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理咨询的看法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7: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心理咨询的看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心理咨询的看法

篇1

关键词:心理咨询 高校心理咨询机构 心理压力 马斯洛需求说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3-092-02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大学生心理问题有了较为严重的上升趋势。特别是马加爵事件和药家鑫事件发生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倍受关注。全国各地高校纷纷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大力推进此方面工作。但仍有部分高校,该项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些许不成熟的地方。笔者运用问卷调查法,以长江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旨在了解当前大学生自身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观感受和对心理咨询的认识,以及对高校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的看法,希望为高校进一步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提供参考。

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1.1 调查对象的确定

本次调查对象的总体为长江大学在校学生。由于人数较多,笔者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107名在校学生为调查样本。有效样本中男生48人;女生52人。一年级学生25人;二年级学生8人;三年级学生48人;四年级学生16人,研究生2人。

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调查问卷主要包括调查对象自身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观感受及判断;对心理咨询概念的认识;对高校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的看法三个方面。

2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本次调查根据确定的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07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93.46%。借助统计软件SPSS对问卷进行了两个层面的统计分析。

2.1 数据描述性统计

(1)对自身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观感受及判断。

“主观感受和判断”是指非用客观的心理评定量表,而是让被调查者纯粹根据自己实际的内心体验对自身情况做出的评价、判定。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大道理只能起宏观调控作用,内心体验却在时刻发挥着微观调控的作用。所以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是可以根据主观感觉来评判的。本研究中,在笔者调查的107名学生中,14%的人对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表示非常满意;表示满意和不太满意的学生分别为73%、13%。当问及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时,调查显示排在前三位的为:人际关系、情感问题、就业问题,分别占37%、26%和23%,甚至有5%的学生,以上问题都有存在。当问及出现心理问题时,会主动去咨询,抱有积极态度的被试占到82%,但调查结果显示真正有过咨询经历的被试只有11%。在“倾向选择的心理服务机构”一题中,选择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私人咨询工作室作为解决心理问题的心理服务机构的被试分别为47%、41%,其他占12%。

(2)对心理咨询的认识。

在本调查中63%的被试可以将心理咨询师与心理医生区分开,但仍有12%和25%的被试不清楚心理咨询师的概念。对待心理咨询的态度:虽有85%被试认为心理健康者也可以去做咨询,但仍存在5%被试认为精神有问题的的人才去咨询;15%认为去咨询是件难为情的事情;41%认为去进行心理咨询就是向咨询师倾诉;49%认为心理咨询与思想工作等没有什么不同。

(3)对高校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的看法。

高达97%的学生认为高校“有必要”建立心理咨询机构,但问及“是否知道学校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时”的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看出真正思想和行为一致的被试只占3%,89%的被试在知道的情况下,51%的被试表示没去过也不想去;35%的被试没去过但是想去。

那学生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取心理健康知识的呢?从图2可见,三种获取心理健康知识的途径是老师讲述(50%)、网络(42%)、自己看专业书籍(39%),而高校心理咨询手段提供的心理健康知识只占10%。由此可见,采取多种渠道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的普及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因此多元化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教育势在必行。2.2 调查样本的差异性分析

主要进行了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和心理咨询经历两个方面在性别上的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样本在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上不存在不存在显著(p=0.420>0.05),这与黄希庭等学者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而心理咨询经历在不同性别中的差异性分析上存在性别差异(p=0.045

3 问题分析及建议

3.1 问题分析

(1)出现“看法上积极,行为上消极”现象。

这一现象从调查数据可以明显的看出,如仅有14%的人对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表示非常满意,而只有11%的被试经历;97%的学生认为高校“有必要”建立心理咨询机构,但只有3%的学生去过,对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举办活动愿意积极参与的学生只占23%。黄希庭、郑勇等人曾做过“大学生眼中的心理咨询”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寻求心理咨询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知与行、对己和对人的矛盾。”那么,大学生们对待心理咨询为什么在思想上认可、态度上肯定,在行动上却回避、拒绝呢?笔者认为:是从根本上对心理咨询知识和咨询活动缺乏实际的了解。心理咨询是高校心理学专业学生学习的一门学科(应用心理学),也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展开以助人解决心理问题的一种实践活动。

(2)目前大学生在安全需求、爱和归属需求方面存在缺失。

篇2

关键词: 网络心理咨询 职业伦理建议 必要性 挑战 应对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因特网的普及,为传统心理咨询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虽然网络心理咨询是近些年出现的新事物,但是许多心理治疗专家预测通过因特网开展的心理咨询将会成为第二大快速增长的服务领域。目前,网络心理咨询以其方便、快捷、模式的多样化等独特的优势在世界各地盛行,深受广大使用者的喜爱,然而,有关网络心理咨询职业伦理建设的研究却大大落后于网络心理咨询的应用发展。

二、网络心理咨询的概念及特点

什么是网络心理咨询?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领域,有着各种不同的看法。目前,比较公认的一种定义是美国注册心理咨询师协会(National Board for Certified Counselor,NBCC)给出的定义:网络心理咨询是与异地的当事人运用电脑在网络上沟通时所进行的心理咨询和信息提供等服务[1]。网络心理咨询的模式多种多样,有电子邮件、视频交流、文本发送、网络电话等。

不同于传统的心理咨询,网络心理咨询是咨询师通过网络帮助异地的来访者,使其更好地了解自己,调节自己的情绪,更好地适应环境,真正体现了心理咨询助人自助的咨询理念。网络心理咨询有其自身的特点。

首先,网络心理咨询非常方便、快捷。心理咨询在我国的历史很短,我国的专业心理咨询师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对心理咨询日益增长的需求,而网络心理咨询可以帮助来访者摆脱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与异地的咨询师取得联系,寻求帮助。异地的求助者通过网络就可以选择自己满意的咨询师,不需要经过长途跋涉,减少了旅途费用,进一步降低了咨询成本,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一定数量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更多的来访者,从而解决我国专业心理咨询师数量不足的问题。而且,网络心理咨询通过网络可以为一些不便于进行传统的心理咨询的求助者(如不便于远行的年迈求助者、残疾人等)提供心理帮助。

其次,网络心理咨询的匿名性。在网络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来访者往往采用匿名的方式与咨询师建立咨询关系,这有利于一些涉及来访者隐私的心理咨询的开展,减少了来访者对面对面心理咨询中自我暴露的阻抗,减少了求助者在自我暴露过程中所产生的焦虑。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来访者在谈及个人隐私的时候,可以毫无避讳,认真地剖析自己,向咨询师展示一个真实的自我,这有利于来访者心理问题的解决。

再次,网络心理咨询的模式多种多样。与传统的心理咨询不同,在网络心理咨询中,咨询师与来访者不是面对面地沟通,而是一种以网络为媒介的沟通。咨询师可以通过网络电话、视频、电子邮件、QQ聊天等多种方式协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咨询模式的多样性使咨询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来访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一种或者多种咨询模式,增加来访者对咨询模式选择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有利于来访者的成长。

三、网络心理咨询伦理建设的必要性

1996年美国学者和2004年我国学者所作的调查研究表明,网络心理咨询这个新事物已经屹立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这个行业。但是,随着网络心理咨询实践工作的开展,网络心理咨询也逐渐地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网络心理咨询的职业伦理建设问题。

网络咨询伦理指网络心理咨询师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网络咨询伦理一方面可以规范网络咨询师的行为,使其在咨询过程中面对两难情境时,有章可依,另一方面可以维护来访者的利益。而且,学科的伦理建设是任何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之一。

四、网络心理咨询职业伦理建设所面临的挑战

从目前的实践来看,网络心理咨询伦理建设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一)咨询师的职业资格和能力的确认问题

在传统的心理咨询中,来访者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职业资格和受训背景。这一规定一方面可以保护来访者的权益,另一方面加强了对咨询师职业资格的监督,完善了其职业道德建设。来访者在传统的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可以要求咨询师出示职业资格证书和有关其受训的资料,当面鉴定真伪。而网络心理咨询不同于传统的心理咨询,它是一种非面对面的心理咨询模式。尽管来访者可以要求咨询师出示其职业资格证书的电子版,但是来访者无法确定向自己提供心理帮助的是否是拥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咨询师本人。如果有人谎称自己是合法的心理咨询师,为来访者提供心理辅导,就有可能对来访者造成更多的心理创伤。

(二)咨询效果的评估问题

与传统的心理咨询不同,网络心理咨询师不能通过面对面的观察评估来访者的内心痛苦程度、社会功能的恢复情况及症状改变等情况,进而评价咨询效果。由于网络心理咨询匿名性的特点,网络心理咨询师不能和来访者的周围人士取得联系,无法根据其家人、亲朋好友及同事对其改变情况的评价,了解咨询的效果。

在网络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可以通过来访者本人的主观体验和心理测验两种方式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价。这两种咨询效果的评价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来访者本人的主观体验是一种评价咨询效果的主观指标。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后,如果来访者认为自己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一点改善,怀疑咨询师的能力时,但是为了避免咨询师对自己生活的干扰(如持续发电子邮件给来访者,建议其继续接受心理咨询),来访者可能会谎称自己的心理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并对咨询师的帮助表示感谢,其实来访者真正的目的是想尽快终止咨询关系。网络心理咨询中的心理测验都是来访者本人的自我评价测验。这同样是一种主观的评价指标,不能单独作为咨询效果的评价指标,需配合其它的检验指标一起使用。

如果网络咨询师仅根据这两种指标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价,得出来的结论就是不全面、不客观的。采取这种不客观的咨询评价方式,是咨询师对来访者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因此咨询效果的评估问题也是心理咨询职业伦理建设的一大难题。

(三)关于保密问题

来访者个人资料的保密与安全是网络心理咨询伦理建设所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在传统的心理咨询中,咨询师有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的责任。在网络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和来访者都有责任做好网络安全工作,保护咨询资料。但由于网络心理咨询是通过网络展开的,咨询的所有资料都储存在电脑上,当今电脑病毒、网络黑客活动猖獗,电脑病毒和网络黑客的入侵很容易导致资料的破坏或丢失。一旦咨询资料外泄,尤其是涉及来访者的个人隐私的资料外泄的话,可能会对来访者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给来访者造成很大的压力。这不但不利于来访者心理问题的解决,而且会使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恶化,加重来访者的心理问题。

