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研究报告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7: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管理研究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超高建筑 施工总承包项目 进度计划 管理
Abstract: The high-rise buildings showcase the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 but also its strong iconic role greatly enhances the image of the city and the country. Since the high-rise building is located in the VIP prominent styling, strong visual effects, tend to become a city and country "business card" In this paper, the high-rise buildings on construction projects, for example, focuses on the ultra-high construction general contracting project schedule management studied.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s; construction general contracting projects; schedul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Q63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超高建筑项目总承包管理的重点、难点分析
1.1超高层建筑项目重点、难点
(1) 工艺较新、工作量巨大、工期紧、场地窄。
(2) 质量、安全文明管理要求高。
(3) 专业分包、配套施工单位多,在施工时间和空间上互为重叠,互相影响,需要总承包单位进行统筹和协调。
1.2超高层建筑项目管理工作的重点、难点
(1) 创优工程是管理工作的重点
(2) 安全生产施工实现“零指标”
(3) 工程总协调管理是管理工作的难点
在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参建的施工单位较多,各工序之间穿插、交接频繁,协调工作量大。同时多个专业施工安装单位在同一时间与空间里交叉施工,或多或少因设计、采购、施工安装的原因而出现预埋孔洞和预埋管件错漏现象,须重新打凿、修改,这些势必会造成土建与业主另行发包的专业承包单位之间的无休止扯皮,是工程施工总承包协调的重点。
2. 超高建筑项目进度计划管理
根据工程的特点,制定满足工程需求的施工总进度计划,确保各项节点控制有力、合理可行,使工程能按既定目标顺利进行。
2.1确保工期的技术措施
(1) 编制各时期的控制计划、各阶段性计划的管理措施
1) 总进度控制计划是以整个工程项目为对象,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对施工全过程作出的战略性部署,明确总进度控制计划施工的总工期,确定主要施工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时间,确定各单项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及相互衔接的关系。通过对工程的调研,明确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艺关系及工作量,最终确定关键工序线路。同时,通过分析预测,确定各项经济指标应达到的水平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对于多项的专业施工,在总进度控制计划中给予充分的考虑,并把相关内容编写进计划中。总进度控制计划必须报业主和监理公司审批后实施,并接受业主和监理公司的监督检查。
2) 因超高层建筑项目除土建工程外,还有多种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及其他设备的安装等,各工种交叉、搭接作业面较多,具有规模大、结构多样、施工难度大、工期紧的特点。因此,在总进度计划和单位工程施工实施进度计划的基础上,还要通过编制月和周作业计划进行实施,才能满足指导施工的要求。故月度、周计划要具体细化,将施工指标层层分解到班组,使施工任务落实到实处。月、周作业计划由各专业承包单位依据总控计划及各单位工程施工进度实施计划,分别针对所负责的施工内容进行编制,及时报施工总承包管理部审核、调整及批准后实施。
(2) 计划的实施管理措施
总承包单位是工程进度管理的责任主体,施工进度计划实施前应进行交底工作,结合不同阶段的关键路线、节点工期所需要的组织和技术措施等,交由有关责任部门(单位)贯彻执行。
总承包单位需要密切掌握各阶段、各专业的计划实施情况,把施工进度计划中的关键线、节点工期作为主要控制目标。为保证能够正点到达关键控制点,总承包单位需协调各方面的工作,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解决矛盾,使关键路线正常运行。月度或周的作业计划,其实施应具体到执行的施工班组或专业施工单位,使各项工程任务得到具体的落实,为完成施工总进度计划提供保证。
(3) 计划的检查
施工计划的检查,以经业主和监理公司确认的总进度计划作为检查各专业计划的依据,以实际施工情况为基础,对月、周计划进行检查。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制订纠编措施,力求保证总体计划按期完成。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采取在计划图上画前锋线的方法检查施工进度,通过对前锋线形态变化的分析,掌握当前施工进度状况的问题,进而揭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经。
(4) 工程进度分析、计划的调整
随着施工进展的外部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势必对工程项目本身带来影响,致使计划从平衡变到不平衡。所以,施工计划的实施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因而计划人员要准确掌握施工进度情况,定期进行工程进度分析,通过工程进度分析,总结经验,暴露问题,找出原因,制订措施,并对那些影响全局,对总工期产生重要作用的关键工序进行施工计划调整。解决方法是确定所有应调整的关键工序及其相关的非关键工序,重新确定各工序间的逻辑关系,绘制新的网络图,计算调整后的时间参数和总工期,确定新的关键线路,必要时还需调整资源供应计划,以满足总控工期的需要。
2.2确保工期的组织措施
(1) 组织指挥保证措施
1) 建立高效的工程指挥机构,负责落实项目进度控制人员。
2) 进行项目分解,如按项目结构、按项目进展阶段、合同结构分解并建立管理、指挥体系,并建立相应的管理组织进行管理协调。
(2) 确保人力、物力措施
1) 人力组织上保证工期,设立专职劳动力调配员,并选择素质高、队伍强大的专业作业队,集中人力进行关键线路工程项目的施工,确保工期。
2) 对高峰期保证大量材料进场施工的问题,采取如下措施:合理安排场内的施工疏解道路,尽量使材料能直接运到施工点,因此将减短材料进场的时间。同时,确保材料进货源的供应能力,并与其它进货渠道保持联络,以防材料供应出现问题后有后备的进货渠道。
3)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各施工段的施工进度和施工预算中的工料分析,编制工程所需的材料用量计划。按计划进场,并统一安排使用、调配。
4) 设立专职机械设备调度员,负责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的统一调配,合理安排各种大型施工机械设备在各施工段间进行流水作业,提高机械使用率,并能集中力量保证关键线路的工程项目施工,确保按期完工。
(3) 施工管理协调措施
1) 要动员相关职能部门参与计划的编制并深入讨论。以明确施工目标和达到施工目标应做的工作,组织各专业施工队伍开计划动员会,明确各专业施工队伍应做的施工任务工作,要求专业施工队伍负责人在讨论通过的计划上签字,要求各施工队伍接受任务后层层分解,并有按时汇报计划进度的制度,以使总承包单位的计划变成所有参与施工的单位的共同目标。
2) 加强计划管理,督促、指导参建单位编制工程计划(包括网络计划和关键线路计划),以及材料采购计划,资金流动计划、劳务计划等。各参建单位必须按照有关方面批复的计划施工,严禁无计划施工。
3) 施工计划进度调整方法。一方面下达周计划施工任务并报监理公司和业主备案,另一方面要检查上一个周进度计划的实际完成情况,并与原计划对比分析,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和矛盾。分析实施过程中延误或超前计划的问题并提出补救措施,预测完成尚待进行工程所需时间,提出加快某些落后工序的具体方案。
4) 定期举行计划协调例会,统筹安排或主持各参建队伍施工协调会。
5) 对影响进度目标实现的干扰和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研讨对策,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参考文献:
[1]黄德育.建筑垂直机械运输设备安全生产与管理[J].价值工程,1006-4311(2010)02-0228-02.
篇2
教育思想家乌申斯基曾说过:“人的好习惯就像是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钱,你可以随时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好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老在还款,老还不清,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新旧观念的冲突,特殊教育也出现了令人担忧和深思的问题。比如,在聋哑生中普遍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自私任性、孤僻胆小”等不良倾向。叶圣陶曾经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 可见习惯是如何重要,学生一旦形成不良生活习惯,在学习中,在生活中,甚至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都很难让他人接受,从而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聋哑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重要,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最大差别,就是他们学习习惯的差别。一个人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其受益终身,而不良的学习习惯,会使一个孩子一直都碌碌无为。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 ,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此,对于儿童的不良行为要及时加以矫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一、调查目的
为聋哑学生习惯养成状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每位学生成为诚实守信的文明小公民,同时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好坚实基础,我校实施了《对聋哑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于2016年10月份,对学生习惯养成情况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为全校学生。力求从整体上反映习惯养成的现状。学校现有班级:2个,对二级和五年级全部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习惯养成”调查问卷分:行为习惯调查问卷(学生)和行为习惯调查问卷(家长)两部分。由课题组成员完成问卷设计,其中学生行为习惯调查问卷中设置了学习习惯、文明言行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内容。这些内容是学校通过观察课内外学生养成教育实际表现,召开师生座谈会、班主任会,分析学生在习惯养成方面存在的问题几个环节确定的。
