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危机意识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8: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危机意识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族危机意识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意识教育;思想政治辅导著名社会学家罗森塔尔在1989年曾提出,“所谓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构架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1]青年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浅、独立性弱、生活环境相对单一、交际圈相对单纯,因此危机意识松懈,甚至根本没有树立健全的危机意识。

1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危机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危机意识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时代进步对人们特别是对青年学生提出的新要求。社会发展的客观环境决定了危机意识培养势在必行。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都是有道理的,所以危机教育应该是全民的。以高校大学生为切入点,更加具有代表性。因为,就目前整个中国的教育状况来说,大学教育已不再是精英教育,越来越多的公民将接受高等教育。在高校中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将成为培养社会公民危机意识传播链中最重要的环节,借助大学生的影响力来普及社会危机教育是可行的。全民危机意识的培养,将提高一个民族的应急能力、创造力、创新能力。在充满挑战的国际竞争中,没有预知和抵御风险能力的国家是很难立足的。同样,一个个民族如果没有创新能力,是发展不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应对突发事件的生命线,它承担着预防、减弱突发事件影响的使命。因此培养公民危机意识,是促进社会各方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必要要求。

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危机意识培养迫在眉睫。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大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造就了这一代人特殊的成长环境。由于物质条件优越,使得这一代学生对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认识不足;独生子女的特别身份使得他们成为家庭的核心,倍受宠爱,生活独立能力相对较弱;网络讯息的高度发达使他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多,而性格成型期的大学生对信息的好坏甄别能力并不高,受不良信息影响的风险随之提高。这一代人的权利意识强于义务感和责任感。加之市场经济的客观环境,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钱权交易现象严重、公平正义受到挑战、人情大于法理、就业压力等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凸显。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程度不深,自身认知能力也有限,造成对社会现实的认同片面化,进而使其行为走向极端化。所以,危机教育对成长在物质富足年代的年轻人来说十分重要,既可以培养他们的对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前途命运的忧患意识,又可以培养自身抗挫折能力,为自己的人生未雨绸缪,从而激发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大学教育是大部分人跨入社会所接受的的最后学校教育,因此大学教育不仅仅应该停留在教授学生知识,也应该教授学生、生活的本领,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危机教育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积极有效的危机教育将有助于提高人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

2大学生危机意识培养纳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的看来,大学生危机意识培养与之存在一定的有机联系。

危机意识教育是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的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内容,其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危机意识的培养是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的教育,将其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中从理论体系上讲是合乎情理的。因为危机意识的内容也包括国情危机,公共危机等,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它还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危机教育就是提高学生预测、应对、解决国家和个人危机的能力。通过教育使大学生理性认识危机的客观存在,懂得危机的来源、掌握一定应对危机的方法。也就是说培养大学生正视危机和抗击挫折的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危机意识教育有利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效性,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新思路、新方法。目前全国高校课程的设置中普遍可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但是这一课程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很多学生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出于政治需要,是一种“洗脑”教育,是一门空谈理论、与现实脱节的学科,与将来自身发展和就业没有太大关联,因而学生主动性不够,学习热情不高。但是,事实上,关于危机意识的培养与社会现实联系紧密,因为危机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这是属于方法论的范畴。因此,这是一项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它与学生的个人学习、生活乃至以后的事业都息息相关。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设置特点看来,危机意识培养也与此密切相关。目前中国大学教育的课程设置是以专业为划分标准。还未设置危机意识教育的相关专业和专门的课程。从性质上看,危机意识教育实际上是普遍能力的要求,相当于常识的普及,强调的是对危机意识培养的普遍性,所以从学科设置上看,开设相关的专业也是不合理的。而在大学中有这样一类课程是面对全体学生的,那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它十分符合危机意识培养具有普遍性这一特点,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进行危机意识教育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它符合我国高校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

3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危机意识培养的方法

(1)重视专门性的理论教育,建议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增设专门的危机意识教育的课程。意识形态的教育非常重要,只有从思想上重视了,学生才能在行动上体现出来。目前,我过高校对危机意识培养没有作出量化的规定,所以很多高校往往只注重校园的安全稳定,却缺乏安全文化教育,大多数高校的危机意识教育流于表层,往往是发生事故造成损失后才进行亡羊补牢式的教育。现有的高校危机教育也比较片面,一般以水灾、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逃生自救为主要内容[2],缺乏政治、社会和心理危机的内容。因此,开辟专门的危机意识教育课程非常有必要,只有这样才能从体制上保障危机教育的开展。专门课程的设置,需要配备专门的教材、专业的师资和专门的场地。教材内容不仅要介绍各种危机类型及其表现形式,危害结果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辨别危机的类型,同时要建立健全的预警系统,更重要的是把危机应对措施放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位置。教材不仅要不断完善,而且要根据不同的地区进行有针对性的编撰。师资至关重要,学校应培养专门的进行危机教育的理论教育教师和危机应对技能教育的教师。只有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两手抓,才能达到危机教育的效果。

(2)加强渐进性的教育方法,建议危机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阶段,并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从家庭呵护到独立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也是个人价值观的成型阶段。应根据不同时期,大学生对客观世界本质认识的程度进行不同层次的教育。大一的学生,刚刚离开家庭,社会阅历不深,交际圈相对狭窄,他们的危机意识尚浅处于萌芽阶段,对他们可以进行危机意识的普及及简单的防范知识教育。大二、大三的学生应加强危机应对技能的训练。毕业班的学生面临的问题比较复杂,一方面马上步入社会,社会责任加大,对公共安全、政治安全的要求提高,另一方面面临恋爱、就业等的压力相对较大。因此这个阶段的危机意识教育应是全面广泛的,也是最高级别的。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认知危机,还要有危机预警能力、并熟练掌握危机处置技巧。

(3)建立实效性的教育基地。危机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应对危机,因此纸上谈兵的教育方式是行不通的,必须建立具有实践功能的危机教育基地。 基地建设必须能够还原危机发生的模拟场景。通过情景演习、角色扮演、游戏辅导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面临危机、真正感受危机,并且在基地中组织必要的训练和演习,锻炼青年学生应对危机事件的策略和意志力的磨练。基地教育是,教授可行性危机应对方式的良好手段,它能使应对危机的方式不能拘泥于理论,结合实际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4)不忽视特殊个体教育的针对性。除了进行普遍教学外,危机教育也要注重“因材施教”,尤其是要注重对特殊个体的教育。特殊个体通常包括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譬如残障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甚至是贫困家庭或贫困地区学生等。危机事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对弱势群体要尤其关注、单独辅导。如自然灾害来临是,残障人士的抗灾能力可能比正常人弱些,因此要教会适合个体的特殊抗灾手段。这是一个细致的工作,但也是我们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危机意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参考文献

篇2

危机意识与进取

长期以来,一种生存危机和前途渺茫的不安感时常困扰日本人的心灵,使得他们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究其原因,客观上是因为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资源贫瘠匮乏,自然灾害频发,主观上是由于日本一直处于中、印、俄三大文明古国边缘,以自身古代文明与三大文明古国比试,造成日本国民心理紧张,时常伴随一种危机意识。①早在日本文化形成期,在与发达文明交往过程中,日本人多因这种不安而产生自卑心理。

日本进步史学家井上清就此指出:“从《海国兵谈》②起,已经萌生了所有的日本人,无论贵贱上下都应当防卫日本的思想。这种全民族‘防卫日本的思想’和至日本明治维新前一切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思想,以及以这种思想为出发点的排外、攘夷行动③,其所表现的民族意识都是前近代民族意识,是一种自然属性居多的民族意识。这种民族意识的重要性是保持原来的自我,维持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日本民族拥有止于至善的特有精神和善于将“危机”转化为“机遇”的内质心理,这促使他们不断积极进取,积极学习外部先进文化。在日本民族文化发展中,他们不忌讳承认自己的文化曾经落后,更不嫌弃自己的历史贫乏,先拜中国为师,后结欧美为友,主动走出去,虚心请回来,如饥似渴地汲取异国疆域的优秀文化,修补自身文明的鄙陋。岩仓使节团④“任务书”这样写道:“东洋各国现行之政治风俗不足以使我国尽善尽美;欧美各国之政治、制度、风俗、教育、营生、守产,无不超绝东洋,将此开明之风俗移往我国,以使我国迅速进步至同等化域。”木户孝允⑤通过对欧美各国的考察得到的结论是:日本人“与今日美欧诸州之人决无不同,只在于学与不学而已”,因此提出抓民智,“其为急务者,莫先于学校。”田中角荣《日本列岛改造论》更为论言:“衡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主要是看其国民性的活动半径,日本要按做‘世界公民’的要求来培养国民,教育后代。”日本引进先进文化,常常在模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精益求精以求超越,这种精神是促使日本成功的力量源泉。