(四)来访者个人资料的真实性问题

在网络心理咨询中,虽然咨询师也要求来访者提供姓名、地址、电话等信息,但是网络心理咨询带有很大的匿名性,咨询师无法判断这些信息的真伪。如果来访者有自杀、谋杀等意图时,因在咨询过程中缺乏非语言信息的帮助,也无法和来访者的周围人士取得联系,所以咨询师很难判断来访者是否真的有自杀、谋杀意图,无法采取除提供心理帮助以外的其他干预措施,很难有效地保护来访者。

(五)西方网络心理咨询伦理规范的本土化问题

1999年10月美国心理咨询委员会专门制定了通过互联网开展心理咨询的有关规定;2000年有关机构联合逐渐形成了较为统一的网络心理咨询伦理准则[2]。这些年国外的网络心理咨询伦理规范经过进一步的修订,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而我国内地的网络心理咨询的伦理建设处于摸索阶段,需要而且应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内地的网络心理咨询伦理规范体系的构建基本上是模仿西方的模式,而我国网络心理咨询的临床实践受我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有些西方网络心理咨询的伦理规范是不合乎我国的国情的。不符合我国国情的伦理规范不仅不具有可操作性,而且会使网络心理咨询师在现实的网络咨询过程中感到很迷茫,无所适从,甚至质疑整个网络心理咨询体系的科学性。

五、应对策略

(一)网络心理咨询机构应对其咨询师的职业资格和能力进行严格的把关

一方面,各网络心理咨询机构应该在招聘网络心理咨询师的时候,要求应征者出示职业资格证书和有关受训的资料,并当面鉴定真伪,使不具备心理咨询资格的人无法成为网络咨询师。另一方面,网络咨询师在进入网络咨询系统之前,要提供验证码,保证进入网络咨询系统的是网络咨询师本人。

(二)将来访者周围人士的评价作为咨询效果的评价指标之一

网络咨询师在对来访者进行心理咨询之前,要求来访者提供其周围人士的联系方式。一个咨询阶段结束之后,及时通过电话或者电子邮件等方式和来访者的周围人士取得联系,要求其对来访者的内心痛苦程度、社会功能及症状改变进行评价。把来访者周围人士的评价和来访者本人的评价一起作为网络咨询效果评价的指标之一,得出的结论也就更客观。

(三)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在对来访者进行心理咨询之前,网络咨询师应提醒来访者也有做好网络安全工作、保护咨询资料的措施。根据来访者的上网情况,咨询师为来访者提供有效的保密建议。对于咨询师的电脑,应该使用防火墙,在咨询信息的传输中加密与解密,存储与备份咨询信息等。

(四)与传统咨询方法相结合

对来访者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网络心理咨询之后,如果发现来访者有自杀、谋杀等意图时,网络咨询师应尽量与来访者建立面对面的咨询关系。这样一方面可以当面要求来访者提供真实的个人资料,建立更真实的咨询关系,判断来访者是否真的有自杀、谋杀等意图,进而更好地保护来访者,另一方面也可以检验网络心理咨询的效果。

(五)加快对西方网络心理咨询伦理规范的本土化研究的步伐

我们对西方的网络咨询的伦理规则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应根据本土文化的特点进行修订和补充。应在西方网络心理咨询伦理规范本土化的过程中,寻求解决我国网络心理咨询伦理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从而不断修订、完善我国的网络心理咨询的伦理规范。

参考文献:

[1]崔丽霞,郑日昌,腾秀杰,谭晟.网络心理咨询职业伦理研究概况及展望.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1,(7):510-512.

[2]李建伟,孙炳海,桑晓芳等.我国大陆地区网络心理咨询的现实考察与未来展望.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6):702-703.

[3]吴岚,张大均,余林.讨论网络心理咨询中的伦理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7):68-72.

[4]毕红升.网络心理咨询业的开展与伦理困境.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5):214-126.

[5]郭念峰.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民族出版社,2005,1.

篇3

关键词:积极心理治疗理论;高职心理咨询;启示

伴随着积极心理学在世界范围的兴起,积极心理治疗理论也因秉承积极心理学思想,强调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培养来访者积极力量与积极品质而备受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的关注。高职心理咨询是学校心理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致力于帮助高职学生提高心理品质,发展心理潜能,促进人格健康发展为目标,但因深受“问题解决式”的传统心理咨询理论及模式影响,高职心理咨询主要驻足于学生心理问题,强调心理问题对个体发展的消极作用,在实践操作中常采用“问题发现、成因探究、问题消减”三步曲来建构咨询过程,而心理问题的消减并不等同于心理积极品质的增加,因而很难实现高职心理咨询的目标。而积极心理治疗理论倡导通过积极人格的塑造来治疗并最终预防心理问题的咨询思维,跳出了问题解决的传统型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及模式框架,为心理咨询与治疗提供了崭新的视野,也为高职心理咨询打开了一扇通往咨询目标的理论之门,对高职心理咨询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启发意义。

一、积极心理治疗的理论内涵

1.崇尚积极的价值取向。积极心理治疗理论认为对心理问题的治疗,不能依靠对问题的修补来为人类谋取幸福,而应集中注意力增进和培养人类自身的各种积极力量,主张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视角看待个体的心理问题,倡导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个体的心理或行为问题作出新的解读,强调人类积极力量与积极品质的培养是心理治疗的最好策略。认为在治疗中只有激发个体积极能力,让来访者通过累积或发展自己的积极力量,才能最终摆脱心理问题或抑制心理问题的产生。

2.倡导“以人为本”的道德关怀。积极心理治疗理论提倡积极的人性关怀,反对对被治疗者施加道德以外的压力,给被治疗者身心带来痛苦。强调在治疗手段与治疗方法的运用上体现道德关怀,要求在治疗过程中不仅要接受被治疗者过去形成的形态,也要肯定他们拥有未知的能力和发展的可能性。积极心理治疗倡导对被治疗者实施积极关注,通过激发起被治疗者的自身力量来促使其改变对问题片面看法的治疗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观点,彰显了社会意义的博爱与人性。

3.推举跨文化的治疗视野。积极心理治疗理论认为个体经验的建立主要依赖于其对内外环境的体验,不同的文化背景会使个体产生独特的心理经验,因此个体在与其他人打交道时都存在一个跨文化的问题。如果能使来访者相信,同样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或另一个时代会受到另一种尺度的评价,会被认为是异常的或受欢迎的,病人的视野就会得到扩大。因此,积极心理治疗经常采用叙事方式,将来访者心理问题外化,强调用另一种更合理的积极的文化对来访者的问题作出解析,从而使来访者产生新的认识(主要是积极的认识),形成新的积极观念,激发来访者内心的积极体验,重建生活意义和生活态度。

4.强调整合的治疗方法。积极心理治疗在整合人本主义、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叙事治疗等多种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创建了自身独特的治疗阶段理论。它把心理治疗的全过程分为辅助与主导治疗两个部分。其中主导治疗部分是整个积极心理治疗的核心,共包含五个阶段,即观察和保持距离阶段(着眼于帮助来访者获得从积极角度看待自己处境的能力)、调查阶段(着眼于帮助来访者体验潜在能力并认识自己的态度是可以控制和改变的)、场合鼓励阶段(着眼于帮助来访者通过在实际生活场景中鼓励而不批评同伴的言行而获得积极观念)、语言表达阶段(着眼于以人际冲突的解决为媒介,发展来访者欠缺的现实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新的、更为可取的交往方式)、扩大目标阶段(着眼于消除来访者对某一事件认识的狭隘性,扩大其目标视野,学习在不转移冲突目标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积极体验)。而辅助部分着重发挥为主导治疗部分提供准备与巩固成果的作用,包括初始谈话(着眼于获取治疗有关具体数据、建立良好咨访关系等)和辅治疗(贯穿于治疗始终,采用讲故事形式,着眼于营造轻松治疗氛围,转变来访者认识观念)。总之,在积极心理治疗阶段理论的框架中,强调多种咨询与治疗方法的整合,来解决来访者自我价值与社会标准的冲突,鼓励来访者的积极品质,发挥来访者的积极力量,挖掘来访者的积极潜力,发展来访者积极现实能力,培养来访者的积极人格。

二、传统心理咨询模式下高职心理咨询的困惑

1.咨询学生比例偏少。据高职院校各类心理调查统计,15%~30%的学生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困扰,但真正进行心理咨询的人数却很少,一般不足5%。出现这样的比例偏差原因固然很多,但与高职院校心理咨询的定位不无联系。传统心理咨询模式下,多数高职院校的心理咨询定位于为小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帮助。这意味着进行心理咨询,就存在心理疾病,甚至有精神问题。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向把这类人群视为异常,对此类问题一向“讳病忌医”,而高职学生又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特别关注自我形象,不愿意轻易对外暴露自我存在的心理困扰,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职学生咨询人数与实际需求出现较大的反差。

2.咨询学生易产生抵触心理。在传统注重“问题解决”心理咨询模式中,高职院校的咨询教师习惯于将学生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或致力于发现问题的消极型测试量表进行对照,界定存在问题,进而解决学生问题。这类模式在咨询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问题,强调心理问题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并认为心理问题的消减是增进心理健康的必由之路,因而在咨询过程中,会采取各种措施让学生承认消极心理及其带来的不良影响。这让学生更多地感受自身缺陷,体会消极情绪,加重学生的心理压力,容易让咨访关系陷入对立,甚至会引起来访学生的心理抵触,不配合咨询教师工作,有的甚至故意中断咨询来予以对抗,不利于整个咨询工作的顺利进行,也难以达成咨询的目标。

