基础课程教学的质量,建议在现有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民办公助,企业资助的形式把研讨会延续举办下去。

“无机及分析化学”对高等学校近化学类专业学生而言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原本是两门独立的课程,定性分析“合”在无机化学的元素化学中已为多数人所接受。可是无机化学和定量化学分析是“合”是“分”,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比例和安排等问题,一直是教学改革中的争论点。“无机及分析化学”顾名思义,应和分立的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有所不同,可是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材内容等方面一直存在着“合”与“分”的问题。经过近三十年的摸索与实践,这一问题亦日趋明显,已达成初步共识。因为,为了解决内容和学时的矛盾,“合”是必要的手段;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原本就是两门相近的学科,“合”也顺理成章;以“合”为上,“合”是进步,是学科发展的需要和方向,实践中已显示出“合”的优点。这方面浙江大学主编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就做得较好。

二、《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四版)的编写和体会

当前,生命科学及近化学类学科的发展一日千里,化学在这些学科中的重要性更为突出。为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形势,编者在第四版的修订过程中努力遵循“加强基础,趋向前沿,反映现代,注意交叉”的现代课程建设理念。“加强基础”就是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教学中让学生在学时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很好地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方法,为他们日后的专业学习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趋向前沿”则是在教材的编写中增加最新的科学研究的成果,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当前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为进行创新型思维奠定基础。“反映现代”:在生命科学步入分子水平的今天,其重要标志就是分子生物学、分子医学、遗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和纳米材料科学等学科的相继出现。如何不失时机地将化学学科作为一个整体介绍给学生,与时俱进,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一个现代化学的教育平台,以此“反映现代”,这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目标。“注意交叉”:新兴交叉学科的出现,是当今科技发展一大趋势,适应这一发展的需要,则是高校从事化学教学的教师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共性的教学研究的新课题,这需要根据各自学校的具体情况,对整个教学体系和教材建设进行必要的改革和调整。第四版的

编写中,我们也只是做了初步的尝试,有待听取大家更多的意见和建议。现将第四版中课程建设十六字理念的体现作进一步说明。

加强基础:较全面地介绍化学基本原理。在第一次介绍化学原理时是具有化学总论性质的,要使学生对化学有一个系统全面、较中学化学有更深入一步的了解。具体地说就是要较全面地介绍化学原理三个主要部分:化学变化方向和限度问题(化学热力学);化学反应速度和机理问题(化学动力学):物质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把握和初步利用这些基本观点处理化学问题。

趋向前沿:第四版中将“环境污染和环境化学”以及“核反应和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增加进来,而我们在课程教学中,结合可持续发展及最新的生物技术的研究手段包括同位素技术的应用等,已在课堂教学中作为实例介绍给学生,这也是在教学中体现“趋向前沿”这一理念。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从而起到一个培养兴趣及探索创新精神的作用。

反映现代:虽然第四版教材中增加了“拓展知识”这一部分内容,实际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就已经或多或少地在相关的章节中把一些与课程内容有关的最新知识和进展增补进去,除此之外还有针对性地邀请有关专家作报告,介绍与所学基础知识有联系的新知识、新理论、新进展以开拓视野,明确方向。为更好地“反映现代”,如对物质结构部分的学习则按历史进程来讲授,不仅使内容更为生动,也可使学生领会科学家的思维方法和他们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注意交叉:本教材名为“无机及分析化学”,但不少学校在实际的教学中则是分为“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部分来讲授,这两者之间就有许多交叉和重复之处,如何更好衔接这两部分,是很多教师关心和需要研究的问题,如“元素化学与定性分析”、“四大平衡”与“化学滴定”处理得当,就会取得减少课时、相得益彰的效果。各校教师也可根据各自不同的见解采取行之有效的做法,我们亦愿意得到大家的指点。交叉学科的出现,是当代科技发展一大标志,徐光宪先生2006年4月在大学化学化工基础课程建设论坛的致词中就曾指出,以化学为一级学科,再到无机、分析、有机、物化、高分子、化工等二级学科,最后细分下来可分出六、七级学科,如最新的“大环化学”、“纳米材料化学”、“组合化学”等,这些都是学科交叉的结果,传统的化学分类已完全不再适用。注意到化学学科发展的这一趋势就可以同步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启发式教学历来是老一辈教育家所推崇的教学模式,从南京大学戴安邦院士开始就是一直崇尚启发式教学,并在当时的条件下进行了许多实践,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理念。例如在第一次研讨会上,戴先生就讲了《启发式教学八则》,后来陈荣三教授、黄孟健教授秉承了这一理念,在实际教学中又做了许多尝试。例如:注意理论化学与描述化学相互沟通,使理论化学的知识在描述化学的学习中得到运用和巩固;注意结合生物、医学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来介绍化学基础知识;课后习题与课堂学习的紧密结合,使习题能起到巩固、消化和运用课文内容的作用等。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四版)于2002年初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为了使第四版适应目前教学的需要,编者进行了下列改进:

1.淡化化学“数学化”倾向,如省略或减少复杂体系化学平衡的计算。

2.创新内容,为现代科学前沿预留“接口”。

3.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化学理论知识在相关专业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4.改革分析化学部分的编写,完善化学分析的内容,缩减较复杂而应用较少的计算。由于仪器分析已独立成一门课程,故删去第三版仪器分析部分内容,但仍保留比色法等最常见方法,为学生今后学习仪器分析打下一定基础。

第四版教材的编写,我们采取了以下步骤:

1.广泛调研国内外有关教材,选择国内外其他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教材,汲取其所长为我所用,特别关注了近年有特色的国外教材。

2.编写伊始先编写了第四版的《编写大纲》,向全国若干所大学寄发并征求意见、交流、补充第三版之不足,听取各方教师的意见。

3.先期完成了部分书稿,在2003年中南大学举办的教育部非化学化工类化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生物医药类化学教材建设研讨会上进行交流,进一步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在其后的反馈中,我们陆续收了许多教师的信件,特别是武汉大学的潘祖亭教授、陕西师范大学的韩维和教授、海南师范大学的黄闻新教授等同仁的来信,这些都对第四版教材的编写起了一定的作用。

