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7: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设备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疗设备方案

篇1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方案设计;需求分析

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是其生命周期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其不仅是保证设备完好的关键,也与临床应用是否安全有效密切相关,是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1-2]。近年来,随着医疗设备种类和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医疗设备维护及管理工作繁重,对医院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3]。加强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医疗设备完好率,使其更好的为临床服务,还可促进医院设备管理向精细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从而使医院能够利用最优的医疗设备资源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

1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总体方案设计背景

近年来,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医疗设备种类和数量在不断增加,传统的维修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医院的发展,只有通过多元化的科学管理才能获得更大的效益[5]。通过对如东县人民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深入了解,发现需要亟待解决的相关问题。(1)医疗设备维修时间长[6]。一方面由于医疗设备技术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导致维修人员检修时间过长;另一方面是由于无专门的配件管理,工程师在遇到需要更换配件时,一般采用现购置方法,且产生费用的维修报批时间长,从而延长了维修时间。(2)维修管理项目种类繁多,内容琐碎。医疗设备相关记录需要使用大量的纸张,且以手工记录为主,记录的文档不便于查询和保存,给设备维修管理和总结分析带来了不便。(3)医疗设备的日常保养维护缺乏计划性,预防性维修工作盲目[7]。(4)各医院普遍存在“重医轻工的思想”,维修工具简陋,导致工程师只能做一些简单维修,遇到有难度的维修只能求助厂商工程师[8]。而长期依赖厂商工程师又会导致医院处于被动地位,出现维修响应不及时,维修费用高等问题。(5)使用科室无法实时监督设备维修状况,各科室之间得不到良好沟通,影响临床科室正常使用[9]。医院需要一个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用于管理相关记录信息,合理分配现有工程师,制定日常维修保养周期,使设备维修管理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10]。

2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主要涉及临床使用科室、医疗设备维修组以及医疗设备管理办公室3个使用部门,只有将3个部门工作相辅相成,才能不断提高医疗设备完好率,确保临床诊疗工作有序进行。

2.1临床使用科室系统需求分析

临床科室护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管好本科室的所有医疗设备,如设备的使用和保养、设备故障报修及设备报废申请等,故其主要系统需求分析有故障报修与维修状态查询、设备日常保养与保养状况查询以及设备报废申请与报废状态查询。

2.2医疗设备维修组系统需求分析

医疗设备维修组的主要职责是接收临床科室的故障报修信息、及时派工维修、反馈设备的故障现象、合理使用维修配件、参与报废设备的检验及处置工作、制定周期保养计划以及进行预防性维护保养等。其主要系统需求分析如图1所示。

2.3医疗设备管理办公室系统需求分析

医疗设备管理办公室主要运用系统完成查询与统计工作,查询操作贯穿于系统的各项业务中,主要包括注册用户信息、医疗设备信息和设备配件信息查询,其可以帮助各科室及时掌握设备维修情况。统计操作不仅能实现维修工作量、设备故障率、维修服务费和设备配件费的统计,也是科室管理的重要依据。

3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设计

3.1逻辑功能设计

在上述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将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归纳为基础业务和核心业务两大模块。①基础业务模块,分为系统管理和基础数据管理2个功能模块,系统管理主要面向于系统管理员,完成系统维护及数据初始化等工作,基础数据管理是临床使用科室与设备科工作的实体,可完成各项数据的建模工作;②核心业务模块,涵盖设备维修管理中的所有业务,即故障报修、派工维修、预防性保养、配件管理和设备报废5个功能模块。

3.2整体方案设计

使用医疗设备维系管理系统不仅可适应医院的信息化管理,而且能够完善医学装备科的日常业务,使医疗设备的维修、费用支出和报废处置等工作更加透明。本研究在系统逻辑功能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方案设计,其整体设计如图2所示。

3.3数据库设计

经过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的逻辑功能及总体方案设计的详细分析,建立满足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模型,模型可直观了解系统中的关系类与实体类。该系统的数据库实体-联系模型如图3所示。

4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优势

4.1实现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信息化

系统主要用于实现医疗设备的故障报修、派工维修、预防性保养、配件管理、设备报废、信息查询和工作量统计的自动化管理。采用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优化故障报修流程,缩短维修响应时间,记录设备不同时期的故障原因及检修方法,还能科学安排医疗设备的保养计划,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实现医疗设备报废透明化。此外,维修工程师能够应用该系统对医疗设备出现的故障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做到早预防和早检修[11]。

4.2提升医疗设备维修档案管理质量

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增多,随机带来的资料也日益增多,因此传统的档案管理均难达到要求,故医疗设备维修档案无纸化管理势在必行[12]。使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可将医疗设备购置、维修保养、质量安全检查、培训考核、设备巡检、更新和报废申请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无纸化管理,减少资源浪费。设备使用科室和管理科室也能及时查看该资料,掌握设备的使用技术状况,通过分析其使用率、完好率、维修率和报废率等资料,为医院更新和购置新设备提供有效的依据。

4.3提高医疗设备经济效益

医疗设备的效益分析贯穿其整个生命周期,使用维修管理系统不仅可以从设备完好率、使用率及报废折旧费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还能反映医疗设备管理人员、使用人员及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便于医院进行资金质量控制[13]。

5结论

篇2

[关键词] 铁路医保 信息系统 容灾备份

福建铁路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是南昌铁路局福建境内参保单位所管辖铁路职工的医保管理系统,自2003年7月启动至今,已经平稳运行四年,现有参保人员7万多人。它是一套以IC卡为载体,以城域网为主干,以现代化通讯方式为网络联通手段,以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为处理方式的大型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络系统。该系统将福建省医疗保险管理中心铁路分中心(以下简称福建铁路医保中心)繁重的日常工作分解成为若干个有序的模块,依靠计算机系统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帮助各级医疗保险管理部门正确决策,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员提供高效服务。

1 系统现状

福建铁路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由两台IBM RS6000/ H85小型机共享一个IBM 7133磁盘阵列组成(见图1),通过小型机与阵列柜的集群技术,提供系统安全运转的保证。小型机上安装IBM AIX V5.1操作系统,ORACLE 9i数据库系统。

IBM 7133磁盘阵列采用的串行存储结构(SSA)是一种高性能的串行互联技术,用于连接磁盘设备和主机适配器。SSA子系统是由磁盘和适配器组成的环路构成的。SSA是一种特别为低消耗、高性能地与磁盘驱动器连接而设计的串行连接。它是一种双信号连接(发送和接收),提供了全双工通信。

不可否认,在存储技术发展的先期,SSA技术在性能、扩展性等方面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随着医保应用的不断完善,数据量的不断增加,IBM 7133磁盘阵列已经不能满足未来用户对性能的需求。

网络采用TCP/IP协议作为网络互连协议,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Cisco Catalyst 4503作为中心交换机完成中心局域网的设备连接。在广域网接入方面,主路由器采用CISCO 3662路由器,承担和邵武、永安、漳平、福州、厦门的五个铁路医院建立网络连接; 在拨号接入上,使用一台CISCO 3662的路由器来作为接入设备.。

