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哲学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8: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术教育哲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作者简介:屠曙光,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邮编:210046。
“哲学即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着眼于存在,着眼于存在中的存在者之共属一体——世界人类和上帝。”
——海德格尔
人类早期的文明历史是根据工具技术来划分的,①但是“技术”在经典的哲学体系中从来就没有位置,它在哲学的源头就没有被作为“反思”的主题。“技术”这个被认为非恒定的“工具”只能成为“纯粹理性”之外的东西,只是到了20世纪,现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技术哲学”,人们才开始把哲学的目光投向人类的“技术”反思,并且发现“本是人类命运的技术”才是“人类本质”的起点和“自我证明”的基本方式。②
一、技术哲学中的人类本质
我们都知道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给人类的故事,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它起因于其兄弟爱比米修斯的“遗忘”过错。爱比米修斯在接受上帝(宙斯)之命负责分配给所有生命形式(物种)以某种“属性”的时候,单单在最后把人类给“遗忘”了,因此,在上帝把人类带到大地上时,人类没有得到任何—个“本质”而赤身露体。没有本质的人类就必须依靠技术存在,并通过“技术”自我构建自己的“本质”,这就是人类之所以为“人”的基点。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斯蒂格勒在其所著《技术与时间》一书中,通过对普罗米修斯神话的解释,揭示了人类的本质问题是“没有本质”,即人类没有先天的属性(内在的规定性)成为人的“缺陷”。而人类学会使用“火”这个工具③,拥有第一个专属于人的“技术”,帮助人类克服本质的缺失带来的种种问题。这种控制“自然力量”的技术、原本“神的能力”由天界神性带给人类,使人类进入了“代具进化”的历史进程,人类的文明因此得以启始。
希腊神话中的故事当然不是历史的客观事实,但是它以极富想象力的隐喻证明了人具有超越自身的主体能力。从技术哲学的角度看,一切关于人类“神性”的隐喻,都是人借助神力的反思与追问。历史唯物论的观点认为:“反思”是一种“人的本质力量”;“追问”具有主观的“合目的性”和“自由意志”的自主选择陛。特别是工具性生产,使人类在反思与追问中具有“超越”的无限创造性,正如马克思所说:“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哒句话精辟地阐明“人”依靠劳动“技术”创造了“人自己”。
“人持有工具”是指人具有的技术性质,人的命运不可分离地与技术的命运连在一起。所以,“技术”最初既是人的本质,也是人本质的外化,是超越自然人性的结果。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说:“诸神是有所暗示的神性使者。不是人之外的东西,是人自身,通过神性对自身呼唤。人通过对自身的呼唤、洞察、倾听世界的神秘,因而与世界合一。”技术是由神性带来的“超越”,是人性中具有“神性”的一个象征。
二、技术哲学中的人类技术
人的神眭化,就是希冀按照“神”的样子塑造“人”,通过技术的超越以改变人的命运。技术可以展开一个人的世界,是对自然人性的重新建构,没有它,人就不能称其为“人”,因此,任何超越技术之外的人性都是不可想象的,人通过“技术”定义了自己。技术哲学将人类的技术分为:身体技术、工具技术和社会技术。
1.身体技术
人能够成为“人”的基本能力就是身体技术。如:婴儿必须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习走路,最终才会直立行走。一个不幸被狼群收养的孩子,就只能变成四肢爬行的“狼孩”,这就是人缺乏“本质”的具体例证,它缺少了一个先天可以双脚行走的规定性;而狼崽却不是这样,尽管它可能被人类或者是其他什么动物收养,长大后,它仍然是狼,而不会变成别的什么。身体技术是依靠人对自己身体的规训形成某种能力。人是自我构造的动物,人类发明了“教育”的方式来规训自己。最初的教育就是“部落仪式”,原始宗教的仪式成分首先是对人身体的规训,然后才是触及心灵的教育。“仪式”的任务之一是要人遵守“规则”,压抑自己内心的冲动。人不能够遵守“规则”就会导致“责任”的缺失,现代人对“责任自我”的呼唤,就是把身体技术上升为社会技术的一种价值关系的重新构建。
2工具技术
工具技术也称为“自然技术”④,是一项最为普遍的技术能力,它产生了人类的器物文化,它为人类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新世界。工具是人的延伸,传统的工具延伸了人的身体;现代工具延伸了人的大脑(如计算机)。工具技术作为人的代具为人创造了第二自然,弥补了人在第一自然中的缺失,并且这种创造还在不断演进。工具技术为人类构造出一个人工环境,重新界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到了现代社会,这个关系甚至开始异化人类,成为现代人类最需要反思的命题。
3.社会技术
社会技术是人类重要的公共化技术,人类群居、集体狩猎、祭祀事神、商业贸易、城市兴起,等等,都是社会技术。最初的这个技术充满审美的观念和追求。西方古典哲学的审美原型是“天神”,中国的审美原型是“天道”,它们都是最完美的存在。社会技术具有显著的地缘性和历史性。先祖、族群、部落、民族、国家、军队,等等,都是社会技术的历史性产物。不过现代社会技术越是发展,就越是会消解这些传统的社会性因素,取而代之的是全球化技术,它依靠技术形成的“巨机器”⑤来推动社会的变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互联网”技术。社会技术的核心是“秩序”,这种秩序规则具有控制社会的巨大价值作用。人类历史证明:一个特定的社会技术,可以形成特定的思维定式、行为模式和文化样态,形成特定社会的集体表象。
三、美术是人类的思想工具
人类产生美术行为是基于“时间”的存在,是通过描绘或者塑造的技术方式给人呈现一个可以被眼睛看到的在时间尺度上的“人的存在”。艺术的起源,有多种纠缠不清的假说,从技术哲学的角度,可以承袭存在主义的命题,即人类的“自我”意识的发展首先是“存在”的意识,是把“时间”作为人“在世”的本质。人区别于其他生命现象的就是时间,“时间”是人类能够意识“自己”并能够占有和支配自己的一个强大的技术工具。“人”因为“时间”的“有限性”才强化了“在世”的意义,即“存在”的意义,它帮助人类走出了希腊哲学中的“纯粹自我”。
“时间”本身是一种内在观念,其外化形式就是通过一定的“记忆”工具,把过去、现在和将来联系起来,成一个不可切断的“时间之流”。“符号技术”就是这种记忆工具,从最初的符号,如绘画、音乐、舞蹈、诗歌,再到后来的文字、图像、戏剧、影像,等等,都是弥补人类“遗忘”的技术工具。这些工具突破了动物记忆的“内化”性质(遗传记忆)的局限,使其成为外化的、开放的、非个体的、多介质的、可超越现实时间与空间的“文本”(符号记忆)。我们都知道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什么:动物没有符号能力,只有以自己身体为介质的“信号能力”。人类学家列出入与动物的种种区别性,诸如符号系统、自由意志、伦理观念、审美感受等,其中“符号系统”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它是一种直接外化的,可传达和可交换的能力,而其他的区别性都是一种个体内化的性质,它们必须借助外化的“符号”才能被传达或用于交换。
美术作为一种特殊的传达或交换工具,是人类记忆外化的特殊方式。特别是绘画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观念意识形成的开始,它超越了—般的原始性产工具,而成为一种认知工具,形成只有人类才具有的认知能力,即视觉化的“符号代具”。人的存在,把“人”作为中心,世界必然成为人的表象。按照存在主义哲学,人的“此在”就是为自己展开一个“世界”,人的意义就被呈现为这个世界的意义。而人类的美术行为,就是展开世界意义的一项伟大的技术,并且只有人类才拥有这项技术。人类创造的美术,首先是“自我认知”的“符号技术”。特别是“绘画”的起源直接表明了人类具有的这种符号能力。人类早期的绘画距今3万年到1.2万年前之间,如:法国南部的拉斯科岩画和西班牙北部的阿尔塔米拉岩画,标志着人类第一次用一种描绘的方式再现和记录了以往的生活和表达了内心的思想。作为“记忆”外化的符号技术,绘画是与表象世界最为接近的文本形式,因为通过美术保留的记忆图式最为直接、丰富、生动、持久,传递也最没有阻碍。
