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8: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对艺术喜爱的儿童日益增多,艺术教育也受到高度重视。培养艺术能力是对儿童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重点应包括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和反思与评价这三个关键方面的内容,要把三者融为一体进行考虑,对儿童艺术能力的培养,通过深入挖掘三个方面对儿童艺术教育的影响,来提高儿童艺术教育教学的水平。
关键词:
艺术能力;儿童;艺术教育
艺术能力对儿童良好品格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对儿童进行艺术教育受到高度重视。培养艺术能力是对儿童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艺术教育的关键。笔者结合儿童艺术教育实践,就培养儿童的艺术能力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加深对艺术能力内涵和要素的理解
艺术能力是人们对艺术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是精神世界与现实社会相结合的产物,是人们在掌握艺术知识的基础上,并对其吸收改造融入自己的思想,而形成的一种能力。体验与感知、表现与创造和评价与反思是构成艺术能力的三要素,这三个方面互相依托、互相渗透、相辅相成,艺术能力是人的一种内在潜能。所以,加深对艺术能力内涵的理解,能更好地把握和运用儿童艺术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要培养儿童的艺术能力就需要从这三个要素入手,才能提高儿童的综合艺术能力。要培养儿童的艺术能力,就要掌握艺术能力的组成要素。一体验与感知。体验与感知,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和过程。对艺术的感知是人们对艺术最初的一种体验,它是对事物的初步认识和了解,伴随认识的加深,人们就能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体验与感知两者互相影响、密不可分。体验与感知首先是对事物的外部特征的直观形象的认识与感受,在此过程中,是儿童各种感官对事物的认识。然后是通过其他因素的参与,经过深入的整合和思考形成一种独立的、内化的思想,这一过程就是体验。二表现与创造。表现与创造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高级阶段,人们通过对事物的接触与观察从而形成感知,再经过进一步吸收消化,完成体验过程,最后形成自己的独立思想和意识,这样的意识经过自己判断思考,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进行完善与超越,最后用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就形成艺术作品。表现与创造是在体验与感知的基础上,经过理性的批判分析最后形成的。三是评价与反思。评价与反思是人们对体验与感知、表现与创造这两个过程进行不断的回顾与理解,对隐藏在体验与感知、表现与创造背后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了解哪些是积极的有利因素,能对艺术能力的培养起促进作用,哪些是负面的不利因素,会限制儿童艺术能力的发挥形养成,以及每一要素或过程会产生什么影响或结果都要清楚。评价与反思是对体验与感知、表现与创造更多追问、思考,正是通过不断的反思才使得体验与感知、表现与创造过程不断得到完善。
二、提高儿童艺术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艺术能力的培养,对儿童的学习与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它能够陶冶和升华儿童的心灵,培养儿童形成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首先,它能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让儿童从小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能让学生学会辨别善恶美丑、学会取舍,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能够学会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儿童阶段是其身心发育发展最佳时期,此时对儿童进行正确的审美引导,能有效减少不良因素对其思想品质的影响。让儿童懂得理解生活、欣赏生活和享受生活。二是能让儿童养成良好心态。通过培养儿童的艺术能力,能让儿童养成良好的心态,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能够消除消极情绪影响,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良好的心态能够使儿童快乐成长,提高其应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有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能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丰富自己的情感,学会理智思考。三是发展儿童思维,激发儿童的创新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能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对于儿童的文化学习也到头重要,通过提升创新能力,让儿童能以更加科学的方法去学习知识,丰富和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激发儿童的创新灵感。
三、培养儿童艺术能力教育的启示
(一)在儿童艺术教育时注重加强文化教育
体验与感知是儿童认识世界的第一步,也是儿童艺术教育的关键步步骤,在儿童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儿童艺术教育的综合性体验与感知。进行综合性感知与体验主要是指对儿童艺术教育和文化教育之间以及艺术教育和非文化教育之间进行综合性体验与感知。艺术教育和文化教育的综合性体验与感知是指对儿童的艺术教育要和文化课教育采取综合学习,在进行艺术教育教学中,要重视把艺术和文化课进行融合,将儿童的艺术能力培养融入到文化课的学习中,能提高文化课教学的有效性。在文化课学习中,也要顺应儿童对艺术感知与体验的需要,促进儿童体验与感知不断突破自身的限制,使对儿童的艺术教育不断改进和完善。
(二)合理选择和引导儿童对艺术语言学习
培养儿童的表现与创造能力,需要儿童把艺术知识加以吸收消化后,并融会贯通形成儿童自身的内在文化。在表现与创造这个阶段的学习中,虽然要求儿童掌握美术、舞蹈、音乐等多种艺术语言,但不是每一种艺术语言都能提高儿童的表现与创造能力。有些艺术语言由于使用不当,会对儿童的表现与创造能力的提高产生一定的反作用。
(三)积极引导儿童对艺术作品反思与评价
在儿童艺术教育教学中,对儿童艺术能力的评价与反思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儿童看到一件漂亮的艺术品时,由于儿童的单纯与率真常常会表现出一种特殊的表情、肢体动作或者脱口而说出赞美之词,这些表现都是儿童艺术能力的重要体现。对儿童艺术教育并不能仅限于此。在这个时候,教师应当引导儿童对艺术作品进行积极评论与反思,要让儿童知道这些艺术品好在哪里,什么地方与众不同,哪些特点和地方吸引了你,要引导儿童对艺术品做出评价,这就是不但要让儿童“知其然”而且还要让儿童“知其所以然”。
总之,要培养儿童的艺术能力,首先就需要教师提高对儿童培养艺术能力的重要性的认识,深入理解艺术能力的内涵,掌握艺术能力的三个要素,在艺术教育中注重与文化教育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和反思,以此来全面综合培养儿童的艺术能力。
作者:何立健 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五化镇总校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当代艺术中学美术教育融合
一、对当代艺术的基本分析
1.当代艺术的概念
笔者经过研究相关的资料,对当代艺术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当代艺术主要指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其对艺术元素有丰富的理解和多种表达形式。在时间上,当代艺术是当下时代的艺术,是一种具备现代精神的艺术。
2.当代艺术的特征
(1)艺术语言的创新
在以往文化艺术发展的历程中,人们运用传统的审美法则对于艺术语言的描述比较单一。当代艺术能够突破传统艺术的限制,有效创新艺术造型,艺术表达形式也越发多样。与传统艺术相比,当代艺术更能凸显创作者的理念。创作者充分应用各种艺术材料、艺术媒介和环境因素等,实现对艺术语言的不断创新,使艺术的表达形式丰富多彩,让人们可以认识当代艺术的具体特征。(2)表达内容更趋生活化艺术源于生活。近年来,我国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内容更趋向于记录人们的真实生活。当代艺术将传统的艺术元素与现代的艺术题材相结合,能够有效拉近实际生活与艺术之间的距离,使艺术更好地为人们所理解。可以看到,有些艺术家会以实际生活中的日常用品为原料,经过加工和艺术创作,展现人们真实的生活状况,以艺术的表现形式提高人们对生活的关注度。这种形式可以引起人们的反思,使当代艺术的价值更加深刻。(3)艺术表现形式不够确定艺术的概念比较抽象,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艺术的认识具有较大差异,这让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人们对当代艺术的创作形式不再有严格的要求,对创作技巧也不局限于传统的方式。综观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可以看到,不同艺术家的表现形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当代艺术更加个性化,能够展现不同的风格,人们从中也可以更多地了解艺术创作者传达的理念。此外,在艺术种类划分方面,当代艺术也表现出更大的不确定性,各艺术类别之间的划分更加模糊,很多艺术类别之间往往存在交叉的现象。
二、当代艺术与中学美术教育融合的价值
教育事业势必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尽可能地完成人们的预期。在中学美术教育中融入当代艺术具有一定的价值,不论是对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还是对文化艺术的传承,都可起到显著的作用。
1.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当代艺术
笔者分析我国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发现,目前在一些学校,美术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不够新颖,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种教学形式难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提升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难以达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今天,素质教育获得较大发展,教育者对美术课堂教学更加重视。教师将当代艺术与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融合,可以培养学生对当代艺术的学习兴趣,也能够通过相关美术知识的教学,逐渐引导学生对当代艺术的内容及相关作品产生新的认识。在这些艺术作品的影响下,学生的艺术创作理念、审美观念也会发生改变,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当代艺术。