在《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四版)的编写中,我们编写组的教师相互协作,取长补短,群策群力,围绕着编写基本要求,力争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这本教材从自编讲义开始就有一个重要的特色,即力求与生物化学、生物医学、生产实践密切联系和结合,当初的讲义就是“开门办学”的结果,成书出版后这一特色仍然保留,编写的内容都围绕这一特色来展开。结合实际、贴近生活是第四版遵循的一个基本要求,新增的拓展知识也都是近期化学学科的一些热点,以此作为素材提供给学有余力的同学以更多的施展空间。

篇3

1.学校源远流长的发展史

湖南省安化县梅城镇完小(以下简称“我校”)原名“阿乐德小学”,后几易其名,1983年更名为梅城镇完全小学。学校创办于1918年,是曾任湖南省教育厅厅长的朱经农为其定名。创始人龙则灵先生将“乐学厚德”教育思想嵌在校训里永昭后人。“乐德”源于《论语》和《周易》。“乐学”语出《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厚德”源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校教师光大校训,奉行修身仁爱之师德,营造尊重、关爱、民主之环境,以人为本,教书育人,践行“乐学厚德”的理念。现成为荣誉众多、三湘有名的学校。

2.学校推进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需要

长期以来唯知识论的课堂观、唯应试论的教学观等造成了高分低能的人才怪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课程内容要体现时代性、基础性,突出“综合性”“选择性”“适应性”的原则。因此,具体实施国家课程要符合学校、学生的实际,必须经过校本化的改造,“乐德课程”的课程教学实践模式是国家课程方案校本化实施的有效载体。

3.学校内涵发展彰显特色的需要

有文化的学校是有特色的学校,独特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风格”是学校特色的三大要素。我校特色定位是:教育思想层面――实施“乐学厚德”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层面――构建“乐德课程”的课程教学结构体系,教育风格层面――追求“乐德”:师生通过“乐德”环境的熏陶,“乐德”活动的历练,滋养“乐德”气质的提升,实现幸福学习的最终目标。

“乐德课程”的实施,重构学校教育的发展远景和探索。我校从教育伦理的高度,提出培养“乐学厚德”之人,这是重视人本的教育,是为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终身幸福奠基的教育,是助推学校内涵发展的教育。故我们构建了“乐德课程”的课程教学实践模式。

二、“乐德课程”的研究过程

(一)研究阶段

破解教育“同质化”、课程“单一化”,培养个性化人才,关键在于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尤其是课程的多元化。我们在“乐德课程”的理论构建、大胆实践、积极探索等方面做了大量原创性工作,“乐德课程”的构建研究经历了两个阶段:

1.课程初始探索阶段

对课程建设的研究始于2004年3月,我们认识到开发、建设课程有广阔的空间,编写适合校情、学情的校本课程――“梅山人文”,使学生受到深厚的梅山文化熏陶。2005年,学校把第二课堂作为活动课程排进课表。开设阅读课,2006年5月,全县“书香建设”研讨会在校举行,阅读课成为第一大特色课程,《益阳日报》以“百年老校飘逸书香”为题进行报道。电脑的普及,小学生书写能力减弱,2007年9月开设写字课。

2.课程教学结构研究阶段

2008年9月,学校将《小荷周报》改版成校刊《小荷》。2009年4月,建高标准羽毛球馆,成立羽毛球训练队。学校被定为县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校。2010年9月,新编《孝德》读本进课堂。将每周一、三、五的中午时间作为“午间经典诵读”,校园电视台播放《增广贤文》等,将《三字经》等搬上舞台。

2011年4月,学校举行“京剧进校园”汇演活动,肖毅等同学与京剧名票徐根保老师同唱《打金砖》等。在益阳市小学生经典诵读大赛中,学校《木兰辞》节目获市一等奖,并作了《诵读经典,传承国学,彰显书香校园魅力》的经验介绍。同年10月,我校被确定为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样板校建设学校。

2012年3月,罗习锋校长在全市课程改革研讨会上作了《重特色,求创新,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的经验交流;4月,改建高标准乒乓球馆,活动课程开设更完善;9月,成立农村少年宫,开设23个社团开展活动。另外,“农村小学生学习幸福现状及问题解决的研究”课题实施“乐德课程”引导学生幸福学习;“家校结合对小学生实施孝德和责任教育的研究”课题开发活动课程进行了孝德、责任教育。

2013年5月,全县课改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我校的“三三”幸福课堂教学模式得到县领导、专家的论证;9月,夏永恒主任在市“十二五”课题研讨会上作《关注生命本真需求,科研引领幸福成长》专题讲座;11月,在全市课程改革研讨会上作《打造课堂特色文化,成就学校发展之路》经验交流。

2014年3月,学校认为“乐德”两字系学校创建之校名,治学之传统,校园文化建设和课程彰显“乐学厚德”思想,对“乐德课程”的结构进行论证:根据“乐学厚德”校训提出由国家课程乐德化、活动课程乐德化、环境课程乐德化三层组成“乐德课程”的课程教学结构模式,符合课程理论和学校实际。“乐学厚德”是学校的校训,也是教育追求的目标――师生共同成长,最终发展成为乐学向上、博学厚积、涵养厚德之人。学校以“乐学厚德”内涵和教育意蕴为基础,从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出发,遵循“乐学厚德”之所道,打造“乐德课程”体系,将“乐学厚德”理念融入校本化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至此,“乐德课程”的课程教学结构模式初步形成。

(二)研究实施

几年来,学校围绕“乐德课程”,按照“课程为载体,项目负责制,全校一体化”的思路开展研究、实施。

1.国家课程乐德化:确保主体性,贯彻“乐德”思想

站在课程建设的高度,我校践行“乐学厚德”思想,再提炼,再创新,进一步拓宽“乐德”的领域,丰富“乐德”的形式,建构“三三”幸福课堂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化“被动学”为“幸福学”,最终实现“以人为本,乐学厚德”的思想。

