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价值规律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8: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市场经济价值规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价值规律 市场经济 国际市场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作用
1.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就是马克思提出的:“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并在此基础上实行等价交换。”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①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所讲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生产同一种产品平均耗费的劳动时间,而不是个别耗费的劳动时间。而在第三卷,讲的则是不同部门生产的不同类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问题。“商品的价值规律决定社会在它所支配的全部劳动时间中能够用多少时间去生产每一种特殊商品。”②这个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它像一只无形的手自发地调节着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说明了价值量既决定也实现价值规律。
1.2价值规律的作用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价值规律恰好正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商品生产的目的是为追求更多的价值,商品的生产时为了交换,为了价值而生产。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生产者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力求使自己的产品的个别劳动耗费低于社会必要劳动耗费,以便使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是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和市场竞争是这个作用的理论源泉。商品生产者因为竞争和商品生产内部矛盾,生产者只能通过价格来判断市场的供求关系。具体体现就是,当商品价格上涨时,现在市场中的该种类型的商品是供大于求的;当商品价格下降时,现在市场中该种商品是供不应求的。其次,激发生产者的积极性。根据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又与劳动生产率生反比。竞争获利的过程就在客观上对生产者起到了促进和刺激的作用,使他们有强烈的愿望进行技术革新,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价格,以获得更多的利益。
2、市场经济下价值规律的具体体现
市场经济的根本就是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商品经济发展到最高阶段、市场机制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调节机制时,就形成了市场经济。在这个过程中价值规律是灵魂,是根本。
2.1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现实的资源(如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在社会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不同方向上的使用。正如马克思所阐述的:“社会必须合乎目的地分配自己的时间,才能实现符合社会全部需要的生产,因此,时间的节约,以及劳动时间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有计划的分配,在共同生产的基础上仍然是首要的经济规律。这甚至在更加高得多的程度上成为规律。”③
资源配置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计划配置,指的是以计划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一般中央计划机构是资源配置的决策者,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资源配置;另一种是市场配置,是通过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来进行资源分配。市场配置的特点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总的市场被分为不同的市场主体,分别进行决策,生产要素在企业间自由流通,市场需求是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2.2市场机制的功能
市场机制有三大功能,分别是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进一步说,价格上升,供给增加,需求降低;价格下降,需求增加,供给减少。所以,价格与供求一起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但是这其中价格始终是核心,所以价格机制是基础。
供求机制是辅助。只考虑供求机制是无法决定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活动的,它与价格机制一起发挥作用。之所以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就是因为有供求矛盾的存在。所以供求机制与价格机制合力使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进而促进市场经济合理发展。
竞争机制是结果。因为有了价格和供求的波动,竞争就产生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各不相同,那么优胜者的利润就越来越高,失败者就面临着消亡。这也是价值规律的作用之一,它使生产者优胜劣汰,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3、国际市场中价值规律的具体体现
3.1国际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在国际市场上的作用与其在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市场上的作用是否发生了变化?这是一个学术界众说纷纭的问题。马克思首先提出了国际价值的范畴,第一次把劳动价值论应用到了国际方面,揭示了价值规律的国际性质,并指出了价值规律在国际市场上的作用的重大变化。
商品的国际价值不是取决于各国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是取决于“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这个平均单位是在世界的平均技术条件下,在各国劳动者的平均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商品时所需要的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平均的劳动单位随着世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马克思说:“国家不同,劳动的中等强度也就不同;有的国家高些,有的国家低些。于是各国的平均数形成了一个阶梯,它的计量单位是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因此,强度较大的国民劳动比强度较小的国民劳动,会在同一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价值,而这又表现为更多的货币。”④
3.2价值规律在国际市场上的作用
马克思明确地提出“商品流通的国内领域或民族领域,同他们的普遍的国际市场领域是分开的。”国内市场上商品的交换一般是等量劳动的交换;而在国际市场上,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上是不等量劳动的交换,或者说是不平等的交换。
篇2
[关键词]城市发展 土地经济 良性循环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127-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经济的发展由原来的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并逐步与国际经济运行方式接轨。同时,土地经济理论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管理科学的重要内容。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主要手段的经济运行方式。它要求城市的发展必须以城市经济的发展来管理城市,这是城市发展管理理念上的一次再提高。而经营城市正是在这种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形成的。所谓城市发展与土地经济的关系,也就是土地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在经营城市的发展中,市场经济是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运用价格信号,引导人们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社会最需要的、使用效率最高的生产单位上去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而土地经济是人们依据经济观点或运用经济学原理研究,解决如何分配和利用土地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研究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土地的关系及因利用土地作为财产和收入来源时所发生的人与人的关系。
通过多年的实践人们发现,土地经济和市场经济在经济理论上具有四个共同的基本属性:一是中枢性。市场上联最高经济调控中心,下联企业和每个经济细胞。市场参数是宏观决策的基本依据,市场信号是企业决策的重要基础。整个经济运行,其一要以市场为中枢而开展,没有了市场的元素,经济活动将难能存在和发展;其二是利用土地在地域上的特殊性带来经济上的效益,处在不同地域的土地具有不同的经济价值;二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无论是土地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要靠市场的需求来推动。即通过需求信号,由千百万个经营者根据自己的经营需求做出决定,通过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来实施。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环境和条件需要通过供求关系的变化来体现,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要通过价值规律进行调节与分配,市场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基础,它控制着市场经济的平衡,控制着土地价格的平衡。三是竞争性。市场就是战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突出特点,同时也是土地经济的突出特点。竞争对商品当事人既是动力又是压力。平等竞争的条件是通过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育来实现的,市场竞争以严酷的损益,激励劳动者千方百计地提高劳动效率,迫使经营者不断地采用最新技术和经营管理。使得整个市场经济位于一种良性的发展态势,使得土地利用率达到最大量化。四是开放性。市场是向所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购买者开放的,是向不同企业、向国内外开放的。开放是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只有开放才能搞活市场,才能使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时事需求并行,使一个城市的发展不时地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向前发展。而土地正是在经营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是开放性经济中招商引资的一种手段。
无论是土地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两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市场经济如何发展直接影响着土地在市场上的价格,直接体现土地利用率及土地在区域上的等级划分。然而,土地经济中土地价格的高低,也直接体现该城市经济发展的层次,在土地经济中土地如何合理分配上和供求关系上,直接影响着该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影响着一些与房地产相关企业的发展,当然也影响着地域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经济政策及市场的需求都影响着土地经济中土地管理、土地利用、土地分配的问题。在计划经济时代,土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其配置形式主要是由行政划拨,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需要。随着城市经济的全面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土地经济的概念在地位上和作用上得到显化,土地管理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管理的重要日程,使土地作为一种资源来管理,充分体现了国家作为土地所有者的身份。目前,我国各地区实行土地收购储备,并实施土地的招标拍卖,形成了政府垄断土地的一级市场,这正是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所形成的一种管理手段。这种管理手段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其作用表现在:一是能够盘活城市的存量土地;二是为城市建设融资;三是控制房地产盲目开发,稳定房地产市场价格,四是通过对企业的收购补偿可以使下岗职工的生活得到保障;五是对失去土地的农民做了妥善的安置。前些年由于城市要发展对土地的需求量就增大,政府对土地的利用和开发又不能实行一定的控制,形成一种多渠道供地的形势。这样就造成很多开发企业在这种形势下大量屯积土地,以求得在土地上获得利润,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房地产公司蜂拥而上,盲目开发,造成大量房屋积压,这边房屋还没有销售出去,那边又在搞开发,形成房地产市场的膨胀式恶性循环,严重扰乱了土地市场。所以,要经营好城市土地城市政府必须遵循市场规律,用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提高经营城市土地的艺术,降低经营城市的成本,保证土地市场的公开、公平、稳定运行,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实践证明,调整好土地经济与经营城市之间的关系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在探索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经济学原理,遵循“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理论、从理论再到实践”的原则。几年来,通过我国各地方利用土地搞发展的实践可以明确看到,经营土地和经营城市在实践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穷的潜力。特别是当前国家发展小城镇建设的决策,将农民集中居住,既拉动了城镇经济的发展,又使土地达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一决策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伟大实践中新的里程碑。
还应清楚地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城市建设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运用市场经济手段,促进土地市场的发展,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各种资源、资本进行聚集、重组和市场化运作,才能实现城市发展资金运作的一种良性循环的态势。经营土地是经营城市的核心和关键,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所以,把握和运用好土地经济与把握和运用好经营城市发展的规律是经营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城市要经营好,就必须先经营好土地。只有经营管理好土地,城市政府才能更好地履行建设和管理城市的职能,才能使经营城市的发展获得更为合理的空间和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文俭,张传翔.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与城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现代城市研究,2006(5).
