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络技术培训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8: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通信网络技术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通信网络技术培训

篇1

时代在进步,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也越加迅速。对于电力系统来说,关键的技术便是电力通信技术。因此,运用有效的手段与措施,实现电力信息与电力通讯技术这二者的有效融合,运用电力通信技术使电力信息的重要作用有效地发挥出来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话题。

1、分析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有效融合的可行性

第一,良好的经济环境。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电力的需求日益提高也促进了电网的快速发展。电网通信工作若融合力的信息和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能有效地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也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效地利用整合功率信息和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可以减少电网的管理成本,提高信息速率,帮助电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这点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致的。电力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当中拥有一席之地,必须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电网企业运营中应就要加强先进技术的应用,简化网络结构,使企业运营成本降低。电力信息和电力通信技术的有效融合,可以促进电力企业上述目标快速实现。

第二,坚强的政策环境后盾。近年,我国一直在倡导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力信息和电力通信技术的有效融合可以使电子信息通信的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并推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顺应国家信息化、市场化、现代化以及城镇化的发展形势,使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求得到满足,并实现统一机构管理,这两项技术的融合也因此得到了国家政策上的支持。要在建设电力通信网络的基础之上,促进信息资源利用率得到提升,整合各项网络信息数据。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还提出了现代化公司的建设,即智能电网以及优良资产、优质服务为基础的电力企业,而这一目标要想实现,数据网络接入的范围必须扩大,才能使电网公司数据通信网覆盖的范围扩大。不难看出,国家对于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有效融合构建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第三,有力的技术环境。从技术方面来看,我国近年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并掌握了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融合必须的各项关键性技术。譬如:核心网络技术和应用IP/ M PLS技术可以对网络资源的分配进行大幅度优化,使网络结构提高了稳定性;通过接入网络技术,结合宽带网络技术、光纤接入网络,无线网络技术和无源光网络技术可以为集成这两种技术以增强必要的技术支持的应用;软交换系统,应用此系统可以使网络数据传输简化,通信网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可会有效提高;软交换技术,此项技术的应用是非常灵活的,可对多业务操作给予支持,也可以使这两项技术更好的融合到一起。这些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对于电力信息和电力通信技术的有效融合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也使这两项技术的有效融合提高了可行性。

2、实现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有效融合的策略

第一,建立电力信息通信统一调度。电力信息和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可以实现有效的整合,全我们必须建立信息和通信调度部门,保证机房和调度部门独立运作,使电力信息通信,形成全面安全集成,使信息管理平台为调度信息和通信提供统一的监控,使得利用信息资源,以提高效率。电力通信技术可用于提供电力信息的传输信道,以及信息监测结果将通过通信调度来反馈。电力系统的工作流程也要不断整合,确保对通信运作的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测,加强全方位电力信息监控系统的构建,促进电力系统运行维护工作一体化的实现,使员工可以对信息传输状态进行实时的掌控并进行反馈,从而促进通信系统运行统一调度的目标得以实现。

第二,建立规范化操作机制。要想融合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必须先融合各项基础业务。电力企业必须首先对通信管理系统开发,以及相关的技术要求作完善,以提高电力通信网络的维护工作向着规范化发展,强化实践中的可行性,保证沟通工作和现场检查工作提供了规范性指导确保现场操作的可行性,使员工可以根据操作规则作业,有效提高了电力系统的通信质量。电力企业还要大力投入资金,引入先进的技术积极建设信息化系统运行平台和信息监控管理中心,并由专业技术人员对系统进行操作。运用IMS系统,实时监控电网信息系统实际的运行情况,并由操作员工对系统信息进行详细分析进行与处理,及时发现信息系统存在的故障隐患,加强系统维护工作并提升系统运行与管理水平,使信息资源共享得以实现,并发挥各项信息资源的重要作用。

第三,加强对员工的基础技术培训工作。电力企业要想加快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经,电力企业必须积极开展各项基础技术的培训工作。对此,可以邀请相关技术的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来开展讲座或者进行现场工作指导,在引入先进技术之前,先要开展技术培训,使工作人员能够对先进的技术有全面的了解,并掌握各项基础操作、注意事项等,确保每位员工都能够熟练地掌握新技术、新设备的操作,促进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快速融合。

篇2

关键词:EPON;电网;配用电;应用

中图分类号:TN915.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0-0036-02

传统的电网配用电比较低效,不合理的配置还会导致电量的损失,不符合现代电网发展的需求。国家电网公司目前对于建设智能电网正在全面开展。配电网通信主要有无线通信、光通信和电力线载波通信3中,无线通信速率低、延时不确定、数据通道的可靠性不高;由于电线载波通信会受到线路停电、干扰等从而降低通信传输速率鱼质量。从而选择可靠性高、带宽大、保密性好以及抗干扰强的光纤通信,以EPON技术为例,具有抗多点失效、点对多点、高Qos保障以及灵活组网的优点,真正落实以太网分布式功能,是智能电网通信系统建设的首选。

1 EPON技术原理

1.1 EPON系统结构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技术就是所谓的EPON,其以太网为基础,接入网络时利用点到多点结构的单纤双向波分复用光,能够灵活的进行总线型、树形、环形以及星型的网络拓扑以满足需要。EPON的典型系统是由光线路终端、光网络单元、光分配网三个部分组成,其系统的组成结构如图1所示。

OLT是整个EPON系统的核心设备,既为多业务提供平台,又是路由器或交换机,可向网络侧提供SDH、GE以太网、视频、2M等业务接口。向用户侧提供点对多点的PON接口,即光纤接口。向ONU发送数据并且控制其功率时,OLT是以广播的方式,控制并且发起测距过程,为其分配带宽,并且控制数据发送窗口的大小。多个或者一个无源光分路器、光纤和相关无源光器件构成ODN,其结构是点到多点,提供OLT与ONU之间的光传输通道,以线型、环形等为常见的链接方式。而POS、光纤光缆、光衰减器、光连接器、光缆交接箱、ODF、分纤盒等则组成ODN。ONU是用户端设备,为用户提供视频、数据等业务接口,其提供的功能有响应OLT发出功率控制及测距命令,选择接收广播数据,缓存用户的以太网数据,以时分复用方式向上行方向发送和一些其他的以太网功能。

1.2 EPON协议

EPON协议各层基本要求:①电力EPON综合接入系统使用1000BASE-PX20接口物理类型,支持的传输距离为20 km;②EPON系统为单纤双向系统,上、下行的波长不同,上行波长为1 260~1 360 nm,下行的波长为1 480~1 500 nm;③EPON系统音使用符合ITU-TG.652的单模光纤;④EPON系统的PMD子层要符合YD/T 1475和IEEE Std 802.3-2005的规定;⑤PCS子层/PMA子层和RS子层、OAM功能、多点控制协议MPCP要符合YD/T 1771和YD/T1475的规定。

1.3 EPON的关键技术

①测距与延时补偿,使用控制门作为窗口,类似于以太网碰撞机制中的随机后退方式,各ONU随机后退方式进行注册。

②时间戳定方式,采取绝对定时的方法以脱离周期性的帧局限进行网络控制,能够对不定长的以太网传输造成便利。

③MPCP多点控制帧,为了使OLT可以控制点到多点的网络,可以增加以太网控制帧。

④其他关键技术,包括业务等级服务下行加密技术和OAM功能动态带宽分配技术。

1.4 EPON的技术特点

1.4.1 EPON技术的优点

①可以提供非常高的宽带,其上下行对称的宽带可以达到1.25 Gb/s,随着EPON技术的推进和创新,未来有可能增长到10 Gb/s。高宽带为通信的及时性和大数据处理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②相对低的成本:由于EPON的建设成本较低,可维护性好,容易扩展。没有电子部件,在传输中不要电源,因而铺设简易。EPON系统对局端资源的占用率很低,基本不用维护,投资的回报率高。

③服务的范围广,作为点到多点的网络,扇形辐射式的服务,可以节省资源,服务于大量的客户。

④带宽的分配灵活,对带宽的分配有整套的体系,可以通过WRED,DiffServ,PQ/WFQ等来实现带宽分配,并保证每个用户的QoS。

1.4.2 EPON技术的缺点

①全网改造的难度大,在现有通信网络的基础上进行改造,需要资金和技术的支持,消耗的成本较大。此外,当低接入时,覆盖的成本高,短期难以回收成本。

②双绞线和内布线对传输距离有一定的限制,尤其是在楼内进行布线时,受到制约。

③由于是二张网络分离经营,对维护人员的专业要求比较高。

2 EPON技术在电网配用电系统中的组网应用方案

2.1 OLT与ONU组网

①能够实现全光路保护的全光纤保护模式,采取1:2非均分分光器,由于ONU需要双PON接口支持,所以占用2个PON接口。

②环形保护方式,可以实现全光路保护,类似于环网结构,占用2个PON接口,ONU需支持双PON接口,采用1:2非均分分光器,要求光缆环形铺设迂回至变电站。

③手拉手保护方式,可以实现全光路保护,2个OLT处于不同的变电站,不同变电站设备的检修不会对业务传输造成影响,符合电力配网输电结构,可靠性高。

2.2 SDH/MSTP与OLT组网

①OLT直接上联至SDH/MSTP,该组网方式是局中心的核心交换机与各站点的OLT组成了星型结构,OLT通过GE上联至站内的SDH/MSTP,其优点是可以节约主干光缆的资源。

②OLT之间组成GE光纤环网,在各站点安装OLT,并且在之间通过GE组成光纤环网。为了保证业务倒换时间在50 ms以内,可以采用以太网多环切换的模式。环网中局中心的核心交换机和OLT相连,该组网方式可以在不增加任何投资的前提下,节约设备的GE口资源。

3 EPON技术在电网配用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研究的对象以2010年某电力局采用无源光网络设备建设EPON配用电通信网络为例,工程建设的区域共涉及到3座110 kV的变电所,8座10 kV的开关站,20座配电房和156栋居民楼。其业务范围包括多个方面,如蓄电池监测、遥视、开关站和配电房的防盗业务,开关站的站所终端业务,居民楼的表箱进线电压检测、用户智能开关、智能电表电量集抄业务等。某电力局为了EPON配用电通信系统的应用可靠性进行了实验和验证,并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

