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总体规划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7: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物保护总体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规划名称中是否加“总体”二字。根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中所述,“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可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分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所以有人认为,“总体规划”是特指规模较大的国保单位的文物保护规划,区域性的保护规划不宜加“总体”二字。笔者认为,即使是规模较大的国保单位,也只是一处保护单位。而区域性文物保护规划,是某地域内所有不同级别文物保护单位的整体规划,体现“把握全局、总体谋划”的视野,建议冠以“总体”之称。如果有必要,在总体规划通过之后,可以对某个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另做详细的保护规划。
二、关于规划的对象
此次评审的几个区域性文物保护规划,规划对象限定于区域内的不可移动文物,但事实上,对一些遗址类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出土的可移动文物跟遗址息息相关,是遗址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笔者建议,整合当地博物馆的展陈资源,将这些相关的可移动文物纳入规划对象,并提出了展示和利用的要求。经过第三次文物普查,各地都新增了不少不可移动文物,许多还未定级。这些未定级的不可移动文物,与一些已定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有着相同的文化面貌,由于缺乏法律保障,其保护和生存面临较大的困难。如果在区域性文物保护规划中,将其列为规划对象,提出划定保护级别的建议,同时,根据保护需要,制定分级保护措施,将缓解这些暂未定级的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尴尬局面。
三、关于规划的编写体例
区域性文物保护规划的体例,由于没有明确的规范和要求,可参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分文本、图纸、说明及资料汇编四个部分编写。文本内容,分评估和规划两大部分。但需要注意的是,区域性的文物保护规划由于规划范围大、对象多,评估部分需要做大量的基础工作。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评估做得不够,或完全缺项,导致规划部分提出的措施依据不足,可操作性差。如价值评估、管理评估不到位;区划评估、文物环境评估缺位等。考虑到区域性文物保护规划涉及的文物点众多,建议多采用表格或图表形式,分类表达,一目了然。
四、关于规划的目标
区域性文物保护规划,与这一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备受当地政府的关注和重视,规划目标的确立对决策者来说至关重要。由于规划涉及当地旅游、城建、水利、土地、民众等诸多利益相关者,规划目标的制定,除了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外,重要的是平衡好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统筹考虑他们各自的诉求,把握好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需求和动机,促进文物历史文化价值的传承、保护与开发。
五、关于保护区划的界划
文物保护区划的界划,关系城乡建设的范围和规模,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关联。区域性文物保护规划包括了大量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大部分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没有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在区域性保护规划中,是否有必要为每一处未划定保护区划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区划界划,还是只提出区划的原则,具体划定由当地政府来做,这一问题成为大家争论的焦点。区域性的文物保护规划,一旦审批通过,将作为法律性文件,由当地政府公布实施,具有法律效应。因此,笔者认为,对未划定区划的保护单位应在本规划中进行明确的区划界划,而不是只提要求和原则,把问题留到以后解决。虽然这个工作量比较大,但区划作为文物保护规划主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这样,规划公布后,涉及文物范围的工程建设才有法律依据,否则一些级别较低的文物保护单位可能由于缺乏控制而受到工程建设的影响,甚至遭到破坏[2]。
六、区域性文物保护规划不等同于旅游规划
篇2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保护体系;三亚崖城
Abstract:The authors try to set up a hierarchical framework of the conservation plan of historical town, which contains five levels-“administrative area of town, historic town area, conservation area, officially protected monuments and sites together with historic building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is framework, which has certain value for setting up a standard of the conservation plan of historic towns, meets the need of comprehensive conservation of all kinds of the heritages in historic towns.
Key words:historical town;conservation plan;conservation framework;Yacheng Town of Sanya
中图分类号:TU0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06-68(5)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3年起,住建部与国家文物局陆续评选并公布了四批共143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108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文化名镇名村已达529个,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契机。但同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严重滞后 。虽然2008年4月由国务院正式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下文简称《条例》)明确规定了名镇、名村所属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保护规划的责任与义务,并规范了保护规划中的部分核心问题,但由于缺少明确的编制办法标准,名镇名村保护规划至今仍只能参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及文物保护相关规范进行。
无论是《条例》为代表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中,还是相关规划研究中,名镇名村保护往往同时提出,似乎二者在保护方法上具有完全的一致性。但事实上,对于历史文化名镇,由于其在城镇规模、功能复杂性、城镇化发展对保护的压力、遗产分布的广泛性和片段化倾向等方面与历史文化名村有着显著区别 ,决定了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相较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将呈现出更加复杂的特点,如何科学合理的探寻其保护规划的编制方法更成为当前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重要课题。而科学的建立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分层次保护体系,使之既能满足当前遗产保护先进理念指导下对名镇范围内各类遗产全面保护的要求、又能使名镇保护规划与镇其它规划实现良好对接,更是成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编制方法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2009年,笔者参与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进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办法》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管理办法》编研工作,并结合三亚崖城等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规划研究,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分层次保护体系的建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
1对现有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层次的分析
我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脱胎于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之后经过多年的探索,其编制方法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缺乏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建立的极为明确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三个层次的保护体系 ,现行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1.1重古镇区,轻整个镇域
历史文化名镇既有按行政边界划分出的镇域范围,又有历史文化资源相对集中的老镇区。还有围绕历史镇区周边,并逐渐在之后的历史时期发展起来的历史文化村落或历史地段。从这方面来讲,名镇与名村不同,名村一般规模小,遗产集聚度高,多在老村,保护范围的划定也集中在老村范围,但名镇就很有可能会有分布于古镇区以内以及古镇区之外的保护范围存在。现行保护规划多重点关注古镇区(即历史文化资源较为集中的中心区),而对整个镇域层面的若干保护要素――如镇域范围的山水格局、文化景致、传统聚落等,则缺乏详尽的保护措施。如2006年完成的《上海朱家角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以及2005年完成的《湖南里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等。
1.2重保护区及文物保护单位,轻历史建筑
众所周知,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核心内容即是通过保护区划的划定和保护措施的制定,实现对历史文化名镇核心遗产的保护,因此大部分的保护规划对于保护区层面的保护控制及管理措施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文物保护单位,名镇保护规划也多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要求予以落实。而对于历史建筑这个层面,则重视程度不够,尤其对于历史建筑的档案建立及保护措施的确定,在保护规划中极少提到。很多保护规划甚至没有建立历史建筑档案。如:《多伦县多伦诺尔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及《云南剑川县沙溪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等。
关于这点,仇保兴副部长曾指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首先要摸清家底,明确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内历史建筑、历史环境要素、历史街巷的基本信息,把这些内容在整个村镇空间层次上都列为保护的内容,建立历史建筑档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保护范围、不同类型建筑的保护整治措施。”①
1.3重物质空间,轻文化空间
多数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足够的重视,但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化空间的保护则缺乏具体详实的调查研究,尤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及传承的文化空间重视程度不够。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使我国的传统文化生存环境发生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受到巨大的压力,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承载传统文化的文化空间或是已经不存在,或是沦为其它功能。
以《广西昭平县黄姚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为例,在保护规划中对古镇有较高价值的宗祠文化、诗联文化、牌匾文化及抗战文化都做了归纳,并希望能继承和发扬下去,但是对于这些传统文化的文化空间却没有加以详细地分析,更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化空间如何结合、如何加以保护的措施。
2建立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分层次保护体系的思路
建立科学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保护体系,必须从名镇保护规划的属性和主要目标入手。
2008年开始施行的《城乡规划法》确定了与城市规划体系一致的镇规划体系,《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则明确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规划期限应当与镇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相一致。基于以上法律法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办法(专家审议稿)》中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属性定义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是镇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可与镇总体规划一同编制,也可单独编制。单独编制时,保护规划应遵循总体规划的要求和原则,如与总体规划发生冲突,应对总体规划提出必要的调整建议”。因此,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在规划范围上理应与镇总规保持一致,即镇域行政区划范围。
按照《条例》第二十一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整体保护,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的要求,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在镇域范围内主要应做好遗产普查、价值评估、山水环境、文化景观、历史聚落保护等宏观保护控制工作。
我国有些历史文化名镇,历史上行政级别很高,曾作为州府等地区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存在,其历史价值与遗存丰富程度很可能与有些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类似。另外一个与名城类似的特点是,今天很多名镇的建设现状是依托原有老镇区发展新镇区、形成新老镇区并存的状态,当然其遗产集中地和其价值的集中体现往往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老镇区。因此在保护方法上,我们不能像名村保护那样,直接进入类似“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的“核心保护区与建控地带形成的保护范围”层次,而应该借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中“历史城区”的概念,将历史文化名镇中能体现其历史发展过程或某一发展时期风貌、历史范围清楚、格局和风貌保存较为完整的需要保护控制的地区――涵盖一般通称的古镇区和老镇区――定义为“历史镇区”。历史镇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历史格局、功能结构、传统风貌、历史街巷、历史水系、社会构成等方面,其突出特征是整体性与完整性,因此,保护规划在该层次上需要通过控制人口、疏解功能、保护风貌、严控高度、改善设施等规划措施对其进行整体保护与控制。
