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意识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8: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意识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族意识的作用

篇1

一、社会意识种类、结构层次、性质及传承

社会意识的种类可分为群体意识及个人意识。历史继承性可影响到群体意识,其研究是静态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社会意识现象、现状及其结果;而社会遗传性可影响到个人意识,其研究属于动态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社会意识的形成原因及其发展前景。尤其在社会意识的发展中,在这一期间产生了较多的社会分工,并且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转变,使得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间产生矛盾,而这种矛盾又通过社会意识反应出来。若从这一方面来讲,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及社会遗传性之间相互作用,进而促进社会意识的发展。

社会意识的结构层次可分为高层次与低层次。高层次主要是指社会意识形式,主要包括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即道德、哲学、宗教、思想、自然科学、语言学及心理学等。社会意识形式主要受到历史继承性的影响,具有主动性及选择性。而低层次则主要是针对社会心理,即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所形成的心理状态,包括职业心理、时代心理、个人心理及其民族心理,若追求更细方面,则表现为习惯、意愿及其情感等,主要支配着人们的日常行动。社会心理主要受到社会遗传性的影响,具有非选择性及被动性。在某种机制的共同作用下,社会遗传性早就多种社会心理,由于历史继承性具有选择新,可培育多种社会意识形态,并使其在某种程度上控制着社会生活及个人意识。

社会意识的性质可分为积极意识、消极意识。由于社会意识在发展过程中,具有柔软性及不确定性,导致在发展中继承优秀的东西,而抛弃落后的东西。而在社会意识的传承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影响通过生理遗传而表现出来。若从个人意识的观点来看,在某种程度上来源于生物遗传中所持有的不同性格及能力。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是相对独立的,导致在发展过程中,目的是创新发展,但也存在一定弊端。

社会意识的传承主要是通过习育及教育来共同完成的,在历史继承性表现出有目的及有意识的教育,而在社会遗传性上则表现出无意识的习育。无论是教育或习育,都得到认同,在社会意识的传承中占有重要地位。所谓有意识的教育则是依靠学校教师、父母及社会等强加给人们的,而无意识教育则是受到父母素质的影响、学校及社会风气的熏陶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意识。这种无意识的教育伴随着人们终身,对人们语言、性格及道德的形成占有重要地位。习育与教育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的矛盾是社会不可避免的矛盾,实现两者的统一是意识形态最为理想的境界。

二、民族、国家发展中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与社会遗传性的影响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应,对历史继承性及社会遗传性进行研究,可确保民族及国家的独立性。外国著名学者亨廷顿曾说“人们应根据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之处来确定自己的身份”,尤其在全球化的时代,更应从自己与别人的不同确定身份。若从这一角度来讲,世界个各国的依赖性逐渐得到加强,且民族社会意识也得到相应增强。社会意识中的身份认同及识别对民族或国家的文化安全起着重要应该能个。可认为身份认同源于继承,从这一意义上来讲,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持有的抽象物体,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人的本质来源于其社会性,而身份的识别则源于遗传性,遗传包括两大方面,即社会遗传及生物遗传。其中社会遗传主要是对一个民族、国家及个人的心理、品格形成及其思维方式造成一定影响;而生物遗传则是对一个民族、国家及个人的整体外形及能力造成影响。因此,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身份识别分别来源于社会遗传性、历史继承性。正是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及社会遗传性才决定了这个民族、国家的发展方向。最后,研究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社会意识应保证在社会遗传的基础之上,并在社会遗传的基础上进行构建。尤其是当前全球化经济师弟啊,只有不断选择、创新自己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才能够不断发展自己。对于一个民族及一个国家而言,同时需要有意识、有目的及有计划的进行教育,并利用多种方式将其付诸于每一个人们身上,扩大经验主体,使每一位个体都能够享受到亲身体验的过程,使意识形态具有实效性及实用性。

篇2

我国的舞蹈是经过多年的挖掘和恢复逐渐累积而成的,古典舞蹈和民间舞蹈是舞蹈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舞蹈教学中,舞蹈的形式在发生变化,舞蹈的教育形式也必将发生改变。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具有多元多样的民族文化,而民族舞蹈及民族意识对现代舞蹈教育也产生深远影响。[1]

二、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识渗透的重要性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人口众多,另外包含有55个少数民族。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舞蹈。各民族的舞蹈中都蕴含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多种类型的民族舞蹈成为我国舞蹈中的重要组成元素。民族舞蹈是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经历历史文明的洗礼,包含历代经典元素。我国的民族舞蹈积累了浓厚的民族文化。当前,每逢遇到重大民族节庆日,各个民族都开展多种多样的舞蹈来表述自己内心的喜悦,成为我国地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民族舞蹈对于提高民族认同感,加深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和感情联络具有重要作用。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鲁迅先生说道。世界的本质属于多样化,而民族文化是独一无二的。当前,舞蹈的发展形式总体受到约束,通过渗透民族意识,融入民族文化,能够更好促进我国舞蹈教育的健康发展。舞蹈中民族意识有利于提高民族认同感,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感情联络,因此,在舞蹈教育中渗透民族意识十分必要。民族认同感及民族自信心是书本知识中难以累积和形成的,而通过在舞蹈教育中渗透民族意识,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同时通过学生对民族文化、民族特色及民族意识的了解,加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让学生从中领会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达到热爱民族、热爱国家的目的。[2]

三、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识的渗透途径

1.学习民族舞蹈,体会特殊民族风情

我国的少数民族都具有特定的风俗习惯,各个民族在舞蹈形式上也表现出不同的艺术特色。在蒙古舞蹈中,主要特点主要表现为昂头、拔腰及挺胸。蒙古族人民长期生活在草原上,处于辽阔的自然环境中,逐渐养成挺胸、昂首的身体形态,而在舞蹈形式中表露出来。著名的“踢踏舞”属于藏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舞蹈中主要表现了藏族人民的诗情画意和无限生命活力,全面展现了西域风情。各个民族的舞蹈搜是各民族人民表达情感的绝佳方式。在舞蹈教育中,想要深入学习民族舞蹈,必须要亲自表演,结合民族文化,才能体会舞蹈的艺术美。舞蹈教育活动中,要逐步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加强民族文化学习,深入了解各民族舞蹈特色及内涵。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民族舞蹈,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体协调性的提高,同时对于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具有重要作用。舞蹈教学中,要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避免学生思想上的厌倦和身体上的疲劳,通过在舞蹈中融入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识,激发学生对各民族的热爱之情,加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3]

2.民族意识和现代意识相结合,促进民族意识的深层次渗透

在现代舞蹈教育中,要将民族意识和现代意识紧密结合起来。在舞蹈中,极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具有强烈的现代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舞蹈中要体现弘扬民族艺术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结合现实实际情况,实现古为今用。舞蹈中立足民族特色,融入现代元素。湖北省歌舞剧院所创作的《荷花赋》属于现代民族舞蹈,在编舞过程中将我国古典民族舞蹈作为基本素材,在其中融入民间舞蹈和戏曲的悠扬,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也具有现代美感。现代舞蹈教育中,融入民族意识的同时,要发挥创新意识,找到民族舞蹈和现代舞蹈的结合最佳途径,结合现代舞蹈特色和民族意识,实现完美结合。将舞蹈中的民族意识逐渐发展到现代意识和时代意识。现代舞蹈中,要编排的流畅、简约,要附和当代人的民族精神和时代气息。现代舞蹈和传统舞蹈要相互渗透,相互弥补,体现出时代性、地方性及民族性。通过融入极具现代感的民族意识,更好保持民族文化传承,促进民族意识的深层次发展。

3.提升民族舞蹈鉴赏能力,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现代舞蹈教育活动中,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民族舞蹈愿望。课程中,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始正式进行舞蹈动作教学前,对课程相关民族文化进行学习教育。将民族特色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宣传短片让学生更加了解民族文化,从而在民族舞蹈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择节凑感明显、带有动感的音乐,配以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服装,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适当进行引导,向学生讲解民族舞蹈发展历史,讲述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习俗。我国的民族舞蹈蕴含着蒙古民族的豪放、辽阔;云南各民族的淡雅、清新以及新疆民族的活泼与欢快等等。所有这些都带给人们艺术的享受,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思想以及优良的民族传统风俗。这些成为对学生进行民族历史教育、接受本民族的民族旗帜和神韵、强化民族意识的生动教材。在进行舞蹈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民族舞蹈来介绍其民族的特色服饰。例如,在进行舞蹈课程的教学时,老师可以依据多媒体放映的画面对这个民族的生态环境、服饰风俗进行描述。在讲述完服饰特征之后,老师可以紧接着切入正题,让学生们亲身感受一下这个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们在外表形态上更贴近人物形象,也能让学生们在学习民族舞时更快地进入状态,体会民族服饰带给舞蹈的奇妙感受。[4]

