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技术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8: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纺织服装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纺织服装技术

篇1

论文摘要:中国加入WTO之后纺织服装业出口持续高速增长,同时面临越来越多的技术壁垒,深入研究这些壁垒的成因是选择对策突破壁垒的当务之急。技术壁垒是技术标准、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的国际差异所引致,而深层的原因是纺织品国际间的供求差异。理解国际间的供求差异是应对技术壁垒的重要前提。本文将针对纺织服装技术壁垒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

一、高速增长的中国纺织品出口面临技术壁垒

2005年开始进入纺织品出口的无配额时代,高速增长的中国纺织品出口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技术壁垒、劳工标准、特别保障措施等新兴贸易壁垒已经开始涌现,深入研究这些壁垒的成因和对策已经成为当前的热门课题。

纺织与服装业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支柱产业和出口产业,其出口额占世界份额的比重逐年增加,1995年为12.22%,2003年为19.97%。2005年1月~7月,中国的纺织品出口额为615亿美元,同比增长21.4%,其中对美国出口102亿美元,同比增长73.5%;对欧盟出口111亿美元,同比增长62.6%。对美欧出口占中国纺织品总出口的35%,对美欧出口快速增长成为拉动中国出口增长的动力,配额取消使中国纺织业的生产能力得以释放,但是由此也引发了频繁的贸易摩擦。

在各类贸易壁垒中,技术壁垒措施正成为各进口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限制进口的主流措施,中国纺织业也已经成为受国外技术壁垒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据商务部统计,2002年损失高达11.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左右,出口企业受TBT限制的比例为67.2%。另据调查40%的企业受欧盟限制,27%受美国限制,25%受日本限制,8%受其他国家和地区限制,可见欧盟对目前我国纺织品出口技术壁垒的影响最大,这与近两年中国出口该地区的快速增长有关。由此可见,高速发展的纺织服装业出口面临国外的技术壁垒是当前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

二、技术壁垒的成因

贸易技术壁垒是指一国政府或非政府机构,以国家安全或保护人类健康、安全,保护动物或植物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采取一些与其他国家不一致的技术性措施,如技术法规、标准、包装、标签以及符合这些要求和确定产品质量及实用性能的认证和检验、检疫的规定和程序,成为其他国家商品自由进入该国市场实实在在的障碍。为了促进贸易的自由化,GATT和WTO在多边谈判的努力下,传统贸易壁垒不断降低,但技术壁垒却很难对付,“这种技术擘垒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好庇护所,是调节当今国际贸易的杠杆。”多边贸易自由化进程是技术壁垒贸易保护产生的历史原因;近年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技术壁垒的贸易保护产生的客观基础: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技术壁垒贸易保护得以盛行的内在合法动因。技术壁垒在贸易中占有越来越重的地位,被发达国家进口国更多地采用,也与其自身的隐蔽性、合理性、灵活性、复杂性等特点有关。因此技术壁垒正逐步成为取代关税和其他非关税壁垒的新贸易壁垒,成为发达国家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的主要手段和高级形式,构成影响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技术壁垒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WTO允许各国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消费习惯制定与别国不同的技术标准,近几年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安全、健康、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TBT虽然也有推动世界各国技术水平的提高,但国际标准的制定者多数是那些在世界贸易体制中占主导地位,具有科技领先优势的发达国家,使得参与贸易的发展中国家处于被动的位置。从我国出口产品的现状分析,有较多的文献认为形成技术壁垒的成因有:出口质量差、卫生检疫有问题、信息服务体系滞后、国内企业盲目竞争、部分国家歧视性的卫生标准等。也有从法律和经济两个方面来分析技术壁垒的成因。作为新技术壁垒的一类绿色壁垒是新贸易保护主义和环保运动结合的产物,其形成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对绿色产品需求的扩大,是绿色壁垒形成的内在原因。

能查阅的大多数文献研究的成因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直接表达成因,即根据WTO的技术壁垒协议的定义,认为技术壁垒的成因是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的国际差异所引致。第二类是从供给与生产角度分析,如生产技术、产品质量等供给因素的分析。事实上,一国的表象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水平,以及产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等供给因素,均是一国经济、技术、文化等各类因素相互影响和各自演化的结果。因此,经济、技术、文化等因素的相互影响和动态演化是技术壁垒深层次的成因。为了简化问题,从供、求两个方面的成因分析不失为一种新的合理尝试。

三、技术壁垒成因的供求分析

目前,世界纺织行业已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高新技术和传统纺织产业的融合将日益深化,许多新的标准纷纷出台,新的生产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层出不穷,同时企业的生产方式、管理模式、出口运行模式以及消费者的需求和世界流行趋势都发生着新的变革。我国虽然是纺织品出口大国,但由于在上述方面与发达国家(以欧盟、美国、日本为主)的差距,导致纺织品出口受技术壁垒限制。因此,从纺织服装的世界供、求差异因素分析是真正理解技术壁垒成因的关键。

1.纺织品消费需求和流行趋势的国内外差异引致的技术壁垒

(1)纺织品发达进口国与中国消费需求的比较分析。美国、欧盟、日本是最主要的几个我国纺织品进口国,我国出口的纺织品近70%是出口到这些国家。从这些国家最近的消费需求分析可以发现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发展,主导世界消费群体者的消费意识不断有新的变化:一方面,个性化消费逐渐成为未来市场的一个主要趋势,人们对现代生活方式、衣着时尚的多样化的审美需要,要求产品在风格、色彩、手感、造型上都要创造不同特色,在他们看来其代表着一种消费文化,一种自我个性的体现;另一方面,随着环保问题正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绿色消费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因而消费者越来越注重纺织品的健康、安全和卫生。据有关资料表明,带有绿色标志的产品正日益博得消费者的青睐,在一些发达国家,喜欢购买绿色生态纺织服装产品的人已超过50%,在欧洲,有47%的人喜欢购买“绿色”纺织品,而在德国更有80%以上的德国人在购买时首先考虑“绿色”因素。而且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愿意为绿色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很显然,绿色消费已经成为了一种世界性的潮流,影响到纺织行业的各个领域。相比之下中国的消费需求变化相对迟缓。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国纺织行业的消费需求也会随着世界纺织行业的趋势而变,“生态纺织品”的意识在中国消费者中逐步树立起来,同时受西方和日韩的一些影响,个性化消费也开始在消费者中流行,但是总的需求还是在发达国家之后,据课题组的调查:虽然有过半的人对生态纺织品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绝大部分仍是停留在非常初层次的认识上,比如认为全棉纺织品是有利于生态的,而很少有人认识到纺织品的染料色牢度,纺织品废弃后处理等方面的生态影响,只有38%左右的人认为在购买时会考虑到环境生态因素。

由此可见,在中国,多数消费者仍以价优物实为主要观念,与国外有一定的距离。而这种消费需求的距离和产生这种距离的原因是整体经济消费水平、生活的环境以及对生态产品的认识等国际差异,这是引起中国纺织品出口遭受技术壁垒的重要原因,因为国内生产总是首先为了迎合本国消费的需求,在这样的消费环境中要去生产满足更高意识、更高(2)国内外流行趋势的比较分析。近些年,世界纺织行业也呈现出了更多的流行趋势,第一,流行的周期越来越短,特别是成衣,不仅表现在产品的季节性更迭,而且表现在季节此一时彼一时的差异;第二是流行的范围更广,发生在面料、款式、设计甚至是其他的纺织配件方面;其三是随着科学技术与创新、需求相结合,更多高功能、高性能纺织品,卫生保健功能性纺织品,环保性纺织品等在市场上以更快的速度展示出来。以面料为例,继竹纤维推出后,又出现了大豆纤维、玉米纤维等原料开发;最后是纺织产品的附加值越来越高,涉及到文化价值、品牌价值等。而我国纺织行业的流行趋势在最近几年也呈现出和世界纺织行业类似的特点,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但是由于我国在对流行趋势的关注上起点较低,需求的差距,加上中国流行信息的收集速度还不能和世界发达国家同步,如法国、意大利等一般都会提前12个月对当年的流行面料、色彩等作预测并信息,这些国家主导着世界纺织品的流行趋势,中国目前只是流行的跟从者,有时甚至还出现在中国刚刚流行的却在国外已经不适应国外市场的情况,这样的被动局面也是导致我国纺织品出口技术壁垒的部分原因。超级秘书网

2.纺织品供给因素国内外差异引致的技术壁垒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纺织行业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在信息产业的推动下,正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新的纺织生产工艺、技术等层出不穷。这种趋势在发达国家更为明显,当前“过程应用计算机化、纺织机械机电一体化、纺织技术复合化、印染后整理技术现代化、纺织产品高科技化”是国际纺织技术的发展趋势。而且,世界先进的纺织技术都牢牢掌握在发达进口国家手中。

纺织行业的生产设备是提高纺织技术的前提,是推动纺织产品向高水平、高技术发展的硬件手段,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纺织设备的发展从未停止。国外几乎所有提花机和大圆机安装了电子提花装置,美国纺织工业的棉纱100%为无结纱,西欧已从2001年起的5年时间里用密实纺纱机取代全部传统环锭细纱机。发达国家还相继出现了生产机器人,无人全自动化生产线。但是中国的棉纺织工业无结纱还不到60%。因此,技术、设备的落后是导致我国纺织品出口技术壁垒的内部原因。此外,纺织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出口模式、生态意识、品牌、新产品开发以及人才等供给因素均有较明显的国际差异。

四、结论

供和求的国际差异导致产品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的国际差异,从而形成贸易中的技术壁垒。这种作用机制通过以下途径发挥作用:(1)生产技术等供给差异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差异技术壁垒;(2)文化观念等导致的需求差异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差异技术壁垒;这是两条基本的作用渠道。从一般意义上分析,生产技术和产品设计等供给因素是导致技术壁垒的直接因素,同时依赖于特定文化和消费习惯的消费者对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技术性文件的制定会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法规的制定听取具有公民投票权的消费者意见是各国民主的重要体现。同时,在市场经济供求关系和竞争关系相互作用之下,需求因素对生产供给因素具有强力的引导作用,尤其是纺织服装品,因而形成:需求因素供给因素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差异技术壁垒;经济社会各类复杂因素的发展又对需求和供给发展产生影响;形成: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差异技术壁垒,如收入水平的提高直接导致需求因素的变化和供给因素的变化。从以上分析可见技术壁垒成因的复杂性,但是,产生技术壁垒的内在成因机制必然通过供求两条渠道实现,因此,研究供求差异是分析贸易技术壁垒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高浏琛.技术壁垒发展动态与对策研究[J].国际市场,2004,(2):58.

