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常识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8: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考古学常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市场营销职能的核心是 ( )
A.市场交换 B.满足需求 C.提供商品 D.引导需求
2.拉美一体化联盟成立于 ,标志着替代了拉美自由贸易联盟 ( )
A.1956年 B.1960年 C.1978年 D.1980年
3.用来如实反映市场经营状况的一种市场研究,如了解企业的销售增长率,是 ( )
A.探索|生研究 B.描述性研究 C.因果性研究 D.预测性研究
4.运用全球化营销战略的关键在于 ( )
A.营销目标的转变 B.市场的全球化 C.经营哲学观念的转变 D.了解全球市场
5.产品的品质、品牌和商标、包装、式样等属于产品的层次中的 ( )
A.核心层 B.有形特征层 C.附加利益层 D.无形特征层
6.购买汽车,一般可获一年的免费保修服务,属于 ( )
A.单纯的有形产品 B.附带服务的有形产品
C.提供单纯的服务 D.主要提供服务、附带提供有形物品的产品
7.在技术创新阶段,企业的技术开发者对待技术转让的态度应该是, ( )
A.不宜转让技术 B.可以转让技术
C.不能转让技术 D.必须转让技术
8.由于服务贸易提供的是非实物形态的某种特殊使用价值,因而又被称为 ( )
A.无形贸易 B.有形贸易
C.实物贸易 D.技术贸易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l2分)
26.补偿贸易
27.服务贸易总协定
28.跨国公司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9.简述技术贸易的特点。
30.考核中间商的标准有哪些?
31.简述从企业本身的经营发展看我国企业发展跨国经营的必然性。
32.简述制定较高(或较低)的转移价格的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8分)
33.“我们在中国市场的目标是,发展30个区域、2000家加盟店和14000名专业经纪人。到明年年底,预计我们会有250家一300家加盟店,在中国房地产公司的排名将提至为前三位。而后年21世纪不动产一定能成为中国的房地产组织”。这是日前比尔·亨特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的最新消息。
随着房地产中介市场的发展、行业内竞争的加剧以及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顾客已经不满意将自己的需求托付给不负责的中介,而对中介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种情况下,一些中介公司不得不开始考虑从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以及依靠可信赖的大品牌来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以吸引顾客,中介经营模式面临着深刻的变革。
中国幅员辽阔,而且地区差异显着,采取两级授权的策略方式,即在中国总部拥有整个内地的授权,而由中国总部授权给当地的一家合格企业成立该区域的21世纪区域分部,行使行政管理及后台支持、培训、管理、监督的职能;再由该区域分部发展下面的加盟店从事具体的房地产中介业务,通过这种两级授权,真正使管理、经营本土化,从而根本上杜绝了外来品牌“水土不服”的通病。
比尔先生认为,这种体系对他们在中国市场上的业务发展起了非常迅速的作用。因为他们在挑选区域性的合作伙伴时,更加看中的是在当地的影响力,我们对合作伙伴的要求是要有良好的操作实力和能力,包括资金、管理、渠道,以及背景和方方面面社会资源的整合等。比如在选择南京的合作伙伴,就要求对南京的市场非常了解。对合作伙伴提供其使用他们的体系并给以相应的支持,这样就可以很快在当地市场发展起来。
比尔先生还认为中国房地产中介市场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首先,必须严格执行执照颁布的法律规定,而且一定要关闭没有资质的公司,需要对这些中介公司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方面的培训,然后对经理人进行销售方面的培训,强化相应的激励体系。
阅读案例后请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国际特许经营?(2)结合案例分析采取特许经营方式的好处。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8分)
34.宝珠产品是红地公司开发的产品,市场价格为20元/每件,需求为1000件。若其他条件不变,价格涨至25元时,需求量降为800元。问该产品的价格弹性是多少?为了增加利润,红地公司是否应该提价?
篇2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1.先秦作家作品
(1)诗歌——《诗经》与《楚辞》
《诗经》:“诗三百”,第一部诗歌总集,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六义”。与《书经》、《礼》(《周礼》、《仪礼》、《礼记》)、《易经》、《春秋》合称“五经”。
《楚辞》:收录屈原等人的作品,“楚辞体”又名“骚体”。代表作《离骚》,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2)散文——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论语》(后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专集,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墨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
历史散文:《春秋》(第一部编年体)、《左传》(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国语》(第一部国别体)、《战国策》(《国策》)等。
2.汉代作家作品
(1)赋文——贾谊的《过秦论》
(2)史书——《史记》(开纪传体之先河,“二十四史”“前四史”)和《汉书》(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3.魏晋南北朝作家作品
(1)诗歌——“三曹”、陶渊明(东晋,第一位田园诗人)和乐府诗双璧
(2)史书——《三国志》(西晋陈寿)和《后汉书》(南朝范晔)
(3)文学理论——《文心雕龙》(刘勰,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
(4)小说——《世说新语》(刘义庆,第一部笔记体小说集)
4.唐代作家作品
(1)散文——古文运动(“韩柳”)、刘禹锡(字梦得,《陋室铭》)、杜牧(《阿房宫赋》)
(2)诗歌——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阶段
初唐:“初唐四杰”和陈子昂。
盛唐:两个流派(“王孟”为代表田园诗派和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为代表的边塞诗派。苏轼赞王维“味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和两大诗人(李白、杜甫。杜甫组诗“三吏”、“三别”),另有自号“四明狂客”的贺知章。
中唐:新乐府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元稹和白居易“元白”,白居易“叙事诗双璧”(《长恨歌》和《琵琶行》)
晚唐:“小李杜”(杜牧《樊川文集》)。
5.宋代作家作品
(1)散文——唐宋家(欧阳修《六一诗话》,“三苏”中苏洵《六国论》)、范仲淹和沈括(《梦溪笔谈》,我国第一部科学作品)
(2)词——婉约派和豪放派
婉约派:北宋有柳永(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乐章集》)、欧阳修、秦观,南宋有李清照(易安居士,《漱玉词》)和姜夔。
豪放派:北宋有苏轼(开豪放一派)、范仲淹,南宋有辛弃疾(号稼轩,《稼轩长短句》)、陆游和文天祥。
(3)史书——司马光(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与《史记》一起被誉为“史学双璧”)
6.元明清作家作品
(1)戏曲——元代有关汉卿(我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王实甫(《西厢记》,张生和崔莺莺)、马致远(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明代有汤显祖(《牡丹亭》,又称《还魂记》),清代有孔尚任(《桃花扇》)。
篇3
“恩卡纳西翁号”建造于墨西哥,是17世纪西班牙两大商船队(它们是当时西班牙的经济命脉)中的一艘。尽管它沉没处的水深才12米左右,它却躲过了盗劫,保存状况很好,船身下半部分依然完整,主要是因为被埋在河底的缘故。当时,墨西哥和秘鲁的金银矿给西班牙王室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为了把这些财富从美洲运到欧洲,西班牙殖民者派战舰护卫商船队。在送货至西班牙后,这些商船在装满欧洲商品后掉头,重返西班牙各殖民地售卖。
在美洲迄今已发现大约16艘西班牙沉船,但它们都已被严重盗抢。就算没遭抢掠的船只,也被海洋细菌和船蛆破坏殆尽。因此,“恩卡纳西翁号”的发现对考古学家了解17世纪西班牙船只(当时造船没有图纸)很有帮助。对这艘船的调查已经揭示了有关它的建造的一些细节。例如,当时的造船工使用了沙子、石灰和卵石的一种混合物来覆盖船体,让船更稳。
古人送葬也用花
位于西班牙坎塔布里亚的埃尔米龙洞有大量的石器时代和铜器时代考古遗存。该洞自1903年起为人所知,但对这里的系统性考古调查直到1996年才开始。到了2010年,在与坎塔布里亚下马格达林时期(马格达林时期指1.7万年前到1.2万年前。下马格达林时期,即马格达林时期快要结束时。)对应的土层中,发现了一处墓葬遗址。此墓中包含一名35~40岁女性的骨骸,墓的位置在洞壁和一块自洞顶掉落的石头之间。这块石头上的各种雕刻有可能与此墓葬同时代。骨骸及其所在沉积层的颜色发红,可能表明古人在埋葬中使用了赭石,因而这些骨骸被赋予“红女”之名。
研究人员调查了“红女”下葬时期的环境条件,分析了和骨骸一起保存于沉积层中的花粉、孢子。在马格达林时期,埃尔米龙洞周围和整个坎塔布里亚地区都很干冷,当地的稀疏树木主要是松树和桦树。然而,到了下马格达林时期,当地气候转好,树木覆盖区域增多,还出现了榛子树。在“红女”所在的土层,并且只是在墓葬部位的土层,研究人员发现了高含量的藜科植物花粉。而在埃尔米龙洞其他部分的相同土层中均未发现这类花粉,这表明这些藜科植物是被人为带到这里的。
在排除了这种植物在这里的其他可能用途――例如食用或药用后,考古学家认为最可能的解释就是完整的鲜花被放进墓中。至于是为了祭奠还是为防臭而把鲜花放入墓中,尚不可知。此外,藜科植物的花朵小,通常为白色或黄白色。但古人如何看待它,目前依然未知。
蛇的祖先是什么样子?