4.加强民族意识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艺术教育属于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元素,对促进现代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舞蹈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对推动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具有诸多优势。舞蹈是学生喜欢的娱乐活动,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舞蹈教育中,通过渗透民族意识,将民族文化及民族素质教育作为舞蹈教育的重要分支,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素质的作用。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加强,民族意识得到提高,民族素质也将得到提升。我国的民族文化、戏曲、音乐及舞蹈都受到世界性的赞美和肯定,通过在舞蹈中融入民族文化,渗透民族意识,加深学生对民族特色及文化内涵深入了解的同时,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丰富的民族文化经历多年的历史洗礼,民族舞蹈经久不衰。舞蹈中渗透民族意识,通过多姿多彩的舞蹈表演,加深学生的民族情感,达到歌颂祖先、宣传民族美德的目的。对于当前的素质教育形式,在舞蹈教育中渗透民族意识,对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篇3

一.现代文学中构建民族形象的必要性

现代文学民族形象的生成与构建,一方面是对现代文学史“民族”维度的强调与扩展,是对文学发展与民族意识的辩证考察,另一方面也是为处在当今“世界”与“民族”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提供发展经验与策略。

虽然自19世纪中期以来,世界主义已经逐渐成为了普适理想,然而在一个多世纪的时光流转之后,“民族”依然是无法被替代、也不能被忽视的历史形态与社会存在。在中国古代语言词汇系统中虽很早就出现了“中华”、“民”、“族”等词语,但却从来没有启用“中华民族”来对自我进行整合与归纳。直到20世纪初,在残酷的民族危机背景下,受西方现代民族理论刺激,“中华民族”方才出现在了汉语词汇系统中,这个词汇一经问世,就很快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严峻化,突破了精英知识分子的话语体系成为了一个被整个民族群体广泛接受并频繁使用的词语。“中华民族”之所以具有如此广泛的适应性、如此蓬勃的生命力,关键还在于它所唤起的凝聚力与共同感。其产生的特殊语境与其独特的发展规律,使得它在建构方式与内涵设定上都表现出了自己的特点,也由此获得了勃勃生机。

二.现代文学“民族形象”的生成与建构

2.1走出传统意识的束缚

在漫长而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在区域中心优势地位的支撑与超稳定文化结构的维护下,形成了“中国”式的自我中心意识。这种中心意识使得中华民族获得了一种稳定感,而在这稳定感之下又滋生出优越与自信。为了强调自我与他者之间明确的界限和高下,用来对自我与他者命名的词汇的感彩相差极大。用来指称自我的“华”,在古代汉语词汇系统中,最初是指美丽、盛开。与“华”作用相等的“夏’,也含有盛大之意。而用来指称他者的“夷”,或者与具有相同功能的“蛮”、“戎”、“狄”等词语,则大都带着贬义甚至是歧视的色彩。传统的中华民族确立并巩固了自身的中心地位,却也必然本能地排斥他者的影响,阻隔了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和融会很容易转向忽视他者的盲目。中国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在现代文学构建民族形象的发展中必然会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现代文学是在与国际接轨的环境中成长的,中国现代文学民族形象的生成与构建绝不可能只在一个封闭的状态下长期持续。在走出传统意识的方式上,可以采取翻译和吸取外来文化的方式、与国外学者进行思想交流的方式、或者从小开始培养学生思想上的创新,以新的教育方式来培育现代文学新的“民族形象”的种子。

2.2人物的塑造与民族形象

在文学范畴内考察,成功的人物“形象”要符合三个层次的求,作为核心层的人性,作为中介层的群体性,作为表层的个性。作为一个拥有持久生命力的文学人物形象,首先要在普遍人性的角度与读者形成共鸣,其次要以群体性来对普遍人性进行具体化,再次要以富有独特个性的人物来使人性、群体性的意义得以传达。对于现代文学中作为“民族形象”的“人物形象”来说,除了具备文学性的追求之外,还要对民族意识,尤其是民族自我意识的主体性、能动性要求做出回答。民族形象从作为普遍社会命题的那一刻开始,就面临着民族意识与文学追求两方面的内容。而在迫切的形象焦虑之中,民族意识的要求往往会成为一个高于文学追求的终极目标问题本身的规定性决定了,现代文学中作为民族形象表征的具体人物必须表现出新的要求与规范,其中群体性的意义要凌驾于个性、人性的要求之上。

2.3与民族意识形成呼应

篇4

关键词:民族团结教育;民族心理;运用

中图分类号:C9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114-02

在我国,民族团结教育是实现“民族整合”与“民族国家建设”的重要途径。经过近三十年的推动,可以说,我国的民族团结教育在增进各民族间的认同和对中华民族认同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我们也看到,只注重理论与政策宣讲的民族团结教育存在形式单一、内容虚化与效果流于形式等弊病,在活动形式与手法不当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受众的心理抗拒,并且在实际效果上无意识地造成民族之间的心理隔膜与心理冲突。因此,在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重视民族心理与运用民族心理学相关理论建构民族团结的心理基础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

一、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重视民族心理的必要性

民族心理是全民族成员在共同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所产生的共同心理素质和心理状态。民族心理包括民族认知、民族情感、民族意志、性格、能力、自我意识和民族的社会心理等基本内容。民族心理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稳定性,其一旦形成,就会通过一定的生产生活方式,如生活习俗、道德行为、生产行为、交往方式等得以表现。我们认为,民族团结实质上是民族间和谐互动、建构良好族际关系的过程与结果,其作为多民族社会一种重要的族际交往方式与结果深受民族心理的作用与影响。美国社会心理学布林认为:“当一个人的行为自由受到威胁之时,他会处于一种动机唤醒状态,这种状态驱使个体去试图恢复他的自由。这种动机状态是人们对其行为自由减少的一种反应,也就是一种反作用力,布林称之为‘心理抗拒’”。当一个人产生心理抗拒时,可能会产生这样几种效果:(1)被禁止或可能被禁止的自由行为的吸引力反而增强;(2)直接从事该自由行为;(3)通过暗示来恢复自由;(4)敌意和攻击性情感。布林认为,人们产生心理抗拒以后,将会影响态度的转变,表现在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方面。布林的心理感应抗拒理论告诉人们,如果宣传说服不当,要求人们不准这样、不准那样,使人们产生了自由或自由感被剥夺和侵犯的感觉,非但不会转变态度,而且会产生心理抗拒和逆反心理。因此,在我国,民族团结教育作为一种在国家层面上推动的社会事业,在具体工作中聚焦民族心理,建构民族团结的心理基础,预防因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的民族心理抗拒现象的发生是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实践与研究的重要途径。

二、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民族心理因素

1.民族意识。民族意识是民族族体产生与族际交往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心理活动,是民族心理的核心内容,是民族认同感、归属感、自尊心、自豪感、凝聚力的集中表现。具体来说,“民族意识是民族成员对本民族在与他民族的交往中的自主性、独立性、整体性等诸方面及个体的民族相属性的认知结果,民族意识是认知结果或者心理经验在一定条件下的部分再现。这种认知结果指导着各个民族成员的认知活动和行为方式”。从民族意识产生的根源看,社会环境的多民族分布、民族文化的差异、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地缘因素的影响、突发事件的应变等都是民族意识产生的条件。但是,从民族意识心理经验发生的本源看,它主要起因于人们对自身所属民族的认同和对他民族的辨异的认知过程和心理体验结果,即差异性的存在或者差异性对待是民族意识产生的最终源泉。民族作为数千年历史文化积淀而形成的稳定的共同体,文化的差异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在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避免狭隘民族意识的产生,我们认为必须承认客观差异性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避免对受众差异性对待是基本前提,即对民族团结对象族体属性和族体地位的认可,持公正平等的教育态度,力求让受众理解民族的共生属性及逻辑结构,在承认差异性的基础上,实现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避免民族团结成为针对少数民族或者汉族一方的教育才是民族团结心理的坚实基础。正如查尔斯·泰勒所指出的:“如果得不到他人的承认,或者只是得到他人扭曲的承认,也会对我们的认同构成显著的影响。”其“对人造成的伤害,成为一种压迫形式,它能够把人囚禁在虚假的、被扭曲和被贬损的存在方式之中”。

2.民族认知方式差异。在人的认知过程中,认知主体本身的价值、情感、人格以及其他外在的社会文化都会对人的认知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即“从人的心理结构讲,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总是建立在一定心理结构——即先前经验的基础上。具有不同生活经验、生活环境的个体或团体如不同的民族团体,无疑会具有独特的认知方式”。因此,虽然人类群体本身在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上具有本质上的共同性,但是在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因素的直接作用下,人们在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上又具有文化上的差异性,这也决定了不同民族在认知方式上的差异性。所以要使民族成员接受某种事物或理念,就必须分析不同民族认知方式的差异。我们要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也必须分析不同民族认知方式的差异,采用灵活的方式和手段,使民族团结理念纳入不同民族认知框架内,并成为族际交往过程中交往态度的自觉选择。