3.咨询后续效果不理想。受传统心理咨询模式的影响,高职心理咨询注重“对症下药”,把心理咨询看成是矫治学生心理问题的手段,期望通过对心理问题的修复来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咨询中强调“西医治疗模式”,忽视“中医治疗模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重视全身调理及综合自愈能力增强。来访学生心理问题未能收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容易复发心理问题,或生成新的心理问题。高职心理咨询后续效果不理想,未能从根本上起到解决及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作用。

三、积极心理治疗理论对高职心理咨询的

启示

1.以积极视角看待学生心理问题。积极心理治疗倡导对心理问题做出积极解释,比方说抑郁除了解释成被动的情绪低落之外,也可以解释成对冲突能做出深刻的反省。强调通过交流让来访者积极认识自身问题,从而使来访者在一定程度上感受自身行为的合理化,进而激发来访者改变自我的积极力量。因此,以积极视角看待高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维护来访学生自尊,让来访学生借助认识力量扩大视野,保持良好心态,充满改变的信心与希望摆脱心理阴影,更有利于高职院校心理咨询的推进与有效开展。

2.激发学生积极的现实能力。积极心理治疗理论把人的现实能力分为认识能力与爱的能力两类。认识能力包括准时、条理、清洁、礼貌、诚实等11种能力,在人们生活中用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或对他人做出评价。爱的能力包括榜样、耐心、交往、信任等12种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常因它的变化而直接引起个体的情绪变化。积极心理治疗认为人的心理疾病正是由于这两种基本能力在不同文化条件下分化为每个人的现实能力时发生冲突的结果。因而高职心理咨询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现实能力,具体来说注重激发学生认识能力与爱的能力,在咨询过程中,强调来访学生对生活事件与自身行为赋于积极解释,树立来访学生积极认识生活事件与自身行为的坚定信念,以产生用积极的情感体验来消减消极情感体验,进而激发积极的现实能力,促进来访学生实现人格的健康发展。

篇4

[关键词]咨询心理学 教学改革 案例教学 角色模拟 小组讨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0-0199-02

《咨询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型课程,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咨询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运用咨询心理学的基本方法,针对各种人群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进行咨询活动。本课程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操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的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将案例互动式、探究式等多种新的教学模式逐步渗入到咨询心理学课堂教学之中。在咨询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学、观摩演示教学、心理学影片赏析等教学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咨询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咨询过程中不同角色的感受,从中感悟作为咨询人员应如何有效体会、了解来访者的心态,如何有效的进行心理咨询。

一、案例分析教学贯穿教学全程

案例教学法是咨询心理学课程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是指教师使用典型的案例,以团体或小组的形式进行专题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等方式开展的教学活动。案例分析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增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引发小组讨论者的反思,在实践中增加参与者的经验,案例教学包括收集案例原始材料、分析讨论案例、总结和反案例等几个过程。[1]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选择我国知名心理学专家以及《心理访谈》等经典的心理咨询案例的录像,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观看,并交流感想与感受,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这种以心理咨询案例录像为主线的教学方式弥补了传统讲授教法的不足,针对学生的心理咨询经验不足等特点,增强了他们对心理咨询过程的感性认识,案例分析教学方式能够让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深刻感受心理咨询的整个过程,了解心理咨询过程各阶段的前后衔接,身临其境地感受来访者心理问题和心路变化的历程,认真体会专家进行面谈和摄入性谈话的角度和技巧等。该方法是提高学生心理咨询技能,较直接和迅速的教学方式之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咨询技能技巧。在应用案例分析教学方法时,主要是采用分组讨论、专题式讨论、辩论式等多种形式的讨论方法进行案例教学。

二、采用模拟心理咨询的教学方法

在实验实践操作中,应用模拟心理咨询的情境开展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角色扮演法来模拟心理咨询的过程。该方法的教学程序是:两人一组,分别确立咨询师和来访者,模拟演示咨询完整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分享感受,由班级的其他学生对咨询过程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进行讨论,任课教师做总结和指导,其他同学评价交流,教师点评共享提高。在模拟的过程中,让两个学生分别扮演来访者和咨询者,在扮演的过程中亲历心理咨询过程,其他学生观察;模拟心理咨询的过程结束后,来访者和咨询者双方进行反馈,在角色扮演中训练学生应用心理咨询技巧和技能的教学方式。如采用行为训练法系统脱敏训练治疗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等问题。由两名学生组成的演示小组,在演示过程中将系统脱敏疗法应用的步骤等做演示,演示结束后,首先由演示者自我总结主要的收获以及出现的问题,然后大家讨论其中的不足等。根据咨询心理学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详细而具体的要求和程序,角色扮演过程中,通过对咨询过程的间接体验,对于深化咨询理论的理解,积累心理咨询经验是非常有效的。[2]

在开展模拟训练之前,要求学生课前收集相关的技能、案例等资料,制定详细而具体的方案,如需要设定的实验情境、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问题解决的方法等。在模拟演示过程中,任课教师是引导者和调控者,当学生模拟到位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认可和表扬;当学生的模拟表演出现问题时,老师要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给予正确的引导。模拟表演练习结束后,参加模拟的双方即时地对模拟过程进行反馈,全体同学参加讨论,找出模拟表演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教师对此次模拟表演的实际操作水平、在表演中用到的沟通技巧,以及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的应用是否合理等方面进行点评。

通过这一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参与到模拟的心理咨询过程之中,亲身体验和经历咨询与被咨询的过程,体会作为咨询者与被咨询者的心理变化,也将本身的问题暴露出来。在模拟的过程中,学会把学习的咨询理论应用于解决来访者的问题之中,学习应用如面质、自我开放、共情等技术,逐渐掌握心理咨询的技能。这一教学方式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向技能操作能力的转化, 帮助提高学生心理咨询的实践能力。通过模拟心理咨询,学生可以很好的学习心理咨询的技巧,通过对心理咨询的反面的示范进行分析,可以很好的找出咨询中的不足与错误,以促进咨询技巧的掌握。

三、团体训练的咨询实验课训练模式

以团体活动为载体,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咨询技术练习和咨询方案设计,将团体活动引入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在团体活动中学习心理咨询的技巧,通过多看、多听、多想、多说、多做、多感受、多合作,强化了心理咨询理论知识的学习,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也增加了团体的凝聚力。团体训练可以让学生真实的感受作为来访者的各种情绪、情感和心理问题,也可以让他们学习团体中一些常见问题的处理方式。[4]

咨询心理学实验课堂上的团体和普通的团体辅导有不同之处。首先,团体训练的成员是同班同学,领导者是任课教师而不是普通的咨询师,团体成员之间非常熟悉,在交流时更能理解互相的想法。团体成员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同学,他们更多的了解彼此,能够更好地了解其他成员的认知和感受,在团体训练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反思和从多个视角看待问题。但是也可能存在负面的影响,如学生可能会担心同学和老师对自己的看法而保留自己的评价,难以深入。在团体训练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参加的学生进行有效科学的分组。小组成员尽量彼此较陌生,小组的组数、组员数、组员构成情况要恰当,组数要适宜,人数尽量均等,男女生合理搭配。每小组以6-8人为宜,一次活动大概4节课,每周1次。其次,在活动前可采取民主征集的方式制定严格的团队的规则,规则是维护正常、健康团体的必要手段和重要保障。任课教师要营造一种信任、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更好地带领团队开展各项活动。

另外,我们还采用了心理学影片赏析重视直观教学,对以心理咨询为题材的影视进行分析,将影视片段融入理论教学,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加深对《咨询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的理解。如精神分析疗法一章,《爱德华大夫》是电影史上第一批以精神分析学为主题的影片之一,多处运用了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疗的方法与技术(如精神分析、梦的解释等),简单展示了弗洛伊德关于精神分析的几个问题。采用“导-看-评”的模式,在观看前对学生进行引导,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观看中引导和把握学生的情绪和体验,观看后进行评述和讨论。

实验教学是培养人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咨询心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表明,通过对教学手段、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理念、教学方法、建立实践基地等方面改革,以及运用案例分析、模拟心理咨询等方法进行咨询心理学实践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咨询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与实际的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进.应用心理学专业咨询心理学校本课程建设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1(02):77-79.

[2]孙爱民.高等师范院校实验课程的改革[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3):62-64.

篇5

论文摘要:心理咨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有益尝试。高校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心理咨询的工作理念,方法、态度正在逐渐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心理咨询以其独特的工作角度和方法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社会培养出了身心健康、品学兼优的新世纪人才。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大的变革。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学生已成为心理问题较多的群体。当今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充满热情,他们往往对思想政治教育持有某种偏激看法,甚至表现出排斥、反感、厌恶和抵触情绪。为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我们认为有必要将心理咨询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通过加强心理疏导和行为引导,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进而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以适应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的要求。

一、心理咨询的概述

(一)心里咨询的内涵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使咨询对象的认识、情感和态度有所变化,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疾病康复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的过程。

高校心理咨询主要是指高校的心理咨询人员针对在校学生的学习、适应、发展、择业等方面的问题提供直接或间接的知道或帮助,其目的可概括为优化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疾病,促进人格成熟及全面发展。

(二)心理咨询的原则

1、保密原则,无论您说什么,咨询师都会为您保密,绝不会有第二人知道。所以您可以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2、信赖原则,咨询师应是信任与接纳的化身,要以满腔的热情、真诚的态度,积极审视求助者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咨询师必须对人的本质有积极的信念,重视每一个体的人性尊严与价值,相信人的可塑性。

3、助人自助的原则,咨询师的咨询过程不是替您出主意、想办法的过程,而是帮助您自己想清楚问题的所在,并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咨询过程中,您自己的心理能够得到成长。因此,咨询是“授人与渔”,不是“授人与鱼”。

4、无条件关注原则,无论您说什么,咨询师都不会以道德的观念去评判事情的对错,你所做的一切都有您做的理由。

5、中立原则,咨询师在心理咨询中应始终保持冷静、清晰的头脑与中立立场,确保咨询的客观与公正,不得把自己的私人情感与利益掺杂进去;咨询过程中不可轻易批评或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求助者。