2.活动课程乐德化:实施选择性,践行“乐德”思想

(1)建设主题性的人文课程。一是传统节日人文课;二是现代节日人文课;三是校园“八节”人文课;四是主题人文课;五是特殊节日人文课;六是安全人文课;七是“梅山人文”“孝德”校本课程进课表,进课堂。

(2)建设自选社团课程。一是利用早晨、中午的第二课堂开设声乐、美术等16个活动;二是利用少年宫开设象棋、主持人、书法等23个社团活动。

(3)建设实践研究课程。利用梅山地区丰富的资源,开展“深山寻宝”“保ニ,清ニ”等实践活动。

(4)建设多元拓展课程。学校多元拓展音乐、体育、语文课程融合为“教学+技能”的大课程。制定体育、音乐、京剧、书法课程教学要求,体育课开展“阳光锻炼大课间”活动,要求学生分年段掌握两种体育技能;音乐课规定学生掌握葫芦丝小乐器;语文课将写字教学与书法相结合。

(5)建设全员阅读课程。将阅读课排进课表;开辟午间经典诵读时间;举行“亲子共读”“师生共读”活动;将《弟子规》发送到学生手中,开展诵读活动。

3.环境课程乐德化:施行熏陶性,渗透“乐德”思想

(1)教师精神文化。我校根据办学理念和校训,建设人文制度,挖掘本土文化,梳理出学校的文化精神本质――“乐学厚德,自强不息”,并以此感召教师,激发教师“乐教厚德”。

(2)校园隐形课程。学校校史、三风一训、校歌、校刊、校规等都是隐性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潜移默化对学生施教,对生命成长产生深远影响。

4.课程评价乐德化:落实多元化,执行“乐德”思想

课程评价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课程建设落实在对学生全面、个性化的培养中,就必须用多元化的评价衡量课程是否落到实处。学校把“乐德课程”的实施分“夯实制度、立足个体、关注群体、共同成长”四个层面进行评价:一看是否根据制度进行评价,如“三三”幸福课堂教学效果综合评价标准等,使师生共同参与课程建设,推动课程建设的不断革新。二看是否实现每个个体的成功。学校开齐开足各类课程,为学生基础发展提供同等的机会。如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实现人人会跳绳,会打羽毛球、乒乓球,人人会一门小乐器等。三看关注个体是否得到成功。开设各种活动课程为学生搭建成长平台,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四看是否追求个体融入群体而获得共同成功。课堂教学,从对个人的评价扩展到小组评价,如星级小组和明星个人的评比。课程教学中,声乐的评价,是通过小组集体合唱表演的方式,以集体的总成绩作为每个人的成绩。校园“八节”是充分利用集体项目比赛,如接力赛跑等,有个体评价,还有班级、年级组评价。这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融入群体,分享快乐、体验成功。

三、“乐德课程”研究体系的构建

1.“乐德课程”体系构建(图1)

2.“三三”幸福课堂教学模式体系

“三三”幸福课堂教学模式分三个板块。第一板块为序课,要求高效能动,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技能展示和训练(话题训练、速算训练、名作欣赏、作品展示)。第二板块为学课,33分钟左右时间有三个“三有维度”,即学习方式、状态、效果。第三板块为结课,要求有效思评,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对学习过程进行梳理反思,评价小组学习情况。

四、“乐德课程”研究的效果

(一)“乐德课程”的构建,有利于学生个性化教育的落实

国家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三位一体的乐德化实施,激发了学生创造的欲望,个性特长、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个人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乐德课程”的构建,有利于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

1.彰显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我校建构的多元化课程观和大“乐德课程”,使课程的整体结构走向现代化,使课程的基础性、拓展性、科学性和谐统一,确保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彰显了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2.彰显教师的专业成长力

多元化的课程开发做到全、新、精,锤炼了教师的教学艺术,县、市、省级教学比武我校有30多人次获奖,50多人次参与省级送课下乡、送培到校活动,取得了10多项教科研成果。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

3.“乐德课程”的构建,有利于学校整体发展

(1)学校教育远离功利。“乐德课程”结构完整,内容丰富,彰显时代、国家和学校特色,体现师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办学目标远离功利,从而培养出了个性特长鲜明的学生。

(2)学校教学质量稳居前列。我校近五年的综合抽考中,均获得当年县局组考的各科“一分二率”法综合排名前茅的优异成绩,教学质量稳居全县小学前列。

(3)学校办学特色彰显。“乐德课程”的多元促教育方法多样化,教学风格个性化,使学校个性色彩鲜明,提升学校内涵。2011年以来,学校数学教研组被省总工会授予“芙蓉标兵岗”荣誉称号等各项荣誉。

篇4

今年以来,教研室紧紧围绕教育局20项重点工作和《教育局再次创业行动方案》,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第一要务,加强了中考、高考备考指导工作。

高中组教研员深入市直各高中学校,听课、评课,具体指导高考备考工作,先后召开了三次高考备考研讨会,帮助各校制定科学合理的备考复习方案,并组织了三轮模拟考试。初中教研员深入市直和各乡镇初中学校,听课、评课,帮助制定备考方案,并组织了四次中考研讨会,组织了四次中考模拟考试。3月5日组织学科教研员参加Xx省中考备考研讨会。回来后各学科教研员抓紧整理了会议内容,编辑印发材料60余份,刻制光盘60余张,全部发放给全市各初中学校,对2012年的中考备考起到了积极地指导作用。

