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插花培训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8: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级插花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级插花培训

篇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花艺从曾经的上层社会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城市中,几乎处处都有鲜花装扮:花园花坛、家居空间、宴会、婚礼、餐厅、酒吧、商场、酒店、商店橱窗……由此,花艺环境设计师也开始融入到商业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花艺环境设计师善于叠加专业的设计和训练有素的手工技艺,通过改变空间结构表现出不同风格的整体空间形象,通过花艺设计造型来激活“花艺设计秀”,带给人们一场惊艳的视觉盛宴。

职业定义

根据植物本身的特性,结合区域环境布局,应用各种观赏植物材料或其他装饰性花材,从事室内外空间布局设计、组织花艺及园林工程施工和保养等工作的人员。

职业现状

人类从资源消耗型的社会逐渐走向资源平衡型的社会,强调自然和谐、环境和谐并以天然植物景观为美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使花艺环境的设计与营造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与此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居住环境的和谐性、美感和生态性。由物质追求到精神追求的转变以及长期生活在水泥丛林中的视觉疲乏,让人们对花艺的渴望变得空前强烈起来。城市街道的绿化也不仅仅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园林,而更倾向于设计营造生态型植物景观,这些都为花艺环境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从花卉利用情况来看,在过去的20年间,我国居民个人花卉消费逐年增加,这也促进了花艺环境设计市场的发展。市场消费由原来的仅仅消费花卉产品转变到消费花艺“设计”,这提升了花艺市场的消费层次,也带来了新的商机。

花艺环境设计建立在景观设计的基础上,以园林设计为基本元素,运用种植设计的基本原理,结合花卉植物的自然造型,在一定区域内营造和谐、色彩缤纷的生态景观,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庭院、广场、街道的植物型装饰设计中,对美化城市起到了重要作用。

花艺环境设计师的工作范围也越来越宽广,从传统的婚礼、宴会到现在的商业空间、样板间、商店橱窗、时尚会、展览展示空间,甚至舞台布景、演出布置、摄影背景安排等。其工作要运用到插花、园林小景设计、庭院的植物养护等多项技能,所以花艺环境设计师并不是大多市民认为的“花店插花的”。

目前,花艺环境设计师多为种植设计、室内设计等相关从业人员,专业出身的不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从业人员有近万名,主要分布在庭院设计、景观设计、园林设计、插花、城市规划、绿化等行业,分布地以上海、昆明两地居多。

而市场上对花艺环境设计师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绿化设计施工单位、景观设计施工单位、园林设计施工单位等,并呈现供需两旺的局面。

如今,客户对花艺空间装饰的要求越来越个性化。婚礼的别出心裁、宴会的大胆装饰、样板间的精美、商业空间的过目难忘、时尚与花艺的完美融合等都对花艺环境设计师的创意和对主题效果的把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尽管花艺环境设计市场发展迅速,但我们也要看到这样一个现状:目前,国内花艺市场还是以“消费花卉”为主,花艺环境设计还是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在众多的空间中,鲜花的使用还是以花店提供的插花为主,缺乏对“主题设计”的把控。而现有的花艺环境设计师大多不是专业出身,缺乏对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综合素质开始难以满足要求越来越高的客户们。

行业发展速度快,人才匮乏,这使得花艺环境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亟需一批积极活泼的年轻人加入。但目前,我国开设有专门的花艺环境设计专业的高校还很少。

目前,花艺环境设计市场发展迅速,急需相关部门积极酝酿有关措施,规范花艺设计市场和行业从业人员,促进花艺设计行业健康发展,为有志从事该行业的人员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机会,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美化我们的城市,建设和谐的生态景观和环境。

工作内容

(1)提供花艺环境设计项目可行性分析、设计方案咨询及造价咨询;

(2)应用各类观赏植物材料配合其他装饰性材料对该区域进行布局设计;

(3)现场配合实施花艺环境营造,对各类花卉植物种植与搭配设计提供实施方案;

(4)解决花艺环境施工中产生的各类问题;

(5)按设计要求验收花艺环境施工项目等。

职业要求

花艺环境设计师的主要技能和核心知识是设计城市园林和观赏园艺,其相关知识包括园林观赏、植物栽培与养护、插花艺术与花艺设计、庭院设计、园林美学等。他们主要通过合理运用园林植物,利用园林设计、插花与花艺设计等专业知识与技能,创造出优美宜人的活动空间,组织良好的商业、会议、居家的环境。

要想学习花艺设计专业,做一名花艺环境设计师,首先要热爱大自然,并对园林植物有一定的了解;其次,最好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如学习过雕刻、绘画等,具有较强的空间感,有较好的图画表现能力;再次,需要有较强的观察力,能够在生活中找寻创作素材和创作灵感;最后,由于设计师的工作是需要反复修改的,因此,一定要有耐心。这些都是做一名花艺环境设计师的基础。另外,如果是项目设计,还要求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和沟通协作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

入职之初

要做一名花艺环境设计师,必须要有园林、园艺专业或设计专业的背景,当然,最好能够先获得从事花艺环境设计的资格证书。

在学习期间,学生们需要掌握植物分类、设计技能、事物布局、植物培养、插花和盘经等专业知识。在入职之初,则需要熟悉鲜花、仿真花的花艺制作;熟悉婚礼、会议、酒店的布置,能进行各类橱窗设计等。

目前,专门的花艺环境设计师的培训机构较少。上海、北京有类似的培训班,但是主要以函授和网上教学为主,所学课程基本包括植物分类、设计技能、植物培养、插花等。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大到城市规划、房地产项目,小到居家环境装饰,都需要花艺环境设计师,毕业生可以考虑从这几个领域入职。

职业发展路径

花艺环境设计师园林设计师

篇2

【关键词】高新区(滨江) 职业培训 实践 发展对策

有生产和劳务的地方就必然有职业培训的存在。特别是在高新区(滨江)城市化高速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技术更新换代频繁发生的时候,更不能没有职业培训。职业培训是现代社会所必须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高新区(滨江)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措施和手段,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研究职业培训由为重要。本文研究的职业培训主要针对的是政府管理的再就业培训。

1 职业培训对高新区(滨江)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1.1 职业培训是非常有效的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

失业是区政府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解决失业问题是区政府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经济学家针对失业问题从各个方面提出了自已的看法,然而,很多学者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教育和培训。同时,劳动力市场理论认为,如果社会的失业类型是结构性失业,政府可以采用职业培训的方法,及时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工作技能,以改善劳动者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水平。高新区(滨江)的失业主要表现为结构性失业,突出表现为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一方面由于打造科技新城,技术进步和创新、产品结构的调整出现了一大批技术性岗位空缺;另一方面由于大量本地的初级劳动力由于劳动技能的缺失或者技术水平过低,而不能填补现有的岗位空缺;解决结构性失业的政策措施应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所以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失业压力,增加社会就业。同时,通过教育和培训,推迟青年人的就业时间,降低劳动力参与率,缓解高新区(滨江)总量就业的压力。

1.2 职业培训是实现平等就业促进民主发展的重要措施

高新区(滨江)由农村直接转为城区,劳动力素质参差不齐,政府必须大力发展免费职业培训,促进低劳动技能人员提高劳动技能,达到相对平等就业。

1.3 职业培训对高新区(滨江)人力资本开发的重要性

高新区(滨江)为浙江省最有影响的科技创新基地,集聚了杭州市60%以上、浙江省25%左右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高素质人才作支撑。目前高新区(滨江)缺少大量本地蓝领技术工人,必须依靠大力发展职业培训来解决本地劳动力技术提升问题;同时滨江区原有传统企业的产业工人也必须通过职业培训进行技术知识更新来适应新兴产业的发展。

2 高新区(滨江)职业培训的背景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高新区(滨江)由产业结构的调整,原有传统经济结构的快速变化以及生产工艺的现代化,使得原有本地劳动力就业方面产生了巨大压力,这种压力自2000年初开始,一直延续至今。区政府目前采用“灵活就业补贴”方式来解决就业压力,这种办法虽然阻止或延迟了这种矛盾的激化,但从动态的角度去分析,随着拆迁的全区化推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签定“灵活就业补贴”的隐性失业问题日益显现,失业问题仍得不到根本上解决。

从劳动经济学的一般理念去分析,在高新区(滨江)劳动力大量隐性失业的表象背后,必然存在着劳动力的“供与需”、“量与质”对于就业市场的复杂性适应问题。如在劳动力的需求数量方面,由于高新区(滨江)经济结构的迅速变化、产品的更新换代决定着要有更多工人要从事新的工作领域。再从高新企业对劳动素质的需求方面看,科技的进步直接导致了企业对较高技术水平工人的需求增加,与之相对照,而有相应较高技术能力的工人数量则相对较少。这是造成需求和供给矛盾的症结之一。在劳动力的供给方面,个人在教育、培训中参与的程度和接爱教育及培训的效果等,都是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从而也影响着劳动力的供给。通过进一步研究高新(滨江)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的种种复杂问题,得出如下必须由职业培训来解决的主要问题。

2.1 用职业培训解决“4050”老龄化劳动力的再就业问题

目前高新区(滨江)失土失业人口中,存大大量“4050”老龄化劳动力是供给模式中的主要特征。年轻人大都通过高等教育大量流动到其他地区就业,同时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生育率降低,形成了年轻人相对于老龄化劳动者比例失调的现象,导致出现就业人口中老龄化问题。另外,由于传统企业的消退,“4050”老龄化劳动者由于劳动技能原因退出就业岗位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因此,在相当长时期内,滨江失土失业人员中将有大量的“4050”就业人人员存在,为了改变这种就业梯队倒悬的现状,滨江在劳动供给方面,面临着采用积极措施,提高劳动技能和开展人才储备的任务。这种积极措施就是改善职业培训体系,特别是加强职业再就业的工作,努力实现在就业过程中新老更替的平滑性,并努力为“4050”老龄化劳动者就业创造更好的就业条件。由此可见,高新区(滨江)未来的职业培训任务显得十分重要。

2.2 用职业培训解决本地青年人失业问题

在高新区(滨江)劳动力人口中,青年人失业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主要是由于高新企业对技术要求较高,而青年人的知识结构不适应企业生产发展需要。在当前的中等技校和普通高职院校毕业生中,“毕业就面临失业”的现象十分突出,一方面是由于大量中小企业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不愿花成本培训毕业生;另一方面,现代教育体制存在着侧重于理论教育和教学与就业相脱节,缺少职业实践。同时,高新区(滨江)本地居民由于家庭环境优,不少青年人不愿参加初级职业培训,加上当前职业培训学校能力的欠缺和简单劳动领域工作岗位锐减甚至消失等问题,使得本地学无所长的青年人陷入职业危机。本地青年人失业与青年人口的下降趋势,便得高新区(滨江)必须大量引进外地劳动者,这都导致对解决本地青年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3 高新区(滨江)职业培训的政策措施和职业培训绩效分析