危机意识对于一个民族既是一种生命力,又是一种巨大的精神财富。对于战后日本的崛起,日本作家户川猪佐武认为:“美国所带来的所有物质文明,都使他们(日本人)一味惊异,善于思考问题的人们痛感大大落后了的日本与相当先进的美国文明之间的差距,不能不激起一种要超赶美国的热情和使命感。”日本在有强大压力的情由下,常把压力变成为一种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积极进取并超越危机,他们敢于同舟共济,身居列岛而放眼世界,哪里有他们的利益,哪里也就变成了他们的“国土”。

日本对外咄咄逼人,以其进攻获取安全。但一旦越“界”,日本独特的危机意识便使得日本军国主义崛起,就会走向其相反的路途。以邻为壑,这样的危机意识至今仍在促使日本对邻国的快速发展而忧心忡忡。特别是对于正在崛起的中国,日本不断渲染“中国威胁”、构筑“对华包围圈”,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

集团意识与和谐

日本人对群体、对集团具有一种强烈的的归属感,他们都有自己的“集团”。只有置身于这样一个集团或潮流中,将自己全部融入到集团里,日本人才会觉得找到了自我位置与价值,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日本集团意识的形成与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生活条件恶劣、可耕面积稀少,地震灾害频发,日本人不得不依靠团队的力量来对抗恶劣的环境;而以种水稻为主的稻作文化圈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协调,日本以家庭为单位横向结合的村落共同生活,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的观念。

日本著名学者森岛通夫指出:日本所处的社会观点认为,社会并非个人竞争的场所,而是一个队与另一个队竞争的集体竞争的地方。公司雇员之间的和谐,以及他们对公司的献身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而员工之间的竞争则不被看重。这些组成了日本工业的“国家队”的公司雇员们是作为一个单一的、团结的整体去与他们的外国同行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讲,日本社会是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但它并不产生个人之间的竞争,个人要在集团竞争的战场上冒着生命危险工作。日本人对集团的献身精神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工作热情高涨乃至达到狂热的程度,是当代集团意识最明显的表现。

日本也崇尚极强的个性,信守“个人发达”,但这种个性往往需要与集体联系在一起,建立在集体观念之上。美国著名日本问题研究专家赖肖尔曾指出:“日本人与美国人或西方人的最大差别莫过于日本人那种以牺牲个人为代价强调集体的倾向。”在日本,为了进一步强化集体意识、团队精神,日本企业内部强调“和亲一致、以和为贵、让而不争”的和谐理念,提倡奋斗,把集体作为自己的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尽量融合感情,减少摩擦,避免内耗,协作共奋,做到“使整体力量大于部分力量之和”。日本企业提倡在内部“让而不争”是为了形成一个战斗集体,但在外边则是“争而不让,争而必胜”。中根千枝认为:日本之所以在近代工业革命和军事革命中后来居上,其内在原因在于国民的服从性极强,这种意识的根源就是来自集体主义。

集团主义是日本民族牢不可破的文化心理模式,是日本民族的精神财富,其深深地影响着日本人的思想和行为,赢得日本崛起。但日本集团主义的群体文化的负面影响也加剧了岛国日本的封闭性与排外性,导致了日本国家主义走向极端化,对于日本与国际间的正常友好交往十分不利。

等级文化与忠诚

日本社会为纵向社会结构,等级制度相当严密。由于等级文化对权威和秩序的尊重,造成等级制度下日本国民基本安分守己。在日本的家庭及人际关系中,年龄、辈分、性别、阶级决定着适当的行为。在政治、宗教、军队、产业等领域,也都有十分严格的等级划分。无论是上层还是下层,一旦逾越其特权范围,必将受惩罚。中根千枝强调日本等级文化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一是“纵式结构”,人们在集团中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排出序列;二是在这种制度下对权威的服从。

只有严格遵守和维护等级制度,日本人才会感到安全,有了这种安全感日本人就会埋头于工作事业。前日本首相池田勇人认为:“日本人在生活中的一个传统是寻求某个富有而有影响的庇护者的指导、帮助和支持。日本人渴望某个强大国家的有意义的保证,正如人们渴望雇主、政治上的良师或富有的朋友的支持一样。”从中不难看出日本一直在寻求与美国这样的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为盟的这一等级文化思想。正如同吉田茂所说:“日本从明治维新到大正年间国运隆盛,主要采取了日英同盟和对美合作的外交政策,日本外交的根本方针必须放在对美亲善这个大原则上,今后也不会改变,而且也不应改变。因为这不单是战争结束后的暂时的惰性,也是遵循明治以来的日本外交的正确路线。”

在日本的社会组织中,日本民族国家观念极强,人际关系强调“和谐”。近代以来,日本形成了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稳定的等级体系,并将它演绎成为一种对忠诚的信仰。日本人会不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等级,同时按照等级来区别对待事物与他人。

战后,尽管日本人的权威意识与等级文化发生了一些变化,天皇也只是作为一种象征而存在,但传统的等级文化依然深深地影响着日本。在日本人看来,等级文化得惠于恩情伦理观念维持,一旦受恩于人就应对其人负有“债务”,而且必须偿还。日本人报答天皇之恩称为“忠”,报答父母之恩称为“孝”,当“忠孝”不能两全之时,以往的日本人会先对天皇尽忠,而后杀身尽孝,在他们看来这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在日本,“恩”与“忠”紧密相连,日本人将忠诚、孝顺和对长者的义务相结合,塑造了日本人三位一体的价值观,并以此来调节权威、血缘纽带和各年龄为基础的等级关系。日本人认为,沟通好感情,协调好人脉,也就弥合了社会之间的空隙,便可激发人们献身集体,报效国家的感情。

忠于公司、献身事业、与自己所在的集体共患难、忠诚报国,这已成为日本企业精神的重要内容。这种力量引导日本重建家园,振兴经济,变精神力量为物质力量,使日本在短期内创造了经济奇迹。然而,由于等级文化的影响,也使日本养成了常以国家位置和等级的眼光处理国际关系,常常助长国际秩序的不公正与不公平,进一步导致了国际秩序的不稳定。

大国思想与奋起

日本国际政治学泰斗高坂正尧在其《吉田茂》一书中有论:战后造就日本经济崛起的吉田茂路线只是日本实现“强国目标”的一个手段,不是不要军事,而是在特殊状况下的“韩信胯下之辱”,二战后日本国家发展战略的唯一目标,就是让日本重新成为世界的“一等国家”。

日本在各方面对其大国地位积极主动的追求是与其大国思想的战略密不可分的。例如日本曾在美国黑船胁迫下签订不平等条约,不得不开放门户,后到打赢日俄战争实现崛起,提出所谓“大东亚共荣圈”,先后侵入朝鲜和中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战火。又如日本从二战落败后被美军占领,后又到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创造出令世界惊叹的经济奇迹。

对于日本的两度失败而又两度崛起,美国华盛顿大学著名日本问题专家肯尼思·派尔认为:除了一直受到研究者关注的日本民族的勤奋刻苦和善于模仿等因素外,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一直具有一种强烈的大国思想,为实现该目的而在不断调整和变革自己,以求能达到最大程度地利用当时的国际秩序与国际机制的文化。福泽谕吉在其名著《文明论概略》⑥中对此亦有所描述:“我国人民骤然接触到这种迥然不同(西方)的新鲜事物,这好比烈火突然接触到冷水一般,不仅在人们的精神上掀起波澜,而且还必须要渗透到人们的内心深处,引起一场翻天覆地的大骚乱,这种骚乱是全国人民进军的奋发精神,是人民不满足于我国固有的文明而要求吸取西洋文明的热情。因此,人民的理想是要使我国的文明赶上或超越西洋文明的水平,而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日本的大国思想与日本传统的神道文化密切相连。撰写于14世纪的《神皇正统记》最早汇总了流传已久的“神国”思想。据戴季陶《日本论》所写:“日本人迷信他们的国家,是世界无比的国家,他们的皇室,是世界无比的统治者,他们的民族,是世界最优秀的‘神选民族’。”日本这种国体论又通过神化“万世一系”的天皇来达到表述至上的观念,使“日本人将对于种族、文化、国家的感情融为一体,对于本国及其传统文化怀有强烈的优越意识”。日本的神国思想为日本近代的崛起史提供了独特的巨大的精神储备。

