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民族意识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8: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树立民族意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少数民族 双语 历史教学 意义
引言
纵观世界和我国的历史发展,我们从中可以发现无论哪个国家想要发展都需要搞好内部民族之间的关系,通过民族和谐来形成自身的凝聚力,进而提升自身国家的实力。限于客观需要,一个民族按语言规律学习另一个民族的语言就必然可以取得联系交往的优势和便利。人类文化是通过各民族互相学习文化特别是学习先进文化而得到发展的。为此,我国各民族之间就应当形成一种紧密的联系,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当前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初步取得了较为成功的效果,而实行少数民族双语历史教学将会使这种成果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一.少数民族地区双语历史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少数民族学习汉语
实行少数民族地区双语历史教学具有多重意义,一方面实行双语历史教学可以学少数民族得到更多学习汉语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相关文化知识的渗透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提升,从主体方面的角度来讲,无论是对于少数民族来说还是对于社会来说,甚至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讲,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在这样的条件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汉语的普及率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基于此点要求,学好汉语将会对少数民族的未来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文化经济等多方面。而在历史教学中实行双语教学,既能强化少数民族的历史知识,更多的去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又可以使其汉语方面的技能得到极大的锻炼,最终使少数民族能够良好地掌握汉语。增强少数民族的归属感。
(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少数民族的发展
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双语历史教学,还会促进少数民族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从当前我国的社会现实情况来看,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但是限于本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别,使得这种交流和交往很难更进一步。但实行双语教学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一现状,以汉语为主的语言体系真会使各民族之间的沟通障碍减少,流畅的沟通和交流也将促进各民族之间事务的办理,最终适应时展的需要。
与此同时,对于少数民族来说,限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力和发展水平一直没有得到质的提升。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来源于语言的限制,汉语言没有予以完全掌握,进而限制了少数民族的对外学习和交流。针对于这方面的不足,实行双语少数民族历史教学将会在促使其汉语能力提升的同时,也能够扩大生产力,从而掌握发展生产力方面的优势,最终促进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与发展。
(三)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各个民族之间都属于兄弟姐妹的关系。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学习另外一个民族的语言,不仅对于自己来说是一种发展和提升,对于对方来说也是一种尊重的表现。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双语历史教学,既体现出了对多民族文化的尊重,扩大了高中学生的认知,各民族的学生也将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更好地掌握本国国语,为各民族的团结和睦奠定基础,最终实现共同繁荣。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
(四)有利于多层次人才的培养
此外,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双语历史教学还有利于促进多层次以及多方位的发展。同志曾经在“三个代表”中说过,我们正在从事着巨大的事业,这份事业中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全国各民族青年代表着我国的未来和希望,也肩负着促进祖国繁荣富强的重任,为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因为21世纪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要做好接班人的培养工作。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整理好教育思路,做好我国多民族的教育工作,努力为新一代接班人克服语言上的难关,促使我国各民族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特点,在无语言障碍的环境下得以展现和发挥。
二.少数民族进行双语历史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历史教学虽然意义深远,但对教师也具有较高的要求。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双语历史教学教师,首先就应当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充分认识到双语教学的意义,加强个民族之间的团结,坚持拥护祖国的统一与和平。其次,还应当具备熟练使用双语的能力,如果教师对于双语缺乏足够的了解,不能熟练使用,在其教育下的学生也很难取得很好地发展。此外,教师还应当具备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掌握好该专业的知识是必备的素质之一。并且教师还应当充分把握好教师心理学,针对于学生的复杂情况可以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们克服有关双语教学方面的心理障碍。最后,教师一定要了解两方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传统,尊重双方民族的风俗习惯。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落实好相关的教学任务,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成效。
结束语
我国有关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方面的专家邓文录曾经说过要想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得现实需要,形成双语教学的教育条件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对于维护少数民族的教育权利具有重要意义,更能通过这种教育方式来培养一批既了解汉语,又精通本民族语言的人才。在这样的条件和环境背景下,就能逐渐找到适合自身经济发展的道路,并最终通过本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的有机融合,在适合本民族的前提下促进我国民族的大繁荣。
【参考文献】
[1]葛丰交.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情况概述[J].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01:69-77.
篇2
[关键词]辽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特征;价值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6)06-0072-05
辽西,从人文地理学上的角度考察,是指“燕山山地以北,西拉木伦河以南,医巫闾山以西和七老图山以东的区域”[1]。从现有的行政区划考察,辽西地区是指辽河平原以西与河北省、接壤的辽宁省西部地区,共包括锦州、朝阳、阜新、盘锦、葫芦岛五市。因本文研究对象具有较强的区域文化特质,因此,这里的“辽西”采用的是人文地理学区域概念。
辽西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地域特色凸显,内涵丰富厚重等特征。这里有标志着物种发轫的“古生物化石群”①、具有人类非凡意义的鸽子洞古人类遗址、标志着万年文明起步的查海文化遗址、有中华文明曙光之称的红山文化遗址。同时,较之辽海文化的其他区域,这里有着更为鲜明的民族特色,有着数量大、品类多、高价值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辽西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是漫长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是对区域文化、社会发展、人文精神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化遗存,且有着鲜明的特征和独特价值。其主要特征如下:
一、辽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历史深远而厚重
在4000年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西辽河、大辽河流域居住的原始人群是汉族的先民,他们创造的红山文化奠定了辽西地区汉文化的底色。在随后的漫长历史进程中,辽西成为少数民族异常活跃的舞台,他们在这里生存、争夺、迁徙,在创造本族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地改造着文化板块的结构和元素,使辽西成为民族融合特征明显、少数民族特质不断凸显的文化区域。
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山戎、东胡是辽西最为活跃的少数民族。山戎包括多个大小不同的部落实体,史称“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史记》卷100,“匈奴列传”)。公元前7世纪,山戎被齐击败溃散,后返回原地,因这一部分山戎居住在匈奴东,被称为东胡,“山戎、东胡实为一族,时代不同,名称遂异”[2]。东汉、魏晋时期,乌桓、鲜卑两族自内蒙古草原东北部南下进入辽西地区。乌桓原为东胡的一部分,史载:“乌桓者,本东胡也,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余类保乌桓山,因以为号焉。”(《后汉书》卷120,“乌桓传”)它曾长期臣服于强大的匈奴,居住在大兴安岭南端。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三战击溃匈奴后,乌桓摆脱了沉重的奴役和控制,南迁至辽西的老哈河流域。公元1世纪,随着乌桓的入塞,鲜卑的一支――东部鲜卑也大批南迁至辽西地区。西晋末年,鲜卑族进入空前活跃和繁盛时期,慕容鲜卑以辽西为基地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北燕政权,三燕政权以龙城(今朝阳地区)为都城或留都经营辽西地区,前后共计80年,创造了厚重的“三燕文化”。契丹隶属于宇文鲜卑部,公元4世纪分布在西拉木伦河流域,公元5世纪进入辽西腹地,为避高句丽和活动在漠北的柔然人之扰,部分契丹人入居白狼水(今大凌河)以东地区。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壮大,耶律阿保机于公元916年在龙化州(今内蒙古赤峰地区)正式建立契丹政权。后以辽西为中心,以东北为基地,几度征伐,契丹统治者占领了北部中国,并创造了影响深远的契丹文化。女真族的先人,曾世代居住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和长白山麓一带,女真部落,长期为辽所控制。公元1114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并于1117年至1120年间,攻占了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及其腹地,将辽西纳入了其统治区域。至1215年蒙古军队占领辽西,女真人统治辽西近100年,进一步改变了该区域地域文化的诸多要素。蒙古族原居额尔古纳河下游的大兴安岭山林地带。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落后,四处征伐。1214年,木华黎率蒙古军队南下,于次年基本控制了辽西地区。由于上述政治及地缘因素,辽西成为蒙古族的重要生活区域,蒙古族人长期与汉、满、朝鲜、锡伯等民族杂居,不但发展和丰富着自身的文化,也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为辽西地区留下了诸多高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辽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具有丰富性和融合性特征
辽西地域文化有着“走廊”和“熔炉”两个鲜明的特性,它既是联接东北与中原地区的主要交通廊道,也是民族迁徙和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诸多民族在此流转和共存,并且在文化交流中不断的得到融合。辽西走廊既是交通孔道,也是民族文化廊道,它不但是“历史形成的民族地区”[3],也是堪与藏彝走廊、西北走廊、南岭走廊相比的重要历史――民族走廊。起源于辽西的民族主要有古商族、孤竹、山戎、东胡、徒河、俞人、库莫奚、契丹等,在辽西迁徙流转或长期生存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乌桓、鲜卑、吐谷浑、高句丽、粟末H、女真、蒙古、锡伯族等。且诸多民族长期同时并存,深度融合。隋唐时期,汉、高句丽、契丹、库莫奚、粟末H等民族在辽西混居。辽金元时期,在辽西杂居的民族有汉、契丹、库莫奚、女真、高句丽、蒙古等民族。辽西多民族文化的聚合,主要在两个层面上进行,第一个层面是少数民族之间的聚合。在历史上,这些民族最原始的碰撞状态是血腥的攻略和残酷的战争,只有他们被置于同一政权统治下时,才进入暂时的相对稳定期。这时,他们采取通好、通商、通婚等方式进行交流。暴力也好,温和也罢,无论何种方式,充盈其中的总是民族间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第二个层面是汉族和少数民族间的聚合。在远古时期,辽西就有了汉文化的积淀,成为汉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开始了少数民族和汉文化的交融。自夏、商起,在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的驱动下,辽西少数民族与汉族在碰撞中不断走向融合。在上述环境下产生并留存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数量多,品类丰富,具有承接历史和民族融合的文化内蕴。
