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大气环境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7: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护大气环境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卫生防护距离;无组织排放
1 前言
石化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的排放形式分为两种,一种为有组织排放源(高架源),一种为无组织排放源(低架源或面源)。无组织排放的废气主要包括储罐在储存油品过程中产生的、生产装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非甲烷总烃以及污水处理场、硫磺回收装置等产生的硫化氢、NH3等。
尽管近年来中石化采用诸如采用浮顶罐储存原油和轻油、油气回收、污水处理场密闭处理等新技术,使排放的无组织废气量日渐减少,但由于其排放高度低,污染物可以直接进入大气层呼吸带,在其下风向会出现地面浓度超标的污染带,对周围居民将产生明显的影响,危害程度也较大。因此,在石化企业厂区外设置一定宽度的卫生防护距离,可以降低有害气体对居住区的影响,保证职工、居民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2008年,国家环境保护局颁布的标准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以下简称新大气导则)首次提到了“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概念。它是指为保护人群健康,减少正常排放条件下大气污染物对居住区的环境影响,在项目厂界以外设置的环境防护距离。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仅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而不设置卫生防护距离。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于2009年6月在对新大气导则的条款说明与实施问答中明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是两个概念,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按导则要求执行, 卫生防护距离按国家颁布的各行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执行。
以下将重点对卫生防护距离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进行对比介绍。
2卫生防护距离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对比
2.1 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方法
目前,我国石化企业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公式计算法;另一种是标准法,包括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2.1.1 公式计算法
根据GB/T13201-1991《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规定,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Cm为标准浓度限值;
L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m;
r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m。根据该生产单元占地面积S(m2)计算;
A、B、C、D为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无因次。根据工业企业所在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及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类别从表中查取;
QC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
2.1.2 标准法
目前,与石化企业有关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有两个,为GB8195-87《炼油厂卫生防护距离》(即将被GB8195-2011替代)及SH3093-1999《石油化工企业卫生防护距离》,后者中距离限值也是根据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公式得出的。本文主要讨论SH3093-1999《石油化工企业卫生防护距离》。
2.2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计算方法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是基于screen3的估算模式,采用了单源高斯烟羽扩散模式,适合模拟小尺度范围内流场一致的气态污染物的传输与扩散。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的原理是:计算不同气象条件下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各点的预测浓度,将最远超标距离作为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依据。污染物的浓度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为接受点的污染物落地质量浓度,mg/m3;
Q为污染源排放强度,g/s;
U为排气筒出口处的风速,m/s;
δy、δz分别为y和z方向扩散参数,m;
z为接受点离地面的高度,m;
He为排气筒有效高度,m;
h混合层高度,m;
km烟羽从地面到混合层之间的反射次数,一般≤4。
2.3 计算原理与参数的比较
卫生防护距离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方法不同,因此需要的参数也不尽相同。二者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2.3.1 标准浓度限值不同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的标准浓度限值采用GB3095-1996规定的二级标准1小时平均浓度值(mg/m3),此标准没有规定的污染物可参照TJ36-79规定的居住区一次最高容许浓度限值(mg/m3)。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标准浓度限值优先满足厂界标准的前提下,执行上述两个标准。但是,部分污染物的厂界标准的浓度限值严于GB3095-1996、TJ36-79的浓度限值,如:苯的厂界标准(GB16297-1996)浓度限值为0.40mg/m3,而在TJ36-79中规定的浓度限值为2.40mg/m3。因此,按更为严格的标准浓度限值计算出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更能保证居民区污染物浓度不超标,确保居民的身体健康。
2.3.2 模拟污染源形状不同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是将无组织排放源假设成为一个圆形面源,再根据圆形的等效半径求得距离。实际上大多数的工业面源为矩形甚至长条形,若简单将面源作为等效圆形处理是不科学的。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可以输入面源的实际长、宽,从而确定其形状;对于非矩形面源,将其折算成面积相等、形状相近的矩形(但不应将全部非矩形面源都折算成正方形面源,除非形状上接近正方形),且要求面源的长、短边长比值不能超过10:1,超出这个限制的宜分成多个面源分别计算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2.3.3 污染源有效源高度
由无组织排放源排出的大气污染物,有效源高度增大一倍,污染物的最大落地浓度就会减小2~3倍,因而污染物所需要的稀释距离也会相应减小。计算卫生防护距离的各种方法都没有考虑无组织面源排放高度对卫生防护距离的影响。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由于考虑了烟云抬升计算模式需要输入有效源高度,范围为0~999m。
2.3.4 考虑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不同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时,仅考虑当地近五年的平均风速,不考虑其他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的影响。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内置13组风速(10m高度处)和6种稳定度的组合,共54组气象条件情景,基本覆盖了所有可能发生的气象条件。模型默认选择城市地形,还可以选择建筑物下洗和岸边熏烟的影响。
2.4 计算结果取级不同