如果我们认同“美术”的技术工具性质,美术就能够被归于技术哲学的考量范畴。美术首先是一项身体技术。因为美术活动具有明显的技艺成分,“技艺”就是身体的能力,它是非物质性的,隐藏在人身体之内的东西,既不能够外化为“文本”,也无法模板“复制”。这就像骑自行车的技艺一样,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行为才能真正学会,使“他者”的自行车“具身”为人的“部分”,这样人就学会了骑车。美术技术首先规训了人的眼睛,使其形成了能够对表象世界的意义产生积极反应的能力。这时“眼睛”成了人身体的一个工具,它导出了人类信息能量交换的视觉特性。理解美术实践的“技艺”特性,是美术教学的基础性认知。过去有一句老话:“绘画是不可教的”,这个观点的持有者,事实上是在认同美术活动首先是一项“身体技术”,其技艺的成分是非物质的,它只有通过学习者的积极实践,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技艺能力。美术学习基于身体技术的现实性原则,它只能形成个体的、有差异的实践性结果。
美术也是一项重要的工具技术和社会技术。作为人的工具,必须看到通过美术呈现世界的技术特质。我们都知道,现代科学的发展正在抹去世界的表象,因为科学揭示了越来越多的秘密,过去被表象隐藏的内容被越来越多地挖掘出来,表象世界被科学穿透之后反而成为看不见的“透明体”,它造成了现代人类的去表象化,而使世界的意义不断被消除。美术是用来重构世界表象意义的重要手段,通过美术文化的强大表现力可以帮助我们再回到真实的表象世界中,重现世界本来的样子。
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学科教学,从根本上说是建立旨在“审美”的社会技术,它广泛的社会价值就在于是通过“美术”的教育,规训青少年的身体技能,内化大脑的审美经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能够在青少年人群中为未来的社会构筑起具有“生活审美”能力的人力基础。把美术作为社会技术的组成,能够改变美术学习的种种操作上的局限,更多地建立美术教育的开放性和社会性,更加关注生活,更强调其教育的国民性和终身性。
美术教育的技术问题历来就是其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科技能、教育技术、授课技巧,等等。这些理性的关系被舍恩称为教育中的“技术理性”,它最初始于圣西门的“技术统治”思想,强调对学生进行“技术能力”的培养,并采用了“标准化”模式,通过目标的预定以达成一个可以测量的结果。这种教育所谓的“技术形态论”因其忽略了人的因素,把技术作为了目标,人反倒成了技术的工具,因此而受到批判。其实,对美术教育来说,课程的结果通常无法预定,也很难技术量化,因为它只有测量的维度而没有测量的单位,如同—把没有刻度的古希腊尺子。现代美术课程的三维目标之第三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没有测量的单位,它造成了美术课程评价的技术性难点。解决这一问题,美术教育的技术反思需要回归反思的两个基本方向:其一是向内指向人自己,其二是向外指向社会,最后形成自我与社会的交融。美术教育后现代课程对技术理性的批判,可以通过“不确定性”来理解,排除“意图性课程”的预设目标,引入“操作性课程”的实践取向,把技术的能动性为建构课程学习的选择性方法,即通过学习者个体的实践意向,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技术路线。
后现代文化之所以对现代主义技术理性进行批判,是因为这些所谓的“技术”被权威所制造、所控制。当下,美术教育普遍存在技术权力:专家、教师、教材、教具、范例,等等,都是一种“技术权力”,一直成为美术课堂的话语主体,甚至各式各样的美术教学竞赛课、示范课都是一种技术权力的积极表现。美术课堂的技术权力可以导致技术范式的形成。所谓“技术范式”就是主客分离,因为技术总是针对客体、强调结构、追求功能,而忽略必须由主体导出的课程内涵、情境意义。技术需要预制、匹配和定位,而文化情境则不依赖任何预设、装配和制作,它就是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生成的,并且每一次实践生成的结果都不会相同。技术范式下的美术课堂,大多是缺失个性的,教师和学生只会注意技术性环节与预设目标的一致性,而忽略了自己在课堂上的感受。当然,美术课堂还是离不开技术,最后仍然需要构成情境意义的信皂工具。所以,我们说技术是构成课程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通常技术产生的效用在美术教育的系统中不断地被消费,同时又常常容易被否定。因为技术具有隐藏自己的特性,一部正常运转的机器,技术是隐退的,看不见的,但一旦机器出了故障,技术问题就被显现出来。美术教育也是这样,说某个老师上课已经是一种艺术,其实这里面就有看不见的技术;反之,说某个老师的课上得有些问题,这里面一定包括了技术问题,它是看得见的,显性的。
正确看待技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是后现代建构主义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后技术时代,美术教育的技术不可避免地参与到信息社会的技术大洪流中,并且会越来越依赖现代技术。在彻底颠覆传统学习模式之后,所谓时间的碎片、知识的碎片都被强大的现代技术工具所切割或重新组装。比如当下最热门的“在线教育”(Mooc),是由国际互联网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个人信息终端技术共同支持的网络教育信息平台,其课程基本的理念是大数据、全球化、开放性、自主性、互动性。一堂Mooc的在线学习者可能是数干人甚至更多,学习者可以分布在全球的上百个国家或地区,这种情况传统课堂教学根本无法想象。这就是一场由技术革命带来的教育革命,它由无边界的网络信息技术生成了无边界的学习范式,其结果是现代教育的全球化、终端化、民主化与现代学习方式的公共化、平等化和个体化。
现在,你不懂技术甚至就无法开始学习,也可以预见未来教育的“技术强制”是空前的,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学习只是对技术的有限依赖的现状。后现代学习方式的革命直接带来知识的革命,如在线的学习者人人都可以利用交互技术上传自己的所学所得,贡献个体的知识经验,最后线上的网络课程就形成一个“学习生态链”社区,它一旦被激活,就不再受个体的影响而停止进化。所以,在现代技术强大的威力下,人一旦被一个技术系统所捕获,就会转化为技术生态中的一个生长因子,成为技术的一个“细胞”。当然,在线学习技术为开放教育的教师价值回归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一个优质的教学成果,自然会被技术迅速放大,形成大尺度的课程环境,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消费。最后,教师最大的收益是摆脱官僚技术的评估机制,在置身于学习共同体的民主氛围中获得成就感。
美术教育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技术”的侵蚀,而且会变得更加“技术化”。从技术哲学的角度:技术既无好也无坏;但也不是同样的东西好人用来做好事,坏人用来做坏事的技术中性主义。技术存在自己的导向性目的,它本身就能够告诉人们技术存在的意味,骑车的技术意味就是行走,织网的技术就是为了捕鱼。任何技术都具有它本身的目的性,关键还是人依据目标对它进行的选择,选对了,它就是合理的。美术教育的技术问题同样也是选择性问题,选择对了既是技术,也是艺术。当下,在这一场已经开始的教育技术革命中,中国的美术教育是否已经准备好了?
篇2
关键词:求知点;激活点;差异点;共鸣点
当前,在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回锅课”“削减课”“作秀课”现象严重。有的教师一学期乃至一年都是上同一内容、同一目标的“回锅”课;有的教师任意“削减”教学内容;一些公开课的课堂教学,经过多次灌输与加工,教学“自然流畅”,效果貌似优良。其实这种汇报表演式的课堂教学不注重启发诱导,耗时多,效益低,严重扼杀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是我们坚决摒弃的。反思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美术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呢?