辽西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堪称丰富,主要有以下七类,一是古人类活动遗迹,包括山戎、东胡、徒河等游牧民族的徒河城、紫蒙城,乌桓、鲜卑民族的龙城、徒河新城、新昌黎、棘城等城址,契丹、女真、蒙古民族的宜州、懿州、显州、广宁府、乾州、辽上京、辽中京遗址等城址,朝阳西三家辽代村落、喀左南公营子王爷府、赤峰的喀喇沁蒙古亲王府等遗址。二是陵墓等建筑遗产,包括北票喇嘛洞鲜卑贵族墓、北票北燕宰相冯素弗夫妇墓、葫芦岛大卧铺辽金画像石墓、凌源石羊石虎辽代古墓遗址、建平辽墓、医巫闾山辽代皇陵墓群、阜新辽名将古墓群、辽代萧氏古墓群、喀喇沁蒙古右翼王陵、赤峰辽祖州、祖陵遗址等。三是寺庙,包括义县奉国寺、阜新瑞应寺、普安寺、阜蒙县佑安寺、德惠寺、彰武圣经寺、北票惠宁寺、凌源万祥寺、赤峰召庙、福慧寺、寺、龙泉寺等。四是摩崖造像,主要包括阜新海棠山摩崖造像、彰武千佛山摩崖造像等。五是古塔,主要包括朝阳北塔、南塔、锦州广济寺塔、广胜寺塔、阜新闾州辽塔、东塔山塔、凌峰塔、葫芦岛前卫斜塔、大塔、塔子沟塔、赤峰中京大明塔等。六是出土实物,主要有朝阳出土的慕容鲜卑族的金步摇、梯形棺、鸭型玻璃注、七宝塔、龙凤罐、阜新出土的绿釉鸡冠壶、滑石狮、鎏金铜牌饰、白釉黑彩童子灯、钧釉碗、青花玉壶春瓶、各代的墓志铭等。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阜新东蒙短调民歌、蒙古勒津乌力格尔、蒙古勒津婚礼、蒙古勒津安代、蒙古勒津好来宝、蒙古勒津刺绣、蒙古勒津马头琴音乐、瑞应寺庙会、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吉祥寺扎布、兴城满族秧歌、赤峰阿日奔苏木婚礼、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蒙古族服饰图案、敖汉传说故事等。
由于多民族频繁流徙承继,民族间不断融合,辽西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呈现出强烈的融合性特征。朝阳的北塔,在政权更替与历史传承中实现了佛教与各民族及各民族间的文化融合。北塔的修建,经历了三燕、北魏、隋、唐、辽五个历史时期。北塔所在的位置,是慕容鲜卑修建的和龙宫,北魏在和龙宫基础上创建了土木结构阁楼式塔――思燕佛图;隋代在思燕佛图的基础上修建了方形空洞式十五级密檐砖塔;唐代对此塔进行了装饰和修缮;辽代对北塔进行了两次重修,使其成为一座有着宽大台座、须弥座和塔身雕饰复杂的十三级叠涩密檐式密宗佛塔。今日的北塔,仅从结构上,就能领略到多重文化叠加的神韵,沿廊道可清晰地目睹雕有龙、虎、朱雀等图案的三燕时期的宫殿柱础石,北魏时期“思燕佛图”的夯土台基,隋塔遗迹,唐塔砖砌塔基和辽塔砖砌塔基,五朝遗迹并存一塔,堪称奇迹。朝阳周边隋唐时期的鲁善都墓等出土的“深目高鼻的胡商俑、满载行李的骆驼、昂首嘶鸣的战马、浓眉大眼面施粉彩的H俑”[4],体现了契丹、库莫奚、H、汉族文化及异域文化的相互渗透及融合。位于赤峰宁城县的辽中京遗址,是辽鼎盛时期的标志。城市的整体规划、街道布局、建筑风格,在吸收汉族城市营建模式的同时,充分考虑了契丹族的传统居住习俗和草原生活特点,被誉为“契丹族创造性的吸收汉文化的典范之作”[5]。号称藏传佛教国庙之一的瑞应寺,具有蒙、汉、藏、满等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特色。阜新、朝阳、赤峰地区的辽代契丹族古墓众多,古墓中出土的画像石是以中国图案画为特点的石雕艺术品。这些画像石采用的是汉族人的雕刻方法,画像石具备了中国画的特点,以线条作为主要表现手法,是装饰画和线雕、浮雕相结合的产物。画像石的题材是反映契丹人的生活状态、思想意识、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整体构图既表达了契丹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融进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精髓,深刻体现出汉文化对契丹人的影响和浸润。海棠山摩崖造像,是辽传佛教文化的重要标志和象征。它是由活佛请来和当地的蒙古族能工巧匠,巧妙构思,精心雕刻而成的,是“藏传佛教美术与清代阜新地域蒙古民间艺术深刻融合的代表,充分显示出蒙古族工匠精湛高超的雕刻技艺及其强烈的民族审美取向”[6]。
三、辽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可辨识性特征
辽西诸多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尽管是在文化传承、民族融合与文化融合中形成的,却丝毫无法遮蔽各民族文化遗产的独特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它们有着强烈的可辨识性特征。
这些文化遗产,都渗透着各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包括价值取向、情感表达、审美情趣等。
三燕鲜卑遗存相对于三燕文化,契丹遗存相对于辽文化,蒙古勒津及藏传佛教遗存相对于辽西蒙古族文化,都是重要的辨识体和核心价值承载体。创造了三燕文化的慕容鲜卑是一个有着开拓、创造精神和艺术特质的民族。他们在公元3-4世纪首创了双马镫,后来通过高句丽人,慕容鲜卑的马具系统应用到整个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使骑射文化发生了质的飞越,对骑兵的发展和战争的作用十分巨大。北票冯素弗墓出土的两件木芯包鎏金铜皮的马镫以及铁马甲等马具[7],北票房身北沟八号墓、朝阳袁台子壁画墓、朝阳十二台乡砖厂一号墓等出土的包括衔镳、鞍、镫等主要构件的马具[8],就是这一创造的明证。冯素弗墓出土的梯形棺,前大后小,前宽后窄,前高后低。梯形棺为慕容鲜卑人最先使用,并逐渐影响中原,到唐代,在全国流行。朝阳多处鲜卑墓出土的金步摇冠饰,“在双塔区他拉皋镇的木营子鲜卑墓、朝阳县柳城乡袁台子三号墓、王坟山一号墓、西营子乡田草沟一号墓、北票市章营子乡房身二号墓、八家子乡喇嘛洞三燕墓、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中都出土金步摇冠饰”[9]。形制各异,设计精巧,结构繁复,纹饰美轮美奂。此外还有冠饰、金牌饰、金扣、金钗、银钗、金戒指、指环、手镯等饰品。三燕的马具同样制作精良,在工艺和装饰上流行铜鎏金、镂孔技术,鎏金包片正面多錾刻各种纹饰,如龟背纹、三肢纹、蟠龙纹、兴龙纹、舞龙纹、单凤纹、对凤纹、鹿首凤纹、羊首凤纹、人首凤纹等。这些华贵的饰品和马具体现了慕容鲜卑人的审美追求和艺术特质。鲜卑民族是草原文化的承继者,他们的艺术承接了匈奴人的造型风格,融入了自身的宗教观和艺术观,极力推崇外部自然力,崇拜神兽。同时,纹饰中龙纹的大量出现,也表明慕容鲜卑的审美观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
开放、流动、进取、兼容并蓄,是辽文化的基本特征,崇山自由、奔放,是契丹人的民族性格,粗犷豪放、稚拙朴素,是辽代的重要美学特征。上述种种,在辽西的契丹族文化遗存中都有着强烈的体现。鸡冠壶是契丹的特色器物,也是中国陶瓷史上的瑰丽奇葩,鸡冠壶的形制和纹样多次发生变化,由扁身单孔式,到扁身双孔式、扁身环梁式、圆身环梁式、矮身环梁式,壶身的纹饰、色彩等多次发生变化,鸡冠壶的产生和演变,是辽代陶瓷精美化的一部分,折射出契丹族因时而动,吸收时代精神与异质文化,充实本民族文化,发展新文化的进取、开放情怀。契丹人钟情于绿草、清水、蓝天、白云,喜爱各种来自大自然的纹饰,在以藏于阜新市博物馆的三彩摩羯壶为代表的三彩器上,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流,多应用了水波、葵花、、牡丹、蝴蝶等来自大自然的纹饰,充分体现了契丹人崇尚自然和自由、奔放的民族性格。契丹人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如鸡冠壶压印的线条粗犷、跳脱,体现着游牧民族的艺术风格。赤峰、朝阳、阜新等地墓葬遗存的壁画,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早期的辽墓壁画,如赤峰克什克腾旗二八地辽墓中的《放牧图》和《契丹住地生活小景》以及喀喇沁旗娄子店辽墓中的《游牧生活图》等[10]多以契丹游牧生活为题材,用笔简约,线条明快,色彩简单,格调清新,这是契丹文化青春期的主基调。中、晚期的辽墓壁画,如赤峰翁牛特旗解放营子辽墓中的《宴饮图》等[11],多以契丹贵族的宴饮、出行、归来为题材,在人物和动物造型上更趋写实和准确,构图略显繁复,色彩较之早期更显鲜艳和绚丽,这既有处于繁盛期及衰退期的契丹文化心态的反映,也有汉文化影响的印记。尽管早期和中、晚期题材、风格有异,但在辽墓壁画中,契丹民族豪放、质朴的美学追求却贯穿始终。
勇猛善战、刚毅劲健、崇尚自然、适度内敛,是蒙古族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蒙古族的性格特质。他们的审美观充满着杂糅性,即糅合着阳光崇高和宁静和谐的审美因子,阳光崇高是蒙古族传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经过藏传佛教的改造,蒙古族的精神世界开始趋向宁静和谐。以蒙古勒津文化和藏传佛教遗址为核心的辽西地区蒙古族文化遗存群,是蒙古族文化精神的集中投射点。辽西的蒙古族,源自多个部落,尤以聚居阜新的蒙古勒津部发展最为强劲,他们在狩猎、游牧和农耕生活中,创造了东蒙短调民歌、胡仁乌力格尔、安代、好来宝、民间器乐曲等非物质文化。东蒙短调民歌利用四胡、马头琴、扬琴、管、竹笛、笙、九音锣等乐器伴奏,节拍鲜明,曲调流畅,旋律风格多样,或微风拂柳,或万马奔腾,或深沉委婉,或情趣横生。歌中常出现虎豹、骏马、雄鹰、羊羔、苍松翠柏等体现蒙古族精神的元素。安代是把歌、舞、踏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音乐、装饰、造型均体现出热情奔放、朴实刚劲、节奏明快的特点。蒙古勒津民间器乐曲,既有蒙古族固有的高阔、辽远、粗犷、豪放的风格,也有着清邈、肃穆、庄重的宗教韵味。作为蒙古族聚居区,阜新又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内联东北各地,外通蒙古族其他聚居区,而被选为藏传佛教东传的基地。一时间,阜新庙宇林立,建于1699年的瑞应寺是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寺庙,民间有“喇嘛寺(即瑞应寺)有名喇嘛三千六,无名喇嘛赛牛毛”之说,“瑞应寺成为当时东蒙地区宗教、医学、文学、艺术的中心”[12]。瑞应寺所包含的文化体系博大精深,不仅包括习俗、礼仪、典章制度、建筑艺术、造型艺术、唐卡佛画等外部文化表现,还有语言文字、历史、哲学、医学、逻辑、美术、音乐舞蹈、天文历法等。如其中的“查玛舞”、“经箱乐”、“哲理论辩”等传承至今,成为融合了藏传佛教文化、蒙古族传统文化、汉民族文化的宝贵文化遗产。这个文化体系的最高价值理念是教育喇嘛实现人生慈悲利众精神,倡导破除自私欲望,为众生效劳、谋福,才能成就佛果。这种理念所寄寓的宗教情怀联通的是人们的精神世界。可以说,瑞应寺所承载的文化与理念,就是那个时代蒙古族民众的灵魂主宰和精神归宿,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特色浓郁的辽西历史文化遗产,对于今人及来者,均有着重要的价值,通过挖掘这些文化遗存,以及人们与文化遗存之间的主客体建构,会产生重要的历史文化认知、艺术濡染、精神提升及助推经济发展等作用,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能强化人们对辽西历史文化的认知
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断地强化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认为“文化遗产在让人们了解自己是谁,来自何方以及生活的意义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3]。辽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遗迹、遗物和文化承载体,它必然会被打上时代的印记,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告诉人们,先人是在什么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下,以什么样的方式面对生存的困境,应对自然与社会的挑战,他们是在什么样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环境中创造着历史,发展着自身,改变着世界。这些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丰富信息,与各阶段的历史文献相互印证,不断强化人们对辽西历史文化的认知。
二是丰富时代的艺术世界,提升人们的精神世界
辽西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包含着种类繁多、价值丰厚的艺术作品,主要有建筑、石窟、壁画、陶瓷艺术、摩崖造像、装饰、音乐、舞蹈等。通过对上述艺术品的发掘、保护、展示和艺术性阐释,会不断地丰富着时代的艺术世界。除了具有审美、愉悦、欣赏和史料价值外,历史文化遗产还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历史文化遗产体现了各个国家和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共同心理结构、意识形态、生活习俗等特点,从一定意义上说,历史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象征”[14]。辽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所承载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着重要价值。
三是参与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建构,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历史文化遗产是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文化遗产保护服务和景区游览服务是现代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是与文化产业关联度较高的行业。因此,充分保护、整合和开发辽西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在发挥它的游览、观光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挖掘它的文化价值,联通图书出版、影视制作、文艺表演、旅游商品制销等产业,能够有效地参与地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建构。同时,上述产业的繁盛,还会带动餐饮、交通、旅店业、娱乐等相关行业的繁荣,有力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向东.论辽西地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2]佟冬.中国东北史(一)[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161.