[2]庄谨.纺织品出口直面国际绿色壁垒[J].外贸与商检,2002,(3):35—36.

[3]高志前,马涛.技术壁垒导致中国纺织业11.7亿美元损失[J].WTO经济导刊,2004,(4):20—21.

[4]马涛.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直面欧盟技术壁垒[J].WTO经济导刊,2004,(2):68—69.

篇2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摘要:校企合作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最有效模式,也是该专业特色办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能否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展校企合作的成效,而创新机制一直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的重点。本文以我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提出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三个方面的实践,包括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酒店管理专业;合作机制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7.053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7—0116—02

基金项目:本文为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教师责任机制研究”(课题编号:RJ201333)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5—01—12

作者简介:周贵平(1981— ),男,江苏金坛人。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酒店管理。

一、校企合作办学,提升办学活力

(一)学生和企业双方互选,成立“富都酒店管理班”

自我院2009年与常州本地最大的酒店企业——富都酒店集团开展校企合作以来,每年大一第二学期都由企业和学生进行双向互选,成立“富都酒店管理班”。该班级的学生在校的两年内,除了进行校内的课程学习外,还定期地进入酒店进行酒店企业文化、职业技能、岗位职责、团队协作方面的学习,主讲教师分别是酒店人事、餐饮、前厅、客房等部门的负责人,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尽快接触酒店的企业文化,认识酒店各岗位的职责,提前进入“富都酒店人”的角色。

(二)建立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搭建预就业平台

常州富都酒店集团是常州本地最大的酒店集团公司,旗下有常州香格里拉酒店、富都盛茂酒店、富都戴斯酒店、富都青枫苑酒店、都喜富都滨湖酒店五家酒店。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这五家高星级酒店都是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截至目前,已经接受258名学生进行定岗实习,完成14门课程的酒店实训,四名毕业学生已经升至部门经理,十名学生历练成酒店部门主管,领班更是达到23名之多。应该说,校企合作搭建了一个良好的预就业平台。过去,学生在初次就业时总会有一个相当长的不适应期,而预就业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在学校期间就接受社会大熔炉的锻炼,提早接触企业,为毕业时的就业工作积累经验,提高了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这样一来,毕业生的就业稳定率也有了很大提高,受到酒店企业的欢迎和好评。

(三)定期颁发各类企业奖学金

常州富都酒店集团自与我院合作以来,共出资20万元设立了“富都奖励助学基金”,设励志学习奖、素质拓展奖、人文关怀奖三个部分,专门用于奖励富都酒店管理班品学兼优、家境贫寒的优秀学生,以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和组织学生参加培训活动等。目前,集团已经连续六年为我院酒店管理专业颁发了企业奖学金。

二、校企合作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重大事情集体商议

自我院与富都酒店集团合作以来,校企之间通过深度的融合与合作,建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成员主要由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企业实践专家组成,主要承担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专业教学文件的审定、专业建设研究,开展并指导校企合作。酒店集团也参与酒店管理专业教育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的制定。校企合作资源共享,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目前,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人才培养方案已经从学校自拉自唱变成了完全的校企共同商讨完成。

(二)共同开发课程,编写课程标准

让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参与课程开发可以使课程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使教学内容紧扣企业实际,把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与所对应的职业资格标准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实现“零距离”就业。目前,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已经与富都酒店集团共同开发了“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等十门课程,共同编写了十门课程的标准。专业负责人每年会同酒店企业专家对上一年度的课程标准进行修订,目前也已经修订了六次。

(三)校企合作共建教学团队

校企合作共建教学团队主要是着力打造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鉴于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双师型”教师不仅仅是拿到“双证”,更要有扎实的专业职称背景和丰富的行业经验背景。目前,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已经建成了院级教学团队,主要成员有十位,校内专任教师四位,均有一年以上的酒店行业经验;企业专家六位,均有十年以上的酒店从业经验,都是富都酒店集团各家酒店的前厅、客房、餐饮、人事等主要部门的经理或主管。每一学期企业专家的授课任务至少保证在两门课以上或75课时以上。

三、校企合作就业,实现就业可持续发展

(一)共同制订顶岗实习计划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与富都酒店集团共同成立了学生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系主任和酒店人事总监担任,副组长由教研室主任和酒店主要部门的经理担任,成员包括班主任、辅导员、校内毕业实习指导教师、校外实习带教师傅等。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了顶岗实习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顶岗实习计划,建立了顶岗实习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和质量评价体系,校企各司其职,保证学生实习顺利进行。

(二)实行校内、校外指导教师共同负责制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实行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负责制,校内指导教师的职责主要包括认真做好实习学生的岗前教育,负责填写学生的实习去向并登记上报,与学生、学生家长和实习单位保持联系,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会同企业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岗位进行业务指导,批阅学生的实习日记,修改毕业论文等。校外指导师傅主要负责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酒店的工作环境,指导学生的实践技能,帮助解决学生在工作岗位上遇到的实际困难,同时负责对毕业实习生的实习业绩进行考核。

(三)成立校企合作就业工作指导小组

校企合作就业工作指导小组的工作宗旨是实现学生在富都酒店集团稳定就业。小组组长由系领导和酒店集团人力资源总监担任,主要成员由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班主任、实习指导教师等组成。对于即将进入酒店实习的学生来说,校企双方应该共同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酒店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排除学生实习前存在的各种疑虑,让他们尽快找到归属感,把酒店当作学校学习和生活的延续。而对于已经进入酒店实习一段时间的学生来说,校企双方要根据学生在各个岗位的实习情况,帮助学生制定1~2年的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短期内的发展目标,让学生能朝着目标前进。

四、对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思考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本质所求和特色办学的关键所在,而机制建设又是目前高职院校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所以,学校在寻求和酒店合作的同时,应该了解酒店的需求,尽量帮助酒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把酒店的发展需要和学校人才培养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实现校企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合作。校企合作的形式、内容可以丰富多样,但笔者认为,校企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还在于要切准校企合作共赢的要点,确保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善庆,朱有明.校企合作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

[2]李贺.如何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进程中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2(6).

[3]赵居礼,刘向红,贺天柱.高职学院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探索——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6).

篇3

在服装面料图案与纹样设计领域拓展出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纹样设计与数码技术完美结合,能够生产出更多个性化设计的服装。运用数码印花技术将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运用到现代女装中,这种技术印制的纹样可以有效的控制山水画的位置、大小、能够将山水画浓淡渐变的水墨层次充分的印制出来,更好的展现服装的水墨意境之美。这样的新型印花技术不仅在面料行业掀起了一股热潮,也引发了服装设计师们的无限创作灵感。设计师们对于图案不仅要求颜色饱和度达到最佳,而且色彩间的变化也要更加细致,一些图案更是要求其清晰度跟照片一样。

2传统印花面料与数码印花面料的比较

传统印花一般有手工印花、平网印花、滚筒印花、直接印花、拔染印花、防染印花、防印印花、特殊印花、涂料印花9种印染手法。传统印花技术主要还是依靠工人们的手工分色套印,由于套色技术的限制,传统印花印10套以上就非常困难,也就决定了传统印花技术很难实现10种以上的颜色印制,限制了印花颜色的品种与层次。而且每种颜色还要分色描稿、套色,其工序比较繁琐,全部试印打样需要10天左右的时间。蓝印花布是传统的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是中国传统印花技术的代表作。雕版印刷对轮廓清晰的图案更为合适,渐变的过度颜色很难自然地实现。而数码印花过程由计算机控制,与传统印花面料相比较,数码印花面料的优势在于:

(1)数码印花技术能实现1670万种的颜色,突破了传统印花的套色限制,所以数码印花面料在颜色渐变层次、云纹等高精图案的精度效果上占有明显的优势,采用数字技术可设计高仿真的纹样,印制的面料花型的精度可以与照片效果类似,是传统技术面料无法实现的效果。

(2)面料设计素材可以源于照片、通过扫描的图案等等、还可以是通过PHOTOSHOP变形处理的数字化纹样,印花面料图案的形状、大小、颜色可随着服装设计的需要任意发挥。

(3)可以通过调节数码印花机的喷嘴喷射染料的剂量,在纹样局部形成凹凸肌理的面料,形成面料的肌理变化;而且生产过程无水量、染料的浪费,污染更小。

(4)与传统印花面料打样时间相比,数码技术面料在图案设计好了以后,可以通过U盘、光盘、E-MAIL等方式传输给电脑,通过试色后直接可以打样,打样时间一般在1天之内,是传统打样效率的10倍左右。在欧洲印花业已有90%以上的企业采用数码印花机打样,业内普遍认为数码印花机打样反应速度快、打样成本低、效果一致性好,数码印花已经在欧洲印花届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印花可以随时调色,立等可取等优点。

(5)传统印花图案往往受到花回长度的限制,数码印花工艺过程可以不存在长度边幅的概念,服装设计师可以充分根据设计思路设计纹样,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设计的才能,提高了面料图案的设计尺寸与空间,从而提升了印花面料的档次与效果。所以数码印花技术很显著的提高了印花面料的纹样、颜色的丰富性,也拓展了设计师可供选择的面料范围与品种。