3.宗教心理。宗教作为一种建立在对某种神性物信仰基础上的文化体系,其最大的特征在于其可以在信徒心理上形成相对稳定而深刻的心理属性。这种心理属性是伴随着净化、升腾和自我慰藉的内心感受和精神体验,其包含了多重精神功能,它既有抚平人们对于未来世界的迷茫而产生的焦虑,同时也因神性物的神圣性、思想的稳定性、目标的崇高性、行动的积极性、心理的认同性和感情的亲近性等特征对信徒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调节,而宗教的心理调节功能使宗教跨越其本身的范畴对社会的各个领域和每个领域的不同层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现实社会中,为民族的形成提供了强大的黏合力,它使许多民族、文化以及群体得以有效的整合,正如戴维·波普诺所指出的:“除家庭之外,没有任何别的设置能像宗教那样,有效地帮助人们解答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问题,也没有一种设置能够像宗教那样成功地创造出一种强烈的忠诚感和参与感。”因此,我们在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认识不同民族宗教心理的差异,在尊重民族与宗教情感的基础上,寻求不同宗教在交往理念上的契合点,在不同群体间构建一种对和谐交往的忠诚感与参与感,从而将宗教资源作为社会资本引入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充分利用宗教在凝聚人心、整合社会、稳定社会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民族心理学理论在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1.涵化理论与民族团结教育。涵化是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加拿大心理学家J.W.Berry认为:“完整的涵化概念应综合概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文化群体成员因接触而发生文化和心理两类变化的双重过程。该概念应包括两个维度:一是在文化层面或群体层面上的涵化,即文化接触之群体在社会结构、经济基础和政治组织等方面发生变迁;一是在心理层面或个体层面上的涵化,即卷入文化接触之个体在言谈、衣着、饮食等方面的行为、价值观念、态度乃至认同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卷入涵化的民族群体的认同包括两个维度,一是保持本群体传统文化的倾向;二是参与主流社会活动与主流文化群体交流的倾向。Berry认为“这两个维度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对某种文化的高认同并不意味者对其他文化的认同就低”。涵化策略是个体基于对自己群体文化和其他群体文化之喜好而对涵化互动所持的态度倾向,以及在应对日常跨文化实践中反应出的行为方式。Berry区分出了四种不同的涵化策略,即整合、同化、分离和边缘化。在四种策略中,“‘整合’策略优于‘分离’,‘分离’策略优于‘同化’策略,而‘同化’策略又比‘边缘化’策略好。”

文化涵化心理的分析视角与民族团结教育较为相关的是,在心理维度上,民族群体对涵化过程和涵化策略的态度;在行为倾向上,不同民族群体接触时社会行为的改变。我们要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就需要引导民族群体健全民族文化涵化意识,而其中Berry提出的整合策略——引导民族群体在重视保持自己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尊重与认同其他民族文化,同时兼顾国家认同——无疑是最优途径。从我国以往的历史经验族际交往的原则出发,中国有一种体现和谐涵化的深厚传统,那就是“和而不同”思想,即在对待文化差异方面,追求一种既尊重多样性,又追求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这意味着保持自己的特色并积极参与到更为宏观的整合当中。正如先生在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2000年中期会议上所言:“文化的自我认识、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和世界多元文化之间的共生理念以及达到‘天下大同’的途径,这是中国传统的经验里所一直强调的‘和而不同’思想的反映。”而且,健全的涵化意识,可以有效调节民族认同、族际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使三者和谐共生。

2.接触理论与民族团结教育。20世纪5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罗宾·威廉姆斯对美国不同地区的四个城镇的社会接触与民族态度做了调查,调查表明:民族之间的偏见与接触成反比,即个人接触越多,冲突就越少(偏见、歧视、敌意等)。由此推及的相互依存的观点则从历史、现实的资料出发,指出种族间的暴力很少会在相互依存已经变成制度化的地方爆发。相关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接触理论。接触理论认为“对抗的社会群体(文化认同、语言、信念、肤色、国籍等)中的个人之间更多的接触倾向于消弱他们相互所具有的消极刻板印象,并减少其相互反感与不相容,从而通过使人们相互间更愿意平等的交往来改善群体间的关系。简言之,更多的接触意味着更少的民族或文化冲突”。

在我国,由于传统社会跨地域和跨阶层的流动与交流相对较少,很多民族间交往与文化互动大多停留在表层,或者是“印象”层面,这就造成不同民族间文化认知与理解的浅薄,甚至存在民族之间的文化偏见和文化定势。在一定情况下,还会造成民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不同的文化在价值观和信仰方面的重大差别,和在社交上传递同一种感情或态度时所使用的方式上的差别,都足以造成族际冲突。”因此,我们认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与方式深化民族交往的广度与深度,积极推进民族之间的文化认知与文化对话是必由之路。正如格罗斯所指出的:“种族与宗教上的排它与孤立,不能促进社会进步、创造出更伟大的新文明,相反,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交往、联系、对话和互相影响才是促进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伟大杠杆。”

3.民族发展意识与民族团结教育。民族发展意识与发展需要是在多民族构成的国家内,由于民族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差异,各民族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心理诉求与心理倾向。民族发展意识与发展需要是民族共同体一切社会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民族生产与生活的积极性源泉。在族际交往中,这种心理诉求对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以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存在正反两方面的价值。一方面,民族发展意识与发展心理能够激发民族群体的进取意识和凝聚民族群体的力量,为本民族的发展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另一方面,在非科学利益观的主导和非法势力的诱导下,民族的发展意识与发展心理很可能演变为狭隘的利益观和导致整个民族群体被剥夺心理的产生,这对于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和民族社会的稳定会造成难以逆转的困难。在影响民族关系发展的诸因素中,因民族发展差距与发展心理得不到满足而缘起的民族意识高涨和民族矛盾、摩擦增多的民族问题也是影响当代我国民族团结事业的重要因素。正如许多西方社会学家所认为的那样:“在一定程度上民族矛盾的实质是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那些被认为与种族、民族有关的特征,往往更直接地与阶级、区域和其他社会条件有关。”因此,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一定要顺应民族的发展意识与发展需要,夯实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使各民族在互惠互利、相互认同的基础上和谐共生。

篇5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 深度辅导 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040

1 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及现状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在校少数民族学生人数的增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内容、方法和形式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首先要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这是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拓展教育管理途径,将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前提和基础。

少数民族学生天性纯朴、性格直爽、感情表达直接、思维方式较简单、喜欢喝酒、爱好运动。他们热情高,却难以持久的稳定;自我意识强,但约束能力较差;他们能够做成事情,但也常常会出错误;他们心直口快,喜欢打抱不平,但也容易冲动,有时不计后果,所以会带来很多副作用。进入大学后由于在语言、文化、信仰、饮食习惯等方面与汉族学生有明显差异,因此不能很好地融入到以汉族学生为主体的大学生活中,而更喜欢与本民族的学生形成 “小团体”来进行活动。

考入大学学习,对每个少数民族学生来说都是十分自豪的事,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对自己的未来也有美好的设想,期望值很高。但由于蒙古族学生在入大学之前主要以本民族语言来学习和接受教育,而在高校所有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作业、检测考试、师生交流等)使用的语言是汉语,这样对于享受民族政策以低于汉族学生的分数进入大学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讲,由于文化基础薄弱,随着学习的深入,学习中的困难越来越明显,有的学生甚至难以用汉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有的学生对遇到的问题一知半解甚至曲解,学习成绩不理想,加之远离家乡与父母,心理上的变化越来越大,造成自卑或放弃学业。

2 少数民族学生深度辅导工作的思路

所谓深度辅导,是指辅导员要深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并且能及时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的工作。深度辅导要求每名学生每年至少得到一次有针对性的、时间不少于半个小时的辅导;要求辅导员树立新的工作观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要顺应每一个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和客观要求。

坚持正面引导,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积极的民族意识。少数民族学生对自己的民族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然而每个民族的民族意识中具有积极的因素,也难免有消极的因素。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意识明显增强的特点,做好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使民族意识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因此,在深度辅导的过程中,要把高扬的民族意识与现代化进程、民族利益、民族自尊和民族情感结合起来。

3 少数民族学生深度辅导工作的方法

3.1 辅导员要转变“角色”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管理者,从传统意义讲辅导员与学生是站在对立的角度。信任是深度辅导的基础,学生信任自己的辅导员,才会愿意接受辅导员的引导和帮助。因此作为辅导员,要正确对待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习俗,尊重他们的语言文字和,引导他们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获得学生的信任。

3.2 深度辅导内容要依据少数民族学生的不同问题类型而进行

深度辅导的谈话内容和谈话方式方法要分类型、讲策略,根据谈话对象的个性不同及时做出调整。深度辅导对学生来讲是一种个性化的辅导方式,所以在辅导前要对辅导对象从侧面做初步的了解,从而确定适合的谈话方式。对于性格直爽、思维方式较简单、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可以坦率直言地谈话;对易于冲动、爱好喝酒的学生,应避其锋芒,以柔克刚。在深度辅导的过程中,要详细记录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已备后期进一步跟踪观察。

3.3 注重分析探究,促进辅导成效

对深度辅导进行分析、探讨和研究,这是辅导员提出解决方案的重要环节和步骤,也是提升辅导员专业技能的关键环节。通过对深度辅导过程的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和总结出少数民族学生所面对的普遍性问题、所处的教育环境、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的状况,为今后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改进、创新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深度辅导工作是真正为少数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举措,是在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采取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管理方法后总结出来的,是实现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共同进步、健康发展、全面成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方百会,宋健,曹立虎.高校辅导员深度辅导初探[J].教育理论研究,2011,(11).