二、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两者之间的联系

两者在现实工作中的联系。首先,在中国高校,心理咨询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心理咨询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保证心理咨询有一个正确的政治方向。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全面性、准确性、和感染力。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缓解紧张的心理矛盾,可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率。

(二)两者之间的区别

1、两者内容的异同。心理咨询的内容包括心理障碍、心理适应、心理发展咨询三大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个性心理健康教育。一个人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的形成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联系密切。一方面,心理健康的人更易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能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一些错误思想、不良品德往往是在不健康的心态下形成或表现出来的,其中有些违法乱纪的行为本身就是心理障碍的结果。

2、两者原则的异同。两者都是与活生生的人打交道,对工作对象要热情、尊重、诚恳、耐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重视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更重视社会利益,而心理咨询则更强调来访者的利益。思想政治教育除采用个别谈心的方式外,还常采用听报告和参加社会实践等方式,而心理咨询除以言语作为工具外,还可适当采用具有医疗色彩的方法;心理咨询在形式上多为等待来访者求询,在很大程度上以来访者自愿接受咨询为基础,而思想政治教育常采用主动方式,即使教育对象没有主动接受教育的愿望,教育者仍将根据工作需要努力促进教育对象转变。

3、两者方法的不同。心理咨询主要采用个体咨询或治疗、集体咨询或治疗、测量、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一般是等待来访自愿接受咨询,来访者与咨询之间是平等信任的关系,以来访者为中心,咨询者重在聆听、疏导。思想政治教育以党的基本路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理想道德、民主法制和形势与政策教育等为内容,主要采用个别谈话、集体座谈、大会报告、德育课程等方式,积极主动根据工作需要来实施教育,重在传统、灌输,以努力促使教育对象思想觉悟认识能力的提高。

三、心理咨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迪

通过对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关系的分析,笔者认为,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的、深层次的关联性,二者应内在地、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心理咨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迪如下: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能动反映。思想也有着相同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头脑中,经过思维加工而产生的,思想与心理的形成过程具有统一性,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不论是健康人格的形成还是高尚思想的养成,都是人的知、情、意、需要、动机、性格等诸种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绝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因素,只有从心理入手,才能掌握学生思想意识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思想对心理起决定作用,支配心理活动的方向;心理对思想有反作用,思想的发展变化受心理因素影响和制约。因此,一方面,心理咨询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进行提供必要的心理基础: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又具有心理优化的功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观,而这些观念反过来又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2、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成熟,心理、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引起焦虑、不安的心理,有时甚至表现出激烈或异常的行为。借助于心理咨询等理学理论和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应用,能促使人们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重新认识,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者从多种学科、多种角度研究思想状况,将思想问题同心理问题区分开来,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正因为心理咨询是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在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方面有独到作用,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3、思想政治教育应贴近学生思想和心理实际。心理咨询工作只有深入了解来访者的心理实际,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咨询才更有针对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也要重视对学生思想和心理实际的了解。一要充分掌握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等。对外向型学生可严厉一些,这样易使他们受到震动,而对内向型学生则要更多的鼓励和肯定,如果过于严厉,就会使他们丧失信心。二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教育者在灌输新的思想观念之前,首先要了解在学生头脑中已经在起作用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帮助他们从内心接受正确的思想。可借鉴心理咨询的做法,综合运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深入了解学生思想状况,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4、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应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心理咨询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建立起了平等信任的关系。平等信任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有利于来访者按咨询者的要求平静地思考、真实地回答和积极地改变。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是外在的社会要求的倡导者,往往处于居高I临下的主导地位,受教育者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次要地位,这样不平等不信任的关系很容易使受教育者产生抵触反感情绪,教育的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因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信任关系的建立,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应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5、思想政治教育应采用群体与个体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人,即有群体的共同特征,又有个体的个性特征,心理咨询工作既要面向群体,更要注重个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般侧重于群体教育,授课、大会报告、集体座谈都是以学生集体为对象,缺乏对个体思想状况的关心和了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效果。群体和个体是相互影响的,群体正确的思想观念的转变,意味着群体教育的成功。因此,群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方法。

篇6

关键词:积极心理治疗;高职心理咨询;影响;分析;研究

近些年,积极心理学理论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和运用,其主要强调在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激发来访者积极心理与积极品质,对促进健康人格成长效果十分显著,高职心理咨询是高职院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主要开展目的是帮助学生激发心理潜能,提高学生心理品质,以发展学生最健康的人格为最终目标,目前为了进一步促进高职心理咨询的效果与启发意义,我国大部分高职心理咨询已经着手将积极心理学理论融入与实践当中并取得了可观效果。

1 积极心理治疗的理论内涵

1.1 崇尚积极的价值取向

积极心理治疗理论认为对心理问题的治疗,不能依靠对问题的修补来为人类谋取幸福,而应集中注意力增进和培养人类自身的各种积极力量,主张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视角看待个体的心理问题,倡导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个体的心理或行为问题作出新的解读,强调人类积极力量与积极品质的培养是心理治疗的最好策略。认为在治疗中只有激发个体积极能力,让来访者通过累积或发展自己的积极力量,才能最终摆脱心理问题或抑制心理问题的产生。

1.2 倡导“以人为本”的道德关怀

积极心理治疗理论提倡积极的人性关怀,反对对被治疗者施加道德以外的压力,给被治疗者身心带来痛苦。强调在治疗手段与治疗方法的运用上体现道德关怀,要求在治疗过程中不仅要接受被治疗者过去形成的形态,也要肯定他们拥有未知的能力和发展的可能性。积极心理治疗倡导对被治疗者实施积极关注,通过激发起被治疗者的自身力量来促使其改变对问题片面看法的治疗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观点,彰显了社会意义的博爱与人性。

1.3 推举跨文化的治疗视野

积极心理治疗理论认为个体经验的建立主要依赖于其对内外环境的体验,不同的文化背景会使个体产生独特的心理经验,因此个体在与其他人打交道时都存在一个跨文化的问题。如果能使来访者相信,同样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或另一个时代会受到另一种尺度的评价,会被认为是异常的或受欢迎的,病人的视野就会得到扩大。因此,积极心理治疗经常采用叙事方式,将来访者心理问题外化,强调用另一种更合理的积极的文化对来访者的问题作出解析,从而使来访者产生新的认识(主要是积极的认识),形成新的积极观念,激发来访者内心的积极体验,重建生活意义和生活态度。

1.4 强调整合的治疗方法

积极心理治疗在整合人本主义、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叙事治疗等多种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创建了自身独特的治疗阶段理论。它把心理治疗的全过程分为辅助与主导治疗两个部分。其中主导治疗部分是整个积极心理治疗的核心,共包含五个阶段,即观察和保持距离阶段、调查阶段、场合鼓励阶段、语言表达阶段(着眼于以人际冲突的解决为媒介,发展来访者欠缺的现实能力)、扩大目标阶段(着眼于消除来访者对某一事件认识的狭隘性,扩大其目标视野,学习在不转移冲突目标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积极体验)。而辅助部分着重发挥为主导治疗部分提供准备与巩固成果的作用,包括初始谈话和辅治疗。总之,在积极心理治疗阶段理论的框架中,强调多种咨询与治疗方法的整合,来解决来访者自我价值与社会标准的冲突,鼓励来访者的积极品质,发挥来访者的积极力量,挖掘来访者的积极潜力,发展来访者积极现实能力,培养来访者的积极人格

2 积极心理治疗理论对高职心理咨询的影响

2.1 用积极视角看待学生心理问题

积极解释是积极心理治疗中始终倡导的,比如在抑郁的深入解释一般为被动情绪低落,这样的解释过于负面也过于泛化,在积极心理治疗中会将其解释成为对冲突做出深刻反省。使用这样的解释来进一步激发矸谜咔闼叩挠望,充分感受到自身某些行为的合理化因素,并认识到自身负面情绪以外的积极一面。高职学生正处于思想成长阶段,并且自尊心极强,他们往往会因为一些事情在内心积压形成负面情绪或心理问题。使用积极视角去看待学生心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维护学生的自尊,用拓宽学生视野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正视自己内心的问题,并将负面状态转变成积极心态,对于学生今后整体发展与高职院校心理咨询的开展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2 激发学生积极的现实能力

在积极心理治疗理论中将人的现实能力划分为两类,爱的能力与认识能力。其中爱的能力包含耐心、信任、榜样、交往等12种。而认识能力中包含有诚实、礼貌、准时、清洁等11种。爱的能力主要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它控制着人的情绪变化,认识能力同样在生活中出现,它是一种标准,帮助人们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与看法。在积极心理治疗中人为人的心理问题大部分都来源于这两种能力在不同环境下的冲突中产生。学生正处于无法将两者协调统一发展的时期,所以高职心理咨询尤其重视学生的现实能力发展,对来访学生的自身行为以及已经发生的事情用适当积极的方面去解释,帮助学生树立自身正确行为以及正确事件看法的坚定信念,用积极情绪与心理去抵消已经出现的消极情绪,从而组织组建学生现实能力,实现学生健康人格发展。

2.3 增进学生积极体验

积极体验主要是指个体满意过去,可以面对回忆,并且带着这样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未来的挑战的一种心理状态。从积极心理学方面出发,如果个体曾经拥有并且正在经历这样的积极体验,那么会在无形当中对自己形成更好的标准,并会通过努力对这些标准进行达成,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特征。所以在高职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教师应该更多的将重点放于增进学生积极体验当中,从接受学生各种不当行为开始,让学生感受到被包容被鼓励,以此来促进学生去正视曾经的过往,感受快乐的现在,以积极的态度去迎接未来,在增强学生积极品质的同时增强学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为将来走入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心理咨询中,咨询教师应该削减传统心理咨询形式,更多的将积极心理治疗融入于其中,帮助学生化解内心的焦躁,用更加积极的心态去迎接的挑战,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良好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尹秋云.积极心理治疗理论及其对高职心理咨询的启示[J].职业时空,2010,6(4):148-150.