(6)可以成衣裁片进行印花,能够很好的适应在小批量、多品种的成衣印花要求,真正做到一件起印、立等可取。最大程度发挥设计的个性化需求。

3数码印花面料在服装中的设计应用

现代设计师需要追求一些新颖的设计来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大多数设计师都是在外轮廓和肌理上花心思,然后再到面料市场内去找符合自己设计的面料,还有些设计师是先选择面料再做设计,普通的面料市场对于设计师的设计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也往往由于一些好的设计因为找不到符合的面料而被设计师被迫放弃掉,有了数码印花面料的应用,可以根据服装设计的需要来设计数码印花面料,让设计师在花型创作、颜变设计中有了更加自由的想象空间,从而让服装设计插上想象的翅膀,任意翱翔。常用的数码印花面料在服装中的应用方法可分为以下两种方法:

3.1按数码印花纹样在服装中的分布方式

(1)数码印花面料的整体应用

使用整块的印花面料直接设计服装,其中主要注意一些图案间的拼接,大面积的印花图案一般所选用的款式都是比较偏简约的,简单大气的廓形配上丰富多彩的印花,既有简约的时尚概念,又有具体的图案设计细节,整个服装更能突显出了印花所要表达的丰富精神内容和视觉效果。如图5所示,T恤来自TRENDIANO春夏男装,整体的数码印花的运用,戏剧性黑色底色为像素化花卉图案营造出新意,增添了硬朗感,让整个普通外观T恤因图案纹样的随机变化而充满趣味性。

(2)数码印花面料的局部应用

在纯色底料上将印花定位印制在服装衣片的局部,比如胸口、衣袖、裙边等,这样的设计印花主要起装饰、强调作用,突显出服装整体与局部呼应的设计,相对于整体印花,局部印花为画龙点睛的强调设计。LouisVuitton2013春夏女装,服装上的跳跃性定位印花,让原本单调的款式重新活跃对比起来,且因上装黄色、灰色的颜色定位印花,与夏装白色的定位印花形成颜色和形的呼应,因此更显的协调统一。

(3)多种数码印花的拼接应用

将不同的印花面料做拼接,寻找面料之间的明度、纯度、色相的对比与调和的最高境界,通过布料纹样图案间颜色,材质,图案之间拼接的对比与调和,让服装更具有面料层次的丰富性和趣味性。服装来自DriesVanNoten2012秋冬高级定制时装。设计师将和服和龙袍放平,对其拍照,用切碎的方式将其数码打印到织物上,将其内在的奢华剥离出来,转变成普通人可以接近的服装。将和服丝绸的易碎性和军队卡其布的粗糙或灰色法兰绒的坚固进行拼贴,多面料拼接时,对面料空间混合出来的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的纹样面料之间色调的整体协调与搭配尤为重要,通过不同纹样面料的拼接已经存在明显的材质光泽、图案的对比,而不同面料之间明度、纯度、色相的相互调和可以让衣服本身更加内容丰富,且细节耐人寻味,从而产生更加强烈的愉悦感。设计师Dries利用他的天赋能够捕捉住了这种碰撞产生的别样火花。数码印花让很多设计师钟爱的原因是通过简单的图案设计表达出独特的艺术效果,相比于以前需要通过更多的手工制作才能完成的设计,数码印花的工艺更加简单,而且成本低。数码印花更符合现在人对于服装要简约化、个性化、时尚化和有独特细节设计的要求。

3.2在服装设计中对数码印花面料的应用方式

3.2.1在服装设计中对数码印花面料的一次应用

在服装设计中,数码印花越精致、越丰富,往往服装选用的廓形相对简洁,主要通过印花的形和色的细节对比来体现服装的变化,数码印花面料在服装设计上的一次设计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以下3种方式:面料在服装中的无中心型大面积的铺满应用、面料在服装中的中心型的单独图案应用、具面料在服装中的局部部位的小面积点缀等方式应用。

(1)面料在服装中的无中心型大面积铺满数码印制的应用:

无中心型大面积铺满印花是指在整个成衣上或者整个前后片袖片进行大面积数码印花,这种印花对图案的精确度和色彩的层次感要求较高。在groundzero2014—2015秋冬上,服装外型简洁,通过大面积无中心型灰色块印花的高精细度印制,利用图案纹样细腻的颜色、明度分割层次,在服装中的形成大面积异形色块自然的拼接,因为面料图案的变化增强了服装的整体对比效果。

(2)面料在服装中的中心型的单独图案定位数码印制应用:

中心型的单独图案印花是指在服装中的前胸或者后背处进行中心图案设计,通过印制的图案风格直观的影响服装外在气质,最典型的就是各种风格的图案设计印制在的T恤的中心,从而影响T恤的整体风格。来自品牌ZHICHANG的环保T恤,强势的机车中心定位印花搭配品牌形象logo—防毒面具,使简单的T恤外型打造出前卫时尚的摇滚风格。

(3)面料在服装中的局部部位的小面积点缀等方式数码印制应用:

具体部位小面积点缀印花是指在服装领口、袖口,以及下摆、腰部、裤口等部位进行小面积点缀式的印花,这类印花主要应用于服装裁片的定位印花,对印花的位置精度有严格要求,必须完整地符合服装结构造型的要求。如图10所示,将牛仔裤进行局部定位印花,让一条普通的打底裤因裤子的纹样独特性而显得更具个性特色。数码印花的一次应用很受广大设计师的喜爱,在当下的时尚界,最流行的印花技术就是数码印花技术,设计师可以更大的自由度创作了流行图样,绚丽多姿的花卉通过不同的拼接设计,大大提高服装的观赏价值。

3.2.2在服装设计中对数码印花面料的在服装中的二次应用

数码印花在服装面料二次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指对经过了数码印花一次设计后,再对服装面料进行立体设计,使其具有独特的立体效果。服装面料二次设计的主要手法包括:褶皱处理、镂空处理、镶嵌处理等立体处理方式,增加了服装面料的多样性与层次性。通过数码印花的二次设计,能够使整个图样的肌理和视觉层次更加丰富,也提高了服装的做工精致性与加工档次,与单纯数码印花面料相比,这样的面料更具有可视的艺术观赏性,从而更加让人喜爱。在秀场上,这样的设计比比皆是,人们不再满足于普通的平面印花,对于质感的对比,还有肌理感的要求更高。所以,设计师会选择在印花上做一些肌理变化或者材质对比,使整件衣服的层次感更丰富。除了通过数码印花将面料定位印制到裙子上以外,还利用刺绣工艺对局部花型图案进行描金、刺绣,让某些部位的图案强化突出,面料的肌理层次更加饱满丰富,从而使整个服装突显精致、强化的立体装饰感,大大提升了服装的穿着档次,充分体现精工与设计的完美结合。2014秋冬MaisonMartinMargiela的最新,衣服的上身在数码印花面料的底子上进行镂空、镶嵌亮珠等二次设计,形成强烈的凹凸、颗粒状肌理,下身的裙子使用一次数码印花完成的面料,图案纹样主题与上装一致,色彩的色相、纯度度一高一低,在同一粉灰色调里因为镂空、镶嵌加大上下装的对比,提高了服装面料的视觉、触觉层次,让服装既协调又有二次设计强化对比而产生的趣味性和新鲜感。

4结语

篇4

关键词 马铃薯环腐病;晚疫病;发生症状;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5.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3-0147-01

价廉物美的马铃薯实际上是继玉米、小麦和大米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抗逆力强、产量高,种植面积大,是一种粮菜兼用的作物,但近几年来,由于马铃薯各种病害,尤其是环腐病、晚疫病的危害严重,使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现将这2种病害的发生症状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 环腐病

1.1 发生症状

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的维管束病害,主要以病害带菌传到下一代。病薯播种后,严重者病烂,不能出苗;轻者可出苗,但生长缓慢细弱,节间缩短,植株矮小,从下部叶片开始叶缘褪绿,逐渐向上枯黄上卷,最后枯萎。患病的块茎,脐部皱缩凹陷,变成黄褐色,将病薯从脐部横切开后,维管束一圈或半圈腐烂,呈乳黄色,用手挤压,有乳黄色菌液流出,薯皮薯肉分离。块茎发病切开可见维管束变为乳黄色至黑褐色,皮层内现环形或弧形坏死部,故称环腐。地上部染病分萎蔫和枯斑2种类型。萎蔫型初期则从顶端复叶开始萎蔫,叶缘稍内卷,似缺水状,全株叶片开始褪绿,内卷下垂,病情向下扩展,最终导致植株倒伏枯死;枯斑型多在植株基部复叶的顶上先发病,叶尖和叶缘及叶脉呈绿色,且叶尖干枯或向内纵卷,叶肉为黄绿或灰绿色,具明显斑驳,病情向上扩展,导致全株枯死。此病主要靠病薯带菌,又通过切刀扩大传播,因此在生产中,只要保证种薯不带菌,就能达到防治目的。

1.2 防治措施

一是从无病区调种,加强检疫。马铃薯调种时必须进行产地调查,种薯检验,证明确实无病,才可调运。同时加大脱毒马铃薯推广力度,从根本上解决种薯带菌的问题。二是选用抗病品种,主要是建立无病留种田。在留种田中一定要采用单株优选,整薯播种。挖除病株,单收单藏,防止混杂[1]。三是切刀消毒,切脐部检查,淘汰病薯。将薯块从脐部切开,淘汰有病状或可疑病状的薯块,切刀立即用75%酒精或40%甲醛擦刀消毒后再切,没有药品也可用开水煮刀或火烤刀消毒。四是芽栽。马铃薯播种前10~15 d,选择背风向阳墒情好的地块,翻耕磨细,施足底肥,把选好的整薯按株距3~6 cm,行距15~25 cm,顶芽朝上,倾斜摆入沟中,上面覆土厚6~10 cm,待芽苗长到10 cm左右,带根掰芽,栽植于大田中[2]。五是整薯播种。在马铃薯收获时,选50~75 g皮嫩的无病小整薯作种薯,单藏留种。六是土沟薄膜催芽晒种,淘汰病薯。在播种前25 d左右,挖深45 cm、宽1.0~1.3 m、长度根据薯量而定的土沟,沟底铺草厚10~12 cm,上堆种薯3~4层,盖上塑料薄膜,保持在17~25 ℃下催芽7 d左右。当幼芽催出火柴头大时,白天揭开薄膜晒种,夜间盖草帘防冻,待幼芽紫绿时,可切脐部检查,淘汰病薯,然后再切薯播种[3]。七是挖除病株。为了彻底切断环腐病的传播途径,在生长期和成株期2次挖除病株,以成株期为最重要。挖出的病株、病薯要进行集中处理[4]。八是药剂浸种。可用0.2%升汞浸种5 min,0.2%敌克松浸种5~10 min,200~250 mg/kg土霉素液浸种20~30 min。

