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育教育实施路径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8: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美育教育实施路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校美育教育实施路径

篇1

关键词:新媒体;正面舆情教育路径

1新媒体时代舆论的发展与舆情的影响

党的十召开以来,我国的移动用户规模和移动数据流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根据工信部的数据显示,我国的移动用户规模进入快速增长期,移动网络使用率升高(见表1),互联网全面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党的十之后,中国从“网络大国”的配角迈向“网络强国”的主角。2014年,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成立,总书记亲任组长,完成了国家在互联网层面的顶层设计。总书记提出的“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等重要论断,自此之后,网络空间更加清朗,网络正能量更加巨大,中国开始进入互联网“新常态”,各传统行业北是零售、金融、制造、医疗、教育等都在与互联网加速融合,互联网创业成为新亮点。作为互联网世界中承载着巨大信息量的平台,微博、微信、微视频、贴吧等众多新媒体平台正以雨后春笋的速度,在中国大地蔓延开来。何为新媒体?在媒体漫长的发展史中,伴随着技术的革新,媒体经历了5次大的变革,从报纸到无线电,从电视到互联网,每次媒体手段的进步都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当有新的媒体传播手段出现的时候,我们都可以称他为新媒体。比如今日头条、公众号相对于报纸是新媒体,抖音、b站相对于电视是新媒体。特别是微信和抖音,这两个新媒体平台的用户使用量非常大,可以说已经成为新媒体平台的佼佼者。这些新媒体平台不仅肩负着传播信息的任务,同时还具有传播舆论,制造舆情的作用。舆论和舆情的定义,笔者在这里要进行一个简要的区分。舆论和舆情这两个概念都涉及社会公众的意见,都关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问题尤其是热点问题,但是,他们之间的差别也是很明确的。根据王来华教授在《网络舆情研究———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以及陈力丹教授的《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所述,舆论和舆情分别有其广义和狭义的概念,舆论泛指公众公开表达的意见,也就是相对于微信来说的“所有人可见”,而舆情泛指公众意见所构成的舆论导向,反映了大多数人的意见,直接得说,舆情所反映的是人民对于社会事件的群体性意见,这种意见的持有者占绝大多数,往往会影响舆论的风向。所以我们可以很简单的认为,舆论就是你说他说我说,舆情是很多人说的近似的意见,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出来,舆情的风向,与舆论的发表,有着莫大的关系,舆论的发表影响着舆情的发展方向。表1移动网络使用率升高随着网民数量的逐年增长,网络舆情成了相关部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曾有一项网络调查显示:有87.9%的网民非常关注网络监督,当遇到社会反面案例和现象的时候,有将近93.3%的网民选择网络曝光。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社会整体上已经进入综合国力高速发展的黄金期,突发事件热点事件频发,其网络舆情也异常高涨,特比是在如今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平台发展如此迅速的情况下,各种平台的助推使得网络舆情显现出了强有力的网络效应,公众通过网络较强的传播力,渗透力以及影响力,充分发挥网络平台自有的互动功能,利用其身份的隐藏性,扩大舆情的影响范围,加剧了热点问题舆情的温度,有时候,一点普通的社会问题往往因为舆论的过渡发酵,导致舆情一边倒,出现了普通问题政治化,简单现象复杂化的趋势,这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种挑战。

2高校校园舆论主体、舆论环境及舆论功能的现状分析

图所谓环境,也就是周围所提供的软硬件条件,舆论环境,包括校园舆论环境与网络舆论环境,本文我们重点讨论网络舆论环境。舆论环境尤其是高校的舆论环境,是影响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不仅是因为其可以通过直接得语言刺激学生的感官,更因为网络舆论环境具有直观性等诸多特点,校园舆论的风向以及网络舆论的发酵,往往会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造成不同的舆情,因此,要研究正面舆情的教育问题,必然要先了解到底什么样的舆论环境才是高校应该有的舆论环境,高校应该打造或者引导怎么的舆论环境,才能够有利用正面舆情的宣传。在了解正确的舆论环境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当今社会网络社会的主体———青年人。作为新时代的网民,青年人则是网民群体中覆盖面最大的一个群体。根据2020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见图1),2020年,年龄在10-19岁的网民占比为13.5%,年龄在20-29岁的网民占比为17.8%,年龄在30-39岁的网民占比为20.5%,可见,青年人在中国网民群体中是一个重要的群体组成部分,数显示,年龄在20-29岁的网民数量则是所有年龄段网民数量中排第三,且与前两个年龄段相差很小,20-29岁,正是大学生学习的这个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青年人,接受着改革开放之后最先进的教育,享受着国家发展带来的先进产品,往往他们所接触的事物,都是最前沿的、最新鲜的,这也就造成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容易接触到更加多元的信息。据一项调查显示,大部分在校大学生获得校内信息会选择校园网(58.79%)、校园微信圈(53.19%)、校园微博圈(41.01%),而获取校外信息以及校内未公开的信息则不会通过校园网。这些大学生更多选择的是微信、微博、微视频等新媒体媒介,特别是像微信、抖音这样的新媒体平台,颇受学生欢迎。那么通过这些平台,学生会自主多元的信息,特别针对一些热点问题,舆论也就随之产生。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独特的群里,有一定的群体特征,他们之中多数为独生子女,父母重视教育但偏于溺爱,很多孩子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往往多数人会产生遇事退缩,不喜欢思考的性格特征,且性格冲动易受影响,这些特点都对学生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比如自制力欠缺、抗诱惑力差、渴望认同、又极易把思想外化于行动,他们既是主流文化的传播者,也是先进文化、落后文化、主流舆论的传播者,舆论环境就此营造。那舆论环境到底是什么呢?又有什么功能?刚刚笔者简述了校园舆论的主体特征,那这部分舆论主体制造出的舆论,也就形成了校园的舆论环境。这个主体很明显,很大一部分是校园里的大学生,他们是新媒体时代的宠儿,也是造就舆论环境的主要人群。笔者做过这样一份研究对象来源于上海10个高职高专院校的问卷调查,其中一份数据显示(图2),调查对象即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在5-8小时的偏多,达到了44.36%,而上网时间在2小时以内的只有3.51%,可见,校园主体有很大一部分的在校时间是在网络上渡过,那么他们的社交也有很大一部分时间利用网络进行,当社会上出现新的热点问题的时候,舆论就此发起,舆论环境就此产生。图2高职高专院校的问卷调查舆论本身是社会公众社会产生的,它的发散具有随意性、主观性等特点,同时舆论还具有反映社会矛盾、调节公众心理、维护社会秩序等功能,例如2018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与上海商学院合并”事件,2018年1月底,一则“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要和上海商学院合并,合并成的新学校将命名为”上海经济贸易大学的传言,在上海市众多学生和学生家长以及校友群体里炸开了锅,此番传闻引燃了舆论的高点,上贸大学生、教职工、家长、校友,甚至部分学院领导都纷纷表示震惊,并通过各自的渠道表达了对此的强烈意见。这个案例的舆论发酵迅速,让普通民众感觉到似乎我国大学的等级化更加严重,学生家长对于学校的等级差别更为敏感。同时,这件事还让很多社会公众认为,政府与学校在进行合并决策时,也需要参考学生家长的意见。很多人认为教育局在处理这件事的时候,缺乏公平公正,导致了一段时间内社会公众对政府决策的质疑,这就体现出舆论具有反映社会矛盾的功能,舆论的产生有利于我们挖掘社会问题,帮助政府或者社会解决或者调节社会问题。校园主体有很大一部分的在校时间是在网络上渡过,那么他们的社交也有很大一部分时间利用网络进行,当社会上出现新的热点问题的时候,舆论就此发起,舆论环境就此产生。

3新媒体时代高校正面舆情教育的路径

2016年12月,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曾经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还提出“广大师生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使高校发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指明了高校传播正面、积极文化的目标。2017年10月18日党的报告更是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要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这体现了正面舆情教育是关系高校文化内涵建设的重要部分。同时,总书记在坚定文化自信这一章节里,还对新闻舆论制度提出了要求:“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这一观点强调了舆论教育的重要性。舆情的导向是以社会舆论为基础的,舆论正则舆情正,舆论哀则舆情哀,因此,在发展如此迅速的新媒体时代,应该重视高校的舆论引导,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正面舆情教育,对于营造良好的高校舆论环境,控制校园舆情偏向有重要的意义。