[2]潘晓娜.积极心理学视阙下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取向探析[J].职业技术,2016,15(1):81-83.

篇7

关键词:团体心理咨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256-02

一、团体心理咨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创新

1.团体心理咨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比,团体心理咨询改变了以往的说教方式,通过团体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互动、分享,促其自我反省,达到教育的目的。传统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忽视了能否接受教育的决定权在学生手里这一事实;较注重社会要求,忽视学生主体发展需要。这种“强制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使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反抗,引起本能的反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2.团体心理咨询使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多样化。团体心理咨询是基于心理咨询的一种方法,采用心理剧、角色扮演、团体讨论等生动有趣的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自觉接受教育,并学会用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运用团体心理咨询,在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和发挥个体潜能、增强个体适应能力的过程中比较有成效。团体心理咨询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内涵,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更多的分析角度和分析方法,拓宽了学生精神世界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人际敏感度,使学生在快乐中成长,为学生人格健康发展提供启示、指导和帮助。

3.团体心理咨询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团体心理咨询具有提供安全、轻松的氛围,使得团体成员会降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老师或是专家带来的角色压力,减少恐惧和自我防御,促进成员的自我开放和自我探索。并且团体心理咨询是一个指导者,同时指导多名为共同需求而来的来访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团体成员之间也有间接学习的价值。团体心理咨询创造了一个类似真实的社会生活空间,成员可以通过模仿、训练,尝试新的技巧和行为促进有效的生活。团体心理咨询以其参与式、体验式的形式赢得了大学生们的喜爱。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证实,团体心理咨询在提升大学生自信心、新生适应能力、大学生生涯规划等方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团体心理咨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工作模式

根据团体心理咨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实践与应用,可以把它分为两种模式,团体成长模式和行为训练模式。

1.成长性团体模式。这类团体主要是通过团体成员的主动参与,表达自己进而找到大家共同的兴趣与目标,重点是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一个人对自我成长的需要。通过让成员有宣泄的机会,把埋藏于心底的感受,在其他人面前充分表达,以解除情感障碍。通过团体对成员的接纳、认可及爱护,使成员有归属感。通过团体活动,观察到他人在相同情况下如何自处,了解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从而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识。当成员对自己、对他人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后,就可以找出更多的方法来对事和对人,增强判断能力,适应社会生活。这种模式适合用在协助个人成长,帮助那些缺乏自信或社会适应有问题的人。

2.行为训练模式。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宿舍人际关系紧张、焦虑、异性相处、师生关系新生适应问题等都可以归结为人际关系问题,目前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复杂和难以解决的问题。训练性团体所注重的是人际关系技巧的培养,引领成员观察并改进自己的行为,主要针对一些具体问题来设计活动方案。通过团体成员相互作用的体验,学习对自己、对他人以及对团体的理解和洞察能力,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人际关系的技能。夏恩曾把整个过程归纳为三个阶段:态度解冻阶段、加强敏感性训练阶段以及新态度行为方式的巩固阶段。这两种模式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讲是效率较高、针对性较强的方式。张姝(2006)以43名体育专业的新生为团体辅导对象进行了对比实验,发现团体辅导在增强自信心、增进自我认识、促进自我反思、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改善情感体验、缓解负性情绪、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向群英(2007)以22名有抑郁症状的贫困生为对象进行了对比实验,发现经过团体辅导一个月后,这些贫困生的抑郁状况有了较显著的改变,长期效果较好。孙时进,范新河和刘伟(2000)对8名大学生进行了以提高自信心为目标的团体辅导,通过参加8次团体活动,团体成员变得更积极、主动和自信了。

三、如何使团体心理咨询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70年代,西方早已将团体心理咨询作为学校辅导工作的主要趋势之一。在国内20世纪80年代开始,这种方法才由清华大学的樊富珉教授开始传播,从抑郁情绪到人际交往等主要领域,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对团体心理咨询进行研究,主要运用在高校自信心教育、新生入学教育及某些问题的心理治疗等方面,但是由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部门对团体咨询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及大部分的辅导员缺乏相关的团体心理咨询知识和心理学背景,团体活动只能在小范围内展开,这样团体心理咨询的实施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这种模式必定会是今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方向。

1.思想上转变认识,拓展视野。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要客观地认识团体辅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加强学习,拓宽思想政治工作中问题的解决思路。加强对团体心理咨询技术的学习,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能很好的运用,使团体心理咨询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加强对辅导员的专业化培训。加强对辅导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团体辅导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必须要有专业的技术和心理学背景,这就对我们的辅导员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是团体心理咨询技术在我国使用时间也并不长,这就需要我们的相关部门为辅导员对团体心理咨询的理念和技术提供进一步学习和培训的条件。

3.拓展团体心理咨询方案。团体心理咨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逐渐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只有这样,团体辅导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并将实际效果体现到学生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加强对团体心理咨询的进一步实证研究,设计出能适应和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问题的有效方案,以及进一步应用和探索团体心理咨询技术。

参考文献:

[1]张姝.应用团体辅导对体育专业新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及思考[D].重庆:西南大学.

[2]向群英.贫困大学生抑郁心理团体辅导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7,27(10).

[3]孙时进,范新河,刘伟.团体心理咨询对提高大学生自信心的效果研究[J].心理科学,2000,(1).

[4]刘琼珍.班级团体辅导对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5]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6]高爽.团体心理咨询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

篇8

关键词:对心理咨询的期望;当事人的期望;期望理论

1 引言

期望是人类理智的基本功能之一,它让人类能够根据过去的经验“预见”未来,这种“预见”的重要功能是使人类能及早准备以应对这些事件。在心理咨询活动中,期望发挥同样的作用,被称为心理咨询中的期望(以下简称咨询期望)。咨询期望是心理咨询发挥效应的重要共同要素。然而,近20年来,咨询期望研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为验证这种观点并查明咨询期望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我们进行了一项简单的文献研究。结果发现,总体来看,对咨询期望的研究发端于1950年代,兴盛于70、80年代,90年代相关文章开始减少。其中,杂志文章80年代、90年代最多(不包括综述),共39篇,占同类型文章总数的60%;而博士学位论文70年代,80年代最多,共68篇,占同类型文章总数的73%。有趣的是,杂志文章90年代、2000以后分别为16篇、13篇,分别占同类型文章总数的24.2%、19.7%,而相应时间段博士学位论文分别为10篇、2篇,分别占同类型文章总数的10.8%,2.2%。也就是说,千年以后,很少有人考虑将咨询期望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变量。

从杂志文章以及博士论文的数量来看,在1970~1990年这20年间,咨询期望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1990~2007年间,则初步验证了Weinberger和Eig的说法,咨询期望的研究被忽视了。好在这种情形并未持续太久,自Weinberger和Eig(1999)之后,2002,2005,2006分别有作者撰写综述文章,强调咨询期望的重要性,呼吁重新重视咨询期望的研究。

从总体上看,咨询期望的实证研究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实证研究多数出自1960~1980年期间,2000年以后较有影响的研究不多,这不符合咨询期望是重要共同要素的共识;二是咨询期望的研究还不系统,理论探索远远不够。咨询期望的进一步研究,以深化咨询期望的理论研究最为紧要。本文旨在从相对独立的五种理论视角辨析咨询期望的概念,梳理相关实证研究,并对咨询期望的理论进行初步探索。

2 咨询期望的概念辨析

国外学者在研究咨询期望的时候,有两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看法是将咨询期望视为一种共同要素。这种共同要素说认为共同要素包括当事人的特点、咨询员的特点以及当事人一咨询员的互动特点。当事人有很多特点,例如症状的严重程度、人格特点等等,咨询期望是当事人特点的一种,“是当事人带入咨询中期待性质的信念,包括咨询程序、咨询结果、咨询员、心理干预的方式以及心理干预的任何其他方面”。另外一种看法来自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传统,即认为期望会塑造我们的经验和知觉,也就是说,人会倾向于看见他所期望看见、经验的事实。咨询期望以类似的方式影响咨询过程和咨询结果。

这两种看法对咨询期望都没有做进一步的理论分析。理论上,期望指代五种不同的含义,下面分别予以说明。

在“我期望……”、“他期望……”这样的句式中,期望指对将要发生的事件、行为的预期。这意味着“我”、“他”对将要发生的事件、行为有一定的“经验”,因此会在类似情景中“预测”将要发生的事件、行为(第一种含义)。这种“预测”可能准确,也可能不准确。当“我”、“他”对事件、行为情境不熟悉的时候,则没有相应的“期望”。

期望指对将要发生的事件、行为的偏好和渴望发生的程度(第二种含义)。

如果把心理咨询视为人际互动的过程,那么显然任何一个社会人,都不会对心理咨询过程毫无经验。在这个意义上讲,咨询期望是咨询互动过程中的人际期望。这样,咨询期望的第一种含义确切的表述是指咨询过程中除人际期望之外对将要发生的事件、行为的预期。

关于人际期望,一种理论观点是“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说明人际期望效应如何影响人的行为(第三种含义),另外一种理论观点认为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人际期望是当事人内在人际图式(interpersonal schema)、内部工作模型(innerworking model)在咨询互动中的外在表现(第四种含义)。

此外,期望表示心理学家通常所指的含义,即对行使某一行为的结果预期,也叫结果期望(第五种含义)。需要指出的是,文献中的咨询期望大都指当事人对心理咨询的期望(第一种含义)。下面分别说明理解这五种含义的理论视角,并举例说明不同理论视角的实证研究。

3 咨询期望的理论视角

3.1 社会影响力模型――咨询期望是咨询之前当事人对咨询中将要发生什么的理解

社会影响力模型认为咨询改变过程类似于说服对态度改变的影响,当事人改变的实质是当事人态度的改变。社会影响力模型假设,在咨询之前,如果当事人期望和他会谈的咨询员的专业性、吸引力以及信任感很高的话,则咨询员会成为当事人态度改变的一个重要影响源。