[3].谈深入开展民族调查问题[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2,3.
[4]林声,彭定安.中国地域文化通览・辽宁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3:102.
[5]潘照东.赤峰在内蒙古草原文化中的区域特色与地位[J].实践,2009,7.
[6]王秋义.辽宁地域文化通览・阜新卷[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3:207.
[7]黎瑶渤.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J].文物,1973,3.
[8]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A].徐基.关于鲜卑慕容部遗迹的初步考察[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辽宁省博物馆文物队.朝阳袁台子壁画墓[J].文物,1984,6;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十二台乡砖厂88M1发掘简报[J].文物,1979,11.
[9]牛驰.辽宁地域文化通览・朝阳传[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3:207.
[10]项春松.克什克腾旗二八地辽石棺画墓[J].内蒙古文物考古,1984,3期;项春松.辽宁昭乌达盟地区发现的辽墓绘画资料[J].文物,1979,6.
[11]项春松.辽宁昭乌达盟地区发现的辽墓绘画资料》[J].文物,1979,6.
[12]刘国友.阜新通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237.
篇3
铜仁市特殊教育学校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铜仁市,招生覆盖铜仁市下辖的碧江、万山两区,江口、印江、德江、沿河、石阡、松桃、玉屏、思南八个县的民族地区,该民族地区有汉、土家、苗、侗、仡佬等26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集居的地方。铜仁市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1981年,是一所为聋哑、智力障碍学生提供特殊教育服务的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学校现有在校学生146人,学前教育班2个,一至九年级11个班,共13个教学班,有在编教职工50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一人,小学教师26人。2007年2月2日,教育部颁布了《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7]1号),标志着特殊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方案》从实际出发,考虑了社会的发展和残疾儿童的各种特殊需要,更强调要以人为本、注意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及环境意识”。图书馆是高校三大支柱之一,担负着为学校教学、科研的重任,是学校培养合格人才不可或缺的关键部门。因此,通过图书馆的管理优化,帮助特殊人群开发潜能,弥补缺陷,发挥优势,立足社会,促进其全面发展。然而,当前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图书馆管理普遍存在经费严重不足、领导观念的落后、软件设施落后等诸多问题,这严重制约了本校的发展。
一、对铜仁市特殊教育学校图书馆管理现状的分析
1.经费严重不足,行政管理者教育观念落后,缺乏服务意识。
由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读者由盲、聋和肢残人组成,对盲生而言,一般的书刊看不见,必须读盲文书刊,聋生由于对图像的敏感度远高于文字,图书馆应购买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材。购买这些材料的费用就远高于普通学校的图书馆,而目前特殊教育学校公用经费很少,举步维艰,不能维持正常运转,严重制约图书馆的发展。同时目前特殊教育学校图书馆管理突出的表现是缺乏科学性、规范性,服务意识淡薄,态度恶劣,由于部分行政管理人员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真正转变为教学的服务者,降低了办公的效率。图书馆服务理念落后,认为借书、还书就是图书馆最主要的工作,从而导致服务方式、服务手段有限,满足不了特殊读者的多层次需求。
2.领导的重视不够及馆员队伍的结构不合理。
目前,大多数特殊教育学校图书馆,如期刊的装订成册、图书的上架、整架等很多繁重的劳务工作还摆脱不了手工操作,而这些工作有一定的劳动强度,但技术含量低,从而得不到领导的重视,影响了这些岗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另外还表现为馆员队伍的结构不合理,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专业技术人员短缺,跟不上图书馆发展的要求,很多特殊学校图书馆成了学校安排引进的高级人才家属的就业之地,这些人员大都未进行过图书情报专业的系统学习和培训,只能从事图书馆日常工作,高学历的图书馆学专业、计算机专业人才少之又少。图书馆只能围绕借书、还书来开展服务,难以适应特殊教育学校文献信息需求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信息需求的多样性、读者服务的多样性的特点。再加上,由于受地理环境及身体缺陷的限制,寄宿制就成了许多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必然选择。家长与学生、学校的联系比其他学校相对较少,这也相应地增加了特殊学生进入了图书馆时间,可以更好地利用图书馆的优势促进特殊学生的健康成长,但由于编制、经费等因素的制约,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图书馆工作人员严重不足,因此难以满足这些特殊学生的要求。
3.软件设施的严重落后。
由于我校是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建校时间较短,图书资料少,文献信息底子较薄,图书馆馆舍面积较小,图书馆员严重不足,在面对从传统的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变的关键时期,领导对软件建设不重视,没有从特殊儿童的“特殊需求”出发,尊重其个体差异,也就是没有“以人为本”来关注特殊儿童适应社会能力及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导致没有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而且图书馆与教学系部几乎没有沟通,没有真正了解教师与这些特殊儿童的需求,根本无法解决这些特殊儿童的深层次的问题。
4.信息技术的授课方式落后,导致这些特殊儿童信息素养欠缺,不能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
“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是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PaulZrukowski)最早提出,他认为信息素养是“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随着人们对信息素养认识的不断深入,信息素养已经从对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层面的理解逐渐拓展到信息文化层面,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既影响着学习方式,又改变着生活。特殊教育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使这些特殊学生掌握初步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培养他们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促进他们的智力开发。我校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不够明确,对教学不够重视,设备和师资没有保障,致使特殊教育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流于形式,失去了该有的价值。由于特殊教育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在我国还处于开始阶段,其教学在本校属于“边缘学科”,而且教材由任课老师自己征订,存在区域及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导致选用的教材有时并不符合这些特殊儿童的学习要求,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就有些杂乱。同时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在教授信息技术知识时,往往不太注重这些特殊学生的主体需求,理论知识教学和上机实践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脱节现象,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产生了很强的厌学情绪。据析,有67%的特殊学生会去网吧玩游戏和上网,但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和掌握上网技能的不到30%,50%的学生感受不到信息化社会对他们的影响。
二、推崇“以人为本”视角下的图书馆管理
1.抓住机遇,转变观念,推崇“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为了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财政部、教育部于2006年11月联合下发了《少数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中央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其中,特殊教育中央补助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教育主管部门设置的中西部地区特教学校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康复训练设施和图书资料等。2010年7月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和“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等具体措施,足见国家对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的重视力度正逐渐加大。因此,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使图书馆的软硬件设施再上一个新台阶。
纵观我们的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制约教育现代化实现的核心问题不单是经济条件,更关键的是领导和教师的观念与意识。特殊教育要实现现代化,图书馆行政管理者就必须首先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学习中转变,在转变中进步。从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历史发展看,特殊教育主要是针对盲、聋、弱智三类残疾儿童的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许多特殊教育先进的国家都早已将残疾儿童的概念扩展为所有有特殊需求的儿童,即特殊需要儿童不仅包括视觉、听觉、智力、肢体等类别的缺陷儿童,还包括超常儿童、自闭症儿童、脑瘫儿童、学习困难儿童等。因此,行政管理者也应该对我校重新进行功能定位,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能对学校的创新发展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特殊教育学校的功能包括本体功能和具体功能,本体功能即指决定特殊教育学校本质的根本功能,是直接体现、反映特殊教育学校培养人这个本质的首要功能,即“以人为本”,具体功能即指由本体功能派生、具体化的功能,如教育功能、康复功能、社会功能和研究功能四大类。但是,尽管特殊教育学校的功能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但其最根本、本质的还是“以人为本”的本体功能,因此我们的各方面活动以这些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才能较好地发挥学校的功能,以免使自身功能的发挥出现失误。以特殊儿童为本,就是确立最大限度地满足特殊读者需求这一个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做到有求必应,图书馆馆员才会得到这些特殊读者的尊重。在特殊教育学校图书馆工作中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不论行政管理者还是图书馆员及特殊对象的读者,都会感到愉快,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做人的尊严。
2.馆员队伍的人才建设。
在特殊教育学校图书馆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一个是以图书馆员为本,另一个就是以特殊对象——学生为本。以图书馆员为本,就是要注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合理使用人才,其核心是充分发挥馆员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主导作用。甚至有学者认为,在图书馆服务中,图书馆建筑所起的作用占5%,信息资源占 20%,而图书馆员占75%。图书馆馆领导首先要积极引进高层次专业人员,其次鼓励在岗的馆员通过继续教育、派出学习、进修等多种途径,拓宽视野,学习图书馆学新理论,探索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图书馆的管理、服务及新的发展规律,使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服务手段不断增强,提高馆员综合素质及现代化管理水平。最后要发挥深优秀馆员的模范表率作用,让资深优秀馆员和刚上岗的馆员结对子,开展“一对一”的指导,提高年轻馆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3.软件设施的进一步提高。