3.1优化校园舆情教育平台,统筹专门队伍建设

对学生进行正面舆情教育,笔者认为,首先应从体制机制上提供保障,校园舆论环境是一个较为开放的系统,要在这个系统里建设维护相应的舆论平台,对学生进行正面舆论的教育。思政政治教育的生态学理论启示我们,高校舆论环境的优化是一个负责的工程,要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控制舆情发展,不是一堂课、一个人、一个部门的事情,它不仅需要第一课堂的灌输,同时也需要第二课堂的知识供给、第三课堂的文化支持;不仅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门的示范引领,更需要学校其他职能部门发挥全员全方位育人的作用,同时也需要社会相关机构的密切配合与帮助。因此要营造较好的舆论环境,就要利用新媒体平台,结合各机构之力,对学生进行正面舆情教育,让学生知道正面的舆情有利于事件的解决与平复。同时,校园平台负责人也应该严格把控舆论平台信息的输出,让学生时刻处于正面舆论的环境下,让学生平时就能接触最新最前沿的理论,遇到重要节庆日或者纪念日,能够主动发出或者接收正面舆论,营造正面舆论的环境。例如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就探索将校园舆情教育寓教于研究项目中、落实落细于校园各部门的微信公众号里。作为本市高校10个试点培育网络文化研究室之一,济光学院网络文化研究室以探索创新民办高职院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机制为核心,围绕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针对“95后”青年所关心的时下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正确的主流舆论引导,弘扬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推进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学院历来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和信息宣传工作,在各项工作中尤其强调新媒体建设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地位,在宣传阵地中的领军作用。学院目前已网上注有济光学院、济光团委、济光建筑、济光建工、济光机电、济光经管、济光护理、济光微思政、济光后勤、济光学前、济光艺术以及部分社团微信公众平台十余个,大部分已经运营一年半以上,已经基本确定各自“产品”的基本形态和建设队伍。通过此类新媒体平台,建立合理的舆情教育体制机制,扩大正面舆论的宣传途径,将最新理论和资讯传播出去,以文化育人,以环境育人,奏鸣正面舆论教育之曲。

3.2线上课堂融合线下课堂,发挥网络舆情教育的作用

以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从各方面扎实推进线上线下课程建设工作,线上以使用“雨课堂”教学平台为主,以“腾讯会议”“腾讯课堂”等为辅,启动混合式教学新模式。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以下简称思政部)。思政部建有“济光微思政”公众平台,作为线下课堂的补充,该平台具有新媒体特有的特点: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内容丰富、覆盖面广、使用方便、互动性强等特点,使用者主要为在校生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传播最新理论前沿,讲授思政理论课内容,同时通过网络平台,结合最新发生的时事热点,设置与课程相关的问答题,引导同学们回答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答案,有意识得引导正面舆论。同时,通过第一、二、三课堂联动发挥作用,全方位地探索思政课程的有效性、针对性建设方案,充分发挥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将线上线下课堂相结合,有利于正面舆情教育目的的实现。

3.3建立正面舆情案例库,打造正能量网络生态

笔者认为,狭义的网络生态可以理解为网络世界的环境。其实无论我们承认或不承认,我们都已经生活在两个平行世界。一个是哲学上所说的原子所构成的物质世界,另一个则是数字化构建的虚拟世界,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网络空间。网络空间基于现实空间而存在,网络空间不能独立于物质世界单独存在。在这个网络虚拟空间里,一切参与者的形态,发表的舆论,交往关系、舆彩等共同形成了网络生态。要在高校实现正面舆情教育,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打造一个正能量的高校网络生态,通过建立正面舆情案例库的形式,把一些新闻热点现象进行剖析,对其分类如图3所示。通过建立这样一个正面舆情教育案例分享平台(微信公众账号),定期的分享当前热点新闻、传播正面的主流舆论,开通留言功能,设置讨论模块、针对济光学院的学生开辟一条校园舆论直播通道,及时发现校园舆论新动态,及时传播正面舆论,引导学生接受正面舆情教育。同时,正面舆情教育案例库还可供所有老师分享,用于充实课程内容提升教学体验感。这样的平台需要基于一个或多个部门共同的努力创建与维护。新媒体时代,各种新媒体平台快速蔓延,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提升高校正面舆情教育的质量,还需要更多的支持与投入。高校正面舆情教育的推进以及舆情案例库的建设,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面对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不断涌现的校园网络舆论热点,正在不断挑战高校的正面舆情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来华.网络舆情研究一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2]王来华,冯希莹.舆情概念认识中的两个基本问题[J].天津社会科学,2012,(6).

[3]程少华,傅丁根.超9成网民看重网络曝光[EB/OL].

[4]邹振东.弱传播舆论世界的哲学[M].北京:国家行政管理出版社,2018.

[5]郭全中.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转型战略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9.

[6]胡杨,徐建军.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环境优化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篇2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组织实施路径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了语文、数学以及外语等高考科目,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美术、音乐等科目的培养。近些年来由于新课改的不断发展,高中的教育现在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美术的美育功能也逐渐被广大教师所采用。学生在高中阶段,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逐渐趋向成熟,对于美的事物有更高的追求。美术教学无疑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以及培养艺术素养的路径。在全面实施综合素质的教育计划下,高中教师必须在一定程度上重视美术教学,想方设法地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一、准确把握美术课堂的三大要素

美术教学和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相似点,就是以教材为主而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教师、学生、教材构成了课堂的三大要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特点以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例如,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年龄特点等。当然,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心态等问题教师都应该有一个十分明确的了解,只有做到这样才可以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充分重视美术教学

教师应该更加重视新课标对美术提出的要求,运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强调的是心灵上的互通,还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自己以往的控制角色,与学生建立一种公平的朋友式关系。教师在把握了学生的基本情况下,通过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可以快速地提高学生对于美术的认知。

三、优化教学评价,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可以约束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如今,为了减少教学评价的缺陷,教师应分别从主体、方法和内容上进行全方位的改革。首先,教学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多元化的,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评价,学生也应该对教师的教学过程给予针对性的建议,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快速提高。其次,教学评价方法和内容也应该是多样化的,这样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选择,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教学的有序进行。通常在做教学评价时会从课堂气氛的营造、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负效应的产生三方面进行分析。

四、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因为美术教学更注重的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所以,教师不仅要拥有更加专业的基础知识,还要用勇于打破常规的观念进行多元化的教育。例如,教师在进行正式教学之前,可以通过设计巧妙的故事情节来引入主题,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使得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还可以为学生设计良好的学习情境,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不同的主题活动增加学生亲身体会美术魅力的机会,感受学习美术的极大乐趣。

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提高课堂效率

相对于别的学科,美术更加追求的是对视觉的感受,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可以使声、图、文、像融为一体,让一些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具体、形象,从而达到化静为动、化繁为简的目的。而且多媒体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教学中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充分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的有效连接。除此之外,通过合理地运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工具,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于美的感知与欣赏。但是,在运用多媒体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只要恰到好处即可,并不需要追求华丽的教学手段。

六、教学目标的准确性

教学目标指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共同想要达到的某种教学效果,课堂的教学目标是师生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与根据。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把握准教学的目标。教师在实施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首先,在实施教学目标时应该明白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要在授课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其次,在实施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认清教材类型。因为教材是教师授课的三大因素之一,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只有对教材有一个深入的认识,才可以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

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下,美术教学越来越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是要想真正地提高高中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从一系列的方法上做出改进,力求为高中美术教学效率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高职;公共艺术;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248-01

公共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全面素质人才必备教育体系。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艺术教育开始从纯艺术领域走入日常生活、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也应该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广泛吸收人类现有的艺术资源,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为当代公共艺术教育探索出一条有效的实施路径。

一、理论为基础的教学课堂

任何艺术实践都离不开理论指导,理论是艺术发展与进步的内在动力。课堂是实施艺术教育模式和载体,是其理论教学的主渠道。如何把枯燥的理论转变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活动的有效资源是当前公共艺术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在当今校园,音乐节、现代舞等艺术活动十分普遍,但却也显现出艺术理论的粗疏。缺乏理论的校园艺术活动最终会走向乏力与尴尬。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加强公共艺术理论教育,在学校开设艺术理论类课程,建设完善的教育体系;把现有艺术理论进行进一步的整合、筛选;调动起理论教学的趣味性,加强理论教学的普及性;从人、物、财上加大投入,建设丰富的公共艺术教育资源库,并逐步通过高校艺术实践活动来深化理论教学。