蛇类显示出惊人的多样性。陆地、水中和树上都栖息着蛇,迄今发现的蛇超过3400种。然而,科学家对蛇何时开始演化以及从哪里最先演化、它们的祖先有怎样的外形和行为特征所知甚少。通过对73种蛇和蜥蜴的基因、化石及解剖结构进行分析,科学家最近重建了始祖蛇的基本情况。蛇很可能起源于陆地而非水中,起源时间是在白垩纪初期(大约1.285亿年前,这一时期与许多种类的哺乳动物和鸟在地球上的迅速出现匹配),起源地点很可能是在劳亚古大陆。始祖蛇可能拥有一对小小的后肢,捕食软体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这些猎物的个头大于当时蜥蜴捕食的猎物。虽然始祖蛇不限于吃很小的动物,但它们那时并未演化出通过收缩身体来制服比自己个头大的猎物的本事。尽管许多始祖爬行类白天活跃,始祖蛇却被认为在夜间活跃。直到大约4500万年前到5000万年前,蛇才开始有在白天活动的习惯。因为随着夜间温度越来越低,蛇的夜间活动可能受限。上述研究表明,蛇之所以能在演化历程中成功占据一系列栖居地,部分原因是它们能穿行长达11万平方千米的面积,这个面积比蜥蜴的大4.5倍左右。它们还能栖居在一般而言会限制陆地动物蔓延的环境中――在演化历史中,蛇多次入侵水生栖息地。
超级海蓝宝石
最近,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一块海蓝宝石。这块海蓝宝石被雕割成方锥塔状,高35.3厘米,重达2千克,是宝石界中不折不扣的“大胖墩”。它在1980年发现于巴西一块更大的结晶花岗岩中(可以说是一块更大的海蓝宝石中),其三分之二惨遭挖掘者破坏,被丢弃,只剩这三分之一的成块保存完好。它明洁无瑕,切割出的独特花纹使之成色更佳,好似从内部自行散发出光芒。后来,这块宝石交由德国著名的宝石第一刀本特雕琢,最终雕刻出这块重达10 363克拉的巨大海蓝宝石。
冷天致死数量是热天的20倍
极端天气导致更多的死亡,这是常识。科学家以往更注重对极端热浪的影响进行研究。但一项大规模跨国(涉及包括中国和巴西等在内的13个国家、384个地点的超过7400万人,时间跨度长达27年)新研究发现,寒冷天气比炎热天气引起的死亡人数高19倍。
蝴蝶喂食器
您有想过,像香妃一样,吸引无数的蝴蝶来到您的身边,或者来到您的阳台上吗?一款小物可以帮助您召唤蝴蝶――这就是蝴蝶喂食器。想象一下,美艳动人的蝴蝶在您家阳台热闹沸腾、猛烈扎堆,是不是画面太美,美得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呢?装满自制蝴蝶食物的喂食器可以放在阳台上,也可以找绳子DIY挂在亭子里或树干上。遵循以下几个步骤,就可以吸引那些美丽蝴蝶在您的窗前停留一段时间了!
1,给蝴蝶制作美味的饮料
混合一定比例的白砂糖和水,煮沸搅拌,糖完全溶解。为什么要煮沸呢?因为煮沸后可减缓细菌的滋生。如果不进行煮沸这一环节,您就必须每1~2天熬一次糖水,重新更换食物,否则会很快滋生细菌,可能会伤害蝴蝶。
2 摆放海绵宝宝大功告成
在盘中放上几个海绵,将糖水混合物滴落在海绵上,直至海绵喝饱了糖水,这样一份含糖量高的蝴蝶高能饮料就做好了,再装饰上几朵仿真花,就可以吸引蝴蝶了。高能食物对蝴蝶来说十分重要,因为这样有利于它们补充在飞行途中消耗的能量。您提供的糖水相当于蝴蝶采的花粉。
篇4
“星期8小镇”是国内首家面向未成年人的,以职业体验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型科普场所。这个“小镇”借助真实的场景道具和专业的游戏内容设计,让青少年通过扮演不同职业,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由于这里的活动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少年体验真实社会,因此成为上海市的少年儿童们学习科技知识的理想场所。
角色扮演内容丰富
“星期8小镇”是专为少年儿童打造的迷你“小社会”。在这座体验馆里,有50多个风格各异的主题馆,让孩子们可以在其中扮演飞行员、医生、警察、电工、主持人、工程师、科学家等70多种职业角色,通过6~8人的团队合作,完成馆内预设的各种任务。
不同于“过家家”式的儿童游戏,“星期8小镇”模拟了真实社会的经济生活。这就是说,体验馆里有一套自己的经济系统,来此体验的儿童可以体验到成人打工赚钱、消费、储蓄的全过程,了解家长的钱的来历。
在模拟“赚钱”的同时,他们也学到了不少科学知识。比如说,扮演飞行员,可以在“航空馆”了解空气动力学方面的知识;扮演消防员,可以在“消防局”亲身实践消防“安全攻略”;扮演电力工程师可以在“电力公司”掌握清洁能源常识;扮演汽车维修工可以在“轮胎馆”学习交通安全与法规等等。
举例而言,扮演飞行员职业的“航空馆”,其外观是一架接近真实体积的“民航客机”。在一位“星期8小镇”工作人员的引导下,6名身着民航飞行员制服的儿童可以像真正的飞行员那样走进经过一定简化的“驾驶舱”,根据工作人员的指导“各司其职”,按下一个个开关,最后推动操纵杆,看着“驾驶舱”里电脑屏幕上模拟的滑跑场景,让飞机“冲上蓝天”。这个过程虽然短暂,却可以让孩子们大致了解一架飞机从离开停机坪,到抵达目的地过程中可能经历的所有事情,相当于亲自驾驶了一次大型客机。
“考古学”职业也提供了不少关于文物发掘和保护的科技知识。孩子们戴上野外工作的遮阳帽和护目镜,穿上保护服装,拿着塑料铲和小铁桶,来到栩栩如生的“考古现场”。听工作人员讲述完文物发掘方法、注意事项和发掘地特征后,孩子们就开始进行一场“模拟考古”,将挖出的文物装在铁桶里,经工作人员“鉴定”后,又重新埋到“挖掘现场”里,为下一批体验者提供方便。
“星期8小镇”致力于打造“开心玩乐,扮演角色,体验社会,了解规则”的仿真环境,将科普知识与科学、环保理念植入游戏,让孩子可以“玩中学”,并做到“学以致用”。在扮演成人角色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提升动手能力、协调统筹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战胜挫折能力等4大关键能力,提升科学素养与综合素质。
“经济模拟”引人注目
到过“星期8小镇”的孩子,往往会对“小镇”里的“经济系统”印象深刻。“星期8小镇”有一种名为“E币”的“专用货币”。虽然E币只有5元和1元2种面额,却可以满足“星期8小镇”里所有“经济活动”的需求。
在“星期8小镇”里,每一份工作的工资通常是5元E币。“考古馆”里设有一个埋着“兵马俑”的沙坑,孩子可以挖沙考古,每个工作时段的底薪是5元E币,如果找到了宝藏还有额外的奖励。在“鲜花馆”中完成塑料插花,“报酬”也是5元E币。“星期8小镇”里那些人气非常旺的“科学技术类”职业,也同样有“工资”的设置。孩子们在“驾机飞行”、“治愈病人”、“修好电路”等体验劳动之后,不仅学到了相关的科技知识,而且对理财有了初步的认识,可谓是精神和物质“双丰收”。
更有趣的是,在“星期8小镇”里,E币还可以购买一些真实的物品或者服务。在“消费馆”里,孩子们交20多元E币的“培训费”,就可以自己制作食物。他们也可以用自己的“收入”,为父母购买爆米花或者租用棋台,体验“用自己的收入孝敬父母”的感觉。
“嘉年华”走出体验馆
“星期8小镇”受到上海市民的欢迎,而且还在武汉等城市开了“连锁店”。在此基础上,“迷你星期8亲子嘉年华”大型角色体验科普活动又在2008年10月出炉。
“迷你星期8亲子嘉年华”可以说是“星期8小镇”的“精简版”。这项活动结合“星期8小镇”既有的参与式、互动型科普特点,精选医师、警察、母婴护理员、消防员、验光师、牙科医生、创意小画家、电力工程师等受欢迎的职业角色,打造迷你版的“儿童科学生活体验馆”。
比如,在星期8小镇——儿童科学生活体验馆中,孩子们能体验“验光师”与“医生”等角色,通过参与者的角色扮演与“工作”实践,了解掌握相关科普知识。“小小验光师”不但可以接触到全新的爱眼、护眼及眼镜对视力矫正作用的知识,这里还有最先进的验光机器,自己动手操作,检查视力,体验“验光师”的工作内容。还能通过镜片抗冲击的实验,了解小小镜片的生产工艺,科技发展对日常生活的点滴影响。
“小医生”的体验首先要以实习生的身份,了解基本的医务常识,接触并使用听诊器、血压计、专业的x光读片灯、心电监护器、无影灯等;同时要面对各种突发状况:外伤出血怎么办?对溺水者怎样进行人工呼吸?轻微骨折如何使用绷带包扎?在实践中成为一名合格的“急救员”。