3.1 通信网络拓扑

在配用电系统中的通信网络主要是采用EPON通信技术,整个配网通信光缆的线路长度达到了21 km。从信息安全方面和系统业务的接入来考虑,必须要保证网络完全的隔离,确保信息的安全性,组成管理信息大区和生产控制大区,二者相互独立,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有效的隔离开关站的RTU信息,并且起到监测配电站和防盗的作用,从而实现信息安全隔离的需要,达到互动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通信支撑。生产控制大区的网络通过配网传输信息来控制大区的数据,以110 kV变电所为集合点,结合10 kV电力线出线的电气接线结构。采用手拉手倒换结构保护模式,ONU安装在开关站,OLT则安装在不同的变电所,这样即使OLT设备失效或光缆中断,都可以实现保护功能,并且当异常发生之后,ONU能自动快速的选择OLT。管理信息大区网络是负责营销电量采集数据和传输管理信息大区数据的,以各开关站的OLT和局中心的2台OLT组成KM以太冗余环网,开关站到居民楼和配电房的接入则采用星型EPON模式,可以实现光纤全保护倒换方式。

3.2 应用分析

在建设的2个EPON配用电网络中,可以实现灵活和实时的通信架构,实现配用电信息的实时传输、资源共享和高度集成,极大的减少了未经授权而非法接入的情况,提升了网络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由于此项目的实施,提升电压合格率和供电的可靠性,工作的效能较以往有质的提升,为客户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产生了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3 EPON技术在电网配电系统中应用的思考

显然,在电网配电系统中建立了EPON通信网络之后,工作的效率和服务的水平都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企业在创造更好的效益的同时,服务的对象也享受到了高质量的配用电服务,但是此类技术应用中仍然有改进的地方,因而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善,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①加强员工的专业技术培养,在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培训,组织员工参加讲座、技术培训等活动,切实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以免在实际的工作中出现误操作或随意操作的行为,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②制定相关的制度规范,由于EPON技术比较新颖,许多操作规范仍在探索当中,因而需要建设规范制度,以便员工有章可循,按照科学的方式操作,减少对设备的破坏。

③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对EPON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进行调查评估,需要改善的地方则及时的改进,减少各个环节之间的冲突,提高工作的有序性。

4 结 语

EPON应用于配用电系统中,可以有效的提升配用电工作的效率,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此类技术的应用仍然有待进一步探索,本文观点仅作参考。

参考文献:

[1] 辛培哲,李隽,王玉东,等.智能配、用电网通信技术及组网方案[J].电力建设,2011,(1).

[2] 孙晓红.EPON技术在小区智能化的应用[J].智能建筑,2009,(9).

篇3

关键词:建筑电气;技术发展;科技技术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科技在进步,经济在发展,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以前可能只有一个电视机的家庭,现在有了电冰箱、电磁炉、电饭煲等各种各样的电器设备。电器越来越全了,作为人们生活以及生产的基础―建筑工程也肯定是要越来越好。一个好的建筑在电气施工要求上也是精益求精,这涉及到人们生活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问题,是不容有一点闪失的。而建筑电气的施工要方便人们日常的生产以及生活,要能满足人们越来越多的需求。建筑的电气施工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具体的过程,在任何一个施工环节上出现一点问题,都会给整个工程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在满足设计需要的同时,还要做到安全应用。要想提高建筑电气的施工质量,就要在施工之前做好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了解施工过程中的难点、要点,掌握各个环节的重点技术。这样在施工中才能把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同时也能提高施工效率和建筑电气施工的质量。给将来在里面生产和生活的人们更多安全保障。

1、建筑电气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传统建筑电气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已相当广泛,且产品种类繁多。就单个产品而言,其技术已日益成熟,但就总体分析,这些传统电气技术的应用却是相互独立的,尤其是末端电器产品,缺少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结。随着产品本身功能的复杂化以及人们对办公环境、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传统电气技术就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使用不方便、不利干节能、管理效率低、建筑安全性能不高。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建筑电气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满足使用功能与众多服务的要求,必须在建筑物中设置空调设备、冷热源设备、通风设备、给水设备、排水设备、污水处理设备、变配电设备、应急供电设备、照明设备、电梯、电动扶梯、安全防范、信息通信等建筑设备,这些建筑设备的数量庞大,分布区域广,不仅需要提供安全可靠的电源,更需要对成千上万个参数进行实时监视与控制。因此,新一代建筑电气技术应具有如下特点:采用现场控制总线技术;融合弱电技术和强电技术以及融合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弱电通信的方式控制强电,使用者现场控制方便;管理方便;节能;提高建筑安全性能。

2、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技术要点

2.1建筑电气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根据生活经验也知道建筑电气施工是一个具体而又非常复杂的施工过程,一个电气系统是由很多个电气子系统构成的,比如管网、供电、防雷等。这些小系统由于相互之间的影响和作用,使得整个的电气系统越来越复杂,施工难度越来越大。所以,“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们应该有计划有步奏的来完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电气工程。而第一事情就是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让后期的施工能更加顺利地进行下去。在前期准备中,设计人员应该首先对建筑电气施工的设计图纸进行反复的检查,确保没有问题存在;如果发现有问题,就要及时对问题进行纠正。设计人员检查无误后,再由建筑电气的施工人员对设计图进行反复核对和研究,掌握施工中的技术要点和难点,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保证施工的质量。再看完设计图纸后,建筑电气施工人员就要了解整个的电气系统,然后把施工中的技术难点提出来和技术人员进行讨论。

2.2电气工程的电线管道铺设

对于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来说,电线管道的敷设是最先要做的工程,也是决定整个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性施工步骤。在进行电线管道的敷设之前,要对敷设的电缆的型号、规格等进行严格检查,确保电缆符合施工要求。当然,还要经过严格的绝缘测试,确保安全后才能进行电缆的敷设。在电缆敷设的过程中,要遵循电缆线由上而下的安装原则,另外,电缆要尽量避免交叉的情况,这样利于电缆的固定,电缆安装完成后也有利于维护。电缆的安装层数依据建筑物的要求而定,一般来说,普通支架安装一层就足够,而对于桥架这种对用电要求高的建筑物,电缆则需要铺设三层以上。电缆安装完成后,应该在电缆位置和接头位置设立醒目的标志,这主要是基于安全考虑。总之,电缆的敷设是一项要求极高的安装工作,除了安装的电缆质量要符合国家的要求之外,对安装人员在专业素质也有较高要求,安装工作要一气呵成,禁止将电缆暴露在空气中,这极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2.3管内穿线

要及时的清理线管内及线槽内残留的积水和杂物,并在打扫完毕后向弯头较多或管路较长的钢管内吹入滑石粉;要防止相线、零线和接地导线混色的现象发生;要按照相关规范连接导线,检查导线是否满足挂锡的连接要求,接线端子是否具有标准的规格;连接是否坚固;爆炸是否安全;是否具有绝缘性;剥皮时不能损伤线芯;线头要接在接线盒内;要对导线穿配电箱管孔进行保护;对于在同一个穿线管内穿了不同的回路和不同电压导线的情况应当坚决制止,为了避免划伤导线的绝缘层,应当在使用硬塑管和钢管穿线的过程中戴好穿线帽,为了确保连接的紧密性应当在连接部位采用接头导管进行连接并均匀的涂上粘接剂;切勿在管内出现扭头和扭结的现象;管内导线所占面积不能超过40%的管子截面积。

2.4开关插座的安装

开关插座等外接件是人们平时接触最多的地方,所以一定要让安装好以后的开关插座拥有很高的安全性。对开关插座进行安装的第一步就是根据图纸找准它们的安装位置,并对残留物进行清除。然后就是要进行开关和插座盒的防腐蚀、防锈处理,提高它们的使用寿命。如果有不同相线的电流出现在一个插座上时,为了避免出现电力事故要进行明确的标注。

2.5安装配电箱

配电箱将会连接整个建筑物的用电设备的电线,一旦配电箱出现问题,将使得某些用电设备甚至全部用电设备不能正常使用,因此,一定要确保用电箱的合理安装。在安装时,必须确保配电箱的底部和地面的距离符合设计施工具体规范的要求,这涉及用户的用电安全问题,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在安装用电箱时,需要接入很多电线,所有电线的一端需要剥削才能接入用电箱,剥削导线时要避免损坏导线,若不小心造成电线损坏要及时进行更换,切忌以次充好。电线接入后,要将导线压头认真固定,防止电线使用一段时间后脱落引发安全事故。若进行压线孔的连接时,将多股导线通过涮压锡后,再利用顶丝进行压接,避免发生剪断导线股数现象。用电箱安装完成后,上面要标明各线路和各回路的名称,方便用户的使用,同时,也为日后的维修省了不少麻烦。

3、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3.1采购材料和设备的申报和审查

进行电气安装的所有材料和设备必须满足相关政府部门的生产许可证要求,必要时要有相关的强制认证要求。对安装企业所采购的材料和设备,工程监理必须严格审查这些材料和设备的申报表,着重了解这些设备是否满足设计的要求和合同的要求,除此之外,生产商家的市场评价和社会信誉也是审查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这些要求符合工程要求,安装企业可以安排采购和准备使用申报申请,提供电气设备的出厂证明、质量检测报告、质量合格证明等相关文件,确保来料的质量无误,同时,索取该设备的使用和保养说明书以及原理电路图,以便日后的系统保养和系统维护。同时,要审查设备的技术参数是否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设备的型号是否和合同一致,特别是进口的设备和材料,不仅要审查设备的原产地的相关合格证明,还要审查相关的进关批文,必要时要附上中文使用说明书。特殊关键设备,可以要求提供该设备的第三方检验合格证明。