二、实践维立足于艺术创作

以艺术创作为形式的实践是检验学生艺术素养的有效平台,因此,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必须紧扣艺术实践性,借助校园艺术活动,简历自己的艺术活动平台,让学生进行艺术体验,真正领会艺术的本质。公共艺术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艺术活动与艺术实践时也应该就地取材,在教学中要发掘和创造各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适时的激发学生的动机和兴趣,使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摆脱职业艺术演出的专业元素,而变成一种朴素的艺术锻炼行为。

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应有意识的开展实践环节,指导学生进行艺术表现。此外,在课外艺术实践的模式建构也是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也应该脱离课堂教学的狭隘思维,并且在专业艺术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自主成立艺术社团,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艺术展演以及大量的学生自发演出活动等形式,开展艺术实践活动。

三、在生活中实现艺术教育的应用

从艺术家的工作室到欲演欲烈的大众文化艺术活动,艺术逐步走向日常生活,越来越大众化、生活化。在日常生活中,学校也充满着“亚戏剧“”亚舞蹈”等各种形态的艺术实践活动。这种形态的艺术教育决定了它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摆脱正统艺术教育的束缚,把艺术生活有效结合,利用灵活、生动的艺术形态植入于校园生活中,使校园变成一个生动的“艺术场所”。如戏剧表演就越来越多的融入学生生活。有专家指出:“戏剧教育应该考虑走出‘艺术戏剧’教育的‘象牙塔’,再建一个艺术戏剧的‘工作间’”,逐步引导学生进行“亚戏剧”形态方面表演实践,为各种人生情境做“预演”,让学生全面融入艺术情境,让学校成为一个多变的艺术场所。

四、从本土艺术文化教育着手

对本土文化艺术的忽视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本土文化艺术可以说是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体系,是民族情感和精神的重要载体,为此它硬钢成为艺术教育的特色主题加以推广。教育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 年)》强调“:艺术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教育资源。”[2]在艺术文化教育的设置中,应当更为深入的发掘本地区的传统文化,并把其引入到高等教育体系中来。从深度和广度上去拓展艺术教育范畴,利用新型的艺术教育形式对学生开展主题艺术教育,再通过学生的社会实践,反过来对本土文化进行深入发掘研究。这样,既能够促进本区域文化发展,也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能更好解决艺术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状并能进行更深层次的开拓。

总之,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教育工程。艺术教育体系建设必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原则,坚持校内和校外相结合,建立一系列完整、规范的艺术教育体系。让艺术教育超越单纯课堂教学而进入全面的艺术实践活动,超越实践经验而升华为理论提升,超越艺术涵养化入生活应用,成为立体综合、多维延伸的高效过程,必将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加强美育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陈曦.高校艺术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大舞台,2010(6).

篇4

关键词:自媒体;大学生;审美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3-0082-02

以数字科技和互联网为纽带的自媒体时代,方便了人类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了人类思维的改变。大学生作为自媒体的主流用户,无论是在学习、交流还是娱乐方面,自媒体都对大学生审美素养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为大学生审美素养教育带来了挑战与机遇。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契机下,大学生审美教育一方面应了解自媒体对于大学生审美素养的具体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另一方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从社会、学校、大学生等方面着手,结合自媒体传播特点加强大学生的审美素养教育,使之学会鉴别美丑,进行艺术批评,并依托自媒w平台创造出属于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提升审美素养。

一、自媒体视角下大学生审美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一)自媒体下大学生审美教育的挑战

1.来自自媒体的挑战。“在谢因・波曼(Shayne Bowman)与克里斯・威理斯(Chris Willis)两人联合提出的自媒体研究报告中对‘自媒体’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自媒体是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1]“自媒体时代是指以个人传播为主,以现代化、电子化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媒介时代。”[2]自媒体的显著特征是自主、自发,公民上升为接受与传递信息的主体。大学生在自媒体环境中可自主选择信息,然而在这一前提下,大学生能否自觉选择到健康、具有审美形式的信息是关键。事实证明,网络信息过于庞杂,大学生网络素养并没有达到较高水准,往往不知该如何选择提高自身审美素养的信息,较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分辨不出美丑甚或以丑为美,形成不良的审美观念。另外,自媒体平台具有入门低、开放性的特征,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大众文化在自媒体时代下以新的方式得到了更广泛传播,“大众文化是以现代信息传播和复制技术为手段,以市场为依托,以为消费者提供游戏性的娱乐为功能,具有强烈商业属性的文化产品及其消费方式”[3]。这种注重商业、娱乐的大众文化,在过分满足大众感官需要时,而忽视了大众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大学生如果长期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仅满足于感官享受,而忽略情感体验的升华,就会不利于自身审美素养的提升。

2.高校审美教育的问题。“审美素养是个体在审美经验基础上积累起来的审美素质涵养,主要由审美知识、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三要素组成,其中审美知识是审美素养的基础,审美能力是审美素养的核心,审美意识是审美素养的灵魂。”[4]大学生审美素养教育就是通过各种教育途径丰富他们的审美知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学会正确运用自媒体去分辨、鉴别美丑,对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提升精神层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大学生审美素养教育显得很重要。而我国目前高校审美素养教育虽有了较好发展,但依然存在某些问题,这对高校审美教育构成了挑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高校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待于提高。在国家倡导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审美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在现实情况中,我国审美教育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方式还存在若干问题。审美教育因其特殊性使其与德育、智育有相通的地方。因此在德育、智育过程中可以融入美育的因素,以更好发挥思想道德教育与传播文化知识的作用。其次,高校审美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高校除了某些专业如艺术、文学、影视鉴赏等某些课程带有审美素养教育性质之外,其他专业特别是理工类专业,并未设置相关审美素养教育课程,以致大学生的审美需求得不到满足。最后,高校对大学生使用自媒体的情况缺乏引导。“大学生还处在青年晚期与成年早期的过渡阶段,其基本特征是:生理发展趋于稳定,心理发展尤其是情感过程趋于成熟,性格已基本定型”[5],然而在心理基本成熟的同时,大学生也面临着就业、考研的选择,在依赖自媒体进行心理压力的释放同时,容易受到自媒体复杂内容的诱导,加之高校对大学生的媒体使用情况并不是很了解,更缺乏相应的引导,导致大学生受到自媒体环境中低俗文化、错误价值观的影响,出现了审美观念的偏失,不利于他们审美素养的培养。

(二)自媒体下大学生审美教育的机遇

自媒体具有跨越时空的特点,通过自媒体可以随时得到来自全世界的信息,而审美素养正需要不断体验审美活动,因此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大学生可利用自媒体特点加强审美素养。如自媒体可以让大学生随时接触到世界优秀级文艺作品,以此可以陶冶情感,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另外,也可以借助自媒体进行审美创作,如当下盛行的自媒体写作、微视频制作等,这些创作成果可以借助自媒体得到广泛传播。大学生在这些审美创造活动中,得到情感的满足、体验和升华,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创造能力。

二、自媒体视角下大学生审美的教育路径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开展审美素养教育便离不开社会、高校的共同努力。针对目前大学生审美素养教育的问题,笔者试图从社会、学校、学生等不同角度探究开展多元化审美素养教育的可能性。

(一)社会方面

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网络监督、管理:自媒体的开放性、自主性的这种低门槛特征,使得网络环境鱼龙混杂。因此对于网络的信息,相关网络管理部门应起到切实的监督作用,及时处理掉负面的非法信息,明确各部门的责任,依法取缔不良网站。媒体企业在追求经济效应之时也应承担起社会教育的责任:在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网络市场里,企业过于追求商业利益迎合某些观众的低俗、猎奇趣味,使媒介环境更加复杂。鉴于此,政府部门应督促媒体企业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适当地建立相关鼓励与惩罚机制,为大学生提供真正有审美价值的信息产品。

(二)学校方面

学校应重视起美育在教育体系中的独立地位、特殊作用。在课程设置上,单独设立专门的审美教育课程,并且尽可能普及全校各专业,刚开始可以在全校开设公共选修课,待到时机成熟,逐步将其转化为公共必修课。课程教导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建设,因此高校有必要培养一批有能力的美育教师进行授课。当然,审美教育教学应切合实际,与时俱进。在教学中不应脱离自媒体而单独进行,课内与课外教W都可以结合自媒体进行,课内教学也可以借助自媒体,如把理论知识以唯美的PPT展现出来以吸引学生;借助网络搜寻并展现各类文艺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艺术鉴赏,这些对大学生审美素养教育都可以起到切实的指导作用。

