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语言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8: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与语言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学与语言的关系

篇1

关键词:语言风格 文学风格 汉味小说

人类所有的文化现象都可以被理解为一个符号系统。文学作为文化研究的重要一环,自然也不例外。完整的文学研究应当兼顾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两个面相。通常意义上的文学批评、文学鉴赏,多从文学价值或文学意蕴的角度着手,分析探讨作品的情节、内容、意象、情感等,这是文学符号系统“所指”的一面。至于文学符号的“能指”,则常涉及文本的语言特征、修辞方法等。由于文本是借助语言形式构成的,需对语言的本质和功能有深切的了解,语言学者正好担负起这一部分责任,参与到文学“能指”的研究中来。“语言风格”有关的分析范畴和理论体系的构建,正是可视为这方面工作的直接成果。然而就时下学界的一些论著来看,使用“语言风格”和“文学风格”两个术语缺乏同一性,彼此有所混用,这一点影响了学界的交流,妨碍对于问题实质的理解。本文试图以具有浓郁地方风味、表现武汉风土人情的“汉味”小说为佐证,简要阐述语言风格与文学风格之间的内在关联。

一.语言符号、语言风格与文学风格

语言符号本来只是一种听觉符号,它是用语音来表示意义的,音义之间的关联既具有任意性又具有约定性。从系统角度而言,语言符号非常复杂,其内部的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构成三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内部又有各种大大小小的语言单位,各系统和各单位之间有着种种联系。每个语言符号的作用都是以整个语言系统作为存在前提,作为一种开放的系统,语言本身在发展和使用的过程中始终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制约和内部因素的影响,必然会为了适应交际的需要而不断进行调整。那么,能否从字面上将“语言风格”简单地理解为语言符号的特征呢?答案是否定的。

语言符号有两种存在的形态:一种是处于“备用”状态,等待使用者采纳的;另一种是处于“使用”状态,正被用于交际活动中。“语言风格”是“适应特定的交际目的、对象、内容和场景的需要,通过特定的言语表达形式所形成的特定的言语气势和言语格调。”[1]之所以强调“语言风格”是言语的而不单纯是语言的,是因为“语言风格”是在语言运用中形成的,并不是以语言对比方法所获得静态的、规范提炼的结果。再者,“语言风格”的言语性也决定了它不能脱离特定的题旨情境,必然受到非语言的外部因素的制约进而影响到言语形式、言语行为和言语作品的形成。因此,对于具体文本“语言风格”的分析必然是动态的分析,言语形式即语言符号的显性特征只是其组成部分之一,并不能代表和反映“语言风格”的全貌。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语言风格”并非是一个空灵的概念,必须以语言手段作为基础。构成语言风格的话语体系是语言表达形式的各种特质的综合体,它调动了语言中包括文字、音韵、词汇以至句法篇章组织等各种积极要素,有时还要利用体态语、副语言以及图表符号等,但起关键作用的是句法和篇章组织,这是形成风格体系的支架和关节。每个人都有组织语言的一套习惯和方式,遣词造句、行文表达中总会有意或无意地表现出自己的个人风格。现代意义上语言风格学的兴趣正是基于此点,语言学者试图利用自身丰富的语言分析经验,以及精确、客观的分析手段,探索文学语言的组织结构规律,具体去评判某个作家某部作品的语言是怎样的,如何组织起来的,结构规律如何以及具有何种特点等等。至于作品价值的高低美丑,语言学者不置可否,纵使文学价值不高的作品,本身也可以进行语言分析,也具备“语言风格”。依从这一角度,语言风格学与通常意义上所说修辞学也存在区别,因为修辞学的目的是求“美”,讨论的是如何使文辞流利生动,富有文采,以利于文义的传达。

迄今为止,有关“风格”最有名的定义,是法国文学家布封的“风格即人”。大意是思想的表达属于个人,风格是个人加于自己思想的“顺序和波动”。这一定义简练但却显模糊,既可指某个人的个体语言风格,也可指某个人言语作品在内容思想上所呈现的风格。后者即是现在所说的“文学风格”。文学风格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特性,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景造成的相对稳定的话语特色。能否形成独特成熟的文学风格,往往是评价作家或作品成就的主要标志。文学风格重视对作品整体印象的概括和综合性评价,涉及内容、思想、情感、艺术特色等,当然也包括由语言形式隐含的个人风貌。

二.“汉味小说”的风格层次

严格说来,“汉味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才产生的“新”概念。之前学界已有“京味小说”和“海派小说”的提法,如老舍的《骆驼祥子》讲述的是老北京的事,文中又选用地道的北京方言;又如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和茅盾的《子夜》等,其故事情节均以上海为背景铺陈,其间也夹杂了部分上海话。如此,对“汉味小说”的理解也存在两种可能:一是因其大量使用“汉腔”即武汉方言而得名,二是因其描摹武汉人的世俗风情而得名。前者是语言风格学的分析路径,后者则参照的是整体性的“文学风格”。

纵观小说,方言词语主要出现在人物独白或对白中,即表现人物的言语活动及由其建构的话语中。如:

(1)柳:“去,邪贷萎子,一肚子坏水。”陆:“多少讲点精神文明嘛。再就是要注意选择器物。坏水装在萎子里,百分之百漏得精光。”(《黑洞》)

(2)猫子说:“个巴吗苕货, 你儿子是,你是么事?”(《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

(3)他们假装威胁说:“瞎点菜了啊。”我就给他们两个字:“敞――的!”(《她的城》)

上述语句中的“邪贷萎子”、“个巴吗苕货”和“敞(音似‘岔’)的”都是典型的武汉方言,其中蕴含着某一区域人群特有的心理和性格特征,而小说又是以刻画人物性格为中心任务的,因此,方言俚语的使用生动地描摹了武汉人泼辣粗鄙的世俗个性,具备文化经验的读者对此会有更深的感知。使用方言创作,能保持所描述生活的本真性,减少语言符号由方言向共同语转过过程中所损耗的原生态生活因子。但方言词语的使用并非就是造就某种文学风格的主要因素。以池莉的小说《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为例,全篇不过九千字,其中武汉方言特有的词语数量极少,但由于作品以人物对话为主轴,方言词语的出现使得人物性格跃然纸上。但这种“汉味”的文学语言,既有原汁原味的“汉腔”,又能具有文学的品格,使非本地的读者也能明晓。换言之,文学语言虽经作者的刻意经营,是对自然语言的变形、扩张和扭曲,但不是无限度的,语言传播与接受的基本规律仍需遵循。