篇3
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造就高水平、高素质的合格医药卫生技术人才是医学院的追求。办学指导思想是学院的决策和主导者对办学过程中各种基本矛盾及其处理办法的综合思考,它在实际上统领着学院工作的方方面面,体现在处理学院与社会以及学院内部各种基本关系的行为中。
1 办学指导思想及其内涵要素
办学指导思想要回答为什么办学和怎样办学的基本问题,可以说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历史命题。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这个问题在我国相当一个时期内没有被鲜明和突出地提出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学院是否有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指导思想端正与否,对教育质量的影响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有了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才可能有优秀的教学工作,才可能出高质量的人才。笔者认为,学院办学指导思想的构造原则,一是应能充分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二是应体现学院树立培养人,教学工作是学院的中心工作的思想;三是应从本校实际出发,面向未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办学思路和教学改革思路,具体有以下要素:
1.1 办学方向:这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
1.2 办学定位:认为应在三个方面找准自己的位置。一是在明确学院的办学条件、特色和充分了解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找准自己学校在经济建设中,在同类医学院校中的位置,既不要盲目攀比,也不必妄自菲薄,这只是院校中的合理分工问题。二是在多层次、多规格的办学中,搞好层次、规格定位。应扎实推进大专教育,逐步扩大本科教育。三是“中心”定位,应坚持以教学为中心,适度开展科研工作的中心定位思想。
1.3 对社会发展需求与学院教育的关系思考,一方面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本校所处的地方特点和优势,寻求自身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要带超前性和预见性地考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什么样的合格人才。为确保合格,应如何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怎样调整专业设置,搞好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
1.4 对学院内部基本矛盾的关系思考:一是如何以质量为根本,正确处理规模、结构、效益、质量之间的关系;二是如何以培养人才为根本,在确保教学工作的经常性中心地位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为社会服务三项职能的关系;三是如何摆正按教育规律办学和服从市场经济规律,接受市场导向的关系。
1.5 办学特色: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医学院校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和重点,学院没有特色,就难以形成优势。鉴于学院所处的环境、自身办学条件,发展方向及特长,坚持办出护理、药学特色,才能在社会上得到较好的声誉。
综上所述,我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可为:坚持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办学特色,以质量为根本,以措施为保证,以需求为动力,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和课程建设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保证本、专科层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限制中专教育规模。
2 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高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提高教育质量是高校工作的永恒主题。在相当一个时间内,教学工作声音不强,教学工作呈滑坡趋势有种种客观上的原因,同时也有主观认识上的问题,即办学指导思想不明确的问题,笔者认为较突出的问题有:
2.1 关于“中心”的争议:就我们学院而言,应从实际出发,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搞好教学工作。当然,以教学为中心并不排斥科研,没有科研,难以提高学术水平,难以锻炼师资队伍,学科和专业的建设缺乏基础,也难以提高教学水平。只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宜也不可能把科研搞得过高。要指出的是,确定了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就要在办学过程中保证这个中心,突出这个中心,在学院工作的各方面,体现这个中心。“以教学为中心”不能只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管理过程。
2.2 正确处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遵循教育规律之间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必然要求教育与之适应。由于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操纵,又由于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有很多不规范的事情会影响到学院内部,所以会出现盲目扩展规模、创收倾斜、乱办学、滥发文凭以及按价值规律经营的倾向。应该明确,学院应主动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以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然而,学院不仅要满足市场经济的当前需要,还要面向未来全面服务,要沿着专业、学问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去寻求知识的真谛,既联系于社会,又超脱于社会。“把治学所必经的超然态度与生活所必须的关心社会事务,彼此如何协调起来”才是高等院校的正确选择。
篇4
常言道:“盛世收藏。”艺术品投资以高额回报,成了资本逐利的天堂。资本的介入,成就了三年来艺术品市场成交量的剧增,并创造出单件艺术品亿元的天价,构成了大量艺术品换手之格局。追逐高额利润的资本性质,决定了其投资为短期行为,而这种短期行为往往是泡沫诞生的温床。这种泡沫若是个别现象,则无碍艺术品市场正常运转。一旦从“量变到质变”,便会造成较严重的后果,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正面临严峻考验。
任何一种经济行为,都是投入与产出过程中的交易行为,都有自身的价值规律与价值体系,若背离基本条件,人为地去透支,结果可想而知。近年来,在艺术品市场中,各类艺术品的成交价格都有大幅度的增长,大部分都是高速率增长。地价、房价、奢侈品涨升之快,让人瞠目结舌,乃至到疯狂的地步。这种疯狂之状,在沉淀于中国人理财深处的“买涨不买落”的理念作祟下,海量跟进,而早期买入者高瞻远瞩,临空杀出,最后一棒的接力者,必然成为“套中人”。诚然,许多精品会在不远的将来,下一轮经济景气中获利,但这个等待是漫长而难耐的。如同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投资者一样,当年挥之天价所购买的梵高大作,至今仍只能挂在办公处,无法变现。这种现象曾经上演过,今天,正在中国延续。
2008年至今,国人们自豪地看到全世界所有的艺术品收藏拍卖现场,那些一掷千金的大多数是中国人。他们觉得扬眉吐气,但没考虑过囊中的银子却被外国人掠去。当西方人高举威士忌欢庆之际,我们大量本可以再造财富的现金资本变成了风险四伏的间接资本。
这是一种相当可怕的非理性投资状态。这一轮盛世收藏的大潮中,民营经济相对集中的地区当属江浙一带。许多企业负债经营,当他们的产品受限时,便将本应扩大生产的资本,转而投入有高额回报的艺术品市场。而收藏本应是长期投资行为,这种短期炒作,必然不利于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艺术品价格飙升使行内真正藏家、专家变得迟钝与恍然,来不及看清形势,却“轻舟已过万重山”。
艺术品资源的稀缺与匮乏,正是艺术品逐利的根本依据,也正是这个特性,吸引市场,吸引资本源源涌入,前仆后继。先知先觉的投资或投机者,正好利用拉高尼头品种,以掩护大量中低价艺术品高价出货,这便是任何资本市场运营基本模式或手段。价值与利益,投资于投机永远并存与较量着,进步与淘汰着。
在高额利润之驱使下,市场参与者各方,必然是利益既得者,也应当是市场健康发展的维护者。但在近两年艺术品市场高歌猛进之际,出于对利益的谋求,自律性已降得极低,行业规则大大失效,政府法令与监管亦有缺失,这种不健全的管理现状,无疑助长了小健康的逐利行为,人们将为此付出代价,市场的错误必然要由市场承担,绝无他途。
当一轮高额利润被获取后,必然是未来几年的低谷,其实,这种状态,既是宏观经济增长趋势的降低,又是市场竭泽而渔的结果。
如此析来,以上种种,亦可视为市场经济、经营、投资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了。这种资本的流动与跨行业现象,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局部与少量不计),但这种资本的逐利行为,过去在发生,现在在继续,以后还会持续。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规则、法制、监管必将趋于完善,非理性投资与投机现象,必然会减少。但人性对金钱的欲望与贪婪,资本的逐利本质,仍将继续。
篇5
关键词:道德治理;价值取向;和谐善治;价值实施
中图分类号:C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7)01-0017-07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是一个传统性消解、现代性生成的过程,其间伴随着新旧交替、传统与现代并存、中西文化交融和各种价值观碰撞,进而产生出新价值观的过程。在这一价值背景下,有可能会导致价值生态失衡,引发信仰危机和价值理想失落,进而造成社会道德的紊乱与失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有鲜明的社会价值导向,以此引领和保证全体人民有共同的道德遵循,整个社会有稳定的内在秩序。”因此,需要通过社会道德治理将社会的正价值取向融入其中,以便营造出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和谐善治的社会氛围。
一、当代中国社会道德治理的价值困境
