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毕业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8: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术毕业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美术毕业设计

篇1

传统舞美院校毕业生作品展出形式都是以舞台模型和舞台效果图为主,展示他们对戏剧舞台空间的处理和设计理念,以及解读剧本等方面的能力。而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舞美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舞台制作能力和表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舞台模型展示并不能充分体现同学们在本专业所学到的技能,如:舞台影视场景的制作方法,舞台绘景的各种表现形式,道具的设计和制作工艺等,以及同学们在舞台工作中协作能力的展示,是无法通过一个舞台模型设计、剧目方案等形式来呈现和了解的。他们需要某种新颖的、独特的毕业创作作品和展览方式来展示同学们在舞台视觉上的表现力和高超的制作、加工技能。这样也才能吸引用人单位通过作品来了解同学们的创作过程,体会作品的制作工艺。2012级舞美专业的毕业创作就是基于这样的前提条件开始创新之路。通过实际的调研和教学的调整,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拟定出一套全新的创作形式。同学们根据指导教师给出的主题舞台场景的文字描述,设计制作一系列真实的舞台场景空间进行展示。写实性舞台或非写实性舞台场景都按生活中实际大小比例制作场景和道具;场景中的浮雕镂刻、树木花草、残壁断石、桌椅板凳以及人物、服装等都真实的呈现在观者眼前。观者可以进入这个场景空间亲自去感受这个假定性舞台场景空间给他们带来的真实体念。残壁上岁月留下的痕迹,纠缠的古树风韵,山寨断石上的图腾,老檐上残留的雪迹都是可以触摸和真实感觉到。在这一场景设计制作过程中,能充分体现出同学们在场景、道具制作和舞台绘景中,还原真实效果的制作功底和表现手法。这是其它院校在舞台美术专业毕业设计创作中从未做过的一次新的尝试与探索。这一创新性方案的实施既能体现职业学院舞美专业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又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分析并解决舞台场景制作工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使理论认识得以深化、知识领域得以扩展、专业技能得以延伸;在综合素质方面也能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通过对舞台搭建的工作流程的了解,体会到各部门在工作中相互配合的重要性。对四川艺术职业学院2012级舞美专业的学生来说,毕业创作呈现方式的改变和创新,是此次毕业创作成功的关键,也为附属舞美院校的舞美专业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中提供一种思路。

二、2012级舞美专业毕业作品的形式与分析

根据毕业设计方案创新形式的构想,学生利用戏剧系舞美专业教室二楼的过道和平台,把它规划成为4个主题舞台场景展示区,每个主题舞台场景制作面积控制在4mX5mX3m共20平方的空间范围里,根据《战国宫殿》《老茶馆》《羌寨》《野人谷》四个主题的文字描述,分别创意设计制作一个主题舞台场景。每一个场景设计都要求把主题内容贯穿到整个舞台场景空间的设计中,场景中的视觉符号、道具,氛围渲染都将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塑造和制作,人物服装和造型也都是根据主题舞台场景需要来进行创作设计,再把他们置入到展厅中和主题舞台场景相互映衬。这种通过对假定性主题舞台场景的逼真再现,将给观众制造出一副幻觉般的舞台场景效果。在主题舞台场景设计中学生不是把文字描述简单直译的呈现,而是经过思考体会文字里的意境,再把文字形象转化为直观、可视的物质形象。例如,在四川《老茶馆》的场景描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座茶馆、摆龙门阵、谈生意、耍朋友、偶尔还混进几个画画的,仿佛一切事情在这里都能搞定。喝茶已成为当地人民的一种生活,一种文化、一种休闲方式。这里承载作太多太多的回忆,处处都留下斑驳的痕迹和无法褪去的印记。但它任然延续着,述说着时间留给它的故事,一代代的演绎着、传承着;在茶馆里,依然是那破旧的竹椅条凳,残疾的茶碗、硕大的炉灶上锈迹斑斑任然铮亮的水壶,墙上褪了色的几句口号极为显眼;不同的乡音,熟悉的面孔,任然穿着褪了色的军绿色布衣的老人。这就是一个老茶馆给我留下的印象”。这段场景的描述,形象、生动的文字中几乎包含了舞台场景画面的一切要素。经过剖析和理解文字中潜在的视觉符号,再通过对材料的巧妙的选择、加工、组合最终呈现出文字内在情感与意境。在毕业作品主题舞台场景的设计创作中,要求每个场景在设计制作中主题符号要明确,视觉表现力要强,制作工艺要到位,场景布置要合理,表面机理处理要得当,色彩艺术感染力要强,人物服装造型与场景要吻合,舞台灯光运用到位。能逼真再现主题环境的地域特征、时间特征和历史特征。在场景中还涉及不少的道具制作,例如,在《三国宫殿》中的青铜器和摆件的制作就要求学生在形象塑造、表面处理,图腾装饰等细节刻画上下功夫,要充分体现青铜器在当时的年代特征又要体现青铜器的精美的制作工艺。(图2、3)这四个实景的设计制作不但强化了学生平时在平面归纳、意象归纳、写实性归纳的训练中所学到的知识,还要运用平时掌握的多种舞台的造型表现技法和道具制作工艺,才能完成整个场景的造型。再运用多种的绘景语言,调动起色彩和形象的情感元素,采用对比、夸张、归纳等的表现手段,在主题舞台场景画面中表达出具有某种情感因素的特定意景和调子。从而启发他们对主题舞台场景历史特征的想象力,最后通过场景素材的收集、提炼,并按照形式美的视觉效果进行编排和组合场景素材。主题舞台场景的设计创作不但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这种类型的创作还能培养学生对不同舞台场景材料的运用与表达,从搜集素材和材料运用里获得灵感,进而提升为有创意思维的能力。

三、在毕业创作中如何运用创新实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舞美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大都只是停留在观摩和学习阶段。极少的演出实践机会也只能是打打下手或是搬运道具等杂事,根本无法参与到戏剧舞台创作和制作过程中,对舞台的实际工作流程和技术难题根本无法了解。没能起到实践教学的目的。主题舞台场景的设计,不但是学生创作毕业作品的过程,也是一次真正的参与到舞台实景制作的实践教学过程。

(一)项目运作模式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我们都知道舞台美术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它需要靠各部门的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共同来完成,各个因素之间既有分工,又相互关联,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大型作品的创作都是需要集体的智慧和相互配合方能完成。2012级舞台美术专业的毕业创作就是一次集体创作的过程,只有发挥出每一为同学自身的优势,充分调动他们的创作热情,在共同协助和配合下才能完成。因此在毕业创作设计中,34名学生按8-9人一组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一个主题舞台场景的设计和制作。各小组组长和工程监理由平时成绩和表现优秀的学生担任,管理和安排各自小组的工作进度和制作效果,锻炼他们的管理和组织能力,起到监督和协调各成员顺利完成创作的作用。最后再由各组组长选定各自小组的其余成员,组成一个能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又能吃苦的创作团队。为了保障各小组成员在毕业设计和场景制作过程中能按时按质顺利完成,还按项目管理流程制定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完全按市场项目来运作实施。每位同学都要承担一部分场景的设计制作任务,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通过项目管理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让每一位同学们都清楚,他与各个小组成员间的配合和纪律性将直接影响各自小组的工作进度和质量,强化了同学们对时间、集体的观念意识,让学生逐渐树立起正确的工程观点、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