拉康认为,符号的能指和能指之间彼此串联,构成一个能指的网络。

语言的意义(也包括文本的意义)正是产自网络化的能指的共同作用。同时,能指与能指彼此之间也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二者层层相套、互相呼应,构成“能指连环”。语言意义的表述也因此而复杂化,对语言意义的理解也成为一个追踪寻迹捕捉意义的过程。因此,简单地从语言的某种特点出发,找一些方言语词、方言音韵将其看成是地域文化风格的标志,只是简单的贴标签的做法,并没有真正把握问题的实质。作家运用特定地域的方言进行创作,其主观意识里只是想让让小说的描写更生动,更贴近现实生活,却在无意识中传达了许多原本未曾预见但在符号“能指”背后存在的东西,包括题材的聚焦、形象的塑造和意境的构建等等,这正是文学风格显现的主要介质。因此,我们可以借助语言分析的方法(如“隐喻”和“转喻”)循着能指网络追寻其后隐藏的“无意识”信息并从中感知文学风格的存在,但语言风格与文学风格之间不存在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汉味”是语言符号背后所潜藏的“无意识”,它以语言形式存在,但意蕴悠长。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语言符号是语言风格和文学风格显现所必须依赖的媒介,脱离语言符号,两者都将不复存在;而语言风格和文学风格又是两个互相独立、彼此部分重叠的概念,追求的目的以及适用的分析方法存在差异。语言风格是作品文学艺术风格最鲜明的标志,但不是唯一的标志。

参考文献:

[1]袁晖.试论汉语的民族风格[C].语言风格论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3-203.

篇2

关键词:语言 文化 跨文化 大学英语教育

一、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1.概说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语言与文化是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人们只有通过语言才能掌握人类社会的文化知识。人们在学习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就是在学习这一民族的文化。在语言学习中,文化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语言的使用要受该语言所属民族文化制约。

所谓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文化包括语言。语言是属于文化这个大家族中的一个成员;二是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类所有文化现象都可以在语言中得到反映。文化是一个社会学的根据,从广义上讲,它一般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或者说文化是人类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方式的总称,人类的所有精神和物质活动都属于文化。不同民族由于地理、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因而文化带有民族性。一种语言就是在该民族长期物质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物质生活基础上的精神产品。

2.语言中的文化

语言不但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它同样是打开异国世界的一把钥匙。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方式的总称,人类的所有精神和物质活动都属于文化。不同民族由于地理、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因而文化带有民族性。一种语言就是在该民族长期物质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物质生活基础上的精神产品。我们通过语言来了解目的语使用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因此,当我们接触任何一种新的语言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其绚烂多姿而又广博深远的文化。Timothy Light在《现代外语教学法:理论与实践》中以背景知识的功能为出发点,提出了“知识文化”与“交际文化”的概念。所谓知识文化指的是那种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对某词某句的理解和使用不产生直接影响的文化背景知识,它可包括历史、地理、经济、哲学等等。所谓交际文化是某一文化领域内人们普遍的文化适应能力,是指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时,由于缺乏有关某词某句的文化背景知识而发生误解,它包括词语文化以及它广泛的内容,小到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大到抽象的行为规范、伦理标准、信仰价值观等。因此,我们在使用语言时所受到的文化上的制约和影响远比我们认为的要大。

3.文化中的语言

那么什么是语言呢?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学习语言不是一个孤立的学习过程,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生活在一定语言使用区域中的人们在一定的语境下相互交际而使用的,一种特定的语言总是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或国家以及其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密切相关的。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它可以容纳文化的各个方面。语言一方面反映文化,另一方面它的形式同时受文化的制约,特别是受思维方式的影响,这时语言的民族性显得格外突出,使不同民族的语言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如果单从一种语言和其对应的文化来看,二者是重叠的,所以,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只有从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对比中才能看得更加清楚。

4.跨文化

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上人情等语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同。语言与文化密切联系。

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是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或素质。其英语名称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跨文化交际是一个综合的、多向度(multi-dimensional)的概念,它包括知识向度、思维向度和行为向度等。文化是社会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总称。在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时候,我们要了解目的语民族的历史发展、社会制度、一般风俗、礼仪、禁忌等,并主动参与跨文化交际情景过程,要对复杂多变的因素作出独立的判断和灵活的应付,交际者要具有感知和应对现实和流动事务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包括知识和思维的能力,还表现为一种行为能力,一种与人交往的能力。毕竟交际是在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语法,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文化差异的教学。

二、大学英语教育的功能和意义

1.概说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质,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因此,大学英语课程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

2.功能和意义

大学英语教育包括英语作为语言的工具功能及整体素质培养功能。大学英语教育的工具功能是因为它具有现实的使用价值而一度成为语言教学的重点和热点,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普遍认为“英语只是一个工具”。大学英语教育通过它的另一项功能即整体素质培养功能从而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行为的发展,使他们具有一种新的文化意识。大学英语教育能使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地观察和思考世界,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世界。语言的培养功能涉及到不同的文化背景。英语的学习和实践是以该语言所表达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思想和意识活动为依据的。而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不仅在于了解和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学、民俗学方面的知识,欣赏英语国家丰富多彩的文化,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

三、 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

1.概说

语言是人类思想和交流的工具,语言和文化是同一的,二者相互依存。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人们只有通过语言才能掌握人类社会的文化知识,人们在学习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就是在学习这一民族的文化。在语言学习中,文化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语言的使用要受该语言所属民族文化制约。因此,我们的语言教育既有工具性,更有人文性。外语教育不但是语言教育,还包括文化教育,这些认识已逐渐成为我国外语界的共识。然而在很长时间里文化教育基本上都被单一地或片面地理解成目的语文化的导入。人们在讨论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导入时,大多数讨论主要是针对外族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和意义,而忽略了本族语文化。广大的外语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重视的是在对目的语文化导入时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之间的异同。

2.中西文化差异和大学英语教学

中国是封闭式的大陆型自然地理环境,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这种在宽松融洽无压力的自然氛围中生长起来的民族塑造了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观,即没有人与自然的明显对立,习惯于从总体方面认识事物,并从本质上把世界看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并用这种观点去解释一切事物和现象。而英美民族的情况就不同了,他们的祖先生活在一个山呼海啸、动荡不安的海洋环境中,这使得英美民族重视空间拓展与武力征服,他们的民族性格中深含着强烈的战胜欲和征服欲,他们认为人与自然是分离的,人处在支配和改造自然的位置,他们的文化发展是在生产力和各种科学技术的发展下推动的。由这种不同的生存方式所衍生出的在中西方文化、信仰和观念等等上面的不同,使得两个民族在行为习惯和思维发展以及心理、性格上也出现了极大的不同,形成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文化。中国文化属于人文文化,而西方文化属于科学文化。两种文化属性产生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汉民族以直觉感性为主的思维模式和西方民族分析性逻辑思维模式;西方的心灵是分析的、个性化的、客观的、普遍化的、概念化的、体系的等等,而汉民族文化却恰恰相反,可以概括为:综合的、整体化的、主观的、独特的、直观的、非体系的等等。