党的十报告明确要求“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而良好的社会心态需要有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来支撑。当代中国社会道德治理就是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渗透到社会治理实践活动中去,以实现治理过程的价值取向正确和对社会上各种价值观的引导,从而塑造出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念形态,促进风清气正的和谐社会的形成。但是,伴随着全球化浪潮和中国现代化的深入发展,社会价值的多元化、价值理性的边缘化、精神世界的对象化等转型时期的价值现象,共同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道德治理的价值困境。
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显著特征。当代中国不再是单一价值观统摄一切的社会,多元价值观共同作用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是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外深度交流的客观结果,在当代中国就主要存在着社会主义价值观、儒家传统价值观、西方价值观等类型。这些价值观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既相互冲突,又相互包含和促进。然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会对核心价值观形成挑战,使人们容易陷入价值选择的迷茫和混乱当中。近年来,西方价值观及其生活方式以互联网、新兴自媒体等途径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冲击着我国的传统价值观和主流价值观。与此同时,随着传统价值系统的消解,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价值系统尚未获得广泛的认同,造成了转型时期的价值乱象、道德虚无和理想信仰的缺失。如何保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的主流地位就成为社会道德治理的应有之意。
价值理性的边缘化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比较突出的价值现象。市场价值观念的泛滥,会造成以工具理性为内核,以利益为驱动的社会道德评价体系成为经济社会中比较强势的价值取向,其缺点是忽略了社会行为的道德良心和人们的公共善良意愿,专注于功能效用。工具理性契合了“经济人”的行榉绞剑逐渐突破了与价值理性的伦理和谐,将价值理性边缘化,导致道德实利化、庸俗化、虚无化,严重阻滞了社会公共道德和市场伦理机制的健康发展,消解了人们的公共善良意志。市场经济把个人从传统道德规范下的“道德人”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位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强化了个体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主体意识的觉醒。但是,当这种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与市场经济的逐利性和个人的经济冲动结合起来,视个人利益为首要价值目标时,就很容易脱离“社会性”的约束,滋生出自我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产生对社会和国家冷漠的观念。这反而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精神世界的对象化是当代中国社会物质主义盛行的根源。由于市场经济的两面性,即“市场经济把人从过去的人身依附状态中解放出来,这是生产力的极大解放:但这种独立性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因而容易诱发人对物的崇拜,导致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市场经济遵循的‘价值规律’,保证了人在经济生活中的平等地位:但容易导致人的社会生活的‘市场化’,从而使人在物的交易中也成为‘物’”。因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会刺激工具理性的膨胀和科技主义的泛滥,一方面解放了个人自由,凸显了人独立发展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的工具化、物化,人们的行为和精神执着于外在物而非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物化主要表现为物质本位的价值取向,具体表现为人们的行为在日常生活领域里的休闲娱乐的感性化和非理性化使得寻求感官刺激的社会丑恶现象频发:在消费生活领域的炫耀性消费、挥霍性消费、攀比性消费和品牌崇拜等造成拜金主义现象时常引起社会热议。此外,在工具理性膨胀、价值理性边缘化的价值背景下,人们在追求效率和重视功用的过程中,其精神世界也逐步异化,躲避崇高、极端自私、社会凝聚力弱化等精神危机现象频现。人们不断地将自己的精神本性对象化到物质世界中,导致人们被现实生活所绑架,从而在自我本性的追问中迷失,产生对自身存在意义的焦虑。
当代中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当下中国社会尚难以从“对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相对独立性”阶段超脱出来。在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取向、价值理性的边缘化、精神世界的对象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理性弱化,人为物所奴役、对物质利益崇拜等价值观因素将在较长时期内在人们的价值观世界里占据着一定地位。社会道德治理旨在帮助人们找回与生命品质相符的核心价值,以提升人们的精神质量、满足人的价值需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任务。要破除价值困境,社会道德治理需从社会的公共生活和经济生活入手,促使人性最充分地展开,引导人们从“工具人”“经济人”向“公共人”“和谐人”转化,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当代中国社会道德治理的正确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善的社会的当代形态。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当代中国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社会道德治理要围绕着核心价值观来塑造善的社会氛围和实现“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发展”的道德治理目的,在社会道德治理的过程中必须明确中国特色的价值形态。当代中国正经历由传统社会式的家国同构的一元社会结构,转型为现代社会式以市场经济为中心、民主政治为纽带、公民社会为基础的三元社会结构,价值取向多元化成为必然。公共道德、市场伦理、社会权力道德在各自社会领域就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
(一)社会公共道德的价值取向
社会公德治理是道德治理的基础工程,它关系到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的高低。公德是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起点,民众的公德面貌反映了整个国家的道德文明程度。社会公德是人人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它是“千百年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处世格言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社会公德作为公共行为准则,是衡量人在公共领域善恶的基本标尺。只有人人遵守公德,才能形成正常定的公共生活秩序。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形成、丰富和发展的。
社会公德内容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建国初期,“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国民公德,一直是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这与计划经济时代百废待兴的基本国情是相适应的。基于国家视角提供社会公德规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公德风貌,具有强烈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社会主义信念深入人心。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社会伦理转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成为当务之急,社会公德的价值视角也就逐步从阶级国家向公民社会转型。至此“五爱”转型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新的社会公德内容从社会生活层面出发,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明确将社会公德内容概括为: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新的社会公德内容鼓励人们成为一个好公民,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具有鲜明的和谐价值取向。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社会公德内容的不断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将成为常态。社会公德的价值取向也会顺应时代潮流及时更新,为人们提供公共的价值需求。
(二)市场经济伦理的价值取向
我国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最明显的表征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本质决定了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实现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我国社会制度的内在要求,这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不同于西方或原始的市场经济价值取向,而是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导向。
原始的市场经济价值观包括自由竞争、平等互利、公平信用、诚实守法等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在求利动机前提下带有明显的工具性和技术性,被窄化为中性意义上的价值取向。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的社会性质取决于与它所结合的具体社会制度。市场经济主体以获取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具有利己性、谋利性的一面;另外,市场经济主体谋利必须为他人而生产,又具有利他性、服务性的一面。因此,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包含了个人利益与社会服务两个方面。这样中性的市场经济价值观及其二重性,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融合提供了可能。但是,市场经济价值观仅局限于市场领域的工具理性层面,具有促进道德进步和阻滞人的价值发展的两种可能性。尤其是当市场经济价值观蔓延到市场以外的其他社会生活领域时,更容易诱发消极价值观,突出地表现为极端利己主义、消费主义和拜物教等不良价值取向,给道德治理带来了巨大难题。社会主义社会不是市场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是对市场经济价值观的扬弃,更加彰显人自身价值的全面提升。
