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流动性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7: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产流动性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资产流动性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流动性;流动性风险;流动性管理

流动性对于企业的意义犹如血液对于人体一般,是企业经营的一项基本资源,充足的流动性可以用来满足预期和突如其来的现金流出,满足企业规模扩张的需求,保证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相反,因缺乏流动性而无法及时满足债务偿付义务,将会危及企业的活力,严重的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因此,流动性管理对于企业而言显得尤为必要,特别是那些负债较高、固定资产占比较低,拥有大量流动资产的金融机构,其活动的本质就是作为流动性的通道,故而对流动性的管理需要更加精细化。

一、流动性的含义和来源

流动性的含义。对流动性进行系统研究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流动性的含义,准确的定义是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内容。流动性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流动性特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它们在性质上属于容易变现的资产;广义的流动性是指需要货币时获取现金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时间上的及时性、价格上的合理性以及数量上的充足性。美国银行业协会对流动性的定义为:银行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筹集一定数量的资金来满足客户当前或未来的资金需求。加拿大财政部金融机构监理局将流动性定义为一种能力,具体指一个机构可以及时地以合理的价格获得足够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来应对到期的承诺。这些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对流动性的定义都是广义的。在广义的概念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是一项资产,是变现能力较强的流动性来源之一。目前对流动性的研究也大部分泛指广义上的概念。流动性的来源。流动性的来源渠道有很多,但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一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如销售产品回笼的资金,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资产到期收回的本金、利息或分红即属于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该来源是一种基础性的流动性来源;二是通过筹资活动获得资金,包括短期筹资、中长期筹资以及权益筹资。不同的筹资来源可以应对不同的流动性需求,以金融机构为例,短期非急迫的流动性需求可以通过回购、隔夜拆借等手段解决,长期非急迫的流动性需求可以通过信用借款、发债或股权等方式解决,对于急迫的流动性需求则要采取非常措施,如担保筹资、向央行借款等。在正常的经营情况下,通过负债获得资金是一种很好的流动性来源,但是当发生系统性危机或者机构自身的信用受到市场质疑的时候,筹资困境会诱发资金的流出,增强现金流入的困难;三是通过销售资产获得资金,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资产能否及时地按照账面价值变现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资产所处市场的深度(反映承受大额交易的能力)、广度(反映参与者的多少)等。其中容易变现的资产可作为流动性储备,流动性储备是所有流动性来源中最可靠的。企业为了应对意外的流动性需求,必须储备一定数量的流动性资产,但流动性储备资产的回报率是最低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会尽可能地降低此类资产,合理的流动性储备规模是在流动性风险和盈利之间寻找平衡。经营活动和销售资产取得的现金属于内生流动性,筹资属于外生流动性,流动性储备犹如水池中的水一样,现金的流入似水池的进水口,现金流出似水池的排水口,当资金的流入大于流出时,流动性储备就会增加,相反,当资金的流入小于流出时,流动性储备就会相应减少。应对需求时流动性来源的安排顺序。一般而言,以上三种流动性来源在满足需求时,未担保的筹资安排是在经营现金流之后的第一道防线,出售资产变现是最后一道防线。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为抵押或者卖出资产,尤其是那些固定的或者关乎企业生存的重要资产,将减小企业的财务弹性,降低企业未来盈利能力,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当然,这样的一种顺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情景来综合考察各个来源的特点。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而言,正常情况下,银行借款是一项很好的流动性来源,但当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或者自身经营、声誉发生重大损失和变化时,银行借款将会变得异常困难,出售资产将会成为获取流动性的首选途径。

二、流动性风险的含义和分类

流动性风险的含义。若在流动性概念的基础上来定义流动性风险,那么流动性风险的概念将更为具体,它是指企业不能根据需要而以正常的价格(合理的融资成本和资产的账面价值)及时获取现金从而遭受损失的风险。流动性风险是企业在经营与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一种主要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强、冲击破坏力大的特点,尤其对于高杠杆经营的金融机构,其被称为“最致命的风险”。在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很多资本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金融机构由于缺乏充足的流动性来应对债务,被迫进行合并或者被收购,甚至走向了破产清算的境地。这次危机证明了流动性风险爆发的突然性和严重性,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成为金融机构持续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流动性风险的来源及分类。流动性风险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存在流动性需求。流动性需求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流动性缺口,即现金的流出大于现金的流入;二是无法以合理的价格获取资金。其一,错配型流动性风险和突发型流动性风险。从流动性缺口产生的原因上,可以将流动性风险分为两类:错配型流动性风险和突发型流动性风险。错配型的资金缺口是指由于资产负债期限和规模错配导致一定时期内现金的流出大于现金的流入。如短债长用的情况,短期负债到期后需要偿还,但资产期限尚未到期无法及时回流现金,从而导致净现金流出。对于提供流动性转化的金融机构而言,这样的错配是无法避免的,是由金融机构的经营性质和资产负债表结构本身决定的,从性质上讲是内生的。突发型的资金缺口指资金的需求超出了金融机构的计划,或者现金的流入低于金融机构的预期,导致没有充足的资金应付突发的现金需求。造成突发型资金缺口的原因有很多,大体可以归为四类:一是无法预测的现金流量。二是不利的法律或者管理部门的裁决;三是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和企业的负面印象。在现实的经营环境中,大部分企业,尤其是金融机构都会面临一些在时间或者数量上无法预测的现金流量,如居民储蓄存款、开放式基金的赎回、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财务性投资等项目在时间和数量上均不确定,并且无法预测的程度越高,突发型流动性风险也就越高;四是不利的法律或者部门裁决会带来紧急的支付、赔偿和停业的成本。这会对经营活动和相关的现金流量造成暂时的或者永久的破坏。企业财务管理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其本身具有相当程度的无法预测性,如果管理不规范,就会增加预测企业现金流的难度。企业的负面印象会改变利益相关人的行为方式,降低交易和减少资金供给,使企业未来现金流的变动不可预测。总体而言,突发型的流动性风险往往由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或操作风险等其他风险而引发,是一种“间接的、结果性”风险,从性质上讲是外生的。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流动性风险早已蕴含在资产负债表的脆弱性中,而一些触发性的事件会将其暴露出来,流动性缺口的产生往往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二,筹资流动性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从获取资金的方式上也可将流动性风险分为两类:筹资流动性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筹资流动性风险是指不能根据需要在成本合理的程度上获得未担保的筹资而遭受损失的风险。造成筹资流动性风险的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负债不具有连续性;缺乏融资市场渠道;负债筹资来源过度集中和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当信用资金的提供者不愿意将到期负债继续提供给企业使用,或者企业被迫接受增加的成本来保证负债来源时,往往表明企业的筹资流动性风险已经存在了,信用资金的连续性可以作为筹资流动性风险的早期信号。缺乏融资市场渠道意味着企业无法进入特定的融资市场,从而被迫接受较高的融资成本,比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如果无法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那么短时间的资金需求将被局限在需要资产抵押的回购市场上。企业过分依赖单一的产品、市场或者贷款方也会增加筹资流动性风险,因为过度集中的筹资来源一旦停止,企业想要寻找到替代性的融资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当然,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比如金融系统流动性趋紧,同样会增加企业筹资的难度。资产流动性风险是指不能根据需要按照账面价值将资产变现从而遭受损失的风险,包括以不合理的贴现折扣比例将其资产作为抵押品,或者只能以较低的价格卖出其资产组合。通过资产获取流动性的方式包括抵押无负担的资产获取贷款、出卖流动性资产获取资金、进行资产证券化、变卖非流动性资产等。这些方式一般与资产流动性风险的高低相对应,如果企业拥有充足的营业现金流量和筹资来源,就不会面临资产流动性风险,当资产流动性风险较低时,企业可以通过抵押资产获取现金,如果企业通过变卖非流动资产来获取流动性,则意味着企业的资产流动性风险已经很高了。影响资产变现的因素包括资产市场性的缺乏、缺少无负担的资产、资产过度集中、企业自身高估资产价值、贷款抵押物不充分等。资产市场性的缺乏意味着资产不容易或者根本无法变现,比如厂房、办公楼等固定资产的售卖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不容易及时变现以满足流动性的需求;缺少无负担的资产表明企业缺乏可处置的资产,那么通过资产获取流动性的基础也就不存在了;资产过度集中存在两个含义,一方面指企业拥有的头寸相对于市场容量来说占比较大,另一方面指某一资产的头寸在企业整体资产规模中占比较大。过度集中的资产可能会由于市场深度不够而无法按照账面价格整体变现,例如企业某一金融资产进行大规模抛售时,市场价格有可能出现大幅度下降,从而影响资产变现的价值。过度集中的资产也有可能遭遇因市场突然变化而无法变现的风险,2007年的金融危机使得“次级债券”交易几乎停滞,大量持有该类债券的金融机构损失惨重。而如果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被高估,那么企业以该项资产为基础获取流动性的数量必将低于企业的期望值。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如果贷款项目出现风险,那么可以通过处置抵押物来回收资金;但如果抵押物的价值不足以弥补本息金额,那么金融机构将会遭受损失。其三,流动性漩涡。筹资流动性风险或者资产流动性风险的出现都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带来财务困难。但在某些情况下,筹资流动性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会同时出现,形成流动性漩涡,造成失去偿付能力的危险。流动性漩涡可以由内部或外部因素诱发,企业首先出现筹资困难,被迫出售或抵押资产,从而降低财务弹性,引起利益相关人的担心,抽离资金,导致企业筹资更加困难,进一步出售资产变现,最终进入财务困境,造成偿付危机(如图1所示)。