3.2做好各用电设备的接地工作

建筑物的内的用电设备要做好接地工作,分为防雷接地、直流接地和保护接地三种。施工人员要根据建筑物的电路安装情况做好的相应的接地工作,像电杆转角杆、终端杆及总箱、分配电箱等设备必须有重复接地,确保用电安全。另外,金属、电缆等也要做好接地工作,具体操作就是把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电缆、引入线在进出处与大楼防雷接地装置相连,而且,不同的接地线要根据需要设立一定的安全接地距离。接地工作是电气安装工程中至关重要的施工步骤,其直接涉及整个建筑物的用电安全,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接地施工时,一定要认真做好此项工作。

3.3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

一般来说,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组成是较复杂的,施工水平也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施工单位一定要做好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确保上岗工人获得国家颁发的相关上岗许可证后才能正式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工作。对于进入现场的材料,像各种灯具、电线以及各种用电设备,要对它们的规格、型号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每一样施工才材料都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后才能进行使用。另外,在进行电线的架设、设备的调试等工作时,一定要做好绝缘处理和断电处理,充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4、现代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

4.1通信网络技术

就现代建筑发展而言,智能化已成为其主要特征,而其最直观的体现即是对通信网络技术的使用。在现代建筑中,已开始广泛的运用计算机网络、双向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及楼宇电话通信网络等,实现了建筑的智能信息管理,人们可以通过各局域通信网络,实现电视、电话会议,不断满足人们在工作中与生活上的需求。根据我国居住环境和条件的特殊性,我国智能住宅逐渐发展形成独有的智能建筑产业。随着智能化建筑小区规模的扩大以及宽带网的引进,智能住宅小区提出数字化社区理念,引入局域网和广域网等,以此为实现社区机电设备、家庭电器自动化、智能化监控等提供网络技术支持。通过对数字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数字社区提高了智能化系统的集成程度,实现了信息与资源的共享,为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提供了更多广泛的功能服务。例如:电子商务、电子物流等通信网络功能都是传统建筑中所不能实现的。

4.2建筑设备监控技术

从建筑业正式兴起开始,建筑设备监控技术就被引起重视。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便开始采用计算机进行集中监控,但由于技术不够完善,其监控设备的可靠性较差且运行与发展速度缓慢,发挥不出应有的功能。随着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便开始融合以上技术,加强对建筑设备监控技术的研发,利用集散式控制原理开发出新型的监控技术。其新功能体现在:(1)现场总线结构模型及技术、应用软件的开发平台与工具等得到了改进,使建筑设备监控技术的功能变得强大;(2)通过综合利用组网技术、实时网络系统及可靠性技术,获得了以太控制网络,使电气设备监控系统运行更为便捷与安全;(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广泛应用新型控制网络及技术,如OPC技术、Web数据库技术等,都大大增强了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功能与运行能力,并推动了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

4.3智能化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

电气设备行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要实现电气设备的智能化。建筑电气产品中的智能水平和安全水平都要不断地提高,调整其产业结构。就目前而言,建筑电气行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传统的制造模式和销售模式没有得到改善,其经营方式还是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存在能源浪费的现象。随着智能化建筑电气系统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智能化建筑电气技术的相关标准也要不断地提高。随着智能化建筑电气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人们对建筑在信息交换、建筑安全性、建筑舒适性以及建筑便利性和节能型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筑电气技术要向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满足当下人们的需求。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不断发挥着主观能动性,使得现代建筑变得功能越来越多,所占空间也变得越来越大,建筑物电气设备的质量是人们对建筑物好坏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建筑电气离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很近,特别是近些年来,人们对于建筑电气的要求越来越高,其舒适性、完善性和安全性更是需要广泛的重视,这关系到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所以,在对建筑物进行施工之前,工程师一定要对图纸进行仔细审查,并对施工方提出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也要不断巡检,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的不良现象,为人类提供更多的方便,创设更有利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韩传亮.当代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249.

[2]肖永常.建筑电气的施工与设计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0,23:408.

[3]程大章.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与探索[J].电工技术杂志,2003,06:1-2.

篇4

关键词:校企合作;共生;人才培养;ICT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2-0055-05

校企合作育人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也是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也强调职业教育必须“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如何有效推进校企合作育人,各地方、学校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形成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也存在困惑、压力和挑战。随着信息技术(IT)和通信技术(CT)日渐融合,信息通信技术(ICT)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适应产业发展升级,迅速培养ICT产业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各职业院校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新形势下校企合作面临的挑战

目前,在国家“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的政策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由原始积累转向效益扩展,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外向型转向内需型[1]。随之而来的是劳动力成本提高、技术人员短缺、产品质量提升不快,产业从低端向高端迁移需要大量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支撑,以提高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要能够满足产业发展需要,专业发展就必须与产业高端对接。

瞄准产业龙头企业与产业高端对接,如世界500强、国内行业百强企业等。首先,是因为这些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具有行业的引领性和代表性;其次,很多龙头企业都有自己的技术培训认证体系,从低级到高级,是一个非常系统完整的岗位能力培养体系,代表了行业的用人标准;再次,由于行业内企业都认可龙头企业的技术培训认证,使职业院校按照企业技术培训认证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适用于行业内所有企业,使学习与就业天然畅通;最后,与这些行业典型企业合作,能使职业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始终紧跟产业的发展。比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对接思科、华为、H3C等名企,通信技术专业对接爱立信、华为、中兴等名企,学校的ICT人才培养标准就可以通过这些跨国公司对接上世界范围内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标准。但问题是,产业龙头企业招人的门槛都很高,不仅学历要求高,而且还要名校毕业,这对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来说只能是望洋兴叹。因为职业院校的人才输出与企业的人才输入不接轨,职业院校与这些名企之间往往没有实质性深度合作,这就需要学校寻找一种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吸引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

二、“共生型”校企合作模式构建

“共生”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种在生存竞争过程中形成的互惠互利、相互依存的关系[2]。共生模式是共生个体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相互结合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互惠共生、偏利共生、偏害共生。互惠共生指共生个体相互依存,相互获益,是最有效率、最稳定的共生模式。偏利共生指在不影响一方的情况下只对另一方有利。偏害共生指一方获利以另一方的损失为代价[3]。

从共生角度来看,学校和企业之间只有选择互惠共生模式,合作才能实现双赢和多赢,综合各自的利益需求,全面深度合作,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多赢”的共生关系。

经过市场调研,发现对于爱立信、思科、华为、中兴、H3C等ICT龙头企业,通常还有很多合作伙伴,比如a品商、工程外包商等中下游企业。招收大专毕业生的单位大多是这些大企业产品的中下游企业,提供的岗位主要有产品的售前、售中或售后,这些企业自身缺乏统一的用人标准,招聘渠道大多通过社会招聘;而产品提供商为了保证产品服务质量,对这些合作伙伴企业都有用人标准和要求,主要是通过技术培训认证来保障。由此,龙头企业、合作企业、职业院校直接存在着互惠共生的合作模式,如图1所示。职业院校将龙头企业技术培训体系纳入专业培养体系,使专业培养标准对接产业用人标准,培养的学生获得技术认证证书,可以到合作伙伴企业顺利就业。所以,职业院校毕业生进不了跨国公司,并不意味着就进不了这个行业,关键是找准用人单位。

龙头企业都有自己的培训认证体系和技术人员等级标准,以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则称H3C)为例,H3C公司的每个技术类别都有从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技术专家的等级划分,如图2所示。

H3C公司采用渠道销售产品,具体分为一级渠道(总、一级商)、二级渠道(包括行业金牌商、行业银牌商、商业金牌商、商业银牌商、运营商金牌商、运营商银牌商、区域金牌商、区域银牌商、认证商)。渠道体系如图3所示。

图3 H3C销售渠道体系

H3C公司对合作伙伴除了注册资金规模、业务职责等要求外,对技术人员配置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比如要求总商的售前技术人员满足以下条件:5个网络销售专家,3个高级网络售前专家,1个IMC售前专家,2个云计算售前专家,1个解决方案专家。评定各类专家的标准是看是否持有相应的H3C认证证书。因此,H3C合作伙伴在招聘员工的时候非常看重是否持有H3C认证证书,H3C认证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其公司及其合作伙伴的岗位用人标准。

H3C公司有完备的认证体系、认证培训教材和实训条件建设标准,H3C合作伙伴优先招收持有H3C认证证书的大专毕业生,如果职业院校在课程体系中嵌入培训认证,使学生能获取相应的认证证书,就业时必然会受到H3C合作伙伴的青睐。H3C提供用人标准和培训资源,学校提供具体的培养过程,H3C合作伙伴稳定吸收毕业学生,三方就形成了互惠共生的关系,同时也形成了以H3C为核心的泛H3C合作联盟。

三、“共生型”校企合作模式实践

随着4G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三网融合”的大力推进,企业对高水平的网络技术技能类人才的社会需求量非常大,除北京和广东外,江浙沪地区需求量呈迅速增长态势。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创建于1997年,2006年通过江苏省特色专业验收、2010年通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验收,在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为了将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更好地接轨,提升教学质量和层次,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指导思想,紧密依托信息产业行业,加强校企合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公司(以下简称“思科”)、“H3C”公司开展合作招生、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等深度合作,遵循国际一流企业的职业资格要求,嵌入企业认证课程,设置企业职业资格认证要求,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全面推进专业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校企合作共建“校中企、企中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校企人员双向岗位置换机制,打造“职业化、工程化、国际化”的专业教学团队,探索以精英班为特色的杰出人才培养机制。

(一)校企确立合作机制与组织架构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华为、思科、H3C等3家行业领军型企业正式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分别成立“华为网络技术学院”、“思科网络技培养术学院”、“H3C网络技术学院”,以此为载体,在人才培养与输送、就业指导、教师培训与认证、兼职教师聘请、教学资源开发、实训条件建设、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校企双方设立理事会作为决策议事机构,理事长由学校领导担任,副理事长由企业领导担任,理事会负责审议学院的发展规划、专业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招生和就业等重大事项,下设学生服务中心、教师服务中心、资源开发中心等3个部门,如图4所示。学校与企业各自指定总协调人、教学协调人、师资协调人、项目联络人、实习就业协调人、专业负责人等专人对接,使校企合作规范化、常态化,保障各项合作事宜的顺利开展。