卫生防护距离的取级规定为:在100m以内时,级差为50m;在100m~1000m内时,级差为100m;超过1000m时,级差为200m。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取级原则为:在10m~100m内时,级差为10m;在100m~2000m内时,级差为50m;超过2000m时,模型建议削减源强。
2.5 计算结果的不同
以一套在年加工原油1000万吨/年中的酸性水汽提装置为例,用screen3模型计算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从SH3093-1999直接查取的卫生防护距离结果主要表现为:
选取的污染因子为H2S,排放速率为0.005kg/h,选取60×55×10(m)面源,距厂界最近距离为700m,用Screen3计算结果为无超标点,则大气防护距离不需设置,而从SH3093-1999直接查取的卫生防护距离为700m。
由上述结果可看出,已制定标准的卫生防护距离的限值大于screen3模型计算出来的数值。究其原因可能是现有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制定的时间较早,标准中规定的卫生防扩距离限值仅反映早期装置、工艺水平以及社会经济情况下,为避免无组织排放源对居民的影响而设置的防护距离。
3 目前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实践工作,现行SH3093-1999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的方法和标准暴露出一些缺点和不足,如没有考虑无组织排放源的形状、高度以及当地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的影响等。特别是源强统计结果较老,只能反映当时的技术水平,SH3093-1999编制组在介绍该标准时曾提到“在制定过程中,编制组总结了石化企业几十年来在卫生防护距离方面的经验教训,以最佳实用技术原则为论证基础,从石油化工企业特征污染源和特征污染物出发,找出造成严重危害的污染源和污染物作为主要因素。其中有关基础数据是以现场实测和典型厂调查相结合得到的”。因此对于目前的新技术、新工艺,无组织排放废气已大为减少的情况已渐不适用。
而新大气导则提出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在标准浓度限值的选取、模拟污染源形状、是否考虑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等方面与卫生防护距离存在着差异,可以解决卫生防护距离计算方法存在的缺陷。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凭借其独有的优势对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进行完善与改进,已经慢慢被科研及环评工作者所认可。
新大气导则为行业标准,其中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提出并没有否定卫生防护距离,二者并存的现象给实际的环评工作带来了麻烦。在目前的环评工作中,对于二者的选取主要有两种倾向:一是选取二者中最大值作为企业的防护距离;二是仍以卫生防护距离计算为主,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仅作参考。这两种方法都不能很好地发挥新大气导则的作用,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卫生防护距离合理确定的问题。
4 建议
4.1 制定无组织排放源强确定技术方法规范
在实际环评中,无组织排放源强的确定必须科学、客观、公正与可检验,尽量采用物料衡算法、类比法、反推法等多种方法综合确定,并与实际监测结果和相关行业的卫生防护距离结果对比检验,以达到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结果合理并符合实际情况。建议找出有代表性的无组织排放源并进行现状监测,结合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确定无组织排放源强的方法。
4.2 完善现行标准
现行标准中存在着厂界浓度限值反而严于(小于等于)环境空气质量限值的情况,这将导致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不合理。建议依据《环境标准管理办法》对现行环境标准进行完善。
4.3 环评结论做为参考
虽然行业标准法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 但是行业标准法确定的卫生防护距离是基于实地污染源调查、环评资料以及环境监测所得地面浓度反推等方法综合得出的,其科学、客观与实际的合理性是任何理论计算方法不可比的。因此,在环境影响评价实践中,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原国家及各行业单独制定的行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仍可参照执行。而且, 在各行业标准法确定卫生防护距离中均明确规定, 此法只适用于“地处平原微丘地区的新建、改、扩建工程,地处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 应由建设单位主管部门与建设项目所在省、市、自治区的卫生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共同确定。”此外, 还应考虑风向频率及地形因素的影响, 这也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环境防护距离标准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栋成,王静,曹洁,董旭生,刘焕彬.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卫生防护距离确定技术方法对比研究[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9(3).
篇2
【关键词】农村大气;环境保护;问题;制度建设
前言
近年来农村大气环境问题多发,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导致人们生活受到一定的威胁,已经成为新时期人们关注的焦点。农村大气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燃煤及秸秆焚烧大气污染、农药及化肥大气污染、养殖场大气污染、乡镇企业大气污染等。上述污染直接造成农村大气环境日益恶劣,导致我国可持续发展农业体系受到严重限制,在当前农村环境保护及控制中刻不容缓。
1 农村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
农村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依照要求进行秸秆处理,胡乱焚烧,使用燃煤、秸秆、树木等作为生活燃料,在农业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胡乱圈地进行牲畜养殖、构建工厂,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大气环境建设效益,导致农村大气受到严重污染。对上述污染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导致农村大气环境问题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城乡建设不完善,过于注重经济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当前我国城乡发展的主要特征。在上述环境背景下,农村建设过于重视经济利益,希望通过各项建设提升农村经济水平,忽略了对农村大气环境的保护,从而导致农村大气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尤其是现代化农村建设过程中过于重视工业化生产、农畜牧养殖,将经济效益视为一切,过度开发农村环境资源,向大气环境中排放污染气体、有毒气体、有毒物质等,加重了农村大气环境污染。
第二,缺乏相应教育宣传,没有形成保护规范。我国农村建设过程中并未对大气环境保护进行重视,在工作过程中并未将大气环境保护作为农村建设的重点,这造成大气环境保护的缺失,导致大气环境保护效益大打折扣。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主要将核心放在大工程、大项目上,没有结合农村大气状况形成有效的法律管理条例,缺乏针对性保护制度,仅采取末端处理措施,这根本无法全面控制农村大气环境污染。与此同时,政府并未将农村大气环境保护作为农村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没有在该基础上形成完善的规章制度,对大气环境保护操作、保护事项、保护条例等进行明确,缺乏针对性教育,这也导致农村大气环境保护效益受到限制,造成农村大气环境污染加剧。
第三,脱离环境保护实际,无法实现高效控制。我国农村大气环境保护与农村大气环境污染实际相背离,没有形成针对性控制策略,在管理过程中缺乏相关组织、资源及环境的支持,无法全面控制农村大气环境污染,达到治标治本的效果。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村镇农业环境监测部门仅为城镇农业环境监测部门的三分之一。农村大气环境保护机构明显少于城镇,根本无法满足当前农村大气环境保护需求,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农药使用量明显上升,农村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部分农村虽然设立了相关的监测机构,但并未形成完善的监测规范,没有依照市场规律对大气环境管理进行调控,最终导致大气环境管理工作流于形式,造成其管理质量大幅降低。