此路线的研究者倾向于把咨询期望视为咨询之前当事人对咨询中将要发生什么的理解、预期,并且这种预期可以通过咨询之前的教育例如观看影视等手段加以改变。他们往往采用实验研究设计,比较咨询之前接受处理的当事人组与控制组在不同的咨询过程变量或者结果变量上的差别。研究者关注较多的是当事人对咨询员的专业性、吸引力以及信任感等的期望。

当然,咨询之前当事人对咨询的期望还包括其他方面,Tinsley等人综合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编制了咨询期望量表(Expectation about counselinz。EAC,1980),后来又编制了EAC的简短版EAC-B(1982)。EAC-B包括五个维度,分别是当事人的态度和行为、咨询员的态度和行为、咨询员的特点、咨询过程的特点以及咨询效果的质量,基本涵盖了当事人咨询之前期望的不同方面。社会影响力模型主要关心当事人觉察到的咨询员的特点如何影响当事人的态度改变。

3.2 目标一动机模型――咨询期望是当事人对咨询过程各方面的偏好

咨询过程中当事人渴望发生的是当事人的偏好,这种偏好是一种目标。目标建立后,期望实现目标则成为了当事人的动机。如果目标实现了,那么当事人倾向于继续咨询,认为咨询有效果,对咨

询满意等。因此,实证研究中,此路线的研究者感兴趣的是,咨询过程中实际发生的与当事人期望发生的一致性以及此一致性程度对咨询过程和咨询结果的影响。关于当事人咨询期望一致性程度的研究,一种是研究角色期望、人际风格、咨询方式等变量与当事人咨询期望的一致性并研究此一致性对咨询过程和咨询结果的影响,或者何种咨询员与当事人的匹配能更好地帮助当事人;还有一种是对咨询员一当事人的种族、文化背景的一致性等所谓跨文化的研究。这些研究往往比较不同的文化群体在咨询之前、咨询之中的咨询期望有何不同,以及他们对咨询过程与咨询结果的影响[IsA6]。

当事人在寻找专业帮助的时候,种种原因导致当事人对咨询有一定的偏好。这种偏好包括咨询过程的诸多方面,从咨询员的文化背景、性别、年龄、咨询风格到所使用的咨询理论、对心理问题的看法等等。如果咨询中发生的与当事人的偏好一致,至少在一开始的时候,当事人会得到某种形式的“确认”,这种“确认”会促使当事人继续咨询。

3.3 人际期望效应模型――咨询期望指当事人对咨询员的人际期望

人际期望效应也叫“自我实现的预言”、“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意思是说被期望者(expectee)(学生,实验被试)倾向于以期望者(expecter)(教师,实验主试)期望的方式行动。其中研究最充分的是教师期望效应。我们以教师期望效用说明人际期望效用的中介机制。教师期望效应的中介机制是,教师通过给他们心目中的好学生创造了一个优良的“氛围”(称为氛围因素),教给更多、更难的学习材料(称为输入因素),给予他们心目中的好学生更多的机会回答问题(称为输出因素)提供更多的反馈(称为反馈因素)等途径传递。这些信息既可以通过言语传达,也可以通过非言语线索传达。Rosenthal称教师期望的中介机制为“四因素模型”。

很容易设想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这种效应也存在。这种人际期望效应除了指当事人对咨询员的期望效应外,还可以指咨询员对当事人的期望效应。当事人对咨询员的期望可以通过咨询之前向当事人描述咨询员的特点来操控,例如咨询之前当事人被告之咨询员是“温暖的”,那么当事人在咨询中倾向于知觉到这些咨询员更加有“吸引力”。类似地,咨询员对当事人的人际期望也可以通过咨询之前向咨询员描述当事人的特点来操控,例如让咨询员相信他们接待的当事人是“内向的”。按照人际期望效应的“四因素理论”,那么,咨询员的期望会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行为传达给当事人,而当事人受到这种“期望”的影响,表现的比较“内向”,从而反过来“验证”了咨询员的期望。

现代精神分析学说客体关系理论相对独立发展了“投射性认同”这一概念,它与人际期望效应描述的机制有不少相似之处。在投射性认同过程中,当事人把自己认同的行为方式、态度投射给咨询员,咨询员则表现出相应的行为、态度。例如当事人讨厌自己,他会“无意识地”“期望”别人讨厌自己,并“制造”一系列行为方式使别人讨厌自己;结果是咨询员在咨询中会逐渐感受到对当事人的讨厌。不同的是,在“投射性认同”过程中,当事人会在“无意识”的水平上制造出很大张力,迫使咨询员“认同”这种感受;而人际期望效应则显得温和许多。人际期望效应在多大程度上、以及如何影响咨询过程和咨询结果,目前还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

3.4 人格的人际理论模型――咨询期望是当事人一般自我一他人图式的体现,它表现为当事人的人际互动风格

人格的人际理论起源于Sullivan的人际理论,是一种尚处于发展中还不十分完备的人格理论,其核心概念是“人际场”(interpersonal situation)。Sullivan认为,“人际场”指与不同焦虑水平或安全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自我和他人联结的体验模式(patterns ofexpefence)。此体验模式通过影响个体的学习经验对自我概念和社会行为的发展产生作用。按照Sullivan的观点,人际场导致三种结果,第一种是互惠的模式,互惠的结果是个体感到满足、安全;第二种是朝向互惠的模式,朝向互惠的模式说明人际场的结果还未达到互惠的水平,人际场中的焦虑感和不安全感有可能促使模式朝互惠的方向发展;第三种是挫折的模式,人际间的需要和行为都不是互惠的,也看不到朝向互惠发展的可能,从而导致焦虑和不安的增长。

例如,正在进行的人际互动中,如果一方表现出友好,另外一方相应地也表现友好,则此模式为互惠的模式。如果一方表现出友好的行为,而另外一方不认为是友好的行为,反而认为是指责的行为,那么,起主要作用的则不是当下的“人际场”,而是过去已经形成的“自我和他人联结的体验模式”对当下的影响。显然,“自我和他人联结的体验模式”是对他人行为的一种预期和主观解释,这种形成于过往经验的预期影响个体当下的行为。如果个人对他人行为的预期一直是消极的模式,则个体会表现出“退缩”或者“攻击”等行为,以作为消极预期的应对策略。个体对“他人”的预期也被表述为人际间图式、内部工作模型、内化的客体关系(internalobjectrelations)以及关系图式(relational schema)等。

在与他人交往、互动中,个体所表现出的行为特点是个体对“他人”预期的体现,它表现为当事人的互动风格。咨询过程是一种人际互动。从理论上讲,随着咨询的深入,咨询关系逐渐演变为一种“亲密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当事人的互动风格所反映的自我一他人关系图式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而病理性的自我一他人关系图式在咨询过程中也可以得到逐步的“修通”。迄今为止,还没有研究将一般自我一他人图式看作咨询中的期望。不过研究者早已经将当代人格的人际理论中重要概念之一“互补性”(complementarity)引入了心理咨询的过程研究了。如何从人际理论的传统研究当事人的咨询期望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3.5 社会认知论――咨询期望指当事人对咨询这一行为的可能结果是什么的信念

社会认知论是由Bandura提出的一种整合性质的人格理论。社会认知论提出了一个简洁的期望模型,其要义是人在未行动之前,对行为结果有一个主观的评价,主观的评价包括行为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以及行为结果对个人的价值与意义。具体而言,Bandura将期望分为结果期望和自我效能感期望。结果期望指个体选择从事有目的的行为,这种行为的可能结果或者成效是个体“向往”的;自我效能感期望指个体对行使目标行为,产生期望结果能力的估计。Bandura认为结果期望和自我效能感期望共同发挥作用,只有二者都是积极的才能导致行为的发生并保证行为的坚持性。最近几年,Bandura和他的同事开始尝试将社会认知论应用于临床研究,初步取得了较为肯定的结果。

从社会认知论的观点看,咨询期望更准确的说法是咨询结果期望。结果期望指“治疗将会导致改变的期望”。结果期望有许多不同的名称:病人的预后期望、治疗开始后的结果期望、朝向自我制定目标进步的期望、病人觉察的治疗有用性、病人对进步的期望、病人期待的舒适度等。

社会认知论还强调机能的实现依靠人运用符号的能力、深谋远虑的能力、替代能力,自我反思的能力以及自我调节的能力,人通过这些能力与行为、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共同决定某一情景下人的行为。这种观点强调人与环境超前的交互作用(proactive interaction),即人有“能力”根据对自己和环境的“理解”,主动选择环境,而他所主动选择的环境反过来会进一步影响他将来的选择。人对自己和环境的“理解”决定他下一步的行为与选择,这种“理解”的实质是“预期”、“期望”。现在,学者开始重视人与环境超前的交互作用,重视人对环境的主动选择,但是运用这种观点指导咨询期望的研究尚不多见。

4 咨询期望理论的相互关系

以上说明了咨询期望的五种理论视角,如果孤立地看,每一视角都言之成理。同时,也要看到,这五种理论视角也有一定的一致性。为了便于叙述,我们绘制了图1以说明不同理论视角的相互关系。图1有两对对立的概念,分别是“现实的”和“幻想的”、“稳定的”和“情境的”。“幻想的”来自现代精神分析理论。咨询期望从其来源上说,可以分为源于“现实的期望”和源于“幻想的期望”。源于现实的期望有合理和不合理之分,无论何种,都容易改变。这是在意识的、理性的层面而言的。“幻想的期望”,与“现实的期望”相对,可能是早期“现实的”,真实发生的某种关系的重复,“内化”为工作图式后在成年生活中发挥作用:也可能是早期“幻想的”某种关系在治疗情境中的体现。无论是何种,这种对他人(父母)的期望,是当事人人格的核心特点,是当事人“病症”的来源,或者本身就是“病症”,是心理治疗要作用的核心。“幻想的期望”也可以表述为“非理性的期望”。