3.1 高新区(滨江)职业培训的政策措施

高新区(滨江)自建区以来,政府历来非常重视职业培训。特别是两区管理体制调整以来,区政府不断加强对职业培训的投入。职业培训初期由手工编制、插花等低工种初级培训,发展到目前数控机床、电子商务等高技能、多工种培训;补助方式由财政部分补贴到区政府全额补贴;培训对象由失业人员发展到包括失土农民、企业职工、进城务工人员在内的滨江全体公民。

(1)以技能培训券为依托,制定了较强操作性的职业培训经费补贴办法。高新区(滨江)自2003年4月开始发放面值为300元的技能培训券,2006年1月起标准提高到初级工培训500元,中级、高级工和技师培训在3000元以内;2009年7月后,实行区再就业技能培训全额补贴,同时,对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在半年内实现就业的,再给予培训补贴的50%作为实现就业奖励。为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高新区(滨江)区委区政府专门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建立政府主导、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参与的三方合作技能人才培养方式。

(2)加强培训组织网络体系建设。以区、街道、村和社区三级劳动保障网络为载体,以社区广播、海报、网络等为媒体,加强区培训政策宣传,向各类培训者提供培训的各种信息。对新登记失业人员和征地拆迁人员,按本人意愿选择统一组织到区定点培训机构免费培训,对高技能工种由全区统一报名组织开班。对个人报名自行参加区外学校培训的,采用个人先垫付或核发培训券的方式支付培训经费。通过这个组织网络,新登记失业人员和失土农民都能享受每年1-2次的免费再就业培训。

(3)加强区定点培训机构和见习基地建设。一是充分利用各街道化教育学校和滨江区域内普通高校资源,基本形成了以各街道化教育学校、区社区学院为基础,以区职工培训中心、市妇联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为重点,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的定点培训机构网络,落实了区10家定点培训机构。加强实训基地和就业基地建设,选择规模较大、技术先进、管理规范效益较好、能提供相应实习条件的区内企业,分行业建立了杭州大和热磁电子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为区技能人才实训基地,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为区技能人才就业基地。

(4)以项目促进职业培训。根据本区高新产业和新兴企业的用工需求,开展了“数控技术”项目、“高低压电工”项目、为提高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和技能的“双证制”项目、“阿里巴巴来了,您准备好了吗?”为主题的“电子商务“项目、提高创业成功率的“1+x”创业培训项目。

3.2 高新区(滨江)职业培训绩效分析

高新区(滨江)通过发放“技能培训券“,政府买单免费再就业培训实施以来,职业培训效果明显。据统计,几年来高新区(滨江)共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400多期,累计培训人员约2.5万人次,一定程度上缓解“结构性失业”压力,有效解决了城市化高速推进中的一些社会矛盾问题。

(1)劳动力市场得到了改善。劳动力市场的改善主要反映在本地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层次的提高和劳动力就业机会的增多。在高新区(滨江)劳动力市场中,“4050”中老年人劳动力占有较大比例,这些人员通过初级职业技能培训,80%以上获得了初级及以上职业证书,充实到劳动力市场,大大改善了本区域内的劳动力结构。同进,通过高技能人才的职业培训使得一般性技术和特殊技术得到均衡的发展,一定程度缓解了高新企业对蓝领工作的需求。

(2)初级职业培训取得了成效。因区情特点,区政府特别重视对初级职业培训,先后推出多工种初级职业培训项目,如针对区餐饮企业、商贸企业、公共物业等企业用工需求。参加初级培训的人数不断增加,技能培训已由“要我培训”正向“我要培训”转变。同时青年人参加初级培训的自觉性有了明显增强。此外,初级职业培训的另外一个明显效果是改善了男女不同性别参加培训的平等机会。在高新区(滨江)职业培训的统计中,女性参加初级职业的比例占参加培训人数的60%以上,提高了女性的职业技能水平,改善了女性的就业环境。初级职业培训的推行,提高了本地农民的全民素质,为高新区(滨江)科技新城的建设奠定一定基础。

(3)职业掊训提高了中小企业劳动者的技术水平。高新区(滨江)很多中小企业属于家族企业或是自我雇佣性质的。这种家族或是自我雇佣性质的中小企业在商贸、餐饮、物管等第三产业中占有很大比例。这种类型的就业,能缓解低级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高新区(滨江)职业培训在促进家族和自我雇佣企业的劳动者的技术水平提高方面,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效果。由于这种类型的中小企业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员工的培训方面,通过政府免费大量对再就业人员进行初级培训,也是中小企业技术水平提高的一个标志。

(4)以项目促进职业培训效果明显。根据本区实际设计各项目培训,利用具体的项目集中对一部分需要培训的群体实行针对性的培训,收到了十分积极的效果。如“数控技术”项目培训首期65名参加培训,43名通过培训被4家高新企业录用,成了高新企业“蓝领”工人;以淘宝网为主题的电子商务项目培训,使得一部分本地家族小企业把企业开到淘宝网上;针对社会教育层次低的弱势群体实施的“双证制”项目,不但提高了本地农民的文化素质还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技能。

4 后金融危机时代高新区(滨江)职业培训发展对策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正确应对未来时期的挑战并抓住机遇实现区域大发展是区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毫无疑问,职业培训在就业政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关系到高新区(滨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

4.1 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重新审视职业培训的发展

确定职业培训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生中接受教育的一个阶段,建立职业培训纵向横向相互衔接、相互沟通的新机制,将职业培训写进高新区(滨江)发展规划中。(1)为强化学习型社会而培训,“建立学习型城区”是高新区(滨江)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高科技新城的定位,须提高本地劳动力的全民素质,职业培训能提高全体劳动者素质,增加对外竞争力;(2)加强服务经济而培训,高新区(滨江)经济结构正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化迫切需要职业培训工作方向的转变。职业培训必须服务与地方经济建设,要让职业培训成为劳动者未来最为重要的社会生存手段。

4.2 将职业培训贯穿于高新区(滨江)积极就业政策之中

根据高新区(滨江)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经济结构发展方向,制定详细职业培训发展战略政策。坚持职业培训的财政补贴政策,并作为一项长效机制长期坚持。(1)坚持高级职业培训与低级职业培训相互结合的原则。在职业培训中,要兼顾高技能培训和低技能培训两者相并举。在低技能人才培养上,侧重于大力发展商贸服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方面的职业培训,解决低技能劳动者就业问题;在高技能人才方面,要重点培训一批各类企业争需的技术、技能佳的专业人才,以及高新技术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性人才;(2)重视创业培训,促进青年人就业。在坚持免费创业培训基础上,应在创业项目、创业资金、创业园建设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为青年创业提供宽松的环境。

4.3 加强培训机构与企业结合,注重培训学校品牌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

(1)进一步加大对开展培训合作企业提供政策支持,拓展培企业合作方式,支持有条件的区内大型企业建立培训机构;(2)接产业门类选择区内典型企业,加快建立公共实训基地。通过建立公共实训基地从一开始就做到与企业相结合的以实际操作技能为主技能培训;利用实训基地面向全区开展职业技能操作训练。,(3)加强对区内培训机构的管理,鼓励区内培训机构做大做强,研究制定就业再就业培训品牌建设。

4.4 加强培训质量管理,大力开发项目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项目培训有很很强针对性,而且能激发培训者的热情。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强培训需求调研,开发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确定培训项目后,要按照不同的培训项目,有计划的培育和扶持一批品牌培训机构,从而进一步推动培训项目的推广。目前,根据高新区(滨江)的定位发展,可以开发的培训项目,如动漫与网游项目,soho创意项目,奥体中心产业项目、物联网项目,电子商务项目等。

篇3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水稻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逐年提高,目前大户在生产上主要依靠农业机械,极大的节省了生产用工,减轻了劳动强度。据调查,大户在生产管理上以夫妻或父子管理为主,辅之适当请季节工,主要集中在水稻移栽、病虫防治等季节性农事活动时请工,但即使是种田面积大的农户,一般平均每亩请工也不会超过3个工日,否则效益减少。1.3大户的农业技术水平状况粮食生产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农业科技进步,种粮大户掌握农业科技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效益的好坏。据调查全市5%以上的大户初步掌握了当前当地主推的农业技术,广泛推广了良种选用、适时播种、培育壮秧、精细管理、病虫综防、机械化作业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大户通过接受各级技术培训和农技人员上门指导,掌握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了解市场信息,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粮食产量和质量稳步提高。

2当前大户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土地流转速度慢、规模小

韶山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城市,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0.8亩,农民受外出务工诸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和对土地的依恋情结,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土地流转。据2011年调查,95%以上的种粮大户土地流转局限于亲朋戚友与邻居之间,由于流转层面窄,造成“插花田”多,同时排灌条件相对较差,严重影响生产,制约了土地连片种植和集约化经营。目前,全市只有不到5%的种粮大户承包的耕地是由村民委员会将闲置的土地收归集体,然后转包给种粮大户的,但这种方式是加快土地流转速度的有效途径。

2.2基础设施条件差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基础设施差。其中水利设施大多年久失修,沟渠淤塞,排灌机埠损坏严重,抗灾能力降低,农田改造遗留问题处理不力,有少数良田变成低产田;机耕路布局不合理,路况差,影响机械化作业。二是生产条件不配套。不少大户反映,随着承包耕地的增加,农机具不断添置,致使仓库不足,晒坪太小,机械无房屋存放。有的大户计划添置粮食烘干设施、粮食加工设备,由于无厂房只好放弃。因此对种粮大户生产设施建设(含建机房等)用地各地应在政策上予以支持,以适应生产发展所需。

2.3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偏低

农业产业是弱势产业,粮食生产不但存在很大风险(含自然灾害),而且生产成本高,生产周期长,效益低下。近两年春耕备耕专项调查统计表明,生产资料中种子、化肥、农膜、抛秧盘等价格上涨,其中常规早稻种子上涨66.7%,杂交早稻种子上涨幅度为18.2%~33.3%,化肥涨幅为12.8%~27.1%,尤其是氯化钾价格一直高价位运行,其他农膜、秧盘等价格一直上扬,生产用工价格由2010年的每个工价70元上涨到100元,上涨30%,机耕机收价上涨了10%以上,而市场稻谷均价由2010年的每100斤135元到2011年的140元,仅增长3.7%,因此,不少大户反映,生产成本上涨过快,种田效益下降,加之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综合补贴等国家惠农补贴仍由耕地承包者所有,实际粮食生产者享受不到,挫伤了大户的生产积极性,甚至有少数大户退耕外出打工。