一、把握学生对新事物的求知点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初中学生对新事物有种求知欲,教师可以把当前世界上发生的事件引用到美术课堂上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使学生关注生活,创作出有情有感的作品来。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多姿多彩,激发新的课堂活力,生成智慧课堂。
例如,教学《卡通天地》时,先播放一段新闻录像,这新闻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新闻,如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中国,让学生了解内容,观察人物的动作、性格。再定格人物画面,让学生观察人物的头部特征,讨论分析怎样运用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来表现奥巴马的特点。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乐学氛围,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激起求知的欲望,展开丰富的想象,产生探究的兴趣,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探究创造。把握住学生对新事物的求知这一特点,可创造生动、活泼、愉悦、高效的课堂学习氛围,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
二、摸清学生认知的差异点
初中学生的认知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表现在诸多发面,如已有知识技能多少的差异,基础厚薄的差异,个人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差异等,这些差异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和体验。
对于美术课而言,美术作品最能直接体现教学效果。学生的绘画水平起点不一,有的从小接受专业训练,基础扎实;有的天生具备绘画天赋,善于表现;有的自感兴趣,学有所法;有的则不善于观察,认识肤浅,机械模仿,缺乏理解、表现、创新能力……如果作业统一要求,就会导致善画的同学让人羡慕,受人追捧;不善画的同学自卑,甚至自暴自弃,丧失自信心和兴趣。因此,教师要摸清学生认知的差异点,进行分层次教学,变因材施教为因材施“作”,让每个学生自主选择作业来完成作品,从中获取成就感。根据学生客观存在的个性差异来进行不同的分层学习和作业,这应该是我们美术教育者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完美境界。
例如,教学《鸟语花香》,此课学习领域为“造型・表现”,本课的教学要求是用毛笔、墨或中国颜料在宣纸上作画。教材内容枯燥,学生难以表现。学生作业要么不讲技法乱画一通,要么就是表现不出墨趣色韵,教学效果难趋佳境。教学时,教师可将学习要求分为ABC三个坡度,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每个层次的要求如下:
要求A:临摹或变式临摹,以着重掌握基本的技能技法为主。
要求B:运用基本的技能技法,完成简单的创意训练。
要求C:熟练运用技能技法,完成高思维含量的创意作业。
对部分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A,我们要予以高度关爱,可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大师作品中水与墨交融的墨色变化,教师还要当堂示范引导他们学会用干湿浓淡画法来画樱桃或葡萄等造型简单的水果,使学生在这种笔墨的变化中得到无穷的乐趣,这对学生既是一种美的启迪、情操的陶冶,也是一种国画技法训练。对有一定的造型表现基础的学生B,可引导他们学习以墨撞水、以水撞墨、以色冲墨、以墨冲色、泼墨等技法,不要求具体绘画内容,只是随意画,用毛笔沾水、沾墨、沾色,使水、墨、色在宣纸上自然交融,再用长短粗细不同的笔触,产生奇特的韵味,使学生在无意中学到中国画的笔墨技法。等学生对用笔、用墨、用色有了初步的掌握之后,再画简单的藤蔓植物,如,葡萄、黄瓜、丝瓜等。因为藤蔓植物的叶子、藤都有相似之处,只在果实上改动一下即可,有利于学生掌握。对表现能力较强的学生C,要求画面融诗、书、画、印为一体来画花鸟作品。这样分层次的教学满足了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让学生觉得学好美术并不太难,使学生觉得只要稍加努力就会获得成功,让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中变得更加努力。
三、挖掘学生表现潜力的激活点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是美术教学的基本。为此,教师要着力挖掘学生表现潜力的激活点,从而提升学生感悟“美”的艺术素养。
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深爱国内外广大人民的喜爱,在世界美术领域内自成体系。引导并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学会鉴赏民族艺术,是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例如,教学《诗情画意山水画》时,在导入过程中,教师可将2008奥运会开幕式中,几位身穿黑衣的舞者画国画的录像播放给学生看,每一位学生都十分感兴趣,认识到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艺术,是每一位中国人的骄傲。学生看后会觉得中国画的内容并不枯燥,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解读和理解大师写实和写意的表现手法。
美育专家说:“通过欣赏,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敏感性,对孩子潜在的创造意识有启蒙作用。”因此,教师应经常让学生欣赏名师作品,了解国画大师们的作画风格及生活小故事。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大师的作品直接临摹,让学生一开始就触摸艺术顶峰的作品。教学指导时一方面要让每个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层次不同学生的表现状况,有针对性地辅导,使学生对自己能力的提高充满信心。在后面的练习中要求学生尽其所能凭借感觉和自身独特的视觉角度,抓住事物特征,允许他们自由地去表达。运用中国水墨画的方法进行尝试练习,并相互欣赏,取长补短。接着在交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象征性描绘,有诗意地表现出生动的画面来。在色彩处理上,指导学生运用色彩和墨色深浅变化、干涩浓淡变化来塑造形象,以充分体现中国画的墨色韵味变化的特点。最后把所有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让学生体验成功,同时教师注重发扬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只有当学生开始明白自己的表达得到重视时,他们才会以更大的兴趣去努力学习。这样的教学设计就紧紧抓住学生能力发展的促进点,让学生领略到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促进了学生美术能力的发展。
四、发现学生情感体验的共鸣点
美术学习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美术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中产生发展的。在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成为教师引导学生的情境切入点。作为教者,要善于寻找教材内容的共鸣点对学生加以启发、诱导,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调动其学习情感,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之去,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状态。
例如,教学《让世界更美好》,这是学生十分熟悉的内容,教材要求学生设计一张公益海报。上这课时正是汶川地震发生的第三天,我就用多媒体给学生看灾难发生后的汶川图片,课堂气氛从没这么安静过,学生的内心被画面触动了,从心底深处迸发出“抗震救灾”的激情,思想上产生了共鸣。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以“抗震救灾”为题,进行公益海报创作。同学们有的画废墟中的抢救内容,有的画献血捐物场景。同学们之所以能完成很多感动人的作品,是因为他们已有了真挚的情感、活跃的思想和强烈的情感共鸣。有位艺术家说:“只有感动自己的作品,才会感动别人。”
总之,美术教学不仅是学生技能技巧的训练,同时更需要引导学生在“美”的体验过程中逐步积累而形成艺术素养,因而,我们教师应以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导,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实、实践、探索、创新等艺术精神。
参考文献:
[1][美]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易东平,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2.
篇3
关键词:多媒体;汉语教学;教材
中图分类号:H19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165-02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多媒体技术日益成熟,广泛进入教育领域。在国务院、教育部相关文件的指导下,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也都把多媒体教学纳入了重要的少数民族学汉语教学规划中。因此,积极探索和开发“针对少数民族学习者的多媒体汉语教材”(以下简称“多媒体汉语教材”),就成为当前一线教师、出版机构、教材编写者所关注的事情。
一、多媒体汉语教材研发的现状
“多媒体是将不同的媒体种类在个人电脑上融为一体呈现出来。”(William E.Kaskorf,2003)多媒体汉语教材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图像、声音、视频、文字,以及虚拟场景等多种媒体有机结合,来呈现汉语教学内容,使之更加生动、直观,更容易被学习者接受和理解的电子化教材。它有别于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教授汉语用的视听教材和多媒体课件。传统的汉语视听教材指音像教材,采取单一的声画结合方式,直线性前进或后退。在教学方式上是由教授者到学习者的单向的、灌输式的。例如: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化百题》(维文注释本)就是传统的汉语视听教材,通过拍摄而成的画面以及适合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旁白,讲解我国100个文化点,目的是配合传统课堂教学中纸质教材在文化讲解方面的不足,以达到更加直观、具体的教学效果。一些汉语教师或出版者制作多媒体课件,配合纸质教材进行课堂授课,这是具有特定功能的多媒体教学工具。从功能上讲,它并不具备教材的特性;从内容上讲,它是纸质教材内容的简要展示;从形式上讲,它以幻灯片、动画、音像片段的形式展示课程中的一部分内容。例如: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适用于少数民族大学预科汉语教学的《大学汉语》,就为纸质教材配备了PPT格式的课件,其中收录了大量的练习题及答案,以便于教师课堂教学时使用。目前,完全针对少数民族学习者而开发的多媒体汉语教材并不多见,最常见的还是视听教材和电子课件。因为在从幼儿园到大学预科的汉语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模式还是课堂讲授型的。即使有一些多媒体汉语教材面市,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过于强调技术而忽略了内容,或者形式过于古板、不能很好地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等等。但多媒体教材本身具有的大容量、智能化、互动性等诸多优点,还是决定了它的前景是十分光明的。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继2009年推出《发展汉语》多媒体口语教材后,又开始编写、制作更加全面的多媒体汉语教材《阳光汉语》,它是针对成人自学者开发的完整的汉语课程,使第二语言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具有一定交互能力的知识载体。
二、汉语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技术要相得益彰