2 系统容灾备份需求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医疗保险信息系统的实时性越来越强,影响越来越大,其系统运行环境可靠性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广大用户的日常操作。一旦出现无法避免的灾难而导致系统长时间不能运行,将给业务带来极大损失,并对用户带来极大影响。因此高可靠的系统运行对现代信息系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当遇到以下灾难性事件时,现有的主机系统将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业务:

① 主机系统故障。如系统/应用软件故障、磁盘阵列损坏、通信卡损坏、电源故障、CPU故障;

② 网络故障。如网络设备故障、通信线路故障;

③ 主机房故障。如主机房发生电源故障、通信故障、水灾或火灾、其他灾难;

④ 整幢楼房故障。如整幢楼房发生电源故障、水灾或者火灾、其他灾难;

⑤ 区域性的灾难。如地震、洪水。

针对以上情况,在日常维护运行和主机双机热备的管理基础上,我们再建立福建铁路医疗保险管理系统的灾难备份中心,对系统数据安全进行更高层次的保障,意义非常重大。当上述灾难发生而短时间内不可恢复,灾难备份中心用于恢复业务,提高整个系统的连续高可用性。

3 项目建设目标

目标:在现有系统基础上,通过新增设备和优化系统建设,建设一个更完善、更高效的福建铁路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

•新增主机及存储设备,将新增主机与原有系统主机组成双机集群系统。建立数据库实时备份机制,加强系统的数据和应用安全,提高现有系统的业务处理能力。

•利用原有系统备机与新增存储、网络设备,建设福建铁路医保应用级容灾系统。当灾难或其他不可抗拒的事件发生时,最大程度地保护所有系统数据的安全,几十分钟至几小时内恢复关键用户与系统主机的连接并正常运作。

4 系统升级及容灾设计

4.1 设计原则

4.1.1实用性原则

按实际应用需要,系统设计应充分利用已有软硬件设备资源;应用系统采用成熟的易于二次开发的通用数据管理系统,保证系统功能齐全、操作方便、显示直观,同时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便于维护和灵活扩充,满足不同层次的应用需求。

4.1.2 先进性原则

在满足实用性的基础上,力争选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及通信设施,数据库及软件平台支撑工具采用较好的主流产品;系统结构设计合理,数据处理速度快、冗余性强,并具有数据安全防护功能。

4.1.3 可扩展性原则

可扩展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系统体系结构的可扩充性、软硬件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系统规模的扩展能力等。考虑到医保系统用户扩容、业务增长等因素,设计应具有用户端灵活的扩充能力,系统数据库采用可扩充的、标准化的模块设计,具有良好的可伸缩性,可灵活配置,支持根据实际需要扩展系统规模。

4.1.4 高可用性、可靠性原则

医保信息系统性质特殊,要求系统具有高可用性、可靠性。要能实时承载系统的高速运行、数据信息流转的安全,具有良好的故障恢复能力与预警能力,整个系统必须进行多重保障设计,包括热备份、冗余设备/链接路等。

4.1.5 安全性原则

本系统对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要从网络配置、软件系统、运行环境和管理操作等多方面充分考虑系统数据的保密与安全。必须具备防黑客攻击、防病毒免疫机能等安全措施。

4.2 系统升级设计

4.2.1 主机存储设计

根据福建铁路医保中心对主机和存储系统升级和容灾策略的要求,增加1台高性能小型机(性能要求:4路CPU,8G内存,4个73GB硬盘,两个以太网口,2个4Gbps HBA卡),一台扩展16槽的高速光纤阵列(性能要求:1.3T硬盘容量,冗余双控制器,每控制器2G Cache,内置4口FC接口),将新增加的高性能小型机做为生产主机, 原来H85作为生产备机,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原有的H85备机作为灾难备份主机系统,升级后的系统拓扑结构见图2。

4.2.2 数据迁移设计

数据迁移的内容包括:现有的医保系统的数据,以及历史数据(包括电子数据和纸质数据),以及目前需要新纳入的数据。

4.2.3 应用迁移设计

由于目前系统属于实时在线系统,必须保证应用系统在停机迁移后仍能正常启动服务。即福建铁路医保中心的业务能够正常开展,定点医疗机构能够正常刷卡结算。具体方法是:通过Toad工具可以导出所有的医保应用对象,包括视图、过程函数、包、触发器、序列号等。Toad生成对象的目的是防止IMP导入过程中,对象丢失时,可以用其恢复,IMP比较经常丢失的对象是视图。

4.3 应用级容灾设计

在应用系统中,当故障或灾难发生时,首先要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其次是尽快恢复系统生产运行。目前,IBM RS/6000 上,在业界最为完整的灾难备份方案是:采用本地热备份(HACMP-HotStandby)技术,实现生产中心RS/6000双主机热备份。在此基础上,建立实时模式的灾难备份/恢复中心,同时配合实时灾难备份技术,在保护技术上进一步延伸,这种完备的系统灾难备份方案将对以下情况的故障和灾难提供恢复能力。容灾系统拓扑结构见图3。

4.3.1方案特点

支持数据在不同地理空间的两个场所(机房)之间实时镜像;

支持所有数据库和文件类型,对应用程序透明;

适用基于TCP/IP,TCP/UDP应用的网络;

提供三种地理上的数据镜像模式:同步(SYNC),镜像写一致(MWC),异步(ASYNC);

保证数据一致性。

4.3.2方案描述

福建铁路医保中心的生产系统由新增的IBM高性能服务器和原有的生产主机IBM H85构成HACMP双机热备群集系统。双机共享新增的生产阵列,原有的H85备机作为福建铁路医保中心系统的容灾主机。

正常情况下,福建铁路医保中心的新增生产主机和备用主机各自独立运行,备用主机负责监视生产主机的运行状态,容灾主机和存储系统维持着一份生产系统的实时镜像。

当福建铁路医保中心新的主机发生故障时,同样位于福建铁路医保中心的备机将通过HACMP实现本地的切换。当新的生产主机恢复并重新加入群集系统后,应用和IP地址又将从本地备份主机返回给福建省铁路医保新增的生产主机,恢复平时的运行状态。

当福建铁路医保中心发生灾难性故障时,如火灾、大楼停电,导致铁路医保中心主机全部不可用时,应用将手工切换到福建铁路医保中心的灾难备份主机H85上。备份主机H85利用新的容灾高速光纤存储阵列上存放的福建铁路医保生产数据实时镜像实现生产系统接管。一旦福建铁路医保中心故障排除,应用将按照计划切换回福建铁路医保中心新的生产主机上。

