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整合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7: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资源整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面对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出师不利,人们不得不反省这种整合思路的合理性。
信息资源整合的目的是信息共享,共享的目的是创造效益。效益是信息系统生存的基础,缺少有效的成本核算是资源整合低效益的重要原因。整合工作需要成本,用户使用信息资源也需要成本,如果共享的效益不足以抵消整合与共享的成本,那么资源整合就会因亏本而难以持续。
从经济学考虑,提高资源整合效益可从两方面给力:
一方面选择整合目标,提高整合的价值。只有整合有高效益应用的部分信息资源,而不是整合所有资源,才会得到较高的整合效益。目前,有些信息整合任务布置与最终效益考量是脱节的,因为整合作为目标自有投资来源,资源整合者也不需考虑总成本。这种投资体制就很难考虑整体效益。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资源整合可学习企业的订单生产模式,剔除价值低的资源整合项目,总效益自会提高。
提高效益的另一方面工作是降低整合成本。资源整合最大成本不在技术而在行政。有些工作人员总想将数据纳入自己的管辖范围,认为只有物理上集中才能实现资源整合;总想以行政手段排除整合障碍,结果反而使整合变得更不可行。数据强行集中会带来维护更新的困难,数据质量下降会导致整合失败。实际上在检索技术高度完善的今天,资料的物理集中已不再是资源整合的关键,谷歌、百度没有行政力量,不靠数据集中,仅靠检索能力已取得了信息资源整合的巨大成功。
利用检索技术能够绕过行政障碍实现低成本的资源整合。例如法人库与企业信用库建设,将各政府部门收集的企业数据集中到一个部门的行政成本太高而难以实现;如果改换思路,数据还是由原主管部门向外提供,面对用户的信息查询可以通过检索软件遍访各部门的数据库,再将各部门的查询结果整合向用户提供,其效果与先集中数据是一样的。新模式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提高数据质量。
篇2
[关键词] 旅游企业 信息 整合 方法
一、旅游企业信息资源整合
信息整合就是利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和工具将已有信息集合在一起,生成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新的信息集合体,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实现信息的价值增值。所以,对信息资源的整合不是对已有信息资源的废弃重建,而是对各种已有的物理分散的结构化数据信息和非结构化数据信息进行逻辑集中、无缝集成和应用提升。
旅游企业信息资源整合是指将旅游企业中各种类型、各种形式、分散的多样化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组织,通过一定的方式形成统一的信息资源体系和服务模式,发挥各种旅游信息资源的价值,形成更加高效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
二、旅游企业信息资源整合的目标和意义
1.旅游企业信息资源整合的目标
旅游企业信息资源整合的目标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将企业内分散的旅游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发挥其最大价值,满足本企业及社会对旅游信息的需求。
2.旅游企业信息资源整合的意义
(1)有利于满足旅游信息需求者的多元化需求,解决信息不对称状况
当今,旅游企业信息与日俱增,同时信息又分散在各个部门,如何快速获取有用信息,已成为影响并制约旅游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通过信息资源整合可以解决信息资源分散与信息需求多样性的矛盾,使用户在海量的旅游信息资源中迅速找到需要的信息。
(2)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信息的价值增殖
旅游企业不断产生大量信息,这些分散的旅游信息难以发挥其最大效益,通过信息资源整合,在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 还可使用信息技术挖掘其中潜在的有用信息,产生新的决策信息,使旅游信息的价值得以增殖。
(3)实现最大程度的信息资源共享
旅游企业信息资源整合是从信息需求者的角度出发,突破信息资源的时空限制,建立集成的、统一的、全面的、准确的、有序的旅游信息资源体系,从而解决信息资源分散与用户多样化信息需求之间的矛盾,最终实现旅游企业信息资源在不同层面的共享。
(4)有效促进信息资源的有序化
旅游企业各部门产生的信息分散、甚至杂乱无序,通过信息资源整合,可以专题的形式为用户提供就某一主题相关的各种信息,从而有效促进信息资源的有序化,极大方便信息需求者获取相关信息。
三、旅游企业信息资源整合方法
对旅游企业已产生的各种信息资源,要真正体现其价值,需根据所服务的对象不同,通过建设数据中心,搭建旅游企业内部信息平台和旅游企业公共信息平台来实现旅游企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其中,数据中心建设是旅游企业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旅游企业内部信息平台是为旅游企业自身的信息需求服务,而旅游企业公共信息平台主要是为社会公众、行业及宏观区域的旅游活动所需信息提供服务。
1.数据中心建设
目前,绝大多数旅游企业缺乏对企业内各种信息资源统一管理和规划,致使信息资源分散、利用率低、价值难以体现。而且,无序的管理造成大量宝贵数据的丢失,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旅游企业建设集中的数据中心,可以实现对企业内数据的集中管理和有效利用,同时还为数据挖掘打下良好的基础。
2.旅游企业内部信息平台搭建
旅游企业内各部门或分支机构在业务操作时需要一定的信息资源为其提供支撑,这些信息资源一方面由企业内部专门从事信息资源收集的部门提供,另一方面来源于各项旅游业务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资源,即各业务操作人员完成各自的业务操作后,按照公司提供的标准格式,将相关数据提交到数据库中,生成的信息资源数据库。
由于旅游企业业务过程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业务操作人员需随时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这就要求企业内所有信息资源随时处于各操作人员可获得的状态,即要求所有信息资源在企业内部成为可流动的支持系统,这个支持系统就是旅游企业内部信息平台。搭建旅游企业内部信息平台就是将整个企业的所有信息资源全部置于企业信息网络中,以实现所有信息资源在旅游企业内部的完全共享。旅游企业内部信息平台的搭建将为旅游企业内各部门或分支机构的业务操作提供及时、完整、准确的信息支撑,便于有效完成各项业务操作,实现企业目标。
对于已有管理信息系统的旅游企业,可通过对现有系统的集成来搭建旅游企业内部信息平台,即在对现有系统进行充分调研的前提下,制定统一的集成规范,对既有系统进行必要的改造来实现对现有系统的集成。当需新建应用系统时,则只需按照规范进行建设,即可实现企业内所有应用系统的松散式集成。
3.旅游企业公共信息平台搭建
由于旅游是服务性较强的行业,所以旅游企业在搭建了内部信息平台,实现了企业内信息资源共享后,还需搭建社会需求的公共信息平台,以满足社会公众对旅游企业信息资源的需求。由于旅游企业门户网站是旅游企业与外部信息交换的平台,所以旅游企业公共信息平台搭建可通过旅游企业门户网站的建设来实现,此时,旅游企业门户网站的建设需以“为社会公众和其他旅游企业服务”为根本宗旨,同时还需建设一站式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四、结束语
在我国,旅游企业信息资源整合还只是刚刚开始,其理论和方法都还不十分成熟,所以整合道路还很漫长。各旅游企业在信息资源整合过程中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这需要在实践中去探索、去解决。同时,各旅游企业应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一条适合本单位的信息资源整合之路。
参考文献:
[1]Hong-gang Xu, Ji-gang Bao and Chang-chun Zhou.Effectiveness of regional tourism integratio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Volume 16, Number 2 / 2006年6月
[2]Franz P/hretmair and Wolfram W. XML-Based Integration of GIS and Heterogeneous Tourism Information. Advanced Inform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Volume 2068/2001
[3]Tao Hu, Weicai Du and Linfeng Dong. A Tourism Resources Integr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XML and Web Service. Research and Practical Issues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s, Volume 205/2006
[4]唐振宇 陈凤岩 冯玉强:基于XML的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整合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5]邹嘉麟 陈家训:Web信息资源整合系统模型和方法[J].计算机工程,2004年12期