《条例》中还明确要求历史文化名镇应划定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对保护范围内建设活动进行了严格限制――包括“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但是,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除外”等极为严厉的条款。这显示出立法者坚决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最集中存留地的决心。因此,保护规划应科学、合理的划定核心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它们应当涵盖历史文化名镇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最集中的地区,在该区片内,保护规划应以风貌严格保护为基本原则,详细确定每处建筑的分类保护与整治措施、建筑高度、风貌等的控制要求。
对名镇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的文物及历史建筑是重要的单体保护要素,保护规划应对二者进行详细调查、价值评估,并确定保护措施。尤其是对于之前关注不够的历史建筑,应加强历史建筑档案的建档工作,作为保护规划重要的基础资料之一。
以上四个层次从“宏观―中观―微观”建立了历史文化名镇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成为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保护规划理应将其纳入保护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两大类 ,由于传统文化表现方式主要属文化部门分管,保护规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侧重于文化空间的保护、还原与利用。
基于以上研究思路,笔者结合三亚市崖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案例,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分层次保护体系进行了较为系统和细致的研究。
3崖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层次与内容
崖城镇是海南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位于三亚市西部。全镇总面积约349.79平方公里,近10万人口,是汉、黎等民族聚居的地方。崖城镇拥有两千年建制史,曾为八朝州郡治所,1954年三亚建市前是县政府所在地,历史上曾长时间作为海南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崖城自然、文化资源丰富,镇域内拥有南山、大小洞天2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崖城学宫、崖州故城、官沟及广济桥、迎旺塔、天涯海角石刻、小洞天石刻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盛德堂、何秉礼故居等1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5月31日,崖城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崖城镇成为海南省首批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率先填补了海南省此项空白。
面临着“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和三亚创建“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的重要契机,作为三亚城市发源地和文化遗产最重要聚集地的崖城必将承担起发扬传统文化、提升文化旅游的重要职能,原有崖城镇总规已与这一要求极不相称。2008年8月,笔者所在的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始同时承担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编制和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
由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属于镇总规的专项规划,崖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规划范围与崖城镇总规一致,为崖城镇域范围,面积约349.79平方公里。重点工作范围――即划定历史镇区、保护范围的研究范围――为总体规划中确定的规划区范围,约68平方公里。本次保护规划建立的分层次保护体系如下:
3.1镇域层面
该层面的工作主要包括对崖城镇域文化遗产的普查,确定镇域范围内保护要素,构建镇域文化遗产网络,明确镇域山、河、港、城、村、文物古迹、地下文物埋藏点、历史建筑等的保护措施。在对镇域遗产全面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历史镇区范围(图1)。
3.2历史镇区层面
历史镇区,即通常意义上的崖城老镇区,是古崖州历史最为重要的环境及空间载体,也是崖州古城的所在位置。由于崖城主要现存历史文化遗存以清代、民国时期为主,而此时崖州古城的发展已越过城墙内范围,在宁远河北呈现连绵发展态势,因此,本次规划将宁远河北、以崖州古城为中心的连绵发展区划定为历史镇区。
在该层面,保护规划对崖州古城轮廓、山水格局、街巷格局、人文景致、河湖水系、高度控制等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对人口、用地、交通、市政基础设施、防灾等提出规划措施,确保历史镇区在严格保护其文化遗产和价值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图2)。
3.3保护范围与风貌保护区层面
由于崖城历史镇区周边还拥有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水南村,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和传统建筑风貌保存较好的保平村,以及展现崖城地区的骑楼特色及入海口风光的保港历史地段,它们同属于本次总规修编中确定的规划区范围,其中也存有大量的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因此,本次保护规划在该范围内进行建筑质量、年代、高度、风貌普查,并以此为依据划定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风貌保护区和环境协调区。
崖城历史镇区划定的保护区包含:两片核心保护范围(含镇海门外核心保护范围,日坊核心保护范围)、三片风貌保护区(崖州古城风貌保护区、官塘村风貌保护区、起晨坊风貌保护区)及一片建设控制地带;
历史镇区保护范围包括:水南古村核心保护范围(水南三村核心保护范围)及两片建设控制地带;保平古村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及环境协调区;保港两片核心保护范围(含保港北区核心保护范围、保港南区核心保护范围)及一片建设控制地带。
保护规划对划定的保护范围内的建筑划分为不同的保护类别,提出保护与整治措施,并对不同区划内建设行为提出规划管控措施、明确管理权限,为下一步编制保护范围内指导实施的详细规划提供依据。
3.4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建筑层面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主要包括对崖城镇域范围内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立档案,科学划定文物保护范围,并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在崖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中,一方面加强对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大港的地下文物埋藏点的保护,另一方面结合保护规划和文物主管部门意见,对尚未划定保护范围的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保护范围。
保护规划还按照《条例》要求,将具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等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崖城镇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物确定为历史建筑,建议政府适时予以公布。对历史镇区、水南村、保平村和保港范围内的历史建筑建立历史建筑档案,并针对每处历史建筑提出具体保护措施。
3.5非物质文化遗产层面
保护规划对崖城镇域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普查,并进行详细的价值评估。在此基础上,规划以文化空间为纽带,将传统文化表现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展示结合起来,恢复必要的文化空间、将传统活动还原到举行活动的特定场所,让老字号返回到传统街巷中,实现“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图3)。
4结语
通过崖城的规划研究实践,我们尝试构建了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分层次的保护体系。它涵盖镇域、历史镇区、保护范围、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五个不同层次,每个层次针对的保护对象与保护措施侧重点各不相同,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体系。这套体系明显不同于历史文化名村,而更类似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方法。在宏观上实现了在规划范围、内容上与镇总规的衔接,在中观、微观层面为下一个层次的名镇历史镇区、保护范围的详细规划以及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的详细规划与修缮设计提供了指导和良好的对接可能性,并尝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落实在物质空间上,希望能够对于推动我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编制方法的研究与规范起到借鉴参考的作用。
注释
①仇保兴在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授牌仪式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研讨会上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参考文献
[1] 赵勇,高朝暄,李国庆,王广河.历史文化名镇规划编制内容与方法研究――以河北省蔚县代王城历史文化名镇为例[J]. 南方建筑,2009(4).
[2] 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8.
[3] 王景慧.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层次[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1年会论文集,2001.
[4] 孙继伟,徐洁.都市水乡朱家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5] 赵中枢,王川,张键,等.里耶镇总体规划及历史文化名镇[J].城市规划通讯,2004(11).
篇3
关键词:大遗址;文物古迹保护;城市现代化;意义;理念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674-4144(2010)03-54(4)
中国名城: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100处重要的大遗址列入保护总体规划,为此还设立了大遗址保护专项资金。为更好地探讨大遗址保护工作,交流大遗址保护领域的研究成果,2008年在西安举行了第一届国家大遗址保护高峰论坛,2009年10月底又举行了第二届国家大遗址保护洛阳高峰论坛。请关司长介绍一下目前中国大遗址的概况。
关强:大遗址从概念上来说,是指价值重要、规模也大的遗址。经过5年努力,从南到北,由东到西,中国的大遗址保护已经形成以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西安片区、洛阳片区“三线两片”为核心,100处重要大遗址为重要节点的基本格局。
中国名城:国际视野下的当前中国大遗址保护水平如何?今后的打算是怎样?
关强: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文物古迹保护工作做得不错,对遗址保护、遗址与环境方面也很重视。中国这些年对大遗址做了些保护。以前各级政府,包括文物部门及广大群众对大遗址不了解,位于城市建成区内及城市近郊、远郊的大遗址未得到重视,大遗址面临破败的境况。看到这样的情况,国家文物局很早就提出大遗址保护展示园区的构想,以期使那些价值大、规模也大的大遗址得到有效保护。自2005年国家设立大遗址保护专项经费以来,大遗址保护取得了一些成果。2008年在西安、今年在洛阳举办的大遗址保护高峰论坛规模都很大,北京、西安、洛阳、扬州等城市的代表详细介绍了各地的措施、经验和探索。总体来说,中国大遗址保护到了一个比较好的阶段,但很多地方是刚刚启动,完成的点还不多,中国大遗址保护的路很长,有很多工作要做。
对大遗址保护,我们打算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大遗址保护管理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将作为“十二五”期间我国大遗址保护的重要内容得到大力推动和支持。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成30处考古遗址公园和50处遗址博物馆。
中国名城:现在是否有一、两处保护得比较好的大遗址?
关强:这要看取的角度,总体来说,大遗址保护总体的量很大。集安高句丽遗址保护工作可以说相对做完了,因集安的区域小,加上通过2003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做了大量工作,从国家到各级政府都给予了很大的投入。另外还有一些点,如安阳殷墟,它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区域保护和展示都做得不错。纵观下来,很多的点在大遗址的核心区或局部做了工作,因此我们只能说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中国名城:城市现代化背景下的大遗址保护的意义为何?
关强:从文化角度来说,大遗址积淀了中华几千年文明,对现在的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很大的价值。大遗址作为古代人类的重要居住点,大多位于现代城市之下或是临近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建设项目与大遗址相关联,多数表现为一种对立的关系。城市化进程是不可阻挡的,而文物保护工作也是必须要做的,我们希望处理好两者间的关系,通过考古遗址公园的形式,既可以使遗址得到保护,也能使遗址在城市整体功能上发挥作用。我们认为阶段性目标的实现和最终的保护结果不是绝对意义,遗产保护过程本身就是意义。2008年通过的《大遗址保护西安共识》中提出:大遗址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城市文化景观的核心要素,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和动力。大遗址保护对建设城市文化,彰显城市特色,保持文化多样性,守望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具有重大意义。城市化现代化背景下大遗址保护是深入挖掘城市的文化内涵,它所实现的文化价值是一个长远的价值、可循环的价值。
中国名城:考古遗址公园是我们国家独有的展示形式么?
关强:“遗址公园”的概念最早由西方提出,如美国的黄石公园。我们国家在很长时间内,特别是文物部门不太愿意用“公园”这个词,是出于对遗址“园林化”的担忧。过去把遗址叫做“遗址保护区”,后来“十一五”规划时叫做“大遗址保护展示园区”,没用“公园”二字,避免在用词上犯错误。我们最早批复的是圆明园的遗址公园规划,尽管圆明园本身就是园林,还是引起很多争论。随着时展,城市需要公园,文物保护工作要和城市、社会发展相结合总要找个契合点,我们愿意提出和发展“考古遗址公园”这个概念,也在抓紧整理、制定考古遗址公园标准,规范考古遗址公园的概念,界定好考古遗址公园,避免它被纯“园林化”。
总的来说,考古遗址公园是基于考古遗址本体及其环境的保护与展示,融合了教育、科研、休闲等多项功能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依托考古成果所建成的考古遗址公园以遗址为内容,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相较于单纯的遗址保护而言,它更注重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为全民所共享,其服务公众、反馈社会的功能更加突出。大遗址并不独立于社会之外,它就在百姓身边,我们希望通过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让老百姓了解并接近那些曾经发挥重要作用、有着重要价值的遗址。
中国名城:在大遗址保护过程中应确立何种理念?