人民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是集体主义原则在市场经济领域的反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的核心价值取向。它把个人正当利益与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结合起来“合理的个人利益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原则是人民功利主义的核心内容”,抑制了市场经济价值取向中的极端利己观念和逐利行为,发扬了服务社会、利于人民的价值取向。这样既肯定了个人合理利益的客观性、正当性,又以人民的最大幸福作为个人行为的最高价值准绳,克服了狭隘的个人功利主义,实现了个人正当利益与人民利益至上性的完美统一,避免了西方“经济人”和传统“道德人”的伦理困境,使经济人道德化、道德人经济化,促成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和谐统一,为人们得以自由全面地发展提供了价值路径。
“三个有利于”是人民功利主义的具体价值标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三个有利于”是检验一切经济行为的价值标准。不同于传统道义论只重动机而轻效果,也不同于西方功利主义只重效果而轻动机的评价标准“三个有利于”是在综合考虑动机与效果的前提下,突出了效果的重要意义。为人民谋发展,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是“三个有利于”的人民功利主义取向的深刻内涵。总之,只要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都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取向的。
(三)社会权力道德的价值取向
“公民社会权力是指在社会关系中,民间组织和各种诸个人集合以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力。”与国家权力的政府主体不同,社会权力的主体是各种民间组织以及各种个人集合体,其既具有公共性也含有私有的成分。社会权力有组织与群体、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正义性的组织型社会权力是为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而根据共同的价值理念所形成的社会正能量。群体型社会权力是为了某一共同目的而临时聚众形成的群体性力量,其价值取向具有不确定性。非正义性的组织型社会权力是为了贪婪的私欲或错误的正义观念而形成的社会恶势力,如恐怖势力、黑社会势力等,具有相当大的危险性。社会权力的双重属性,需要我们客观辩证地对待,不能因噎废食。加强对正义性、组织型社会权力的培养,对群体性社会权力的规范,对非正义性社会权力的遏止,才是现代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事实上,由于特殊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社会权力在我国的存在与发展并不乐观。古代中国,君主专制、王权至上、人民无权,国家权力绝对支配着社会权力,社会权力附庸于国家。近代中国,国家权力欠缺合法性基础并一直受到外部挑战,无暇或无能顾及社会权力的兴起,使其成为国家权力的对抗性力量。现代中国建立在人民广泛同意的正当性基础上,人民掌握国家权力,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人民成为国家组建的各种组织中的一员,沦为“单位人”,社会权力完全被国家权力所涵盖,基本上只是国家权力的社会延伸。因此,中国历史上的社会权力从未起到保护公民权利、监督国家权力的积极作用,与国家权力的关系长期处于附庸或对立的状态,未能形成良性互动的共治局面。
由于社会权力本身的双重性和受历史传统的惯性影响,改革开放后,我国对社会权力的接纳也经历了一个从控制到引导再到全面认可的过程。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随着市场经济、民主法治、文化多元的和谐社会的逐步形成,社会权力的发展迎来了春天。在全面推M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当下,民间组织作为社会权力的主体得以成为治理结构中的中间环节,成为国家与公民沟通的纽带,为国家、社会、公民的合作共治提供了条件。
当代中国民间组织参与到道德治理的过程之中,需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权力道德的价值取向,才能够发挥强大的道德整合功能。“民间组织道德整合所体现出的公共精神和志愿精神对其他社会成员来说具有强烈的道德示范作用”,而且“推进人道与公正、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政府善治、增强社会核心竞争力是民间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的伦理价值诉求”,必须重视民间组织的道德治理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民间组织已步入正轨,救助弱势群体、保护生态环境、培育公民道德、推动民主政治发展、创造社会资本等,各个方面的积极作用全面推进。由此可以看出,民间组织在行使社会权力的过程当中始终坚持着正当性、合法性、公益性的价值取向。
社会权力道德的正当性价值取向就是要求社会权力必须维护和实现公民权利,推进人民的善治理想。善治是民主政治的发展目标,其本质特征就在于建立国家与社会、公民的新型合作关系,使国家权力社会化,实现还政于民的治理过程。公民自愿合作、认同政府权威是善治的现实基础。“善治有合法性、法治、透明性、责任性、回应、有效、参与、稳定、廉洁、公正等十个基本要素。”民间组织既监督国家权力的有效实施,又推动政府治理转型,参与民主政治进程,为民请愿,催化政府形成和实现善治的各项要素,维护公民权利,制约权力扩张,扩大公民参与和培育公民美德,把正义性的价值取向贯穿至社会权力运行活动的全过程之中。
社会权力道德的合法性价值取向意味着民间组织的活动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推动良法的制定。良法是经过正当程序形成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法规。民间组织往往能够代表一定范围内的群众意志,为了在法律制定和政治决策中体现群众意见,社会权力的积极参与可以保证社会公意的进入从而做出良好的决策。在中国当下,法律法规是民主产生并旨在保护公民权利的,体现了人民意志,社会权力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因此,社会权力的目的、手段、程序等都必须合法,这是社会权力应有的德性内涵。
社会权力道德的公益性价值取向要求民间组织必须有利于公共利益,保护公共利益不受权力威胁、不被私利侵吞。民间组织具有相对独立自治的特性,但并不是在价值取向上可以毫无规制。尤其是正义性的组织型社会权力应该以倡导和实现人道与公正、提升公民素养、增强社会竞争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从而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构建和谐的伦理秩序。在社会公益领域,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时而出现失灵的尴尬,政府以强制求公益而缺乏自觉自愿性、市场以私益激励产生客观公益而易被私利异化,都有造成公益的低质低效的风险。相反,秉持公益价值取向的民间组织具有去私存公、取私为公的公益特性,能够高扬自主自助的志愿精神,提高社会公益的服务效率和质量。民间组织运转的基础应是共同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而不是权力或私利的驱动。在公益实践中,民间组织通过践行公益价值观,不断创造出社会信任、公民合作、优良的社会关系等社会道德资源,提高了公民的公共参与意识和社会诚信水平,增强了社会自治的核心能力。
三、社会道德治理的价值实施路径
党的十提出和强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的战略任务。这就为社会道德治理的价值目标指明了方向。社会道德治理通过调节道德评价、整顿价值规范、治理道德失范等途径以实现善治的和谐社会。但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全面推进,利益格局多元化、价值取向多样化“西潮”冲击、价值中立主义、道德虚无主义等都挑战着社会道德治理的价值实施。社会道德治理必须营造善良社会环境、引导市场伦理、发挥社会权力德性,才是引导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的有效途径。
(一)营造善良社会环境,引领社会公德发展
“如同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社会领域、生态领域需要良好的治理一样,一个社会的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道德人心领域也需要良好的治理,这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当代中国社会道德治理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核心价值取向,引领着社会道德的发展,促进善良的社会环境的形成。但是,由于受传统落后思想的束缚、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以及道德治理乏力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我国的社会道德治理仍要面临着许多问题,如道德信念淡化、社会诚信丧失、道德冷漠、人们内心秩序紊乱等等。因此,需要多措并举地营造出善良的社会环境,引领社会公德良性发展。
古代中国的社会道德治理主要以舆论、内省和习惯等为评价方式,通过树立各种名教观念,借助各种赏罚利诱手段,从而实现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统治。这种社会道德治理方式造就出了臣民意识,对中国影响深远,使得臣民意识至今仍根深蒂固地存于“庶人”的头脑之中,制约着社会主义道德主体的健康发展。即便是当代中国的社会道德治理也存在脱离实际的现象,如惯于自上而下的舆论宣传和空洞说教、注重推崇理想道德、强调义务本位等,大大削弱了社会道德治理的实效。因此,应该扬弃传统社会道德治理观念,在尊重个人的基本权利基础上,把整体本位道德原则与个体取向道德原则相融合,探索出适应现代中国社会的新型道德治理路径。
我们要融合传统道德与现代道德的发展,多维度地治理社会道德问题,关注道德主体间的利益均衡,建立健全规避道德风险尤其是道德突出问题领域的法律法规,以形成道德体系的法律支持;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善恶观念的道德正反教育,做到知行合一;改良传统的风俗习惯,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营造出公序良俗环境;充分发挥政府的道德职能,构建道德秩序,缓解道德危机,推进道德变革,健全道德赏罚奖惩机制。总之,社会道德治理要引导全体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确立客观公正的道德评价标准。