[6]王 平 姜爱蓉:国内外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管理系统的对比研究与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增刊
[7]成 瑶:西南民族地区旅游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在区域经济中的利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16期
篇3
关键词: 数字化校园; 信息资源整合; 信息服务; 信息挖掘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5)08-76-02
Service-oriented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tegr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en Fangfang, He Xiaobo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fice,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6, China)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ampus,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systems and relying on computer and network technolog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ect the campus information on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torage and use them,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However,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scattered. Facing with the vast amounts of information,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often confused, and can not get the effective inform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actual distribution of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 integration strategy for university information resources, which can make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 the data layer forming the subject, is put forward. This strategy can better integrate all kinds of scattered information,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indetermina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it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information mining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digital campus;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tegration; information service; information mining
0 引言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教育信息化使得高校能充分利用学校各种信息资源,结合现代化技术手段,促进高校技术的升级、知识面的拓展以及教学科研成果的进一步创新,因此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高校已进入信息资源整合阶段[1-2]。面对海量的校园信息,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整合进而为师生提供有效的信息化服务,是高校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本文提出了将数据层信息按主题进行分类的高校信息资源整合策略,并在实际建设中得以应用。
1 高校信息资源分布现状及高校信息资源整合
1.1 高校信息资源分布现状
我国高等院校信息化的建设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IT基础设施建设阶段、信息化应用推进阶段以及信息化服务优化阶段[3]。在信息化应用推进阶段,高校建立了多个业务系统并且相互独立,相应地,各业务系统堆积了师生大量信息。业务系统的运行,较好地满足了业务部门的管理需求,然而对师生群体而言,这些信息资源的分散存储并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因此,将这些信息整合并以个性化的展示(如填表服务)服务于师生,才能体现出信息的价值。
此外,高校为教学科研等提供了较多的信息服务,如图书馆电子资源、网络课堂、在线选课等服务。丰富的校园信息资源较好地满足了师生的需求,虽然师生普遍表示教学科研服务可以接受,但仍存在教学科研信息资源提供了但实际使用的却较少、有些需要的资源反而找不到,以及对所需要的资源不能明确的问题。
1.2 高校信息资源整合
信息资源整合主要是指根据系统论的原则,依据一定的需要,对各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中数据的对象、功能结构及互动关系进行融合、类聚和重组,重新构建一个新的有机整体,形成一个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的信息资源系统[4]。信息资源整合将分布式环境中的信息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将正确的信息传送给正确的使用者。其主要的两种技术手段为:一是采用国际通用的数据标引和描述标准,对异构的信息资源进行梳理加工,实现信息资源在格式、内容上的整合;二是借助软件工具和网络传输技术,实现不同业务系统的集成检索。
高校中,师生个人信息资源、图书馆电子资源、教学科研等信息资源分散存储在人事系统、学工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教务科研系统等多个业务系统中,这些业务系统数据标准不统一,采用的数据库系统不统一,软件开发技术不统一,导致各个系统信息资源无法整合并服务于师生。
信息资源的整合方法、途径和手段多种多样,但一般来说包括三个层面:其一是数据层(又称资源层),即把有关信息资源集中为一体;其二是操作层(又称服务层或中间层),即通过软件或平台对有关信息资源进行统一利用;其三是系统层(又称应用层),即包含数据内容、软件系统以及基础设置的全面整合[5]。高校信息资源存在分散存储的情况,对数据层信息进行整合的方法,将不相关联的、不同业务系统的信息资源按一定主题、一定的任务进行智能化整合,融合成一个能够科学地揭示信息内容、完整地维护信息形态、充分地展现信息价值的有序信息整合体,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师生。
2 高校信息资源的数据层整合规划
2.1 整合的高校信息资源数据层架构
为提高高校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以师生为核心,并为其提供人性化的信息服务,设计出整合的高校信息资源数据层架构,见图1。
[主题数据库] [OLAP数据库][共享数据库] [数据交换库] [数据抽取] [数据抽取] [人事数据库] [学生数据库] [教务数据库] [一卡通数据库] [科研数据库][……] [人事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一卡通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
图1 整合的高校信息资源数据层架构
从图1可以看出,在整合的高校信息资源数据层(共享数据库)规划中,包含主题数据库和OLAP数据库。
2.2 整合的高校信息资源数据层构成
2.2.1 主题数据库规划
主题数据库是一个综合性的数据库,它是面向某一业务主题的。高校主题数据库的建立前提是必须对校园内各业务系统的数据信息进行梳理、分类和归纳,将具有一定关联度的若干数据类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主题数据库。
在主题数据库规划中,主要包含师生个人主题数据库、教学科研信息资源主题库。
师生个人主题数据库规划中,以教师为例,在建设一个以教师为主题的数据库时,由于包含教师信息的业务系统很多,因此需要将各个业务系统中与教师相关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建立一个主题库。如:在教务系统中涉及教师的信息有教学计划、课程安排、考试管理及成绩管理等;在科研系统里有科研计划、科研经费及科研成果等信息,而在财务系统里有教师的工资信息、一卡通信息及相关的缴费信息等。同理,在其他系统中与教师相关的信息也很多,因此,可以通过教师主题,将相关信息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师主题库。在此基础上,可以提供师生个人基本信息服务、个人资产服务及填表服务等多种服务。师生个人主题数据库的规划将分散在业务系统的信息整合,并提供个性化的师生服务,如教师填表服务、学生个人简历服务等。