教材是教师教授汉语所依据的材料,在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一套合格的完全针对少数民族学习者开发的汉语教材,首先应遵循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原则,同时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学习者所处的文化环境、所具备的学习条件、汉语与其所掌握第一语言的差别等因素,因为“少数民族学生来自具有独特特征的各少数民族群体,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背景。与此相适应,民族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教材编写除了具有其他普通学校的内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阳光汉语》是针对新疆幼儿园在职教师而编写的多媒体教材,目的是通过自学,令学习者加强运用汉语进行备课、授课的能力。在编写之初,编写组成员充分听取了新疆幼儿园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将教材定位为基础汉语培训。整套教材30课,以句子和对话为重点,进行语音(重点是声调)、语法、词汇、汉字的综合教学;听、说、读、写全面要求;为生词、语法等提供必要的维语注释;重视词汇、语法点的重现。通过大容量、多样化、交互式的学习,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作为完整的汉语教材,《阳光汉语》包括一册四色图书。书中包括30课汉语课程,每课包括课文、生词、语法、汉字书写、静态练习等内容。10张CD-ROM光盘,共包括30课汉语课程,以及更多以游戏形式出现的动态的交互式的练习等内容。5张DVD光盘,包括五大领域的五堂教学示范课,直观地呈现幼儿教师在幼儿园用汉语授课的情景。《阳光汉语》选择在Windows系统下运行,采用flash格式,人机操作界面的设计画面精美简洁、按钮图标通俗易懂、按钮位置安排方便灵活。集成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甚至虚拟场景)等多种媒体形式。为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几十分钟的时间里始终保持住兴趣,除了通过合理的教材安排,还要采用各种表现手法。例如:讲解人体各器官名称时,课文中出现一个动态的人物,当发音“眼睛”时,画面中人物的眼睛就会眨一眨;而在练习中复习“眼睛”一词时,会出现嘴巴、鼻子、手等多张图片,听到发音“眼睛”时通过拖动图片到相应位置来完成训练。如果在练习时发生错误,计算机将给出相应的提示,比如声音提示、无法移动等。这样运用多种手法展示教学内容,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阳光汉语》所针对的学习者是已经接受过系统的汉语学习和培训的在职教师,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语法、词汇,而受第一语言维吾尔语的影响,声调成了他们继续提高汉语水平的最大障碍。因此该多媒体教材将教学难点放在了语音方面,通过播放、录音按钮,实现学习者听计算机朗读、跟计算机朗读、自我朗读后录音回放对比等功能,以期通过人机交互来提高学习者发音的准确度。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阳光汉语》精良的多媒体设计、制作实现了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创造了最理想的汉语环境,使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有可能达到最大化。
三、双语教师应掌握多媒体技术应用技能
双语教师的角色已经从传统的汉语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汉语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启发者。双语教师是新技术运用的关键,应当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技能,包括Windows操作、汉字输入、Word、Excel、FoxPro、PowerPoint的使用,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一般知识,学会网络查询、网络通讯、网络教学的方法。一些有条件的双语教师还可以适当掌握多媒体制作技能,这样就可以参与编写、制作多媒体汉语教材。面对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目前,许多双语教师还缺乏准备。因此,对广大汉语教师加强现代化教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培训已刻不容缓。对双语教师的培训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在观念上,培养教师树立因信息技术而带来的新教育理念,改变角色,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理论上,培养教师加强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尤其要注意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技术上,帮助汉语教师解决实际操作动手能力的问题。只有掌握了这些,教师才有可能运用新技术创造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汉语教材与多媒体技术的完美结合,是现代的计算机技术与成熟的教学理念的完美结合。在编写、制作多媒体汉语教材时,应根据汉语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利用多媒体特长来充分表达教学内容,不能因单纯形式的新颖而脱离教学目的;要有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区别于传统教学,运用心理学原理引导学生科学地学习,千万不能搞成纸质教材的“翻版”或传统教学形式的重新包装;要有助于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之所以采用科学的表现手法,为的是加深对重点问题的场景印象,便于学生接受、理解和消化。
“对于信息时代的汉语教学来说,多媒体建设是基础,资源建设是核心,教学应用是目的。”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在充分利用原有的电教设备的基础上,应积极采用现代化的、多元的和全方位的教学模式,驾驭汉语多媒体教材,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William E.Kaskorf.哥伦比亚数字出版导论[M].徐丽芳,刘萍,译.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
[2]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篇4
美术教育本质实践性应用
在普遍重视素质教育的当今社会,随着我国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美术教育在教学中的地位得到明显改善,已深入涉及各种教育渠道,不仅在原有的哲学、中文、艺术类专业的基础课中的地位得到巩固,而且逐渐成为其他各类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公共选修课。
美术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美术手段,有机实施培养受教育者形成美术的整体性认识与创造能力的一种社会化行为,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教育, 是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发展和延续美术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有成效的学科之一。
1美术教育的本质
所谓美术教育本质,是指美术教育与其它事物相区别的最基本的质的规定性。美术教育与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特质。即美术教育本质是在一般教育本质系统育人性、社会性、生产性和国际性的统一体之上的个体性升华。一般教育本质又是研究美术教育的逻辑起点,美术教育的发展又促进特定社会整体教育的发展。美术教育的本质是一个立体结构系统,其包括直观灵感教育性(即美术直感与造型感觉能力训练教育)、创作灵感教育性(即通过创作美术作品,达到情感有效宣泄教育、魅力美表现实践教育)和审美灵感教育性(即审美欣赏意识与能力教育)。
1.1美术教育直观灵感教育性
在美术教育行为中,直观灵感教育性是美术教育的首要本质。在美术教育过程中,美术教育首先必须努力引导、发掘学习者自身内在潜藏的或被外界因素所压抑了的天赋。也就是说,美术教育者要积极引发学生个体内在的力量,激励学生对其生存环境发生积极的感受、体验与反映,促成学生以美术特有的思维和艺术认识论去积累对自我与外在客体的经验,并积极地选择自我的生存理由与方式,以获得进取的自信心和美术创造的力量。其次,美术教育者要有效引导、训练学生对美术形态的感性认识,强化对学生的美术造型感觉的培养训练。
1.2美术教育创作灵感教育性
罗宾·乔治·科林伍德曾在其《艺术哲学新论》中讲:“艺术是想象,但想象是活动。”在美术教育中,怎样在激发起了学生丰富的为美术所需的想象之后,再“更好地想”呢?重要的一点,就是美术教育者应及时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努力探索出将其丰富想象予以外化表达的教育方法。换句话说,美术教育者应着力去启迪、诱发学生将个体独有的美术灵感、特有体悟的内在心灵和美术情感予以有效地宣泄、展示,并激励学生在不断的美术创造实践中,把最具魅力的美表现出来。这就是美术教育的创作灵感教育性。
1.3美术教育审美灵感教育性
在美术教育的整体行为中,要将如何有效训练并培养学生获得一定的享受艺术美的能力作为重要的任务和内容。这显示了美术教育的重要本质。对美术作品等典型艺术美的有效欣赏把握,不是仅仅掌握了一定的理性知识就能进行的。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需要欣赏者能有较强的直观感知、判断、想象美术作品魅力美、优、劣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美术教育者对欣赏者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及训练,激发学生欣赏美的灵感,已达到创造美的实际行动的目的。
2美术教育的实践性应用
美术教育的本质在于,它可以建构人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的艺术欣赏和艺术创造能力,在丰富情感、培养兴趣等方面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但是,它在培养性格和意志力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没有还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实践中人们逐渐意识到,美术教育以其无形感染力可以培养学生的性格,影响学生的意志力,引导学生克服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利影响,全面整合自身素质,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2.1美术教育在德育中的应用
审美教育是美术教育的核心目的和灵魂。美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审美教育为目的来指导美术教学,并把它贯穿于美术教学过程的始终,不能把美术课当作单纯的技术训练课,不能够割裂审美教育和技术教育之间的关系。一切美术实践活动和美术欣赏都要遵循审美的法则。德育是指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者沿用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思想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是一切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各科教学都要为其服务。美育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美育包含有德育,德育寓于美育之中。
2.2美术教育在智育中的应用
智育,简而言之就是:提高才智、发展智力的教育。智育能够实现的前提条件是所受教育者首先是自愿的,其次是具有较强的求新、求奇、求异的心理,都说孩子的启蒙教育很重要,原因就在于此吧。美术教育的核心是审美能力的培养,这种欣赏美、创作美的能力对于受教育者智育的开发具有较强的辅助、推动作用。以最简单的启蒙教育为例,幼儿的启蒙教育一定是在美好的、轻松的、具有幻想色彩的环境氛围中开展的,而这恰恰就是美术教育工作的过程,所以说,美术教育在智育中是时时、事事都存在的。
2.3美术教育在体育中的应用
美术教育对学生性格的影响是指一个人对待人和事物的心理特征,如勤奋、自信、谦虚、细心、认真、责任心等,它几乎囊括了全部稳定的心理特征,不仅有情感意志的,而且还有理智道德的,它比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任何一种因素在学习中发挥的综合作用都更明显。美术教育的这种影响,最终的表现形式就是:学生参加活动、进行工作、创作作品时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体格特征,这恰恰就是体育教育的核心目标。美育影响学生的性格,学生的性格表现于学生亲力亲为的个体体质差异行为中,可见,美术教育在体育中的实践性应用是潜移默化的。
参考文献:
篇5