2.4资金借贷困难

在种粮大户进行规模生产中,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特别是每年年初时支付承包费,春耕备耕时需采购大量生产资料,造成资金紧张,由于目前农村信用贷款金额少,且手续复杂,大多数种粮大户只有通过民间借贷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但民间借贷利息高,增加了生产成本。

2.5缺乏法律依据

中央有关文件明确规定:农村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是稳定农村之举,而为稳定粮食生产,各级政府鼓励土地流转,但尚未出台具体操作规程,从本地调查情况来看,85%的种粮大户是靠自发的土地流转而成为大户的。2012年8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介绍,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达到51.27%,开始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题的新的城市时代(《湖南日报》2012年8月15日第12版),越来越多的外出农民逐渐演变成城市居民,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现实的情况下,尽快出台土地流转有关法律和法规很有必要。

3加快种粮大户发展对策

3.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韶山市种粮大户由少到多,通过多年的发展,2011年达40户,到2012年全市承包水田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含合作组织)达到106户,较2011年增加2.6倍。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外出人员的增加,种粮大户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将成为本地粮食生产的重要力量。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站在国家粮食安全大局的高度关注种粮大户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政府要尽快制定有关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乡镇村要成立土地流转管理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安排专项资金,搞好各项服务工作,有关部门要在项目、资金、保险、信贷等诸多方面予以支持。新闻部门要加大宣传报道种粮大户的动态,使全社会都关注种粮大户的发展。

3.2完善粮补政策,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建议改变目前粮食补贴发放办法,实行“谁种粮、谁享受”,并对种粮大户进行专项补贴,切实解决仓库、机房、晒坪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加大对种粮大户承包耕地水利设施建设、土壤改良、农机具更新等各方面的投入,为粮食高产稳产创造有利条件。

3.3加快农业实用技术推广

2012年韶山市实施早稻集中育秧示范项目,大力推广水稻催芽器(ZSOYⅡ型)催芽,解决了杂交早稻催芽难的技术问题,促进了本地杂交早稻的推广,有利于双季杂套栽培,提高了水稻单产,深受种粮大户欢迎。种粮大户在追求经济效益方面,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要加大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在水稻栽培方面加快优良品种选择、培育壮秧、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病虫综防、农药减量化喷施技术、秸秆快速腐熟还田等技术的推广,落实好每一项措施,做到高产稳产;二是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近年来,本地在水稻生产上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从稻田耕整、水稻催芽、机械播种和机插秧、收割等主要环节进行了组装配套。科学技术的推广不但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抢住了生产季节,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益。加快农业适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是实现粮食生产节本增效的有效途径。

3.4不断培养壮大种粮大户队伍

篇4

关键词:创新;文化;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6-0085-02

1 文化引导,构建学习创新型组织

企业文化与学习创新型企业是一种相互包容的关系,企业文化建设包含着学习创新型企业创建,学习创新型企业创建丰富着企业文化。创建学习创新型企业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突破口,衡量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搞得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这个企业能否最终成为一个学习创新型企业。所以,塑造和培育企业文化,应该把创建学习创新型企业作为重要内容,大力倡导终身学习、团队学习的理念,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把学习与工作有机地融合起来,努力构建有学习力的创新文化。

广硕企业在学习创新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广硕公司领导层清醒地认识到,只有重新打造新高品质的广硕企业文化,构建学习创新型的团队,才能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使企业得到永续发展。

为此,广硕以建设高品质企业文化为契机,大兴学习创新之风,加大对普通员工和管理者的培训力度,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教育活动:广硕企业文化核心内容的学习;精益生产经营管理知识的学习;国内外先进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算的学习以及结合项目引进、岗位变换进行的业务知识技能更新、充电的学习等等。并在实践中总结各种学习方式,鼓励多层次的交流沟通,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内部融洽的气氛,管理层与普通员工之间坦诚的关系,部门之间沟通协作的意识,创造学习、沟通的氛围和渠道,减少了管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今,崇尚学习、鼓励交流、坚持开放、激励创新,正成为其奉行的新原则。

2 机制保障,提供良好的“学习创新”环境

广硕文化的重新提炼和打造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创新的过程。为了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广硕员工队伍,广硕把培养学习创新型人才作为新的创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广硕高层领导搞好协调和服务,坚持多层次、多途径培养和造就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把培训作为一种投资,加大培养学习创新型人才的投入力度。

广硕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的观念,将培训作为一种投资。广硕鼓励自学成材,广硕每年拨出专项经费100万元,用于奖励自学成才的职工,奖金高达全部学杂费的60%。广硕公司业余培训中心常年开办各类培训班,还与华南师范大学、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办了英语大专班、商务英语班,还与清远市第一职业中学签订了长期培训合同,合作开办电脑职高班,为广硕和社会培训专业人才5000多人。

为了贯彻落实广东省委、政府推动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响应清远市劳动局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工实施免费培训的精神,与清远市新时代职业技术学校联合举办电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电脑(初级)、烹饪、插花等培训班。

广硕导入NOS的精实理念,从源头的培训及实际生产中消除浪费,持续改善,达到最高的品质,最低的成本,更有弹性的生产,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需求。广硕特别整合了培训资源,建立了NOS学习中心,不仅含新员工的培训及干部的提升培训。

新员工进厂后,广硕为了使新员工更快适应公司环境,通过职前培训让新员工了解广硕的环境及状况。由专业老师从理论到实地演练,由浅入深地手把手辅导新员工的学习。

广硕不间断地培训干部。现已培训干部73期,免费为广硕和社会培训干部人才4000多人。广硕特别鼓励内部发展干部,普通员工可以通过预训班,一系列的从礼仪到实务操作,提升为基层干部,还有机会经过干训班,学习一些管理经验及NOS实务知识,提升为中层干部,工厂每年从内部提升干部占干部总数的80%以上。

3 制定激励学习和创新的机制

广硕公司制定了《合理化建议奖励制度》、《技术创新奖励条例》等激励学习和创新的制度,充分发掘员工学习创新的潜力。其中合理化建议活动,为每一位员工提供创新时间、参与管理企业的机会。广硕每年拿出经费,组织获合理化建议奖的员工到外地先进企业学习,给员工以极大的激励。

广硕积极实行技术创新,采用流水线作业,精实化生产。按国际、国家行业及客户要求为标准不断改良工艺,推广无毒低毒的水性环保胶水、外理剂替代传统油性胶水、处理剂,在90%的化学品使用水性产品的基础上,成功将水性橡胶处理剂推上线。广硕2004年通过ISO9001、14001、OHSAS18001认证,2006年成为NIKE全球策略伙伴,并获当年度全球品质大奖。不断提升员工技能及品质意识,完善质量管理。

4 注重实践,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为有“亮点”的人才创造放光的机会是广硕致力于创建学习创新型企业的重要举措。广硕以政策为保证,通过环境的塑造形成良好的“赛马”氛围,在企业发展的实战中锻炼人。

建立“竞争、择优、动态”的用人机制,使学习创新人才“有位”而“有为”。为了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华的选人用人机制,改“相马”为“赛马”。近几年来,广硕公司开展了中层管理岗位竞争上岗、全员劳动竞赛、技术工人技术比武等赛马活动;在公开招聘中层管理人员和重要岗位人员时,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择优的原则,优胜劣汰;在部门人员的选聘中,也采取考核、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实行末位淘汰制。

广硕每年送职工去越南参加NOS培训,且不定期组织去友厂参访交流,积极派员参加社会各种改善交流的研讨会。在全厂乃至同行业推行品质奥林匹克竞赛,加强员工的品质意识及团队精神。2008年广硕公司一举夺得NIKE南中国区品质奥林匹克竞赛第一名。

5 不断提升的NOS创新文化

NOS文化也是广硕创新文化的一种体现。NOS是1美元背面拉丁文Novus Ordo Seclorum 的缩写,指新的秩序已经来临,也就是新的生产模式。广硕的NOS就是把鞋子从原材料到成品中的浪费找出来并消除,也就是不断消除浪费,持续改善。NOS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只有不断的学习NOS基础知识,并将NOS理论转化为实际的操作,实现“成为世界级的精实工厂”的美好愿望。

广硕导入NOS的精实理念,从源头的培训及实际生产中消除浪费,持续改善,达到最高的品质,最低的成本,更有弹性的生产,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需求。广硕特别整合了培训资源,建立了NOS学习中心,不仅含新员工的培训及干部的提升培训。广硕以月刊《广荣月刊》“精实专栏”作为宣传NOS的园地,积极传播NOS文化,以帮助大家创新思维,改善工作,提高效率。

以蓝线(篮球鞋生产线)针车间为例阐述广硕NOS企业文化中NOS线跟传统线相比的优越性。如果人们刚刚进入车间针车区,开始一定会觉得这里的流程有点乱,横的竖的排列着,不像是传统的两条整齐又对称的平行线那么一目了然。乍看的确很乱,但只要细细观察一阵子,就会觉得如此布局其实是非常科学合理的,比如车鞋舌的这一大套工序,按照传统流水线通常安排在一条线的线头或线尾,做好鞋舌后,用筐子装起来,再由专门的发料员用车子送到另一条线的线尾对鞋舌处,这样线上流动性非常大。而NOS线很少存在这种人员走来走去的现象。只要把鞋舌的几套工序直接搬到对鞋舌处就可以了,减少了人员的流动和不必要的时间浪费,真正使流水线不断地“流”起来。

针车手双脚针车,调了车速。因为学了“纱床”针车培训,把车子提高了一点,天平调到最高点,踏板也退后了,这样操作起来更加科学合理,也更为方便,完全是从操作者身体健康着想。“啦啦啦……”一阵音乐声,稍微抬下头就会看到黄/红灯一闪一闪地亮了,这就是安冻系统。红灯表示“机修请帮我”,如果遇到机器坏了,只要一拉开关,灯一亮,机修就会马上修理;黄灯则表示“干部快点来”,比如缺料了或需要主管帮助时就拉此灯。当然,在线头或线尾都会看到两个很大的物料架。其作用是:裁断把裁好的物料按轮次、码数、部件统一摆放在“清一色”的绿色物料筐里,因为架子是倾斜的,员工很容易找到所要的物料。针车做好的鞋子放在超市车里,也是按轮次、码数一打一打整齐地排在不同的格子里,不再用胶袋装鞋子了。更重要的是不再像原先要把做好的部件先去生管缴库,现在一个轮次的鞋装满后,把车直接推到加工就OK了。

NOS改写了传统,其精细化、科学化、便捷化,体现在日常生产的点点滴滴中,就连每日需要填写的保养卡也变了样。《设备自主保养检验程序表》上,一台针车机有13个部位需要检查、清洁和加油,完成这些动作之后再填写《自主保养检核程序表》;还有《针车标准作业表》也跟以前的不一样,它分为工作步骤、时间要素(手动、机器、走动)、关键点(注意些什么),标明PFC,甚至对针、边距,车线类型、针车型号等都一一标注,细致详尽。更重要的是NOS线减少了堆料,使品质得到了提升。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通过把创新文化融入员工知识结构,通过影响培训机制和学习氛围而影响创新思维。由于企业文化的不同,对创新文化的影响效果也就不同。不同的效果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对创新文化积极作用,一种是消极作用。那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才能起积极作用呢?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企业文化具备以下几点就有可能促进企业中创新文化的发挥:(1)适应时代和企业自身长期发展的合理的价值观,比如重视创新,企业与员工共发展,合理的客户服务理念,合理的经营理念等。(2)完善的培训机制,或者合理的薪酬制度,或者合理的奖罚制度、或者合理的升迁制度,或者能给员工一定行为空间的制度。(3)顺畅的沟通渠道。(4)先进、配套、完善的设备。但是,我们并不是说,具备了这些要素的全部或一些,那么企业中的人就能发挥创新思维。而是说,如果企业文化在上面四个方面中某一点上不具备或相违背的话,那么它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创新文化的发挥。

参考文献

[1]于海龙,孙晓霞.现代企业管理的文化困境与创新务实[J].理论探讨,2000.