教学科研信息资源主题数据库规划中,整合了校内的电子图书信息、视频、网上授课等与教学科研相关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可以增强教学科研资源的推荐服务、图书馆功能扩展服务、视频服务及网上授课等服务。师生可在整合的教学科研资源库中定制自己所需的具体教学科研资料,能较好地解决师生资源找不到、资源不明确的问题。
2.2.2 联机分析处理(OLAP)数据仓库的规划。
高校各业务部门的历史数据资源按主题进行归纳整合,存入OLAP数据库中。OLAP是共享多维信息的快速分析,它是跨部门、面向主题的,其基本特点是快速性、可分析性、多维性、信息性和共享性[6-7]。OLAP能及时获得信息和管理大容量的信息,它处理与应用有关的任何逻辑分析和统计分析,能提供多维数据分析的多维视图。高校OLAP数据库的规划能够为校级决策者提供查询分析服务,以易于理解的图表等表现形式提供给决策者。
整合的高校信息资源数据层由师生个人主题数据库、教学科研信息资源主题数据库等主题数据库及OLAP数据仓库共同构成。数据层的整合规划能够较好地为师生提供校内信息资源,且随着服务需求的变化,可以灵活建立多个主题满足师生的信息需求。
3 校园信息挖掘
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8-9]。数据挖掘可以理解为,在庞大的数据库中寻找有价值的隐藏事件,并利用人工智能、统计、预测的科学技术,将其数据进行科学有价值的提取和深入分析,找到其中的知识,并根据企业发展中的需求问题建立不同的挖掘模型,以此作为提供企业进行决策分析的参考依据。
整合的高校信息资源数据层存储着大量的教务、科研、一卡通、图书借阅等多种信息。这些信息具有不完全性、有噪声、信息模糊和随机分布等特点,通过不同的数据分析和数据建模可以产生多个应用,提供多个科学决策依据。比如在师资建设方面可以发现哪些专业需要加强师资;对教学建设方面可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对图书借阅的分析,可以发现哪些图书流动性较小,哪些图书比较受欢迎;对一卡通的分析可以了解学生的消费情况,为决策者判断是否贫困及发放补助提供支持。
4 结束语
校园信息资源的整合将分散的信息按一定的主题、一定的任务进行优化整合,能充分展现信息的价值,服务于师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校园信息挖掘,为决策者提供信息支持。重庆医科大学在信息化建设中,重视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成功建设了师生个人主题数据库。下一步,将建立服务于师生的其他主题库及OLAP数据库,建设更多基于这些主题数据库的服务,并在校园信息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进行校园信息挖掘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金业阳.高校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8.28(3):
88-89
[2] 顾瑞,李爱英,卢加元.高校信息资源整合的必要性研究[J].中国教育
信息化,2010.3:7-8
[3] 张凯,吴庆杰,陈翼等.从业务服务向数据服务转型[J].中国教育网络,
2013.8:39-40
[4] 朱胜坚.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06.15(2):22-24
[5] 苏新宁,章成志,卫平.论信息资源整合[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5.21(9):54-61
[6] 贺超波,陈启买,刘海.数据仓库与OLAP在高校教学决策中的应用
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26(6):93-95
[7] 周根贵,黄洪,陈朵玲等.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
[8] 陈燕.数据挖掘技术与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篇4
1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研究现状
1. 1国外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末,欧美发达国家开始建立数据资源整合的实验项目.到目前为止,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信息资源整合方面成果比较显著,己经能够有效地解决不同信息源之间的集成问题、互联互通问题、信息的共享利用问题,如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企业应用集成、云计算技术等都在探索这方面的问题.
国外机构及学者从整合概念、整合方法、整合模型与机制等多个方面对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不同的学者从整合内容、整合目的、整合应用等方面提出了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概念.整合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新型的技术方法:利用新型技术进行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包括采用中间件技术整合集成各种异构的数据以提高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利用云计算技术构建电子政务云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与服务。整合模型的研究主要从不同的技术层面提出各种整合模型,如A. P. Theres。等提出了基于社会进程与技术的政府信息整合模型,M.K. Muham-mad等提出了一种基于企业应用集成(EAI)的整合模型.
1.2我国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情况
我国电子政务经过近20年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从数字化、网站和单一应用系统建设到以网络与信息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为核心的信息资源管理和应用阶段.开展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研究是新时期、新阶段电子政务发展的迫切需要,有利于实现电子政务从政府职能导向到一体化服务导向的转变,从部门信息公众服务到信息资源后台共享服务的转变,以及从部门业务服务到跨部门业务无缝集成和综合服务的转变,从而进一步提升区域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化提升社会管理服务的水平.
国内的学者主要从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模型与机制、整合集成平台等方面对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翟小静等提出了基于消息中件间的政务信息资源集成模型;牛力针对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提出了三维政务资源整合概念框架,以及政务信息资源的五个管理层次的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模型.整合平台着重解决跨平台整合的技术架构和理念,采用中间件技术解决具体的信息孤岛问题,如福建省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联通省、市、县三级的数据整合平台枢纽.
我国的政务部门主要采用建立政府门户网站、建立政务数据中心、构建区域网格及政务云计算平台等方式来整合政务信息资源与服务。
基于门户网站的政务信息资源整合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整合资源,尝试提供一站式行政服务,我国北京市的市民主页和上海市的市民邮箱系统,聚合了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范围广泛的信息及服务.通过门户网站的方式来进行信息资源整合,对于政府外部的用户而言,是相对理想的一种方式,但其在处理政府内部的信息资源整合与业务协同方面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基于政务数据中心的信息资源整合将分散在各部门的数据整合至不同级别政务数据中心,如我国的信息化金字工程,通过各个部门与机构向数据中心提出数据交换需求,根据交换与传输准则通过不同的方式将归类好的数据传输至所有需求端.数据中心模式很好地解决了政府部门内部数据交换与外部数据共享的问题.但是这种整合方式需要大量的前期投资与后续的管理. 网格采取分布式的任务解决模式,将各种资源初步集中实现其优化与共享,以提供协作处理和服务,网格计算通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群来提升信息处理能力,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弥补了网格的这方面的不足,北京、上海、江苏、山东、广东、福建等省市,先后建立了政务云计算平台,致力于整合各种政务信息资源与提供不同模式的服务.
2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
经过对福建省财政预算内投资建设的信息化项目的调研,以及对相关省份信息化的走访,发现随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己经从简单的办公自动化和政府门户网站建设阶段,向政务协同办公、信息共享的资源整合阶段转变,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1)烟囱式建设.以往信息系统建设采取基于信息系统独立进行组织,即遇到新的业务功能需求,就新建设一套系统,包括单独的软硬件设备,如服务器、中间件、存储、数据库,再加上网络接入、网络安全和增加运维人员等.在这种建设模式下,建设服务器、存储、基础软件、应用均难以进行资源整合和共享,而在绝大多数的时间,系统并不需要这么大的处理能力,因此大部份资源被浪费,从而造成了资源重复建设和利用率低的问题,也无形中增加了运维成本.