三、调查结果与说明:
我们对调查所得资料,组织专人进行统计处理,其情况报告如下:
1、 学习习惯情况
①自觉早读
能
不能
②监督下能做到
50﹪
10﹪
40﹪
③课前准备
能
不能
④监督下能做到
60﹪
10﹪
30﹪
⑤主动表达自己意见
能
不能
⑥监督下能做到
47.2﹪
9.09﹪
43.64﹪
⑦按时交作业
能按时
有时能按时完成
⑧经常不能完成
74.55﹪
21.81﹪
3.54﹪
⑨写字姿势
正确
不正确
⑩读课外书
经常读
很少
(11).不读
67.27﹪
23.64﹪
9.09﹪
从上表可知,课前准备和自觉早读的孩子总数比较多,说明有良
好的读书意识。但是读课外书的孩子还是不多,主动表达意见的孩子更少。
2、文明言行习惯
①使用日常文明用语
经常用
有时用
②不用
65.45%
29.09%
9.09%
③帮助家长做家务
经常做
有时做
④不做
40%
49.09%
10.91%
⑤课间追逐打闹
有时
经常
⑥没有
14.55%
5.45%
80%
⑦上课或集会时遵守纪律
能
不能
⑧有时会违反纪律
83.63%
3.64%
12.73%
⑨遵守交通规则
能
不能
⑩有时不能
90.91%
1.82%
7.27%
(11)使用日常文明用语
经常用
有时用
(12)不用
65.45%
29.09%
9.09%
从上表可知,有90.91%的孩子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反映了孩子的素质在提高。上课或集会时遵守纪律的占总数的83.63%,这反映里大部分孩子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但是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的比较少,看来我们的“小公子”、“小公主”还是比较多。
3.生活习惯情况
①如果不能来上学,向老师请假
会请假78.18%
不会请假21.82%
②挑食
挑食30.91%
不挑食69.09%
③浪费粮食
有12.73%
没有60%
有时有27.27%
④节约水电
有98.18%
没有(无)
有时有1.82%
⑤乱涂、乱画
有9.09%
没有90.91%
经常(无)
⑥乱扔垃圾
经常3.62%
没有89.09%
有时7.27%
⑦在家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不做3.65%
有时自己做34.55%
经常自己做61.82%
⑧有心事,怎么做
告诉亲友70.91%
闷在心里29.09%
从上表可知我们的大部分孩子环保意识比较强,能够节约水电。同时,浪费粮食的现象时有发生,班主任应加强教育。在家里,自己的事情自己经常做的只占61.82%,我们还是鼓励孩子能够独立一些。有心事告诉亲友的只占70.91%,看来我们的孩子比较内向,学校的心理教育这一块还要跟上步伐,教师平时多与孩子沟通,家长多与孩子交流。
四、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显示,绝大部分聋哑学生的主流习惯良好,在学习习惯、文明言行习惯、生活习惯和健体习惯等方面呈现出正常的,积极向上的发展状况。
五、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的文明言行和学习习惯两个方面,部分学生文明言行、学习习惯较差,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与下列因素相关:
(一)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家庭教育相关
1.调查中发现有23.64%的学生很少读课外书,9.09%的孩子都不读课外书。究其原因,既与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有关,还与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有关系。教师中或多或少存在着重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忽视学生习惯的培养,重视优生评价,忽视差生评价的现象,这些现象与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因此倡导新课改理念,转变学生观是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造成这种结果,另一方面由于本校学生家庭大部分都是贫困、单亲、残疾和智障,部分家长对学生阅读要求意识浅薄;再加上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也不高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学生的不愿读书。对此我们要加大宣传、监督力度。
2.由于这些学生本身有缺陷,不管从身体还是身心方面都不比常人,自卑感强烈,造成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更不爱学习,任性、固执。
(二)品德行为习惯养成与教师教育观念相关
调查中发现帮爸爸、妈妈经常做家务的学生仅占40%,有时做的占49.09%,不做的占10.91%,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劳动意识薄弱。究其原因是学校在进行矫正教育中往往是堵的多,疏导的少。说教批评多,引导践行少,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开展“大扫除活动,我是校园小卫士,我为校园增添一片绿”等活动中,让孩子知道:劳动最光荣。良好行为习惯是做人的基础,如果学校能有效抓好学生常规教育,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好习惯,让学生诚信做人,用心做事。
(三)生活习惯与学校常规教育有关
调查中发现有30.91%的孩子挑食,这就要求孩子首先在学校就应该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健康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告诉孩子各种蔬菜中都有丰富的维生素,让孩子懂得挑食会造成营养不良,影响身体的发育。在食堂里派小助手检查哪些孩子把不喜欢吃的菜单独倒掉的,进行教育。浪费粮食的现象也比较严重,也可以一并检查,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起到监督的作用。
六、采取对策
1、抓常规教育,从点滴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全校老师一起从学习习惯、品德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健体习惯等落实。采用日查和周查的方式进行。
日查:教务处每班派小助手检查学生的仪表、卫生、早操、班级卫生、课间纪律等。班主任及科任老师查课前准备、课堂倾听、作业完成及学生课堂参与度等方面。
将这些检查结果公布,并选出优胜班级进行表扬,树立典型,让班级与班级之间竞争,课堂学习习惯的实际情况应及时向任课老师反映,使其及时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2、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各班每日:坚持背诵古诗。有计划地开展促使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活动。如:诗文诵读竞赛,作文比赛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教师要严格教学常规,培养学习好习惯,指导学生学会预习、学习、复习。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每学期每位教师撰写一个典型案例,耐心细致、满腔热情的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
3、家校联手,形成合力,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第一,教师要加强师德建设,树立正确学生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树立教师良好形象。例如:
教师带头讲诚信,说到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处处事事为学生做出表率,在潜移默化教育中养成好习惯。
篇3
待掘金矿
数字城市产业非常庞杂,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数字政通公司是数字城管核心应用软件的开发商,总裁吴强华告诉记者说: “数字政通的发展并非坦途,2005年才迎来企业的转折,当年与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合作建设的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作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依托平台被建设部在全国推广,企业从此获得长足发展。”吴强华说,截止到2007年年底两年时间内,这个170多人的公司在全国实施的数字城管系统已有32家。
数字政通成为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中第一批摘到果子的企业,同样得到机会的,还有多普达、中国移动等数家产业链上的企业。
但是,数字城管是城市信息化中先行“落地”的一个典型,还有城市应急、数字国土、数字林业、数字流域、数字医疗等若干个与城市信息化相关的项目也正在投入建设, 数字城市一度被比喻成一座待开采的“金矿”。
然而,让记者感到困惑的是,到目前为止,市场上关于数字城市产业的全面的调查报告一份难求; 探访一些知名IT厂商,也鲜有将数字城市作为一种战略方向的公司,即便是走在数字城市探索前沿的清华同方,在成立了数字城市科技公司,继而试图以M2M理念破解数字城市难题后,现在仅仅将触点落于“楼宇自控”这一角。
“数字城市产业内容广泛,凡是与城市信息化相关的都可以往里装。” 超图公司董事长钟耳顺博士感言。同样的,接受采访的人中,90%的人都表示无法衡量数字城市产业有多大,还有10%,甚至认为这个产业还没有开始成型。已经投入到数字城市建设大潮中的公司,面对如此之大的产业,大家就好比“盲人摸象”,有的摸到了象腿,有的牵到了象尾,还有的仅仅碰了一下象背。因此,大家对数字城市的体会不尽相同,也都想在这个行业中或深或广地进一步探索。
庞大的市场空间,亟待开掘的金矿,一切却都还在蓄势阶段。
纵横两个维度
“数字城市发展是一个从虚到实、从局部到整体的过程,目前多集中于政府领域,还有企业和个人用户的应用也同样值得挖掘。”今年是钟耳顺创办公司、尝试产学研一体化的第“十一”个年头,他带领超图专注于GIS平台软件的研发,一直见证着数字城市建设的变迁。
在数字城市产业发展初期,要衡量它的产业规模时,不妨按纵横两个维度进行抽样分析,便可窥一二。
纵向维度方面,可以将城市信息化按应用领域切割开,如城市管理、城市规划、城市医疗、城市安全等,进行抽样分析。以东城区数字城管项目为例,项目总金额为1680万元,东城区信息中心副主任倪东告诉记者: “整个项目投入的软硬件比例大概是各占一半,包括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承担的数据采集工作(200万元左右)、数字政通公司的应用软件、多普达的手机终端以及无线网络、大屏幕、呼叫中心等。” 2005年7月以来,建设部先后确定三批51个城市(区)作为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试点城市,如果以平均每个城市(区)投入1000万元的资金做保守估算,至少也能有5亿多规模的产值。按建设部的计划,将于2010年在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全面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相应的投入将以百亿为单位计算,而这仅仅是城市信息化中的一个方面而已。
从横向切割,把城市信息化由下而上粗略分为地理空间数据、GIS平台软件、数据库及操作系统、硬件及网络平台、应用软件和业务数据等几个层级。GIS产业是狭义数字城市的基础,那么,横向抽样就来分析GIS的产业规模。中国GIS协会给出的数据表明: 我国内地地理信息业的年产值超过400亿元人民币,从事GIS产业的有1万家企事业单位、30万员工。
从这个角度来说,数字城市产业到底有多大,显然是一个很难轻易下结论的问题。
谁当大任?