在各类展会、校园互动、社区路演等活动中,“迷你星期8亲子嘉年华”频频亮相,为儿童及其家庭带来有关各行各业的科普知识。在2011年上海市科技周期间,该项目进入世博园区中国馆的“快乐科普园”板块,在短短7天的展示时间里,“星期8小镇”展区接待游客近2000名,体验的儿童超过500名,获得了市、区领导与广大市民的肯定与好评。
到目前为止,“迷你星期8亲子嘉年华”已在上海、广州、武汉、济南等4座城市举办了20多场活动,直接参与者超过10万人次。
【基地简介】
“星期8小镇”是专为5~15岁孩子创建的角色扮演主题乐园,旨在通过情景体验,让少年儿童了解不同职业的运作方式。
上海市的“星期8小镇”体验馆面积达7000平方米,以2/3的比例打造真实生活场景。在体验馆内,有医院、银行等45个主题馆,让少年儿童可以通过角色体验活动,激发自己的潜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大部分“星期8小镇”的主题馆都有专属的角色服装,以便让儿童完整体验相关职业的工作流程。部分职业装更是直接翻版自主题馆赞助商的职业制服,如飞机机长服、消防员服、医师服等,可以第一时间帮助儿童进入工作角色。
为培养少年儿童的独立性,同时保证体验过程不受干扰,大部分主题馆不赞成家长陪同进入。但他们可以通过主题馆的玻璃墙观看孩子的体验过程,感受下一代的成长。
【专家点评】
篇5
语文:与唐宋史实和文化遗产有关的文化散文可以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设计综合试题。命题者也可以“西湖峰会”为切入点考查关于南宋诗人、词人的文学常识。
历史:毋庸置疑,《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单元与本素材密切相关。注意落实该单元内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灿烂的宋元文化等知识。
地理:杭州位于长三角地区,注意识记该区域内的主要城市上海(沪)、南京(宁)、杭州(杭)以及河流湖泊等其他重要地理事物。
素材回放
2010年10月,“相约西湖”文化活动暨南宋文化周在西子湖畔隆重揭幕,活动吸引了考古学、思想史、艺术史、文物学等各个领域的各类学者。
“相约西湖”活动是杭州市高端文化品牌之一,之前已经成功举办过八届,每一届都有一个特定的文化主题。2010“相约西湖”文化活动的主题为:还原一个真实的南宋,恢复一个伟大的记忆。
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南宋王朝就在杭州建都138年。最近几年,对南宋历史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杭州市政府更是大打“南宋牌”,陆续投入巨资进行“南宋皇城遗址保护工程”,最大限度地恢复杭州作为南宋皇城的历史风貌。
南宋历史研究之所以成为热点。更主要是源于一个宏大的历史文化主题:中原文化中心的南迁。2010“相约西湖”活动不仅仅展现了南宋社会与生活的文化主题。还试图去追寻和探讨北宋乃至辽、金这一时期的历史原生态空间。只有从这样的历史视角出发。方能窥得“中原文化中心南迁”之后,江南文化的历史演变过程。
篇6
残留在摩亨约・达罗中的核战争痕迹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用于实战的核武器,是1945年8月6日从日本广岛上空投下的原子弹。不过这一历史性常识可能需要加上“有史以来”这一附加条件才行,因为在遥远的史前阶段,人类很有可能已经经历过核战争。
“史前阶段的核战争”,这一惊天动地的假设虽然很难让人马上信服,但是在古文献、古文明遗迹中都发现了为数不少的、能够佐证这一假设的痕迹。
其中最有名的应该就是摩亨约・达罗都市遗迹,这个暗藏着远古之谜并长眠于巴基斯坦信德省境内的遗迹,于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800年之间,在印度河流域文明中繁荣一时,而摩亨约・达罗也是当时规模最大的都市。
自1921年该遗迹被发现以来,虽然历经多次挖掘调查,但直至今日,其都市的全貌仍未明朗。不仅如此,随着挖掘工作的展开,许多彻底颠覆主流考古学常识的事实被公之于众。
最早提出古代核战争痕迹学说的是,英国的大卫・W・ 达维伯特和意大利的艾特雷・文森特,他们是研究古代史的搭档。
两位研究学者推断,印度两大叙事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中有关于古印度发生核战争的描述。于是两人于1978年前往当地进行实地考察后,发表了《公元前2000年的原子弹破坏》一书,提出了大胆且极具冲击性的假设。
这个假设的可信度究竟有多高呢?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摩诃婆罗多》中提到的某种武器从天而降时的相关描述吧!“一柱炽热的烟雾火焰,像一万个太阳般明亮,熠熠冲天而起。它是一种无人知晓的武器,是钢铁的雷霆,死神的信使,它使整个城市化为灰烬。”“狂风骤起,云朵轰然升起,尘土和砂石如雨点般落下,尸体被烧焦难以分辨,头发和指甲全掉落。连食物也变得有毒了。”
恐怕任何一个了解广岛和长崎惨剧的现代人在读了上述描写后,都会认为这描写的是遭受核武器攻击的城市吧!
那么实地考察的结果是什么呢?与摩亨约・达罗相毗邻,有一块半径约400米的、被黑色玻璃质砂砾满满覆盖的地区,被当地人称作“玻璃城”,两位研究专家就在这里有了惊人的发现。
这座“玻璃城”中的玻璃质砂石,专业术语称“托立尼提物质”,该物质是砂砾在高温熔化后,又迅速冷却成玻璃状的一种人工矿物。1945年,美国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开展了世界上首次原子弹三位一体实验。当时因核爆发产生的高热而熔解的砂石,形成了玻璃状的物质,这便是其最初的由来。
除了“托立尼提物质”,两人还通过现场发掘出的扭曲成旋涡状、玻璃化的壶,以及因高温而半熔化的砖块等古代遗物推断出,“玻璃城”就是核爆的中心地。
“从目前观察到的痕迹来看,爆炸所带来的高温破坏只在瞬间便完成,其程度在我们现有的技术阶段中,只有核武器能达到。也就是说摩亨约・达罗因在其上空爆炸的数千吨核武器而变成了一座死城。”
《月藏经》中讲述的古印度核战争
还有一些古代文献能够佐证古印度核战争之说。比如佛典《月藏经》中就有以下记述:
“当时虚空中,大声震于地,一切皆遍动,犹如水上轮。城壁碎落下,屋宇悉圮坼,树林根枝叶,花叶果药尽。”(空中传来巨大声响,须臾之间大地颤抖,天地万物都被卷动其中,犹如水上的波轮在转动,满目尽是残垣断壁,支离破碎,树木花草都被连根拔起。)
这些描述暗示了核爆发生时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诸有井泉池,一切尽枯涸。土地悉咸卤,剖裂成丘涧,诸山皆焦然,天龙不降雨。苗稼皆枯死,甘蔗劫贝药,生者皆死尽,余草更不生。雨土皆昏,日月不现明,四方皆亢旱,数现诸恶瑞。”(一切水源都干涸殆尽,大地变成不毛之地。地表绽裂,山丘成为了溪谷。山脉燃烧,却不降一滴雨水。农作物干枯,寸草不生。冬季到来后,日月皆隐去了踪迹,天地之间唯有无尽的黑暗肆意蔓延。)
《月藏经》中描述的这一地狱般的景象,是释迦牟尼对末法时代来临做出的预测。但是,也许这并非简单的预言。释迦牟尼是存在于公元前5世纪左右北印度的人物,或许他将太古时期古印度爆发的核战争经历,编纂成了具有警示意义的预言。
如今印度全境还有许多未经调查的疑似核战争痕迹的遗迹。
比如美国历史学家雷尼・诺巴肯所著的《消失的种族之谜》一书中就有提到,夹在坎吉斯河流域中部和拉吉马哈鲁丘陵之间的区域有一处石造遗迹,由于超高温导致巨石熔化相连,并且由于表面坑洼不平而产生了一些孔洞。
此外,在德干高原密林内的石造遗迹中,能够看到石壁上残留着因超高温而熔化的痕迹、因炽烤而开裂的石头等,建筑物内部还有玻璃化的、熔化后又结晶化的石造生活器具。
前苏联时期,同样在德干高原进行调查的莫斯科科学协会的考古学家雷克萨德鲁・格鲁伯夫斯基就在《寻找太古之谜》中写道,这里出土的人骨上检测出的放射能量要高出一般古遗迹正常值的50倍。
索多玛和蛾摩拉是因为核爆炸而灭亡的?