2、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初中组先后在Xx中学召开了全市初中有效教学现场会;在进修学校围绕实施有效教学创建高效课堂召开初中第四届校长论坛主题;在二中召开了全市加强初中薄弱学科教学研讨会;小学在Xx小学完成了大成全语文实验阶段汇报,会上邀请了中央教科所戴汝潜教授,对大成全语文实验如何转段,做了专题辅导;在Xx一中召开全市“外请专家组特级教师郑希冰、李一特老师做了观摩课”,与会人员达500多人,听课教师通过听特级教师讲课,收益非浅;在Xx小学召开了Xx市盟校办学,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观摩会;在富强小学召开小学语文“学全国名师,创Xx优课”教学展示会;在Xx乡Xx小学召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联盟校教学研讨;理论组在第二幼儿园召开了盟园教研现场会,加强盟园教研工作建设。

3、坚持推进校本革命,深化教学综合改革。

4月13日,Xx省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项目Xx市实验区工作会在第三中学召开,深入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我市教育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的战略转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月21日,Xx市在Xx小学召开了全市“课业革命现场交流会”。Xx小学和Xx小学两位数学教师当场作课,获得与会人员好评。教研室准备充分,计划周密,获得成功。

4、举办了首届“三名”评选工作

受教育局委托,教研室承担了我市首届“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等“三名”评选工作,通过资格审查、课堂观摩、个案演讲、工作陈述、理论答辩等过程,公开,公正进行了评选活动,现已报局务会。

5、加强了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1、加强综合改革项目研究

我市承担了省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项目,对于整体推进我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县域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把此项工作当作大事来抓,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建立健全项目研究组织、制度、实施和评价管理制度,强化督查。不定期地开展项目研究的调度和督查,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对实验工作扎实有效的学校进行表彰,对先进做法及时推广。

2、教科研工作重心进一步下移

进一步实现教科研工作重心向基层、向农村倾斜。认真调查研究我市农村学校尤其是农村初中、小学教学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大力推广大面积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经验,制定促进均衡发展的得力措施;学科教研要优先考虑农村学校和薄弱县区;举办教科研评比活动,要在名额分配、评比条件上兼顾农村学校、教师,并适当给予政策倾斜;加强盟校教研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促进盟校教研生动、活泼开展,切实解决校际均衡发展难题。

3、 加强课程管理和指导,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要加大国家课程管理力度,保证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要着力提高农村学校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积极性、主动性,帮助学校实事求是地分析存在的困难,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推广成功经验。通过采用网络教学、师资培养、教师支教、中小学教师统筹、紧缺师资走教等多种方式,弥补农村师资尤其是音体美等学科师资不足的缺陷。

要加大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研究开发的力度,将地方课程和学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纳入教学评估范畴。进一步组织地方课程教学研讨会、学校课程建设研讨会,推动我市地方课程教学和学校课程建设。指导学校积极开发利用社会、家庭、环境教育资源,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资源。

4.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力求在构建高效课堂上有新的突破

继续研究“学案导学”和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借鉴省内外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我市比较成型的教学改革经验和教学模式进行总结、提炼、推广,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普遍提高。

5.大力实施“三名”带动工程

对首届“三名”人员进行表彰,并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认真总结、交流学习体会与成果,举办首届名教师公开课、示范课,开设专题讲座,传授教育教学经验,培养指导青年教师。

篇5

今天,我们在这里开一个关于“走进花木”校本课程二度开发的研讨会,在临会的前一天,我突发感觉,本次会议的功能可以放大,提了这样一个会标“尧塘小学‘一校一品’实施开发研讨会”。

校本课程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的《走进花木》的校本课程推动了我校高标准地跨入了省级实小的行列,并被常州日报,江苏教研网以“农村沃土上绽放的特色之花---金坛市尧塘小学《走进花木》校本课程研发与实践纪实的专题报道。“走进花木”花木的课程为我校带来声誉的同时,也真真实实地给学校带来了教育的实效,学生享受到了真切的课程体验,学校有生机学习有情趣,很多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课程建设的能力都得到了长足发展。老师们在评职称之际,总把《走进花木》参考方案放入成果集里。开发了《走近小庄村——花盆拾趣》《秋来江南白果香》《小小导游我能行》等十数个经典教学案例。

教育是与时俱进的事物,打造“一校一品”是我市教育提出的新举措新目标。在校长这个学校发展的导师拍板,仍以打造“花木文化”为学校个性品质的决定后,当下我们应该继往开来,把花木文化深入研发与实践就成了当前的重点工作。

今天的研讨,主要分成这样两个议程。议程一,我们大家就尧小实施“花木文化”校本课程做一个历史的回顾,也可以谈谈自己在以往的实施开发花木文化教学案例中的感悟,更可以谈谈学校在深入推进校本课程中的难点与困惑。议程二,有本人就二度开发校本课程谈几点参考意见,供大家讨论。如下:

一、编本既是教本又是读本。通俗易懂,尽可能做到贴近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以课时教学方案设计为主。

二、课程开设后,教师要有东西可教,学生有东西科学。分年级分学期编写,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分年级是考虑到课程的目标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分学期编写是考虑到时令,让我们的教师能随着季节的变化落实在课堂内外,学生感觉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学到眼前所感的东西。每学期可以设计到15课时,让教师选用,预设性与生成性共存。

三、充分考虑课程资源的校本性、社区性。选用的实物标本、图例必须是以学生的作品、校园与社区为主。

四、避免内容编排的混乱与重复,仍然按照“认识、摆赏

-花草树木与生活-花草树木与艺术-花草树木与道德情感(读、说、写)”四大部分,分编写小组分部分编写。

五、有很强的课程意识,吸取前期成果,引入现代意识(低碳生活),尽可能地收集拓展课程资源,参阅各种工具书。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9-0058-04

【作者简介】1.余凡,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江苏苏州,215123)房地产管理系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房地产经营管理。2.佘阳梓,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江苏苏州,215123)房地产管理系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智能楼宇管理。