4.4 网络容灾设计

灾备中心网络系统的容错、容灾设计应该充分保证系统基础架构的网络设备层的安全、可靠、有效的工作。

网络层上的容灾备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使用冗余通讯设备。

(2)使用有效的、可靠的路由协议。

(3)使用基于网络设备的HSRP备份协议。

(4)备份链路的配置。

根据容灾备份中心实际分布的物理位置以及容灾备份的需求,建议容灾备份中心与数据中心之间通过裸光纤直接连接。容灾网络作为一种应急网络,鉴于目前通信费用较高,建议各下联节点与容灾中心之间通过VPN保持连接,并采用静态路由来保证数据的有效传输。

篇3

判断临界点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对设备安全性拐点的一个预判,在拐点前对设备进行重点排查和维护,在拐点出现后制定保养计划,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保养计划的难点就是时间节点的定位,每种医疗设备的使用频率不一样,易损耗程度不一样;而且就算是同一台设备,其组成部件的易损耗程度也是不一样的[5]。前人针对这个难点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这就是预防性维护(PM)计划的制定,依据经验公式[6]可以计算某类设备每年进行PM的频次或周期,RL为呼吸机的风险值,:PM频次=RL/15(次/年)(1)PM周期=180/RL(月/次)(2)这个计算结果不仅可以用于指导医院制订每一种医疗设备预防性保养计划,还可以用来确定设备耗材、配件的续购周期。当然,此类经验公式不一定适用于每个场合,医院还可以根据实际的设备工作情况进行调整,如由于医院采取了较为严格的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在持续一年的工作时期内,计算机类设备都没有出现故障,那么此类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周期就可以适当延长。预防性保养记录在实际的维护中至关重要,定期规范的记录文档可以总结某类设备的维护规律[7],也可以找出某台设备的维护特性,从而制定出更具有实际意义和针对性的预防性保养计划与维护方案,将更多的事后被动维修变成事前主动保养,既提高了医学工程部门主动服务于临床的能力以及工作的计划性和主动性,也提升了医学工程部门的管理水平和对医疗设备的保障能力,使多方受益。

确定临界极限

医疗设备的超负荷运转带来的隐患极大,可以说对院方和患者都极为不利[8]。首先患者的医疗安全得不到有效保证,其次,设备的寿命会极大缩减,造成设备成本的极大浪费。所以,确定设备的状态极限是至关重要的。设备已经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不仅故障率高,而且因超过保修期,反复维修的费用甚至会超过设备的原价值。同时,设备的安全隐患极大,如果发生医疗事故,得不偿失[9]。这种情况下,应依据医疗设备报废规定,结合设备的具体情况进行审议评定后,该报废处理的就报废处理。现在的医疗设备以电子类产品居多,电子类产品的特点就是易损,特别是在超时运转时更容易发生。设备的使用时限应责任到人,使用者应当严格遵循产品使用手册进行使用,对于违规使用造成的成本损耗,一经查实严格处理[10]。

建立监测程序

监测工作应由医疗设备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定期抽检,这与设备的预防性保养是并行的,并带有上级抽查的性质。制定详细的检查方案,包括抽检周期、抽检责任人、抽检设备以及该设备必须抽检的项目。最后由抽检责任人在抽检结果认定书上签字确认。参与设备监测的人员应包括设备主管部门负责人、设备维修工程师、使用科室技术人员、上级技术鉴定部门人员等。以上人员还应同时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准、较强的责任心。整个监测过程由上级技术鉴定部门人员全程记录,形成有效备案。备案内容包括监测时间、监测科室、参与监测人员、监测设备情况、设备处理建议等。备案由参与人员签字确认后报上一级医疗设备主管部门备份。

制定纠正措施

设备故障的及时处理直接关系到诊疗过程的连续性,是医疗安全的重要前提[11]。在设备量满足院方日常所需的前提下,还应准备一台备用机,在遇到设备突发故障,而在短时间内又无法修复时,第一时间启用备用机[12]。备用机的配置受经费、使用场地等因素限制时,应事前准备好应急预案。方案细节责任到人,并由一个技术骨干总体负责、协调。方案的细节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故障的发现、患者的紧急处理、设备故障的现场维护、代替方案实施等[13]。

建立验证程序

篇4

以往医院采用医疗设备管理方式的效率低下,不仅整个管理工作工作量大而且效率不高,具体表现为共享化程度不高、档案管理不规范、设备提前报废情况频发、设备超期使用等各种问题,从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发现医院必须要使用先进的医疗设备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医疗设备使用效率最大化,从而保证了医疗设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也能够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介于此,进行医疗设备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十分重要与必要。

1.医疗设备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

在进行医疗设备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中,需要确立一个开发目标[1]。医疗设备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具体见图1。整个系统分为不同的小模块,针对医院不同权限的用户只能够进入对应的管理范围[2]。建立该系统的主要技术有HIS系统网络,软件平台是基于C/S机构,全部操作在Form中进行,业务操作客户端利用Form进行资源的访问。通信协议采用TCP/IP协议,后台数据库采用Oracle 10g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考虑到系统以后的升级与更新。

2.医疗设备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2.1总体设计方案确定

与其他的计算机系统不同,医疗设备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管理效率。作为医院管理工作规范的基础,医疗设备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改进医院管理效率,提高医院经济效益、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现代化管理的效果[3]。

在进行医疗设备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时,需要注意的是注意其中的有害冗余与不一致。因此总体的设计目标是完成医疗设备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概念设计与逻辑设计。在库房维护中,重点加强维护员管理与库房信息的维护。在操作权限维护方面,重点加强维护员和权限维护。本次研究使用MVC模式,其作为一种软件开发的框架,能够实现用户与数据的完全分开。其中医疗设备办公自动化系统包含四个方面,角色数据库、设备数据库、工作流数据库和工作流工作库[4]。角色数据路主要用于创建管理设备使用角色的权限等等,这种方式的设计考虑到今后系统的扩展需求。设备数据库主要负责设备的创建与管理,包含设备管理界面、设备管理逻辑模块、设备数据库。工作流数据路主要负责工作流的创建与管理。

最终设计得到的医疗设备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能够顺利完成整个业务流程,包含采购申请上级核准采购计划中一般入库发票入库,在发票入库中包含设备保管修理、库房月结、设备详细信息管理、库房/科室盘点、综合管理、库房/设别折旧、效益登记,其中综合管理中又包含维修、计量检测、报废。

2.2数据库设计

现代化的数据库管理最终目的是满足用户的需求,能够高效的支持各种数据库事务运行。在对数据库进行物理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创建数据库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5]。完成数据库的创建,之后进行数据表的创建,以供货公司数据库设计为例,见表1.