三、流动性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篇2

一、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的内涵

开放式基金较封闭式基金有了较大扬弃,集中体现在赎回机制的设计上,即基金持有人可根据基金净值在基金开放日随时赎回基金份额。一方面赎回机制部分消解了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风险问题,给予投资者“用脚投票”的权利;另一方面赎回机制造成的基金规模的弹性,一定程度上挑战了持续经营的假设,引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具体而言,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投资者赎回时间和赎回数量的不确定所引起的基金资产变现的不确定损失,本质是卖出或买进证券时遭遇的变现损失或冲击成本。为防范投资人巨额赎回风险问题,基金管理人须保持基金资产的流动性。

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包含三个重要因素:一是变现时间;二是变现价格;三是需变现的资产数量。如果基金能在要求时间内,按正常市场价格变现所要求的资产,则流动性良好;需要超过要求的时间才能逐步按正常市场价格变现一定资产,或者要承受较大的损失,按低于正常市场价格的价格才能及时变现一定资产,则流动性差。可以看出,流动性风险是流动性价值损失的量化,资产变现的价值损失越小,则基金的流动性风险越小,其流动性也越好;相反,资产变现的价值损失越大,则基金的流动性风险越大,其流动性也越差。

二、流动性风险指标体系设计

(一)从资产流动性角度出发评判流动性风险。资产流动性总的原则是根据流动性将资产分类排序,进行流动性与资产的匹配管理。按照流动性大小,可把开放式基金的资产划分为现金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和存款、短期国债等)、流动性资产(包括现金资产、长期国债、大盘股的资产等)和非流动性资产(包括长期证券投资等)三类。

1、预留现金比率。预留现金比率是预留现金头寸除以总资产(本文利用银行存款代替预留现金头寸),该比率大小反应了基金管理人对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走势的判断,反应了基金管理人对短期赎回量的预期,该比率越大,意味着开放式基金接受基金持有人即时赎回的能力越大。

2、流动资产比率。流动资产比率是指流动性资产除以总资产,该比率越高,反应了基金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应对开放式基金赎回的能力越大。然而,如果开放式基金把所有的资金都用在现金资产或易变现资产上,虽然流动性风险没有发生的可能,但这显然与开放式基金的收益率最大化目标相背离。本文的流动性资产除会计上定义的流动性资产外,还加上了长期国债。

(二)负债结构指标。负债的期限结构是否与资产匹配,能否满足现金需求,是造成流动性风险的原因之一。由于债务成本事实上是未赎回的持有人承担的,为满足赎回需求所借的债务越多,对长期持有人带来的成本越高,同时债务风险加大也是不利于资产安全的。因此,负债结构也是衡量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负债主要由国债回购融资构成,也包括应付基金管理费、应付托管费、应付清算款、应付佣金等。本文选取描述基金负债情况的负债/净值指标作为负债结构的指标。

(三)资金来源指标。申购是指基金成立后,向基金管理人购买基金单位的行为。赎回是指基金投资者向基金管理人卖出基金单位的行为。一般而言,申购和赎回是开放式基金实现其优胜劣汰机制的重要形式,也是导致流动性危机产生的重要因素。正是因为申购与赎回的不对称性,导致基金资产净值的大幅度变动,影响着基金的流动性。

1、赎回比率。赎回比率=赎回资金/资产净值。基金的历史赎回比率越高,基金需要持有的现金头寸越多,基金的投资收益越低。

2、赎回金额与预留现金的比值。本文选取了赎回/预留现金这一指标反映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因为预留现金是解决流动性风险最有效的办法。

3、融入资金。从现金流的角度看,现金的流入与流出是影响流动性风险的主要因素,融入资金的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金资产的稳定度和风险,资金融通为基金提供了一个调整资产结构的空间和余地。本文选取反映开放式基金融入资金水平的申购资金/资产净值比例作为研究指标,该指标越高,说明该基金越能防范流动性风险。

(四)基金业绩指标。基金的业绩是基金公司生存的根本,同时也是防范流动性风险的最根本办法。本文采用自基金成立至今的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和自基金成立至今的基金净值增长率两个指标来衡量基金的经营业绩。

(五)证券市场走势。基金公司经营过程中的证券市场走势对于基金公司防范流动性风险非常重要,因为在证券市场比较火爆的时候,选择申购的投资者往往要高于选择赎回的投资者,这样一来,基金的流动性风险很自然地得到了防范,而当证券市场低迷的时候,情况刚好相反。本文选择基金公司在股票市场的差价收入和股利收入作为衡量证券市场走势的指标。因为在牛市的情况下,这两个指标都是会相对比较大的。

三、实证分析及影响公因子的确定

本文实证分析所使用的数据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选取成立时间超过一年的有代表性的开放式基金共计211只。这里将用上面所建立起来的评价体系评估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并对于评价步骤中所用到的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检验。

(一)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和模型。因子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指标分组,使得同组内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较高,不同组指标的相关性较低。每组指标代表一个基本结构,称为公共因子。这样就可以用较少个数的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与特殊因子之和来描述原来的每个分量。

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因子模型形式为:

X=AF+

其中,X表示指标向量,A表示因子载荷矩阵,F表示公共因子向量。将因子载荷矩阵的第j列的各因素平方后求和,所得的就是第j个公共因子对Xi的方差贡献,它是衡量公共因子相对重要性的指标,按其大小排序,可以提炼出最有影响的公共因子。为了使每个因子的意义更加明确,可以使用一个适当的变换(如正交变换)进行因子旋转,来得到我们比较满意的公共因子。

因子模型建立起来以后,将公共因子用指标的线性组合来表示,运用多元回归计算每个样品的公共因子得分,这样就可以用公共因子得分来分析因子的性质。

(二)评价过程

1、基本指标的计算

(1)预留现金比率:预留现金比率=银行存款/总资产

(2)流动资产比率:流动资产比率=流动资产/总资产

(3)负债/净值比例:负债/净值比例=负债总额/资产净值总额

(4)申购/赎回现金流量比:赎回/预留现金比=年度基金交易赎回额/银行存款

(5)融入现金/资产净值:融入现金/资产净值=申购金额/资产净值

(6)赎回比率:赎回比率=赎回资金/资产净值

(7)自基金成立至今的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

(8)自基金成立至今的基金净值增长率

(9)证券市场走势:证券市场走势=股票差价收入+股利收入

2、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在因子分析之前,对样本进行KMO检验来验证变量间的偏相关是否足够小。做BARTLETT球形检验,检验变量间的相关阵是否为单位阵,是否适合用因子分析。其结果显示:KMO检验的值为0.658,大于0.5,且Bartlett's的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很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3、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公共因子。表1是因子分析后因子提取的结果,从最后一列可以看出,第一个新因子描述的总方差占原有变量总方差的30.345%,第二个新因子描述的总方差占原有变量总方差的27.684%,第三个新因子描述的总方差占原有变量总方差的13.111%,三个新因子描述的总方差占原有变量总方差的71.140%。(表1)

从第三列显示根据因子分析最终解计算出的变量共同度。从表2中可以看出,三个新的因子可以合理解释大多数变,只有业绩和净值增长解释的不是非常好,分别只有0.205和0.43。(表2)

表3是原始的因子载荷矩阵A,根据该表格可以得到如下因子分析模型:(表3)

X=AF+a

即:x=0.129F+0.786F-0.091F…x=-0.9F+0.112F+0.0384F

通过图表我们可以看到,变量与因子之间的关系已经十分明朗,但为了更加科学地描述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好地解释各公因子的含义,本文继续进行了转轴的操作,旋转的方法采用常用的VARIMAX方法。(表4)

从转轴后的结果来看,因子和变量之间的关系更加明显。

4、对于三个因子的经济解释。正交旋转后,从9个指标变量中提取的三个公共因子分别反映了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的三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首先,通过因子载荷阵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大,约占30.5%,由赎回金额/预留现金、赎回比率和融入资金决定,主要反映了开放式基金资金来源情况。

其次,第二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约占27.684%,由负债/净值、流动资产比率和预留现金比率组成,主要反映了基金公司的资产结构和应对流动性风险的能力。

第三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约为13.111%,由净值增长率、基金业绩和证券市场走势组成,主要反映了公司业绩以及市场走势等因素。

5、建立综合评价函数。在得到各只基金三个公共因子的得分后,需要选择适当的权重建立开放式基金流动性综合评价函数。(表5)

表5是因子得分矩阵,这是根据回归算法计算出来的因子得分函数的系数,根据这个表格可以得到下面的因子得分函数:

即:F=-0.004x+0.045x+…-0.33x9F2=0.306x+0.004x+…-0.01xF=-0.114x+0.55x+…+0.045x9

SPSS将根据这3个因子得分函数,自动计算所有样本的3个因子得分,进而便可得到各个样本基金的综合得分,从而分析其流动性风险的大小,本文不再赘述。

四、加强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防范建议

(一)加强资产的流动性管理。资产的流动性管理是开放式基金对所筹集的资金加以统筹运用和配置,以确保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达到最佳配比。开放式基金在成立之后,将其募集到的不同来源的资金集中起来,然后按风险、收益率、投资者流动性需求的大小以及当时的市场状况进行合理配置。开放式基金相对应的资金来源有:居民活期储蓄、三类企业闲置资金、居民定期储蓄、券商等机构资金、保险资金和社会保障基金等,其流动性的需求由高到低依次减弱。基金管理人对资产的配置应考虑本基金各种资金来源之间的比例制定。对来源于居民活期储蓄的资金大部分应投资在国债等流动性较强的资产上,对长期资金来源如寿险资金、社保基金,可适量投资于准备长期持有的股票。为了在保证流动性的同时兼顾基金资产的收益性、各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现金类资产中包括国债。同时,按照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基金需将其净资产中至少20%的部分投资于国债。因此,现金类资产库存量中不应该包括这20%的法定国债。基金管理人还应该估计在应付净赎回异常增加时,变现股票资产可以承受的损失率,作为控制股票资产流动性风险的预警指标。同时,每日计算个股以及股票投资组合的流动性指标,并将其与股票资产的流动性风险预警指标进行比较,出现异常情况时,基金管理人应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采取措施使指标恢复正常。此外,基金管理人还要进行基金的流动性评估。即预测未来应对赎回所需要的现金量及自身能在多大概率上满足这种需要。

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的根源在于其资产的收益性和流动性矛盾。因而,开放式基金流动性管理的目标应该是在保证基金资产一定收益率和净值增长率的同时,保持资产适当比例的流动性储备,以应付投资者赎回要求。

(二)从经营业绩角度。基金经理人应当运用深厚的金融理论功底以及良好的市场判断力,努力提高基金业绩,树立基金形象。在大市好的情况下,尽量跑赢大市,在大市低迷的情况下,尽量将资金投入其他行业,进而从宏观面和微观面共同防范流动性风险。

篇3

【关键词】经济危机 银行监管

一、经济危机下加强银行内部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银行经营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

银行风险是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使其资产和预期收益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银行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战略风险类。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称为违约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从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对大多数银行来说,信用风险几乎存在于银行的所有业务中。信用风险是银行最为复杂的风险种类,也是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包括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无法在不增加成本或资产价值不发生损失的条件下及时满足客户的流动性需求,从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包括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流动性风险。资产流动性风险是指资产到期不能如期足额收回,不能满足到期负债的偿还和新的合理贷款及其他融资需要,从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负债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过去筹集的资金特别是存款资金由于内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不规则波动,受到冲击并引发相关损失的可能性。

声誉风险,声誉风险是指由于意外事件、银行的政策调整、市场表现或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负面结果,可能对银行的这种无形资产造成损失的风险。

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银行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因为无法满足或违反相关的商业准则和法律要求,导致不能履行合同、发生争议/诉讼或其他法律纠纷,而可能给银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战略风险,战略风险是指银行在追求短期商业目的和长期发展目标的系统化管理过程中,不适当的未来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可能威胁银行未来发展的潜在风险。主要来自四个方面:银行战略目标的整体兼容性;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经营战略;为这些目标而动用的资源;战略实施过程的质量。

其次,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了银行风险。

由美国次贷引发的经济危机,在全球范围内殃及各行各业,而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是受到经济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经济危机使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的影响程度均加大,如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信用风险,在经济危机中会加剧,经济危机使借款企业经营停滞甚至破产,而借款人经营财务状况恶化,会使银行产生大量呆坏帐,加剧了银行的信用风险;另外,经济危机使国际金融环境发生恶化,造成汇率、股市大副波动、投资企业经营停滞甚至破产,加剧了银行的市场风险;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使银行内部工作人员受到影响,可能会加剧银行的操作风险。

最后,商业银行内部监管比外部监管有优势。

一般来说,我国商业银行受到的监管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管,外部监管主要指银监会、人民银行、审计署、外部审计机构等监督检查部门的监管;内部监管主要指银行管理层、内部审计部门等的监督检查。因此其监管具有及时性、全面性,这也是内部监管有别于外部监管的重要特点之一。另外,内部监管来自银行内部,监督检查人员一般对银行风险、银行业务流程比较了解,一般能够提出对银行的经营具有增值作用意见和建议,商业银行内部监管比外部监管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

综上,经济危机下银行不能仅依靠外部监管防范银行风险,而应该加强内部监管,银行内部监管不仅是重要的也是必要。

二、经济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加强银行内部监管的应对措施

在经济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该如何切实有效的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如何有效的防范银行风险,笔者认为,以下几点供参考。

1.重视银行内部监管

银行经营管理层必须正确认识银行内部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经营管理中,必须始终贯穿科学健全的内部监管制度是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营的前提和基础的思想,把加强银行内部监管作为促进业务发展的宝剑,而不是认为银行加强了业务发展会阻碍业务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内部监管真正起到为业务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

2.了解你的员工

银行操作风险来自银行内部员工,在经济危机带来外部环境恶化的情况下,近期,各家银行发生案件的势头有所上升,分析这些案件的发案原因,大部分都是有银行员工参与的内外勾结的案件,这类案件在内部审计监管中很难发现,如何应对这类银行风险,笔者认为,目前银行类金融机构在为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时,一般遵循“了解你的客户”的风险控制原则,此条原则同样适用于银行各层管理者对下属的日常管理中,即“了解你的员工”,一名合格的银行管理者,在日常的内部控制中除了通过加强培训学习,提高员工职业道德素质外,对员工的了解不应仅限于八小时内,应该对员工八小时外的情况也做到合理的掌握,即如员工是否参与赌博、其消费是否明显与其收入不匹配等。

3.提高银行内部监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教育

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业务品种、业务范围也不断的有所创新;随着高科技的应用,商业银行业务流程也不断发生变化,银行面临的银行风险发生的原因也多种多样,无形中加大了银行内部监管的难度,一名合格的银行内部监管从业人员,只有不断的学习提高,学习先进的内部审计理念,学习银行业务专业知识,只有这样,其在日常的检查中才能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才能真正体现其增值的作用。

篇4

在现有财务研究文献中,财务结构(6nancial structure)、资本结构(capailal struelure)、资产结构(asset structure)是三个较常混淆的概念。现有文献较多关注于企业资本结构,许多涉及财务结构的文献,往往将财务结构与资本结构相等同。概念的混淆容易对理论研究产生误导,不利于财务理论的完善和发展,也不利于企业财务决策的制定。

厂商理论指出,企业存在就是利用投入资源的合理安排进行生产并实现利润最大化(Jehle和Reny,2001)。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在一定的范围内是有限的,实物资源主要包括企业建立的基础――资本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资产。合理配置这两种资源是企业经营者达到预期经营目标的基础,是企业财务活动的主要内容。因此,财务结构不仅指企业资本来源的构成,还包括企业内部资产的组成,即财务结构包括资本结构和资产结构。因此,本文对财务结构、资本结构与资产结构等概念及三者关系进行了梳理,如图1所示:

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关注始于Modigliani和Miller(1958),他们提出了“资本的不同来源不会影响企业价值”的观点。但是他们的论点是基于无摩擦市场理论,这一在现实情况中不存在的假设曾引起大量的争议。基于此,很多学着热衷于资本结构理论的探讨,结合各自的研究目的与方法,从不同角度对资本结构问题进行了诸多有见解的阐释。在放松MM基于无摩擦市场理论的假设后,对资本配置差异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角度展开:成本视角和信息不对称视角。

从问题的角度来看,由于契约不完全性,企业内部存在几种问题。负债率的提高,增加了企业破产的可能性,经理人员可能会因企业破产造成利益的损失,诸如丧失控制权或者声誉的降低,因此他们会付出更多的努力,降低成本(Grossman和Halt,1982)。从债权人的角度来讲,由于他们只能获取部分利益,包括同收债务本金和约定利息,但是却承担着因企业经营失败造成的风险。债务的增加提高了企业破产的可能性,债权人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会增加对管理层行为的监管力度,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因此,从理论的角度来看,负债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规范管理层行为及决策和保护企业价值。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造成各方利益相关者获取的企业信息不对称。在信息不对称和税收视角下,企业的不同资金来源同样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作为企业的经营者,管理层掌握着最直接、最相关、最丰富的企业经营信息。股东、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掌握着有限的信息,由企业管理层编制并披露的财务报告成为股东和投资者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负债的增加向外部传达了管理层对公司前景乐观的态度(Flannery,1986),同时也降低了管理层被接管的可能性(stulz,1988;Novaes和Zingales,1995)。因此管理层乐于通过负债形式向股东、投资者传达积极的信息,从而对保护各方利益及企业价值产生正向的影响。