[2]王成荣.企业家精神与儒家伦理[J].北京社会科学,1999,(3).

[3]罗长海.企业文化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篇5

关键词:高职学生;茶艺;技能;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198-02

一、引言

茶为国饮,自神农以来,滋养着世代炎黄子孙。在当今科学研究和经济发展条件下,她越来越受到中外茶人的青睐,可以之养身健体、敬客会友、寄托精神、创业营生。饮茶之热催生了一个新兴的职业——茶艺师。茶艺师既是饮茶热的产物,又是饮茶热的“加速器”。她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作为茶叶行业中具有茶叶专业知识和茶艺表演、服务、管理技能等综合素质的专职技术人员,为茶和顾客搭起了一座温馨而有品味的绿色之桥。

升温的市场也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带来了新鲜血液,很多大专院校都开设了茶艺专业、茶艺课程和茶艺师的培训项目,如何培养茶艺人才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当前茶艺从业人员,在稳定性、整体素质、技能的全面性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从而影响整个行业的服务质量。

二、茶艺人才培养的目标

根据《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茶艺师职业定义为:在茶艺馆、茶室、宾馆等场所专职从事茶饮艺术服务的人员。分设五个等级: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茶艺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具有一定语言表达能力,一定人际交往能力、形体知觉能力,有较敏锐嗅觉、色觉和味觉,有一定美学鉴赏能力的茶饮艺术服务人员。五个等级的茶艺师,在礼仪与接待、茶艺准备与演示、茶事服务与销售、茶艺馆布局与设计、茶会组织与管理、茶艺管理与培训等六项指标内容上有五个不同等级的要求。

三、茶艺行业人才的需求

1.茶文化休闲产业的发展刺激茶艺人才需求量的上升。中华茶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茶文化对人们来说既是物质层面的给养,又是精神层面的享受。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对文化层面消费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茶饮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和功效,受到人们的青睐,茶文化休闲产业也在近几年热起来,茶叶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及内涵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茶馆、茶楼、茶坊、茶会所等纷彩呈现,所有这些又刺激了茶艺人才市场,要求茶艺人才在质和量上都有稳定的保障。

20世纪90年代,高职院校一些新专业如茶艺专业、茶学专业应运而生,旅游专业和一些休闲类专业也开设了茶艺课程。教材和教学还处于摸索阶段。

2.茶艺人才技能要求。对于茶艺人才,2002年6月国家制定了《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茶艺师的职业技能要求主要体现在:具有丰富的茶叶基础知识和茶文化知识,得体的接待礼仪,娴熟的茶叶冲泡操作技能,丰富的调配茶水饮料技能和经验,能揣摩顾客心理,适时推介茶叶和茶具,进行茶事服务。对于茶艺技师和高级技师,还要求能在以上茶饮服务能力基础上,对茶艺馆进行设计和布置,能进行茶艺的编创,对茶艺馆进行技术管理,并能开展对初、中、高级茶艺师的培训,能提升茶馆的社会知名度和经济效益。

根据以上内容,高职院校对学生茶艺技能的培养应该包括:茶文化知识、茶叶相关知识、茶具相关知识、接待礼仪、茶艺冲泡技能、文化艺术等。丰富的茶叶基础知识和茶文化知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茶栽培、茶加工、茶贸易知识,还体现在茶采购、茶贮藏、茶艺沏泡技能、茶水饮料调配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茶艺文化艺术也是多方面的,如乐器表演艺术、插花艺术、装饰设计艺术、服饰艺术、茶饮调配艺术、语言艺术、管理艺术等。另外,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茶艺英语也成为茶艺重要技能之一。

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高职茶艺人才

2006年以来,教育部16号文件等进一步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技能人才,从理论和实践上为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扫清了道路,指明了方向。高职茶艺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茶艺服务人才,为了完成这个目标,首先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优化培养的途径,为社会培养适应茶业经济的高级人才。

1.优化教学团队,提升教学水平。茶艺服务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教材和师资力量还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许多教师还需要进行系统的、高质量、专业化的培训学习。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对茶艺师国家标准和茶艺相关资料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教师可定期到专业培训机构集中培训学习,到各个茶艺馆、茶会所实践学习,多与茶艺一线服务人员交流沟通学习,不仅要学习茶叶、茶文化的相关知识和茶艺技能,还要增加人际交流、服务礼仪、茶楼经营管理等课程。还可以聘请茶馆专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日常的教学。只有不断优化茶艺教学团队,提升教学水平,才能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坚实的基础。

2.构建与职业资格相融合的课程体系。课程建设至关重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茶艺师技术领域和岗位要求,参照茶艺师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可以尝试以茶艺馆工作的过程为主线,重组茶艺课程的教学内容,以适应培养高技能型学生和企业的要求,拓宽学生的就业面。

3.改革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成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而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培养高技能茶艺服务人才,就必须强调校内学习与茶艺馆等工作场所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

另外,积极参与各级技能文化节和茶艺技能大赛,让学生通过舞台展现,现场表演,锻炼胆量,锻炼茶艺技能,增加茶艺表演的经验。

4.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茶艺服务所涉及的不仅仅是茶艺本身,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提升学生的文体素质。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金都管理学院为例,开展了针对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的琴棋书画培养工程,既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又强化了学生的琴艺、棋艺、书法、绘画技能。很多有这些才艺的同学,在2013年中华茶艺技能竞赛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茶艺的教学活动和组织竞赛,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茶席创新到茶品创新,从茶具创新到解说词的创新,创新可以无处不在。今年,本人带领学生参加浙江省茶艺技能竞赛,所编的创新茶艺“缘定今生”新娘茶,在传统茶俗的基础上进行茶艺表演,增加了一些创意元素,如茶席布置,以时尚暗纹提花的米色桌布为底布,桌布中间衬上一块42cm见方的传统婚礼用大红锦缎,色彩温馨、鲜亮、喜庆,又不失时尚感,桌角盛开的百合,既象征了新娘新郎纯洁的爱情,又暗示新婚夫妇百年好合,白头偕老。茶艺解说词也注入了同学们的努力和创新,如以“春秋天合,凤凰佳得”喻赏茶,以“冰清玉洁,凤凰戏水”喻洁具,以“凤穴求芽,水晶送祥”喻投龙井茶、置冰糖,象征新娘新郎的爱情冰清玉洁,甜蜜美好。

六、结语

身为一名茶艺教师,本人不断探索茶艺课课程的改革与创新,2013年完成校本课程《中华茶艺》,经常参与和企业如杭州紫萱度假村、青藤茶馆的合作,带领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文化节和茶艺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的实际上岗工作能力。本文的研究,再一次为课程改革与开发、提升教学水平打下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江万绪.茶艺师职业技能标准的提出与茶艺人才的培养[J].茶叶,2001,(1).

[2]姜春红.项目教学法在茶艺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1).

[3]付帅.旅游管理专业茶艺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0,(3).

[4]黎晓霞.高职、高专院校茶艺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12).

篇6

关键词:种粮大户 基础设施 生产成本

种粮大户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代表中国农业未来的重要力量。培育种粮大户,是实施适度规模经营、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种植,提高土地效益,提升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破解“未来谁来种地”,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必由之路。目前,种粮大户在提高种粮效益、稳定粮食生产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但是,在扶持发展种粮大户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基础设施不健全。种粮大户承租的农田普遍存在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部分流转田块水利条件差,种田靠天收的现状还难以改观,水利渠道、电力设施建设滞后,往往出现大旱之年引水灌溉困难,大涝之年排水降湿困难。路网不配套,机耕路少,路面状况差,不利于运输与机械作业。晾晒、仓储设施不到位,影响粮食后期的品质和保存。种粮大户因土地租期不定、地块分散、资金不足等原因,也无力或者不愿投资完善水利设施和购置大型农机具。且涉及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巨大,新型经营主体难以独自承担,种粮大户渴望政府给予扶持。

粮食生产成本上涨较快。我国农业已进入生产高成本时代,粮食、大豆、油料、棉花、糖料、蔬菜等农产品每亩投入量的增加快于同期每亩产出量的增加,收益率明显下降。在农产品生产投入增量中,直接生产成本上升是推动农业生产总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种子、化肥、农药、农膜、机械作业、排灌、土地租金、劳动力等成本,占总成本80%以上,严重影响种粮收益。一是土地租金上涨。随着城镇化建设和惠农政策的实施,租地成本年均上涨15%左右,有的地区平均达到1000元/亩/年,成方连片、地段好的可达到1200元/亩/年。二是劳动力难找。种粮大户自家劳动力常常不能满足生产所需,雇工现象普遍。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适龄劳动力越来越少。所以对于种粮大户来说,“人难请”成为一大难题。在农忙季节,能请到的季节工年龄基本都在60岁以上,而且日工资也较高。三是农资成本上涨过快。近年来,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价格年均涨幅普遍在10%以上。四是农机具购买成本和服务成本有大幅增加。五是土地整理费用高。“小田并大田”、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恢复土壤肥力需要增加更多的投入。

Z食生产风险大。首先是自然风险大,高风险影响农业生产效益。农业靠天吃饭,自然灾害风险高,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各种灾害承受能力低,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涌现和经营规模逐渐扩大,千家万户的经营风险集中到他们身上,并随之放大。其次是经营风险大。目前的粮食市场全面放开,如果价格趋升,销售顺畅,不易出现积压滞销的情况。另外,目前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是10元/亩,最高赔偿标准为小麦320元/亩、玉米300元/亩。如果遭遇严重灾情,赔偿款甚至不足以支付土地租金。