位置:服务器。起始容量:10000。保存时间:长期保存。

以逻辑设计为例,其中的角色管理包含角色创建和角色修改/删除,最高层管理者在登陆系统之后,需要对负责的用户角色进行管理与维护。

2.3关于医疗设备资产折旧

关于医疗设备资产折旧的计算,需要采用一定的计算方式。由于医疗设备资产折旧能够从侧面反映出医疗设备折旧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制定一个合理的折旧方案、欧晓降低运营成本,尽快完成成本的回收提高医院经济效益有着积极意义。

目前比较常用的折旧方法有平均折旧法、分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综合三种折旧方法之间的优势与劣势,同时结合医院管理的特点,本次研究采用加速折旧法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初账面余额×月折旧率。这种计算方式比较适合设备本身使用率和效益的变化规律,也能够达到延长医疗设备使用年限的效果。因此,本次研究将这种计算方式作为医疗设备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中关于资产折旧功能的设计依据。

篇5

【关键词】 医疗设备;管理;水平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67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37-01

医疗设备的使用者是人,为人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服务。如果医疗设备性能不达标,使用不当,容易造成漏诊、误诊,给病人带来人身伤害,甚至会有生命之忧。比如心电图仪、脑电图仪等生物电类医疗设备,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干扰现象,影响诊断的结果甚至无法诊断。干扰的主要因素有电磁场、温度、声光等,而这些因素在现实中是难以避免的。在工作中,经常有医护人员反映医疗设备故障,不能正常使用,而维修人员对故障设备进行检测时,发现各项指标均正常或在合理范围之内,所以,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务必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这样才能为病人进行及时诊断,连续诊断,从而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1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医疗设备主要分为诊断设备和治疗设备,医疗设备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疾病的诊出率以及治疗情况,也是评定各医院的一项重要指标。医疗设备的管理涉及包括购买、使用、检修等各方面,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都将成为医疗服务中的一大隐患,影响着患者安全以及医院的经济效益等。而目前各大医院在各个环节都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1.1 医疗设备更新滞后或重复购置 目前医院在医疗设备的购置和更新上主要有两种观念。一种是为了节约成本,现在很多中小医院,尤其是乡镇基层医疗机构,还是采用传统的观点,只要医疗设备还能够使用,就不需要对其进行更新和升级,而不是从为患者提供舒适、准确、快捷服务的角度来考虑。这些导致很多医疗设备处于技术老化状态,设备性落后,技术等级低,从而严重制约医院的快速发展。

1.2 医疗设备管理不规范,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 表现为购进、领用、保管等环节脱节。造成因保管不善、使用不当,造成财产设备的损坏、丢失,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损失;有的没有建立完整的报帐手续,或是买入后不及时入帐,报废后不及时销帐,或是长期不对帐,造成帐实不符,使得财务报表严重失真。

1.3 适应性针对性不强 由于各种原因所致,医院设备更新时间普遍较长,因此,相当一部分医院在引进大设备时没有把适应性与本院的实际情况很好地结合,十分热衷于“超前”引进,其结果必然疏于本级救治任务、医疗后送体系、地区资源利用、院内技术实力等与设备引进之间关系的论证,造成设备与医院实际条件、承担任务、技术、能力的偏离与脱节。尽管有不少单位注意和强调购买设备应“适度”超前,但由于当前医院设备更新换代的过度提升到每年1-2次,“适度”定位难以把握,也造成了超前购买,容易使技术“过重”或“过度”闲置,有的医院到设备更新时,相关技术还没用上,或者到使用时超前技术已成为滞后技术。

2 医疗设备使用方案

2.1 建帐 医院医疗设备要求帐目健全,帐帐相符,帐实相符。建立仪器管理帐是仪器设备从库房发出后,分散至各使用科室、部门运转使用的客观记载。管理帐目是设备管理和清查核对的依据,是在用设备各种数据统计的原始资料。

2.2 建卡 凡在医疗设备购进、调入以后,即要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帐,帐卡分“总卡”(红字印刷)及分卡(黑字印刷)两种。总卡列同一品名(即每一个“目”)财产的总数。分卡一物一卡,一式三份,一份留设备处(科),一份留使用科室,一份随仪器存放在技术档案内。

2.3 建立技术档案 对于大型精密仪器,尤其是万元以上的贵重设备,都应建立技术档案。技术档案建立内容包括:订货合同、国内外发票提货单据、出入库凭证副联、验收记录、产品样品说明书、线路图、安装及使用技术要求、安装调试记录、检验报告、使用操作登记、操作规程、保养维修等等有关资料。技术档案卡片一式三份,一份“正本”由设备部门保管、存入档案内。一份“维修副本”交专职分工的维修人员,记录仪器的重要特征和校验结果,基本测定数据,并在每次检修后做好维修记录。

3 提高医疗设备管理水平的措施

3.1 强化信息管理,提高设备管理效益,要加强设备的信息管理,必须建立医疗设备信息的管理系统,及时纠正管理中的误差和失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读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医疗设备管理制度的子系统、医疗设备管理人员子系统、医疗设备信息子系统,将其建档,并且录入电脑,通过这些子系统的建立,研究设备的运行情况,包括设备的完好率、使用率、故障率、折小率和正常使用期的信息,结合网络反馈,实行全程的科学管理。

篇6

物联网(IoT)迅速成为消费者体验和全球经济的关注焦点。但是,IoT也可能表现出浓厚的个性化特征。在医疗领域中,联网医疗设备逐渐融入IoT,这些设备佩戴舒适,并已临时植入乃至嵌入人体,以便开展药物治疗、药物处理及综合健康护理。

由Intel Security赞助、大西洋理事会完成的报告深入探究联网医疗设备面临的安全挑战和社会机遇。其中针对医疗行业、监管机构和医学界提出了一些建议,最大限度地提升患者福利,同时尽量降低这些设备面临的软件、固件和通信技术安全挑战。

今天人们可以佩戴联网设备进行详细自检,包括日常饮食、锻炼计划及生命体征。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快速调整优化植入的医疗设备(如心脏起搏器),而且往往无需启用导入性医疗程序。在医院中,新设备纷纷联网,用以提供更高效、更经济的监测和治疗方案。据估计,在未来的15年中,这些技术可以节约630亿美元医疗费用,并能降低15%-30%的医疗设备成本。

然而,联网医疗在带来优势的同时,也呈现出四种主要交叉隐患,包括危及信任的意外故障。无论发生任何显著故障,各级社会团体都可能会抵制联网医疗设备,致使联网医疗设备部署延迟数年乃至数十年。保护患者隐私和敏感健康数据是另外一项当务之急,因为恶意黑客意识到医疗信息尤为可贵。2015年PwC全球信息安全情况调查,2014年医疗纳税人和提供机构报告的信息安全事故猛增60%,增幅几乎是其他行业的两倍。

蓄意破坏同样不容忽视,因为联网医疗设备与任何其他联网技术一样都很脆弱。黑客行动主义者、窃贼、间谍乃至纷纷设法利用IT漏洞实施犯罪及造成危害。从理论上而言,一款针对性恶意软件可能在Internet上广泛传播,感染采用易受攻击设备的每一位用户。此类场景在企业IT系统和工业控制系统中已有所显现,这一点在复杂Stuxnet攻击中得到充分印证。