2.充分调动学生对艺术的学习兴趣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使教育者认识到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美术是艺术的组成部分之一,学生对此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可以为他们学习能力的提升带来较大的帮助。当代艺术与中学美术教育的结合,有助于美术教师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掌握美术知识,以多种新型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主观能动性,继而为中学美术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新型的艺术人才。
3.提高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由当代艺术的特征可以看出,当代艺术具备不确定性,艺术语言和表达形式多样,将其与中学美术教育结合,有利于学生采用多种丰富的形式,创造更加多元化的艺术作品。当代艺术作品的独特表现形式,能够实现对学生思维的拓展和想象力的培养,继而可以强化学生的艺术创作创新能力。长此以往,学生从当代艺术作品中汲取更多创新性的艺术元素,有助于提升中学美术教学效果。
三、当代艺术与中学美术教育融合的原则
中学美术教育的内容与当代艺术存在一定的差异,两者的融合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够充分发挥教学价值,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文化艺术的传承奠定基础。
1.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原则
教育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将当代艺术与中学美术教育有效融合,旨在提高学生对美术的掌握程度,提高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力。新课程改革提出,教育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两者的融合必须以贴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基本原则。教师必须充分考虑中学生对各种当代艺术作品及其价值理念的接受程度,提高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度。只有这样,才可以选择更加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2.直观性原则
艺术是一种较为抽象的概念,人们对艺术的理解有所不同。在中学美术教育中融入当代艺术,可以引导学生对各类艺术形式产生直观的感受。在教师的辅导下,学生可以对艺术形象有新的认识。教师可以直接给学生展示一些当代艺术作品,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感受,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也可以引导学生对当代艺术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3.积极的引导性原则
在当代艺术与中学美术教育的融合中,教学内容应体现教育的价值,教师应带领学生从更多不同的角度认识社会,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在这种原则的引导下,当代艺术融入中学美术教育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方式,将更能突出其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当代艺术中反映社会现象的艺术作品,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辨别周围的事物,更加深入地理解生活。
四、当代艺术与中学美术教育融合的教学模式研究
1.艺术作品的赏析与兴趣培养
在美术教育中,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在当代艺术与中学美术教育融合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赏析和探究艺术作品,借助各种问题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如,一些著名艺术创作者在创作的艺术作品中,运用了“重复”创作的手法,教师便可以结合我国古代的艺术形象——秦始皇陵兵马俑为学生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重复”创作手法。之后,教师让学生对此展开讨论与分析,并借助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当代艺术作品对材料的选择与应用,从而逐渐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学习兴趣。
2.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意识
我国中学美术教育,旨在带领学生对美术作品有更多的认识与了解,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创作意识。现阶段,在中学美术教育中融入当代艺术,能使学生对艺术产生更多新的认识,逐渐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意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美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临摹一些当代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根据自身的理解,创作出个性化的艺术作品,从而促进学生艺术综合素养的提升。
3.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美术教学
当代艺术给人们带来的视觉体验与传统艺术有所不同。当代艺术与中学美术教育的融合,可以采用视觉化、交互式的教学模式。美术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美术教学,为学生播放丰富的当代艺术作品,不断地拓展学生对艺术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挖掘他们的创作潜力与灵感,为我国美术教育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打好基础。
篇3
关键词:美术教育;审美能力;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6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7)03―0204―02
一、审美教育与美术教育的关系
审美教育,是以美为对象,通过审美活动和审美实践有意识地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以形成人正确的审美观;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认为“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是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审美教育的含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是指人生的教育,是为了培养人正确理解、评价、创造生活中和艺术中美好、崇高的事物方面的能力,并使这种能力日臻完善而采取的一整套措施,即人生的最高境界的追求与构建,属于世界观教育。狭义的是指艺术教育,即通过各种艺术形象,深刻地打动人们的灵魂,对人们的心灵、行为和语言等施以影响的教育。
审美教与美术教育,看起来只有一字之差,甚至都可以简称为“美育”具体而言,审美教育主要培养人的审美态度,而所谓审美态度,就是对美术作品采取一种无功利,超利害的观赏态度。因而,审美教育兼具艺术(如美术、音乐、舞蹈等)教育、情感教育的色彩,又可以是应用美学理论的教学实践,既要符合美的规律。又要遵守教育规律。美术教育则专指美术教育中美术门类的教育,注重技能训练、鉴赏能力和审美趣味的培养。审美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高尚的人格和审美趣味,只有具备二者的人才能谈得上全面发展。美术教育,它包括审美形态、美感教育及艺术创造力的培养。审美形态教育主要是培养人们对自然中千变万化的美的形态和结构的鉴赏!识辨能力,它侧重于对象之客观形态的描述和认识。审美教育主要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包括感觉、知觉、情感、想象、理解诸心理能力的提高和相互协调,最终落实为某种敏锐的审美知觉、对美的欣赏和创造力,完善审美心理素质,具有主动的创造精神和艺术创造能力。这是现代美术教育的基本特征。美术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具有健全成熟的审美心理素质和心理结构,具有高度创造能力的人才,这也反映了现代美术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美术教育中的审美能力的重要意义
审美教育应当作为美术教育的首要任务。审美教育和艺术素养的教育对于易受感染的、尚未定型的性格的形成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对美术教学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我国现在的美术教育,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教学研究和实践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整体上还存在传统的教学观念,这种“纯绘画性”的教育观念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它从根本上把丰富性、多样性、综合性的美术教育,等同于一种单一性的艺术训练,忽视了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这种观念支配下,美术教育必然会丧失其独立品性,而仅仅成为某种艺术技巧教育,而未能发挥和实现美术教育的真正功能和价值意义。
审美教育是美术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美术施教者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审美教育的因素,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确立审美教育的原则方法,把审美教育与教学活动有机地溶为一体,将审美教育纳入全方位塑造和培养具有良好素质修养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合格人才中来。加强审美教育能引导人求“真”向“善”为“美”。审美教育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它的基本价值在于满足和提高人的审美需要,完善人的精神面貌,使人的审美生活成为可能。审美素质作为一种国民素质,是一个比文化、道德等素质更高、更综合的文明进步的标志。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具有专业文化知识,有崇高理想和健全体魄,富于创造精神和相当审美素养的新型人才。审美教育和美术教育的意义就在于担此重任。
三、美术教育中的审美能力培养的主要路径
在全面构建国民素质教育体系的今天,审美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在发生极大的改变,审美教育实施的途径亦日趋多层次和多元化。
(一)审美“理解力”的培养