(二)规范市场伦理机制,践行人民功利主义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最根本上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这种变化相应地伴随着社会利益结构多元化,个人利益得到前所未有的承认和一定程度上的鼓励,进而触动了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由此,在经济伦理领域出现了“爬坡论”“滑坡论”“道德代价论”等争论。不可否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起了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出现了诸如更加重视个人而忽视他人、利益超越道德成为人的行为动机、传统美德淡化、有偿服务代替无私奉献、实现经济利益成为幸福和成功的重要尺度等现象。由于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伦理道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人们的道德判断往往依据传统的价值标准,从而出现普遍的道德忧虑。经济发展不是道德退步的原因,也不是应付出的道德代价。利益结构的调整引发了新旧道德的冲突,表现为经济道德的危机。道德变迁是由旧有价值观念向新塑价值观念转型的过程,要分清新旧道德两种不同的道德危机。只要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道德观念就是合理的新道德。加速旧道德的转型,消除新道德危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道德体系是市场道德治理的基本价值目标。
市场道德规范与其他社会道德规范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它们不能相互评判或侵入他方领域,否则就会出现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交换化、金钱化的泛市场行为进入社会生活就会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极端扭曲的价值取向出现。党的十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就是针对泛市场行为的道德治理。积极引导市场伦理机制建设,纠正不端道德行为,倡导践行人民功利主义是集体主义价值原则在市场经济领域的客观反映。
市场伦理机制建设必须按照利群、互利、利他的人民功利主义的市场道德原则进行。利群原则就是指经济发展要有利于全体人民,维护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这就要求经济发展做到效益结合速度、效率兼顾公平、局部和目前服从整体与长远,所有经济决策和市场规范行为都要基于此才具有伦理合法性。互利是对市场伦理运行机制的要求,通过正当手段使个人利益与他人或社会利益得到共同增进,在必要时放弃个人利益以图社会利益的发展。互利是低层次的集体主义,不同于大公无私的高层次集体主义,互利是兼顾集体与个人利益。利他是对市场交往伦理机制的规范,表现为无私奉献和先公后私两个层次。为了最大限度地增进全体成员利益而做出必要的牺牲,是人民功利主义利他精神的价值体现。将人民功利主义的价值原则契合到市场伦理机制的建设当中,是治理经济道德危机的根本之策。
(三)合理发展民间组织,发挥道德治理功能
民间组织是社会权力的主体,作为社会道德治理力量发挥着社会自治的功能,也承接了部分政府转移的职能而具有一定的社会管理权力。我国的民间组织的产生具有深厚的社会根源。慈善传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影响着现代民间慈善事业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了社会活动空间,为民间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活动场域,政府体制改革向服务性职能倾斜,使得民间组织的社会能力得以扩大,中产阶层的形成充实了民间组织的人力资源等等,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现代民间组织在我国的兴起。民间组织具有市场和政府无法代替的作用,它能在某些场域很好地弥补市场或政府调控的失灵。尤其是在社会公共事业领域,民间组织提供的无偿公共服务更具时效性和针对性。
篇6
关键词: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DF411 文献标识码:A
1 运作土地需要遵守的原则
第一,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以人为本”的内涵特征决定了城市土地经营只有以市场为依托,通过市场机制的运行,在集聚经济和竞争的作用下,才能使土地实现其自身价值,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最有效利用。
不过因为我们国家并没有形成健全的市场体系,在运行时常常会遇到一些阻碍因素,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合理的方式来控制土地行情。国家的这项制约活动应该按照经营的思想来开展,将国家的调节力和市场本身的发展放到一起,目的是为了实现更好的效率。
第二,互相协调。要想真正的实现国家经济以及整个社会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仅仅的依靠国家或者是群众的工作是做不好的。土地运作关系到很多歌机构,比如市政以及园林等等,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这些相关的单位认真地配合,而且要发挥人民的作用。
第三,确保总体利润最优。总体利润最优具体的讲就是通过利用较少量的资源尽量的获取数量最多的服务或者是物品等。它是城市前进的必然规定。不管是将土地用作何处,都应该将其和生态连接到一起。目前的和谐思想就是规定要协调好经济以及社会等等之间的关系。所以,要想确保综合利润最优的话,首先就需要做好经济利润以及环境和社会等等的。
2 “以人为本”的城市土地经营策略研究
城市土地经营――经营城市的核心政府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经营城市是城市化发展研究的新思路。政府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如土地)、人力作用资本(如路、桥)及其相关的延伸资本(如路、桥冠名权)和其他经济资源要素等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营,并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实现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使城市快速健康发展,最终实现城市资产最大程度的保值、增值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任何一个城市获取的任何发展都少不了一项关键的依托条件,土地。它是城市意义最为关键的一项资产,土地运作的品质和城市的运作是否优秀有非常大的关联。所以,要想做好城市的运作好动,首先就要做好土地相关的工作。通过合理的运作土地,确保其具有一定的效益。不过土地运作和通常意义上讲的土地开发两者之间是有非常显著地差异的。土地运作应该在确保其经济价值以及生态和社会价值有机协调。所以,这项运作活动并非人们思想上人为地通过土地来获取财富,而是确保骑在市场以及政府的指引下获取最合理的资源处理。根据“以人为本”的内涵,发展是以广大人民为本。站在地域的区分点上来看,需要协调不同地区的发展速度,尽力的降低彼此之间的差异,确保国家上下不同地区都可以获取有效地前进。所以,土地运作,并非单纯是为了城市的前进来开展的,需要确保城乡间的有机协调。
3 完善土地收购储备结合上述原则及对城市土地经营的多年研究。专家认为,土地收购储备是最有效的土地市场经营运作机制。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非常显著地意义,不仅可以提升城市土地的使用比例,合理的配置资源,同时还可以合理的保护土地,在做好效益的时候合理的增加国家的整体调控水平,确保土地可以为广大群众带来显著的福利。
土地收购储备的运作程序可以简单化为“土地收购――土地储备――土地供应”3个环节。要使其达到“以人为本”的目的,需要在所有的步骤中认真地分析人民的切身利益问题。
首先,收购。最常见的收购措施有两类。第一类是对国家的没有利用的,出让或者是到期等的一些土地开焊收回工作。第二是国家征收集体土地,形成颓增城市用地。通过这些环节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该项活动涉及到很多方面,不单纯有城市的,还有农村的。人本思想规定该项活动应该将城市土地以及农村土地有效地综合到一起去分析考虑。
城市扩张征收集体土地,且征收土地的范围必须严格控制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范围内。为保证农民的长远利益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定必须体现严格保护耕地的指导思想。通常为了确保被占地的农户的权益不受损失,必须依据确认农民集体土地的财产权利,按市场经济规律制定征地补偿办法,落实安置责任,为失地农民提供长远社会保障,赋予农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申诉权等原则制定征地制度,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结合当前的粮食问题和土地保护的综合原则来看,收购活动的主体方式城市,也就是说,为了确保社会能够合理前行,土地运作需要做好自身的挖潜工作。不过,因为许多久远的问题存在,在收购目前的土地的时候,容易出现权益矛盾现象,而且在后续的开发以及整理的时候会耗费大量的出清资金。所以,要想合理的开展好此项活动,必须要结合国家的监督才可以实现其效果。
其次,开发以及后续的工作。当做好储备工作以后,相关部门就应该积极地对上述的土地开焊合理的利用。而且还应该适时地对社会颁布信息,做好市场运行工作,避免出现资源不合理利用的状况。做好市政规划工作是土地合理的使用所必须的条件。结合人本思想的规划活动,主要是为了切实的将群众的活动环境更加优异,确保城市可以合理的显现出人性。我国目前参与城市土地整理的主体大多是政府或政府委托的有关机构,造成城市土地整理过程中的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程度很低,严重的影响了土地开发。因此可以通过结合市场来开展活动,这样既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政府垄断了城市土地供应的同时,还要求其控制土地供应总量,并运用土地供求和价值规律,适时适地地供应土地,使城市土地经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对于经营性用地的出让尽量采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招标、拍卖方式,防止土地资产的流失。
结语