当前的医疗设备开发和生产焦点集中于制造商偏好和患者需求。医疗行业和政府机构还必须转移注意力,实施一系列联网设备通用安全标准或最佳实践,以便缓解潜在风险。

一些建议有助于在尽量降低安全风险的同时促进创新。本报告证实,医疗行业必须从一开始就将安全方案内置到设备,而不是作为事故后的补救措施。

报告建议持续加强私营机构间的合作及公私合作。加强协作、减少监管才是关键。监管机构并不总能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因而需要通过透明式协作论坛接受广大利益相关者的反馈意见,确保监管机构独立运作,避免出现与行业串通舞弊的现象。同样,业界企业还应持续加强彼此交流。

篇7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常见问题;对策

引言

对于社会中具有工作性质的企业而言,设备运行的精准与否,对其工作效率及自身经济效应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随着医疗机构运行模式的不断变更,社会中各类疾病患者不断增多,医院面对的工作量及工作完成度也备受挑战,医疗设备作为诊断与治疗患者的必要仪器,在医疗工作开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1]。但通常来讲,医疗设备大多都不是一次性的使用道具,在院内工作开展的长期使用中,医疗设备可能由于多种原因出现各种故障,其工作性能与自身工作条件也将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患者若使用故障仪器进行诊断或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医疗事故产生[2]。因而,医疗机构需定期对出现故障的仪器进行排查,并寻找导致医疗设备故障的根本原因,针对原因寻求解决方案,在保证所有患者均能接受安全诊断治疗的同时,提高医院的竞争能力。

1存在的问题

1.1仪器管理不足

在我国的部分医疗机构中,管理意识还没有完全普及,部分院内领导还没有意识到仪器管理工作及仪器管理人员的重要性,在管理方面的建设也相对较少,因而常常有医疗仪器管理混乱的情况发生。除此之外,部分医院还在使用以往的管理体系,在现阶段的医疗设备管理上明显存在一些不足,即常规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管理理念的需求。因管理工作的缺乏,部分医院中负责医疗设备维修的工作人员工作态度较差,工作无较大的积极性,院内医疗仪器出现故障后,在未对医疗工作产生影响时,维修工作人员通常持有视而不见的态度,在下一次使用该设备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时,工作人员才开始着手设备的维修[3]。同时,院内在对某项设备或多项设备购买时未详细咨询维护与保养知识,导致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普遍较短,在出现故障后院内工作人员往往不具备专业的维修技术,导致整个维修管理过程变得混乱不堪。

1.2专业性人才缺乏

医学工程是当前社会新兴的一种学科,因该学科正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该领域的专业性人才表现出明显缺乏的状态。在制造商制造出相关的医学仪器后,社会上往往很少有人员能够对该项仪器进行掌握。当前没有出现能够全面满足现代化医学发展、精密设备所需的专业知识、科研技术水平还有技术能力等。虽然目前各大院校已经开始建设医学工程学科,但在该专业学习的学生往往在入院工作时均不具备实操能力,且培养该方面的人才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就算在医学科院校中出现了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其分配情况也不稳定,很少有专业人才被分配到社会的基层医院,因而各级医院的相关医疗设备维护、维修人员出现严重断层情况,导致很多医院都表现出对医疗技术的钻研及对专业护理人员的培训,忽略了对设备维修人员的教导与培训[4]。

2对策实施

2.1强化维修管理

参考院内各项医疗设备的实际工作情况,制定相应的维护维修方案,使医疗机构在操作方面的制度能够完善。加大医疗机构的维护维修方面的管理力度,并对工作人员实际工作水平进行划分,划分其实际工作区域,使人才均能被充分使用,确保院内日常医疗工作均能顺利开展。同时,对维修工作的进行过程应采取全程监督的模式,防止维修工作人员因自身工作素质、工作时间、工作态度等多方面因素产生倦怠心理[5]。在工作人员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后,还应对其维修结果进行多次检测,排除故障问题的发生,提高维修维护质量,使出现故障的仪器能快速被应用于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在院内工作人员对仪器进行维修后,需在相关手册上记录自身维修的仪器名称、型号及具体日期等内容,若在维修后使用期间出现任何故障,需酌情追究维修人员的责任。

2.2仪器工作指标测定

对仪器的精度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若仪器的精密度出现任何偏差,则需立即进行校准、修正工作,使仪器能在任何时间均处于稳定精确的工作状态下。若涉及到国外进口较为贵重的仪器,应坚持只买对不买贵的原则,采购时的评判原则应为该项仪器是否具有明确的诊断能力及治疗能力。对精密度具有较高的要求的仪器需定期对仪器数据进行检验,并单独放置在一个温度、湿度适宜的环境中,如该项仪器出现任何问题应及时向有关科室报告,确保仪器能随时正常使用,在不妨碍患者诊断治疗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因故障引起的医疗事故发生。

2.3对维修人员的教育和培养

研究表示,现阶段的医疗设备对高科技的依赖性仅次于航天航空领域,医疗设备及医疗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步变为了日新月异的状态,医疗仪器的制作工作,需多个学科领域的专业人才参与,其中包括了物理、化学、信息技术及光电技术等[6]。上述领域均需要专业人才参与,因而,各大医院应坚持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在购买仪器的过程中,需维修人员共同参与。在确定购买设备后,维修人员需向厂家学习该设备的相关操作与维修技术,使后续维修工作能顺利地进行,同时也为患者的安全诊断与治疗提供了保障。

3总结

在当前竞争激励的社会大背景下,医疗机构在不断引进医疗设备的同时,也需注重对院内维修人员的培训及管理,保持院内所有医疗仪器均能在维护、维修后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医疗机构的维修工作涉及到多个不同领域,因而维修人员在确保自身工作效率的同时,还需保证设备的治疗能力及工作准确性,使医疗设备在实际工作中能发挥出自身最大的价值,使患者均能接受良好的治疗,提高医院的信誉与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林森.医疗设备维修面临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1):298-299.

[2]陈大同.医疗设备维修面临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4):546-547.

[3]孟晖.医疗设备维修面临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5,11(10):267-267,315.

[4]柯伟.现代化医疗设备维修面临的挑战[C]//2012中华临床医学工程及医疗信息化大会暨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

[5]张祖进.浅析医疗设备维修面临的问题与相应对策[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2):97-98.