与数字城市相关的是一个涉及多种类型企业的绵长的产业链,其厂商类型分为数据加工商(包括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更新和维护)、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提供商、数据库及操作系统提供商、服务器及路由设备提供商、基础网络设施运营商、业务软件开发商、工程项目集成商、移动终端生产商等,它们都将在城市信息化建设中迎来一个发展的高峰。GIS企业和传统IT厂商作为产业链上最主要的两大部分,逐渐在随着应用整合。
GIS企业的规模以中小型居多,它们在城市信息化中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数字城市建设主力军。根据中国GIS协会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约400家企业主要业务从事GIS软件研究、开发和应用,若将从事数据采集和加工、硬件设备配套、系统集成、系统应用、关联软件开发、教育培训等与GIS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计算在内,数量则近万家。然而这些公司在体制和规模上仍然是小而散、各自为政、技术规范不一,画地为牢的现象仍很严重。
随着数字城市的相关技术发展得越来越成熟,近两年GIS专业领域中一些中小企业的规模也在迅速膨胀,企业的经营方式也在变化,它们完成了最初的资本积累,成为第一批走到上市路程的GIS企业。比如高德软件在2006年获得红杉资本等约3000万美元的投资,灵图公司2006年也曾融到戈壁投资3000万美元的资金,这两家GIS行业内的公司上市时间都直指2008年。吸收外部资金的融资发展模式成为国内一些GIS企业迅速发展的捷径,但处于成长阶段的GIS企业如果要玩转资本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传统的IT厂商而言,它们在城市信息化中的发展曲线则没有GIS企业那样突兀。这些IT厂商是因为一些传统的行业用户,比如金融、交通、医疗等的信息化建设而加入到数字城市大军中。它们大多仍然把注意力放在数字城市架构中的上层应用中。
如今,位于产业链前端的GIS企业开始向上延伸,要让GIS更好地融入到业务应用中,呼出“与IT融合的口号”,IT厂商也因地理信息带来的增值空间而眼前一亮,开始向下探索,与GIS厂商携手。
在另一个角度上,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智能交通、城市管理、医疗卫生、公众信息服务等多方面应用开始由点、线连接成面。固守某个行业用户的企业,要将手伸到其他行业,就显得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在接受采访的用户中,很多都叹息“目前还没有一家旗舰型的能整合所有资源,提供符合数字城市共享特征策略的集成商” 。
篇4
关键词:数字化; 武汉模式; 善治要素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8027604
1引言
善治是一个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它的本质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即国家权力向社会回归,这是民主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同时也与全球化的大背景和处于黄金发展机遇期与社会矛盾凸现期并存的中国现状相适应。城市善治表明城市治理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确立共同的目标对城市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政府与市民拥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新型关系即合作、协商的伙伴关系,合作成功的关键为公民参与政治管理的权力,且强调市民的广泛参与。
为了提高政府实施管理的工作效率,落实以人为本的全局观,加强市民的管理沟通,以公众需求为中心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应运而生。数字化城市管理是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城市管理中,集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事件管理法相结合,建立“两个轴心”的管理体制即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再造城市管理流程,从而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
2武汉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现状
2005年7月,武汉市被国家建设部批准为全国首批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2010年1月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将武汉市数字化城管项目列入城建计划,同年5月17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了武汉市信息产业办组织的专家评审,6月正式启动汉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系统建设工作。2012年6月数字化城管系统试运行,9月正式运行。
武汉市以街道和社区为基本框架,将中心城区划分为8430个网格状的单元,一共可调查206万多个部件,将各类城市管理对象分类编号,准确掌握城市管理所属的位置、种类、数量和归属,使部件与网格单元进行结合,形成多维的空间信息构架。
2.1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基本流程
2.1.1信息收集
一是城市管理监督员在其所负责的单元网格内巡视,发现城市管理问题后进行问题信息的采集,并记录下图像、位置等问题的基本信息,上报至监督中心。二是较被动的由市民发现问题通过投诉热线和城管通投诉的方式收集问题信息,城市管理监督员到现场核实情况属实与否继而解决问题。
信息收集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基础部分,只有提高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降低被动发现问题进而接洽处理的情况发生,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系统才算是高效的,两种信息收集手段比率的增减,是评判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使用情况的指标之一。
2.1.2立案派遣
监督中心接收城市管理监督员或市民上报的问题,首先对问题进行立案,然后审核案件情况,若通过则根据案件性质进行分类,转交至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接收到案卷后,根据案件的类别和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派遣相关职能部门去处理案件。
这一部分仍属于处理案件的前期工作,着重强调分类标准和部门职责的划分,明晰的工作职能和分类标准能有效解决责任划分混淆、部门工作推诿的现象。
2.1.3处理反馈
城市管理相关职能部门按照指挥中心派遣的案件指令安排工作人员前往案件现场,工作人员处理案件后进行处理记录并将将结果信息反馈至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再将相关信息批转到监督中心。
此阶段有三个重要步骤,即派遣、处理、反馈。派遣的要点是事件人物明确、下达动身及时,处理的要点是修整完善程度和市民满意程度,反馈的要点是记录结果的规范性、完整性。
2.1.4核查结案
监督中心在收到相关职能部门的处理结果后,通知相应区域的城市管理监督员到现场进行核查并将核查结果上报监督中心,若现场报送的结果和指挥中心批转处理结果相一致,则由监督中心进行结案,反之相关职责部T则需再次进行处理,重新反馈核查。
核查结案为城市管理数字化流程的善后部分,也只有循环到开始区域的单元网络的监督员确认无误,一个案件才算结束。这阶段重要在于其处理监督、结果保障、成果验收的作用,万不可虎头蛇尾。
2.2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管理模式
武汉市建立“两级监督,两级指挥,三级考评,四级联动”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再造了闭环管理的流程,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
2.2.1市区两级监督和指挥中心
市和区上下别治,却层级制约,均采用双轴心监管分离模式设立了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监督中心主要有投诉受理、案卷建立、核查结案、考核评价、设施监控等工作,指挥中心主要有管理部件、事件任务派遣、处置和结果反馈工作,并要协调指挥城市管理各职能部门和单位处理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2.2三级考评四级联动的综合监督考评体系
即实现绩效考评、岗位考核和管理效果考评三者结合,将城市中市、区、街、社区全部细化并接入城市管理系统信息平台,实现市对区、区对街、街对社区层层联动、级级制约的城市管理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3善治视角下武汉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
3.1责任性
3.1.1主导部门内部职责不分明
责任性要求管理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其位谋其职。“先解决问题,后分清责任”的处事原则是万不可提倡的,如格里・斯托克所说,治理主体各方面的责任趋于模糊,易于导致逃避责任或寻找替罪羊。但现实中因为案件责任不确定的情况屡有发生,各部门出现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这一方面是案件本身具有不确定性,有一些案件具有鲜明的部门职能特征,能毫无疑义下派执行,但一些界限模糊的的案件因牵扯到多个部门难以及时决策、执行,不仅降低了总体效率,也降低了工作人员处理问题的积极性,不利于维持组织内部公平而稳定的氛围。
造成这一情况的另一原因是部门职责的划分不明确,在旧的管理模式还没有被完全取代之前,冗杂的管理机构不可能立刻职责分明、条理清晰,如武汉市城管局的火车站管理部分就与火车站专属的管理部门有所重叠,部门职能交叉、管理交叉、执法职能交叉的现象依然顽固存在,不但浪费了一定社会资源,更是造成了执法重复、执法冲突、执法纠纷,进而导致执法部门内部的消极怠工和外部公信力下降的不良后果。
3.1.2民众参与管理的责任划分
在实行善治理论放权于民的过程中,民众扮演的角色有遇事寻求解决办法的投诉者,有看见问题无动于衷的旁观者,有环境改善后乐于评价的建议者和密切关注并在意的反馈者等。因此群众其实处于一个隐形监督者的地位上,他可以选择行使他的这一权力,也可以选择不行使这种权力。所有人都没有从根本上把民众作为推动城市管理运作贡献的思维定势扭转成为民众是与政府同等地位的协作管理城市的一部分。
一个普通民众在发现问题后没有冷眼旁观,而是积极上报,他此时行使了自己这一方面的权力,就应该成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员中的一员,而不是虚化落入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收集中的一环、一个步骤中的不可见因子。因此参与管理的民众可以接受绩效评估和相应酬劳或奖励,也负有一定责任,不能随便滥用这一权力,上报者不可有“狼来了”不实的投诉,反馈者也不能误导舆论导向,需做到客观有根据,不然须受到一定惩罚。
3.2合法性和法治性
合法性指社会秩序和公共权威被自觉认可和服从的性质和状态,它是一个与法治没有关系的概念,但人们常常将二者混淆,将合法和法治看做因果关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公共政治管理的最高准则具有强制规范的特点,规范人民的行为,但要使群众真正从心里接受,心悦诚服遵从,自然而然履行,则是合法性所涵盖的了。从这点看来,武汉市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并没有做到合法性和法治性的单个落实和完美结合。
武汉市从数字化城市管理计划落定以来制定了《城市网格化管理与服务系统管理部件、事件和专业部门分类与编码》、《武汉市城市网格化管理与服务系统技术规范》、《2008年武汉市中心城区城市网格化管理工作绩效指标考评(试行)办法》和《湖北省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和运行管理办法》以确保数字化城市管理顺利进行。然而发现它在数字化城市管理运行之前以及运行初期还能起到的良好作用并没有一直延续下去,工作报告陈旧、信息开放不够,这一方面是“重建轻管”思想的根深蒂固,另一方面是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和追进完善力度不够。这种政府工作的滞后和懈怠往往易造成组织合法性、公信力降低,给公众留下不良印象的同时,使民众降低共建环境的积极性。
3.3回应性
在俞可平的《治理与善治》中,他将回应性定义为“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及时和负责的反应”,尽管他后来补充到一点参与性(公民广泛的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笔者仍认为回应性不仅是官员对群众的发声,还应该是公民对政府、对社会的发声,即一种互动性。