关强:结合实践科学发展观,总结最近的文物保护工作,我们提出下面理念:一、文物要有尊严,大遗址也应该要有尊严;二、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要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或者说融入当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三、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的成果要惠及人民群众、改善民生。在2005年之前我们主要是以“抢救性保护”为主,没有涉及“利用”。现在我们提出,保护工作要与当地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相协调,这不应该是对立的,而应该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以上是大的理念,就大遗址保护来说还有一些具体的理念:一是规划,把大遗址保护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二是基础工作,依据现有的实际情况,加强大遗址保护、考古、研究力度。我们强调考古报告的出版,因为它一方面是为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在向社会做宣传:三是传承,过去将保护和利用对立地来看待,现在我们认为应辩证地看待,将它们比喻为“乌之两翼”、“车之两轮”,都是为传承服务的。我们提倡将文化遗产的传承作为文物保护的目的。
中国名城:大遗址保护工作有哪些特点?遇到过哪些困难?这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关强:大遗址价值重要,规模也大,这就决定了大遗址工作覆盖面很广,我们的考古工作不一定完全做完,由此决定了大遗址保护, 工作不是短期行为。从考古角度来说,要做多年的工作才能全面了解大遗址:从保护的角度来说,要很长时间才能把大遗址保护完整。对大遗址保护工作我们要树立长期性的想法,因此要有计划性,制定大遗址保护规划,分阶段安排大遗址的考古、保护和展示,不论哪个阶段都要强调科学性,使遗迹传承下来。我们的思路是把有遗迹的区域通过考古工作来了解清楚,通过建设考古遗址公园与现有的城市公共绿地或规划用地相协调,从城市的总体规划中保护好遗址。
经费是遗址保护的难题。我们提出的是以公共财政保障为主导,多元融资并行的资金投入模式。除了财政投入外,还有企业投资和个人捐赠等途径。现在我们对民间资本的吸引还比较有限,国家没有出台合理的政策和机制,比如免税等优惠政策来鼓励企业投资遗址保护和开发。而国外是有比较明确的规定的,效果也是不错的。在吸引社会资本的同时需要注意遗址保护毕竟是社会公益事业,不能过度市场化,商业化,要真正把精力放在保护工作上来。
中国名城:在城市中心区开展大遗址保护应处理好哪些关系?
关强:在城市中心区开展大遗址保护对大遗址保护考虑到它长期性和复杂性,不能急功近利,一切基于真实数据,采取科学的保护手段,用国际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做好城市规划、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规划,立地方法规,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政府提前做好宣传,把文物保护的相关理念向人民灌输,把城市发展远景的蓝图向百姓描绘,取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做到以人为本,做到和谐。我们鼓励将保护点和考古点对公众开放,让老百姓参与并学习。我们持续地做遗产保护的过程就是在保护、就是在宣传、就是在惠及人民群众。
中国名城:据洛阳市大遗址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隋唐洛阳城大遗址的保护目标是经过几年努力,在隋唐洛阳城遗址内形成以明堂、天堂、应天门、定鼎门和定鼎门城墙、隋唐城植物园、洛阳博物馆新馆为核心的面积达5000亩的一个大型考古遗址公园。关司长在参观了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博物馆项目现场后有什么想法?
关强:大遗址保护和展示需要不同的方法。西方建筑材料多以砖石,可以在原址上作可辨识地往上续建,它的遗址可露天保护。东方的传统建筑多是土木结构,经千百年,建筑实体多已不存,只剩基础,对它的保护和展示要结合东方的特点、遗址的现实情况和当地的气候等因素,是建塔式的保护棚,还是回填或其他,都要经过专家论证。洛阳定鼎门遗址采用钢架结构,无柱的大跨度空间展示了遗址的全貌:地下部分的遗址展示区,使考古发掘出土的门道、柱础等得到了原址保护展示。中国的大遗址各具特色,要深入理解遗址文化内涵,防止遗址保护方式的雷同。从保护理念上,我们一般不主张复建。
中国名城:当年武则天下令所建的明堂、天堂是唐代洛阳最高的木结构建筑,一改宫中主殿为单层的传统,是唐代宫殿建设上的重大标志建筑。在隋唐洛阳宫城核心区保护现场,不知关司长是否留意到一块展板上绘制了建成后的天堂,可否想象建成后的天堂将成为洛阳这座城市的新地标?
关强:经过考古发掘,目前对明堂、天堂的建制和布局已经逐渐清晰。依文献、考古发掘资料制订的保护展示方案还在审批之中。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还只是个概念性设计,不敢说天堂今后会成为洛阳的新地标。
中国名城:激活名城千年宝藏,“在保护中利用”和“在利用中保护”,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并进,政府应作何为?在并进过程中需注意哪些?
关强: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携手共进当然很好。作为文物工作者,我们通常说保护和利用是手段,传承才是真正的目的。提高城市的品位和文化内涵,可以拉动其他产业,如旅游,而周围环境的提升、设施的完善也会带动地产的增值。
中国名城:未来陆续建成的考古遗址公园将采用怎么样的运营模式?
关强:不同地区不一样。我们有个底线,就是把大遗址保护好,明确大遗址的所有权,在不出底线的前提下,各个城市采取不同的办法。
篇4
关键词:聊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
当今,全球化的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带来传统观念的急剧变化,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历史文化名城聊城独特而丰富的建筑文化遗产同样面临着保护和利用之间的矛盾。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聊城市为保护建筑文化遗产作了艰苦的工作,推进了保护遗产的种种措施,加强了立法与文保单位等等,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际保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必须以审视的眼光从全局的、宏观的、战略的和发展的角度来加以思考和分析,来帮助我们扩展视野、活跃思想、丰富方法和提高水准。
1. 聊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
①制定和完善法规
聊城政府部门非常重视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 为有效地保证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文化遗产予以保护,防止建设机构、行政官员对专业文物保护规划进行干预,制定相应措施和补充必要的文物法条文。许多珍贵的建筑文化遗产已被立法保护,聊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含27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1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00多处。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的光岳楼,高33米,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最古老最高大的木构楼阁之一。1956年被列为山东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国后政府对光岳楼进行了先后六次维修。光岳楼主楼为全木结构,但能历经六百年的风雨而完好地保存下来,除其在建筑结构方面的原因外,无疑也是悉心保护和维修的结果。位于聊城市东关闸口南运河西岸的山陕会馆1977年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被辟为聊城地区博物馆。此后,省政府拨款40万元,对会馆进行了全面维修,1987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山陕会馆完好如初,前来观赏的游人络绎不绝。
②保护与城市规划相结合
合理的城市规划能够宏观地对传统建筑进行全面的保护,并对其周边环境及配套设施有一个全面规划。将遗产保护与建设发展统一起来。聊城市在制定城市规划的时候不仅注重保护遗产、文物建筑本身,保持其原生态、环境与风格,在周边确定缓冲区、保护区,而且对保护区内发展中的新建筑,在体量高度造型等方面也尊重历史遗产所在环境的文脉,尊重文化遗产所在主体情况。早在1982年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就规定“老城区,坚持充分利用与逐渐改造原则”光岳楼、出陕会馆被列入重点保护地段;2003年的聊城市城市总体规划突出了聊城水域的特色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目前正在进行的古城保护与改造工程,由政府部门和相关专家进行总体规划,不仅复建了古城门、角楼和城墙,还改造了古城区主干道和楼东大街沿街建筑,构勒出了古城的基本框架,彰显了“水中古城”风采。
③开发利用与旅游业相结合
在传统建筑保护的同时,为其周边环境提供相适应的配套旅游设施,以形成传统文化保护街区或传统文化保护区,进而开展民俗活动,发展地方经济。 聊城市旅游业充分利用其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环绕聊城古城的环城湖、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古今建筑、历史遗迹等, 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带动城市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和保护这些古建筑,从中所得的部分经济效益也可以用来更好地保护建筑遗产。
2. 存在问题及其分析
①人为破坏建筑文化遗产
在开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无所顾忌的大拆大建,致使城市原有的社会组织结构、社会网络及居民间的邻里关系被破坏,导致一些优秀的建筑文化遗产被摧毁。
②片面注重单体保护
保护的方法过于传统,即只孤立地保护文物建筑,就建筑论建筑,建筑遗产周边的环境已经面目全非,只有传统建筑孤零零地竖立在那里,显得支零破碎、势单力薄,城市失去原有文化风貌。如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隆兴寺铁塔(宋)位于聊城市区铁塔体育场东南角,约建于北宋时期,是聊城市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伴随着城市不断地发展,其周围古建筑被拆除,在现代高楼大厦中成为“孤岛”。
③全民的保护意识有待提高对古建筑保护知识的宣传不够,虽然展开了一些文物保护宣传活动,但民众对保护知识和法律法规知之甚少。因缺乏保护知识和保护法律意识有意或无意损坏遗产的事件时有发生。
3. 聊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科学发展的建议
①借鉴国内外的经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聊城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尚未建立起一套立法、资金、管理及公众参与等方面相对比较完善的保护制度,这样很有必要结合其自身的情况,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保护利用经验,从而更好地保护珍贵的建筑文化遗产,使之世代传承,永续利用。需要注意的是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并不代表要照搬照套,而应该从本市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自身水城的特色。
②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
根据我市的具体情况,制定更加完善的城市重点历史保护街区的可操作性的政策和措施,使之纳入法制的轨道,避免因人而宜,因领导而宜的决策方式。同时加强管理,发现情况及时解决,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③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加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在实际的古建筑保护过程中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进行保护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广大民众更应该成为保护事业的主体参与者。因此,有必要让广大民众了解我市建筑文化遗产情况和保护知识,将建筑保护观念深入到民众的意识中,让全民都积极加入到古建筑保护的队伍中来。这将有助于人们对文物保护的统一性认识,减少行政官员和文物保护人员因缺少专业知识,以政府人员和地方文化事务人员因不注意文物存档而造成的文化遗产损害与破坏。
同时加强专业领域建设和人才培养。山东省建筑类高校,包括聊城大学都开设有建筑类专业,但针对古建筑研究及保护的方向还不多。因此有必要在高校中增设专业或开设相关课程,培养专业人才,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此外,还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研究、开发古建筑保护的新道路,解决新时期建筑遗产保护所面临的问题。