销售价格偏低。自然灾害损失与市场波动对种粮大户的影响最大,两者加起来占到了经济损失的80%以上。由于种粮大户担心自然灾害损失与市场波动影响,加之缺少烘干和仓储设备,又迫于上缴租金、还贷款等巨大压力,多数农户只能选择收获后立即销售,遇到价格走低,增产不增收,甚至严重亏损。加上国家的种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均由转出土地的原农户享有,种粮大户只能享受上述补贴项目之外的专门对于大户的补贴很少,种粮大户生产经营困难。

发展资金紧缺。农村金融服务缺失,种粮大户融资难。在对种粮大户的调查中,普遍反映影响农户种粮经营规模的最大因素是融资难。资金紧缺是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瓶颈。一方面季节性投入资金大,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同时还要缴纳大额的承租费,雇佣劳力,发放工资。另一方面银行贷款难,目前农村信贷手续复杂,贷款金额少,加上农田不能抵押,缺乏有效的担保,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而言,由于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资产不足,实力不够,又缺少必要资产抵押,存在银行融资困难问题。

土地流转不规范。土地承包期限影响了大户对土地的持续投资,包括土地经营权到期后的土地附着物归属问题等。土地流转合同期限的长短是决定种粮大户土地投入的重要因素。从种粮大户与土地流转户签订的土地流转年限看,70%以上都在6年以下,其中流转年限在5年以下的占40%,有些甚至一年一签。没有稳定的土地经营权作保障,种粮大户很少扩大投资购买大型农业机械、修缮水利设施和扩大种植规模。很多农户担心土地流转之后无法收回,所以不愿意流转。这样容易形成“插花田”,使土地不容易集中连片,机械化作业不容易推广,从而无法降低生产成本。

土地流转信息市场体系尚未建立、完善起来,供需双方信息有效对接机制缺失。土地流转服务不够,土地承包不规范,影响持续发展。部分经营主体承租他人土地只是通过口头协议,与农户间没有规范的文书合同,伴随土地租金在年度间的涨落变化,农户和经营主体间的租种矛盾时有发生,导致土地流转不能持续、稳定开展。

农业社会化服务不到位。随着农地加速流转,各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但与之相配套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相对滞后。种粮大户普遍未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培训,对农业新技术掌握较少,科学种田水平不高,迫切需要农技部门专家在品种选择、病虫害防治、配方施肥、田间管理、市场信息、产品营销、绿色生态有机农业、标准化生产等方面进行技术培训与指导。但目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还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等问题,服务与农民实际需求不能有效对接,很多工作没有落到实处。由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经营主体对新型农业技术的使用积极性并不高。一些新型农业技术虽然具有明显的增产、节本、增效潜力,却因为缺乏从中央到地方的奖励措施而难以有效推广。

过度开发农业资源。生产粮食,拼资源拼消耗,已经持续多年,这种生产方式不可持续。我们用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但是,为了保吃饭、保供给,不得不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投入品,付出了很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在这种大环境下,种粮大户普遍存在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投放量过高、有效利用率低问题。

基层政府对种粮大户支持力度不够。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务农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问题突出,今后“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已经很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为解决这一问题,今年中央明确提出,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求各级地方政府要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构建新型农业体系的重要抓手。但是,实际情况是70%的种粮大户都觉得基层政府对他们的支持力度不够,奖励政策不到位。

产品缺乏品牌支撑。生产成本上涨过快,经营效益下降,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价格涨幅较大,同时劳动力价格也由以前每天50~60元,上涨至60~70元,严重影响了种粮的直接经济效益;种粮大户由于没有晒谷场和仓储条件,粮食收获后必须及时销售出去,虽销售渠道顺畅,但粮价仍偏低。生产的农产品没有品牌,只能赚辛苦钱,不能赚大钱。生产的产品没有品牌,盈利能力低。自主品牌比例、产品认证率低。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M一步提高,对优质食品的需求会不断增长,加快高级别农产品认证有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居于有利位置。

部分种粮大户经营目标不明确。部分种粮大户没有长远的粮食生产经营规划,有些人承包很多耕地的目的不是为了认真地搞粮食生产,而是希望以种粮大户的名义争取得到政府部门对其的项目资金支持或奖励资金,或是通过销售其经营的粮种、农药、化肥及农机服务上获取利润。近年来,土地租金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快速上涨,粮食生产成本不断提升,种粮效益比较低。尽管国家对粮食生产进行补贴,但生产粮食的经济效益远不如种植非粮作物。因此,部分种粮大户选择了部分或全部种植效益相对较高的经济作物,如蔬菜、果类等,偏离了种粮主体。

篇7

一、异地扶贫工作成就—年期间,先后实施了94个异地扶贫项目,投入资金7.52亿元,共安置移民17510户、84070人。主要实施建设内容为:修建移民住房17510套;修建人畜饮水引水口31座、机井36眼、泵房12座、50—500吨蓄水池44座、供水点260处,铺设管道346.7千米,修建各类建筑物3268座;新建引水枢纽9座、干渠1628千米、分干渠53.22千米、支渠186.57千米、斗渠214.09千米,处理水库防渗1座,修建涝池3座、防洪堤2.96千米、引水管道98.5千米、各类渠系建筑物258座;架设10千伏供电线路471.66千米,35千伏供电线路57千米,380/220伏线路304.2千米,安装35—250千伏安变压器75台;修建乡村道路450.8千米,新建吊桥9座,各种桥(涵)建筑物139座;新建扩建初级中学7所、小学29所、卫生院5所、村卫生室67所,修建村委会及党员活动室6所;修建科技服务中心2座;安装卫星地面接收设备147套,新建煤炭、液化气供应站各1座;配置太阳灶2985台;修建畜棚1304座,修建商品交异棚2座;土地开发(包括置换土地)55.7万亩;封草育林15万亩。通过实施异地扶贫项目,从根本上改变了贫困人口的生存条件,实现了迁入区劳动力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力推动了迁入区的经济发展。同时,迁入区通过农田林网等设施的配套建设,保证了项目区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二、异地扶贫工作基本经验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异地扶贫是整个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战略性措施,项目建设内容涉及农林牧、水电路、文教卫生方面,是一项管理难度大,工程建设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为了确保异地开发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项目,落实建设资金,协调各方面力量,统一思想。省直各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州(地、市)、县、乡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层层成立异地开发扶贫项目领导小组,指定分管领导,组建项目实施机构,抽调办事人员,落实工作

责任。各迁出县选派得力干部常驻项目区,搞好移民安置工作,协调解决移民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做到了异地扶贫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人管,从组织领导上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省在组织编制村级扶贫开发规划的同时,组织力量,专门编制了异地开发扶贫规划。在具体实施项目过程中科学规划农林牧、水电路、文教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合理布局移民安置社区。充分体现了异地开发扶贫的管理效益,实现了异地扶贫的规模效益,促进了异地扶贫工作的有序发展。

(三)严格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搞好迁入区农林牧、水电路、文教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存环境,创造生产条件,是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根本措施。在实施异地扶贫项目中,我省把60%的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的工程建设,为移民群众创造了一个安居乐业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生产的基础条件。在工程建设中,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的程序,实行项目行政领导负责制,项目法人负责制,项目参建单位终身负责制。工程发包严格实行招投标制,选择优秀的施工、监理单位参与项目的建设和管理,从而保证了项目的工程质量,为了配套建设项目区的基础设施,发挥整体效益,多渠道争取国家资金、扶贫资金和行业资金,捆绑使用,整合建设。同时,加强扶贫资金管理,设立专户,专款专用,委托审计部门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审计,确保了项目的投资效益。

(四)加强宣传,自愿移民

各部门在项目迁出区厂泛宣传移民政策,宣传项目迁入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组织移民代表考察项目迁入区的自然条件和发展前景,在广大群众对迁入区有了一定的感观认识的基础上,按照个人申请,群众评议,村委推荐,乡政府审核,县政府审批的程序,确定移民搬迁的村、户、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正确处理移民和迁入区的关系,在安置搬迁移民的同时,妥善处理迁入区周边群众的利益关系。

(五)置换农场土地,安置贫困群众

近年来,我省紧紧抓住监狱布局调整的机遇,通过置换的方式,充分利用监狱、农垦系统国营农场闲置土地,实施异地扶贫项目,安置了大量的贫困群众,而且绝大部分移民当年搬迁,当年耕种,当年收益,当年解决温饱。

(六)加大科技投入,提高项目效益

我省异地扶贫项目的迁出区,大都是干旱山区,靠天吃饭,经营粗放,耕作技术落后。在异地扶贫中,注重科技投入,大力推广地膜栽培、药剂灭草、间套复种、暖栅养植等实用技术,结合实施“星火计划”、“丰收计划”,采取外出考察、办班培训、现场指导等法,提高了贫困群众的生产技能,增强了脱贫致富的能力。

三、异地扶贫存在的问题

在实施异地扶贫项目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是:

(一)投资需求大,地方配套比较困难

异地扶贫项目是农林牧、水电路、文教卫综合配套的系统工程,投资需求比较大。目前国家控制的人均投资额度是人均5000元,而我省实施的项目人均实际投资达到1.5—2.5万元,地方配套资金筹措的困难较大。

(二)移民建房补助少,群众负担重

目前实施的异地扶贫项目,按5000元的40%的标准,人均补助建房费2000元,基本上一户10000元。但在实际建房过程中,每户需要2—3万元,群众自筹困难。

(三)对后续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够

由于资金所限,对项目区后续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够,移民群众生产仍然处于传统的粮油生产,群众增收路子不广。

四、异地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工作思路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把异地扶贫项目区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加强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为核心,加快项目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为目标,加紧项目区的人力资源开发,以改善贫困群众的生存环境为基础,加大项目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努力促进项目区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

每年计划安排移民搬迁1000户5000人,通过异地扶贫项目的实施,努力使搬迁移民实现“八有”目标,即有房屋、有后续产业、有自来水、有照明电、有硬化路、有学校、有卫生室、有广播电视。

(三)工作原则

1、政策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充分尊重贫困群众的搬迁意愿。从项目的筛选、规划、建设到验收、移交、运行,每一个环节都要向移民公开征求意见,倾听移民的建议,尊重移民的意愿。

2、因地制宜,分类安置的原则。采取就近安置、集中安置、零散安置、插花安置、转产安置等多种模式,拓宽移民安置的渠道。

3、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制订切实可行的异地扶贫规划,分期实施,分批搬迁。制定规划要与本地区发展规划相衔接,具有前瞻性、科学性、操作性。

4、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异地扶贫开发是集农林牧,水电路,文教卫为一体的系统工程,项目区既要搞好经济建设,又要搞好社会建设;既要搞好资源的开发,又要搞好环境的保护;既要搞好工程建设,又要搞好产业发展。

5、明确责任,规范管理的原则。认真落实项目行政领导负责制、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公示制、参建单位终身负责制、群众参与制和项目廉政负责制。

