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与工艺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8: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术与工艺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宋代;印刷工艺;商业美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085-01
一、宋代印刷工艺的技术和文化价值
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已经相当发达,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的伟大意义不仅在于对印刷工艺的技术革新,也包括了对印刷过程中的工作流程的规范和管理,从制版、版面的编排、印刷、再到书籍的装订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从目前已知的宋代的书籍插图和雕印的版画中可以看出雕刻技艺的精良以及对制作工序的考究。说明了宋代的印刷工艺已经可以满足大幅量印刷的需要,雕版印刷工艺趋于成熟。
宋代在书籍的版面装饰上也产生了新的变化,从版式看,北宋刻本大都是白口,左右双栏或四周双栏,也有一些早期刻本采用四周单栏。南宋中叶开始流行黑口,多见于建本。版心中往往标出书名、卷次、页码及刻工姓名,有的还标出字数。官刻本卷末一般镌有校勘人衔名,坊刻本则多有书耳和牌记。
宋代在书籍版面中采用了称之为“边栏界”的形式,既是在书籍文本的四周加单边或双边,这样处理是有其特别意义的。第一,强调阅读的功能性。中国古代书籍的阅读方式是从右向左且竖列阅读,读者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容易造成视觉疲劳,边栏界起到了强化文本和引导阅读的作用,既是让读者保持在一定的视域内阅读,不会产生错乱的感觉;第二,突出书籍的规范性。边栏界使得汉字文本的整体感十分强烈,仅仅通过线性的划分完成了书籍内页文字编排的连贯性,使得书籍编排更加系统。第三,强化了书籍的书卷气韵。边栏界线性的形式与中国汉字的形态和谐统一,体现了在方形中保持秩序,同时通过汉字字体的不同寻求变化和差异,似乎就像读君子的气节一样——和而不同。
综合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宋代的印刷工艺突出显示了理性、典雅的特点。理性是综合了技术上的先进和思想上的严谨;而典雅是人文气质的流露,是一种时代面貌。从艺术审美的角度看,宋代的书籍设计展现出端庄大方、严谨古朴的风格,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强化了书籍的书卷气韵。
二、宋代商业美术设计的市场价值
宋代的商业美术设计,无论在设计的形式上还是产品自身的语义表达上都可见很浓的是商业性。这种商业性集中体现在宋代的商品标记和门面装潢上。宋代的商品标记出现在陶瓷、漆器、金银器上较多,通常在底部或刻或写有作者的姓名和地名,起到商品宣传之意。在宋代的装潢中,铺面幌子独具特色。幌子是一种广告形式,形式感十分强烈,起到招揽顾客的作用。宋代还出现了商标广告。北宋时的“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广告铜版流传至今。该商标广告版内容包括了作坊名称,标志及广告文字。其标志图案为“白兔捧针”,广告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客转与贩,别有加饶,请记白”。
篇2
首先从技艺方面来讲,传统工艺美术完全是纯手工制作的过程。同时还带有很强的乡土气息,因此具备了很明显的农业特征。其中有一部分为民间流传,但大部是为少数社会高级阶层服务,因此上层社会的审美要求取向直接决定着传统工艺美术的方向和发展。而艺术设计则是在工业化大生产中完成的,建立在工业进步发展的基础之上,有着明显的工业时代特征,表现为反应较多数人的审美取向。从从业者的地位方面来分析:传统工业从业者的地位相对比较低下,由于封建社会的阶层意识和等级划分就决定的这一点。其中也有这些从业者的审美以及文化知识水平的限制导致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缓慢。而艺术设计的从业人员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文化底蕴,审美和专业知识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在设计定位上可以考虑比较周全,面向市场,了解供求,很好的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不同程度的彰显个性,这就同时也推动了设计的发展。
2传统工艺美术和当代艺术设计表现不同的美学思想
实质就是手工技术的返璞归真与机械技术的高科技含量的比较。手工技术的美常带有丰富的个人情趣,贯穿着一些清新自然的人文思想,保持着很感性的特征,以真实质朴为美。而机械技术的美是建立在实用,与市场接轨的基础之上,更注重实用性,反映的是大批量、标准化的和谐、统一和理性的技术美特征。功能美与技术美是当今艺术设计美学中的主要内容。如果说工艺美术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那么艺术设计就是以科学和艺术作为结合体。
3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的教学模式和专业设置
传统的工艺美术在技能方面有很高的要求,技艺熟练是最主要的。这种偏重技术和传统技能的培养模式就势必导致理论知识的匮乏,当代的艺术设计理论是以西方的思辨的哲学体系为依托的一种被理论化、体系化的知识。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可以有多种形式的传播。促使人们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产生了多元化的变革。
篇3
1 工艺美术设计在作品构思上的创新
工艺美术设计,对要创作的作品进行艺术构思是最基础的一步。一个好的工艺美术作用在设计上就一定要体现出创造力,对于任何一个工艺美术设计者来说,在作品创作构思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想象,不断提高创造力。这首先要创新构思理念,在创造的过程中激发新的灵感。工艺美术是人类社会艺术文化发展的一种体现,也是人们审美观念的反映,艺术构思离不开创新。