2 农村大气环境保护制度的建设策略
2.1 构建系统管理制度,强化宣传教育力度
农村大气环境保护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大气保护制度体系进行系统规划,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基础上形成针对性管理制度框架,其具体包括农村大气环境目标责任制度、农村大气环境整治处理制度、农村大气环境定量考核制度等。
农村大气环境目标责任制度要明确农村大气环境保护内容,对农村大气环境保护的目标、保护区域、保护责任体制进行科学设定,对各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进行调整,最大限度消除职能重叠;大气环境整治处理制度需要对大气环境污染的各项处理规范进行明确,对处理流程、处理操作、处理策略等进行制度设定,构建各个环节的农村大气环境保护制度控制体系,从而全面提升农村大气环境保护效益;农村大气环境定量考核制度需要对环境保护落实效益进行考核,确定人员是否依照工作制度要求落实工作内容,对其落实状况、工作状况、工作质量及过程进行全方位把握,形成针对性惩处策略,定项定量,实现系统化、科学化农村大气环境保护绩效考核。
2.2 把握乡镇统筹发展,构建系统补偿制度
系统补偿制度作为农村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对农村大气环境保护效益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该策略落实的过程中政府要把握好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强调大气环境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将其作为一项有价值的公共产品,向人们“有偿”开放,形成“谁破坏谁付费,谁受益谁补偿”的大气环境补偿制度。该制度中需明确破坏者的补偿额度及惩处限度,确保人们能够充分认识农村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大气环境保护工作,防止大气资源被无节制利用或污染。除此之外,政府还需要在补偿制度中明确大气资源的“价值”,确保大气资源可以像生态产品一样获得回报,通过经济手段实现大气资源的“市场化”,使人们能够对农村大气资源污染进行“付费”。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农村大气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使人们主动参与到农村大气环境保护过程中,大大降低了农村经济发展成本,对城乡统筹建设效益的改善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3 规范农业生产制度,强化大气保护效益
农村大气环境保护制度构建的过程中要对农业生产进行规范,通过构建生态型农业体系降低农业生产对大气的影响,根治农业生产造成大气污染恶性循环,治标治本,从而全面提升农村大气环境保护效益。上述制度构建时要结合乡镇建设规划,在农村区域生态环境发展基础上融入生态理念,形成大气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制度,如农业生产过程中结合大气保护需求禁止使用“敌敌畏”、“灭虫灵”等农药,引入虫子的趋光性进行集中杀虫;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结合农村生态环境状况形成针对性生态环保农业体系,构建针对性农业生产结构,从而降低农业生产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要构建环境准入制度,对乡镇环境污染进行控制,防止乡镇环境转移,加强昂企业环境保护准入控制,消除城镇企业入村后造成的生产影响。
3 总结
农村大气环境保护制度构建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农村大气环境污染状况及农村农业生产建设状况,从上述两方面出发形成针对性环境保护控制策略,对大气环境保护进行规范和管理,从而实现农村大气环境保护效益的最大化,从根本上加速农村大气环境保护发展进程。当前我国在上述工作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仍需不断深入研究和改进。
参考文献:
[1]李真熠.农村环境污染突出问题分析与防治对策建议[J].南方农业,2015,04:23-28.
[2]陶品竹.大气污染防治地方立法的困境与突破――以《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为例[J]. 学习论坛,2015,04:69-73.
篇3
【关键词】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大气环境质量 变化趋势 对策措施
1 概况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马尾区)位于福州市东南,闽江口河谷盆地福州盆地东侧。北面为低山丘陵,南面临江,是中国船政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我国最早的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开发区社会经济取得了持续高速的发展,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生存环境,同时为了将开发区建设成一个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港口城区,开发区在大气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以2001~2006年开发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为依据,对区域内大气SO2、NO2、PM10这三项主要污染物的变化特征与污染成因进行分析探讨,提出进一步改善开发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对策与措施,为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 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特征与成因分析
2.1大气环境质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分析
近几年来开发区大气环境质量状况整体稳定,在比较良好的水平上波动,但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大气环境污染虽然仍保持相对较轻的程度,但近一二年出现了污染回升的趋势。以API指数评价,2001~2006年大气质量状况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目前大气三项主要污染物中的SO2、NO2年日均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浓度限值,污染指数的大小顺序基本为:PM10>NO2>SO2,PM10的污染分指数对环境污染综合指数贡献最大,是首要污染物,其年日均浓度均处于二级水平。
图1表示出三种主要污染物SO2、NO2以及PM10在2001~2006年的年日均浓度变化规律。其中 SO2年均浓度连续5年逐年平稳下降,NO2和PM10污染物年日均浓度均经过了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2005年,三项污染物浓度均降至较低水平,从2006年起,三项污染物浓度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
从总的变化趋势上分析,2001~2005年年度空气污染指数(API)在波动中有所降低(见图2),说明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2006年空气API指数出现了回升现象,其中NO2和PM10浓度上升幅度较大,年日均浓度达到了自2001年大气质量监测以来的最高水平,这表明2006年开发区大气环境质量出现了污染回升的趋势。
分析大气中三种主要污染物近年来变化原因主要有:
(1)“十五”期间,开发区实施“蓝天工程”,采取了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在建成区内禁止新建、扩建燃煤锅炉,建成区内燃煤含硫量不得超过0.8%,并对2蒸吨(含2蒸吨)以下燃煤锅炉予以拆除或改用清洁燃料;开展餐饮业油烟专项整治,并对饮食业和集体食堂炉灶全面禁煤,改用电或液化气等清洁燃料;进一步扩大烟控区的创建,烟控区面积21.9平方公里,覆盖率达到 100 %,有效减少了炉窑烟尘的排放,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的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自2002年起三项污染物浓度在波动中逐年平稳下降。