审美理解能力,就是在感受的基础上,把握自然事物的本质或艺术作品的内容意义的能力。审美理解能力不是生而具有的,它是有意识的教育和无意识的文化熏陶的结果。它既要求受教育者对自然和艺术的大量感性接触,又要求他有广博的学识和丰厚的生活底蕴。培养这种能力,首先要使用一般的教育方式达到对一般知识的掌握;其次要用特殊方法达到对形式中之意味的理解。这两种教育方法可使学生理解各类艺术的表现技巧,理解典故和各种符号的象征意义,理解各种哲学思想和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
审美“理解力”的培养是一种全面的教育,这种教育大致可以从两方而进行:一方面,运用一般教育方法达到一般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运用特殊方法达到对形式中之意味的理解。第一种教育主要达到对各种艺术的表现技巧的理解;对典故和各种符号象征意义的理解;对各个民族的深层意识、哲学思想和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的理解。这两种理解力要可以通过记忆、背诵、学习、观察掌握。运用特殊教育方法达到的理解,是对形式中暗含的特殊意味的直观性理解,要培养审美主体的这种理解力,必须采取特殊教育方法,而其中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引导审美主体打破日常生活中仅仅把事物形式作为认识标签,从而迅速把它归于某一种类之中的思考习惯和分类标准,树立以自己体验和理解的内在情感模式对其分类的审美分类标准。要想获得审美理解力,关键的第一步是克服理想性思维所铺设的习惯轨道的制约,转而去把握住整体形象以及整体中部分与部分的关系,并继而用想象力和情感去统摄这个对象,达到审美理解。
(二)确立审美知觉在美术教育中核心地位
审美教育主要运用审美知觉原理进行。知觉是对事物各不同特征如形状、色彩、光线、空间、张力等要素组成的完整形象的整体性把握,主要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直觉力、禀赋力。审美知觉就是艺术知觉,它既是审美活动得以建立的基础,也是导向审美想象、审美认识、审美愉悦及审美创造的桥梁。美术教育的理念应是以学习绘画为媒介、以审美知觉的开发为核心、以创造力培养为最终目标的视觉训练。将审美感知能力作为美术教育的核心就意味着必须基于视觉的生理―心理机制去建立其基本的思维方式及其教育方法;进而意味着由这种方法所导致的每一个教育环节、步骤和手段都应体现为一种既能与主体思维方式相统一,又可表现为某一环节与步骤之思想的最有效的视觉化方式;最终意味着美术教育从技术能力训练向视觉思维能力培养的全面转型。
(三)培养审美主体的再创造能力
首先,是要让审美主体具有审美自由的观念和心态,认识到艺术作为审美自由高级形式的人类劳动特征,从而具有自由创造的审美意识:其次,激发审美主体的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审美情感,要不拘于一般教学原理的求异、质疑、想象的“创造性”三部曲,而认识到创造性审美情感超越日常生活的即时性和偶然性的性质,使审美主体的艺术想象在大量的基础性感知和丰富的经验基础上形成灵感:最后,要教育学生具有超越意识,即艺术审美对于现实生活的超越。
(四)教会审美表述的方法
审美表述,是建立在历史、文化、民族、环境、政治、经济、宗教、时代及专业修养、语言运用等多方面知识上的一种综合能力。是否能对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做出高级的欣赏和全面的评价,往往就取决于这种综合能力的高低。要全面准确地评价一幅美术作品,对学生来说是困难的。可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局部到整体,由一个画种到多个画种的原则来进行表述的训练。可以从单一的技巧上来表述,可以从单纯的造型上来表述,也可以专表述线条或色彩。同时,还可以结合教学进度让学生表述。即现在学什么就锻炼表述什么。如学生正在进行色彩研究,就可尝试对美术作品进行色彩分析的表述。当学生对多个画种有了一定的了解时,就可以对各种画种的美术作品做出一定的审美评价。只要把握住审美表述能力训练的原则,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审美和表述能力,还有助于专业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袁宝林主编.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刘克俊.美术教育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0(1).
篇4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教师隐喻;角色;形象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1)07/08-0056-04
一、前言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园教师观念是其对自身未来职业的深层认识。这种认识受到个体受教育经历尤其是大学阶段学习经历的影响,并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教学实践。然而,在现实的幼儿园教师职前教育中,教师一般不注意学生已有的受教育经历。只是单方面地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理论和方法。这些单方面“灌输”的理论和方法大多是外在的知识,如何内化到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去很值得思考。教师有必要通过一定的策略与方法,了解学生已有的受教育经历,据此开展专业的职前教育。
如果能够激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其所受到的幼儿教育的回忆,进而了解他们对当前幼儿园教师的认识,将有助于促使他们反思幼儿园教师的角色,这种反思有利于深化对幼儿园教师的认识。
隐喻又称“暗喻”。是指用一种事物暗示另一种事物,它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教师隐喻,即对教师角色的暗示。教师隐喻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能够唤起人们强烈的情感体验和想象。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回忆其幼时的幼儿园教师形象以及展示当下理想的幼儿园教师形象,有利于他们深刻理解幼儿园教师角色定位。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H学院和Y学院(H学院为地方本科院校,Y学院为民办本科院校)128名学前教育专业大二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H学院本科生40人,Y学院高职生88人。
调查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幼时幼儿园教师的理解,一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当前理想幼儿园教师形象的理解。研究者分别要求学生从10个有关幼儿园教师的隐喻(妈妈、导演、保姆、警察、艺术家、多面手、教书匠、孩子王、园丁、演员)中选择(多项选择)符合自身不同阶段理解的幼儿园教师形象。如果认为以上10个隐喻还不足以反映幼儿园教师形象,可以提出其他隐喻作补充,并对自己补充的隐喻作出解释。
本研究的调查部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共向128名学生发放了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12份。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早年接受幼儿教育情况
接受调查的学生早年大都接受过1~3年的幼儿教育,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学生接受幼儿教育的时间明显偏少。具体情况见表1。
2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幼时幼儿园教师形象的理解
调查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幼时幼儿园教师形象最普遍的理解是教书匠和保姆,其次是园丁、孩子王、妈妈,详见表2。
我在上幼儿园时,老师给我的印象就是:负责看管孩子,教我们认一些字,每天重复做这些事。(D学生)
我上幼儿园时,老师基本上不教我们儿歌、游戏等,表情僵硬,每次上课要我们坐正,双手背在身后,不许动,这样的姿势常常被要求持续十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很多时候,她写满满一黑板的字,让我们不停地抄写。(T学生)
选择“保姆”是因为农村家长需要下地干活,没时间照看孩子,我们都是被迫送进幼儿园的。那时,如果家里有人照看,小孩就不用上幼儿园;选择“教书匠”是因为幼儿园老师只教我们认识数字和汉字,感觉和上小学学知识没有什么区别。(W学生)
以上访谈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被调查学生幼时的幼儿园教师大多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幼儿园教师形象主要是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形象,因为接受调查的112名学生中有92名来自农村,这类“不太专业”的幼儿园教师形象更多的是反映了农村幼儿教育的状况。
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幼时对幼儿园教师形象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城市学生的选择情况是:园丁(50%)、艺术家(40%)、保姆(40%)、妈妈(35%)、教书匠(35%)、孩子王(25%)、多面手(25%)、导演(25%)、演员(20%)。对比和分析农村及城市学生的选择可以推断出,城市幼儿园教师比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角色更多元化,也更具备教师的专业特性。
3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当前理想的幼儿园教师形象的理解
调查显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当前理想的幼儿园教师形象隐喻的选择排在前五位的是妈妈、孩子王、多面手、艺术家和导演。进一步访谈发现,富有爱心是学生们最看重的幼儿园教师基本素养,能够和孩子打成一片,具有多方面的技能,能够艺术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孩子游戏等素养也很受重视,具体情况见表3。
在对理想幼儿园教师形象隐喻的选择中,学生平均选择了5个。这反映了学生普遍认为幼儿园教师应肩负多重角色。L学生这样解释自己的选择:
我理想中的幼儿园教师比较完美,有妈妈的温暖,能很好地组织孩子们游戏,有警察的勇敢与智谋,有艺术家的绘画、唱歌技能,能够解决各种矛盾,有很好的教书育人能力,有与孩子同玩同乐的激情、活力,更有善于表演的能力……理想中的幼儿园教师是完美的,是最受幼儿喜欢的偶像。
4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创的幼儿园教师隐喻
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创的幼儿园教师隐喻中,涉及幼时幼儿园教师形象的有20个,涉及当下理想幼儿园教师形象的有39个,具体情况见表4。
通过表4不难看出,学生们当下理想的幼儿园教师形象比其幼时幼儿园教师形象更为丰富。总体而言,自创的幼儿园教师隐喻反映了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的一些素养,如应该具备与孩子做朋友的心态,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等。通过比较可知,有的自创隐喻与问卷中的10个隐喻相关,有的则体现了学生对幼儿园教师形象的独特表达。例如,一位学生提出了“大哥哥”的幼儿园教师隐喻,并作了如下解释:“大哥哥能给孩子以男性的坚强和力量,小孩子更喜欢和既亲切又‘厉害’的大哥哥一起游戏、学习。”
又如,Y同学这样写道:
我理想中的幼儿园教师应该首先像每个孩子的妈妈一样,对待孩子和蔼可亲,然后,要像导演一样,给小朋友分配不同的角色,有时又要像一个演员,扮演小朋友喜欢的角色。幼儿园教师要多才多艺,吸引小朋友的注意,才会让课堂气氛活跃。幼儿园教师还是保姆,要照顾小朋友的吃住,尤其是小朋友的安全,还要能像孩子王一样,带领小朋友做游戏,充分融入小朋友当中。
类似的隐喻创作,不仅体现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园教师观,也拓展了我们对幼儿园教师形象的认识。
四、相关思考
1 学生对幼儿园教师隐喻的不同解释
笔者在问卷中呈现了10个有关幼儿园教师形象的隐喻,具体如下。
妈妈:对幼儿关爱;导演:组织幼儿开展各项活动;保姆:对幼儿进行看护和照顾;警察:维持课堂纪律,批评违规幼儿;艺术家:懂得幼儿教学规律,具有教学技巧;多面手:具有各方面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可以承担各种教学任务;教书匠:教授知识;孩子王:具有童心,能和孩子打成一片;园丁:培养花朵,具有奉献精神;演员:具有形象、逼真的表演能力。
分析学生的选择及其解释,笔者发现,对于以上隐喻,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如选“艺术家”的绝大多数学生将其解释为:教师应具有音乐、绘画、舞蹈等方面的艺术才能。仅有极少数学生作出类似研究者的解释:
幼儿园教师应该像一个艺术家,刚进幼儿园的小朋友对陌生事物充满了好奇,这时需要一个艺术家般的老师为小朋友们的提问作出解释。这种解释不能太复杂,应简单形象生动。艺术家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能想出很多办法教育孩子,所以理想的教师是艺术家。
多数学生将“艺术家”理解为教师应具备音乐、绘画、舞蹈等方面的艺术技能,实际上可以划归到“多面手”的解释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多面手”是学生当下理想的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形象。
2 本研究对幼儿园教师教育的启示
篇5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美术教学;欣赏能力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人才的培养,而艺术的教育则是对人的人格心智培养和创造精神的凝练。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以适应新的知识、信息和经济时代的要求。这种人才在人格素质上应具备高知识、高能力、高情感和能合作、能交际、能转变;在智能构成上就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讲的:“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人至少具有七种智能形式: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用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交际智能。”这些智能在人的行为表现上就是信息接受处理,语言表达交流,思维分析推理,空间模式运用,对人的理解与合作,认识自我的内心世界,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创造价值和服务于社会的能力。
一、美术欣赏教学的任务和作用
美术欣赏教学培养的是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培养首先是从欣赏能力开始的。“物发于外而情动于中”,人们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有所感知是普遍的心理现象,但对艺术美的感知却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通过后天的教育培养方能具备。特殊教育的美术欣赏教学就是结合聋哑人语言有障碍、全凭直观感知世界的特点,直接以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精华为学习对象,通过感性直观和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手段,把抽象的艺术理论与爱国主义、人道主义等思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融于对具体作品的分析讲解之中,使学生不仅掌握了对艺术知识及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并且在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对照中,能够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充分调动起来,达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高度结合。通过多次具体的艺术欣赏,学生们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中外艺术史上优秀的思想传统与艺术传统 。
二、培养特殊教育学校美术教学中学生欣赏能力的策略
1、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化大为小、逐步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对于听障学生来说,尤其是在人体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手足无措,“照猫画虎”的现象,人体解剖学对于这些听障学生来说更如“天书”一般,常常是对着模特画他们心中的“人”。基于这种现象,任课教师应该采取局部突破,由简到繁,即先让听障学生理解四肢的形体结构、形状、体积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并加强小幅速写的训练,使之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所初步的理解和认识;然后是较难的手和脚,采用由“内”向“外”地认识人的形体、骨骼,肌肉形状和生长特点,手和脚的特殊形状,应注意的骨点和结构关系,形和体的转换,最后是男性和女性躯干的强行比较对照,生理特点,解剖知识,骨点和躯干肌肉的形状和体积关系,经过这样先局部后整体的训练,学生在几天之内就能初步地达到认识较难的人体形状和结构,并已初步地理解了基本的解剖知识,同时也调动了听障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性学习,与此同时,进一步讲解历代大师的作品。教师应从直观处入手,一边讲解,一边让学生动手临摹大师的作品,在正确的认识下迅速地使听障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现技巧方面都得以全面提高。再采用默写的办法进行理解性的补充,然后将自己的画放在一起由班级的每一个听障学生来进行讲评,再由任课教师提出问题。
2、分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尝试多种授课方法:一是先欣赏后讲解,正式讲解前先读作品,让学生了解作品内容,给分析作品打下形象基础,引导学生从感知入手,经过教师的综合分析,获得理论知识。这种教法符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般规律,易于使学生在教师的分析讲解中获得提高,但重要的不是教师讲解本身,而在于“读”的环节,即必须切实使学生能够真正先独立进入对作品的解读,这是授课能否成功的关键。二是边欣赏边讲解,选择形象鲜明、艺术特色突出的作品为对象,把教师的体验和分析归纳紧密结合起来,这样能使学生倍感新鲜活泼,易于理解和记忆。三是先讲解后欣赏,让学生带着教师的“结论”到作品中具体感受、体验,鼓励学生得出与教师不同的判断或加深对教师结论的认识,并在课堂讨论中开展交流,教师在交流中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这种教学方法易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欣赏能力,主要运用于高年级学生的教学。
三、结论
无论采用何种手段和教学方法,其目的是引导听障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产生兴趣,而这种兴趣是通过外力的引导作为目的,将听障学生的自身发自的对本专业的“爱好兴趣”变得更加持久,从而使得学生们将爱好的兴趣变成为自觉的学习,这才是欣赏教学真正的目的。总之,只有充分认识到特殊教育美术欣赏教学的意义,努力探索特殊教育美术欣赏教学的方法,才能使特殊美术欣赏教学真正在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永长. 后现代与美术课程改革初探[J]. 中国美术教育,2003,5
篇6
【关键词】中学美术 教学原则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222-01
美术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是学校对学生展开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审美教育是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产生美的意识,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开展高效,科学的美术教育,能够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素之一。因此,中学美术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一、中学美术教学
中学美术教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几种重要的美誉手段之一,担负着,引导学生良好审美情趣,塑造学生健康、科学的世界观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学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中运用科学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在成长阶段树立良好的品格,提升自身文化修养。《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的首要价值在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1]
在这个快节奏,又略带浮躁的社会中,通过美术教育,通过带领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引导学生参与到艺术作品的创造中,可以为他们开辟一片恬静的心灵空间,让他们暂时脱离激烈的竞争环境,身心得到良好的放松。
二、中学美术教学原则
(一)审美性原则。
教育规划中说:“中学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要求中学美术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主线贯穿美术教学活动的始终。
但是艺术作品做为一种人文作品,我们不能一概而论的去限制学生的思想,每一个人对于美的认知和理解不尽相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正视和接收学生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差异性,尊重每一个学生对于美的认知和理解,对于现有的艺术作品所传递人文精神的理解;对于学生自己的作品所要表达的艺术情操,做为教师更加应该本着鼓励、理解、引导的精神,帮助他们树立具有个性、有能够被主流价值观所接受的审美观。[2]
(二)现实性原则。
艺术作品本身就是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理解,通过艺术的形式进行表达的结果。在美术教学过程时运用展示实物并通过引导学生实践等手段,让学生深入地观察、亲自体会靠自身体会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感觉。在教会学生通过线条、色彩、明暗,结构的组合,来表达自身对于客观世界所存在美的事物的理解。