现代工艺美术设计在作品构思上的创新体现在多个方面,构思创新也是工艺美术设计中能够使思维和想象保持良好状态的基本条件。当然,工艺美术设计者在发挥自身想象与创作的过程中,要与社会实际情况和环境为基础,与实际相结合,切不可与实际相脱离。工艺美术设计创作的特征设计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将工艺美术与现代审美、社会功能三大主要元素有机的结合起来。我国文化艺术的飞速发展,大批不同文艺思想的陆续涌现,对当地工艺美术设计的发展方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我们要紧跟时展的步伐,紧随文化思潮,在工艺美术设计中提高创新意识,重视构思理念上的创新,与当地工艺美术的发展动态保持同步。同时将创新思维理念与现实情况向结合,创作出符合大众审美特征,符合社会文化环境的作品。
2 工艺美术设计的创新要与时展相适应
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考验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并不单纯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各项要素发展的综合性。各国都致力于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必然要走发展创新之路。创新不仅仅是科技的创新,更是思维、理念、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创新力。在此大背景下,现今工艺美术设计的创新要紧跟时展的步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以往成功经验和先进内容的基础长,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将设计内容、设计技术以及设计水平都进一步提高。如果从艺术的角度来分析,现代工艺美术设计要具有时代特色,能够反映现有时代所具有典型特征和发展趋势。首先,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不同于以往传统意义上的模仿,相较而言,工艺美术设计更有表现力,设计师设计的工艺美术作品要具有全新的时代感。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进步,人力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都在不断提升,对工艺美术设计的作品的要求也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这就要求我们在工艺艺术中融入具有时代气息的创新性审美观念。其次,现代工艺美术设计的作品要充分的展现出传统的民族风格和特殊,将中华民族的艺术气息和审美理念融入在作品中。再次,现代工艺美术设计具有明显的抽象性风格,在现代工艺美术的审美观念中,作品要不易过分繁琐,过度装饰,而是以简洁抽象的风格为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现代工艺美术的设计的主要理念就是要具有时代性,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抽象思维,对整体设计发挥辅助作用。
3 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提升创新水平
篇4
设计作为造物方式,在争取创造便捷的现代生活方式和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源和能源的消耗,继而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尤其是现代工业的进步使社会经济得到空前发展,但由于人类过于重视经济增长速度,设计过度商业化,更加剧了这种破坏程度。
北京雾霾污染与绿色设计理念
2013年,北京频繁现身的“雾霾”让京城百姓感到恐慌,城区和郊区空气质量指数AQI均在200以上,为五级重度污染。持续严重污染对大气环境、人体健康和城市交通安全带来巨大的影响。
近期在中国众多城市出现的雾霾现象也并非巧合,像北京、上海这类城市,每天矿物能源燃烧产生数千吨的黑炭、烟尘以及水汽。不完全燃烧释放出的腐蚀性气体、多环芳烃和重金属等雾霾的主体使得肺炎、肺癌等肺部疾病的患有率快速上升。人们在充分享受工业社会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更应该深刻反思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给人带来的异化。
设计作为提高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有义务从人类长远的利益和本质需求出发,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遵守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以自然为本的科学设计观念和方法。而以消烟除尘为特色的绿色设计理念在汉代的长信宫灯设计中就有突出体现。
长信宫灯消烟除尘的功能之美
长信宫灯于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西郊陵山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通体高48厘米,人高44.5厘米,做跪姿宫女执灯形。持灯宫女体内中空,左手托灯盘,右手提灯罩,右臂袖作为排烟管道。蜡烛燃烧过后的烟尘可以通过宫女右臂吸入盛满水的灯座,浓烟经底层水盘溶于水中,便有烟而无尘,起到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长信宫灯的设计结构十分精巧,跪坐姿态的宫女形态优美,宫女头部、右臂、灯罩、灯盘以及灯座均可拆卸,携带和清洗极为方便。同时灯盘可以转动,以便调节光照方向和亮度。
长信宫灯作为西汉青铜灯具的典型代表,是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精品。它沿袭了汉初“物而不物,故能物物”的实用设计思想,强调功能与装饰、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兼具实用性和审美性,是儒家“文质彬彬”工艺思想的集中表现。
