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教学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8: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茶艺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差异教学 英语 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Methods of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YU Fengxiang, BAI Jinglong
(Jilin Yongji No.25 Middle School, Jilin, Jilin 132218)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verall level of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Education Bureau implements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policies, so far, the effec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s also quite obvious. In English teaching, introduction of differentiated teaching methods gives full play to the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in the dominant position, while the students systematic, targeted teaching, not only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skills, but also has significa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teaching.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f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in the actual teaching English teaching problems,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practical experience, try to raise the teaching optimization program, hoping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English practice teaching.
Key words differentiated teaching; English; new curriculum
1 英语教学中差异教学的概念和原则
1.1 差异教学的概念
差异教学是英语教学新引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英语实践教学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所谓的差异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能力,兴趣等方面的观察和判断,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适当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具备的素质要求是很高的,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有整体的把握。具体来说,差异教学主要包含两层基本含义:不仅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还包括学生体内自身的差异,这种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等方面,学生希望这种个体差异能够得到充分的尊重。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在2500年以前孔子就曾经提出过,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效果。所以,发展差异教学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是我们还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争取为差异教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绵薄的力量。
1.2 差异教学的原则
1.2.1 主体性原则
教育部一直在不断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以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差异教学的引进,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发展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首先,差异教学具备主体性原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区别教学。尤其是在英语教学中,英语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所以英语教学应该格外受到重视。教师首先采取了分组教学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将5~6人分为一个学习小组,课堂教学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英语差异化教学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1.2.2 系统化原则
其次,差异教学具备系统化原则。教学本身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无论在教学前的组织中还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什么在2500年以前提出的因材施教到现在还没能得到有效的应用,或许就是因为教学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每个教师面对那么多的学生,还要做系统的教学前的组织,教师本身的精力有限,不能够对每一个同学进行因材施教。虽然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但更要注重他们的共同点。整个教学过程作为一个整体,它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不能因为差异就出现断层现象,应该在整体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差异教学。
1.2.3 针对性原则
最后,差异教学具备针对性原则。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的特点是大众化教学,老师对学生进行统一授课,或许不同班级的进度不同,但是一个班级的进度是相同的,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容都没有区别。而差异教学却是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差异进行观察和判断,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有进一步的认识,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 实施差异教学,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2.1 实施有差异教学的思路方法
差异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学生和教师们肯定会比较陌生,在应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思路不清或者对用度掌握不好等问题。所以在英语实践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还尚有一些难度,下面笔者给出了几点优化方案,希望能够帮助解决英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第一,实施有差异教学的思路和方法。自主性的学习活动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是“适应差异”和“促进发展”。所谓的适应差异就是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学习的目标,并自己选择学习方法和控制学习进度。所谓的促进发展就是在学习活动中,通过不断的学习,使自己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不断地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为将来的发展提供很好的条件。
2.2 存在差异,在实施教学的具体要求