建设一个现代化图书馆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顺应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的发展趋势,适应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立足当前,创设具有本校特色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逐步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迈进,不断提高信息服务保障能力,我校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的目标就应该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多载体的信息资源的保障系统。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对多载体信息的需求越来越专一,市面上电子图书、光盘、录音录像资料比较多,由于经费及对象的特殊性,我们要精心选择与专业教学关系密切、质量较高的信息产品,适应需求、特色鲜明的信息,及时提供给教师、学生使用。建立信息管理服务系统,现在,国内外图书馆正处于由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各校、各类图书馆情况不同,需求不同,起点、发展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但是,不论哪种图书馆,管理自动化、信息数字化、服务网络化都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发展趋势。因此,作为民族地区的特殊学校的图书馆,我们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从最基本的基础开始,逐步实现图书馆由传统管理方式向信息资源数字化、服务网络化的方向转变。建立教学与科研服务体系,与教务处、各教学单位合作,建设、提供多种教育教学数据库系统。
4.探索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提高特殊儿童信息素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特殊教育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明确,也就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不明确,导致本校的这些特殊儿童的信息素养低下,因此我们可以首先明确定信息技术课程的定位、性质、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建立清晰的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框架,使教学目标明确,严格制定信息技术课程各学段的培养目标和授课内容,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成竹在胸”。
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殊儿童由于身心缺陷所限制,造成他们的信息意识、知识水平、操作能力、接受能力参差不齐,甚至个别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因此我们应该选择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的教学内容,按照特殊教育的培养精神,对于每一个特殊儿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为这些特殊儿童量身定做一套适合他们学习的学习内容,这样就有利于特殊教育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全面提升这些特殊儿童的整体信息技术水平,提高其自主发现、探究学习的能力,消除由于本身的生理缺陷带来的学习障碍。另外,教学内容的选取应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注重实用性,使学生走出校门就能很好地学以致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根据我校的这些学生类别的差异(如听障、智障等),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法,使听障学生以视觉为主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而对于智障学生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锻炼思维能力,提高智力,增加他们积极学习、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沟通世界的机会。这些特殊学生对专业性很强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逻辑公式理解有一定难度,实际动手操作会让他们很感兴趣,教师应鼓励学生动手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技能。例如:我们应该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将其分成几个单元进行训练,使教学的目的性更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我们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设计,这种设计的难易程度应该与学生的承受能力相符,紧跟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设计无所谓好与坏,关键的是要把学到的这些知识应用到设计中。
综上所述,特殊教育学校的图书馆管理最终要以实现特殊教育的现代化为目标,采取科学化的综合性措施,努力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让特殊儿童具备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能回归社会、融入社会。
篇4
1.1 麻阳苗族自治县中学生对武术的认知情况
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心理学指的是通过概念的形成、感知、判断或想象的过程来获得心理活动的知识,即信息加工过程中个体思维的心理功能。习武就是习练者通过练习最终达到他的认知。
调查显示,麻阳苗族自治县中学生对武术的认知排在前3 位的依次是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自己技术水平的评定、交流武技和结交朋友。这说明学生对武术比较好奇,想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也希望通过段位考试能对自己的武术水平有一个评定,能够与众多武林高手切磋技艺,交流思想,增进友谊,结交朋友。调查发现,对武术感兴趣的学生占总人数的70%,不感兴趣的只占20%,不知道是否感兴趣的占10%。兴趣可以激发学生们对武术的求知欲,可以帮助学生们得到正确的指导,这非常有利于武术段位制的发展。
1.2 麻阳苗族自治县中学生武术段位制的参与情况
从200 名学生进行的武术段位制参与情况的调查数据来看,麻阳苗族自治县中学武术段位制进学校的开展现状并不乐观。通过对专家和教师的采访以及网络信息收集情况显示,麻阳苗族自治县目前只有5 所学校进行了武术段位制进学校的活动,而少数己经进行了段位制教学的学校是由学校主动去参与的,缺少统一规划。因此,武术段位制在麻阳苗族自治县中学的开展依然任重道远。
1.3 麻阳苗族自治县中学武术段位制的师资、场地设施情况
通过调查可知,富洲学校从事武术段位制教学的教师只有2 人,锦江中学从事武术段位制教学的教师只有1 人,这说明麻阳苗族自治县进行武术段位制推广的教师严重缺乏,这也是全国范围内武术段位制进学校存在的师资匮乏问题。在场地方面,经实地考察,在富洲学校和锦江中学没有专门用来进行武术教学的场地,而是通过将操场腾出一部分空间来进行武术教学。在锦江中学只有两个篮球场,武术专项课主要是在室外的田径场、篮球场等场地进行。武术专项课的上课时间主要集中在下午 2 :00 ~ 4:00,这不利于武术教学的进行,学生只有在相对凉快的场地进行学习,才能保证学习效果。在设施方面,室内武术房不能满足武术专项课庞大的教学任务,进行武术教学所需要的地毯和镜子也都不足,有的武术器材年久失修,运用这样的器材进行武术教学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由此可知,目前富洲学校和锦江中学的武术场地、器材严重滞后,不能满足正常武术教学的需求,武术场地和设施情况不容乐观。
1.4 麻阳苗族自治县中学武术段位制的教学情况
调查发现,在麻阳苗族自治县开展武术操教学的学校有2 所,开展长拳教学的学校有1 所,而开展太极拳、传统拳、器械类以及其他武术项目的学校几乎没有。在采访一些学校的体育教师后,发现一些缺乏专业武术教师的学校通常是任何体育教师都可以进行兼任教学,大多学校开展武术锻炼、长拳、太极拳教学是因为这些项目普及面广,学生比较了解并且操作简单、易于教学,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
2 麻阳苗族自治县武术段位制推广存在的问题
2.1 师资力量薄弱
通过对教师和专家的调查结果显示,麻阳苗族自治县中学没有进行武术段位制课程教学的主要原因是教育主管部门没有相关的规定,其次是缺乏武术教师,再次是领导和学生认为武术与升学率没有关系。在武术教学中,没有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练习的话,学生很难掌握技术动作,因为武术不仅有规则和运动路线,还需做进攻和防御运动,这就需要有一个好的专业教师对学生做动作示范和提供指导。据了解,当前大多数学校在招聘体育教师时没有特殊要求,一般要求体育教师掌握多项技能,在项目上更倾向于田径、球类运动,所以学校对武术教学的要求不高,只要体育教师能教就行,还有些地方的事业编制不足,导致了专业武术教师稀缺。因此,以目前我国的中学武术师资情况很难促进武术段位制的发展。
2.2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针对学生是从什么渠道知道武术段位制的问题,60% 的学生选择了日常生活交流,26% 的学生表示是通过网络媒体,10% 的学生是经过学校,仅有4%的学生表示是通过父母了解的。没有了解便很难产生兴趣,这就会导致学生对武术段位制提不起兴趣,更不会主动去学习和练习武术。针对学生为什么没有参加武术等级考试的问题,60% 的学生表示不懂武术等级,这就从侧面证实了体育和教育部门向学生进行直接宣传武术段位制的力度还有所欠缺。
2.3 学校领导执行力度欠缺
自武术段位制标准化实施以来,在学校的发展一直处于实践摸索阶段,致使武术主管部门一直致力于武术的推广工作。在中学,武术项目的比赛相比田径、篮球等项目较少,升学没有加分,学生学习武术觉得又苦又累且没有什么回报,这影响了武术课的教学质量。但是作为武术推广中的武术操开展普及得就比较好,每一学年都有进行市、县之间的武术操比赛,因此武术段位制的开展应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另外,麻阳苗族自治县武术段位制推广试点的体育教师没有参加武术段位制的统一培训,这些都反映了学校领导的执行力度有所欠缺。
3 促进麻阳苗族自治县武术段位制的推广策略
3.1 加强麻阳苗族自治县武术师资团队建设
武术教师是武术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武术教师的配备是保证武术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决定性条件。目前在麻阳苗族自治县开设有一所久平文武学校,专门培养武术专业的学生,县教育部门可以利用武术学校的场地和师资组织全县的体育教师进行定期的武术段位制培训,也可以聘任专业的武术教师驻校教学,或者是利用外部资源,邀请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到校实习等,这些都可以为今后武术段位制进校园奠定师资保障。
3.2 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
在中学广泛进行武术段位制比赛,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不仅能丰富中学生的课余生活,缓解升学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若得到段位就可以加分,这对学生学习武术段位制是一种极大的鼓励。在段位制加分和资格的划分上,可以按照武术段位制在每一个年级的教学来安排,如初中阶段,练习的是二段技术,学生考取二段合格就可以获得段位。段位代表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所达到的体制要求,所以在中考时就可以给予学生免考体育加试的资格。
3.3 扩大校园武术段位制的宣传力度
学校是学生聚集的场所,也是中学生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加大对中学生传播信息、政策的力度,可以很大程度地推进武术段位制在中学的发展。实施武术段位制进校园要考虑到实施的主体,要对大多数学生进行面对面地宣扬,所以武术管理部门不仅要对大众进行传播,还要与教育管理部门进行合作,利用教育平台对学生进行直接宣传,从而引起注意。
3.4 采用多种形式的武术教学方法
通过调查全国已开展武术段位制教学的情况得知,大部分学校都以集体教学形式为主,即便现在已提高了实践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不然学生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厌烦的情绪。初中生的性格活泼好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模仿别人和有趣的事情,所以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动作外,还要将接受式、辅导式以及探究式等教学方式相互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
4 结 论
目前,我国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宣传力度不够、缺乏相应的措施,地方教育部门没有制定相应的政策,是影响武术学校开展武术段位制教学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教学中,武术教学的方法要具有多样性,教师应将故事、游戏与练习相结合,配以音乐作为辅助,以此提高学生的兴趣。武术管理部门要与教育管理部门加强合作,加大对中学生的宣传力度,要对学校制定统一的规划。
参考文献:
[ 1 ] 王国成,高亮. 学校推广武术段位制的优势与策略研究[ J ].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3).