根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应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建立国家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联动开发机制,并按照科技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同时,校企深度合作,企业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程计划,甚至参与实践授课环节等,最终“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的开发则应以“就业为导向、职业为载体”,充分尊重和体现人的全面发展,通过真实场景、真实案例、真实项目推进教学过程,“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职业兴趣”。(见下页图1)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为苏州工业园区政府投资建设的高等职业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是商学院重点专业之一,也是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商务与金融服务外包”重点专业群中的重点专业。该专业在建立之初即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设立企业“定向班”,由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的各个层面进行深度合作。该专业的课程建设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内容。

一、课程建设情况

(一)课程体系构建

物业管理专业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因此,课程体系以物业管理行业尤其是定向企业的需求为基础。该专业通过多次校企合作研讨会、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了解和把握定向企业的需求。另外,课程体系构建时,该专业对物业管理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过程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专业基础课、核心课和实践课程。目前,该专业已经形成包括公共素质模块、公共技能课程模块、职业知识模块、职业能力模块和职业拓展模块在内的开放式、模块化课程体系。

(二)专业主干课程开发

1.课程开发思路。该专业课程参照物业管理行业及房地产行业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与定向企业合作,通过工作任务分析实现典型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转换,通过工作过程分析实现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转换,再通过教学过程分析实现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转换,形成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构建的思路与途径(见图2),明确课程的学习内容、能力目标、考核方法、职业资格证书等。

2.课程开发流程。该专业以职业岗位调研分析为基础,以实现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目标为根本,形成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流程。(见下页图3)

目前,该专业已经确定7门专业核心课程。在分析物业管理专业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的基础上,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原则,按照物业管理专业学生未来职业成长规律以及定向企业的要求,对7门专业核心课程内容进行设计。

3.教学内容设置。该专业主要参照物业管理专业职业资格标准,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职业岗位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确定课程的学习内容及能力目标、考核方法等,突出工学结合、双证融通、一体化项目教学,培养学生信息收集、方案策划、现场调研、项目汇报等能力。

4.学习情境设计。物业管理专业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为重点,以项目、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在学习情境设计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每个学习情境都贯穿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反馈六个工作步骤。学生在完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情景中,通过团队合作,制订计划、分配工作、扮演角色,强调工作效率和标准化要求的执行。

5.课程标准制订。制订各门专业课程标准,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性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材选用、教学资源开发、教师能力要求、考核方式与标准、教学参考资料等。

6.校企合作开发校本教材。按照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要求,与行业企业专家、课程专家合作,开发基于岗位工作过程、充分体现“订单培养”特色的专业课程。

(三)课程改革与特色

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搭建和教学内容的设计,都体现了“两个突出、一个结合”的原则。“两个突出”,即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和技能型教学环节。这两个突出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按照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的原则,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深化实践教学改革,邀请企业参与,系统设计各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将实践教学作为专业教学的核心环节纳入课程体系,把课程设计、学期项目、顶岗实习等纳入课程体系的整体构思中,专业实践类课时比例占到总教学时数的50%以上,专业课实训项目开出率达到100%。“一个结合”,即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充分融入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结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实现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高职教育教学的真正融合,也有助于学生顺利取得行业准入资格证书。

另外,该专业课程的考核方案,尤其是专业课的考核方案,特别重视项目作业推进考核和实践性考核,目的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存在问题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深度合作的一种模式,因为校企建立定向培养的合作关系,所以企业会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课程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物业管理专业是该学院最早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而且从办学规模和人才培养质量来看,都是比较成功的。但是,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目前该专业的课程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尚未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强调课程建设和开发尊重人的全面发展,其中职业院校学生个性发展不容忽视。因此,课程体系不仅要有基于学生共性发展的必修课程,同时也必须有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选修课程。

为了深入了解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笔者通过问卷对该专业三个年级共292名在校学生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学生们对于已开设的职业知识课程、技能课程、拓展课程以及公共课程有很高的认可度,对于选修课的开设表现出更高的渴求。这就说明该专业的选修课尚未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要。

(二)尚未充分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教师是课程建设的设计者、实施者、执行者。教师需要不断挖掘自身的专业资源优势,提升专业内涵和专业素养。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最主要有两种途径来实现提升,其一是参与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建设中;其二是到企业参加实践,通过访问工程师、顶岗实践、脱产实践等多种途径了解行业发展最新情况,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始终保持与行业发展不脱节。

通过对该学院物业管理专业教师的座谈、问卷调查,了解到该专业教师定期作为访问工程师参与企业实践,并在实践课程授课过程中,与定向企业共同或联合授课。但是,该专业教师参与课程建设比较少,主要体现在未能与定向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特色课程。作为定向培养的专业,应该充分利用定向企业资源,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把握企业用人需求,共同开发既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又带有企业特色、符合企业用人需要的课程。特色课程开发的过程是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行为、提高课程开发与研究能力,以及促进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

(三)课程开发尚未能充分实现基于工作过程、工学结合

该专业虽然制定了基于工作过程、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流程,但是在实际的课程开发中,课程的开设仍然会先考虑有无教材,或是根据教材来制订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另外,尽管已经考虑到了职业资格标准在教学设计中的融入,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结合度尚待提高。

三、制约因素

(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队伍尚未形成一定“梯度”。该专业师资队伍职称比例、年龄比例、专业结构比例亟须提高,师资队伍的“梯度”未能形成。不仅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缺乏,专业教师也比较缺乏。

(二)课时量偏大。高职院校教师的课时量比较大,教师疲于上课,没有精力进行课程建设、教材开发。

(三)校本课程开发不足。校本课程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通过校本课程可以实现专业特色、职业特色、行业要求的凸显。校本课程建设应是实行定向培养专业的强项,但是目前该专业仅与定向企业合作开发了一本校本教材,而针对不同定向班的特色课程体系并没有真正形成。

篇7

混合式信息化教学新模式

“在新的形势下,老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在学校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学生需求的动力下,着眼于学校的发展声誉,着手这一网络平台的教学改革。平台强调的是互动,可以做到网上24小时与老师交流。”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陈建勇的短短几句话道出了这一改革的动力,同样也点出了它的“动人”之处。