④多渠道的合理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保护传统建筑的同时,应特别注意挖掘再利用的因素,通过改变传统建筑功能、增加服务内容等方式,使传统建筑达到可持续发展,并赋予古建筑新的活力。如除了将古建筑作为旅游景点、展览馆、博物馆、名人纪念馆等用途之外,还可以作为教学实验基地,不仅可以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素质教育,还可以对大学生特别是建筑类专业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借鉴西安回民街上高家大院作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教学实验基地的做法,光岳楼、山陕会馆等皆可作为聊城大学的教学实验基地,可使建筑类专业学生直观地了解明清时期的建筑特点。海原阁在恢复其原有私人藏书功能的基础上,增加服务内容使其成为全市的综合性公共图书馆。
4. 结语
对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我们不仅要确立切合本市实际的保护观念,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制定可行的保护条例,也要积极开拓新的思路和方法,既要有益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要有益于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只有这样,我市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才能取得积极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吕舟.面向新世纪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建筑学报[J].2001(3)
[2] 聊城市志[M].齐鲁书社.1990
[3] 齐保柱.聊城风物[M].1990
篇5
【关键词】文物保护 国家保护 社会保护 新体制
一、国家保护
国家保护就是指各级人民政府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切实保障对珍贵文物古迹的重点保护。
(1)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文物法规。社会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全民文物保护体制也应该是法制的,因此,文物法令法规一定要健全、完善。
(2)各级政府要依法以对本行政区内的文物保护工作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总体规划。既要有近期目标,也要有长、中期规划。规划力求做到全面保护,重点突出,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3)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有关规定,全国各地要建立健全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并配备必要的专职人员。这项工作各地很不平衡,有的是有名称,无人员,有的是有人员,无机构,有的是有机构而无专职。各地要在机构改革中进一步建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保证经费供应。
(4)坚决贯彻执行国家的文物“十六字方针”,即“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合理利用,加强管理这两者是辨证统一的,合理利用是加强管理的目的和归宿,加强管理是合理利用的保障。
(5)认真落实文物工作“五纳入”。即“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领导责任制”。实践证明,实施文物工作“五纳入”是解决文物工作面临新问题的有效办法,是做好新时期文物的根本保证,必须认真贯彻落实。
二、社会保护
社会保护是指在国家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在文物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最广泛地动员社会各行各业和人民群众,以各种形式自觉履行保护文物的义务,防止和制止文物损坏、破坏和流失。
(1)各地要普遍建立文物协会。文物保护协会应作为政府与社会联系的纽带,由当地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组成的民间机构。它具有咨询、监督和协调职能,为文物保护工作献计献策,其经费来源可从社会上和文物单位收取适当的服务费。
(2)提倡建立各种行业自己的博物馆、陈列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文物的义务”之规定,各行各业都有保护其行业历史文物的义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行各业都有展示本行业光辉历史,建立本行业博物馆、陈列馆的要求,因此,国家要适应这种要求,予以积极扶植,文物部门应予以大力支持。行业博物馆、陈列馆要接受文物主管部门和文物保护协会的领导和监督,业务上可以向文物协会进行咨询等。各行各业都建立了博物馆、陈列馆,这就等于把文物保护工作变成了整个社会的工作和义务,文物保护工作肯定能搞好。
(3)建立文物保护基金和相应的基金会。文物保护工作需要资金,由于欠账太多,缺口较大,光靠财政投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再者,政府投入的主要是保护,抢救国家珍贵文物,而众多的其他珍贵文物如何进行保护和利用呢?必须建立文物保护基金。基金的筹集可以采取全方位的办法,可以采用捐资,集资、募捐等办法,刚开始政府可以投入数量有限的启动资金。文物保护基金应由文物保护基金会进行管理和使用。基金会要对基金的使用制订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4)进行流散文物登记鉴定,藏文物于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文物的价值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文物收藏者也越来越多。允许私人收藏文物,藏文物于民应该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文物政策,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物与大众贴得更紧,才能使文物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才能真正增加他们的文物意识。对广大人民群众收藏文物进行登记是国家对流散文物进行管理的有效途径。为了鼓励私人收藏文物,各地博物馆、陈列馆等文物宣传陈列阵地,在对文物收藏者不断培训的同时,可免费或优惠给他们提供进行私人收藏文物展览,使他们的文物收藏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进一步提高他们文物收藏的积极性。
(5)进一步完善业余文物保护员的制度。业余文物保护员作为文物四级保护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对文物保护工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业余文物保护员的工作近乎瘫痪,存在的问题是业余文物保护员普遍老龄化,管理工作跟不上,业余文物保护员的待遇迟迟解决不了。这些都严重的阻碍了业余文物保护员积极性的发挥。我国有很多非常珍贵的、不可移动的文物如古遗址、古墓葬、古石刻等等都散于荒郊野外,靠现在的文物保护机构,根本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因此业余文物保护员制度不仅不能取消而且要对此进行完善,使其焕发青春,重现活力。
篇6
关键词:麦积山石窟;石窟保护规划;石窟管理规划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麦积山石窟是南北朝时期外来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交流与融合的产物,也是古丝绸之路南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独特的历史、艺术与景观价值而闻名海内外。自1984年麦积山石窟整体加固工程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以来,以麦积山石窟为核心的麦积山景区驶入历史上发展的快车道,整个景区游客激增,各种管理用房、基础设施、民居建筑、宾馆商铺等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这种无序发展状态给窟区文物、栈道安全、参观接待、景观植被、环境卫生、停车住宿、餐饮交通等工作都形成了巨大压力。
由于历史原因,麦积山景区实行的是多头行政管理体制,即麦积山石窟管理由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负责,景区管理由天水市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负责,森林管护由小陇山林业实验局负责,景区内居民点由麦积区政府负责。有鉴于此,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结合景区现状和石窟保护和管理的现实需要,特别是麦积山石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迫切要求,于2007年5月委托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出《麦积山石窟保护规划》,并于次年底获得国家文物局原则性同意的批复。此后,为配合“丝绸之路:起始段与天山廊道”联合申遗工作需要,又于2012年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编制了《麦积山石窟管理规划》,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后,2013年1月正式由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实施。前者以保存文物本体的真实性、文物本体及其环境的完整性和延续性为核心目标。后者则更为具体和具有操作性,从遗产地的概况、价值、现状评估、管理目标、遗产区与缓冲区、管理任务、实施保障等七个方面做出详细的计划与安排。至此,上述两部规划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成为麦积山石窟未来十年发展的指导性纲领文件。
一、麦积山石窟保护规划和管理规划的
内容与目标
1.麦积山石窟保护规划的原则与思路
考虑到麦积山石窟在古丝路文化方面的重要载体地位,规划将文物本体保护作为核心,同时也兼顾到对周边景观环境的保护,使其达到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始终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努力实现文物保护与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将麦积山石窟的保护和利用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轨道。
在规划基本对策方面,首先必须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实施的各项保护工程均严格遵循真实性、完整性、最小干预性、可识别性等原则,实现保存的真实性和保护的有效性目标。其次,从拓展展示空间、丰富展示内容人手,尽量扩大遗产地的文化传播影响,全面提升其社会文化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也充分考虑到对游客参观的分层控制问题,力争使整个参观过程能体现出最佳舒适度和对麦积山石窟文物和自然景观的认知和感受。
第三,从人身和文物安全出发,规划别强调了加强安全防范、应急预警机制和监测管理体系的建设,以全面提升遗产地的安全保障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在加强相关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对麦积山石窟四有档案建设、学术研究体系构建、全面发掘和保存遗产地历史信息与价值等做出了相应合理的计划与安排。
2.麦积山石窟管理规划的主要内容
在围绕丝绸之路申遗而制定的这部管理规划中,除对遗产地概况、遗产地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等描述章节与保护规划大致重合外,重点突出了对麦积山石窟现状的定位与描述,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_:
法律法规保障体系方面重点评估了麦积山景区各种保护称号与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指出这些保护称号所对应的文物、建设、林业、国土资源等四个管理系统使麦积山石窟在得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的同时,也应得到相关系统部门规章的有效保障。而同期公布的地方规章《甘肃省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条例》和《麦积山石窟保护管理办法》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着管理界限、权限和执法主体等方面的问题,因而从世界文化遗保护的角度出发,需提升《麦积山石窟保护管理办法》的法律地位。
管理机制方面,多头管理与遗产资源具有多样性特征有密切关系,如能按照各自系统的政策要求对遗产进行监管,基本可以发挥各自作用,起到一定的正面效果。但现行各个管理机构之间出现的问题根源在于分属不同系统的上级主管部门,而主管部门间又缺乏必要的沟通和联系。从长远看,尚缺乏省政府层级的、可以同时协调三方利益的协调机构。