(2)2006年,受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上扬,燃料供应紧张,为节约成本,工业企业锅窑炉燃料纷纷由轻油改为重油或燃料油,重油锅炉(含各类渣油锅炉)产生的PM量很大,TVOC、NOX、SO2、CO、PAHS等污染物排放量相应增大。导致2006年开发区SO2、NOx年排放量大幅度增长,其中SO2年排放量增长幅度为27.8 %。
(3) 受房地产热及旧城区拆迁改造的影响,2006年开发区出现了明显的台阶式的建筑,同时君竹路、建星路及罗星大道等几条主要交通干道及城市基础设施陆续改造扩建,造成城市建筑扬尘和道路扬尘污染加重,致使PM10浓度大幅升高。
(4)随着开发区经济的飞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以及区内几条主要的交通干道陆续改造建设,区内机动车运行工况较差,机动车怠速和减速运行状况时间延长,加大道路交通压力,机动车尾气排放所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引起了NO2浓度的大幅增长,呈现出机动车尾气污染逐渐增强的特征。
2.2 大气环境质量月变化特征分析
为了深入分析开发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特征,找出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对三种主要大气污染物2001年~2006年的月均浓度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三种大气主要污染物的月均浓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见图3、4、5。
从图3、4、5中可以看出,三种空气污染物的月均浓度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均表现在春冬季节浓度较高,夏秋季节污染物浓度水平相对较低,其中第一季度污染水平最高,第三季度污染水平最低。
分析大气中三种主要污染物月均浓度变化原因主要有:
空气污染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与所在地的气象变化特征密切相关,福州开发区地处闽江河口处,属南亚热带过渡的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比较分明,全年降水多集中在5月~9月之间,这期间受台风影响显著,台风带来的大风和长时间的强降水十分有利于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另外夏季太阳辐射强、气温高,热力对流强,空气扩散条件好,且NO2存在光分解反应,在强太阳辐射下,NO2的浓度会降低,故夏秋季节各项污染物水平相对较低,这时期大气环境质量较好。
春季本地区受入海高压后部影响,低层为西南气流,出现逆温现象,静风率高,平均风速小,空气流动缓慢,湿度大,阻碍气型污染物的迅速扩散,地面扩散能力下降,致使污染物停留在某一地段内。虽然本地区春季雨多,但量少,对大气污染物的影响不是很明显,长时间的强降水才会对污染物浓度有降低作用。故春季大气污染水平全年最高。有资料表明,当风速小于7m/s时,风速越大对污染物扩散越有利,这使地面不致于造成过高浓度,但是风速越大,地面扬尘也越大,如冬季有时SO2和NO2的浓度并不是很高,但PM10浓度很高,造成大气污染水平上升就是这个原因,这是不利的一面。
3进一步改善开发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建议与对策
3.1目前影响开发区环境质量首要污染物是PM10,尤其是干燥少雨的冬春季节最为严重,其余二项SO2、NO2年均浓度均已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所以控制尘类污染是改善开发区空气质量最有效的措施。
3.1.1进一步扩大绿化面积,提高区域绿化率。开发区大部分土地是吹砂造地,在原河滩基础上由闽江北岸向江心延伸的新造陆地,地表以下3~5m为吹填砂层,是典型的软土地基土层,这样特殊的地质结构,应进行充分的防风固沙绿化建设,扩大绿化面,减少沙土表层的,对工业规划用地若在一定时期内尚未开工建设的,可先行绿化,以减少扬尘的产生源。
3.1.2加强建筑施工管理,切实控制好建筑扬尘和道路扬尘。制定治理扬尘污染的具体措施,强化监督管理,加强建筑工地施工和各类料场的管理,尤其是在干燥少雨的春冬季节严格控制扬尘污染。如要求建筑工地封闭施工,不得随意堆料,对停建,闲置工地要进行简易绿化或防尘覆盖,建筑垃圾和易产生粉尘的作业须采取覆盖、封闭、洒水等控制扬尘措施;同时加强对渣土运输车辆管理,杜绝滴洒漏现象,环卫部门加强机扫洒水力度,保证道路清洁。
3.2在目前能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来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同时引导太阳能、生物能等新能源的应用。
3.3随着开发区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保有量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机动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将日趋严重,将成为NOx和PM10等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在加强机动车尾气的治理工作的同时强化交通管理,疏导机动车辆,改善交通状况,通过提高车速,降低机动车怠速和减速运行时间,来有效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
4结语
通过近年来开发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分析,开发区大气环境质量基本保持在优良水平,这与开发区实施“蓝天工程”采取的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是分不开的,煤烟型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SO2、NO2年日均浓度基本保持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但必须注意到随着开发区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压力进一步加大,由此而造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而造成的尾气污染日益加重;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基础设施的改造的二次扬尘污染,都致使大气环境污染加重的趋势,大气环境治理工作形势依然严峻,任重而道远,尚需要各方面长期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郑强,朱继业等. 苏州市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及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与途径[J]. 四川环境, 2005,24(5):30-33.
〔2〕 寇拴虎,杨荣等.延安市近年来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分析[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5,(28)12:93-95.
〔3〕 周新. 中国的能源消费和改善大气环境变化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 环境保护,2003,(7):47-51
〔4〕 张乃弟,杨建伟. 我国机动车排气污染及控制现状分析[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2,25(增):78-80.
〔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S].GB3095-1996.
篇4
【关键词】 极端随机扰动 煤炭依赖型城市 能源与大气系统 费效分析模型
1 能源-环境系统管理科学化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重点专项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实施的载体,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围绕解决当前国家发展面临的瓶颈和突出问题、以目标为导向的重大项目群。“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是国家科技部2016年首批启动的6个试点专项之一,该项目研究的目的是为大气污染防治和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提供科技支撑。2016年7月,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牵头、青年教师祝颖负责的“极端随机扰动下的煤炭依赖型城市能源与大气系统情景费效分析模型研究”获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的青年项目。