2 晚疫病

2.1 发生症状

马铃薯晚疫病在马铃薯生长的各个时期均可发生,症状在不同地区及气候条件下各不相同。但马铃薯晚疫病在大多数情况下,最初的症状是侵染地上茎叶和地下块茎,被害叶的叶尖、叶缘先产生绿褐色水渍状斑点,周围有1圈浅绿色晕圈,边缘可生出1圈白色霉状物。块茎受害后,产生小的褐色或紫色病斑,表面凹陷,病部下层薯肉也变为褐色。马铃薯晚疫病是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的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严重影响产量,影响马铃薯的商品价值[5]。

2.2 防治措施

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严格选种。马铃薯在入窖、出窖、播前切种时,要严格精选,凡有病、受伤的块茎都不能作种用。播种前应对种薯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可以用草木灰加百菌清加新高脂膜进行拌种),以减少病菌源[6]。同时剥种后应及时在地表喷施新高脂膜,以提高出苗率,形成1层保护膜,以防止气传性病菌侵入。二是合理密植。根据不同马铃薯品种结果习性、生育期长短,采用不同的密植方式,进行合理密植,可降低田间湿度,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轻病害的发生[7]。三是消灭中心病株,及时进行喷药防治。当田间植株开始显蕾封垄时,选择潮湿、植株生长茂盛的感病品种田定点检查,及时消灭中心病株,并采用药剂防治。可以使用的药剂有:0.2%硫酸铜液、1%波尔多液、65%代森锌600~800倍液、5%福美双500倍液等。每隔7~10 d防治1次[8]。四是加强田间管理。对低洼积水的地块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抑制病害的发生发展,同时应在马铃薯开花前、块茎形成期和膨大期适时喷洒地果壮蒂灵,以确保马铃薯优质、高产和丰收。

参考文献

[1] 乔奇,陈龙华.脱毒马铃薯春作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2(3):38.

[2] 杨如达,杨富,李淑兰.无公害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2):113-114.

[3] 李性勤,马淮勤.脱毒春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1(3):30.

[4] 唐虹.脱毒马铃薯稻田免耕稻草覆盖轻型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5(6):39-40.

[5] 孙平立,李金龙,王敏华.阿荣旗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2):83.

[6] 祁盛仓.大通县马铃薯主要病害识别方法及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5):102.

篇5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技术改进

中图分类号:S435.11文献标识码:A

福建省顺昌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北,是国家和省级商品粮基地县。常年水稻种植面积约1.02~1.15万hm2左右,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纹枯病、稻瘟病发生为主,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稻曲病和细条病时有发生。笔者通过多年工作实践,总结我县水稻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做法与存在问题,探讨今后发展方向。

1 病虫害发生现状

顺昌县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在2.17~2.70万hm2次之间,个别年份高达3.17万hm2次以上。其中单晚稻病虫害发生面积约占全年的75%以上;防治面积在1.9~2.37万hm2次左右,年用药量在31.50~43.50t。

1.1 稻飞虱

多年越冬普查均未见活体,属迁入性害虫。早稻和单晚稻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晚稻和单季稻中、后期褐飞虱为主,具体是:白背飞虱一般在5月上中旬,个别年份4月中旬末迁入;褐飞虱一般在6月上、中旬,个别年份5月中、下旬末迁入。

1.2 稻纵卷叶螟

多年越冬普查均未见活体,属迁入性害虫。成虫迁入一般在4月底或5月初,个别年份在4月中旬。年发生3~4次高峰:即5月中旬~5月下旬为害早稻中、再生稻早期;6月上、中旬为害早稻后期、中稻早、中期;7月上、中旬为害单季稻中期,再生稻后期;8月中、下旬为害晚稻中期。

1.3 螟 虫

二化螟、三化螟、大螟均可在我县越冬。主要特点:早、中稻以二化螟为主;晚稻以二化螟、三化螟混合发生。二化螟年发生3代。第1代一般于4月中、下旬高峰为害早稻;第2代6月中、下旬高峰为害单季稻;第3代8月中、下旬为害晚稻。三化螟年发生4代,由10a前为害早、中、晚稻演变为以第3、4代主害晚稻。

1.4 纹枯病

为常年病害。一般早、晚稻轻,单季稻重。6月上~中旬,7月中~下旬,8月中旬末~9月上、中旬初流行。重氮肥、披叶、抗性差品种和失治田块发生重。近10a间发生面积稳定在0.80~1.17万hm2/a。

1.5 稻瘟病

为常年病害。但近几年来仅局部或个别品种发生,主要在单季稻、晚稻发生,受害田产量损失在25%~35%或绝收。

1.6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

为偶发性病害。有逐年加重发生趋势。造成秧苗烂心死兜,发生严重翻犁改种。

1.7 稻曲病

为偶发性病害。近年水稻个别品种或年份发生,影响稻谷产量、外观与品质,严重的稻谷受污染不堪食用。

1.8 水稻细条病

为常年病害。遇到强对流天气如台风、暴雨、及洪水浸淹田块发生严重,影响稻苗生长和产量。

2 影响因素

2.1 气 候

依病虫种类不同,受大气候影响不同。影响显著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迁入时间,迁入数量,迁入地点,尤其稻飞虱迁入隐蔽性强,来势猛,易错过防治时间爆发成灾,塌圈或绝收。螟虫表现影响蚁螟发生期迟早及发生量。纹枯病则遇到高温高湿易流行。水稻细条病多与台风、暴雨、及洪水强度相关联。稻瘟病近年发生与区域小气候密切联系,多在山垄田光照不足,氮肥过量,深水田个别品种发生重。稻曲病以单季稻抽穗期遇阴雨天气则个别品种发生重。

2.2 种植制

近10a来,顺昌县早稻面积从最初2660hm2缩小至现在的660hm2,减少76%,烟后稻、单季稻面积扩大,尤其在早、中、晚稻混栽区,由于栽种、品种、时间不同,1、2代二化螟发生参差不齐,统防统治困难,为害重。三化螟则由于早、晚稻面积减少,虫口基数逐年下降,越冬虫口基数由原来的3600~6200头/667m2下降至目前450~753头/667m2,下降88.7%。农改经、水旱轮作可减轻螟虫、纹枯病的发生,水田冬种蔬菜明显减少螟虫越冬虫口基数。

2.3 栽培方式

通过直播稻、统一育秧,防虫网育秧,推迟播种期等方式,以错、避病虫害发生高峰期。

2.4 生态环境

顺昌县地处山区,天然植被茂密,生态良好,素有“中国杉木”、“中国竹子之乡”、“中国无患子之乡”美誉,为害虫天敌提供良好生存空间。据调查,顺昌县水稻常见害虫天敌种类120余种。

2.5 信息传播

信息传播是当前农村与农民接受病虫害信息主要途径,近年顺昌县利用广播、电视、短信、农业信息网等形式,及时传递病虫害动态。

2.6 建立病虫害监测点

近年来建立病虫害监测点6个,配备诱虫灯设备。

3 防治上存在问题

3.1 防治方式与工具

防治方式多为分散形式,存在盲目、滞后、错治、用药不当等现象,影响防治效果。防治工具多采用背负式喷雾器,雾化程度低,飘移性差,效果差。

3.2 重药防轻健身栽培

农户对病虫害防治多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综合防治意识,应用健身栽培等技术措施少或不配套,盲目用肥,重氮轻磷、钾肥。深水深插,深水返青、延时烤田等,造成植株抗性差,易感病。

3.3 重虫轻病

普遍防虫积极,而病害发生比较隐蔽,缺乏预防意识,错过最佳防治时期。造成因穗颈瘟、纹枯病发生产量损失的原因之一。

3.4 重单一用药防治轻综合防治

在防治虫害上积极用药,而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应用较少,不但影响田间益害虫比例发生变化,且增加成本,亦提高害虫抗药性,污染环境。

3.5 农药选择

正确选择农药与否直接关系防治效果。目前市场上的农药品种多,同药异名,农户往往难正确选择,存在选错药、多次使用同药异名农药现象。

4 防治策略

近年顺昌县农业技术人员结合水稻健身栽培科学防控病虫害示范项目,通过建立示范区为依托,开展以村为中心,深入村、户、田,以水稻重大病虫害为主攻对象,强化田间监测预报,因地制宜协调运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科学用药,努力实现节本增效与可持续绿色防控。

5 主要推广防控技术

5.1 主要病虫防治适期与防治指标

5.1.1 稻飞虱

每百丛平均虫量分蘖期为800~1000头,孕穗至抽穗期为1200~1500头,齐穗至乳熟期为1800~2000头以上。掌握在低龄若虫高峰期防治。

5.1.2 稻纵卷叶螟

每百丛平均虫量分蘖期超过60个新虫苞,孕穗至抽穗期为超过50个新虫苞。掌握在幼虫二龄期高峰期。

5.1.3 螟虫

掌握在卵孵高峰期至低龄幼虫期。

二化螟:水稻分蘖期丛枯鞘率10%、孕穗后期至抽穗期卵块数达6000块/667m2。

三化螟:在水稻分蘖期卵块数达9000块/667m2,水稻破口期卵块数达6000块/667m2。

5.1.4 纹枯病

防治适期为分蘖末期至抽穗期,以孕穗至始穗期关键期。分蘖末期丛发病率达5%~10%,孕穗期达10%~15%。遇到高温高湿天气可连续用药防治2~3次,间隔期7~10d。