[ 2 ] 洪浩. 武术段位制引入中小学教学必要性研究[ J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7).
[ 3 ] 司幸伟. 武术段位制在中小学发展策略研究[ J ]. 中华武术(研究),2012(2).
[ 4 ] 宿继光,刘定一,张江华. 对中国武术段位制实施现状的思考[ J ]. 博击(武术科学),2007(5).
篇5
(楚雄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云南楚雄675000)
摘要:少数民族大学生是高校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民族问题的研究也一直是学术领域研究的焦点;文章以此为背景,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针对楚雄师范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现状、影响因素、不同民族大学生体育活动认知度与参与体育活动时间、频率相关性分析等五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少数民族大学生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和每天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基本达到教育部的规定;但从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的认知情况和影响自己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来看,其对参与体育活动的认识不够全面,不能很好地处理学习与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导致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度不高等结论,旨在为促进楚雄师范学院学校体育的整体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C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7-0016-04
1前言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传播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人才,更是弘扬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接班人;高校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在高校学校体育的发展中具有典型代表,更是研究民族问题的重要窗口,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如何是提高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参考,而不同民族的大学生之间参与体育活动之间是否存在不同也是研究民族大学生问题的重要焦点。楚雄师范学院有在校学生8697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大学生2194人,占到全校总人数的25%,涉及到的少数民族有:彝族、纳西族、傈僳族、白族、回族、壮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藏族、佤族、哈尼族、基诺族等在内的20多种少数民族,各个民族之间都有其不同的民族习惯和风俗,对于体育活动的认知也同样存在异同。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1研究对象 针对本研究的需要和实际情况,主要研究对象为楚雄师范学院在读的大一至大三的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
2 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运用网络和图书馆资料,查找相关文献资料,为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 2 2问卷调查法 针对研究需要,设计相关问卷,共计方法问卷500份,回收478份,回收率96%。
2 2 3访谈法 结合楚雄师范学院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和相关领导和老师进行访谈,为研究提供支持。
2 2 4数理统计法 将问卷调查和访谈所得数据进行spss17.0分析。
2 2 5逻辑分析法 对数据分析和查阅到的资料进行逻辑分析,为研究结论的形成奠定基础。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 1楚雄师范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体育活动认知调查
认知情况是引导大学生自身对参与体育活动动力的重要保障,要了解楚雄师范学院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状况,首先需要对其对体育活动的认知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图l,我们可以看出,楚雄师范学院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认知情况并不乐观,很喜欢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只有37.2%,对参与体育活动没感觉,也从不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分别为15.7%和1.7%,但是认为参与体育活动对每年的体质测试有帮助的学生占到96.5%,可见,学生自身对体育活动作用的认识非常清楚,但是在行动上却与思想认识形成了反差;另外,通过调查得知:楚雄师范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掌握2项运动技能的同学占到了67.4%;另外,认为参与体育活动可以锻炼身体的比例也占到了53.5%,可见,对于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认识以及对于国家颁布的“使学生至少掌握2项体育运动项目技能”的标准,楚雄师范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行为认知上具有正确的认识并已基本满足。
3 2楚雄师范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分析
3.2.1楚雄师范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体育项目情况
由于受到学校开设运动项目、场地、器材等因素的影响,楚雄师范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项目集中在: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网球等运动项目上(见图2),而排在前两位是乒乓球(77 9%)和羽毛球(54 7%),可见,楚雄师范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偏向于竞技性较小的小球类运动项目,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现在的大学生偏向于室内项目和运动量偏小的运动项目有关;从侧面可以看出:楚雄师范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认知还缺乏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3.2.2楚雄师范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频率调查分析
从图3和图4分布来看:楚雄师范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主要集中在30-60分组和30分钟以下较多,大学期间,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较少,大学生自己有较多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还是有部分学生将少量时间用在了体育锻炼上,而且大部分学生平均每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分布在2-3次;可见,楚雄师范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的次数和频率还是比较乐观的。
3 2 3楚雄师范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计划的认识情况分析 体育锻炼计划是促进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有效方式,制定科学有效的体育活动计划是提高学生自身身体素质和培养意志品质的有效保证。为此,通过问卷调查,有39%的学生制定了相应的锻炼计划,但其中又有50%的学生照着计划执行一段时间后,停止了。通过访谈究其原因得知:由于学习压力和坚持不下来的同学分别有35%、65%,可见:楚雄师范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计划的认识较为客观,但因为意志力较差,无法坚持锻炼。
3 3影响楚雄师范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院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从图5中我们发现:认为学习任务重,没时间让自己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较多,没场地器材次之,认为自己不会任何项目,而不参与体育活动的同学排第三,可见,楚雄师范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不能较好地处理学习与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认为学习是第一位的,但是忽略了身体锻炼的重要性;另外,我们对“其他”因素进行汇总统计后发现,43%的同学认为没有老师或教练指导,是自己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
3 4楚雄师范学院不同民族大学生体育活动认知度与参与体育活动时间、频率相关性分析
楚雄师范学院有在校学生8697人,其中少数民族大学生2194人,占到总人数的25%,涉及到的少数民族有:彝族、纳西族、傈僳族、白族、回族、壮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藏族、佤族、哈尼族、基诺族等在内的20多个少数民族,各个民族之间都有其不同的民族习惯和风俗,对于体育活动的认知也同样存在异同,那么不同民族的大学生之间,对于参与体育活动的认知和参与体育活动之间是否有差异性,通过表l我们发现:不同民族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态度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056(双尾检验),说明不同民族对于体育活动认知态度之间存在差异,可能是由于各个民族都有其不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俗,对于体育的认识也存在不同的认知;另外,楚雄师范学院不同民族大学生对体育认知情况和参与体育活动时间、频率的F值为:2.173、2 375、2 538,其Sig值分别达到了0 002、0.002、0.003,可见因为不同民族之间的习惯和认知等原因导致不同民族之间对体育活动的认知态度和每周、每天参与体育活动时间、频率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但是,我们对各个民族学生对自己本民族体育活动的认识了解程度调查得知:只有11.6%的学生知道并经常参加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21.5%的学生不了解也从不参与自己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
3 5楚雄师范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态度分析
针对楚雄师范学院现阶段开展的体育活动,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认知,通过对所得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后得到:有15%的学生认为,楚雄师范学院的体育活动内容开展得过于单一,学生参与度低,尤其是校运会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全校性体育盛会;24%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大力开展三大球和三小球项目的开展,建议重点发展排球和网球运动,并在课余时间将球馆开放,部分学院对体育活动的支持度并不高,建议重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17%的学生认为应该将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加入到体育活动中,不仅可以丰富校园体育活动,而且能让更多的同学认识并了解少数民族体育活动;26%的学生认为体育活动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大学课余时间较多,学校应该针对课余时间的分布多开设体育社团和相关的体育活动,增加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增加学校体育器材,多方面的方便学生参加到体育活动中;18%的学生建议,体育活动是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时间,但是也可以利用体育活动增加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开展趣味运动会的同时,将学生和老师分为同一组参与.不仅缩短了学生与老师之间距离,也提高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结论与建议
4 1结论
从调查结果来看,楚雄师范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和每天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基本达到教育部颁布的“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标准;但从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的认知情况和影响自己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来看,大部分学生对参与体育活动的认识不够全面,不能很好地处理学习与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导致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度不高;另外,就楚雄师范学院近两年来的学生体质测试成绩来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待提高,更多学生希望通过丰富体育活动内容和开展形式来促进自身参与积极性。
4 2建议
(1)丰富体育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体育活动内容是吸引学生参与的重要因素,单调的内容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将少数民族体育元素加入到体育活动中,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增加本民族学生的带动和教师的参与,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利用体育课和体育方面的讲座,宣传体育精神和体育运动科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认知情况。正确的认知能够促进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及对体育锻炼的正确理解;
篇6
[关键词] 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 课程意识 从“汉语文”到“汉语” 解读 建议
近些年来我们注意到,面向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沿用已久的汉语文课程的称谓,正在发生着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在1999年出台的《中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2002年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大纲》和2006年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中,“汉语文”这一称谓已经不复存在,而以“汉语”代之。其间,人民教育出版社帮助西藏等藏族地区,编写了从小学至高中全段的《汉语》教材和相应的教师教学用书,并正在着手开发相应教学资源。那么,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沿用已久的汉语文课程的称谓,为什么要发生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这个转变又意味着什么呢?