能源活动与大气环境动态响应机理是能源-环境系统分析的基础研究问题之一。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能源开发规模不断加大,我国城市以煤烟型污染为特征的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恶性大气污染事件频发。尤其是处于生态脆弱地区的煤炭依赖型城市大气环境问题更加严重,已经造成了巨大经济利益和生态环境损失,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因此,开展能源活动与大气环境动态响应机理研究,统筹社会经济与能源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推动煤炭依赖型城市的能源-环境系统管理科学化,保护大气环境和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开展极具现实意义。
2 我国能源-环境系统研究现状
在实际研究中,为了对能源-大气环境系统进行高效的规划和管理,需要借助先进的模型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外已经将最优化模型广泛应用于剖析能源结构、能源技术、能源价格、能源市场、能源使用效率因素等方面。近年来,我国陆续引入国外现有优秀模型,将其应用到能源系统需求预测、环境污染治理、温室气体减排的相关研究中。这些理论和技术的引进有着积极的决策指导作用。然而,研究与应用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
(1)国内外对于环境引起的经济影响,主要集中于治“病”带来的损失,少有提前制定规划预案对“病”进行预防;(2)缺乏对煤炭依赖型城市不均衡能源结构特征的定量分析,导致由于“一煤独大”引起的极端随机扰动被忽略;(3)国外经典模型的参数设定和情景假设并不完全符合我国发展的实际,且较少能够集成污染气体减排、温室气体减排和大气环境保护等功能。因此,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开发基于全无限规划的不确定性优化方法降低极端扰动对系统的影响;建立能源活动与大气环境响应模型,揭示煤炭依赖型城市能源活动及大气环境之间动态响应机理;采用费效分析方法选择出最优的系统规划、决策方案,以平衡经济发展、能源安全与大气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最终提出我国资源依赖型城市大气污染损害评估技术规范,从而发挥重大研发项目在资源依赖型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及大气环境保护中的支撑作用,体现学科交叉和学科融合,推动能源与环境耦合关系、机理、优化方法的探究。
3 以系y辨识、方法开发、模型建立、案例研究为核心设置研究内容
围绕煤炭依赖型城市能源与大气系统中的系统科学与决策理论问题,以研究能源活动与大气环境动态响应机制为核心,项目具体开展四个方面的研究:
(1)辨识煤炭依赖型城市能源-大气环境系统的费用和效益;(2)能源-大气系统特征辨识研究及不确定方法建立;(3)建立不确定能源-大气环境系统情景费效分析模型;(4)案例研究。项目选择陕北地区典型的煤炭依赖型城市―榆林市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榆林市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地,是中国北方重要的能源重化工生产基地和产业集群。2013年,榆林市被国务院《全国煤炭依赖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划分为煤炭依赖型城市,其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煤炭的开发和利用。然而,榆林市的能源开发区主要集中在长城沿线沙质荒漠化生态区,生态脆弱。尽管煤炭的开发和利用给榆林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也与日俱增,部分重点工业源已逼近其大气环境承载能力限值。如不能尽快解决这些问题,今后必将诱发各种经济、政治、生态、稳定等矛盾和问题,最终危及榆林地区的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环境安全。因此,全面分析榆林市能源-大气环境系统情况,探究能源活动带来的大气环境问题,对政府部门及管理机构科学制定各项节能减排政策、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对我国其他煤炭依赖型城市的管理具有借鉴意义。通过求解模型,对结果进行分析、检验和对比,探讨多种社会-经济-环境扰动机制下的减排情景,实现系统的动态规划和管理。最后,结合后优化技术对方案进行优选,降低决策风险和获取最佳妥协方案,提出政策建议,形成榆林市大气污染损害评估技术规范。
4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获取多方综合效益
在权衡多方面因素的前提下,项目预期将获得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首先,对极端随机不确定性的表征,可以进一步补充、完善现有的不确定性优化理论与方法体系,帮助决策者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充分考虑这些不确定性之间的交互关系,帮助模型快速、准确地自动识别和控制不确定现象,为模型输入的准确性提供了保障。其次,以经济为杠杆,对煤炭资源型城市进行能源-大气环境各项指标的费效分析,对于促进我国煤炭依赖型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而且可以以此作为我国其他煤炭依赖型城市的大气环境管理的借鉴。第三,研究过程将融合国际上达成的各项能源、环境相关的协议、我国及地方政府制定的相关能源和环境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等,这对于促进以经济、政策为杠杆推进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最后,选取榆林市作为示范,对于解决煤炭依赖型城市的大气环境问题、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意义重大,有着良好的示范标杆意义,有助于本项目的研究在实践中的实施、应用和推广。
篇5
【关键词】工业大道项目;环境评价;环境保护措施
1.引言
贺州市平桂管理区与八步区毗邻,西邻钟山县、昭平县,南接梧州市苍梧县,北连富川瑶族自治县和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行政区总面积2022平方公里,驻地为原西湾镇区,由三部分组成,即原西湾镇区及南、北两个工业区,距贺州市中心约6公里。根据《贺州市平桂管理区总体规划》(2009-2030)要求,贺州市平桂管理区开始实施贺州市平桂管理区工业大道建设工程,该项目共包括3条道路:分别为:工业大道,西发街、下马岭横三路,与公园西一支路、公园南一路、公园南二路、平桂大道都有设计交叉路口,它的建设将完善道路沿线的市政基础设施,改善周围环境,方便居民生活和出行,大大降低平桂管理区乃至贺州市的交通压力,促进城市经济进一步健康持续发展。
2.贺州市平桂管理区工业大道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价
2.1 施工期环境评价
(1)大气环境
施工期的主要污染是TSP、作业机械废气和沥青摊铺过程中的沥青烟,建议在易扬尘的作业时段、作业环节采用洒水的方法减轻TSP污染,只要增加洒水次数,可大大减轻TSP的污染。施工机械数量少且较分散,产生的机械废气污染程度相对较轻。建议本项目购买商品沥青,不存在熬化和运输过程中的污染,沥青摊铺时选择密闭加热摊铺装置,以减轻对空气环境和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2)声环境
项目敏感点路段施工时最大影响局委办、西湾矿务局。因此项目施工方需严格控制施工时段,在中午 12:00~14:30和夜间22:00~次日06:00禁止施工,对高噪施工设备,做好施工人员的保护工作,可将施工噪声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
(3)固体废弃物环境
本项目建设施工弃渣将按照平桂管理区有关渣土排放管理规定,办理好排放手续,获得批准后方可在指定的受纳地点排放。施工期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并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不会对环境形成二次污染。
(4)排水工程坏境
根据资料,项目施工营地主要选择沿线的农业和单位用地,周围多为农田、草地。本文推荐采取分类处理这些废水的办法:施工生活废水采取清污分流处置,厕所等高浓度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和当地农民协商将其用作农肥不外排;一般清洁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就近用作周围农田、林地浇灌用水不外排,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施工作业废水经收集除油、沉淀后处理后上清液可用于周围农田、林地用水不外排,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路基施工期雨季地表径流水经沉淀后再排入周边沟渠和河流中,可将径流雨水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
2.2 营运期环境评价
(1)大气环境