在具体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中西在思维和文化上的这种差异,使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决定了不同的价值观念,而不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又构建了不同的认知方式,形成不同的交际风格与语言行为模式,从而启发学生建立全景式的文化认知,明白彼此交际规范、词法、句法方面的不同。鼓励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背景知识、语境知识和言语结构知识,一方面强调这种外语语言知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应该通过母语加强专业知识以及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信息量,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3.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意义

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的是既有专业素养又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性人才。然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更要懂得遵守语言的使用规则。因为没有这种使用规则,语法规则将毫无用处。在与外国人的接触当中,讲本国语的人一般能容忍语音或句法错误,相反,对于讲话规则的违反常常被认为是没有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大会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因此,在实际交际过程中,文化错误常常要比语法错误更严重,如果没有文化方面的知识,如果不了解文化方面的可接受性和不可接受性,那么交际很可能会发生障碍甚至失败。

4.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应用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积极转变一般教学的思维模式,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学生灵活使用语言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在不同的场合,根据不同的对象,按照不同的需要以及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用恰当的语言形式准确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在世界走向中国,中国也走向世界的今天,我们既要借鉴和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文化精华,又要向全世界介绍我们自己的优秀传统展示我们民族的灿烂文化,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到的职责和义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必须提倡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目的语和本族语文化的兼容并举,以培养和加强外语学习者的语言文化敏感性。

而作为目的语与本族语的中介者和解释者的外语教师在外语教育工作中扮演着一个特殊的角色,他们涉及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教学工作――解释一些词法、句法和篇章结构,在他们面前所要完成的是更加艰巨的一项任务――文化教育。而文化所涉及到的范围如此之广,不但包括了文学、艺术、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还包括历史、地理、哲学、心理和思维方式,甚至还包括某些科学范畴概念。因此,外语教育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教育。

林汝昌先生在《外语界》1996年第4期上发表的文章里提出,文化的导入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讲授目的语的语言结构知识,消除外语学习中影响理解和使用的文化障碍,重点是导入有关词汇的文化因素和有关课文内容的文化背景知识;二是较系统地导入相关的文化知识,根据每篇课文或每册书的内容,归纳出能涵盖课文或全书内容的文化框架;三是导入更广泛的文化内容,包括一个民族的历史与哲学传统,即综合与概括一种文化的社会模式及其价值系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在此过程中,教师除了分析外语教学中的语言现象、分析其文化语境之外,还应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形成逐步完善的文化认知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加深学生对外语的理解,提高外语的运用能力。

而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更需要认识到,外语,尤其是英语,已经成为一座走向世界的桥梁,同时也是让世界认识中华民族的桥梁。我们通过它走向世界,也让世界走近我们。它同样也是一把钥匙,一串神奇的字码,我们通过它发现自我和那些我们未曾到达过的神秘世界。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3]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篇3

为了解青少年使用网络语言的真实情况,及网络语言对语文学习的影响。我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江苏淮安技师学院的学生进行初步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和与一些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讨论与交流,现对网络语言对青少年语文学习的影响做出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对策,以降低网络语言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为社会、学校、青少年提供相关建议。

一、探析网络语言对青少年语文学习的影响

1.网络语言对青少年的影响广泛而深刻。

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少年,他们思维活跃,充满好奇心和创新精神,尤其是对个性的追求,接受能力强,且非常容易为新鲜事物所吸引。而网络语言新奇、怪异,不受规范约束的特点,正好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因此网络语言在青少年的群体中有很大的“市场”。另外,大学生大多处于刚成年阶段,判断能力和自制能力比较差,对规范语言和网络语言还无法清晰地辨别,这就造成各种网络语言,甚至一些“劣质”的语言肆意闯入他们的语言体系中,对他们汉语的学习和使用造成不利影响。

2.青少年对网络语言有着比较理性的认识,但不够深入。

据调查,大部分学生对网络语言持中立态度。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认识到网络语言是一种非规范的语言,不能够用于像作文这样的正式文体中,部分学生认识到网络语言的流行对语言的规范化有影响,不值得提倡。但是对于诸如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如何将这样的影响最小化,什么样的语言是规范的语言等问题的认识比较模糊。而且,部分大学生面对网络语言基本都是乐此不疲地效仿和使用,而网络语言的一些危害又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学生是很难深刻认识到的。

3.青少年对网络语言的使用处于适度范围,并没有给语文学习带来太大的负面影响。

学生们普遍认为网络语言新鲜有趣,但是并没有将其视为主流语言进行日常的交流,而且表示不会在课堂或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不会给他们的语文学习带来太大的负面影响,反而觉得网络语言给他们的语文学习注入新的活力,带来积极的影响。然而,部分网络语言对语文学习的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将一些不合语法规范的词挂在嘴边,影响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追求幽默的、易懂的、甚至有些恶搞意味的网络语言化的文学作品,而对我们民族传统的经典的语言作品不感兴趣,审美情趣受到负面影响,同时影响了其阅读能力的形成;导致学生与老师的沟通困难,语文教学与个性追求之间的矛盾亦日益凸显。

二、对策

根据调查反馈的问题,结合与一些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讨论与交流,并深入分析,提出自己的认识与建议。

1.呼吁全社会共同维护良好的语言环境。

目前网络语言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甚至已经出现在某些主流媒体上,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少年是极易受环境影响的群体,网络语言通过这些更具权威性的媒体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会更大。新闻报道,正规的报纸杂志作为一种大众的传播方式,同时也作为一种负责任的社会工具,它们影响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所以,在很多学生还不是很清楚规范语言的标准的情况下,新闻报道、报纸杂志应该承担起成为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实践者和宣传者,成为运用规范语言的榜样,应该慎用网络语言,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了解并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保持和维护好一个规范、严肃的汉语环境。

2.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网络语言、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建立规范的“语言文化场”以消除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

(1)教师要客观、公平、发展地对待网络语言,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网络语言,多疏导,忌堵压。