篇8

[关键词] 项目管理 医疗设备管理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med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deficiencies, the introduction of innovative methods of project management for medical equipment, strict project management, thereby is enhancing the level of hospital management and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 Project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引言

医疗设备管理是医院微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各种先进医疗设备的大量引进,对医疗设备管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据统计,国内医院的医疗仪器一般约占医院固定资产的1/2,而经济效益约占门诊和住院病人资金收入的2/3。因此,设备管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医院经济效益的好坏。医疗设备管理也是医院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前我国的医疗设备管理发展十分滞后,已经成为现代化医院管理的薄弱环节,原有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医院快速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社会面临知识经济冲击的背景下,建立适应现代化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强化医疗设备管理,更好地实现医院的战略目标。目前,在医疗设备管理中有很多新的研究和探讨,如引进融资租赁,引入ISO质量认证体系等,并且在实际运行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们认为,根据当前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特点及医疗设备市场的现状,项目管理也是一种可选择的管理方式。因为医疗设备一旦购进,从验收到报废的每个环节,都可以严格的科学管理。这样,我们可以把每次医疗设备的购置和使用作为一个项目来管理,从而引进项目管理流程,进行管理创新。

1.项目管理的特点与优势

项目管理(ProjectManagementProfeional,简称PMP)是近几十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管理学分支,它适应了管理者迎接知识经济的时代需求。所谓项目,一般是指通过投资活动能够形成某种资产或者能力,并在这种资产或能力形成后能产生效益的某个目标或范围。广义的项目不仅可以是建造一栋大楼,或一座水坝,也可以是解决研究课题,购置使用医疗设备等。

项目内容可以说是千差万别,但项目本身有其共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1.1项目由多个部分组成,跨越多个组织,因此需要多方合作才能完成;

1.2通常是为了追求一种新产物才组织项目;

1.3可利用资源预先要有明确的预算;

1.4可利用资源一经约定,不再接受其他支援;

1.5有严格的时间界限;

1.6项目的产物其保全或扩展通常由项目参加者以外的人员来进行。

项目管理是二战后发展起来的新管理手段,并且得到了迅速发展和不断完善。项目管理主要是从开始和生产大型、高费用、进度要求严的复杂系统的需要中发展起来的。目前项目管理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全面推广,被公认为是一种有生命力并能实现复杂的企业目标的良好方法,并且开始应用于公共管理方面。但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使用尚未深入展开。同时又是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一般由多个部分组成,工作跨越多个组织,需要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项目工作执行中通常有许多未知因素,每个因素又常常带有不确定性。项目管理还需要将具有不同经历、来自不同组织的人员有机地组织在一个临时性的组织内,在技术性能、成本、进度等较为严格的约束条件下实现项目目标等等。

项目管理具有创造性。由于项目具有一次性的特点,因而既要承担风险又必须发挥创造性。项目的创造性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支持,而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继承积累性,体现在人类可以沿用前人的经验,继承前人的知识、经验和成果。在此基础上向前发展;二是综合性,即要解决复杂的项目,往往必须依靠和综合多种学科的成果,将多种技术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科学技术的飞跃或更快的发展。

项目有其寿命周期。项目管理的本质是计划和控制一次性的工作,在规定期限内达到预定目标。一旦目标满足,项目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而解体。因此项目具有一种可预知的寿命周期。项目在其寿命周期中,通常有一个较明确的阶段顺序。这些阶段可通过任务的类型来加以区分,或通过关键的决策点来加以区分。根据项目内容的不同,阶段的划分和定义也有所区别。实施项目管理的方法,有助于达到管理的高效率和节省资源。

2.我国医疗设备管理现状

卫生部颁布的《医学科研仪器设备管理暂行办法》是目前各医院医疗仪器管理的基本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具体的实施细则。例如:审批制度;采购、验收入库房管理制度;设备档案制度;仪器性能、精确度鉴定制度;使用、维修、保养制度、领发、破损、报废、赔偿制度;使用安全制度及操作规程,使用人员考核制度等。大部分医院都建立了器械帐,由专人负责管理,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只建立器械帐来管理现代化的医疗设备是远远不够的。

2.1医院的医疗设备往往数量有限,且分布不均,利用率低,效益不高,也无专人负责,管理、维修和保养工作落后。

2.2现有的设备配置状况是各科室为了自身的利益争相购买,重复购置,设备使用率低下,有的设备买来后闲置,造成极大浪费。

2.3有的设备购置贪大求洋,其实并不适用于实际需求、功能过剩。

2.4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配置也不合理。医疗设备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医院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不论从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上还从素质上,我国技术人员都与设备的装备数量及先进性不相适应,仅能应付采购、保管、供应及帐务,而无力开展深层次的管理。

2.5管理制度缺失。军队卫生主管部门先后制定了十多项医疗器械管理的规章制度,而经调查发现,很多医院都没有制定医院自己完善的医疗器械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如采购制度、使用、故障及维修等相关信息登记和统计制度、使用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的考核激励制度等[2]。由于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缺乏相关权威制度作保障,使医疗设备管理工作无法可依,无标准来考核,无依据来奖惩,由此造成设备管理不规范,医学工程和医技人员的积极性不高。

3.用项目管理手段,严格医疗设备管理流程

医疗设备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一部分,相应的也可以引入项目管理流程,改变医疗设备管理薄弱的状况。显然,在医院管理中,每一个医疗仪器都可以看作是一个项目,所以对采购、验收、使用到报废的各个环节的管理是一个完整的项目管理流程。在项目管理中,必须要有全局观念,统一配置,充分论证,同时避免各科室同样设备重复购进,减少设备闲置时间,使设备达到最优配置。

3.1科学决策,确定购置项目

购置设备的目的就是要根据医疗的需要购进和更新医疗设备。正确确定购置设备目标,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全局观念。在拟定购置方案时,要充分考虑一台设备或系统在全寿命周期内,为购置它或维持其正常运行所需支付的全部费用,包括购置、使用、维修、保障直至报废所需的直接、间接、重复性、一次性的和其他相关费用的全部。同时,要分析此仪器给医院带来的各种收益,如治疗费用等各项直接收益,也要考虑配置先进仪器对医院名气的提高从而吸引更多患者等间接收益。综合考虑成本和收入,做出决策是否购置项目。调查研究医院年度采购计划:确定采购目标、拟定采购方案、设备风险预测、院部领导决策、调整反馈、收集资料、提出问题、预测技术、可行性分析、可靠性研究、决策方案、择优挑选等。

3.2严格管理,抓好项目落实

医院主要医疗仪器是医院的固定资产,也是医疗诊治和教学科研必不可少的设备,如果管理的好既能发挥其作用,又能增加经济效益;如果管理不好只能是无形的浪费。在医疗设备项目管理中应用微机,可以充分了解医疗设备使用的情况。设备的管理由器材科主要负责,统一管理全院仪器设备。根据设备类别、等级实行分类管理。建立设备档案统计工作,做到器材科有总帐、分户帐及仪器卡。将医疗仪器从购置、安装、维修、保养的情况,全部输入微机管理,设计适合医疗仪器管理的程序,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检测出管理漏洞,实现严格管理。

3.3精心培训,发挥项目效益

如果医疗仪器使用复杂,则应进行人力资源培训,即派出人员赴厂家学习,以便及时使用、充分发挥仪器的作用。建立一支与医疗设备发展相适应的医疗设备管理和医学工程技术人员队伍,既要具备一定的学历层次以适应医疗设备的科技含量,又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经济管理和技术管理的需要。综合管理所需的知识至少应包括医学工程、管理、经济等专业。最好采用各种方式把骨干人才培养成复合型人才。建立和完善各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人员的稳定性。