5.1.5 稻瘟病

将水稻易感病品种、老病区、重氮田,贪青田、始穗期有发病中心、急性病斑或病叶率达到10%时列为防治对象田。孕穗末期、破口初期及齐穗期各1次喷药保穗。

5.1.6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

分蘖期丛发病率达5%~10%。

5.1.7 稻曲病

水稻易感病品种在破口初期及齐穗期各1次喷药保穗。

5.1.8 水稻细条病

关键抓秧田防治和发病前期的防治,秧田在秧苗3叶1心期进行,大田在出现零星病株(发病中心)时进行。

5.2 主要推荐防治技术

5.2.1 农业防治

5.2.1.1 选择适应当地种植抗病品种,淘汰感病品种,避免单一品种大面积种植,有效控制稻瘟病的发生。

5.2.1.2 冬翻灌水灭蛹或冬闲改冬种控螟虫,利用螟虫越冬和化蛹期抗逆性弱特点,冬翻浸田、处理稻草、冬闲改冬种、春季及时深耕、灌水溶田办法,降低虫源基数。

5.2.1.3 尽量避免单双季稻混栽、单季稻适时推迟播种期,双季稻连作田在早稻收割后及时翻耕灌水淹没稻桩、处理稻草等措施,降低虫口基数。

5.2.1.4 通过健身栽培,合理密植 、配方施肥,增强稻株抗逆性。

5.2.2 物理防治

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设置太阳能频振式诱蛾灯捕杀,减少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的种群数量。

5.2.3 生物防治

5.2.3.1 稻田养鸭。利用鸭子捕食害虫,减轻稻飞虱、螟虫为害。

5.2.3.2 枯草芽孢杆菌制剂防治稻瘟病,在抽穗破口期、齐穗期各喷1次,有良好的预防和防治效果,且对作物安全。

5.2.3.3 利用Bt乳剂防治螟虫、稻纵卷叶螟。掌握在虫卵孵化盛期及时用药,亦可保护稻田天敌,维持稻田益害虫生态平衡。注意应适时提前2~3d使用效果更佳。

5.2.4 化学药剂防治

5.2.4.1 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阿维三唑磷或阿维菌素+毒死蜱、杀虫单、杀虫双防治二化螟、三化螟。因阿维菌素对光稳定性较差,要避免在中午阳光强烈的情况下施药。

5.2.4.2 烯啶虫胺,噻嗪・异丙威、醚菊酯+宁南霉素、吡蚜酮防治稻飞虱效果好。

5.2.4.3 三环唑、富士一号防治稻瘟病,感病品种和老发病区,连防2次,隔7d 1次。

5.2.4.4 爱苗或三唑酮、农抗120防治纹枯病效果良好。纹枯病与稻飞虱同时发生,可选用爱苗加噻嗪・异丙威或吡蚜酮混用。

5.2.4.5 多菌灵、络氨铜、井冈霉素、多菌酮于孕穗期和始穗期各1次防治稻曲病,效果良好。

篇6

一、山东纺织服装出口存在的问题

山东的纺织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902年德国人在青岛就设立德华缫丝厂,1914年11月,日本人在青岛兴建内外棉股份公司,1922年日商又先后在青岛四方、沧口开办了大康、钟渊、富士、宝来、隆兴5个纱厂。这段历史至今不仅使山东纺织服装有昔日的辉煌,同时在今天还依然保持纺织服装出口优势地位,但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分析,也存在如下三个问题:

1.纺织服装出口增速在大幅波动

纺织服装不是传统的夕阳产业,而是国家振兴和发展的支柱产业。山东省的纺织服装一直是我国纺织服装生产大省,也是出口大省,近年来,山东的纺织品与服装及衣着附件双双携手进入山东出口的十大产品之列,在2013年估计可以超过200亿美元,排在全国同类产品出口第五。但我们发现,山东的纺织服装出口发展还不够稳定、增速在大幅波动(参见图1),我们选用2005年为原点,那是因为2005年是世界进入后配额时代的元年,2005-2013年间,大体上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2005-2008,这是世界金融危机爆发的前夕,山东的纺织服装出口缓慢下降。二是2008-2009,这是由美国次级债引发金融危机的爆发期,山东的纺织服装出口出现了巨幅下降,出口贸易额只有142.1亿美元,同比负增长9.52%。三是2009-2010,中国将纺织服装也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山东纺织服装出口出现了爆发性增长,出口贸易额只有173.26亿美元,同比增加22%。四是2010-2013,世界经济低迷进入后危机时代,山东纺织服装出口又在下降,2012年还出现了负增长,2013年虽然有所回升,但未超过2011年的增速,所以判断2013仍在下降通道之中。

2.纺织服装出口结构不合理

山东省地处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纺织服装产业是山东的优势和支柱产业,在全国纺织服装出口贸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出口的产品结构不够合理(参见表1),一是纺织品的初级产品、半成品占有较大的比重,纺织原料出口排在全国的第三位,纱线出口排在全国四位,面料出口也排在全国第四。二是服装出口相对比较落后,只排在全国第六位。服装是纺织产业链的终端产品。山东自我国加入WTO以来,特别是在“十二五”其间,服装出口贸易得到快速增长,但依然不尽人意,服装在纺织服装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依然不大,2011-213服装出口占纺织服装的比重分别是52.6%、53.6%、52.7%,,徘徊在52%-54%之间,低于全国同期61.8%、62.4%和62.3的平均水平,远低于福建省同期73.3%、73.5%和77.5%的比重。

3.纺织服装出口发展不平衡

山东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开放区,不仅是中国儒家文化发源地,也是当今改革开放的前沿,纺织服装不仅有良好的工业基础,也有骄人的出口业绩, 但我们就业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是不平衡的,青岛一市独大的局面长期没有改观(参见图2)。山东省一直是全国第二人口大省,全省有17个地市,青岛市作为中国面向世界的重要区域性经济中心和外贸口岸,纺织服装出口2005-2013年一直在全省领跑,不到全省人口1/10的青岛市却占有全省纺织服装出口贸易38%-41%的较大比重,这说明青岛市纺织服装出口形势喜人,相比之下山东其它地市的纺织服装出口相对比较滞后,具有较大的提升发展空间。而全省纺织服装出口大省的广东、浙江、江苏,各地市的纺织服装出口都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良好业绩,这值得山东省借鉴和学习。

图2: 青岛市纺织服装出口数据(2005-2013)(单位:万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网,http://.c(2013是指1-11月)

二、山东纺织服装出口存在问题的原因

在中国的纺织服装业所有“上青天”之说,其意是说20世纪20-70年代,上海、青岛、天津的纺织业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然而,近年来,山东的纺织服装出口却存在上述三大问题,发展遇到了瓶颈,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国内外纺织服装出口经营环境的原因

2005年以后,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影响全国的纺织服装出口企业,自然也对山东纺织服装出口形成较大的影响。环境变化具体表现有三,一是2005年进入后配额时代。人们所期望的纺织服装贸易自由化并没有如期而至,相反,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针对中国纺织服装出口的“两反一保”案件频频发生,中国成为WTO成员国“两反一保”的重灾区。二是2008年由美国次级债引发的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陷入低迷,导致国际需求订单减少,据WTO公布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纺织品出口2856.7亿美元,下降3.14%,进口2732.1亿美元,下降5.36%。三是越南、柬埔寨等东盟国家近年来实施开放战略,大力发展纺织服装生产和贸易,不断挤占中国市场。三是我国国内CPI、劳动力工资连年上涨,人民币不断持续升值,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1月14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0930,2005年汇改启动前1 美元 对人民币8.27元的汇率计算,累计升幅达到35.73%,出口企业不堪重负,不仅如此,人民币还有继续升值的可能,或将挑战“5”时代。

2.山东纺织服装出口产业结构的原因

山东省是纺织服装大省,在市场竞争中企业都十分注重加强技术改造,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如山东风如意加强技术创新,与武汉纺织大学合作,创造地发明“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形成传统纺纱技术的一次革命性突破,2010年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但从产业结构上看,山东有很多在国内外知名的纺织企业,如山东即发、山东魏桥、山东如意、山东孚日等,是名副其实的纺织大省,而不是服装大省、服装强省。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统计,2013年全国纺织服装20强中山东有四家企业入榜,而且名次比较靠前,山东魏桥和山东即发位于第二和第三,鲁泰纺织、孚日集团分别位列第11位、第12位。根据世界品牌实验室的统计,山东2013年有三个品牌入选中国最具价值500强,这三家企业分别是山东魏桥、孚日集团和威海山花地毯,也就是说无一家服装企业上榜。

3.山东纺织服装出口发展方式的原因

山东省纺织服装出口除了受制于国内外经营环境和自身的产业结构外,还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出口发展方式。目前山东有纺织服装出口企业9000多家,以中小型企业为多,在国际上基本上绝大多数出口企业是以为纺织服装国际采购商,也就是国外纺织服装进口中间商贴牌的方式,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嵌入世界纺织服装价值链,出口还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粗放型的、数量增长型的发展模式,在国际上自主品牌严重缺失。山东在国内拥有如意、山花、绮丽、元首、希努尔、即发等知名品牌,然而,拥有这些品牌的企业在国际上,绝大多数企业出口是靠OEM,极其少数企业在尝试“走去出”,在国外办分厂、分公司和办事处, 出口也基本不敢“亮剑”,也心安理得地为国外纺织服装进口中间商打工,承担纺织服装加工生产的角色,谈不上自主品牌国际化,在国际上更谈不上纺织服装品牌生态管理,按照艾丰的观点,山东的纺织服装出口在世界纺织服装价值链中是一个“苦笑曲线”。

三、山东省纺织服装出口的发展对策

齐鲁大地拥有纺织服装出口发展巨大的优势,尤其是青岛拥有“时尚之都”的雅称,具有由OEM向OBM转型、由初级产品、粗加工产品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升级巨大潜力,我认为山东纺织服装出口贸易的发展需要从如下五个方面努力:

1.加快转变纺织服装出口发展方式

企业应在追求外贸总量的增长和增速的同时,优化出口产品的结构优化,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推动产业升级,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使出口商品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由零星分散型生产向产业集聚化转变,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品牌密集型转变。推行出口市场多元化计划,降低对日本、美国、欧盟的出口市场的集中度,积极开拓中东、中美、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扩大出口。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培育内生优势,占领全球贸易价值链的制高点。