这就要求教育者适当地“走下讲台,走进网络”,了解学生都在用什么样的语言文字进行交际及其使用网络语言的心理。同时,当老师能够看懂学生的文章中使用的网络词语,容易和学生产生亲近感,不会认为老师是食古不化的“老古董”。这样,老师在指导学生对网络语言的取舍时,学生会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意见,教育效果自然也会更理想,一味地否认和抵制网络语言的做法从长远来讲是不可取的。应对网络语言,教育者也要处理好三大关系。

一是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在数千年演变中,形成完善的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这种语言文字系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继承。同时在网络环境下,网络语言中的大量新词汇进入现代汉语的词汇库中,对那些实践证明有益的网络语言文字,我们应学习借鉴,并使之融汇到新的实践中发扬光大。在创新中继承,从继承中创新。

二是处理好利用与干预的关系。通过网络语言交流,可以及时把握青少年思想状况,有效地发挥其育人功能。但是,很多大量运用字母、数字、和其他符号甚至谐音别字,将可能引起语言文字系统的紊乱,影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因此,我们需要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网络意识教育,对其网络言行进行一定的规范及干预。

三是处理好宽容和规范的关系。教育者面对网络语言,给予宽容不等于放任自流。“语言文字的发展变化和相对稳定是其内在特征,开展规范化、标准化使语言文字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语言的规范化对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因此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语言规范观,促进网络语言的规范化。

(2)进一步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提高其对语言的辨别能力,加强对学生语言审美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处于人生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提升人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都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只有把语文基础打牢固,才能抵抗住不规范语言的侵扰。教育工作者和宣传媒体首先要给提供学生辨别的标准,提高学生对网络语言的认识,使他们正确判断什么是规范的语言,什么是“劣质”语言。

同时,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引导喜好使用网络语言的青少年学习一些汉语修辞学知识,指导他们正确掌握一些有趣的修辞手法,使其在选择幽默诙谐的表达方式时,不失准确,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准确、规范、生动,才有可能达到预想的语言表达效果。如果能积极引导,合理使用,趋利避害,网络语言对于汉语言的发展肯定是有利的。

另外,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种与人交流的工具,更高目的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到语言的美感,获得文学的审美享受,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汉语语言和民族文化。网络语言带给人们的仅仅是一种新奇感、时髦感,以及以标新立异炫人的愉悦感,没有多少审美的成分。把语文教育提高到文学审美的层次,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汉语语言的魅力,获得美好的精神体验,多阅读名著、唐诗宋词等优秀语言著作,逐渐远离低俗的语言,而向更高层次的文学艺术靠拢。

(3)改革语文教学方法,加强语言实践活动教学,建立规范的“语言文化场”。

篇4

Experience keeps a dear school, but fools learn in no other经验学校学费高,愚人旁处学不到。

Experience without learning is better than learning without experience有经验而无学问,胜于有学问而无经验。

Wit once bought is worth twice taught由经验而得的智慧,胜于学习而得的智慧;一次亲身的体会,胜过两次的教师教导。

Seeing is believing百闻不如一见。

Business is the salt of life事业是生命之盐。

Business before pleasure事业在先,享乐在后。

Business makes a man as well as tries him事业可以考验人,也可以造就人。

Business neglected is business lost忽视职业便是放弃职业。

Never think yourself above business勿自视过高;不要眼高手低;永远不要认为自己是大才小用。

Business may be troublesome, but idleness is pernicious事业虽扰人,懒惰害更大。

He that thinks his business below him will always be above his business自命大才小用,往往眼高手低。

Do business, but be not a slave to it要做事,但不要做事务的奴隶。

Everybody's business is nobody's business众人的事就是无人过问的事。

Work makes the workman勤工出巧匠。

Better master one than engage with ten会十事,不如精一事。

A work ill done must be twice done首次做不好,必须重新搞。

They who cannot do as they would, must do as they can不能如愿而行,也须尽力而为。

If you would have a thing well done, do it yourself想把事情来做好,就得亲自动手搞。

He that doth most at once doth least什么都想一次做完,结果一件也做不完;贪多嚼不烂。

Do as most men do and men will speak well of thee照大多数人那样干,人们会把你称赞。

What may be done at any time will be done at no time在任何时候都可做的事情,总是在任何时候都不做的事情。

Better late than never迟做总比不做好。

Whatever is worth doing at all is worth doing well凡是值得做的事,就值得做好。

The shortest answer is doing the thing最简短的回答就是一个"干"字。

Action is the proper fruit of knowledge行动是知识之佳果。

Finished labours are pleasant完成工作是一乐。

It is lost labour to sow where there is no soil没有土壤,播种也是徒劳。

It is right to put everything in its proper use凡事都应用得其所。

Affairs that are done by due degrees are soon ended按部就班,事情很快就做完。

Punctuality is the soul of business守时为立业之要素。

Procrastination is the thief of time因循拖延是时间的大敌;拖延就是浪费时间。

Every tide has its ebb潮涨必有潮落时。

Knowledge is power知识就是力量。

Wisdom is more to be envied than riches知识可羡,胜于财富。

Wisdom is better than gold or silver知识胜过金银

Wisdom in the mind is better than money in the hand胸中有知识,胜于手中有钱。

Wisdom is a good purchase though we pay dear for it为了求知识,代价虽高也值得。

Doubt is the key of knowledge怀疑是知识之钥。

If you want knowledge, you must toil for it若要求知识,须从勤苦得。

A little knowledge is a dangerous thing浅学误人。

A handful of common sense is worth a bushel of learning少量的常识,当得大量的学问。

Knowledge advances by steps and not by leaps知识只能循序渐进,不能跃进。

Learn wisdom by the follies of others从旁人的愚行中学到聪明。

It is good to learn at another man's cost前车可鉴。

Wisdom is to the mind what health is to the body知识之于精神,一如健康之于肉体。

Experience is the best teacher经验是最好的教师。

Experience is the father of wisdom and memory the mother经验是知识之父,记忆是知识之母。

篇5

关键词:语言;文化;外语教学

一、引言

语言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特征之一,是人类特有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语言作为人类所特有的传递文化的方式,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本身所具有的诸如语音系统,文字系统和特殊的语法结构等特征,即可被看成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为了能更好的掌握一门外语,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其文化进行相对全面详尽的解读。事实上,这种有关文化的教学,即便没有特意安排,无意中也会有涉及。本文从探讨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为起点,旨在为外语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二、文化

从词源来看,“文化”一词最早源于拉丁文“culture”,包含拜神和耕作两层意思。处制土地开垦、植物栽培;后来扩充为表示对于人的身心、尤其是艺术和道德能力的培养;进而泛指人类社会在征服自然和自我发展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司联合,2001)。