2)信息孤岛.电子政务建设经历了由技术驱动转变为业务驱动的过程,电子政务建设由以技术为中心转变为以业务为核心搭建电子政务平台,而且往往每个业务拥有自己独立的电子政务平台,然而随着业务数量的不断增加,对各个电子政务平台之间互联造成难题.因为不同电子政务平台的数据、业务和界面等往往单独构建,而且采用的开发技术和开发工具不同,所以造成不同平台间的数据格式、业务和界面等不能兼容,信息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共享,形成了信息孤岛,给信息资源整合带来困难.
3)系统部署灵活性差.在原有系统架构下,新业务实现通常需要若干IT系统的协同配合,应用开发与协调配合工作繁重.原有系统在不能满足业务处理能力需求时,需进行扩容,如果原有设备还有可扩容的余地,一般会增加CPU、内存等;如果己经是满配,则需要新增设备,原来的业务系统则需要迁移,存在一定的业务风险.同时,原有系统下线时,系统设备不能快速地部署运用在其他系统,这些问题对于信息资源整合的部署灵活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4)系统安全存在各方面的风险.在管理与使用政务信息资源过程中,特别是运行搭建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平台上的各种应用系统时,存在网络安全、平台安全、应用安全、管理安全等方面的风险.
3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云计算解决之道
从技术的发展和演进角度来看,云计算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发展,其基本原理是将网络上分布的计算、存储、服务构件、网络化软件等IT软、硬件进行聚集和共享,并通过开放、统一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按需配用服务的一种技术.云计算将大量计算资源集中组成资源池,采用虚拟化、自动化技术,动态创建虚拟化的资源,通过网络以服务形式提供给用户使用.云计算具有按需服务、资源利用率高、扩展性强、标准化、可管理的特点.
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中引入云计算技术,能够充分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管理,从而有效解决资源利用率不高、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信息孤岛、信息重复采集、系统互联互通不畅、运维成本高、安全性低等一系列难题.
1)云计算提高了政府设备资源的利用率.云计算的虚拟化技术可有效地管理软硬件资源,使软件、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等充分地融合和共享,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并可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和业务的动态迁移.对新建的信息系统可以实现按需分配软硬件资源,大大提高了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中的设备资源利用率和灵活性,降低运维成本.
2)云计算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通过云计算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数据和业务系统整合形成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的基础设施,实现分布式、异构的业务系统的快速集成.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服务,可以有效地避免信息孤岛的形成.
3)云计算提高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系统部署灵活性.由于云计算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对每类系统制作一个模板,在部署新的应用时,可以选择相应的模板快速部署系统,仅需很短时间就可以部署一台新的服务器,并且包含特定的补丁包、系统安全设置和安装必备的系统软件等,为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中安装部署应用系统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
篇5
当前,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国家高度重视农村信息化,中央1号文件连续6年明确要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国务院提出了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发展,以信息化推动城乡统筹的新任务。在这个重要发展时期,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农业,不仅是经济转型和发展新阶段的要求,而且对建立和谐社会,提高农业竞争力,解决好“三农”问题,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 中国农村信息化的技术特点
当前,我国农村信息化呈现出以下技术特点:一是“三网融合”技术逐渐走进农村。“三网融合”能够突破部门网络资源分割的体制障碍,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实现“合作共赢”。二是无线互联技术正在日益受到农村市场追捧。随着农民意识变化和农村网民规模的不断壮大,农村整体信息化应用水平在提升,农村市场将是无线互联技术大展身手的下一站。有关专家认为:对于三网融合的实际应用,一种最为直接的体现就是三屏融合,即手机、电视和电脑屏幕的融合。
2 云计算及资源整合服务云平台简介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云计算概念提出以来,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迅速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关注。在学术界,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在2008年和2009年分别通过启动Cluster Exploratory(CluE)和POMI 2020研究计划,支持研究机构对数据密集型计算及面向移动互联网的新型应用支撑技术开展研究,2010年NASA启动了OpenStack计划,研发云计算基础设施与平台服务。欧盟在FP7中资助了Vision Cloud、4CAAST等20多项针对云计算的系列研究项目,覆盖云数据资源存储、管理,虚拟化计算、互操作框架、安全服务等诸多方面。在产业界,也出现一系列的典型云计算系统,如Google Cloud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IBM Blue Cloud、Amazon EC2、Microsoft Azure。云计算发展已经呈现出系统规模日益增大,应用和服务形态越来越多样化,更加注重低耗高效等特点。云计算是当前计算架构发展的主流方向,基于云计算架构的信息服务是信息技术服务的主要形式,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十二五信息科学发展战略规划”中确定的优先发展领域。
3 农村信息服务云平台技术
构建农村信息服务云平台可以帮助实现农村信息化从设施建设、资源整合、技术应用、体系构建到环境优化的全面提升。在利用现有信息网络和资源基础上,采用和集成前沿信息技术,包括云计算、多源数据分析技术和信息安全保障技术等,整合各类信息资源,为农村和乡镇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资金、情报、人才、市场、咨询、数据分析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以提高农村和乡镇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由于涉农信息系统繁多、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各系统通常是面向不同的领域并构建于不同的平台之上。需要对现有系统的集成支持和服务扩展是农村信息服务平台的关键任务。
3.1 基于云端融合的应用集成技术
对于涉农各个信息化系统,以SOA(面向服务的结构)框架为集成标准规范,采用ESB(企业服务总线)技术进行重构和整合。研究SaaS模式综合服务平台构建技术对复杂应用服务建模并有效组合,解决信息服务平台面临的多行业、多领域的信息化应用问题,提供封装后的服务接口及应用开发模式,实现现有应用的快速开发部署和贯通应用。
3.2 异构终端接入的云环境构建
面向多类型异构终端(如PC,Netbook,Notebook,Tablet,mart phone等)提供普适接入服务的需求,研制异构终端云接入服务系统,突破传统网络服务对终端资源受限、客户端定制困难、交互过程复杂等问题,提高服务接入的适应能力,增强用户体验。研究面向异构客户端的云服务部署及任务迁移技术,实现不同应用模式的服务按需加载,确保任务迁移的连续性。研究异构终端与云服务远程交互控制协议及服务管理技术,降低网络传输数据量和客户端计算压力,减少客户端的能量消耗。
3.3 应用服务管理优化技术
研究企业应用大规模并发问题。在业务层以ESB(企业服务总线)技术为基础,研究开源ESB架构,对其并发服务处理模块进行配置和扩展,在业务处理层面部分解决大规模并发带来的计算、资源系统压力;在云基础服务平台层,采用虚拟化资源调度技术,动态扩展云平台计算资源服务能力,解决大规模并发问题,提供系统可用性保证。
篇6
Abstract: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tegration has always been goals of development for libraries.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vides a large platform for library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tegration. High school libraries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offer the service for enhancing quality of their own culture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integration of library information resources.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library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are put forward.