3.4及时更新,保证项目质量

医疗仪器的使用过程中必须有全程的资料记录和登记。由于有了详细的记录资料,维修人员对每一台仪器的保养、维修就能做到心中有数,由被动变为主动,将隐患及时排除,减少仪器的故障率,使老设备充分发挥效能。维修人员应该认真填写设备档案和登记与统计工作,平时注重将一点一滴的有关该机的情况输入微机管理,为设备的使用维修提供依据。如一台设备现已无法修复使用,从微机中调出该机的详细资料记录,为仪器设备的检修、更新、淘汰和报废等管理工作提供可靠资料。

结 语

做好医疗设备的购置与使用管理工作,可为医院创造大量财富,节省大量资源。引入项目管理后,可以在医疗设备管理上形成管理的体系化,工作的制度化和操作的规范化,从经验管理步入科学管理的轨道,从而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邢永杰,吕爱芝,中国医院管理的变革,中国医院,2004.5

篇9

摘要:文章通过对当前医院在设备采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因素分析,以控制医疗设备采购成本为目的,运用PDCA管理工具,通过现状分析、拟定计划、对策实施、检查与处理改进等步骤的实施,实现某年度数据测算资金结余率达到11.9%。该方法可以高效率、高效益、最大限度地保障医院医疗业务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医疗设备采购 PDCA循环 医疗设备成本

一、引言

近年来,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降本增效成为各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其目的是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而医院这一特殊行业,其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都离不开医疗设备的投入,医疗设备是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教学工作的物质基础,是一家医院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院的经营发展,医疗设备作为固定资产,不断大量投入使用必然使医院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占成本费用的比重上升,因此,降低设备采购成本成为控制医院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关键。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应通过加强成本费用控制,关注投入产出比,加强存量资产、增量资产的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实现单位降本增效的目标。

二、PDCA的实施步骤

PDCA循环又叫质量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最早由休哈特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策划――实施――检查――改进”,体现着科学认识论的一种具体管理手段和一套科学的工作程序。PDCA管理模式的应用对提高日常工作效率有很大益处,它不仅可以在质量管理工作中运用,同样也适合于其他各项管理工作。

作为设备采购的职能管理部门,应定期运用PDCA管理方法,以控制医疗设备采购成本为目标,高效率、高效益地完成年度计划任务,最大限度地保障医院的快速发展。

第一阶段(Plan,计划)

计划实施时间:××年度

计划实施目标:医疗设备采购执行资金结余率不低于10%

计划实施部门:设备采购部门、拟使用医疗设备各科室

第二阶段(Do,实施)

医疗设备采购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直接成本是指购买设备费、运输安装费、初期培训费及设备保修费等,直接成本是核心,占总成本比重大,也是设备投资管理的重点;间接成本是指设备投入使用后预期产生的相关费用,如设备出保后维修费、设备保养费和技术服务费等。

从财务报表体系分析,成本费用报表中将折旧费用列入固定成本,在一定时期、一定服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化的影响。只有有效控制好设备采购成本,才能以较少的现金流量支付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直接节约的是单位当期净现金流量的货币资金,以及当期及法定折旧期限内的固定成本。

在设备购置预算额度已经确定的前提下,为了实现设备采购执行资金结余率不低于10%的目标,应有效控制影响医疗设备采购成本的各项因素。医疗设备采购成本因素鱼骨图如下页图所示。

1.国际环境。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医疗设备价格会随着国际关系、国际贸易保护及外汇汇率浮动及国家进口产品关税的调控等变动,直接影响着医疗设备购买的成本开支。采购人员要充分掌握、利用国家减免税政策、关注国际汇率差额变化,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在购置进口设备时,掌握外汇最佳付汇时机,才能最大程度地节约人民币支付额度。

2.设备优劣对比。设备采购前期应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收集详实的相关购置信息。既要充分摸清市场中同类设备的性能、价格,设备市场占有率及同类产品竞争能力、供应商的市场表现、合同履行情况;又要做好拟采购设备的成本评估,通过医院对设备预算资金投入、该项目收费情况、预计使用率及年限、设备运转易耗品费用等成本结构,对大型设备还要进行采购成本回收期间的投入产出效益分析,通过价值分析来评估设备采购成本性价比。

对设备采购成本的控制,与其说是控制如何以低价购买此设备,不如说是控制设备的功能,能否以更低的成本来实现同样的功能。目前市场上医疗设备产品的功能都很成熟,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在制定招标参数时,应避免制定具有倾向性购置的技术参数,要做到无偏向性、无排他性,充分运用市场竞争机制,以最低的资金投入来购买最适合医院实际需求的设备。

3.设备采购数量。要采取集中批量的采购方式降低采购成本。前提是,设备管理部门应结合科室同类设备的数量、使用频率,首先在相同使用用途的医疗科室内部调剂使用,以提高该类设备的总使用效率。对确实急需的设备采取集中批量的采购方式,避免短时间内重复渭购买一些常用的医疗设备,因为这样操作不能取得销售商更优惠的供货价格。

结合年度资本性支出预算,发挥设备购置规模效应。使用部门应按计划提出申购,设备管理部门应提前安排招标采购项目,并对招标采购活动作出合理有效的安排,减少申购、采购的随意性,避免以往同类设备因采购分散、数量少、招标次数增加而难以发挥集中采购优势的情况。

4.设备采购方式和技巧。采用规范化的招标采购方式,是决定设备采购成本的重要因素。采购单位应依据《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机电产品国际招标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本单位招投标设备管理制度及流程,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设备采购工作程序,明确详细具体的设备招标范围、规模标准、招标细则、招标方式及基本程序、监督管理等,确保每种采购方式的过程公开透明。通过选择合适的采购策略,如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和比质比价等,充分实施公平竞争机制,同时确保关键风险点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的重点监控,规避风险。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在规范的采购程序内,根据具体采购内容,选择合适的采购方式,做好询价比价记录,可以有效缩短采购时间,减少采购成本。

5.人员素质。采购单位应加强人员业务学习教育,提高采购人员的专业素质,尤其是加强对采购人员的成本意识教育,增强专业知识和协商议价方面能力的人才培养,提高采购人员对产品、技术的识别能力,更好地把握市场脉搏,为单位投资决策提供专业、优化的资源配置方案,从而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

6.相关方面因素。设备采购成本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市场供求情况、地域的差别、医院的规模与影响力、设备保修期、技术培训、维护成本、售后服务等因素的差异均会影响设备采购成本。在实际采购过程中,应根据设备实际情况,对设备保修期、维护成本、售后服务等可能对后期设备间接成本有影响的因素,在购置初期充分考虑,综合分析设备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最终确定适合的采购方案。

第三阶段(Check,检查)

对××年度某医院实施PDCA方法后的设备采购数据进行测算(详表略),实际医疗设备采购执行资金结余率为11.9%,达到预期效果。

第四阶段(Action,处理)

通过建立规范化的医疗设备采购管理制度和流程,采用适合的设备招标采购方式,尤其是在确定设备技术参数时要和科室充分沟通,充分实施公平竞争性机制,充分发挥使用科室、采购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深入、细致地对设备各方面的因素加以科学分析、综合评估,实现年度目标。