企业通过不同来源筹措的资本最终是以资产的形式进行生产经营(如图1)。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和资产特性的差异,对资产进行有效划分和合理分配,形成基本的资产配置。显然,不同类别的资产由于其特性的差异,对企业具有不同的作用。不同资产在企业不同生产经营环节的分布、不同类别的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的比例关系在实质上构成了企业的资产结构。企业的经营,本质上是资产的配置和结构优化问题,只有合理配置企业内部资产结构,才能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企业资产的整体质量,提升企业价值。由于存在行业特性,不同行业的经营活动往往差异甚大,对企业资产依赖的类型和程度也不同。例如房地产行业由于将购建的房地产作为存货,存货在总资产中占较大比例;同时该行业对资金的需求偏大,行业整体的资产流动性较大,资产结构应以流动资产配置为主。

企业经营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流入,实现企业和利益相关者价值的最大化。通过企业所处行业和自身特性,并结合不同类型资产的特性,对企业资产结构进行优化,是实现企业经济成果的重要方式。财务资源,包括资本和资产,作为生产经营、管理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正常有序发展,实现经营目标和经济利益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合理的财务结构是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

二、企业财务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

资源的优化配置是财务结构产生的主要诱因。实现资本来源和企业内部资产最优化配置是企业生产经营获利的基础。寻找影响企业财务结构的主要因素,又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影响企业财务结构的主要因素包括融资偏好、资产流动性、行业特性和企业规模。

(1)融资偏好。现代公司理论下,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得信息不对称地分布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和交易成本的存在,企业对于资金的获取方式具有不同的偏好。Myers和Majlu“1984)指出,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方式融资时,释放了企业内部的信息,可能会传达了企业经营的负面消息,同时,股权融资的成本相对较高。因此企业更偏好内部融资,通过留存收益获取的资金,不存在交易成本,也避免了所得税。负债融资是除内部融资方式外企业较为偏好的另一种融资方式,这种融资方式下,发行成本较低,同时负债具有税盾效应,因此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

融资偏好理论传达了企业获取资金的偏好方式,决定着企业资本的主要组成方式。优序融资理论从一般情况的角度阐述了企业的融资偏好,而由于制度背景、股权结构和企业特性的不同,不同企业的融资方式存在差异。陆正飞和辛宇(1998)、陈洁(2005)等指出在我国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更偏好于股权融资。在我国股权集中度较高,并且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有效机制缺失下,发行股票是控股股东较为偏好的融资方式,也是其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公司治理结构、企业特性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企业具有不同的融资偏好,从而会影响企业的资本构成,对企业财务结构产生直接的影响。

(2)资产流动性。作为生产经营的基础,企业资产具有不断增值的能力。资产增值的能力取决于不同资产的具体特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企业资产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最为普遍的划分是根据资产的变现能力将资产划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不同的类别。作为反映资产变现能力的资产流动性,是这种分类标准下资产进行配置的不同依据。企业资产中,现金的变现能力最强,是企业切实可用的有效资源,但是现金过多容易导致企业资产的经营效率低下。固定资产作为流动性最差的企业资源,却是企业长期经营和获利的基础,但是固定资产比例过高,会造成企业资产整体流动性的减弱,使得企业整体变现能力降低,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类别的资产在企业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合理配置不同流动能力的资产结

构,实现企业资源最优化经营,实现资源配置收益的最大化。

(3)行业特性。由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差异、经营所处环境和采取的经营方式不同,对资源的需求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影响了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方式与数量,使得企业内部资本构成与资产的组成并无固定的最优比例。由于行业间的经济环境、经营方式、竞争格局、生命周期、风险水平等明显不同,行业状况对企业资源的需求及配置方式的影响更为显著。Remmers等(1974)早就指出行业间财务结构存在显著差异,Chaplinsky(1983)进一步得出了行业差异对财务结构具有重要影响的结论。

现有研究发现,对财务结构产生影响的行业间差异主要包括市场地位差异、行业管制差异、资本密集度差异和市场环境差异。行业差异最直接体现在企业主营业务方面,由于不同的经营目标和主营业务,企业所依存的市场环境在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特点。这些见解与刘新国和李珂(2002)的观点一致,认为企业资产结构是由主营业务决定的,在零售业对流动资产的需求较大,而采掘业的煤炭公司,长期资产占据企业总资产较大比例。MacKay和PhiIlips(2002)从竞争地位的视角出发,发现行业生命周期和竞争格局的不同,不同行业资本结构、现金流风险的行业标准存在差异,是受企业所处市场竞争地位的影响。由此他们认为,行业差异和群体因素对财务结构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不同行业所面临的风险对企业财务结构的组成产生了重要影响,Bradley、Jarrell和Kim(1984)发现行业因素对财务结构的重要性,他们还发现,一旦将受管制行业排除在外,行业哑变量对财务结构差异的解释力仅增加10,1%,说明行业管制程度对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具有重要影响。

(4)企业规模。除了行业差异对企业财务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外,企业规模对资源及其合理配置具有不同的需求。企业规模决定着企业所面临的各种经营风险、政治成本的大小,因此不同规模的企业的经营方式、资本来源等方面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规模较小的企业,由于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小,相比于规模较大企业,其信用条件和市场认可度等往往大打折扣,因而小规模企业在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可能更加偏好于内部融资方式,较少考虑以负债方式获取资本,或者小企业受其银行资信所限,也无法通过借贷融资满足其生产经营所需。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其承受风险能力逐渐增强,债权人更乐于借款给大企业,使其资本构成中债权份额更大。由此可见,企业规模对企业财务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已有经验研究对此进行了验证,Scott(1976)和Mamh(1982)等指出,企业规模与资本结构存在正相关关系。从企业内部资产来看,规模较小的企业在抗风险能力等方面相对较弱,他们偏向于劳动密集型(Williams,1995),可能更倾向于回报较快、短期盈利能力较强的项目。因此在资产选择上,偏好于变现能力较强的流动资产;而规模较大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相对完善,战略制定较为长远,因此更倾向于长期来说盈利性较好的项目,因此在资产构成上大企业更倾向于长期资产投资,特别是购置或建造大量的固定资产。由此可见,企业规模会导致企业对资源需求的差异,从而使企业资本构成和资产结构相应受到影响。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认为,资本结构和资产结构均是企业不可或缺、可供配置及运用的资源,两者既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义相互牵制、相互约束;两者共同构成企业的财务结构。或者说,企业的财务结构是由代表资本来源的资本结构和代表资本运用状态的资产结构构成。基于资源配置观的视角,本文认为结合企业所处的宏观与微观环境,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合理构建企业财务结构,使企业资本与资产两种资源得到最优化运用,达到提升企业价值的目的。

(1)企业应建立动态的财务结构评价体系。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固有僵化的财务结构已无法适应多变的企业发展环境。企业应结合自身资本和资产的不同特性,构建财务结构、资本结构与资产结构之间的动态关系模型,使其两种财务资源根据环境变化而达到优化配置。

(2)加速企业内部的资产流动性,提高企业资产利用效率。实现“资产在运动中增值”,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资产变现风险。这就要求企业要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扩大市场份额,加速货款回收,降低成本费用。

(3)完善公司经营机制和公司治理结构,使公司能够快速适应环境变化。要求企业设计不同内外部环境下的筹资方式及资产配置方案,使其能够随时应对各种风险因素对企业资本结构和资产结构的不利影响,防范企业财务资源通过各种途径被侵占或转移,损害企业自身利益和投资人、债权人利益行为的发生。

篇5

“巴塞尔协议Ⅲ”的改进思路

在“巴塞尔协议Ⅱ”监管要求的基础上,“巴塞尔协议Ⅲ”对金融危机中银行暴露出的主要问题,如资本质量不高、数量不足,场外衍生交易产生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计量不够审慎,对再次资产证券化暴露产生的信用风险及流动性风险管理薄弱等,从内部风险控制机制,监管资本和风险加权资产计量、市场交易机制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明确和加强了监管要求。

对西方银行业可能的影响

“巴塞尔协议Ⅲ”的改进措施对银行的不同业务以及不同资产负债结构的银行影响程度会有所不同,总体上看,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会受到较大约束。

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

“巴塞尔协议Ⅲ”直接提高了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同时提高了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构成项的标准,使不少银行面临着补充资本的压力。根据2010年末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定量测算结果,参加测试的大型银行(定义为一级资本至少30亿欧元)平均资本充足率从11.1%下降到5.7%,以总资本计算,平均资本充足率从14%下降到8.4%。如果银行普通股一级资本充足率不能达到9.5%(即,最低4.5%加保守性缓冲2.5%,再加上2.5%反周期缓冲),会被要求按比例留存收益,不能随意分红。

“巴塞尔协议Ⅲ”确定的普通股一级资本比率水平与留存收益的比例。

可以预计,为了满足监管新规对资本充足率的苛刻要求,资本不足的银行会加快利用资本市场筹集一级资本或通过减少派息比率来保证留存利润,以补充资本。汇丰银行集团在2010年年报中披露,预计因为“巴塞尔协议Ⅲ”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和证券化暴露计算风险加权资产的方法发生改变,导致风险加权资产增加;渣打银行集团则预计实施“巴塞尔协议Ⅲ”会使该集团未来的核心一级资本比例下降1%。