关键词:信息资源;整合;高校图书馆
Key words:information resource;integration;high school library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3-0093-01
1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资源的存在方式和载体类型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新载体、新类型的信息资源一方面能够便于高校师生利用,扩大了他们获取信息的视野。但另一方面,随着数字资源数量、类型的不断增多,加上数据库之间应用系统各异、内容交叉重复、知识关联度低、信息数据格式和存储方式多样化以及检索语言、方法之间的差异性等因素,给用户利用数字资源带来很大不便。面对如此庞大的多类型、多媒介、多传递渠道的信息资源集合,缺乏整合工作将会使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陷人无序之中。如果能把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整合到一起,让读者通过一个检索界面就可以查到所有的资源,这必然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读者的查全率;如果能把最满足需求的资源排在检索结果的最前面,必然会提高读者的查准率。同时,信息资源整合有利于满足读者多元化的信息需求。
2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
2.1 图书馆员对数字资源的理解和管理有待提高。图书馆员是数字资源的管理者、组织者、传播者和导航者,他们对有效利用数值资源起着关键的作用。然后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图书馆员知识结构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需求,使得图书馆开展的数字资源文献服务不能很好地与教学和科研需求相对接,一些高层次的信息服务工作无法全面开展。另外,数字资源建设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这样就要求图书馆员不但要熟悉图书馆业务,精通电脑和英语,还要掌握信息储存与处理技术,以及因特网上信息资源的挖掘、加工、整理等。而我们图书馆中这种专业人才或复合人才的缺乏,是目前我校图书馆面临的一大问题。
2.2 有待提高读者的数字资源使用率。在高校中部分学生信息意识比较淡薄,对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了解甚少,有不少数读者甚至对本校图书馆有哪些数字资源尚处于“不知道”或“不清楚”阶段。他们对数字资源的需求欲不高,使用数字资源的学生读者大部分是面临写毕业论文的高年级学生,一、二年级学生相对较少。他们的文献信息检索知识和检索技能较低,缺乏检索技巧直接影响到检索结果的查全率和查准率,进而影响读者使用数字资源的热情,降低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使用率。
2.3 知识产权问题突出。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必然涉及知识产权。随着我国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深入发展,知识产权问题在网络时代日益突出,数据库建设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又面临着复杂的、巨大的版权风险。如何既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同时又让文化、科技的文明成果纳入数字图书馆,以便为更多的用户服务,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这是当前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4 馆藏特色不突出。特色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充分展示其个性,提高其信息服务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目前,有些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为了达标、评估过关,达到一定数量,盲目采购,都在努力做到大而全、小而全,好像谁拥有的资源越多,谁就是龙头老大,根本不考虑采集文献是否符合本校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需要,特色馆藏资源的开发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低水平。
3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的对策建议
3.1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建设。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是一个新兴课题,对专业队伍的知识和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人才队伍素质的高低、数量的多少都在制约着信息资源整合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各种有效的教育培训措施,重视对专业人才引进。解决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馆内培养;二是引进人才;三是与外单位联合。
3.2 如何提高读者的数字资源使用率。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邮件推送、网络公告、海报、广播、校内报纸和图书馆电子资源使用手册等,设法使读者对高校图书馆已订购的电子资源的文献类型、学科覆盖、收录时间范围、是否提供全文等都有所了解。其次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帮助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检索和利用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3.3 强化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意识。积极参与图书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并参与国际版权立法,明确图书馆合理使用的范围,形成一个有效的监督与制约机制,从而避免侵权,减少以后的知识产权的争执。应按照国家有关知识产权的规定,协调好与出版商、著作权者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使用控制技术保护出版商和著作权者的合法利益。
3.4 注重馆藏特色资源的整合。特色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生命,没有特色就没有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建设。特色资源建设应发挥专业优势资源优势立足本校的专业特点及本馆的特藏,进行收集整理,注重教师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产生信息资源的收集,尤其是动态信息原始信息的收集它包括本校教师的课件讲义试题声像资料等,以及教师发表的论文,校际往来的一些专家学者的讲座与报告,本校毕业生的学位论文等,这些都是校内特色资源对这些资源进行分类整理,收集的材料进行重新组合。
4结语
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整合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整合现有数字资源,并与不断增长的数字资源无缝整合,从而为读者提供统一的检索平台,如何在理论的指导和经验的驱使下,使信息资源的整合工程做到最优化是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长期不懈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字:城市规划信息资源整合方法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规划部门的工作手段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许多城市的规划管理部门都运用GIS技术建立了相应的城市规划办公管理系统和网络系统,城市规划设计部门也甩掉了图板,全面实现了规划设计成果制图电子化。但由于在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与决策常常出现滞后现象,使得将城市规划形容为“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观。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众对城市规划科学性的质疑,同时说明我们的城市规划工作没有起到确定城市发展方向的风向标作用。
尤其是跨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北京的城市建设与开发量剧增,由此而引发的城市绿色生态保护问题、城市历史文脉怎样传承问题、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如何解决等诸多问题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1999年编制的北京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由于信息资源整合的技术手段一直未能得到行之有效的解决,缺乏及时更新机制和整体分析的工具,使我们的“控规”法律效力低下,无法科学地指导城市建设。本文试图从建立北京城市规划信息系统的整体思路出发,通过对城市规划信息资源的梳理、对“控规”信息资源整合方法的描述,与大家共同探讨城市规划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问题——城市规划信息资源整合方法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二、建立城市规划信息系统所涉及的信息种类
从建立城市规划信息系统的专业角度看,可以将城市规划信息划分为两大类——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