[2]邸飞,李小婵,齐凯棣,魏易光.高校辅导员嵌入型深度辅导模式探究[J].科教导刊,2012,(1).

[3]张丽[女].浅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科技与教育,2010,(10).

篇6

关键词:民族主义;思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4-0017-03

生发于知识界的民族主义思潮逐渐引起中国民众的共鸣,并且与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融,逐渐成长为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思潮。高校聚集着一大批思想活跃、富有探究精神和远大志向的大学生,他们的这些特质和自身的成长需求也决定了大学校园必然成为民族主义思潮传播的重要场所。如何客观评价民族主义思潮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进而研究应对策略,便成为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全面认识民族主义思潮

1.民族主义的定义。目前关于“民族主义”一直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定义。中国学界认为可以从三个层次加以理解:首先,民族主义是一种心理状态和思想观念,是由民族性培育出的民族意识和认同感;其次,民族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和意识形态,是由民族认同感和忠诚度而产生的对民族利益的追求,形成捍卫民族独立和平等的信仰原则;最后,民族主义是一种社会实践和群众运动,在思想观念和信仰的共同作用下,自然产生的在一定意识指导下有组织、有目的的社会政治文化运动。

2.民族主义思潮产生的根源。民族主义思潮能够在中国社会逐渐取代自由主义,成为中国社会最有影响力的社会思潮,具有深刻而广阔的社会、时代和国际背景。一是全球化对中国的波及和影响。全球化直接导致世界自然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颠覆,中国也真切感受到了压力和挑战。二是长久以来的民族压抑感随着综合国力的上升而迫切地需要释放,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不断增强。三是与西方发达国家发生的重大外交事件容易激起国民为维护民族利益而与西方对峙的情绪。

3.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复兴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民间自发的民族主义在1990年代初期崛起。批判全球化,批判西方主导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成为其思想基础。第二阶段为激进阶段。1995年《中国青年报》等单位进行了一次针对中国青少年政治观、国际观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青年的民族意识正在复苏。《中国可以说不》等畅销书的问世,被看作是中国青年人民族意识觉醒的标志,民间民族主义开始进入相当活跃的时期,并呈现激进化趋势。第三阶段为理性阶段。虽然中国民族主义思潮仍有潜在的激进化倾向,但从长远来看,自2005年起至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激进民族主义将会退潮,温和理性的民族主义将会成为主流。

4.民族主义思潮的基本诉求。概括起来,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有五大基本诉求:一是反对全面开放,主张适度开放;二是推进区域化,建立亚洲经济圈;三是寻求“效率”与“公平”的均衡;四是全面清理和抵制西方文化、话语霸权,建构民族新文化;五是发展中国自己的战略产业。

二、民族主义思潮带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作为思想开放、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观点,但政治上又不够成熟的群体,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关注和参与热情较高,是民族主义最积极的追随者、参与者、传播者和实践者,在民族意识觉醒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受影响最大的群体。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所持有的思想观念与主流意识形态基本契合,但并不完全相同,一方面使大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不断高涨,对中华民族重新崛起充满信心,在国家面临危难时,在敌对势力破坏国家独立、损害国家和尊严时,义无返顾地站出来,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独立、完整和尊严;另一方面也在大学生中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民族主义思潮带来的绝不仅仅是机遇,还有巨大的挑战。首先,传播技术迅速发展,使网络、影视等成为学生接受并传播社会思潮的重要途径,学校难以监控。网络给大学生提供的实际上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打破了时间、空间和身份的界限,也打破了理想和现实的界限,迎合了青年学生崇尚自由和个性的特点。他们在使用网络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接受着网络上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隐性而持久的,一旦形成便很难改变。因此,网络在社会思潮传播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影视作品将本属于社会各阶层内部的场景推到了前台,整合了形形、纷繁芜杂的信息,使本应局限在小范围的问题公开化,成为公众讨论的话题。社会思潮通过这些途径,迅速贴近青年学生,使其形成较深刻的认识并迅速内化,产生持久影响。其次,非理性因素在大学生接受民族主义思潮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处于身心发展关键阶段的他们不仅有物质利益的需要,更有解疑释惑的需要、精神满足的需要及政治参与的需要,同时思维能力、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也发展较快,对事物的敏感度非常高,其情绪情感具有鲜明和强烈的特点,容易受到外界的负面影响而产生不满、厌烦、抵抗等比较激烈的情绪,不轻易接受意识形态。最后,民族主义本身就具有情绪化、非理性、应激性的特点,实质上是对西方大国长期打压的不满和反击的表现,在外交上的摩擦和冲突以及由此积累的反感和愤怒使其逐渐强化,所以,民族主义运动并不能客观、深刻、理性地为民众所理解,这给民族主义的良性传播和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民族主义渴望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构建一个符合中国国家利益和民族主义情怀的新秩序,显得很有说服力和鼓动性。由于大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政治观,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缺乏客观理性的认识,在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时容易表现出以偏概全的特点,容易依据情绪和肤浅的心理感受得出偏激的结论,被一些看似大快人心、酣畅淋漓实则偏激、极端的言论和行为所感染,甚至表现出政治冲动,做出非理性的政治参与行为。在表达爱国感情时,过分强调本民族利益和眼前利益,而不顾及全人类利益,容易走向“狭隘民族主义”,对待国际争端表现出过激反应,对西方文明盲目排斥、全盘否定,容易被别有用心者的言论所煽动和利用,爆发。

三、积极探索民族主义思潮影响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由于当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是民间自发产生的,因此在民间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有的时候民族主义可以成为抵御外部入侵的凝聚剂,时期就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时候又会变成海洛因,使吸食它的人变成狂热分子。而且民族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作用就是强化中国,这有悖于“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主题。大学生受阅历、学识和经验的不足所限,难以分辨是非,容易受影响。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清新形势下民族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认真审视面临的挑战,及时转变观念,紧跟时代步伐,抓住机遇,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战斗力和渗透力,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民族主义思潮。

1.大力加强高校教师民族观教育。有调查数据显示,民族主义思潮对高校教师的思想影响是较为突出的,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其对民族主义思潮的认识将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坚持理性民族主义,努力提高高校教师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回避也不迎合某些教师的错误言论,积极引导学生主动纠正错误认知,大力加强对高校教师的民族观教育,这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肩负的神圣使命,也是引导青年学生正确处理民族情感的前提和基础。

2.重大事件专题分析,引导大学生理国。尽管民族主义思潮处于理性阶段,但它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作为指导,自发性和盲目性并存,也会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反面教材,比如一些激进的民族主义者不能理解国家坚持“韬光养晦”、争取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的战略策略,经常批评我国的外交表现,认为“太软弱”、“没有民族气节”、“只会严正抗议”,进而引发强烈的社会舆论,大学生通过读书、看报、上网等方式很容易了解到,往往在知之不全、悟之不透的情况下盲目认同这些过激言论,甚至采取游行、罢餐、罢课等行为给学校和政府施加压力。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很少关注和研究非主流的社会思潮,而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泛,这些信息的流入直接导致教育效果被极大削弱。这种情况下,不能绕着走,必须直面问题,尤其在发生影响较大的外交事件后,要通过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深入剖析事件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我国的外交表现,深刻理解外交政策,真正做到理国。

3.积极抢占网络阵地,牢牢掌控大学生的民族主义情绪。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些学生认为网络是民主表达的重要阵地,网络言论有时甚至可以影响到国家决策。在一定意义上,互联网是民族主义得以迅猛发展的催化剂,互联网应用的快速普及和发展是大学生滋生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土壤。面对网上流传甚广的民族主义言论,一味打压和放任自流都行不通,必须在坚持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允许各种言论争鸣。第一,要唱响主旋律,占领网上舆论阵地。充分发挥主流网站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通过真实、充分、及时的信息曝光、互动交流和教育引导,使其成为弘扬时代主旋律的舞台和大学生思想交流的精神家园。第二,要,坚决打击具有煽动性和目的性的恶意言论。一方面积极鼓励和引导网络言论中的积极因素和合理成份;另一方面坚决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稳定和恶意挑起争端的错误言论。只有积极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实时关注网上舆论动态,才能牢牢掌控大学生的民族主义情绪,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健康有序地运行。

参考文献:

[1]Carlton J.H.Hayes.Essays on Nationalism [M].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28.