项目运营近、中、远期,敏感点处NO2日均浓度值及小时最大浓度值均可满足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叠加相应浓度背景值后,项目沿线敏感点大气环境质量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为了预防项目汽车尾气对规划新增敏感点的影响,本报告建议在规划设计本路段两侧时应在道路与居住区之间预留绿化用地以减低道路营运期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对该片区居住用地的影响。
(2)声环境
项目运营近、中、远期,对于规划的临路建筑,第一排建筑物面向道路一侧区域昼间噪声均可达到4a类标准,夜间噪声超过4a类标准0.92dB(A)~7.57dB(A),工程营运期将对沿线两侧敏感点产生一定影响。
(3)固体废弃物环境
营运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运输车辆撒落的运载物、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装载的货物、乘客丢弃的物品等。由于拟建道路建成后有平桂管理区环卫部门和城市绿化部门对道路全线进行养护,在对道路进行养护的同时,也对沿线的垃圾进行收集,清扫、集中处理,故营运期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不大。
(4)排水工程环境
项目全线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体制。项目雨水结合地形、地势以及不同的汇水流域,合理布置雨水管道,雨水重力流就近排入雨水系统。雨水经收集后分段分别汇入西湾大道和电厂路雨水管网。
污水排向分段分别汇入西湾大道和电厂路污水管道,最后进入平桂管理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处理达标后经排水渠道排放至相思江。
3.贺州市平桂管理区工业大道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措施
3.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大气环境防护措施
道路施工过程中,沥青搅拌、碎石拌和都采用厂拌方式。施工现场应设专人负责保洁工作,必须保持现场周边环境整洁,所产生的废弃物必须日产日清,工程竣工后必须做到工完场净。拆迁工地要随拆随洒水,拆迁后要立即进行简易绿化。大风天气禁止进行可能造成扬尘污染的露天作业。施工车辆排放的尾气应满足标准要求。路面摊铺应选择有毒气体产生量小的温拌沥青技术,减少沥青烟排放量。
(2)声环境保护措施
工程施工所用的机械设备应事先对其进行常规工作状态下的噪声测量,对超过国家标准的机械应禁止其入场施工。具有高噪声特点的施工机械应尽量集中,施工时准备工作充分,做到快速施工;在距村庄比较近的区域,施工时间要安排在昼间,夜间施工须经相关部门批准。打桩作业严禁夜间进行。物料及弃渣在运输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运输路线穿过居民集中居住区及学校、医院等敏感点,并在运输时间上加以限制,6:00以前、21:00以后应禁止施工运输。
(3)固体废弃物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产生的弃渣将按照平桂管理区有关渣土排放管理规定,办理好排放手续,获得批准后方可在指定的受纳地点排放。施工单位应配备管理人员对渣土垃圾的处置实施现场管理,渣土运输的车辆必须设置密闭式加盖装置,并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和路线进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应以专门容器收集,由环卫部门有偿清运,不允许随地乱抛,或混入建筑垃圾,影响环境卫生。
(4)水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人员临时居住点设化粪池、垃圾坑,并及时清运;建材堆放时加以覆盖,防止雨水冲刷。含有泥沙(浆)、水泥等物质的施工废水,应当经临时沉淀池处理达标后,方可外排。含有害物质的建筑材料(如施工水泥等)应远离饮水井和水源地,各类筑路材料应有防雨遮雨设施,水泥材料不得倾倒于地上,工程废料要及时运走。严格管理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严禁油料泄漏和随意倾倒废油料。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清洗水和施工机械的机修油污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3.2 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营运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汽车尾气。由于拟建道路预测车流量较低,营运期汽车尾气的排放对道路沿线的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较小,道路沿线空气质量可以满足 2类标准要求。但随着道路的运行,通行车辆逐渐增多,汽车尾气污染将有所加剧。为控制汽车尾气污染,通过严格执行尾气排放车检制度、要求车辆安装汽车尾气处理装置等措施,同时要加强管理,对于运输易产生扬尘物品的车辆必须要求加盖苫布,禁止散装未加盖苫布车辆上路,以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2)声环境保护措施
拟建道路营运后将对道路沿线声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营运中、远期,随着交通量的增大,噪声的超标范围、超标量逐渐增大,尤其是对距道路较近的第一排建筑物影响较大。道路建成后,采取对临街居民采用隔声窗等降噪措施,合理规划道路沿线建筑,对道路过往车辆采取控制行车速度、控制车型等措施,道路两边保证一定宽度的绿化带等措施,降低营运期运输车辆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
(3)水环境保护措施
建设项目营运期对区域内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来(下转第26页)(上接第24页)自于汽车尾气排放物随路面径流对水体造成的污染。道路营运期各种类型车辆排放尾气中所携带的污染物在路面沉积,汽车轮胎磨损的微粒,车架上粘带的泥土及人类活动残留物,车辆制动时散落的污染物及车辆运行工况不佳时泄漏的油料等都会随雨水径流进入水体,其中主要的污染物有石油类、有机物和悬浮物,这些污染物随着天然降雨过程产生的径流进入水体,将对这些水域产生一定的污染。
本项目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方式,雨水经雨水管网收集后排入附近地表水体,污水经污水管网收集后排入平桂管理区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减少区域污水随意排入附近地表水体,有利于保护沿线地表水体的水质,改善投资环境。
(4)生态补偿措施
项目建成后原有的农业生态结构全部被破坏,区域生物量有所减少,因此项目建成后要进行道路绿化。另外,道路两侧新开发土地的房地产项目,应按照一定比例面积建设城市绿地和小区绿地,可补偿一定生态损失。
同时,为防止水土流失,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水土保持:①施工单位应随时与气象部门联系,及时了解降雨的时间和强度,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②施工时要随时保持施工现场排水设施的畅通,地质不良地段的路基施工应尽量避开雨季;③雨季填筑路堤时,应随挖、随运、随压,以保证路基的质量。每层填土表面应平整,并应形成2%-5%的横坡和碾压密实;④当暴雨来临前,路基边坡铺防护物,如用草席、土工布、草编袋进行覆盖,同时按要求设置泥土沉淀池;⑤在堆土场及拌合场等周围,设土工布围栏,以减少灰土随雨水流失,污染环境;⑥无法用作路基填料的废方应合理弃置,禁止乱堆乱弃,避免水土流失造成二次污染。
4.结论
被调查公众有82.1%的公众持支持意见,25.0%的公众持有条件支持意见,10.7%的公众持无所谓意见。被调查的公众主要关注问题为征地合理补偿问题;道路施工过程中汽车尾气、噪音等对居民生活环境的不利影响,营运期夜间噪声和路口出行安全等问题。本报告认为只要建设单位能够按照相关规定做好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加强项目的环境管理,控制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有效落实各项环保措施,能有效解决公众所担心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建设项目符合平桂管理区分区规划,将完善管理区交通路网系统,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建设期间和建成通车后对道路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建设单位只要合理开发,遵守“三同时”的管理规定,切实执行本报告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尽可能减少项目建设对区域环境的不良影响,真正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威.可行性研究在项目建设中的作用[J].电大理工,2009(1).