“现实的”表明期望作为人类理智的基本功能之一,有其现实的基础。例如,教师的期望往往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智力水平等方面的准确判断,而不是偏见。在治疗情境,当事人的期望不会完全都是幻想的,也不会完全都是现实的。如果是前者,那么,这样的当事人并不适合心理治疗;如果是后者,那么,这样的当事人不需要心理治疗。因此,心理治疗通常要“利用”当事人期望的合理部分,使得当事人能够在咨询与治疗中实现这些期望。“现实的期望”也可以表述为“理性的期望”。

“情境的”表示期望的产生和改变相对容易,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也可以表述为领域特殊的,与特定场合有关的,以往的文献大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咨询期望”;而“稳定的”则表示这种类型的期望不易影响和改变,也可以表述为“人格的”。

“稳定的”意味着是一种人格因素。因此,关系图式和投射性认同都被视为一种人格因素。

椭圆表示与咨询期望有关的理论,它们在图中的位置表明它们强调的方面。例如,“社会影响力”是情境的、现实的,说明“社会影响力模型”所描述的咨询期望是基于现实的、理性层面的,并且相对而言容易改变。再比如,“关系图式”是现实的、稳定的,说明它是稳定的人格因素,不容易改变,但仍然是基于理性的、现实的。椭圆的重叠表示不同的视角有一定的交叉。例如,“关系图式”与“投射性认同”有一定的交叉,社会认知理论与目标动机理论有一定的交叉。

椭圆与坐标线的重叠表示该理论视角兼有几种不同的特点。例如,目标动机模型既可以看作情境的因素,也可以视为一种稳定的因素;关系图式即可视作基于理性的,也可以视作包括幻想的成分。需要说明的是,图1虽然像坐标,但并不是坐标,它既没有箭头,也没有原点,因此,图1中不同的位置不表示不同的“量”,只表示不同的“质”。例如,“社会认知”并不比“目标动机”更“现实”。

5 结语:一种理论图景

过往研究的主要不足是缺乏理论指导,缺乏理论指导必然导致难以充分解释实证研究的数据。梳理后相关的文献后,令人吃惊的是,期望的相关理论十分丰富,以至于研究者无法确定这些理论哪一个能更有效地指导今后的研究。因此,对相关理论进行系统的总结是必要的、可行的。在此基础之上的实证研究才能够加深我们对咨询期望的理解,进而才能够在临床中发展相关治疗策略。

篇9

【论文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来访者中心疗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课;价值中立

随着观念的转变、认识的深入,许多中小学开始重视并着手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课由于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并且以预防和发展为目标,因此这一途径受到大家的欢迎和推崇。但是,心理辅导课的内容、形式、原则等也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尤其是对心理辅导课“价值中立”原则的争议由来已久,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认为必须无条件地遵守价值中立的原则,因为它是区别于德育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而一些非专业的教师认为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价值干预的过程,心理辅导课不能游离于整个教育之外,心理辅导课也应该对学生进行价值干预。到底心理辅导课应该不应该遵守价值中立的原则,又应该怎样遵守这个原则,本文就心理辅导课“价值中立”原则试着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价值中立”原则的来源及意义

“价值中立”的原则来源于来访者中心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是由罗杰斯于20世纪4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与咨询方法,他的主要观点是任何人都有着积极的、奋发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成长的潜力。他认为只要给来访者提供适当的心理环境和气氛,给来访者无条件积极关注,他们自己就能自我理解,改变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产生自我导向的行为,并最终成为功能完善的人。他强调来访者与咨询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因此,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创建被人们认为是一次心理疗法的革命——从技术性的治疗转到注重人际关系。

在咨询实践中,罗杰斯强调对来访者的非指导性,要求咨询者对来访者提出的疑问坚持中立,不给予直接回答,也不给予任何规劝,而是让来访者自主决策。他主张将最基本的责任放在来访者身上,而咨询者处于被动境地,只作为跟随者。这就是“价值中立”的含义,即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不判断、不指导、不主动。

笔者认为,之所以来访者中心疗法坚持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保持价值中立,是因为价值中立有以下意义:

1.坚持价值中立原则,是建立良好咨访关系的一个重要条件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非常注重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因为良好关系是来访者变化和成长的原动力,是最重要的干预因素,也是咨询能够延续下去的一个重要条件。假如咨询师和来访者在价值观上产生冲突的话,来访者就会认为咨询师无法接纳他,因此不可能完全袒露心扉,甚至会放弃咨询。

2.坚持价值中立原则,消除来访者的依赖心理

由于心理咨询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人们对它的看法还存在种种误区。来访者往往把咨询者视为一个权威的形象,希望咨询者能够指点迷津,希望咨询者能够拯救自己。如果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过多地进行价值干预的话,就容易强化他们的这种认识。他们就会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咨询者身上,对咨询师过分依赖,从而忽略自身的潜力,影响咨询效果。

3.坚持价值中立原则,提高来访者的自信能力,增强心理咨询的实效

心理咨询的目的是达到助人自助,“助人”是途径,“自助”是结果,即通过咨询师的帮助,能够使来访者达到自助的目的。假如说咨询师做不到价值中立的话,过多地进行判断或者指导,会使来访者有一种我不如人的感觉,影响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影响咨询效果。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来访者,而是启发来访者去主动思考,找寻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咨询的效果无疑是非常好的。

因此,在心理咨询过程中遵循价值中立原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也不是绝对的。华中师范大学江光荣教授在他的《心理咨询中的价值干预》一文中叙述得非常透彻。

二、心理辅导课不能完全遵循价值中立的原则

即使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应该无条件地遵循价值中立原则(当然这种假设并不成立),也因心理辅导课和心理咨询存在着区别,而使心理辅导课中不能也不应该完全地价值中立。

1.心理咨询是面对个体,而心理辅导课面对的是群体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无论来访者的观念多么消极,多么悲观,他不会影响其他人。但是,心理辅导课就不同了,教师面对的是一个群体,如果一个学生说出的观点或者观念比较消极或者悲观的话,而教师又不作任何价值干预,会使其他学生认为教师默认了他的价值观,从而会对他们造成不好的影响。因为毕竟中小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他们容易受到其他价值观的影响。

2.心理咨询以矫治为目标,而心理辅导课的目标是预防和发展

心理咨询以矫治为目标,它所面对的对象是存在某些心理问题或者心理障碍的个体,因此,来访者身上肯定会存在着消极的观点或观念,或者存在着价值观的冲突。我们价值中立的目的并不是任由他的价值观发展,而是首先接纳他,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他在这种良好的气氛中反思自己的价值观。但是心理辅导课面对的几乎都是正常的学生,他们都有基本积极正确的价值观,而此时消极的价值观对他们的影响非常大,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3.心理咨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心理辅导课之间内容相对独立

心理咨询一般不是靠少数几次就能解决问题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正如江光荣教授所说,完全的价值中立是不可能的,心理咨询本身就是一个价值干预的过程。价值中立,并不是对来访者的价值观放任自流,而是激发来访者的潜力,能够使他自己去领悟,去察觉自己的价值观是如何地不合理,如何地消极,从而做到更正和发展。心理辅导课虽然是有系统性的,但是不可能对一个内容用几节课的时间去探讨,因此,如果在本节课上学生出现消极或者不合理的价值观而不去作价值干预的话,就可能会留下后患。

综合以上说法,因为心理辅导课与心理咨询存在区别,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心理咨询中的原则照抄照搬到心理辅导课中来,应该对价值中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三、何种情况下,心理辅导课需要价值干预

心理辅导课需要价值干预,但并不是一遇到学生与教师的观点或者观念不一致时,就进行干预,而是要区别对待,笔者认为以下情况,有必要进行价值干预。

1.学生的价值观存在明显的错误,会给其他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比如一位教师在上一节题为《情绪万花筒》的心理辅导课时,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消除不良情绪。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可以打人,吃。这个学生的观点存在明显的错误,如果教师不作价值干预的话,会给其他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2.学生的言谈评论会伤害其他学生或者其他人时,教师有必要进行价值干预

比如曾经有一节题为《男生女生的交往》的心理辅导课,其中有一个环节,就是让男女学生写出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的异性的某些形象,教师找出几个典型的读出来,当读到女生不喜欢的男生形象——“婆婆妈妈”时,一个学生大笑,然后大声说:“就是我同桌。”这个学生的言行明显给其他学生带来了伤害,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地进行价值干预的话,会对学生造成某种伤害。

3.学生的言行举止故意哗众取宠,影响课堂秩序时,教师有必要进行价值干预

心理辅导课采取价值中立的原则,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信任的环境,能够让大家在这个环境里畅所欲言,是非常好的。但是,营造这种环境的目的绝对不是放纵学生,并不是让他们可以为所欲为。因此,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哗众取宠,影响到课堂秩序时,教师应该进行价值干预。

四、在价值干预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1.要慎用价值干预

虽然心理辅导课有必要进行价值干预,但并不代表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价值干预。价值中立仍然是心理辅导课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尤其是以下看起来好像需要价值干预的情况,仍需保持价值中立。

(1)无定论、还存在争议的观念或者观点

有些时候,有些价值观还存在着争议,本无所谓对错,教师切不可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学生。比如,有一节《神奇的网络》的辅导课,教师最后申明自己的观点:“网络交友会给你带来伤害,甚至是终生的伤害。”一句话就否定了网络交友这种交友的方式。其实通过网络结交朋友只是一种交友的渠道,它本身并不存在好与坏,但是教师把自以为正确的价值观强加给了学生。

(2)自身在成长过程中会自行修正,又不会给别人、给社会带来危害的观念或者观点

有些观念或者观点不会给别人、社会带来危害,并且学生在自身成长过程中会逐渐修正自己这种不太完善的观念。比如在上一节《良好的少男少女形象》的辅导课时,教师让学生写自己心目中良好的少男少女形象,一个男生写的是:喜欢漂亮的女生。这时,教师就说了:漂亮的一定好吗?等等。极力地想让学生接受自己“心灵美才是更重要”的观点。其实,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人的本性,尤其是中学生在交朋友时,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学生并不会因为教师的教导而改变观点。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就会发现交朋友最重要的并不是外貌,而是内在的某种特质,因此,此时教师的价值干预完全是多余的,应该保持价值中立。