(三)大学生自身

在社会监督、学校引导的情况下,大学生自身也要进行自我教育,大学生由于拥有较多个人时间,受到自媒体的影响较大,因此自我的控制能力对大学生审美素养起到关键作用。自媒体可以使个体拥有自己的私密空间,在自我的空间里浏览、传播信息,在这个较自由的环境里,大学生应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于律己,自觉抵制媒体中不良信息的影响;不浏览、不接触低俗的娱乐信息,多去观看优秀的文艺作品;还可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艺术活动,学习相关审美理论知识,以便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审美批评,进而尝试进行审美创造,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当然,我们应客观对待在自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审美素养教育,即便自媒体的开放性、自主性,导致某些不良信息趁机而入,对大学生的审美素养产生了负面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自媒体的出现也给大学生审美素养教育提供了契机,在学校、社会、大学生等各方的努力下,应最大限度发挥自媒体优势实施审美素养教育。社会从外部环境入手,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自媒体环境;学校则应结合好自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并指导大学生如何使用自媒体进行审美创造;而大学生自身应正确使用自媒体进行审美素养教育。我们相信,在各种途径的结合下,高校终究会形成完善的、多方位的审美素养教育体系,促进大学生审美素养教育的持久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焦树民.自媒体视阈中的媒介素养教育探析[J].河南社 会科学,2009,(7).

[2]薛婧.自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析[J].中国 教育技术装备,2015,(8).

[3]杜卫.美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59.

篇5

[关键词]美育 高校 学生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成为了知识产生和传播的主要阵地。当下,对这一阵地的管理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探索,然而,在以往的探索过程中往往忽略了高校管理中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是由于高校的主体之一——大学生造成的。大学生本身在学校管理中具有双重身份,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以往在高校管理问题的探讨中,主要是将大学生作为被管理者,也就是管理实施的对象来看待和思考的,忽略了大学生本身亦是高校管理中的实施者。本文试图根据高校的特殊性,打破传统的、单一的、从上到下的纵向管理理念,建立一种双向的管理理念。

双向管理模式是指既要有从上到下的纵向管理,也要有自身的横向管理,并且将“纵”与“横”交叉结合起来。教学管理过程中的机构管理应该属于纵向管理,纵向管理是一个学校管理的基础,保证一个学校的正常运转。在纵向管理中校长处于管理的最高层,学校管理的好坏很多时候与校长的管理方式和才能有着直接的关系。“一流的校长:通过文化来治理学校;二流的校长:通过制度来治理学校;三流的校长:通过人来治理学校。学校管理从校长盯教师,到制度管教师,再到精神引领教师,是一个不断进步、提升和超越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有一个好校长就会有一所好学校,不如说有一套好制度、好文化就会有一所好学校。也就是说,在学校自主发展的过程中,学校管理制度和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这段话虽然将校长加以划分为不同一流、二流和三流,但从侧面上也显示了一个校长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学校管理的目的是维护学校的教学、生活秩序,为教书育人服务。校园文化是学校的软环境,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起作用的方式是无形的。学校管理主要是靠规章制度来完成的,是硬性约束。软性的校园文化有助于硬性的校园管理。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工作的重心是育人。因此,校长在学校实施“以人为本”,管理的根本目标是为了人、依靠人、发展人,管理的过程就是要激励和满足人们健康向上的积极追求,开发人的内在潜能。

为了满足教师们的需要,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这是由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决定的。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即教职工在学校管理者的管理下开展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活动,所涉及到的三个方面是:学校管理者——教职工——学生,是一个由“人——人——人”构成的管理系统。所以,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而人本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自我管理,也就是说学校管理必须力争达到校长、教师、学生都能够自我管理的境界。这就要我们思考怎样才能在高校管理过程中机构的纵向管理和教师学生自身的横向管理,内化为一种自我管理呢?那么就需要在高校管理过程中实施美育。而在高校管理工作中渗透美育、发挥美育的作用,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人的审美观是随着社会进步而提高的一种社会意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后的各种社会进步,唤醒了人们沉睡多年的社会审美需要,使高职院校美育工作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美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美育不同于别的教育就在于它是一种自由的形态,通过“寓教于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这是因为美与人的心灵是相通的,用康德的话说,美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梁。美育就是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使人具有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

2.有利于促进心理结构的“内化”。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将道德、知识等教育转化为人的一种精神素质,使之成为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美育由于冲破了狭隘的功利主义,并且是一种自由形态的教育,所以比较容易与其他教育相结合,并渗透到其他教育之中去。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仅知道什么是不够的,只有从情感上产生爱好,才能心悦诚服,才会在行动中发挥出最大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3.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人类认识事物的思维形式分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是基础,没有形象思维也就没有逻辑思维。所以,要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尤其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更要注意形象思维教育。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同思维能力是成正比的,但也并非是绝对的,还要有合理的心理结构,才能将知识、道德转化为一种智慧。

二、以人为本,注重情感

美育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它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它注意到了人的内心世界,即人性、感情和精神,因此,在美育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情感。

1.以人性为前提

所谓人性,即人的共同属性。从人性表现看,任何人都是想摆脱约束力的,向往自由的境界,可是,规章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在规范的范围内尽量采取“柔性管理”手段,给人们提供创造自由的空间,以此表达尊重与民主、沟通与对话、和谐与舒畅,这就是人性的深刻的层面,也是学生美育管理过程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2.以感情为纽带

感情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人们对客观好恶倾向的内在反映。人,有感情就有亲切感,有亲切感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吸引力就大。感情可以是关心、温暖,也可以是尊重、赞誉;可以是信任、理解,也可以是支持、帮助,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在高校中的学生管理过程中,如果注意学生的情感因素,很多管理都可以简单化,便捷化。

3.以精神为寄托

在文化的三层次中,精神处于核心的地位。文化是人类对世界的把握方式,精神则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价值取向。把世界作为“人的世界”来把握,便发展出人文精神,把世界作为“物的世界”来研究,便发展出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不是截然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在管理中,“人文管理”主张以人为本,把一切对象加以“人化”,注意满足人的情感需求,突出情感的逻辑;“科学管理”则主张以物为本,把一切对象加以“物化”,强调人的理性特征,突出效率的逻辑。实现“人文管理”和“科学管理”的互补,把“人”与“物”、感性与理性、情感逻辑与效率逻辑紧密结合起来。这正是我们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那就是在在德育的基础上,要注意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贯彻到德育中去。

以上两个方面,就是我们在高校中进行德育管理的关键问题,即认识到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也很好地解决了美育管理过程中的这些问题,把握好这些,学校学生的管理也就迎刃而解了。

参考文献

[1]江浩,李伟斌.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与美育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

[2]刘坤媛.时代的期许与吁求——构建科学审美观的现代意义[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05) .

[3]李海燕.试论美育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07) .