(三)兴趣第一原则。
美术并不是一种具有标准的工具技能,每一个人对于艺术的兴趣各不相同,所以,如何引导孩子产生对美术的兴趣是美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解决重要的一步。我认为,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引导学生感受所展示作品的作者想要表达的艺术情怀和意境,通过类似作品间的对比,帮助学生发现同一种类作品的细微差异。
三、中学美术教学的方法
上文所说的美术教学原则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教师开展美术课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而如何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良好的贯彻这些基本原则,这要求每一个从事美术教学的工作者在具体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这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想学生传授知识,包括理论性的讲述,美术的历史和发展,展示艺术作品,在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讲解其运用的技法等手段向学生传递信息。这种教学方法可以系统的让学生了解美术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可以高效的传递教学工作所要传递的信息。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气氛会略显沉闷,学生也缺乏对于美术的感性认识。[3]
(二)演示法。
通过教师的亲身演示,示范性操作,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演示,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一个美术作品从无到有的过程,展现美术技法(包括构图,透视,明暗,色彩,线条等),通过教师的亲身演示,更为直观的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但是演示法无法依然是一对多的系统传承,无法做到对每一个学生的知道,学生只能通过模仿来学习。
(三)练习法。
通过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将之前学习的技法和对于美术的理解,通过自己亲手绘制作品来加深印象。是中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练习包括如何观察、如何造型、艺术作品材料的运用,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练习等。教师可以通过巡视,观察,引导,指导,示范等手段,对于每一个学生进行个体的指导、纠正和鼓励。增加学生和教师的粘度,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兴趣。
(四)参观法。
参观法是通过参观书画展览、历史文物、名胜古迹、现代艺术作品、自然风光、动物花卉等方法,提高学生对于美的感受。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艺术爱好,也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构图、线条、色彩等相关知识。
(五)谈话法。
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学生小组间的交流、学生和教师的交流,通过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引导学生的审美观、启发学生发现美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对于美的理解,对于美术技法运用的心得,分享自己生活中美的瞬间和事物,系统的复习之前的知识,帮助学生梳理出清晰的知识脉络,找到教学过程中的短板,并及时予以纠正。谈话法可以更好的增加师生间的互动,使得教和学的双方可以在课堂上发生更好的化学反应。
中学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培养审美能力和理解力,对于帮助学生在人生的成长阶段中更好的理解什么是美,什么样的情怀是美,什么样的形式是美,建立健康的审美观有极为重要的帮助,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更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参考文献:
[1]刘雅丹.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学生审美情感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篇7
***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在实践中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这种过程是一个由现象到本质,由外延到内涵的演变过程。随着我国10年来在幼教领域改革的加深,幼儿美术教育从指导思想到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幼教改革中,综合性的整体改革和各科教法的改革从两个方面推动了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幼儿美术教育提出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由于我国美术教育理论方面的薄弱,使得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尚不能在广大教育者的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认识,例如,幼儿美术教育的本质特性的问题,就是一个阻碍人们正确认识幼儿美术教育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关于幼儿美术教育目标的研讨,无疑会促进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理论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
教育实践中的很多问题都和教育指导思想以及集中体现这种思想的教育目的有关。笔者在从事10余年的幼儿美术教育工作中深感教育目标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因此提出对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如何阐述的问题,希望通过研讨,获得共识。
一
幼儿教育是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作好各种准备的教育。它的教育范畴包括身体、智力、情感、思维、语言、品德、美感等很多方面。它的教育目的是通过各种各样具体的教育活动实现的。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幼儿教育总目的的手段。所以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传授艺术而进行的教育,也不是为少数有艺术天分的儿童而存在,而是在总目的指导之下的具体目的,所以可称之为目标。
目标是教育思想最典型、最集中、最概括的反映,美术教育发展到今天,其教育指导思想也有一个演变的历史过程。
将图画、手工等活动纳入教育课程之内开始于一个世纪前的英国和德国,由于产业革命的发展,人们深感工艺教育的需要。在当时,美术被认为是可以培养观察能力,使头脑细密,又能掌握很多知识和技术的学科,所以初期的美术教育都是以技能教育为出发点的,而且都从几何形入手,然后进入写生,对幼儿也以同样的方法去教,只不过难易不同罢了。20世纪初,很多心理学家对儿童的美术研究开始兴盛,如凯尔仙修泰那(Kerschenstener)等,他们积累了很多儿童绘画的研究成果,结果使欧美的美术教育开始了变革。奥地利的法郎兹·西泽克(Cizek)提出了革命性的主张,提出不要给儿童强加成人的思路和方法,要按照儿童的发展阶段进行教育,并使儿童的创造性得以实现。在以后的年代里,英国的赫伯特·里德(Herbertread)和美国的罗温菲德(Lowenfeld)也对美术教育理论作出突出的贡献。里德指出“儿童艺术是人的表现方法之一,模仿成人的想法是错误的,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通过美术来发扬光大儿童与生俱来的创造力是美术教育应有的基本态度。”罗温菲德也认为艺术教育“不是为传授艺术而进行的教育”,而是通过艺术来塑造人格。在艺术心理学的领域里,美国的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IfArnheim)对视觉与认识与思维的深入研究为通过美术教育培养人的创造力奠定了基础。正如阿恩海姆指出的那样“艺术乃是增加感知能力的最有力的手段,没有这种敏锐的感受力,任何一个领域的创造思维都将是不可能的。”
与创造性的美术教育相呼应的是以德国包豪斯(Bauhaus)造型设计学校为代表的现代造型艺术潮流。包豪斯将一切造型领域里共同的基础内容作为学习内容教授给学生,取得了效果并推动了“构成”的发展,这不但对生产和造型艺术有极大的影响,而且也影响到美术教育。图案、手工这些教育内容被重新加以认识。抽象化、象征化的表现在造型中的重要性也逐渐被认同。美术教育同人的生产和生活愈加密切,美术教育的范畴广为扩展。
综上所述,今天世界上的美术教育已由写实和抽象两个方向发展而来,并和心理学、教育学相结合,成为以艺术施教,借艺术来培养智力、创造力、人性与社会性的教育。“通过艺术而进行教育”成为大多数国家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
二
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集中体现在幼儿园教育《纲要》中对美术部分的阐述上:
“在幼儿观察物象的形状、颜色、结构等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用绘画和手工(泥工、纸工、自制玩具等)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初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中的美的欣赏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发展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初步掌握使用美术工具及材料的技能。”
对于这一阐述,可以认为是我们过去对幼儿美术教育目标的认识。笔者认为,首先应肯定这一阐述的意义,它在促进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将具有参照意义。同时也应指出,时展了,认识也发展了,这一阐述已不适应今天我们对幼儿美术教育的理解以及未来对幼儿美术教育的需要,主要意见有以下几点:(一)未脱离以成人对美术的理解来看待幼儿美术活动,以客观反映论对待幼儿美术活动,因此不适合幼儿美术活动的心理特点与表现特点。必然将幼儿美术引入写实的模式之中。
(二)文字表述抽象和概括不够,反而使活动范畴受到局限。如“绘画、手工(纸工、泥工、自制玩具等)”这些形式都可以用造型活动来概括。再如“观察力、想象力”,我们知道,幼儿美术活动会有助于智力的发展。智力中就包含有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多种因素,因此,可以用智力来概括。
(三)创造力是区别于智力的一种能力,也是美术教育最为突出的一种功能特征,但在表述中因平列的关系,难以清晰地认识和记住这一重要的目标。
对于以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三个领域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当然是不错的,但是幼儿美术教育中的美育内容重要的是对幼儿进行形式美感的教育,即视觉对形式美的认识与理解,这是区别于其它美育形式的主要特征。另外,用“欣赏力”一词,是过高的目标,幼儿的美育主要在于培养幼儿对美的事物的知觉与感受,尚难达到欣赏力的程度。