(二)创作与实践的结合

篇2

鉴于大多数综合性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存在的上述问题,在毕业设计实践教学上也凸显出一些不足。

1.毕业设计时间安排受局限

绝大部分综合性院校都将毕业设计安排到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这样的时间安排对于毕业设计来说非常紧张且不够灵活,以致学生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找工作和研究生的考试上。

2.毕业设计选题过于传统单一且选题多为虚拟

大多数综合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选题多直接照搬专业课程为选题对象,且多数选题过于老套和缺乏跟实际结合的意识。这往往使得学生在选题和创意上不能像专业美术院校的学生那样敢于打破本专业的局限去寻求新的突破,也不能像专业美术院校的学生那样去大胆地进行尝试和探索,同时还有许多设计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以及对传统材料的创新设计也很少去涉及和研究。

3.毕业设计主题的探索及设计相对传统和保守

大多数综合院校没有很强的艺术设计氛围,学生在毕业设计实践环节“走出去”的意识不够,这就会造成学生的毕业设计不能跟市场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不能反映时代最前沿的信息和思想意识。

4.对毕业设计展示重视不够

所有的美术院校会把毕业设计展示作为学校的一大盛事来进行推广,不仅把毕业设计作为学院教学成果的阶段性总结与展示,更是学院为沟通教学与社会、学院与公众的交流平台。例如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展示场所即艺术展厅来提供场地支持,广邀文化艺术界知名艺术家前来观看指导,更欢迎企业来进行参观和考察,为“千里马”提供一个能很好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和平台。相对于美术院校对于毕业设计的热情和重视,大多数综合院校对于艺术设计毕业展就显得有些应付和马虎,对毕业设计展示的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不够,对外推广的力度不强,展示的形式不够丰富。

二、综合性高校中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运用

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是一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是着眼于设计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强调素质综合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创造性与适应性相统一的现代教育。在学习好艺术设计专业课的基础上,做好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有效而重要的方式。因此,我们要立足于实际,不断地进行教学探索,适时调整毕业设计的形式和思路,为学生搭建好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

1.建立严格规范的毕业设计管理制度

艺术类毕业设计实践环节在各高校教学大纲中有系列的时间安排,一般分为前期考查部分、中期创意与制作部分和后期作品展示三个部分。毕业设计在设计制作方式上比较灵活,故在教师的安排与毕业设计管理方面有着相应灵活自由的方式,但仍需要建立规范的毕业设计管理制度,让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能按要求顺利完成毕业设计。这就需要学校职能部门及教师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学校应成立专门的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管理部门,完善毕业设计各环节的工作规范和要求,加强协调、沟通和监督,从制度上保证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要求每个指导教师能认真负责地完成每一阶段的辅导工作、监督工作及检查工作,每周定时集中汇报毕业设计总体情况,同时严格把关毕业设计在前期筹备、中期创意与制作、后期完成及展示方面三个大的阶段以保证毕业设计的总体效果。

2.调整毕业设计时间,制定符合自身的个人时间计划

合理调整毕业设计时间提前进入角色,可以考虑将毕业设计的时间由大四下学期适度地向前移一个学期。由于一般综合性院校艺术设计专业都是在大一第二学期至大二第一学期期间开始正式学习本专业的专业课程的,所以学生学习到大三第二学期时已经对所有的专业课程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这样就更容易确定出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领域,进而直接与自己的专业教师进行沟通和协商,确定毕业设计方向和研究内容,提前一学期按照选题和教师要求,对毕业设计开始准备,开拓思路,提高专业研究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可见,提前进入毕业设计,可以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培养兴趣,去调研、学习、规划、设计、撰写论文。同时,教师也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根据学生设计的进展,因材施教,适当调整设计的难度和深度,使最终的毕业设计能达到一定的专业高度。

3.毕业设计选题的市场化和实案化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开端,好的选题可以使自己的毕业设计鹤立鸡群。因此,毕业设计选题应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市场化和实案化。所谓实案化,就是选题要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应结合市场实际需要去解决问题,这样的毕业设计才不会空洞无物。在实案化的毕业设计中,要求学生要有开放的思维和眼光吸纳当今所有设计领域的精华。由于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受教育个体的完善和发展,因此我们要积极鼓励艺术专业中自由开放的探索,同时要求学生立足现实的土壤,做到艺术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及给社会创造价值。

4.毕业设计主题的探索联盟化

综合性院校应紧密结合文化大发展的好形势,推动毕业设计联盟。首先,综合性院校可以利用自身广阔的资源优势,联合该省市所有设计院校资源实行毕业设计联盟,共同探讨毕业设计主题及表现,打造一个更好的提升平台,形成良好的交流互动机制,营造更加浓郁的毕业设计氛围,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诚恳态度,以取长补短兼收并蓄的融通精神,更多地吸取营养以提高本学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的知名度,从而共同推动艺术毕业创作。另外,艺术设计专业应依托综合性高校中多学科资源优势,推进相关专业的携手发展。

5.毕业设计展示的专业化和开放化

篇3

一、自主发展教学的“核心”是“自主”

吴冠中先生说,“艺术教育本是特殊教育”,每个学生的艺术感觉和体验都不是一模一样的,也是他人无法替代的。因而,美术教育活动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自主发展教学的核心是“自主”,即,学生在教师有计划的指导下,清醒地掌握自己的发展过程,通过积极主动的自主设计、自主尝试、自主感悟、自主反思、自主质疑、自主监控评价、自主拓展等实践活动,实现高效的自我发展。自主发展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自身的发展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身力量去认识世界,并与世界和谐相处。

既然自主发展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发展,那么,学生就是自主发展的主人,学生必须清醒自觉地掌握自己的发展过程,在为什么学――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应该怎样学――学得怎么样――怎么学的――怎样学会更好的不同学习阶段中,不断自觉地优化自己的发展策略,使其主体作用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二、自主发展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美术自主发展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教师有效的引导,就谈不上学生的主体地位。美术自主发展不是学生单方面的学习状态,而是教学双方在全新的观念指导下高度协调统一的新型组合。教师即是导师,其任务是研究寻找符合自主发展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当好主人,而不是代替学生当主人。评价美术自主发展的效果,既要看学生的学习是否积极主动、清醒自觉、科学高效,也要看教师指导是否及时、得力、得法。

教师要从学生的主体发展需要出发,指导学生确定美术自主发展的起点和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导作用,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同时,注意坚持客观分析、主动适应、积极引导、促进转化等原则,指导学生要到位。教师要站准位置、扮好角色,做到“守位、及时补位、不越位”,合理把握引导的“度”。

三、自主发展教学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

美术专业自主发展教学不同于一般的自主学习,它不仅包括自主学习的一般要义,还包括学生人文素质的积累、积极健康人格的建构等方面。自主发展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自主的意识、能力与习惯,这种意识、能力与习惯的最高体现,便是独立思考判断、自主规划选择、敢于创新又善于创新的个性品质和独创精神。所以,教师要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结合美学、文学、音乐、社会科学等,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全面的、高品位的文化素养,并适当调整教学思路,让学生学习尝试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学会运用多种绘画工具和绘图技巧,以适应市场对美术专业人才的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感知外界的新要求、新思想、新观点,对于美术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