“Living course”网络课程建设理念,即建成“活”的网络课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与资源的互动,充满活力,强调可持续建设和发展。改变单一的教学资源,系统化、结构化构建课程资源,教学过程中形成了教师自己的教学资产、教学成果、教学财富,实现师生共建,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根据纺织服装类课程特色,强调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基于多元网上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深度有效的教学交互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利用“虚拟导师”引导学生网上学习,不仅适应了90后学习者“数字原著民”特征,更加发挥了网络对于学习的正面影响,引导学生。

作为浙江理工大学网络课程建设“两平台”的核心任务,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的建设,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探索、自主思考、自我发展的空间,同时全面推进网络课程建设,全面推进学习方法包括评价方法的改进。另一个师生互动的教学平台建设更加注重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要求与鼓励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建立师生课前、课内、课后,一课堂、二课堂,面授和网上互动同步进行。

据陈建勇介绍,基于网络平台的数字化纺织服装课程资源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着眼于拓展教学空间,构建学习共同体,改变传统纺织教育领域单一的教学模式,适应纺织信息化,帮助教师管理教学活动、积累教学资产、展示教学成果、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优质资源的建设,实现了课程资源的集成共享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同样,也实现了通用网络教学平台的二次开发。引入网络教学平台,搭建网络学习环境,承载数字化课程资源,倡导数字化学习方式。根据纺织服装类课程特色、教学情况和师生要求对平台进行“校本化”。

培育了一批体现教师教学设计、技术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纺织服装类数字化课程资源。全校已建成的网络课程达472门,其中纺织服装类课程50门,数字化课程资源容量达200余G。将传统教学资源转化为网络课程、资源库、作品集、题库、电子档案袋等数字化课程资源,集中体现了教师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且资源类型和媒体种类丰富,多媒体呈现方式和内容组织结构设计巧妙,融技术性和艺术性为一体,实现了网络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丰富了我校纺织教学领域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师生协作共建共享保障了数字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浙江理工大学纺织、服装、艺术设计、纺织机械等课程特色探索出多样化网络辅助教学的新模式,开展了多元教学活动和生动有趣的教学互动,改变了传统纺织教学领域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增进和融洽了师生关系,培育了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三个国家特色专业,促进了教学模式创新和纺织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同时,实现了精品课程同台建设与展示,为纺织领域数字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提供管理工具、展示平台和共享窗口。在本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已有《基础设计》、《纺织品CAD》、《成衣工艺学》、《时装工业导论》、《服装立体造型设计基础》等一批课程相继建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或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纺织材料学》《纺织品设计学》《服装生产管理》等课程成为省级精品课程,“人机工程学”等多门课程的课件荣获国家和省里的多媒体课件大赛奖励。

网络平台 高使用率广受益

通过现场的网络课程演示和网络学习的长期投入使用,我们可以看到显著的效果。使网络学习环境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在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基础上,设计了多样性教学活动。基于网上教学活动的开展加强师生网上交互,生动有趣的教学互动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利用LAMS(学习活动管理系统)结合纺织、服装、艺术设计、纺织机械等不同学科、课程的特色探索网络辅助教学的新模式,促进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例如:实施支架式教学、抛锚式、随机进入式等多种教学模式的尝试;进行基于资源的适应性和自主学习和测试;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基于网络的协作探究学习,基于网上学习活动的小组学习。实验班对比教学表明,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加强了师生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师生关系更融洽、亲密。

浙江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徐定华补充道,网络教学的涉猎范围广泛,突出纺织类、服装类、艺术设计类、机械类等不同专业“产、学、研”三结合等特色需求来建设,适应当前我国纺织工业产业升级改造的信息化进程,形成了生动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实现了多样化教学模式、实施了有效的教学互动、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改革成果、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

社会反响凸显成果价值

篇8

关键词:教研室建设 课程建设 推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a)-0144-01

高等院校教学和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是加强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是课程建设的中心重点,教学文献建设是保证课程建设正确实施的依据,教学设备建设是课程建设良好进行下去的保证,用科学的管理化手段,力争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课程建设的水平决定了教学水平,课程建设的质量决定了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因此,课程建设这一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工作,将贯穿大学建设的全过程。加大课程建设不仅是增加经费的投入、加大校政策的支持,也不仅仅是让其内容丰富化、结构话、合理化,更需要运用科学的手段,加大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培育。

1 高校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课程建设的基本工作是教学,教学是高等学校的基本教育形式,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的主要环节。学校教师队伍专业技能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每门课程的建设水平,更影响到教学质量的好与差。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对基础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对提升教师水准、教学技能、教学效果等都有重要的影响,更是响应新时代教学号召的重要方式,实现人才强国的前提。

2 以教研室建设推进课程建设的优势

教研室是各大院校培养与训练研究生的地方,也是院校最基层的教学组织点,是各科学者进行科研的基层业务单位。教研室是教学、科研等基本资源的整合分配点,是教学一线,对课程建设的进行有着重要的影响。教研室掌握着教学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动静态信息资源,能够及时的应对教学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研室也是各大院校进行学术交流会议、教师进修计划研讨会、课程教学工作总结会、院校政策通报会等的主要场地。由此可见,教研室的建设关乎着课程建设成败。

教研室建设为课程建设提供大力的物质与精神支持。不论是单学科性课程还是跨学科性课程,都离不开教研室建设的支撑。

3 加强教研室建设,促进课程建设的主要措施

3.1 建立规章制度,健全管理体制

建设健全教研室规章制度,主要方面是从师生考勤制度、教研室的管理制度、教研活动制度、听课评课制度、教学考核制度等着手,以科学的管理制度,规范教研室的使用,使每位师生都能依据规章制度做事,严于律己。而且还能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保证教学质量,有利于人才培养战略的规范进行和整个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

3.2 理顺教研室的行政事务与教学、科研等关系

教研室主要是进行教学工作与教研活动的地方,不是院校处理行政事务的的行政单位。教研室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教学、科研对培养复合型教师具有重要影响。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优秀教研室团队

打造优秀教研室团队的关键是要全力提高教研室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教研室应倡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和从严执教、教书育人的师德风范教育,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应全面大力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教研室要从实际出发,依据学校师资建设规划,联合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要求,合理制定本教研室的建设规划,以达到预期效果。还要对教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专业培训、业务进修学习等,以加强对现有教师综合素质、教学能力等的培养。

3.4 注重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动态过程,是高等学校教学建设过程中不变的课题,它需要持续不断地总结经验、改革创新;需要高校各级领导、教师、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更需要有科学的管理规划和实施方案,努力实现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规范教学管理过程,全面提高课程质量和水平,确保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飞.浅议高校课程建设与评价的作用及实施[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4):72-74.