尤其是宫灯消烟除尘的环保设计理念在绿色设计兴起的当今社会很值得研究。古代青铜灯具大多是燃油灯,在动物油脂燃烧的过程中必然会释放出燃烧不完全的炭粒和燃烧后遗留下来的灰烬,会随着热气流散步在空气中,从而造成室内空气污染,长期以往会引发呼吸道疾病。而长信宫灯则将体内动物油脂的燃烧局限在一个封闭的过程,燃烧所产生的烟尘及时被灯盘盛满的清水所吸收,在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如何消烟除尘,解决室内空气污染的问题。
讲究设计美学同科学技术相结合,以期达到装饰性与实用性的和谐统一。因其实用功能的考量、科学合理的结构以及优美的造型代表着汉代工艺美术的最高水平。
传统工艺智慧对现代绿色设计思想的启迪
绿色设计的核心思想就是“3R”原则:Reduce、Reuse、Recycle,即通过使用最少的材料实现产品的功能;尽量减少材料的种类;要考虑材料的来源;尽可能的使用回收材料;要考虑如何使用产品,用后如何回收;要考虑产品用途而妥善设计;考虑产品易于操作;要有助于产品的使用,重新使用以及丢弃等各方面的责任感;始终坚持简单的地解决方案。在绿色设计大行其道的背后,是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要求。设计师不但要满足人自身的目前需要,同时更应该符合人与自然这个大的社会系统的和谐发展,这一原则也成为评判设计好坏的标准。
讲究符合长远利益的实用主义设计思想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公元前五世纪的墨家学派的代表人墨子就提出“兼爱、非攻、节用”的思想,其政治观与包豪斯的现代功能主义设计产生的政治思想基础有着极其相似的特点。而“为衣服,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其为舟车也,金固轻利,可以任重道远,其为用财少而为利多”。这种少即是多的设计思想与现代功能主义也是有着惊人的相似。
此外先秦诸子还提出了诸如“文质彬彬”“绘事后素”等许多适用功能主义设计的论断。强调造物过程中正确处理好“用”与“饰”的关系。庄子朴素恬淡的造物观则主张造物应顺应自然、和谐的原则,不应因礼乐的需求而向外界过度攫取,这是人类最早对于生态设计的思考,对现代设计在消费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显然有着借鉴作用。韩非子,“物以致用”的功利主义思想。这些关于造物活动的思想尽管与适用功能设计并不完全一致,但他们从各个侧面完善和丰富了适用功能设计思想,为我国传统功能设计思想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篇5
汉代,漆器艺术已经过了五千年的长足发展。在这个时期青铜器已经慢慢衰落,而瓷器尚未登上历史舞台,在汉代强盛国力的基础上,漆器一枝独秀。在继承春秋战国时期的精华的同时又有了新的发展,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与前代相比也有了很大发展和提高,我们可以从大量的汉墓出土随葬品看出。西汉楚墓中的随葬品漆器占了很大的比重,从这种盛况我们可以几乎推断出漆器在当时颇为盛行,已经基本取代青铜礼器。比如说,20世纪70年代初所进行的马王堆汉墓的考古发掘,就发现了大量精美的随葬品。其中,仅漆器就达七百余件。这些漆器的种类繁多,有餐具、饮具、盥洗用具、梳妆用具、家具、明器和丧葬用具等。其中大部分亮丽如新,绚丽多彩,令人叹为观止。胎型的胎质多样,但以木胎为主,也有少量夹胎、竹胎;器型大小兼备;装饰推陈出新,纹饰清秀华美。琳琅满目的精美汉漆器的出土我们可以看出,汉代时期漆器数量众多、品种齐全、分布范围广、且工艺精湛。由此可见,汉代漆工艺在胎型、品种乃至纹饰、制作技法上不但继承战国和秦汉的精华,而且在它们的基础上改进了制作工艺,扩大了生产规模,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漆器艺术作为工艺美术的一个大的门类,它的设计必须满足至少两项基本要求,即功能性和审美性。
一、功能性。
产品设计的功能性是指设计产品时要考虑到到产品的适用性和使用方法。当设计满足和符合产品所预定的目的,我们可以说汉代漆器的设计就符合了功能性的要求。功能性是漆器设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其设计的主导因素。
中国文人对“道”的崇尚导致了千百年来人们对“器”的轻视,文人士大夫对器历来是不屑一顾的,认为那些是匠人所为,而历史上匠人地位极其卑微。文人在论“道”时极具思辨的意味,而匠人在谈“器”时则囿于其认识水平,最多也只能将其经验总结成口诀之类的文字在其内部流传,尚难形成“器之理”,使其上升到更高的理论层面,这也是导致“轻器”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不管被隐匿的多深,中国传统造物都有其辉煌的历史并已形成独特的且完整的设计体系。而汉代的漆器继承与发展了战国的漆器艺术,已经达到了实用与审美的高度统一。这一时期,为满足当时人们生产与生活的需要,我们的工艺美术师和工匠们创造出了无数优秀的漆器。这些漆器大部分随着朝代的变更,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所幸还有不少的精工细作的漆器被作为随葬品带进了显贵身份墓主人的墓地,而今随着大量的考古发掘终于得以重见天日,这些精品大部分被安置在博物馆供我们后人欣赏。汉代时期的漆器,虽说制作精美,但它的审美性是依托于它的功能性的。这个时期的漆器以造型见长,成型工艺仍以木胎、夹胎和卷胎为主。木胎比较精薄,外观也很精美;夹胎通过层层麻布粘合成型,制作更为精细,在当时颇为流行。此外,这一时期还有少量的皮胎和竹胎等。漆器的器型根据其实用性设计,尤其是日用漆器很多能集艺术与技术于一体,器型多构思奇巧,如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双层九子奁,在造型时还专门设计制作了放置小奁的各个小空间,防止小奁相互碰撞;耳杯设计了便于端拿的两耳;漆钫盖的”3”形设计暗示了开启的功能;漆盒和耳杯的配套设计更是收纳功能设计的体现。
二.审美性。
凡“人造物”都必然包括审美性与功能性两个主要方面。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在这里,美是作为合规律和目的的感性具体来存在来理解的。我们也可以说,人的任何活动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美的因素。设计作为人的创造性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提高生活的质量和品味,无疑,设计就更应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那么自然的,我们的漆器设计也概莫能外了。不论是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用息息相关的日用漆器还是供观赏的具精神功能的漆器它们都无一例外的有着美的因素。