四、自主发展教学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

学生的美术自主发展是通过一系列的自主美术实践实现的。教师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中职美术专业的人才培养,重要的并非是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学生是否已经自主地学到了获得知识的方法,提高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应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激发动机,形成美术需要,产生内驱力,使学生越学越愿学;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积累、提炼、升华认识,形成美术自主意识、能力与良好习惯,使学生越学越会学;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锤炼悟性,培养反思功力和监控调整的能力,使学生越学越聪明,越富有灵性和独创精神。

实施自主发展教学,主要教学环节要落实。自主设计、自主尝试、自主感悟、自主反思、自主质疑、自主监控评价、自主拓展是自主发展模式的主要环节。教学中要注意四个问题:其一,解放思想,相信学生在美术上的发展潜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实践;其二,在大胆放手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实际,把握“最近发展区”,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自主发展;其三,要处理好教学进度和能力发展的关系,在保证质的前提下加大训练量,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自主实践;其四,弄清每个环节的任务、要求,准确把握时机,灵活选择各个环节的操作形式和方法,从实际出发,完善教学实践。

五、美术专业自主发展教学实践范例

以下是笔者指导2008届美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实践步骤,以此来透视自主发展教学的实施过程。

目的:通过毕业设计实践,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美术设计基础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并能结合社会生活需要,进行应用设计与制作,促进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应用的融会贯通。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劳动教育,培养其职业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就业需要。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应用所学设计专业知识技能,结合社会调查反馈,选择一项设计类项进行设计与制作实践。

毕业设计类项包括: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包装装潢设计、室内装饰设计、陶艺等。

制作的手段:电脑美术设计或手工制作。

时间:八周

实施的步骤

第一周:学习艺术设计概论、优秀设计作品欣赏,进行社会调查,了解设计市场需要,自主选择毕业设计制作方向。(浅析:教师导趣,学生明确为什么要搞这项设计)

第二周:学生根据综合调查反馈情况,根据自我发展与市场实际,选定设计项目。教师根据学生选项,引导学生查阅学习相关设计资料,学生完成设计初稿。(浅析:教师导向,学生明确设计什么,应设计到什么程度)

第三周:师生反复讨论论证,完成设计定稿,进行设计与制作。(浅析:教师导法,学生明确怎样进行设计与学习)

第四周至第六周:学生进行自主毕业设计制作,教师在设计辅导中,不断引导学生完善设计意念与制作。(浅析:教师导控,学生明确设计得怎么样)

第七周:整理调整,完成毕业设计与制作。(浅析:教师导思,学生明确怎么设计的,怎样设计会更好)

第八周:展示毕业设计实践(实习)成果,举行汇报展览。(浅析:教师导境,学生通过观摩,反思拓宽发展)

篇4

关键词 毕业设计 多元化 改革

毕业设计是人才培养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旨在考核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查阅文献、整理数据、判断推理等科研能力,而且进一步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和学习作风。因此,一份高质量毕业论文的撰写,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总结全部的科研实习经验并经导师的反复建议及修改。本科生通过一次高质量的毕业设计的过程,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但是,近年来根据各教务部门反馈的检查结果,论文指导教师及从事毕业设计的学生反馈意见显示,当前毕业论文的确存在许多问题。

一、当前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师生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

当前,有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甚至也有不少教师都认为,毕业设计只是一种形式,只要应付一下就可以,没有必要在上面投入过多的精力,由此导致学生在毕业设计选题过程中很少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专挑他们认为简单、好做的题目。

(二)毕业设计的时间不太合理

目前,学校把毕业设计安排在第七、八学期,这段时间除了一些必修课之外,正是学生准备研究生考试,毕业前找工作的关键时期,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还要备战专业八级,大部分学生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投入毕业设计工作中。

(三)毕业设计质量监控的力度不够

当前的毕业答辩流于形式已成为普遍现象,绝大多数答辩都能通过。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学生认为只要把毕业论文写完就可以通过了。而如今网络资源又十分丰富,查找与所选论文题目相关的论文材料是不需要费多大功夫的事情了。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东拼西凑,根本没有心思动手实践或者分析调查,论文中的数据或结论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得来的,连分析实验数据的基本技能都没有,更不用说让他们去创新或者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二、多元化本科毕业设计模式

(一)优化毕业论文的选题机制与策略

选题决定了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是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先决条件,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根据多元化毕业设计的模式,毕业论文选题的来源主要有:①导师科研课题;②社会调研;③毕业实习或实践;④实际工作取得的成果;⑤导师指导过的竞赛;⑥自拟等。例如:a.对于导师科研课题,项目的科研论文由小组成员共同撰写,每人只负责自己所作工作的科研报告,由组长来整体规划论文结构,协调各章节论文的内容。这样,每一位本科毕业生只需对自己所作章节做到精益求精即可。b.对于竞赛取得的成果、参加科研训练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取得的成果、在报刊杂志发表的优秀文章和带有学术性的实践、实结报告等等,凡学生作为惟一或第一作者在公开出版的报刊上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专业论文;在学校认定的专业刊物上独立发表美术或设计作品,或在国家级、省级美术作品展览中参展;学生以科研作品形式参加国家、省级各类学科竞赛获奖,获准立项的国家级及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以及学生以第一授权人获得专利的科研作品等都可以替代学生的毕业论文。c.与就业相结合选题,对于那些已经与用人单位签订了毕业后就职合同的学生,学校采取校内外双导师制,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二)完善本科毕业论文的评价保障体系

首先,要制定严格评价标准。毕业论文改革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同时,改革要考虑到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爱好、不同能力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除对传统形式的毕业论文制定规范要求和评价标准外,对各种形式的毕业论文制定规范要求和评价标准。但是无论形式如何变化,评判标准必须严格执行。其次,提高指导教师的责任感。在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组织管理是保证。指导教师要按要求认真负责地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严格把关,坚决杜绝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技能。另外,还要科学规范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程序。论文的答辩和成绩评定是毕业论文的最后一环,是对学生毕业论文工作的整体评价和全面检查的重要手段。

(三)进一步改善毕业论文的教学基本条件

为满足毕业论文工作,需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不断改善毕业论文教学基本条件,从而打破学校现有的教学模式,合力整合教育教学内容,从而使各学科的相关性和连续性得到刚好的体现与融合,更好的为各教师提供教学条件。另外,学校应加大各实验室的建设力度,从而改善学科实验条件。制定相关管理文件,调整原有资源的布局,使教学实验室的管理与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优化。在此基础上,学校要努力做好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开放工作,从而加强学生的科研技能训练。

(四)加强教学环节的体制改革

将毕业论文环节延伸到教学实践中去,尽管就业、考研、毕业实习等诸多客观因素影响着毕业论文的质量,但只要能够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加强教学环节的体制改革,将毕业设计环节渗透到各专业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就能够使学生在兼顾考研、就业、毕业实习的同时仍然有充足的时间和能力去完成较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三、结论

多元化本科毕业设计模式旨在提倡“因材施教、注重实效、突出创新”的原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层次、灵活多样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及与其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同时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而为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马丽莹,李丽娜.毕业论文环节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石家庄:价值工程,2009(02)

篇5

关键词:环境设计;毕业设计;环境设计专业

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是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可以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练习,从而使几年来的学习得以很好的总结和提高。应用型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摇篮,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应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情况,抓好毕业设计的教学环节,对提高教学质量极为重要。