文化是一个社会学术语,按照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文化包括一切人类社会共享的产物,不仅仅是物质的东西,诸如组织、学校等,而且包括非物质的东西诸如思想、语言等。戴炜栋和何兆熊编著的Course on General Linguistics中,将其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对于泛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切活动方式和活动成果,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而狭义的定义是侧重指精神文明方面的内容。是指在一定的共同体范围内生活的人们不同程度上共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趋向和性格特征等等(129)。

三、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历来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语言文字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其中即有历史的文化积淀,又是现实的文化镜象(张汝德,2007)。语言本身是文化的产物和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语言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特征,包括其历史和文化背景,人们的思维模式,社会行为和社会方式。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冠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同时,语言又受制与文化,反映文化。语言,包括其本身和使用方式都不能脱离文化以及其所依附的民族而存在发展。语言是由人类创造、使用和发展的,离开了使用语言的人类就无所谓语言;而语言的产生又使人类有了文化,成为人类文明的表征。语言的这种双重功能及特征,确定了语言与文化是统一的整体,具有三个同一性,即:主体同一性,无论是语言还是文化,都是人类创造的;归属同一性,语言与文化都属于社会和民族,不属于个人;习得同一性,语言是后天习得的,文化也不是与生俱来和父母遗传的(王德伦等,7)。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中所体现或蕴含的文化元素是不可分开。学习语言不能仅仅局限于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等语言系统自身,更要了解操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如何运用语言反映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因为文化差异的关系,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每个单词都认识,却无法理解某一短语或句子意思的情况。比如这样一个句子:

Every dog has his day.

母语是汉语的学习者可能很难领会其中的含义。事实上,如果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就会知道在英语中,dog的形象一般不差,常泛指个人。上句的意思既为:人人皆有得意日。

同理,英语国家的人在学习汉语时也会有种种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理解上的偏差和失误。比如,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在描述一个人很红的时候可以用“红得发紫”这样的短语。此处的红和紫其实并不是他们所熟知的简单的颜色词“red”和 “purple”, 而是指流行和非常流行。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表述方式,很难有有人可以说得清楚,它已经成为汉语的整个体系的一部分,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四、 外语教学探讨

社会文化习俗作为母语干涉的社会因素,在社会中有其广阔而深厚的存在,有些甚至不宜被觉察或注意。外语教学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交际并且是得体交际能力。交际能力当然不光指语言能力,还包括对与语言使用关系密切的社会文化的熟悉和正确理解。一个人即使掌握了词的用法,句子的构成规则,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做支撑,也很难在交际中获得理想的交际效果。所以语言教学不仅是对语言本体的教学,还应包括文化教学。文化教学指与人类交际或外语教学有关的知识的传授,也就是研究两个社会文化的相同和差异之处,使学生对文化查系有较高层次的敏感性,并把它用于交际中,从而造成圆满成功的交际(司联合,103)。作为教师应该重视文化因素在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计划的切入文化知识,一方面是帮助学生克服由于文化背景知识缺乏而引起的语用失误和理解偏差,另一方面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相对而言,文化的东西因为其独特之处,比较容易吸引人的兴趣。

因此,在进行语言文化教学时,首先应该注重对外语词汇的讲解。不仅要知道一个词所具有的概念意义,还要分析其蕴含的文化意义。比如,英语中peasant不是如字典中所解释的那样,仅仅指农民,而是暗含了“粗鲁、未受过教育、社会地位地下的人”这样的涵义。单词中蕴含的文化因素是相对比较容易捕捉和发现的。比如中国学生在第一次接触“Christmas”这个单词的时候,便会或通过老师的讲解,或通过查阅资料,逐渐了解圣诞节这样一个具有西方文化色彩的节日以及它附带的背景知识,包括起源、习俗等。

其次,更应注重对文化本身的探求,不仅是对目标语国家的文化,还应该对自己的文化有更深入详细的了解,加强对文化敏感性的培养,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交流障碍。事实上,有些文化是不直接影响交际的,比如一个国家的历史或社会制度,但是有些却会造成误解甚至不良效果。比如,中国人会以“吃了吗?”作为见面时的第一句话,其功能类似于打招呼而非是个问句。但是英文文化只会将其理解为邀请对方去吃饭。

五、结语

由于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如此紧密的联系,想要学好一门外语,就必需深 入透彻的理解它所负载的文化信息。而不同的民族因其不同的地理环境、民族习俗、宗教信仰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各民族文化有其独特的内涵和特征,是一个民族的真实写照。异国文化间存在的各个方面的诸多差异,在语言学习中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应该把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放到同等高度,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减少文化错误,减少语用失误,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外语学习者对目标语的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戴炜栋,何兆熊: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2]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8.

[3]工德春.多角度文化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5]昊有富.外语与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þ994

[7]李宇明.语言学习与教育[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8]李美伦.跨丈化交际与语言教学[J].中山大学学报,1994 ,(4)

[9]司联合,《过渡语、语用能力与文化教学》,《外语学刊》2001年第2期,102页到106页

[10]王德伦,王慧莉,刘文宇:《浅谈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课程与教学》2001年4月,9-13

[11]王秉钦.论东西方思维方法差异及其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12]张朝宜.文化像座冰山.军事谊文出版社.1999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预习习惯;培养研究

一、为什么要培养学生语文预习习惯

(一)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相吻合,就有了成功的;或者看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无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理解的注意力。这种、思索与注意力,足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

(二)预习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实际上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对即将所学知识进行的自学。在学校教师能教给学生的只是最基本的、起码的知识。大量的新知识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的去探索,根据需要去自学。预习正是过渡到自学的必要步骤。例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就可以运用老师平时教给的方法或者运用工具书等去理解。扫清阅读障碍后再根据老师教给的分段方法理请文章脉络。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方法就可以得到充分的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长此以往,学生的自学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二、怎样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预习习惯

(一)遵循规律,由知到行

初中学生语文预习习惯应该遵循规律,由知到行,按照知、情、信、行四个环节进行。一是知,就是要通过教学让同学们明白为什么要预习。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教他们预习不可”,“上课以前,学生要切实预习”,“预习一项规定为必须使学生实做的工作”。叶老之所以这样重视和强调预习,正是因为预习可以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提高自学能力。而且,学生预习以后熟悉了课文,上课时老师的“启发”就不会局限在枝节问题上。对那些贯穿全文的线索,涉及整篇的要旨,可以重点点拨。预习,是上好课的前提,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了解课文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会读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必由之路。二是情,就是要从感性层面来触动学生,让他们从内心想这样做。人的行为总是被“理”和“情”所左右。对于人的行动,一般来说,“理”是从外部来“管”人的,而“情”则是从内心来“催”人的。一个人做事,如果只是从道理上知道应该怎么做,虽说他也会照着做,但做起来比较被动,会感觉累,因此有时行动上却会故意与正确的要求相违背。如果不仅从道理上理解,也从感性上认同预习的好处。三是信,是让同学们对语文语习习惯形成信念,让他们对此深信不疑,从而在实践中努力践行。信念是人对某种观点、原则、理念的正确性坚信不疑并力求在行动上加以实现的个性倾向,它不单纯是认识,而且富有深刻的感情体验,可以使人产生坚强的毅力。因此,信念在习惯养成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四是行,就是行动,就是实践。

(二)注重激发预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是预习活动的主要动力源泉,想要强化预习环节,而不流于形式,必须注重激发学生对预习的兴趣,把预习当作一件快乐事,乐此不疲,长此以往,逐步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如何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呢?