摘 要:美术教育具有人文性,旨在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21世纪是以社会、人和环境的协调与统一为特征的发展,将更重视人的发展,是追求人的价值和完善的发展。美术作为人文科学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本文主要谈对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所体现的人文性的认识的四个方面:美术教育中人文素养的内涵、美术教育中的人文素养有哪些体现、人文素养在美术教育中如何实施的、人文素养在美术教育中的发展。
关键词:美术新课程标准、美术教育、人文性、人文素养
很多学者和美术教育家们很早就认识到中国的美术教育教材模式单一化得弊端。著名艺术家、教育家丰子恺先生一生追求人格的真、善、美,丰子恺的一生所体现出的人文精神,为后人所尊从。他“曾把人比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足就是真、善、美,这三者的和谐统一,就是圆满健全的人格。对真、善、美地追求,缺一不可,否则,这只鼎就会站立不稳,就会出现缺陷。”美术教育承担着审美教育的重任,是培养全面人格的重要途径。人文性应该是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通过美术的教育,我们可以有效地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人文意识。
《美术新课程标准》前言的第一节――课程性质与价值中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本文结合中学美术教育教学实践例子,谈谈美术新教材中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以及完善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 、美术教育中人文素养的内涵
“人文”一词,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humanism),15世纪末,意大利的学生曾使用humanista(英文为humanism)来称谓教授古典语言和文学的教师。这些教师所教的一些科目,被称为“人文学”当时包括语法、修辞、历史、文学、道德、哲学等科目。这些科目被认为是有关于人的全面修养的重要科目。
所谓“人文素养”,遵循字面内涵表述意义就是最实际、最便利的理解途径。“人文”,在这里应当确定为“人文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而“素养”肯定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的。所谓的“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
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以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这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世界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
二 、美术教育中的人文素养有哪些体现
将人文素养确定为美术课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对美术课程新认识的重大改变,我认为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美术教师应发展和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美术教师应当通过各方面的学习形成自己的人文意识,来发展和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如大量地阅读有关历史、文学、哲学特别是美学等方面的著作,并尽可能地广泛涉猎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了解他们的发展概况,充实和尽量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只有学会读书和学习,我们才能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美术教师还要创造精神,美术本身是极富创造力的学科,新课程标准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空间和创造空间,要求教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要通过合作,相互团结,共同为实现教育目的而努力,这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美术教师只有在教学与生活中,不断地积累知识和人文修养,运用自己的头脑来思维,培养敏锐的眼光和批判精神,才能真正做好塑造者、启迪者、策划者的角色。
2、 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其审美能力。
把美育提高到审美能力的层面,使学生不仅具有一双会看形式美的眼睛,而且还具有能够领会文化内涵的心灵,开阔学生的视野,认识到世界多元文化的存在,这正是现代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文情感.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欣赏不同的作品,并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感想,自主地感受创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在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层面上得到了很好地发展。不仅可以传达学生的兴趣,更能完成许多创造性的学习。以此为切入点,在引导学生进行审美活动中使学生明白:他们可以神奇地创造出许多的社会财富。将人文情感始终贯穿于整个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树立高尚的审美观,更有助于在美术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形成学生的人文意识,发展其自身的品德修养。
3、 美术作品需要学生学习时的思维与表达反式的特殊性。
在教学活动中,先让学生听一听,看一看以此激发学生想象,趁“热”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利用课件引导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潜能。在这些思维活动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对自然、对自己、对生活、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充分的体现了学生心灵深处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这正是体现在美术教育中人文学习最好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4、努力从美术作品中发掘其人文内含,引导学生从中吸收所蕴涵的人文营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艺术素质。
人文素养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学做进步的现代人。在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格品位主要是教学中的熏陶,必须抓住美术作品育人的内涵,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感悟,道德品质也逐渐得到升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不是向学生添加某种外在的思想或精神,而是注重在美术教育中发掘诱导学生精神世界中潜藏的内在精神,是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
5、 美术教育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完善所起的作用
今天,时代向我们清楚地表明这样一个严肃的话题:那种有知识、缺文化,有学历、缺教养,有想法、缺行动的人,肯定无法获得社会的认可和欢迎的。社会的健康发展,关键在于培养具有健全人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它在弥补人的素质缺陷上,在促进人的身心和谐方面,有着其他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功能,对培养人的创造力和形成完美的人格,有着其他学科难以企及的作用。
三、人文素养在美术教育中如何实施的
1、更新教学手段,创设新的教学环境,促进人文素养
美术新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他们的兴趣和经验,选择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全面、综合地把握美术教学中的各种元素并能在教学中运用自如,用一种新的教学观去认识和理解环境资源,传达丰富多彩的教学语言,对视觉艺术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美术教学环境资源的有效更新,可以从不同侧面对教学活动和学生身心发展产生影响,以便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和促进个体的发展,逐步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美术世界中独有的艺术思维方式,获得真正的美术基本素养和学习能力。
2、在美术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兴趣,体验其中的人文素养
著名美籍华人杨振宁曾说:“一个人要出成果,原因之一就是要顺乎自己的兴趣,然后再结合社会的需要来发展自己特长。有了兴趣,‘苦’就不是苦,而是乐。到了这个境地,工作就容易出成果了。”因此,新的美术课程要富有趣味和情趣、充满美感体验的学习活动,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并以新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力,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的学生爱玩好动,注意时间短,行为思维较发达。因此,在教师教学中,要给学生自由的活动空间、自主的选择机会以及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在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促进学生对人类优秀美术文化传统的积极的情感、态度的养成以及对其中人文价值的体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情感修养、道德修养。
3、 主体参与―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方式,来发展他们的人文素养
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机械化,简单化,是美术学习成了纯粹的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学生之间缺少交流、分享和相互探究,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不断体验美好的生活、人性的完善和亲情、友情的珍贵,从而陶冶自我的审美情操,发展自身的人文素养。
四、人文素养在美术教育中的发展
我们知道,教育为立国之本,教育不应片面的理解为只是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传递,现如今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层面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果不重视道德伦理和人文精神的重建,就不可能达到一种真善美统一而又和谐的人格境界。在我国,80年代社会流行的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实际上也是片面认识自然科学的价值,忽视社会人文科学的现象。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的“硫酸泼熊”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伤熊”事件已由事情的本身而转向了对教育的反思上。据刘海洋的母亲说,他从小不看电视,不出去玩,一天到晚看书、学习,也没有看过多少人文书籍等等,这些事例深刻地反映出人文教育缺失而造成的严重后果。在当代社会,因为我们忽略人文教育,造成的不良现象已开始引起人们积极的反思,加强人文精神培养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在现在美术课程中,应努力从美术作品中发掘其人文内涵,引导学生通过对作品的鉴赏,吸收作品中蕴涵的人文营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艺术素质。