2.发挥龙头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引领作用

纺织服装行业要实现由大到强的目标,必须积极转变经营管理理念,走科学发展的道路,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在新的竞争背景下抢占发展先机。因此,优势企业特别是领军企业要充发挥引领带头示范作用,为行业共性、技术研发服务,带动引领产业升级和行业发展。例如,山东如意科技集团已成为全球知名的创新型技术纺织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拥有数百项专利技术及创新成果,居中国纺织服装前5名。2009年,如意毛纺是首家获世界第一视觉博览会法国PV展会参展资格,为中国纺织面料企业走出国门,赢得了全球纺织面料流行趋势权。2010年,“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我国纺织界纺纱技术领域的最高奖项。相信这样的技术研发和经验,在其他企业进行推广,势必会带动整个纺织服装行业的升级和竞争力的提高。

3.积极应对纺织服装国际贸易摩擦

针对美国、欧盟及拉美国家秘鲁等国向山东纺织服装发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山东纺织服装企业应积极应诉,争取最大权益。按照WTO的规则,被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的企业如果败诉就意味着要承受高额惩罚性关税。如果胜诉则可以享受到较低的单独税率,甚至零税率。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应培养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争端解决机制的人才,充分利用规则和贸易管理、积极应诉,不然将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山东纺织服装企业应在现有国外市场基础上,寻求开辟一些其他新兴市场,同时,也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附加值及档次,要有品牌意识,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在新品种的开发上,外贸纺织服装企业应在实地考察和反复论证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国家的收入水平、风俗习惯、的区别,开发出差异化的产品,满足不同的需求,开发潜在的客户和市场。

4.加大政府和协会对纺织服装出口的支持力度

政府部门应采取积极措施,对市场进行引导,制定有关的产业政策,加强监管的力度,为纺织服装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优先发展济南、淄博、潍坊、青岛、烟台、威海六大纺织服装工业基地,形成产业集群,对公共设施、资源、信息共享,增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凝聚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强行业协会的建设,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应企业负责人进行定期培训,熟悉国外新的法规和要求,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政治观念,保守国家商业机密。企业之间相互监督,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恶意降价、骗取出口退税等行为。对产品层次低,技术滞后,次次充好,假冒伪劣的生产企业依法取缔。只有加强管理,规范竞争环境,资源最优配置,才能提高我省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5.加强纺织服装外贸人才培养

山东纺织服装的综合产能居全国第二位,其中棉纺织居全国第一,纺服装、化学纤维居全国第四位,但山东的纺织服装出口额居全国第五位。山东织服装的发展面临的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需要人才来支撑,因此,培养纺织服装专业外贸人才是 山东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一要加强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和政府部门的支持力度,根据山东纺织服装产业对人才的需要,制动科学、长远的外贸人才培养规划。二要加强高校与纺织服装的企业的合作,共建纺织服装外贸人才实践教学基地,培养既懂纺织服装知识,又懂外贸业务知识的高端复合型纺织服装外贸人才。三要培养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应用型纺织服装外贸人才,经营型的高级外贸人才、管理型的外贸人才和实践操作能力高的技能型人才。四要学习国外及省外的经验,山东的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与意大利、法国甚至与国内的江苏、浙江相比存在差距,定期派员区交流学习。五要充分发挥山东纺织服装职教集团的作用,企业学校资源共享,为学生顶岗实习和企业人员的培训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华.山东纺织服装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山东纺织经济,2008.03

[2] 谢少安.我国服装出口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1.08

篇7

为了对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的定位形成支持,本文选取了对我国纺织服装业形成威胁的国家的竞争力指标进行国际比较。比较国家的选取原则:出口市场类似(以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主要出口对象);行业资源禀赋类似(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有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出口产品档次类同(高档产品较少,以中档或中低档产品为主);纺织服装业对国内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基本属于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

表1所示,从国际比较来看,纺织服装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出口增长优势指数都处于第一的位置,这充分显示了我国纺织服装的庞大规模和它的外向型性;但是,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土耳其的纺织服装出口贡献率、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均高于我国;说明我国存在着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下降的隐患。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对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有个全面的分析。

二、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因素分析

纺织服装业的主要特征表现在:首先,二元结构型产业,既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又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其次,从纺织服装业产品结构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经济结构,而不同的经济结构又受需求、供给等多种因素制约;再次,产业链长而复杂,涉及的产业部门多,各产业之间的依存度高;最后,纺织品服装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其发展具有永续性。纺织服装业的特点决定了其竞争力首先依赖于要素条件和市场需求情况,其次相关产业部门也直接或间接影响其竞争力的大小,最后产业的运行机制与竞争机制对产业的健康发展也有直接影响。因此本文在这里选取波特“钻石模型”理论中的四大因素对我国纺织服装业产业竞争力进行定性分析。

(一)要素条件

1.原料资源

我国是产棉大国,棉花是纺织服装生产基本的原料资源。由表2可知,2005-2008年,中国棉花产量一直居世界第一位,2008/09年,达7,795,000公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3.48%,预计2009/10年,中国棉花产量将保持7,185,000公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1.06%。虽然我国在棉花产量上具有绝对优势,但是棉花价格不断上涨导致了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原材料成本的不断上升。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国内棉花价格在1988年还只相当于国际市场价格的65.47%,到2008年就涨到相当于国际市场价格的93%。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

2.劳动力资源

劳动力成本。与周边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纺织服装业在成本上的比较优势正逐渐消失:中国目前的服装业劳动力成本是0.76美元/小时,而印度、印尼、越南分别为0.67美元/小时、0.55美元/小时和0.28美元/小时。与此同时,《新劳动法》的实施,客观上提高了企业的人力资本,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8年我国纺织服装业劳动力成本上涨30%。我国纺织服装业未来的利润空间将受劳动力成本上涨的直接挤压,其国际竞争力将会弱化。

劳动力素质。高级人才对纺织服装业的重要性已是有目共睹。一方面,纺织服装业越来越具有资金、技术密集型的倾向,发达国家如美、日等不断把高新技术应用,这当然缺少不了高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服装业重要的利润增长点是品牌,然而只有优秀的设计师才可创造知名品牌。我国纺织服装职工主要来自农村,缺少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丰富经验和市场开拓能力的优秀设计师、工程师、企业管理人才,不利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3.资金、技术和装备

投资情况。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以来,纺织服装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下滑。从不同地区来看,尽管东中西部的纺织行业投资增速均较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减缓,但我国纺织行业投资向中西部地区调整步伐仍在不断加快。据统计,2008年,东部地区纺织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下降了3.62%,而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增速分别达27.05%和28.43%。东部地区占全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明显降低,从上年的66.56%下降到了60.10%,而中西部地区所占的投资比重相应提高了6.46个百分点。

技术和装备。近年来,我国不断提高服装业的科技含量,引进了为数众多的配备电脑的先进服装设备。美国、法国和西班牙的服装CAP/CAM系统,日本、法国的先进机电一体化缝纫设备,美国、法国、瑞典的电脑吊挂生产系统及MIC服装管理信息系统等。但从整个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看,我国装备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有10-15年的差距。

(二)需求条件

1.市场需求分析

市场是所有产业的立足点,更是民生产业的生命线。当前形势下,内需市场对纺织服装产业的意义更加不一般。《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促进国内纺织品服装消费与扩大国内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被列为稳定国内市场的两个主要任务。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判断,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有较强的市场潜力:2007年,中国人均纤维消费量14.6千克,比世界平均水平高34%。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在不断缩小,农村地区纺织品服装的消费必将成为纺织品内需市场拓展的强大拉动力量。

2.消费者的成熟度

美、日等发达国家纺织服装业的高档市场形象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们成熟的、高要求的消费者。与之相比,我国的消费者还有不小差距,普通消费者仍把价格作为选择商品最重要的因素。但是,随着市场的国际化,我国消费者的成熟度逐步提高。高收入阶层倾向于购买名牌商品,并且也知道如何区分假冒商品,而且把高品质作为服装消费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三)相关和支持性产业

1.相关产业

纺织机械业。纺织机械部门是一个重要的相关行业,它是生产质量和高附加值纺织产品的基础。近年来我国纺织机械部门逐步发展,对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起推动作用。据纺机协会对1020家生产企业统计显示, 2008年,22个生产纺织机械的省市中有14个省市有产品出口。出货值排在前五位的是: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上海市、山东省,五省市出货值合计占全部出货值总额的88.94%。

专业市场。中国拥有众多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如: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广州国际轻纺城、中国湖塘纺织城、中国清河濮院羊绒服饰制品市场、常熟招商城等。这些专业市场在促进当地纺织服装业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强大的市场容量扩大了区域产业规模,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市场拉动效应带动了加工产业的进一步分工和支持产业的发展,出现一批新兴产业;市场良性发展有利于区域整体品牌的树立,形成强大的磁场效应。

行业协会。中国纺织服装业组建了较多的相关行业协会,如中国纺织服装进出口商会、宁波市服装协会等,这些行业协会在行业发展战略研究、信息收集、协调各企业行为、规范出口秩序、研究进口国反倾销法规与条例等方面发挥了不可缺少的作用。

2.支持性产业

展览业。伴随着中国服装经济的不断繁荣,服装专业展会的发展也是与时俱进,第十三届宁波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2008年第九届中国义乌国际针织机械展览、CIGF2009中国大连国际服装纺织品博览会、2009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为企业和其他参展商在形象展示、业内交流、品牌推介、加盟、出口贸易、OEM等方面创造了诸多机会。

教育业。目前,我国形成了多所培养纺织工程技术人才的高校,如我国理工大学、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等,这些高校不但为纺织服装业输送了大量纺织工程技术、服装设计等方面的人才,而且与企业合作将科研成果直接运用于生产,这大大提高了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

其他支持性产业。与纺织服装业运行相关的其他支持性产业包括物流业、信息业和金融业等。尽管这些行业的发展速度很快,但由于本身基础薄弱,所以仍不足以对纺织服装业提供有利的支持。