一、课程称谓之变的内在原因及其意味
从学科论角度来讲,“汉语文”,按叶圣陶先生的说法,可以理解为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合称,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一门中小学课程。在这个意蕴层面,用它指称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也未尝不可。不过,为了把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文课程和教学,与全国普通汉语文课程和教学区别开来,把“汉语文”改称为“汉语”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在课程与教学论层面有着更加深刻的意蕴。从现有研究来看,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文课程的称谓,发生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首先,主要是基于对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性质的认识和确定,即对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汉语文课的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其次,是基于对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现状的认识,这就是,在以往的汉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具体的教学,还是考试都笼罩在以汉语为母语的全国普通语文教学的阴影之中,“很多时候是按照把汉语作为母语教学的路子走的,并没有从第二语言教学这一根本点出发,真正体现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特点。”[1]所以,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总的来说是基于第二语言教学观的确定。用“汉语”这个称谓取代沿用已久的“汉语文”称谓,进一步确认和巩固了汉语是我国西藏等地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第二语言,对他们的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第二语言教学观。
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在第二语言教学论的视野中有着深刻的意蕴。如果将其放在现代课程论的视野中,结合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实践和现状,对其予以审视和解读,则其意义更加深远。“汉语文”与“汉语”,虽然其基本的内容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但是它们是属于同一语言的不同教学门类,正如吕必松先生在给王魁京先生的《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研究》一书所做的《序言》中说:“汉语作为第一语言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和其它语言的双语教学,基本的教学内容都是汉语,它们之所以属于不同的教学门类,就是因为教学对象不同。这些不同的对象对同一种语言的学习和习得规律不同。”[2]再者,把“语文”进行多义解读,例如,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语言文化,虽然在本质上它们仍然是汉民族的语言,但是它们各自所强调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既然如此,那么把它作为一门中小学课程,面向汉语为母语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不同教学对象,就应该在课程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的选择等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长期以来,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对这一点把握得不是很好。例如,许多教师在少数民族高年级学生是否需要学习文言文这一问题上见仁见智。在母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对学生汉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十分有意义,但是,由于文言文的时代性特点,如果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少数民族学生对现代汉语还掌握得不够好的情况下,就对学生进行文言文教学,肯定是不合适的。那么,少数民族学生是否需要学习文言文,如果要学,什么时候学,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就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这些问题也只有经过研究,才能明确,而不能凭借某一方面的原因而作出臆断。所以,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在第二语言教学层面上的教学意识的确立,更是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在课程层面上的课程意识的要求。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所谓课程意识,通俗地讲就是 “为什么教学”和“教学什么”的意识,而教学意识是“怎样教学”的意识。可以说,从“汉语文”到“汉语”强调的是“什么知识”或者说“哪些知识”,对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汉语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最有价值的一种课程意识。现代课程和教学的实践,也早已证明没有课程意识要对教学进行深刻的变革是不可能的。因为对“为什么教”和“教什么”的理解不同,对“怎么教”自然也就不同。林林总总的知识浩如烟海,什么知识最要紧?什么最有价值?这是课程理论中最基本,也是最深刻的一个问题。2006年教育部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可以说较好地回答了上述问题,并为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个科学的依据和参考。人民教育出版社为西藏等藏族地区编写的从小学到高中全段的《汉语》教材,也为西藏等藏族地区汉语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平台。
二、课程称谓之变的外部原因及其意味
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课程称谓的转变,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系统自身完善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全国普通汉语文课程的发展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发展的一个启示。
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随着当代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心和反思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实践,提出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进一步规范化与科学化的问题。结合西藏地区中小学校汉语教学的实践来说,我们认为如果处理不好课程层面的问题,教学层面的问题可能无法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例如,在西藏地区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藏族班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有的学校使用区编的《汉语文》教材,有的学校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统编《语文》教材,有的学校也开始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近编写的专供藏区学生使用的《汉语》教材。这一现象说明,一些少数民族中小学校的汉语教学,还缺乏规范,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和教学的性质特点,还缺乏科学的认识和把握。所以,如果能够着手系统解决课程层面的这样一些问题,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将更加规范和科学,汉语教学的质量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并能够为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改革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
在过去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都笼罩在全国普通汉语文教学的阴影之中,从教材选用或编写到教学模式,都是沿着汉语作为母语教学的思路走的,忽略了汉语是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这一客观事实。进入二十一世纪,全国普通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汉语文课程的特点。而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如果不把汉语这一最基本的语言工具掌握好,那么汉语的人文性这一特点的落实也就无从谈起。所以,从“汉语文”到“汉语”,与其说是“转变”,不如说是对汉语是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汉语课程的工具性,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首要的、根本的属性这一特点的坚持。可见,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课程称谓的转变,也是全国普通汉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促使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必须保持自身特点和属性的结果。这也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必须树立课程意识,进行汉语课程改革,才能使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走向规范化与科学化之路,最终走出具有一定特色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之路。
经过上述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课程称谓之变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的分析与解读,可以看出课程意识的树立,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进一步的规范化与科学化的重要意义。当然,课程意识有更深刻的内涵和更广泛的外延,而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体系的问题,这里不准备进一步论述。借用“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我们认为,树立课程意识,在当前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总的来说,就是要树立课程建构意识,在汉语教学中根据实际状况,把握和落实2006年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根据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汉语学科的特点,准确把握学习者特征,进行汉语教学设计,开展汉语教学。
三、几点建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室王本华老师说,从“汉语文”到“汉语”,是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发展。但是,观察目前个别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实践,可以发现,这种理念的“更新与发展”,并未普遍发生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校一线的汉语教师和相关的教学管理人员当中,可见这种理念的“更新与发展”并不是结果,而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为了使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进一步走上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发展之路,加快从“汉语文”到“汉语”的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发展,促进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课程意识的树立,提几点相关建议。
(一)统一认识,更新汉语课程和教学的理念
目前在一些少数民族中小学校,一些教学管理人员和汉语教师,对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汉语课程和教学的认识还未完全到位,甚至还存在较大的分歧。虽然,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和教学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确,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或许是受多年的汉语文教学的思维定势的作用,许多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困惑。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和汉语教师必须统一认识,尽快更新汉语课程和教学理念。
(二)统一汉语课程的称谓用语
目前,虽然在教育部出台的有关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相关文件中,开始以“汉语”这一称谓取代了沿用已久的“汉语文”,但是对课程改革和教学具有重要导向作用的高考试卷中,我们却发现仍然保留着“汉语文”这一称谓。而且,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校中,“语文”“汉语文”“汉语”本来就因为教学对象的多样化,可能具有不同的指向和意义,但是这些词语的使用,却并没有被严格区分开来。在实际工作中,用语上的模糊往往容易导致人们认识上的混乱,所以我们希望尽快统一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称谓用语,使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改革和实施尽快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之路。
(三)大力推行和学习《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
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课程意识的树立,应该以执行《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为切入点。《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进行了全面科学地把握,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依据和目标。那种脱离课程标准,用什么教材,就教什么教材,以“教教材”为目标的汉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和教学发展的需要了。
(四)选用合适的汉语教材
就西藏地区来说,目前人民教育出版社为西藏等藏族地区编写的《汉语》教材,应该是依据《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编写,体现汉语课程最新理念,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状况,最具针对性,最适合这些地区汉语教学的汉语教材。实践证明,如果教材选用不当,不仅会增加师生的教学负担,而且会挫伤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后果是十分有害的。
(五)坚持“文质兼朴”的教材选文标准
“文质兼美”一直是汉语文教材强调的选文标准,但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材的选文标准,我们认为应该坚持“文质兼朴”。一段时间,一些少数民族中小学校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统编教材,结果教材中大量的文学作品类选文,不仅增加了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汉语教学的难度和负担,而且极容易使语言课变成文学课,进而偏离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目的。为了能使教材通过选文起到扩展学生汉语积累,进而让少数民族学生学会听说读写,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我们认为,汉语教材的选文应该以“文质兼朴”为标准,多选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实用文,尽量少选一些思想内涵过于深刻的文学类作品比较合适,这也应该是汉语教材的特点之一。
(六)对汉语教师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技能培训
以西藏昌都地区为例,我们选择了西藏昌都地区二所高中和二所初中进行调查,发现其汉语教师几乎都是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虽然都接受过相关教学理论的学习,但是都未曾系统地学习过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技能。这样教师在汉语教学中,极容易以母语教学的思路来理解和实施原本是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课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一方面相关的少数民族师范类院校,应该及时调整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师资的课程计划,一方面有关部门应该对从事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教师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技能培训。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特点分析