根据以上几点意见,笔者认为,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应重新修正。
为使目标及其阐述更为科学,我们首先必须对幼儿的美术活动的性质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众所周知,幼儿美术不同于成人概念上的美术,和中、小学的美术教育也不同,这并不是难易程度或循序渐进的问题,而是由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所决定的。他们不会按眼睛看到的物象的形状、颜色、结构去表现,而是用心灵对知觉样式的把握和理解去表现。幼儿美术如同原始人类的艺术活动一样,是他们认知和表现的一部分,可以说它是一种混合体,它既是幼儿自身本能的欲望的表现,又是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反映,既是体质、智力的体现,又是情感、态度的表达,既是游戏、又是学习,既有模仿,又有创造。幼儿美术教育正是基于幼儿美术活动的这种混合体的特点,因此具有多方面的综合性教育功能特性。它的作用包括诸如培养美感、促进认知、发展智力、提高手、眼、脑的协调性和手的灵活性。促进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力和表现力等等。在这些作用中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它具有培养创造性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造形活动实现的。造形是幼儿美术教育的核心,是幼儿美术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如语言、数等)最重要的内涵。
三
造形活动是人类一种最基本的活动领域。从原始社会的石器、陶器到现代社会千姿百态的视觉艺术,人类的造形活动随处可见,它和人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也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种基本能力。人类的造形活动最重要的特征是能够按不同物种的标准和美的标准进行有目的的创造,具有求新、求美的特点,它是人的本质需要,也是满足这种本质需要的本质能力不断发展的表现。创造性的造形活动源于人的手和脑的活动,视知觉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视知觉本身具备着一种思维的本领,具备着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尤其是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它是经过知觉的选择作用生成的意思进行的。而造形活动为视知觉提供了具体的感性材料,又有通过造形活动的过程,体验到创造的过程,使想象现实化。因此,造形活动有助于人的创造力的发展。人的造形活动离不开实践,科学家为大脑机能定位的研究和认识规律的研究表明,大脑与外界存在着某种一致的关系,大脑皮层的活动取决于脑细胞与外界的交互作用,形成自身的代码(图式),用来译解和反映对象世界,这样,经常接触某一事物的人就形成了对该事物的代码,例如,经常听音乐的人,就形成对音乐的代码,而不接触音乐的人头脑中缺少编码,自然就难以解码,也就只能听见,而听不懂音乐。创造性的造形活动也是如此。对于幼儿来说,只有在创造性的活动中才能建立起创造性的代码,因此,尽管说造形活动有助于培养创造力,但美术教育中模仿为主的模式并不能达到这一目标。因为在活动中对技术的追求已经束缚住了自主性的探索性的表现的可能性,使其不能形成创造性的代码。
造形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指造型艺术,与美术互用。广义则泛指无论有无美的要素,凡人类利用一切可视可触的材料在空间或平面上做出看得见,摸得到的形象或物体。如果我们从广义的意义上去看待幼儿美术活动,则除了图画和手工以外,幼儿的很多游戏活动都是造形活动,例如,孩子在雪地上用脚踩出花样、用插塑积木摆出各种形态,在下过雨的水沟上筑坝,在沙子堆里造城堡等等,这些活动对于创造性的造形都是具有意义的。因此,广义的造形应是我们对幼儿美术活动所持的态度。由此出发,也更为容易拓展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并与其它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幼儿在造形活动中表现出的创造性也离不开他们对美的认识和感情,他们对美的认识是肤浅的,但却是基础的,因为美的内涵是通过形式体现出来的,造形艺术为幼儿对美的认识,尤其是视知觉对美的形式的认识提供了条件。因此,美术教育本身就含有美育的内容。当然,美育不仅通过造形活动,它还需要其它教育活动才能实现,但造形活动中的美育作用是重要的,因为它为幼儿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可以现实化的视觉的美感表现形式。
幼儿在造形中表现出的创造性也离不开他们自主的活动,自由地表现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条件。幼儿表现出的创造性是幼儿主观欲望和想象的产物,如果在活动中是为了自己的表现而做或画,他们会自然地将心里的美的情感流露出来,从而产生自然、诚实、大胆、朴实、直率、稚拙的特点,尽管这些作品在一些人眼里是幼稚可笑的,但它所具有的个性和心意是明确的,而模仿成人的艺术的作品则失去这些最宝贵的东西。所以,幼儿美术活动应更多地给予孩子自生性,教育者的工作是为他们提供条件并启发诱导使其实现这种创造,而不是简单地教他们照猫画虎。
综上所述,创造性的造形活动是幼儿美术教育的实质。以此为中心来考虑就容易展开其它教育功能。所以应重视通过这种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来培养幼儿潜在的创造力。
对幼儿美术教育的本质特性的研讨有助于教育目标的阐明,而教育目标的阐明有助于更新人们对幼儿美术教育的认识,并以此为指导进行教育内容、方法的改革,使幼儿美术教育能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天地,对以往行之有效的教育经验和方法也能以新的认识去总结出规律,予以继承和发展。
笔者认为,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可以这样来阐述:通过适合幼儿特点的绘画、手工等造形活动,使幼儿在体验造形材料和造形表现的过程中萌发美感和创造力,促进幼儿的认知、智力、技能与社会性发展。
对于这一表述,希望得到幼儿教育界同行的批评指正。
篇8
关键词:音乐审美;素质教育;审美能力;音乐修养
一、音乐艺术美育的基本原则
1.德、智、体、美诸育统一的原则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先,全面育人,正确认识德、智、体、美诸育的关系是基础,正确处理德、智、体、美诸育的关系是关键。因为德、智、体、美是全面育人的核心内容,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2.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则
理论和实践是描述人类社会活动特征的一对基本范畴。
3.情感与认识相统一的原则
音乐美育只有坚持情感与认识相统一的原则,将审美认识活动融入审美情感体验之中,才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4.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适应的原则
即在实施音乐美育的过程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二者由矛盾达到统一的原则。
二、情感深厚的意蕴
音乐的情感艺术以人的情感为起点,又以人的情感为过程,为归宿,自始至终在表意、言志和传情。同时,情感又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心理反映,能唤起人直接的生理性表现,如喜、怒、哀、乐等。所以,音乐欣赏教学的情感性决定了其人文特质和人文精神,具有一定的人文感化特点和艺术感化的作用。
三、创新意识的培养
音乐欣赏教学是一项带有创造性的教学。这一教学不是教授技能技巧,不是为了造就一个钢琴家、演奏家或歌唱家,而是借用音乐的具体教学方式让学生去欣赏一首乐曲、一首歌曲,让学生喜欢音乐,热爱音乐,让音乐所展现出的内在美感染学生,让学生的性情爱好、高尚的人格素质和审美的创新情趣在音乐欣赏的愉悦中形成、净化和升华。所以,从这一意义上说,音乐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很好的课堂。
四、欣赏能力的形成思考
音乐有表情达意、审美娱乐等功能,它在帮助学生认识世界、陶冶性情及素质修养中,能够发挥其他学科难以达到的感化、悟化、净化的作用。因此,学生对音乐作品能有一个什么样的欣赏能力和怎么样形成一个好的欣赏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五、幼师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实施内容
1.审美感知力
敏锐的感知力是积累丰富的内在感情的重要手段,因为对内在感情的体验、认识和积累,往往是通过感官对外部自然形式和艺术形式的把握完成的。对音乐敏锐的感知力,不是闭上眼睛就能冥思苦想出来的,而是在同外部音乐艺术的相互作用和交往中形成的。培养音乐感知力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音乐,使其逐渐适应音乐中的对称、均衡、节奏等美的活动模式,最后形成一种对这样一些模式的敏锐选择能力和同情能力。音乐的感觉总体包含音高感、音色感、节奏感、旋律感、和声感、音乐形式感等,这些方面只有通过后天的训练才会不断提高。以音高感而言,能否辨别一定的音高本来是一种纯生理的能力,也有接近于天赋的绝对音高感,然而,更为重要的相对音高感,即分辨不同音程距离的能力却是后天形成的。后者经过长期训练可以达到相当细致灵敏的程度。
2.审美想象力
音乐运动的形态及人类的情感动态要转化为音响动态结构,并予以创造性的表现与把握,就必须凭借想象力。想象,从本质上说,就是把通过感知把握到的完形或是大脑中的储存的现在图式加以改造、组合、提炼,重铸成全新的意象的过程。
3.审美理解力
音乐审美理解力是人们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运用理性思维对音乐作品进行审美认识和评价的能力。音乐审美理解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有意识的教育和无意识的文化熏陶的结果。音乐审美理解力一方面表现在对音乐形式的认识中,这主要是指对音乐音响的艺术组合及其形式结构的理解认识,是通过对音乐基本技术理论知识的掌握来进行的。另一方面,它又表现在对音乐作品的内容和社会意义的理解认识上。音乐审美中最重要的理解,应该是对音响中暗含的特殊意味的直接性理解。这种理解不同于感知,但要以感知作为基础。
教师要多让学生倾听一些优美起伏、赏心悦耳的音乐旋律,这实际是在特定环境内以丰富的形式向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理想教育,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助于学生感受、鉴赏、表现和创造美,有助于启迪学生塑造美好的心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情操,从而正确地认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
教师必须尽可能地以审美的态度,以审美为目的地进行音乐知识和技能教学,在音乐审美中提高音乐知识和技能,再反过来为音乐审美服务。只有紧紧抓住音乐本体,并以此为辐射点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学生获得的才是正确的感受美的要素,也才能使审美教育成为一个完整的结构和整体,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提高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
[1]张正江.论美育的作用和意义[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06).