[2]陈学明.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研究综述[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1):104-108.

[3]马立诚.交锋.当代中国的八种思潮[J].同舟共进,2010,(1):23-28.

[4]房宁.影响当代中国的三大社会思潮[J].《复旦政治学评论》第四辑——权利、责任与国家,2006,(9).

[5]焦金波,王海艳.本科院校“90后”大学生经济观政治观状况调查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17(4):112-113.

[6]陈翔,邹媛媛.论青年学生的理性民族主义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11):66-67.

篇7

【关键词】民族心理学 高校民族舞蹈 民族舞蹈学习 应用分析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XJK014CGD047。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94-02

1.民族心理学理论概述

民族心理学是以民族学和社会心理学为基础的交叉学科,研究一定条件下某一民族群体的生活、情感、行为、心理等方面的学科。它是以普通心理学理论和社会心理学理论作为基础,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资料作为参考,不仅研究特定民族群体影响下人们的社会行为,也研究人们内心活动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具体要涉及特定民族集体内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民族集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民族心理的特点是特定民族在长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历史文化的积淀过程中形成的,并通过一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各种文化现象得以表现,比如生活习俗、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交往行为以及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等。

2.影响民族心理的因素及与民族舞蹈的关系

我国各民族为何会形成如此丰富多样的民族舞蹈呢?原因在于各民族不同的民族心理。民族心理是特定的民族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历史文化的积淀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的民族心理生成不同形式的民族舞蹈,下面通过三个方面来分析影响民族心理的因素:

2.1民族信念

民族信念是指本民族按照所确信的观点、原则和理论去行动的民族倾向,民族信念的内在表现是对世界观的信仰。对超自然神灵的崇拜而产生的是对社会和自然界的主宰者――“神灵”的志愿顺从,宗教作为人类和民族精神的支柱,有净化个体心灵、凝聚人民意志、提升社会道德的意义。

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对于大自然的崇拜表现为多神信仰和自然信仰。比如跳“祈雨舞”的一系列仪式都是为了向神灵祈求降雨。仪式作为文化原动力的“窗户”,人们通过它可以认识和创造世界。而舞蹈就存在配合民族信仰而进行的实际的、感性的、明确的仪式活动的功能。再如土家族的毛谷斯、傩舞、摆手舞、丧鼓舞、八宝铜铃舞都是包含对神灵的崇拜,从队形变换所形成的图案、动作的动律可以看出对龙、鹰、水、土地、白虎以及马的敬畏。人们通过舞蹈来娱神,来倾诉对神灵、祖先、图腾形象的崇敬,实现让神灵庇护村寨、祈求丰收的朴素愿望。舞蹈加入宗教仪式,扮演着所崇拜对象的角色。它凝聚着民族成员的情感、信仰以及愿望,抒发了民族成员崇拜神鬼、祷求平安、期待美好的情感。

2.2 民族意识

民族意识主要表现为民族的每个个体都热爱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习惯于本民族的习俗、生活方式,并关心它们的存在和发展。这种民族自我意识非常稳定、非常强大极具生命力,是维系该民族的重要因素。如侗族地区曾被誉为“没有国王的王国”。原因就在于他们拥有极强的民族自我意识。侗族祭祀舞蹈“多耶”,侗语意思为“团歌”,这不仅是一种歌舞形式,更寓意团圆,领唱先开始唱引子“呀罗耶”,大家接“呀罗嗨”,然后逐渐绕成圆圈,按照音乐节奏,拍手跺脚,边歌边舞。引子过后众人重复领唱的后半句。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以加入到载歌载舞的行列,像他们一样“手相握而歌”,歌舞表演到后面可形成一二百人同时载歌载舞的壮观场面。到结尾部分大家一起高声歌唱,速度越来越快,最后是大家一起“呀~耶!呀~耶!”的吆喝,在吆喝声中气氛达到最。有时气氛高涨还会把处于中心的人抛起来,也有男子彼此肩搭肩、女子彼此手牵手各围成圆圈,边舞边唱、互相应答。这种集体舞蹈对民族的凝聚、血缘亲情的强化具有极强作用,也显示出了特别强烈的民族自我意识。在民族的舞蹈活动中,民族成员能够真切地感受、深刻地把握民族意识的真谛。

2.3民族性格

每个民族的舞蹈都是该民族历史、文化的标志之一,是民族风俗、民族生活和民族心理的呈现和升华,反映着本民族的民族性格。例如生活在北方的朝鲜族人们图腾崇拜的艺术形象是鹤。在他们的心目中鹤是纯洁、善良、长寿的象征。崇拜鹤的心理经过不断升华与长期的艺术加工形成朝鲜族舞蹈最基本的步态,这种飘逸、柔韧的舞步――“鹤步”充分展示出舞者潇洒、优雅、飘逸的风格,营造出不同的舞蹈境界。另外,在朝鲜历史上屡次遭受外敌侵略,长期的斗争历练了朝鲜族人民团结一致、坚忍不屈、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反映在民族舞蹈中就形成了外柔内韧、柔中带着刚劲的民族性格。因此,民族舞蹈其实就是“性格舞蹈”,舞蹈中的动作性格正是来源于民族性格。不同的民族心理造就不同的民族性格。

3.民族心理学在高校民族舞蹈学习中应用的途径和方法

在我国“民族心理学”这个新兴的学科发展得飞快,尤其是在学校的教育和民族舞蹈的学习中,民族心理学理论有着重要的用武之地。教师在舞蹈教学中如果可以更好、更清楚地讲解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现象,深层次分析舞蹈动作背后的一些心理活动,这会对教学效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舞蹈学习中也会更加理解所学习的民族舞蹈的文化属性,从而更加贴合这个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因此,民族心理学应用到高校民族舞蹈学习中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3.1 开设或增加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课程

准确的把控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表达其动作背后的内涵是民族舞蹈学习出发点和归宿,但是对民族文化、民族心理和自身生活体验的欠缺,是高校舞蹈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在学习民族舞蹈之前需要首先了解学习该民族的历史文化,揣摩该民族人民的民族心理特征,感受该民族的地域特色风格特征,这样才能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的民族舞蹈教学中教师也会提到相关知识,但都只是只言片语,不够系统化也不全面。如果可以将这些需要前期学习的知识整合成为一个课程,就可以叫作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课程。学习了这个课程之后在进行民族舞蹈的学习就会更加理解所学习的民族舞蹈的文化属性,从而更加贴合这个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民族舞蹈学习上势必会事半功倍。

3.2 营造课堂氛围

民族舞蹈学习的课堂是老师与学生双向的作用过程,它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舞蹈动作的统一与规范。课堂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怎么教授,学生怎么学习,还取决于一定的学习情境。民族舞蹈学习过程中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辅助学习的软件,音乐、服装与道具等是辅助学习的硬件,巧妙地利用它们能够提高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学习效果。在软件上,营造轻松和谐、积极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想象能力,把自己当作某个民族的人民,运用所学的民族心理学理论,激发自己的民族意识,感受自己的民族性格,为当下的学习设置一个情境。比如学习蒙族舞蹈时可以想象自己是蒙族人从小在草原的环境上长大,拥有勇猛果敢、开阔坦荡、永往无前的性格,骑着骏马疾驰在无边的草原上,那么动作上不由自主的就会带出一些豪迈的雄放的感觉。在硬件上利用道具或者所学民族的一些生活习惯来贴近这个民族,比如学习维族舞蹈时穿上高跟鞋立即就有了抬头挺胸的感觉,配合上立腰拔背维族的基本站姿就成型了。扎起长辫子学习身体上的一些动律时就能够更快地找到身体上的辫子,“旋”的那种感觉。

3.3 主动内化和使用民族心理学理论

当前高校民族舞蹈学习中有一部分同学平时都只是学习和练习动作本身,哪怕是动作非常到位,动作中还带着所谓的“范”,也不能让观看的人感受到应有的情绪和情感。简单来说就是没有用最好的状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完成好动作。这样的练习,再多也只是流于表面。俗话说“熟能生巧”,不管是课堂的学习还是课余的练习都应该主动的内化和使用民族心理学理论,让自己沉浸在那个民族舞蹈文化之中,唤醒自己的民族意识,一遍一遍磨练自己,使自己由内而外的带出一些属于那个民族的东西,更好地用身体语言表现出那个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还能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才是真正学会了那个民族的舞蹈。

