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城市管理机制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8: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城市管理机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新城市管理机制

篇1

一、城市管理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价值

(一)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与城市管理的性质及其社会功能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使社会能够形成更为良好的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更好地弥合分歧,化解矛盾,控制冲突,降低风险,增加安全,增进团结,改善民生。在新时期社会管理创新清楚地宣示社会管理是以民生为重、为民谋利,强化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城市管理的根本性质是公共服务,是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服务,最基本的职能是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城市管理工作是政府公共服务性的重要体现之一。城市管理的公共服务性决定了城市管理的目的,即维持城市高效、协调运行和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城市管理的水平最终要体现在管理的效益上,即是否以最低的社会和经济成本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整合城市资源,实现城市高效、协调运转和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讲,城市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改善城市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城市管理创新就是为了实现城市管理的最终目标不断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方法、机制和制度,并不断得以运用转化的过程。

(二)城市管理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关系

1.城市管理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内容

强化城市管理职能是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满足群众合理诉求的重要载体之一。因为城市管理的职能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群众对政府的诉求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对其生存环境的诉求,也是对强化城市管理职能的诉求。社会管理创新最终的价值是实现社会结构合理、利益分配公平、管理科学规范。强化城市管理能够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市民群众提供较好的公共资源服务。在新形势下,强化城市管理服务职能将对促进社会利益公平分配、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社会管理创新指导城市管理理论与实践

(1)社会管理理念的创新指导城市管理实现理念的突破。社会管理理念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先导,是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实效性和持续性的重要基础。新的社会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先,树立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核心、关注社会困难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参与社会管理、实施科学有效社会政策、实现从国家本位到社会本位转变和与时俱进等理念,为城市管理创新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指导方向。

(2)社会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指导着城市管理实现管理手段的突破。社会管理手段创新是在明确各方主体的职能任务、权利义务和职责规范的前提下,形成社会管理的各个要素,通过制度规范支撑、经济行政教育手段,使社会管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社会事务的管理。城市管理手段也要从单一的依靠行政手段转变过来,应当多重手段并举,将城市各个主体的作用有效的发挥起来,共同促进城市功能高效的运转。要合理运用传统的硬性执法、刚性管理,兼顾管理处理采取政策、法治、行政、文化、民主、教育等综合策略,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使城市管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共同作用于城市各个部件的管理,发生“齿轮效应”,使城市整体功能和谐高效运转。

(3)社会管理机制制度的创新指导着城市管理实现管理模式的突破。社会管理机制制度创新的指导原则是:形成并健全四种主体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的新的社会管理格局,明确界定不同社会主体在新的社会管理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责任。其目的是要调动社会不同主体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力,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合力。城市管理作为社会管理中的一部分,必须切实致力于相关体制机制创新,即创新城市管理模式,解决好权、责、利的统一问题,用高效的城市管理模式促进保障城市管理创新。要建立一种能够促进城市管理系统协调运转,对城市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城市管理职能范围内的不同领域以及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二、城市管理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所面临的矛盾及挑战

要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水平就必须正视城市管理所面临的矛盾及挑战,在此基础上分析出城市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积极探讨城市管理创新的最佳路径。

(一)在价值观开放多元的时代,促进对城市管理意义共识性认知面临挑战

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社会流动性的加剧,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化更加多元,思想活动的自主性和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对主流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冲击。不同社会主体提出的城市管理需求也不尽相同,社会变革和利益调整引发了人们社会心态的多种变化,这样直接导致不同人群诉求不同,对城市管理优劣的评判标准不同。这就需要建立起有效的评估和引导机制,引导城市的各个主体普遍尊重文明创建的道德约束,并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公众城管”。

篇2

关键词:建筑企业经济管理成本控制创新方法

1建筑企业成本控制概述

广义上讲,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其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

2建筑企业经济管理中成本控制现状

2.1成本控制机制不完善

现阶段建筑企业在承包工程项目时,大多会忽略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主要表现在建筑企业与工程项目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沟通,许多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大多只关心自身岗位的工作落实情况,在大型工程项目建设中缺少与其他部门的紧密合作,导致工程项目管理与企业经济管理整体呈现分散性状态,各管理部门难以发挥自身的作用。比如在缺乏成本控制机制的情况下,项目经理往往更注重保证施工质量、工期内完工、减少返工等问题,只要工程项目能够按时交付就行,成本管理意识几乎为零;而技术管理人员更多注重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及时进行纠正与引导;一般的施工人员则更没有成本管理概念,只注重顺利安全地完成工作。

2.2成本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成本管理意识的不到位主要针对企业管理人员而言,即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自身缺乏对成本控制的重视,然而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又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质量,所以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不够对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造成巨大的阻碍。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调查发现,建筑企业中高层领导与中层领导的成本管理意识大都比较低,其中42%的管理人员重视程度一般,31%的管理人员基本不重视,只有27%的管理人员较为重视。说明现阶段许多建筑企业都缺乏成本控制理念,而分析项目经理以及其他各部门的管理人员,也基本呈现为淡薄化与形式化的成本管理理念。大多数管理人员更注重施工进度的管理,在施工准备阶段过分采购设备等,几乎不考虑成本管理。

2.3成本预算方法不科学

有的项目管理者具有成本控制意识,但是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缺少明确的职责分工,下达了基本的成本管理任务与目标,但是没有组建与完善管理小组,许多管理工作并不能有效地开展,管理人员不能够各司其职,缺少系统的管理方法与体系。工程预算成本反映了建筑业平均成本,同时也是确定工程造价的基础,以及编制计划成本依据与评价实际成本的重要依据。建筑企业在成本预算之前没有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预算控制流程,要知道建筑工程的预算控制完全不是财务部一个部门可以完成的,必须所有部门协调合作。预算方法不科学表现在:预算数据误差较大、成本数据明细管控较松懈、审核程序不完善等,最终导致预算数据与实际成本发生较大的偏差,引发更多企业矛盾问题。

2.4安全管理不全面

城市现代化建设提高了建筑施工的难度与复杂性,高层施工、立体交叉作业、复杂环境下施工等是现阶段建筑企业经常面临的问题。缺乏全面的安全管理会威胁到施工人员人身安全与建筑质量,直接与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挂钩。安全管理不全面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企业竞争方面,为了承揽工程而采取特别手段,出现恶性竞争,导致工程任务不断加重,对施工人员人身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忽略施工人员人身健康、注重经济利益几乎是多数建筑企业的通病;其次在施工管理方面,由于施工环境的恶劣、工期的紧迫,各个单位之间缺乏通力配合,预防突发事件不及时,导致出现安全事故;最后在监理方面,行政监管的缺失导致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政策的落实情况不容乐观,且不说自身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不到位,甚至对政府出台的相关施工安全政策也缺乏重视。

3建筑企业成本控制创新方式

3.1构建新成本管理体制

首先应当制定与完善新的成本管理体制,加强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培养。在这一过程中,建筑企业可以推行一种全员成本管理模式,即让工程项目各部门管理负责人以及建筑企业所有员工全部参与到成本管理工作中,明确自身岗位对整个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进而促进员工履行成本管理义务与责任,不断加大成本管理宣传力度,让成本控制落实到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每个细节与角落中。此外,还可以进行股份制的创新与风险经营模式的引入,因为传统的成本管理体制中,不对称的权利与义务和不对等的利益风险共存,项目经理权力大,风险小,包盈不包亏,所以项目经理潜意识里会选择不重视成本管理,造成管理黑洞。通过落实风险经营制度,将成本管理风险落到每个管理人员身上,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加大成本管理的实践力度。

3.2加强全过程成本管理

工程建设项目从招投标到施工、验收、使用、运维等各个阶段均会存在一定的成本管理风险,即对于建筑企业而言,从投标到建设,再到交付使用,所有环节都与成本控制紧密相关,必须采用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管理、全员管理模式才能够真正实现成本控制管理的高效率。首先是投标成本管理,应当合理应用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强制控制预算指标,确保投标过程中在保证预算方案的前提下节约成本开支,并且提高中标率;其次加强技术管理创新,对施工现场进行透彻了解,科学规划与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并根据自身技术优势进行技术改革,减少不必要的环节造成成本的浪费,缩短工期;最后是加强材料与机械设备的成本管理,合理选购材料,科学选用机械设备,必须依照参考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