篇6

【关键词】戏曲艺术;高职音乐教学;实践研究

一、前言

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上对优秀传统文化加以传承,不断提高文化自信,推进戏曲艺术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包括、教育部在内的多部门一同颁布实施了《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其中要求各高等、高职院校要积极传承中国文化,提高学生文化自信,促进戏曲传承与发展。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戏曲艺术在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要最大程度上地开展戏曲教育活动,保证自身美育功能得以有效发挥,这也是未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二、戏曲艺术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戏曲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依托。经过几千年来的沉淀与积累,中国戏曲积累了十分浓厚的民族文化与精神,形成了十分丰富且完善的艺术风格与体系,上百种不同戏曲剧种呈现出了不同的风格特点。例如,昆曲发展至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被人们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将其纳入了第一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当中。戏曲作为一种艺术类别,在人类艺术发展历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传统教学当中,戏曲主要是通过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加以传承,而随着如今科学的日趋完善以及教学体系的建构,为戏曲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所颁布实施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中,明确认为要加大对戏曲的普及与宣传力度,加强艺术教育,保证戏曲能够真正地进入校园当中。通过以上的综合论述能够清楚发现,戏曲艺术在高职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融入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需要,同时对于教学内容的丰富也能够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二)增强文化和艺术修养的有效路径。对于戏曲而言,其自身具有审美、娱乐、教育等一系列社会功能。“高台教化”指的就是戏曲自身所具有教化人心的教育功能,这也是戏曲德育与美育功能得以体现的关键所在。中华戏曲自身蕴含着十分浓厚的文化内涵,使得人们能够明辨是非、知晓善恶,这与如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高度契合。在戏曲艺术当中的很多唱段中与“仁义礼智信”等优秀美德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其所展现出的历史典故都有着比较理想的教化效果。例如,在京剧脸谱当中,不同色彩所表达的内涵也有所不同。豫剧《穆桂英挂帅》向我们展示出的是爱国情怀,而京剧《四郎探母》为我们展现出的是深切的母子情深,越剧《梁祝》为我们展现的则是可歌可泣的凄美爱情。(三)促进戏曲艺术创新的高效平台。高职院校是为社会提供技术型人才的摇篮,也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宝贵知识的阵地。在这里汇集了莘莘学子,他们接受先进文化的洗礼,为社会的不断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如今,戏曲艺术正在以全新的方式逐渐进入高职学生的视野当中,并逐渐在学生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在学生群体当中不断发挥着自身价值,在校园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逐渐成为一种文化传播载体,在传统文化与多元文化之间的不断碰撞中,实现了戏曲艺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赋予其全新的时代风貌。而从另一角度来看,在高职院校中融入戏剧教学也能够激发研究学者对其的研究热情,这对于我国戏曲艺术未来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三、戏曲艺术走进高校存在的问题

早在2016年,教育部就倡导各高校要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工作,保证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而戏曲艺术也逐渐从试点朝着全范围普及方向发展。从近几年的实际发展情况看,学生们对于戏曲艺术的认知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依然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下文就从主观与客观两个角度出发进行针对性分析。(一)与年轻人兴趣和行为存在隔阂。从戏曲艺术自身的角度来看,其并不具备流行文化所具有的易于传播、易于接受的特征,而且从其产生环境角度看,与现代社会也有着较大差别。很多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前对于戏曲知识的了解程度比较浅,而高职院校学生即使之前曾经参与过类似活动,但是依然处于浅尝辄止阶段,再加上很多戏曲唱腔都是方言,角色程式化动作表现不直接,使得很多学生在看完戏曲以后,仅仅对剧情有所了解,无法理解其中的精髓所在。另外,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每天所接受的信息量也在不断扩大,很难在某一件事上付出较多的时间与精力。戏曲艺术从舞台形式上看还是比较单一的,一出戏的时间十分长,无法吸引观众,也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二)对戏曲艺术的普及不够深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西方文化当中的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也对校园文化产生了比较大的冲击。受到排名与就业率的影响,戏曲艺术教学工作始终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戏曲相关的音乐课程主要以选修课形式体现,同时也没有与学分挂钩,无论是从教学手段还是从教学内容上来看都不是十分完善。另外,在戏曲艺术社团建设上也不是十分理想,拥有表演经验或者理论基础的高职院校学生数量也比较少,导致戏曲艺术传播和应用受到一定影响。另外,在高职院校当中,从事戏曲艺术教学的教师人数还是比较少的。目前从事戏曲教育的教师大多不是科班出身,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仅仅局限在简单的理论知识层面,并不能够积极有效开展实践教学。一些资金比较充裕的高职院校可能会邀请专业人员来开展戏曲教学,但是这些专业人员由于受到流派与行当的影响,在讲解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讲解和表达技巧,不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最终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最后,目前高职院校在开展戏曲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虽然有学习的意愿,但是由于受到时间与场地的限制,导致学生对戏曲望而却步,甚至逐渐产生抵触心理。

四、高校中戏曲艺术的实践与创新

(一)着重德育和美育——营造传统文化氛围。要推动戏曲艺术能够真正走进高职院校课堂,加大戏曲进院校的推广力度,这也是保证学生们能够认识并了解戏曲艺术的关键所在。首先,要对目前已有的教学体系进行合理完善,适当地对课程进行设置,提高师资水平,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开展专项讲座,同时也可以积极有效地开展一系列戏曲表演等等,这些都是最为基础的实践模式。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将关注的重点集中在学生德育与美育层面,力求营造出一个比较良好的文化氛围,保证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二)艺术团体培养兴趣——开启戏曲之窗。如果想要在校园内部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还应当充分发挥学校社团的作用,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结合自身的爱好组建社团,定期开展一系列的文化交流活动,保证高校、社会之间能够实现有效联动。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将戏曲艺术与社团建设有机融合在一起,使得其能够成为学生学习并观赏戏曲的第二课堂。另外也可以邀请一些著名的戏曲表演名家进行指点,使得学生们能够近距离感受到艺术魅力。(三)进行家乡地方剧种探究。在戏曲发展的进程当中,与当地文化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同时戏曲自身也有着比较浓郁的地方特点与特色,在戏曲表演的过程中大多运用地方方言,所讲述的也都是地方历史,各个地区的百姓都是听着自己家乡的戏曲长大的,即使是年轻一代的高职学生也会受到长辈的熏陶。例如:安徽的学生不自觉地会哼唱一些黄梅戏,而来自陕西的高职学生会哼唱秦腔,来自河南的高职学生对于豫剧十分了解。在如今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年轻一代与家乡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也在不断拉大,对家乡文化逐渐感到陌生。因此,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可以适当利用好学生们的乡愁,帮助他们寻找学习戏曲艺术的切入点。(四)参与艺术创作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十分重视对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到戏曲艺术的创作当中,进而真实感受到戏曲作品的创作过程,能够令传统与流行趋势逐渐融合在一起。学生们在逐渐体会的过程中也会更为深入地了解戏曲艺术的深刻内涵。

五、总结

本文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将高校戏曲艺术教育创新作为研究背景,将高校艺术教育作为自身的重要基础,分析了戏曲艺术融入高职音乐课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几点建议与对策,希望对戏曲艺术与高职音乐教学的融合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侯峰.高职院校戏曲鉴赏课程教学现状及解决措施[J].戏剧之家,2020,(34):45-46.

[2]王珊.传承非遗文化培育时代新人——高职院校戏曲教育与传承路径探究[J].剧影月报,2020,(04):63-65.

[3]钟铮.高职院校戏曲伴奏教学模式探索[J].戏剧之家,2020,(09):176.

篇7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美育 美育构建

一、构建角度审视下的高职院校美育问题及成因分析

国务院在第七个五年计划中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贯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

展的方针,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国务院的这一规定是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的总方针、总原则,应得到全面贯彻执行,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却出现了偏移性做法:相对于其它“三育”,美育没有得到应有重视,没有全面真正开展起来,处于无章、无制、无管、无序、零散、附带的状况。美育被弱化,育人工作片面进行,成为高职教育中的普遍现象,已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上,对美育认识不够,忽视了美育的育人功能。主要观点有:高职教育属技能型劳动者教育,美育与技能培养没有直接关系;美育过于隐性,不是规范教育,美育状况与高职人才培养没有直接关系。因此,美育独特的育人功能被忽视甚至抹杀,美育构建工作难以提上议事日程。二是在教育实践中对美育存在重大误区,使美育成为附带的,附属的,自然形成的育人方式而备受冷落。主要表现为:实际工作中把美育简单归为德育或者思想政治教育范畴,认为抓德育或者思想政治教育附带也就抓了美育,“培养良好的美德”就是美育。近年来又有简单地把美育归为心理健康教育或者艺术教育的趋向。于高职而言,美育存在问题一直未得到应有重视和解决。三是在宏观管理和政策导向上存在盲区和失误。国务院的规定应是高职教育的重要指针,教育管理部门应当履行督促导向的职责,使美育进入正常发展轨道,但是这方面却做得不到位。如对高等教育起着决定性督促导向作用的高等教育评估,美育方面质和量的评价指标都相当缺乏,局限性很大,学校美育缺乏监管和指导。而“教育产业化”至今仍然充斥着高职教育,这本身就是对高校特有人文底蕴的否定。在功利性的办学模式下,对于尚未成熟且需资需力需时的美育机制无心构建,放任自流,便成为高职美育问题的主因之一。