近代,日本大国思想越发强烈,极力宣传扩张有理,他们宣称“皇大御国乃天地间最初成立之国,为世界各国之根本”⑦、“并八纮为一宇”⑧、“世上无人类,唯有国民”,认为日本国民作为扩张之国民,最具有恰当之资格,从而畸变为一种狭隘的民族意识。日本的这种民族主义常与一些邪恶信念紧密结合,一旦产生盲动,就会鬼使神差地爆发出可怕的野蛮行为,这种力量足以把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推向灭顶深渊。战后,日本为满足大国的面子,一再固守其耻感文化,回避正视二战中的历史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日本在世界上的形象,而且还影响到日本的对外关系以及其战后转型。

【注释】

①这里是相对于自给自足的自我中心主义、优越安定的心理状态而言的,是生存受到威胁而产生的一种不安全感。

②日本著名海防论者林子平于日本宽政5年(1791年)写成,其强调海防是日本全民族的任务。

③幕末时期的反幕政治运动。江户末期反对与外国通商、主张击退外国的一种封建排外思想。“尊王论”与“攘夷论”本来是两种不同的思想,但幕末幕藩体制矛盾的激化和因外国压迫而引起的对外危机,使两者结合起来,成为幕末政治运动的一大潮流。

④岩仓使节团明治4年(1872年)自横滨出发,访问美国后转赴欧洲,于明治6年(1874年)返回日本。其主要目的是:访问各缔约国,向各国元首送呈国书;针对江户时代后期(1854年以后)日本政府与各国缔结的不平等条约,为修正条约进行预先的交涉工作;探勘、考察西洋文明。

⑤木户孝允在日本幕末明治初年的尊攘、讨幕运动中起领导作用,维新后参加起草《五条誓约》,是政府的核心人物,其推进奉还版籍、废藩置县,与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一起被称为“明治维新三杰”。

⑥《文明论概略》是福泽谕吉凝聚了其一生思想的精髓,其反映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社会政治思想状况。福泽特别指出,文明不仅是指物质文明,更是指精神文明,并强调了“智”与“德”的重要性,认为一国文明程度之高低,完全可以用人民的“智”、“德”水准来衡量,要促进文明,必须首先提高人民的智慧和道德水准。福泽通过对西洋文明和日本文明的来源和特点进行比较,得出结论:西洋文明先进,日本文明落后,并指出“权力偏重”是日本社会风气的主要表现,这是导致自由空气稀薄的主要原因。福泽认为,文明既然有先进和落后之分,那么,先进文明总要压制落后文明,故而力主日本文明必须以西洋文明为目标并赶超之,才能达到国家富强,自由和独立。该书福泽并没有把欧美国家看作文明发展的顶点,而是指出文明的进步,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不能以西洋文明为满足。

⑦佐藤信渊在其《宇内混同秘策》一书中宣称:“皇大御国乃天地间最初成立之国,为世界各国之根本”,因此,皇国号令世界各国之“天理”是不言而喻的。根据这一“天理”,可合并世界各国。

篇3

【关键词】全球化;语言;文化认同感

语言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无论是交流情感还是分享信息都离不开语言,同时语言还是文化的基础组成部分,无论是进行文化的传播还是文化记录,都需要借助语言作为媒介。对于一个民族而言,语言是衡量其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在全球化背景下,一种语言能否得到传播并被广泛使用是体现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标准之一。事实上不同的语言背后都隐藏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内容,忠实的记录了一个民族在过去积淀下来的人文底蕴。如果一种语言消亡了,那么以它为载体的所有文化都将失去传承。一般来说造成语言消亡的因素除了全球化驱使下强势文化的入侵之外,就是民族内部的民众对语言的不珍视,语言不统一甚至主动放弃本民族的语言。目前中国的汉语言就存在这些问题,当地方方言与普通话的矛盾,直接影响到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对外语尤其是英语的盲目矿热,影响了民众对母语的文化认同,甚至很多少数民族的语言连他们自己都不会了。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在人类的一切生产生活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人类在交往交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然语言是构成文化最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最有效记录者、传播者和里程碑。语言被看作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对内显示出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也是证明国家“软国力”的一部分。

语言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会不停地向外传播,作为文化的和平使者但同时也要防止它为文化侵略者服务。语言是根植于民族脊梁的血液供给,是传播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它将文化的整体信息细心全面地保存着;同时语言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直接体现。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具有统一的语言文字,是一个国家凝聚内部精神和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主要渠道。它的兴旺和衰微,就直接意味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命力的兴衰。若有残酷势力对它致以粗暴地对待以至扭曲变形,就必然会对一个民族造成心灵上的直接伤害。

语言是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就像美国著名词典编撰家韦伯斯特所说的那样:“国语是一个国家的标牌”。语言是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民族的文化、心理底座。一个民族的文化奠基在那里,一切都不能游离散落,一切都被吸附集中。比方说宗教、思维方式、文化样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等。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最重要的遗产,是人类最后赖以生存的家园。语言一代代往下传承时,语言中就涵盖了一个民族全部的文化和精神内涵。

二、我国语言与文化认同感的关系辨析

(一)区域方言与文化认同感是息息相关的

方言是中国地域文化认同感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民众来说,即使没有相同的血统,在共同的方言的牵动下都倍感亲切,而说着不同方言的通一血脉,可能都存在隔阂,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方言的存在使得不同区域的人互相排斥,不利于整体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培养。

(二)方言导致文化认同感的缺失

在中国,很多艺术作品都是借助方言展示的,也只有方言才能贴切的表现出其地域特色,因此一直以来,方言都在艺术的舞台上占据一些之地。但是在方言流行的同时,也存在严重的地域语言争夺问题,同时还会引起地域之间的隔阂。

三、全球化对汉语言文化认同感的冲击

(一)英语入侵

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英语以及以英语为载体的文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对于处于文化边缘地带的国民来说,容易滋生焦虑情绪,从而不知所措。与此同时,英语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巨大挑战,英语文化一点一点的渗透到国民的行为意识中,甚至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中国人从黄种人便成了“香蕉人”,尤其是政府在教育中将英语学习放到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鼓动青年学生学习英语,将英语与汉语言学习重要性等同,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对汉语言的自信心,弱化了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汉语地位遭遇危机

由于汉语言地位的不断下降,公众在对汉语的认识以及实际的学习中都存在很多怠慢的地方,而附着在语言上的是对语言所代表的文化的认同感,如果人们过去的重视对英语等外语的学习,而忽视汉语言的学习,甚至因为学习英语而妨碍母语的学习,那么人们对于文化认同感将会直线下降,目前英语已经成为汉语言的一个强劲威胁对象。

(三)汉语地位下降导致文化认同的缺乏

从国家层面来看,文化认同感缺失会直接威胁到国家安全,在全球化过程中,民众对文化的认同感的缺失会让一个国家失去自我特色,而英语等强势语言在霸权主义的操作下一点点在侵蚀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更多的国人并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危机,还在英语热潮中被动或者主动的去放弃母语学习,学习英语,最终对母语丧失文化认同感,最终演变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沦陷,影响民众对国家民族的信仰c忠诚。我们流传数千年的文化正在被忽视,甚至被主动放弃,中华民族过去引以为傲的民族凝聚力正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四、我国针对语言文化应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公众对母语的忧患和捍卫意识