3.3建立责任体系,加强全面考核

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施工团队也在不断扩大,然而经济效益并不一直乐观,市场形势比较复杂,必须推行责任成本管理才能够持续地展开成本控制管理。根据管理人员费用限额与生产成本来确定责任,并加强严格管理,有利于实现责任、权利、利益以及效率四个方面的结合管理。成本核算过程中其实有很多可控环节,建立责任体系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对这些环节的成本控制,比如收入环节、生产作业、机械消耗环节、物资采购、验收入库环节等。同时,建筑企业还应当加强考核制度的创新,不能够再一味注重施工进度与经济利益、施工质量等,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固然重要,但是也应当同时注重成本控制,才符合新形势下建筑企业的发展理念。考核项目部应当注重财务核算,建立各部门资金流入便于查账,实现成本的高效控制。

3.4加强安全管理,促进文明施工

提高工程建设安全管理质量应当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建立与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实现安全管理规范化,对违规操作指挥或违规施工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对不采取安全保护措施、高强度作业、不文明施工等现象进行严惩,适当情况下追究法律责任;其次是改善劳动条件,营造良好的施工作业环境,结合不定期的检查与监理来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定期消除影响施工安全的不利因素,针对施工环境恶劣情况采取预防措施,将潜在不安全因素全部扼杀在摇篮中;最后应当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与培训,培养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与文明施工意识,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督促所有人员落实安全管理与文明施工的责任,最终为建筑企业施工安全获得最大的保证。

4结语

综合全文,传统经济管理模式与成本控制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建筑企业的发展需求,应当进一步提高成本管理意识,构建新型成本管理机制,并加强全过程成本管理,建立责任体系,展开全面考核,才能够提高成本管理效率。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文明建设水平,打造真正的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1]李小强.建筑经济管理中关于成本控制的创新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6):45-46.

篇3

关键词:工程施工;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F426.92;F4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2

施工行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础性产业,经济越发展,施工企业越重要。要确保社会经济发展,就需要有这些国家的建设者。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都需要进行财务管理活动,在施工企业工程建设的每一环节,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对工程成本的降低、投资效益的提高都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一、加强对工程施工项目存货的管理和控制

(一)加大对存货的实物控制

与其他工程项目相比,存货占用工程项目需要消耗较大的资金,因此,极易引起隐性损失、计价混乱及其账实不符等问题,所以,这就需要进一步强化对工程施工项目存货的监督控制,即以职务分离、相互制约、授权审批以及内部牵制原则为指导,利用工程施工项目内部控制机制,通过实现供应、仓储、销售、财务各部门相互协调和牵制,确保将对存货的实物控制落实到位。

(二)利用存货质押贷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利用存货质押贷款方式是推进工程施工项目实现经济效益价值最大化的有效手段。对于质押贷款的存货而言,其应是价值稳定、易评估,市场用途广,易保管、易变现的工业用原材料、中间产品,如钢材、青纶丝等,切实避免是滞销产品。同时,利用存货质押贷款将有助于增强贷款到位的及时性,降低贷款的成本。

(三)巧妙运用存货ABC方法

通常情况下,可将工程施工项目划分为三类存货,即A类存货、B类存货以及C类存货,其中应重点加强对A类存货的管理和监控,究其原因在于A类存货价值较大、占用资金相对较多、品种较少,因此,这就需要定期对A类存货的库存状况进行检查、核实,并及时对存货的收、发、支状况进行记录,以便日后更好地审查。

(四)利用物流的规模效应降低存货成本

物流的规模效应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程施工项目的采购成本。运用整体购买的方式进行批量采购,不仅能够获取低采购价格,而且还可以获取运输成本的规模效应。在工程施工项目物流规模相对较小的状况下,借助第三方物流有助于实现工程施工项目规模效益价值最大化。

(五)合理利用存货的最优订货批量

确定工程施工项目订货最优订货批量需致力于订货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及其存货价格等方面之上,科学合理地判断存货价格的预期波动状况。即当预期某种原材料涨价时,工程施工项目将加大采购力度,增加采购量;当预期某种原材料降价时,需要延迟采购,适当减少当前采购量。

二、借鉴财务标杆超越法,开展720度的全方位财务控制

财务标杆超越法是工程施工项目全方位财务控制的重要方法,其涉及到工程施工项目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以及成本管理等多方面考核体系。工程施工项目运用财务标杆超越法有助于全面落实内部控制管理,有助于强化过程监督控制,有助于提高各项效率和水平,有助于规范工作流程等。通常情况下包括:

(一)工程施工项目在选择标杆时需切实注意规避的几方面问题

1.标杆超越法中的标杆让人有选择的余地。工程施工项目承包商需利用“战略目标逆向分解法”和“目标管理法”对标杆超越法中的标杆进行层层分解,之后运用各种有效调研手段,确定战略目标的标杆和标杆值。同时,工程施工项目还需要打破职能分工界限和工程项目承包的性质与行业局限性,将各项时间经验落实到位,并对多种候选标杆开展有效分析和筛选,并结合工程施工项目相关战略对其进行规范和调整。

2.认清标杆超越法中标杆的积极性作用。由于每个工程施工项目之间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工程施工项目需要科学合理选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标杆。工程施工项目运用属于自身的标杆,有助于规范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规划、质量管理规划、安全管理规划以及进度管理规划,有助于全面挖掘工程施工项目各项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弊端,并及时制定出纠正和完善措施,有助于明确工程施工项目战略目标,帮助各级员工树立起工作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工程施工项目各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自主性。

(二)720度全方位财务控制

1.工程施工项目内360度财务管理圈。对于工程施工项目内360度财务管理圈而言,其包括三大部分,即工程施工项目内部财务核算体系,成本费用、内部审计及相应的内部控制机制,工程施工项目财务管理队伍。上述三方面均是工程施工项目内360度财务管理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财务核算体系是基础,内部控制机制是关键,财务管理队伍是核心。工程施工项目只有把握住上述三方面,才能够确保施工质量和水平大幅度提升,工程施工项目按期竣工,使工程施工项目承包商实现经济效益价值最大化。

2.工程施工项目外360度财务管理圈。对于工程施工项目外360度财务管理圈而言,其具有多方面职能,即财务管理职能、费用管理职能、资产管理职能、资金管理职能、会计核算职能、资产置换职能、资源配置职能、产业结构优化职能及其税收筹划职能等,通过实现上述多方面职能,不仅有助于优化工程施工项目财务集中核算的框架、内容和策略流程,而且还有助于增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以及完整性,保障高效的会计信息得以顺利传递,从而实现有效资源共享。

篇4

现有关于知识积累与创新、发展的研究,多遵循熊彼特新增长理论的逻辑,即:知识存量积累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并通过创造出新产品、新工艺的方式最终推动经济增长。但大多研究以国家或区域经济(如欧共体)为分析单元的宏观层次分析,并且仍然存在知识积累完全内生性还是半内生性地促进技术创新以及经济增长的争论。相比而言,微观企业层次的关于知识积累与创新、成长间关系实证研究却比较缺乏。相关研究中,知识管理理论倾向于关注知识有效利用的前因,而忽视后果研究;创新理论则更多关注不同类型知识存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或在“知识贡献于创新与发展”的潜在假设下研究各种影响知识流动的因素对创新绩效的效应,如知识网络结构与关系强弱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而不是关注知识积累本身对创新的影响;而企业能力理论则常以创新绩效表征创新能力探讨存量知识与流量知识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因此,现有研究间相互分离,缺乏对知识积累如何影响企业创新与成长的系统性研究。

本文基于企业不同知识积累机制揭示企业内外知识积累与成长间关系的“黑箱”,为企业微观运营机制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整合知识管理理论、创新理论与企业能力理论,采用实证方法对上述主题进行研究,发现:

1)提高企业知识积累水平,并不能直接促进企业成长,必须通过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才能有效促进企业成长,特别是外部所获知识与内部存量知识积累,如果不能内化或转化为企业创新能力,反而不利于企业成长。但提高企业内部知识共享与交流水平,可直接促进创新绩效的提升。

2)企业创新能力分为潜在部分与现实部分,潜在创新能力并不能直接贡献于企业成长,而是通过提供现实创新能力的基础与来源间接促进企业成长;现实创新能力提供企业成长的绩效阈限。

1 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关于知识积累与企业成长关系的研究,理论上存在内在化还是外在化的争论。内在化观点认为:知识是一种战略性资产,而战略性资产的获取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知识积累是外部知识内在化的过程,因为内在化节约了稀缺的管理资源,为企业扩张与成长提供可能。但也有学者认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并非是由外部获取的战略性资产所提供的,而必须依靠自身专有性资产/知识的历时积累来加以维持。此外,企业新知识产生源于内部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因为内部隐性知识外显化使标准化成为现实,进而使机器替代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成为可能。上述两种观点内涵三种知识积累机制:外部流量知识积累、内部存量知识积累与内部流量知识积累机制。它们在解释知识积累与企业成长间关系中,孰优孰劣,长期以来并未达成一致,其争论焦点是:不同知识积累机制对于企业成长的影响存在怎样的差异?