6、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原则。在国家投资建设项目区基础设施的同时,引导移民群众积极投入项目开发建设。

五、异地扶贫工作的举措和机制

(一)工作举措

一是把异地扶贫与退耕还林(草)项目结合起来,把项目区适宜退耕的土地,实施退耕还林(草)项目,一方面增加群众收入,另一方面恢复生态。

二是把异地扶贫与牧民定居相结合,着力解决高寒牧区至今仍住帐篷的牧民的定居问题。

三是把异地扶贫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向城镇靠拢,向二、三产业转移。

四是把异地扶贫与土地整理项目相结合,利用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开发的土地,安置贫困群众。

五是把异地扶贫与土地流转相结合,利用川水地区闲置的耕地,以承包、租赁、置换等形式安置贫困群众。

(二)工作机制

一是进一步健全贫困瞄准机制,要加强项目前期工作,通过扎实细致的项目区调查,瞄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贫困村及其贫困群体,健全项目库。把异地扶贫项目安排到资源匮乏,环境恶劣,生存条件差,就地无法脱贫的贫困村;把到户资金安排在绝对贫困户中。

二是进一步完善移民参与机制,要把扩大农村牧区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制度,贯穿到实施项目的具体过程中。要制定一套公开透明、操作方便的异地扶贫项目民主管理的制度,建立健全异地扶贫项目群众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制度,维护移民群众在项目建设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决策权。要按照村务公开,一事一议的制度,从项目的筛选、规划、建设到验收、移交、运行,每一个环节都要向移民公开征求意见,倾听移民的建议,尊重移民的意愿。

篇8

这仅仅是山东省诸城市中小学开展学科德育渗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诸城市中小学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学科为突破口,积极实践和探索学科渗透德育的路径,通过课程体系构建、主题教育活动、师资队伍建设、评价机制建设等措施,将德育这一“食盐”溶化到中小学各学科的浓汤里,奏响诸城德育最强音。

一、课程体系搭建载体

实现学科渗透德育的目标需要选择恰当的载体,相关课程体系的建设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诸城市中小学在山东省教育厅颁布的《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试行)》指导下,形成了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学科渗透德育课程实施体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讲,“游戏就是学习,生活就是课程”。诸城市实验幼儿园,依据学校奉行的“一日生活皆课程”理念,自主研发园本课程――七彩生活课程:即红色安全课程、橙色亲子课程、金色游戏课程、绿色生态课程、青色习惯课程、蓝色节日课程、紫色阅读课程。这些课程以生活为核心,辅以幼儿童年的色彩。每天,孩子们都浸润在七彩生活课程的色彩里,绽放着童年的精彩!

走进农村小学诸城市大源学校的展览室,映入眼帘的是一件件学生亲手制作的工艺品:摆在桌上的用残缺的葫芦制作的彩色娃娃,贴在墙上的用五谷杂粮粘贴而成的精美小画,挂在墙上的装饰用的彩纸制作的花束……这些作品都是大源学校学生们在学校精心开发的自然校本课程中自己亲手做的。学校自然校本课程,包括《田野里飘来的花香――插花艺术课程》《难忘那一墙葫芦――魅丽葫芦课程》《种在时光里的向日葵――种植课程》《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建筑欣赏课程》《编织秋天的童话――玉米皮草编课程》《粮食的味道――种子贴画课程》《心随绿叶飞――叶贴画课程》《泥与焰的传承――黑陶课程》《为了一冠不同的葱绿――嫁接课程》《每一块石头都有故事――石头画课程》等十几门课程。孩子们在这些课程中,欣赏自然、感恩自然、热爱自然。

在诸城市明德学校,“四德教育”是学校塑造学生思想品德的着力点。学校全体教师自主研发《明德学校四德教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以“仁、信、俭、勇”为主线的修养四德和以“勤、恒、智、真”为主线的学业四德。同时,学校利用周六少年宫时间,开设《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校本课程》、文明礼仪、校园规范、交通规则、法制教育等校本课程,以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出高品质的明德学子。

抓住了课程建设就抓住了学校开展学科渗透德育的关键环节。诸城市中小学相关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既体现了我国国家课程的要求、地方课程的特色,又遵循了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同时还考虑到了学科的特点,将德育因素“附着”在学科中,丰富德育载体,提高德育实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二、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创新路径

学校的首要任务是育人,这在当今学校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开展学科渗透德育工作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学科内容以及教学形式不受学生喜欢,德育效果不明显,经常是“为了德育而德育”,流于形式。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具有知识性强、吸引力大、参与度高,开阔视野、促进思考的特点,可以有效避免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将学校德育工作尤其是学科渗透德育工作的开展,与学校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可以改变以往形式呆板、学科灌输的现象,可以增强学校德育的生活气息,为传统学科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在《T城市中小学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意见(试行)》的指导下,根据中小学德育目标和学生成长要求,诸城市教育局统一设置了一系列中小学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各个学校结合自身特点与学科特点,将中小学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在诸城市实验初级中学,学校将德育内容细化为十一个主题:一月“责任・效率”、二月“亲情・美德”、三月“文明・礼仪”、四月“传统・习俗”、五月“劳动・恩情”、六月“理想・信念”、七八月“实践・探究”、九月“习惯・规范”、十月“感恩・励志”、十一月“诚信・惜时”、十二月“安全・法治”,力争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人人能参与,各个见成效。

德育主题班会,是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的一种“变身”。诸城市龙源学校以主题班会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品格素养。学校主题班会“月月有主题,周周有内容,课课有目标”,试图做到“四个关注”: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的学习和交往生活;关注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教育从细节入手。府前街小学通过开展一系列德育主题活动,比如:我是自理小能手;我是文明礼仪的小学生;我是爸妈的乖孩子;我是节约小能手;我是守时守信的小学生……分主题、分层次、分学段,培养学生成长所需的100个细节行为。走进府前街小学,你会看到这里学生的一言一行都是那样的温文尔雅,一瞥一笑都那样清新可人。

实践告诉我们,鲜明的德育主题教育活动,使得学校德育工作拥有更多新鲜的教育内容,对于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对于学生创造精神、责任意识、坚定信念的树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使得学校德育工作者更有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

三、德育师资队伍建设贡献力量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学科教学又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每门学科都有其特殊的育人功能,学科德育效力的发挥,需要动员学校所有教师,尤其是学科教师的力量共同来完成。《中学德育大纲》中明确指出:“各学科教学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的最经常的途径;对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各科教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落实本学科的德育任务与要求。结合各学科特点,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如何提升学校教师的学科育人能力,成为诸城市中小学校开展学科渗透德育工作必须回答的问题之一。

“一年站稳讲台,两年胜任教学,三年力创佳绩”是诸城市明德学校制定的青年教师的培养目标。学校通过“青蓝工程”为学校新老教师搭建桥梁,师徒结对共成长。老教师要做到“四个带”――一要带德,引领青年教师高尚师德,二要带才,提高青年教师业务水平,三要带教,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四要带研,提升青年教师教研和科研水平。青年教师则要做到“四个心”――从事教育事业要“安心”,教书育人要“热心”,提高业务素质要“恒心”,向师傅学习要“虚心”。这一工程的实施,加快了学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

诸城一中在开展学科渗透德育工作的过程中,紧紧围绕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这一要素,强化七种意识,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要求教师必须树立几种意识:1)终生学习的意识;2)爱是教育前提的意识;3)培养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意识;4)关注学科核心素养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意识;5)新形势下高考评价转轨的意识。

府前街小学则将班主任素质的培养,当作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工作职能,班主任充当学科教师的“协调者”、学生活动的“组织者”、环境卫生的“监督者”、牵手假日的“倡导者”、安全责任的“承担者”,成为学生德育工作的关键人物。

在密州路学校,学校会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实施《指导纲要》,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不断增强广大教师立德树人的意识,提高师德修养和德育能力。同时,学校会定期组织师德培训,建立健全学校师德规章制度,引导教师率先垂范,做好榜样,认真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将“传道”与“授业解惑”统一起来,关爱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关键在人。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专业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将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增添强劲的力量。

四、评价机制建设提供保障

学科渗透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正确而有效的评价机制建设是保障。为扎实做好中小学德育的评价改革工作,诸城市教育局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教基二[2013]2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工作的通知》(教基二厅函[2013]22号)和《关于印发的通知》(潍教办字[2014]10号)等要求,制定了《诸城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发挥了良好的导向作用,有力地助推了中小学育人质量的提升。

诸城市中小学将德育工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与综合评价内容,不断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建设,及时记录、考核学生“道德品质”“公民素养”“身心健康”等方面的表现,同时,将各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情况纳入教育综合督导并占重要权重,确保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

在诸城一中,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三张表:《日常规范自我测定表》《思想品德自我测定表》《学习效率自我测定表》,他们用这些表定期进行自我测定,学生们将此称作“照镜子”,使自己有“自知”之明,找出差距,自我完善。

科信小学制定了《诸城市科信小学学生文明礼仪规范考评细则》,同时,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特色的、由学生自己制定的《诚信公约》,学生用诚信道德标准衡量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用诚信道德标准去辨别是非。学校专门设计了学生日积一善的表格,让学生做好记录,成立学生诚信成长记录;每月开展少先队“小龙人诚信章”争章活动;每月评选校园“文明之星”……通过一系列评价机制的建设,“诚实做人、守信做事”将成为科信学子特有的气质。

诸城市明诚学校将经典诵读作为自己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抓手。学校会定期评选诵读“优秀学生”“优秀班级”“优秀辅导教”,与重大节日结合庆祝并总结表彰。学校每学期初的始业课程和学期末的结业课程都是以“经典诵读”为主题,并评出经典诵读“小学士”“小硕士”“小博士”。在经典诗文的浸润下,明诚学生幼小的心灵受到感染,养成了良好行为习惯,形成了优秀精神品格。

篇9

关键词:现代都市农业农业经营形式多效能特征

随着社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世界的许多城市面临着生态、食品安全以及持续发展的危机。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给市民提供安全食品和优良的生活空间、保护农耕文化,现代社会开发了都市农业。都市农业就是在城市经营农业,这种经营模式是在近代都市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古代都市农业有很大不同。古代都市农业的经营项目多为城郊猎场和城市园林景观,故它只有休闲娱乐功能。在古代人类尚未形成在城市发展农业和利用农业发展都市的观念,也没有意识到城郊种养、猎场经营、园林景观建植本身就是农业经营行为。真正的现代都市农业源于1898年美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概念和“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福利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经营观念,真正的都市农业生产始于1919年的德国。1919年德国政府开始建立“市民农园”,在城里开发供市民自给自足的小菜园,并制定了“市民农园法”。[1]为了推动现代都市农业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我们将现代都市农业的定义、普适性经营形式以及多效能特征介绍如下。