文化的入侵可怕之处不在于入侵的文化有多强大,最可怕的是面对入侵而不自知,甚至麻木不仁。要想有效保护民族语言,走出全球化语言面临的困境,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实现,需要在个人危机意识觉醒的基础上唤醒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国民需要意识到,汉语在当前中国遭遇的危机实质上就是中国正面临着的文化危机,这不是简单的个人选择与喜好问题,而是与国家民族的存亡息息相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个人都需要有这样的公民心,肩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保卫汉语言,保卫汉语言背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自觉地爱惜我们的民族文化,可以从外来文化中学习新知识,但拒绝对外来文化的盲目追逐与崇拜,作为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者,肩负着中华民族的发展的希望,应该强化青少年对汉语言的保护意识。

(二)正确认识“英语潮流”,增强汉语自信心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需要顺应时展的潮流,积极融入到全球大家庭中去,不应该远离。为了在全球化中更好的开展国际交流学好外语是现代中国人需要具备的一项技能,通过外语,我们才能更快的接触新知识、新思想,更好的理解新文化,学习他人先进的东西,通过汲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不断对本民族文化进行创新,在文化的碰撞中丰富本国文化内容,也才能更好的借助外语来实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全球范围的传播。我们需要注重专业性外语人才的培养,这里的外语并不狭隘的知识英语,还包括诸如日语、汉语、法语等小语种,不能随大流,在利益的驱逐下投入全民学英语的流波中。学好外语,更不能忘记掌握母语。如果连母语都没有学好,想要学好英语也很困难;我们需要引导国民正确认识母语,不能盲目的崇洋,要将汉语言文化教育放到更重要的位置,通过汉语言的学习增强民众的母语自信心,提升文化认同感,这样才能在全球化的潮流中保持民族的内在灵魂与精神,才能坚强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制定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大力推广汉语

文化也是社会生产力,我国需要在经济走出去的同时坚持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汉语言文化,但文化的传播需要借助一定的文化手段。在全球化过程中,文化在经济生活中的意义越来越凸显,文化的传播也表现出更多的途径。可以积极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在中国市场上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强劲的竞争力的畅销文化产品,积极走出去参与竞争,占领国际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学汉语言的学习热潮,动员民众参与学习,在这个基础上不断丰富我国民族优秀文化内容,提升民众的个人修养,将民族文化认同感根植于民众内心深处;地方各级政府应该在民众聚居的位置大力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提升汉语在民众心中的认识高度,引导民众尊重汉语,学习传统文化;借助全球化的趋势,就汉语言的推广制定与我国具体情况相吻合的相关策略,将汉语发展成我国对外出口的重要软实力产品,借助世博会、中华文化站等专场活动大力进行汉语言推广,同时我国学者在进行国际交流时尽可能的争取汉语言的话语权。

(四)保护文化多样性,我国坚持和谐共存

对文化来说,全球化带来的不仅有文化的多有裕还有文化的趋同性。当前全球各个国家都存在的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角力,强势文化试图同化弱势文化,而弱势文化也在努力捍卫本土文化,竭力维持文化的多样性。每一种文化的存在都是经过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才沉淀下来的,是整个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发展,还与人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我们需要承认文化多样性,在民族平等与文化平等的基础上开展文化交流与互助,以文化交流为桥梁,国与国之间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是 以语言为物质载体的,民族的整体精神文化都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正是民族文化的存在彰显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力与凝聚力。也正因为国家与民族的存在与发展关键在于文化的传承,文化深刻的影响到民族的发展,甚至能够扭转一个民族的意识形态,前苏联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需要承认其为我们国家经济与国民生活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但是我们还要意识到,全球化对我们国家语言的侵蚀,无论怎样都要保护本民族的语言,确保文化的安全,借助全球化的进程,推动世界语言文化平等与多元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宇明.我国目前的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A].“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课题组编.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R.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朱竞.汉语的危机[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3]潘文国.危机下的中文[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

[4]李春.人类语言的大趋势[J].北京大学学报1995(5);73.

篇4

【关键词】 生物 环境 环保 意识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作为一名中学生物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宣传保护环境,向广大中学生传授环境知识,使他们认识保护自然资源、控制人口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1.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现状,激发环境危机意识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因为对自然界认识不足,过度放牧,过度砍伐森林,掠夺性开采自然资源,随意捕杀野生动物,大量排放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使生态环境或生物圈遭到严重破坏,如科尔沁草原因为过度开荒变成沙漠,长江、黄河中上游因为乱砍滥伐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许多野生动物因为人类的捕杀而灭绝。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将这些我们自己做的傻事、酿造的苦果和制造的悲剧告诉学生,让他们深切体会到自然界中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果不加节制地从自然界中索取各种资源必将破坏生态平衡,我们也最终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近年来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森林面积大量减少,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逐年增加,水体污染使水资源短缺矛盾加剧。大气污染、海洋污染、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加剧、各种污染造成的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把这些问题结合课堂内容告诉学生,可以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存在于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使他们真正具备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2.立足教材,将环保意识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生物学教材中蕴含了许多环境教育的素材,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结合教材介绍环境保护内容,将环保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才能在长期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学生进行境教育的目的。比如, 讲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时,以阔叶林为例,1公顷阔叶林每天可吸收1000公斤的二氧化碳,释放73公斤的氧气。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正是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地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的氧气,使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平衡,保障了人类不受缺氧的威胁。讲述森林在保护改善环境中的作用时,突出生态效益的概念,可给学生列出这样一组数据:1株50年龄的树木,1年产生的氧气价值3.2万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3.25万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5万美元,各种生态效益达19.695万美元,而该树被砍伐后的木材价值却只有几千元,进而介绍我国森林覆盖率仅12.7%,远远低于国际标准30%的要求。而森林具有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过滤尘埃,消除噪声等作用。但是由于环境污染的危害和人们对森林毫无节制的采伐,导致了森林快速地锐减,从1950年至1985年短短30多年时间,全世界森林面积减少了一半。大量的森林及植被被破坏,引起了生态平衡的严重失调,造成了全球气候的恶化,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的进一步沙漠化。联系我国近年长江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灾害,非洲大沙漠的形成及我国黄土高原的恶劣生态都是由于植被和森林被破坏造成的。与此同时,也介绍日本人爱树成癖,长期坚持植树造林,使其森林覆盖率高达68%,逐步变成森林大国的事实。通过学习,学生懂得了保护森林和植被的重要意义,大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热情,告知学生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从而增强他们环境的忧患意识。

3.拓展教材中的环保知识

在中学生中普遍开展环保教育,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的真正内涵。《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材中专门用来论述“生物与环境”关系的份量不大,且只是从理论上说明了环境的重要性,对于树立学生环保意识的效果不明显。因此,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从教材各章节中去发现生物学教学与环境的契合点,加以归类整理,并适当拓展延伸,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初中学生的性格行为特点,注意学科的横向联系,即在抓学科教育的基础上渗透环境教育,在教材中找到外接点,形成"学科环境活动"相互联系的教育体系,取得整体的优化效益。

4.教育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篇5

关键词: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保护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不仅是涉及民族命运的重要问题,同时是建设全人类文化、使人类文化得以多样性发展的基础。区分消费文化和认同文化,对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吸纳外来文化和继承固有传统,二者所形成的张力对创造新的文化起着重要作用。优秀的非物质文化具有鲜明的共享性特点,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才具有了世界意义。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缺乏普遍的民族自觉

许多地方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非物质文化保护没有摆到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没有行之有效的规划和措施,致使非物质文化不能得到积极保护,甚至遭到不适当开发,加剧了文化资源的破坏和毁灭。同时,全民保护非物质文化的意识不强,还没有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

2.非物质文化生态环境恶化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的生存屏障十分脆弱,文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大批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村落、村寨遭到破坏,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

3.非物质文化资源流失状况极为严重

非物质文化资源大多分散存留或流传于民间。最能体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文物、工艺品和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化实物,由于岁月的流逝和各种劫难,木来就传世不多。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机构和个人,通过各种渠道私下收购、倒卖非物质文化珍品,使这些文化资源大量流失。虽然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以及相关单位做了大量保护工作,但由于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缺少懂行的专门人才、缺少强有力的管理手段、缺少经费的支撑,使得我国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流失愈演愈烈。

4.非物质文化的继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面临灭绝

许多非物质文化艺术属独门绝技,口传心授,往往因人而存,人绝艺亡。目前,掌握一定传统技艺的民间艺人为数不多,或年事己高,或生活困难,他们掌握的工艺技艺随时都在消失,民间技艺的传承后继乏人。

二、开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1.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应树立的意识