3.4 开展采风实践

舞蹈专业的同学们应当多出去采风来感受外面的世界,也可以积极地观看一些相关的现场舞剧、舞蹈比赛、音乐剧、电影、电视剧、书籍等。这些对于学习民族舞蹈的同学来说都很重要,这些可以让大家了解在真实生活中看不到的、经历不到的民族事物,并从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参演大型情景舞剧《边城》中的学生所经历的:他们在排练过程中,编导带领学生们进入凤凰景区,观察当地苗族人民的形象,亲身体验苗族人们的日常生活。还跟苗族同胞一起过端午节,真正体会了小说里描写的过节场景。并且组织他们认真研读了《边城》一书,书中的一幕一幕都深深地刻在了学生们的心里。这一切的一切都对最后舞剧的成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4.结论

将民族心理学融入到高校民族舞蹈学习当中,通过对民族心理学理论的学习以及影响民族心理学因素的分析来充分肯定民族心理学在高校民族舞蹈学习中的价值,不仅能有效发挥高校传承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功能,使高校成为重要载体,有利于舞蹈编导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增强专业的办学特色;还有助于同学们的编创与舞台表演艺术实践,有效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和表演水平、掌握艺术表演的创作规律,丰富艺术素养、为该将来的编创与表演实践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宋蜀华、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46-47.

篇8

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的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其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文化教育学在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师生关系以及教育学性质等方面都给人以许多的启发。文化教育学派注重从历史文化和生命阐释入手研究教育。狄尔泰作为文化教育学先驱,正是他将哲学的研究重点从外部世界转移到内部世界,把哲学研究变成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探索,成为与自然科学界限分明的“生命哲学”或“精神哲学”,在其著作《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中解决了文化教育学的本体论问题,从而使文化教育学的产生成为可能。被称为教育文化大师的斯普郎格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人格的陶冶,教育的任务就是传递文化,体验文化价值,并培养能创造文化价值的人格。在《教育与文化》一书中他提出教育是一种文化过程,是解决文化危机的唯一方法。与斯普郎格同期的另一位文化教育学家利特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本民族特性的本质、精神力量的构成以及固定的文化形式。李特的“文化课程”理论,将社会、经济、历史、文学等因素综合起来,形成一种全新的人文精神的文化课程,张扬一种新的精神教养观: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民族意识,以真正的文化价值引导和激发学生的精神力量,使教育成为真正的“灵魂塑造”。

教育与文化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文化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第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因此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第二,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又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第三,因为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所以教育的研究既不能采用赫尔巴特纯粹的概念思辨来进行,也不能依靠实验教育学的数量的统计来进行,而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亦即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第四,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的转变并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引导向博大的客观文化世界,从而培养完整的人格。第五,培养完整人格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与“唤醒”,发挥教师和学生个体两方面的积极作用,建构和谐的对话的师生关系。由此可见,教育就是文化化人,教育就是文化传承,教育就是民族精神涵养。文化是教育生命之根,教育是文化传承之脉。教育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己任,文化则通过教育得以传承和创新,从而推动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二、幼儿园课程与文化

文化的内涵是极其丰富和复杂的,任何一种文化都包括科学、艺术、宗教、道德、法律、学术、思想、风俗、习惯、制度等。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自身是文化活动,它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传递文化与构成文化本体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它在社会文化中的特殊重要地位。幼儿园课程是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有目的地选择、组织和提供的综合性的、有益的经验。从文化学的角度看,课程是文化的一种形态,文化是课程的源泉,文化对课程具有制约作用,它要求课程既不能无视特定社会文化的制约作用,又不能机械地模拟和重复社会文化。因此,在幼儿园课程中必然体现文化的要求,以实现文化与课程的创新、整合和开放性发展。

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幼儿园课程要从传统性,体验性,综合性,发展性,开放性入手。第一,课程内容应选择文化遗产中大量的方法论知识,其有助于儿童能独立地从事学习、生活和创造,以应对现实社会和未来社会的挑战。第二,课程内容应是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具广泛性、适应性、迁移性的内容,是人类最精粹的文化要素。第三,课程应有一定的难度,让儿童学会发现、体验和理解,体现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阶梯。第四,课程要体现文化的综合性,通过学科的整合,使整个知识体系融会贯通。第五,文化是发展的,知识也是日新月异的,课程随着文化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也应不断嬗变。第六,课程应有助于儿童了解各个社会文化系统的优势和缺陷,用开放的眼光和胸怀对待不同的社会文化系统。

南京师范大学学前课程专家虞永平教授认为,人类必须从自己的深厚的文化积淀中挑选出最优秀的部分,同时也是与个体早期接受能力相一致的部分构成一个“文本”(在不同的群体、民族中,甚至在不同的成人和儿童中具有可理喻性的一套开放的文化体系),这便是我们的课程。如果这些需要塑造的个体是幼儿,那相应的课程便是幼儿园课程。从文化的角度上审视幼儿园课程,那么它应该是最优秀的人类文化,体现的是人类或者是特定群体的文化积累,而不只是个人即刻的首遇的经验,它应该是适应幼儿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幼儿园课程要求反映文化传统,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依据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能背离本民族的文化特质,不能脱离本民族的语言传递文化和知识,不能抛开民族文化的时代烙印传承文化的气质和风格。

三、民族文化教育与幼儿园课程

民族文化是特定一个民族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淀的文明成果,是民族共同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民族文化传统是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系统的凝结,是一种世代相传的精神生活习性和符号系统,是一个民族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晶。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有悠久、独特、深厚的主流文化,又有多姿多彩的地方文化,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宝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孕育了自己特有的精神品格和道德风貌,它有着西方文化没有的特色和优点,是一种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力量之所在,它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光照中华,泽被东亚,历久弥新。文化共根和文化认同是民族意识形成的基础,民族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风俗习惯等文化心理,着民族心灵,对民族的凝聚起着永恒的作用。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也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更是一个民族得以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精神维系,不仅能振奋民族精神,而且还有增强与维护民族团结的作用。它作为现代化追求中流浪者的一种心灵港湾和精神家园,不但能够给他们提供归依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而且能满足其社会成员的文化归属感和稳定感。在全球化的浪潮下,面对外来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冲击,使我们不得不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传承产生一种忧思与紧迫感。在世界各地,春节的舞龙、舞狮、秧歌等游行成为华裔向后代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方式,让身处异国文化氛围中的华夏子孙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世界各地的华裔心怀归根情结竭力以多种方式向子孙传承中国民族文化,培养华裔子孙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情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民族文化教育的漠视。幼儿园课程中的民族文化缺失让我们深感民族危机踅伏。基于对“文化断代危险性”的忧思,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得以传承和弘扬,不致面临被湮没和扭曲的命运,作为人生基础教育的幼儿园必须肩负起民族文化教育的重任。

民族文化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和重要途径。实施民族文化教育,可以传承、弘扬中华多姿多彩的优秀民族文化,让儿童了解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将民族之根深植人心,培养民族意识,涵养民族精神,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条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实施民族文化教育,使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浸润并受益于中国独有的文化情怀,无论对于人的个体成长、群体塑造、社会发展,还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更新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民族文化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要构建一个有效的载体。民族文化课程是民族文化教育的最好载体,只有做到民族文化教育的课程化才能使民族文化教育走向规范、常态,最终促进幼儿发展。当今的幼教界,思想活跃,观念众多。但干教育、做课程,需要对孩子负责,对历史负责,对民族负责。幼儿园民族文化课程保持“生命力”的关键,不是“文本”的建设,而是民族教育精神的复活。一个幼教工作者,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是民族灵魂的塑造者,是民族精神的播种者。我们应当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以自己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冷静、理智地进行分析、过滤,审视中外幼儿教育,树立开放的、进步的民族教育观,以本民族文化为本位,关注多样化的观念,以幼儿发展为本,以和谐发展为本,明辨择善、选粹吸取国内外幼儿教育的典范,充分整合各种科学的教育观念,并注意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有机渗透,将观念的整合作为幼儿园民族文化课程建设的先导。

篇9

【关键词】日本;东北;奴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4-0035-02

自19世纪80年代始至90年代初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最终建立了近代天皇制度,日本国内状况的影响加之吉田松阴类似于“失之东隅,取之桑榆”的对外基本方针的主张影响,使得日本对东北进行了持续不断地侵略。在侵略的过程中,日本人意识到形式上对东北的占领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再加上对朝鲜统治的经验,使其充分认识到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和价值。通过对东北人民实施奴化教育,从而一步步地泯灭他们的家国意识和民族精神,使东北人民彻底臣服于他们的统治,正所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1](P.10)