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文化认同。当下的中国社会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转型,随着我国普通高校中少数民族大学生数量的增多,普通高校生源的民族结构日趋多元化,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思想观念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不同民族的交流和碰撞也更加频繁。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是改进教育管理中的旧观念、探索适合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规律的新途径,将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创新型人才的前提和基础。
1.深受多元民族文化影响,有较强的民族意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学习,由于受到传统民族文化、、家庭教育等熏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意识。当来到内地普通高校学习或工作,身处以汉文化为主流文化的环境中,“不由自主”地对于自身的民族身份认同会更加强烈。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都保留着自己独有的民族意识、和民族风俗习惯,并希望能得到他人特别是汉族师生的理解与尊重。笔者在陕西某高校进行的300份调查问卷中发现,各少数民族学生“能够强烈认同自己民族”的有232人,约占调查学生总数的77.3%;在“本民族风俗、习俗的保持”问题上,有254人选择了“保持不变”,约占总人数的85%;有56.7%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本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比较强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意识。多元并存并非和谐共处,在内地普通高校多民族学生混合居住、生活中,一旦有敏感的语言或行为刺激到少数民族学生,很容易发生因民族文化差异、多元文化碰撞而产生的冲突或矛盾,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
2.自尊感强,但又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自卑和自尊情绪“交相辉映”。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自我意识和自尊心都较强。但由于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来自经济文化欠发达的农村、牧区,其经济条件和教育条件与内地学生相比有一定差距。据陕西某高校的调查,45.57%的少数民族学生家庭生活较拮据。家庭经济较困难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长期生活在较为封闭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加复杂、多样,尤其是进入内地普通高校后,对生活上与其他同学的“大相径庭”的现实反差,短时间内较难适应。由于对所处困境不能正确对待,多存在悲观失望、畏缩不前、性格孤僻等问题,逐渐产生了自尊与自卑情绪的矛盾交织。笔者在与陕西某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交谈中发现,有的少数民族贫困生往往不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自我封闭,喜欢独来独往,少言寡语,行为活动“与众不同”。再加上少数民族学生在文化、饮食、气候等方面的不适应,进一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参与学生活动的积极性。
3.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压力总体偏大。由于基础教育阶段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在内地普通高校教学中,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不是特别熟悉汉族的历史和社会状况,对带有明显汉族文化特征的社会科学教材以及教学模式缺乏基本的感性认识基础,他们不能更深入地理解教材内容,不能与其头脑中形成的社会背景和社会认知产生共鸣。再加上由于他们进入大学前生活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其思维方式的独特性,进一步增加了他们理解课程、吸收知识的难度,学习方面普遍存在困难。调查了解到,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有83.5%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曾出现1门或1门以上的挂科现象,远远高于普通汉族学生的挂科率。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能力较欠缺,致使有些少数民族学生产生自卑感,缺乏自信心,甚至出现厌学情绪等。
4.适应性较弱,交流主动性不高,热衷于内部“小团体”。受到原生环境和本民族文化的长期潜移默化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语言表达、行为举止、饮食习惯等方面体现出较明显的本民族特色,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生活习俗。加之部分学生来自相同地域,有共同的民族习惯、等,他们也很容易走到一起,这直接导致他们与其他同学交流减少,阻碍了他们融入到以汉族学生为主体的大集体生活中。据调查了解,在内地普通高校,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以“老乡会”“民族文化社”等平台形成了各种非正式“小团体”。他们根据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形成不同的“小团体”,大部分汉族学生缺乏对他们民族文化的了解,很难融入到他们的“团体”圈子中。致使双方接触甚少,互不了解,交流较困难,容易产生误会与矛盾。这种缘于文化差异导致的现象,极大压抑和缩小了少数民族学生豪放、粗犷、“能歌善舞”的个性特点和自我发展空间。
二、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理念,创新教育管理模式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并且是以民族为载体依附于一定的国家之中。“一个没有传统的民族难以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恰如一个婴儿如果没有母亲乳汁的哺育而难以成长一样,一个没有文化归属感的民族也难以成为具有文化身份识别的民族。”[1]因此,在国家治理转型时代,根据当前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以及教育管理的内在规律性,应转变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新模式,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各民族学生共同进步、健康发展、全面成才。
1.建设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平台,加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引导。培养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是高校教育管理的中心主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因此,对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要坚持构建以维护国家统一为核心,以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为主旋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内容,以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和现实为依托的“四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具体教育管理的过程中,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文化的差异性等诸多因素,开设宗教伦理、民族政策、民族理论等方面的选修课,深入开展多样形式的民族政策教育。与此同时,高校还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通过课堂实践、校园实践以及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实践环节,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多地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培养、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弘扬民族意识中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秀传统,确立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在学生个体文化世界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此外,高校还要融合多种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文本资源、音像资源、社会资源以及现代传媒,通过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及书报杂志等宣传媒介,让更多少数民族大学生深刻领悟“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重要思想,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从民族认同,走向国家认同的教育目的。
2.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树立民族平等的教育理念。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内,民族关系的协调发展关系到各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社会和政治稳定以及国家安全等重大政治问题。我国幅员广阔,地域之间文化差异很大,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传统民族文化。因此,在大众化教育的今天,学校应当在充分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积极传播民族平等观念,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意识。为此,高校有必要建立一种跨文化适应的教育机制和氛围,切实做好“尊重差别”与所有学生固有平等相结合,使来自不同民族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不断调整自我,以适应新的环境。在一个非民族院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必须始终坚持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主体,围绕“尊重民族风俗、民族平等、提倡人文关怀”为前提,把握好教育管理的“三贴近”原则。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营造校园和谐人文氛围,有效实现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契合,这是非民族院校管理者承担民族学生培养责任时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3.关注个人情况,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在实际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围绕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情感凝聚,实施情感援助,努力帮助解决他们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所存在的与他人交际、心理健康以及学习等方面的实际困惑。要经常深入到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在的班级、寝室,与他们谈心、讨论,了解他们在校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教育者学会运用多种策略和方式来帮助学生将内在的情感品质转化为外显行为,使大家在一个互动的环境中去体验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能够在跨文化交流中展示开放的民族心态,尊重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与,增进认同与友谊,力求实现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教育目的。
4.专设少数民族大学生辅导员岗位,注重心理健康辅导。建立一支优秀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是做好工作的重要组织保证。就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工作而言,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信仰风俗等各个方面的差异性,亟需构建和加强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辅导员岗位,建立起一支政治素养高、业务精、心理素质过硬的辅导员队伍。通过搭建心理健康辅导平台,及时发现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与疏导活动,帮助他们克服在自我约束、社会交往等方面存在的保守、封闭等不足,对他们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困境给出良好的建议。通过“个别咨询”“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等方式增强其心理自我调适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最终形成包容、开放的健康心态,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同时,加强内地各普通高校之间以及普通高校与民族高校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经验交流,促进普通高校民族教育管理制度的完善。总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多元文化时代,世界上各民族、各文化的密切接触已“不可避免”,大学生文化选择的自主性、易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进一步按照党的民族政策的要求,从战略高度出发,基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使他们能较快地适应内地普通高校的文化环境,并最终形成健康、包容、开放的文化心态,把他们培养成国家所希望的新世纪少数民族创新型人才,使他们能够切实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钢琴教育 民族化 发展现状 发展策略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研究目的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同时也造成了我国传统文化被西化现象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我国传统特色文化建设的步伐。钢琴教学作为我国高校教学的一种重要的艺术教学形式,其民族化的发展关系到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系统的形成。文章简要地分析我国钢琴民族化发展现状,以期为我国钢琴民族化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2.研究意义
2.1我国钢琴教育的民族化,有利于国民民族意识的增强,蕴含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钢琴乐曲的谱写和演奏,可以弘扬和传承中国音乐艺术文化。
2.2钢琴教育的民族化发展,可以为我国钢琴界培养大批的具有民族文化意识的音乐人才,加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教育体系的步伐。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某高校钢琴主修人员及业余钢琴副修人员,初级钢琴爱好者。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阅读钢琴教学书籍,并通过网络数据库查阅大量钢琴教学文献,为本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2调查问卷法
通过完成向参与调查的人员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来了解我国钢琴民族化发展现状。
2.3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调查结果所显示数据的统计,来分析我国钢琴民族化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而为其问题的解决提出相关建议。
三、研究结果分析
1.关于钢琴教学选用教材状况的研究
如表一所示,在钢琴教学教材选择系列方面,中国教材的系列数量为13,而外国教材的系列数量为20,在其教材选择总体数量方面,中国教材数量为14,而外国教材数量为56。调查结果表明外国钢琴教学中,教材的选择系列较多,内容较为丰富,而中国的钢琴教学相比较而言呈现系列少,且内容贫乏。
2.关于中外钢琴作品喜好状况的研究
如表二所示,仅有5.16%的被调查者表示比较喜欢中国钢琴作品,71.43%表示比较喜欢外国钢琴作品,23.41%的人数表示对二者都比较喜欢。调查结果表明,多数钢琴学习者缺乏钢琴民族化发展意识。
3.关于中国钢琴音乐作品风格及韵味掌握状况的研究
如表三所示,仅3.17%的人数表示非常了解,44.81%的人数表示一般, 51.19%的人数表示了解一些,0.79%的人不了解。调查结果表明,多数钢琴学习者对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风格和韵味了解不够深入,其钢琴民族化知识较为贫乏。
4.关于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演奏能力状况的研究
如表四所示,仅13.39%的人数表示其演奏能力较好,30.95%的人数表示一般,53.17%表示其演奏能力不好,2.38%表示其演奏能力很差。调查结果表明,多数钢琴学习者的钢琴民族化知识较弱,且演奏能力较差。
四、建议
1.在钢琴教学教材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对各类音乐教材做好科学分类,努力丰富教材内容,完善民族化钢琴教材体系,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高效钢琴实际教学过程中。
2.树立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观念是我国钢琴民族化发展的首要任务,钢琴教育者要在增强自身民族化教学观念的基础上,努力引导钢琴学习者培养较强的钢琴民族化意识。
3.在钢琴民族化教学的过程中,教育机构还要做到整合教学大纲,制定有利于钢琴民族化教学课程标准,确保其教学的顺利及高效进行。
4.良好的教学氛围是钢琴民族化教学开展的重要条件,相关部门可以同过各种中国钢琴比赛及鉴赏等形式,增强钢琴教学的民族化教学氛围,进而促进其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韩佩君.“琴韵”一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教学与演奏[J].中国音乐,2004,(02).