一、毕业设计现状

目前,应用型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课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制图规范度不够,影响毕业设计的进度。应用型院校中的毕业设计是对多年学习成果的展现与总结,但在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中,图纸规范度方面的错误严重。由于不按制图标准绘制图纸,导致频频出现低级性错误。如:尺寸标注间距、数字的大小、图名的位置与比例的注明、家具陈设的比例关系、图纸之间不规范、不统一和线型混乱等。这些基本的制图规范是大二学期的专业基础课,在学生的毕业设计中应予以重视。第二,题材单一,新颖度、个性化不足。多数学生在做毕业设计选题时,由于实践经验少、选题时考虑不足,题材较为单一。如:家居空间、别墅空间等,在风格上也多以现代风格为主。所以,大部分设计作品缺乏亮点,作品形式不突出。第三,过于注重效果图美观,忽略实践应用性。在学生毕业设计选题时,多数学生事先拟定题目,虚拟出空间进行设计,以想象为主,而开始的想象过于单一,不容易进行发散性思维,或停留在初始的想法中,不能够上升设计思维。在设计时,作品中就会出现图纸内容与实际不符的情况,缺乏实践指导意义。第四,理论知识应用不够,设计作品缺乏主题。在设计作品中,设计内容经不起推敲,学生只注重电脑效果图的美感,而忽视了设计理念对作品的主题性。内在的设计脉络、主题思想是支撑设计作品的框架,也是设计作品的灵魂。第五,设计作品手绘表现力较弱,构图中的视角选择不好。手绘作品的表现是展现设计师设计能力、设计内涵的重要形式,是方案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应用型院校的学生美术基础相对薄弱,手绘水平有待提高。第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能按时完成指导教师布置的工作计划。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过程中,大部分同学开始在公司实习或已在公司兼职,可进行毕业设计创作的时间相对较少,从而不能使学生完成指导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同时也减少了与指导教师的沟通,导致毕业设计作品进展缓慢,也使毕业设计的作品质量不高。第七,设计作品知识片单一,整体规划能力不足。大多数学生作品的实际内容多集中在面积较小的室内空间,而忽略了室内空间所处的周边环境以及自身的景观空间设计,导致整体规划能力不足,不利于有效体现毕业设计的整体能力。第八,毕业设计作品抄袭现象突出,过多。由于网络资源的设计内容丰富,致使有些同学在进行毕业设计时,抄袭网络上的设计效果图,作品原创性不足。更有甚者,直接找人完成毕业设计。

二、毕业设计改革的建议

篇6

关键词: 动画行业 动画教育 毕业设计

动画是一门综合艺术,它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近年来不断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我国各大高等院校也纷纷开设了动画专业,仅截至2007年10月,国内就有450多所高校、1200所院校开设了动画相关专业。

那么经过了这几年的探索,效果又如何?笔者在动画公司从业5年,从一个对动画一无所知的学徒成长为部门主管,是社会这个大学堂锻炼了笔者。本着回报社会的精神,笔者于09年底进入学校任教,学校方面也非常重视笔者在动画公司的从业经验,让笔者承担了本校第一届三维动画班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学生的毕业设计是检验他们几年来学习成果的,笔者在这里希望借助此次设计来探讨我国动画教育的成果,并提出个人意见和建议。

毕业设计,是对大学生几年学习生活的综合性实践检验,目的是考验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从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次笔者所负责的毕业设计是制作一部三维动画短片。从设计结果来看,本次设计主要暴露了三个问题:时间不够、能力不足,以及由以上两条所最终导致的进度失控。

首先分别阐述下这三大问题:

1.时间不够。本次毕业设计的构想是制作一部3―5分钟的短片,这样的一个项目,放到国内的动画公司(这里以一个10人左右的小团队为例)来做,初步估算制作包括:建模(分角色和场景,两个角色各需两天,场景和道具2天)、贴图(每个角色1天,场景道具3天)、绑定(每个角色需要3―4天)、动作(国产动画的平均水平是每人每天制作6秒)、灯光(每天10个镜头左右)和渲染(视场景大小和机器情况而定,本片的长度和精度预估一周)、后期(3天)。考虑到其中部分环节可以互相穿插,所花时间估计在1个月。而且这还不包括最重要,也是最难预估时间的部分:前期剧本和人物设计(这一工作时间,长的像是《阿凡达》准备了14年;短的像是很多国内那些几乎没人看的烂片,导演一拍脑袋,瞬间就能决定)。也就是说,一个成熟的、分工明确的10人团队大致需要1个月才能完成的这样的一部短片制作,学校方面的安排是:30多学生(人不少,但是30个学生和10个熟练工的差异,一目了然)和7周的教学时间(每周18课时,折合3周半)。因此,时间的不足显而易见。

2.学生能力不足。可能是笔者在公司的时间较久,看惯了高质量的商业作品和专业的团队。这次毕业设计笔者最大的印象就是:从头到尾,每一个环节学生都透露出专业素养的不足。因为基础不够扎实,他们只会做平时练顺手的那些东西;出于缺乏实践经验,他们不会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懂得如何去解决实践中不时出现的各种问题,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才是毕业设计真正的目的。

3.由以上两点导致进度失控也就顺理成章,因此,最终的毕业设计实际是用了2个月的时间,而即使如此,依然有很多地方没有完善,留下诸多遗憾。

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1.关于时间的安排。学校为什么安排7周。一个小问题,但折射的是我国动画教育,甚至是动画行业的一个现状:外行指导内行。这一点在三维动画专业方面尤为突出。一方面,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三维动画专业在国内还比较新鲜,因此其制定过程缺乏专业的意见,最后订立的依据是其他系、其他专业的经验,而现在来看,这一经验显然是不适合的;另一方面,制作三维动画会需要特别长的时间,对于这一点,就算制定者明白,但顾虑到领导未必能真正体会和理解,因此就报了这么个容易让领导签字的时间长度。确切地说,还有更多的问题,像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的方法的制定等,很多时候会因为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内行人干外行事情”,这种现象在全国,特别是动画专业比比皆是。

2.关于学生能力不足。学生心态浮躁,多数动画专业的学生选择本专业仅仅是出于“喜欢看动画片”、以为动画专业“好玩”这一肤浅的理解。现实极大的落差导致他们始终无法端正学习态度,对新的技术只有三分钟的热度,几年下来,什么都学了,但什么都没学会。在做毕业设计前,他们目空一切,好高骛远,一旦开始动手,基础不扎实的问题立刻暴露无遗。这一方面有教师的责任,因为师资力量缺少,特别是缺乏有动画实践经验的老师,我国多数动漫教师是从美术专业转行而来,他们虽然有着较高的美术素养,但是动画不是画画,美术功底好只能说你个子比较高,而个子高和会打篮球又是两码事,因此坦率地说,很多老师对本专业并不真正精通,所以学生的水平就要打个折扣;另一方面,学生压力不够,学习氛围不足,学习上缺乏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本身基础就不好,又不会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即使到了公司,也无法生存。