对场外衍生交易和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等再次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影响

在场外衍生交易中活跃的银行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巴塞尔协议III”通过调整内部评级法计算风险加权资产公式中的相关系数,在监管资本中反映金融机构场外衍生交易对手的“信用估值调险”和错向风险(wrong-way risk)。此外,要求银行满足对抵押品管理的要求,并相应地进行压力测试,以及鼓励场外衍生交易从场外向中央清算单位集中的措施,也会促进银行调整场外衍生交易的业务策略。

“巴塞尔协议Ⅲ”对列入银行账户的再次资产证券化暴露赋予了比资产证券化更高的信用风险权重,外部评级A-以上级别再次证券化暴露的风险权重是证券化暴露的2倍,对BBB+到BBB-级别是2.25倍。风险权重的增加迫使银行不得不重新考虑拓展再次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资本占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银行从事这类业务的积极性。对于列入交易账户的再次资产证券化暴露,监管资本计算更为复杂,要求银行考虑压力情形下VAR值,增量风险(incremental risk)的资本要求和证券化暴露的资本要求(包括考虑交易组合的相关性)。2010年末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定量测算结果表明,考虑压力情形下VAR值导致参加测试银行的监管资本要求平均上升2.6%,而增量风险和证券化暴露方面的规定导致监管资本要求平均上升6.9%。

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流动性风险的两项新监管指标对银行的成本控制、盈利能力以及全球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都会产生直接影响。为了弥补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的不足,银行不得不增加持有流动性高的资产或延长融资期限,降低期限错配,或者减少发放对流动性影响较大的贷款,无论哪种方法都会导致银行总体盈利下降。此外,流动性覆盖率的硬性要求还可能减少银行融出期限在30天以内的资金的意愿,降低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

无论是流动性覆盖率,还是净稳定性融资率,计算时对不同资产流动性风险权重的设计事实上鼓励银行寻求更多的零售存款,银行之间对零售存款的争夺必然会增加银行获得零售存款的成本,最终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

对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可能的影响――案例分析

对于公司暴露、零售暴露、金融机构暴露和暴露,“巴塞尔协议Ⅲ”和“巴塞尔协议Ⅱ”在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下计算监管资本的规则上没有发生改变。为了评估内部评级法初级法对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可能的影响,下面根据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2010年年报披露的信息,对四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状况做模拟估算。

估算主要参数假设

由于没有四家银行内部评级法主要参数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和违约暴露的数据,对、银行和公司暴露,违约概率使用渣打银行2010年年报中披露的数字,实际是假设四家银行三类债务人的违约概率与渣打银行相同。违约损失率取内部评级法初级法下标准监管值45%;零售暴露,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都采用渣打银行披露的相关数字,假设四家银行零售债务人/债项风险与渣打银行相同。违约暴露采用四家银行对应到内部评级法暴露类别下的余额作为替代。

对于四家银行的违约类资产,假设其估计的预期损失都超过债项的违约损失率,在计提的减值准备中已经全部反映,监管资本要求为零;对其他类资产,采用统一的风险权重100%。

主要资产与内部评级法下暴露类别的对应

内部评级法对承担信用风险的资产有特定的分类规则,为估算方便,将该规则与四家银行年报中资产类别的披露大致对应如下。

为了便于估算,将客户贷款和垫款按照公司和零售分开,公司贷款再按短期和中长期分开,分别使用期限2.5年和5年计算监管资本;个人住房贷款对应内部评级法下以房地产做抵押的零售暴露,信用卡垫款对应合格的循环零售暴露,而个人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对应其他零售暴露。债券投资中,除了政府、中央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债券以外的其他债券资产,与存放、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归并为一类,使用48.42%的风险权重计算监管资本(即假设其他债券的发行主体及存放和拆放的对象全都是银行)。现金类资产信用风险权重为零,如果数据中无法将现金与存放央行款项区分开,统一采用42.68%的风险权重。

估算的结果

结论

上述估算仅是第一支柱下的信用风险加权资产部分,未包括市场风险加权资产和将来可能纳入的操作风险加权资产,综合考虑上述估算的保守程度,预计实施内部评级法初级法后四家“系

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约在9%~10.5%,核心资本充足率约在7.5%~8.5%。比照“巴塞尔协议Ⅲ”普通股一级资本充足率达到9.5%才不被限制分红的标准,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在实施“巴塞尔协议Ⅲ”的未来几年内应该考虑提高留存收益的比例,以补充核心资本,提高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由于估算数据的局限,对四家银行同类型的信用风险资产采取了相同的信用风险权重,导致资产规模成为决定估算资本充足率水平高低的主要决定因素。事实上,客户贷款和垫款是四家银行承担信用风险最主要的资产,每家银行各类债务人违约概率和零售违约损失率肯定不同,采用相同的风险权重模糊了客户/债项信用风险的差异性,造成估算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

也应该看到除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各类债务人违约概率或违约损失率好过渣打银行,而且能有信心地证明与这些债务人的实际违约率状况和损失率相比,预测值至少是保守的。否则,内部评级法本身蕴涵的监管风险偏好和目前我国银行业以贷款为主,公司类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占比又远高于国际同业的现状非常可能导致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因为实施内部评级法而降低资本充足率。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就会与全球银行业试图通过内部评级模型精细化地度量风险,从而提升资本充足率的初衷形成背离。

对中国银行业强化资本监管措施的建议

“巴塞尔协议Ⅲ”应对金融危机开出的整个“药方”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的银行业。现阶段,设定杠杆比率要求,并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对我国银行业资产规模扩张的约束更有针对性。作为衡量一级资本和包括表内表外总风险暴露比例关系的指标,杠杆比率的计算不考虑风险权重的因素,分母直接用余额相加,更加直观,在中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作为监管指标的效果比资本充足率更有效。那些未来杠杆比率不能达标的银行,监管机构应该要求强制性缩减资产规模或强制要求股东增资。

面对有可能实施的差别化资本充足率监管,银行需要加强对资本使用的管理和对风险加权资产总量的控制。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相近,资产结构也都以贷款、证券或债券投资、存放央行或同业为主。在一级资本总量的增长速度远远慢于风险加权资产总量增长速度的前提下,对风险加权资产总量的控制就成为银行控制资本充足率的关键。政府、央行、政策性银行违约风险较低,同业存放或拆放也处于信用风险相对较低水平,这类资产规模的扩张不会对信用风险加权资产总量造成很大压力。这样,公司贷款(尤其是中长期公司类贷款)和零售贷款的风险程度就成为决定信用风险加权资产总量的关键。随着“系统重要性银行”内部评级法的实施,我国内部评级法银行应该按年度对各个级别的非零售债务人和各个零售风险池债务人的违约概率预测值与每年的实际违约率进行比较,并严格监控违约损失率和违约暴露的

篇6

国有资产包含的内容很多。笼统的讲就是国家当前拥有的财产的全部的集合。要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和保值是一个长期的综合性的工程。从分类角度,国有资产有不同的划分方法。比如可以划分为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又可以按照流动性划分为固定资产、可流动资产等等。国有资产的增值和保值对国家的稳定,经济的发展都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本文从国有资产介绍入手,分析了国有资产流失和不能有效实现保值的原因。并从原因入手,给出了保值和增值的方法建议。

【关键词】

国有资产;保值;计算方法;企业管理

1 国有资产简介

1.1 国有资产存在的形式

国有资产从表面来看不难理解,但是真正了解国有资产包含的内容,了解国有资产重要性的恐怕并不多。尤其是国有资产如何实现保值与增值,很多人更是知之甚少。能列举出几项具体措施的寥寥无几。国有资产存在形势多样,以各种形势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只是我们并不去关注。比如在农业问题中,为了鼓励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国有资产就以补贴的形势出现。在应对灾难时,出现的抗灾救灾,需要的相关经费。除了来源于社会各界的善款。最根本的来自于国家的拨款。这也是国有资产存在的一种形势。再比如贷款、固定资产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1.2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简介

首先了解国有资产的保值。国有资产的保值是增值的前提与基础。如果保值无法实现,那增值就更无从谈起了。保值从字面意义上讲,是让资产保持原有价值,不贬值不流失。可能有人会问,正常情况下当然会保值。但实际包含很多原理与问题。比如固定资产。如楼宇、厂房等。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就会出现损坏,需要维修。同时因使用年限的增加也会出现折旧费,从而出现贬值和资产的流失。要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让资产体现使用的价值,赚取价值,去弥补折旧相关的费用。这就是保值的道理。综合的讲就是要利用资产的使用价值创造新的价值,从而补偿各种折旧相关的费用。乃至因为通货膨胀造成的货币贬值,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和贬值。关键的平衡点就在于,国有资产通过种种运行方式,创造出的价值能够抵得上资产流失。这就实现了资产的保值。

其次,国有资产增值问题。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的基础上,应该争取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按照时间点为单位。某个时间点或者说固定长度的时间点的集合(固定时间长度)中如果在资产的估值中,后期的估值高于前期某个时间点的估值,也就实现了国有资产的增值。由于国有资产数量巨大,存在形式多样化。所以在具体实现增值中要考虑时间长度、计算方法等多种因素。属于相对增值。