一、现代都市农业的定义

(一)都市农业的定义回顾

现代的都市农业概念最早出现在1930年出版的《大坂府农业报》上,但作为学术名词则最早出现在日本学者青鹿四郎1935年发表的《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中。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开始研究都市农业理论,最早把都市农业表述为“城市农业区域”或“城市农业生产方式”。1977年,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艾伦·尼斯在《日本农业模式》中,明确提出“城市农业”(UrbanAgriculture)概念[2]。都市农业术语出现后,农业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学者纷纷探索都市农业的本义。(1)美国农业经济学家欧文·霍尼(1950)认为都市农业是在都市周边地区的都市楔形农田上进行的绿地建设和发展园艺业、果林业[3]。(2)德国学者史密特(1996)将都市农业定义为一种位于城内或环城区的产业,它生产或养殖、加工或运输各种食用和非食用的产品,然后使用城市或城市周边地区大量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产品和服务,反过来为该城市地区提供大量人力物力资源以及产品和服务[3]。(3)德国学者穆斯蒂尔(1998)将都市农业定义为在城市或城市周边地区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4]。(4)中国学者俞菊生(1999)认为都市农业包括城市内镶嵌插花状的小块农田、庭院和阳台绿化、城乡结合部的近郊农业、远郊甚至环大都市经济圈在内的适宜大都市市场需要的农业[5]。(5)中国学者张强(1999)认为都市农业是地处城市郊区的农业以及市区扩展而划入市区的农业[6]。(6)中国学者宋金平(2005)认为都市农业是处在大城市边缘及间隙地带,依托大城市的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优势,进行集约化农业生产,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名、特、优、新农副产品和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并具有休闲娱乐、旅游观光、教育和创新功能的现代农业[7]。(7)中国学者张林成(2005)认为都市农业是分布在城市内及其周围地区或者大都市经济圈内,紧密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的特殊形态的农业,是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农业为标志,以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手段,以大都市市场需要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于一体,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8]。

如上定义有个共性,就是强调都市农业的地域性和经济活动类型。从这个角度讲,可以把德国学者穆斯蒂尔的定义看成是这类定义的高度概括。但是,如果从概念体系的内部结构完整性和外部功能配合性的要求来衡量,这这些定义都存在明显的不足。从内部结构完整性来看,这些定义都丢失了都市农业的主体、生产目的、生产种类、产品等核心内涵;从外部功能配合性来看,都没有与城市生态环境、食物供应系统、乡村农业等相关概念建立配合关系。为此,需要对都市农业概念进行重新界定。

(二)都市农业的新定义

受如上定义的启发和满足概念界定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功能要求以及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的需要,我们将都市农业界定为:一种发生在市内或市外周边地区的,由城乡居民经营的,能提高市民生活质量、能为市民提供劳动就业和农业教育机会、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促进城乡社会协调发展的多效能农业生产模式。这样界定现代都市农业,能引导都市农业朝着多效能方向发展,使都市农业走上科学发展轨道。其合理性如下。

(1)这种定义强调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现代人只有转变常规农业经营方式,才能消除农业的负外部性效应。现代社会在都市区域开展农业生产,就是要转变农村地区破坏生态环境、缺乏人文关怀的常规农业经营方式,挖掘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人文功能和社会功能,使农业成为改善城市生态、为市民提供安全食品和优质生活空间的产业系统。

(2)涵括了目前出现的都市农业的所有经营类型。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地都市农业出现了种植农业、养殖农业、楼宇农业、园林农业、观光农业、农家乐、休闲农业、体验农业、教育农业等经营类型。都市农业概念应该涵括这些经营类型。

(3)概括了都市农业经营主体。现在从事都市农业的人不仅是城郊农民,还有市内的园林园艺工人、居家赋闲的退休市民、城市家庭主妇等。我们在定义中用“城乡居民”一词概括了这些都市农业经营者,强调了都市农业的经营主体。

(4)规范了都市农业的生产区域。都市农业应该特指在城市区域进行的各种农业生产。界定都市农业概念必须确定其区位范围和地理空间。如果都市农业定义不限定在城市区域,在实践上会产生许多误解,在操作上难以与乡村农业划定边界,也不便于都市农业的行政管理。所以,在定义中突出都市农业的生产区域是必要的。

(5)突出了都市农业的多重功能和产品特性。都市农业能为城市提供生态环境、安全食物、劳动就业、休闲娱乐场所、环境与农业知识教育场所;提供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缓解精神压力、陶冶情趣的生活方式。这些产品与服务以及生产功能是都市农业区别乡村农业的一个根本特点。

二、现代都市农业的经营形式和经营现状

作为城市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式,都市农业应该成为一种产生经济、生态、人文、社会效益的农业发展方式和发挥经济、生态、人文、社会功能的农业发展方式。自现代都市农业兴起以来,世界各地出现了新奇各异的多效能的都市农业经营形式。

(一)都市农业主要经营形式

(1)郊外生态防护林业。这是人类为了调节城市气温、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治理洪涝灾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城郊地区开发的一种都市农业。这类经营领域在食物短缺的时空环境里不受重视。在过去,许多城市郊区本应成为生态防护地带,但被一座座工厂、养殖场和一块块蔬菜基地所占领。结果造成城市周边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和地下水枯竭、空气质量下降。有了这些教训以后,人类才重视郊外生态防护林业。如近年,法国用财政在一些城郊山区和岛屿建立了7个无住户的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9]。近些年我国一些特大城市也开始重视这种都市农业。如北京,在2005年制定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提出,将重点支持京津风沙源治理、建立第二道绿化隔离带、营造水源保护林;又如上海,在“十一五”规划中也提出,要把上海城郊结合部建设成为城市的绿色屏障、安全空间、城市生态补充基地。(2)郊外食物农业。这是建在生态防护林业带和城市之间的,给市民提供安全粮食、蔬菜、水果、肉食蛋禽、奶制品等食物的一种都市农业。其经营领域包括蔬菜种植、粮食生产、家禽家畜养殖、水果种植、食品加工等。由于市民需要足量的、安全的食物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因而郊外食物农业将向生态化、优质化、集约化、工厂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另外,发展郊外食物农业,要以都市市场为轴心、要注重资金、智力、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要注意引进工业生产管理技术和生物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尤其要以生产优质安全的高档农产品为经营目标。只有这样郊外食物农业才能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

(3)城市园林园艺农业。这是都市农业服务城市的主要表现,也是人类通过农业手段为城市提供绿色空间、园林景观、绿色公共活动场所、优质空气的重要领域。这种农业活动有悠久历史,自古以来,人类就重视城市园林园艺建设。现代市民把城市园林园艺美化视为都市农业的重要领域,并利用园林园艺工程美化城市空间。如法国,用绿篱带将住区与工厂、高速公路及污染区隔开,以营造宁静、清洁的人居环境;一些新城刻意保留部分农业用地,在城内种植蔬菜和花卉,制造农业景观。巴黎大区在城市规划中划定了自然保护区和农业保护区,提出要将农田、河谷、森林、公园等绿色空间联结起来,形成贯穿整个大区的绿色脉络[10]。城市园林园艺农业包括郊外景观林木、草业、花卉生产和市内绿化、美化工程两大领域。前者是城市园林园艺农业的初级产品生产过程或原材料供应过程,生产地主要集中在城郊农村。后者是城市园林单位或郊区园林园艺公司将郊区的林木、草皮等其他植被移栽到城市住宅区、街道和道路两旁、街心花园、市内公园以及其他绿化地带的过程。两者是园林园艺市场的供求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郊外景观林木、草业、花卉生产是市内绿化美化工程的基础,为城市绿化和美化生产源源不断地供应原材料;市内绿化美化工程是郊外景观林木、草业、花卉生产的价值体现,为郊区景观林木、草业、花卉生产提供了强大需求。城市园林园艺农业发展过程就是这两种生产的协同过程。

(4)城郊旅游农业。城郊旅游农业属旅游农业,源于西方市民乡村旅游,在国外有70多年历史、在中国有30年历史。但世界各国对其称呼不同,德国叫“度假农庄”;日本叫“度假农业园”;澳大利亚叫“休闲牧场”;奥地利叫“农家旅游”;韩国叫“观光休闲农园”。它有农业公园、观光农园、体验农园、教育农业等四种经营形式。农业公园就是经营者在农业生产中融入城市公园经营元素,将农业生产场所转变为城乡居民观赏、游览的城郊公园;观光农园就是城郊农户将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生长以及农产品观赏或采摘活动成片开发为供市民旅游的场所;体验农园就是城郊农户用租种方式将耕地转化为供市民体验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业劳动乐趣的场所;教育农业是郊区农业经营者或市政府为了给城市孩子提供一个了解农业知识和农业生产过程的机会而开发出来的都市农业经营模式。城郊教育农业是在城市传播农业文化的主要形式,但经营方法各不相同。如日本是把城市子女送到郊区农户家寄宿并参加农业劳动;法国将其作为农业职业培训方式。法国政府规定凡从事农业者都要在教育农场接受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为此建有1000多家教育农场,并受制国家农业部门职业培训中心。法国的城郊教育农业效果比较好。

(5)市内楼宇农业。这是城市内的居民在城市楼宇间可用空间里从事种植和养殖的多功能农业经营方式。楼宇农业的产生源自市民对田园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住区生态环境的高要求。世界上解决了食物保障问题的市民一般把从事楼宇农业作为调节和美化生活的手段,而处于食物供应短缺状态的市民一般把发展楼宇农业作为家庭食物供给的一条途径。但是在农业生产受到工业化污染的情况下,一些市民也重视楼宇农业生产,将它作为解决食物安全的一种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市内的楼宇农业成为城市食物农业的一部分。市内楼宇农业根据生产地点不同,有多种经营方式:第一,自家庭院、阳台、楼顶甚至外墙等狭小空间的绿化与美化种植,包括室内、阳台、庭院种植观赏性植物和水果植物、盘载蔬菜、小动物饲养,室外墙壁植草和藤蔓植物种植;第二,楼盘间空的绿化和美化种植,包括种草、植树;第三,旅馆饭店接待大厅的美化种植,包括移动的盆载植物和固定的植物装饰;第四,社区公共活动空间的绿色种植,包括街道绿化美化种植和钢架吊盆蔬菜种植。