汉代的漆器,尤其是日用漆器讲求实用和耐用。这与我们今天设计艺术中的讲求功能性不谋而合。而中国的艺术设计千变万化,既要对器物的使用性质实施功能性设计(包括材料选择、关键工艺、工具应用、流程设置等等),也要对器物的观赏性质实施审美性设计(包括造型构成、质感肌理、设色纹案、文化寓意等)。而汉代漆器艺术设计亦存在对功能性与审美性的双重要求。我认为楚漆器艺术的审美表现方法具有以下一些特征:器物造型圆融贯通、安定和谐,亦体现了使用便利的原则;装饰纹样精描细雕,且神秘浪漫、飞扬流动;色彩以红黑二色为主,辅以少量绚丽的黄、绿、白等色,重现神秘玄远的生命观念。这些特征不仅是其审美意识的物化和艺术能力的生动体现,而且还是其具有原始思维特质的精神逻辑顺序的显现。
三.汉漆器艺术设计的功能性与审美性统一
一般来说,工艺美术首要的特性,不仅要表现美观,而且要结合实用,它不应该是单纯的装饰品,也不应该只讲求实用,而是要把实用与审美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再有用的器具,若它不具备审美功能,它也只能是一件器物,不能上升到艺术品的高度。而汉代的漆器艺术精美又不失实用,是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器具,这个时期的漆器成了具观赏价值和审美功能的艺术品;再精美的物品,若没有使用价值,也只能成为单纯的观赏品,而不能成为人们的实用器具。功能性与审美性的关系其实也就是实用与审美的关系,它们两者是互称互补、相辅相成的。汉代漆器艺术设计表达了当时社会的巫文化,席地而坐等生活习性,以及神秘、浪漫的审美倾向等。而后陆续出土的楚汉漆器向世人展示了它们集功能与审美于一体的美丽身姿。它们虽多为当时社会的常见普通的日用器具却有其独特的美感,是功能性与审美性的完美统一。打个简单的比方,汉代漆器的装饰彩绘是在雕刻基础上萌生出来的兼具实用和审美的一种表现手法。髹漆在此是出于适应功能的需要,它对易腐、易烂的木胎、竹胎等起到保护作用,达到了防腐防渗防酸的功能目的。所以打底、上漆只是功能意义上的表现,在底色上彩绘花纹、图案则是为了满足审美的要求而进行的。但若是离开产品设计的社会背景孤立地谈产品的功能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篇6
关键词:环境艺术,功能美与形式美,城市建设,创造
中图分类号:TU97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环境艺术是包含着多方面的一门艺术,形式美与功能美的结合是创造绿色科学的环境艺术的必要手段。环境艺术的设计包括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城市规划等等。那么如果使它发挥自身的形式美又体现出功能美呢?从不同空间类型的使用功能出发,遵循美的形式法则,理解特定设计对象的多重需求和体验要求,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形式美是按一定的格调和法则表现出来的,主要体现在和谐、对比、对称、均衡、比例、节奏、重心等几个方面。
1、环境艺术的形式美法则
在西方自古希腊时代就有一些学者与艺术家提出了美的形式法则的理论,时至今日,形式美法则已经成为现代设计的理论基础知识。在设计构图的实践上,更具有它的重要性。 形式美法则主要有以下几条:
和谐 :宇宙本身就是和谐的。和谐的广义解释是:判断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所给我们的感受和意识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和谐的狭义解释是统一与对比两者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单独的一种颜色、单独的一根线条无所谓和谐,几种要素具有基本的共通性和溶合性才称为和谐。
对比与统一 :对比又称对照,把反差很大的两个视觉要素成功地配列于一起,虽然使人感受到鲜明强烈的感触而仍具有统一感的现象称为对比,它能使主题更加鲜明,视觉效果更加活跃。对比法则广泛应用在现代设计当中,具有很大的实用效果。
对称 :在平面构图中运用对称法则要避免由于过分的绝对对称而产生单调、呆板的感觉,有的时候,在整体对称的格局中加入一些不对称的因素,反而能增加构图版面的生动性 和美感,避免了单调和呆板 。
衡器 :在衡器上两端承受的重量由一个支点支持,当双方获得力学上的平衡状态时,称为平衡。在平面构成设计上的平衡并非实际重量×力矩的均等关系,而是根据形象的大小、轻重、色彩及其他视觉要素的分布作用于视觉判断的平衡。
比例 :比例是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它是精确详密的比率概念。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活动中一直运用着比例关系,并以人体自身的尺度为中心,根据自身活动的方便总结出各种尺度标准,体现于衣食住行的器用和工具的制造中。
重心 :重心在物理学上是指物体内部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对一般物体求重心的常用方法是:用线悬挂物体,平衡时,重心一定在悬挂线或悬挂线的延长线上;然后握悬挂线的另一点,平衡后,重心也必定在新悬挂线或新悬挂线的延长线上,前后两线的交点即物体的重心位置。
节奏与韵律 :节奏本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节奏这个具有时间感的用语在构成设计上是指以同一视觉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
联想与意境 :平面构图的画面通过视觉传达而产生联想,达到某种意境。联想是思维的延伸,它由一种事物延伸到另外一种事物上。