1.1 内部存量知识积累与企业成长

“知识与信息是企业的一种资产,因为知识与信息可以影响企业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在不确定性环境下,企业对未来的把握取决于特定企业的知识积累状况。较高的企业知识存量水平,有利于促进技术商业化,提高新产品开发效率,获得更多的创新数量。而作为企业专有性知识重要内容的组织经验,对于降低生产过程的单位成本、提高企业绩效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大于产业经验的效应。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企业提高知识存量水平,有利于获取更高水平的创新绩效和财务绩效。

但现有关于存量知识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研究并不一致,如有研究显示两者之间并没有显著关系。或者知识本身与企业绩效并不直接关联,而是需要先转化为一定的组织能力再为企业绩效提供帮助。如存量知识通过促进问题与备择的生成、评价与选择能力获得高水平创新绩效。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更高的企业知识存量水平,通过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而促进企业成长。

1.2 企业内部流量知识与企业成长

以企业内部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知识共享与交流为表现形式的内部知识流动,是促进企业产品创新的重要手段。内部知识流动提供知识间相互激荡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企业能联系、整合其广泛的完全不同领域的知识,以非预见性、非常规性模式,生成用于重大创新的突破性理念。因此,内部知识共享对创新绩效的提升及竞争优势的获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如提高新产品开发效率。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企业提高内部流量知识水平,有利于获得更高水平的创新绩效和财务绩效。

提高企业内部知识流动水平对于企业成长的影响,可能不仅仅体现其对创新绩效、财务绩效的直接效应上,还可能通过促进部门间合作和互相学习,改善问题解决能力进而提高创新绩效。特别是在企业知识基多样性的情况下,内部知识共享与交流通过唤醒“万花筒式思维”,能够进一步整合个体的诀窍,帮助构建更有深度的、更完善的对现有知识的理解,从而提供新的、真正的创新性知识组合的潜力,并促进企业成功创新。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4:更高的企业内部流量知识水平,通过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而促进企业成长。

1.3 企业外部流量知识积累与企业成长

外部知识获取对于探索性与利用性创新均非常重要,特别是对重大创新十分必要的知识大多在企业外部才能找到。知识开放可加速创新节奏,因为竞争者能够建立其他创新者优势,而不阻碍其他人进程。因此,企业获取外部知识与创新成功成正比,包括成功引入创新、缩短上市时间等。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5:企业提高外部流量知识水平,有利于获得更高水平的创新绩效和财务绩效。

有学者认为,外部知识的获取实际上包括获取与利用两个步骤,知识获取本身对企业绩效并没有直接影响,必须通过企业对所获知识的有效应用才可能对创新结果产生影响。因此,企业外部流量知识必须经过有效的内化过程才能整合到企业知识基中,形成知识积累的增量,并进而促进企业成长。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3)创新能力的四个维度对企业绩效的效应呈现出差异性:创新绩效由创新决策能力所决定;财务绩效由创新实施能力所决定;变异感知与信息诠释能力与企业绩效无直接关系。

综上,创新能力的四个维度子能力并非均衡地对企业绩效做出贡献。相对而言,变异感知与信息诠释能力的作用更加内隐,创新决策能力与实施实现能力的作用则相对外显。为进一步探究创新能力内部关系,依据Zahra和George(2002)的潜在吸收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的划分思路,本研究在四维度创新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二阶因子――潜在创新能力与现实创新能力,前者包括变异感知能力与信息诠释能力,后者包括创新能力与实施实现。

3.2.3 基于二阶因子模型的进一步探索

相比一阶因子模型,二阶因子模型更简洁、拟合参数更优。

1)企业的现实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及财务绩效均显著正相关;潜在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财务绩效均没有显著的直接关系,但通过现实创新能力间接促进企业成长。

2)企业外部知识流动水平高,并不利于提升创新绩效,而必须通过提升企业现实创新能力才能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与财务绩效。外部知识流量本身对潜在创新能力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外部知识流动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路径是:(a)外部知识流动(-)创新绩效;(b)外部知识流动(+)现实创新能力(+)企业成长。这意味着企业所获得的外部知识,必须内化为现实的创新能力才能提升创新绩效,简单地收集或囤积外部知识并不利于创新绩效的提升,这可能一方面是因为企业与外部知识共享是需要成本的,另一方面过多的外部知识交流可能带来信息过载等问题,反而不利于创新绩效的提升。这与麦肯锡公司指出的“不断接触新信息反而抑制创新性”的观点一致。

3)提高企业内部流量知识流动水平,有利于直接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内部流量知识促进企业成长的路径是:通过提升企业潜在创新能力而提升现实创新能力,最终收获更高水平的企业绩效。内部知识流动水平对现实创新能力的效应不显著,但方向是负的。因此,企业内部知识流动提升企业绩效的路径为:(a)内部流量知识(+)创新绩效;(b)内部流量知识(+)潜在创新能力(+)现实创新能力(+)企业成长。因此,提高企业内部员工间知识共享与交流,不仅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而且可以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来促进企业成长。

4)企业知识存量水平对创新绩效没有显著的直接效应,但方向是负的;此外,企业知识存量积累水平通过提升潜在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现实创新能力,最后提升创新绩效与财务绩效。存量知识提升企业绩效的路径:存量知识(+)潜在创新能力(+)现实创新能力(+)企业成长。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知识存量积累水平对创新绩效的直接效应虽然不显著,但却是负向影响,这意味着知识存量积累本身可能产生核心刚性而不利于创新绩效的提升。同时,知识存量的积累通过转化为创新能力,才能有利于创新绩效水平的提高。因此,企业知识存量积累,提供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与潜力,但并不能自动产生企业绩效,而是需要企业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最终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1)知识积累需要首先转化为企业创新能力,才能有利于企业的创新与发展。企业存量知识本身并不能带来企业绩效,而必须通过创新能力的完全中介作用才能促进企业成长,表现为创新绩效与创新绩效的提升;外部流量知识必须首先内化为企业创新能力,才能促进企业成长,否则可能产生损害作用,特别体现在对创新绩效的直接负面影响上;创新能力对内部流量知识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表现为:提高内部知识交流水平可以直接提升创新绩效,但必须经过创新的有效实施才能转化为现实的财务绩效。

2)不同知识积累方式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存在差异。内生性知识积累(包括企业存量知识积累与内部流量知识积累)一般首先形成企业潜在创新能力,然后转化为现实创新能力进而促进企业成长,与此同时,提高企业内部知识流量水平,有利于直接提升创新绩效;而外源性知识积累一般是通过提升现实创新能力而促进企业成长的,但如果不能有效内化外部知识,则会损害企业创新绩效。比较内生性知识积累与外源性知识积累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可以发现:内生性知识积累对于企业成长的影响过程因果关系链更长、更复杂,这为构筑企业竞争优势壁垒提供更好的基础,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企业专有性知识独特的积累路径提供持续竞争优势”的观点。

3)企业创新能力是包括潜在部分与现实部分的综合能力,可分为潜在能力与现实能力。潜在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并无直接效应,而是通过现实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贡献于企业绩效。有学者指出:组织能力不仅包括绩效阈限,还包括柔性维度。本研究发现:能力的绩效阈限主要通过现实创新能力体现,而柔性维度更倾向于由潜在创新能力提供。创新能力现实维度提供企业现期发展的基础,而潜在维度为企业发展提供能力冗余或储备。

4.2 讨论

4.2.1 理论贡献

首先,知识积累本身往往并不能直接提升企业绩效水平,而必须转化为创新能力才能为企业创新与发展服务,否则会损害企业绩效。这一发现厘清了知识积累提升企业绩效的内在机理与路径,突出了创新能力在知识与绩效间的重要作用,丰富了知识管理的后果研究。