总之,美术是人类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关注美术教育,培养人文素养。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学生人文态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人类文化工程,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老师各方面的努力,教师必须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精心设计,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去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作者单位:安徽宿州灵璧县冯庙中学)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3] 《初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篇6
其实,师范美术教育中学生有机会学习多种艺术门类,因此也存在融合的优势。强调学科融合方法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会有更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更远大的前景。很多学生却误认为师范院校学得很杂,好像门门通,却样样不精,不像美术学院学得那么专业,技法上不能钻研得很深。一个合格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其任务首先应当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术、世界美术的历史和现状、中华民族优秀的美术遗产等内容,以培养他们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其知识结构中美术史论和相关艺术学科应占较大比例。
1994年,美国制定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其中艺术学科有舞蹈、音乐、戏剧和视觉艺术(包括传统美术、传播和设计艺术、建筑和环境艺术、民间艺术及其他艺术制品)。标准强调了在各门艺术之间以及在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寻求合理的联系。“各门艺术之间、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有两种类型……其一,是‘相关’。相关指学科之间具体的异同……其二是‘综合’……综合在使用两种或更多学科的资源时,其方法是学科之间的相互强化,并往往表现为多种学科之间的统一。”
2000年,新西兰公布的《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艺术课程同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一样,包括舞蹈、戏剧、音乐和视觉艺术4个学科,并对艺术学科和语文、数学、科学、技术、社会科学以及健康和体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指出:“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会产生适当的、有意义的联系,学生通过跨学科的活动可促进其他学科学习的提高。尤其在小学和中学的课程中,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更为密切和频繁。”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特别设置了“综合•探索”这一新的学习领域,强调了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综合•探索”领域分为三个层次:“(一)融美术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为一体;(二)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三)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在不同阶段的教学活动建议中都有结合语文、音乐、传统节日等内容进行美术创作,根据儿歌、童话制作美术作品,并表演舞蹈、童话剧和皮影戏等内容。在附录中也有美术与语文、自然、社会、生活劳动和传统文化结合的案例。《美术课程标准》还明确规定:“通过引导学生对一些美术或跨越美术学科的课题进行综合与探索性的学习,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认识美术的基本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发展规律与趋势。”这都为高师美术教育进行学科融合指明了方向。
现代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有高度专业化的倾向,但是边缘学科的相互渗透,中、西文化的对撞与启迪,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运动。美术内部各专业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专业分化不应肢解学科间联系和专业间的整合性。高师美术教育对学科融合教学方法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学科门类上的融合,关注不同画种之间的交叉借鉴;二是文化上的融合,探究美术与音乐、文学、民俗等相关人文学科之间的内在规律,以促进其深度融合。
一、美术学科各门类之间的融合
高师美术教育要注重综合知识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注重主修专业的同时,还应利用课余时间多学一些相关美术学科的课程。在传统艺术方面,可以选修书法篆刻、彩陶研究、蜡染扎染、漆画等选修课。对现代艺术进行研究,可以选修美术创作与批评、城市形象、服装、壁画、纤维艺术等课程。要充分考虑学生知识建构的全面性,并促使学生从专业理论技能到相关的政策法规、信息资源利用和学科研究诸方面都达到较高水准。此外,与美术有着密切关系的美术鉴定学、美术考古学、美术馆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也应该在课余时间有所了解,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其自身修养。虽然这些课程不可能都和主修课一样学得深入,但通过选修自学等途径去涉猎是完全可以的。
二、美术与音乐、文学、民俗等其他人文学科之间的融合
美术和音乐同属艺术范畴,都是客观世界在人的意识领域内的审美反映。音乐的感人之处在于优美的旋律和节奏,美术也同样强调节奏和韵律的美感。两者之间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有许多可以融合的地方。音乐与美术的相融性不仅为欣赏者打开了想象的闸门,而且还能为其提供更为广阔的思维活动空间。高师美术教育要涉猎相关人文学科的知识,应加强学生文史哲的理论修养,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引导学生读古今中外的哲学著作,一方面益于学生了解绘画作品产生时期的哲学思潮,另一方面也有益于增强学生的哲学思辨能力。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读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想象力及其他思维能力。新西兰《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中认为:“艺术学科与语言和语文的学习关系非常密切。尤其在演戏、演讲、录音,利用各种静态的图像或动态的电影和电视图像过程中,以及利用视觉、口述,或用英语写各种文本时都有明显的联系。”这也足以成为我国高师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参照。
另外,宗教、民俗等领域的知识也应在课程设置之列。美术的发展总会受到同时期的宗教、文化的影响,正如丹纳所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只要翻一下艺术史上各个重要的时代,就可以看到某种艺术是和某些时代精神与风俗同时出现,同时消灭的。”这自然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我国古代许多画家具有很高的佛学造诣,如王维山水画的净空澄澈就颇受般若学的影响。民俗学知识在正确鉴赏民间艺术样式的过程中,也具有不可或缺的理论意义。如皮影、年画、剪纸、泥塑、蜡染、社火等民间艺术样式的产生和差异化发展,就与各地区不同的民风民俗差异有密切关系。
篇7
关键词:美术教育人文技能
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发展如雨后春笋,学院美术教育在办学规模上进入空前膨胀的发展时期,这与艺术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中的“自然”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和冲突。其中,文化的缺失和人才工具技能化倾向也成为关键的问题,因此,当前美术教育需要我们反思。
一、当今的美术教育:偏重技能的培养,忽视人文学科
艺术教育,应该是培养一个人对生活的热情,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以及对生存环境的仁爱之心,这样的人,才会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生命历程。但现实却是,很多小孩的童年时光被艺术培训占据。这些艺术培训,使孩子失去了宝贵的休息时间,背负着父母的压力,接受所谓的艺术教育。父母望子成龙,带着善良的目的送孩子去接受艺术熏陶,却不知尊重孩子的爱好和兴趣。今天的高等美术教育也不例外,日趋严重的偏重于技能技巧的学习忽视了引导求学者内在心理、人格素质的健全。在现行高考招生体制的影响下,“人文素质”一词一开始就处于一个尴尬境地——文化素质不太理想的学生选择报考美术或音乐专业。的确,一批批文化素质较低的学生,经历了短期专业的强化训练,侥幸进入美术院校,而美术学院文化素质的普遍薄弱,不仅指学生,还包括师资队伍,这种薄弱反映在对文学、哲学、美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理解上的羸弱,导致了专业教师往往把美术史论、哲学类的学科有意识降低为低层次的知识性的学习,无法,也无力做到融会贯通,更谈不上将之内化,以让自己的人格得以完善。
人文素质的欠缺同时也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眼界短浅。如果教师和学生缺乏人文修养,就不能理解和发现艺术学习的真正意义,不能理解和判断文化性和技术性在美术学习中的价值关系和正确的位置关系,当然也无法体会自然之美、人生之乐。过分重视对技术性本能潜在的需求,会导致思想性和观念性在学院教学中的僵化。在当今一些学院美术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中,思想性和观念性处于低迷状态,把技术训练作为教学的唯一重点,把“技”和“艺”的学习明显割裂开来,学生对经典性的思想著作缺少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对当代丰富的、不断更新的思想观念显得麻木和冷漠,他们不能理解和分析一般艺术品所包含的思想性和观念内涵,对当代诸如行为、装置、影像等观念性作品更显示出隔阂和陌生,不能在专业学习中主动渗透和介入一定的个人观念和个人语言,造成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一个表面的技术层次上。
二、流行的创作趋势:对现实关注和介入的缺失
一些学院美术的教育价值取向,是单一性追求艺术语言和材料研究,以传统文人画那种避世自娱的笔墨宣泄作为绘画的价值坐标,使美术更多的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游戏,封闭和满足于自我的形式世界。作品呈现的,要么是脱离现实的纯艺术语言的堆砌品,要么是一些悦人耳目、混淆视听的“麻醉剂”,缺少对现实的关注和介入。师生在教学和研究中只对已有的绘画文本进行语言的挖掘和挪用,对一些优秀经典美术作品的吸收也都只停留在语言形式的层面,而忽视其中宝贵的人文批判和人道关怀的精神,从而造成学院美术教学和创作的技术程式化,失去了美术在文化批判和文化参与中所显现出来的深刻性和张力。一旦作为我国美术人才培养基地的美术学院也出现这种教育价值取向,无疑将会导致整个美术界文化价值观念的失衡。
三、学院美术教学体系:教学手段单一直接抑制人才成长的多样性
人文素质是一个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条件,它要以正义、宽容为依据,以平等、互爱为途径。当前一些学院美术教学体系中,技术和技能培养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地位,“技”和“艺”在教育中的比重严重失衡。从教学大纲到教学计划,再到具体的教学实践,其着眼点几乎都是统一模式。低年级的基础教学是纯粹的绘画技能训练,到了高年级的创作和设计教学,也仍然只涉及专门的制作和追求形式效果等技术内容,缺乏培养学生以文化和观念为依托而自主地去发现和创造新的语言和形式,这样一种简单的技术程式的重复教育,致使很多有天赋的学生从富有热情变得冷漠淡然,最终放弃。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和对教材作品的分析评判,主要依据和讲授兴趣也是止于技巧和形式,自身的文化局限使他们没有能力对学生进行更深层的教育和引导。
篇8