1.转变学生对预习的认识,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好处。可以通过晨间谈话、中队活动等方式举行学习方法交流会,通过典型引路,让预习做得更好、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现身说法,谈谈自己的体会感想。也可以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宣传预习的好处,使其他同学认识到,预习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习成绩,使学习更轻松。

2.分层布置预习作业。学生学习基础不一样,学习需求也就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种差异性,进行科学设计。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降低要求,教师让他们把课文读熟,标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句久行了;对学习较好的学生,教师应要求他们搜集有关资料,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看看自己能解决哪些问题。采取分层布置预习作业的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较好的预习效果。

(三)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

古谚曰:“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而授人以渔,供人终生受用。”这句话启迪教师要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会预习、善预习、乐预习,从而达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效果。

1.要教给学生预习方法。指导学生在认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并注意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加上不同的标记。比如:文中的生字生词可以用“--”标出;容易写错的字用“ O ”标记;需要着重理解的词语用“”标明,并认真思考,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字词典理解词意;遇到描写优美的句子用“……”画出,并反复朗读;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引导学生使用工具书,查找、搜集有关资料、图片,待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预习,学生手、脑、口并用,既提高了预习能力,又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要让预习形式多样化。如果每次预习都是把课文读熟,标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句,不出一个月,学生对预习的兴趣就没有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创新预习方法,让预习形式多样化,不断给学生以新面孔,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合起来。故事性强的课文,教师可要求学生熟读课文,搜集相关资料,准备举行故事会,这样可以使学生兴趣大增,不仅把课文读熟,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故事排练、表演,甚至还可以参照有关资料编写课本剧。常识性的课文,涉及到自然科学知识,不易弄明白,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动手演示。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预习兴趣,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预习检查落到实处

预习光有布置不行,教师必须加强检查。有检查才有落实,有测评才会有促进。教师不能只布置不检查,不然学生的预习积极性会相对削弱。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的时间一般应安排在学习新课文之前的几分钟,可以通过提问或抽查的方式进行。教师最好用一个本子记录学生的整体预习情况,哪些地方值得继续发扬,哪些地方需要改进,都一一记录清楚。还可以定期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加以检查评定,阅读成果加以展示,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才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预习兴趣。

三、预习的成效与思考

预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初中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语文预习的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学习成绩的提高。由此可见,预习是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预习决非一般意义上的通读和浏览,而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它需要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去感知新的课文,去开展观察、识记、联想、想象、辨析、比较、综合等一系列智力活动,去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预习是学生自我求知的过程,就是良好读书习惯养成的过程,就是自学能力培养的过程。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预习这一环节抓得好,就能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参考文献:

篇7

文化语言学的基本观点——“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1]2——这帮助我们从语言的背景重新理解和发掘语言现象的内涵。的确,每一种语言的背后都有其赖以生存的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不论是站在文化学方面看待语言学,还是站在语言学方面看待文化,都应将语言学问题引入更宽广的人文背景之中加以审视和重新描写。纵观法语发展史,无法忽视基督教文化的巨大影响。 

一、法语语言与基督教的关系 

基督教促成了法语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有学识的教士们必须娴熟掌握文雅的拉丁文,才能阅读圣经及其评注,领会基督教的精神实质。另一方面,教士们为了布道也会汲取农民们粗俗的语言,以便向他们传达基督的启示。正是在教士与民众的频繁互动之中,在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不断转换之间,在文雅语言与粗俗语言的相互影响之下,产生最原始的法语,即“粗俗的罗曼语”[2]4。除了口头方式的布道行为外,抄写也使法语得以传承和发展。在印刷术发明之前,抄写是使一切古代著作得以流传的唯一途径。圣经,圣徒传和布道文是被抄写最多的文本。 

在基督教中,耶稣基督的诞生是最伟大的历史事件,一切时间都以此为原点,过去只是这一事件的准备,未来成为这一事件的绵延与展开。目前国际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是以耶稣出生为纪年的开始。 

法国人的历书更是散发出浓浓的宗教味道。种种与耶稣有关的事件都被记录在历史书中,为人们年复一年地纪念和庆祝。今天,法国一年有十个法定节日,其中有五个都与基督教有关:复活节、圣灵升天节、圣母升天节、万圣节和圣诞节。因此,法国历史学家吕西安·费尔夫曾说,日历讲的是“基督的”语言[3]35。 

因此,我们将法语时间观置于基督教的文化背景之下重新审视。 

二、法语时间观的基督教文化诠释 

首先,从过去经由现在直抵永恒的未来,正是上帝指明的救赎之道。在圣经中,人类的道路早已由上帝规划:从有罪的过去,经由现世抵达永恒的未来。罪人的未来是永死,义人则因获救赎而永生。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时间是光滑流动的,方向是唯一的,人和上帝都沿着时间有条不紊地工作和生活,直到永恒未来的来临,这是上帝为人类指出的救赎之道,与法语时间观不谋而合。 

其次,永远的现在是唯一真实存在的时间,是过去与将来之泉源。在基督教义中,人没有前世,没有来世,只有在现世真诚信仰和勤勉侍奉上帝,才能获得救赎。在每个信徒看来,过去已定,无法更改;未来遥远,全凭上帝的审判;人可以把握和改变的唯有现在。因此,在基督教中,现在被赋予比过去和未来都有更重要的意义和地位,这与现在时在法语时态中的地位遥相呼应。 