(6)都市文化农业。这是农业经管者借用文化产业经营技术,通过开展文化活动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和利用农村文化资源,给市民提供优质农产品、文化旅游服务、农业手工艺品、农村文化产品,从而获得较高经济收入的农业经营形式。主要有四种经营方式:第一,民俗旅游。这是经营者以民俗事象为经营内容、以文化旅游社区为经营空间,为市民提供旅游服务的文化农业经营形式。都市发展民俗旅游具有优势,因为都市人多,旅游服务需求量大,而且交通区位好,所以都市民俗旅游发展比较快。第二,农耕文化展览。这是经管者按照农业发展历史线索通过实物和文字资料将农业文化在展览馆展示出来的文化农业经营形式。这种经营项目具有较强的农耕文化传承价值,我国已出现这种都市农业经营方式。第三,农产品展览。这是经管者借助会展文化,在城市空间和特定时段,举行的农产品交易活动。世界各地许多大城市年年举办农产品展览会。第四,节庆农业。这是经营者利用节庆活动促进农产品销售和发展农业经济的经营形式。举办农产品文化节的目的不在于做博物馆式的陈列展示,而在于将一种有别于乡村的、农业社会的日常生活模式与情境氛围分享给市民和外地来客。

(二)都市农业经营现状

国外比较重视都市农业,发展比较快,形成了一定规模,在解决粮食安全方面发挥出特殊功效。有专家估计,目前全世界有8亿人口从事都市农业经营,其中的2亿人口从事销售,他们中有1.5亿人是全职的(Smitetal,1998)[11]。由于世界各国的食物供应水平不一样,各国经营都市农业的重点领域不同。

在农业欠发达国家,不仅从事都市农业的家庭很多,而且主要从事食物生产。如生活在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和赞比亚等国城市中的6.5亿市民中,就有2.5亿人通过都市农业获得部分食物。都市农业不仅是粮食短缺国家的市民解决食物自给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他们提高农业食物品质的办法。如有专家称,在哈瓦那,城市菜园明显提高了农户家庭及其所在社区的食物数量和质量(尼科·巴克,2005);在低收入家庭消费的食品中,城市家庭食物自产比例不断提高。有专家统计,在东雅加达市,市民家庭食物自产达到18%;在坎帕拉市,市民家庭食物自产达到60%;在内罗毕市,市民家庭食物自产已达到50%(Mougeot,1994)[11]。

在发达国家,都市农业的重点是生态恢复和生态保护。如英国想通过发展都市生态防护和园林园艺农业措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目前英国在20多个城市的原用于工业生产的土地上实施所谓的“城市农庄计划”。如德国采用生态保护农业措施恢复城郊矿山废地生态,如埃森市将城市内原来用于煤矿开采的土地转变成为都市农业规划用地,在废地上发展都市农业,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又如城市国家新加坡就是通过发展都市农业,不仅改善了国家生态环境,把新加坡变成了世界著名的花园国家,而且已经改变了国家农业食物生产短缺的现象,实现了肉类供应完全自给和25%的蔬菜的自给(Smitetal,1995)[12]。在我国都市农业发展比较全面。郊外生态防护林业、郊外食物农业、城市园林园艺农业、城郊旅游农业、市内楼宇农业、都市文化农业等具体经营领域,在我国都不同程度的得到了发展。我国的省会城市都建有郊外蔬菜生产基地,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新鲜蔬菜,甚至为城市超市提供一定数量的有机农产食品。我国一些特大城市还建设了郊外生态防护林体系。基本上所有大城市都兴办了旅游农业,尤其是农家乐几乎每个大城市都有。一些特大城市还发展了文化农业,如北京有316个郊区行政村开展了民俗旅游,民俗旅游接待户达13819户。北京房山区的韩村河村于2003年就修建了500多平方米的农耕文化展览馆;大兴区的庞各庄镇于2004年建起了占地面积2.3万余平方米的国内首家西瓜博物馆。大兴区于1988年首创性举办了西瓜节,到此已举办18届;大孙各庄镇举办葡萄采摘节;北务镇举办蔬菜采摘节;李桥镇举办西甜瓜采摘节;北石槽镇举办鲜杏采摘节;龙湾屯镇举办果品采摘节,他们以节庆方式招揽人气,以城区市民的广泛参来实现农产品的促销。现在北京农产品文化节已成为全国各市仿效的范式。

三、都市农业的多效能特征

都市农业是现代多功能农业的一种,能产生经济、人文、生态、社会效益,能发挥经济、人文、生态、社会功能,具有多效能特征。

(一)都市农业的生态效益与生态功能

都市农业的郊外生态防护林业、园林园艺业、农作物种植,向城市提供绿色生态环境、绿色的生态屏障、绿化隔离带,营造绿色景观,保持清新宁静的生活环境。都市农业还可以防止和减轻都市外来不利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危害。都市农业与市内园林绿化美化农业一起还扮演着城市清道夫的角色,不仅大量地、持续地接受、储存、消纳、降解、净化都市排出的气、水、固体废气物,而且将城市中大量排出的食物残渣及其他生活垃圾通过农业的有效利用变为资源,从而减轻对环境的损害,保持城市的正常运转。同时都市农业减弱了城市的热岛效应,防止市区无限制地扩张,维护了农村地面自然景观。市内楼宇农业还扩大了城市种植空间,促使室内氧气与二氧化碳得到平衡、能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室内温度、吸收空气中被污染的灰尘和废气,帮助市民建立了一个宜居的小气候。就北京城郊食物农业产生的生态效能来说,2002年仅京郊农田生态系统在调节大气成分方面就产生了49.3亿元生态价值;在净化环境方面产生了109.63亿元生态价值;在蓄水方面产生了6.03亿元生态价值;在生态服务方面产生了293.4亿元生态价值[13]。

(二)都市农业的经济效益与经济功能

由于都市农业具有经济上的区位优势、接近城市市场、拥有庞大的购买力旺盛的消费群体、具备走集约经营和发展设施农业所需的资金、技术、土地、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而且产业分工比较发达,所以,都市农业的经济效能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1)极大地提高了农户的增收能力。根据文化等人的研究,北京从事都市农业生产的农户人均纯收入,2002年为5880.1元,2003年为6496.3元,其增幅为约91%。这种水平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根据近些年的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统计,我国农民的年均人平纯收入不过3000元,只有北京郊区农民年均人平纯收入的50%;全国农民年均人平纯收入增幅约为20%,其增幅能力不到北京郊区农民的一半[14]。(2)促进了城郊第三产业发展。都市农业直接促进了郊区农村旅游业、物流业、畜牧业、种植业的发展,间接促进了郊区农村交通运输、通讯、服务业的发展。同时推动了郊区农村市场体系的发育和发展,对周遍农村地区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辐射作用。更主要的是都市农业提高了农村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在农业走上设施化生产、精确化生产、优质化生产轨道方面起了促进作用,改变了农业经营落后面貌。以北京都市农业为例,到2003年为止,农机化程度达到70.4%;设施农业面积达到9.06%;节水设施控制面积达到81.2%;农户计算机拥有率达到16%。这是乡村农业无法达到的[15]。

(三)都市农业的人文效益与人文功能

都市农业的环保生产相对常规农业的化学化生产,使农业具有了人文关怀特点和人文效能,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都市农业为市民提供了享受田园生活和从事养生劳动的机会,丰富了市民精神生活、锻炼了市民身体,加强了市民生活保健,提高了市民的幸福指数。(2)改善了市民生活环境。都市农业通过农业生产改善了城市空间结构、降低了城市污染,促进了室内外的碳氧平衡,为市民创造了宜居环境。(3)满足了市民的食物安全需求。都市农业为市民提供蔬菜、粮食、肉奶、水果等食物,丰富了城市食物供应。同时通过生产无公害的、绿色的甚至有机产品,为市民提供了安全的、优质的、有营养的农业食物,减少了“病从口入”的概率,为市民身体健康建立起了食物保护屏障,满足了市民对高品质食物的需求。(4)传播了农耕文化、改变了市民文化结构。都市农业通过发展会展农业、体验农业、教育农业,较好地向市民尤其是年轻人传输了农业知识、农艺、农耕精神,直接促进了农耕文化的传播。同时也提高市民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水平。另外都市农业通过发展楼宇农业、乡村旅游、休闲观光、采摘活动,使市民的审美文化和认知文化发生结构性变化。

(四)都市农业的社会效益与社会功能

都市农业是沟通城乡的产业形式,具有较强的社会效能:(1)都市农业利用工业社会提供的物质设备和生产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和在工厂内从事园林园艺生产,使得社会的第一、第二产业得到有机结合。(2)都市农业使农民进城,在城市内部进行农业生产;同时为市民下乡旅游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为市民体验农业提供耕地,促进了城乡居民的直接互动,有利于市民与农民的结合。(3)都市农业加速了工业文化和农业文化、城市文明与农村文明的交流,这有利于消除城乡居民的文化隔阂,为城乡一体化奠定了文化基础。(4)都市农业为城市家庭妇女提供了新的工作机会,使她们通过都市农业更好地控制家庭资源,提高了低收入城市家庭妇女的地位。(5)都市的设施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吸收了城市剩余劳力,如达累斯萨拉姆的都市农业在1999年为城乡35000个家庭提供了工作机会;内罗毕的都市农业在1999年为15万个家庭提供了工作机会;哈瓦拉都市农业在1999年为城乡居民提供了3万个带薪工作机会,缓解了城市就业压力[16]。(6)都市农业加速了逆城市化进程。逆城市化是城市居民把自己的居住地向城市郊区转移的现象,这有利于对缓解城中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生态恶化问题。都市农业为市郊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加速了市郊交通、教育、供排水系统、电力、公共休闲场所的建设速度,有利地吸引着市民向郊区转移。所以,都市农业是我们解决城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生态恶化等社会问题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张成林.都市型农业讲座[Z].北京市顺义区三农研究会网.2005,10,17

[2]张禄祥、郑业鲁、万忠.我国都市农业研究概述[J].广东农业科学.2005(3):85-87

[3]张成林.都市型农业讲座[Z].北京市顺义区三农研究会网.2005,10,17

[4][德]尼科·巴克等.增长的城市增长的食物都市农业之政策议题[M].蔡建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3

[5][德]尼科·巴克等.增长的城市增长的食物都市农业之政策议题[M].蔡建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9

[6]俞菊生.都市农业的理论与创新体系构筑[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4):207-210

[7]张强.都市农业发展到社会学意义[J].中国农村经济.1999(11):64-68

[8]宋金平.北京都市农业发展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3):199-203

[9]张成林.都市型农业讲座[Z].北京市顺义区三农研究会网.2005,10,17

[10]黄卫东等.中国都市农业探索与发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2

[11]文化、王爱玲、陈俊红.聚焦都市农业农业在首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28

[12][德]尼科·巴克等.增长的城市,增长的食物都市农业之政策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3

[13][德]尼科·巴克等.增长的城市,增长的食物都市农业之政策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5

[14][德]尼科·巴克等.增长的城市,增长的食物都市农业之政策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7

[15]文化、王爱玲、陈俊红.聚焦都市农业农业在首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77

[16]文化、王爱玲、陈俊红.聚焦都市农业农业在首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