(1)空间信息
就是信息内容本身就包含有形状、分布、空间定位、空间相互关系等内容的信息,如一条道路、一座桥梁或一幢建筑物、一个行政区等的几何形状及其所处的空间位置等。城市规划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空间信息:
1、空间基准信息
2、自然特征信息
3、基础设施空间位置信息
4、各类界限信息
5、各类控制线信息
6、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汇总信息
7、城市规划汇总成果信息(用地规划及专业规划)
8、城市建筑规划成果信息
9、……
(2)属性信息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地理对象与位置、分布、形状等空间信息无关的特性用属性数据表示,如“道路”属性的描述,可以有名称、起点、终点、长度、路宽、路面等级、最大容许车速、最大容许承压、绿化带的有无等等属性信息。城市规划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属性信息:
1.与空间信息相对应的各种属性信息
2.社会经济信息
3.资源环境信息
4.历史沿革资料
5.规划成果档案信息
6.系统监控管理信息
7.各类法规文档信息
8.数据标准信息
9.规划指标信息
10.……
数据除了上述分类外,针对城市规划设计中不同的使用需要,还可将所涉及的数据信息按不同的数据格式、来源、变化频率、获取时间、空间分布、实体形态、数据归属等进行分类、存储、提取和查询。
三、目前城市规划信息系统所需信息存在状况信息的获取与更新机制是否顺畅,直接关系到信息系统未来运行的生命力,城市规划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不仅需要城市规划专业的信息,还需要大量的会信息
在北京由于信息共享及流通机制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建立一个能够真正起到辅助设计、分析和管理作用的北京城市规划信息系统,难的不是技术问题
,而是信息资源的搜集、整合、更新的机制、途径、方法和成本问题。这也是长期以来困扰我们建立城市信息系统的瓶颈问题。下图反映了与城市规划有关信息资源的流通途径:
screen.width-460)this.width=screen.width-460''''onmousewheel=''''returnbbimg(this)''''>通常,经济统计信息由国家统计部门定期,流通渠道通畅且具有权威性,但由于统计信息是按行业或行政管理范围汇总统计的,将统计信息与空间信息建立关系,整合工作量非常大,一般在进行城市规划宏观分析用得比较多;而各个专业部门所掌握的专业信息的获取主要依赖于经济手段或结合专题研究逐步积累;对于城市规划专业信息,我们总是投入大量的人力、精力进行信息的收集、整合、加工、更新,以期能满足当前规划工作的需要,并为建立城市规划信息系统做好信息储备。超级秘书网
总结
这几年规划信息的积累、整合所经历的风风雨雨,通过北京“控规”数据编制整合技术方法的实践,深刻地感悟到:进行信息资源整合,必须首先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和完善的标准规范体系,将广大的规划人员从烦琐而复杂的规划设计制图中解放出来,让每个人充分感受自己在为信息资源整合尽力的同时,也在尽情地享受着整合后的信息为大家的工作带来的更多便利,使得资源整合工作能够持续发展下去,信息中心的员工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对整合后信息的监控管理和信息分析等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作中。
四、信息资源整合的方法研究与实践
我们从系统设计的整体思路出发,将信息按类别进行了梳理,对城市规划信息的结构进行了通盘考虑。基于局域网环境以CAD、GIS和SQLserver或Oracle数据库为技术基础,将GIS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与信息整合工作结合起来。本次“控规”编制整合以AutoCAD为信息资源整合的操作平台,在上完成建立空间数据库的工作;应用rcSDE空间数据管理引擎完成城市规划的空间数据以及影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应用ArcInfo/Arcview进行城市规划信息的GIS查询和分析;应用ArcIMS建立城市规划信息及成果的网络系统。
在北京市城市规划信息系统总体技术路线指导下,我们确立了北京市“控规”编制整合的方法,在规划人员应用极为普及的AutoCAD制图工具环境下,采用VC的开发模式,以嵌入菜单的方式实现数据制作、编辑、校验、更新汇总、查询统计、图纸制作、成果数据上传和空间数据浏览下载等功能。在遵循标准规范的前提下,信息整合的方式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为用户提供了多种编码方式、数据自动差错、动态查询、图像自动叠加、多种数据格式的导入导出、指标自动生成、专题图和“控规”图则自动生成、用户的操作权限监控和历史版本数据的创建、查询与统计以及系统参数的导入和扩展等功能。使在AutoCAD环境下建立空间数据库成为现实。下面通过软件的部分应用界面样式,说明城市规划信息资源整合的方法:
1、在建立严格的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给用户提供更多的随意空间,使大多数用户都可很快适应新的各种工作环境。如在客户端用户可以自己制作各类编码图,还可以多种方式为实体编制代码。
2、客户端用户进行信息整合过程时,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实体与属性的添加、修改、联接、拆离、导入导出等手段,使数据具有强大的编辑能力;在实体编号唯一的前提下,可进行多文件数据汇总;能进行数据校验及动态查询,在数据修改时可将变化的信息存入历史版本,可根据指标体系表自动生成属性或将指定的属性记录进行复制;系统最大限度地做到人性化。
3、汇总入库时,系统会验证用户权限,对入库信息进行严格的把关,将不符合要求的数据拒之门外,放入相应的地方退还给数据整理的相关人员;将合格的信息进行项目登记,按编码标准对实体重新编号,并对修改的实体自动识别,将历史记录按版本保存。当系统参数、标准规范发生变化时,系统管理人员可随时进行调整,而不用对软件本身进行修改,增强了系统的灵活应变能力。
4、系统充分考虑了城市规划信息的保密性问题,对每一位用户设置了系统权限,系统对仅有浏览权限的用户实施无法存储数据库显示的数据信息,对系统从数据库自动调用的图像在输出时库中信息都将被自动卸载。用户可通过配置参数下载功能获得最新的系统标准和规范。
五、信息资源整合方法实施的前景和意义
篇8
关键词:民办高校 信息资源建设 整合优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c)-0174-01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外语教学整合后,网络学习逐渐成为外语学习者获取外语资源的主要途径之一。互联网、云存储等媒体工具为外语学习者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十分有利于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而在这种种因素中,如何建设优良的信息资源是基础和关键。信息资源的建设程度将直接影响外语学习环境和学习效果。所以,面对越来越丰富的网络外语信息资源,优化外语信息资源势在必行。该文依据民办高校关于网络外语信息资源的研究现状,从理论角度阐述并证明优化网络外语信息资源的可行性。
1 研究背景
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已明确提出“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要鼓励教师共享精品课程等优质教学资源,按照教育规律和课程特点,推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最近几年,国内主要期刊也发表了关于此研究内容的一些成果,如何克抗以“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问题为对象,从六个方面,就其现状及相关的对策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冯霞、陈坚林以三所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对信息资源多元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外语信息资源利用率低下的现状做出归因分析,提出推动外语信息资源进一步合理建设和有效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2 外语课程与信息资源整合优化的内涵、建议与对策
随着民办教育教学技术发展与教育理念的更新,当今民办外语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即是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的优化整合。信息资源与外语课程整合优化的本质是将信息资源作为促进外语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并且在先进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其应用到外语教学过程中,使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经过整理、组合、加工,从根本上促进传统教育与教学方式的变革,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民办高校在整合优化外语课程体系与信息资源时,首先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即共建共享原则、主动性原则、用户导向原则、系统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持续发展原则。其次,外语信息资源的应用并不意味着必须要抛弃所有的非信息资源,各民办高校的学校定位、学生水平和社会需求等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各民办高校要在科学的教学要求下,从各校的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恰当地采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制定个性化的大学外语课程体系。民办高校外语信息资源的建设应以本校学生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可以由社会、学校和师生共同协作,创建可供学生随意访问的、以向学生提供信息服务为主的信息资源环境,如自主学习中心、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或网上学习平台等。民办高校外语课程资源应该服务于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专业基础知识夯实、创新实践能力过硬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外语课程内容建设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设基于现代化终端的翻转课堂,为在校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大学外语信息资源十分丰富,教学内容不仅包含外语这一单科知识,更是包含了较为广博而均衡的多学科的知识内容,是传播文化的有效工具。如果能更好地利用英语这一交流与文化传播的工具,可以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外语信息资源在建设、积累的过程中,还会不断促进新的信息资源的产生,这样就实现了自身价值的翻倍增长。外语信息资源的利用效果如何是民办高校信息资源建设的最终价值体现。