篇9
【关键词】创造性造型活动幼儿美术教育目标
随着我国在幼教领域改革的深入,幼儿美术教育从指导思想到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幼教改革中,综合性的整体改革和各科教法的改革从两个方面推动了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幼儿美术教育提出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由于我国美术教育理论方面的薄弱,使得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尚未能在广大教育者的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认识,其中,由幼儿美术教育的本质特性引发的关于幼儿美术教育目标的问题,就是阻碍人们正确认识幼儿美术教育而亟待解决的一大难点。对于这一问题展开研讨,无疑会促进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理论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
一,幼儿美术教育目标的综述
教育实践中的很多问题都和教育指导思想以及集中体现这种思想的教育目的有关,因此笔者深感教育目标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 幼儿教育是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作好各种准备的教育。它的教育范畴包括身体、智力、情感、思维、语言、品德、美感等很多方面。它的教育目的是通过各种各样具体的教育活动实现的。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幼儿教育总目的的手段。所以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传授艺术而进行的教育,也不是为少数有艺术天分的儿童而存在,而是在总目的指导之下的具体目的,所以可称之为目标。目标是教育思想最典型、最集中、最概括的反映,美术教育发展到今天,其教育指导思想也有一个演变的历史过程。将图画、手工等活动纳入教育课程之内开始于一个世纪前的英国和德国,由于产业革命的发展,人们深感工艺教育的需要。在当时,美术被认为是可以培养观察能力,使头脑细密,又能掌握很多知识和技术的学科,所以初期的美术教育都是以技能教育为出发点的,而且都从几何形入手,然后进入写生,对幼儿也以同样的方法去教,只不过难易程度不同罢了。
二,以培养创造性为目的的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
20世纪初,很多心理学家对儿童的美术研究开始兴盛,他们积累了很多儿童绘画的研究成果,结果使欧美的美术教育开始了变革。奥地利的弗朗兹·西泽库提出不要给儿童强加成人的思路和方法,要按照儿童的发展阶段进行教育,并使儿童的创造性得以实现。在以后的年代里,英国的赫伯特·里德和美国的罗恩菲尔德同样对美术教育理论做出突出的贡献。里德指出“儿童艺术是人的表现方法之一,模仿成人的想法是错误的,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通过美术来发扬光大儿童与生俱来的创造力是美术教育应有的基本态度。”罗恩菲尔德也认为艺术教育“不是为传授艺术而进行的教育”,而是通过艺术来塑造人格。在艺术心理学的领域里,美国的鲁道夫·阿· 恩海姆对视觉与认识与思维的深入研究为通过美术教育培养人的创造力奠定了基础。正如阿恩海姆指出的那样“艺术乃是增加感知能力的最有力的手段,没有这种敏锐的感受力,任何一个领域的创造 思维都将是不可能的。”
当今世界的美术教育由写实和抽象两个方向发展而来,并和心理学、教育学相结合,成为以艺术施教,借艺术来培养智力、创造力、人性与社会性的教育。“通过艺术而进行教育”成为大多数国家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
三,对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目标的考量
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集中体现在幼儿园教育《纲要》中对美术部分的阐述上:
“在幼儿观察物象的形状、颜色、结构等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用绘画和手工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初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中的美的欣赏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发展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初步掌握使用美术 工具及材料的技能。” 对于这一阐述,可以认为是我们过去对幼儿美术教育目标的认识。笔者认为,首先应肯定这一阐述的意义,它在促进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而且以后还将具有参照意义。但同时也应看到,随着时代和认识的发展,这一阐述与今天我们对幼儿美术教育的理解以及未来对幼儿美术教育的需要已不适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未脱离以成人对美术的理解来看待幼儿美术活动,以客观反映论对待幼儿美术活动,因此不适合幼儿美术活动的心理特点与表现特点。必然将幼儿美术引入写实的模式之中。
2,文字表述抽象和概括不够,反而使活动范畴受到局限。如“绘画、手工(纸工、泥工、自制玩具等)”这些形式都可以用造型活动来概括。
3,创造力是区别于智力的一种能力,也是美术教育最为突出的一种功能特征,但在表述中因平列的关系,难以清晰地认识和记住这一重要的目标。
对于以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三个领域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当然是不错的,但是幼儿美术教育中的美育内容关注的是对幼儿进行形式美感的教育,即视觉对形式美的认识与理解,这是区别于其它美育形式的主要特征。另外,用“欣赏力”一词,属过高的目标,幼儿的美育主要在于培养幼儿对美的事物的知觉与感受,尚难达到欣赏力的程度。
四,创造性的造型活动是幼儿美术教育的实质
为使目标及其阐述更为科学,我们首先必须对幼儿的美术活动的性质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众所周知,幼儿美术不同于成人概念上的美术,和中、小学的美术教育也不同,这并不是难易程度或循序渐进的问题,而是由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所决定的。他们不会按眼睛看到的物象的形状、颜色、结构去表现,而是用心灵对知觉样式的把握和理解去表现。幼儿美术如同原始人类的艺术活动一样,是他们认知和表现的一部分,可以说它是一种混合体,它既是幼儿自身本能的欲望的表现,又是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反映,既是体质、智力的体现,又是情感、态度的表达,既是游戏、又是学习,既有模仿,又有创造。幼儿美术教育正是基于幼儿美术活动的这种混合体的特点,因此具有多方面的综合性教育功能特性。它的作用包括诸如培养美感、促进认知、发展智力、提高手、眼、脑的协调性和手的灵活性;促进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力和表现力等等。在这些作用中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它具有培养创造性的功能,而这种功能则主要是通过造型活动实现的。
造型活动是人类一种最基本的活动,同时也是幼儿美术教育的核心,是幼儿美术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最重要的内涵。从原始社会的石器、陶器到现代社会千姿百态的视觉艺术,人类的造型活动随处可见,它和人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也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种基本能力。人类的造型活动最重要的特征是能够按不同物种的标准和美的标准进行有目的的创造,具有求新、求美的特点,它是人的本质需要,也是满足这种本质需要的本质能力不断发展的表现。创造性的造型活动源于人的手和脑的活动,视知觉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视知觉本身具备着一种思维的本领,具备着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尤其是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它是经过知觉的选择作用生成的意思进行的。而造型活动为视知觉提供了具体的感性材料,又有通过造型活动的过程,体验到创造的过程,使想象现实化。因此,造型活动有助于人的培养创造力。但美术教育中以模仿为主的模式并不能达到这一目标,因为在活动中对技术的追求已经束缚住了自主性的探索性的表现的可能性,使其不能形成创造性的因子。
幼儿在造型中表现出的创造性也离不开他们自主的活动,自由地表现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条件。幼儿表现出的创造性是幼儿主观欲望和想象的产物,如果在活动中是为了自己的表现而做或画,他们会自然地将心里的美的情感流露出来,从而产生自然、诚实、大胆、朴实、直率、稚拙的特点,尽管这些作品在一些人眼里是幼稚可笑的,但它所具有的个性和心意是明确的,而模仿成人的艺术的作品则失去这些最宝贵的东西。所以,幼儿美术活动应更多地给予孩子自生性,教育者的工作是为他们提供条件并启发诱导使其实现这种创造,而不是教他们进行简单的描摹。
综上所述,创造性的造型活动是幼儿美术教育的实质。以此为中心来探讨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就容易展开幼儿美术的其它教育功能。所以应重视通过这种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来培养幼儿潜在的创造性。
对创造性的造型活动的研讨有助于幼儿美术教育目标的阐明,而教育目标的阐明有助于更新人们对幼儿美术教育的认识,并以此为指导进行教育内容、方法的改革,使幼儿美术教育能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张小鹭.现代美术教育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10
关键词:体育音乐;新领域;欣赏
中图分类号:G8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123-02
在艺术体育项目中,音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体育音乐作品又有着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曲式结构和节奏特点。那么究竟什么是体育音乐?本文从社会的实际需求出发,对体育音乐的新领域进行探寻。
一、体育音乐的概念与涵义