(1)教学目标要有挑战性。因为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教师既然要实施差异教学,就是想让学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得到最大的发展。这样才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进行更好的统一的效果,给彼此更大的发展空间。(2)调整好教学内容。一个班级,学生的教材相同,进度相同,而要求却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有明智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教学要求,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来讲,可以适当地增加教学内容的难度,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来讲,要不断地进行基础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让他们跟上进度。这样能够使所有的学生有正确的自我认识,并且能够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2.3 要在各个教学环节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
在各个教学环节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主要分为两个步骤实施:一方面,是精心地设计和组织教学方案。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将教案的编写分为两个部分,一侧是针对大部分学生,另一侧是针对少量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另一方面,是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形成更好的教学互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是对教学最全面的优化。
参考文献
[1] 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篇2
关键词:中外医学史;教学方法;调查问卷
1明确设计原则
问卷调查法是获取各种反馈意见的重要手段,也是目前各领域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针对教学效果的调查而言,问卷调查中问题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1问题的合理性
问卷中设计的问题要客观,符合教学实际情况,尽量避免提出“你是否喜欢任课教师?选项:A很喜欢;B较喜欢;C喜欢;D不喜欢”这样的问题。这个提问本身与教学方法的评价没有必然的相关性,而且容易误导学生将个人情感掺杂在问卷的答题中,影响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同时,问卷的设计应紧扣主题,始终与调查目的相一致,不能偏离主题,问卷中的问题应该是针对教学方法有帮助的信息的反馈。
1.2问题的逻辑性
问卷中问题的逻辑顺序应该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问题与问题之间要体现一定关联性和整体性,使问卷成为一个完善的系统。在中外医学史课程调查问卷中,首先是针对课程整体感受的问题,然后分别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授课方式”“教学内容”“教学难度”“课程任务”等内容设计相应的问题,并尽量避免使用教学专业术语。
1.3问题的清晰度
问卷中的表述应该清晰规范,填卷人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将会影响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尤其在选择题的答案中,不能含混或有模糊的概念,应该尽量做到语言简洁、表述完整。据美国社会学家研究,基本上每一份问卷都存在重复的问题[1]。一般而言,一份调查问卷中的问题控制在30个以内为宜,过多的问题一是会使受访者产生疲倦心理,还会造成问卷后期整理分析的困难。
1.4问题的层次感
答案设计要有一定梯度,目前在自填式问卷中采用较多的是李克特量表,即五分量表。它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李克特于1932年提出[2]。该量表由一组陈述组成,每一组陈述有非常好、好、一般、不好、非常不好五种回答,并对这五种答案赋予一定的评分,并按5,4,3,2,1统计得分并加以计算,合理安排答案的设计梯度。
2优化问题内容
问题是调查问卷的核心,如何正确而恰当的设计出问题至关重要。根据中外医学史课程教学的课堂实践,笔者将医学史教学的调查问题分为三个主要板块,分别针对课程、教师、学生。
2.1课程板块
为了解学生对医学史课程的认知情况,笔者针对课程板块的设计主要包括:对中外医学史课程总体教学水平的评价、课程教学目标的清晰程度、课程教学方法的运用情况、课程教学模式的认可度、对所学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等几方面。其中,以教学目标为例,教学目标是我们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预期结果,目前我国最新修订的教学目标被分成四个层次,从医学史学科的角度来讲,具体分为:(1)事实性知识—记忆层次—医学发展过程中有哪些人?哪些事?哪些成就?(2)概念性知识—理解层次—医学是什么?医学史是什么?医学与史学的关系是什么?(3)程序性知识—运用层次—医学如何起源、形成、发展、创新?医学进步的规律是什么?(4)元认知知识—创造层次—学习医学史的价值是什么?学习医学史后习得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如何运用?从以上认知维度中寻找与教学目标相关的问题,提出:中外医学史课程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选项为:A了解医学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人物、事件与成就;B了解不同时期医学发展的背景、特点与概况;C探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医学发展的异同之处,及其历史因素与规律;D学会从历史与动态的视角分析医学发展问题。在这道问题的调查结果中,大部分学生选择了C,由于课前学生对医学史的认识程度不够,多数同学认为医学史就是单纯的背诵知识点,接触到医学史后,发现医学史不仅仅是记忆,还需要习得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2.2教师板块
教师板块中的问题主要包括:教师在教学中的授课方式、语言、仪态、节奏、语速、板书等,以及教师在教学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讲解问题的能力和沟通能力,安排课后小组讨论作业的合理性等。例如,在评价授课教师设置问题导入教学讨论的能力时,可以对问题本身直接评价,设置:“非常好”(问题有一定深度和广度,引人入胜);“好”(问题有趣,值得思考);“一般”(问题一般,没有新意);“不好”(对问题不感兴趣,认为不值得探讨)。也可以间接评价,你如何看待教师提出的问题:“非常好”(感兴趣,愿意加入讨论,有深入探讨的意愿);“好”(觉得有趣,可以参加讨论);“一般”(感觉一般,听听别人的看法);“不好”(不感兴趣,不值得加入探讨)。目前从问卷结果来看,多数学生对教师设置的问题觉得很好,有一定的兴趣,但是有参加讨论意愿的人并不多,多数学生更喜欢听别人的观点,表示赞誉或者反对。这说明教师设置的导入问题本身是合理的、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课堂的开放程度不够,教师调动学生参加讨论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3学生板块
学生版块主要涉及学生对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的评价。包括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成员之间相互配合的满意度、自主学习占用课余时间的比例、课下学生讨论的情况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内容、自主学习形式等,都决定了自主学习的效果。例如,笔者设置的问题中有:分组准备中,你倾向于哪项工作?A搜集、整理资料;B制作汇报PPT;C统筹资料、撰写发言稿;D主讲人通过调查问卷可以看出,更多学生倾向于搜集整理资料,而只有少部分人愿意担任主讲人。其实主讲人需要整体梳理资料、整理PPT、汇集大家意见、组织语言,工作量最多,同时也是自主学习中收获最多的人。这个问题不仅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意愿,也反映了学生对自主学习的参与度与积极性。由此可见,如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度,也是医学史教学改革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
篇3
一、实施有差异教学的思路和方法
自主性的学习活动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是“适应差异”和“促进发展”。“适应差异”是因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自主性的,决不是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老师叫干什么学生就干什么,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确定学习的任务和目标,自己选择学习的策略和方法,自己控制和调节学习的速度。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具有个别化特征,教师不再是支配者,统治者,而是支持者和帮助者。教育或教学的关键或直接任务,就是创设学生的学习活动。在“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得到“适合于他们的教学”。因为学什么以及怎样学习,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认知风格自行选择。教师备课主要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下面我就以新目标教材 Go for it 八年级 (上) 第七单元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smoothie? 为例设计一节活动课:
(1) 精心设计活动课教案,确定活动目标
在这一单元,首先要求掌握一些关于食物的词汇:cinnamon, yogurt, fruit salad, watermelons, sauce, popcorn, bread, sandwiches, pizza, hamburger等。其次要求学生掌握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smoothie? 这个句型,让学生体会一步一步完成一件事情的经过。用下面这个句型:First cut the bread into two pieces, then put the mayonnaise on the bread, next put some vegetables on the bread, finally eat the delicious hamburger. 最后让学生体会父母们为孩子做食物的辛苦。
(2) 做好活动的准备
在教授这一单元前,让学生预习本单元的单词,然后让学生在家准备好面包片、蛋黄酱、牛奶、酸奶、苹果、西瓜、沙拉酱,还有搅拌机或榨汁机,外加一些碗或玻璃器皿。
(3) 选择符合内容要求及年龄特征的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从两个层面考虑:一是个别操作,分组互动,全班交流;二是游戏、实验、讨论、表演等。
在讲授这单元新课中,我们主要采用的是小组合作法。四个或五个学生一组,全班可分为五到六组,他们每一组可以选择做什么食物。第一组制作汉堡包,第二组制作水果沙拉,第三组制作思木西这种饮料。这样,学生们非常活跃,作为教师,我先用英语告诉学生们制作食物的程序,然后学生们就开始动手制作了。最后他们还要用英语讲述制作过程,真正使学生在玩中掌握了英语单词,并提高了交际能力。 转贴于
二、开展互动教学
进行互动教学,保证课堂上有效的师生互动,即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对教师的指令和接收到的语言输入能做出积极的反应,并能及时得到教师的反馈。
首先对对话教学进行分析。对话教学以交际法为主,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语法能力:能用某一语言正确产出,理解句法形式、词汇形式、语音形式的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得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策略能力:能有效地向听话者传达信息的能力,包括在交际过程中使用交际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话教学的即时效果就是保证学生的接收这一输入过程后,经过 drill and practice 就能实现准确流利的说。但是常规模式存在以下问题,使这一效果不能得到即时反馈。
(1) 无论是对单词的处理还是对语境的介绍,都由教师控制完成,没有得到学生的反馈,不能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限的单词学习时间里,就能对单词的掌握达到一听就能反应和理解的程度,也不能保证语境的介绍能激发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储存,使他们能对即将听到的内容进行有效预测。
(2) 学生就所学对话进行小组练习和对话表演时,力求照背书上的原文,这样只能检测学生的记忆能力,不能检测口头交际能力,缺少学生的大胆尝试。而学生的大胆尝试运用是习得外语的重要方式。
其次互动教学模式通过下列方式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1) 通过快速反应、造句等方法,增加单词的出现频率,刺激学生的反应,强化并巩固单词的记忆与掌握;利用课本上的插图,通过问答,帮助学生掌握对话中的人物及其关系、他们的活动和场所等信息,从而使学生能够对将要听到的内容进行有效预测而做好听前的准备。
(2) 与录音机对答,以及根据学生水平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练习与表演方式,为学生提供尝试运用语言的机会,并能当场得到教师的反馈,提高了学习效果,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
篇4
一、能力差异与差异教学
如果科学的对学生能力和老师的教学方式进行研究的话就能清楚地认识到,其实这学生个人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是任何一个教学过程中都实际存在的事实,而采用差异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和管理,不仅能有效地保护一部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法,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那些因为能力不足而因为学习压力过大而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的学生适当的起缓冲作用。这里所指的学生能力差异,不仅仅是对文化知识的认识和掌握能力,更主要是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就是说学生是否掌握学习方式和技巧才是最为关键的,之所以采取差异化教学,就是将一部分掌握了学习技巧的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释放出来,根据学生跟人能力的不同,有选择性的进行教学方式上的突破,从而也让学生从学习方法上得到突破。
二、小学数学差异教学的有效方法
根据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差异教学方法,大致分为四个较为常见且实用的具体措施,这些措施有的是从授课老师的角度出发的,有的则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的,虽然看起来并不复杂,但是实际操作过程却远比字面理解要困难得多。
1.授课内容一致,作业分等级。在小学阶段所接触的数学知识,基本上都是一些基础性知识,特别是在低年级阶段的时候,主要以四则运算为主,这个时候学生能力之所以存在差异,主要是由于不细心或者不用心造成的不良学习习惯导致的,因此在这个阶段强化学生的差异教学多以在作业上进行区分,没有必要在首肯内容上过多的加以区别。
2.分组授课,团队完成作业。学生个人能力存在不同的差异在小学的中高年级阶段如果不加以理顺和引导的话,那么对于中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学习就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这个时候老师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干预。最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分组授课,这里的分组授课完全不是按照学生个人能力的不同分成若干个能力差异较为明显的小组,而是将这些能力存在差异的学生分在一起。这种分组的“小班教学”与大班教学的本质区别在于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协作关系,学生与老师之间是平等关系,这样能促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有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能促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有团队荣誉感,在不同精神力的作用下,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升,在相互配合中完成团队作业,然后将这份作业同其他小组的进行对比,这样可以很大限度刺激学生合作、认真的完成作业,最大限度扭转了学生粗心的不良学习习惯。
篇5
【关键词】数学教学 方法运用 思考
众所周知,数学一直是学生的主要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发现,数学让不少同学望而生畏,成绩因为基础打不好就一直处于低谷,这样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慢慢消退,特别是高中生。不少高中生本来数学底子还不错,但一进入高中后因为学习科目增多,因为学习环境变化等诸多原因,数学成绩跌幅很大,信心大受打击,往往越是挣扎越是没有进步,在压力和没有找到方法的情况下,数学成绩一直没有“爬坡”的趋势。那高中的数学该如何进行教学呢?以下是一些教学方法。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进入高中后,不管心里还是生理上都面临一个落差,学习上的态度都要一个调整和转变,那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认识高中的学习环境、学习态度、学习方法。首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态度,告诉学生要自主学习,认真钻研,虚心求教。对于高中数学的彷徨,教师要引导学生要乐在数学的讨论和研究中,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对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个方面可以通过发挥习题的作用。正所谓实践出真知,通过解答习题,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与扩大对理论用途的认识,并熟悉理论的用法。教师可以引用生活例子或摘要报刊上的趣味数学来和学生一起探讨,例如等差数列的规律探究,这不仅可以增添课外知识,还可以拓展视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适时点拨