二、高职构建美育必须理顺的两个理论问题

(一)美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办教育不能忽视美育,美育有自己的运行方式和运行规律,主要矛盾是解决好美育与其它教育的关系,发挥好美育独特的育人功能。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人类的审美教育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又是人类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柏拉图早已指出:美育“不只是为着一个目的,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1)教育,(2)净化,(3)精神享受……”。①康德把人类的精神活动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并认为审美判断(情)是沟通认识(知)和道德(意)的桥梁。席勒提出:“若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②我国自古就重视审美教育。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没有“礼”不行,没有“乐”同样也不行,“乐”就是美育。荀子认为“人不能无乐”,“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并且提出了“美善相乐”的理论。我国近代美育首倡者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指出:“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三部:智育、德育(即意志)、美育(即情育)是也。”③特别强调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认为美育可以破人我彼此的偏见,废利害得失之计较,为人创造更高的情操,使人达到一种新的境界,感到生活的价值。美学理论认为,美育是人类从审美方面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是人类把自身在审美活动中所获得的积极成果一代代传递下去的重要途径。美育缺失是教育的不和谐,必将导致人的不和谐。美育如长期缺失,将会导致整个民族素质的低下。

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是有机的统一整体,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高尚的道德行为与追求美的理想密不可分,结合美育进行德育,可以获得相得益彰的效果;知识贫乏不会有高的审美能力,智力的开发有助于审美能力的提高,而高的审美情趣必然导致对科学文化的热爱与追求,从而加速智力的开发;良好的审美活动与美的环境创造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而健康的体魄则有助于人们去追求和创造美好的东西。但是,美育毕竟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与其他教育是有区别的,它有自身的特点。审美教育总是和特定的审美对象相联系的。审美教育在形式上是自由活泼的,“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黑格尔)。在美育实践中,我们应当把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有机结合起来,突出美育特点进行教育,而不是以后三者取代之,毕竟差异性、特殊性才是各自存在的理由,才是整体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审美素质是高职人才全面发展的必备素质,而美育构建则是科学发展观对高职教育的时代要求。

审美素质包括审美观、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力。培养审美素质是美育的重要任务,使人具备审美素质是美育的主要功能。审美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审美、爱美是人的特性。人是社会的人,在人的素质构成中,审美素质是必须具备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于高职教育,则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关爱学生,创造尽可能好的条件促进和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审美素质的养成,在学校主要是通过美育来实现的,也只有美育的构建与完善,才能促进学生审美素质的养成,从而完善学生的素质构成,促进和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有着特殊的意义:没有美育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时代变化发展与学生素质状况的反差也迫切要求重视美育及其构建。从社会方面看,如今,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多元利益展现下的社会生活更加纷繁复杂,而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使对美的追求、对美的审视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人们只有具有良好的审美素质才能适应,才能评判取舍选择自己向往的正确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向。从企业方面看,创造美的环境氛围,使员工具有良好的审美素质,已成为现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否具有良好的审美素质,已成为企业对人才的重要考量。从学生方面看,高职学生正处于充满诗意的年龄,他们对美的爱好尤其强烈,迫切渴望体验美,孜孜不倦地追求美、创造美。但是由于缺乏必备的审美知识、审美修养、审美引导,他们往往不能正确对待生活与事物,一些人以丑陋、怪异、享乐、颓废为美,缺乏朝气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理想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徘徊不前,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健康成长和今后的发展。因此,构建高职美育,重

视和加强高职生的审美素质培养是大学生成长和时代的共同诉求,刻不容缓。

三、高职美育构建的基本框架和实施方略探析

(一)基本框架构建思路。

高职美育应根据自身特征、学生实际、育人方式、环境养成等方面进行框架构建,基本思路是:以培养学生审美素质为核心,整合教育资源,构建起符合高职特征的科学完整的美育体系和运行机制;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创新育人方式,构建起完整、有序、彰显美育特有功能的美育模式;注重隐性教育的美育功能,构建起促进审美素质养成的美育环境。基本框架的构建要符合美育规律,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可行实效性,解决好美育进程中广度和深度的矛盾,在方向、目标、任务、途径、内容、方法、评价、考核及管理、制度、资源等方面进行全面统筹规划;要着重解决好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之间、审美素质培养与其它素质培养之间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联系;要把美育作为一项长久的持续的战略工程来抓,把美育工作贯穿于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实际工作中,贯穿于学校各部门工作的全过程中,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部环节中,贯穿于学校人文物化的全部生成环境中,切实解决好美育无章、无制、无管、无序、零散、附带的不正常状况,使高职美育步入正常、健康的轨道,充满活力、卓有成效地展现出它特有的育人功效。

(二)实施方略探析。

1.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为核心,整合教育资源,构建起符合高职特征的科学完整的美育体系和运行机制。

从宏观角度考虑,学校应把美育纳入高职院校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计划中,人才培养目标应有审美素质培养内容,建立起美育的长效工作机制,努力体现时代性,增强实效性;建立健全与高职教育全面发展相衔接、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衔接的美育及相关管理制度体系,把美育纳入高职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完善美育保障机制。从微观角度考虑,学校应把美育纳入专项教学计划,启动专项育人工程,专人负责、专项督促检查;整合学校教育资源,建立以美育教师为主体,集合美育教师、哲学教师、艺术类教师、心理健康教师为中坚力量,广泛吸纳专业教师与其他教育工作者参与的美育研究机构,定期举行跨学科的美育教学研究、育人方案研究,跨学科交流教学与育人经验,跨部门交流育人方式,加强横向联系,推进纵深发展,使学校美育机制卓有成效地运转起来。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育人方式,构建起完整、有序、彰显美育功能的高职美育模式。

在美育实践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要根据高职教育的特征,把教育的普遍性与美育的特殊性结合起来,把高校教育的普遍性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结合起来,把学生的普遍需求与美育的时代要求结合起来,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要切实解决好教材、课时、师资等结构性问题,改革教学方式,改善教学手段,推行渗透教学方式,深入挖掘各类学科审美教育因素,联系课程特点进行审美教育,审美教育联系各类课程讲解学科美的内涵;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应把握时代脉搏,反映学生审美的发展性需求,激发创造力,发挥能动性,采用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探究式教学;教学中应注意感性手段的应用,尽力采用多媒体的艺术力量进行形象直观的美化教学;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富于美感的主题美育网站或网页,开展生动活泼、适合学生审美需求的审美教育活动;启发、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审美和创造美的社会实践,把审美实践和审美创造作为学习效果和考核评价的主要内容进行评分,作为学科成绩的一部分。

3.注重隐性教育的美育功能,构建起促进审美素质养成的美育环境

美育是系统工程。审美素质的形成是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显性教育是理性知识获得的主渠道,隐性教育对美感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催生作用。隐性教育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需求性,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进行设计,表现出对学生的“有用”。于学校而言,美育环境包括浓厚的人文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道德风尚、充满活力和朝气的校风校貌、渗透出美感的校园装扮布置等。隐性教育应该有显性的规划和设计,进行积极的构建。要用美的行为规范要求学校党、政、工、团、后勤服务部门的全体教职工为学生树立榜样;要从审美角度对校园装扮布置;思想政治教育应有审美角度设计的工作方式;要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推进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艺术修养水平;依托班级、社团等组织形式开展好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活动,等等。总之,应尽一切可能让学生生活在美的环境中,得到熏陶,健康成长。

具有良好审美素质的劳动者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用科学发展观审视高职教育,充分发挥美育特有育人功能,是推动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必要举措,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并进一步努力。

注释:

①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62.

②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德.第181页.

③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第1008页.