武汉数字化城市管理在相互回应的方面亟需改善。一是服务热线未整合,来电管理不系统;二是回应反馈不及时,群众难以迅速得到有效答复;三是宣传普及方面欠缺,存在群众三不知:不知道数字化城市管理这一方面信息,不知道如何上报问题,不知道从哪里得到反馈。政府始终要注意的是组织和民众双方必须要保持沟通畅通、交流协调,以期良好的运作和发展。
3.4有效性
有效性指管理的效率,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效率,是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根本目的。身为一个高效率智能集成体,避免人力工作者流程拖沓、态度懈怠就有必要完善组织的绩效问责体制方面的缺陷。
3.4.1绩效评价体制不全面
武汉市目前以大量数据为基础建立考评系统,对于个人基于案件上报率和处理质量,于整体从流程中监督中心、指挥中心、相关职能部门等各部分作出评价。但是评价标准有些片面化,评价主体的确立只有上级结构,存在不了解工作具体流程和正确绩效标准评比的情况,缺乏同级互评和公民参与,绩效评价体制的不全面易致使内部不公平氛滋生和工作者投机取巧的情况发生。
3.4.2问责机制的不健全
对比政府公布的内部绩效好评,市民更乐意寻找组织中的相对值即成员的差距和不足,以滋看到组织的进步、系统的优化,以期对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社会环境及其公共设施产生更正向、更积极的影响。但外部和内部监督问责机制的虚化使得部门内部积极性的丧失,也使得公民的关注度和期待度一降再降。群众的上报反映和反馈追加降低,数字化城市管理的重要一环塌陷,相应会导致在外部监督更加岌岌可危的状况下,管理者和执法者应付工作、应付考勤、追于评比、追于升迁,政府有效性骤减。
2017年4月绿色科技第8期
4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相关对策
4.1重新界定职责
篇5
由原工商、质监、食药监三部门整合而成的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正式成立,并开始挂牌运作,这也是上海首次探索大市场大监管模式。此次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围绕保障市场领域安全,致力于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市场安全实施统一监管,加快形成“一体化、广覆盖、专业化、高效率”的市场监管体制。这是浦东落实上海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的先行探索,是进一步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推动浦东“二次创业”的又一重要突破。
据悉,此次改革实现了三大突破。首先打破了分段管理的格局,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市场全过程监管。三局合并后,可以避免原有的职能分散、交叉、缺位和错位问题,避免互相扯皮和“九龙治水”现象,促进监管到位,可以更有效地优化市场监管领域。其次,改革促进了结构优化,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市场无缝隙监管。改革有利于实现人、财、物等执法资源的集约配置、结构优化和资源共享,从而实现浦东市场监管领域的一体化和无缝衔接。三是改革还实现了市场减负。通过精简机构和调整职能,市场监管局将推进综合执法、综合整治、综合监管模式。
摘自《解放日报》(2014年1月1日)
北京:交运、公安、安监总局联合整治轨交安全隐患
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联合发出通知,从即日起至2014年4月北京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活动。此次专项活动分自查、抽查、督导三个阶段,重点排查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管理情况和政府部门安全管理情况。对运营企业安全管理情况,重点排查安全生产管理、行车组织管理等10个方面;对政府部门安全管理情况,重点排查城市政府是否编制了城市轨道交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是否制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引导、平衡措施和方案等6个方面。
通知还要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对排查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各地要对整改不到位的企业进行通报并责令整改。交通运输部门要会同公安、安全监管部门,加快推进制定城市轨道交通法规、标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监管力量和手段,建立、健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摘自《法制日报》(2013年12月25日)
青岛:入选全国15个共同配送试点城市
日前,商务部、财政部下发通知确定青岛市为全国15个共同配送试点城市之一。所谓城市共同配送就是通过建立多用户共同配送中心,统一存储供货商货物,并由标准化配送车辆统一配送到各个销售、消费终端。根据政策,中央财政将连续三年给予试点城市资金支持。为此,青岛市将重点做好城市共同配送专项发展规划编制、搭建青岛城市共同配送信息服务平台、科学布局城区配送节点网络等工作,通过新建、改造、整合、提升等途径,构建由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小区终端配送网点、智能自提柜和手持终端等设备组成的五级配送网络体系。
据悉,项目完成后,共同配送站点将覆盖市区大部分区域,城市共同配送率显著提高,物流费用占商品流通费用的比率明显降低,中心城区入城货运车辆总数大幅减少,主要配送任务将由统一标识的标准化车辆以及实行标准化管理的商贸流通企业或集团承担。
摘自《青岛日报》(2013年12月24日)
琼海:探索城镇化新模式农村公共服务向城市看齐
城镇化就要大拆大建吗?琼海市以实践回答:不砍树、不拆房、不占田,让村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城镇居民的待遇。琼海市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从“打造田园城市,构建幸福琼海”入手解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在不改变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充分保护和尊重现有农村的地形村貌、田园风光、农业业态和生态本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中的琼海篇。
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田园城市,幸福琼海”的美好愿景初具雏形,琼海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然渐入佳境。琼海以建设风情小镇、打造国家农业公园和铺设旅游绿道3个抓手为突破口,让农民的单一收入变为4种收入(经营性、财产性、工资性和生产性),从5项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着力,将琼海打造为6大典型示范。
摘自《海南日报》(2013年12月23日)
石家庄:保障房实行四房并轨、租售并举
石家庄市日前出台的《石家庄市保障性住房统筹建设并轨运行实施细则(试行)》提出,保障房实行四房并轨、租售并举,并将首次出售2385套公共保障房。这2385套公共保障房是由石家庄市政府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并于2008年至2009年分配入住的保障性住房,分布在6个小区。购买人资格为租住满三年并具有本地城镇户籍的承租人。可一次性付款也可分期付款。
公共保障房出售价格由物价部门会同住房保障、财政部门参照同地段、同品质类似房屋的市场价格,考虑保障性住房所处地理位置、建造成本及保障家庭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确定,报市政府批准后执行,并向社会公布。根据《细则》规定,承租人在未付清全部房款前,承租人居住期间按其已付款占总房款的比例免收相应部分租金,减发其已付款占总房款比例折算面积的租赁补贴。购房家庭付清房款后,购买人取得所购保障房全部产权,市住房保障部门为其办理房屋产权登记。
摘自《经济参考报》(2013年12月25日)
山西:激发更多社会资本上山下乡
社会资本上山下乡,是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推进转型跨越背景下出现的新情况。特别是近两年,呈现出投资加速、项目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等特征,带来了农业发展急需的资金、技术、人才、营销、品牌等现代生产要素,带动了农民致富,加快了农业现代化步伐。不过,由于土地流转滞后、政策保障不足、政府服务缺位、企业农民共享利益难保障等制约,影响社会资本入农的积极性。2013年4月起,山西省政协组织委员和专家,赴8市28县86点调研,并召开常委会议就此议政建言。
一是政府要围绕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规划集成一批农业投资项目,建立招商项目库,定期项目投资指南,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帮助企业选好项目,并做好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和前期准备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二是各地要进一步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和县、乡、村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健全流转登记、合同管理、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制度和程序,建立全省联网的信息服务平台,切实解决土地流转信息不对称、服务不到位、操作不规范和合同不完善的问题,鼓励农民向企业流转土地,要按照依法、有偿、自愿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不能采取行政干预的方式强迫农民流转土地。
摘自《山西日报》(2013年12月24日)
辽宁:拉长县域经济“短腿”
人称辽宁“铁拐李”:城市化率领先全国,沈阳、大连“双星”夺目;县域经济扯后腿,2006年,占全省一半人口、80%土地的44个县(市),一般预算收入只占全省一成多。“短腿”如何变长?从省到市到县,目光全都聚焦县域经济,一张蓝图抓到底:2006年出台《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2008年提出县域经济“三年倍增”计划,2011年启动新一轮倍增计划。抓“一县一业”,引进、培育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抓园区建设,培植一批过百亿元的工业产业集群。
蓝图相同,转型路径不同。发挥自身区位、资源等优势,各县市巧借东风:法库县借助母城沈阳市的航空资源,从无到有搞起通航产业;农业大县昌图借势邻近的四平换热基地,培育换热器产业新高地;瓦房店市有全球仅有的3家能为5兆瓦风电机组制造配套轴承的生产商之一,迫使外商将进口轴承价格从每台机组210万元降到60万元。转型升级离不开物质投入,更需要精神“升级”。经过7年奋力,昔日“短腿”今日变亮点:2013年上半年,辽宁县域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530亿元,占全省比重近三成,县均财力达到20亿元以上。
摘自《辽宁日报》(2013年12月24日)
大连:首部区域发展报告全国发行
近日,由大连市社科联指导,大连市区域经济开发研究会组织发起,市委党校、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市委政研室及各高校共同参与编写的《大连区域发展报告(2012-2013)》举行了首发仪式。全书分为总论、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社会民生和专题研究五个部分,是在走访了大连市3000多家经济、民生领域基层样本并整理了1400多份人大议案、政协提案的基础上,对大连市经济、民生发展现状进行的系统阐述。
该报告对大连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小企业发展等热点话题都进行了专题研究,选题针对性强、贴近实际、论证翔实。全书客观分析了大连区域经济的优势和不足,从多角度探讨全域城市化的发展路径,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于学界、政界和企业界都极具参考借鉴价值。目前,该书已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公开出版,并已编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蓝皮书系列,这也是大连市第一本推动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区域发展蓝皮书。
摘自《大连日报》(2013年12月22日)
宁波:九大行动加速城市国际化