外语信息资源的整合优化是外语学习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民办高校外语信息资源的积极共享与整合优化,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查询更丰富的学习资料,在网络学习平台的帮助下能明确阶段性学习目标、和自主学习过程的监控与评价等。同学之间也可以通过共享信息资源,促进互动与合作学习的积极开展,从而促进自身学习能力的内化与发展。整合优化模式下的外语信息资源更具开放性、多样性、时效性、全球性与共享性,信息资源的形式从静态转为动态资源,信息资源建设从分散式转为完整体系的资源平台信息资源的获取从接受式转为主动探究式,信息资源的使用从单向式转为互动式。有效的民办高校外语信息资源的整合优化,能促进民办高校教学理念的更新,重塑并学步提高学生学习模式与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外语教学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外语信息资源建设是外语教学信息技术的主要载体之一,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与教学理念的更新,外语信息资源建设的整合与优化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与教育部门的重视。建设能满足实际民办高校外语教学需要的外语信息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规范、有序、 高效、统一的资源整合与优化,实现高校间优秀外语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与利用,形成师生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源环境,是实现民办高校外语教学信息化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一项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2] 陈坚林,顾世民.试论大学英语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J].外语电化教学,2011(1):3-8.
[3] 冯霞,陈坚林.高校外语信息资源建设及利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6): 65-70.
篇9
关键词:信息资源整合;电子政务;云平台
在网络时代,政府信息资源的公开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发展电子政务,必须有效的整合电子政务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因此,必须通过构建电子政务云平台的方式来提高政府信息的公开水平,促进政府信息资源的交流共享。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电子政务系统之间存在的各种问题,使电子政务系统之间能够实现互动互联。
1 面向信息资源整合的电子政务云平台的构建意义
构建面向信息资源整合的电子政务云平台的根本目的是对政府信息资源进行整合,通过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和并行式计算的延伸来积极应用计算机网络的计算处理能力,对待处理的程序进行拆分,使其成为若干个子程序。再通过多部服务器对其进行分析、计算和搜寻,并向用户回传处理结果。这样一来,网络中的“云”就解决了终端的负载、存储和运算等问题,使网络能够协同工作,实现了政务资源的共享。构建电子政务云平台有利于降低电子政务的运行成本,通过提高运行效率的方式来使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得以提高[1]。
2 构建面向信息资源整合的电子政务云平台的措施
要构建面向信息资源整合的电子政务云平台,要经过三个阶段:虚拟化构建阶段、搭建平台阶段和提供服务阶段。电子政务云平台的构建基础就是第一阶段,也就是实现应用程序、存储和服务器的虚拟化。以此为基础能够进行第二阶段的构建,也就是将支撑云、业务云和公众云搭建起来,从而能够管理和调度与政务信息资源相对的虚拟化资源,并对其进行整合。在第三阶段可以对信息资源进行转化,使用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软件即服务来整合不同层次资源上的服务,从而将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转化为电子政务服务[2]。
2.1 虚拟化构建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以物理状态无关、物理存在、物理位置的方式来对底层资源进行调用,从而将物理资源转化为服务形态。要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对物理资源进行复用,就必须对其进行虚拟化。虚拟化还能够使管理维护的复杂程度得到降低,并以此为基础来进行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资源协调配置。
该阶段的主要目的是整合存储设备和服务器,并实现基础设施的虚拟化,动态分配和整合管理现有的计算存储资源,从而使计算存储资源的利用能力得以提高。当前我国各级政府主要是使用虚拟化软件来完成该阶段的构建,对与电子政务密切相关的设备中心、技术和数据进行虚拟化,将一个抽象层建立在底层硬件和虚拟服务器之间,并向该虚拟层迁移与电子政务密切相关的各应用模块,使存储资源和底层硬件计算能够在不同的应用模块之间实现共享。在该阶段,要通过虚拟化软件来对新购买的应用程序、存储设备和服务器以及原有的设备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个统一资源池,能够向各应用系统分配所需的资源,并动态的迁移应用,例如用户接口虚拟化、应用程序虚拟、存储虚拟、服务器虚拟化等等。
2.2 搭建平台阶段
云平台的搭建要以基础设备虚拟化为基础,并整合对应的数据资源和信息,搭建支撑云、业务云和公共云平台。
2.2.1 搭建公共云平台。电子政务系统以及用户的使用的云平台为公共云,主要通过公开途径来获得数据。各政府部门的信息、数据和资源都可以放置在该平台上。通过支撑云上的权限管理技术和用户认证基础,公共云能够将不同的接口提供给不同的用户。为了使政府各部门之间实现联通,必须搭建公共云,实现政府内部的资源和数据共享。
2.2.2 搭建支撑云平台。支撑云平台能够连接业务云、公众云和虚拟化的成果。也就是从应用接口层、基础管理层和计算存储层三个逻辑层面来整合各种资源。其中最上层的是应用接口层,主要是共享和整合各技术和资源,具有众多的云平台功能,例如权限管理、用户认证和网络接入等。云平台资源网格信息资源的核心是基础管理层,其能够维护和管理电子政务相关信息资源,并调度各应用任务,具有安全管理、任务管理和资源管理等内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各类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和管理服务器组成了计算存储层,能够分配和管理基础设施等资源[3]。
通过云平台的搭建能够实现用户和资源之间的联系,使用户的资源需求得到满足。不同的政务部门和电子政务系统之间也能够进行信息资源整合,为下一阶段的云平台构建奠定了基础。
2.3 提供平台服务
该阶段是构建电子政务云平台的最后阶段,主要是将丰富的云端服务提供给不同的电子政务系统,以虚拟化和整合为基础,使用一定的服务模式,以用户的需求为根据来调用和管理底层资源和功能。其主要具有三种服务模式:软件作为服务、平台作为服、基础设施作为服务。
基础设施作为服务主要是向用户提供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等服务,使用户能够经济、快速的获得基础设施服务。通过基础设施作为服务,使各部门之间能够实现基础设施的资源共享,例如公共存储空间和公共服务器池。这样也可以使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得以提高。
平台即服务主要是将系统运行的软件平台提供给用户。其主要的设计对象是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应用程序开发者,使其能够获得数据库、开源代码和编程接口,从而将具备并行扩展能力的大规模软件系统构建起来。使用平台即服务理念可以使政府部门将共同的基础服务平台搭建起来,从而将不同的服务开发资源提供给不同的电子政务系统,例如数据库资源、软件开源代码等等。
3 结语
作为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政务能够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政府的信息资源,使政府能够更好的实现职能转变和体制改革。电子政务云平台能够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使公众对于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事务的参与程度提高。因此,必须不断发展和完善电子政务云平台,更好的实现电子政务的核心功能。
参考文献:
[1]胡亨伍,张俊兰.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应用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1(23).