宗教典籍《圣经・旧约》中也有提及古代核战争的段落。诸多的古文明研究学者都主张索多玛和蛾摩拉毁于核爆之中。
索多玛和蛾摩拉是曾经真实存在于约旦低地的城市(现在的死海)。该城虽然曾经繁华一时,但由于居民日渐堕落、罪孽深重,耶和华不得不审判罪恶,将全部居民和整个市镇从地面上抹杀殆尽,仅留下了信仰虔诚的罗德一家。
然后――
“太阳自地面升起时,罗德逃到了琐珥。主将硫磺之火自索多玛和蛾摩拉城上空降下,把那些城和全平原,并城里所有的居民,连地上生长的草木都毁灭了。罗德的妻子因为不听警告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就变成了一根盐柱。”(《圣经・创世记》19章23-26节)
不仅是圣经研究学者,就连科学家也对《圣经・旧约》中这段著名的灭亡故事十分关注,提出火山爆发论、大地震论、小行星冲击论等等,虽然有各种版本的假设,但却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定论。
但是仅仅一颗原子弹所蕴含的威力,就能在一瞬间毁灭广岛和长崎这样的大城市,因此核爆论渐渐受到世人的瞩目。
若是从核爆论角度来分析,上述引文中这些令人费解的记述和表现手法就都说得通了。
比如“太阳自地面升起时”这句,或许就是人们目睹了核爆时产生的令人目眩的闪光而写出的。而罗德的妻子变成了“盐柱”,则可能是因为核爆时暴露在强烈的热射线、放射线之中,保持着站立的姿势瞬间死去,但是经历灾难的人不了解真正的原因,仅仅因为其死去的状态与那些形状怪异的盐柱十分相似,就如此记录了下来。
还有迹象显示死海周边遭受着惊人的高温烘烤。古希腊地理学家、历史学家斯特拉冯在他的《地理》一书中写道,“死海地区有被火熔化的岩石,起火的原因不详”。
另外在死海一带还有一种数量众多的黑色石头,被称作玻璃陨石。这种石头与前文提到的托立尼提物质一样,是砂石在超高温度下(至少2500度)熔化又迅速冷却后形成的玻璃状物质,通常都是陨石冲击形成的。
但是死海周围既没有陨石冲击后产生的陨石坑,也没有发现过陨石的踪迹,所以肯定有其他的原因导致了2500度的高温。(有记录称广岛发生核爆时其地表温度为3000-4000度)
《圣经・旧约》的《以赛亚书》中也有一些记述可以佐证核爆论:
“巴比伦素来为列国的荣耀,为迦勒底人所矜夸的华美,必像上帝所倾覆的索多玛、蛾摩拉一样,其内必永无人烟,世世代代无人居住。亚拉伯人也不在那里支搭帐棚;牧羊的人也不使羊群卧在那里。”(第13章19-20节)
这是公元前8世纪,预言家以赛亚预言巴比伦倾覆的诗篇,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暗指索多玛和蛾摩拉遭受了高浓度的放射性污染。
目前我们尚不知索多玛和蛾摩拉究竟起源何处,不过《创世纪》写成于公元前5世纪,《月藏经》有暗指古印度发生核战争的内容,与之类似,这一段发生在史前的核爆经历很有可能被作为犹太教・基督教的训诫性的信仰传说,编写进了《圣经・旧约》之中,并代代相传了下来。
卡帕多西亚――作为核掩蔽所而建造的地下城市?
远在土耳其的卡帕多西亚也因为古代核战争的痕迹而备受瞩目。在这片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的荒凉地带,遍布着圆柱形的岩石和各种造型的奇石群。一般观点认为这里的石灰岩因常年的侵蚀而逐渐形成了如今的奇观,不过古代核战争论的支持者们则认为,这些由红褐色、褐色、白色、粉色等等各种颜色组成的条纹状岩石表面,恰恰是被强烈高温焚烧过的最好的证明。
更值得关注的则是建造在卡帕多西亚荒凉地表之下的巨大地下城市。这些大大小小共计约250多个的地下城市中,规模最大的当属德林库尤,这个巨大的空间有着120米长的通气口、配有52眼水井,能够容纳2万人同时居住。
为什么要建造规模如此之大的地下城市呢?由于有教会的痕迹,所以有推测认为是基督教徒们为了躲避迫害而隐居于此,事实上,历史上自公元1世纪起,其后几个世纪间基督教徒都居住于此。但从整体来考量,这座地下城市的规模实在是太大了。
德林库尤是一座共计12层的巨大地下城市,而2014年还发现了一座新的巨大地下城市。新发现的地下城市规模约46万平方米,地下道路最深处达到了113米,比德林库尤还要大出3成之多。
有专家认为虽然现在还有为数不少的地下城市未被发掘,但是整体来看这里足足可以容纳数十万人。我们不难推测这座规模巨大的地下城也许并非出自基督教徒之手,而当时的基督教徒们只是利用了现有的设施资源。
那么,修建这么一座规模巨大的地下城市其目的究竟是什么呢?也许它就是核爆的避难所。
卡帕多西亚的所在地安纳托利亚地区,还有哈吉拉努、阿拉加霍裕克、恰塔霍裕克、卡拉霍裕克、哈拉巴等诸多遗迹,这些遗迹中都残存有厚度达50-100厘米的、被高温破坏过的土层。上世纪60年代,德国考古学研究所克鲁特・比特路博士在对其中一处遗迹进行发掘调查后明确表示:“就算这座城市中贮藏了大量的可燃物,然而一般火灾产生的温度是绝对无法将建筑物的砖墙熔化成赤红色的土块,也无法将石头烧至皲裂的。”
遗留在世界各地的高热破坏痕迹
其实,在世界各地还有很多地区残留着被高温破坏的痕迹。
秘鲁的萨克塞华曼遗迹,其山体表面的岩石和建造城墙的花岗岩岩块上均有玻璃化的物质。
巴西的Sete Cidades遗迹,巨石表面有变成玻璃状的物质,还有赤红色的金属熔化后牢牢粘于岩壁之上。
苏格兰的城堡遗迹群。60多座城堡中最有名的当属矗立在Tap o'Noth山丘之上的史前遗迹,包围城堡的墙石表面均有玻璃化的现象。
篇7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胡颖峰
宜丰天宝古村,青山环绕,清流穿抱,一百多幢明清古建筑静静伫立,它的温厚不仅在于景致,更在于其人其事。长篇小说《天宝往事》以天宝古村为蓝本,展现了晚清民初江右名家——墨庄刘氏家族的沧桑变迁。这是一个商贾家族,振兴纸业,声震朝野,“产业救家族”,名门闺秀李秀珠破族规、做女雷公、走纸棚的传奇故事富有现代气息,拐子举人做擘头的故事不同凡响。这同时又是一个书香世家,科场仕进,宦海沉浮,刘家玉做了官要让黎民百姓过上富足安稳的日子,刘开柏中不了举也要办乡村职业书院造福百姓,从书斋书本中闯出一条路来。故事就在这两个层面上交织并进着展开,时代与家族、历史与人的命运互相影响,家国同构,写出了一个旧时代的“中国梦”,抒发了一腔赤子情怀,思力不浅,气魄不小。
这是一部有根的小说,它的根就扎在作家刘建华生活的宜丰这片土地上。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作家必须有一个用他的一生来辨析和陈述的地方;如果没有一个地方能让他激动,没有一种生活能让他愿意付出许多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去书写,真正的写作也就无从开始。中国人对故土、家乡和家族的感情是很深沉的,对于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那个埋葬了自己祖先的地方,很多人都存有神圣的情感。如何理解自己生长的地方,背后隐藏着一个作家是如何理解中国人的情感和现实。这个地方不仅是地理学意义上的,也是文化学和精神学意义上的。
我们看到,以往很多地域小说写作的重点不在地理背景,而在土地上的人;人物是主旨,地域只是背景。但到了现在,很多地域小说对于地志描摹的比重以及地域意识有逐渐增强的趋势,地域开始被赋予一种崇高的象征地位。地方书写被认为是凝聚认同人的存在、凸显地方特色、保存地方文化记忆的策略。《天宝往事》这部小说体现出的文化性色彩,便突出了一种写实的正确性。作者是土生土长的宜丰人,她以自己生活的亲身经历,为这一方地域留下了精彩的笔墨文字,其中关于天宝古村的历史,关于这一方地域的婚丧嫁娶、起居饮食、阁楼建筑、风俗习惯、地方歌谣等事项,关于传统土纸制作的工序流程、行销售卖等,作者都了如指掌,这使她写起来得心应手,一气呵成。这让我们看到,当一个作家在一个地方扎下根来,真正研究透一个地方、一族人群,包括把这个地方的野史、稗史、民间故事都熟读,把这个地方写好写透,那么这个地方就可能成了作者风格化的一个标记。
篇8
新课程的课程目标“过程与方法”特别提出要培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科思维方法。所谓“论从史出”,就是你评说历史的任何一句话都要有史实依据,不能凭空想象。怎样解决“史论脱节”这一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最常见也最实质性的问题呢?本文尝试从日常教学实践和教研活动中提取可借鉴的案例,以期与大家共勉。
一、究科生之际晓培养之可能
1.初中历史与社会的特性
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中关于历史的内容是研究历史的,属于史学,也可以称之为历史科学,科学性是历史学的基本特性之一。历史科学所承担的任务旨在探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特殊规律,以及总结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论。这种实证性又是通过搜集、整理、解说、连缀证据、寻求确定性赋予的。更重要的是,历史学科思维的基本特点之一是重视论证意识,这是学习历史必须树立的常识。从入门学习就要树立学生的实证性意识,这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也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的基本素质。
2.史实的推陈出新