(1)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危机意识和安全意识。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资源中相当一部分毁损严重,濒临消失。因此相关部门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宣传,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将文化资源的保护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对各地的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普查、编目,从而有的放矢地依法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管理。

(2)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意识。要实现对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就必须实施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战略,建立良好的非物质文化生态环境。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正确处理好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要及时抢救和保护损毁严重、濒临消失、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同时,要把保护与开发利用结合,在保护的同时,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3)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要彻底抛弃传统的发展观、文明观中的糟粕,树立起新的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既要防止对非物质文化盲目的、无序的、过度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开发,又要防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做法,还要特别注意保护好非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生态环境,着眼长远,合理利用。

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

要加大培训力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对各级各类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素质要求很高。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抓好业务骨干和工作队伍的培训工作。培训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文化部负责培训到省级文化部门,省级文化部门培训到市县,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人才培训体系。

3.加强宣传教育,在社会营造良好的保护意识和氛围

加强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保护意识的有效措施。人民群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倘若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无论多么美好的蓝图,都只能是政府和官员们的一厢情愿。所以,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只是某些部门、某些人的事,而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且常抓不懈的大事,这件大事应当成为全民的共识、全民的自觉行动。我们应通过新闻媒体,加强舆论宣传,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使人人都懂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明了为什么要保护,以及怎样保护,从而让“保护”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全社会形成爱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气,使每一位公民都能为中华民族拥有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而自豪,从而自觉地珍惜它。

同时,非遗保护要从小抓起。现在社会已经开展了“非遗进校园”活动,就是把学生作为非遗传承的主体,不仅是临时、短期地让非遗走进校园展览、展示、展演、做讲座等,更在学校建立非遗传承基地,由专职教师在学校进行持续性、常态化教学活动,把非遗项目植入校园生活,编写出适合不同年级段学生的教材,并将它们与美术、音乐、体育、德育等课程以及乡土文化有机融合,形成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让非遗之花在校园绽放。让“非遗”进校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非遗保护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善。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原则,以文化战略的眼光来审视问题,从全局的、宏观的、历史的和人类文化发展的视角来思考和分析问题,我们所从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才会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陈华文.关于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17-20.

篇6

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深度挖掘蕴藏在“社会主义”中的“制度优势”、“生态潜力”和“正义属性”。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言,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经济发展问题,而且也是政治(主义)优势问题。我们认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应着重把握以下三点。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的价值

“关联点”当今世界,生态危机的挑战日益严峻。把一个什么样的地球留给子孙后代,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生态文明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人类理性反思的产物。当代人逐渐认识到,人类的生存、发展和享受,都必须以生态系统和谐为前提,没有人能够否定,阳光、空气和水是一切崇高价值的自然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这一基础与社会制度直接相关。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是怎样的关系?如果要弄清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是怎样的关系,首先应分析两者有没有价值上的“关联点”。我们先从生态文明来看,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状况支撑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落实及其成果的反映。生态文明摒弃人类破坏自然、征服自然、宰制自然的想法和行动,倡导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并自觉进行生态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生态文明突出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的“伙伴关系”,而不是主从的“主奴关系”。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严重破坏而导致的恶果,使人们认识到人类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仅仅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接下来我们从社会主义来看,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之一就是超越和克服资本主义的弊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和谐。可见,这一价值诉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内在契合的。其实,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杞人忧天。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言,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远在天边”,而是“近在眼前”,具有极端的现实性和迫切性。虽然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创造了“中国奇迹”,但也付出了沉痛的自然生态和环境代价,我们的山、水、土地、空气、河流、海洋,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些甚至已经到了危及生存的地步。其实“人民并不满意的增长”很重要一个方面就是一些增长和发展导致了人的生存环境的恶化,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命受到了威胁。当前和今后应抓住“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其根本目的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面对严峻形势,我们一定要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增强生态危机意识,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反思导致生态危机的主因主要在于人类的活动。2007年2月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巴黎发表的评估报告指出: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因有九成的可能性是来自人类的活动。这提醒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人的活动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①“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②恩格斯告诫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③所谓报复就是“每一次的这种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维度。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人改变态度、观念和行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鄙行为的奴隶。”④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一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当前,中国发展的生态环境约束日益增强,人民大众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为此,必须运用“关系思维”和“系统思维”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不能分开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由上表可见,人只是生态系统中的必要“一环”,如果人的实践活动不尊重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必定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最终直接危害到人自身。具体而言,“万物息息相关原理”表明了人与生态系统的复杂且微妙的关联,告诉人们要有“联动意识”;“万物皆有所终原理”揭示了生态系统的物质代谢奥秘,告诉人们要有“循环意识”;“大自然最了解它自己原理”告诉人们要有“平衡意识”,自然具有回归生态平衡机制;“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原理”则警示人们要具有“补偿意识”,从自然中攫取的一定还要重新回到自然中去。归根结底,人的物质代谢过程(不管是个体生命层次的物质代谢,还是群体层次的物质代谢)与生态息息相关,也与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在生态面前,没有人是例外的,由此,“物质代谢具有环保意涵”,这可以说是一种“不自觉的社会主义倾向”。⑥可见,生态文明建设是每一个地球人的共同责任,也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二、资本主义批判:生态学的战略

“制高点”当前,“资本逻辑”依然是生态问题的“总根源”,因此“资本主义批判”就依然是生态学的战略“制高点”。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著作《资本论》正是对资本主义及其“资本逻辑”的最深刻批判。在马克思看来,“资本逻辑”主导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是造成“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紧张问题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对于人的“外在自然”和“内在自然”的戕害,造成“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双重伤害,其根源就在于资本主义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资本逻辑。“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超前过度消费”导致金融危机和政府财政危机,“大量废弃”导致环境危机和生态灾难。从总体上看,生态学的理论贡献就在于,它既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又超越“自然中心主义”,它强调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性的掌握。因此,全面掌握生态学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即是破解“富人”与“穷人”之间矛盾的现实之路,又是解决“强者”与“弱者”之间冲突的一条可能之路。

工业革命既是当代生态危机的重要根源,也可能是走出危机的现实出路。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40%。这正是生态危机发生的直接根源。从16世纪以来随着工业文明的确立和发展,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无限地向自然索取,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到了20世纪爆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现代工业文明彻底打破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人类成了自然的“主人”和“敌人”。“走老路按西方工业文明模式发展,已经没有出路,需要依靠自己的经验,不要跟着西方工业文明模式走,需要实现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建设生态文明。”⑦当前,人类正迈进“第三次工业革命”门槛,中国转型发展更应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抓住“转型升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努力走出一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路来。建设生态文明是顺应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也是维护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抉择。

建设生态文明,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也具有深远影响。从哲学视角看,人与自然主要有三种关系样态:一是基于“劳动———主体性”,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这是“人类中心主义”样态;二是基于“交往———主体性”,自然是主体,人是客体,这是“自然中心主义”样态;三是基于“审美———主体性”,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自然既是客体又是主体,这是“人与自然的伙伴关系”样态。当代中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应努力建构“人与自然的伙伴关系”,这无疑需要我们汲取生态学思想。当前,生态学研究方兴未艾。世界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社会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发展到“生态时代”。生态时代的任务主要是要解决工业时代所遗留下来的生态与经济不协调的矛盾,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其核心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当前“两型社会”建设还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和制度缺陷,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索制度创新,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制度支撑。中国发展不能沿袭西方未端治理———“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径,而应采用生态化生产方式,克服工业文明生产方式的弊端,这需要从制度、技术、文化等角度转换发展理念。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科学发展观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内在要求,事关人民福祉和中国永续发展,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为此,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的“创新点”

如何在发展工业文明的同时建设生态文明?如何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推动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这些问题是作为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中国作为后发展国家,绝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走“落后-发展-资源需求-环境崩溃”的绝路,而要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生态文明概念”早就提出了,但“生态文明建设论”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创新。生态文明决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现实的生活诉求、客观的历史过程。“生态文明建设论”的根本任务是调整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减损工业文明的扩张性品格所带来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和谐。当前,在人类正迈进“第三次工业革命”门槛之时,中国“转型发展”更应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抓住“转型升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争取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有所作为,形成“先发优势”(所谓先发优势,主要是指先发展者能够更好地抢占发展先机和制高点,制定主导发展的游戏规则和引领时展的规范)。这需要中国发展的引领者、决策者和实践者自觉进行“头脑风暴”,转换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