管理能力方面,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更多的是关注遗产利用、旅游开发和地方经济发展,对遗产价值载体的全面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缺乏认识,执法依据也并未按照世界遗产的管理标准进行。而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关注的重点仅局限于石窟及相关遗存,对遗产环境承载的价值及管理目标认识不足,缺乏对遗产区和缓冲区管理的主动协调能力。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对生态环境维护方面贡献很大,但缺少对世界遗产管理的认识,植物园服务设施的管理仍需作相应衔接调整和改进。
景区内各种规划由于在规划目标、规划措施、所属系统不同等原因,导致在衔接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特别是各种专项规划公开程度不够,仅局限在系统内部,管理单位对其他系统的规划缺少应有的了解,使保护区内项目的确定与审批等尚未建立在以麦积山石窟遗产价值载体的全面保护为前提的基础上。
价值载体影响因素方面,保护区内各单位及村镇的建设活动和商业开发行为使开发压力骤增,与麦积山石窟在漫长历史时期内形成的山林茂密、自然静谧的环境特征反差较大。由于水、生物、温度、阳光等因素对石窟遗存的长期影响,使整个窟区的崖面、窟龛、造像、壁画等自然损毁速度加剧,构成了很大环境压力。
遗产利用方面,由于瑞应寺空间及建筑形式制约,尚不能满足对遗产价值全面诠释的需求。同时特窟接待能力有限,游客无法体验所有的洞窟,对石窟价值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对洞窟整体数字模拟展示的参观需求较大,急需建设一座具有综合功能的多媒体展示中心。现行游览路线缺乏分散引导功能,展示结构关系仍需进一步调整,遗产解说系统与标示系统仍不够完备,现有游客服务设施功能尚待完善,且未达到统一规划、协调使用的根本要求。
遗产研究方面,麦积山石窟对丝绸之路整体价值的贡献还有待深入、系统的研究,保护技术研究方向和角度还局限于传统模式,仍有进一步扩展的空间。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的研究体制尚未完备,项目开展和完成存在客观上的困难,没有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对外合作研究机制。
遗产监测是世界遗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针对遗产地文物保存状态、栈道承载力、山体落石、周围气象环境、空气质量、游客数量、建设活动、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的监测等都已初步建立。但仍需补充和完善,如对历史环境、石窟选址环境、景观环境和地质地貌特征、开发压力、旅游压力等方面的监测,现有设备和技术手段陈旧落后,更新较慢,尚未建立起公开、共享和合作的监测机制。
二、现阶段依据保护和管理规划开展的工作
2014年7月,麦积山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在申遗期间,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紧紧围绕麦积山石窟保护规划和管理规划的目标和要求,并结合麦积山景区的实际情况,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1.窟区环境综合整治在甘肃省政府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下,对麦积山窟区景观影响较大的西崖醉仙楼酒家、场房下商业及办公平房、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两幢办公楼、瑞应寺广场东侧陈展大厅及两侧文物库房、接待室,广场北侧四合院等建筑物先后被拆除,总计面积约4000平方米。位于重点保护区边缘的校场里13家农户和香积山脚下甘肃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基地用房的体量与规模被加以改造和控制。瑞应寺广场北侧重建的四合院及西侧下方办公用房,卫生间等在建筑样式、风格上严格遵循了当地明清时期盛行的灰瓦红墙古建风貌,所有拆除场地绝大多数依山就势恢复为林带草场。
窟区原有的架空电线、光缆等线路全部改造为地埋方式,变压器、配电室等设施全部设置于隐蔽场所,道路两侧的照明、监控设施在样式风格上尽量与周围景观融为一体。电信、移动等信号塔台不仅选址隐蔽,而且全部采用了仿树木装饰,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
2.文物本体保护通过与铁道部第一勘察设计院、日本筑波大学、敦煌研究院等国内外科研院所合作,几年来陆续开展了麦积山石窟山体渗水治理工程、麦积山窟区周边环境监测与调查、麦积山窟龛文物病害调查、重点窟龛造像与壁画修复、窟区病虫害生物监测与防治、瑞应寺大殿明清壁画修复等工作。其中山体渗水治理工程通过“防渗注浆、打孔引水、上堵下排”等技术手段有效地缓解了山体渗水对窟内造像和壁画的损害程度。周边环境监测项目的开展对于掌握和了解降水、温湿度变化、光照条件等对文物的影响及相应防控措施的制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物病害调查的综合分析结果可以为麦积山窟龛文物日常性修复计划以及采取何种预防性保护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3.基础设施建设根据麦积山石窟保护规划和申遗工作的具体要求,在国家专项资金和地方政府支持下,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在距窟区约25公里的麦积区吴家崖征用了50亩土地,计划新建麦积山石窟行政办公和文保展示中心。目前一期行政办公楼主体工程建设已基本结束,面积约4000平方米,预计2016年底可投入使用,办公、人事、财务、图书资料、网络信息等部门将首批入住。二期工程正在积极推动之中,具体包括文物修复中心、文保实验室、文物库房、多功能会议中心、美术工作室、陈列中心等。
瑞应寺北侧新建的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已投入使用,在建筑风格、样式上与瑞应寺浑然一体,功能上集v解服务、窟区补售票、小件寄存、窟龛钥匙保管、临时休憩等一体,最大程度上方便了游客。
4.学术体系构建经过近30年的发展,麦积山石窟已经基本形成了以佛教石窟考古、文献档案整理、文物保护修复、美术临摹为主要方向的学术研究队伍,现有高级研究人员10人(其中正高2人),中级研究人员25人。先后出版有各类图录、文集、专著等20余种,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和刊物300余篇,开展或参与各种科研课题30余项,参加或组织各种国内外学术交流、文物展览等活动20余次。以窟龛档案整理、文物病害调查、石窟内容总录编写等代表的基础性业务工作的陆续开展和完成,为保护、研究和宣传麦积山石窟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麦积山石窟申遗的成功,相应的学术研究体系、方法和手段也需要进一步进行调整和完善,除传统研究领域外,还应该开始关注麦积山石窟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发展背景下的与丝绸之路之间关系的研究工作。同时,还需加强对文化遗产管理领域的关注与研究。
5.安全防护监测文物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为实现这一目标,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投入巨资,在整个窟区建立起相对完备的,全覆盖的人、机结合的监测系统和预警系统,所有文物均处于全天24小时的有效监控范围内。在初步解决外因对文物安全的威胁后,2010年起,又与日本筑波大学、敦煌研究院等机构和单位密切合作,陆续展开窟区气候环境、光照降水、生物病害、重点窟龛温湿度、二氧化碳、栈道振动、游客流量等对文物本体损害程度的监测活动,并新建起具有综合功能的监测预警中心,对于提升和转变原有文物保护观念起到一定引领作用。
三、未来十年发展计划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面对新的形势,特别是麦积山石窟成功申遗,影响迅速扩大,随着高速公路网的初步构成,以及既将开通的宝(鸡)兰(州)高速铁路,可以预见游客数量将会迅速激增,这将会给文物和游客人身安全带来巨大压力。在原有管理体制没有大改变的情况下,在世界文化遗产的角度和视野下,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根据现实情况逐步开始对现有保护规划和管理规划进行局部调整,使其更加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和管理的要求。未来几年的工作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密切与景区内相关单位和利益群体之间的联系,使之在遗产地保护、管理和发展进程中真正受益,从而达到合作共赢目标。
首先,必须将麦积山石窟保护和管理规划进一步与《天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天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1-2020)》《天水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1986-2010)》《麦积山风景名胜区麦积山景区详细规划(1999-2010)》《麦积山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2012)》《麦积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小陇山天然林保护工程规划》等紧密衔接起来,使之彻底打破因横向管理系统各异而形成的壁障,使其更加透明和公开化,将整个景区的保护、管理、开发、建设、接待、宣展等工作形成一个整体,以避免重复、无序建设和开发而导致的资金浪费和对遗产地景观的人为破坏。如与景区管委会协商,在景区售票处择址新建功能更加完善的游客服务接待中心和多媒体展示中心,游客在购票后不再直接登窟,而是先观看麦积山石窟艺术的多媒体球幕电影和临摹精品展示,使游客在参观前对麦积山景区和石窟艺术形成初步印象,在延伸展线的同时,也使游客享受到更高品质的参观和讲解服务。
其次,促使景区管委会成员单位积极与当地镇政府沟通,结合麦积山景区环道建设工程,将阮家沟门、上河、寺沟、校场里等自然村落的民居建筑统一规划样式、体量、建筑风格和使用功能,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民俗展示、文化产品开发等融入其中,这样既能拉伸展线延长,游客参观游览时间、缓解窟区压力,又能使当地村民从中受益,从而加深后者对遗产地价值的认同感和参与感,十分有利于遗产地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快完善石窟区基础设施建设,以确保文物及游客人身安全。
麦积山石窟监测系统已使用了10年,设备陈旧老化现象严重,功能相对简单,在栈道、林区、窟区,以及道路等部分仍存在监控死角,摄像头及红外报警探头数量明显不足,整个设备系统仍模拟信号,已无法满足当前文物安全工作的实际需要,目前已完成相关方案制定及论证工作,并正式上报国家文物局申请立项开工。
窟区电力系统虽已全部改为地埋,但随着申遗的成功,为确保窟区消防安全、避免环境污染,冬季取暖亦全部改为电力。这种情况下,全天24小时保障电力供应成为整个景区、窟区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景区的双回路供电系统正在建设中,将从根本上保证整个景区正常用电。
麦积山窟区栈道经过30年的使用,已出现部分钢构件松动,表层混凝土开裂,防雨顶棚因落石撞击而松动变形等问题。为此,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在委托相关科研单位做栈道安全性z测的同时,准备适时开展窟栈道建筑加固维修方案的论证、设计和实施工作,以确保窟区文物和工作人员及游客的人身安全。
麦积山景区近年来呈现出游客数量急剧攀升和季节性突出的特点,针对这一问题,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与景区相关单位协调,计划一方面将现有参观线路进一步优化,局部线路上窟区拟将西区参观出口改道至场房下标志石附近,这样游客不必再回到瑞应寺广场,局部形成小循环,以避免人流在瑞应寺广场重叠。整体线路上督促天水市风景管委会根据《麦积山风景名胜区麦积山景区详细规划》,并结合当地政府的美丽乡村建设,启动上河沟――场房下――校场里――荒草滩――铁嘴子梁――瑞应寺广场――场房下的环线观光道路建设工程,这样通过拉长线路和提供沿途休憩服务等减缓窟区参观人流压力;另一方面与景区管委会合作,尽早启动网络预约和网络售票系统建设,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来调控整个景区游客参观数量和时间,以进一步盘活景区旅游资源,减轻麦积山石窟的参观压力。如规划中瑞应寺广场东侧的石窟艺术展室和办公用房项目被停止,该地段被计划恢复为与周边山坡林地融为一体的景观休憩带,北侧原设计中的多媒体展示厅被取消,使新建四合院面积进一步得以压缩,在与南侧瑞应寺遥相呼应时,体量与视觉上更和谐。
3.立足于世界文化遗产角度,进一步提高麦积山石窟的整体保护和管理水平。
保护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在做好日常性窟区文物保护工作的前提下,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将积极开展与兄弟单位、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加快文物保护人员的培养和引进,加大文物保护技术的资金投入,努力建设起一支在泥质文物修复和窟龛壁画修复领域具有突出优势的专业队伍,并使麦积山石窟成为陇东南一带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物保护修复和培训中心。
学术体系建设方面,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将在巩固和开拓传统研究领域的同时,继续加强相关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和引进,其中文化遗产管理、麦积山石窟与丝绸之路的关系、数字化技术应用、相关资料的整理与利用等将是关注和建设的重点。同时,将继续加强与外界的学术交流与互动,以拓展视野、开阔思路,为更好地保护和管理麦积山石窟做出实质性贡献。