篇10
【关键词】关联数据 图书馆 信息资源 整合 分析
随着数字化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文献信息资源整个已经难以适应于新时期的要求,用户难以在海量信息中准确的获得自身所需的信息。关联数据作为现代化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服务的核心技术,实现了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深度整合,进而来为广大用户提供更为深层次和一体化的优质服务。
1 关联数据
1.1 概念
关联数据这一概念首先是由蒂姆・伯纳斯・李提出的,并指出了其在数据网络的核心地位。简而言之,关联数据就是指在Web上互联、的结构化的信息数据。该数据可表达任何的意义,利用RDF格式来描述数据集,利用URI来对指向数据对象命名,进而来确保信息数据的关联性和唯一性。
1.2 特点和原则
特点:在关联数据的构建和使用过程中,具有框架简洁、成本低、标准化、自主化和中心花等特点。
原则:利用URI作为任何信息标识名称;任何人都可通过HTTP URI来访问标识名称;在访问某一标识名称时,为其提供有用的标识信息;提供相关的URI来方便人们查询更多的信息。
2 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现状
2.1 OPAC信息资源整合
联机公共查询目录(OPAC)是传统图书馆中进行信息资源整合的基本模式,是对书目的管理,其本质是一种目录级的整合。其根据对象的不同一般分为馆内和馆外整合两种。馆内整合主要是利用MARC或是DC元数据来编目数字信息资源,然后在将其整合到OPAC的检索系统中,实现资源的纵向整合。馆外整合则是利用Z39.50协议来讲图书馆外的的OPAC数据库反射到成本馆,并建立统一接口的书目整合检索系统来实现馆外OPAC数据库的横向整合。该整合模式简单易懂,便于使用,但是由于人力、物力、知识产权等多方因素的限制,难以实现全方位的信息资源整合,并且无法将存在差异的整合数据结构与通信协议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
2.2 垮库检索信息资源整合
CALIS统一检索系统与CSDL跨库集成检索系统是目前我国使用较为广泛的整合模式。通过一个具有统一检索界面和信息反馈的数据库、搜索引擎的检索软件系统,来方便用户一次性的获取多个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源,方便浏览和选择。但是该整合模式只能检索相同或相似检索模式的数据库系统,且查准率和查全率都较低,反应时间较长,结果去重困难,且在系统开发时需要对每个数据接口进行重新编程,工作量相对较大。
2.3 连接信息资源整合
利用超文本连接机制,来整合异构资源系统的信息实体及其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形成有机的信息网络,主要分为基于引文的连接整合与基于知识元的连接整合。该种整合模式是将不同类型和级别的资源连接在一起,方便用户的直接查询与获取,进而实现知识的重组,达到增值的目的。但是由于连接点较多,连接层次逐渐深入,进而导致信息的迷航。
2.4 导航信息资源整合
根据学科的背景和不同的文献类型来对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描述,并按照字顺和主体等方式来对其畸形资源的重组,建成资源导航系统。然后再根据不同的数据库导航、电子图书导航、电子期刊导航和学科专题导航、电子报纸导航等系统来实现对信息资源导航的整合。该种整合模式方便于有明确需求用户的选择与利用,实现与图书馆内外部的资源整合,但是无法实现内部层面的服务,用户难以实现统一检索。
3 基于关联数据下的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
3.1 规范词汇的可移植性
利用D2RQ平台来转换传统数据关联数据,并将其到网络上,再将的关联数据对象转换成为规范的词汇。
关联数据词汇中每个规范的词汇都有其对应的URI,进而来获得词汇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词汇的URI标识来参引词汇。在资源标识符合资源描述框架的连接时,其规范词汇则将跟随统一的资源标识的数据对象进行扩展。而在HTTP访问机制下,词汇对象可超越平台以及信息存储来规范词汇的一致利用,有效地降低了词语的长度和重新规范词汇的成本。
3.2 资源外联的扩展
利用规范词汇的URI参引,进一步方便了访问的规范词汇,且还能获得其上位类、下位类以及相关关联和等同关系的相关描述,进而来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进一步的丰富、扩展图书馆的资源外联。
通过DRF描述,来联合URI标识的外联作用来将规范词汇连接到其他的数据源组织系统,进而方便使用者找到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词汇集,与知识组织系统进行二次连接,实现的服务。
3.3 丰富图书馆的馆藏资源
资源的存储、利用和发现对图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利用关联数据来为图书馆的资源收集、发现提供新的途径,进而来促使图书馆的自身馆藏资源与外部数据资源的关联,进一步扩充图书馆的资源发现平台。并且也促使能在大范围内进行高效、准确、可靠的信息资源获取与利用。
3.4 服务范围的扩展
关联数据的应用可促使用户发现、挖掘图书馆更为丰富、完善的资源数据,进而实现跨资源与跨专业的利用;同时利用关联数据,可进一步实现图书馆对数据的二次利用,并生产新的数据。并且利用关联数据可进一步扩展图书馆的书目信息,进而来为广大用户提供新的信息资源和更为全面的访问服务。
3.5 知识组织系统的语义互操作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对于信息层面或操作信息量的超载,利用语义互操作是进一步解决该问题的最佳方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关联数据是目前网络信息资源互联的新型“数据互联”模式,是对资源的全新定义与发现。通过关联数据来实现传统图书馆信息资源数据的有效连接、整合,进而来促使使用者对各个数据资源的发现、描述、关联以及利用,有效地提升了图书管理资源的利用率。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4信息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