第二,区分了不同知识积累机制对企业成长的不同影响,检验了长期以来知识积累与企业成长的内在观与外在观。本文关于“外部流量知识积累通过提升企业现实创新能力的途径促进企业成长”的研究结果,明晰了外部知识获取促进企业成长的内在机理,深化了Penrose(1959)关于外部知识内在化是企业成长关键的观点。而关于“提高企业内部知识流动水平能够有效提高创新绩效,不仅具有直接正向效应,而且具有间接正向效应”的研究结果,验证了Marshall(1920)所提出的知识积累外在化促进企业成长的观点。本研究结果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Dierickx和Cool(1989)提出的竞争优势来源内在化的观点,而且指出了战略性资产获取仅仅提供获取竞争优势的可能,而不是必然,深化了Barney(1986)所提出的“通过战略性资产市场获取企业竞争优势”的论点所实现的条件。此外,内生性知识积累较外源性知识积累对于企业成长具有更大的贡献,这与一些学者发现的“企业利用不同部门间知识对发明的影响强于企业利用外部知识的影响”一致。

最后,对企业创新能力的现实部分与潜在部分及其分别与企业成长间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Zahra和George(2002)指出,潜在吸收能力与企业长期绩效有关,现实吸收能力与企业短期绩效有关,但他们并没有对此进行检验,也没有探讨两种能力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发现,潜在能力对绩效并不能产生直接影响,而是通过转化为现实能力这一途径来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现实能力是企业绩效的直接前因,会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因此,能力像一座冰山,显现的只是能力整体中的一小部分,深藏水下的那个部分,提供整体能力的支撑与储备。本文不仅验证了能力存在现实与潜在之分,检验了两类能力分别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而且探析了潜在能力与现实能力之间的关系,丰富了创新理论与企业能力理论。

4.2.2 管理意义

知识积累是企业创新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作为创新能力的深层次基础,知识积累一方面促进企业现实创新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转化为潜在能力以形成能力储备,从而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战略储备。但在企业实践中,由于知识积累、潜在创新能力的隐性及其与绩效非直接关联的特征,使得许多企业并不重视日常的知识积累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冗余不够,难以有效实现“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扩张或把握“不确定性未来”。因此,企业需要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审视知识积累,既要关注更易获取直接收益的内部知识交流与共享活动,也要关注对外部知识的集聚与内化,兼顾企业专有性知识的扩散、传承积累,这样才能使企业在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之间获得平衡。

4.2.3 局限与未来研究

1)研究发现知识积累促进企业成长的内在机理,但并没有关注这种作用机理实现的条件。

2)研究识别了创新能力由潜在与现实两个部分构成,并验证了两者之间的基本关系,但潜在能力是“如何转化为现实能力,以及在什么条件下实现转化”的问题尚需深入研究。

3)本研究分析中没有区分企业类别,这可能掩盖了不同类型的企业在知识积累提升企业绩效的内在机理中存在的差异。

篇5

【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 CBE

国家对于中长期的职业教育和发展规划中指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要着力培养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重点扩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由此看出,社会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会不断增多。从高校角度而言,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所学的技术和理论运用到实际的社会生产实践中的人才类型。这种应用型人才既不同于一些以科研见长的大学所培养的理论型人才,又有别于一些专业技术学校所培养的完全操作型的技术人才,应理论基础较完备、实践能力较强。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有一些局限性,所以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来说,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已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基于工作过程的CBE教学模式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一、客户关系管理课程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国内客户关系管理人才培养形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职业认证形式。由国际电子商务联合会客户关系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客户关系管理考试中心共同组织客户关系管理师认证。众多知名的协会、机构争相开展相应的客户关系管理师认证培训课程。一般情况下,培训周期为六天,培训费用较高。第二种是高校教育形式,国内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的管理专业或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中。教学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课后备课――课上一言堂――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出考试卷――总结,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教师主导了整个教学过程,很少让学生参与操作。即使配合客户关系管理实验系统,也多为验证型的系统功能使用,未能与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工作过程相结合,难以产生企业式的客户关系管理效果。

可见,以上两种形式虽有不同,但都以教师的“教与说”为中心,而当下的教育教学改革,结合社会实情,需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按工作过程的工作任务相关性来实现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整合,并应以学生的“学与用”为中心,使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符合或接近企业工作过程的过程。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建构知识的能力,本文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CBE教学模式设计。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CBE教学模式设计原则

基于工作过程的CBE教学模式设计原则主要从学习者、学习内容、学习情境以及教学活动来衡量,对之后的教学设计起了一个指导性作用。其基本原则如下:

(1)以学生为中心。现在的大学生多数都是90后,他们喜欢追求新事物。所以在基于工作过程的CBE教学模式中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挖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和建构知识,教师应该多给学生机会来安排和计划自己的学习,让学生自己从学习中体现自身价值。

(2)学习内容与实际问题挂钩。教师要多接触社会,多搜索资料,设计出与课本知识相符合的实际工作任务或案例,该任务要具有实用性、真实性和目的性,让学生的学习带有明确的目的性。

仿真学习情境的设计。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的。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创造一个与实际工作场景相接近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由探索和学习,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解决实际问题。基于工作过程的CBE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己潜能的空间,当学生在这种接近真实工作场景的学习情境中完成一项任务后,会有一种成就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做事能力。

(3)协作学习的作用。在CBE教学模式中,当教师把学习任务分配给每个学生的时候,学生都要分析任务,从而制定工作计划,让学生们分小组学习,这种协作学习能够让学生看到问题的多个侧面,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的精神。教师主要起到咨询、示范、启迪、质疑和教练的作用。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CBE教学模式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CBE教学模式设计是根据职业的分析和工作的分析的情况,制作DACUM表,以便于用到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编排,然后进行教学分析,选择合适的项目,按工作流程分四步实施。

(1)职业规划的分析。首先要对客户关系管理的职业进行分析。为此,以真实工作过程及其工作任务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总体来说,课程内容的主线是“客户识别――客户选择――客户获取――客户发展――客户保持”,通过C2C网店经营的完整项目贯穿。

(2)工作分析和DACUM表制作。一般DACUM表包括四个内容:名字、技能操作评定标准、能力领域、技能。DACUM表不仅可以作为教学内容编排的参考,对制定教学评价标准也一样适用。

(3)教学分析。对照DACUM表及专项能力分析结果,设计和开展教学内容。在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中,选择一个合适的项目,然后根据一个个专项任务,把项目分解为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的知识、技能要尽可能按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排序。

(4)教学实施。在基于工作过程的CBE教学模式中,结合实际生活或工作中的项目,采用工作过程的六个步骤即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来实施教学。

参考文献:

[1]柯青."客户关系管理"课程教学初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B06).

[2]王东云,梁慧.关于高职电子商务学生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培养的研究[J].电子商务,2008,(8).

[3]谢蓉.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1).

篇6

关键词:经济发达地区;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构想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3―0317―04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是城市社区体育管理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它包括静态的结构体制和动态的运行机制。研究对象主要是结构体制中管理主体的职能定性与定位。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internet检索清华学术期刊网收录的1995年以来关于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方面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分析归纳。

1.2.2问卷调查法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杭州市上城区、下城区、拱墅区、江干区、西湖区(包括西湖风景名胜区)、滨江区6个城区30个街道329个社区,在社区内对居民发放调查问卷。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500份,回收2167份,回收率为86.68%。有效问卷1955份,有效率为90.22%。

1.2.3访问座谈法对政府群众体育工作者、对部分街道办事处负责人、体育社团负责人、体育俱乐部经理和晨晚练点负责人进行了访谈。

1.2.4统计分析法对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

2 杭州市社区体育活动现状及其体制性缺陷

2.1社区体育活动的管理者与指导者社区体育活动的管理者以兼职为主,专职为辅。各级政府体育行政部门一般都有相应的群众体育科(室),但没有专门负责社区体育管理的人员。各单项体育协会一般挂靠在县(市)体育总会开展活动,在业务上接受体育总会的指导。社区晨晚练点的管理者则多为居委会干部,或者是老年体协负责人。

实地调查发现,居民锻炼时几乎没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指导。各种社区体育活动小组,如秧歌队、健美操队的指导者一般都是其负责人。

2.2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当前,杭州市城市社区体育活动形式主要有日常性活动和不定期的体育活动。不定期的体育活动一般安排在节假日,是由体育行政部门组织,街道社区体协配合,街道各种单项体育协会组织会员参加比赛,活动规模较大,参与人数较多。2004年全民健身活动月期间,市及各区、县(市)、乡镇、街道、各体育协会共组织相关活动641次,参与人数61万。日常性活动主要是在社区晨晚练点进行,受场地器材条件的限制,参与人数较少,参与人群单一,一般以老年人为主。主要依靠社区成员的自发组织。