点拨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观念上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当今时代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传统的课堂教学因过分强调教师的传承作用而被淘汰,学生不再是消极的知识容器,单纯的填鸭式传授知识不能在课堂上大行其道了。学生需要的是教学相长,需要的是老师给空间他们思考,老师给的提示有他们想得到的思考结果,更需要的是老师在他们的思考结果上给予正确的点拨。如这三个数列:
1682,1758,1834,1910,1986,( ) ①
48,53,58,63 ②
18,15.5,13,10.5,8,5.5 ③
看这些数列有什么共同特点呢?引导学生观察相邻两项间的关系。在给学生例子学习研究时,教师要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他们自己的思考和同学间的讨论,获取知识,而且通过他们自己探讨的问题,学生的记住知识点的效率和理解知识点的信心会更高!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点拨,是一个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机会。培养运用能力,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必须培养独立性和创造性,学会用已有的知识与能力解决不熟悉的问题。
例如上述的数列,有些学生用最原始的已有办法,一个一个计算出结果,没有掌握其中的规律,找不出公式来求解更大的数。在这个充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锻炼学生交流能力,让学生经过猜疑、辩论、失败,进而体会成功的喜悦,达到真正的学!当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那教师的职责就是观察学生的兴趣和揣摩学生的思考方向,从他们的讨论过程中出现的瓶颈适时点拨,给予不同的启发,给予不同的引导方法和技巧。
全面兼顾
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不一样,掌握知识的程度不一样,学生学习的方法不一样,总之,每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城堡,需要老师慢慢熟悉和掌握。数学教学中,学生对于数学的态度与其他的学科很不一样,成绩的变化与学习的方法、态度以及努力程度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成绩变化,及时发现学生数学学习的新动态,及时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学生及时赶上队伍,如此全面顾及学生才可以让整体进步。
在等差数列教学过程中,教学生用方程思想认识等差数列前项和的公式,学会利用公式求,会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前项和的公式研究的最值,那这个重要的知识点老师该如何确定同学们都基本掌握呢?让学生牢记一个知识点,有一个方法就是让学生他们互相出题目考对方,让他们互相批改,并指出错误的地方和指导正确的方法,这样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会加深并且运用自如。而且这个办法可以让学生在互相切磋中大家共同进步,学生的成绩落差不会太大。
在数学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需要思考的地方很多,需要反思和努力的方面很多,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发现,不断改进,不懈努力,不断地更新观念,不断与学生俱进,不断探索,运用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善于交流,善于反思,学会总结,如此方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学生更多的学习方法以及与学生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钟善基,丁尔升,曹才翰.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篇6
【关键词】计算机艺术设计;融合相关学科;教学体系
计算机艺术设计这个专业是属于艺术设计跟计算机技术相互结合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学习这个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是会有比较良好的在美术方面的功底,他们可以很好的设计出来优美的动感画面,可是毕竟都是学习文科专业出身的,他们在理性方面的逻辑分析能力都是比较缺乏的,因此他们普遍的在电脑技能方面的水平是很匮乏的,即使能够有能力去设计,但是会在后台的技术制作工作上面跟不上,这导致的结果就是他们有完美的创意能够将他们都付诸纸上却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将其很好的实现出来。所以要怎样去比较有着重点的去加强这个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上面的技能,去利用相对比较科学完善的理论系统与在学习课程方面使用混合的模式去提高这个专业学声全面发展的能力?这是我们这篇文章要讨论的主要内容。
一、计算机艺术设计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最近几年来关于计算机艺术设计的课程已经被很多个大院校相继开设了,很多理工性质的院校也开设这门专业,于是这也就导致了计算机艺术设计在教育与培养模式方面出现一些分歧。
1.学科的综合性能比较强,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挑战。计算机艺术设计简称为CG(Computer Graphics),它是用艺术语言跟设计理念使用计算机这一媒介展现出来的新型应用模式。这个学科不仅仅涵盖了关于艺术设计学生要上的专业课程,与此同时它也包含了全部跟文字、景象的生成以及与动画设计方向相关的一些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所要求掌握的知识在综合性方面很强。很多计算机艺术设计方向专业已经在许多综合性质或是理工类院校里面开设了,而它们在上课的方式上面往往都是比较呆板的,缺乏灵活性,此类课程在体系上的设置也往往是不能够满足艺术设计这个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于是在这种很单一跟单板的上课模式之下学习的这些学生们,很多都会觉得这门课程晦涩难懂,不易学习。
2.缺乏艺术跟技术相互结合的全面发展型的授课系统。计算机艺术设计专业它是一门技术跟艺术要求能够结合的很好的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它不但要求学生能够在其自身艺术的领域里面有比较高的审美能力跟程度相对比较深的艺术修养;同时又要求学生们要对计算机有关的知识领域里面有比较好的掌握而且要能够比较好的去使用计算机相关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比较好的将他们脑海里面的艺术创意去使用计算机这一媒介给体现出来。因此关于要怎样去设置课程体系培养艺术与技术相互结合的综合性人才才是各大首要解决的问题。
培养综合叉学科人才首先要根据这门学科自身所有特点去设定。一般的传统艺术设计的教学只是一味的注重培养此专业学生的审美跟设计方面的能力,却忽视了他们的动手操作技能,这也就导致一部分学生会产生有足够优秀的设计想法却无法使用技术表达,形成一种“眼高手低”无法着眼与现实的状况。可是一般意思上纯粹的计算机学科,它也就只是用一种纯理科的手段去教学,这个专业的学生一直都围绕着代码啊、程序啊此类技术性的教学,于是做出来的那些页面效果往往都会不如人意的。而计算机艺术设计却是计算机技术跟艺术设计这两者相互渗透相结合的一门科目,学生能够在他们自己专业理论的基础之上抓住自己薄弱的环节加强自己实践操作能力方面的培养,这门学科提倡学生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因为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之中才能够得到创新从而得到自身的进步。我们通过这样子的一种模式化的教学能够使学生比较好的去掌握自己所学的艺术理论而且能够得到更多的技能经验,这样就能够使能力与技能这两者之间保持一种平衡,也就避免了会产生片面跟极端偏重某一方面的状况。
3.不同的教学观念会产生不同的教学结果。“单一的艺术论”跟“单一的理科”这种偏重于某一方面的教学体系依然存在于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学模式里面;有很多在电脑学科方面学的很出色的学者会认为艺术就是纯粹的单纯的绘图跟美术而已,并没有将现代的艺术设计给规划在自己的教学系统之中,于是教学目标就只是针对在其自身专业领域里面完成专业知识内容的传授,却不去注重学生目前所需要的综合性教育跟动手能力的培养;目前灌输型教学方式还是占据了一定的分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缺乏一种创新的思维,于是也就不能够做到很好的将自己所学到的东西很好的运用,将其所学跟实际的运用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二、针对于当下的教学体系,提出关于教学课程设计建议
高校计算机艺术设计方向专业最终的目标是要培养能够独立从事于平面的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以及网页设计等方面艺术设计工作掌握尖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用正确的符合实际应用的教学方式是可以让学生在艺术素养方面以及计算机技能方面都能够得到“质”的改变,能够使此专业的学生坚定创新意识以及他们动手创造的能力,这能够让学生在毕业走上正式工作岗位之后,更快的去适应自己要做的工作需求,也能够因此比较熟练的操作计算机。以下内容是笔者自己根据自身最近几年里面的工作与学习,专门针对于计算机艺术设计专业今后需要改进的教学体系提出来的一些拙劣的建议。