近日,市委、市政府出台《宁波市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行动纲要》,近中期实施九大行动计划,以城市国际化引领新一轮全面开放,合力提升宁波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未来十年,努力把宁波建设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到2030年基本建成亚太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纲要》提出,外贸大市宁波要在区域性进口中心建设、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推进和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创建等方面取得突破,到2020年,力争把国际贸易展览中心建成区域性国际贸易企业总部基地、国际会展中心、进出口产品和装备展览贸易区、进出口电子商务平台先行区,实现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交易额超100亿美元。
九大行动包括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加快打造国际强港、加强国际化创新功能、加强国际文化功能建设、建设国际化人居环境、营造国际化软环境、着力塑造城市国际化形象等。《纲要》提出,宁波要在加强国际语言环境建设、扩大对外交流、建设国际化社区、提高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国际化水平等方面取得突破。同时,成立宁波市城市国际化推进委员会和咨询委员会,引进和培养一批熟悉国际规则、精通外语、掌握专业知识的政府公务人员。
摘自《宁波日报》(2014年1月4日)
深圳:获实施九项省级管理权限
深圳前海承载着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的重要使命,去年8月26日,在国务院正式批复《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3周年之际,《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前海加快开发开放的若干意见》正式对外。该《意见》确定,授予前海部分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全面落实前海管理局在非金融类产业项目审批管理上相当于计划单列市的经济管理权限。近日,广东省调整由深圳前海管理局实施的省级管理权限事项目录公布,前海管理局获得实施第一批9项省级管理权限,主要集中在现代服务业方面,具体包括:
在前海注册的资产评估机构设立审批;在前海注册的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机构设立审批;在前海注册的外商投资城市规划服务企业设立及变更审批;设立外商投资电影院审批;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审批;在前海注册的旅行社(含港澳)设立审批(含经营许可证核发);在前海注册的旅行社(含港澳)受理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申请;设立电影制片单位、对外开展影视活动交流审核;申请设立新华书店、外文书店,从事出版物批发业务及其变更事项审批。
摘自《深圳特区报》(2014年1月4日)
合肥:全国首个“社区城市管理议事会”解决问题率达90%
合肥的全国首个“社区城市管理议事会”是对城市管理模式的一种探索和创新。在成立的7个月内,“议事委员”提出的90%意见得到解决。该委员会以居民的需求为导向,请居民参与城市管理决策,及时解决社区里的城市管理问题。自2013年6月份成立以来,受理的具体问题有43项,都是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如占道经营、社区卫生、治安等。据介绍,该议事委员会代表来自社区,他们对社区的情况很熟悉,可以协助做好社区管理。
管理议事会的操作模式是居民将问题拿到“桌”上议论,反映的问题通常都能得到很快解决。一些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也会形成“议案”提到相关部门。“议事委员”会及时将社区居民反映的一些身边遇到的问题,比如下水道堵塞、占道经营影响通行和楼道小广告增加等进行记录,再拿到议事会上进行讨论,寻求解决方案。现在社区有10名“议事委员”,他们有的是社区居民代表,有的是社区居民、经营户、物业管理员和社区楼长等,都是居民投票推选出来的。社区城市管理议事会形成例会制度,每月第一周召开一次工作例会,遇特殊情况随时召开会议。
摘自《合肥晚报》(2014年1月2日)
西安:转变角色解决城管执法不公
西安市城管执法局近日对执法不公问题“对症下药”,让执法人员学会从管理者的角色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执法公不公?这是城管在日常工作中比较容易与百姓发生摩擦的主要原因。对此,市城管执法局将处罚标准不统一、执法程序不完善、随意执法等问题进行归集,并在统一立案、调查取证、集体定性、陈述申辩和强制执行五个关口,建立城管执法非诉案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工作机制,有效实现行政违法案件处罚规范化、标准化。减少和避免执法过程中的人为因素,有效预防和杜绝腐败行为。西安市城管局还出台了城管执法责任追究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防止随意执法和严重违规行政执法问题的发生。
针对执法人员责任不实、联系群众不够、能力不足的问题,该局首先采取定责任方式,健全完善网格化管理制度,从支队、大队、中队到每一名执法队员,都逐级细化落实工作责任,做到事情有人管、责任有人担。将街区分为“严、严控区、疏导区”三类,确定不同层级管理区域的执法人员配比、管控措施、工作标准,使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
摘自《华商报》(2014年1月2日)
济南:城管执法全面禁烟发现违规可举报
近日,济南市城管局及城管执法局公布了《关于城市管理和城管执法人员在公共场所禁烟的通知》,要求各区(含高新区)城管局、城管执法局、环卫管护中心、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的城市管理和城管执法人员,严格遵守“十不准、九严禁”规定要求,在公共场所禁烟。规定自2014年起,济南城市管理和城管执法人员在公共场所和管理执法过程中严禁吸烟。
按照《通知》要求,城管工作人员将不允许在公共场所及其他有禁止吸烟标识的场所吸烟;在日常城市管理和城管执法过程中,严禁衔烟执法、衔烟管理和衔烟驾驶机动车;各级城市管理和城管执法部门在公务活动中严禁吸烟;各单位在承办公务活动中不得提供烟草制品,公务活动参加人员不得吸烟、敬烟、劝烟;严禁使用或变相使用公款支付烟草消费开支。同时,城管局及执法局欢迎广大市民群众监督城市管理和城管执法人员,发现有违反上述规定要求的,可以及时抓拍。有关照片和视频发送市城管局(市城管执法局)后一经查实,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对于违反规定要求的城市管理和城管执法人员,将给予批评教育;造成恶劣影响的,将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摘自《齐鲁晚报》(2013年12月31日)
武汉:百名“外脑”破题城管“老大难”
占道经营、违法建设这些城市管理中的老大难问题如何破题?近日,武汉市城管委联合武汉科技大学举办地方大部制改革与城市科学管理研讨会,为2014年的破题研究“预热”。专家建议,武汉城市管理中各类问题的解决,都应该跳出整合政府部门职能的思路。目前武汉的“类大部制”只是由城管委牵头城管工作,并不真成立一个超大部门。目前一件实事一个部门牵头的工作机制是权宜之计,未必可以“治本”。
专家还建议,武汉市要推进城管革命,应进一步理顺政府部门和各级政府的职责关系,规范行业组织,使之能够真正代表行业利益,引导、鼓励组建各类社会组织,使之能够真正成为民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载体形式,放手社区管理回归其居民自治的本性,积极倡导文明的生活、行为方式,让“小市民”尽快过渡到“现代人”。同时大部制改革重点不在于改数量,在于转变政府机构色彩。推行大部制改革,是要把政府从掌握权力的管制机构变成为民办事的服务机构,从“送绳子”变成“送鲜花”。
摘自《长江商报》(2013年12月29日)
京津冀:治理雾霾严限高灰高硫煤炭进口
据悉,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或将限制销售A≥16、S≥1的煤炭。同时,国家层面也有望近期出台相关政策,对煤炭远距离运输和进口煤提出严格限制要求,限制高灰高硫煤进口。环保组织“绿色和平”日前的研究报告显示,煤炭燃烧排放出的大气污染物是整个京津冀地区雾霾的最大根源:占一次PM2.5颗粒物排放物的25%,对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贡献分别达到了82%和47%。其中河北省的煤炭消耗对京津冀地区的雾霾贡献最大。业内人士预计,限定煤炭的灰硫份额,将有助于治理困扰北方的雾霾气候。
而相关限定还有望突破京津冀地区。权威人士对记者透露,目前国家相关部门拟对销往中国的进口煤限制如下,褐煤Q≥3941,A≤20,S≤1;其他煤种Q≥4300,A≤30,S≤2。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对本口岸进口煤质量进行监督管理。每半年进行一次进口煤质量分析,上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抄送发改委、能源局等相关管理部门。业内预计,此举将令进口煤对国内煤炭价格的抑制作用有所减弱。
摘自《中国证券报》(2014年1月3日)
北京:大规模支持支付宝付打车款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使用支付宝支付出租车费的“落地”条件逐渐成熟。据悉,自去年12月1日率先在北京出租车推广这一功能以来,短短1个月内已有超过5万人次体验了这一便捷的服务。截至目前,北京超过2万辆出租车接入这一服务,其中一半左右可直接用支付宝钱包扫码付款,一半左右可通过快的内置的支付宝付款。目前,支持支付宝钱包扫码付款的出租车已贴上相关提示标签。用户在打完车后,只需打开支付宝钱包,选择扫码功能,扫一扫司机递过来的二维码,输入金额后便可轻松完成。据悉,来自快的打车的支付宝钱包付款占据了40%左右。
篇6
企业高峰论坛邀请函模板【一】
尊敬的__________先生/女士:
您好!
我们热忱邀请您参加11月19日-21日于西子湖畔盛大启幕的20XX(中国XX)卓越管理高峰论坛,共襄盛事。
本次峰会将聚焦企业管理,倡导共同成长,旨在探讨中国企业管理在执行、计划与策略方面的发展趋势及挑战,并将为与会者构建起一个高效的互动平台,分享最具影响力、最适用、最深刻的管理理念,聆听来自最前沿的讯息。
敬候出席,共筑高峰!
企业高峰论坛邀请函模板【二】
尊敬的_________女士:
20XX年3月8日,我们将迎来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8周年。为庆祝这一全球女性的盛大节日,我们特别举办第二届女性的领导力与创新力高峰论坛,为海内外精英女性搭建一个专属的高端交流平台。本届论坛既是职场女性共庆节日的年度盛会,也是探讨女性话题、共商女性发展的高端舞台。论坛期间,还将隆重揭晓新世纪十年十大杰出女性评选结果。
第二届女性的领导力与创新力高峰论坛,由人民日报社、全国妇联共同指导,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全国妇联妇女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举办时间:20XX年3月4日下午13:30-18:30,举办地点:人民日报社综合楼。
第一届女性的领导力与创新力高峰论坛于20XX年3月份在北京隆重举行。当时正值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8周年,来自海内外的数十位知名的女市长、女企业家和女学者,围绕一百年来妇女运动的发展、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在政经领域中的作用、女性独特的领导力和创新力,以及女性如何实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话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作为由官方媒体牵头的公益活动,论坛以主办单位权威、论坛主题鲜明、参会嘉宾高端等特点,吸引了众多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现场跟踪和深度报道,使论坛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女性、尊重女性,重视和发挥女性社会作用的重要平台。
为了高水平、高质量办好第二届女性的领导力与创新力高峰论坛,组委会敬邀您作为贵宾出席本届论坛。您的出席是论坛组委会的热切期待,您的光临将给与会嘉宾以极大鼓舞。
特此敬邀
XX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
20XX年01月20日
企业高峰论坛邀请函模板【三】
XXX拟于9月23日在XX举办首届互联网+生态城市高峰论坛,论坛将邀请相关部委领导、生态行业、旅游行业知名企业与专家学者、行业投资方以及携带项目的城市管理者,共同探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战略布局、项目对接、品牌建设等问题。