(四)企业结构和竞争战略

1.企业结构

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中私营企业占据4成以上,国有企业增长乏力。2008年,我国私营企业出口纺织服装793亿美元,增长11.1%,占42.8%;国有企业出口354.1亿美元,增长0.7%。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多属中小型,整体水平与国际水平有很大差距,行业内的企业大多是属于“散、小、弱”,并以加工型为主,一直未能摆脱数量增长型的出口发展模式,出口由来料加工起步并徘徊不前。

2. 竞争战略

竞争战略包括成本领先战略、标歧立异战略和目标积聚战略等,基于品牌在纺织服装业的突出地位和本文篇幅,此处论述主要以品牌战略为主兼顾其他。在出口过程中,大多企业没有自创品牌,贴牌仍是纺织品服装企业出口的主要方式,没有品牌优势的情况下,利润上升空间很小,这种状况无法适应国际纺织服装市场日益个性化、时装化和高档化的发展趋势。图1反映了纺织服装产品的价值增长曲线。显而易见的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应该在价值曲线上由OEM向品牌构建和设计方向移动。

三、研究结论

我国纺织服装具有强竞争力,具体表现在:纺织服装国内市场逐步扩大,消费者成熟度不断提高;行业投资由东部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调整;专业市场、行业协会、展览业、教育业等相关和支持性产业逐步完善,对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起推动作用。但是,存在竞争力下降的隐患:纺织服装业在原料和劳动力资源方面的低成本优势正逐渐丧失;劳动力素质、纺织服装技术装备、管理等方面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纺织服装企业以私营中小企业为主,在竞争战略上普遍缺乏品牌意识。

参考文献:

[1]2008年对外贸易运行情况[OB/DL].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2]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海关总署:纺织服装出口仍面临四战,www1.customs.省略/default.aspx,2009-5-13

篇8

采用织造与贸易并进的模式

这里良好的经济环境与公平贸易已构成了服装与时尚未来的基础。纺织服装贸易在整个阿联酋国家经济中日益凸显出重要地位。这个海湾国家已逐渐成为世界最主要的纺织工业制造与贸易中心,这里包括纤维、织品、服饰、外套、家用纺织和技术纺织物的中心。

业界人士分析发现,到2016年,阿联酋将成为世界高端纺织服装再出口中心。阿联酋的纺织服装在进口、出口与再出口方面的增长,尤其是外套市场已独占鳌头。2011年,在这里成交的纺织服装金额高达13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9.9%,它已实实在在成为世界主要纺织服装市场之一。

早在2007年,阿联酋的纺织服装市场还仅为7.7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4.7%,但随着经济与商业的崛起,来自中国、印度和泰国的纺织服装逐渐使市场竞争白热化。2010年,该国纺织服装贸易增长仅为6.2%亿美元,但随后需求激增,来自俄罗斯、伊朗、中国、印度和其他海湾国家的纺织品云集这里。

阿联酋纺织服装业兴起的另一大特点是多样化,其中针织品交易量激增,需求量极大,2011年针织物交易增长达49.7%,纺织品次之。同年,该国从中国引进纺织品高达21亿美元。不仅如此,这里还成为中国与印度市场角逐的战场。2006年,阿联酋纺织服装出口仅为2.7亿美元,但到了2011年,阿联酋仅向美国再出口的纺织服装贸易额就高达5700万美元。伊朗已成为阿联酋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阿联酋每年与伊朗的纺织服装交易额达到9.2亿美元,其中59.2%为人造丝。

用自动化引领中东消费趋势

在消费趋势上,阿联酋逐渐成为网购中心,阿联酋国内大多数居民采取网购选择服装。阿联酋国内网购年营业额为2.27亿美元。不仅如此,阿联酋已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密集的商业中心,其零售连锁店星罗棋布,云集了大量世界级品牌服装。如今,阿联酋纺织服装业逐渐成为该国的主要支柱性产业,大有取代石油工业之势。

阿联酋最主要的运作方式是纺织服装加工再出口。在加工出口方面又得益于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自动化已成为阿联酋纺织工业崛起的另一大特点。这里的自动化水平堪称世界之最。由于劳动力价格昂贵,阿联酋开始大量采用西方先进的纺织机械,逐渐取代从中国和印度输出的劳动力。这为他们大批量生产家用纺织品和技术纺织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投资自动化纺织工业,近些年来阿联酋政府成功地说服了国内投资商。他们开始在家用纺织品、汽车座椅、帐篷和窗帘领域独占世界鳌头。不仅如此,这里已成为阿拉伯款式服装的生产、销售和集散中心。

阿联酋大量采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的缘由很简单,尽管劳动力成本仅占生产总成本的20%~25%,而进口原材料成本为55%~60%,但为了与其他国家竞争,该国纺织制造商不惜血本引进最先进的自动化设备。由此,劳动力成本大大降低,却增加了利润。

用最先进的技术最高级的人才打造最发达的纺织工业

这还不是阿联酋成为世界纺织工业中心的全部理由。从主要依靠外来劳动力到依靠先进的自动化设备,阿联酋生产的纺织服装效率已从过去需要三年多才能完成的任务到今天仅需要半年就能完成,而且由于品质的提高,他们越来越赢得国际顾客的消费信心。

尽管市场条件变幻莫测,但该国与纺织服装相关的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原材料仓储、包装与运输逐渐形成规模化运作。

阿联酋的纺织服装产品辐射极其广泛,从约旦到非洲肯尼亚,再到美国,不仅如此,这里还出现大规模的纺织技术培训中心,诸如软件绣花、设计师培训、纺织机械掌控、服装设计工程等等,学员来自整个海湾国家。这里还成立了纺织服装研究院。

篇9

一方面新疆拥有得天独厚的世界白然纤维棉花资源优势,加之再生纤维粘胶生产优势,同时具备生产石油副产品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等许多涤纶纤维、维纶纤维、膨体纤维化学纤维生产的原材料,将石油副产品升级开发利用合成纤维,同时充分利用好粘胶纤维生产线织造各类适合于纺织品原料的再生纤维,譬如合成芦苇纤维、草纤维、木浆纤维,都是对现有新疆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制造出符合纺织服装产业、家纺产业需要的原料,也可以加大新疆白然纤维长绒棉、有机长绒棉、彩色棉花、有机彩色棉花、BC工良好棉花、罗布麻的发展,将这些白然纤维进行单独或混合使用,甚至把白然纤维与再生纤维、化学纤维混合使用,可以有效提高新疆纺织品的多样性,拓展新疆纺织品发展和生存空问,打破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固有的以白色棉花棉纺产业为生存空问和发展需要传统,形成产品规格和产品样式多样化,提升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各类纺织品的竞争能力。

未来不仅要注重纺纱产品多样性发展,更重要的是需要延仲新疆的纺织产业链,加快新疆面料生产、染整生产的发展进程,改变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单一化现状,包括棉花、棉纱、面料、服装的单一性发展,这是盘活新疆纺织产业链的主要方式。仅有的几家大型棉纺织企业即使消化掉新疆现有棉花产品的50%或以上,也是在生产一些常规棉纱产品,属大路货,无竞争力,无法形成新疆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升级,不会产生新的高附加值。所有新疆纺纱企业的利润都来源于国家政策的运料补贴、运输补贴,不是产品附加值的体现,很难给新疆的纺织服装产业带来腾匕。政府职能部门目前重视做大新疆棉纺产业规模,以期带动新疆GDP的提升,希望缓解部分欠发达地区、边缘落后地区的就业压力。

就目前新疆各行各业的现状而言,已经可以充分容纳现有的2 000万新疆人员就业,大量来疆务工人员涌入新疆,存在着与当地文化融入问题,也会给新疆地区带来新的社会问题。各地纺织产业城、纺织产业园的建成,势必会在新疆形成用工荒,造成劳动力成本上升,不仅没有很好的提高现有纺织厂员工的技术水平,也会造成纺织企业对熟练工人的恶性争抢。

篇10

[关键词]纺织服装 特色数据库 校企合作 宁波

[分类号]G250.74

1 引言

伴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兴起与发展,我国特色数据库建设已有10余年的发展史。迄今为止,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特色数据库建设主要是为教学、科研服务,产、学、研相结合,尤其是面向企业服务的特色数据库项目还较为少见。宁波市数字图书馆(NBDL)下属的特色数据库,秉承产、学、研结合并面向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是其区别于国内其他特色数据库的一个鲜明特点。这个建设要求对承担项目的高校和研究机构提出了全新的挑战。2007年以来,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主持承担了宁波市纺织服装特色数据库建设项目,在校企合作建立特色数据库以及面向企业服务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

2 纺织服装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背景

特色数据库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选择与确定特色数据库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模式以及服务对象关系到项目建设成效的发挥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建设前期,把好立项关、选好项目非常关键。我们把当地的产业优势和学院的学科优势作为申报和建设特色库项目的基本背景。

2.1 特色库建设的产业与学科背景

纺织服装业是宁波市的支柱产业之一,有杉杉、雅戈尔、罗蒙、唐狮等众多中国著名的纺织服装企业。但是,宁波纺织服装业还缺乏能支撑产业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信息平台,因此,建设宁波纺织服装特色数据库有望填补这一空白,为宁波纺织服装产业的提升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宁波纺织服装企业自身也在不断地产生大量的信息资源,集聚、利用企业信息对于促进地方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地处宁波的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自建校以来,就将纺织服装专业作为学校的重点学科,具有显著的学科优势。学院图书馆收藏的纺织服装类印刷型文献与电子文献互为补充,对于特色数据库建设具有资源优势。

2.2 特色库建设的校企合作优势

学院建立了家纺研究开发所、纺织服装经济贸易研究所、染整技术研究所、纺织服装技术研究所、中国衣型技术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所,这些科研机构先后与地方政府及雅戈尔集团、维科集团、博洋集团等纺织服装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我院承担的纺织服装特色文献资源库,以该科研项目为切入点,巧妙通过校企合作的优势来进行建设,将科研项目作为校企融合的提升。以企业产品为载体,以学院人才智力为支持,既让学院享受到企业的技术,同时企业也分享到学院的人才优势。