“以人为本”揭示了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地经营城市土地既是协调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作为城市最重要资产的城市土地的经营,推进了存量土地的盘活和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有效地保护了耕地和农民的长远生计,推动了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障,也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档案管理,现代化,法制化,市场经济,企业改革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3-0182-01
一、引言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方式产生了较大变化,企业的管理方式与经营模式也逐步发生转型。在崭新的市场环境与政治环境因素中,中国企业将共同面临着一个融合了经济发展、技术进步、政治转型等多种因素的新时代和新挑战。档案管理工作贯穿于企业发展的自始至终,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记载和记录,同时也是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下,深化企业的档案工作改革,探索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与法制化发展之路,对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二、当前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企业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随着中央和地方专业主管机关的撤并与改组,很多企业不再具有对应的专业主管机关,这必然会使部分企业档案工作的管理出现某种真空。其次,由于企业正逐步走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档案工作管理中也遇到不少问题。其一,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疲于进行业务监督指导,因而无法集中力量进行有关业务标准、规范、法律、法规等的制定;其二,除了国企以外的其他企业,大部分对于档案行政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无法正常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滞后不前。在当前形势下,档案作为企业资产,其管理工作的好坏完全由企业自身的重视程度来决定。
对于上述问题和现象,我们需要深刻分析其成因。首先,撇开外部因素,单从档案工作自身来讲,笔者认为造成企业档案工作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现行企业档案工作微观管理方式植根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此受到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成本、低效益的影响,这也是根本原因;其二,企业档案工作基本上沿袭了原有的工作模式和思维方式,滞后于企业改革的步伐,因此无法适时服务于所属企业单位;其三,企业档案本身产生一定的效益隐蔽性,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档案管理的计量化难度,间接造成企业管理层忽略档案工作。在当前形势下,为了保障企业档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深化企业档案工作改革,实现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是企业档案工作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促进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基本措施
档案管理现代化主要依靠以下三方面内容来实现:
第一,企业管理者要更新观念,增强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意识。
要实现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认真贯彻执行各级文件精神,不断强化档案管理现代化意识,大胆探索符合档案工作自身特点的规律。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站在管理层的角度,领悟出档案管理在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服务中的地位,从而推进企业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档案管理体系。档案管理部门应该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以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基点,制订恰当的档案工作目标、任务、方针、政策,提高档案管理质量,增强企业档案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第二,档案管理机构要和利用人,更新设备,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培养新型档案人才。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的深入,各行各业的档案数量逐步增加,因此档案管理工作对专门化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同时依靠人工手段进行档案管理也已经远不能适应其发展。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特别是超媒体的出现,提高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程度,这就需要企业领导及档案管理人员,以新的观念看待事物,使用现代化技术设备,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发展。档案人员的知识结构要高、中、低配置,年龄结构要老、中、青配置,选择有真才实学、有实干精神的人才来从事档案管理工作。
第三,企业要重视企业档案的利用价值,充分利用档案资料来实现对企业投入的回馈。
对企业而言,档案是企业建设、生产、经营活动的记录和汇总,是企业信息资源的汇集地与成品库。档案本身具有较高的技术经济价值,而且这种价值是一种“潜在的价值”,该价值只有被企业重视和利用,才能够体现出其效益。因此,当代企业应该着力于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和帮助。
四、档案管理法制化的建议与对策
档案作为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是国家政权和各种社会主体运行的真实历史记录,是支持其运行的法律依据。在企业,档案伴随着企业生产、经营、建设、发展和管理活动而产生,随着企业进步而发展。为了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国家和企业都需要以法治的角度来规范档案管理。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档案管理的法制化提出几点看法:
第一,企业必须树立牢固的法制意识,建立完善的档案法规体系。
法制意识的确立是建立依法管理档案的基础条件。市场经济是一种规范经济、法制经济,市场经济的确立改变了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与产品经济的运行方式,相应的行政规则、行政手段、行政机制也逐步转变为法制形式的规则、手段和机制,与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供求规律等要求相适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有了极大的提高,依法办事已成为企业职工的普遍行为。因此,要求企业档案工作者掌握法律武器,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依据法律开展有效的工作。对于企业而言,档案工作人员应该学习和宣传《档案法》等相关法律文件,在企业内部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充分意识到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法制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法律来严格约束档案管理工作,保障其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拓宽了企业档案工作的范围与内容,扩大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领域,也提高了其作用和影响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针对企业档案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通过立法手段加以解决,构造科学、合理、配套、符合我国国情和企业特点的档案法规体系,制定近期立法计划,做好已有档案法规、规章的清理和档案法规汇编的续编工作,规范依法治档新机制的运作。
第二,强化行政执法机构,加强监督检查工作。
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企业机构如何变化,管理人员如何精简,必须明确企业档案的行政执法机构。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档案行政执法职能不能削弱,企业要保证档案行政执法人员的力量。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依法治档机制的前提,也是市场经济对依法加强档案管理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档案部门要调整自己的工作手段,强化档案法律武器和依法治档,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调整手段,行政手段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档案部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手段,企业档案部门必须调整工作手段,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例如在现代社会中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舆论宣传手段;其二,强化监督,开展执法监督检查是企业档案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建立健全企业档案法规以后,关键在于执行法律,档案部门要充分利用法律赋予的职权,做好档案执法监督工作,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
参考文献
[1] 门恩侠;企业档案保护工作探讨[J].哈尔滨轴承;2008年01期.
[2] 安成莲;浅谈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J].一重技术;2008年04期.
[3] 张晓慧;试论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提高企业档案管理水平[J].商业经济;2011年05期.