再次,过去在时间上优先,成为万物的目的。如果每个未来都通过现在转变为过去,所有期待都随时间之流化为记忆,即一切终将成为过去,那么在本体论意义上,过去反而具有优先性,“如果有一种时间被认为同永恒性特别接近,那么,它就是过去而不是现在。过去是万物的目的”[4]217。在法语中,过去的优先地位是通过数量上多出将来时态一倍的过去时态体现的。在基督教中,过去写满几乎整本圣经的内容。 

在圣经中,我们看到世界的过去、人类的过去和基督教的过去。“我们的日子尚未度一日,上帝都已经计划好了”(《诗篇》139:16)。上帝从无中创造了世界,从永恒中创造了时间,因此在上帝创世之前,没有时间,也没有过去。创世之后,上帝仍然致力于维护世界,引导人类历史。从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的生活开始,上帝就参与并主导人类的历史——尤其是以色列民族的历史——的发展。这让人相信,过去是上帝与人类同在的过去,倘若人们与上帝的计划站在一道,那就必将迈向一个确定的美好未来。 

最后,未来一目了然,而人类一筹莫展。在圣经的最后部分,约翰根据启示描绘了人类的未来图景。与整部圣经相比,它只占用极其短小的篇幅,为圣经画上简洁有力的句号,为人类勾画出简单明了的未来。《启示录》写道,末日来临,每个人都将接受审判,罪人将与上帝永远隔绝,义人则在新天新地中与神重逢,永享幸福。然而,至于末日审判在何时来临,谁将最后得救获得永生,谁将被投入火湖承受永死等问题的答案,人类无从知晓,更无力改变,唯有依靠上帝的拣选和预定。面对未来,人类一目了然的、一筹莫展的境况,反映在语言中,就是对将来欲言又止,惜墨如金。 

三、结语 

借助文化语言学的视角重新审视法语时间观,我们发现法语时态不仅仅是一系列繁琐、枯燥的语法规则的堆砌,隐含基督教教义对时间的理解和诠释。基督教义建构的世界观和话语体系早已渗入法国文化的方方面面,这其中势必包含关于时间的一整套观念。 

参考文献: 

[1]苏新春.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2. 

[2]米歇尔·索托,让-帕特里斯·布代,阿尼达·盖鲁-雅拉贝.杨剑译.法国文化史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3]阿兰·克鲁瓦,让·凯尼亚.傅绍梅,钱林森译.法国文化史Ⅱ[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5. 

篇8

关键词: 文化意识; 文化背景; 文化氛围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4-0132-02

一、课堂教学渗透文化意识

课堂是英语教与学的主要场所,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应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英语课堂上应进行介绍中西方的日常用语,由于中外两种文化对礼貌称呼的习惯存在着差异,教师有必要向学生进行简单的阐述。

1. 打招呼。中国人之间彼此较为熟悉的人见面问候时,一般采用下列用语:”上哪去?”、“吃过了吗?”如果把这些问候的话直译成英语(即:“Where are you going? Have you eaten yet?”)。英美人可能会茫然,困惑,有时也可能引起误解。不了解汉文化习俗的外国人并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起交际作用的问候语,如:问对方:”Have you eaten yet?”对方可能认为这不是单纯的见面问候的话,而会误认为你可能发出对他/(她)的邀请。又如”Where are you going?”很可能引起对方的不快,所以他/(她)对这一问话的反应极有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英美人的问候一般用”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How do you do?”(您好!)”Nice to meet you.”(见到你很高兴)”How are you doing?”(你最近好吗?)。在关系亲密者之间可用“Hello”或“Hi”。有鉴于此,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教师可适时向学生传授英美人谈话的禁忌。

2. 称呼。在英美国家,人们相互间称呼与我国的习惯相差极大。有些称呼在中国人看来有悖情理,不礼貌,没教养。比如小孩子不把爷爷奶奶称作grandpa和grandma,而是直呼其名,却是得体,亲切的,年轻人称老年人,可在其姓氏前加Mr.、Mrs.或Miss。比如:Mr. Smith、Mrs.Smith、MissAlice等。在汉语里,我们可以用”老师、书记、经理、工程师、厂长”等词与姓氏连用作称呼语,而在英语中却不能,我们不能说”teacher Zhang(张老师),”engineer Wu(吴工程师)等。正确的说法是应按照英美人的习惯把Mr.、Mrs.、Miss与姓(名)连用表示尊敬或礼貌。而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邻居时,往往用”大哥”、“二姐”、”大嫂”、”李大伯”之类,这些称呼不可用于英语。用英语称呼时不论男人还是女人,一般直呼其名就行了。

3. 寒暄。中国人见面寒暄通常是:”你多大年纪?”“你能挣多少钱?”“结婚了吗?”。在英语文化中,年龄、地址、工作单位、收入、婚姻、家庭情况、信仰等话题属个人隐私范畴,忌讳别人问及。英美人寒喧最频繁的话题是天气的状况或预测。如”It's fine isn't it?”或“It's raining hard,isn’tit?”或“Your dress is so nice!”等等。汉语里的寒喧有时还表示对对方的关心。如:“你今天气色不好,生病了?”“好久不见,你又长胖了。””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啊。”人们不会为此生气。英美人如果听到你说:“You are fat”或“You are so thin.”即使彼此间较熟悉,也会感到尴尬,难以回答,因为这是不礼貌的。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其自觉又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二、教学教材传播文化意识

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也渗透了文化意识。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教材的每一个细节,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一些文化知识,例如介绍国家,人民和职业等,借这个机会,教师可以通过世界地图把学生带到London,New York,Tokyo,Beijing,and Sydney等地。每到一处,就扮作导游说说对当地的了解,向全班介绍这些地区的主要建筑和标志,如:Big Ben(英国的大本钟),the Liberty Statue(美国的自由女神像),Fuji Mountains(日本的富土山),the Great Wall(中国的长城)!Terra Cotta Worries(兵马俑),悉尼的Opera House(歌剧院)等等,这些标志物通常是该国的民族象征和骄傲,这些国家的人民常常引以为豪。通过介绍这个国家的人文地理历史,让学生从了解这些方面中更好地理解英语中常出现的习语。教师也可以从教材中出现的英语习语,介绍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由于地理、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民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地理相关的习语:如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一个用水一个用土,原因是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与历史典故相关的习语:如汉语的“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等,而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 heel(唯一致命弱广、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裹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与宗教相关的习语:如中国大多数人信奉佛教就出现“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的习语,而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分寸,适当点拨。