宣传展示方面,将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打造起真正意义上的智慧石窟景区,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和揭示麦积山石窟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让更多民众和游客共同参与、分享佛教石窟艺术所具有的独特魅力,真正起到弘扬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作用和目的。
篇7
【关键词】遗址;遗址区;周边环境;协调
【正文】
大遗址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遗址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重视。目前世界范围内,对大遗址的保护已经由原来只对遗址本体的保护,扩展到了对遗址本体和遗址周边区域的综合保护;从对遗址的消极保护,改变为通过遗址展示、利用等方式实施的积极保护;立法保护的层次不断提高。但我国国内遗址保护却存在保护水平低下,立法不完备,观念落后等问题。
一、大遗址与大遗址区的界定
基于遗址保护理念的转变,各国趋向于将遗址与包含遗址在内的遗址区域区别看待,并试图整体保护发展。所谓遗址是指人类活动的遗迹,属于考古学概念。按照《国际古遗址理事会章程》的规定,“遗址”一词应包括一切地貌的风景和地区,人工制品或自然与人工的合制品,包括在考古、历史、美学、人类学或人种学方面具有价值的历史公园与园林。遗址实际上是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该地方具有特殊价值,是人类与自然的共同产物,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移动性。所谓大遗址,是指那些占地面积较大,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文物遗址。大遗址的概念内涵应具备规模性、人类文明或地区文化现象的代表和重要历史时期或重大历史事件的标志等三个基本特点。大遗址的界定仅仅指遗址本体,而不包含遗址周边区域在内。
遗址区是一个新名词,目前尚未有明确概念或界定。遗址区名称首次正式出现是在2007年11月西安市关于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规划方案中。该规划方案将大明宫遗址区分为三个层次:以即将建设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核心区,属于遗址本体部分;以周边改造区域为第二层次,包括建设控制地带在内;以北二环以外集中安置区为最外层,属于建设开发区域。也就是说西安市关于大明宫遗址区的规划实际上不仅包含了传统意义上的遗址本体,还包括了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和一定范围的周边发展环境,这突破了我国以往对遗址保护的基本思路,将其扩展到周边区域和城市环境构建中,也给我国立法提出了新的挑战。从我国现有的立法文件中,很难找到直接将遗址周边区域纳入到遗址保护规划的的范例,目前也只有极少数地方立法在一定程度上略有提及,如杭州市人大常委会《杭州市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将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应当纳入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对良渚遗址环境风貌应当进行整体保护等。
比较而言,国外立法中关于保护区划定、保护机构设置、建设控制地带的范围及遗址区保护和发展问题、周边环境与遗址本体风貌相适应等方面都有国内立法可借鉴之处。
二、关于大遗址区保护发展的国内外立法比较
通过划定大遗址区实施遗址保护,很多国家都逐步走上了遗址保护与周边区域保护发展同步的道路。
(一)通过划定遗址区域的方式保护遗址本体
《保护考古遗产的欧洲公约》第二条规定:“为保证对埋藏有考古物的堆积层和遗址的保护,每一缔约国承允采取可能的措施:1.划定并保护具有考古意义的遗址和地域”。《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性的建议》规定:保护不应只限于自然景观与遗址,而应扩展到那些全部或部分由人工形成的景观与遗址。因此,应制定特别规定确保对那些通常受威胁最大、特别是因建筑施工和土地买卖而受到威胁的某些城市中的景观和遗址进行保护。《考古遗产保护与管理》第二条规定:……土地利用必须加以控制并合理开发,以便把对考古遗产的破坏减小到最低限度。考古遗产的保护政策应该构成有关土地利用、开发和计划以及文化环境和教育政策的整体组成部分。……考古保护区的划定亦构成此种政策的一部分。
马耳他《开发规划法》规定了各种类型的保护区,其中可以包括被登录的历史建筑和遗迹。设立保护区的原则是保护和改善城市空间及单体遗迹、建筑、遗址或景观风貌特色。
埃及《文物保护法(83版)》明确规定,凡属国家所有及本法实施前作出的决定、命令,或根据主管文化事务的部长的建议,经总理批准视为文物古迹区域的土地,根据本法均属文物古迹区。该地区内的任何一块土地,如经文物局核实,其内没有文物古迹或被划在经批准的文物古迹整修线区外,根据主管文化事务的部长的建议,经总理批准,可划为非文物古迹区或非文物公益区。
可见,上述立法均认为,可以通过划定遗址保护区域的方式来对遗址本体进行保护,同时在该区域内围绕遗址本体保护开展一系列开发或发展措施,将其作为遗址保护发展的组成部分。2005年10月《关于历史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地区周边环境的保护西安宣言》,更是肯定性的提到,“周边环境”被认为是体现真实性的一部分并需要通过建立缓冲区加以保护,这为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其他合作伙伴进行国际和跨学科合作提供了机会,同时也为确定遗址保护区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法律条件。
(二)保护发展机构的设置
在保护机构的设置方面,目前国外立法主要有三类形式,即国家机关、国家成立的专门委员会及NGO(非政府组织)。其中,国家机关作为遗址等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情况比较常见;其次就是成立专门的委员会,这种机构可能隶属于一个或多个国家部门,具有相应的管理权限;单独由非政府组织成立的保护机构在国外实践中尚不存在,目前只有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的《考古遗址保护与管理》中提及,政府可在某些情况下,将遗址保护和管理工作委托给当地人民或非政府组织。
首先,以国家机关作为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的立法例包括但不限于:
日本《文化财产保护法》明确,文部大臣有权决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使用,遗址等考古遗产直接归属于文化厅长官直接管理。埃及《文物保护法(83版)》明确,埃及文物局系负责管理各博物馆、文物仓库、古遗址和历史文物地区(包括偶然发现的文物考古区)的一切与文物考古有关的事务的专门机构。1975年颁布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定,希腊的文化部负责文化遗产的保护,公共工程部负责大型工程、城市规划与建设。
其次,成立专门的委员会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立法例有(包括但不限于):
智利1970年1月27日第17288号法律规定,国家纪念物是指地产、废墟、建筑物及其他具有历史、艺术特征的物品……。国家应妥善保管这些物品。这些纪念物的保护和保养应根据本法的规定通过国家纪念物委员会进行。
西班牙历史遗产法规定,历史遗产委员会应促进有关西班牙历史遗产的具体计划和信息的交流和交换。国家历史遗产委员会由省长任命的各自治区的代表组成,国家有关行政当局的首长亦是该委员会的成员,同时亦是该委员会的主席。主要负责历史遗产的保护工作。
实际上,由单一的政府部门对遗址文物进行管理,可以避免政出多门、相互扯皮,但对于需要由其他部门配合的工作,却比较难以协调。采用专门委员会管理,委员会内部可能由多个部门派人组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但相互扯皮的现象却不可避免。民间机构或非政府组织在遗产保护方面具有天生缺陷,权威性不够,因而不宜作为持久性的保护机构。另外,就保护机构发展区域经济文化事业的功能而言,各国立法及国际公约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及,但均未将其作为保护机构的核心职能。目前我国由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遗址文物保护工作。
(三)建设控制地带划定范围及遗址区保护和发展相协调问题
1、建设控制地带的范围
所谓建设控制地带,就是为保护文物安全和环境风貌,在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周围,划定的必须进行建设控制的一般保护区。随着文物保护理念的更新,世界范围内通过政府规划手段划定一定区域实施建设控制,保护发展遗址等周边环境与遗址本体保护相适应已成为各国的不二选择。
《考古遗产保护与管理》第二条明确规定,采用遗址整体保护政策,划定一定范围作为考古保护区,在考古区内,各国政府应当保证区域内的环境风貌与遗址本体相适应,而不得毁坏、损坏和改变。
埃及(文物保护法1983)规定,在遗址和文物古迹区内颁发进行建筑的许可证,禁止在该区域取土、沙等行为。对与该地区比邻的非居住区内3公里或由文物局划定的距离范围内的区域前款适用,以保护这些文物地区的环境。
1992年马耳他开发规划法也规定,不允许任何会对这些遗迹或遗址的自然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开发。在其周围设有至少100米的外围缓冲区,该区不允许任何开发项目,该地区属于最优先保护区域。除此之外的区域内从事建设应取得当局的许可。
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根据保护文物的实际需要,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周围划出一定的建设控制地带,并予以公布。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工程设计方案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经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报城乡建设规划部门批准。
可见,划定建设控制地带一般是基于保护遗址周边环境风貌的需要,但从各国立法来看:第一,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一般都列入政府规划中,满足规划权限要求;第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并没有固定统一的标准,具体应根据遗址保护的实际需要来确定;第三,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并不意味着在该区域内不得从事任何建设,而是应经过政府相关部门或法定机构的许可且该建设不破坏遗址周边环境风貌。这一点,我国北京市人民政府于1987年颁布的《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管理规定》第五条和第六条中均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只不过该规定并未涉及建设控制地带以外保护发展的问题。
2、遗址区保护和发展问题
遗址区的保护和发展主要是对遗址本体的保护和对遗址本体及除本体之外的遗址区内其他区域的利用乃至发展问题。但这种保护与发展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冲突和矛盾。遗址本体属于应受法律保护的文物范畴,虽然各国文物保护立法一般都对遗址文物的保护做出明确规定,但随着保护观念的逐步发展,如何更好在保护基础上合理利用遗址文物,各国立法均做了一定程度探索。目前,不外乎就是通过展览展示、收集相关信息资料、进行考古研究等活动,进行有限的利用。例如,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可以通过举办展览、科学研究等活动发挥文物的作用;还有《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性的建议》中规定,各国可以通过建立和维护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的方式对遗址采取保护措施,这为遗址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至于遗址区内除遗址本体及建设控制地带以外的其他区域的发展问题,各国立法规定不一。澳大利亚《ICOMOS文化遗产(巴拉)》规定,在澳大利亚亚瑟港遗址保护过程中就明确亚瑟港的保护和开发项目是一个区域性开发项目,内容包括对塔斯曼半岛历史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除对亚瑟港遗址本体进行保护之外,该保护和开发项目还涉及到其他一些重要工程,包括一定范围内的建设。在进行遗址展示的过程中,还要在历史、地理及其他的社会环境和背景下认识遗址。在其他国家立法乃至国际公约中,对遗址区保护与发展作出原则性规定的较为普遍。
虽然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了保护单位在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工程施工等活动的法律规范,但对于如何发展遗址区内其他区域,我国文物保护法并未提及。
可见,对于在遗址区内对遗址本体进行保护与对区域本身进行发展这一问题,各国很少采用消极保护文物的态度而忽视区域发展,基本的共识是在以保护为核心的理念下,适当进行利用乃至发展,以促进遗址文物更好地发挥其经济社会文化功能。但各国对于应当在多大的范围或程度上发展遗址区,发展的程序和实际手段等方面存在不同认识。
(四)周边环境与遗址本体风貌相适应问题