(二)校企联合制定培养方案

学校与华为、思科、H3C等公司召集的合作伙伴召开人才培养研讨会,共同研讨明确ICT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确立“大类培养、专业分流、课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公共平台+专业模块+拓展模块”的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开设精英班,共同培养高素质的ICT精英人才,如图5所示。

“大类培养”是指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通信网络与设备、信息安全与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在第1-2学期学习相同的公共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掌握ICT复合型人才需求的职业基本知识和能力。

“专业分流”是指学生在第3学期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和个人兴趣选择专业学习方向,如通信工程施工与监理、通信终端制造、通信业务服务与管理、移动通信、网络系统集成、网络安全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等,在第3-4学期通过学习专业方向平台课程掌握某一领域的职业专业专项能力,在第5-6学期通过学习专业拓展平台课程拓展职业能力。

“课证融合”又称为双证教学,是指在课程体系的专业方向平台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中,分别嵌入与专业方向能力培养需求相对应的华为、思科、H3C等企业的初、中级和高级、专家级职业资格认证内容,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有能力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证书,提高专业技术技能水平,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

结合“大类培养、专业分流、课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公共平台+专业模块+拓展模块”的课程体系。通过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发挥现代通信技术专业群在拓展新专业(或专业方向)方面的集群优势。课程设置模块化,每个模块(课程群)都与行业企业的职业认证对接,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开展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改革试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满足各类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生除了完成必修、选修课程的学习,获取规定的学分,还必须获取与专业方向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方可毕业。

(三)校企互培共育“双师型”教学团队

聘请华为、思科、H3C公司及其合作企业专家为兼职专业带头人,定期举行与校内专业负责人、专任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开展校企“双向”人才交流,学校在企业设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建立教师企业轮训制度,每年安排2名以上专任教师深入合作企业,参与认证培训和顶岗实习,提高专任教师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企业在学校建立客户培训中心,投入并更新实训设备,学校教师承担企业客户培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校企双方利用培训中心推行“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培养质量。

专业教学团队由合作企业的技术专家、培训讲师和学校专任教师组成。学校专任教师负责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实施,企业兼职教师负责最新ICT技术和企业工程案例讲授,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毕业设计指导、实习就业指导等。校内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到90%以上,企业专业人才或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任教比例达到1:1,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30%以上。

(四)校企合作共建教学条件与资源

企业根据合作开设课程提供实训条件建设方案,学校根据现有实训条件基础对实训设备进行更新和扩充,满足课程实践教学需要。校企双方针对现有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基地软硬件条件和使用情况,围绕数据中心、路由交换技术、有线无线一体化、网络安全一体化、IT管理等最新技术,研讨了实训基地的改造升级,形成了一揽子实训体系规划设计和解决方案,使学生实训更加贴近企业的岗位工作要求,较好地满足飞速发展的ICT技术产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学校遵循系统设计、合作开发、开放共享、边建边用、持续更新的原则,以能学、辅教为基本定位,整合合作企业认证课程标准、认证教材、项目案例等资源,构建集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虚拟实训、专业建设标准、行业企业资源共享等于一体的资源中心和提供在线浏览、智能查询、资源推送、教学组课、在线组卷、网上学习、在线测试、在线交流、手机APP应用等服务的管理与学习平台。学生通过自主使用资源库实现系统化、个性化学习,并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教师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和课程要求,利用资源库灵活组织教学内容、辅助实施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使教学更易组织。学生在课堂教学以外,通过使用资源库巩固所学知识、实现拓展学习,提升教与学的效果。

(五)校企联合推荐实习与就业

在学生即将上岗实习之际,合作企业人事部门主管、渠道经理、售后经理和产品经理组成企业专家面试团队,对学生进行现场面试。面试的第一环节为技术测试,通过测试的学生分别参加售前技术支持、售后技g支持和技术销售3个岗位的面试。面试内容包括职业态度、沟通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最后,结合技术水平、面试表现、实习意向和平时表现,专家面试团队和学校专业教师综合分析讨论每个同学的具体情况,确定学生实习的岗位类别、实习地点等具体事宜,实习期满,表现优异将被企业直接聘用成正式员工。通过这种深度合作,实现学生专业对口实习,毕业高薪就业。

按照共生型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合作培养,经过短短2年的时间,涌现出了大批ICT高端技能人才,有2名学生通过CCIE(思科网络技术专家)认证、2名学生通过HCIE(华为网络技术专家)认证,23名学生通过H3CTE(H3C网络排错专家)认证;60名学生通过H3CSE(H3C高级网络工程师)认证,400名学生通过H3CNE(H3C网络工程师)认证。合作培养学生均被安排华为、思科、H3C等行业领军型企业的总商、金牌商等合作伙伴的技术岗位进行实习,并被企业当成技术骨干培养,实习期间岗位补贴达到3000-5000元/月,就业薪资达到6000-8000元/月。

四、“共生型”校企合作模式构建要点

(一)具备相互所需的资源和能力是前提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和企业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学校主要在人才资源、技术攻关、管理咨询、职工培训等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服务,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实践教学设备、实习就业岗位、兼职教师等服务。企业可以同时拥有多个学校共生单元,学校也可以和多家企业合作。校企形成共生关系的前提是:企业为学校提供的服务要满足与之共生的学校的需求;同时,学校为企业提供的的服务要满足与之共生的企业的需求,两者形成互补、兼容的关系。

(二)形成对称的互惠共生是根本

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实现互利共赢是共生关系长久维持的根本保证,也是校企合作的根本动力。对于企业来讲互利共赢表现为企业产值提高、成本下降、员工素质提高、管理改善等;对学校来讲互利共赢表现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就业质量提升、师资教学与科研水平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增强、学校知名度提高等。目前校企合作经常是校方积极主动,企业缺乏动力。究其原因,还在于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受益良多,但很多学校不能为企业在产值提高、成本下降、员工素质提高、管理改善等方面提供有效服务与支撑,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获利较少,这种校企合作关系属于非对称互惠共生[4],时间一长,校企合作关系将趋于不稳定。要使校企合作可持续地运行,共生模式就要由非对称互惠共生向对称互惠共生进化。

企业作为生产、经营、管理的经济实体,拥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设备、规范的管理、市场前沿的需求信息,但缺乏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职业院校作为国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具有规范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稳定的师资队伍,但存在实训条件持续投入不足、专业建设与产业对接不够等问题。将这些差异化的需求和互补型的资源进行有效对接,使学校按照企业岗位要求培养人才,为企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提供实训实习环境,使学生学以致用。这种共生关系提高了合作个体的绩效,降低了各自成本,使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变得更加深入和可持续。

参考文献:

[1]齐守泉,石伟平.后经济时代职教校企合作如何共生共赢[J].职业技术教育,2011(6):46-49.

[2]黄立峰,刘建湘.中部地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共生发展机制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72-74.

篇5

【关键词】网络安全;实训室建设;实践

0 前言

政府高度重视在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但是,目前在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实践教学环节,缺乏能支持信息安全各专项技术的综合实训环境。围绕国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提升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的战略要求,结合学校在网络安全方向及实践教学环境建设的需要,建设面向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多层次、全方位、可扩展的信息安全综合实践教学环境,近年来,我校进行了网络安全实训室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1 网络安全实训室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存储容量成倍地增长,信息已经成为客户的重要资产,信息存储成为各项业务运作的基本依赖条件和环境,任何信息的破坏和丢失,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任何存储系统的故障,都会严重影响业务的正常开展和运营。可以说,网络安全技术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其技术人才积累往往是和技术发展相辅相成的,由于安全经验需要时间积累的缘故,目前网络安全管理人员远远满足不了业务发展需求。据计算机世界资讯的相关研究报告称,估计国内网络安全人才缺口将达到30万人以上。

在此背景下,尤其是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打造精品课程”、“建设国家示范实训基地”以及“大力开展校企合作”的要求,建设网络安全实训室,可以改善专业实验实训教学环境,满足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施开发课程一体化教学需要,突出培养学生对应岗位能力培养,提升专业实验及实训教育水平,培养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 建设思路与建设目标

我校网络安全实训室的建设思路是:以“校企共建、企业化管理、职业化环境、服务于社会”为指导思想,适应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需要,依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岗位能力要求为驱动,设备性能与主流技术同步,建设具有真实职业环境,能承接加工制造业信息化服务项目,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室。

我校网络安全实训室建设目标是:在校园网环境下模拟完整的企业网环境,实现商业运营环境中各项业务需求的在校实训,提供多层次、全方位及综合化的信息安全实验与实践环境。一是满足《网络安全技术与实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网络故障分析与排除》、《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等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需要,使学生通过在此环境下认识整网的运行环境,并且进行各种设备调试,实现各种平台环境下的业务需求,达到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得到提升;二是提供科研开发和测试环境,服务企业;三是支持信息安全社会化培训以及信息咨询、方案优化、产品研发与仿真测试等服务,服务地方经济。

3 网络安全实训室建设实施

网络安全实训室的建设实施按照作用范围和设备的情况,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搭建基础网络结构。构建网络安全基础结构和服务器存储基础结构,以基础通信网络知识培训为主要目的,在信息安全主流技术上是以网络安全技术为主,实验设备采用全球市场广泛应用的主流通信设备,兼并实用性和先进性,同时满足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的不同要求。存储功能部分主要由学生终端、存储管理软件客户端、e-Bridge存储管理软件、存储阵列、应用服务器五部分组成。e-Bridge存储管理软件将存储阵列上的磁盘分割成为每4块磁盘一组的磁盘组,每小组学生共用一组磁盘,在这组磁盘上学生可以对其进行配置和操作,学生小组之间互不影响。学生在实验终端启用存储管理软件客户端,图像化界面上进行操作。第二阶段为多元化多业务实验室阶段,构建完善的认证培训体系,服务社会,带动教育、其它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成为学校所属区域乃至全国信息化建设的龙头,构建一条实验室的价值链。

网络安全实训室实验系统构架,分为三个层面,即基础理论层面(教材)、子系统级层面(各功能模块设备)和平台层面(实验软件平台);纵向又分为两个层面,功能演示层面和教学实验层面。功能演示和教学实验横穿三个横向层面,即可以针对基础理论知识层面、子系统级层面以及平台层面设计不同复杂度的系统功能演示和教学实验。每个子系统均依照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个或者多个层面进行教学或培训实验设计,教学实验数量要求有三至六个或者更多。