同时,XX网还将联合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中国生态城市发展评价研究报告》,并表彰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取得重大进展的城市。
我们诚挚邀请您莅临指导,就互联网+背景下的生态城市建设分享宝贵经验与心得。
请于9月19日(周一)前将回执传真到XXX。
篇7
关键词:无线城市;无线旅游;旅游环境容量
一、无线城市的含义与发展现状
(一)无线城市的含义
[1]无线城市,就是使用高速宽带无线技术覆盖城市行政区域,向公众提供利用无线终端或无线技术获取信息的服务,提供随时随地接入和速度更快的无线网络,是城市信息化和现代化的一项基础设施,也是衡量城市运行效率、信息化程度以及竞争水平的重要标志。
中国移动总裁李跃指出:“中国移动所理解的‘无线城市’,其实是利用多种无线接入技术,移动通信的GSM网络、TD-SCDMA网络和TD-LTE网络,都将是无线城市的重要接入技术。无线城市使整个城市可以随时随地根据需要进行接入和管理,它把政府、企业与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地联系在一起。”李跃同时表示,“无线城市”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排放。
(二)无线城市构建现状
2004年7月,美国费城首次提出建设基于Wi- Fi 802.11b标准的Mesh网络,也叫“无线费城计划”。随后这股无线城市建设浪潮开始席卷全球,截至2006年12月已有400多个城市开始或计划建设无线宽带城域网以满足公共接入、公共安全和公共服务的需要,而现在这一数量已经达到600个。这些城市包括美国的华盛顿、纽约、旧金山、洛杉矶、波特兰、费城、迈阿密、奥兰多,英国的伦敦,加拿大的安大略,澳大利亚的帕斯,新西兰的惠灵顿,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德国的汉堡,以色列的耶路撒冷,新加坡及中国的香港、台北等。如今,这股浪潮也开始波及中国大陆,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城市均开始考虑建设类似项目。天津市政府将在滨海新区率先建设无线宽带覆盖网络,在无线城市建设方面“先试先行”。而上海的建设规划将从嘉定新城开始,主要着眼于市政服务。嘉定新城采用无线宽带网络进行新城城区全覆盖,以无所不在的综合无线信息网络平台支撑公共安全、城市管理、应急联动、公共服务、商务旅游、生活学习等信息化应用。
二、无线技术应用与旅游业结合现状
(一)旅游是无线应用的“先锋”
摩根斯坦利《移动互联网研究报告》指出,我们现在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周期的早期阶段,这是过去的50年来的第5个创富周期,移动互联网将会是互联网产值的10倍。旅游恰好是这个周期内的行业之一,与移动天然契合的特性,会推动旅游成为无线应用领域的“先锋”,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供服务满足用户人性的需求,才可能获得用户认可。无线技术应用到在线旅行中,建立起一个无线商旅平台,实现一步到位预订服务,移动互联网的爆发也会带动无线旅游市场业务的爆发,旅游业对于未来的无线市场充满期待。
(二)无线城市助力“无线旅游”
目前我国政府主导的无线城市建设无疑将进一步推动无线旅游(是指通过在手机上安装无线旅游客户端软件,通过移动网络获取景点文件,并通过客户端软件浏览景点的文字、图片信息,实现在手机上引导用户在景点内自助导游的业务。)、智慧旅游的发展。[2]由于看好其发展前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无线旅游业务。其中既有携程、去哪儿、艺龙等旅游电子商务企业,也有一些传统的旅行社,甚至还有不少非旅游业务企业。他们已经开始转战无线旅游市场,并陆续推出相关手机客户端。工信部电子第一研究所旅游信息化推进中心高级研究员闫德利说,近年来,无论是在线旅游企业还是传统旅游企业,甚至一些电子科技公司纷纷涉足手机无线旅游业务。他认为,这是由旅游业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旅游跟移动具有天然的契合性,涉旅企业更应重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特别是当前我国旅游产业的结构还比较分散,行业壁垒较低,有利于创新型企业的脱颖而出。”
三、无线城市的建设给旅游业带来的影响
无线城市的构建主要服务于城市管理、经济发展、民生需求的各项创新应用,这是无线城市的核心要素;但是无线城市建设也将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升旅游服务能级;另外,无线旅游城市的建设还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社会的包容性,这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无线城市各项创新应用的普及,也将极大提升旅游资源及环境的有效利用。
(一)对于散客出行意义重大
散客中有大量的公务和商务旅客,由于他们的旅行费用多有公司承担,所以他们在旅游中的应酬及商务、公务活动,不仅要求水平高,且对服务的要求也较多、较高。无线城市技术支持各种旅行客户端,是对各类商务出差、自助旅游以及此类计划的散客人群推出的一站式移动服务平台,主要功能涵盖:机票查询、订票、航班动态查询,机场周边信息查询、酒店查询、酒店预订等。散客往往由于旅游经验较欠缺,在出游前对其旅游计划缺乏周密安排,会出现很多临时变化情况。 而无线技术的完善的经极大地满足散客出行的种种需求。
(二)提升旅游资源及环境的有效利用
无线城市可以利用交通信息系统、交通监控系统、旅行信息系统、智能旅游系统、车载智能信息设备等,提供实时的交通路况和停车信息,进行智能的分析、控制与引导,提高出行者的方便、舒适度。对于旅游景区的环境容量的现代管理和应用具有现实意义,旅游景区可适时景区环境接待情况,使旅游供给智能化。
(三)扩宽旅游产品营销渠道
无线城市提供的平台将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与广大旅游企业直接联系起来,企业有机会充分了解消费者购买旅游产品的动机和需求,同时这也是一个和消费者直接互动的平台,旅游企业也可根据客户端的不同需求开发不同的产品,采取不同的推销方式,达到更好的推销成果,从而使旅游企业得到发展,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8
(一)城建档案是城市规划工作的依据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各种要素、现状条件和基本特点等方面的动态变化进行全面、综合、科学的预测和设想,通过论证制定规划的方案,经审批后付诸实施。城建档案为城市基本建设提供了有力依据,不仅能缩短规划设计时间,也能大大缩短施工期,全面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城建档案是城市建设工作的基础
城建档案是城市建设发展过程的真实记录,是长期和永久保存的资料,也是城市建设和维护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为城市拆迁、修建、扩建工程各方面的工作提供大量真实准确的数据。合理地利用城建档案,能促进城市建设顺利有序的健康发展。
(三)城建档案是城市管理工作的凭证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城市的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如今的城市地上高楼林立,铁路、道桥纵横交错;地下给排水、煤气、通讯、人防等工程管线密集如织。要对这些城市基本设施实施有效的管理与维护,就必须有完整、准确、系统的城建档案做依据。如在城市突发自然灾害和工程事故中,城建档案资料提供的可靠依据和凭证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城建档案是编研工作的参考文献
城市建设档案的编研资料只有依赖于大量完整、系统、准确的原始城建档案,将相关信息逐一列出登记、汇总,编研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在解决征用土地、地界纠纷等方面的问题时,城建档案是重要的法律依据,也是城建和规划部门重要的参考文献资料。
二、城建档案的特征与特点
(一)内容丰富,综合性强
城建档案从归档范围上看,有工程前期准备阶段形成的资料,如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等内容;有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材料,如施工技术资料、监理资料;有在工程竣工后形成的材料,如各个专项验收资料以及有关的照片、录像等内容。显而易见,城建档案的内容和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且具有极强的综合性。
(二)归档周期长,连贯性强
建设工程从立项、规划、决策等先期准备工作经工程施工到竣工验收,基本上要经历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每一阶段形成的档案资料,既类别分明,又环环相扣,形成各自独立且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从而真实、连贯、系统地反映出工程各阶段的建设进程。
(三)涉及部门多,资料来源广
城建档案工作不只是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还涉及到城市规划、电力系统、给水排水、通信、环卫等诸多部门,其来源广泛,管理起来难度较大。除了上述城建档案自身具备的特点,作为科技档案的一部分,它还具有动态性、精确性等其他特点。
三、依法科学管理,做好城建档案管理工作
(一)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加强城建档案管理
城建档案是城市建设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是研究城市发展历史及发展规律的重要参考依据,是整个社会构筑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固基石。所以,必须强化法制观念,科学管理,充分发挥城建档案作用。各职能部门要共同参与,齐心协力,使城建档案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
(二)抓好组织落实,建立有效档案管理网络
抓好组织落实是所有工作成败的关键。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经常会发生变动,为使档案管理工作的具有组织性、连贯性,应建立一个与工程相对应的完整的档案资料管理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成立综合档案室,城建档案管理部门派驻专人监督指导档案工作。
(三)全程跟踪和严格控制
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通常会发生设计变更、项目增减交替进行等情况,为此,对工程档案资料的形成、积累、变化必须全程跟踪严格控制,进行有效地监督和检查,确保变更、修改或补充的工程资料有序、完整,使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滴水不漏。
(四)按阶段有序归档
在工程开工前,就应把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批复、用地规划、工程规划、勘察设计等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在工程施工阶段,注意变更修改、技师事故记录、施工记录等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程竣工后,将完整的竣工图纸、各专项验收报告及上述阶段的档案资料统一立卷、归档。这样收集整理的城建档案就可真实、完整地反映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从而有效地为施工服务,也为工程竣工后各个主管部门的检查验收工作提供了系统可靠的依据。
四、充分发挥城建档案作用,促进其又好又快的发展
城建档案只有通过利用才能体现其价值,为了开发利用城建档案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充分利用城建档案资料汇编
城建档案资料汇编是以年度或专业类别为单位,依据城建档案资料内容进行的分类汇编,是现行城市基本建设管理的法规、规范标准的文集,是编制城建档案的联合目录,是揭示全市城建档案馆和各个城市建设管理部门档案室全部馆藏的大型检索工具。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只有主动提供汇编,提供利用服务,才能真正发挥城建档案的作用,有利于实现城建档案信息的“资源共享”。
(二)主动提供城建档案信息利用服务
现代的档案利用服务,必须实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方式转变,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向工程设计和施工单位提供城建档案中存储的设计理念、工艺技术等信息,以供参考。如在拆迁、改建工程中,可将已存档的地质勘察报告资料提供给施工单位,帮助其了解地质情况,这样可以节省重新勘测的费用,保证工程顺利有序地开工。
(三)积极改变城建档案利用服务方式
城建档案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服务状态,必须向开放型、开拓型服务转变,面向全社会,为方方面面的城市建设提供档案利用服务。特别是在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今天,开展国内、国际间城建档案学术交流活动,是促进城建档案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技术市场的开放,城建档案作为科技信息的成果和载体,已带有商品的性质并具有商品价值。企事业单位之间可实现有偿的技术转让。这就进一步发挥了城建档案作为科技交流工具和实体的作用。