1.艺术设计与计算机课程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在一般高校里面,计算机艺术设计这个专业所开设的有针对性专业课程相对较多,比如说:平面设计方向的专业,它包括对图片图像进行处理需要用的Photoshop,版式编排的软件一些工具的具体使用,比如说是Maya等。而在很长一段时间的教学的过程之中,每个课程的讲师一般也都只是将讲好自己课程为目标,于是在他们自己课堂上都是很少会涉及到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技能,结果就造成了学习此专业的学生在单个的技能方面很熟练,可是在实践应用的能力方面就相对较差。一段比较完整的影像动画影像是涵盖了平面的创意设计,三维立体设计,以及计算机后期编辑运用的。因此改革这个专业的教学体系,强化专业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会是我们提高自身总体教学成果的必要条件。通过在各个课程老师的课堂上面的混合教学,这不仅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学习此类专业的兴趣,也减轻了学生们因为课程太难而产生厌学的心理,使学生能够对这门课程甚至是这门学科会有更加确切的目标跟期望,更加能够有效的去提高学习这个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在这个专业的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了比较清晰的学习思路跟明确的学习目的之后,可以去跟自己之前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整体的运用,这可以减少学生对学习目的的盲目,也使学生能够用更快速度去接受跟掌握新知识与此同时也能够更好的去制作出不仅很漂亮而且功能比一般的网页页面要更加的实用。这不但可以体现出体系教学的相对优越性又能够提高学生所学习的那门课程又或者是那门学科的教学体系的完善。通过这样子的一种系统教导体系,不仅可以迅速的发现跟解决我们学生在学习之中有的一些问题,这对于教授这门课程的老师跟学习这个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有易于他们的全面发展的。
2.理论最终是要联系实际的,提前迈进满足社会需求的教学模式。曾经有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计算机艺术设计这是一门对实践要求很高的课程,所以在教学的前期要为学生们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跟比较强硬的电脑实际操作运用技能,更加重要的是中期的实际操作跟后期的实践教学就更加是这个专业最为重要的一点了。在后期的实践教学这不仅是学生在毕业环节之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对学生的学习生涯的总结跟测试,这也是对在校学生在实际操作方面的能力以及人际的交往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各个高校通过跟比较大的上市公司进行合作,在企业内部设立一些合作的实习基地,这让学生能够切实的深入到社会里面,走上实际的工作岗位,亲身参与实际意义上的设计跟管理,在与学生把所学到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之中的基础上,也可以很快找到自己身上缺陷的地方,这会很利于在校大学生学习能力跟工作能力的提高,也会对学生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能够更好的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3.创新思想与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创新思想跟实践操作能力是学习艺术设计方向专业学生不断前进发展的动力,计算机艺术设计方向专业也包含这其中。要是没有新颖的创意,那就不会产生新颖独特的设计作品,也就不能够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立于不败之地。多鼓励学生去细心观察自身周围事物,然后对学生有想法的和有创意的作品去进行客观的评价跟鼓励。这在此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是会起到很好的作用的,也可以在课上给学生看一些比较成功的作品案例,比如在电视互联网上投放的广告或是报纸等传播媒介上面比较优秀的作品,这不仅能够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学科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也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其自身的欣赏能力与创造作品的能力。
4.教师自身素养的培养跟提高。随着当今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新技术的变化周期也变得越来越短了,我们的任课老师也不能够再继续进行墨守常规的教学,我们应该要及时抓住当下的机遇,积极参加各种新技术的培训,尽可能多的去了解自己专业技术目前发展现状跟未来的前景,要尽量不要让自己的课堂于实际操作两者之间的距离隔得太远。只有一直都紧跟时代的步伐才不会被当前的时代给抛的太远。
三、小结
计算机艺术设计它是一门对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很高,实用性很强,发展的潜力也很大的艺术专业,伴随着当今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跟计算机不断的的普及,目前我国在计算机艺术设计的教育水平上要是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课堂的教学体系必须能够跟上当前社会生活的发展、紧跟上先进科技不断的发展的速度。师资的设备也很需要提高,教学体系需要得到更大的改进。专业的环节要能够更加紧密的与实践联系在一起,学生的学习才能够得到一个系统的提高,举一反三,这才会更有助于学生提升艺术素养以及计算机操作技术的提高,这才会培养出公司真正急需的具有全面发展能力的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智,吴忠秋.对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
篇7
关键词: 修辞模式 英语写作 教学方法
作为英语学习听、说、读、写和译五个方面的一面,英语写作是最能体现学习者对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的,因为写作既是学生表达思想、观点的过程,又是学生运用语言进行思维创作的过程。随着对英语运用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英语写作越来越受到英语教师的重视,对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整体上呈不断上升之势,研究主体涵盖了写作教学、写作结果、写作过程、写作环境因素、读者反馈和写作评估等各方面。然而,国内英语写作教学的总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研究成果和教学实践的结合没有得到切实的实现,且即使学生写出了流畅毫无语法错误的作文,在外国教师的眼中,这些文章也被冠上了唆、华而不实之名,并被认为不符合英语的文化思维,是明显的中国式英语作文。这主要是因为学生一直以来都使用汉语思维进行写作创作,所以写出来的英语作文受浓厚的汉语修辞模式的影响。写作的过程和内容都呈现了学生的思维过程,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由于属于不同的语系和文化体系,语言运用规则和思维表达方式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仅要增加语言知识,还需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在英语修辞方式下运用语言的能力。笔者认为,学习英语不仅是学习英语这一门语言,还要了解该语言所包含的文化和思维方式。这样当我们运用语言时,才能真正做到准确、恰当。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应注重学生对于文化、修辞模式的了解。本文试图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在修辞模式上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找出改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大学英语写作》是一门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英语课。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其对英语文化的了解仅限于《大学英语》课上教师的零星讲解,因此基本对英语文化和思维模式没有什么了解。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几乎完全按照汉语思维模式行文,写出带有浓厚汉语味道的中国式作文。为帮助学生写出地道的英语作文,有必要加强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文化和思维模式的输入,帮助学习者了解这两种语言文化和思维模式的差异,采用符合学习者实际学习情况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写作教学。下面通过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在修辞模式上的差异,以及其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探讨适合中国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技巧。
一、英汉修辞模式差异在写作上的表现
1.观点表达差异