2.3社区体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缺陷杭州市现行的社区体育管理体制,主要是以街道社区体协为核心,以市、区体育行政部门和街道办事处文化(体)站或文体科为政府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以政府其他派出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为参加单位,形成条块结合的组织网络,共同构成社区体育管理组织系统。街道社区体协以街道办事处为依托,附设在街道文化(体)站,接受街道办事处的指导、监督。辖区单位体协、社区晨晚练点、社区体育俱乐部等社会体育组织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开展社区体育活动,同时,又都接受街道社区体协的监督、指导。

2.3.1社会管理主体管理职能的“缺位” 当前,杭州市社区体育管理主体可以划分为政府体育部门和社会管理主体,其中社会管理主体又包括各种社区体育组织(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以及专业性社区体育服务机构。但是,从目前实践情况看,社会管理主体对社区体育的管理还很欠缺。社会管理主体管理职能的“缺位”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街道社区体协还不能承担对社区体育晨晚练点、社区体育俱乐部、辖区单位体协的有效管理,没有发挥其在社区居民大量日常性的体育活动中的组织、指导、管理职能。目前居民参加体育活动多数是一种自发行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个人独自活动。

其次,正式的社区体育组织与自发性的社区体育组织之间缺乏联系。目前社区体育管理主要由街道社区体协等正式体育组织承担,大量经常性的社区体育活动则由自发性的社区体育组织来承担,例如社区体育晨晚练点,或者是体育活动站。但是,街道社区体协还没有与数量众多的辖区单位体协、自发性的社区体育组织建立起正常的联系。

最后,体育总会作为群众性体育组织的指导者,没有发挥其在业务上的组织、领导与指导职能。通过对杭州市体育总会的实地调查发现,体育总会在对各种体育社会团体的管理上还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对体育社团的登记、注册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深刻教训对体育总会加强体育社团管理敲响了警钟。

2.3.2政府管理职能的“越位”所谓政府角色或职能的“越位”,乃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其实质是指政府在行政过程中超越了其本来的职能与权限,是超职责、超权限的行政过程。政府,特别是街道办事处的这种“越位”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以政代社”,承揽了过多的应由社会组织所承担的职能,如直接组织和承办了许多社区内的文体活动、全民健身活动等;2)受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的将社会组织作为依附在政府身上的附属单位或下属机构,直接干预这些社会组织的活动;3)在财政安排上观念转变不够,投入――产出效益不高;4)在体育健身公共器材的建设与管理上,政府只投入,不计产出,事无巨细的进行干预,制约了其他企业实体进行融资,不利于体育社会化、产业化道路的发展。

2.3.3社区体育管理体制中“条”与“块”之间的矛盾 这里的“条”是指社区体育管理的纵向结构,各级政府体育行政职能部门自上而下的运行和管理,形成市体育局――区文体局――街道文化站的垂直管理体系。这里的“块”是指社区体育管理主体的横向体系,即在街道层面上,社区体育运行的横向组织结构,包括街道社区体协、政府派出机构体育组织、企事业单位体育组织、单项体育协会、社区体育组织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条块”结合的社区体育管理体制致使管理主体内部缺乏横向联系,条块分割现象严重。

首先,在街道层面,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派出机构分别隶属于相应的主管部门,多数企事业单位和体育社团组织(例如,各单项体育协会)也各有不同的隶属关系,它们都在本系统内部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封闭的管理系统,相互之间并

无直接联系。其次,由于条块分割的存在,造成社区体育管理对象不一致。体育社团(例如,各单项体育协会)组织关心的是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社团能否成长壮大,资金能否保障;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派出机构、企事业单位更多的是关心自己本单位内的体育设施,其服务对象一般也仅限于本单位的员工。它们之间缺乏一种有效的协调,沟通交流不够。最后,由于多头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的不一致,各自为政,彼此间缺乏良性的互动关系,结果造成社区内的体育服务设施利用率不高,资源整合难以实现。例如学校体育设施在非教学时间内的闲置比较厉害,对社会开发程度还不够。一些社区居民急需的体育健身娱乐设施却因为资金、管理等原因而不能兴建,调查显示,从制约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客观因素来看,缺少健身器材(22.2%),缺少活动场地(19.2%)占有很重要的比例。同时,有58.1%的居民提议增加体育活动场所。

3 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制约因素

3.1我国宏观的体育体制改革的制约 当前,我国体育体制改革采取的是一种渐进式的改革方式,新的体制还不完善,而旧的政府型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还有它存活的空间和环境,新旧体制目前还处于一种此消彼长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还将是漫长的。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阻力。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作为我国宏观体育管理体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改革与发展也必然同外部的宏观体育管理体制紧密相连,因而,宏观的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彻底不彻底,发展完善不完善,也决定了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完善程度。

3.2政府管理主体的管理观念 由于历史原因,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家是唯一的体育事务管理主体的观念还在政府体育部门领导头脑中占有重要位置,既“管体育”,又“办体育”。这种管理的职能观念严重制约了社会体育组织的发展,不利于发挥社区体育自治组织以及专业性的社区体育服务机构的管理职能,不利于真正形成社区体育多元管理主体的局面。

3.3社区体育自治组织(社团)自身发展欠缺杭州市全市现有法人资格体育社团61个。另有104个单项体育协会直接挂靠市、县二级体育总会,并在二级体育总会指导下开展活动。但目前体育社团的发展,无论是内部管理还是外部管理都还没有制度化,人治色彩较浓,组织化程度还不够高。调查表明,社区居民锻炼形式仍以个人锻炼为主,体育社会团体对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还远远难以真正做到社团管理,实现社区体育自治。社区体育自治组织(社团)自身发展的不足,成为真正实现社区体育自治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也是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3.4对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自身改革与发展的认识不足

对社区体育管理体制自身的认识与理解,至今仍有许多问题我们探讨和研究得不够全面、不够深入。

4 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动因

4.1经济体制改革是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催化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一方面国家与社会的职能分化正在加速进行,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长期承担的许多社会职能正在向社会转移,其中相当一部分职能需要由城市社区承接;另一方面,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职能和居民生活的多样化又推动着城市管理重心向基层社区的转移。

4.2社区管理体制的转轨我国的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一开始就是一种政府行为,并在政府主导下,形成了区、街道、居民委员会三级框架的社区服务网络管理体系。当前杭州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也基本上是依托原有的社区行政管理体系上成立的。随着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相应地,社区体育管理体制也将发生改变。

首先,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国家行政权力的下放,管理重心下移,利益转交给社会,打破计划经济条件下统包、统管的局面,克服由于管理职能观念造成的管理职能错位、权责失衡等弊端,实行政府有限职能观。这就对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国家简政放权,改“办体育”为“管体育”,把各种具体的社区体育事务交由体育社会团体去组织、管理;另一方面,要求政府转变职能,加强社区体育管理的宏观调控,加大对社区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经费的投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其次,政府管理权力与利益转交给社会,就必然激发社会力量办体育的积极性,沟通社会渠道,推进社区体育社会化进程。

4.3宏观的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推动作用 如果将中国体育管理体制看作是一个系统,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2004年6月,杭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杭州市全民健身条例》,所有这一切,为杭州市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法制保障和制度支持。

4.4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杭州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结构的转型也为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为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注入了新的血液。首先,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社区基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众多的社会服务功能由工作单位分离到社区,社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整合功能进一步加强。其次,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职能和居民生活需求的多样性发展变化,城市管理重心正在向基层社区转移,这就为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带来了发展的动力。最后,面对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更应发挥社区体育自身独特的功能魅力(满足居民的体育需求,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密切人际关系,培养社区感情),促进社区体育健康、快速发展。

5 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构想

5.1构筑强政府与大社会相结合的社区体育管理模式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特点就在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模式特征是“小政府,大社会”。从80年代开始的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市场要素和社会要素的发育,都是在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下进行的,是政府的一次“自我革命”。离开了政府的调控和推动,经济领域、社会领域、体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都是无法完成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我们需要塑造的“小政府”同时还是一个“强政府”。也就是说,“强政府,大社会”的社区体育管理新模式,应是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健康、快速发展的体制要求与体制特征。