目前,各种各样不断被挖掘和发现的史实,正逐渐并最终取代原先陈旧的、落后的但曾被世人视为亘古不变的史实,这一过程极大地推动了学术研究不断涌现新成果,促进了历史研究的繁荣与进步。其中,考古学之于历史研究的意义之重大,可以说是毋庸置疑的,这一点是研究者们的共识与常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历史考古学所作出的贡献越来越突出,如不断发现新的文字资料,包括殷墟甲骨刻辞、青铜器铭文、战国与秦汉的简牍、陶文及封泥,以及历代碑刻、墓志等,这些出土文献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前所未见的新的文字史料,具有极其独特的证据价值。
3.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从生理和心理发展看,初中生已开始进入基本能力培养的良好时期。这一时期,作为思维的主要器官――大脑日趋成熟,为初中生的思维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并产生了许多新的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是思维的创造性进一步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构成主体,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协同发展成为中学阶段最突出的特征。此外,初中生的独创性有了一定发展,他们能创造性地学习、独立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在独立意识增强的同时,他们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总之,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我们培养他们的论证意识创造了极佳的机会。
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提高证据意识可以通过加强对证据的认知,训练和培养重视证据、积极收集和运用证据的思维习惯和专业精神,树立证据核心价值观实现。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领导者和合作者,首先必须树立尊重史实的态度。
1.转变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什么”讲得比较多,“为什么”分析得比较少,告诉学生现成的结论比较多,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得出结论的比较少。因此,学生往往倾向了解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即知道历史上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而对于历史事实发生的过程、原因、结果、影响则更多地接受历史教科书中的现成结论。这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导致的最终结果是,许多学生对教师告知的结论产生依赖性,变得没有主见,只会揣摩教师的意图和参考答案,缺乏创造能力。因此,历史教学的方式应由传统讲授向探究性学习发展转变,教师精心设计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收集各种资料,推断其真实性。根据不同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获得充分的证据,再考虑到历史背景、多种解释与观点、分析变化与延续等,然后综合地得出精辟客观的历史判断。这种转变的重点在于强化史实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论点的论证作用,符合新课程发展提出的“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
总之,教师要创造良好的环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培养实证研究能力。
2.更新知识储备
教师应该深入探讨教学内容的学术依据,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刨根问底。如关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史实新解、历史解释,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让自己的历史课具有时代性,同时善于将史料推陈出新。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固然可贵,但我认为普通史料的新利用更重要。教师仍然要放在研究旧的普通史料证据上,不能围绕现成的材料不断地炒冷饭,机械地根据某一类固定的思路、简单地重复运用于论证同一个问题,善于将旧证据推陈出新。最重要的是摆脱旧的思维定势和方法的束缚,运用新视角、新方法,证明新问题,使证据本身蕴含的信息最大化、多元化、立体化。但要特别警戒的是,在操作实践中,这种独创性地运用证据的理念主旨绝不是标新立异,以新奇取胜,更不是前人旧说,另立新说。
3.正确对待学生的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学生置于发现、探索证据的位置,放手让学生读、说、议,教师则适时点评。教师的点评只是从中起着转承起合的作用,不可长篇大论。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在探索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分析研究证据材料,可能会得出与教材或教师不同的结论,对此,教师不能一棒子打死,因为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得出结论时,学生是否会运用历史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只要没有政治错误,学生能够言之成理、自圆其说的都要加以肯定,对于不得要领的学生,则要善加引导肯定其对的思路或加以提醒鼓励其深入思考,直到得出结论。面对学生的不同见解,我们要给予有力的理解、支持、保护和鼓励。
一节优秀的历史课,必然具有某种历史味道。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必然要选择和呈现相关史料,史论结合地对历史进行评说,对学生的思考成果给予合理的评价。
三、付诸保护行动,诠释历史论证意识
让学生明确人们的生活本身就是“正在发生的历史”、“历史证据就在我们身边”,周围的长辈就是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见证人,由此发动学生自主寻找身边历史有关的人或物,通过访问长辈,调查本地历史,从自编的家史、家谱中进一步查找史实并集中起来,相互交流,进一步了解国家、地区及家庭生活变迁的历史轨迹,感受和探究历史。学生既学会搜集和处理史实,又锻炼社会交往与合作的能力,充分体现历史学习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篇9
关键词:艺术学;学科分类;欣赏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艺术学在百年前由德国学者提出后,已得到普遍认同。上世纪三十年前始由宗白华、马采两位先生先后介绍到中国,并对此学科也做了相当全面、深入的研究。四十年代吕斯百先生掌中央大学艺术系时,正名为“艺术学系”,拟增设研究部,是中国大学中第一个正式的“艺术学”命名的系。九十年代,东南大学重新建立“艺术学系”,由张道一、凌继尧和笔者三人以“艺术学”的“艺术原理”、“艺术美学”和“艺术史”三个方向学术带头人申报成功第一个二级学科“艺术学”博士授予权。在此前,已经在国家学科专业目录中成功增补了二级学科“艺术学”,而之所以能成功增补一个新的二级学科,也是有大量的学术论证为前提,这可以在那一段时期相关出版物中了解。
我自1998年后主要和台湾文化研究机构及大学合作,从事文化田野调查及教学工作,相忘于大陆艺术学界的争论。今年“国际视野下的艺术史”研讨会虽然已是第二届,在我却是第一次参加。感知十分鲜明:这就是一方面艺术学被越来越关注,突出的标志就是设立艺术学的大学有大量增加。但另一方面有些专家对艺术学的某些基本概念有歧见,实质性研究进展甚慢,有以艺术理论取代二级艺术学科的议论,还有“艺术学既不是艺术哲学,又不是艺术科学,是一门独特的人文学科”的判语,这就令我大感意外,不敢苟同。
学术争论,不必客套,我直率提出以下两点,聊供诸位专家参考。
一、学科的分类
有论者提出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概念(至于知识怎样成为一个体系,论者未说),由此出发否定二级学科“艺术学”的不明确、不必要。凌继尧先生在会议小结时也提出:对历史上的研究成果,你可以不认同,但不能绕着走,视而不见,甚至全盘推倒。我认为也许是论者并不知道以前的研究成果,才导致认识上的模糊。