大学英语写作大多都是议论文的写作,议论文写作中避免不了观点的表达,作文中观点的表达反映了价值观的不同。用何种人称表达,站在什么角度发表观点,英语和汉语是不同的。就议论文来讲,英汉文章大都用第一人称,但据统计,英语文章用第一人称单数和复数各占一半,而汉语文章绝大多数都用第一人称复数。这是因为英语文化中强调个人和个人的作用,提倡个性化和自由,个性和独立思考受到高度重视,长期以来的言论自由使得人们发表看法的环境相对宽松,因此英语中很多用于表达观点的词或短语强调的都是个人观点,如“in my opinion”,“personally”,“I think”,“as for me”,“in my view”,“Ithink/believe/hold”,等等。与此相反,汉语强调的是个体包含在整体中的群体价值取向,强调天人合一的“大一统”观点,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意见一直都是弱化的。即使到了现在,维护整体利益仍然是主流的价值取向,集体意识仍然是意识形态的主流,这使得人们在表达观点时,更倾向于使用代表大多数人意见的人称代词,如“我们”、“大家”等。写英语作文时,学生常会不自觉地将这种思维方式带到作文中,造成了中国学生的英语作文中个人意见表达模糊不清的问题,套话和空话比较多。
2.语篇修辞模式的差异
由于受“天人合一”思维文化的影响,汉语思维注重语篇的整体性,追求的是整体而不是部分。以意念为主轴,以神统形,文章先发散开去再回来收拢,发展呈螺旋形,条理层次呈现隐形关系,语篇中短句多,句子结构松散,组合自由。英语文化因为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对立及人对自然的征服,这种对立思维使得西方人养成了理性思考、逻辑思辨的习惯,表现在语篇结构上,则为文章的逻辑性强,开篇直入主题,层层深入,层层剖析,最后得出结论。此外,英语语篇注重篇章的结构和主题句,重视过渡连接词的关联作用,因此连接词的使用远比汉语频繁。
二、英汉修辞模式差异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启示
基于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引起的两个民族在修辞模式上的差异,造成的英汉语在语篇组织和观点表达上的差异,造成许多中国学生写出的英语作文带有很浓的汉语味道。为帮助学生写出更加地道的英语作文,有必要对现有的英语写作课的教学方式做出必要的改进,帮助学生写出更加符合英语修辞习惯的作文。
1.强化英语文化的输入
一直以来,国内英语课程的教学都偏重词汇、语法的教学,重点让学生识记单词、阅读文章,强调的是各种语言技能的掌握,而对于西方文化的输入则很少。正是这种文化输入的缺少,造成中国学生在写作英语作文时,只能借助已有的汉语思维模式组织语言,连句成篇,这样写出来的文章难免带有汉语味道,难怪外国教师评价中国学生的英语作文“华而不实”、“晦涩难懂”。为了帮助学生写出地道的英语作文,有必要强化对学生英语文化的输入,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及英语的修辞模式,了解英汉语修辞模式的差异,在英语修辞模式下写出真正地道的英语作文。
2.有针对性地开展英汉语对比分析
为帮助学生写出地道的英语作文,除需强化英语文化的输入外,写作课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还应注重对英语两种语言的文化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种语言在思维模式、话语结构、价值体系等方面的异同。通过比较分析,正确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分析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和文化方面的差异,尽力克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具体来说,在写作选词方面,要准确把握词义,注意词语的文化差异。在句子结构方面,英语重形合,逻辑性强,连词、被动句使用较多;汉语则重意合,句子多无明确主语,短句多,句子多靠内在的意思相联系,连词使用较少。在语篇方面,英语的线性思维(linear thought pattern)(俞理明,2004:76)习惯直入主题,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观点和看法,再逐步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汉语的螺旋式思维(circular thought pattern)(俞理明,2004:76)则习惯避开主题,先铺垫,再入主题。通过有针对性地对比英汉语之间的差异,能够增强学生的意识,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在写作英语作文时就不会借用汉语的规则,写出的英语作文会更符合英语文化的思维模式。
3.重视错误分析
英语的几项技能中,写作是最难培养的一项技能。在写作过程中,学习者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面对出现的错误,教师无须过度夸大和强调,错误的出现其实是学习者在运用所学的语言规则进行验证的结果。学习者将已经学到的语言规则应用到实际写作中,有些能够正确使用,而有些则由于不当使用出现了错误。通过分析错误的特征、类型和比重,教师就可以了解学习者的现有英语水平及学习的困难所在。掌握了这些信息,教师就可以根据学习者的情况,有效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帮助学生写出符合英语语法规则和修辞模式的地道的英语作文。
三、结语
通过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在修辞模式上的差异,发现由于受文化和习惯的影响,英汉两种语言在观点表达和语篇模式上存在很大差异,这是造成中国学生写作英语作文不够地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教授《大学英语写作》这门课时,教师有必要在教学方式和技巧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重视课堂上英语文化的输入,有针对性地开展英汉语言对比分析,同时注重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帮助学生避免由于英汉语言修辞模式差异造成作文表达的不地道等问题,写出既符合英语语法规则又符合英语文化要求的英语作文。
参考文献:
[1]杜金榜.从学生英语写作错误看写作教学[J].外语教学,2001,3.
[2]王苹,刘文捷.中西四维差异与大学英语写作[J].外语界,2001,10.
篇8
导教师教学思想的依据,本文就以《茶艺》课程建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变革与发展,对教学产生的影响,谈一些个人体会。同时,介绍我个人在《茶艺》课程教学中的变革尝试。
关键词:《茶艺》课程 整合教材 职业技术能力 信息化教学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在2001年开始将茶艺作为一门选修课程进行开设,时至今日,茶艺课已经成为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一门关键课程,并逐步形成了课上教学与课下教学齐头并进,最后通过茶艺师职业等级鉴定考核进行实践技能提高的教学模式。作为《茶艺》课程教学的教师,就此谈一些个人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关联性的体会。
一、整合教材,推出适合高职高专院校培养模式的专业教材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材是引导教师教学思想和学生学习的依据,因此,必须紧密结合课程设置目的建设。《茶艺》课是各类旅游院校近些年才开设的一门新课,没有专业的教材。市场上有关茶艺的书籍很多,但都缺乏系统性,不适合高职高专院校使用,因此要想设置该门课程,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教材问题。我校于2002年开始自编教材《茶艺基础知识》,通过5年的使用、总结,于2007年正式出版,并更名为《茶艺服务与管理》。该书密切结合当前茶艺行业的发展需求和高等职业院校茶艺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参考了大量同类教材。编写体例、编写形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每章前都设有课前导读、关键词,每小节中都设有小思考、案例分析、补充阅读资料以及相关知识链接,每章后附有本章复习题和实践操作内容,方便教学效果的检查和评估。内容安排上图文并茂,并附有电子课件光盘,以期在实际教学中收到较好的效果。就目前该教材的使用情况来看,基本上解决了这门课程“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满足了《茶艺》课程教学的需要,并且兼顾了学生进行“国家中级茶艺师”技能等级鉴定的需要,为老师们的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支持。
二、以职业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 ,兼顾一般能力培养
《茶艺》是一门综合学科,集琴、棋、书、画、诗各传统文化于一体,并通过泡茶这一技能手段来具体诠释这些文化。《茶艺》课程的能力结构要求是: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具有一定人际交往和社会协作能力、具有胜任茶艺服务和茶艺馆基层管理的能力、具有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吸收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以及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创业能力。因此,在教学主要是以茶艺服务应具备的职业技术关键能力为主,兼顾其他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多重教学方法达到开阔学生们的知识结构,加强学生茶艺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学目的。如:第三章“茶艺基本要素”,第四章“茶艺表演”的教学中,通过视(观看图片、影音文件)、听(音乐、讲解)、问(教师提问、学生思考问题)、练(实践操作训练)等方式,要求学生们不仅能够熟练掌握每种茶叶的具体冲泡手法,还能够独自进行茶艺表演的编创、演示以及茶艺活动的策划。此外利用茶艺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一些与茶文化有关的诗词、书画,从而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们的文化修养。