篇9

关键词:精品课程;多元立体评价体系;实施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10-0057-04一、前言

广州市番禺区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并在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广州市中职财经商贸专业教研会的支持及指导下,开发并建设了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该课程将源自国外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中国中职学校具体情况相结合,所开发的课程内容一方面尽量贴近企业真实运营情况,一方面又注重通过分组、游戏、竞赛、现场体验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好的适应了国情和学情。

2012年1月,该校的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获批为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首批市级立项建设精品课程。

二、遵循的原则

课程评价是指,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精品课程建设作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课程评价体系是促进精品课程不断改进和发展的反馈调节系统。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项目实践课程,我们认为对该课程的评价过程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

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为课程目标,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任务)为逻辑主线设计课程内容,并在课程实施中使教学过程尽量贴近真实的工作过程。因此,其课程评价体系的制定就必须严格遵循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性评价原则。

(二)职业性原则

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并不强调学生对于某一特定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而是强调学生对“公司”业务流程、运作方式、工作方法的认知和体验。我们模拟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来设计课程的基本活动单元,课程评价体系必须检测课程的构成要素是否具备职业性。

(三)过程性原则

课程评价不能局限于固化成果的终结性评价,而应当是评价“嵌入”到整个课程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始终,使评价体系成为课程建设整个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保证课程的质量,该校对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实行了全程质量监控,制定了一套多元立体的课程评价体系,把评价过程和实践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它有效地监控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保证课程开发、实施的顺利进行。

(四)多元主体性原则

职业教育的多元主体性评价原则强调评价主体不仅要包括校内教师、学生,而且要包括学校外部的企业、专家、社会组织或人员,并充分发挥其在评价体系中的作用。

三、课程评价的设计

精品课程建设必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受教育者的需要,必须建立科学、系统和柔性化的课程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简称M&ES)。课程的M&ES,是一个能够向相关人员连续反馈课程运行状况的信息、识别获得成功的潜能、尽早发现问题并保证及时调整的系统化工具,是一个为保证课程有效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各有关方面达成共识并实现这一共识的过程。课程的M&ES包括两方面工作,即“内部监控”和“外部评价”。其中内部监控主要由学校和教师进行,而评价则由外部专家承担。基于课程的M&ES,该校建立了多元立体的课程评价体系,对精品课程的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价,两者相辅相成(见图1)。

图1课程质量监控与评价

多元立体课程评价体系呈现评价主体(教师、学生、企业、专家)多元化、评价维度(质性、量化)多元化、评价方式(自评、互评、第三方评)多元化等特点(见图2)。

图2多元立体课程评价体系

该校对监测要点、评价主体、监测途径及相关的工具、量表进行了系统梳理(见附件),以期在课程质量监控与评价的过程获取较为准确的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信息,课程开发团队再根据评价结果深入分析原因,及时总结经验和修正、改进课程。

四、课程评价的实施及其效果

自2012年以来,模拟公司精品课程课题组共组织专家鉴定会两场,有关的研讨会近20场,师资培训20次,公开课13次,考试考查、测验10次,技能竞赛3次,专题实践活动10多次,发放课程反馈调查问卷340份。通过质量监控和评价,保证课程建设方向正确、路径科学和及时修正,其中收集到课程改进的意见和建议17条。

1.对课程调研报告的评价

・课程建设・构建多元立体评价体系,提升课程建设质量(1)评价人员:学校组织校内外专家及专业教师对模拟公司课程调研报告进行质量评估及论证、鉴定。

(2)评价工具:课程调研报告质量评估表。

(3)评价结果与运用:专家鉴定会对课程报告的评分为85分,肯定了调研报告中对“公司”内、外部环境调查研究的结果,提出建议:要体现“中国式模拟公司”的特点,还需完善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并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根据鉴定结果进行分析,该校重新组织了一轮调研活动,具体措施有:

①邀请一批行业专家召开行业专家研讨会,采用头脑风暴法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②聘请课程研究的专家和财贸类专业的一线骨干教师,对工作任务分析表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从而确定典型工作任务;③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找出财贸类专业中职生所对应的就业岗位及所能承担的工作任务,得出分析结果,确定了本课程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及工作任务。

2.对课程设计理念与教学模式的评价

(1)评价人员:在课程的开发阶段,聘请职业教育专家和行业、企业专家、专业教师组成课程建设咨询委员会,对课程的设计理念与教学模式进行评价。

(2)评价工具:课程设计理念与教学模式评价意见表。

(3)评价结果与运用:多数专家对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理念与教学模式做出了正面评价,但同时也有部分专家认为:①课程结构基于企业工作过程的“项目化”结构不太清晰;②课程内容应进一步融合知识、技能、素质;③课程设计虽然具有创新性,但需进一步体现与企业认知沙盘、创业培训、ERP等课程的区别。

根据专家意见,该校对课程结构和相关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具体措施有:①重新梳理课程结构,将课程分模块、二十四个任务、六十六个活动,突出了任务引领型项目化教学;②课程内容加强了相关知识、技能和情意的学习及体验;③课程设计了“商品交易”模块,其中有:商品采购、团购订单业务、商品交易会、网店超市业务,采用了模拟与真实的交易,并结合网实一体化(网络和实体经营相结合)教学模式,将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与其他企业认知和创业培训类课程区分开来,体现了该课程的独创性和不可替代性。