3.关于进度失控。坦率地说,这里有笔者的责任,在本身进度很赶的情况下,笔者为了加快进度,不仅仅是指导,而是参与了短片的具体制作,这让学生对笔者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感,甚至很多东西是由笔者自己完成的,而笔者做得越多,学生就越懒得动手。虽然初衷是想给学生做示范,但是结局变成了“学生的作业老师在做”。而学生毕竟是毕业设计的主体,主体越做越懒,进度就越来越慢,而进度越慢,笔者就不由自主地越做越多,因此进入了恶性循环。如果说是上课,学生跟着老师做,这样是可以的。但作为毕业设计,作为指导老师,笔者过多的参与,应该说是失职的行为。而这样的情况不仅出现在笔者身上,笔者打听过其他院校动漫老师的指导情况,基本都一样:要么你坚持让学生自己做,结果做出来的东西都没法看;要么你替学生做,质量是上去了,但学生没得到锻炼,同样是教育的失败。如何提高教学技能,这是包括笔者在内的教师们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最后,笔者提出如下建议:首先,如同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信任,学校领导也要给予教师更多的信任和自由度,以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在检查教师工作的时候,与其检查点名册等流于形式的教学包,还不如检查学生的作业质量,毕竟学生是拿着自己的作品去找工作,而不是拿教师的教学包去找工作,而教育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是让学生学到技能,找到工作;其次,教师提高自身的修养,坚持下厂锻炼,要落实到位,而不是流于形式,要有针对性,特别是要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践中去;最后,笔者建议,改变传统教学思路,让刚进学校的新生先做一次毕业设计再上专业课。先花几周的时间,教师手把手带他们做一遍,不看成果,关键在过程,前提是他们一定要亲身参与,通过亲自体会到动画制作的苦与乐,学生才能知道自己还缺少什么,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专业知识就有很强的针对性。比如在毕业设计前,笔者课余曾经和学生探讨过摄影课的问题,学生普遍的观点就是:“学了这个不知道干嘛用”,而当他们做毕业设计时真正接触到了构图、灯光的光影技巧后,才深刻感觉到摄影课的意义。因此,笔者“毕业设计―专业课―毕业设计”的教学模式的建议,意义不在于让学生做多少,而是让他们先体会一次,自己体会了才知道,自己的体会最有说服力。从教学上讲这也符合的螺旋式上升原则。

虽然毕业设计完成了,但是给笔者带来的思考才刚刚开始,笔者只做了一年多的教师,在教育这一行还是个新手,可能更多的还是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问题,但笔者希望能够发挥自身企业的从业优势,建立起企业和校园之间的桥梁,把企业的理念带到学校,把学校教学的困惑反馈到企业。笔者相信,如果大家一起努力,一定能把我国的动画教育事业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谭顶良.高等教育心理学.河南大学出版社.

篇7

公共艺术有未来吗?有的,但前提是,人们能普遍认识到艺术对克服社会生活异化现象的积极作用。中国的公共艺术有未来吗?有的,但前提是,我们必须培养出具有世界眼光的艺术设计师。然而这都是不容易的事情。毕竟,面向未来与埋头当下有着头颈部姿势的不同,而精神超越和现实沉醉更难作到切换自如。因而,当今关于公共艺术的各种争论,根源大多在于此。

好在有大学,更确切地说,好在有大学的理念。尽管今天的大学,在种种生存挑战压力下对内对外似乎不再有从容,但这只是现实中大学不幸的一面,而非大学理念的不幸。大学的理念,就是要拓展人类精神的维度,提升人类生活的境界,构筑理想以矫正和引导现实。温总理勉励大学生仰望星空是有着深刻道理的。那么,公共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在今天,是开设有这个专业的大学应具有的优势和必须担负的责任。

让中国的公共艺术面向未来,这是江南大学(原无锡轻工业大学)设计学院的一个真切而朴实的愿望。学院公共艺术系的全体教师,用优秀作品贡献公众,以高尚人格熏陶学子,以世界眼光要求学子。教师们获得了包括全国美展银、铜奖等各种奖项在内的许多荣誉,也培养了一小批又一小批具有创新理念和团队精神的公共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篇8

一、毕业设计流程的实施

(一)前期学习、调研

本次毕业设计流程是在借鉴国内主流院校广告专业的优秀经验,并对学院2010级——2013级广告专业全体学生展开问卷调查之后,进行设计实施的。他山之石的參考可以帮助确立毕业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框架,然而具体流程的设计和实施必须依据广告专业在本地的发展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构建。2014年3月教研室对全体广告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毕业设计的态度、要求及实施毕业设计的可能性,此次调查发放问卷294份,回收287份,有效率97%,极为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对广告学毕业设计的预期和诉求,为本次毕业设计的实施提供了准确数据和落实基础,保证了毕业设计流程的科学、缜密和实效。

(二)构建毕业设计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是区分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的分山岭,它决定了学生毕业创作的方向、努力程度及毕业考核的收效,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毕业设计的成败。综览国内主流高校广告专业毕业设计的评价指标不尽相同,可见,毕业设计评价体系并不像毕业论文评价体系一样,可以“一刀切”,各院校大致用一个标准。毕业设计评价体系的不统一是由广告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所决定的,因毕业设计需与当地的广告市场结合,所以各地广告市场发展的不同水平,就导致了各院校的广告学毕业设计评价体系必须“因地制宜”。我院因所处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结合学生实操的可行性,逐步构建了一套符合自身实际的评价体系。

首先是选题。要求所有毕业选题必须来自真实需求,可自行联系广告公司、企事业单位,也可选择学院公布的选题及当年“大广赛”和“学院奖”的参赛命题;其次是作品构成。毕业设计主要是为培养具有广告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而开展,因此作品构成也是根据业界的广告设计流程而设置,包括策划案、广告作品、研究报告、工作日志和现场答辩等五部分。策划案与广告作品是整个毕业设计的“重头戏”,二者占比相同均为30%;研究报告是表达创作者未尽之意的空间,以毕业创作为主线,谈谈创作过程及其中的感悟、收获和心得,是策划案的延伸。工作日志是对整个创作过程的质量监控,分为小组日志和个人日志,据此可以判断毕业设计进程的科学合理性,了解成员的任务分工。现场答辩则是整个毕业作品最终提交的环节,要求对策划案思路作准确、清晰描述,并呈现作品,回答评审教师提问。

毕业设计的评价体系亦从论文的学术评价转为作品创意、艺术呈现、语言表达、调研方法、活动执行等业务标准。整个答辩过程与广告市场的提案竞标基本接轨,充满实战色彩。

二、现有毕业设计流程的局限

现有毕业设计流程的合理性必须由毕业生给出真实的评价,方可成为流程设计者的参考依据。毕业设计答辩当天,评审教师从51名毕业生中按顺序每组抽一名答辩人,与他们进行座谈,了解毕业生在作品创作中的体会、收获及建议。本次毕业设计答辩,从毕业设计选题、作品形式、作品指导、评价体系、答辩等诸多环节及最后结果和学生反馈来看,收效甚佳。毕业生在其中收获了实践经验、作品和可贵的经历,低年级学生通过答辩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不足和未来的努力方向,可有效地将专业学习调整至实践性的方向。然而,本次毕业设计系首次实施,在流程设置等方面亦暴露出不足和局限。

(一)毕业设计创作时间短

此次毕业设计依据传统毕业论文的流程,在大四第一学期期中进行开题答辩,预留一个半学期的时间进行作品创作,然而,毕业设计作品的工作量远远大于毕业论文,加之学生在大四第二学期还需进行毕业实习,实际留给毕业设计的时间非常紧张,无形中增加了毕业设计的创作难度。