篇8
随着公路建设规模的扩大,公路施工的机械化作业程度不断提高,使得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机械设备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机械设备不仅是施工工具,同时也是具有经济价值的经济实体。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设备在发挥使用价值的同时,也应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设备管理模式。
建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设备管理模式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完善设备的基础管理工作
设备的各项技术指标如完好率、利用率、维修、保养费用、利润率等,是设备使用效率、盈利与否的依据,应加以重视与完善,改变设备基础管理资料不实、流于形式的现状,力求做到原始数据的准确、真实,能如实反映和监控机械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
2 设备管理应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设备作为价值资产,通过使用实现保值与增值,要求管理者必须根据市场经济中的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及利益最大化规律进行市场化运作。设备管理者只有积极主动地了解施工项目的工程概况、施工特点及所需设备的类型、数量、使用时间等,合理编排设备的使用、维修计划,对设备进行统一计划、统一调度、统一配件和油材料供应,实行集约化管理,才能以最小的使用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3 制定年度利润率指标,实行全员目标管理
设备利润率指标石设备管理由功能性向效益型转变的重要标志,是衡量设备经营管理好坏的标准。指标的确定应根据设备的技术状况、新旧程度、利用率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科学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利润率指标。设备管理者要将年度指标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到每台设备、每位员工身上,实行全员管理。以年度利润率指标为依据,制定相应的收入与支出标准,并制定奖惩办法,充分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千方百计实现年度利润率指标。
4 制定合理的台班数计算办法和台班单价
台班单价应根据设备的新旧程度、技术状况、作业效率等综合考虑,分出档次,不能一刀切。收取台班费时,双方以诚实为原则,如实结算台班费。通过收取合理的费用,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促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使双方获益,实现双赢。
5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
设备的管理最终还是对人员的管理,设备在市场上的竞争就包含着对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与设备维修人员的竞争。首先,设备管理者应加强学习,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勇于开拓市场,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利用率。其次,加强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使他们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保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操作、维修、保养工作能正常进行。另外,要培养员工树立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使设备在项目施工时能全面按合同要求工作,为施工单位提供优质服务。
对设备使用通过市场化运作,确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管理原则,对控制设备的投资规模,注重投资效益,促进设备的优化配置,实现设备的保值与增值必将产生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5.1 有利于公路施工企业控制设备投资规模,注重投资效益:由于公路施工企业设备投资占用资金大,专业性强,一旦离开公路施工市场,在其他领域就难以使用,并发挥效益。因此,设备的技资规模应从实际情况和经济效益角度出发,树立投资回报意识,科学决策,进行市场调查和技术论证,减少或杜绝盲目购置设备,控制无效技人和低效技人。在资金紧缺、市场风险较大的情况下,采用租赁、入股等多种经营方式为我所用,不失为既满足施工要求又降低技资风险的两全之策。
5.2 有利于设备的优化配置:建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设备管理模式,能够将设备管理从工程管理体系中分离出来,以集中统一管理,有偿使用设备,独立经济核算的方式自主经营。设备管理和工程管理双方职责明确,反映了机械化施工能力与专业化施工技术之间的互补关系,确保施工能力与施工技术的协调发展,优化设备配置。与此同时,设备管理者与工程管理者转变思想观念,做到占有一台设备,就要想方设法发挥其最佳效能,提高设备运营效益,推动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5.3 有利于盘活存量设备资产,促进设备的不断更新:传统的设备管理思想只注重设备管理的功能性,侧重于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而忽略设备管理的经营性,没有发挥出设备的经济效益。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设备管理模式就是要以经济效益为导向,强调技术管理与经营管理相结合且以经营管理为目的的科学管理模式,通过单机成本核算,结合年度设备利用率、完好率、利润率等各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对比,
篇9
【关键词】婚姻法;家务劳动;离婚财产分割
家务劳动,是指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为满足家庭成员的生活需要所从事的劳动,包括料理家务、抚养子女、照料老人等。家务劳动虽不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却可以为家庭节约经济成本,从而间接增加家庭的财富。我国《婚姻法》第40条规定“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以下简称“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然而,家务劳动补偿制度规定严格以致在实践中适用困难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文章从对《婚姻法》第40条规定的质疑出发,指出在离婚财产分割中确认家务劳动价值的重要性;接着,考察典型国家关于确认家务劳动价值的立法经验;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在离婚财产分割中确认家务劳动价值现实路径,为我国家务劳动的立法保护建言献策。
一、问题的提出:对《婚姻法》第40条规定的质疑
综合分析《婚姻法》第40条的规定,我们可以将我国现行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行使条件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夫妻双方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即实行夫妻约定财产制;第二,夫妻必有一方在共同生活中对家庭付出了较多的义务,这是启动家务劳动补偿请求权的原因条件;第三,家务劳动补偿请求权的行使时间限于离婚之时。明晰规范内涵之后便进入法律的适用环节,那么问题来了:这一条文规范的内容是否切合实际?适用率如何?是否能够切实地保护家务方的平等权益?争对以上疑问,我们将分别从家务劳动补偿请求权适用的三个条件进行分析,给出回应。
首先,从法定夫妻财产制的角度考察。调查显示,城市居民中仅有2.7%,农村居民中仅有1.1%的夫妻有采取约定分别财产制的意愿,绝大多数夫妻认为,采取共同财产制有利于稳定家庭关系,巩固夫妻感情。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财产做出约定的有13.2%,不约定的占49%,特殊情况下做出约定的25.1%,不清楚的为12.7%。透过数据,我们了解到,我国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实行约定财产制的比率均较低,而有实行约定财产制意向的居民比例则更低,这直接导致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适用范围有限。进一步说,司法实践中极少数提出家务劳动补偿请求的案例也正是因为夫妻双方没有适用约定财产制而导致败诉。
其次,我们看适用本条的第二个条件:夫妻一方对家庭付出了较多的义务。对此的疑问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第一,如何把握“较多”一词的程度要求,可否量化;第二,主张多承担家务劳动的一方应当如何举证。就司法实践来说,一方面对“较多的义务”的裁量标准没有定性、支持“较多义务”的证据范围不明;另一方面,依据“谁主张谁举证”的规则,家务方面临承担败诉的风险。
再次,我们看权利行使的时间。《婚姻法》第40条规定,家务劳动补偿权的行使时间仅限于离婚时。由此引发的问题是:即使夫妻双方约定实行分别财产制,多承担家务劳动的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也不得向另一方请求经济补偿,这会加剧家务方对家庭的依赖,相应地,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离婚的自由。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关注《婚姻法》第40条关于家务劳动补偿请求权的规定过于严格导致实践中适用困难的问题。考虑到家务劳动消耗成本,产生物质和精神收益,并且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在离婚财产分割中对其予以确认,是夫妻双方地位平等在人格独立和财产处理方面的必然要求,符合公平合理的财产分割原则,实属必要。
二、典型国家关于家务劳动价值确认的立法经验借鉴
在肯定家务劳动价值的基础上,考察典型国家关于家务劳动价值确认的立法经验,以期为自身法律的发展完善提供参考。