网络安全实训室共投入资金151万,共有设备123台套,主要设备有:二层网络交换机、三层路由交换机、安全路由设备、边缘防火墙、VPN设备、智能入侵检测系统、文档安全管理软件、信息安全综合实验系统模块服务器、信息安全综合实验系统模块、OceanStor S2600I存储系统、IP-SAN交换机、安全实验管理平台、设备控制台、实验管理网络设备交换机、实验管理防火墙交流主机、拓扑管理器、实验室终端、网络分析系统等。

4 网络安全实训室建设成效

在建设过程中,与思科网络公司、北京神州祥升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搭建了真实的小型企业网环境,体现了“校中厂”的理念,同时选择使用率高、起点高、能体现现代网络安全环境的先进设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地积累到最先进的网络安全经验。

网络安全实训室,能够开设数据网络类、网络安全类、应用类、存储类、网络故障分析与排除类等5种类型的实训。能满足48人同时分组实训,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近年来该专业的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综合布线技术竞赛项目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承办了2013年山东省物联网应用技能大赛。

该实训室在承担课程实训、综合实训以外,还承担了科研、企业培训、认证培训及考试,突出了专业技术输出能力,提升了专业团队的行业美誉度。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依托该实训室立项了“山东省信息化战略专项研究课题”等8项省级科研课题,获得了1项山东省计算机应用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申报了12项国家专利。举办了一期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省级培训,组织了两期山东省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培训,来自全省高职院校的197名师生参加了学习。与企业合作申报了3个国培项目,开发了两个专业培训包。9所省内外职业院校来校学习专业建设经验。

5 结束语

近几年,我们通过建设网络安全实训室,并充分发挥其实训教学、技术应用研发、技能培训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能,计算机网络专业办学水平和办学竞争力的得到了提升。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农机;信息化;管理

1前言

随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发展,网络技术及数据库处理被更好地应用到农机信息系统的长效管理中去。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应用,大大提升农业机械化的管理程度,提升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应用

2.1信息技术用于精准施肥

电子地图的应用,经网络数据分析的形式,呈现土壤养分盈亏情况。根据实际的土壤采样数据,结合作物种类、往年产量等等,数据分析土壤肥力情况作信息化系统管理。通过网络数据的整合和处理,更好地控制土壤肥沃程度,做出精准施肥的设计方案。而且,在配方施肥的基础上,用数据配比氮磷钾、微量肥等比例含量,能实现针对性施肥的目的。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缓解了当下施肥过度造成的农产品质量下降,大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输出。而且,即成的网络数据,便于多系统间操作和共享,多渠道的传输和利用,确保信息利用的高效性。

2.2信息技术用于精准种植

融合计算机技术、导航技术等技术优势,信息技术用于种植的精准化变为现实。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精准播种,能根据地况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更切合实际的播种操作,控制播种量、开沟深度等等。通过实际情况的适度调整,确保播种深浅一致,播种量更均匀,满足精量化播种的实际需求。

2.3信息技术用于精准灌溉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实现精准灌溉的要求,是建立在自动化监控的基础之上。通过远程监控让灌溉更精准和及时。另外精准灌溉能够在不同作物的生长发育时期根据土壤中水量或者土壤的具体营养量做好及时的准确灌溉,目的是节约用水,增加农产品的产量,现在实行集约化灌溉,原有的粗放灌溉形式静不利于灌溉的精准以及高效。根据我国北方地区的干旱情况,灌溉的精准化主要是提升当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好方法。选用大面积的旱田技术,能够采用大型的喷灌设备,节约用水量的前提下,通过控制喷口的大小和机械作业情况,或者控制灌溉速度等适度的调整或者控制喷水量,很多时候大面积的灌溉不但不能提高产量,反而会出现部分地域灌溉多部分地域灌溉少的状况,不利于农作物的均衡生长。故此需结合不同作物之间生长的周期性做好土壤肥力的控制,编写灌溉程序,作业接卸需根据程序自动化要求做出指令控制,规定的实践内要根据不同地块的需求做好喷灌工作。目前比较常用的是通信网络以及个人计算机的应用,利用控制时开展灌溉管理。例如,平移式喷灌机械声安装GPS系统,需在处方图运用生成,确保对喷灌的变量,并进一步开展施肥和灌溉等相关的操作。

2.4信息技术用于物联网建设

信息技术在物联网中的推广应用,通过对温湿度、光照等信息的数据采样,结合数据情况的实时分析,构建数值分布控制图。经预先设置的报警值,及时将信息传输手机或电脑中。比如:温室大棚中,安置温湿度传感器、IP探头装置等,采集棚内实事数据,同时同步数据传输到互联网,经网络IP地址查询或密码登陆的方式,在电脑或手机终端实时查询接收数据。此项技术的应用,大大节省劳务输出,更好了解棚内植物生长情况,并能根据情况的变化做进一步的应急处理。而且,界面形成的操作页面,规范信息化管理,更有利于完成对农作物栽种的远程管理。

3发展建议

新兴的信息技术,能更好地服务农机技术推广,需要各方面的努力。这体现在:

3.1提高认识

农机信息化建设,简化了农机工作流程,提升了农机工作效率。推进农机信息化管理,需要在认识上有所提升。各方支持理解农机信息化建设,加大科研研究成果,并适时应用到现实操作中去。在此过程中,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很大,经组织协调和统筹规划,推进农机信息化管理进程。同时,注意对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提升农机生产新理念,让民众适应新型农机的发展需求。

3.2重视培训

现阶段,农机信息化管理人才匮乏。在此,注意加强不同层次及类型人才的培养,满足农机信息化推广发展需求。推动农机信息化发展,要培养现代化的农机人员,通过网络技术和相关的信息技术做好指导,通过指导做好实践性人才管理,确保农机信息化的稳定发展,用以满足农机管理系统中对人才的需求,进而推进农机信息得到更好的推广和实行。

3.3加大投入

篇7

关键词: 校园网;设计;建设;开发;管理;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7-31262-02

Campus Net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REN Wen-ling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ical Department,Xi'an 710049,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campus network construction raised anupsurge in the middle school, many middle schools have all built upown campus net, formed to cover the nation machine the net andconnects through the special line and Internet. Constructs the campusnet not only to involve the technical aspect, but is includes thenetwork facility, applies the platform,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 thespecialized application, the personnel quality and so on themultitudinous ingredient integration, the information teachingmanagement environment system.

Key words:Campus net; Design;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Management;Safe

校园网的建设一方面加强了学校与国内外的联系,有利于及时了解国内的信息,有助于提高学校的科研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校园网的建立及以其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也有利于各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而每个校园网的设计、建设都要经过周密的论证、谨慎的决策和紧张的施工。根据实践经验我认为,在设计与建设校园网的过程中,要把握以下五个关键问题:

1 确立建设校园网的目标

确立校园网建设的目标,不仅要考虑技术方面,更要考虑环境、应用和管理等,必须与学校各方面改革、建设相结合,与学校长远相结合,论证和决策。根据这样的使用要求:建设一个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校园网应具备以下三点应用目标:首先,学校的目的是通过教学过程来培养人才,因此对教学过程提供直接支持应是校园的基本功能。其次,校园网必须能够支持学校的日常办公和管理。再次,与Interent的联接也是校园网的基本功能之一。联接Interent可以使学校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空间。大大扩展师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还可以增强校内外的沟通以及自由地消息。

2 校园网的技术方案设计

校园网的设计应尽量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比较成熟的技术,兼顾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选择结构化、可扩充、多用途的网络产品,保证网络在较长时间内不落后。同时网络设计应结构合理,在通信网络、资源配置、系统服务和网络管理上有良好的分层设计,使网络结构清晰,便于使用、管理和维护。另外网络应坚持高效实用的原则,着眼于教学、科研、管理的实际需要,用有限的资金优先解决工作急需的问题。校园网的技术方案设计分以下5步:

2.1网络体系结构的选择

网络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通讯系统的整体设计,它为网络软件、硬件及网络通讯协议、数据存取控制和拓扑结构提供标准。因此网络体系结构的选择是实现校园网建设目标的核心环节。在充分了解各种网络的特点、性能、价格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实际应用,考虑学校能够投入的资金及现有的设备、局域网和其它资源情况,进行综合,确定符合自己需要、有利于开发利用、有利于发展扩充、性能价格比高的网络方案。

2.2确定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

当计算机台数较多或可靠性要求高时,优先考虑采用星型或树型连接;对于少数几台距离较远或可靠性要求不高,共享任务不繁重,可考虑用一根电缆进行总线型连接。实际的拓扑结构常为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

2.3设备的选择与布线系统的设计

选择网络设备,首先要符合CERNet、Internet等国内、国际联网标准;其实要能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如TCP/IP、IPX、DECnet等常用网络协议,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可扩充性和可管理性;第三,价格在预算范围内,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第四,应选择信誉高的网络产品公司的优质产品,其国内外有成功的使用经验,有良好的售后服务。

组成校园网的硬件有以下四类:一是网络服务器;二是网络工作站、三是网络适配器,又称为网卡;四是连接线,学名"传输介质",主要是电缆或双绞线,还有不常用的光纤。

出于硬件上的专门考虑,有条件最好购置专门的文件服务器。因为服务器的硬盘存速度对网络的很大,所以专用的服务器就对数据存储、速度、可靠性都有考虑,诸如硬盘镜像、双工等容错技术一般都会得到应用。不过一般的小型校园网,采用PII级的微机,配备一个或数个的大容量硬盘和一个32位的网卡也可以满足要求。

网卡虽然有16位和32位之分,但一个网络无论用16 位或32位网卡,最好均用同一品牌,以保证良好的兼容性。一般而言,市场上兼容产品的质量还可以,对小型校园网的影响不明显。目前购买网卡应购买即插即用型网卡。