(二)毕业设计的整体工作量偏大

按照毕业设计评分标准,毕业作品需准备策划案、作品、研究报告、小组工作日志、个人工作日志和答辩PPT等五个部分,合计平均字数在16000字左右,加之各类广告作品至少在三幅以上,整体工作量远远大于毕业论文平均字数7000字的工作量,这样可能导致学生在策划案和作品的专注度和创作精力会被分散。

(三)作品选题不够多元

此次毕业设计要求必须为真实选题,必须来自广告业界的实际需求,然而囿于学校所处地域经济发展水平,作品选题从产品类型、层次到地域,都有较大的局限性。选题主要来自大广赛和学院奖的参赛产品,本地产品只有莫高、娃哈哈等不多的几家企业,本地广告公司的真实项目几乎没有,作品还是以商业推广为主,选题范围和类型的偏狭不利于学生创作与业界实践的对接。

(四)作品形式的“示人欲”不够

此次毕业设计的作品形式几乎囊括了业界现有的各种广告形态,如平面广告、视频广告、广播广告、CI系统等,包括最新的场景应用毕业生都有尝试,作品形式表现出多元与丰富。美中不足的是,作品中视频作品、音频作品占比较低,平面作品数量虽多,但作品的“示人欲”显露不充分,即现场调动各类元素表现作品创意的愿望不足。毕业设计中有一些作品的创意和表现都不错,但在现场的展示和呈现未能充分表达作品原有的创意。“示人欲”其实是广告本身应有的题中之义,平时的课堂教学更多强调创意,对此涉及不多,业界实践的广告提案环节才会有所接触。此次毕业设计答辩即为学生提供了类似机会与平台,只有带着强烈的“示人欲”,才有可能把作品更好地呈现出来。

(五)答辩环节有待与业界融合

广告学实施毕业设计的目的之一,是更好地表现广告专业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学科特点,把课堂教学与业务实践结合起来。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把业界的专业人士请到课堂来,请到答辩现场来,让他们直接参与作品答辩,使学生真正理解业界的实际需求,使他们的作品创作与学习有更好的实践性。此次毕业设计属首次尝试,来自本地的作品选题不多,加之对作品水平无法预估,因此未能请业界专业人士参与此次答辩。

三、关于毕业设计的优化建议

针对此次毕业生关于作品创作的反馈,及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状况,拟对下届及今后的毕业设计提出进一步优化的思路。

(一)调整毕业设计的时间进程

根据此次毕业设计创作的总体工作量和流程,需对下届毕业设计的时间流程进行总体调整。首先,需将毕业设计的开题时间提前至大三第二学期期中前后,这样可给毕业生留下较充裕的创作准备期。其次,需将答辩时间由原来的一天延长至两天。毕业设计的作品构成丰富而多元,且很多作品的展示环节需较长时间,根据此次答辩的经验,一天的答辩时间不能充分展示学生作品的完整细节,答辩时间显得仓促而紧张。今后的毕业设计答辩可考虑在两天完成,第一天充分展示作品,第二天演示答辩PPT并回答评审教师提问。

(二)适当压缩毕业设计的总体工作量

根据此次毕业设计的评分标准,毕业设计作品由五部分构成:策划案(30%)、作品(30%)、研究报告(20%)、工作日志(10%)、答辩(10%),上述内容的纯文字工作量平均为16000字上下,再加之作品创意与技术表现,总体工作量相当于论文的两三倍不止。为使学生更好地在毕业设计考核中发挥其专业特长,保证毕业设计答辩的专业性,合理设置毕业设计工作量,可考虑在今后的毕业设计中将现有的小组工作日志和个人工作日志合二为一,只需提交小组工作日志,让评审教师了解小组成员的分工和任务进度,为作品的原创性提供评审依据即可。

(三)多元开发选题,拓深毕业设计的实践性

今后毕业设计的选题可在历次毕业选题的基础上更新、优化、积累,逐步形成毕业设计选题库。选题库中一部分内容可更新为当年的大广赛和学院奖参赛产品,另一部分选题可由学院联系当地主流的广告公司、知名企事业单位及公益组织。尤其是后者的工作,需要与各级机构、组织与公司形成长期合作机制,让它们深度参与毕业设计答辩,并有可能进入课堂教学。一方面,这些公司与机构可为毕业设计提供选题,加强毕业设计的现实性、操作性;另一方面,选题单位的专业人士可成为毕业设计答辩现场的评审教师,使学生的毕业创作与实践结合更密切,并由此可形成双方更紧密的深度互动与合作。

(四)毕业设计作品展与毕业设计答辩的相互补充

广告学毕业设计的一大特色在于,它用多种形式的广告作品表现其广告策略和创意以达到引人注意的效果,实现其毕业设计的目的,因此,广告作品的呈现效果是评价其毕业设计的重要指标。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广告作品的“示人欲”,引导他们在作品中更多更好地表现“创意”,提升作品表现力,拟在今后的毕业设计答辩前,先进行毕业作品展,然后答辩。此种先展后答辩的安排,可让学生作品充分展示在各专业师生面前,使学生充分体会作品呈现效果的重要性,亦使他们更重视毕业设计的创作。同时,毕业作品展本身就是对学生作品的全方位检验,校内其他学生对作品的关注度、评价与反馈就是对毕业生作品综合评价的外在指标,既展示了毕业创作成果,也可与答辩相互补充形成更全面的评审参考。

参考文献

[1]张红,易崇英.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新余高专学报,2009.

[2]杨同庆,许敏玉.广告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研究[J].广告人,2009.

[3]盧金婷.基于就业需要的实战型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研究[J].科教导刊,2013.

[4]马文镰.浅议广告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2.

篇9

一、高职动漫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

我院高职学生在大二下学期课程结束、大三上学期开学,开始进入了毕业设计选题阶段。由院校教师和企业教师给出毕业设计主题,学生按照个人意愿,自主选择三个毕业设计主题,最终由专业主任审核学生志愿后,综合考虑,确定学生的选题。但是实际上,在本专业选题的灵活性较大,大部分老师给出了一个大的方向。选题的灵活性,给了学生发挥的空间,但是在大二下学期,学生很难快速投入到真正的毕业设计开题工作。大部分学生仍然处于思路不清、混沌状态。选题之后的毕业设计实用性不强,投入时间不够,对于后期毕业设计的制作造成了直接的影响。如何做到选题有针对性,有新意、有实用性,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在选题初期要把控好学生的选题,引导学生选题不宜太大、太难,尽量让毕业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和设计过程由学生独立完成,引导其思考完善,一直是我们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重点。如果遇到合适的大的设计项目,指导老师要适当地将其拆分成几个子项目,让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完成。毕业设计的团队性,在毕业设计全过程体现得更为充分。通常在选题开始阶段,团队很难达到共识。毕业设计的选题通常是教师给出选题,学生自由选定主题,之后开始进入认真创作阶段。这期间,碰到的团队困难,选题的方向不够明确,不断挑战团队的合作能力。对于动漫学生而言,需要制作短片的大多数以小组完成居多,如何让学生在同一部作品中发挥各自的优势,通力合作完成一部作品。团队毕业设计作品指导工作中,在选题的初期,指导老师就要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工作范畴和职责所在,以及对于整个项目的贡献度。