“强政府”的基本含义是:在社区体育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政府体育行政部门是一个能够对其实施有效调控的强势政府。即政府在法定的权限内,对社区体育事务的管理有侧重点,主要集中在社区体育的计划、指导、各级关系的协调、监督等方面。而放弃社区体育具体活动或者事务的组织管理职能,以强化社会体育组织在社区体育活动中的组织管理,将管理重心真正下放到基层,顺应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时代潮流。“大社会”的基本含义是:各类非政府的社会体育组织与民间体育团体发育、发展状况良好,更关键的是,在政社职

能明确区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在社区体育活动中的组织管理职能,真正实现社区体育自治。

5.2强政府与大社会相结合的社区体育管理模式具体构想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结构合理,各要素的功能才能正常发挥。因此,构筑强政府与大社会相结合的社区体育管理新模式,首先在于构建合理的社区体育组织结构。新模式划分为四个层面:领导系统、决策系统、协调系统、实施操作系统。

5.2.1领导系统社区体育的领导系统主要指各级人民政府,包括市政府、区政府、街道办事处。领导系统的主要职责是:1)从宏观上加强领导,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2)提供社区体育发展的政策与经费支持;3)发挥其在各种政府职能部门间的协调职能。

5.2.2决策系统社区体育的决策系统主要由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和社区居委会组成。

决策系统的主要职责是:1)具体实施国家有关体育工作的方针,制定开展社区体育的各项管理办法和考评制度;2)制定社区体育设施、器材装备标准;3)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工作,并负责把他们安排到相应的社区,切实发挥作用;4)建立本级国民体质监测制度;5)组织举办一些大型全民健身活动及群体表演,营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

5.2.3协调系统社区体育协调系统由社会体育管理系统组成,包括市体育总会、区体协和街道体协。

协调系统的主要职责是:1)做好晨晚练点的登记、注册工作;2)认真开展健身气功活动站(点)注册工作;3)对同级各单项体育协会,各行业体育协会以及青少年体育活动俱乐部进行登记管理,提供业务指导;4)协助体育政府部门开展大型社区体育活动;5)宣传和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并进行经验交流;6)举办全市(区、街道)性的社区体育活动;7)协调体育行政部门与各单项体协、行业体协之间的关系,并争取一定的经费支持。

5.2.4实施操作系统根据“小政府,大社会”的体育体制改革设想,为了真正实现社区体育基层管理,依据我国目前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的特点,本研究提出在社区层面上,在街道办事处辖区范围内,设立非政府组织――社区体育指导中心。

在社区层面上设立社区体育指导中心,其作用有以下几点:1)这种组织结构有利于发挥社会管理主体对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形成“大社会”格局;2)从社区建设与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来看,社区的基层管理职能必将越来越重要,在社区层面上设立社区体育指导中心,有利于社区体育自治;3)在社区层面上设立社区体育指导中心,符合我国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加强社区体育的基层管理,有利于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切实满足居民的体育需求;4)社区体育指导中心有利于弥补街道体协、街道单项(行业)体协与社区晨晚练点、辅导站、俱乐部、体育活动小组之间出现的“断层”,起到一种“桥梁”作用;5)指导中心能有效的把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主体联系起来,消除“条块”分割的矛盾。表现在:街道文体站将不再直接干预社区体育事务,而是通过参加指导中心来体现政府意志并实现其社区体育管理职能;驻街政府职能部门与一般的驻街企事业单位通过参与指导中心来实现与其它社区体育组织发生联系;6)社区体育指导中心可以利用社区居委会作为决策系统组成部分之一,来实现与政府体育部门的联系与沟通,解决开展社区体育活动的经费与体育场地设施问题,缩短了政府体育部门与基层社区体育管理主体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政府体育部门全面、及时、准确了解情况,进行科学决策。

社区体育指导中心在成员组成上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包括街道办事处的代表、驻街政府职能部门的代表、企事业单位代表和社区居民代表,其负责人从各类代表中推举产生,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体育社团。

篇7

关键词:创新绩效 团队学习 知识共享 层级回归

引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组织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团队学习与团队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必要的合作方式,任何形式的创新都需要处理知识,而这些知识往往是藉由成员间的知识共享所产生。团队成员能否在团队内进行知识的共享,是提升团队创造力的重要过程,然而,团队创新绩效会因团队成员知识共享行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Cohen & Levinthal(1990)提出知识吸收能力(absorptive capacity)的概念,将其视为认知外部信息的价值、消化及应用该信息的一种能力,并认为获得并正确使用知识是使组织具有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Grant(1996)与Teece et al.(1997)提出知识整合能力对于团队学习有重要的意义。正如Grant(1996)所言,单单获得或拥有知识是不够的,进一步地,知识必须被整合。通过团队学习机制将不同来源的专业知识进行整合,进而提升团队的创新绩效。也就是说,团队合作虽然是团队成员获取知识以进行团队创新的有利方式,但是团队并不一定从中获得益处。当成员无法辨识哪些知识对自己有用以及有效地应用至团队任务时,有可能限制知识交换对于知识创造的积极影响。可见,知识吸收与整合能力在团队获取与应用知识,并利用所获取的知识提升团队创新绩效,扮演了关键性角色。本文从知识共享与团队学习的视角,在探讨知识共享方式对于团队创新绩效影响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团队学习能力在知识共享方式与团队创新绩效关系间所产生的干扰效果,对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有关因素进行了分析。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团队创新绩效

创新绩效(innovative performance)是指个体在知识不断共享和转移的过程中,为了获得本身的竞争优势,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进而获取持续成长动力和不断转移知识重心的过程模式与表现;它强调个体有意识的运用某些有新意的观点、过程或方法,以便于有效的提高创新的结果。

(二)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指知识拥有者相互交换知识的行为,具体而言是组织成员通过各种工具与程序,包括知识资料库、研讨会、跨职能团队、电子邮件等形式来进行知识共享。团队只有快速获取创新所需要的相关知识资源,才能具备进行快速创新的能力,而这种快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知识共享,知识共享对于提高创新绩效是非常重要的。

(三)团队学习

组织是由团队所组成,团队在组织中渐渐成为最关键的学习单位。团队学习是指团队成员不断获取知识、改善行为、优化团队体系,以在变化的环境中使团队保持良好生存和健康和谐发展的过程。团队成员通过彼此间共享知识、共同讨论问题以及寻求新的洞察,产生知识创新并且提升团队知识与能力。

(四)知识共享、团队学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技术创新的本质是知识创造,在团队情景下成员的知识共享与学习能力对团队创新绩效具有重要作用。团队只有快速获取创新所需要的相关知识资源,才能具备快速进行创新的能力,而这种快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知识共享。团队创新所需的技术知识往往是通过知识共享快速获取的,并且技术知识共享越好的团队,其创新效率也越好,创新绩效也越高。相对知识共享,知识整合对知识创造的影响更受关注。

(五)研究假设

很多研究都已证实,团队知识共享、团队学习能力对于团队绩效有积极的正向影响,然而并没有关于这三方面因素作用关系的研究。本研究由团队学习切入,认为团队学习能力可将个人的知识与经验汇聚,改善团队活动的绩效和效率,使得团队创新能力得以强化。

研究方法

(一)研究数据的获得

本文首先用电话及E-mail向熟人咨询是否有项目研发经历,以及能否帮忙将问卷发给其他符合调查要求的人员,每个团队调查两名成员。调查始于2010年4月,持续四个多月,总共发放240份调查问卷,回收142份,共71个团队样本,回收率为59%。团队来自71个不同企业,分布于陕西、北京、上海、四川等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来自陕西的企业最多,占到56%。

(二)变量测量工具

知识共享行为:包括三个维度:信息载体、人际互动、实际体验。创新绩效:包括产品的创新性、创意或点子的数量、总体技术绩效以及对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方面。在团队学习能力方面,从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两个方面加以评价。以上所有维度的测量项目采用Likert五点量表法进行评价。以Cronbach's α系数来检验变量的内部一致性,各变量的Cronbach's α值大于0.7,表明本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

研究结果

(一)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各变量的均值与标准差如表1所示,除了“整合效率”、“整合范围”外,其余变量的均值都大于3,标准差在0.5左右,显示团队成员对于各变量的表现基本上持肯定的态度。

在进行本研究假说验证之前,为了解各研究变量间的关联性,进行变量间的相关分析。自变量、调节变量和因变量的相关矩阵如表1所示,知识共享行为、知识吸收能力、知识整合能力与团队创新绩效呈正相关,意味着团队成员彼此间的知识共享、知识整合与吸收能力有助于团队创新绩效的提升。