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高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8-0009-02收稿日期:2016-01-26

作者简介:史佳楠(1984―),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学生工作部科员,硕士,研究方向:历史学、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当代青年应当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高校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的佼佼者、文化传承发展的主要有生力量,更应在对精髓文化的弘扬发展、继往开来中担当重任。高校是大学生价值观和文化素养培养的主阵地,高校教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只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真正进教材、进课堂、进课外、进网络、进教师队伍建设和评价体系,才能充分发挥高校的育人作用,才能让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培养内化为学生自身思想品质的一部分。而要做好以上“六进”,关键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鼓励为主,督评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厚重积淀,是历经无数次去粗取精的文化精髓的载体,代表着民族和国家以往的文化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提出并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表达,代表着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方向。文化的传承和价值观的贯彻不能只靠抽象的宣讲,要以更生动、具象化的形式来表达和传播,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在高校,以“六进”为抓手的教育模式基本已经覆盖了高校教育的全部途径,但在这些途径上要走得稳、走得好,就要求教育者在施教过程中灵活应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作为唯一一所艺术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很多独具特色的育人手法,比如,以美育带德育、以创业教育带动德育等,将德育这一抽象概念灵活地落到实践中去,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对自我和德育内容认知的不断深入,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得到提升。参照德育的实施办法,本文就以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例,从三个方面谈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六进”校园的实施方式。

一、在“进教材、进课堂”上应以做为主,图文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教材是有利于青少年教育培养的举措,但所谓“进教材”不应只是单单占几个版面,印多少内容进去,而是要思考如何真正地融入教材,融入教学。从当前大学生思想意识状态、兴趣爱好和阅读习惯出发,概念讲述式的教育早已为学生们所排斥,他们更喜欢新颖的、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在教材编制方面,应多考虑图文并茂,不妨大胆编制相关课堂游戏、知识竞赛,或者以寓言的形式出现,让学生自己动脑分析,自主获取知识,这样不仅更易接受,且记忆更牢固。还可以充分借鉴儿童图书的优势,在教材中加入剪纸、猜谜、涂色、连线等内容,让学生先动手,在动手的过程中动脑。

例如,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采用了以美育带德育的方式,充分地集合了艺术类大学生乐于审美、擅于审美的特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中“和谐”“友爱”“正能量”的真谛蕴含于美育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己创作艺术品,品味到蕴含在美术作品中的基本道德价值理念。与此同时,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还在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添加有代表性的古典故事,不仅传递了传统文化之美,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蕴含其中。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小组讨论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氛围,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内涵,促进德育效果的提升。

二、在“进课外、进网络”上应互动为主,体验为辅

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研究过程中,还要重视对“进课外、进网络”层面的研究。具体来说,在校园中,虽然进行的主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但是,在课外时间、网络平台上,仍然可以拥有多样化的途径,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校园教育培养的结合,发挥出德育的应有作用。

在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课外时间和网络平台的过程中,要求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实现整合创新,并对大学生群体在课外时间所从事的整体活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例如,根据对相关调查的总结归纳,可以看出,本文进行研究的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是以艺术类学科为主的职业院校,学生在课余生活比较重视对于自己文化艺术修养的提升,爱好也集中在摄影等艺术类活动上。基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大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课外时间的研究过程中,就可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摄影展”“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展”等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充分激发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结合大学生群体所擅长和喜闻乐见的课外活动形式,高效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同大学生群体课余活动的有机结合。

除对大学生群体在课外时间所从事的整体活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之外,还可以通过先进的互联网数据的统计技术,对大学生群体在网络平台所从事的整体活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进而高效实现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网络。例如,根据对相关调查的总结归纳,可以看出,艺术生浏览的网站主要包括“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豆瓣”等。其中,基本上所有的大学生都开通了微信功能,在微信中,也有着专门的讨论组功能以及建立公众号平台的功能,基于微信应用的这些功能,在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网络的过程中,采用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讨论平台”“传统文化交流平台”等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获取价值观念和文化知识的有效平台,充分发挥出互联网时代高效的沟通功能,进而实现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网络的目标。

综合起来看,通过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课外时间和网络平台的研究,可以从整体上为提升大学生群体的人文素养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环境。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伴随着现代大学生群体思维主体意识的变化,高等教育院校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教育过程、学生爱好相结合,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思维意识和道德观念影响力度的提升。与此同时,还可以在对高校学生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邀请一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领域的集大成者进行宣讲和讲座,吸引大学生群体,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普及效率的提升。

三、在“进教师队伍建设和评价体系”上要以鼓励为主,督评结合

为了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高等教育院校的教学针对性,在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教师队伍建设和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理论,结合高等教育院校现有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和大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和教师队伍建设与评价体系有机融合在一起。

通过对于相关文献资料的查询,可以看出,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要在对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构建高校人才队伍过程。与此同时,还要保证大学生群体可以充分自由地享有校园文化的成果,这就更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队伍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保证大学生群体综合全面地发展。例如,可以建立教师队伍再培训体系,督促高校教职工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并及时对思想政治管理队伍、教师队伍进行传统文化的培训,保证高校师资队伍可以满足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际需要。

在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意识到教学评价体系要充分引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大学生群体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拥有了比过去更多的渠道,为大学生群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知识储备。目前,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大学生群体建立了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校园网系统,学生可以给当学年的授课教师打分,分数与教师绩效考核挂钩。为了促进大学生群体深刻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督促教师重视相关内容的教学,在评教系统中加入弘扬与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选项,并设置其为必选,提高所占分值,那么教学效果也可以更好地获得保障,进而将陶冶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和情操建立长效机制,为大学生群体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校园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与此同时,高等教育院校作为为祖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基地,要为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奉献自己的力量,促进大学生群体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于澍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政工作中的必要性科技信息,2010,(19).

王润民思政工作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广东科技,2012,(23).

秦樟连辅导员利用网络开展思政工作体会科技信息,2009,(2).

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公共艺术教育路径策略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主题。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高职教育,虽然在不断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总体而言,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教师应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将理论和实践联系在一起,为学生创造一个丰富的文化环境,这样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公共艺术教育中。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的适用型人才,这个年龄阶段的高职生正处于价值观成熟与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价值观念需要教师合理的引导。公共艺术教育是高职美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作为艺术实践的一种形式,是最能体现知行合一的一种方式。将价值观念和艺术实践联系在一起,可以增强高职生的综合素养,完成从心灵到人格的转变,从而推动高职人才培养的实践。如今,高职院校十分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就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公共艺术教育中,强化课程之间的管理,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深层联系。因此,高职教育者在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也要加强教育上的引导,探讨价值观和艺术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达到教育的本质目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一)缺乏理性的认知,情感认同较弱

教师在公共艺术课堂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应该让学生对这种观念的时代特点和发展意义有一个确切的了解。但是,不少学生对于价值观的意义和内容都不是很清楚。相对于理性的认知,高职生更需要在感性的基础上了解、掌握与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公共艺术课程内容较为广泛,学生无法把握住真正的核心内容,对于核心价值的学习更是无从谈起。

(二)没有坚定的信念,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

高职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主义建设中,在自身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工作中都能具备坚定的意志和能力。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学生认为学习数理化知识比公共艺术知识更有用,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学生仅仅是为了成绩才选择公共艺术类课程,而并没有把这门课程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这导致高职生在艺术鉴赏能力上有一定的欠缺,再加上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久而久之,也对公共艺术类学习产生厌烦心理。

(三)理论与现实相脱节,教师自身对价值观的理解不足

高职院校在实施价值观教学的时候,应该让这种理论思想融入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促使他们的观念意识化,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效果。但通过调查发现,高职院校部分学生还存在以自身利益为重的现象,完全没有将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教师的思想认识不够,践行能力不足,公共艺术课堂教学缺乏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使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够高。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路径和策略

(一)教师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完善,首要任务就是教师应该提高自身修养,然后才能做到教书育人,在工作中引导学生不要过分追求物质生活,应该以严谨的态度、刻苦的精神和广博的人文艺术学识来培养内在气质,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在合唱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摆正自身的位置,明确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艺术领域起到带头作用。可以利用优秀的合唱作品来反映时代,通过对歌词内容的理解来诠释艺术本身,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信念。以《黄河大合唱》为例,黄河是一个整体的背景,以歌颂不屈的人民和悠久的历史为主,谴责侵略者的残忍,同情人们所受到的苦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营造出庞大的气势和壮丽的场景,然后在歌声中表达中国人民热爱自由的精神和不屈的品格。這种方式实际上就是向学生传递一种爱国精神,让他们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之处,意识到和谐社会的重要性,认识到这一代人所要肩负的责任,为践行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明确自身的教育责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榜样带头作用,为高职师资水平的整体提升做出贡献。

(二)创新公共艺术教育模式

教育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无法适应现代化的教学需求。尤其是对于高职生而言,他们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极强,因此,教师需要适当创新公共艺术教学模式,根据高职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规律,关注他们在个性和个人能力上的差异,建立符合高职学生需求的教育模式。在教学中,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这种观念潜移默化地在学生中得到认同。在创新方式上,首先注重教育的开放性。艺术教育实际上被认为是特殊教育的一种形式,具有培养人的道德、智慧和鉴赏能力等多方面的特性。高职艺术教育应该与核心价值观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单独存在的。所以教师在选修课程中,不能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授模式,而应该让学生参与实际的课程中,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经典节目或者是影片,让学生分析其中潜在的民族精神。例如在公共艺术课程选修课影视鉴赏中,教师可播放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对其中的文化和意识形态进行分析。作为一部反腐题材电视剧,以当今社会要点问题为主,同时也把握好了主流意识和世俗生活的结合点。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是相互影响的,如今,更应该坚定理想和信念,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置在首要的位置上。《人民的名义》就以鲜活的故事阐述了强化党风廉政的重要性,要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严格履行法律程序和相关的法律规定。在当代影视评论课程中,基于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让学生学习到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这样就能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