二、高职动漫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

毕业设计环节的指导工作面临的第一大难题就是时间管理,如何把控毕业作品设计环节的整个指导形式,对毕业设计指导老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指导形式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具体情况,确定采用的指导形式,如电话、E-Mail、面谈等等。在开题阶段,教师需要集中学生,讲解整个毕业设计的所有环节,指导学生撰写毕业开题报告和任务书。在此期间,根据主题的不同,需要让学生明确他们的具体选题环节,把控制作时间进度,做好时间管理初期的准备工作。之后,根据每个学生对于自己题目的理解,不断深化自己的主题。当完成了开题阶段的任务时,伴随着毕业论文设计的第一部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理论部分,学生也就跟着完成了。高职动漫专业学生的学习实践性较强,毕业设计是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对大学阶段的学习进行综合应用的重要阶段,更是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综合素质的一个好机会。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引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不定期地检查督促学生的进度,才能很好地跟进学生的创作阶段。如何避免形式化的指导形式?真正落实时间管理的方式,相信不仅仅从一张指导老师联系表中反映,从我们的指导过程中,看到的更多的是老师付出的辛苦远远超出指导表上那几次简单的时间地点的记录凭证。在课程之外,为学生的选题、制作、论文撰写指导工作,每一个环节的付出都是艰辛的努力。而学生很多时候未将指导老师联系表带在身上,或者到了最后学生才知道有这个表的存在,也不知道要写什么,这些也需要将每次的指导选题等反思记录在册。更多时候是进行网络指导,耗时耗力,却未见学生觉得这是你对他的指导。指导的随时发生性,无法简单地从指导老师联系表中看出。

三、高职动漫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综合性

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绝大多数由指导老师指定,或是在一定范围内选题。指导老师给定的题目往往是以前做过的或是以前指导过的题目,该选题没有特别之处,更多是一个范围的规定,希望学生对该题目的认真思考,按给定的毕业设计流程的思路进行。但是学生对于整个毕业设计的过程往往不能很好地去综合每一个阶段的需求,很多时候都是盲目片面地看到了毕业设计选题的冰山一角,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何将一个综合性的选题,不断地细化,不断地深化,需要指导老师更细化毕业设计的整个制作过程。

1.高职动漫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实用性。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很少能真正对有实用价值的项目进行分析与设计,大多数学生未走入真正的实习工作中进行深入地思考,往往只是把以前已有的系统再重复实现一遍,达不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如何让学生的选题落到实处,不只是流于形式上。需要在选题初期,把握学生选题的动向,是否真正地将选题的确定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结合?是否融入了真实的实用价值进行。在初期的选题确定阶段就需要指导老师很好地分配确定好他们的选题工作。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需要不断明确自己的选题目的性,不断根据选题的实用性,指导自己的毕业设计全过程。这样,在毕业答辩环节,才能够真正展示出有实用性的毕业设计成果。

2.高职动漫专业毕业设计的时间管理。

因为工作与毕业设计难以权衡的问题,实习内容与毕业设计往往没有关系,这样带来学生无法保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毕业设计。如何对于两者时间进行把控,原则上本专业教师采取的措施是在大三上半学期,学生没有进入真正全面的实习工作时,及时催促学生明确选题工作,进入毕业设计阶段。避免后期学生因为工作和毕业设计的正面冲突,后期毕业设计进入修改阶段,很多时候需要权衡时,教师要及时和学生保持联系,解决学生在工作和毕业设计中权衡的难点。另一种处理方式是学生根据工作的性质,及时调整课题方向,将实习工作和毕业作品制作相融合,真正制作出对于实习企业有价值的作品。

四、高职动漫专业毕业设计的全过程对策

毕业论文的东拼西凑,毕业设计作品的生搬硬套,毕业答辩过程的混乱无序。这三个环节,每个部分都是毕业设计必须经历的内容。但是在这三个环节中,学生要努力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步伐。

1.教师软实力支持毕业设计全过程环节。

毕业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的一项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高职院校的学生文笔普遍偏差,对于自己制作的作品多半很难说出自己作品的精华,通常将他人的经验放大,而将自己做的亮点忽略。教师需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亮点,在鼓励的基础上,再提出修改意见,强化他们的自信心,强调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尤其是人文教育的加强。在毕业设计规范化过程实施中,教师调动学生参与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全身心投入,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通过毕业设计作品的指导:反思我院高职课程的设置不足之处,充实新一届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增强美术学知识和相关人文知识教育,将技术训练与审美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特别在操作性课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某种视觉媒介,有效地传达艺术感觉和思想,提高他们艺术修养的知觉能力。基础能力的培养环节,在毕业答辩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更多的是告诉学生如何去做,少了反思环节,学生不懂得自我学习提高,在当今倡导终身学习的社会环境发展下,不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成长,在大学的最后一课中,我们要尽量弥补这种缺憾,为学生未来发展铺路。

2.教师硬实力支持毕业论文设计实施环节。

需要完善毕业论文格式的规范讲解阶段,毕业设计的选题确定阶段,对于后期的毕业设计答辩环节,需要进行后期的网络指导,以前期指导工作为重点,后期指导为辅助,更好地完善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

3.教师综合实力支持毕业设计答辩环节。

篇10

[关键词]工业设计工程;研究生培养;改革;实践

近年来,贵州省工业设计工程专业在国家专业学位教育教学改革及本省“大数据”“工业强省计划”等相关有利政策背景下,得以快速发展。贵州省经济社会工业化、信息化的迅速推进,迫切需要大量工业设计工程类相关专业的卓越人才以满足工业化社会发展的需求。但由于地域及历史原因,贵州本地工业设计相对东南沿海省份仍比较薄弱,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机制仍不够完善,导致工业设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难以适应和满足区域经济社会的需求,工业设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贵州师范大学作为本省唯一的工业设计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在及时把握国家、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及本省推进工业化、信息化进程的有利契机下,结合本省民族民间特色工艺文化资源,对工业设计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实践,以培养更具特色、更加符合区域人才需求的高层次卓越人才。

一、根据区域经济社会情况,准确定位工

业设计工程卓越人才培养目标工业设计工程是研究产品美学设计、造型设计、功能性设计、结构设计、可靠性设计、生产工艺设计、生产系统集成设计等工程技术领域的实用性专业,是设计艺术类专业与工程相关专业相结合的新型专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根据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及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等文件精神,在把握工业设计工程专业的特点、瞄准学科前沿的同时,密切关注本省信息化、工业化导向政策,及时分析我省工业设计工程研究生教育教学现状,并总结前几届培养经验,结合贵州本地少数民族民间艺术文化资源,对工业设计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卓越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合理定位,制订出切合本专业领域的特色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总体定位为既具备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底蕴和艺术设计创新能力,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操能力和坚实的工程技术的研究生卓越人才。培养具备民族民间工艺美学、材料工艺学、设计美学、现代工业设计知识理念及工程学科领域的宽阔视野和学科前沿知识;具备民族民间工艺挖掘与设计重组传承、适应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创业的能力;具备民族民间工艺再设计能力,胜任民族旅游产品设计造型与色彩、形式与外观、功能与结构、外形与工艺、产品与环境、人机关系等方面的协同设计工作,可在全省乃至全国专业设计部门、科研院所从事旅游产品设计、工业产品创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民族生态环境艺术设计以及工业设计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卓越专业人才。