《美国统一结婚离婚法》第307 条规定:财产分配时要考虑“每一方对婚姻财产的获得所做的贡献,包括一方以操持家务的方式所做的贡献”;《英国婚姻诉讼和婚姻财产法》规定:在离婚诉讼中财产分割应考虑“婚姻双方各自对家庭财产做出的贡献,包括以照管住宅或家庭的方式做出的贡献”;《瑞士民法典》第164 条规定:负责料理家务、照料子女或辅助配偶他方从事职业或经营事业的一方,有权请求他方支付一笔的款项,供其自由处分。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德国1957年颁布《关于在民法领域男女享有平等权利的法律》,将家庭法上的家务劳动定义为一种职业,且保留至今。德国家庭法关于家务劳动的规范主要包括一般规定和具体规定两个层次。首先,一般性规定体现在《德国民法典》第1360条:“婚姻双方互相负有义务,以其劳动或财产为家庭提供适当的生活费。如果婚姻一方承担家务劳动,则以劳务为家庭提供生活费义务,在通常情况下即通过从事劳务而得到履行。”其次,具体规定有效地配合家庭法一般规定的实施:一方面,婚姻关系解除后,家务劳动的职业性体现为婚姻一方享有的生活费权利。即,婚姻一方若不能负担其生活费,可以依照第1569条的规定向另一方提出生活费请求,将家务劳动职业性延伸至婚姻关系解除之后;另一方面,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家务劳动的职业性突出地体现在个人所得税法和家庭法的配套实施上。根据2005年10月1日《德国个人所得税法》第10条第1款第1项的规定:婚姻生活的实际开销,收入高的配偶每年可将其收入中的13805欧元转让给收入低的配偶,这13805欧元从收入中减去,不必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法上的规定,实质是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家务劳动职业性价值的及时承兑。
综上所述,美国、英国、瑞士和德国关于家务劳动价值确认的经验各有特色,其共性之处在于肯定离婚财产分割中应当考虑家务劳动价值要素。其中,德国将家务劳动定义为一种职业的做法具有较强的前瞻性,是家务劳动社会化和人权保障强化的大势所趋,具有示范性意义。
三、离婚财产分割中确认家务劳动价值的路径展望
肯定家务劳动作为离婚财产分割的考虑因素,理性借鉴典型国家关于确认家务劳动价值的立法经验,并结合文献研究,笔者对如何在法律层面确认家务劳动的价值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将家务劳动作为国家正式职业列入全国职业分类和标准职业分类表,明确肯定家务劳动作为一种职业的法律地位。
明确肯定家务劳动的作为一种职业的做法已在德国取得成功实践,就我国家务劳动的发展和保护现状来说,肯定家务劳动的职业性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方面,从人权保障的应然角度说,将家务劳动规定为一种职业,无论是对于夫妻中的家务方还是专门从事家政劳动的工作人员来说,都是对其劳动价值的积极肯定,有利于提升其工作的自尊心和认同感,进而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从客观条件发展的实然状况来看,市场经济环境下家务劳动的社会化为肯定家务劳动的职业属性提供可能。
第二,尊重价值规律,建立家务劳动价值评估体系。
在尊重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家务劳动价值评估体系,也即量化家务劳动价值,有助于更好地突出家务劳动的职业性,并为司法层面确定家务劳动补偿请求的数额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鉴于婚姻关系的人身属性,对家务劳动价值的确认,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标准,同时须考虑夫妻人力资本及预期利益等方面的因素,综合全面地对家务劳动价值进行评估。同时,应依据社会发展状况及时调整部分必要的评价指标,不断完善家务劳动价值评估体系。
第三,进一步完善家务劳动补偿制度。
进一步完善家务劳动补偿请求制度,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其一,扩大家务劳动请求权的适用范围,将实行夫妻共同财产制的家庭涵盖在内,如此规定既与我国绝大多数夫妻均实行共同财产制的客观情况相符,也有利于引导夫妻双方树立利益共同体价值取向。其二,扩大家务劳动请求权的行使时间,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和离婚时均可提出。因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允许权利人提出经济补偿的请求,一方面是家务劳动职业性和有偿性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直接体现,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规避义务方为准备离婚转移财产而导致补偿不能的情况。其三,准确界定夫妻家务劳动收益的范围,将家务方配偶的期待财产权和人力资本收益纳入夫妻共同财产范畴。
四、结语
家务劳动是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婚姻法》第40条赋予家务方在离婚时向对方提出家务劳动补偿的请求权,但由于其适用条件规定严格,在实践中遭遇适用困难。考虑到肯定家务劳动价值是夫妻双方地位平等在人格独立和财产处理方面的必然要求,笔者提出在离婚财产分割中确认其价值实属必要的观点。接下来,考察典型国家关于确认家务劳动价值的立法经验,美国、英国和瑞士关于家务劳动价值确认的经验各有特色,而德国将家务劳动定义为一种职业的做法具有较强的前瞻性,符合家务劳动社会化和人权保障的趋势。最后,笔者提出在我国离婚财产分割中确认家务劳动价值的现实路径:第一,将家务劳动作为国家正式职业列入全国职业分类和标准职业分类表,肯定家务劳动的遏制也行;第二,在尊重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家务劳动价值评估体系;第三,进一步完善家务劳动补偿制度。
参考文献
[1] 王洪.婚姻家庭法[M].法律出版社,2004.
[2] 王琪.家务劳动的经济价值及其法律保护[J].法学论坛, 2007(4).
[3] 何群.论德国法上的家务劳动及其启示[J].政治与法律, 2008(4).
[4] 李双荣.论家务劳动补偿制度[J].社科纵横,2005(2).
[5] 蒋月.夫妻的权利与义务[M].法律出版社,2000.
篇10
【关键词】电力市场;供电企业;现状;营销策略
一、电力市场现状问题
1 市场营销意识贫乏
供电企业的核心就是电力营销,供电企业的经营活动必须服务于市场营销,由于电力企业作为国有经济部门成员之一,通常存在着一系列国有企业出现的问题,如内部机制不完善,缺乏竞争意识,思想落后,仍存在垄断经营管理的优越感。从目前电力市场来看,大部分供电企业的观念都比较落后,经营思想死板又不以市场为向导,公司内部人员缺乏创新精神,不懂如何转变营销意识,在对市场充分不了解的情况下,而盲目的开展活动,从而造成电力产品销售困难,供电服务质量差,使得供电企业在市场背景下处于劣势地位形成了电能需求量大但供应不足的现状。因此供电企业必须遵循以市场需求为向导,以效益为中心的市场经济原则。
2 供电企业营销管理机构不完善
目前,供电企业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体系不健全,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存在安全漏洞风险而企业内部又没有及时调整内部的管理结构,没有按照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设置专门的营销机构来应对在营销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3 产品质量不过硬和价格制定标准不科学
针对客户对电力产品质量的要求,供电企业必须使供电电压合格率,供电频率,电力谐波这三个衡量质量标准的指标达到考核的水准。否则供电质量不合格无保障,则会损坏高档用电设备,降低设备使用率。再者从电力价格制定标准中不难发现电价只是简单的考虑电压的差别,而不考虑负荷率的不同,则也就不能反映出销售企业在不同电压的情况下产生的不同区别。
4 服务观念陈旧,服务手段落后
由于电力企业长期处于垄断经营,供电部门以管理的身份出现在消费者面前,服务态度不礼貌,服务观念淡薄,服务的设施不够先进又没有一个有效的管理手段,不能够及时地解决用户的问题,则无法提供优质服务。在现今的电力市场背景下供电企业必须提高服务质量,把客户至上,为客户服务作为对电力企业员工工作的宗旨。
二、供电企业应对策略
1 转变营销体制,确立创新营销策略
首先,企业要充分了解市场发展的形势,及时转变电力市场营销的经营思想,树立正确的创新的全方位的市场观念,结合市场经济价值规律在市场经济中发展的作用,强化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新型的创新电力营销理念应该着重的从企业的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要观念创新,要形成“营销围绕客户转,其他围绕营销转”的营销服务思想。第二要组织创新,要按照电力营销的管理模式来建设,加强管理与控制,组织与协调,服务与监督的功能。第三要市场与技术创新,供电市场多呈买方市场,有时供过于求,这就需要供电企业抓住大型企业以及私营高耗企业用电市场,转变供电模式,开采天然气、石油液化气、煤炭、沼气,利用风能、太阳能、水能来缓解供过于求的市场。
2 完善电力营销管理机构,实施员工奖惩策略
作为供电企业员工一名,企业的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服务的质量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供电企业应制定奖惩政策,对于具有一定素质和服务周到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来提高其工作的效率。用奖励的政策作为优秀员工的评估标准。另外,供电部门要改革内部机构,健全电力营销管理机构,形成以多层次,高水准,高效率为结构的以责任制为核心的电力营销管理机构。
3 电力营销优质化服务策略
供电企业的优质化服务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它是开拓电力市场,扩大电力销售渠道的重要手段,提高供电企业经济效益、职工素质、树立企业形象及知名度的重要途径。所以建立以客户为主线的资源分配统一的业务流程为供电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提供一份独特的优势。服务的宗旨就是要以人为本,以客户的需要为需要,学会进行主动服务,开展便捷的、高效益的服务。一切以“用户就是上帝”为中心开展服务体制。
4 有效利用电能,开展需求侧管理策略
利用高科技和经济手段,转移高峰电力引导低谷电力需求。根据电力需求的多样性,鼓励居民科学用电,供电企业可利用负荷率电价,节日电价,季节性电价,居民低谷用电电价来引导用户,来自由选择用电的方式和时间,从而提高电网用电的水平,均衡用电占有资源。以科技为推动力,来实现环保的,绿色的能源利用,把需求侧管理效果纳入综合资源规划,从而达到高效率的收益和利用率。
5 制定适应电力市场需要的营销价格体系
为促使电力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应建立和发展科学的、多层结构的电价体系。以成本为主,合理利润,合理利用,公平,平等的产品定价原则来制方针。减少用电管理中间层,整顿不合理收费,实施优惠折让电价,使电力企业能自主经营,自负赢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