实践是所有理论知识的来源,不仅包括对事物本身的检验,同时也是对价值观念的一种检验。在培养高职生核心价值观念时,应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在学校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从理念的认识提升到行动上,以此来丰富他们的个人体验。相关调查表明,实践活动一直以来都是高职生比较喜欢的一项活动,通过校园活动或者社会实践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对其自身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就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重视艺术教育的理念为主,教师认真做好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培养高职生的综合素养。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也重视教育实践活动,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通过每月一次的周末文化广场、校园才艺大赛等方式的文化艺术活动,让学生进行书法展示、文艺会演或者舞蹈、合唱比赛等。同时也注重学生社团在公共艺术教育实践中的积极作用,先后成立了艺术团和话剧社等二十多個艺术社团,这些也成了高职生艺术实践的基地。学院的学生还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并在节目中体现了该校学生较高的艺术修养。

(四)为高职生提供一个丰富多元的文化环境

文化一直是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精神财富。在高职教育环境下,应该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文化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开展有益的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丰富学生的课外艺术实践活动为主,参加活动需要以课程的形式,给予一定的学分制。将各类实践课程的学分和教育教学模式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的艺术兴趣与学习时间可以形成一个有效的融合,从而将参加艺术表演看作一种主动的意识和行为。随着我国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不断发展,核心价值观就显得愈加重要,应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融入公共艺术教育中,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例如在向阳铁路职业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模式中,教师结合学生实际,为高职生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元的文化环境。将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品行培养结合在一起,不断挖掘艺术教育中的人文价值,让学生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区举办了各种类型的展演活动,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同时也丰富了文化艺术生活。每月一主题的板报活动,以《感恩孝顺》《我的梦,中国梦》等一系列黑板报为题,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社会的关注度,也能更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艺术教育中。

四、结语

从能力到素养,从道德信念到理想,都是高职公共艺术课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潜在联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公共艺术课堂,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应充分利用学校这一平台,将教育、文化和实践充分联系在一起,让这些美好信念融入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春华.合唱艺术教育对高职艺术设计人才的美育价值及其实现途径[J].中国轻工教育,2015(06). 

[2]温小佳.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境下艺术教育德育功能的发挥[J].中国培训,2015(20). 

[3]许晶,王晓宁.综合类公共艺术课程研究——兼谈美育类舞蹈课程的启示[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01). 

[4]王刚.“心体重构”:艺术教育的审美内涵与价值取向[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9). 

[5]吴明.高校艺术电影鉴赏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J].中国高等教育,2012(Z1). 

篇10

关键词: 小学美术 课堂 审美教育 渗透

全新的教育教学环境,为艺术类科目的全面发展开创广阔的路径,就是课堂教学中的各个方面,充分体现时代的特色,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小学美术课程来说,在深度挖掘美术课程内容的过程中,要通过不同的形式,恰当地组织和开展多元化的审美教育,能够让学习者接受到更为丰富的内容,陶冶他们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从而让他们轻松自如的进入了创作之中。作为小学美术专业的学生,要不断的研究课堂教学实践,遵循学习者的客观需要,针对具体的问题,适当的进行课程内容的完善,把审美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层面中,以全面提升学习者的美术素养和能力。下面就结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践,就渗透美育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有效策略进行如下分析和阐述。

一、小学美术课堂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科教学的特色越来越明显和突出,在与时俱进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现出其独特之处,深深的吸引学生的目光,为学生整体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做好铺垫。对于小学美术课堂来说,把握教学契机,适当的渗透审美教育,能够彻底化解传统课堂所带来的弊端,解决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困惑,鼓励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创作,能够发挥学生的个人才艺,促使学生身心愉悦的接受美术课程,从而增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开展审美教育的必要性集中表现在:

(一)有助于引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高度关注

课堂教学内容本应该焕发出勃勃的生命力,才能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这样一来整体的课堂教学效果才会得到真正的提升。在小学美术课程中运用不同的方法,适当的进行课程的完善,把握教学契机,渗透审美教育能够提炼出最具教育意义和价值的内容,让学生对所学习的课程进行深度的挖掘,并引起学生的关注,更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美术涵养,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二)有助于推动课堂改革的深度进行和实施

素质教育在高校推进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而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度进行也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积极的研究与学生有关的具体策略,能够展现课堂的特色,让学生通过具体有效的方法进行课程的创作,把审美教育与学生的综合发展进行完美的结合,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更有助于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高效达成。

二、小学美术课堂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具体措施

从课堂教学的全面发展来看,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形式应该不断的进行完善和健全,才能做到与时俱进,以从整体上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对于小学美术学科来说审美教育的渗透,能够帮助学生从各个角度进行美术课程的挖掘,发展学生的美术素质,探索出与学生实际相吻合的教学手法,让学生轻松自如地接受更多的美术课程,掌握其中的精髓理解所学的内容,加深印象,确保美术作品深深的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让学生有感而发,进入到最佳的创作之中,并为学生的自主创作开辟一条正确的路径。具体的做法如下:

(一)精心的编排课程,实施审美教育,奠定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的基础

学科教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能够把学生真正带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中。在组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实践中,精心的编排课程内容,循序渐进的实施美育教育,营造温馨的艺术氛围,切实改善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全面,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主动的接受丰富多彩的美术课程,从而为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做好铺垫。我们都知道小学美术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其中的折纸、泥塑、水彩画等知识,涉及学生的各个层面,由浅入深的开发学生的美术思维,能把审美教育悄无声息的融入到课堂实践中。所以,在组织折纸这一实践性的教学中,需要根据课程知识的顺序,由表及里,进行知识的输送,要指导学生进行基本知识的辨别、探索绘画知识的核心,掌握基本的技巧,使得学生获取更为精美的内容。

(二)客观的解析课程,探索审美教育,促使学生形成美术审美的眼光

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课程的分析,能够让学生展现独特的魅力,逐渐对知识产生好感并形成审美眼光,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实际的小学美术课程中,通过对历史的挖掘和分析,针对不同美术流派的艺术特点进行科学化的解析,鼓励学生从各个角度对作品进行精细化的描述,能够让学生从中挖掘出审美的价值,探索出教材的本质和内涵,更深入的进行课程的开发,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审美眼光,形成独具特色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比如在进行《动画片的今昔》《剪纸中的古老记忆》等课程内容中,可以据此展开合理的延伸,深度的进行课程的解读和分析,从中发掘出与审美教育有关的信息,帮助学生掌握美术发展的基本脉络,让学生在美术实践中展现自己的审美心声,并发现自身审美习惯中所存在的不足,从而获得丰富的美术资源,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自由的发展,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境界和水平。

(三)灵活的组织活动,落实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课程中包含有丰富的生活资源,以此为基础,灵活的开展多元化的课堂活动,能够确保审美教育的全面落实。在实际性的小学美术课堂实践中,需要不断的探索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有关的课程资源,源源不断的输送丰富的信息,让学生的亲身感受和体验更为深刻,真正把美术课堂打造出最美好、最淳朴的舞台。在此过程中,组织多姿多彩的生活活动,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接触和掌握更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促使学生美术审美素质和能力的不断增强。比如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开展一系列室外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带领学生走进一个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让学生在发现美的基础上尽情绘画,尽情地去欣赏美,培养学生接受美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达到较好的锻炼,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之下,亲身去感受社会活动和自然景观所带来的视觉效果,使其在内省形成审美情愫,让学生在心灵的震撼之中产生审美情感的波动,增强美术课程的感染,发自内心的喜欢上美术课程,从而进入到深层次的课程探索和学习之中。

综上所述,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发展,对于艺术类科目来说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越来越明显,促使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得以持续的上升,真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空间,提供高效的保证。作为小学美术专业的学生,面对即将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要不断的进行论与实践的结合,意识到审美教育渗透的积极意义,从自己所接受到的美术知识入手,针对具体的情况做出科学化的安排,要灵活的进行课程的设计,做好科学化的布局,为将来以后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亚维,邹萍.关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开展之综述[J].教育教学论坛,2019 ,3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