[2]黄登辉.钢琴学习中的民族乐感问题[J].艺苑音乐版,1997,(0l).
[3]颜咏.关于钢琴教育民族化的思考[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 (04).
[4]牛冬阳.西方钢琴学派对中国钢琴艺术教育发展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2004,(03).
篇9
关键词:民族音乐 教育 当展
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在悠久的历史中,每个民族都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音乐。这些音乐是经历了时间淬炼的精华,对我国民族文化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其优美的旋律、富含的地域特色气息都让人深深着迷。这般优秀的文化应当广为国人所熟知并且历代传承下去。但,实际情况是,现阶段民族音乐的教育与传承都不甚理想。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一方面不断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一,方面充分认识到开展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并采取措施促使民族音乐教育在当代能够良好发展。
一、民族音乐的内涵
音乐原是古时的一种祭祀方式,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而演变成为了人们抒发感情、传递心声的重要手段。民族音乐的形成受风俗习惯与地域特点等方面的影响,民族音乐也是民族传统的有机继承。民族音乐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音乐本身,更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与历史意义。民俗文化是在社会变迁中由本民族人们所创造出的一种长期有效的本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组成元素。而在我国,民族音乐很多时候就是民俗的体现。比如很多地方结婚时所唱的祝福歌,古时出战所唱的壮行歌曲等。什么样的民俗文化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民族音乐,就如《乐论》所述:“轻死,固有蹈火赴水之歌;轻荡,固有桑间濮上之曲”。
此外,民族音乐也是民族历史的重要传承方式。比如,原始社会人们信仰图腾,并形成了独特的图腾文化。由于当时缺乏有效的记录方式并且历史过于久远,这部分的历史几乎都不能为人所知。但,经过人们口耳相传所流传下来的民族音乐却能让我们窥知一二,比如瑶族“盘王还愿”祭祀中的《盘王大歌》、土族土王祭祀仪式中的摆手歌等。因此,我们要重视民族音乐并大力促进其发展。
二、民族音乐教育的意义
民族音乐是音乐文化的一部分,进行民族音乐教育不仅是学习音乐文化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自身的发展与民族团结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进行民族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经过了几千年历史的洗礼,能够保留到现在的民族音乐都可算是永不退褪色的艺术精品,这些作品形式多样、内容多彩,具有不同风格之美。陕北地区歌曲多粗犷豪迈,如《信天游》;江南地区的歌曲多委婉秀丽,如《茉莉花》。新疆歌曲活泼欢快、内蒙歌曲高亢悠扬……各民族音乐都有自身风格,开展民族音乐教育,展现出这种种风格之美,能够扩展学生审美的范围,丰富学生审美的内容,自然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他们欣赏美的能力。
(二)进行民族音乐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
音乐的发展对应着历史的发展。民族的文化与历史都能在音乐中体现。音乐自身含有丰富的情感,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的同时,会自然而然的接触到音乐中所蕴含的感情。不管怎样的民族音乐都有着一个特性,那就是民族深沉的感情。学生通过接触音乐中的精神气质能够唤醒自身的民族意识。同时,本地学生所生活的环境与民族音乐产生的环境其实是一脉相承的,更容易与音乐中的情感产生共鸣,对自己的民族产生更深的感情。
著名教育家柯达伊曾经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一个民族如果不重视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不能够把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建立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那他只能如浮萍般在世界的文化中漂泊,最终归于消逝。由此可见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三、推动民族音乐发展的措施
民族音乐是一种传统文化却具有很重要的当代价值,对学生与国家民族都能起到积极作用,需大力扶持与推广。我国的音乐文化发展迅速,但是民族音乐教育却相对滞后。为改变这种情况,需要作出多方面的努力。
(一)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
大部分学生的音乐基础较差,且民族音乐相较于大众音乐有不少的特性,因此这些学生而言学校民族音乐的难度较大。同时,现阶段,在大部分学校中,民族音乐往往是被穿插在音乐综合科目中进行,没有一个独立完善的教学体系,教学随意性强,效果难以保证,这也导致学生对民族音乐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学习兴趣不大,教育成效低等问题。对此,本文认为,应该在音乐课程中单独设立民族音乐的教育课程,并编制体系化的教学内容,同时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育重要性方面的认知培训,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意识。
(二)树立起具有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
多元化的教育理念,根据美国教育家J.A.Banks的解释,其目标是使不同的集团(不同文化、宗教、人种、阶层等)学会保持和平并能协调相互间的关系以达到共生。这种教育理念下人们能够有更广阔的学习范围、更多的文化交流。在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发展不甚如意的今天,我们该树立起多元化的教育理念,促进民族音乐的交流,在寻找共性的同时促进个性化的发展,并在新思潮林立的音乐发展中寻找到各种音乐共生的有效方式。
(三)主动适应市场,谋求新的发展道路
我国已经步入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对我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包括民族音乐。如能适应市场,那市场就会为民族音乐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如果不能适应市场,市场将不断对民族音乐进行排挤,最终会使其进入到无路可走的境地。经济市场发展迅速,民族音乐教育需及时跟进,在传统上实现创新,使民族音乐能够反映现代生活,获取市场青睐。融入市场是时展的必须,民族音乐教育要认识到这一点并立即着手采取措施。
结论
民族音乐需要通过音乐教育才能够实现传承,音乐教育意义深远,需要不断的发展更新才能保证不被时代抛弃。所以,要做好民族音乐教育,我们要认识民族音乐教育、重视民族音乐教育并积极主动采取措施推动民族音乐教育,将民族音乐教育放置到足够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孙颖.我国民族音乐教育发展研究[J].大众文艺,2012,(05).
篇10
贵州有一句俗话“百年的皇帝,千年的土司”,这句话体现了彝族土司存在的历史悠远性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水西文化是指在乌江上游的彝族文化,水西之名,是由元朝时期的彝语“亦奚不薛”音译而来。千年土司制度维系了水西的和谐、稳定,造就了水西彝族文化,成为国际彝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
土司制度是封建社会后期,中央政权为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通过分封当地首领世袭官职,以达到有效治理和开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政治制度。贵州彝族土司制度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土司制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我们今天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处理好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实现中华民族的共同繁荣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和历史价值。
一、水西土司文化概述
水西故地上,很早就有彝族先民古夷人建立的国家政权卢夷国、巴国、蜀国、等。古史上记载的“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中所指的军队,就是古夷人建立的巴国和蜀国的民族部落的部队。后来,夜郎国兴起,成为西南最大的国家,一度把水西地区纳入了夜郎国的版图。据《贵州通志》等史籍记载,水西正式获得中央王朝的任命而建立方国政权,是在蜀汉建兴三年即丙午年(公元225年),其缘由是因为彝族默部君长妥阿哲帮助诸葛亮南征有功,被蜀后主刘禅封为罗甸王,建立了罗甸方国,主政慕俄格。直到清朝康熙年间两次“改土归流”,才于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彻底结束了水西政权在地方的统治历史。
目前,贵州土司文化博物馆共有三个:一是大屯土司庄园。是全国仅存的土司文物保护单位。二是奢香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是以奢香夫人命名的彝族历史文化综合博物馆。2006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现已成为了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历史文化研究和彝文古籍收藏保护整理的重要基地。
二、科研、史学、旅游开发价值
传世彝文典籍所记载的内容很多,有天文地理、医学、军事等。关于川、黔、滇、桂四省区的历史文献及文物资料很丰富,有很多资料还填补了汉文典籍和其他地区的少数民族文本资料没有记载的空缺。而水西地区的彝文是使用超过数千且至今仍通行的表意文字,是我国仅有的彝族文体。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同属表意字的汉文与彝文发生过错综复杂的互动过程,而彝文典籍所记载的彝文文字中的流变史实,成了深入探讨汉字演化不可多得的辅助资料事实。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说明具有民族特色,才能走向世界。水西既是一方政权,也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而《奢香夫人》更是让人们对于水西彝族土司的文化有一种想要深入了解的欲望,更多的人都想去体验奢香夫人所生活的环境和民族气息。也就更加吸引游客,从而为旅游业带来更多的客源。
三、旅游开发现状
1.宣传力不足,民族意识薄弱
在多年的土司文化研究中,大多学者都是在探讨土司文化、土司制度、土司历史等,整个土司文化的完整而系统的宣传与开发是不足的。水西一词,对很多人都是陌生的,目前水西文化宣传力度不足,还未打造出一张特色文化名片。在现代大都市的生活背景下,水西彝族人民民族意识开始淡化,语言文字逐渐消失,古籍收集整理和保护的力度薄弱,彝风彝俗的弘扬和传承重视不足。
2.遗址、遗迹保护不到位
贵州水西土司文化缺乏科研人才,尤其是精通彝文的科研人员,这导致水西彝族文化的研究存在一个巨大的阻碍,并且水西遗迹没有得到最好的保护。如宣慰府曾一度沦为学校,只能找到一些残存的遗迹。水西彝族的文献古籍的保护也是一大难题
四、开发措施
1.加大宣传,树立民族意识
电视剧《奢香夫人》很好地展示了水西彝族土司的文化,给外界宣传了水西土司。因此,在水西土司文化的宣传上,可采取文字图片相结合的方式较为直观。另外,要转变本土人民的观念,为作为水西后裔而自豪,保护即将失传的语言,传承并发扬本民族的独特风情。
2.培养专业人士进行系统的保护
将水西土司文化作为一个文化品牌,运用科学的发展观,对彝族土司文化开发进行准确定位。培养更多的人才去学习彝族的文字语言,培养专业人士,对留存文物进行保管与保护。将所有的彝族文献典籍移往奢香博物馆,由专业人士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管理保护。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