从目前来看,周边环境与遗址本体风貌相适应问题是国外立法的必备内容,如埃及(文物保护法1983)规定,经文物局同意,有关方面可获得许可,在居住区内的与古迹区毗邻的地方进行建筑。但应当符合规定的条件,保证建筑物的高度,照顾该区域的基本特色和特征。《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规定,当需要修建新建筑物或对现有建筑物改建时,应该尊重现有的空间布局,特别是在规模和地段大小方面。与周围环境和谐的现代因素的引入不应受到打击,因为,这些特征能为这一地区增添光彩。还有《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性的建议》规定,在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征时,也应考虑到因某些工作和现代生活的某些活动而引起的噪音所造成的危害。
虽然我国文物保护法也规定,“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不得建设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不得进行可能影响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及其环境的活动。对已有的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应当限期治理。”但这些规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环境风貌一致性的范围比较狭窄,仅限于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建设控制地带内而不包括整个的周边环境风貌。
另外,对于遗址等文物保护经费的来源,从各国立法乃至国际公约的规定来看,一般通过政府拨款、鼓励捐赠、提供低息无息贷款及接受国际援助等方式获得。当然我国法律对此也有规定,《文物保护法》就规定通过国家财政拨款、文物保护单位事业性收入和通过捐赠等方式设立文物保护社会基金等方式来筹集保护经费。2005年国家财政部、文物局共同颁布的《大遗址保护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则更为具体的规定了政府财政专项经费的使用管理,但该规定对专项经费的使用范围仅限于中央政府主导的大遗址保护示范工程,中央政府引导的大遗址保护工程及大遗址保护管理体系建设三个方面。
三、对我国大明宫遗址保护发展的启示
针对国内大遗址保护的实践,通过对比各国立法乃至国际公约的规定,就大明宫遗址保护实际情况,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借鉴和学习。
(一)更新保护观念,实施整体保护发展战略,即对遗址本体保护与对遗址本体以外周边区域的保护发展相一致。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划定一定的遗址保护区域或者设立一定的遗址保护特区,在该区域内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实施遗址本体保护的同时,通过合理利用遗址文物资源及保护并发展遗址周边区域的方式,使遗址和遗址周边环境乃至历史区域在社会变迁、经济发展及旧城改造中,达到协调一致,减小城市化进程对文化遗产真实性、整体性和多样性的破坏,从而更好的保护遗址资源。
(二)在上述理念的指引下,在大明宫遗址区域内,可以建立遗址公园,也可以设立单独的具有管理职能的遗址保护特区,组成相应的保护、管理机构,赋予该机构单独的管理职权,执行相应职能。与此同时,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通过规划手段确定大明宫遗址的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实施开发建设、保护发展的具体措施范围及程度;正确处理遗址区的保护和发展问题,即管理机构的职能方面要将保护与发展并重,以保护为核心,将发展作为保护遗址文物的积极手段,采用合理的利用、开发等措施达到发展中更好保护的目的。
2、正确处理遗址保护发展与旧城改造、城镇居民房屋拆迁安置的关系,遗址文物保护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但保护不是最终目的,保护是为更好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所采取的措施。对于大明宫遗址区保护发展工程而言,遗址区被拆迁人的福祉是遗址保护工程是否完满的重要衡量标准。
3、正确处理遗址本体风貌与周边环境相一致相协调的关系,即就是在遗址本体保护方面贯彻相关国际公约原址性、原真性保护的基本原则,同时在周边区域的发展保护过程中要注意新发展区域应当在绿化、色彩及建筑物风格、高度、距离等方面与遗址本体的风貌相协调,减少强烈反差的建筑或环境风格对遗址区内整体风貌的破坏。
篇8
扎实做好新时期名城保护工作
北京市副市长 陈刚
30年来,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有力促进了各地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但在保护工作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面对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要切实保护好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各类文物古迹,仍然面临诸多的矛盾和挑战。比如,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对名城和文物保护带来的持续压力与冲击不断增大,传统发展模式的惯性影响和建设中忽视文化价值的倾向无处不在,打着“文化兴市”的招牌,新的急功近利行为所产生的建设性破坏有可能继续出现,以及深入做好保护工作所面对的来自体制、机制、制度、认识方面的制约,等等。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城乡发展已步入全面转型的阶段,其核心是转变单纯追求GDP增长的传统发展观念,将依靠创新驱动和文化强国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一全面的转型,不仅对政府职能转变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也同样对我们在转型发展进程中,切实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文物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站在发展的新起点,我们要更加牢固地树立通过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精髓来提升城市文化品质的意识,进一步强化通过历史名城名镇的可持续发展来增强城市文化的软实力。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自1982年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1983年、1992年、2004年的历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都将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与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规划内容,逐步形成以文物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基础,以旧城整体保护为重点的保护格局。
多年来,北京市政府坚持以民生为本,不断加大对旧城整体保护与更新。例如,前门、什刹海、南锣鼓巷等地的更新改造,采用试点的方法,探索“政府主导、居民参与”的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模式,在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关系方面做了有意义的尝试,不仅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也优化了城市环境。
为提高保护工作层次,2010年10月,正式成立了由北京市委书记刘淇任名誉主任,市长郭金龙任主任,26个部委办局为成员单位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显示了市政府加强名城保护工作的坚定决心。2010年底,完成了《北京市“十二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规划》编制,在挖掘文化内涵、强化内容外延、促进实施保障上,提出了创新的方法和途径。
同全国其他历史文化名城一样,北京市在深入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历史街区保护、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中,也面临着种种问题与矛盾,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仍任重而道远。
延续名城风貌格局 传承民族历史文化
云南省大理市市长 马忠华
大理市境内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1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10项、州级7项、市级59项。30年来,大理市严格按照“统筹规划、科学管理、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以延续古城风貌格局和城市空间形态为重点,用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持续推进文物古迹保护、历史街区和民居建筑风格保护整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各项工作,实现了名城保护与经济、社会、城市发展的共赢。我们的主要做法和成效是:
第一,强化宣传,名城保护意识深入人心。通过印发宣传资料、举办专题培训班、制作影像光碟、利用媒体宣传等形式,积极组织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条例》、《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提高全体市民对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使知名城、爱名城、保护名城的意识深入人心,为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第二,统筹规划,名城风貌格局得以延续。我市于1984年6月编制完成《大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于1996年8月作了进一步修编完善。2007年6月,大理白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颁布施行《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此后,先后编制完成《大理市喜洲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大理市双廊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和《大理市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等,形成了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体系。通过以上规划和地方性法规、规范性文件的颁布实施,大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已成为贯穿整个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历史文化名城风貌格局在发展中得以保护、在保护中得以延续。
第三,科学管理,名城保护机制逐渐规范。在原有大理市文化局、大理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大理市博物馆的基础上,先后成立了大理古城保护管理局、大理市文化遗产局、大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所,相关的机构不断建立健全,为深入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领导基础。
篇9
关键词:历史文物;旧城改造;保护;规划
前言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到35%以上,快速城市化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将引领城市建设量的进一步攀升。由于对我国这一史无前例的快速城市化过程尚缺乏系统成熟的理论研究和高效适用的调控机制,其衍生的负面效应也正日趋突出。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代表的传统城市,普遍经历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尖锐矛盾冲突,城市建设性破坏随处可见,许多古城的名胜、遗址、古迹乃至传统社区、特色格局已不复存在,城市历史文化保护面临严峻挑战。
1 文物保护的意义
城市是一个民族的记忆载体,每个时代都在城市的建设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城市遗存的建筑作为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城市人文环境的具象载体。它像树的年轮,记载着城市的历史,像一本书,积淀着城市的文化,它是人类过去生存状态、创造力以及人与环境关系的有力物证,它带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印记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弥足珍贵的财富,其固有的文化特征,蕴含着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城市的“根”与“魂”,是城市的生命力所在。文物的价值在于:a.