常用的传输介质分为同轴电缆和双绞线两种。同轴电缆又分为粗同轴电缆和细同轴电缆。粗同轴电缆主要用于基干线(Back-bone)的建设。细同轴电缆使用BNC接口,主要用于计算机间的网络连接,但因接头易松,可靠性差,将会逐渐被双绞线取代。双绞线又分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又绞线(UTP或电话线)。目前常用的UTP双绞线分五类和三类两种规格,一般小型局域网(10M)用三类。可靠性,速度要求高的大局域网(100M网)用五类,使用RJ-45接口。联网最好优先考虑采用双绞线连接各种设备,因其可靠性较好,价钱也便宜。网络布线系统设计应根据网络技术选型进行布线设计:第一,应符合国际开放式布线标准,并与学校现有楼宇改造布线特点相结合;第二,应选择国际上可靠的PDS设备生产厂家的产品;第三,网络整体布线结构合理,有足够的冗余,便于以后的网络扩展,并有可靠的质量保证。

2.4操作系统的选择

网络操作系统有三大阵营:Unix 网络操作系统有较长,良好的网管功能,丰富的软件支持。Microsoft网络操作系统有代表性的是Windows NT,它是32位多任务处理的操作系统。Novell网络操作系统是占世界局域网主流的操作系统。对有服务器的局域网来说,新建网优先选用NT,"老"网改造采用Netware 4.10或5.0较为合适。在小型的对等网环境中,若只想共享文件和资源,要求成本低、维护简单且对安全性要求不高时,用WIN95/98很合适。

2.5系统集成商的选择

与技术和设备选型相适应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系统集成商的选择。系统集成商应有雄碍的技术力量;有丰富的网络集成实际经验,有较多承揽大型网络工程的成功范例;在业界有较高的商业信誉和售后服务质量;地理位置尽量靠近,具有快速的响应和解决的能力;能提供全面系统的技术培训。

3 信息资源建设

校园网信息资源建设,是以校园网络为基础,依据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具体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有效地组织管理和开发,提供学校Internet信息服务。校园网信息资源建设包括以下3个方面:

3.1教学信息资源建设

建立专业信息库,为专业教学和提供信息服务,根据各学校具体专业情况建设多媒体教学信息库,以满足学校多媒体教学需求为主要目的,建立多媒体素材库、多媒体课件库等大型数据库,并建立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和CAI专用Server,提供多媒体信息服务,为教学改革提供最有效的辅助手段。

3.2管理信息资源建设

校园网是为学校各部门服务的,学校内的信息就显得特别重要。按学校部门职能来组织,应包括以下信息: 文章出处:

(1)办公信息:提供学校校史、规划以及校内新闻等。

(2)人事信息:提供全校职工的个人信息以及查询全校职工人数、男女比例、年龄结构、职务、职称结构等。

(3)服务信息:提供学校财务状况、工资发放等,这需要有相应权限才可以看到。

(4)编辑部:校刊、校报的目录及各个部门稿件统计结果。

(5)图书信息:提供全校图书、书目、图书流向等。

(6)学生信息:提供全校学生的基本状况。

(7)教务信息:提供全校的教学计划、教室分配、课程安排、试卷库管理等。

(8)科研信息:提供学校的科研状况及查询鉴定的科研成果和发表的论文。

(9)设备信息:提供全校的设备信息。

(10)各教研组信息:提供本教研组的教学计划、教室安排、课程安排、教师安排、实验安排等。各部门提供并维护自己的信息,对他人的信息只能查询。

3.3外部信息资源建设

采用多种方式与CERNet、资源信息网和Internet等广域网连通,方便用户访问。发挥各学校专业教学和科研的优势,在开发内部信息资源的同时,积极筹划对外服务的数据库建设。

4 应用软件的开发

为发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各校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及需求直接购买或自主开发或出资聘请专业人员,专业公司共同开发适合自身需求及特点的一些应用软件,如网络办公软件,财务软件,图书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软件,网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基于PC的数据库服务器软件产品等。

5 网络管理与安全

网络安全是任何计算机网络建设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校园网建设应把网络管理与安全放在突出地位。

(1)建立网络信息管理机构

成立网络信息管理的三级管理体系:学校信息管理委员会,即网络信息管理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网络信息管理政策、法规及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宏观协调;网络信息管理中心,即网络信息管理的职能机构,负责管理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技术培训和应用开发的指导、协调;网络管理员,即各办公室和教研组网络信息管理者,负责本单位局域网及其信息开发的协调。

(2)制定网络信息管理制度和规范

制定网络信息管理工作制度和规范,使网络运行和开发应用 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内容包括四类:网络信息管理机构和人员职责;网络信息管理工作制度,包括值班制度、汇报制度、登记统计制度、培训制度等;信息标准和信息工作规范;网站开设、维护和用户上网规程等。

(3)正确实施网络信息管理

包括设备管理、技术管理、计费管理、信息管理和使用管理。

(4)采取配套的网络信息安全措施

包括防火墙设置、网络防杀病毒、数据加密和信息工作保密制度等。

(5)人员培训

这包括网络管理人员、维护人员及普通用户的培训,这对于以后正确地使用网络、管理好网络非常重要。

结束语

只注重有形的网络的建设而忽略了无形的文化的建设是校园网失败的最关键的原因。这里所指"无形的文化"是指人们的观念、工作方式、利益结构、学校的管理运作模式等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讲,校园网的建设绝不仅仅只是涉及到技术问题,而是会引起更深层次的变革,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一场变革会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对一这一点对我们应清醒的认识。

参考文献:

[1]Stallings,puter organization and Architecture:designing for performance,4th ed.Prentice Hall,清华出版社,1997.

[2]Mano,M.,computer systerm Archtecture,3rd ed.Prentice Hall,清华出版社,1997.

[3]Steinmetz,R.Nabrstedt,K.,MultimediaL:computing,communications&Applications,prentice Hall,清华出版社,1997.

[4]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M].科学出版社,2004.

[5]郑纬民,汤志忠.计算机系统结构 [M].(第2版). 清华出版社,1998.

[6]毕蔗本.64位和32位高档微型机系统设计[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篇8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现状

1.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目前所处阶段

针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从“九五”期间就已开始,总结起来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操作式培训阶段、案例式培训阶段、项目式培训阶段、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阶段,如图1所示。2014年5月27日,国家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根据我国中小学校信息技术实际条件的不同、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情境的差异,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依据该标准,教育部同时印发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给出了方向性指导。

根据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相关指导意见,各省市搭建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平台,也开展了相应的培训工作。如广州市于2015年1月29日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搭建了广州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专题介绍平台,并开展相关内容的培训。

2.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主要方式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从时间上划分,一般可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从内容上划分,可分为系统学习、专题研讨等。培训主要以集中面授培训与网络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集中面授培训指在各省市相关机构的组织下,采取集中面授的形式对符合遴选条件的教师进行面对面培训,培训活动包括主题讲座、线下协作活动等。例如,《教育部“教育技术培训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广州试验区天河试点区实施方案》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采用远程辅导教师集中面授培训与全员远程培训的方式。

网络远程培训指在各省、市相关管理机构的组织下,采取网络远程培训方式组织教师收看培训课程、研读学习材料,利用在线交流研讨、专家辅导答疑和本地集中研讨等方式进行培训,一般对教师学习时长、学习内容都有详细的规定。例如,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建设项目中级培训全程采用远程培训方式进行。学员需按时、独立学习网络课程中各模块学习内容,每期学习时间40天。晋江市教育局开展2014年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采用集中面授与远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面授时间为1天,由项目专家担任主讲;远程培训时间为35天,主要依托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心(海西教育网)和市教师进修学校,进行网络培训。

目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存在的问题

1. 培训内容和培训步调统一

在传统的教师培训中,组织者往往采用统一的培训内容和统一的培训步调,没有考虑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个体差异,而且难以照顾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教师特殊岗位之间需求的差异,针对性不强。受训教师往往来自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单位部门、不同的年龄等,他们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不同的学习能力,他们面对统一的培训内容反应各异,有的感觉学习重复,有的学习困难跟不上教学进度,有的感觉内容太浅薄。因此,设置统一的培训内容不利于教师的个性化学习。目前的培训基本上都是任务式的正式学习,要求受培训的教师在固定的学习时间学习或者完成固定的学习任务,达到固定的学时要求。这种学习方式不够灵活,无法适应教师的个别学习需求,受培训的教师往往会想出各种方法应付学习,这样的培训实际上没有真正达到学习的效果。

2. 培训时间集中且时间较长

传统的集中面授式培训,一般是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大多会选择在受培训教师的假期时间安排培训活动。这种形式便于教师集中精力进行学习交流,遇到学习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同伴或者培训教师的帮助指导。但是在实际过程中,集中培训的形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往往使得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教师作为成人,角色具有多面性,工作具有多样性,自身工作安排、家庭等原因使得教师很难保证在集中培训期间全身心投入学习中。

网络远程培训也需要受培训教师在工作时间以外安排时间进行远程学习。而且,一些网络培训课程时间较长,无法激发教师学习的兴趣,这样的培训非但不能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反而增加了额外的学习负担。教师不愿意在休息时间花很长时间进行相关的网络学习,经常会出现为了应付学习课时而弄虚作假的现象。比如,统一时间用多台电脑播放教学视频,或者找机构或软件代替学习。

3. 培训设备不便捷

目前传统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中,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中小学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中小学教师与培训专家之间的沟通交流等几乎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必须在电脑和网络环境中进行。中小学教师任务繁多,可用于集中学习信息技术应用的时间少,但其零碎时间多,利用空间广,可挖掘的潜力非常大。由于电脑的移动性有限,教师想学习时并不一定有可用的电脑,这容易对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同时,由于电脑不便于携带,教师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受到很大的限制,不利于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浪费较多可利用的学习时间。

4. 培训交互方式单一

不论是集中面授还是远程网络培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交互方式单一的问题。集中面授过程中,培训教师基本采用讲授的方式传授知识,受培训的教师更多是聆听,信息传递为单方向的灌输方式。远程网络培训中,接受培训的教师利用远程网络平台进行学习,但目前教师远程学习平台功能有限,加之培训组织管理不足,使远程培训平台不能实现良好的在线交互或线下互动。