一、 文化侵略政策的演变

明治维新后,日本在自然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基于国情的分析,决定对外扩张。自日俄战争之后,便与日本结下“不解之缘”的中国东北,仅就土地肥力和气候条件,就足以解决日本的燃眉之急。因此,日本便将东北视为他们的“生命线”,发起对东北的侵略。在基本控制东北之后,日本统治者发现东北人民并未真正认同他们的主张和建设意见,未能达到精神领域的占领。因此决定从教育的层面进行渗透,操控人民思想,塑造傀儡顺民。

鉴于明治时代对朝政策的成功,日本继续沿用之前的愚民政策。到了大正中叶年代,演变为同化(奴化)政策,即通过一定的方式,使人民在无形之中或被迫之下认同日本的价值观念,丧失家国意识和民族精神。与之前的政策相比,程度更深、效果更好。

二、奴化教育的表现

(一)奴化教育方针的制定

作为文化层面的《教育建设大纲》,是日本奴化教育的指导纲领,与日本的军事侵略相比,具有隐蔽性和渗透性。它采取一种相对渐进的方式,消减其民族观念[2](P.19),无形中切断与中国的联系,逐渐日本化,重塑满洲国自由民。大纲内容繁多,以职业化和日语化教育为主。职业化教育具有双重效果,一则训练专业化人才,二则熏陶塑造日本奴隶,为日本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开发满蒙的计划点火助力。日语化教育形式更为直接、手段更为严厉。强迫东北人讲日语,强化日本思维;禁止汉语传播,一经发现便惨遭毒打。

(二)教育内容的改革

根据《教育建设大纲》的要求,为了达到教育制度的根本改变,需要对教育课程类型和教科书内容进行改动。首先是教育课程类型,多以数理知识为主,弱化文科作用,目的在于防止人们思想过于活跃,阻碍日本顺民培养;其次是教材内容的删改,涉及党义部分加以删除,涉及四书礼教等部分加以引用。对于东北学生的地理历史课程中,均未涉及中国二字,突出体现其排外思想和侵占中国的野心。

(三)学制和校数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实施奴化教育,日本人从学制和校数入手,分别予以不同程度的改变。对于学制而言,缩减不同教育水平学生的学习年限,原本相当于小学阶段的课程要求却被推迟到初中阶段,以此类推。对于校数来说,学校的数量也是与日俱减,我们从伪包办下的学校教育来看前后辽宁和黑龙江省的变化幅度,便可探究一二。日人对不同类型学校的削减幅度不同,对于幼儿园、小学重点培养,减少初中,停办高中,废除大学。其目的很显然,对于层级较高的人们来说,思想难以发生较大转变。相反,一旦矛盾激化,这些人群极易成为他们的对立面。而对于幼儿园和小学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建构三观的关键期,对于他们的着力培养,时间和效果都是成正比的,对于培养日本顺民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

(四)亲日份子的培养

1.学校

为了使日本奴化教育得以顺利执行,除了日常教学之外,日人还从学生生活、言行举止进行窥探,稍有思想不端,便横遭惨祸。为顺利地进行窥探,日人从教育的主客体入手。首先是教员,日人专门选派从朝鲜聘请的具有丰富经验的日语教员,他们每日都需到校教学,教学之余还会观察学生们的动态。其次便是学生,日人在学生中收买亲日分子,每月供给金票八十元,以此为诱饵。[1](P.14)这样学生中也存在监视者,学生们不论在教室还是宿舍,都不敢轻易发表自己的言论,以防被隐藏其中的亲日分子告发,遭到惨痛的惩罚。

2.机构

日人在东北除了毁坏、关停许多原有学校之外,也兴建了许多自己的学校。这些学校除招收日本民族学生之外,还招收东北学生,毕业和派遣工作也与日人无异。就日人在长春设立的大同学院而言,招收特定学校的学生应试,毕业后多派往各县或之外担任参事官,他们既拥有派别的背景,又可以他们的主人,去压迫自己的同胞,凶残暴虐。[2](P.18)从性质上来看,早已属于日本人的傀儡。从另一个角度也足以看到日本人在东北实施奴化教育的时效性。

(五)教育机构的人员调整

日本在东北成立了伪教育部,该部门的大臣身兼伪国国务院总理,操纵东北的教育大权,为达到对东北推行奴化教育的统一化,日本人将教学人员和教育机构的配置具体化。这些关键部门的人员均由日人担任,一切事务均由日人亲自去干。在学校里,起用冬烘,不但将青年学生驯化为民,而且排挤走一大部分的青年教员,对于奴化教育的实施来说起到了促进和加强的作用。

(六)兴办童子团

日本为达到长久统治东北,将东北人转化为日本国民,以利用培养的顺民为侵华进程服务。日本通过观察意大利、英国等训练青少年使其为对外战争服务的活动,对其产生的反作用感到惊叹,转而效仿这些国家。于1933年11月5日在吉林省白城洮南正式成立童子团,其后又公布了吉林童子团规则,开始对青少年进行集中训练。通过中国传统的“王道”“仁爱”等封建思想,掩盖日本侵略东北的真实面目,通过宣扬“勤诜罟”来掩饰其强迫青少年进行体力劳动的目的,在道德教育和劳作教育的综合作用下,使东北人民淡化侵略意识、消解民族仇恨。

三、奴化教育影响

(一)泯灭民族意识,挫伤精神世界

在日本奴化教育手段和程度的加强加深下,一些东北人民逐渐朝着日本化发展,丧失了民族意识和家国情怀;随时随地隐藏的日人眼线,牵制和压迫了东北人民的反抗意识,阻碍了民族自强的步伐;文化领域较之军事领域,更多的存在于对精神世界的洗涤与肃清,对于东北人民的精神世界造成了极大的创伤。

(二)破坏教育设施,降低教育水准

自以来,日本对于中国东北的文化渗透与日俱增,不但加紧破坏东北原有学校,而且还兴建了自己的学校。对于教育内容、课程类型等都做了有利于日本侵略东北的改动,最终以中国传统封建思想泯灭东北人民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意识,促成中日协和;对学制年限的调整和课程类型的变更,使原本第一阶段需完成的内容延缓到第二阶段,使原本文理均衡的状态发生倾斜,潜移默化地降低东北人民的智力水平,使得整个教育水准下降,阻碍了东北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三)推行“勤劳奉仕”,阻碍东北经济发展

日本在爆发不久便成立了童子团,通过向其灌输“勤劳奉仕”思想,对其进行劳作教育,用似乎合理的形式隐藏其奴役劳动的行径。经过童子团训练后的成员,逐渐消解了对日本的民族仇恨,加深了对日本的顺从,转身为日人效劳,成为日人侵略东北、侵略全中国的“后备力量的团体”[3](P.72),配合着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经济掠夺,一方面使得东北劳动力数量降低,另一方面促进了日本对东北经济资源的掠夺,阻碍了东北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古人云,“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民族意识决定着一个国家能否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生生不息。日本通过奴化教育,试图潜移默化地消解东北人对日本的民族仇恨,重新构建一种中日协和的民族情谊。在这个盛行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用理性的思维去面对这种思潮带给我们的每一次考验。通过日本的奴化教育,我们也更加清楚地看到了教育、思想在一个国家中的重要性,也应该不断加强对于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普及、对于中国民族精神的传承,不断地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宗亮东.三年来日本在东北文化侵略与奴化教育 [N].文化与教育,1934-08-10.

篇10

[关键词]日本;文化根源;民族精神

一、引言

《日本沉没》是一部由靠谡嫠玫佳荩日本著名组合SMAP成员草剪刚和当红女星柴崎幸主演,斥资20亿日元打造的日本灾难大片,是日本电影史上投资最大的一部电影。该电影改编自小松左京的著名畅销书《日本沉没》。1973年出版的《日本沉没》,创下了上、下集400万册的销售纪录,成为当年日本第一畅销书,并于翌年荣获第27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和第5届日本科幻文学星云奖。该书于当年被黑泽明的弟子森谷司搬上银幕一次,投资5亿日元,堪成当时的超级大制作,而且吸引了650万余名观众,票房收入高达40亿日元,在当年掀起了一股“日本沉没”热潮。此次东宝电影公司和TBS电视台携手合作,在特技、场景、画面等方面进行了巨大的改进。拍摄动画与计算机游戏出身的导演靠谡嫠茫将8级大地震、海底火山爆发、海啸等恐怖灾难场面搬上银屏,重现银幕奇观。影片中出现的火山爆发、地震、海啸、地裂等灾难场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国际空间站后面看到的地球,从高空俯瞰烟熏火燎的日本列岛,给人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影片中所有的置景都非常逼真,体现了日本人一贯的认真作风。