二、采取“三段式”模块化教学模式,加大实践课程比重

一是采取“三段式”模块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三段式”模块化教学模式即“设计基础”“专业设计”“专题设计实践”等三部分模块为主的教学方式。三部分知识深度逐层递进,紧密承接。“三段式”模块教学课程设置既与本科学位课程紧密衔接,又围绕工业设计领域前沿展开,使工业设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层级性建设得以有效加强。在“设计基础”模块课程教学的基础上,采用导师工作室制、专题设计实践形式进行“专业设计”模块教学,并在原有培养方案基础上增设“旅游商品设计”专业课程及“贵州少数民族艺术理论与设计实践”“工业产品设计理论与旅游工艺产品设计实践”等设计实践专题,加强专业课程的研究深度,发掘研究生设计创新的潜能,使研究生将艺术与技术、人文与科技、民族工艺与传承创新等内容有效融合,夯实研究生的专业基础,增强研究生的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二是加大实践教学课程比重,充分利用本校硬件设施、本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西南工艺旅游商品资源,进行民族特色工业产品设计实践教学。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课程在融入贵州本地少数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知识的同时,注重专业技法、设计软件等实践技能的实训教学。卓越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时,加大实践教学课程的比重,专业必修、选修课程设置中,实践类课程与理论类课程比例为10∶1。实践类课程教学依托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蜡染•陶艺工坊综合美术实训中心、民族民间图像采集设计实验室、贵州民俗美术图像数据中心等各部门联合进行,充分注重民族民间工艺传承与设计创新;实行“工作室”制进行课程实践教学,突出在工作室中进行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为工业设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先后设立了设计工程专业实践工作室、设计专业教学工作室、技能实训工作室,为开展卓越研究生人才培养创造了有利硬件条件;并以设计公司提供的实践案例与国内外工业设计大赛项目为专题教学内容进行实践教学,积极鼓励研究生利用学校有利硬件资源及西南少数民族艺术资源,参加各类文创产品设计实践。

三、强化行业实习实践,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一是创新教学培养模式,开展校企(科研院所)联动培养卓越人才。根据工业设计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在培养模式上,从课程学习、实践训练、教师指导等方面构建“0.5+0.5+1.0”校企(科研院所)联动培养模式。第一学年采取0.5+0.5的模式进行教学,其中第一学期主要在校内学习相关“设计基础”“专业设计”等模块课程,使本硕知识的学习有效衔接,为卓越人才培养夯实专业基础;第二学期进行“专题设计实践”学习,研究生每周4天在校内进行“专题设计实践”学习,1天去实践基地,参与联合培养单位及其导师的项目设计实践学习,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共同指导设计实训,强化研究生的学科知识和科研训练,逐步掌握实践项目的申报、建设等相关内涵和流程。第二学年全部进入实践基地进行设计实践实训、毕业设计及学位论文撰写,针对市场调研方案设计、民族工艺产品研发、现代产品设计及工艺加工方法进行实践学习,并在实践中后期提交相关调研报告初稿、产品设计稿件、产品设计说明等材料,为学位论文积累信息与数据,并在校内外导师的联合指导下撰写硕士学位论文。二是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为卓越人才培养提供有利条件。为促进研究生的专业与职业有机结合,更加有效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通过与贵州省工艺美术研究所、贵州省旅游产品研发中心密切合作,在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进行合作科研的基础上,两个单位集中优势师资与硬软件资源,共同建立贵州省工业设计工程卓越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培养研究生卓越人才。双方从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制订、导师指导等方面做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革,并根据行业企业的职业分类和岗位特点,在把握工业设计工程专业与职业岗位关系的同时,不断完善卓越人才培养相关制度,促进研究生专业与职业有机结合,培养了一批具有民族工艺意识的产品创新设计高级专门人才,为西南地区民族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创新提供了有利人才资源。此外,为进一步加大工业设计工程专业研究生卓越人才培养力度,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还先后与贵州博睿广告设计公司等设计单位开展合作计划,为工业设计工程研究生卓越人才培养提供有利实习实践平台,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四、注重学位论文应用价值,“双导师”指导学位论文

根据工业设计工程专业实践性特点,要求工业设计工程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需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行业应用价值。学位授予与毕业要求由学位论文和毕业设计两部分构成。充分发挥“双导师制”联合培养的优势,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与毕业设计,对学位论文、毕业设计选题、开题、前期调研、资料查阅、设计制图、论文撰写、论文评阅及答辩等过程进行全方位指导。校内外导师重视毕业设计的指导,要求毕业设计选题、定位与构思、设计施工制图、设计作品等各内容与学位论文密切关联,并要求研究生将调研报告、研究报告、毕业设计方案说明、项目设计图等多种内容充实到学位论文之中,使学位论文更具应用价值。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及毕业设计过程中定期向校内外导师汇报目前实践设计成果、毕业设计进展情况,汇报内容作为学位论文、毕业设计等级评定的重要参考。结语贵州省工业设计工程研究生卓越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效果良好,通过一系列改革,工业设计工程学科定位更加清晰,研究生自身专业职业素养明显增强,不仅为贵州本地工业社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支持,也为贵州省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改革提供了新的模式。一是使工业设计工程专业领域定位更加清晰、学科特色更加明显。确立了以民族民间美术基础理论研究为依托,以工业设计实践研究为重点,以区域少数民族旅游产品设计研发为主攻方向,具浓郁西南区域民族特色的实用型特色学科。为培养民族民间工艺设计理论丰富、专业技能扎实、具有旅游产品研发设计实践经验的卓越设计人才提供稳固的学科基础。二是学生自身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明显提高。通过一系列课程与校企(科研院所)联动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工业设计工程研究生20余人。研究生自身专业素质得到很大提升,研究生科研意识、创新意识、实践技能明显增强,设计调研与定位、设计构思与表达、设计生产与推广等能力显著提高。研究生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提取、整合、设计、研发,利用设计美学、现代工业设计理念、现代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产品模数化处理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民族民间工艺与现代工业设计创新实践教学成果显著,研究生参加各类设计实践20余项,产生现代产品设计作品20余套,取得各类奖项及申报设计专利10余项,联合培养研究生就业率达100%。三是为贵州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模式。通过“卓越人才计划”的实施与改革,打破了单一式、封闭式的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卓越人才的新机制、新模式,使工业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与行业实际有效结合;人才培养紧贴西南区域社会现实和贵州实际,培养过程中以现代工业设计与本地工艺文化传承融合创新为基本目标,“现代设计理念—地域民族工艺文化—再设计”为基本教学理念,培养了一批具有民族文化感、民族工艺与现代工业设计融合创新的新型卓越设计人才,为贵州工业强省、信息化社会建设、后发赶超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朱红林.构建专业与职业有机对接的环境艺术设计特色专业.科技资讯,2011.6

2.刘燕.基于产学研平台“高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模式与研究.学术论文联合比对库,2012.5

3.王福丽.基于小户型住宅的模块化组合家具设计研究:以多功能桌凳为例.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3

4.韩瑞娜.以苗族传统艺术元素为题材的餐具设计研究.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5

5.孙振利.基于材料对比的产品设计:以灯具设计为例.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5

6.王波.现代简约风格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以系列座椅为例.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4

7.吴士鹏.推拉功能在家具设计中的合理运用:多功能桌子的改良设计.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