正如美国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所指出的:“传统的系统思维与整体观念,有助于中国理解、融入和推进第三次工业革命。”⑧在里夫金看来,人类将在18世纪60年代以珍妮纺纱机和蒸汽机等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20世纪初以汽车大规模装配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正日益进入以智能制造、绿色能源和数字服务三者相互融合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新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源于英国,使19世纪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次发源于美国,为20世纪的人们开创了新世界;在21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必将从根本上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应看到,一个涵盖13亿人的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是没有的,如果中国这条路走好了,不仅造福中国人民,对世界也是巨大贡献。

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西方发达国家三百年间逐步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显现,呈现“时空压缩”特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环境压力还在增大,经济发展的环境污染代价持续上升,一些地区污染物排放严重超过环境容量,突发环境事件频发,因此必须增强危机意识。面对严峻的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紧张关系,十报告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按照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要求,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这无疑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其实,发展与环境并非水火不容,关键是“以什么方式发展”。如果以现有发展模式发展,环境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如果转变发展模式,走转型升级发展之路,生态危机会逐渐得到消除。“建设生态文明,要求人们重新审视传统发展的实质。发展不应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而应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社会的全面进步。”⑨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就在于创新发展的道路和模式。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在自然观上,人们的哲学观与伦理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康德的‘人是自然的目的’,经由海德格尔对他称为‘座架’的技术的本质的批判,到现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在这个观念发展的历史期间,自然还是原来的自然,只不过由于自然生态遭到破坏的事实,引发了人们对这种后果的负价值判断,从而导致了人类自然观的转变。”

篇7

1 现代企业管理创新

现代企业的管理创新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而这一概念中最为重要的无疑是 “创新”的定义。创新主要指的是企业通过运用各种新型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不断更正错误策略,最终实现企业目标的一个过程。从这一过程来说,企业管理的创新是企业按照当今的社会动向和市场要求,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在现有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多、更好的适应企业发展的条件,满足社会化市场需要的同时也促进自身经济效益的提高,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综合竞争力的增强。

2 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现代企业的管理创新主要指的是企业在现有的管理技术、管理制度、发展策略、企业文化等基础上,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引进新型的管理理念,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运用现代化的管理制度等,进行各类资源的优化管理,为自身的发展壮大不断开辟市场,探究新式的发展模式,为企业目标的实现过程注入新的活力,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当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很多企业虽然形成了适应全球化经济发展需要的意识,但是由于本身并没有先进的实践经验,对于一些优秀企业的发展案例也没有深入的探究,因此管理理念仍旧比较固化,且没有创新发展的观念,企业的管理创新制度也被束之高阁,徒有其表。为了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快节奏,最大限度的为自身争取发展空间,企业需要不断的寻求适合其发展的新策略、新方法。从这种层面上来说,进行管理上的创新已经成为企业获得新的发展动力的必由之路。总的来说,企业的管理创新需要人为思想的改造,其花费的成本相对不会太高;管理创新的实现能够帮助企业扩大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尽可能的减少应对经济风险可能经受的损失,推动企业的稳步前进和不懈发展,是企业获得长久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现代企业的管理创新具有强大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并有待企业的管理者们对其进行验证。

3 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的可行路径

3.1 思维方式的创新

现代企业能够实现管理创新的根本是企业能够深入研究当前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潮流动向,结合其自身利益需求,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探索新型的企业发展道路。具体说来,思维方式的创新指的企业管理理念创新推动的企业经营模式、价值取向等等方向上的创新,这一创新方式能够带动企业摆脱旧有的固化的运营机制,突破自我发展的局限,更深层次的理解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内涵,积极运用先进的生产机制和生产技术,保证企业在不断的创新中长盛不衰。在进行思维方式的创新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领导者要有突破传统观念的意识,这种意识主要指的是一人决策、员工执行的管理模式、小规模生产的方式和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心态等的结合。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想获得发展,企业的管理层应该认识到自身的缺陷并选择正确的改进方向。旧有的观念中,一人决策、员工执行的模式很容易让员工产生懈怠心理,管理工作也相对繁琐,因此执行规章制度时困难重重;小规模的生产方式更是极大程度的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壮大,不适用于当今全球化的潮流;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心态弱化了企业的危机意识,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没有危机就没有动力,因此,这种心态是不可取的。

其次,企业要结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向和趋势,按照全球化发展的思维模式,为企业建立新的发展目标,采取新的行动方式。这一内容主要指企业要将自身的发展与民族的振兴结合起来,提升企业全体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他们认识到企业本身的发展壮大代表的不仅仅是企业形象的提升,更是整个民族形象的提升。新的发展目标的确立有助于企业保持长久的发展动力,帮助企业树立危机意识,强化自身名牌效应,做到真正以客户为本,增强自身的产品质量和服务素质等。

3.2 技术能力创新

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企业能够获得长久发展的又一大支撑力。因此,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推动经济效益的增长,需要积极的引进先进技术,并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对这些先进技术进行再加工,尽可能的发挥其优势力量,让技术成为创效增收的根本。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网络化时代,电子商务更是细化了企业的分工,企业需要立足于当今社会的需求,更多的发挥自身的技术特长,转移企业的生产增长点,从倚靠资金发展的误区上跳出来。从当前企业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技术的进步是企业能够实现高效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和适应社会发展节奏的必要条件,更是企业获得快速发展,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必由之路。所以,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来改变内部的技术架构,重视技术的研发,并通过合法的手段进行产权的维护,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同时也要积极谋求合适的外部发展条件,寻求国家的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尽可能去争取合适的技术上升空间,从而提升自身整体实力。

3.3 管理制度的创新

管理技术的创新主要指的是企业通过对于自身发展的总结,正视经营过程中的长处和不足,改进企业管理机制中的漏洞,为员工创造合理的提升自我的空间和条件,保证管理层次的优化。在实际的企业管理机制的建设过程中,企业自身要将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作为重点,帮助员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进而开拓他们的眼界,提升他们的境界,让员工对于当前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缺陷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并能够将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相互结合。对于当前社会的企业来说,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动力,最根本的还是从现有的员工素质入手,提高总体的竞争力。一个优秀的企业应该认识到人才是资源应用和价值创造的最根本动力。只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个员工都加入到充电组织中来,提升他们对于工作、对于企业的责任感,企业才可以优化自身的管理机制,建立学习型的管理团队。而真正的学习型团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精力充沛,能够根据现有局势发现新的发展动力;细致认真,能够对社会发展动向有一个完整的认识;理解能力好,行动力强,对于领导的要求能够根据大局完整的进行理解并执行;有团队意识,能够在沟通协作的基础上出色地完成任务。

3.4 企业组织形式的创新

从旧有的企业组织形式来看,很多企业的领导者都是决策的制定人,员工则只负责决策的执行,这样的做法在加大领导者决策难度和压力的同时,也不利于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而现代企业的组织要求则是尽可能的做到资源共享,将员工和领导者、员工和企业相互联合起来,将员工真正作为企业的一份子来对待,强调员工在公司的参与度,让员工明确自身的责任和岗位需求,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促进企业总体能力的优化,进而提高企业效益。相对来说,新型的组织要求能够帮助企业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最大化的发挥其人力资源的优势;企业员工在先进的组织形式下,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实力,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合作,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最为重要的是,企业员工在面对市场竞争时,能够适应企业的快节奏,有完整的风险意识,能够根据现有的市场需求及时作出反应,进而促进企业整体实力的提升。

3.5 企业文化的创新

企业的文化是企业保持发展动力的根基,是企业发展实力的最终表现。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无论其规模大小,都有自身独具特色的文化,这是企业总体价值观念和员工价值观念的根本所在。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经营良好、发展前景广阔、社会地位较高的企业,其企业文化必定是被其员工和社会所认可的,而企业制度的施行、员工工作的展开,也是以企业文化作为最根本的指导精神。所以,企业文化的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又一大推动力。在进行企业文化创新时,企业首先应该按照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需要,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这是决定企业内部人员价值取向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进行市场开拓,提高自身品质的根本。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需要立足于当下自身的实际,结合内部优势和外部环境,保证整体前进方向的不偏离。其次,重视团队合作。企业是一个大的团队,团队内部所有人员的合作都是为了促进这个团队的合作而进行,因此,企业的所有员工都应该有完整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明确自己的分工,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最后,企业要重视员工的地位和形象。员工代表的就是企业的形象,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也就是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因此,企业需要重点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对员工进行系统化的培养,让员工真正以企业为家,让员工发现企业对于自身的需求,并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展示平台。