2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面临的难题

国有资产难以实现保值增值的原因有多种。首先部分国有资产无代价无偿还的转变成非国有,这造成了资产流失,对国有资产保值的实现设置了障碍。另外国有资产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不能创造新的价值,甚至国有企业在经营中出现大规模的经济亏损。这些都会造成国有资产损失与流失。但这些属于综合性原因。把原因具体话,很多因素造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困难。这里举例说明,篇幅有限不能一一赘述。

首先监管缺位,不能发挥监督的作用。在国有企业中体现为公款挪用,制度不完善,经营混乱,却无人管理。甚至出现了亏损都无人问津。审计功能滞后,不能发挥作用。其次,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任意挪用公款。形成公款私用、占用。再次产权变更、改组、改制并购过程中的流失。主要表现在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清产核资不彻底,或者进行清产核资时只将账面资产作为清查值,使得有些账外资产无法纳入改制范围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权力资源滥用某些企业领导擅自作价,干预产权转让价格,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与中介机构恶意串通,采取“高值低估”等手段侵吞国有资产。最后,资产估值的计算方法不精确,出现计算错误,资产流失却盲目乐观,资产实现了保值却忧心忡忡。

3 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方法与建议

3.1 采用科学的计算公式

在对国有资产计算的时候,要使用科学的计算公式,正确体现国有资产情况关注容易出现误算错算的位置。具体操作中,在计算折旧问题中,把通货膨胀因素考虑在内。采用官方提供的价格指数作为计算参数。合理的去预测价格变化趋势由权威部门进行合审。

3.2 优化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完善企业内部管理,规范国有资产运行各个环节。不断完善国有企业内部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包括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界定,产权登记,产权转让,资产报告和监督考核在内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章办事,规范资产管理行为,从源头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全面清产核资,摸实家底。做到管好收入,专款专用。建立和完善资金走向跟踪、管理制度。在国有产权退出过程中,有关部门必须严格把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和完善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推行和完善责权利相统一的奖惩制度。提高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水平。

3.3 宣传、监管、法律手段多措并举

从宣传入手,以监管发力,用法律为保障。宣传国有资产的重要,企业机关人员要严格自律,同时互相监督,监督职能部门发挥作用,严查严管。完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1]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的探讨[J].工业会计,1997(09)

[2]盛靖,刘贵祥.谈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问题[J].工业会计,1996(01)

[3]章元瑞.试论国有资产流失及其治理[J].教育仪器设备,1996(01)

[4]张海鹏.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刍议[J].中国农业会计,2010(04)

[5]韩雪辉.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流失及对策[J].辽宁经济,2006(06)

[6]刘云平,毕丽华,晋文辉.关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沉思[J].时代论丛,1996(03)

[7]周晓苏.国有资产流失的深层次原因探讨及其对策[J].对外经贸财会,1996(12)

篇7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问题及建议

行政单位是指进行国家行政管理,组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单位。事业单位是指不直接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流通,不具有国家管理职能,直接或间接地为上层建筑、生产建设和人民服务的单位。因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基本上均来源于财政无偿拨款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有相似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单位领导财经法纪观念淡薄,财会人员业务素质普遍不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不需要核算成本、利润,主要体现的是公共性和公益性,因此单位领导财经法纪观念一贯淡薄,对财务管理工作不重视。而行政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普遍不高,业务技能较差,也致使会计核算不规范,账目设置较随意,账务处理不严谨,财务手续不健全。如:一些单位只设总账,明细账则不设或随意设,使得资产不明细,债权债务不清;许多经济事项无合同、协议,仅凭发票报销,无原始清单等;另一方面是会计人员遵纪守法的意识日渐淡薄,甚至于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受个人利益驱使,放弃职守,或知情不举或出谋划策、通同作弊、弄虚作假等,有的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

二、实物资产管理不规范。有的人有一种偏见,认为对货币资金一定要加强控制,因为货币资金流动性强,尤其是现金易于被侵犯,而实物资产流动性不强,有的几乎不流动,有什么可控制的?其实并非所有的实物资产都不好搬、搬不走、不易被侵犯,至少单位里的一些贵重一些的实物资产比如照相机、手提电脑等等还是会被某些人惦记。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因为对实物资产疏于管理,长期不清查,就常常会发生一些资产在个人手里到最后那些资产就不知所踪造成账有物亡。还有一些单位物资和工程项目没有通过政府采购和招投标,自行采购公开透明度也不够;资产变卖、报废不按国家规定程序进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三、财务预算管理意识不强。重预算,轻管理,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财务预算的时候,只想向财政多要一点经费,对编制预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预算编制常常使现有资金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致使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比如就有某个行政单位,按职工人数的一半做了培训经费预算,每人的培训经费为5000元,结果该项经费预算通过审批后,单位只派了大约10%的人员培训学习,而余下的经费未能使用,最终被财政平衡了。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为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节约使用资金,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质,加强单位领导财经法纪观念。第一要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行政事业单位应强调和重视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始终把这项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应结合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教育财会人员在财务工作中要客观、公正、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按章办事、争做合格的经济卫士;第二应要求财务人员必须熟悉会计法规,如《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其次单位负责人是会计责任的主体,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因此单位主要领导要加强财经法规的学习,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切实做到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单位负责人应为单位配备合格的财会人员,财会人员必须有从业资格证书,应当支持会计人员认真执行会计法,会计规章等财经政策,严禁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和财会人员从事违反会计法规政策的行为。单位财务管理出现重大问题,主要领导应承担责任。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以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为主,同事兼顾与会计相关的控制。在单位建立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过程中,会计控制是基础,从会计控制入手,同时兼顾与会计相关的控制,比如: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工程预算等,对于实物资产应当从它的取得、保管、领用等环节严加控制,采用授权批准、会计记录与实物保管相互分离和制约,非实物保管人员无权领发等一系列控制方法,防止各种实物资产的被盗、偷拿、毁损和流失。各行政事业单位应规范财务核算,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对薄弱环节和重要岗位要加强控制,细化责任,做到制度管人,责任到人。不相容职务一定要分开,保证资金安全。所有资产都要定期核对,切实做到账账、账实相符。

三、加强预算管理。科学合理地编制部门预算,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年度计划提出预算建议数,单位领导及单位内各相关的部门都应根据各自的情况科学合理的编制资金使用计划,按项目、按进度计划支出,严格执行部门预算,坚持按项目、按时间、按进度支出,不随意变更预算项目、超预算安排支出。要坚持以收定支,确保年度收支平衡或略有结余,禁止出现红字,留下缺口。财务工作人员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改变按基础数加增量的习惯,要深入实际对一个子项或一个经济活动进行斟酌和细算,细化收支项目,做到预算编制尽量精准;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预算或追加支出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报批。严格按照行政事业财务管理的要求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合理使用行政事业经费,按照各项工作的轻重缓急区分主次先后,使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读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 2010

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现状;成因;措施

商业银行作为资金供需市场提供流动性的做市商,其自身的流动性风险涵盖了资产和负债双方,通常是指商业银行因无法及时或无法以合理成本筹集到所需的充足资本金而面临的偿债及资产增加的风险。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所受的影响不大,整体处于流动性过剩的大环境中,对流动性风险的监控以及管理的重要性缺乏重视。然而,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比率总体上有所下降,流动性风险正在提升。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现状

从2009年以来,为了缓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滞后效应,我国一直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国民经济开始步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在这种“松政策促增长”的经济背景下,商业银行的流动资金相对比较充裕,流动性过剩问题是近来年学术界的研究重点。从2010年1月12日起,中央政府已连续十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致使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上升到21.5%,达到了历史高位,同时,银行存款利率从2010年10月20日至今也以连续四年上调,吸收了金融体系大量的流动性,尤其是进入2012年以来,非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已逼近75%的监管红线,部分中小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也不容乐观,整个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日趋紧张。2013年6月20日的“钱荒”事件使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在市场环境下暴露无遗。因此,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已迫在眉睫。

二、流动性风险的成因

1、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过度依赖存贷差

存贷差一直以来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益来源,商业银行不断试图通过提高存贷比来扩大自身的资产规模。据相关资料统计,2010年,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存贷比率的平均值为62.52%,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则为72.52%,几乎达到监管底线。同时,由于贷款本身受合同期限的约束,流动性不强,而且国内尚没有可供贷款进行交易和转让的二级市场,当银行面临流动性不足的困境时,贷款是难以变现的,这将严重影响商业银行应付客户日常支取和结算的能力,同时也会加大商业银行通过其他方式融资的机会成本,进入融资渠道单一的恶性循环中。

2、 银行客户投资偏好的改变

企业和个人投资者是商业银行重要的资产投入方,市场利率的波动会导致投资者改变其初始投资行为,特别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实施,利率不再由政府统一规定,而是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利率的变化范围,市场主体自主决定交易利率,因此,银行客户面对着不确定的利率,会不断变动存贷款需求,这就为银行的流动性危机埋下了隐患。同时,随着金融市场的完善,企业和个人投资者面临着种类繁多的投资产品和投资方式,保险、基金、股票、债券等理财产品都能在不同程度上迎合投资者需求。这些投资行为的改变都会影响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容易引发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3、 资产的集中配置加剧流动性风险