3.对课程标准的评价

⑴评价人员:学校组织校内外专家、校督导组、教研教务部门及专业教师对模拟公司课程标准进行评价。

⑵评价内容:课程标准评价表。

⑶评价结果与运用:结合专家鉴定会和校内督导组审查结果,对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标准评定为86分。根据鉴定结果和相关建议,该校对课程标准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具体措施有:①增加了课程逻辑结构图;②每一个模块课程内容的设计了相应的活动;③完善了课程实践活动的任务指导,采用“工作任务书”的形式来布置任务,学习者可根据任务流程图的指引来完成工作任务;④新开发了“橱窗设计”、“模拟商品交易”、“模拟公司总结大会(迎新年会)”三个实践活动。

4.对教材的评价

⑴评价人员:学校组织校内外专家、校督导组、教研教务部门、专业教师及出版社编辑人员对模拟公司课程教材进行评价。

⑵评价工具:教材评价表。

⑶评价结果与运用:2011年4月,该校组织高校专家、教研机构专家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辑,对模拟公司教材初稿进行了审定,主要意见有:教材体例未完全统一,部分章节图片、图示表意不明,配套资源相对欠缺。此后经过多次研讨、评价、修改,教材与2012年4月定稿,同年7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现全套发行量已超过16600余册。

5.对课程实施的评价

该校建立了学校、企业、学生、教师组成的四维评价模式,对课程实施过程及其效果进行评价(见图3),由传统教育的单一维度的“专业性”评价向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专业性”、“多元性”多维度评价转变。

图3四维评价模式

四维评价模式具体使用的评价工具与量表如下:

(1)学生的课程成绩构成

类型形式量表认识水平评价单元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表现性评价课堂表现、工作页、小组竞赛、拓展活动、研究调查、作品展示等综合性评价阶段性总结、成长记录档案袋、阶段性报告1.模拟公司综合实训评价方案(略)

2.期末考核方案及其评价标准(略)

3.工作页(略)

评价结果说明:以2011-2012第一学期至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参加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学习的10个班级为例,根据统计,这些班级的《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考核成绩优秀率一般为65%-70%,其它专业课程优秀率一般为20%-50%。说明学生普遍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对待《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和考核。

(2)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我们选择了以下的评价工具:

类型评价主体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公开课)(略)课程专家、教育管理者、教师互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学生用)(略)学生教师教学水平考核表(略)授课教师课程质量及教学效果的调查问卷(略)学生专家论坛调查问卷(略)企业专家

① 公开课的评价结果

自2012年以来,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组织校内、区级、市级、省级公开课共13次,评价结果均为优课。

②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结果

自2012年以来,组织了学生对任教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满意率超过95%。

③学校对授课教师教学水平考核结果

自2012年以来,共有四位教师安排上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学校对其教学水平考核结果均为优秀。

五、结论

综上所述,该校建立的基于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M&ES)的多元立体课程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发展的可能性及教师实施职业教育的现实性,同时还充分考虑时展的前瞻性,有效地保证了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充分地体现了“以评促建”的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实现了精品课程建设的主题――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向丽.从课程评价模式理论看我国高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的建构[J].职业技术教育,2011(16).

[2]孟庆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赵志群.课程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M&ES)[J].职教论坛,2008(12).

[4]赵志群.职业教育教师教学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何春阳.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人教育,2012(9).

篇10

11月19日至20日,由省教育研究院、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基础教育课程杂志社主办,广东教育杂志社、广东音像教材出版社、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发展专题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考试中心原主任戴家干,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院长汤贞敏与来自全省各地的教育教学研究机构负责人、中小学校长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共400多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会议主题:深化课程改革,彰显基础教育学校办学特色

汤贞敏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基础教育学校已从以解决办学条件为主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提升教育质量为主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需要以深化课程改革、健全课程体系为核心来不断彰显自身的办学特色优势和品位价值;基础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办学活动需要充分领会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符合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这对校长团队新形势下提升课程领导力和治校理政水平提出了许多新挑战。

汤贞敏强调,基础教育学校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优质的课程教学资源。要注重提高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建设能力,注重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注重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及其管理深度融合,注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形成合力。汤贞敏还指出,面对目前思想理论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层出不穷的时代,在选择或开发办学资源及课程教学资源方面,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采取切实有效的路径方法,突出开发利用专业性强的权威的课程教学资源,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精彩观点:聚焦“内涵发展”,描绘基础教育事业美丽图景

会上,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戴家干、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研究员柳夕浪、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学处处长莫景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杨九诠、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赵琦、省教育研究院正处级干部李文郁等专家学者围绕“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发展”主题,与全体与会者就“新形势下基础教育学校发展方向与发展模式创新问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与评价体系建设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育人模式改革问题”等展开深入研讨。大家认为,要在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任务、举措办法、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尊重科学,遵循规律,大力提升学校改革发展的思想理论水平,创新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改革教育方式和育人模式,切实推动课程建设,让学校特色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发展。

(完整的人)一要有好身体,能做事。再有成就的人也是从零开始,而身体就是零前面的“一”;二要有能力,会做事,这是成家立业的必要资本;三要有人品,做好事,它决定了将来能否成就事业。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四要有高雅的审美情趣,做事有品位。体智德美相互关联,协调发展。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研究员 柳夕浪

教育哲学关注的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而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体现在教育方针中,进而体现在作为教育核心的课程的培养目标中,“怎样培养人”涉及怎样办学、管理、教学、评价等,从课程的角度看,体现在落实培养目标即课程总目标的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正处级干部 李文郁

情境学习,是学习者全面发展的教育机会。探究学习、团队合作、社会参与、自我认知等等,俱在其中。……学习者必须“真正进入到真实情境”。假的或不充分的情境,只是一道“真人秀”式的“应用题”,是传统学习的一种“变式”,没有甚至不允许学习者与情境中不确定性因素开展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