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美术学是一门相对边缘和小众的学科,所以在高等教育精英化时代,从招生规模和培养模式上来看,高等美术教育可以被定义为精英教育中的精英教育。进入21 世纪后,中国的高等教育顺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始了由精英化向普及化的转变,在办学主体、招生规模和学科门类上都进行了较为急剧的扩张。在这种大背景下,高等美术教育也开始了普及化的进程,但相对于它原有的规模和体量,其扩张的速度要远远快于一般的文理科专业。首先是既有的美术院校在办学规模上的快速扩大和细分专业的不断增加;其次是一些综合性院校把美术作为常规性的专业进行增设,甚至一些本来与艺术毫无关联的理工科学校也设置了美术专业。这种普及化进程导致了这样的现状:中国在美术人才教育上有着世界上为数最多的国立美术专业院校和数量最为庞大的师范类美术专业系科设置以及增加速度惊人的招生数额和硕士、博士点。①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本是社会不断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然而,当代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在办学主体外延上过于激进地扩展,已经违背了教育发展和建设的基本规律。办学规模的急速扩大,使得这种发展超越了办学的实际条件。在这种高等教育和美术专业教育普及化的大背景下,学院美术教育出现了内部体制的暂时紊乱和价值取向迷失的现象,严重背离了美术专业的教育规律。这种状况使得一些高校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粗糙化和简单化的短期功利性教育模式,用一种规模化、程式化、类型化的纯工具技能教育来取代应有的个性化、多元化的艺术教育方式,只注重技能的训练,而缺失了精神性、文化性的孕育。此外,作为艺术教育核心价值的文化品格和精神维度在教育、教学中日渐缺位和式微。这种“快餐式”的美术教育,培养的专业人才文化涵养不足,素质结构残缺不全,在艺术上缺乏深度探索和发展的能力,失去了艺术的创造性和独立性,使得当前的高等美术教育失去了深度的拓展和高度的建树,流于低端化和实用化。当前高等美术教育的文化性缺失和工具技能化倾向是两个具有因果关联的问题,它们在当前高等美术教育的众多不足和弊端中最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这种教育取向使得高等美术教育在经历了过于精英化和专业化的极端之后,又陷入了一个过于技能化和平庸化的极端。
二、现状
高等美术教育在普及化进程中出现的高速和规模化的发展现状是一些高校为了抢得办学先机和获得较好的资源分配所导致的结果。近些年来,一些高校在一种竞争和攀比的状态下以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增加招生人数和扩展专业门类。在近十年中,几个主要的美术学院的招生规模在以数十倍的速度扩大,一些普通的文理科院校也争相开设美术专业院系,社会上则把选择低文化成绩录取的美术高考作为进入大学的捷径。在这些因素的合力推动下,美术教育的规模化发展成为了近几年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不正常的“正常现象”。这种艺术的规模化教育在美术教育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带来了高等美术教育的文化性缺失和工具技能化倾向两个具有因果关联的问题。
文化素质是文化性中最基本的一个要素,高等美术教育中一些学生文化素质的低下成为了一种现象。在现行的艺术类大专院校招生体制的影响下,文化素质一开始就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这带给人一种“文化素质不好的人才选择美术或音乐”的印象,使得一批学习动机不纯而且文化素质不高的人进入了美术院校,再加上人们在观念上对文化素质积累的轻视,造成了美术学院学生文化素质的普遍薄弱。这种薄弱反映在学生对人文学科如文学、哲学、美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阅读和理解上的空白或羸弱,也包括对专业理论类科目学习的轻视或回避,导致学生往往把美术史论的学习降低为低层次的知识性的学习,做不到真正理解和贯通,以及对专业学习的支持。
高等美术教育中文化性的缺失和断裂,势必导致教学中工具技能化和形式主义的泛滥,“技”和“艺”在教育中的地位和比重失衡,从教学大纲到教学计划再到具体的教学实践,它们的着眼点都是技术。低年级的基础教学是纯粹的绘画技能训练,高年级的创作和设计教学也仍然只涉及专门的制作和追求形式效果等技术内容,所以这是一种简单的重复技术程式的教育。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和对教材作品的分析评价也是止于技巧和形式的,他们自身的文化局限也使得他们没有能力对学生进行更深层的教育和引导。可以说,当下的高等美术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程序化、标准化的理性工具技能教育取代了充满个性化和人文精神的艺术创造性教育,培养出了大批规范划一的工匠型人才。
人文素质的低下,将会使得学生眼光短浅和心智迟钝,造成思想性和观念性在美术学习中的匮乏,直接影响专业学习的深度和高度,因为“人文学科是传授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表现智慧和价值观念的”,②所以教师和学生就不能理解和发现艺术学习的真正意义,不能理解和判断文化性和技术性在美术学习中的价值关系和正确的位置关系,对技术性有着本能潜在的需求,从而导致了思想性和观念性在教学中的式微。
艺术对社会和生活所具有的文化批判意义,是艺术的职能,也是艺术的责任所在。而在现今的高等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美术还过多停留在对技术语言的单一追求上,这造成了文化判断能力和文化参与能力的丧失。艺术更多的是一种纯粹的文人语言游戏,它封闭和满足于自我的形式世界,为了形式而形式,对现实缺少关注和介入。师生在教学和研究中只对已有的绘画文本进行语言的挖掘和挪用,对一些经典的美术作品的吸收也都只停留在语言形式的层面,而舍弃了其中宝贵的人文批判和人道关怀的精神,这造成了美术专业教学和创作的技术程式化,失去了艺术在文化批判和文化参与中所具有的深刻性和张力,变得空洞、苍白和媚俗。作为我国美术人才培养主基地的高等美术院校的这种教育价值取向,直接导致美术创作正在越来越远离艺术的文化批判性。
美术应该是隶属于大的文化语境和体制范畴的,所以美术的发展应该与时代文化的发展同步。然而,当前的学院美术教育却满足于把自己置身在一个完全封闭的象牙塔里,与当代社会和文化都是隔绝的或错位的。当代社会在文化形态上已经进入一个强调“感性、多义、差异和宽容、暧昧”的后现代时期,一个在文化语言上依赖电视、电影、摄影、电脑数字等影像媒体的“图像时代”,它所提倡的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在产生大量虚无的文化垃圾的同时,还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等积极意义,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是对现代主义单一工具理性文化的一种很好的纠正和调和。然而,当代的高等美术教育却对这种后现代思想以及“图像文化”、“大众文化”采取一种主观对立、排斥和拒绝的态度,有的甚至视其为洪水猛兽般的异术,无视它在技术上和理念上赋予了美术以新的无限可能性和创造性,在教学和创作中对其做不到介入、对话、交流和利用。这种与时代文化发展相断裂的美术教育显得自闭而落后,而与之相伴的“那种循规蹈矩、照本宣科、亦步亦趋的教学模式,在今天显得既过时,也很力弱”。③
高等美术教育的工具技能化倾向导致了社会整体审美水平的平庸化、媚俗化和浅显化,缺少对审美格调的追求与对高雅文化的培育和传播。这种美术教育的“产品”和结果会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建构和层次产生直接的影响,它所培养的人才受教育理念的影响,审美水平和创作能力较平庸化;它所传播的追求实用性和流行性的理念,对社会审美起着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使整个社会的审美生态结构平面化和低俗化,有着被世俗文化和大众文化同化和淹没的危险,失去了美术在社会文化建设中应起到的陶冶精神和升华灵魂的审美教化作用。
三、策略
实际上,学院美术教育的文化性缺失和工具技能化倾向已经引起了美术界许多人士的关注,许江就曾指出:“针对艺术学院的专门化教学所可能或正在出现的知识偏颇和视野狭化的现象,要提出必要而及时的警觉。”④文化是人类所从事的一切有意义的活动得以可持续和创新发展的背景和营养,艺术离开了文化就变得空泛和苍白,美术教育尤其如此。所以,我们对当前的学院美术教育出现的规模化和技术化的偏差,应该进行及时的纠正,把美术教育与人文教育进行全面的融合,以文化为基础来建构和健全美术教育,提升美术教育的厚度和深度,就像易英所提倡的“现代美术学院不是为了单纯的技术教育,而是应该让学生接受创造性的艺术观及其训练,以适应现代社会各个层次的视觉文化对专门人才的需求”。⑤
1.宏观层面的调整和转向
第一,从决策层面对高等美术教育规模化发展热潮进行反思和调研,分析高等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特殊性和限制性,处理好普及和深化的关系。这就要求不能简单地把美术专业的设置当成一种速度和规模的潮流,而要尊重美术专业教育规律自身的特殊性,适当控制高等美术院校的规模和数量,按教育规律进行有效的控制与有序的建设。
第二,提高高等美术教育办学的门槛,控制招生数量,提高招生质量,尤其要在招生中增加与艺术相关的人文综合学科的考核,考核美术类学生的文化素质。招生方式的改革,可以使学生一开始就树立文化是艺术的灵魂和核心的观念。
第三,对高等美术教育办学层次进行更进一步的分化和细化,形成多层次的办学形态,让一些核心的专业美术院校倾向于文化型艺术人才的培养,而一些综合性高校的美术学院则侧重于技术型的艺术教育。比如,高等师范类院校的美术专业可以明确培养美术教育人才的定位,而理工科高校的美术专业设置明确培养设计类人才的定位,高职院校的美术专业可以明确培养实用型制作技能人才的定位。这样更有利于定位文化介入各个不同美术院校的类型和范围。
第四,从社会文化观念的宣传着手,引导社会树立一种正确的美术教育理念。美术不但有着对现实的技术性美化功能,而且有着超越性的社会文化职责,有着非功利的精神教化的作用。美术不只是进入高校的捷径,也不仅仅是技术的修炼,美术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它的审美功能,它在社会文化建设和人的灵魂塑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五,开启美术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的交流和互动,把当代的美术教育置于后现代文化语境中进行定位,力求美术理论、美术创作与当代文化的互动和融合。所有艺术的根源都在于现实生活,艺术教育也要跟随时代文化“与时俱进”,在高等美术教育中植入当代文化的内容,让学生去关注这个时代的思想和精神。这样的美术教育才能保持一种当代性和先进性,并最终为这个时代的文化服务。
第六,把文化精神作为美术教育和美术学习的立足点,强调艺术对文化的传承,确立一种新的美术文化教育观点。在专业学习评价体系里,调整以往只重技术而轻感觉、轻思想的片面性做法,鼓励高校将文化观念引入到专业教学中,并结合和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力求建立一种既具有文化性和科学性又兼具独特民族性的美术教育体系。
第七,把工具技能化倾向和文化性缺失整合为一个问题不可分割的两个面来研究。在这种前提下,可以更全面、更真实地剖析问题的本质,从而找到更为有效和合理的解决策略。
2.微观的具体教育、教学行为的干预和改革
第一,改良原有的高等美术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使专业训练不再单纯着眼于技术和技巧,把专业的设置延伸到创造与文化的综合性领域,并在现有的文化课基础上再增设有当代文化针对性的人文科目,包括美学、艺术批评理论、当代美术史、世界和中国古典哲学、当代哲学、文学、社会学等,并相应地把这些课程设置为必修和选修课程,作为毕业的学分条件。
第二,提高学生在人文学科学习和修养上的要求,从入学开始就给学生制订一个包含美术史、美术批评、文学、哲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的更为广阔的阅读规划,把课外阅读和课程设置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美术类专业中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以此来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从文化的层面激发学生进行专业的深化学习。
第三,在高等美术教育初期,消除应试技能化教育的影响,纠正学生对艺术学习只停留于表面化的技术学习的肤浅观念,启发学生自主地体验现实和文化,树立正确的艺术学习理念。观看是视觉艺术学习之根本,独立和自主的观看能力是学习美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素质。首先要激发学生观看的兴趣,其次要培养学生正确和合理的观看方式,再次要求学生把表象的观看和内心精神的观照结合起来,让眼睛去引导和激发技法,而不是由固定的技法来取代眼睛的观察。
第四,改变教育理念,合理把握艺术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在艺术教学和学习的任何阶段都需要将两者兼顾和互融,不能把两者剥离开来进行教学和学习,要让技术、技能训练通过文化精神的参与获得提升和深化。中国当代的学院美术教育应该向西方先进的教学理念学习和借鉴,一开始就结合思想观念展开专业学习,改变以往不断重复的单纯技法训练。专业教学要具有创新性和开放性,拓展学生自由和创造性学习的空间。在学习评价上,要兼顾技术和思想性,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一种充满艺术性和文化性的学习氛围中。