《茶艺》课程内容中每章都有明确的知识点和能力目标,以及形成能力目标所需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例如:该课程的第二章“茶叶知识”有三个知识要点:茶叶的分类、茶叶的鉴别、科学饮茶,这三个知识要点会通过一周的 “茶叶审评”实训联结起来,从而达到熟练掌握茶叶基本知识能力目标,并为第三章“茶艺基本要素”的知识与实际能力的掌握打下基础。
三、实训内容改革反映时代的客观要求,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茶艺实训内容要注重与茶艺企业工作实际相结合,反映时代的特征。如:学习第三章第五节“茶叶冲泡”时,除了要使学生们掌握六大基本茶叶的冲泡手法,更要结合当前茶艺馆内流行的泡茶、饮茶趋势,使学生的泡出的茶符合现代人的口味需要。在学习第四章“茶艺表演”之前应补充介绍茶席设计知识、礼仪基本常识、演讲与口才知识,以及国内外茶艺表演的潮流趋势,使学生们设计的茶艺表演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四、体现信息化教学要求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增加茶艺课程的互动性,使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因此,在进行理论教学过程中,利用大量的图片、影音文件等可以使学生对枯燥的知识要点理解得更加透彻。应用到实训教学中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教学中,除了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完善的教学课件以外,还制作了可在网上运行的教学辅导课件及相关专业资料,将重要的茶艺课程教学资源上网,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和参考,开辟网络辅导站,较好地促进教与学的沟通、互动,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广阔空间。
参考文献:
[1]《茶艺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9。
[2]贺永玲:《深化高校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07.1。
[3]方倩琳:《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中国教育报》,2007.3。
篇9
【关键词】茶文化;教学改革;素质教育
1.前言
茶,起源于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开设茶文化课程,能在大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和科学创新等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中国茶文化》选修课程,因授课教师有限,开课班级太少,在全院影响力小,且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方法陈旧、手段单一等问题。鉴于此,笔者着手对本课程教学方法、开课形式和教学手段等进行探讨,以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方法改革
2.1改变教师“角色”长期以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直占据着教学主体地位,这种“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显出不足,因而,教师必须要转变自身扮演的“角色”。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教学活动的主体,要创设多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选修《中国茶文化》课程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还有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每次开讲新内容,笔者都会让学生争相发言,讲述本地域有特色与茶文化有关的习俗,让学生更多地参加到教学中来。2.2改变教学“手段”2.2.1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手段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运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制作好教学课件,能够创设形象、直观、逼真、生动的教学情境,能够把抽象、枯燥、难懂的计算机知识转变成具体、形象、易懂、有趣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索、研究中。茶艺课件的制作方法,不要把课件制作方法简单理解为制作软件的应用技术,这仅是一个方面;有两个原则是不应忽略的,一个是审美原则,比如色彩搭配,针对视频通常遵循三原色(RGB)即红绿蓝,因此页面主色尽量不要突破三种颜色,不然的话会让人眼花撩乱;二是图文并茂原则,尤其是像这种更需要呈现意象的文化传承类课,要学会将课件和现场实操有机结合,呈现“以形之象,传意之美”的高颜值的文明古国文化。课件内容务必“语言流畅、脉络清晰,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用图说清的尽量减少文字,图文并茂中的图力争原创,符合教学内容。在茶的分类和茶的冲泡技艺等章节讲授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穿插播放了教学短片“六大茶类”和“茶艺表演”等短片;在讲解茶具、泡茶用水等章节时,以视频的形式展示引用《红楼梦》中“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以茶为载体的艺术表达形式。2.2.2在《中国茶文化》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加强实训室建设是一个重要环节。茶艺实训室是学生熟悉和掌握茶叶及茶艺基本知识,进行茶艺表演训练的场所。通过各类茶样、茶具展示,结合主要茶品的鉴赏和沏泡训练,使学生拓展其职业技能,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审美情趣。茶艺实训室的主要实训项目有:识别并了解各式茶具的功能及用途、各种茶叶的鉴别方法、茶艺的基本要素、茶艺的分解动作及训练、乌龙茶行茶法、红茶行茶法、绿茶行茶法、普洱茶行茶法、花茶行茶法等。通过茶艺实训,使学生能够辨认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碧螺春、信阳毛尖、君山银针、普洱茶、铁观音、冻顶乌龙茶等名茶,熟悉掌握不同茶类的冲泡方法并进行茶艺表演。实训室的建设必须坚持茶艺实训的仿真性,环境布置突出传统文化氛围,必须具备屏风、字画、插花、多媒体等设备,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运用能力,其涵盖美学、表演学、音乐、美术、设计等艺术元素,让学生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背景文化对各类茶艺进行创作和演绎,设计合理科学完整的茶艺过程,在合理、科学、完整的基础上设计富有美感的茶艺。
3.大力推广《中国茶文化》教学
3.1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近些年,有不少地方结合当地茶文化资源开展旅游活动,把茶文化与旅游有机的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互发展。而我州既是茶叶大州,又是新兴的旅游目的地,如何让茶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作为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恩施职院应该大有作为。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的《导游基础》、《旅游文化》中虽然已涉及到茶文化,但内容简单,短短的几个学时远远不够了茶文化的内涵。因此,我认为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中国茶文化》、《中国茶艺》等课程非常重要。3.2弘扬中国茶文化,是传承中华文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中国茶文化》作为公选课:其一能开辟学院其它专业学生第二课堂,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其二能使学生,特别是工科学生从自然的角度认识茶,从文化的角度评析茶;其三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和美育功能等对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因此,应培养师资,在全院各大专业推广茶文化的学习。3.3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不断提高,饮茶作为保健康乐,净化精神,传播文化的纽带,日益为世人所瞩目。应社会上许多茶叶生产企业、茶叶销售企业和茶叶爱好者的需求,进行社会培训和职业能力资格认证,提升各大企业形象,为精品名牌的实施和发展打下基础,同时突显学校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