篇8

【关键词】需求,激励,自我实现

激励是组织行为学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从事管理学研究的学者还是从事企业经营的实践者,以及政府行政部门的管理者,都非常关注激励问题的研究。在未来的高职教育面临的招生、就业、教学改革等竞争愈加激烈的大环境下,在高职院校求生存谋发展的同时,教职工也在不断充实着自己,价值观念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激励形式的改革也势在必行,一个组织,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该看到个人的需要,进行相应的激励,才能造就个人与组织的成功。

一、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出发探讨现行激励的手段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按其重要性和产生的次序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生理的需要,这是人类最原始的基本需要,指衣、食、住、行、饥、渴、性等方面的生理机能需要;第二层次安全的需要,包括经济上的安全、心理上的安全、劳动上的安全和环境上的安全;第三层次社交的需要,包括社交欲和归属感;第四层次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需要和他尊需要;第五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一种最高级的需要,是指人们希望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当的工作,使自己的潜在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

激励的手段有很多,针对不同的需求,激励的手段有所不同。主要有物质激励,荣誉激励,等级激励,价值激励。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世界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都越来越重视知识,仅仅的物质激励对于群体来说已经不再是最主要的,而更多的是来自于尊重、被承认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一个特殊群体的案例

自2002年国务院明确提出“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较大较快的发展成效。从1998年到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的高职教育招生数从43万人增长到311万人,增长了6倍,在校生数从117万人增长到900万人,增加了6倍。然而,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难以独善其身,出现了招生计划、合格生源和报到率“倒挂”与比例失调的“反常现象”。而我探讨的就是这样一个大专学校,原来是国家级示范职业技术学院,有一支相当强的师资队伍,绝大部分年轻教师考了在职的研究生并取得了硕士学位,甚至有些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学校的教师已有一部分通过努力评为了副教授甚至是教授。虽然,学校在各种制度,包括工资和奖金制度、职称评定、考核制度、福利待遇甚至外出学习和培训制度方面,都尽量保持平衡,但由于属于企业办学,与公立大专院校教职工待遇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该学校的教职工,尤其是后来又取得较高学历和高职称的教师们,他们的需求层次已经是高层次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因为,工资基本固定,津贴和奖金是根据职称和课时量计算的,各种保险也齐全,从生理和安全来说,是没有后顾之忧的。至于社交,因为对于学校来说,社交相对也简单,因此需求也不是很强烈,那就只有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了。

但是,基于目前高职招生困难的现状,学生文化基础进一步下滑,这就使得教师们得不到他们应有的工作成就感与荣誉感。师之传道授业解惑也,是受人尊敬的职业,然而上课讲的最基本的理论学生也听不懂,考试的监督与激励作用也开始下滑,部分学生上课根本不听讲,面对一茬不如一茬的授课对象,教师心理的不平衡则会越来越严重。学校为了提高师资力量,一再鼓励教师出去进修和晋升高一级职称,教师提素质提高与学生素质下滑的矛盾,导致教师群体自我实现的要求难以达成。

三、对于这个特殊群体的激励和改革设想

1、不能放弃激励。无论是从国家和民族的高度看待问题,还是从一个学校的发展看待问题,教师们提高个人素养和层次终归是件好事,学校绝对不能因为学生的素质差和目前经济效益的短期目标而放弃对教师上进的激励。诸如鼓励教师外出进修以及攻读学位和晋升高一级职称的做法不仅不能变,而且要加大力度。因为,作为一个高校,这些举措不仅能提高学校的知识承载力,而且,它也可以为高校凝聚一股难得的学术氛围。

2、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进行战略性规划。高职院校的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参与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应用人才。 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区域化和产业化的特征,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是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具有一定区域性,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产业的发展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密切相关。因此,,我们要进行战略性规划,结合产业发展提炼学科方向,重点培养、形成一支具有产业开发能力的技术型应用人才队伍。

3、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实施危机激励与组织文化激励。危机激励是指将组织面临的危难、不利条件和困难告诉组织成员,使之产生一种危机感,形成一种不进则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竞技状况,使组织成员奋发进取,拼搏向上,勇往直前。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生源就业等现状分析,唤起教师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并把这种意识化为行动的动力。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统一意志的体现,它所起的激励作用不是被动消极地满足人们对自身价值实现的心理需求,使职工个体对外部异质体增强敏感性和竞争性,促使个体凝聚在群体之中,形成“命运共同体”,从而大大增强了群体内部的统一和团结。

所有的激励手段都依靠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和规章制度,这些激励制度一要全面真正实施“能进能出”的教师聘用制。二要完善教师工作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三要实行人才合理流动机制。改进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避免“人才单位所有”、“学术近亲繁殖”等现象的发生。四要通过实行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实现专、兼职相结合和优势资源共享的目的,逐步实现高职教师由“单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总而言之,一个组织,无论大小,无论性质,要想有好的发展必须有好的管理,而管理中,对人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人是组织的灵魂,而人也只有在不断的激励中才会永远保持活力并创造更多的成就。可见,在任何的组织中,激励都应该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参考文献:

[1]关培兰:《组织行为学》.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

篇9

关键词 创新管理 教育管理 重要性

一、创新管理概述

创新的含义一般解释为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或者是创造革新。在英文中还具有更新的含义,意味着对原来已有的东西加以变更和改造。综合各种研究和各个领域对创新的定义,创新的意义可以归纳为:创新是一种开发新事物的过程,是运用知识和相关信息创造和引进某种有用的新事物的过程,是对一个组织或相关环境的新变化的接受。

没有创新,便没有现代学校教育的质量。而创新现代学校办学质量的根本,是创新管理。虽然创新管理最早是在经济学领域提出的理论,用于企业的管理,但是把它用于学校的教育管理中也是同样适用的。学校创新管理有三种的不同含义:一是对创新活动的管理,二是管理要创新,三是创新型管理。本文着重讨论的是最后一种含义,即学校管理者创造性地驾驭学校管理体系,以新的更有效的方式来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总称。

为了培养创新人才而对学校管理进行创造性变革,是指学校领导者在创新理念指导下,创造性地采用新措施手段,对管理要素进行扩展更新和优化组合,形成新的管理格局,产生新的管理效果,更好的培养创新人才的活动。创新型管理的前提和结果必然是管理创新,同时这种管理的内容理应包括对创新的管理。创新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它既继承了校本管理的精髓,又结合知识经济的特点有所创新。

目前的学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着弊端,学校管理缺少一种开发机制,很大程度上是属于封闭性的教学,与外部少有往来,并且过度依赖自上而下的传统管理模式,教师们处于被动状态,以至于缺少创新的意识和热情。学校教育管理往往只是看中校长与行政人员的作用,而忽视了教职工、学生和家长对于创新管理的积极作用,只注重硬件的高投入而忽视软件建设,这些都是对学校教育进行创新管理的障碍。

学校管理者应站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高度来确定教育改革的方向与学校发展的目标。跳出圈子来看学校改革,努力克服学校管理中的思维定势,确立整合观、融合观、结合观三种改革观念。此外还要创新学校的管理观念,没有创新的学校管理是落后的管理,是没有生命力的管理,即使是那些已经有了许多成功管理经验的学校,也不能墨守陈规。学校管理不能迷信模式,学校管理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学校管理要以人为先,以人为本。

二、创新管理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性

创新管理是学校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希望所在,是学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源泉。对中国来说,学校的创新管理,可谓是任重而道远。教育创新能否办好,首先取决于学校的创新管理。学校的创新管理,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创新管理能够培养出个性化的学生,培养学生学会做人、求知、共处、做事。创新管理不只是一个创新链,更是一个创新系统,不仅重视对教职员工的物质激励,更重视对教职员工的精神激励,不仅体现了竞争性优势,更体现了合作性优势,创新管理不只关注眼前利益,更关注未来利益。