5. 培训环境和教学应用情境分离

教师的工作实践性很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应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主要目标。在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很多培训只关注了培训期间知识的短期内化过程,一个项目学习下来,短期内对教师触动较大,当回到学校真实教学环境中,曾经的项目培训所得便逐步衰减。这样的培训忽视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实践特征,难以满足中小学教师自身教学技能提高的需要。很多接受过培训的教师在回到实际工作环境后,未能像预期的那样应用培训所学改善教学行为,甚至过一段时间,又回到了培训前的状态。培训和工作是两种不同的情境,受训教师面对情境的变化,很难将培训所学顺利地迁移至工作情境中。因此,项目式的培训课程不能支持教师的常态化学习,难以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理想的应用效果。因此,如何实现教师培训学习和教育应用一体化,是当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模式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运用移动学习解决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存在的问题

移动学习(m-learning)是利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为学习者提供新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通过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与其他形式的学习比较,移动学习具有学习便捷性、教学个性化、交互丰富性、情境相关性等特点。它强调“及时学习”,因为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另外,它是对正式学习的补充,因此具有改变教育和培训方式的巨大潜力,正成为一种能够解决传统教育所面临挑战的新模式。

将移动学习相关理论合理应用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中,能较好地弥补目前培训存在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为教师提供大量优质的微型化资源;移动学习设备的移动性使教师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中小学教师培训提供丰富的线上线下多种方式的良好交互;培训环境与教学应用情境相关,缩短了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距离;移动学习环境下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图2表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存在的问题及移动学习对策。

图2 培训存在的问题及移动学习对策

1. 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移动学习的一大特点是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学习者可以灵活支配时间,把握时空,在最需要的时候获取知识信息,可以利用零碎时间,在工作、生活或社交等非正式学习时间或地点进行学习。这一特点就弥补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过程中“培训时间和地点相对固定”这一缺点。教师可以比较自主地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地点,避免了因“培训时间和地点相对固定”对培训效果带来的消极影响。

2. 为教师提供大量优质的微型化资源

移动学习另一大特点是“学习资源片段化”。移动学习资源一般是实用短小的知识点,移动学习强调在有限的、较短的时间内学习相对短小的、松散连接且设计良好的知识内容或模块。这一特点弥补了“传统教师培训学习时间过长”这一局限性。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学习需要在空闲时间进行短暂的学习。

移动学习更多地强调非正式学习场合下的学习。这一理念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过程中的使用会丰富教师的学习方式,将整个学习任务细分,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减轻教师学习负担,起到“积少成多”的学习效果,让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培训任务。

3. 使教师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移动学习的学习形式是移动的,借助于一些便携式移动设备,在没有时间、地点的制约下任意开展的学习活动。这一特点弥补了传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设备单一”的缺点。教师不再受设备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移动学习设备进行学习。

4. 为中小学教师培训提供线上线下多种方式的良好交互

移动学习环境具有良好的互动性,主要表现在丰富的交互方式和良好的交互体验。

第一,丰富的交互方式。移动学习终端除了最常用的触屏交互方式之外,还可以实现拍照、录像、声音输入输出、GPS定位、重力感应、肢体动作感应等多种交互方式,实现多方式的信息输入输出,与具有同样功能的设备相比,功能的集成性更强,使用更加便捷。移动学习的这一特点保证了移动环境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中交互性的实现,使中小学教师能更好地与移动终端、学习同伴、培训专家等培训要素进行交互,提高培训效果。

第二,良好的交互体验。在良好的网络环境下,移动终端的交互操作较为简单、及时且顺畅。良好的交互体验保证了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多方向的有效传递与及时反馈,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将移动学习引用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中,其良好的交互体验能够保证且有效提高教师的学习效果。

5. 培训环境与教学应用情境相关,缩短了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距离

移动学习活动是情境相关的。移动学习将学习者置身于可信的、适当的使用情境,依据学习者所处情境的变化而创造出有意义的学习资源,学习者利用移动学习设备,无论走到哪里都可实现移动学习,并使教与学真正突破时空限制,使学习发生在真实的自然、社会情境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活学活用”。由于移动学习的移动性,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情境中进行学习,实际教学情境就是学习情境,且这种学习方式方便快捷,缩短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距离,有利于教师将所学知识有效迁移。

6. 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应当思考如何把终身教育的思想融入培训过程当中。传统的培训由于培训设备、培训时间和培训地点的限制,无法很好地在培训中融入终身教育的思想,若将移动学习应用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中,因其非正式学习的特征,培训将融入到中小学教师的生活和工作中,不仅能使接受培训的教师在生活和工作中利用这种方式去不断地补充、更新知识,而且还创造出对其整个一生都获得教育或自我教育的机会和可能,体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

结 论

本研究分析了目前国内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移动学习的解决方案,使教师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缩短了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距离,同时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将移动学习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相结合,探索移动学习环境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新模式,将有助于改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现状,从而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篇9

关键词:供电局;计算机信息系统网络安全;优化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35-0008-02

Abstract: With more attention paid to the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system management system, the computer network system of power supply bureau can not meet production demands.Establish perfect computer network information system security is imperativ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wer supply company.The reasonable optimization scheme was made to solve the hidden danger and security issues in the system by an analysis of the errors existed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running,to ensure the safe operation of power supply bureau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Key words: power supply company; the computer information network security system; optimize

随着供电局信息化管理进程的不断加快,在电力行业的日常业务中各种信息管理系统如资产、营销、财务、人资、协同办公、综合管理等被广泛应用,这些系统具有及时性、便捷化等优势,逐渐发展成为供电局的发展方向。但高技术和高信息化的作用下也伴随着高风险的存在。随着供电局电力业务对计算机的依赖越来越深,一旦计算机信息系统出现任何的故障和问题,就影响供电局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会造成不可估计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供电局计算机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的优化对于保障供电局信息化业务安全、稳定运行显得十分的重要。

1 现状分析

汕头潮阳供电局的信息系统经过历年的发展,已经初具一定的规模,也是广东电网汕头供电局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潮阳供电局承载着资产、营销、财务、人资、协同办公、综合管理等多项重要的业务,因此保障信息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供电局的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从汕头潮阳供电局的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

1.1 信息网络支持系统分析

随着汕头潮阳供电局信息化经营管理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管理企业在其功能上实现了很大的改变,总体的布局满足了信息管理的功能和建设的原则。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供电局的日常业务和经营管理中已经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越来越依赖,但网络以及服务器设备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具体表现为机房设备落后、系统数据存储不可靠等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设备的供电电源存在着安全隐患。一旦电源出现故障,就会造成信息系统数据传输中断,且没有后背的电源用于供电,造成了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停止运行,信息系统的安全得不到有效地保障。因此需要改造这些网络设备的单向供电线路,提供可靠的设备供电电源和后备电源,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1.2 计算机信息系统网络的分析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管理部分缺少核心设备,造成网络系统对风险的抵御能力降低。供电局的计算机网络设备一般将汇聚交换机作为核心,并且与各分局的网络设备相互连接构成大型的局域网络用于信息系统的连接。但交换机在多年的运行过程中安全性和稳定性大大降低,且与分局之间的连接没有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网络防护设备,如果网络传输线路一旦发生故障,网络核心设备主要集中在市级供电局,导致下属其他的分局信息系统无法正常的运行。供电局的内部信息一般情况只存在市级局层面信息设备中,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较低。供电局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传输只依赖于一个广域网上,且在同一个信息系统中运行,且需要完成多项的业务操作,因此需要对网络层面传输设备的性能和接口的要求十分的高。如果一旦内部的网络被黑客或者病毒攻击,就有可能导致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瘫痪,造成供电局信息系统数据的丢失和利益受损。

1.3 信息系统网络的管理分析

供电局的信息系统网络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实时的防护的监测,并且要实时分析网络系统的风险,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抵御各种网络风暴攻击,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供电局的信息系统网络建成后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将管理的内容落到实处,按照相关的要求来进行操作,从而将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的风险降到最低。

2供电局信息系统网络的优化方案

2.1 安全防护建设

在供电局的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将信息系统划分为三个主要的部分:信息外网、信息内网和生产经营数据存储区域,加强对这三个部分的保护,提升三个部分的安全等级和防御措施。将供电局的信息系统网络分为外网和内网,信息内网用于支持日常的业务,提供客户终端的对各业务系统的运行和操作。外网主要与网络连接用于业务的办理,同时也用于用户的互联网访问。信息外网和内网相互隔离开来,使用独立的服务器和主机运行,防止出现故障导致供电局网络的瘫痪。实现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安全分区和专网专用等措施,实现网络的纵向和横向的隔离,信息管理实现分区域管理,提高安全防御的策略。分区域防护的基础上对每层网络加强防护,划分信息外网和内网范围内的设备,加强对设备的多层维护,层层递进,提高安全系数。生产经营数据存储区域主要采取异地容灾措施,信息系统运行产生的数据主要存储于更高管理层面的市级局与省公司,避免由于网络瘫痪或不可估量的各种网络风暴攻击而造成系统数据丢失。

2.2 优化网络结构

供电局信息系统网络可以采用骨干级路由交换机,在每台交换机上提供两套电源设备,一套主要的电源设备,另一套用于设备故障后的备用电源,另外应配备相应的机箱风扇。在交换机上设置相应的管理模块,不但可以进行冗余备份,还可以进行冗余负载。核心交换机之间配备交换模块,并且通过冗余协议进行连接,实现网络层面的冗余。优化配置各级的虚拟局域网,并且选择合适的路由器作为达到负载均衡。这样如果设备出现任何的故障,可以由另一台路由器承担业务职能。对于接入层到骨干层的连接,采用两条千兆以上的以太网进行连接,并且配备相应的接口,连接两台核心交换机,一条作为主要的链路,一条作为备用的链路,如果主链路发生故障,可以切换到备用的链路上,存放网络核心交换设备和汇聚交换设备需配备恒温网络专用机房,提高网络运行的稳定性。