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茶艺课程教学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也带动了作为旅游业三大支柱之一的酒店业的发展。酒店业作为提供多个项目的服务性行业,茶室、茶吧、茶馆等茶文化休闲场所在我国高星级酒店中逐渐兴起,因而对懂茶艺的酒店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茶艺也已成为许多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
一、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开设茶艺课程的必要性
(一)是适应酒店行业发展的需要。我国是世界上种植茶叶面积最广的国家,也是茶叶产量位居世界第二和出口量世界第三的国家。中国茶文化以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鲜明的个性风格,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酒店行业的发展,茶文化在酒店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如2014年3月,我国首家茶文化主题酒店———峨眉山雪芽大酒店在成都正式开业,从软硬件两方面将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底蕴发扬得淋漓尽致。此外,在酒店中设置茶室、茶吧等服务设施更是常见。可见,为进一步推进茶文化在酒店业的发展,丰富酒店的服务内涵,需要既懂茶,又懂酒店行业服务技能的人才作为支撑。因此,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适应市场的需求开设茶艺课程,学习茶文化以及泡茶的相关技艺,以适应酒店行业发展的需要。
(二)是提升酒店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需要。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艺和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茶艺是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茶道是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是茶文化的最高境界[1]。中国茶道的核心是“廉、美、和、敬”,并兼具儒、道、佛三家之美。通过对茶艺这一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学习相关的茶文化基础知识、不同茶类的泡茶技法等,还可以提升学生的个人气质和修养,提高其综合素质,达到外塑形象、内修素质的效果。此外,学生还可以考取茶艺师资格证,增加茶文化相关知识和技能,提升其专业素养,为其今后进入社会以及更好地服务酒店行业奠定基础。
(三)是完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科体系的需要。酒店管理专业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主要学习经济管理基础理论,酒店、餐饮、客房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具备酒店管理和服务能力。茶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也是酒店行业重要的产品之一。高职院校开设茶艺课程,有助于该专业学生从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中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增强学生在茶艺方面的基本技能,也有利于促进整个酒店学科体系更加完善。
二、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茶艺课程的设置
(一)教学目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型劳动者。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开设的茶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茶具的使用方法、茶叶的鉴别、六大茶类的基本泡法、茶艺表演、茶艺馆经营管理等知识与技能,增强其职业技能,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审美情趣,主要目标是培养适应高星级酒店及茶艺服务企业对茶艺人才的需要[2]。
(二)教学思路。茶叶课程教学中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知识的结合,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专业性,遵循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着重于服务技能的培养,如茶艺表演、茶艺冲泡和茶水服务等,使学生掌握茶事接待服务知识、岗位业务流程与操作技能,并加强相关技能的练习,提高专业技能。另外,还应注重茶文化以及茶叶知识的介绍,以更好地为客人提供茶事服务。此外,还可通过以赛促学、以考证促学等方式,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训练,参加茶艺技能大赛和争取获得中高级茶艺师资格证书。
(三)教学内容。茶艺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要体现为专业服务的特点。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可以将茶艺与席间茶水茶点服务、会议茶水服务等服务项目相融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个部分(共计48学时),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如下:第一,茶文化概述。主要包括茶叶的起源、茶文化的内涵和发展历程、茶道与茶艺、民族茶俗等内容。第二,茶叶知识。主要介绍茶叶的分类、加工、贮存、鉴别以及中国十大名茶。其重点在于根据茶叶的制作工艺,掌握六大基本茶类以及茶叶品质的鉴别,以便于日后为客人介绍茶叶。第三,茶叶基本冲泡。本章在掌握茶艺礼仪的基础上,学习茶具知识、用水知识以及泡茶的相关技法和程序,以期学生能学会依茶类挑选茶具、泡茶用水、冲泡时间、冲泡水温以及冲泡次数等,并掌握绿茶、红茶、乌龙茶的泡茶技艺。本章为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以实操为主,课时约15个。第四,茶艺表演与茶席设计。在掌握基本茶艺冲泡的基础上,进行茶艺表演和茶席设计的创作,使学生在自创中更加深刻地理解茶艺。第五,茶与健康。主要介绍茶的主要成分、保健功效以及如何科学饮茶,通过学习可以在今后的茶事服务中为客人解惑答疑、推荐合适的茶叶。第六,茶艺馆服务与管理。此模块的内容主要包括茶艺馆的类型、茶艺馆的经营与创新、茶艺馆的服务流程及操作规范等。
(四)教学方法。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茶艺课程内容较为精简,可操作性强。课程的茶文化概述、茶与健康、茶艺馆服务与管理三个项目的内容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以讲授法为主;而茶叶知识、茶叶基本冲泡以及茶艺表演与茶席设计这三部分内容以实际操作为主,主要以教师示范法、学生小组练习法为主,强调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操作兴趣。在茶艺的实践操作教学中,注重环境的营造,辅以茶艺音乐、插花、焚香、服装等方面进行相互配合。
(五)教学手段。本课程利用多媒体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教学所需的文字、图片、音乐以及视频资料等进行整合,使相关知识更加生动、快捷地展示给学生;通过情境化的实践教学,以小组为单位,举行茶艺基础知识竞赛以及茶艺冲泡技能比赛,并进行茶艺表演以及茶席设计自创比赛,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课堂增添活力。此外,还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利用课余时间走进茶馆、茶叶店、茶厂等,亲身体验茶叶的采摘、加工制作、茶叶冲泡以及茶馆经营等,并进行讨论交流,提高其学习兴趣,从而有助于学生对茶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六)作业与考核。作业与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工具。茶艺课程的作业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学生自己设计一次下午茶、自创调饮茶、以小组为单位自创茶艺表演、以小组为单位的茶席创意设计等,主要锻炼学生的操作和创新能力。在考核方面,采取日常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其中,日常考核主要在每个章节结束之后,主要巩固学生所学,同时检测其学习效果。期末考核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两个部分,其中理论知识考试采用笔试的形式,占总分数的40%,主要检测学生对茶文化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技能操作考核占60%,主要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基础茶类的冲泡演示,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识茶、泡茶和品茶。
作者:黄素云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