二级学科艺术学的框架是什么?1996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艺术学研究丛刊》中,有张道一先生提出九个方面:1.艺术原理。2.中外艺术史。3.艺术美学。4.艺术评论。5.艺术分类学。6.比较艺术学。7.艺术文献学。8.艺术教育学。9.民间艺术学。他认为上述九方面在建设中将逐渐成为九个分支学科(以上内容参见同上书,第12页)。
又说:“在此基础上,将与多学科相结合,形成交叉的、边缘的新学科。如:1.中国艺术思维学。2.艺术文化学。3.艺术社会学。4.艺术心理学。5.艺术伦理学。6.宗教艺术学。7.艺术考古学。8.艺术经济学。9.艺术市场学。10.工业艺术学。11.环境艺术学……”(同上书)他又以纺织的“经纬”关系加以解释,今天,易存国先生如此加以归纳:
艺术学包纳两个部分:
一是艺术学的“经线”部分,即带有原理性质的核心性分支学科,如1.艺术原理;2.艺术史学;3.艺术审美(美学);4.艺术评论学;5.艺术分类学;6.比较艺术学;7.民间艺术学;8.艺术辩证法;9.艺术文献学等九大分支学科等;
二是艺术学的“纬线部分,即学科之间所形成的诸多“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如:1.艺术思维学;2.艺术文化学;3.艺术考古学;4.艺术社会学;5.艺术心理学;6.艺术经济学;7.艺术教育学;8.艺术伦理学;9.宗教艺术学;10.环境艺术学;11.艺术法学等(同上书,第16、17页)。
以上可见,易存国全盘接受了张道一提出的框架,并顺着同样思路继续增添新专业方向,因此,可把这种框架模式称作“张一易框架”。
“张一易”框架的内容让大家了解到艺术学研究领域的广泛性,至于这个广泛领域内的分支学科是否具有“艺术学”的独立性及相关性,并没有加以证明。
“张一易”框架十年来在结构上基本没有发展,仍然是只在罗列出众多分支学科。显而易见,艺术学的框架本身并不在于能够罗列出多少名称,而在于明了学科基本结构和相互的区别与联系。艺术学要在实质上有进一步研究,其基础只能在马采先生论述百多年前的德国学者的学科归纳,因为那是一个有严肃的学术性归纳的艺术学结构。基于此,我提出在二级学科下的框架是只列类、学科方向、专业方向三个层面,艺术学标准是只研究艺术本体,及由本体延伸的应用及与其他学科交叉方面,它含有的三大类是:
1.一般艺术学类;2.应用艺术学类;3.交叉艺术学类。
列表如下:
从上表可知,在三大类学科方向之下,各有自己的分支专业研究方向,表中所列分支专业方向只是就目前具体情况的归纳。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必然会有所增续,那只是一定层级上的充实,不是平行的罗列排比。
下面就三类学科作一择要解读。
一般艺术学类,也可以称为基础艺术学类。指综合性的研究内容,同时也是整合性研究内容,不是把美术学、音乐学等同样为二级学科的研究内容集中收罗,我看到有些所谓艺术史,其实是把各朝代分段的、如断代绘画史、工艺史、书法史、建筑史、音乐史、舞蹈史等内容联缀起来,成一大本,包上封面,名为“艺术史”,其实只是断代史的汇集大全,并不是艺术学的艺术史。我认为的艺术史是就艺术流派的发生、流行、演变、派生等一系列过程的研究,因此在各种主流、非主流艺术互为消长之间,在题材、形式、材料、工具、艺术评价内容等相关方面的互相影响、制约中,找出关键的因素,清各种艺术现象的流程脉络,而这种流程并非和朝代更替同步,这是一般的原则。而在此之下的专业研究方向之一的艺术断代史,虽然是以政治通史为体例,但在“这一个”断代中要探讨的仍然是主流与非主流艺术现象的自身演变历史和基本逻辑,也就是说:艺术史要告诉我们的不仅仅在“发生了什么”、“是什么”,更主要在阐明“为什么发生”和“为什么是这样”的“知其所以然”。
同样,艺术理论也依然是综合性的整合研究。
应用艺术学类是指以艺术为主体的应用性学科,如艺术经济学,它涵盖的专业研究方向有多种,艺术市场学是其一,而艺术品的特殊性是经纪人制度,也因此成为另一研究方向。两者的区别是前者重在市场自身特点,后者重在人的市场活动规则,其中牵涉到对委托人的艺术品(含收藏品)市场价值鉴别标准的研究。
艺术设计学中的艺术设计史方向,其研究内容不等同于今天一般的工业设计史,和以往的工艺美术史。它以人的艺术设计活动为主体,整合社会、人文、自然的逻辑发展研究,当然,随着这一逻辑的发展,也必涵盖了今天的工业设计阶段。
交叉艺术学类是指艺术学与其它学科相叠合而出现的研究性学科,研究对象是艺术,结论是相叠合的学科视角。如艺 术美学,研究主体是艺术现象,结论却是美学的。因此,我把“审美与鉴赏”也列入其专业方向之一,理由是鉴赏都是在具体的艺术作品基础上才能进行,而从“美”的视野审视是鉴赏的通例。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艺术美学的高度,任何艺术作品(不论是美术、音乐、舞蹈、影视等)的审美鉴赏不能达到哲学的领悟境界。但是,这种美学结论的内容并非一般性的美学原理和美学名词概念的演绎,在很大程度上,它是把艺术的技法性融入艺术美的内在要素,展示技法、技术之美和人的鉴赏感受之间的关系。
艺术伦理学则是从伦理的体系研究艺术的作用,因此有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种种不同。而民俗的所有内容无不与伦理相关,即如所谓“民艺学”,概念虽然宽泛,但究其质,都是归结到伦理的关系上: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等。这些民俗节令及其种种艺术都是在伦理范畴内才有意义。民间土陶粗瓷、织布染蓝、垒墙起屋,这些民间工艺活动都离不开“天时地气材美工巧”的准则,而这一准则体现的正是人与物、物与自然、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因此,我把民俗艺术方向(或艺术民俗方向)看作是艺术伦理学的专业方向之一。 艺术分类学是运用分类学原理对艺术现象进行科学分类的研究,既要对目前丰富的艺术现象有充分认识,才能梳理出合理的分类结构;同时,还要预留充分的空问,以便未来陆续产生的新专业方向能够被纳入。这有如生物学的树形分类,也有如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开始不能周全,但为未来周全准备好位置。
也因此说,我的上述框架不是完备,而仅仅是开头。
另外,专业方向之下应该还会延伸出自己的子项目,如艺术心理学之下有艺术家传记研究,是具体到某艺术家的个案心理研究。我们知道,历史上许多卓尔不群的艺术大家,在心智上和常人有别,突出的如西方的梵高、中国明代的徐渭、现代的石鲁,都曾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并且,在他们精神失常状态下创作的艺术作品往往成为他们的代表作。艺术大家的心理发育状况、心路历程确有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是什么?和艺术家个人的艺术活动关系是什么?都需要借助现代学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实验室”方式方法进行。但每一个个案都是具体的,有他自己的特点,因此艺术家传记研究只能是个体的、而非群体性的研究。
综上述,上述分类在科目数量上确实少于张一易框架中罗列的科目,缺少的那些科目,一部分是被归入到上述分类的子项目方向。另外一些被罗列的学科,究其质其实不属于艺术学范畴,我也是排除在外。如艺术考古学,原称美术考古,应属“考古学”下的一个子项目。大概考虑到出土物中曾有史前骨笛,骨笛当然是乐器,不属美术,于是用艺术考古取代美术考古,殊不知,乐器研究当属于同是二级学科的音乐学范畴了。我认为,即使改为艺术考古,其研究对象一旦具体化,仍然大部分是美术学范畴,仍然分属美术门类下的绘画、工艺、建筑、雕刻等。同样情况的还有“宗教艺术”,在实际研究中仍然落实到宗教美术的绘画、工艺、建筑、雕刻的层面。而“环境艺术学”在名称上已混淆于今天一般的“环境艺术设计”,而后者属于“美术学”。
张一易框架还有一个新加的“艺术法学”,其来由是199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艺术法概要》([美]杜博夫著,周林、任允正译)的启发,主要内容是“研究艺术法律保护”。
但正如易先生自己所说:艺术法学是“在法学领域逐渐形成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同上书),所以,我认为这已明确了艺术法学只是法学的一个新分支专业方向,而不是艺术学的分支,它是艺术工作者要熟知的一个“法”而已。
总之,我们不希望同等级的二级学科把艺术学当作跑马场,艺术学自己也不要对其它同级学科做越俎代庖的事。而要达此目标,首要解决的正是对艺术学框架的系统化理解,不能分类归纳,就只能罗列,罗列越多,名目随意性越大,不能有助于艺术学研究的深入进展。
二、艺术学是研究艺术的科学
学术研究有歧见,是正常的现象,如上述,我认为十年来艺术学研究并无大进展,而易先生就认为:“我国艺术学学科建设走向成熟”,这个“成熟”的标准他特别作了注释:
艺术学既非艺术哲学,亦非艺术科学,而是一门具有独特研究对象、内涵与品格的人文学科。它既要运用‘科学’,又要用‘哲学’等方法来研究艺术,因此,它就与‘艺术科学’有所区别,同时也与美学史上与‘美学’近义的‘艺术哲学’相区别(同上书)。
在我看来,他的这个“成熟”标准,实在是艺术学研究的倒退。为什么呢?因为在上述引文中,他己混乱了“科学”、“哲学”、“人文学科”的几个基本概念。即如易先生所说:艺术学是一门具有独特研究对象、内涵与品格的人文学科,那么请问,所有人文学科的各研究领域中,又有哪个没有自己独特研究对象、内涵与品格?人文学科属不属于“科学”的范畴?“科学”又是一个什么样概念?