3 纺织服装特色数据库的目标与内容

宁波市纺织服装产业特色数据库是“宁波市数字图书馆(NBDL)”项目的组成部分之一。遵循“统筹规划、综合集成;需求导向、服务社会;多方共建、共建共享;分步建设、边建边用”的原则。

3.1 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总体目标

宁波市纺织服装产业特色数据库集成数字化资源,为宁波纺织服装的教学、科研、产品开发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撑,为全市提供纺织服装资源共享服务,为宁波市纺织服装产业升级打好坚实的基础。到2012年,把宁波纺织服装特色数据库初步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功能齐全、资源丰富、覆盖面广、可持续发展的开放式区域性特色数据库。总数据量达到20万条,并通过NBDL中心门户和本特色数据库专业门户,深度揭示和充分调度本地区纺织服装数字资源,提供方便、快捷、顺畅的数字化文献服务环境。

3.2 纺织服装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内容

宁波市纺织服装产业特色数据库主要分为四大类:“纺织服装期刊数据库(引进+自建)”、“纺织服装企业信息库(自建)”、“服装款式图片库(自建)”、“服装样板图片库(自建)”、“宁波服装博物馆藏品数据库(自建)”。

纺织服装期刊库包含了国内外的各种期刊,依托省内纺织服装专业高校的合作共建,组织丰富的文献资源,使数据库在综合性、专业性以及完整性上得到充分的保证。同时提供新的文献搜索引擎和查询手段,使读者能更便捷、更广泛地获取所需的文献、期刊资料。

宁波纺织服装企业信息数据库将建成一个拥有纺织、家纺、服装、印染、服饰品、面辅料、印绣花、服装专卖店、服装品牌、箱包、包装箱及相关企业名录和简介的平台。在每个项目中,包括单位全称、地址、联系方式、经营内容、企业文化等基本资料,并配以图片、视频等。此库意在使宁波本地纺织服装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可以借助该平台推销自己,提高企业知名度,开拓市场;同时也能使该行业的科研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迅速了解本地企业的新动向以及可横向合作单位的相关信息,建立起纺织服装产业的信息链;同时此平台的建立亦能为外地企业来甬寻找合作伙伴提供方便。

男女装、童装款式数据库,将包含服装品牌、流行趋势、国际动态、服装货品、产品宣传册、服装面料等内容。通过对各类服装图片以及相关信息的整理、分析,提炼和深度揭示,使每条数据包括产品名称、产地、图片、编号、品牌、设计师、设计主题、色彩、款式特点、面料、服饰搭配等信息,并对服装流行的趋势进行分析。使服装设计师、时尚人士直观地浏览到带有文字描述的高清晰图片,获得翔实的数据以及服装设计的前沿信息,从而为设计方向的决策提供可借鉴的依据。本库中的作品集锦是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师生历年的优秀作品集,是纺织服装企业了解高校研发水平的一个窗口。

男女装、童装样板数据库,主要有工业化成衣样板,高级定制时装样板,梭织服装样板,图片库有衬衫、裤子、外套、风衣/大衣、马甲、半身裙、连衣裙、T恤。还包括领形、袖片、口袋及各种的原型。

宁波服装博物馆藏品数据库,内有图片、声音、视频等方式展示的宁波服装博物馆的所有藏品。进入这个库,可以直观地看到100多年前美国制造的“胜家”缝纫机;半个世纪前使用的熨斗、剪刀、弯尺、水壶等工具;60多年前编印的《西服裁剪指南》;时期的圆下摆半袖女装、长衫、旗袍、三寸金莲等。无论是从事纺织服装历史研究的专家,还是喜欢怀旧的读者,都会从中各有所获。同时本库也是基于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创建的,利用数字技术将历史的文化遗产进行记录、编辑、保存和再现,从而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不受时空限制的全方位感受。

上述特色库,既有对纺织服装流行前沿信息的整理、分析、提炼,亦包含宁波当地传统纺织服装手工艺的整理、归纳和展示,形成时尚结合传统、国际结合本土的特色。

4 特色库的构架与检索

纺织服装特色库是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简称NB-DL)建设项目之一。是由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各在甬高校图书馆、宁波市图书馆、宁波市科技信息研究院及广大企业等共同参与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平台。NBDL门户平台功能分层框架如图1所示:

4.1 特色库的构架

特色库的资源构成是按照性质和功能分类建库的,目前建成的特色资源库主要分为:①地方特色文化库,有宁波金银彩绣图库、宁波博物馆藏品库;②地方支柱产业资源库,有纺织服装款式与样板库、纺织服装企业名录库、纺织面料库。如图2所示:

4.2 特色库的检索

纺织服装特色数字文献资源库是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的组成部分,统一整合到宁波市数字图书馆中心门户网站(nbdl.省略)上,随着数字图书馆正式开通而同步对外开放试运行,用户可以通过数字图书馆门户网站直接连接到本资源库网站进行检索,也可与其他3个特色资源库进行统一检索、浏览、下载或人工全文传递。如图3所示:

5 校企合作建设纺织服装特色数据库的实践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以本校的科研项目为切入点,广泛地与宁波市内外的纺织服装企业、行业协会和文化研究机构进行合作,目的是为了使建设的特色数据库适合于纺织服装企业的需要,同时促进学院纺织服装专业的产、学、研结合,提升专业教学、研究与产业服务的水平。

例如,在“服装面料数据库”建设中,在学院日常教学中,面料的知识点比较传统单一。如何获得最新最流行的面料,最好的方法就是从一线企业获得,企业是新面料设计和生产的源头;此外,从服装企业出发,他们亦迫切希望掌握面料的流行趋势。面料数据库就是以企业产品为载体,以学院人才智力为支持,进行校企合作的建设。面料的元数据主要来自绍兴柯桥轻纺城及相关企业,将新面料进行整合、分类,再加工,以图文并茂的数据条目的形式清晰展示,每条数据包括面料名称、织物分析、生产厂家、联系方式等信息。然后,将建成的面料库反馈给纺织服装企业,品设计开发应用。

我们还注意与宁波市的服装相关学术文化机构合作建库。例如与宁波服装博物馆合作,把博物馆藏品数字化,让市民不出家门就能看到服装博物馆的全部物品;另外还专门做了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宁波金银彩绣”特色库。它是宁波工艺美术史上最为悠久的“三金一嵌”工艺(金银彩绣、朱金木雕、泥金彩漆和骨木镶嵌)之一。但是作为地方小绣种,宁波金银彩绣的困境在于它不仅仅和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面临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它同时还面临着大绣种的同化。因此,“宁波金银彩绣”特色库的建设,对于保护、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性的意义。通过走访老艺人,收集分散在民间中的绣品实物、刺绣材料、刺绣工具、刺绣文献等相关产品,并把它拍成照片,加上文字描述后人库。目前已有了800多的物品图片,这对保护、研究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与宁波红帮服装研究所合作,以红帮的精湛技艺为突破口,探索传统工艺与现代服装工艺间的渗透,寻求传统服装文化内涵延伸的进一步多元化,挖掘红帮洋服技术传承与发展的数字化途径,从而促进宁波红帮服装文化的传播。一方面是收集整理以往红帮洋服的传统板型,作为企业样板师学习借鉴红帮洋服的传承研究依据,结合当前红帮研究所量体定制的高档手工西服样板,把不同体型的样板分类并标注尺寸入库,建设特殊体型的板型结构图库,为企业提供特体西服样板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是与红帮研究所合作,探讨红帮洋服与现代西服样板结合的新技术,综合英式、美式、意大利式等不同风格的西服样板数据,建设自20世纪初始各个时期流行趋势下的西服样板图库,为企业产品开发提供齐全的西服样板技术。通过样板库建设小组、红帮研究所及企业三方的合作交流,推广传统西服手工特色与工业化生产的融合,推动企业西服样板技术的优化。

6 纺织服装特色数据库为企业服务的实例

向社会开放,为经济建设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必然趋势。在满足校内师生的基础上,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服务,这是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深化和拓展。在金融危机冲击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我们利用纺织服装特色数据库的资源,努力探索高校图书馆新的服务模式。

一年多来,我们积极利用特色库资源,与宁波纺织服装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对接,提供先进技术和信息资源的服务。如服装款式数据库,已与宁波俊亿服饰有限公司、宁波狮丹努集团、宁波“黑蜻蜓女装定制”等多家企业合作,尝试进行个性化服务。根据企业不同服装品牌的需要,将国际流行趋势、服装货品、装饰设计、款式风格等方面的图片资料进行分类、提炼和深度揭示,为企业提供及时的信息推送服务。

例如,宁波俊亿服饰有限公司主要是做外贸童装,年产各种童装400万件,产品远销美国、欧洲、日本等,年出口创汇1000多万美元。为应对金融危机风暴的影响,公司计划做内销,已于去年注册了内销品牌。虽然已有了较好的生产基础,但缺乏设计力量。我们利用特色库,一方面收集整理国际上的童装流行趋势,为他们提供童装的流行款式、色彩、图案、工艺等信息;另一方面再根据该公司JS品牌的风格要求,将童装款式图片进行分类提炼,并将各种相关风格的服饰元素图片进行组合打包,及时提供给设计人员,使他们及时获取有效的信息资料,节省了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时间。

又如宁波“黑蜻蜓女装定制”企业,针对不同职业女性的穿着需求,为顾客提供量身定制服装的服务。因此,企业的图片风格需要多种多样的。我们通过对国际五大服装之都的各个国际品牌(Dior、Chanel、Givenchy、Calvin Klein、Guess、Donna Karan、Max Mara、Gueci、Armani、Versace、Valentino等等)的高级时装或高级成衣的服装秀场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将不同风格的款式以高清图片形式提供给设计师及定制顾客。由于这家服装定制企业不仅款式多样,而且板型合体工艺精湛,深受职业女性们的青睐。目前的规模已来不及应对,计划将普通定制转向高级定制,来缓解定制人多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