三、节日习俗培养文化意识

现在,过外国人的节成了社会上的一种时尚,学生们受父母和周围同伴的影响,也对各种洋人节津津乐道。我们教师不妨顺水推舟,在庆贺节日的同时,让学生们感受一下中西方的节日文化。比如在学习到Halloween(万圣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的由来,万圣节是纪念教徒的基督教节日,现在成为儿童纵情玩闹的时节,万圣节当天在美国纽约会有大型的游行,人们穿着奇装异服参加游行,小孩子化装后以恶作剧相威胁挨门索要糖果礼品,见面便说“Trick or treat?”(等着瞧还是请客?),邻居便拿出东西来招待他们,还会用南瓜灯笼挖成鬼用灯,用来吓唬人。万圣节到来时教师可以联合几个班一起庆祝,让学生自己设计鬼衣、鬼面具、制造南瓜灯笼等,班与班之间进行互相串门并用上该节日的专门用语进行交流。或者播放相应的美国人庆祝万圣节的片段,让学生感受这个节日的气氛。到了Thanksgiving(感恩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大量有关感恩节的信息,从而让学生了解美国的历史文化。感恩节是在每年十一月份的第四个星期四,这一天是一个欢庆的节日,不同的美国人都在这一天团聚,通常有一顿丰盛的感恩宴,人们见面时互相问候:HappyThanksgiving to you(to your family),火鸡(turkey)是感恩节宴会上最具有传统特色的一道菜,感恩节宴后,一家人一般围坐下来看感恩节橄榄球赛。节日狂欢游行和大学橄榄球赛是感恩节发展到现在的两项主要活动,这使感恩节更加丰富多彩。尔后,再向学生介绍感恩节的由来,而且在感恩节宴前,一般要进行感恩祷告。在圣诞节来临之际,给学生们讲讲圣诞故事和圣诞习俗,制作圣诞卡片、圣诞礼物互相赠送,圣诞前夕,我提前让学生到商场、广场去感受节日气氛。在上课前,我将黑板、玻璃窗、教室的四周分别贴上圣诞老人,圣诞树,铃铛,拉花等,并在教室中央放了一棵大大的圣诞树。课堂上,我用录音机播放悠扬的圣诞歌曲,运用电教手段向学生展示西方圣诞夜人们欢乐的场面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我让学生运用自己查找的资料,上来介绍圣诞节的由来及圣诞老人的故事等。通过这样的专题学习,孩子们对圣诞节的有关知识就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不妨再将之与中国的春节比较一下。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能得到文化的熏陶。

四、信息渠道收集文化知识

篇9

佛教文献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内容的丰富主要体现在对诗歌、戏曲、小说及俗文学的影响等方面,佛教文献成为很多文人进行文学创作所借鉴的情节,其思想渗透到古代文学各个领域。创作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的文学发展受政策影响比较大,比较明显的是唐代,唐代的对外开放程度是中国前所未有的,这项政策加强了唐代的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使这个时候的文学展示了空前的活力,让我国在文学发展上跨入了一大步,这个跨越性的发展与这个时期的佛教文化在唐朝广泛流传是离不开关系的。自从佛教文学传入我国以后,文学创作也开始改变以往的陈旧思想,渐渐取材于佛教故事,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与佛教里的故事结合,充实自己的文学创造内容,使文学作品更加有内涵、有深度,比如流传甚广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这个形象及其部分情节就是借鉴了佛教的经典情节。并且,佛教文化的传入也改变了一些词的含义,比如“龙”的含义发生变化就是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在六朝还催生了一种新的诗体,即“宫体诗”,佛教文献影响到佛教僧侣文人,大量比较华丽的诗歌从他们笔下诞生,中国的戏曲则是由印度传入,其中的三世轮回、因果报应思想就是佛经里面的鲜为人知的代表观念。

二、佛教文献影响文人的思想观念,促使中国古代文学理念的形成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原本也有形、神、言、意只说,只不过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部分文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功名利禄而忽视了文学作品的形、神、言、意,而一些成绩比较显著的文人在追求自己的文学作品上已经达到了一个极端,佛教文献强化了中国古代文学对形、神、言、意的追求,在其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文学作品愈加丰富,文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逐渐形成了中国文学的又一独特理念,即“境界说”。佛教文献的“形近神不灭”打破了文人们对原来的“形神”关系的理解局限,将文学当中的“形神”关系的论述推向一个历史高度,并促使中国新的文学理念的形成,比如传神写照、以形写神和重神轻形理念。佛教文献解放了文人的思想,使其不再局限于固有的认识,对于文学创作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同时,佛教文献促使了中国古代文学新的理念形成,至今这些理念还被应用到现代文学创作当中。

三、佛教文献创新了古代文学的体裁,对今天的文化繁荣产生深远影响

篇10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生

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仅是指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它还表现在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等方面。近年来,我国教育课程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革,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当前,我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够使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它不仅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在语文学科课程改革中的体现。由此可以看出,促进初中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对学生未来知识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获得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及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我国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中考制度的压力,教师很难在教学活动中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另一方面,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得不科学性严重影响了活动开展的质量。教师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设计时,往往过于依赖教材内容,这就使得学生缺乏兴趣,无法保证活动开展的质量。

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独特的教学特点。首先,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语文综合性学习顾名思义要体现综合性。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要想实现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就必须要体现语文教学内容的综合以及教育功能的综合,在语文学科的基础上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其次,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综合性学习强调语文知识与外界的联系。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注重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促进教学内容的优化。最后,实践性的特点。语文综合性学习強调的是学生的亲身经历和直接体验。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实践的过程要重于结果,因此,教师要加强对过程的重视,突出过程的完整性,同时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策略

笔者根据对当前我国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相关教学理论的研究,并结合自己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对综合性学习的有效开展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选择合适的教学活动主题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进行综合性学习的关键。在综合性学习中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增强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打破传统单调的教学形式,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设计,以开放多样的形式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地参与。例如,教师可以结合课本中的某一主题开展手抄报、黑板报、主题演讲、班会等活动。这些活动往往能体现出很强的综合性特点,不仅涉及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而且在进行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能够使其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得到增强。

2.优化教学内容,充分开发与利用语文学习资源

促进教学内容的优化,实现对语文学习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是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保证。在综合性学习实践过程中,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等,统一编写的语文教材即使再全面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要加强对身边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发掘与研究,通过网络技术等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从而实现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要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教师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学生对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灌输式教育模式,通过对活动主题的选定以及教学方案的合理设计,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问题的思考与研究,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语文知识的探讨,或鼓励学生进行教师角色的扮演,由他们自己进行知识的讲解。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资料的收集能力和问题思考的能力,同时还加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总之,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语文学习能力的增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顺应了当前教育发展的形势。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加强综合性的活动主题设计,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增强。

参考文献:

1.林秀芝.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