2、环境艺术功能美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随艺术题材、使用材料的变化及其他原因,建筑师们更积极地利用现代材料和现代技术,更加重视功能,努力创造新的视觉语言,出现过一种各自为政的分裂状态。所以在建筑上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它的功能美。例如在1999年竣工的首都国际机场第3航站楼,因为人们在这儿停留的时间长,同时需要适宜的室内环境来调节人们的心理和感受;另外,在对着作为追求高效、准确、安全、舒适的交通性建筑,以人为核心,在注重信息的公共传播并在保证信息传播功能的基础上,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和生活情趣。
在家具设计中影响环境的不仅是它的外形的美观还有它的色彩,在功能美上来看,我们知道家具设计的色彩,必须考虑各种不同环境下的功能特性,以及不同人群对不同色彩的喜好。消费者不同的特性,决定了家具色彩喜好的差异:不同的、文化差异、气候环境以及特定时期的流行色,常常体现出不同人种的心理状态,以及对社会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家具设计师只有深刻把握住色彩的特性,才能有助于家具设计的色彩运用家具的色彩有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环境艺术设计形式美与功能美的统一
在规则设计中,设计师对主体服务对象-使用者-的充分理解是很必要的。它也和规划是分不开的,人们规划,先是确定的用途或体验,其次才是随形式和功能的有意识的设计,以实现希望达到的最佳效果。场所、空间或物体都根据最终目的来设计,以最好的服务并表达功能。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人首先具有动物性,通常保留着自然的本能并受其驱使。任何场地的土地扰时,微妙的自然平衡就会发生偏移,甚至可能影响较大的范围。而在很好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完美的表现科学美对具有生产价值的土地加以利用时,规划设计应给予明确的界定和保护。对缺乏生产价值的闲置自然土地,应逐步给予土地条件的改良和优化。最大限度地给设计的服务对象带来生活的便利、融洽和乐趣,最大可能地使设计的服务对象获得与动物、植物“和平共处”的自然生态空间,最大可能地让设计的服务对象在设计的空间里得到精神的升华,找到人“神”沟通的桥梁。从中体验到在规划这种为具有为人类服务的功能,它必须在以科学为前提巧妙的掌握好科学。
现代的环境艺术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但是所有的环境艺术的设计都来源于生活,往往却予人以比生活本身更完美的欣赏和玩味,它美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赋予静态的事物鲜明而生动的主题、独特的精神内涵和艺术魅力。在满足人们视觉欣赏的同时,要注重它的实用意义,因此,除艺术造型美观上的要求外,还应符合实用功能及技术的要求。如园林中的栏杆具有各种不同的使用目的,因此,对各种栏杆的高度就有不同的要求;又如园林坐凳,就要符合游人就坐休息的尺度要求;再如作为园林界限,园墙就应从围护角度来确定其高度及其它技术上的要求。现代园林强调“以人为本”,在园林设计中应注意在满足了装饰要求外,更应满足技术与功能方面的要求。许多街道绿地旁,都有为了保护绿地而设的栏杆,这些栏杆常因人走累了坐在上面休息而破坏。不妨设置成栏杆和坐凳结合的形式,这样既符合科学美观要求,又符合功能要求。
总之,环境的艺术性需要形式美的要素,也需要功能美的要素来实现。为打破传统上生活与艺术相隔离的状态,需要创造出一种能使观众有如置身其中的艺术环境。这也对现代环境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如同城市园林化思想的提出和城市园林艺术的发展一样,环境设计以及大地景观规划等学科的进展,都从不同的方面促进了环境艺术观的形成和发展。环境艺术与人的生活空间是结合在一起的,在功能使用上我们要结合它的本身形式,以形式美为前提,表现功能美,以功能美为基础来完善形式美,以创造出某种艺术氛围或艺术境界,从而使环境艺术实用功能与形式审美功能达到统一。可以说随着审美主体欣赏角度和视点的变化,在静态和动态的发展关系中,环境艺术就会表现出多样变化的形式和形象,但总是以人为中心,以创造空间形态美为目的,将各种要素和艺术手段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 曾令秋、周晓兰;试论建筑的功能美与形式美[J];广西轻工业;2007年07期
2、 章福平;关于建筑设计中“形式追随功能”的质疑[J];科技资讯;2007年19期
篇7
关键词:室内设计; 功能美; 艺术美;论文下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化住宅不只是简单的栖身之所,而且是能让人们在工作之余,调节精神生活,实现个人愿望和爱好,从事学习、社交、娱乐等活动的多功能场所。“设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全过程,在讲功能的同时,经济性与美感享受是同时交融的。”[1]因此,我们除了充分重视现代化条件下的物质需求即使用功能外,也要着重强调精神需求即艺术美。
一、现代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现代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美观、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空间环境。室内空间环境既有满足相应的使用功能的要求,同时也反映了一定的精神因素。
室内设计的目的是将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空间环境,这正是以人为中心,为创造出美好的生活、生产的室内空间环境。从广义上讲室内设计是一门大众参与很广泛的艺术活动,是设计内涵集中体现的地方。室内设计是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存和生活环境条件的重要活动,通过运用现代的设计原理进行功能与艺术的设计,使空间更加符合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二、室内设计的功能美