我认为:艺术学的“学”,就是“科学”,艺术学和艺术科学同义。
一个常识问题:艺术不是科学。从来没有一位艺术家把自己的艺术活动当作科学工作,也没有一位艺术家因为艺术活动而自称科学家。同样另一个常识是:艺术不是艺术学。从来不会有人因自己的艺术活动自命艺术学家,因为艺术学是研究艺术现象的学问。但“学问”却有“传统学术研究”和“现代学术研究”两种不同的性质。“艺术学”从其本义上说,是“艺术科学”,是“现代学术研究”范畴,但中国情况有点特殊:在历经二千多年“传统学术研究”的框架中,“现代学术研究”的影响有限,大致而言,至明代始有个别学者如方以智触及到现代学术领域,程瑶田、戴震随其后。现代有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之、闻一多竭力推动。现代学术研究渐为世人接受。但易先生所谓“成熟”的艺术学似还在外徘徊,在基本概念上兜圈子(如易先生文中提出:“作为一级学科的艺术学既然已经大体完备,并培养出了一批批博(硕)士们,为何在学历证明方面仍然归类于同样作为一级学科的‘文学’?”他似乎应该先弄弄清楚:他的博士学位究竟是二级学科的“艺术学”呢?还是“一级学科”的艺术学学位?学位的学科单位标准是什么?)。
“传统学术研充”和“现代学术研究”的根本区别之一,就是“现代学术研究”的基础是实证,是在对研究对象的调查中开始的。这一方法最早奠定于培根《新工具论》,后经过穆勤等人不断完善,在培根之后,有瓦特蒸汽轮机问世,之后有莱布尼兹、牛顿,完成自然科学体系,之后又有爱因斯坦《相对论》,这一连串的科学成就可以说就是从培根的现代学术研究方法论开始。同样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依然是实证实验先行才有现代的学术研究成果:弗洛伊德有大量临床实验数据,才有《梦的解析》;马克思有大量的英国议员丢弃的纺织工厂生产数据,才有《资本论》的研究。在乡村养病期间对周边乡镇生产形态、经济状况作了大量田野工作,才写出《江村调查》,奠定社会学家的地位。这些实证数据,一般也称之 为“实验室数据”,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实验室”,就是大自然和社会现实,田野工作就是到大自然和社会现实中寻访你的“数据”。所以我说的田野工作不是端着所谓“学者权威”的架子去视察,不是三个一群五个一邦簇拥着“下去”转一圈,安全回来就算是田野工作了。首先是以求知者心态,定位调查对象、内容、设计问卷数据,列出正、反问题菜单,在定位对象群抽样(田野技巧问题不赘言)。取得数据后依统计原则进行正、反答案的分类归纳,列出序列,分析出主流与非主流形态。在艺术学的分支专业研究中,这种“实验室数据”必不可少。以“艺术史”为例,假如设定主流艺术和非主流艺术的标准是以受众的多少为据,必交待理由是:受众多则社会影响大,受众少则反是。那么,明万历以来记载受众最多的假定是南曲(说唱在外),则南曲中的何本何曲又是常唱不衰,居主流地位?一方面是对相关文献的掌握,另一方面在现实中的田野工作。或有人问:找到文献不就可以了吗?几百年前的南曲在现实中还存在吗?如果仅找来文献,就很容易仍蹈袭传统学术的研究方法,结论往往大而不当,空洞无物。在现代学术研究看来,即使不存在,也还是要通过田野工作才能下结论。孔子说过:礼失,求诸野。在现实中未必没有蛛丝马迹可寻。仍以南曲为例,明代莆田余怀澹心的《板桥杂记》记当时南京秦淮曲院流行《荆钗记》,尤以“扮王十朋,至见媲祭江”二出,最为“悲壮淋漓,声泪俱进,一座尽倾”,为时俗击叹;而《瑶池会》则屡出现于寿庆堂会中。在具体的江南田野工作中,竟能看到自清末至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民间用品中仍有荆钗记写照,只是戏出改变了;而瑶池会并无大变。表面上看,荆钗记戏出改变,反映了民间受众对戏剧题材、情调趣味的变化,从艺术史方面说,却是主流题材与非主流题材的消长,受众艺术趣味重点的转移,而这一转移,在时间上是三百年的历程;在空间上,是从南京的大都会到闽浙乡村小镇的地域近千里的范围,也是在若干个民间文化圈中的转移;瑶池会的不改变,反映的是特定的寿诞礼仪不变,而寿诞礼仪又是各个民间文化圈共同遵循的宗法观念的重要内容。反过来说,只要共有的宗法观念不变,依附于此的艺术题材、表现情趣不变。社会总在发展和变化中,因此,通过数据(包括可寻访的受众和演员的个案田野调查材料)的类比分析,可归纳出:功用性强的部分会最先变化,宗法观念性强的方面则少变化,即有所变,也是变在形式,在新的形式中仍展出其原形态。这一切都折射出艺术表现在民间文化圈中,如何调适其艺术趣味。以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相关艺术流变的规律性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讨。
“史”的部分如此,其它应用艺术学类、交叉艺术学类的研究莫不如此,都须有田野、实证的过程。就象闻一多论证“伏羲”、“端午”,引证浩繁。其中重要资料也是来自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的田野调查,而分析排比,言出有据,言之有物。所以他立论稳妥,辩析详明。这固然反映出作者的“功底”,但实质上也还是现代学术研究的方法使之然。可以说,不是建立在艺术现象的田野、“实验数据”基础上,艺术研究不成其为“艺术学”――因为“艺术学”是“艺术科学”。
一般而言,二级学科艺术学的研究者都应明白自己的研究对象是艺术的整合现象,而不是其它二级学科的内容。但是,所谓艺术,其实都有具体内容,具体内容又必然分属美术学、音乐学等等同样的二级学科。因此,研究者就必然要从具体的内容人手,也就是要对美术学、音乐学等其它二级学科内容加以关注,至少要在一二个方面有所实践,才可能把握一点点艺术的感觉,才不至于隔靴搔痒的大发宏论。也才可能在田野工作中和对象有所沟通,有可能在访谈中发现要点。而做到这些都需要时间,都需要对你所涉及的具体艺术内容中的概念的判断。譬如有艺术学者论到中国艺术的类型特征举中国山水画“散点透视”云云。“散点透视”的叫法原本不是艺术学研究者提出的,不管是美术界何人始作此俑,作为艺术学研究而言,什么叫“散点?”什么叫“透视”?既“透视”,如何“散点”?都须重新审视其准确性,因为从“科学”角度要求,“透视”就是“透视”,有其特定内容。一个新的“散点透视”概念的提出,实际上就是要对已被公认、有其清楚内涵和界定的“透视”概念进行修正。但要修正,必要有所依据,并得到验证才可成立。美术学中提出的“散点透视”,据我所知,迄今并无验证,所以不足以为据。如果你要引为据,就应该先行论证其概念成立,否则,你依据一个未经实证的臆说下结论,这种结论还能成立吗?也许会有人认为这样做岂不麻烦?有何必要?但既是学术研究,就绕不了这个麻烦,而实为必要。唐代张彦远说过:须知画分疏密二体,方可议乎画。他的意思就是:要讨论一个学术问题,必须先清楚概念,否则没有讨论的资格。据我的研究,中国山水画构图实源自汉画像石(砖)的基础,是一种“填充”与“组合”样式的绘画性表现(本人有专文曾在大陆和台湾的学刊发表,此不赘言),和西方绘画“透视”在观察和理解方面均大相径庭。由此又可以看到,艺术学的研究,就包括了对美术学、音乐学等同样是二级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的重新审视,这正是艺术学作为独立学科的严谨性的必然要求。而这些基本概念的归纳,离不开对艺术实践环节的熟悉。因此,艺术学研究者不可陌生于艺术的实践。
艺术的实践可以培育和提升艺术的欣赏能力,徐悲鸿在中央大学任教时填写个人情况表,在“有何特长”栏填的是:能欣赏中国画。可见“能欣赏”在艺术家看来至为重要。当然,“欣赏”是有层次、层级区别的,从年龄段上说,有幼儿、青年、老年的不同“代沟”,从文化艺术修养上说,这种层次、层级区别更为丰富。徐悲鸿的“能欣赏”,当然是属于上乘层级的性质,是进入“门道”之后,超然于外的层级。恩格斯在“伦巴第漂泊记・路过阿尔卑斯山”中说到欣赏:
当大自然向我们展示出它的全部壮丽,当大自然中睡眠着的思想虽然没有醒来,但是好象沉入金黄色的幻梦中的时候,一个人如果在大自然面前什么也感觉不出来,而且,仅仅会这样感叹道:“大自然啊,你是多么美丽呀!”――那末,他就没有权利认为自己高于平凡和肤浅的人群。
篇10
[关键词]国家;文明时代;标志;概括
[中图分类号]D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9)03-0020-03
一、问题的提出
文明时代的“标志”究竟是什么?或者说,如何确定文明时代的“起点”?这是国内外考古学、历史学界的文明起源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关于这一问题,国内外学界长期以来一直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始终存在多种说法,其中较为流行的有“文字标志论”、“国家标志论”、“城市标志论”、“多标志论”等。“文字标志论”、“国家标志论”、“城市标志论”分别将文字、国家和城市确定为文明时代的标志,“多标志论”则认为文明时代的标志不是一个要素而是多个要素。