创新管理的实质内涵是各个创新要素和各个创新维度的协同。作为集科技资源、知识、人才为一体的高等学校也同样应该实施创新管理,现在各大高校的教育已由过去的单一化培养学生变成了多元化培养全面人才的地方,从简单到复杂,高校教育也不再是封闭性的,与社会的关系日趋密切。高等教育的质量高低在社会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创新管理恰好适应了当今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社会。

教育的重要地位也决定了创新管理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性。创新管理可以促使管理者树立危机意识,加强责任感,树立“不创新,就灭亡”的观念,统筹兼顾,减少短期行为,以高度的责任感搞好学校的管理。创新管理还有利于教育家的形成,学校创新管理有利于形成一支教育家阶层,进而推动学校健康地向前发展。并且还是对学校自身能力的一种释放,创新管理的基本属性就是管理的创造性,更加有利于学校发展特色化。对学校管理目标的创新、管理机制的创新、管理手段的创新和管理环境的创新均有很大的帮助。

创新管理能够促使学校实行法制型管理,做到依法治校;实行学习型管理,做到学以致用;进行制度性管理,做到按章办事;实行人本化管理,做到以人为本;使学校做到魅力性管理、以德服人;进行活动型管理,做到寓管于乐;真正实现创新型管理,做到与时俱进;做到反思型管理,严于自剖;促使学校进行开放式管理,做到博采众长。

创新管理机制不仅能够避免或降低教育创新的风险,还是推进教育创新的关键。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就必须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自主办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创新管理对民族发展、国家发展、经济发展及教育的发展都有巨大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建构不仅给社会创新,还给学校教育创新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三、结束语

通过对学校教育创新管理的探讨,可以看到高等学校要想突破现有的管理上的僵化、滞后的状态,就必须建立起高校创新管理体系,然而这确实一项既复杂又艰巨的任务,需要对创新管理的持续研究。总之,学校教育管理的创新是知识社会中学校管理的新方向与新模式。学校是在与社会的相互促进中成长壮大的。学校要适应社会现实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在管理中更强调快速反应、机动灵活、超前领先和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1]许庆瑞,郑刚,陈劲.全面创新管理[J].管理学报,2006,(3).

篇10

要解决科研所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思想政治工作的提升为重要方面。随时展,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日俱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对相关人力资源管理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方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在本文中,笔者从人力资源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情况入手分析,并就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予以探讨,提出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的相关策略,希望能为政工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提供些许建议。

【关键词】

政工工作;人力资源;管理运用

1 人力资源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情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深化,我国社会处于转型阶段,科研所也处于调整与重组过程中,且随着市场机制的日益推进,其改革日益深入。大背景对科研所的工作人员和领导层都产生了一定的思想冲击,工作人员和领导层都或多或少产生了内部认知混乱,导致情绪以及行为均带有负面效应。在具体工作和生活中,则产生不和谐因素,若不及时进行处理,思想政治工作未到位,将会对科研所的发展产生影响。

1.1 思想政治工作与实际生产工作脱节

科研所运转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政工部门的日常工作。日常工作则是属于科研所行政工作部门,政工部门和行政部门在工作中缺乏交流,存在不和谐之处,政工工作的开展缺乏有利支持,一方面导致工作与职工的实际生活工作脱节,另一方面,二者没有形成合力,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效果。

1.2 思想政治工作落后于生产活动

根据多年的思政工作经验,思想政治工作总是落后于生产活动。比如聘任制推行、工资改革以及人事调整在实施后产生问题,才开始启动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和生产活动相互脱节、不协调。科研所人力管理部门对经济利益的过于关注,而导致职工的思想与情绪不稳,实为得不偿失,相关领导层当对此有所重视,在处理人力管理资源和思想政治工作问题时,应树立经济发展与服务群众并重意识。

1.3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科研所某些方面的客观情况,也会对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自身惰性产生较大影响,在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中,应提高职工的主动性。改善其荒废学习,对自身发展与提升不够重视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唯有将二者工作相互结合,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相关问题有所了解,比如人才选拔的观念、人力资本投入的重要性以及人才类型和创新激励机制理念等。唯有如此,思想政治工作者,才知道如何最大程度上,发现人才、留住人才并发展人才。这也是本文的写作目的所在。

2 思想政治工作者当具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2.1 转变观念

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人才观念转变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第一,人事管理制度的转变,在人事管理制度的转变过程中,应当重视以人为本的观念。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不仅是一种资源,还是一种充满竞争力的资源,能够为科研管理提供优良的对策。第二,从一定高度,确立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科研院所应该将长远的科研规划进行考虑,同时也将人事进行考虑,二者结合,制定出较为完善的人才管理制度。第三,“求全责备“的思想应当予以杜绝。应当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做到唯才是用。并且要认识到人才的多样性,什么样的人才是时代所需要的,将培养人才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当然目前时代所倡导的复合型人才并非如此多,但现今人才的使用中,要注重人才的长处,避免人才的短处,做到因地制宜。第四,认识到人才危机。科研院所的发展有赖于人才的培养与使用。第四,认识到人才危机,科研院所的发展受到人才的限制,即使科研院所的工作较为顺利,也应当认识到一旦缺少人才,对科研院所的发展将会是重大限制,即树立危机意识。

2.2 加大人力资本投入,防范风险

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应当认识到人力资本投入的重要性以及人力资本存在的风险。一般情况下,人才的来源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由外引进人才,一种是由自己独立培养人才,但是不管是何种途径,均涉及到的问题是开发与更新,即人才的持续投入问题。风险防范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对政府的行政行为进行关注,对法律法规进行文本分析,把握政府对社会发展的预测,理解政策风险以及行业变化情况,进而为今后人才资源管理方法提供借鉴。二是加强市场调查工作。人才市场是巨大的蛋糕,如何在蛋糕中分一杯羹,需要随时掌握人才的流向,才能够适应市场变化,获得适合科研院所发展的人才。

2.3 培养人才素质多样化、人文化,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认识到人才素质的多样性以及创新人才机制建立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经济的重要性,二是知识经济的内在要求。现今时代,经济迅速发展,仅具有单一素质的人才,其适应性较差。此时需要人力资源管理对人才进行培养,不仅照顾到人才的个人理想,还要照顾到社会的进步,唯有在扎实的理论基础,并具有较为广阔的知识面,不仅对文科知识有所掌握,对理科知识也有所了解,要求人才的智力与情商均和谐发展,从而培养出既具有科学精神的人才,又有着人文精神的人才。与此同时,人才应当具有科学向上的人文精神、并且具有良好的道德意识,培养其艺术修养,并且认识到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有着文明环保的生态意识,同时具有民族责任感与民主法律意识,唯有这样,才能够在科研交往中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将自己的能力予以建立。在此基础上,对相应的文化素质予以培养,建立起科学素质与文化素质均具备的人才。

3 政工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运用

3.1 满足员工的需求

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发挥,需要解决的是员工的需求问题。有效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最主要的就是要解决员工的需求问题。不仅要了解人才的需要,同时还要通过特定的制度对人才需要予以满足。人才是发展的保证,也是根本力量。因此,要改善科研院所的人才现状,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可以伫立于人才的管理,比如上下级之间的关系、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此时人才的潜能才能够最大程度上被调动起来。关注人才的需求以及他们的思想变化,从而留住人才,才能够使科研所获得更好的发展。

3.2 从思想上关心

对人才的关心能够让人才更有创造力,正如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中所说,关心创造绩效。在科研院所中,企业员工的发展未能脱离企业的进步,二者也是相互联系的,同时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因此,企业对员工的需要应当予以充分满足,让员工能够感受到关心,创造更大的价值。

3.3 相互尊重的原则

人才的工作虽然有经济成分在,但是更加注重的应当是相互之间的尊重,因此政工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注重对人才自身价值的肯定。同时还应当对思想政治工作予以解决,让员工更能感受到价值与才能,受到更多的肯定与尊重。思想政治工作还应当不断推动各种办法与条例的开展与实施。

3.4 全心全意的信任原则

人才之间的信任是员工活力的体现,对员工向心力的培养需要予以注重,不仅是创造性培养,同时还要增加组织之间的信任。同时管理者应当对人才报以非常诚恳的态度,为今后更好工作寻找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