近几年,随着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银行信贷资产集中投向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行业,在目前相对宽松的金融环境下,这将促使房地产行业的非理性投资增加,以致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与此同时,银行还对广大购房者发放了大量的住房抵押贷款,这为房地产泡沫埋下了祸种,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房地产行业出现资金周转问题,那首当其冲的就是商业银行的流动性。

4、理财产品滥用易引发流动性风险

近年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规模不断扩张,品种日益增多,给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据资料显示,从 2011年起,银行理财产品的增长速度始终维持在50%左右,截止2013年第一季度,银行理财产品规模达到8.2万亿,比2012年底增长了15%,占据国内理财市场的首位,但商业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产品来进行投融资时,需要比较大额的运作资金,这种集中的资金流动会加大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难度,而且,理财业务的透明度要求低,缺乏来自外界的监管,易导致流动性风险的发生。

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控制措施

1、不断优化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银行资产结构单一、贷款比例过高、资产流动性储备不足的现实问题,因此商业银行应在保证资产质量的同时,加快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具体措施包括:一方面在资产的盈利性和流动性之间寻找平衡点,优化资产结构,建立分层次的、与负债相匹配的流动性多级储备,降低流动性潜在风险,另一方面加大业务结构调整力度,结合商业银行自身的规模,通过积极的金融创新来提高中间业务收入,以此改变单一的存贷差收入模式,进而弱化流动性风险。

2、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培养核心客户

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存款稳定是银行流动性稳定的基础,而核心客户的稳定又是存款稳定的关键,建立稳定的银企关系有利于解决商业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同时,完善客户信息记录,减少银行在搜集信息与监控客户方面的成本,另外,要对企业客户建立全国联网的征信系统,加强信贷资金的后续监控,减少不良贷款,对不良贷款客户要及时处置。

3、加强房地产市场的信贷管理

当前,我国的房地产信贷量大幅度增长,中央银行已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压低商业银行的信贷量,银监会也出台了差别化的房贷政策,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商业银行也必须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要求,严格控制房地产信贷数量和信贷速度,避免发生由于大规模的发放贷款而引起的资金流动性恶化的现象,在合理范围内降低房地产信贷的市场份额,以减少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4、多方位谋求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主动性

一方面逐步将理财业务等表外业务纳入到整体的现金流监测体系中,提高对表外业务违约率的分析,另一方面定期进行压力测试,主动预防流动性风险,使风险在发生之前得到有效控制,再次,准确判断利率风险的来源,从整体价值角度计算和分析现有账户中的利率风险,最后,加强对流动性需求与供给的预期分析,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流动性风险应急方案,预防风险发生的同时减少损失。

总结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市场经济表现出更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商业银行作为整个金融市场的重要力量,有责任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特别要强化对测量难度大的流动性风险的监管,流动性不足所导致的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教训,商业银行必须始终以谨慎的态度对待自身的流动性风险,为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尽一份绵薄之力。(作者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潘科峰,开放形势下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J],世界经济情况,2007(04 )。

[2]陆剑清,吴光静.基于行为视角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 (04)

[3]魏国雄.关注宏观流动性收紧后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J]银行冢,2012(03)

篇9

关键词:商业银行 流动性 风险管理 债券市场 信用评级

为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中国银监会于今年1月17日公布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并于3月1日起施行。本文旨在对《办法》出台的背景、主要变化和关注点,及其对商业银行、债券市场和评级行业的影响做出解读。

《办法》出台的背景

我国在1995年出台《商业银行法》和1996年出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监测指标和考核办法》时,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规定都参考了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Ⅰ。自此之后,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银行业监管框架和政策体系都是以巴塞尔协议为基石和参考方向。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巴塞尔委员会在2008年和2010年相继出台了《稳健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与监管原则》和《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构建了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的全面框架,在进一步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定性要求的同时,首次提出了全球统一的流动性风险定量监管标准。2013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流动性覆盖率和流动性风险监测标准》,对2010年公布的流动性覆盖率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

2009年,我国银监会出台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并从2011年开始着手制定《办法》,于2011年10月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在2013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新的流动性覆盖率标准后,银监会对《办法》进行了修订,并于2013年10月再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可见,银监会出台《办法》的背景之一是巴塞尔协议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监管标准和技术的完善。

近年来,随着银行业经营环境、业务模式、资金来源的变化,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出现资金来源稳定性下降、资产流动性降低、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加大等问题,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面临的压力不断上升。2013年6月和12月,我国银行间市场曾出现短期流动性异常紧张的现象,暴露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因此,《办法》出台的另外一个背景是应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加大、流动性风险管理压力上升的局面。

总的来看,银监会出台《办法》既是满足国际银行业监管趋势的外在要求,也是应对国内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上升,加强和提升国内银行监管水平的内在要求。

《办法》的主要变化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本文将《办法》与《指引》及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其他规定进行比较,总结《办法》的主要变化和关注点,解读其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风险管理及其他方面的影响。

(一)完善流动性风险定义

《办法》所称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相比《指引》中对流动性风险的定义,删去了“有清偿能力”的前提,删去了“应对资产增长”的目的,《办法》对流动性风险的定义更为严谨。

(二)引入“流动性风险偏好”提法

《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应当根据其经营战略、业务特点、财务实力、融资能力、总体风险偏好及市场影响力等因素确定流动性风险偏好,明确其在正常和压力情景下愿意并能够承受的流动性风险水平。

“流动性风险偏好”的表述,一方面表明银监会将流动性管理的责任下放到商业银行,明确商业银行管理层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责任,这将提高商业银行管理层控制流动性风险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实际上赋予银行更大的流动性管理空间,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战略规划等选择不同的流动性风险偏好,但前提是必须满足最低的流动性监管要求。

(三)强化流动性风险成本考核

《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在内部定价及考核激励等相关制度中充分考虑流动性风险因素,在考核分支机构或主要业务条线经风险调整的收益时,应当纳入流动性风险成本,防止因过度追求业务扩张和短期利润而放松流动性风险管理。目前,许多商业银行已经采用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RAROC)指标,实现将风险纳入收益考核,流动性风险纳入考核的原理应该与其一致。

在流动性风险考核体系建立之后,商业银行对长期贷款和债券、低信用等级债券及信托等资产的配置将承担更高的流动性成本,这将对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和资产配置产生较大的影响。

(四)更新流动性风险情景或事件范围

压力情景或事件是风险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全面、准确地情景或事件设定,对提高风险压力测试的有效性和风险管理的预见性具有重大意义。《办法》共列出了15条商业银行可参考的流动性风险情景或事件,其中9条是新增内容,是银监会对银行业现状的总结和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预测作出的更新调整。本次新增的情景或事件,包括负债波动性增加、负债集中度上升、负债期限下降、期限的错配程度增加、盈利水平下降及财务状况恶化等。说明银监会关注到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银行业务复杂性上升等因素,带来负债结构变化、期限错配上升等问题对流动性风险带来的压力。

(五)提高融资管理要求

《办法》要求商业银行提高融资来源的多元化和稳定性,关注金融市场波动对融资的影响,加强融资抵(质)押品的管理。从近年来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来看,同业负债占比上升明显,商业银行融资来源对同业资金市场的依赖度提高。由于同业资金市场资金价格市场化程度较高,价格波动较大,且主要以短期融资为主,因此,负债结构的变化对商业银行融资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银监会提高融资管理的要求,有助于约束商业银行过度依赖同业资金市场融资,防范出现系统性风险。

(六)引入“潜在流动性需求”概念

《办法》引入“潜在流动性需求”这一新概念,要求商业银行合理评估银行承兑汇票等表外业务、为防范声誉风险而承担超出合同的义务及客户的信用水平变化等所带来的潜在流动性需求。近年来,商业银行出现通过表内业务转表外的方式,规避贷款额度、存贷比及资本充足率等方面的限制,表外业务规模明显增长,这导致商业银行的隐性风险上升。因此,对商业银行提出潜在流动性需求的监管要求,表明监管关注表外业务存在的风险,如承销债券中发行失败需提供的信用便利、出于声誉风险考虑对理财产品承担刚性兑付等方面引发的流动性需求。

(七)新增流动性覆盖率、同业市场负债比例指标

《办法》新增流动性覆盖率作为三大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之一(另两个为存贷比和流动性比例),新增了同业市场负债比例作为流动性风险监测参考指标。由于巴塞尔委员会正在修订净稳定资金比例相关标准,因此《办法》暂时未引入净稳定资金比例。同业市场负债比例是指从同业融入资金占总负债的比重。近年来商业银行同业负债占比明显上升,期限错配程度增加,银监会引入该指标意在监控同业负债占比上升对商业银行负债稳定性的影响。

流动性覆盖率的引入是《办法》的重点之一,流动性覆盖率达到100%时,表明在一定的压力水平下,商业银行30天内可快速变现的资产能满足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的需求。此时,基本可以认为,商业银行拥有足够的流动性资产应付短期流动性危机,或者能够争取足够的时间处理流动性危机。流动性覆盖率的计算方法可以简单从以下三方面理解:

1. 合格优质资产的计算

合格优质资产包含一级资产、二级A类资产和二级B类资产。一级资产主要指现金和拥有高等级国家信用的债券;二级A类资产主要指30天内变现的损失不超过10%的资产,如商业银行资本监管规定中风险权重为20%的证券、外部信用等级在AA-级及以上的债券等;二级B类资产主要指30天内变现的损失不超过20%的资产,如外部信用等级在BBB-至A+级的债券等。在计算合计合格优质资产时,除了对二级资产进行一定的折扣外,还需要考虑对用于抵(质)押融资的二级资产扣减二级资产调整项。

2. 现金流出的计算

对于零售存款和无抵(质)押批发融资业务,《办法》主要根据这些负债的稳定性等条件设定不同的流出率或提取率;对于抵(质)押融资业务,根据抵(质)押品的变现能力(参照合格优质资产的分类)设定不同的流失率或提取率。此外,还需将表内外业务导致的贷款承诺和现金流出纳入计算口径中。

3. 现金流入的计算

对于抵(质)押借贷,即未来30天将到期的含抵(质)押品的资产业务,《办法》根据抵(质)押品的变现能力设定不同的流入率。此外,《办法》还将未来到期的证券、存放同业等业务带来的现金流入纳入计算口径。

总体看,《办法》中流动性覆盖率指标是要求商业银行在保持正常流动性水平下,还需满足在压力情形下的流动性需求;流动性覆盖率的计算公式比较精细,考虑因素比较全面,对合格优质资产、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考虑项的折算率设定较为苛刻,因此该指标的引入对监控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是非常好的量化补充;此外,流动性覆盖率计算方法相对比较复杂,较为苛刻的指标设计对商业银行的达标带来一定的压力。

《办法》对债券市场和评级行业的影响

《办法》中存在多条涉及持有债券的信用评级和商业银行主体信用评级的规定,对债券市场和评级行业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把商业银行主体信用等级下调作为流动性风险情景或事件之一

商业银行是类公众公司,是重要的信用机构,因此其风险和信用状况受到广泛关注。评级机构一方面要积极为商业银行提供评级服务,另一方面也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对待商业银行的评级活动,关注评级变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2.在计算合规优质资产时,按照所持债券信用评级的高低区别设定折算率

3.当债券作为融资和借贷业务的抵(质)押品时,按照债券的信用等级区别设定现金流预测的折算率

按照所持债券信用评级的高低区别设定合格优质资产折算率和现金流预测的折算率,符合基本的市场规律,同时也是对评级机构信用评级的考验,评级机构应坚持自身的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为监管提供更好的评级支持。根据《办法》,持有高信用等级的债券不仅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合格优质资产规模,还有助于降低现金流净流出的预测规模。因此,随着流动性覆盖率指标的执行,商业银行对债券品种的投资偏好将有所改变,利率债券或高信用等级债券将更受青睐,而低信用等级债券的需求有可能下降,或要求更高的流动性溢价。

结语

目前,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外汇占款货币投放的下降及央行对流动性调节态度的收紧等因素,将对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带来长期、显著的影响。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水平将长期承压,流动性风险管理重要性提高。《办法》不仅引进了巴塞尔协议关于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最新理念和量化指标,还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期限错配扩大、对同业资金市场依赖度上升等现状,提出了具体的监管规定。总体看,《办法》的实施对商业银行管理和控制流动性风险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在新形势下强化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升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降低流动性危机的发生概率,保障银行业稳健发展。

篇10

1.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性。

一是评价经营业绩,了解销售、资产、资本的盈利能力,并分析各种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和成因。二是诊断财务和经营状况,判断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三是评价、调整和规划财务政策,包括营运资本管理、负债管理、投融资和股利政策。四是全面了解财务经营状况、面临的经营环境和内外部问题、竞争优势和劣势,制定和调整发展战略,把握企业的发展机遇。

2.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框架。

财务报表与经营和投融资活动密切相关,财务报表的质量受经营环境、企业战略、会计环境与会计政策等多因素影响。通过建立科学的财务分析步骤和系统的财务指标体系,开展全面、深入、有效的财务报表分析,可以为企业经营、投资、融资决策提供客观依据。财务分析步骤依次为经营战略分析、会计信息质量分析、财务指标分析。财务指标体系包括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创现能力、创值能力等五类财务指标。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步骤

经营和投融资活动受到经营环境和经营战略的影响,会计系统受到会计环境和会计政策的影响,经营和投融资活动和会计系统对财务报表产生影响。有效的财务报表分析应以经营环境和经营战略分析为起点,然后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评估和分析,最后进行财务指标分析。

1.经营战略分析。

通过经营战略分析可以对公司的经营环境进行定性的了解,为后续的会计信息质量分析和财务指标分析确定基础。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取决于自身盈利能力和资本成本之间的差异,盈利能力取决于战略的选择。经营环境影响经营战略的选择,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分析可从宏观环境、产业环境、竞争环境和市场需求几个方面展开。内部环境分析包括企业资源与能力和价值链分析。具体的分析应包括行业景气,技术进步与产业政策,竞争环境、策略与团队,盈利或商业模式,价格、成本及毛利率等。

2.会计信息质量分析。

会计的基本假设与一般原则影响财务报表的编制及其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假设是指对那些未经确认或无法正面论证的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变化趋势所做出的合乎情理的判断。会计信息质量应重点关注五个问题,包括公认会计准则的质量、审计质量、公认会计准则的执行质量、交易确认时间的质量、披露质量。会计政策(含会计估计)分析,是针对公司管理层对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偏好,及其对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深入分析。上市公司盈余预期也将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产生巨大影响,迫于业绩压力,管理层操作会计处理,一是无中生有,如虚构收入、虚增资产;或是化有成无,如隐瞒费用、隐瞒债务,简称“永久性差异”;二是跨期调整,如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费用,简称“暂时性差异”。

3.财务指标分析。

财务分析方法包括共同比分析法、趋势分析法、财务指标分析法或比率分析法、现金流分析法和模拟报表法。财务指标分析法是指将同一报表或不同报表中两个项目之间的关系用百分比或倍数的关系表示出来,是目前财务分析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项分析工具。比率分析能够将大量的财务报表项目及财务数据减少为若干比率,从而使财务数据的比较突破时间及规模的限制。

三、财务指标分析体系构建

作为股东、债权人、管理者或是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分析和评价上市公司整体的财务状况、问题和发展趋势,各自关注的重点、分析的角度和深度有所不同,需要构建一个系统的财务指标体系,能够综合考虑各类财务报表使用者的需要。从长远看,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其增长、回报和风险控制能力,这是公司价值的三大驱动因素,有效的财务指标分析应使各财务比率尽可能与上述驱动因素相关联,按照财务报表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其与公司价值的相关关系来设置财务指标体系,有利于从各角度分析公司财务状况,具体包括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创现能力、创值能力等五类财务指标。

1.盈利能力指标。

首先解读和分析利润表,利润表一是反映收入、总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收入高于总成本就盈利、收入低于总成本就亏损;二是反映股东和债权人、政府之间的风险和收益的关系,对应的收益分别为税后利润、利息和税收。利润又分为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盈利能力指标用于反映公司的利润和营业收入、资产和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反映利润占营业收入之间比例关系的销售利润率;二是反映利润与资产之间比例关系的资产收益率;三是反映利润与资本之间比例关系的资本回报率。一般来说,净资产收益率被视为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最重要指标。

2.运营能力指标。

所谓运营能力,是指资产管理能力,该指标用于反映公司使用资产的效率或管理水平。公司将大量资本投资于各类资产,资产周转速度是资产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是提高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重要驱动因素,使资产具有更高的生产能力对提高总体盈利能力至关重要。详细分析各类资产周转率有助于评估公司的资产管理水平。公司资本的来源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资本的使用结果形成了营运资本和长期资产,资产管理包括营运资本管理和长期资产管理两个方面。运营能力指标具体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等。

3.偿债能力指标。

只要负债成本低于投资收益率,财务杠杆就会提高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根据负债成本的不同,可将负债分为无息负债、有息负债和隐形负债。偿债能力包括资产流动性和负债管理能力。资产流动性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营运资本周转天数等;负债管理能力指标包括总资产负债率、权益负债比、利息保障倍数等。

4.创现能力指标。

“现金为王”,现金比利润更加重要,公司的现金来源和去向与公司的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密切相关。经营性现金的充裕程度反映公司利润的质量、竞争力、偿债能力和融资能力。创现能力指标用于反映公司的销售、资产、资本所带来的现金,可以分为三类指标,具体包括销售创现率、总资产创现率、投入资本创现率、权益资本创现率、获现率。其中获现率指标反映公司实际经营净现金与应得经营净现金之间的比例关系,表明公司获取的经营净现金占应得经营净现金的比例,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获取经营净现金的能力越强。

5.创值能力指标。

投入资本回报率是创值能力的重要指标,它反映公司经济利润或经济增加值与投入资本的比例关系,表明每一元投入资本所创造的经济利润,该指标越大,说明说明投入资本的效率越高。

四、财务指标分析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