2.3 建立内外网访问管理审批机制

随着信息建设与应用的推广,供电企业实现了生产与经营的信息化管理,信息支撑环境也在不断的升级和改造,网络信息系统更加凸显便捷化和快速化的特性,企业员工日常对信息网络的使用需求日益迫切。因此需要加强对用户访问信息系统网络的管理和监控也是不可欠缺的组成部分,信息系统管理员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系统权限访问管理审批流程,从而保障了信息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网络管理机制可以利用和优化信息系统资源,能够对供电局的业务和服务进行直接的监控和管理。在网络发生故障时可以提高信息系统管理的速度,从而及时的解决问题。网络管理机制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运行,保障设备和业务的稳定性,分析汇总网络的信息网络系统的运行状态,然后把这些数据用于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中。

3 建立信息管理的应急机制

为了进一步提高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建立相应的信息管理应急机制,提高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应急防灾和灾难恢复能力。针对当前的网络信息系统的应用环境,建立相应的应急机制,针对计算机病毒和黑客攻击所造成的网络瘫痪,建立相应的应对预案和故障处理措施,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应急防灾能力。应急预案的制定要根据信息系统上线后的状态制定,并且对应急预案进行实时演练和动态评估,保障预案的可靠性。每年对信息网络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技术人员对信息系统网络应急预案的管理水平,加强对信息系统技术的人员的技术培训,从而为信息网络系统的运行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4 强化信息系统用户的管理和访问

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要对交换机、防火墙等进行综合的管理,对一些重要性的设备访问权限提高访问用户的级别,用户的访问设置一定的权限,没有授权的用户不能随意的更改信息和访问数据,提高网络访问的安全性,防患于未然。

5总结

供电局的信息网络安全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根据供电局现有的网络运行环境和信息系统环境,加强安全和防护技术,采取有效的措施和预案计划将信息系统网络的运行风险降到最低,从而使信息系统为供电局的生产经营管理发挥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助力智能电网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育权,华煌圣,李力,王莉,刘金生.多层次的广域保护控制体系架构研究与实践[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5):112-122.

篇10

关键词:网络金融;风险防范;管理措施

现今的网络金融服务已经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金融理财系统,主要包括网络期货、网上银行、网上保险、网上结算、网上支付等网络金融业务,与传统的需要到指定网点进行金融服务要方便的多,办理网络金融业务只需在家里运用网络信息平台就可以处理很多业务。网络金融的特征比较到包括虚拟化、高效性、直接性、信息化、经济性,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虽然网络金融为人们带来很多便利,但是由于网络金融具有虚拟化和风险性的特征,如果没有正确的防范措施很容易遇到金融风险。

一、我国网络金融面临的几大风险

(一)网络金融技术上的风险

第一,安全风险,进行网络金融业务的载体常用的有因特网或通信网络,多数运用的是计算机软件或手机等平台来完成金融业务的完成,网络信息化技术具有开放性等特征,网络金融活动很有可能别其他因素影响其正常运作,经常会出现不同的安全问题,像是计算机出现漏洞、系统病毒入侵、磁盘列阵被破坏或是网络外部受到不同因素的攻击等因素而影响。在进行网络金融交易时,网络银行与用户之间都会存储不同的信息质量,在进行互联网交易时将信息相互传递这样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盗取信息资料,这样就造成客户信息外漏,会给客户带来经济和身心的伤害。现今网络生出现很多盗取他人信息进行不法行为出现,有些人将这些信息变卖,让很多不法分子运用客户信息骗取客户的钱财,现今的网络诈骗事件特别多,都是客户信息外漏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也有很多病毒会影响网络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行,导致计算机系统无法工作,甚至会很多重要的金融信息。第二,选择技术和支持风险,拥有科学合理的网络金融技术是网络金融业务开展必备的条件,现今的网络金融技术的选取只能在传统的金融机构进行选取,但是传统的金融机构对于当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无法适应,在选取方案的过程中会出现设计缺陷或者错误操作等问题出现,这样会造成网络金融业务因技术落后和过时的网络带来不同的损失和错误,这就是网络金融业务技术选择风险。网络技术也会出现不同的问题,但是只能通过外部市场技术进行解决,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金融行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对当代的网络金融发展的需求也能满足,但是会将传统金融机构陷入了操作风险中去,这样会形成网络金融的技术支持上的风险。

(二)网络金融业务上的风险

第一,金融制度上的风险,金融行业中对金融系统和存储的信息最熟悉的就是内部人员,但是也是因为这样有很多图谋不轨的人出现犯罪行为。有很多银行内部人员因金融管制上的疏忽利用职权进行违法犯罪行为,运用自身职权对金融数据进行修改删除,对资金进行非法私吞或是其他目的,这些表现都是因为没有良好的金融管理制度造成的。第二,信誉上的风险,由于网络金融具有虚拟性的特点,对于金融机构良好的信誉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出现信誉风险那么网络金融机构就会面临资金流失和客户流失的现象,网络金融机构的信誉风险会长期、持续影响金融机构的正常运作,网络金融出现的信誉风险可能是技术和制度上出现问题造成的风险,网络金融机构的信誉风险是需要非常重视的问题。第三,操作上的风险,在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大缺陷而可能引起的潜质损失就是操作风险,这些风险可能是客户的操作大意造成的,或是网络系统内部出现的缺陷或是错误操作造成的风险。不同的网络机构或者网络金融系统都会面临选择计算机系统出现的问题而出现不同的操作风险,也会以为技术的过时而导致风险的出现,有些金融机构的人员对技术不能良好的掌握,也给网络金融机构带来很大的操作风险。第四,市场选择上的风险,市场选择风险就是客户信息与网络金融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网络金融机构对市场选择上的错误现象。很多客户在网络金融市场中对网络商家提供的服务质量保持怀疑的态度,对质量和价钱的合理性无法确信,对于网络金融系统提供的高质量服务的平均质量作为预期价格进行购买。但是这些高质量服务的价格相对于预期价格要高出很多,导致这个网络金融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排挤。第五,法律上的风险,在网络市场中客户和网络金融发生的纠纷,并且双方的权益受到伤害时就是法律风险。网络金融系统中有很多是与法律相结合的,国家也有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隐私保护法、知识产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但是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只能控制传统的金融经营系统,对于在网络上的交易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欠缺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和管理系统。网络交易中也会出现很多客户的信息泄露现象,这就侵犯了客户本身的隐私权,也给很多客户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经济损失。

二、网络金融风险防范与管理措施

(一)要良好的完善网络金融系统的基础建设

我国与其他国家相比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相对较慢的,欠缺很多计算机系统方面的技术,很多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都是从国外引进到中国,这样对我国的网络金融系统的基础建设是相对不利的,会对网络金融防范措施的正常运作受到影响。所有我国要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的创新进行重视起来,要多加建设电子信息产业,根据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的特点研究出适合我国运用的电子设备,也要不断完善我国网络金融系统的基础建设。良好的安全性是计算机系统的必备核心,良好的安全性和防御能力可以确保系统风险的减少,要加强网络金融系统的基础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水平,这样就可以避免技术选择和支持风险的产生。

(二)对网络金融系统的安全措施要加强管理

网络金融业务中不可避免的就是安全问题,传统的金融机构是网络金融系统的主体,更急主体进行不同的业务活动,想要保障网络金融系统的安全就必须要对金融机构进行风险防范管理措施。要先对传统金融机构进行内部控制管理,然后在建立全面的有效的计算机防护方案,在加强计算机的科技力量达到保护措施。可以运用计算机防火墙或者乱码技术将信息资料进行加密管理,这样可以良好的保障金融资料不会外漏;也可以在计算机系统中建立可信赖的交易系统,可以确保该系统不会被不法分子侵入造成损失。网络金融系统也要形成有效的风险防范制度管理,构建应对防范小组对风险进行监督管理,更好的确保网络金融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提高网络金融系统的信用制度

在银行业务系统调查中,我国逾期应收账款总额达到5%左右,有些发达国家的贸易总额中逾期应收款只有0.25%-0.5%左右,这说明我国的信用体系相对比较落后,相关的制度和规章也是空白的,所以我国网络金融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信用风险问题。想让我国网络金融行业顺利进行就必须将信用制度进行良好的管理,可以确保网络金融行业可以给客户相应的信誉保障。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要将网络数据存储系统引入金融机构,经客户的个人信息资料存储到网络数据库中,并且进行加密管理,这样可以方便进行个人信用咨询,个人信用报告查询和信用资信验证等网络系统服务,这样可以为网络金融机构鉴别网络安全提供非常重要的相关证明。

(四)将现代金融体系引入传统金融体系中

现代金融体系为金融行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将现代金融体系与网络金融风险防范相结合,创建唯一体系和总体规划让网络金融更好的发展,实现其防范措施的长期目标。尽力统一的技术规范,加强网络金融的监督和管理工作,让内部控制达到统一协调,这样可以减少网络支付结算的风险也可以对其他网络金融风险进行检测和防范。

(五)增强网络金融系统的法制体系建设和监管系统

现今国家出台了很多确保计算机互联网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也要很多刑法制定了网络犯罪的相关罪名,网络金融体系有了一定的法律保障系统,我国也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网络防范体制进行管理,并且要根据我国金融风险问题的实际情况,制定确保网络交易的法律法规,增强网络交易的安全性和合法性,也要讲金融与客户的权利和义务划分明确,减少因网络管理系统漏洞进行的金融犯罪活动。金融机构也要制定良好的监管系统,对内部监管人员进行相关技术培训,提高监管法规制度,减少金融行业的不法行为,提高网络金融风险的监督管理工作。

三、结束语

现今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特别快,网络金融的发展速度也是非常的快速,在人们生活节奏快速的今天,网络金融系统为人们带来很多的便利,也为人们快速的生活节奏节省了很多时间。对于网络金融的风险防范是有关部门必须重视的项目,加强对网络金融风险的风险与研究,在对相应的风险进行管理和防范,要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金融平台,降低网络金融风险,让网络金融系统可以更好的进行发展,让网络金融系统更好的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冯金茹,张玉.关于网络金融风险防范措施分析[J].时代金融,2015(6):279-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