在国内考古学、历史学界,“国家标志论”几乎是与“文字标志论”并驾齐驱的最为重要、最为流行的观点之一。在该观点看来,国家是文明时代的标志,国家的产生就意味着文明时代的形成。许多国内学者认定恩格斯是“国家标志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其直接依据是他在其叙述原始社会史的名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为《起源》)中所作的一个著名论断:“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他们认为,这一论断就是恩格斯本人对“文明时代标志”的经典界定,他在此明确肯定了:国家是文明时代的标志,国家的产生宣告了原始社会的灭亡及“文明社会”的到来。上述看法已成国内学界关于恩格斯文明标志观的占统治地位的学术观点,几乎无人明确提出异议,甚至成了某种常识性的东西。比如,有学者就认为,“恩格斯提出‘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是指国家的形成是文明社会的最重要标志和最本质的特征,判断一个社会是否已进入了文明社会,最主要的就是要看其是否已出现了国家。”不少学者在阐述自己的文明标志观时引用了恩格斯的上述论断,借以说明“国家标志论”的合理性、科学性。有学者指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在中国文明形成问题的探讨中,运用最多的就是摩尔根一恩格斯理论,即摩尔根(Lewis H.Morgan)在《古代社会》中提出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进程理论以及在其影响下产生的由马克思奠基、恩格斯完成的国家理论。其中最为完整、影响最大的当推恩格斯的名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不少学者都以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的“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为理论依据,把国家的出现作为文明形成的标志。
然而上述流行说法是片面的、偏颇的,甚至是不准确的,在很大程度上曲解或误读了恩格斯的相关思想。
二、对恩格斯是“国家标志论者”的一个核心依据的质疑
如上所述,所谓恩格斯是“国家标志论者”的说法的最直接、最重要的依据,便是他在《起源》一书中所说的“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这句话。但是,如果对这句话所处的具体语境进行仔细辨析和推敲,我们便会发现,恩格斯在这里根本不是要对文明时代的标志或起点进行具体的界定,而是另有深意、另有所指的。
首先,仅将这句话与《起源》中与之紧密衔接的后一句话放在一起进行综合审视,我们便能初步领会恩格斯的真实所指。在该书中,恩格斯在说完了这句话之后,紧接着就说了下一句话:“它在一切典型的时期毫无例外地都是统治阶级的国家,并且在一切场合在本质上都是镇压被压迫被剥削阶级的机器”㈣。这两句话之间是用逗号隔开的,更准确地说,它们是同一句话的两个分句。从功能上讲,后一句话其实是对前一句话所作的注释。这两个分句共存于一个整句中,说明恩格斯之所以将国家称为“文明社会的概括”。就是因为国家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阶级本质(用他的话说,国家“在一切典型的时期毫无例外地都是统治阶级的国家,并且在一切场合在本质上都是镇压被压迫被剥削阶级的机器”),在这一点上它与文明时代是高度一致的。如果说国家是对文明社会的“概括”,那么国家概括的正是文明时代、文明社会的阶级属性、阶级本质。
其次,在稍后的论述中,恩格斯就用大量笔墨深入分析了文明时代的阶级属性、阶级本质。他指出,“由于文明时代的基础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所以它的全部发展都是在经常的矛盾中进行的。生产的每一进步,同时也就是被压迫阶级即大多数人的生活状况的一个退步。对一些人是好事的,对另一些人必然是坏事。一个阶级的任何新的解放。必然是对另一个阶级的新的压迫。这一情况的最明显的例证就是机器的采用,其后果现在已是众所周知的了。如果说在野蛮人中间,像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不大能够区别权利和义务,那么文明时代却使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和对立连最愚蠢的人都能看得出来,因为它几乎把一切权利赋予一个阶级,另方面却几乎把一切义务推给另一个阶级。”在该部分行将结束之际,他还在一处注解中明确表示,“我最初打算引用散见于沙尔・傅立叶著作中的对文明时代的卓越的批判,同摩尔根和我自己对文明时代的批判并列。可惜我没有时间来做这个工作了。现在我只想说明,傅立叶已经把专偶制和土地所有制作为文明时代的主要特征,他把文明时代叫作富人对穷人的战争。”
显然,在恩格斯看来,所谓的“文明时代”实质上是统治阶级即剥削阶级主导的时代,它所反映或体现的仅仅是剥削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对于这样的“文明时代”,恩格斯给予了严厉、无情的批判。如果把恩格斯对文明时代的“阶级性”的批判与上文中他对国家的阶级属性、阶级本质的说明(即“它在一切典型的时期毫无例外地都是统治阶级的国家,并且在一切场合在本质上都是镇压被压迫被剥削阶级的机器”)联系起来加以综合考察,我们就更容易明白,所谓“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讲的只是国家与文明时代、文明社会在阶级属性、阶级本质这一层面上的高度一致性而已:国家所反映和概括的正是文明时代的“阶级性”而不是后者别的什么属性。
三、用“国家标志论”来概括恩格斯的文明标志观是片面的、不妥的
在文明标志问题上,恩格斯所持的是多元化立场,他只是将“国家”视为文明时代的众多标志之一,并不否认其他因素对文明时代的标志性意义;国家既不是非此不可、独一无二的文明标志,甚至也不是首要的文明标志。
首先,在文明标志问题上,恩格斯坚持的是“多标志论”,而不是“国家单一标志论”。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起源》中找到确凿的根据。在该书中,他多次将国家以外的其他要素视为文明时代的标志或起点,充分肯定了它们对于文明时代的标志性意义。
比如,他在该书第一章“史前各文化阶段”中,基本采纳了摩尔根的人类历史分期法,并较为赞同后者以“文字”作为文明标志或起点的做法。在描述野蛮时代高级阶段时,他明确写道,这一阶段“从铁矿石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拼音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在第二章“家庭”中,他在考察“专偶制家庭”时明确表示,这一家庭形式的最后胜利乃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在第九章“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他还赞成以“商品生产”作为文明时代的起点,其原话是:“文明时代所由以开始的商品生产阶段,在经济上有下列特征……”在该章第四部分,恩格斯列举了文明时代的一些基本要素或特征,比如充分发展的分工、交换和商品生产、劳动奴役制、阶级划分、专偶制家庭、男子对妇女的统治、国家、城乡对立、自由处置生前财产的遗嘱制度、鄙俗的贪欲、以追逐私有财富为根本目的、阶级间的剥削压迫等。在他看来,这些基本要素或特征对文明时代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将它们作为文明时代的“标志”都各有其合理或可取之处。很显然,在恩格斯的心目中,国家并非独一无二、非此不可的文明标志。“国家单一标志论”是完全不符合他的思想的。
- 上一篇: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 下一篇:非遗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