[2]牟文.项目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篇6
大气污染防治十措施一是减少污染物排放。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整治城市扬尘。提升燃油品质,限期淘汰黄标车。
二是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提前一年完成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xx”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三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重点行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到20xx年底下降30%以上。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四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煤制甲烷等清洁能源供应。
五是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对未通过能评、环评的项目,不得批准开工建设,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提供贷款支持,不得供电供水。
六是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信贷支持。加强国际合作,大力培育环保、新能源产业。
七是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制定、修订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建议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强制公开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公布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八是建立环渤海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人口密集地区和重点大城市PM2.5治理,构建对各省(区、市)的大气环境整治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九是将重污染天气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根据污染等级及时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机动车限行等措施。
十是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地方政府对当地空气质量负总责,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国务院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倡导节约、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
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因素主要有:1) 环境意识薄弱,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不足。大气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可贵资源,大气环境资源的破坏是一种不可逆的过程,恢复良好的大气环境质量要比采取措施从根本上防治大气污染付出更多的经济代价。但这种观念长期以来并没有被一些部门和一些地区充分的理解和认识。他们只考虑近期的、局部的经济发展需要,在制订一些综合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缺乏对保护大气环境的考虑,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乱铺摊子、重复建设、技术装备水平低、能源资源浪费大、乡镇企业无序发展、劣质煤炭流通失控等状况。因此说缺乏对环境保护考虑的地方政策的出台,本身就是造成加重大气污染的诱因,所造成环境危害和损失是难以挽回的。
2) 能源利用不合理,能源浪费严重。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能源的严重浪费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严重的原因之一,据资料显示,主要表现如下: a. 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75%,而用于发电的煤量仅占总煤量的35%,其他煤炭则用于工业及民用燃烧,有84%的煤炭直接燃烧,这种煤炭消费构成是很不合理的。b. 我国煤炭生产过分注重产量的增加,对控制高硫煤的问题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煤炭的洗选率低和高硫煤地区的煤炭产量增长过快。c. 各类燃烧设备技术及制造水平较低,能源利用率不高,使用能耗高,排污量大和超期服役的燃烧设备的现象相当普遍。d. 乡镇工业发展迅速,大多数企业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比较落后,生产设备简陋,资源能源利用率极低,所造成的大气污染是惊人的。
3) 大气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不足。目前,全国污染治理和用于污染防治有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 7%,这与我国环境污染严重、历史欠账太多和经济快速发展对环保投资的需求相比,严重不足。a.我国工业发展的起点低,基础工业整体水平提高较慢,技术改造难度大,污染欠账多。工业技术和装备许多是20 世纪50 年代~ 60 年代水平的,资源、能源消耗高。但由于工业的整体改造受到资金的限制,迟迟不能进行整体改造和城市的污染治理,相当一批技术装备落后的工业企业长期在生产中排放大量的污染物,造成严重污染。b. 国家在推行清洁煤炭政策、改善能源结构的措施如煤炭洗选加工、型煤、燃煤脱硫、使用清洁能源等方面的投资力度太弱,远远不能满足需要。c. 城市集中供热、燃气等基础建设工程是解决城市大气环境的主要措施。但不少地区仍然发展缓慢,关键还是资金投入不到位的问题。有些城市建完了热电厂,却缺少资金建设供热管网,分散热源仍然存在,不但没有减少污染,反而增加了排放量。d.排污收费标准太低,使得污染企业宁可交排污费,而不愿意花钱治理。例如: “两省九市”的二氧化硫收费标准过低,一般都在每千克二氧化硫0.20 元以内,远远低于每千克1 元左右的脱硫成本,并不能促使企业投资用于二氧化硫治理,造成目前两省九市试点地区所建的脱硫设施很少。
4) 执法不严,监督管理力度不够。尽管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标准建设取得很大进展,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a.一些地方政府干预环保部门执法,批准建设短期经济效益好但能源资源消耗量大、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 不执行国家“先评价、后建设”的规定,出现了一些新的不合理布局和污染超标的建设项目; 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投资经常留有缺口或将资金挪作他用。b.地方电厂、地方水泥厂和乡镇企业执法不严,超标现象比较普通。c.由于各地监测机构受到经费的限制,不能普遍开展对污染源的经常性监督监测,从而削弱了环保部门对污染源的日常监督管理。环保设施操作管理比较差,实际运行率低。许多项目尽管开工验收时可达标,但实际运行中却超标排放。据估算,全国目前工业锅炉烟尘排放超标率平均为30%,工业窑炉平均为50%,地方水泥行业的粉尘排放超标率为40%。d. 机动车污染防治起步晚,排放监督管理机制还未真正建立,各监督执法部门职责不清、监督不力,尤其对汽车制造、销售、使用、报废全过程污染监督管理还很薄弱,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监测还未纳入国家大气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的常规监测体系中,从而缺乏对机动车排气污染的有效监督。
5) 缺乏实用的治理技术。我国在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和设备的研制、开发、推广和使用方面,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但与大气污染控制的需求差距还较大,资金、人力的投入以及实用技术商品化的程度远不如发达国家。比较薄弱的领域是洁净煤技术; 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的工业窑炉和生产设施排放污染的治理技术; 机动车机内净化技术等。实用技术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大气污染治理的进程和效果。
防治大气污染措施1) 工业合理布局,搞好环境规划。目前,工业还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可以说,工业布局是生产布局体系中的主导环节,制定好产业政策和产业、行业进入政策,引导和鼓励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进入,最终形成集中和集群之势。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环境保护的统一规划,制定措施,统一标准,把排污降低到最低点。