如今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室内空间的合理划分和室内设施的功能性显的尤为重要。功能美在室内设计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人们对物的功能的要求不再像以前那么简单,而是由功能性提升为功能美。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前提下充实其精神生活,将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所形成的功能美在室内空间中的运用极其重要。室内设计的功能是物质的,也是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室内设计功能美主要体现在空间设计和功能的合理规划上。
“功能虽不是产品设计的唯一目标,但却是造物的首要目的,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必须满足人们的某种使用功能的需求,功能美是产品的最基本、最普通的属性,是人们生活的物质基础,也是产品设计的核心。”[2]室内空间设计也如产品设计一样应注重实用性,具有功能美的空间体现出人性化特征,室内空间是营造空间环境的主体,一个能够令人身心愉悦的居住环境,首先应当满足在功能上的需求,注重科学的人体空间比例,其次要注重空间中材料运用的宜人性以及结构划分的科学性。也体现着空间的功能性和形式美感,达到功能美与形式美的协调统一。
“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使用和审美的统一,并不是哪一个人的发明,而是客观规律的必然。”[3]合理的功能划分是前提条件。居室空间是家庭成员居住、活动、交流、休息的场所,应处理好各空间层次关系,使居室空间更好地体现其功能价值。经过设计改造后,会让布局变得合理而实用。例如对原格局不合理的户型进行拆除改造划分,给空间重新定位,赋予空间新内涵。原有客厅大而不当,餐厅小而不能且有过道。经过整体修饰变化,空间顿时开朗明亮,视觉得以延伸及穿透,改变了小空间的局促与不良采光。虽然面积不大,但各功能的设计却恰到好处。 三、室内空间艺术美的塑造
室内空间艺术美塑造体现了室内设计具有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两重性,设计在满足物质功能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满足精神功能的要求,精神功能的创造也就是艺术美的体现。室内艺术美塑造主要依靠视觉,涉及到布局、软装饰、陈设及色彩等要素的搭配所形成的风格,进而产生对空间整体形态的印象美。如今建筑物不断增多,空间形态也各具特色,人们对家居室内环境有了更高的追求,居室的艺术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表现主要体现在色彩、软装饰及陈设上。
(1)色彩
在室内环境中色彩设计占有重要地位,室内空间是否富丽堂皇、艳丽多彩或淡雅清新与色彩搭配密切相关。室内色彩搭配必须符合空间构图原则,及色彩对空间的美化作用,正确处理协调和对比、统一与变化、主题与背景的关系。同时色彩设计还要体现稳定感、韵律感和节奏感。
(2)陈设
室内环境中如果没陈设品,给人的感觉将是平淡无味的。陈设品不仅能丰富空间的层次,还可以使空间具有艺术与个性特点。陈设主要包含具有日常生活使用功能物品的陈设布置,与具有纯粹装饰艺术美化功能物品的创意设计,也包含对固定在室内空间建筑界面上的艺术配套、呼应可移动物品的陈设布置设计,使他们符合室内总体空间艺术的构思、创意,做到功能要求与艺术形式的和谐统一。
(3)软装饰
室内艺术美是由整体氛围反映出来的,如今轻装修重装饰以深入人心,所以室内软环境是居室装饰的重点组成部分。为了追求室内空间整体视觉美感,室内纺织品应通过设计和处理,使纺织品的外观具有自然的视觉效果,营造一个对人类身心健康,符合人们追求时尚、自然、艺术的室环境。
总之想营造出理想的室内环境,必须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心理,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才能营造出理想的现代室内环境。在不同的时期人们对于室内功能美和艺术美的的要求必然是不同的,因此,除了重视基本的物质需求外,更要着重强调精神需求。因此室内环境美的设计必须是功能美和艺术美的交融统一。
参考文献
[1]柳冠中,历史—怎样告诉未来[C] 装饰艺术文萃.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1:318
篇8
一、以理论做导航,更新教育观念
课题组全体成员根据《指南》精神,就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等进行了认真讨论,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研究的目标。从优化教师个体素质入手,采用培训、外出参观学习、自学、听专家讲座视频等多种学习形式,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课题培训和进修,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如,在幼儿园人手缺编的情况下,派出谢似钿老师参加了为期9天的福建省第十二期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组织教师参加了市里安排的“《指南》背景下教育实践活动探索”的系列专题讲座。每月幼儿园坚持开展业务学习活动,学习相关的美工教育方面的文章,如“《指南》艺术领域的理解与实施、实施《指南》,从改变教学设计思路开始,解读《指南》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等等,了解当前幼儿园美工教学新动态;同时在理论与实践过程中让老师们搜集日常课堂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如:“教师如何把握幼儿美工技能教学引导的度”、“幼儿美工教学如何解决技能教授与想象力之间矛盾”、“幼儿美工技能学习与创造力协同发展策略”“如何有效的实施美工活动分区教学”等问题进行探讨;极大地提高了全体参研人员的理论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注重环境创设,促进幼儿个体发展
《指南》中艺术领域提出“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操作材料是美工活动的物质支柱,是构思、设计得以物化的基础,不同的物质材料具有不同的工艺性能和特征,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造型要求。
如:“花儿朵朵”这一主题的手工活动,第一次教师组织活动时,用了统一的范例,提供给了孩子们同样的制作材料,虽然孩子们制作出了比较精细的“各种各样的花”,但是,这时的孩子们只是在模仿的“艺术工匠” 。这种活动无法为孩子提供展示自我,体现创意的机会与条件。