电影讲述的是地质学家研究发现由于地壳变化。整个日本将在380余天后沉入海底,日本政府想办法化解这场前所未见危机的故事。电影中一次次的灾难危机,一次次的奇迹出现,无不让观众精神紧绷,甚至是发自内心的震撼。到底是什么造就影片中奇迹的出现,也是笔者写此篇感想的主要缘由。本篇文章以电影的不同场景为依托,从不同角度透视奇迹背后的民族文化特点,以求得读者的共鸣。

二、影片展示了日本文化特点

1 日本文化崇尚细心、坚韧、牺牲的意志品质

影片没有直接提及“坚韧”,“坚韧”和“牺牲”等字眼,但是故事中每个人的艰辛付出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通过欣赏这部电影,我们会自然地把这三个词组和日本文化联系在一起。

影片中我们知道田所雄介博士是一位地球物理学家,他直觉地认为,根据地震的观测数据,日本列岛将会有灾害发生,于是他便展开了调查。他与深海潜水艇驾驶员小野寺俊夫、结城达及助手幸长信彦助理教授一同乘坐潜水--艇到达伊豆冲海底,发现在海底七千米深的日本海沟出现异常的龟裂与乱泥流。田所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后,他确信将会有灾难发生,并得出惟一的一个结论,那就是日本列岛历来最坏的情况――338.54天内的地壳变动将导致大部分的陆地下沉到海中。从这一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人骨子里所透露的责任感,对于自己确定的事情会不顾一切艰难险阻去解决。如果没有他们这样的品质,也就不会有后面奇迹的出现。在进行实地考察的情节中他们冒着风险,克服重重困难。之后田所对数据的细心分析以及得出的“338.54'’这一数据,深刻体现了日本人做事的细心和坚韧。

2 日本文化中充满了浓厚的集团意识

随后,日本列岛上发生了新干线工程被迫停工、高速公路大桥垮塌等事故,各地火山活动频繁、地震不断。为此,日本政府秘密召开了专家听证会,会上发出了日本即将沉没的警报。将信将疑的政府部门立即制定了紧急应对状态的“D-1”计划,展开了绝密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以及“京都大地震”和“东京大地震”的发生,日本面临沉没的事实越来越明朗化,日本政府不得不在“D-1”计划的基础上制定了旨在拯救日本民族的“D-2”计划,即:将日本国民及资产转移到海外的方案。当日本沉没的消息公开时,国际社会立即展开了救援活动,然而事态的发展正在以大大超出当初田所所估计的速度进行。各地相继发生巨大的地震,几乎停止了活动的休眠火山开始活跃起来。在已经被撕裂成碎块的日本列岛中,在以山本首相以及田所前妻鹰森长官为代表的日本政府官员的支持下,D计划被拼命地推展。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政府部门不断采取新的措施应对这些危机。在拯救日本的过程中。每个人表现出的积极性和求存意识,让他们更加团结。

3 日本文化中的大民族意识

最后的时刻终于到来,因为大规模的地壳变动,巨大的海啸冲人陆地,富士山的火山爆发将使日本列岛完全沉没。为了挽救尚未逃离的8000多国民的生命,田所率领助手实施海底爆破计划,炸裂海底岩块以阻止整个陆地被地壳变动的巨大牵引力拉人海底。在结诚达英勇献身后,领航员小野寺俊夫在一位女救援人员阿部玲子的影响下放弃了逃亡英国的计划,毅然决然开着只能潜水2000多米的舰艇创造了奇迹,潜入深海4000多米引爆核弹,炸断了正在下沉的板块,从而拯救了正在下沉的日本,而自己也壮烈牺牲。日本创造了奇迹,又一次在废墟中重建,新的生活得以继续延续。在这一感人的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人在关键时刻的民族精神,为了民族的生存而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当然小野寺俊夫做出最后的决定也是一个让观众开始难以预料的,他逃亡英国的计划就这样为拯救整个民族而放弃,这其中除了民族意识同时也体现他们对于爱情的坚贞。如果没有阿部玲子对他深刻的感情,也许有的事情就可以左右他的决定。影片从不同的程度反映出日本人的大民族意识,表现出他们对于民族的热爱。

三、日本文化独特的民族精神根源

孟德斯鸠认为“一个国家土地优良人民就自然地产生依赖性。”“土地贫瘠,使人勤奋、俭朴、耐劳、勇敢和适宜战争;土地所不能给与的东西,他们不得不以人力去获得。”由于日本山多地少,资源匮乏,缺少依赖感的生存环境,使日本人民意识到:他们赖以生存的这个岛上的自然环境与生存条件是靠不住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可能发生危机,为了不使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就必须加倍地努力劳作,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并把它积累起来,以此来增强抵御灾害与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这种意识,造就了日本人民勤劳认真、细心的优秀品格。日本人都是以一种近乎宗教般的虔诚,一种追求艺术完美的认真态度对待生活的。这种虔诚的认真态度创造出了风靡世界的高质量产品。日本在极短的时间内奇迹般地发展起来,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这是同日本人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分不开的。这一点正好与影片中不断出现的奇迹吻合。日本火山、地震、台风等灾害频繁,但多灾多难并没有摧毁日本人的民族心理,相反频繁的台风、地震使得日本人习惯于接受大自然的灾难,并且养成一种坚韧的耐力。这就是日本人特有的台风、地震心理。由于具备了这种心理,使得日本人在每次巨大的灾难过后都能比较快地从灾难的阴影中走出,并重新开始建设。日本民族的顽强、坚韧、自强不息,赢得了世界的肯定。频繁的灾难同时也赋 予日本民族牺牲精神,只有民众富有牺牲精神,国家才能有效地推行其一系列的现代化改革政策。正如影片中不断的灾难迫使日本政府不断尝试新的拯救方案。

日本是个岛国,由三千多个小岛组成。全国山多平地少,几支大山脉和中部断层把日本分成许多分散的小地块和盆地。这种分散孤立的自然条件客观上要求人们在生产和生活方面进行合作,否则将难以生存和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日本人养成集团思想。日本是个自然灾害多发国家,为了抵御自然灾害,保护生活环境,人们需要发挥群体的力量来战胜自然灾害。日本岛孤悬海中,粮食不足,资源贫乏,存在严重的生存危机,个人也只有依靠集体,才能谋求出路,严酷的生存环境使人们结成坚强的集体。在与恶劣环境的长期斗争中。人们渐渐认识到集团力量的巨大作用,同时也培养了人们从事集团活动的习惯,并且产生了依赖集团的归属感。日本单一的大和民族、统一的文字语言、稳定的政治形态,使得日本人的民族认同感、文化归属感比较强。这是日本人产生强烈的集体主义、民族主义情绪的重要基础。日本是岛国,生存环境极其恶劣,日本要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很困难的,日本人有着深刻的危机意识,在与中心文化的接触中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和内聚力。受海洋影响,日本民族形成了突出的进取、开放的性格,产生了日本向外学习的动力。同时我们都知道日本以樱花为国花。有人说,日本人就像樱花,单个花朵并不起眼,而满树盛开时,就非常好看。樱花体现了日本人的集团精神,而这也正是日本突出的民族性格。

四、由日本民族文化引发的思考

电影通过各种艺术手段,通过对时间与空间的压缩与整理,在两个小时的时间内完整地再现了一个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高度浓缩的民族文化的精华。日本民族文化的精华在这部《日本沉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欣赏这部电影我们知道,日本民族精神的独特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地理环境的影响。特殊的地理环境让日本民族形成强烈的生存危机意识,激励着整个民族不断发展,使得日本在短时间内跻身于全球科技经济的前列。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我们中华大民族是否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争取更好的发展呢?我相信我们有这样的实力。影片中的台词“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同样也是当今我们要立足世界的警句。尽管中国近些年发展迅速,不断壮大。但是我们必须具备忧患意识才能不断前进。不管在什么时候,我们要发扬我们强大的团队力量,具备坚忍不拔、认真谨慎的态度,强烈的民族意识,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一个国家的兴亡靠的是众人的力量,只有齐心协力。才能不断打破记录,创造奇迹,成功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尤其在当今金融危机时刻,我们不可有懈怠的想法,而应该更积极地采取措施去应对暂时的困难,团结起来共同战胜金融风暴,建设美好的家园。

在新的时期中国要实现崛起,需要的正是创造奇迹精神,只有把自己“推向悬崖”,在“跌落悬崖”还是“展翅高飞”中抉择,才能助长我们的冒险精神,才能激发我们的斗志,才能创造经济奇迹,社会建设奇迹。才能成功战胜强大的对手,成功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欣赏过《日本沉没》数月,萦绕在耳边挥之不去的仍然是那句“站在悬崖边上才能展翅高飞”,是的,不正是这种置于死地而后生的民族精神使日本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巨人”吗?

[参考文献]

[1]龚道贵,地理环境与日本民族精神[J],黑河学刊,2008(05),

[2]王焕丽,日本文化的国际化走向及其民族根[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