它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它所具有的时代特征,能帮助人们具体地、形象地认识历史,帮助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b.它是城市文明的现实载体。许多历史街区和古迹既是先人活动的遗存,又是今人生活的空间,它们凝聚着一代又一代居民的思想、智慧、生活气息,它们夜以继日地诉说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c.它是城市文化得以延续的活教材。它从物质和精神层面上延续我们的城市文化甚至生活本身,使现代人能触摸到传统文化尚未消逝的“心跳”。d.它是城市个性和特色的基石。文化底蕴是体现城市个性、构成城市特色的基本条件,是一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根本特征。因此,文物非同寻常的价值决定了文物保护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保护文物是抢救城市濒危的历史文化资源,延续历史文脉,实现城市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它对于增加城市的文化魅力、促进城市旅游发展具有特殊的环境价值。同时它也是向人们进行爱国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珍贵的历史史料。
2 文物保护面临的问题
旧城区是文物最为集中的地方,同时也是房地产开发的集中地段,因此文物的保护也就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势。城市规划本身作为
一门预测性科学的局限性或不确定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冲击同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
城市规划编制前瞻性不足,编制思路跟不上时代步伐。面对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总体规划的周期性调整往往滞后于城市社会的迅猛发展。某些城市的总体规划仍沿用单一中心的规划布局和传统的城市扩张模式,以致城市中心区功能过分聚集,“单一中心”模式造成的城市“摊大饼”式扩张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使文物及其环境保护状况日益恶化。
城市设计手法趋同,“千城一面”现象严重,城市特色凸显危机。城市设计模仿严重,缺少创意,追求大体量的建筑物、大规模的建筑群,导致城市定位脱离实际,城市建设走入“千城一面”的怪圈,城市特色大打折扣。文物多被淹没于新建筑群中或成为孤立的陈列品,其历史文化内涵无法得到突出体现。
建筑设计缺少文化内涵、缺少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建筑设计过分强调个体的面孔与性格,追求形式上的独特和怪异,却很少考虑它与城市的文化关系,大部分设计既无历史文化内涵,也无建筑创作意境可言。
3 旧城改造中加强历史文物保护的建议
城市现代化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进程。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建设,既要反映传统特色,又要体现时代风貌,要把名城的保护和现代化建设结合进来,做到相得益彰,决不能顾此失彼。在整个过程中,要处理好旧城改造与文物保护的关系,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文物古迹和优秀古老建筑要确保
文物古迹和优秀古老建筑是构成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应原则上无条件避让。经过审批的城市规划中,所规定的有些内容以及对一些建设项目、历史文物、古遗址、老建筑管理的要求,能明确的都应论证后列出清单,以法规、条例等形式加以明确。
3.2历史街区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
笔者认为对历史街区保护的同时,应把它盘活利用好。从单纯保护转变到保用结合,从房屋修缮转变到传统空间的保护、拓展与再利用,赋予历史建筑与街区以新的活力。要分层次进行保护。在规划建设中采取点、线、面相结合和注重对历史建筑完整保护,恢复历史风貌,拆除非历史建筑、更新基础设施,重视整个环境空间的协调,呈现历史演变的脉络。使其成为活的博物馆、生态园、旅游区。比如:太湖之滨的南里小镇以历史街区建筑、小桥水乡风貌为原生旅游资源,不足万人的小镇,仅年旅游收入就达3亿多元。又如南京夫子庙一带的旧城改造、黄山市的屯溪古街修复工程,均以历史古文化和地方特点相结合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多元发展。
3.3规划要留有余地
任何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都是历史的积累,智慧的结晶。但城市建设是一个连续相继的过程,有时又可能是断断续续地进行,城市规划很难也不可能做到一步到位。因此在城市规划时要留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不要大拆大迁,要给后人留下余地,慎重稳妥地搞发展,这样也可避免急功近利的行为。在旧城改造中笔者不主张对历史建筑搞“移位复制”,因为这既不是有效的保护,也不是有益的利用,实际上一但拆掉再复原还是假的,即“拆掉真文物,建起假文物”。何况有不少历史建筑拆掉后,移位变成了一堆瓦砾,“复制”就没后音了。
3.4增强公众的参与意识和民族意识。
保护历史文物不是仅靠政府的力量就能解决的事情,同时要增强公民的参与保护意识。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王杰教授在《弘扬历史文化资源,升华现代文明底蕴――论广东历史人文资源的现代价值》中指出:“公众的参与是历史文物保护的重要环节,在对历史文物的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公众应同决策者、专家一样,有权、有责了解和参与每一步骤。可以建立透明、开放、公正的公众参与机制,防止政府当中的‘无知’者与投资商中的‘无赖’者在利益均沾的交易下‘暗渡陈仓’。”同时,通过传媒、教育、旅游等各种渠道,向广大民众普及保护历史文物的有关知识,使他们了解本土的历史文物资源,认识到历史文物的价值,激发其责任感,从而保护身边的历史文物。
4 结语
此外,我们还应该学习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争取文物保护和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双赢”。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理应注意古城等历史文物的保护。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保护得好,不仅不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负担,反而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篇10
【关键词】保护的危机 总体规划及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007-01
崂山风景区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不可再生的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是青岛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982年,崂山被国务院审定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1992年被林业部确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0年被山东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首批4A及旅游景区。崂山成为青岛市最重要的风景名胜地和旅游名牌。
一、崂山概况
1、崂山位于青岛市东部的崂山区,距市区40余公里,地处北纬36度05分,东经120度24分,东南两面濒临黄海,西部与青岛失去接壤,北部与即墨市相邻,总面积44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87.3公里,主峰“巨峰”海拔1132.7米。崂山地处暖温带,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崂山区拥有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青岛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两个国家级政策开发区域和国务院确定的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的崂山风景区。
2、崂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遍布山区的许多古遗址和古庙宇,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元、明、清三代刻石满山,宫观寺院碑碣林立,高山古洞摩崖连壁,蔚为壮观。崂山山区现有25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崂山区以境内的崂山而命名,其山脉纵横,群峰峭立,古木参天,海山相映,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等名胜古迹,被誉为“海上名山第一”,崂山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居住。崂山冬暖夏凉、四季如春,引得古今名人逸士、名道高僧纷至沓来,故被称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一九八二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二、崂山风景区资源分析
崂山资源丰富,境内有主要河流23条,以崂顶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流淌。其多直流入海,源短流急,属季节性河。崂山水纯净清冽,水质良好。著名的崂山矿泉水清醇甘冽,含有多种有益于健康的矿物质,经常饮用,可使人强身祛病、益寿延年,遐迩闻名的青岛啤酒就以其为水源。崂山素有“天然药库”的称号,药材资源量多质优,有681种,其中小叶石苇和黑石华尤为著名。海产品丰富,其中鲍鱼和西施舍石驰名的海珍品。绿石又名海底玉,盛产于崂山仰口湾,色泽翠绿,光洁,可以雕琢各种文具、饰物及制作盆景。另外,还出产其他土特名产,如拳头菜、寒露蜜桃、樱桃、崂山茶等。
崂山是以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各类景点遍布全山,与中国内地名山相比,自然景观独具一格,兼有山海林泉之胜,囊括奇险秀朴之姿,尤以“崂山十二景”( 巨峰旭照、龙潭喷雨、明霞散绮、太清水月、海峤仙墩、狮峰宾日、潮音飞瀑、华楼叠石、九水明漪、蔚竹鸣泉、云洞蟠松、那罗延窟)最为著名。
青岛市已将旅游业列为三大特色经济之一,并提出了“投资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的新理念,激发了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各区(市)、乡镇都将发展旅游业作为工作重点,同时还新上了许多旅游项目,如海底世界、温泉、滑雪场等,为青岛市旅游业带来了勃勃生机。但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对旅游业发展研究不足,许多规划缺乏科学性、权威性和整体性,没有建立严格的项目审批、论证、监督制度等问题。这种状况的出现,对崂山风景区的整体性、统一性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保护崂山风景区存在的危机
1、景观资源严重破坏。随着国内旅游潮的兴起,崂山在华东地区的名山地位日益突出,特别是假日旅游潮崛起,使崂山同样面临游客超载的压力,使一些珍贵的景观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譬如因游客践踏造成的土壤板结和烟熏火燎产生的高温理化反应,崂山寺庙内许多古树名木已处于生存危机之中。目前,随着巨峰的开放,进入景区纵深地带的游客增多,使自然资源遭到人为破坏的可能性愈加增大,景区面临的生态保护压力也骤然增大。
2、“三化”危害崂山景区。风景名胜区的价值主要不是为旅游,不能作为旅游业独有的资源,更不是旅游企业的资产,即广义的旅游业是一个社会概念、一个经济市场概念,并不只是旅游企业的集合。国家曾三令五申强调,在风景名胜区内不准建开发区、度假区,在景区外建宾馆、饭店和索道要经过审批,不要把风景名胜区搞成城市化、商业化和人工化的“三化”场所。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1、明确划分崂山风景名胜区的范围,严格遵循国务院批准的风景区的范围。同时,根据崂山的资源状况及青岛市旅游大格局,适当拓展崂山风景名胜区的范围。
2、改革风景区现行管理体制。崂山风景区管理体制长期不顺。鉴此,得参照泰山、黄山等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模式,成立崂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列入青岛市政府职能管理部门,以加大风景区的规划制定、资源保护、景点开发、行政执法的力度,解决因体制不顺所带来的诸多弊端。
3、组织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尽快修订崂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各景区和项目的开发详细规定,将与风景区有关的各区(市)的旅游开发项目统一到风景区的总体规划中来,杜绝各自为政、无序开发的弊端,以达到“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目标。
4、建立专家评审机制。崂山风景区,山海资源和人文资源十分丰富。在崂山风景区进行保护和建设,要谨慎。因此,要建立崂山风景区专家委员会,吸纳各有关学科专业的专家参加,对景区的社会、经济、资源等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开展多学科多专业的学术研究工作。
综上种种表明,仅靠自律、教育和一般性制度是无法约束和制止各种短期行为或建设性破坏行为的,必须通过立法,用刚性法规形式,保护崂山资源能被永续利用,永葆其自然价值和人文价值.
参考文献
[1] 辛建荣主编.《旅游区规划与管理》.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5
[2] 苏文才.孙文昌主编.《旅游资源学》.天津: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6
[3] 李娟文.游长江主编.《中国旅游地理》.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