这就体现了活动中材料的提供与幼儿活动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给幼儿提供多种多样的材料,幼儿在解决问题上就会表现出更多的发散思维。经过几次的集中研讨、修改、实践,教师在设计上做了调整,把活动室环境布置成四组,为孩子们提供了颜料区,折剪区、环保区、泥工区等。丰富的材料,自由的多种选择,满足了不同孩子的需要,孩子们有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一下子就扩展了创作的范围,他们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表现“各种各样的花”。
三、开展系列活动,梳理提升幼儿经验
《指南》艺术领域中明确指出从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两个方面,充分创造条件让幼儿学会发现和感受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并由此积累起丰富的感知经验进行艺术创作。系列活动设计能梳理提升幼儿经验。
如:“美丽的花瓶”
活动一《参观欣赏花瓶》,教师利用户外活动时间带领幼儿到花店参观,观察花瓶,了解花瓶的基本形状,给孩子们展示花瓶与花的整体,让孩子们充分的感受了花瓶的美,孩子产生了花瓶、花、装饰的直接关系,他们感受到了花瓶美化环境的美感。
活动二《PPT欣赏花瓶》,ppt课件配上音乐,在音乐的渲染中一幅幅的浏览花瓶,孩子们又从另一个角度感知了花瓶,是一种情感的提升,但是PPT一闪而过的画面无法让孩子近距离的感知花瓶身上的花纹装饰。
图片展解决了这一缺陷,我们将图片长时间的展示在活动室周围,孩子们不断的近距离的欣赏,他们发现了花瓶身上的图案,并喜欢上这些图案。通过这样的不断的欣赏,感知,激发了孩子创作的欲望。
活动三《设计创作花瓶》,教师在美工区投放了颜料、排笔、剪刀、各种瓶子、皱纹纸、蜡光纸、毛线、彩色吸管、双面胶等材料,在活动室一角设计了花瓶展览台。幼儿自由选择材料,用不同的形式表现花瓶:有的剪纸剪出花瓶的基本形状,有的幼儿拿起塑料J,将吸管竖着粘在瓶子上,无规则的进行排列装饰整个瓶子,有的幼儿拿起了玻璃瓶用黑笔在瓶身上画上图案,有的用颜料在瓶身上涂上不用颜色的大块的色块,这一次活动孩子的想象力、动手能力获得一定的发展,但对于花瓶的表现方式比较单一,没有综合性的选择材料进行表现,很多提供的材料都无法得到很好的采纳与利用,还有一部分幼儿由于区域范围较小,失去了参与的机会。
活动四《手工坊》,教师投放一些手工作品(图片和小制作)供幼儿欣赏,激发幼儿的模仿再创造。并调整、增加材料的投放,选择幼儿熟悉的,便于表达的材料,一下子就扩展了创作的范围,运用了生活中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出了形态各异、不同材料的花瓶。可见活动材料的投放创设,直接影响着孩子思维的拓展,我们提供幼儿熟悉的,便于表达的材料越丰富,越能激发孩子的创作想象力。极大的满足幼儿动手动脑进行创造的欲望,并给幼儿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反映客观事物提供可能性,使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得到发挥。不仅仅是动手制作,动脑构思,立意的思考也得到了升华。
结束语
篇9
【关键词】工艺美术;进步
我国的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琳琅满目,是一个多姿多彩,百花齐放的大花园,自然,它留给当代的传统工艺美术资源也是数不胜数的, 现今的我们除了要很好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还要很好的与当代设计相结合,将传统的工艺美术资源以另一种方式传承下去。现今的社会是一个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社会,如今的世界充满了各种高科技产品,工艺制造技术也日渐成熟化和高科技化,国家的建设迅速的发展着,特别是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显著。随着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人们的在精神上也期待着提高,继而审美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所以,对于现代化的设计已经不是简单的功能上的满足大众,对其装饰性的功能要求也有所提高,说到装饰性,传统的工艺美术资源就越来越显现出它重要的地位。工艺美术是艺术的一种,也是和社会生产有直接联系的物质文化之一。它具有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双重属性。工艺美术,这里说的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各个方面的美术加工,也就是对人们的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美化。从工艺美术的用途 分,有生活日用品和装饰欣赏品;从工艺美术的制作分,有手工制品,机器产品和电脑产品;从工艺美术的性质分,有传统工艺,民间工艺和现代工艺。通常是以材料来分类的,如染织工艺,陶瓷工艺,金属工艺,漆器工艺,木工艺,玻璃工艺,塑料工艺等。就工艺的创造过程来说,它包括设计和制作两个阶段。所以,工艺美术及不只是手工制作或传统制品。
从工艺美术的用途分,有生活日用品和装饰欣赏品;从工艺美术的制作分,有手工制品,机器产品和电脑产品;从工艺美术的性质分,有传统工艺,民间工艺和现代工艺。通常是以材料来分类的,如染织工艺,陶瓷工艺,金属工艺,漆器工艺,木工艺,玻璃工艺,塑料工艺等。就工艺的创造过 程来说,它包括设计和制作两个阶段。所以,工艺美术及不只是手工制作或传统制品。它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篇10
工艺美术是我国文化产业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规模性较大,同时也是文化事业的体现,在整个文化产业运行的过程中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文化价值。文章对消费视野下工艺美术的价值进行了分析,旨在实现工艺美术的经济化运行。
关键词:消费文化;工艺美术;问题分析