第五,把个性化和创造性教育作为整个美术教学的核心方法,因为文化性和精神性的呈现与传递最终都需要承载于艺术创作的创造性和个性化的语言。在高等美术教育的结果上,应该说个性和创造性是文化性介入的结果。工具技能化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去个性的同化教育,它使学生在学习中依赖程式对语言样式作简单的重复,根本没有起到培养能力素质的作用。而坚持对个性化和创造性的素质的培养,是对抗和避免这种低层次的模式化教育的最好手段之一,它能诱导学生进行独立而有创造性的学习,培养学生一种真正完善健康的美术专业素质。
第六,把当代各种文化思潮和观念与美术教学相结合,特别要求学生对游离于美术史课程外的当代美术现状作广泛和深入的解读,充分体会和学习当代艺术对社会现实和文化介入表达的丰富性和创造性。在常规的专业史论课程基础上增加一直缺失的世界当代美术史和中国当代美术史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学习当代经典美术作品是如何针对当代文化观念展开有效的思考和创作,实现艺术的社会介入的,从而激发学生以当代的资源和个人化的体验展开创造性的思考。
篇9
新课程改革是国家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而进行的又一次重要的改革举措,它从1999年正式启动到今天已经走过了十多年。这十多年间,新课程改革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深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传统基础教育的弊端得到有效的遏制,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得到全面实施。高师教育肩负着为基础教育培养、输送师资的重任,可以说两者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因此,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1]可见,高师教育教学改革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与作用。但遗憾的是,现阶段的一些高师院校对高师教育的重要性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许多高师院校以生源和就业为风向标,看到美术专业的市场潜力大,于是盲目扩招,大力发展非师范类专业来迎合市场需求,使非师范类专业规模远大于师范类专业规模。这种做法虽然可以缓解学校发展一时之急,但它容易导致教育资源紧张,教师精力分散,无法保障高师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也严重制约着高师美术教育改革的发展步伐,从长远来看,其实是弊大于利。高师美术教育历来担负着为我国基础美术教育培养、输送合格师资的社会责任,高师美术院校应对自己的工作重心有清醒的认识,高师美术教育也应抓住新课程改革机遇,加快改革步伐,努力为给基础美术教育输送高质量、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师资力量提供保障。
二、与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相衔接,突出高师美术教育的“师范性”特色
新课程改革通过吸收当代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认为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和教与学的新方法,要求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接受和存储知识,而是要他们学会主动学习,自主探索。换句话说,新课程改革也就是要实现基础教育的教学方法从“教什么”到“怎么教”的转变。因此,新课程改革对高师美术师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新要求就是建立在对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重新认识与掌握之上。但是,由于我国高师美术教育长期仿效美术院校教育体制,重专业训练、轻师范教育的现象十分普遍。以南阳师范学院美术学专业(师范类)为例,其美术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美术史、艺术概论、技法理论、素描、色彩、油画、国画等)占总学时的55.5%,公共必修和选修课程(政治理论、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占总学时的36.1%,教育类必修课(中学美术教材教法、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等)只占总学时的8.4%,而涉及基础教育实践的教育实习课程在大学本科四年中只有短短6周时间[2],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教育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设置的不均衡状态。这种不均衡导致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课程被边缘化,使学生对自己学习的师范专业性质缺乏足够的认识,更使他们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基础教育工作难以产生足够的热情和信心。新课程改革对现代教育理念与教育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促使高师美术教育必须认真研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内容,密切联系基础美术教育的实际状况,适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法,合理安排课程结构,把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合格师资作为自己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工作。
三、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课程变化要求,加强美术师范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新课程改革在构建美术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上有许多新变化。《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将美术学习活动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领域;《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将高中美术课程设置为“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五个内容系列。由此可见,基础美术教育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就是要打造基础美术教育师资的“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笔者认为,加强高师美术教育的基础课程建设,实现各门基础课程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上的衔接与贯通是提高美术师范生综合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径。目前,高师美术教育提供的2+2学制模式(两年基础课和两年分专业学习)使许多高师美术教师和学生比较重视分专业后的专业课程(如国画、油画、工艺、设计)的学习,而作为根基阶段的基础美术课程(素描、色彩、基础图案、设计构成、基础理论)的学习则被忽视,这种学习内容过专、研究方向单一的局面并不能适应基础美术教育的新要求。从目前基础美术教育的实际状况来看,恰恰是速写、简笔画、水彩、基础图案、美术字、美术欣赏、计算机美术等这些工具简便、容易操作、易学易用的基础课程在中小学最受欢迎,这些课程之间的界线不像国画、油画那样泾渭分明,其由浅入深、手法便捷、理论贯通的特点使它们在基础美术教学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基础美术课程建设是衔接高师美术教育与基础美术教育的一条重要纽带,而培养师范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较强的应用能力,使他们成为综合素质过硬、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则是锻造、强化这根纽带的关键。
篇10
近代以前的中国美术教育,遵循孔子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哲学,对后世颇具影响,代表了一种含有祖先崇拜的宗教意识和传袭前人做法的教学方式。这种教育思想不强调自立门户、发挥创造,而要求世代相守。在美术教育中所强调的就是模仿、师承和传统。没有明显的教学体系和课程组合,这时的美术教育面很窄。到宋元时期文人画出现后,教育思想有了通达宽博的地方。随着画诀、画论著作的成熟,伴随着画品气韵以及笔意的讲究,诗、书、画、印形成一体,对绘画的要求不再只限于画“技”的要求,也对绘画者的综合素养有了更为严格的品评,但是还没有明确的多思维的培养理念。
这种情况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与渗透,开始出现理念转型。到了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中国美术教育变革的主要内容是引进西方的、日本的教育制度、艺术观念和教育方法,同时也把传统教育的观念和方法纳入现代教育体系之中。在公办的中小学堂中也仿照西方学制,开设图画手工等课程,侧重学生动手能力、实干才能和审美意识的培养,从此揭开了中国美术教育史上的新篇章。
中国最有影响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的美术观点是,科学化的美术和美术化的科学有利于促进科学的发达,而科学的发达推动了工商业和军事的发展,由此可以带来国家的强大。对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乃至美术发展进程发生深远影响的是和他的美育思想体系,他颁布了“四育”方针,其中以美育为教育宗旨之一,将美术教育提到与科学相提并论的历史高度。“”前夕,他又及时提出了“文化进步的国民,既要实施科学教育,又要普及美术教育”。
结束之后,中国美术教育界受到各种文化的冲击。西方现代主义和当代艺术对刚打开国门的年轻一代中国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导致了教育思想认识的一次次突破,逐渐把合理的探索纳入教学课程之中。于是教学的关注点从一般的技能训练和具体学科的专业化教育转向了素质教育,转向了美术观念的宏观思考,教学的重点放到宏观的观念教育和理论思辨方面。
自从我国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的发展改为德智体美劳的全面素质教育以来,美术教育开始受到重视,其中的审美素质教育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培养的学生不是艺匠,成为造就有高尚情操和品位的新人,是能在各个领域做出贡献的栋梁之材。
二、 西方美术教育的模式及其发展
西方美术教育在较早时期就具备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早在公元前四五十年,雅典统治者发现要统治民众必须要有德才兼备的领导者,于是,一种以“美好生活”为目标的教育观开始形成和兴起,它是以人格的全面发展即体力、智力、审美和道德诸方面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的。
米开朗基罗认为“艺术家是用大脑而不是手作画”,他还认为雕塑是一门“知识渊博的科学,而非一种机械的或无创造精神的技艺”。从这里可以看到美术不仅是教给人们技能的掌握,更是开启智力的一把钥匙,学习它可以从小时候就开始,使人们更早的就懂得发掘人深藏的潜能。
利昂・温斯洛在他的《种族混合学校艺术学校教育计划》中,坚决提倡创造性的表现,但同时也坚持艺术教学应该具有广泛的文化价值。温斯洛认为,审美发展既拓宽了儿童的社会视野,又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经验。
三、 中西方美术教育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历程上既有交合点又有不同点。
根据文化底蕴和传统习惯的不同,国情的不同,双方各自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之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形成,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也成了时代的最强音。在这个基础上,双方都在调整自己的步伐,使美育为时代服务。
中西方美术文化起源不同。中国绘画要求表现的是气韵、个性精神和自我意识以及道德的表现和发掘。像秦汉时期的美术,如墓室壁画、帛画、画像石、画像砖、汉代石刻,清朝的“四僧”与“扬州八怪”等,都是把一些道德的和文化的思想融入了艺术之中,抒发时代的精神和个人的逸气,造成了像文人画的发展,纯艺术的修养形式等的形成。而西方的绘画重视的是绘画形式的严谨性,以写实为基础,解剖了解人的生理结构,用科学的方法融入绘画之中。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雕塑、建筑等,它所强调的就偏重于多方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