(一)体育音乐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将音乐概念解释为:“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在这个定义中涵盖了两层意思,一是“有组织的”“乐音”,可以理解为“乐音”按照特定的顺序和规则进行排列组合所表现出的特定的结构关系,这在音乐专业领域中称为“曲式结构”。曲式结构有不同的种类,在音乐创作中,音乐家就是按照不同的曲式结构去创作音乐的。二是“思想感情”和“现实生活”,可以理解为音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现实生活”的客观反映;“现实生活”是“思想感情”的源泉。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理解为:体育是现实生活的组成部分,是“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通过参加各项运动来实现”的人类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人”的概念在广义上可以理解为所有参加体育实践活动的人,在狭义上可以理解为“运动的人”,即运动员或参与体育实践活动的群体或个人,这些人具有“体育属性”,可以称为“体育人”;二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应该是“体育人”的思想感情;三是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也应该是具有“体育属性”的现实生活,即现实体育活动的范畴。而现实的体育活动是以具体的“项目”所呈现的,不同的项目又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与要求。
基于上述认识,对体育音乐的概念可以界定为“按照体育实践活动的实际需求,采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在体育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特定的思想感情,是反映体育现实活动的一种艺术”。
(二)体育音乐的涵义
体育音乐的概念形式与内容两方面揭示了体育音乐与体育实践活动的关系。具体表现在:明确体育音乐的形式,即表现手段包括: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和声以及曲式等,在进行创作时,应遵循具体体育项目的规律与要求;明确体育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即思想、情感也应与具体体育项目的规律与要求相一致;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内容,形式就无法存在;没有形式,内容也无从表现。这两者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各以对方为存在条件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也不是并列的、没有主次之分的关系,在两者之间,内容起着主导的、决定的作用。
二、体育音乐的特点与功能
(一)体育音乐的特点
1.体育音乐结构形式的特点:体育音乐的“结构形式”不同于其他音乐的结构形式,这主要是因为体育音乐的“结构形式”是依据具体的体育项目对音乐的要求所设计的。这种要求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竞赛方面所使用的伴奏音乐,这类音乐必须是严格按照竞赛规则的编排要求与运动员实际完成的套路动作的技术特点、编排特点及其表现风格相一致的。由于各项目在竞赛规则中对该项目的伴奏音乐在时间、速度、节奏、音乐体裁、风格等方面分别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因此,在音乐选配与制作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制约性。另一类音乐是用于表演性的音乐,这类音乐由于表演的对象、时间、地点、环境、背景、观众等条件不同,要求不一,因此与竞赛伴奏音乐相比,在选配与制作方面有较大的自由度。
2.体育音乐表达的内容特点:内容包括思想和感情,思想是指“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感情是指“对外界刺激的比较强烈的心理反应或对人或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体育音乐所表达的思想或情感都是积极性的思想与情感,对人们起着正面的教育、激励和鼓舞的作用;体育音乐所表达的思想与情感具有抽象性与概括性的特征,即对体育实践活动中所产生出来的具体的思想与情感进行类化、概括和反映的过程。
3.体育音乐的实践性特点:音乐具有审美教育的特点,即通过感知、交流产生审美的心理活动,并通过不断的鉴赏和积累主动追求形成稳定的审美心理。体育音乐不仅具备审美教育的功能,而且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功能,这种“实践性”功能表现在体育音乐对具体体育实践活动的“构成”与“指导”方面,“构成”是指体育音乐作为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构成活动客体的组成部分;“指导”是指体育音乐对实践活动中身体活动的节律、思想和情感的表达等所构成的艺术表现力具有规定和指导意义。
(二)体育音乐的功能
1.对艺术体育类项目发展的促进作用。体育音乐是艺术体育竞赛和表演项目不可缺少的内容。音乐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成果对身体活动起着重要的教育和指导作用,并促进着运动自身的发展。体育音乐作为竞赛内容和评价内容,对竞赛水平发挥着直接的影响作用,而竞赛又对运动项目的发展起着激励和导向作用。因此,体育音乐对艺术体育类项目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促进运动自身发展和竞赛水平两个方面。
2.对艺术教育与艺术审美的作用。艺术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艺术体育的不同项目中,音乐与体育的结合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是主要的形式之一。音乐的理论知识不仅促进着学生智力的发展与潜能的开发,而且承担着艺术教育与艺术审美的责任,对学生科学观与审美观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3.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由于音乐作品的内容、形式丰富多样,而且每一部作品都具有独立的创作背景;体现着作者自身的思想感情、审美意识,以及表达这种思想感情、审美意识的特有的表现形式与手段;而且每一部作品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特定的现实生活,进而构成每一部音乐作品的个性特征,以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的音乐作品作为“教学内容”,必然会对学生认知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产生影响,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特征的形成与发展。
4.对体育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体育与艺术同属于社会文化的范畴,既肩负着文化传播与发展的责任,又有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音乐与体育的结合一方面体现着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另一方面又产生出大量的体育艺术作品,体现着“发展”的特征,同时通过体育艺术类人才的培养,满足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5.对学生职业技能发展的促进作用。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专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我国的体育教育已经从传统的“竞技”教育发展为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体育教学的内容也从传统的“技术、技能”教育转向身心和谐发展的健康教育,因此对现有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必须适应这种变革与发展的需要。当前艺术体育类项目成为了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和全民健身活动的主要内容并深受人们的喜爱,这种发展趋势为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职业技能教育提供了前提和依据。
三、体育音乐教学的内容与分类
对体育音乐教学内容的分类是一个新的学科研究领域,是在借鉴相关学科分类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体育音乐教学的目标与任务、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学习的特点;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对学生身体发展、心理发展、专业发展、能力发展以及认知理解、实践操作、创新发展等不同的学习领域进行科学的分类,从而构建体育音乐教学的教学内容和体系。
(一)认知类知识
体育音乐教学的基础知识既具有“共通”性,又有具有“指向”性,“共通”性表现在是指它来源于“音乐”教学的内容,“指向”性表现在它是按照艺术类体育实践活动的需求所选择的“部分”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有的内容体系。主要包括:对音乐符号的认识;对不同体育项目音乐节奏的认识;对不同体育项目乐曲风格的认识;对不同体育项目乐曲结构的认识;对主要乐器特点的认识。
(二)操作类知识
操作类知识是指为满足体育实践活动的需要,通过对原有音乐的剪接和体育音乐的制作过程,达到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教学内容。它是建立在认知类知识基础上的实践操作过程,具有显著的“程序化”教学特征。主要包括:
1.体育音乐的剪接与制作:体育音乐剪接主要是指为满足某个项目竞赛编排的需求或进行表演的需要,利用原有的音乐进行加工和改造的过程。
2.体育画面的配乐:体育画面的配乐是根据体育画面的结构及所表达的内容,选择与其相一致的音乐,以增强艺术感染力提高整体画面的艺术效果。
3.背景音乐的选配:所谓背景音乐是指与主体的意识行为无直接关系,是通过非音乐鉴赏环境这一媒介间接地作用于主体意识行为的音乐。它的主要作用是掩盖噪声并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是一种能创造轻松愉快环境气氛的音乐。
(三)表演类知识
表演类知识是指用于提高表演者(或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相关知识和内容。它具有物质性和精神性两方面的特征。物质性是指艺术相关理论作为实践活动的指导性理论,并内化成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精神性是指表演者在艺术理论的指导下所形成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艺术表现力和风格。主要包括:面部表情训练;身体律动训练;身体形态训练;情感表达训练。
(四)欣赏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