消费文化主要是在社会文化发展中某一时期的特定产物,同时也是人们在物质生产、社会生产以及消费活动中所展现出的一种消费形式。因此,消费文化视野下的工艺美术作为一种消费形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及价值,虽然在文化层面上与现实文化存在着不同,但是由于时代背景的不断变化,充分展现了其存在的艺术形态,这种文化形式的出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行为方式。
一、文化消费视野下的宫廷工艺美术
随着文化事业的多元化发展,宫廷风格的工艺美术保持了技术高超性的特点,并将传统美术工艺作为传承的主体,使旧的工艺形式以及艺术形态得到了有效的表达,而且在整个工艺美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采用了高超性的艺术形式,保证了产品设计的基本价值。旧有时代的工匠会受到统治阶级的管制,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会将艺术价值本身进行艺术的再创作,但是,在文化发展的今天,很多设计人员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会重视其商业性的价值。所以,旧有时代的宫廷贵族艺术逐渐演变成当代社会中的“商品”价值。对于这一类美术工艺品而言,可以将其分为收藏品以及装饰陈设品两种,首先,收藏品不仅具有投资价值同时也具有“文物”价值,收藏者主要重视商品的文物价值以及潜在的增值能力。其次,装饰陈设品主要是一种文化传承的符号,通过旧有宫廷工艺的商品转换为另一种文化形式,为使用者提供一种文化品味。而在现阶段宫廷宫廷美术创作及优化的过程中,缺少专业性作品鉴赏人员,一些作品只要被国家机构的工艺美术大师评定为最具收藏价值的作品,其价值会数以十倍的向上增长,从而导致很多工作美术作品的评选成风,出现了一些唯利是图的艺术消费行为,导致传统工艺产品的质量逐渐下降,为文化艺术的传承及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文化消费视野下的城市工艺美术
对于城市风格的工艺美术而言,主要是将中产阶级的市民作为工艺美术的主体,通过对中产阶级人们价值观、生活观等价值的分析,所呈现的一种市民工艺类型。历史中人文产品的工艺设计包括紫砂器、明式家具以及住宅建筑设计等工艺形式。城市中产阶层由于其经济实力、政治地位等内容逐渐成为工艺文化的核心内容,但是,在现阶段城市工艺文化分析的过程中,其正处于未定型的新兴阶段,基本的文化形式也正处于模糊阶段,其形态的判定以及消费价值很难得到系统性的分析。而在消费视角下可以将这种工艺形式定义为创意、综合以及世俗化的工艺美术形式。其中的创意主要是通过对城市人民生活经验以及生活需求的分析,所创作出的美术工艺,例如,家居装饰等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联的设计形式。市民工艺中的综合性主要包括了创意、技艺工艺以及设计等,例如“陶吧”等工艺场所的构建,城市居民可以在这一环境中将自己的创意、技艺以及设计等技术形式进行充分性的结合,从而实现其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文化消费视野下的民间工艺美术
民间工艺美术主要是将农、牧民作为主体的乡村工艺形式。在现代化文化形式发展的过程中,民间工艺的生存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其生活化、原型化的艺术形式却得到了有效传承。随着消费文化形式的出现,一些具有民间工艺的农耕文化呈现出不断消失的状态,主要是由于民间工艺是一种生活化的工艺形式,其实用性的工艺会随着人们的生活状态不断改变。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出现,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准城市居民,使人民在生活的过程中由农村到城市的环境转变,而且其基本的生活环境、生活用品以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所以一些民间工艺品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导致传统的美术工艺形式逐渐淡化。而且随着消费文化的呈现及发展,乡村的生活逐渐改变了旧有的生活方式,民间工艺自给自足的社会生活条件逐渐瓦解,使一些极具民族特色的工艺被“开发”出来,成为旅游商品以及纪念品等。
四、文化消费视野下的艺术工艺
艺术风格的工艺美术主要是专业工作者所创作的工艺形式,对于这些作品的创作人员而言,大部分都经过专业艺术院校的教育,其艺术素养以及创意能力相对较强,所创作的工艺品有陶瓷、陶艺、漆艺等。对于这些专业的工艺美术创作者而言,其作品的设计具有现代化的理念,所以他们所创作出的工艺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以及原创性。与此同时,由于设计的多元化发展,消费者会寻求一种全新的途径,将其自身与消费文化进行统一性的融合,并为大众传播以及艺术创作者提供了交流的途径,使创作者可以通过对人们需求的分析进行工艺作品的设计,并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传媒图像以及现代化的生活进行工艺的创新,进一步扩大了消费视野下非物质形态商品以及物质形态商品的消费。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消费文化的不断发展,消费文化对美术工艺的影响是相对较大的,美术工艺逐渐形成了文化形式的创造,同时呈现出现消费视角下美术工艺形式的变化。由于其文化形式来源于生活,因此其产品的设计与消费文化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其工艺美术的创作不在局限于纯粹的创新,而是应该在消费的基础上实现其身份的认同,并在最终程度上呈现出工艺美术的核心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立新.中国工艺美术研究的价值取向与理论视阈——近年来工艺美术研究热点问题透视[J].艺术百家,2008,04:114-118.
[2]李砚祖.关于消费文化视野下的工艺美术诸问题[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84-88+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