(二)团队成员学习行为的调节效应

本文利用层级回归技术来考察调节变量的调节效应大小,具体运算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步,首先利用各个自变量分别对因变量进行回归,考察各个自变量对每个因变量的主效应;第二步,在控制因变量作用的前提下,调节变量进入回归方程,考察调节变量对于因变量的主效应;第三步,将自变量×调节变量进入回归方程,考察调节效应的大小。层级回归的具体结果见表2。

(三)研究结论

在层级回归的第一步,知识共享三因素对于团队创新绩效的回归都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知识共享行为是影响团队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此结果与朱少英等人(2008)的研究中所提到,通过相互学习,可使团队成员获得相关的技能与知识,有助于成员创新绩效的论点一致。

在层级回归的第二步,主要考察的是调节变量对于因变量的主效应,在我们所要考察的12组组合中,有9组的调节变量对于因变量的主效应显著,支持了团队学习能力(包括知识吸收和知识整合两方面能力)对于团队创新绩效的重要影响。

在层级回归的第三步,主要考察的是调节效应的大小。结果表明,在自变量、调节变量和因变量构成的12组数据组合中,有3组的调节效应达到显著性水平。这一结果初步证实了团队学习能力对于团队创新绩效具有调节作用的研究假说。本研究结果显示,知识吸收能力在“信息载体”知识共享方式与团队创新绩效间有显著的干扰效果。也就是说,当团队对于项目任务相关知识能加以辨别与解读、有效地将知识重新应用至研发项目时,通过数据库、视频会议等方式共享知识,对于创新想法的激发会有所帮助。

本研究说明知识吸收能力在“人际互动”知识共享与团队创造力间无显著的干扰效果。究其原因可能是在成员间的面对面交谈过程中,对于复杂、难以理解的部分,可反复相互交流与讨论,有效地将知识清晰、完整地传达给其它成员,因此不管成员对于知识的应用与辨识能力怎样,对于激荡出新构想与方法不会有所干扰。

结论

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尚处于产业链的下游,缺乏有效的企业自主创新产品。究其原因包括自主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动力,技术研发的人力资源匮乏,技术研发经费投入不足等,同时知识管理的缺乏不容忽视。由于缺乏有效的知识管理,没有对知识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国内企业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对企业内部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发现、利用及整合。本研究探讨了团队知识共享方式对于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团队学习能力在其过程中所产生的干扰效果,对于国内企业的知识管理和创新能力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韩翼,廖建桥,龙立荣.雇员工作绩效结构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J].科学学报,2007,10

2.Dixon N. Common Knowledge: How Companies Thrive by Sharing What They Know [M].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0

3.陈国权.团队学习和学习型团队:概念、能力模型、测量及对团队绩效的影响[J].管理学报,2007,4

4.李元墩,吴济民,艾昌瑞等.组织学习、知识分享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之研究:台湾知识密集产业之实证[J].科技管理学刊(台湾),2007,12

篇8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围绕“数字城”建设目标,积极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合理构建“数字城”(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体系,促进城市管理由滞后到实时、由粗放到精确、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水平,建立起政府监督指挥、部门协调运作、市民广泛参与,各有关方面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的城市管理新格局,切实增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服务民生。把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为广大市民创造优美、洁净、舒适、有序的人居环境作为推进“数字城”(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发现、及时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快捷、优质的公共服务。

(二)统筹协调,整合资源。相关乡镇和职能部门之间要齐抓共管、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实现精确、高效、协同管理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对各部门已建或在建的数字化管理资源进行整合,按照“统一基础平台、多项系统应用”的体系架构组织实施,避免重复投资,实现信息共享。

(三)统一标准,全面实施。按照有关行业标准,综合利用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数字城”(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兼容性、开放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系统建设要预留接口,便于升级换代。

(四)实用高效,安全可靠。借鉴其它城市的经验,在完成省、市规定的基础子系统之外,结合我县实际,适当拓展其它子系统,确保其先进、可靠。要突出“数字城”(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科学性、实用性,完善对各种风险的预防措施,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三、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是围绕“数字城”建设目标,引入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建设城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形成运转高效的“大城管”格局,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

(二)根据州市数字城管项目建设经验,结合城县实际情况,项目建设拟分三期。

一期建设目标:2012年4月底,建成覆盖县城新老城区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并运行。建成以数字指挥大厅为中心,对全县原有信息平台(平安城、治超治载、电子警察、电子卡口及三江口、大坪和热水三镇的视频监控平台)进行整合,建立以远程视频监控为信息抓手、集中呼叫中心为服务核心、移动城管办公为执法手段的数字化城管系统格局雏形并进行验收。

二期和三期建设目标:二期和三期的建设主要是围绕项目一期建设的基础上完善和拓展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功能和职能,通过拓建视频监控系统、软件开发模块、移动执法终端、新建RFID城市部件管理系统等完善数字化城管系统体系,加强城数字城管与“数字城”乃至“数字州”建设的横纵向连接体系。

四、组织领导

成立城县“数字城”(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同时建立相应的“高位”协调机构,对“数字城”(数字化城市管理)进行统筹协调、监督指导、综合评价。数字化城管所需监督员公开招聘(选调),信息受理员向社会招聘。

五、经费保障

城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是城市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设所需经费和系统运营费用,由县财政全额投资和列入每年财政预算。

六、任务分解

(一)城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项目可行性论证。牵头单位:县政府办,责任单位:县公安局、住建局、财政局、经信局、城管局、公路局、交警大队、规划局、人武部后勤科、中国电信城分公司、环卫所、园林所。

(二)城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和招投标。责任单位:县发改局。

(三)城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投资预算评审、建设资金的筹措。责任单位:县财政局。

(四)城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项目建设的组织实施、协调管理和验收,组建成立城县“数字城”(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牵头单位:县政府办,责任单位:县公安局、住建局、城管局、经信局、公路局、财政局、交警大队、规划局、人武部后勤科、中国电信城分公司、环卫所、园林所。

(五)城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相关工作人员的上岗培训。牵头单位:县政府办,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城管局、交警大队、公路局、人武部后勤科。

七、工作要求

(一)密切协调配合。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涉及多项技术、多个部门,各相关部门要顾全大局,积极配合。要整合资源,凡政府投资开发建设的信息资源在政府部门之间无偿共享,避免重复投资。

篇9

一、树立“执法就是服务理念”,大力推行人性化管理

要始终把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强化“执法就是服务”理念,大力推行人性化管理。

(一)转变执法方式。城市管理工作实质上是人对人的管理,在执法实践过程中,要坚持文明执法,把人性化管理贯穿于执法活动始终,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一方面是以管理者为本。要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律知识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同时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完善配套各种规章制度,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思想好、纪律严、作风实、业务精的城市管理综合法队伍。另一方面是以被管理者为本。要不断强化法律法规宣传,加强对市民的行为引导,大力开展创建文明城市、争当文明市民活动,调动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营造和谐执法环境,从而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推动城市管理事业蓬勃发展。

(二)增强服务意识。要树立“执法就是服务”意识,努力在服务中实施执法,在执法中体现服务。在树立服务意识的同时要积极引导执法人员针对不同服务对象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增强服务效果。如对关系民计民生的重点工程要引导执法人员采取管理工作前移,宣传教育工作跟进等管理措施,主动上门服务;对一般管理对象要采取教育与处罚并举措施,主动帮助相对人解决实际困难,主动化解矛盾,减少工作难度;对确实存在主观故意违法违章行为的,要引导执法人员克服畏难情绪,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依法严管重罚,把维护群众基本利益,提高群众对城市环境秩序满意程度作为综合执法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脚点。

二、创新城市管理机制,推进城市管理水平提升

城市管理是社会系统工程,只有不断创新管理机制,才能适应城市建设发展需求,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一)推进宣传教育机制创新。要加强城市管理法规宣传力度,加强对市民的行为引导。一是强化新闻舆论引导。执法部门要加强与新闻传媒的沟通,采取在电视、广播、网站、报纸等新闻媒体上开设专栏,制作城市管理公益性广告、定点定期宣传等形式,占领舆论主阵地,营造舆论氛围,一改目前城管执法负面消息满天飞的局面,从而在全社会树立正气,提高市民对城管执法工作的认知度,提高正面效应。二是与社区、街道合作,进一步加强对广大市民的教育引导。社区与市民的接触更多一些,更了解市民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具体需求。城市管理部门要利用好社区这一平台,积极进行城市环境意识教育,利用社区宣传阵地,加大对城市管理法规、知识的宣传,强化市民的城市意识、环境意识。三是争取教育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把城管知识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从年轻一代抓起,增强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城市环境观念、城市公德意识。