篇9
关键词: 城市设计 创作性 方法
城市设计的概念及其特征辩析
关于城市设计的概念,可谓众说纷纭,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给予它不尽相同的定义界说,但从其总体趋势来看,现代城市设计正逐渐呈现出相对明朗的观念势态。我们认为:现代城市设计是以人为宗旨,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职能效率为动态目标,综合组织城市系统各要素,以期建立合理且优美的城市形态环境的综合性创造活动。城市设计的作业范围既涉及大范围的单系统设计,也包含细胞形态的解剖,其对象是多层面、多类别的组合,而城市区段层面是典型的客体对象。城市设计既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同时又是规划转向建筑设计的必要中介过程。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和建筑学有着与生俱来的天然联系,因而也常导致概念上的模糊。一般而言,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区别较为明显,而与规划尤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之间的关系则时常使人迷惑,因此只有在比较中才能获得城市设计自身明晰的基本特征:
其一,城市设计强调“人本主义”精神,即以具体鲜活的人为根本出发点,满足人的需求,以人的心理生理行为为依据,关注城市空间设计的场所感、归属感以及历时和共时的文脉连续。而控规则是以物质环境为出发点,作为城市管理的依据而制定的硬性控制指标,它较少涉及与人的感性和活动相关的环境场所问题。因此,可以说人与物的对峙是城市设计与控规的基本分水岭。
其二,城市设计要在三维的城市空间坐标中化解各种矛盾,并建立新的立体形态系统。而控规则偏重于以土地区域为媒界的二维平面规划。因此二者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维度。
其三,城市设计侧重城市中各种关系的组合,建筑、交通、开放空间、绿化体系、文物保护等城市子系统交叉综合,联结渗透,是一种整合状态的系统设计。控规则往往是城市各子系统的分述罗列,而且偏重于各项子系统的分别研究。因此,关系整合与要素分离是二者间又一显在区别。
其四,城市设计具有艺术创作的属性,以视觉秩序为媒界、容纳历史积淀、铺垫地区文化、表现时代精神,并结合人的感知经验建立起具有整体结构性特征、易于识别的城市意象和氛围。而控规则注重社会经济技术因素,其主要运作媒界是技术指标和工程问题,理性逻辑是其主要属性。
由上述比较中看出现代城市设计具有鲜明的创作性特征,正如培根所言:“未来城市环境质量将依赖技巧高超、感觉敏锐的城市设计师的创造性想象和智力”(1)。
创作性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特征
一般来说,创作性具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某种观念设想或作品具有新颖鲜见或超前的形式和内涵;二是指这种观念设想和作品应适应现实、解决问题并巧妙且有效地达成目实;三是对上述观念设想和作品的持续、表现、评价、完善和充分发展。创作性与创造性时常可以通用(是英文Creativity的两种互通译本),但二者在语义上仍有些微区别,创造性更为强调独创和超前,面创作性强调上述三方面含义的全面包容,同时还含有过程意义。
城市设计的创作性是由其自身的目的性质决定的。设计即是把各种要素组织进入较大的连贯的整体以达到原先预期的意图。在城市规划的宏观指导下,城市设计要实现具体的三维形态框架的建构,它必然是一个创作过程的产物。城市是市民生活的舞台,是历时态的延续,又是共时态的交溶,以人为本的场所论是城市设计理想和实践中的本质精髓。对于一个具体城市区段来说,城市设计的目的是要鼓励各种人群活动的合理交织、运动有序、生态和谐,并能给人以愉悦的整体审美感受。城市设计不存在固定不变的清规戒律和模式范本,也不是某种先验公式的推演计算,每一个成果都是对特定城市或城市区段的独特解答。设计师在情感、智慧和经验的投入中完成理想与实现、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城市设计的创作过程是设计者各种思维方式的全面启动和复合,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与灵感顿悟相交织,而形象则是城市设计者的主要思维线索。
城市设计的创作过程同时亦是对设计者多方面知识结构的运用过程。现代城市设计者需要有社会、经济、人文、政策管理及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要有城市设计的基本技巧,精通城市职能、形体及三维空间关系的处理。
城市设计注重小组合作(Cocreativity),鼓励吸纳相关学科学者、开发商、政府官员及公众代表共同参与,并通过各种传媒手段在更大范围内争取公众参与和认同。
城市设计创作方法论探讨
城市设计的质量直接决定于其创作方法的运用是否恰当和有效。然而澄清这种方法理论却很困难,城市设计的具体方法因客观对象而异,更是因人而异,因此试图去规范其设计创作的方法似乎是徒劳的。这里我们试图以描述城市设计创作的共性特征来探寻其创作的轨迹线索。
1.立意与构思立意即主题意识的确立,这是创作的灵魂。立意的过程即是在进行现状分析、明确发展定位的基础上确立设计目标的过程。现状分析提出基地现存的资源和问题,立意则需以该城市区段的定位为依据,这种定位又必须置身于城市整体发展脉络中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区段与相邻区段、区段与城市整体之间的功能互动机制,才能给出设计区段的正确定位。现存资源与人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和现存环境状况与发展定位之间的矛盾直接决定了城市设计目标的确立。
构思由立意脱化出来,构思即是将城市设计的立意转化设计结构(又称概念设计),同时提出实现立意的方式构架。构思的直接结果是该设计对象的空间形态结构的建立。城市设计的立意与构思必须也包涵了设计者的主观意识,设计者对各种设计因子的权重取舍以及自身的主观理解,情感经验等因素使得其立意与构思趋于个性化,并以多种构思方案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与相关参与的讨论、评比、比较和判断确定最终的构思方案。
2.分析与整合要解决一个现实具体的城市设计问题,首先必须进行客观有效的环境分析。分析包括前后两个不同时段,其一是指设计前期的现状调查分析;其二是指创作过程中对设计方案及成果的解剖分析。现状分析是要达成对现存环境的全面认识,它包括基地、人口、建筑设计质量、交通、使用职能、民俗习惯、行为规律、自然条件、景观资源、经济投资计划等等资料。一般而言,职能分析和空间形态分析是两个重点内容:职能分析主要考察各项用地的使用状况与交通系统的联系以及这种状况与需求之间的矛盾。空间形态分析则涉及基地分析、图底分析、视觉序列分析、认识意象分析、类型学分析和空间注记分析等一系列技术。空间形态分析提供了设计所必需的历时性形态积淀的背景资源,它为文脉承续提供了基础。设计过程及成果表达中的分析实质是对所设计环境各子系统的分项解析和表述,如:地块功能配置、道路交通系统分析、交通换乘系统分析、形态认识系统分析、历史文脉分析等等。这种单系统的解析使创作成果的各个层面得以清晰的表达,同时也是设计进程中从各个不同层面和视角对设计方案进行剖析、质疑和修正的必要技术程序。
分析是城市设计的必要技术,而对环境各子系统和各单项要素的整合才是城市设计的本质性作为。环境对人的作用是历时和共时相交溶的整体感受和影响,而不是各要素的简单相加。城市设计必须以关系组合为职责,侧重于整合结构性的职能关联、空间关联和文脉关联等,促进城市各种活动的合理交织。设计者往往扮演开发进程中的协调员,化解矛盾,综合平衡。
系统化的城市设计将改变过去仅仅由几何线条分划地块的封闭独立性。加强建筑布局、交通路线、开放空间、绿化体系和人文景观等要素的综合交叉、联结渗透将成为一种新的形态风尚。立体化是当代城市空间结构又一显在的发展趋势。随着城市职能的高度集聚与城市土地有限资源之间矛盾的突显,未来城市必将超于土地和空间的综合使用,即特定地段中各种用途的合理交织,相互刺激补充。空间结构的立体化还意味着对用地进行地上、地面和地下三个层面的综合开发以构成连续流动的空间体系。与此同时,立体化的形态组织方式也是化解或消减城市职能各项子系统之间矛盾冲突的良方(如机械交通与人行步道体系的矛盾,开放空间、生态平衡与土地区位价值的矛盾等)。总之,分析整合在创作过程中交替进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整合。
3.直感与逻辑城市设计的过程是对城市环境的研究和创造的结合,因此必然表现出理性和感性共容互动的思维方式。研究过程首先是要素分析和理性判断,设计者运用逻辑方法对设计所及的各项要素之间各种因果、并列、互动、权重、矛盾等关系作用判断,设计目标的建立亦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但是,仅仅运用逻辑的方法无法得出具体生动的城市设计成果。城市设计是对理想城市生活情景的描绘,形态的建立最终必须依赖设计者对环境敏锐的整体感悟能力和直感创造能力,因此说形象思维是城市设计者的主要思维线索。设计者可以在经验积累中选择运用各种有效的空间形态类型,如以网格构成的,以开敞空间为中心的,以建筑实体为中心的,或是以明确轴线构成的等等原型结构,而当代城市形态所包容的广泛且深刻的复杂性为传统城市形态所无法迄及,它往往表现为一种复杂的三维立体网络的叠合结构,它可以涵括上述诸种空间结构原型,但其复杂程度和综合能力则远胜于它们。可以说这是对当代及未来城市设计者的空间组织和塑形能力提出的一项严重挑战。因此,城市设计者必须具备以往任何时代都要更为娴熟的空间驾驭技巧以及在这种复杂的空间结构体系中整合城市职能秩序的能力。
4.图形与文本图形和文本是城市设计者最主要的操作媒界、交流媒界和成果表达形式。
图形是设计者心智创造的外化。图形资料一般包括设计构思草图和设计成果中对环境形态的三维表述、模型、立体模拟动画、摄像等。由于现代城市职能和空间的高度复杂性,因此系统化的城市设计还必须运用一系列系统的分析图形技术。这些分析图分别展现了环境的各个导面及相关系统。各层面、各子项系统的立体叠合和联结构成了完整的环境形态。因此,分析图也是城市环境创作必不要少的重要内容,它是现代城市设计区别于传统空间形体规划设计的重要特征之一。
图形实质上是对城市环境建设目标和政策的形象化三维表达,是一种明确的、可操作的形态描述方式,它使得设计地段内建筑与建筑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网络清晰可见,它给下一个层次的设计(如建筑设计)提出了由外向内的限定和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设计的成果具有肯定性。同时又必须指出:城市设计又是一种富有弹性和动态的过程。上述图解形式并不等于环境建设的最终产品形式,而是关于形态的具原型意味的框架模型。例如街道空间轮廓线或是区段环境的立体动画模式,其实质是一种结构关系的建立,在后续的建筑设计过程中,可将此具体的建筑形态置于上述关系背景之中进行检视评判,从而取得对彼此关系的协调认同,CAD技术的运用为这种动态的设计和管理过程提供了方便之门。在城市设计驾驭下的一个环境层次的设计仍然具有广阔的创作天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设计成果又具有非肯定性,是一种松驰的限定。如果说最终建成的环境形式与设计中的图形之间具有内在的却又是可以被察见的同构或同质关系,那么就可以说设计达到了预期目标。
文本即城市设计成果中一系列以文字描述为主的研究报告。一般来说研究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项目由来、研究程序、现状分析报告、设计依据、发展定位描述、目标描述、设计方案总体说明、各子项系统分析报告、实施可行性研究、建设程序计划、设计准则等。设立专项研究报告是现代城市设计重视理性论证的表现。
设计准则和图形文件在城市建设管理中配套使用。所谓设计准则是对城市设计客体要素的深入设计提出综合且具体的要求和建议。其具体内容包括对设计对象整体和局部的形态、位置、尺寸和指标等提出制约性的条例,对各可变因素的弹性设计提出相应的振幅范围。设计准则的制定是城市设计区别于规划和建设设计,也区别于传统形体空间设计的又一重要特征。其意义在于为城市设计注入了时间维度,它为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间环境层次的转换提供了清晰的梯级承续关系,促进了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互动。设计准则的制订使得城市设计由理想导向现实的行为,它是城市的设计与管理以及建设之间的桥梁,是三者之间相互沟通协调有章可寻的媒界基础。
以上我们从方法论的层面对城市设计的创作性作了粗浅的探析。成功的城市设计首先来自于精巧且合理的立意和构思,在直感与逻辑的互动中,设计者运用各种分析技术和组合技巧,在对环境子系统和要素进行充分解剖的基础上实现形态的整合,创造出宜人的环境场所,并以图文并茂的灵活形式展现给所有关心城市建设的参与者。
[注 释]
篇10
一、聚焦“农民工困境”
随着农民工大规模的流入,农民工的管理问题成为北京市政府部门面临的新课题。我们可以把因为农民工的流动而给城市管理部门带来的一系列难题,统称为“农民工困境”。我们不禁要问:目前,北京农民工的区域分布对北京城市建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农民工的职业分布与北京劳动力市场需求有着怎样的联系?农民工的移民倾向是否会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以及人口规划目标产生重大威胁?在改善民生的大背景下,政府部门应该如何改善农民工基本的生存环境?