(3)有些观念或观点并不完善,但是在接下来的心理辅导课中会涉及到

有些观点可能不正确或者不完善,但是它并不会给别人带来不好的影响,并且在接下来的心理辅导课中,有专门针对这方面问题的探讨。这个时候,教师就没有必要进行干预。

2.价值干预要讲究方法

篇10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治疗;心理咨询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4-0045-03

【作者简介】罗苗,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江阴,214433)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育、积极职业教育;潘永惠,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江阴,214433)党委书记、校长,工学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职业教育。

一、积极心理学与积极心理治疗

积极心理学概念是赛里格曼于1998年提出的,它是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因素的一种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其研究重点放在人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美德作为出发点,倡导用积极的眼光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以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并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1]区别于传统的心理学关注人类的薄弱之处和精神异常,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优势、美德、希望等积极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带来人类和人类社会的繁荣。

积极心理治疗是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1969年在德国开设自己的心理诊所之后,逐渐形成的心理治疗思想。积极心理治疗中的“积极”是指治疗并非首先以消除病人身上现有的紊乱为主要目的,而是在于努力发现患者身上存在的种种能力和自助潜力。[2]积极心理治疗认为来访者既拥有生病的能力,也有保持健康的能力,治疗师和咨询师要调节这两种能力,动员来访者自身的健康能力,自主治疗病症。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创办的“来访者中心”疗法也是强调来访者自身的能力,强调来访者自愈的能力,积极心理治疗更加坚定了这一理念。

积极心理治疗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宗旨是一致的,积极心理治疗拓展了积极心理咨询的实践领域,丰富了积极心理咨询的内涵,同时给学校心理咨询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积极心理咨询

柏雅图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教会年轻人从正确的事情中找寻愉悦。”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职校生的学习状态,职业学校的学生,经过小学和初中阶段无数次的打击和批评,很少能体验成功和学习的快乐,慢慢养成了一种消极心理。这种现象称为“习得性无助”,[3]是指个人经历多次挫折与失败后,再遇到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4]习得性无助的人已经形成某种惯性思维,心态特别消极,这种消极心态主要是指他对事物的看法,塞利格曼认为是“解释风格”导致了“习得性无助”现象,而一个人的“解释风格”是后天学习来的,既然是学习来的,也就可以通过学习改变。因此,“习得性无助”是可以通过学习改变的。职校生的这种“习得性无助”首先在学习上产生,慢慢地形成了对待事件的解释和处理风格,延伸到日常的生活中,慢慢地就会使他变成一个不自信、不积极、自我效能感低的人。职校教育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改变这一消极现象。

积极心理学使得改善职校生学习和生活的“习得性无助”现象变成了可能。积极心理学治疗认为心理治疗应该建立在健康而非病理学的基础上,应该聚焦于如何帮助人们过上富有创造力的生活,应该建立于人们自身的资源和优势之上。[5]积极心理学和积极心理治疗理念为职校生的心理咨询提供了新的视角。

结合积极心理学原理和积极心理治疗理念,笔者认为,积极心理咨询就是在咨询中相信来访者的力量,挖掘来访者的优势,帮助来访者重新树立信心,通过自己的力量战胜困难和挫折。笔者将结合实际案例展示积极心理咨询的过程。

三、积极心理咨询实践应用

(一)积极共情,建立关系

几乎所有的心理流派都重视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甚至有学者认为关系的重要性超过技术,而有学者认为咨询不仅仅涉及人际关系,它本身就是人际关系。[6]充分共情是良好咨访关系建立的前提,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积极共情要做到真诚而坚定,及时抓住共情点,拉近和来访者之间的关系。

心理咨询案例:吴同学,职业高中二年级,面临着继续上对口单招还是参加社会实习的选择问题,咨询时间为5月底。吴同学的成绩一直不错,处于班级前十名,但是最近一个多月以来,他表现特别差,上课顶撞老师,严重破坏教学秩序,无心学习,成绩下滑严重。班主任建议其进行心理咨询。

在咨询室第一次见到吴同学时,他眉头紧锁、眼神迷离、面色憔悴、欲言又止。这时候咨询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技巧与被咨询者实现共情,共情他的状态和表情。此时,咨询师可以这样与被咨询者交流,吴同学,感谢你对我的信任,我感觉到你比较疲惫和纠结,能和我谈谈发生了什么吗?当他开始讲述时,咨询师要非常认真投入地进入聆听者的角色,在聆听中及时抓住共情点,他开始说到纠结时,表情也开始变得痛苦,咨询师表示“你感到很痛苦,我能理解你的痛苦”。这样重复的话语,可以让他感受到被理解,也可以让他更明白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达到良好的共情效果,同时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后面的咨询打下基础。

(二)积极沟通,收集资料

积极沟通是指在咨询中,咨询师需要把握咨询的主线,在积极共情过后,积极提问。咨询中为了收集材料,常常会对被咨询者进行开放式或封闭式的提问。如:你很痛苦,是吗?你现在感觉怎样?来访者需要自己组织语言去描述感受,有时候还要用具体的事件来说明。对于类似的案例,开放性的问题异常关键。通常的提问包括:哪件事情让你感觉痛苦?你和哪些人讲过你的痛苦,他们怎么说?如果碰到学生有抑郁倾向,眼神躲闪,不主动说明情况的,更需要咨询师积极沟通。可以先从其他方面进行切入,如提问:你最喜欢看的小说或电影有哪些?你有哪些好朋友?曾经做过最棒的事情是什么?这样家常聊天式的问题,先避开被咨询者敏感的话题,获取他的信任,让咨询师更多地了解来访者,便于给出合适的建议。所以,在咨询中要尽量多地提问,深入了解才能充分理解,和来访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

(三)积极倾听,及时鼓励

咨询过程中,让来访者尽情地诉说,咨询师积极倾听,是咨询成功的关键。倾听技术是咨询技术中最关键的技术,积极倾听是要听出来访者的言外之意,听出消极事件的积极面,听出来访者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事件本源。

在和纠结的吴同学交流中,咨询师提问:“你和爸爸妈妈的关系怎样?”他告知,他的亲生母亲在他上幼儿园的时候去广东做生意,再也没有回来过,现在的妈妈是后妈,但是父母只有他一个孩子,他以后想赚很多钱来报答父母。此时咨询师要及时肯定他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虽然他把赚钱作为回报父母的方式,有些狭隘。积极倾听还表现在,当来访者说到自己的亲生母亲为了钱而抛弃他时,让他有意识地去理解自己对于前途的纠结和现在面临的选择困境。

(四)积极解释,步步为营

在倾听和提问后,对学生各方面的情况都有了充分了解,比如他在学校的人际关系,社会上的人际关系,和家人的关系。此时要将咨询中的发散状态进行聚焦,和来访者一起商量本次咨询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次咨询我们商量的结果就是如何选择,是继续上对口单招进一步深造还是参加社会实习,一年后走上社会。主要使用的方法是罗列对比法,让学生现场写出两种选择的优势和劣势。对于他写到的如“走上社会可以尽快赚钱,现在社会也是一所大学”,给予积极肯定;对于他写到的“上学只要辛苦一年,幸福三年”,在询问详情后,给予积极解释:上了大学,虽然课程比较轻松,但是大学的活动丰富多彩,也需要花费精力和时间,大学的生活真实地表明一个人需要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此外,对被咨询者对“钱”的异常在意,要引导他思考是否和自己的亲生母亲有关。他也认同这样的解释,表示周末回家继续完善优势劣势的对比,再做决定。

(五)积极肯定,解决问题

咨询师和来访者约定下次见面的时间,因为情况比较紧急,需要及时反馈,所以让吴同学自己安排周末活动,周一下午过来反馈。

周一下午第三节课,吴同学准时来到咨询室,一头的短发,整个人看上去精神多了。他迫不及待地说:“老师我想通了,我要去社会上闯荡,创出一番事业来。”

咨询师:“哦!能具体谈谈吗?”

原来,周末他打球、和家人聊天、陪朋友逛街、剪了短发,感觉特别地轻松,睡眠也非常好。特别是和家人一起吃饭,感觉到了爸爸妈妈都对他特别好,对自己亲生母亲的埋怨也少了很多,只想好好报答现在的爸爸妈妈。所以,准备和爸爸一起做生意,把家里的公司做好。

一个月后跟踪调查发现,这个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良好,不再破坏课堂秩序,对老师也非常有礼貌,恢复了常规状态。

所以,在“积极肯定,解决问题”这一阶段,当他汇报喜讯时,教师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积极关注,让他详细描述他是如何做到的,这样可以让他更有成就感,同时把自己的好方法回顾一遍,应用赛里格曼的解释风格理论,告诉他这件事情做得特别棒,方法很好,效果很明显,而且他是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借助这次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回顾吴同学的案例,成功的关键是:一、顺利和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咨访关系,取得了学生的信任,挖掘多项资料,激发了学生自身的能量,及时给予鼓励,相信他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困难。二、根据收集的资料给出解释,学生表示认可后,借助咨询师给他积极的暗示和鼓励,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当他找到后,给予积极关注和鼓励,让他收获成就感,加强自信。

职业学校的心理咨询,要注重发展性心理咨询。在这个年龄段,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对待困难的态度,看到事情背后的成长点,激发学生自身的能量,让每一个挫折都成为人生成长的宝贵财富。教育者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找到成长点,提醒他们自身所具备的力量,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应该说,积极心理学应用在学生咨询、教育、教学中,可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教育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崔景贵,黄亮.当代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构建[J].职教论坛,2013(7):4-9.

[2]诺斯拉特佩塞斯基安(Nossrat Peseschkian),白锡遥ㄒ耄.积极心理治疗――种新方法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崔景贵.解读职校生“习得性无助”现象:心理症结和教育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2):65-72.

[4]王水珍.中小学学生习得性无助的形成、表现极其治疗[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1):66-68.

[5]George W.Burns 主编,高隽译.积极心理治疗案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