后期为了能更加深入地把控制医疗设备采购成本引入良性循环机制,对本次PDCA循环的检查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对执行率高、完成情况较好的部分进行经验总结,并加以推广;对于计划完成不好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改进计划,并将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为开展新一轮的PDCA循环提供依据。

三、小结

运用PDCA循环管理工具,针对问题提出分析意见,制定改善方案,实施改善方案确认结果并将改善措施标准化,通过大环套小环,小h保大环,互相促进,形成不断上升的循环,使医疗设备采购成本控制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从而推动医院可持续健康发展。S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电子医疗设备;维修工作;故障分析;对策建议

一、电子医疗设备不及时维修的危害

(1)可能会导致医疗检测的不准确

电子医疗设备在医疗进程中起到的作用是对病人的病因进行测验或者是辅助治疗。但是如果电子医疗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就容易影响在进行病人的诊治过程中诊治结果的准确性,也就会对后续的治疗过程造成一定的误导,甚至会延误病人的最佳治疗时期,对其健康者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2)可能会威胁到医生与病人的人身安全

由于医疗电子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都是通过电力对其进行驱动的,因此如果在使用公德过程中出现故障,那么不仅仅会导致检测结果的不准确,还有可能导致设备出现漏电等不安全的因素,影响利用设备进行检测的病人以及相关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3)可能会对医院的信誉及形象造成影响

如果在医疗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检测结果失误导致病人病情治疗延误的状况或者是出现由于设备的故障导致的病人及医生的人身安全问题,都将会对医院的形象造成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电子医疗设备常见的故障分析

(1)电子医疗设备操作不当引起的故障

在医院从事医疗工作的人员规模十分庞大,因此难以避免其中有些人员对电子医疗设备的操作要点了解并不全清晰,由此导致了在进行电子医疗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的问题。而对于电子医疗设备的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在进行电子医疗设备的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由于操作不当而导致的检测结果不准确的现象,再加之不当的使用可能会导致电子医疗设备的运行过程紊乱,从而对内部结构产生破坏,导致故障的出现。

(2)使用时间超过规定时间引发的故障

电子医疗设备作为电子设备的一种,其与其它设备一样在使用了较长时间之后,会出现磨损以及老化的现象,对其正常使用产生影响。尤其对于电子医疗设备检修和维护不到位的医疗机构,其电子医疗设备的老化及磨损速度更快,而有些医疗机构为了节约成本,未对存在磨损情况的电子医疗设备进行及时的处理,由此导致在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由于电子医疗设备的老化和磨损而导致的检测结果不准确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故障。

(3)电路故障引发的电子医疗设备故障

根据上文所提及的,电子医疗设备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是依靠电力进行驱动的,这就使得在进行电子医疗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由电路故障导致的设备故障。众所周知,如果在一般的电子设备正在运行的过程中突然切断电源,则会导致电子设备由于断路而出现的无法使用或者是失灵的状况。电子医疗设备同样作为电子设备,因此在其使用的过程中,如果电路出现突然中断,或者是由其他原因导致短路,则会对电子医疗设备的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导致其无法使用。

(4)电子医疗设备使用中产生的机械故障

根据电子医疗设备的特征来说,其不仅仅是一个电子产品,而且是较大型的一种机械,因此其在特性方面也同样具有与其它机械一样的特效,例如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某个零件脱落或者是其他故障,都会导致整个机械整体的运转出现问题。而这一问题是难以避免的。因为在进行医疗设备的使用的时候,无论是由于长期不用进入杂质还是用得过多导致零件磨损,都有可能导致机械发生突发性的故障,导致机械失灵。

三、搞好电子医疗设备维修工作的对策

(1)针对电子医疗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在进行电子医疗设备使用的过程中,如果要其运行过程中的故障,就应当根据其故障出现的原因进行相应的解决。按照上文提到的,在电子医疗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电子医疗设备出现功能紊乱甚至其他故障的现象。本人认为在医疗机构方面应当对电子医疗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使用电子医疗设备的基本知识,排除由于操作不当造成故障的风险。

(2)对新进设备进行质量及运行情况的验收

针对设备使用时间过长导致的电子医疗设备的故障,本文认为不仅仅只是由于很长时间的使用而并未对其进行维修导致的。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设备本身的耐磨性。例如在进行设备的购入的时候,说明书上标注有效使用年限为五年,但是在使用三年的时候就由于元件的磨损而导致故障的出现,这就是设备本身的质量所造成的故障。因此在医疗机构进行电子医疗设备的购入的时候,应当充分地对其质量进行检验,保障其使用年限更长。

(3)定期消除故障隐患,进行预防性维修

设备的使用时间超出规范时间导致的故障除了是由于设备本身的质量导致的之外,医疗机构对电子医疗设备是否进行定期的检修也是影响电子医疗设备使用效果的重要因素。定期进行维护和修理的电子医疗设备势必会比不经常进行修理的电子医疗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更小。因此本文建议在医疗机构进行电子医疗设备的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对电子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的检验,以消除故障。除此之外电路故障等故障也在进行定期检验的范围内,只有排除各方面的隐患,才能实现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

(4)寻找通用快捷的维修方法,提高维修效率

当电子医疗设备的故障已经发生,已经成了不可预防的势,如果耗费过多的时间对其进行维修则有可能会影响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行。因此,本文认为,医疗机构在着重进行医疗设备的故障的排除和预防的过程中,也应当针对医疗机构所拥有的电子医疗设备的种类进行维修方法的寻找,尽量保障在电子医疗设备的故障发生的时候,能够尽快地对故障予以排除,使得电子医疗设备今早投入正常使用。

(5)明确各个岗位的相关责任制度

在医疗机构内部,针对电子医疗设备的维修往往都具有专业人士组成的部门专业负责这一工作。因此本文认为要想高效地进行电子医疗设备的维修,就应当明确对电子医疗设备进行维修的各个部门的岗位责任,使其按部就班地实施电子医疗设备的维护与修理,从而尽量排除电子医疗设备的使用故障使其得以正常运行。

(6)医院应当尽力有效的医疗设备应急保障方案

如果当电子医疗设备发生故障而又没有得到及时的修理的时候,就会影响到医疗机构的整体运行。因此在设备故障发生之前,医疗机构就应当制定相应的电子医疗设备应急方案,确保即使电子医疗设备出现故障也不会使得医疗机构由于手足无措而无法正常运转。

总结:

总的来说,在进行电子医疗设备的使用的过程中,应当将其可能出现的故障作为管理的一个方面,从而通过日常维护以及高效率的修理完成其维修的过程,尽量减少由于电子医疗设备的故障带来的不便。

参考文献:

[1]黄扬,蒋延丰. 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的维修技术探讨[J]. 电子测试,2016,(Z1):152-153+141.

[2]谢兰祥. 电子医疗设备常见故障及维修策略探讨[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5):121.

[3]王爱民. 关于搞好电子医疗设备维修工作的思考[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