1.农民工区域分布随城中村的改造而此消彼长
近些年来的统计资料和调查数据提醒人们重视这样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农民工的区域分布随着城中村的改造而在北京各区的街乡之间出现此消彼长的变化,农民工并没有因为城市改造而离开北京。对于农民工而言,他们的流动行为受到城市规划与布局的影响,但终因北京强大的城市吸引力而沉淀下来。
以调查区县为统计单位,农民工主要集中在朝阳、海淀和丰台等城市功能拓展区,以此围成一个环状,呈放射状向外扩散;以调查样本街乡为统计单位,农民工区域分布随着城中村的改造而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化,例如,宣武广外街道、朝阳来广营乡等地的城中村改造导致了当地农民工人数的急剧下降,而五环以外近郊区和环城带五区的街乡却因吸纳了城中村改造地区转移出来的农民工,而使得当地农民工数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侯亚非:《2006年北京市流动人口家庭户调查报告》,载于《北京人口发展研究报告2007》,同心出版社,2007年)就农民工目前的区域分布来看,农民工主要聚集于中心城的边缘地区,尤其是交通比较便利的五环路、城铁以及机场、京通快速路附近,而远离中心城的新城很少有农民工流入,农民工仅仅随着城中村的改造而呈现出一定范围内的向外搬迁态势。
之所以形成外来农民工这样的居住现状,主要是农民工聚居区管理体制落后、城中村居住成本低廉等原因所致。农民工聚集区大多以乡镇村委会建制为主,没有根据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相应地调整管理模式,大部分聚集区已无第一产业或比例很小,但仍保留着土地集体所有的乡镇管理模式,农业户仍在自己的宅基地上搭建大量简陋平房,这给农民工在城乡结合部的集聚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尹志刚:《北京市常住流动人口的迁移因素和移民倾向研究》研究报告,2007年)例如,朝阳平房、来广营、十八里店出租10平方米平房的租金约为172元/月,海淀东升乡的租金仅为133元/月。
2.旺盛的低端劳动力市场需求引发农民工底部聚集
近些年,北京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于低端非技术型劳动力的需求逐步增加。2006年,以财会、秘书为代表的技术型职业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供大于求趋势,而非技术型职业的市场需求日益旺盛,推销展销人员、营业人员、餐饮服务人员、环境卫生人员、治安保安人员等工种几乎占据了供小于求职业排行榜前10的全部位置。
2005年,餐饮业、居民服务业、建筑装饰业和零售业的平均月工资分别为1317元、1324元、1438元和1704元。像这种社会地位、收入水平都较低的行业,需要引进外来的劳动力来填补空缺。2005年北京市新增就业岗位中面向农村招收的32万个,占总新增就业岗位的30%,而且几年来一直保持这种发展态势。从年龄角度来看,25—34岁年龄段的供求缺口最大;从文化程度来看,初中及初中以下人员的供求缺口最大;从职业类别来看,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供求缺口最大。在这样强大的市场需求拉动下,农民工迅速地在北京劳动力市场中形成低端聚集。从2006年的调查数据来看,北京绝大多数农民工从事的职业是商业、服务业以及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业,从业人员比例分别为61.25%和23.05%,两者合计超过农民工总数的84%,而北京户籍人口这两项的比例合计不足45%。从职业小类来看,有42%的农民工从事推销购销工作,有18%的农民工为餐饮服务人员,有13%的农民工从事装修及简单劳动工作。
3.农民工移民倾向明显,北京人口规划目标的实现面临巨大压力
目前,北京农民工呈现出长期居住的内在趋势,一定规模“不流动”的农民工群体已形成事实上的“城市新移民”或“劳动力移民”。在问及留京意愿时,有47.07%的农民工回答“打算在北京长期居住”,回答视情况而定的占29.64%,而回答不会在北京长期居住的仅占23.28%;从留京时间看,农民工来京时间较长,平均年限为6.38年,有超过半数的人已经在北京居住了5年以上,这明显长于非农业流动人口4.80年的水平;从流动经历来看,有39%的农民工第一次外出打工就选择来到北京,并且有77%的人从未更换过工作,67%的农民工来京后从未更换过住址;从家庭结构来看,夫妇携子女来京的农民工比例已经达到了36.6%,夫妇两人来京的农民工比例达到31.9%,而已婚人口中,单身来京的仅占11.7%,农民工举家迁移的态势日益明显。
调查数据还显示,在京困难对农民工的移民倾向和行为构成了一定程度的阻力,其中生活类困难(生活费用高、居住条件差和住所不稳定)是降低农民工移民倾向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工作类困难(竞争激烈,工作难找),再次是精神类困难(亲朋好友少,常感到寂寞)和制度类困难(各种针对外地人的限制,子女上学困难)。然而,北京对农民工的吸引力似乎表现得更为强烈。吸引农民工在京长期居住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即在北京挣钱多;其次是有利于个人发展的因素,包括发展机会多,能学技术、长本领,可以开眼界、见世面等;再次是子女教育因素,即孩子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北京独有的行政地缘优势是吸引人口流入和定居的根本磁力。从调查数据来看,部分农民工即将成为北京的事实移民,他们渴望成为北京的制度性移民,已经不想离开北京。
4.农民工后续发展面临困境,生存环境有待改善
第一,北京市农民工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偏低,职业技能十分缺乏。从2006年的调查数据来看,北京农民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66年,不及初中水平;企业很少注重农民工的培训和提升,仅有33%的农民工当过学徒或接受过正式的培训。由于受到自身教育水平的约束和户籍身份的限制,农民工通常与促进地位上升的城市社会关系网络完全或部分隔绝,他们缺乏地位积累、地位继承和社会资源,从而导致其职业地位变化不大。
第二,农民工生活条件简陋,居住环境恶劣,“高积累、低消费”的生存方式充分体现了“经济型劳动力”的特点。2006年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工居住条件明显比非农业流动人口要差。有约76%的农民工居住在平房中,而非农业流动人口该比例仅为43%;农民工人均居住面积不到9m2,明显低于非农业流动人口人均居住面积15m2的水平,同时低于北京户籍人口居住面积19.5m2的水平;有超过半数的农民工居住在缺转贴于 乏卫生间、厨房等生活设施的房屋内;分别有15.48%、14.72%、12.51%、11.85%的农民工居住环境存在严重的垃圾、路面破损、污水及噪音问题,而非农业流动人口的相应比例仅为6.21%、8.37%、4.85%、6.02%,两者差距明显。正是相对简陋的住房条件、相对恶劣的居住环境使得农民工的生活成本得以降低,并能长期在北京滞留下来。
从收入角度看,2006年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较低,仅为1235.05元,而非农业流动人口为2106.35元,户籍城镇人口为1471.08元;从支出角度看,农民工的恩格尔系数为37.7%,明显高于非农业流动人口26.9%的水平,同时也高于户籍人口30.8%的水平。从结余角度看,农民工每月仍有超过35%的收入作为结余,这个比例反而高于非农业流动人口。农民工人均每月结余为493.71元,甚至高于北京户籍城镇人口367.42元的水平。可以看出,虽然农民工收入低、家庭负担重,但他们一直通过勤俭节约,“高积累、低消费”的方式,维持在京较稳定的工作和生活,充分显示了农民工“经济型劳动力”的特点。
第三,农民工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社会保障程度低,基本从事“生存型”的工作。2006年调查数据显示,从工作性质来看,48.51%的农民工以雇员的身份为个体工商户或企业工作,有44.48%的农民工为自营劳动者;从工作时间来看,农民工每周平均工作时间长达66.16个小时,而非农业流动人口为59.06个小时;从劳动保障情况来看,农民工雇员中,未签订任何劳动合同的比例达到72.7%,明显高于非农业流动人口51.88%的水平;被拖欠工资的现象比较严重,达到了11.10%;甚至有10.26%的农民工在加班后从来没有或偶尔能够拿到加班工资;从社会保险来看,90.83%的农民工没有任何社会保险,高于非农业流动人口69.32%的水平,远不及北京城镇人口30%的无保水平。
二、引导“困境中的农民工”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农民工困境”具有相当的复杂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解决北京“农民工困境”问题必须依托一个高效的组织结构,综合利用全局性的政府规划、和谐的家庭战略以及农民工的勤奋努力,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困境中的农民工”加以适当的引导,统筹寻求政策思路与办法。
1.依据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利用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分类政策,引导农民工在城市之间合理转移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划,京津冀地区被划定为优化开发地区,主要发展方向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因此,迫于目前北京城市人口膨胀的巨大压力,在政策导向上,要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周边的重点开发区域转移,明确对高新技术产业、外地转移型产业提供多种优惠政策,从而引导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促进产业合理分工。例如,为引导北京一部分农民工向外转移,政府部门可以将京津冀地区拓展成为多中心的网络化结构,加强北京东南地区与天津西北地区的城市融合,提高京津周边城镇的规模和经济实力,从而分解北京中心城区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
2.结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把部分功能及相关组织外迁,促进农民工在北京各功能分区之间疏散分流
北京城市功能过载是人口膨胀失控的根本原因。北京政府部门应积极构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实施多中心与新城发展战略。减少北京中心城区的功能超载,把一些功能及机构,如制造业、大学、研究院所、党政军机关等由北京中心城区外迁到其他功能分区中,才能从根本上疏解人口压力。此外,在经济方面,政府还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去改变城市的就业结构,利用对城市产业、项目门槛的管理来遏止低端产业聚集引起的人口集聚,从而阻止农民工在低端劳动力市场的过度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