(二)推进内部管理机制创新。执法效能低下,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等问题产生的根源说到底还是内部管理机制落后。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如果说:没有严明纪律的军队是一盘散沙的话,那么没有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的城市管理执法队伍,也绝不可能完成新时期城市管理工作重任。因此,必须把执法部门内部管理机制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我认为当务之急是建立以下四种机制:一是责任机制。要着眼工作需要,细化科室、大队和个人岗位职责,将工作目标、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一名干部、每一个科室、每一个大队、从而形成自上而下的责任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性运行管理模式。二是用人机制。城市管理所有工作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没有人才的团队,很难成为强势的团队。要积极营造以有为争有位的良好氛围,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不唯身份论、积极为能干事、会干事、肯干事的人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三是内部管理机制。要建立严格完善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用严格的制度来管理队伍,用严格的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四是监督考核机制。要认真落实评比检查制度,推进考核奖惩体系建设。在此基础上,要积极拓宽综合执法工作外部监督渠道,强化社会监督和新闻媒体在监督执法行为,推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三)推进管理方式、运行模式创新。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管理方式、运行模式,主动适应城市发展需要,才能提升管理效益。一是要主动适应管理对象多元化趋势,大力推行分类管理。要针对不同管理对象特点,细化管理目标责任,制定个性化管理措施,及时将各类违规问题发现和解决在萌芽状态,如针对占道经营行为反复性强的特点,可采取引摊入市静态管,区域监控集中管、全方位巡查动态管、处罚取缔严格管的方法;针对违法建设利用节假日集中突击建设的特点,可采取错时上岗、落实网块管理责任制,增强日常巡查管控,加大治理查处力度,降低案件发生率。二是要着眼构建和谐社会需求,创新思想工作模式。对一些违法违章行为相对突出的难点户、钉子户要坚持中队长、大队长、局领导逐级见面制度,定期走访,进店入户进行思想和法制教育,提高相对人自率意识,及时化解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矛盾,减少工作难度。三是开展多层次示范户、示范单位和示范路创建活动,提高管理效能。要通过采取入户宣传、领导见面、点位考核以及强制取缔等多种举措,加强对重点点位的治理力度,变难点为示范,达到以点带面,以重点带一般,以局部带全局的管理效果。四是要立足提高处置能力,努力改进勤务工作。在违章易发点位要逐步建立固定执勤点位制底;在商业繁华地段应逐步推行机动巡查与徒步巡查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同时要进一步完善错时上岗、占位式管理措施,做好违章行为多发路段管控工作。

三、强化队伍建设,为推进城市管理工作科学发展提供保障

队伍建设是强基固本工程,是推进城市管理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必须始终把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作为立局之本,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维、发展的办法,进一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一)注重固强补弱,打牢基础素质。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弱强什么"的基本思路,下功夫把城市管理工作最需要、自身素质最弱的能力素质补上去,所有执法人员都要做“三熟悉、四会”,三熟悉,即:熟悉城管职能、熟悉行政法规、熟悉执法程序;四会,即:会法言法语、会调查取证、会做思想工作、会案卷制作。

篇10

城市管理在城市各类工作中有着重要作用。由于城市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各类城市问题初步显现。保持市容市貌的整洁,保障市民娱乐活动的开展,以及及时清理小商小贩违法占道经营等,大到关系全体市民利益的公共活动,小到某个城市公共设施管理,都是城市管理部门在城市生活中发发挥的重要作用。一个美丽优雅的城市必然离不开城市管理部门的辛勤工作,就像一个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的工作情况直接影响着小区环境及小区业主的生活状态。因此城市管理工作在城市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认识到城市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二、创新社会管理背景

在全国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时期,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不同步的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管理部门的任务也就显得十分重要且十分艰巨。作为基层城市管理执法者,为城市管理部门必须创新社会管理制度,改进社会管理方法,以科学发展观为我们的成管理工作做指导,在城市体系完善的过程中以新的管理手段、新的管理模式去应对当前城市管理工作的新形势,让城市更加美好、更加适合人民群众的居住。运用当前的社会资源以及各方面社会条件对传统的社会管理方法与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即被称为社会管理制度创新。

在整个社会大跨越大发展的形势下,城市管理工作目前无以成为了社会发展的短板,直接影响到社会建设的发展。作为基层城市管理者,我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应该积极总结实践经验,为推动社会管理制度、方式创新做出自己的努力,积极献言献策,转变工作思想。

三、城管执法部门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几点探索实践

(一)转变执法观念

在城市管理工作创新的过程中我们要转变观念,将控制城市管理向服务城市管理发展,通过态度转变成就城市管理新局面,城市管理者的姿态要从过去的掌控城市到引导转变。

社会建设是面向社会的,社会建设搞好了,人民群众是受益者;社会建设搞不好,人民群众就是受害者。城市管理者要广泛听取民意,做到政策和民意,工作合民心,努力做到群众工作符合群众利益,让群众满意,是尊重群众、尊重城市被管理者的最好体现,合民意、合民心就奠定了城市管理工作的群众基础,是城市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

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话语权,保障群众参政议政权力,将城市管理工作当成全体市民的事情做而不是哦一小部分决策者的工作。做好民主工作是城市管理工作开展是否能够得到群众支持的关键之举,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执法的基础上取得城市管理工作势必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

(二)加强城管队伍建设

加强城市管理执法部门自身建设最主要的体现就是文明执法。针对当前社会上各类暴力执法行为造成的恶劣影响,作为一个基层城管执法人员,我认为加强城管队伍建设迫在眉睫,尤其是法制观念和服务观念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提高城管队员的自身素质,才能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尽可能避免暴力执法现象的发生,减少人民群众对城管部门的误解与偏见。

在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管理工作日益繁重,各级城市管理部门在城市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大力弘扬爱岗敬业、坚韧不拔、忠于职守、廉洁奉公、秉公执法、吃苦耐劳、务实开拓、昂扬向上的城市管理精神。以生动形象的教育管理方式培养品行优良的城市管理执法人员,是精神文明成为每个城市管理者的精神动力,同时也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维护公平正义

无论在什么时候,社会的公平正义都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维护公平正义的的客观必要性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城管执法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依法执政,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在转变工作观念和提高城管队员自身建设后,进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的观念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的必要之举。

我们基层城市管理执法者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应当积极配合“三改一拆”的专项行动的开展,起到城市管理部门应有的社会管理作用,配合行动开展,做好群众宣传、安抚工作,创新社会管理。在开展工作的同时,保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做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执法者。

(四)推动城管制度的创新探索

城市科学管理机制的建设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城市管理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关键之举。为城市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水平逐步提高,国民经济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只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识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大意义,把握时代特征、不断探索、开拓创新地开展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才能在城市管理领域更为切实有效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必须加快自身建设转型升级,着力打造一支“纪律严明、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城市管理队伍。通过统一队伍名称、统一队伍设置、统一服装和标识、统一执法证书和培训、统一执法文书,规范城管执法队伍、城管执法程序、城管执法行为,对全市城管执法队伍实行“五统一、三规范”的准军事化管理。按照“政治合格、作风过硬、纪律严明、业务精通、廉洁勤政”的要求,提高规范管理和规范执法水平,建设人民满意的高素质城管执法队伍。

(五)创新城市管理模式

城市管理的不断深化和发展,理论指导实践的引导性作用日益显著。加强和改进城管执法工作,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思想解放和理念创新。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表明:包括城市管理工作在内的各项城市管理工作都必须遵循以民为本的管理理念,做到依法执政,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这要求为我们各级城市管理部门将以民为本和依法治国结合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零散的成果系统化、感性的认识理性化、成熟的做法制度化,深入总结实践经验,进一步增强掌握规律并具体运用规律的本领。在运用好传统经验基础上,充分借助现代管理理念、管理办法和现代科技手段,努力在解决城管执法工作热点难点问题上取得新突破,为全国城管执法部门社会管理创新创造丰富的实践经验。

(六)主要执法工作的社会效果

在城市管理执法过程中我们城管执法人员必须要注重社会效果。这是我们进行社会管理工作能否得到人民群众支持的重要方面,只有获得群众支持,我们的工作才能为民所爱。同时,促进改善民生方面,推出人性化举措也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我们城市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用疏堵结合的办法来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既可以完成城市管理工作,又可以避免伤害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需要我们每个城管队员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