2) 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对历史遗留的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及污染大、耗能高的产业,加快结构型调整,予以关停并转迁,减少污染物总量排放,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同时,动员全社会力量,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建立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3) 改变能源结构、推广清洁生产。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a.在产品设计和原料选择时,优先选择无毒、低毒、少污染的原辅材料替代原有毒性较大的原辅材料,以防止原料及产品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
b.改革生产工艺,开发新的工艺技术,采用和更新生产设备,淘汰陈旧设备。如工业锅炉、窑炉的使用改为煤气发生器; 在蜂窝煤的生产过程中添加适量石灰用于固化燃煤时产生的二氧化硫,这些做法都极为有效地降低了污染物向大气环境中的排放,改善了环境空气质量;
c.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尽可能多地采用物料循环利用系统,以达到节约资源,减少排污的目的,使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减少污染物排放;
d.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开发、示范和推广无废、少废的清洁生产技术装备。通过使用“清洁”的材料,运用“清洁”的技术,把污染物“扼杀”在萌芽状态;
e.开发、生产对环境无害、低害的清洁产品。从产品抓起,将环保因素预防性地注入到产品设计之中,并考虑其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从而预防性地保证周边环境空气质量。
4) 强化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煤、石油、天然气是世界三大主要能源,经济在发展,能源也在不断的消耗,能源的消耗势必影响我们的大气环境。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提高能源利用率,做到物尽其用,通过能源、原材料的节约和合理利用,使原材料中的所有组分通过生产过程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消除废物的产生,减少污染废气的排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5) 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和老污染源的治理,实施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管理是手段,治理是措施,现如今提出的环保两大体系建设,其中,强化“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建设正体现出了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只有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才能防止各种污染事故的发生; 只有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才能从根源上对排污企业起到督促、整改的作用; 只有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才能增强对各类污染源的治理力度; 只有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才能确保实施排污总量控制,才能保证排污单位废气污染物的达标排放,给人类提供一片蔚蓝的天空。
篇7
【关键词】 pm2.5 污染颗粒
1 pm2.5的定义
环境气象学中,可以按照颗粒物的粒径进行分类,小于100μm的称为总悬浮物颗粒,即tsp;小于10μm的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即pm10;小于2.5μm的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即pm2.5。pm2.5的标准,是1997年在美国被首次的,最初制定该项标准并对pm2.5进行控制的目的是更准确的度量危害人类的微小颗粒,随着工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进步,之前的环境控制指标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因此pm2.5的数值已成为现代社会中衡量大气环境污染情况的一个重要标准。
2 pm2.5的危害
地球的空气组成中可入肺颗粒物的含量并不高,但它对环境以及人体的影响却十分严重。pm2.5由于颗粒直径小,与大气中的其他物质相比,它能传送到更远的位置并且在空中停留更长的时间。人体本身对于pm2.5没有任何的阻挡和滤过能力,因而人类健康受着pm2.5相当严重的侵害。这些颗粒可以长驱直入地进入支气管,很可能引起一系列的呼吸系统疾病,譬如气管炎、支气管炎以及哮喘等。
3 pm2.5的来源
pm2.5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细小的可溶性气体和固体。例如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氯化物、溴化物等,它们可以与水结合形成细小的微粒。这些细小微粒与空气中的固体小颗粒又是导致雾霾产生的主要因素。各种交通工具产生的尾气是pm2.5主要的来源,尤其是春季和初冬,气温普遍较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及净化能力大大减弱,水体由于表面冻结,因此自净能力也减弱了。同时我国北方普遍采取火力取暖发电,需要燃烧大量的煤,这就给环境带来了更多的问题。
4 pm2.5的防控措施
治理空气污染关键在于政府引导、协力推进,需明确各方职责。
首先,应该确立更为完善的空气保护机制,健全大气监测体系,加强监督与控制。不断推广区域间的组织协作,建立联控预报体制,完善环境污染的应急措施,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的应急预案。其次,积极推广各个领域开发使用清洁型新能源,对于污染特别严重的工厂等实施节能减排改造或是厂址迁移等措施。改变能源构成,选用新型燃料,并同时注重对太阳能、地热、氢燃料等新能源开发和利用,以达到环保的目的。发展新能源的汽车,推广使用新型的清洁代用燃料。建议国家不仅加大力度研制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也应对新型的燃料提高关注度。可先从行驶里程长、排放多的出租车、公交车做起,对使用代用燃料汽车者在价格、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然后,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应该落实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每件小事,主要需注意以下几点:
(1)应做到大雾天戴好口罩再出门,防止毒雾由口鼻侵入肺部。有晨练习惯的人,应停止户外活动。针对这些身型微小的颗粒,应佩戴专用的口罩,防尘口罩对于这种气溶胶的过滤率应在95%以上。(2)注意个人卫生。雾天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进入室内后就要将附着在我们身体上的霾及时清理掉,以防止pm2.5对人体的危害。(3)科学生活、饮食清淡。建议大家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多饮水,注意饮食清淡,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吃些豆腐、牛奶等食品。确保饮食清淡。
5 结语
pm2.5的治理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因此,在对pm2.5的治理工作中应注意,首先要保证群众有广泛的环保意识,每个人都切实的意识到环境污染对于个人及其社会的影响,才能从自身做起,从小处做起,将保护环境做到实处,各项政策及措施才有持续进行下去的可能性。其次政府以身作则,不仅要联系群众,更应起到方向引导,后期支持等等角色,联系群众共同努力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对此,建议国家将对pm2.5的治理力度作为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一项指标,相信会对pm2.5的指数有一定改善。
参考文献:
[1]赵厚银,邵龙义,时宗波.室内空气pm2.5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环境与健康,2003,15(5):30-33.
[2]戴海夏,宋伟民.大气pm2.5的健康影响[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1,12(5):13-15.
[3]赵珂,曹军骥,文湘闽.西安市大气pm2.5污染与城区居民死亡率的关系[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1,27
4):257-262.
[4]汪安璞.大气气溶胶研究新动向[j].环境化学,1999,18(1):10-15.
[5]杨复沫,贺克斌,马永亮,等.北京大气细粒子pm2.5的化学组成,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2(12):1605-1608.
篇8
内容摘要:本文从碳排放权形成的原因、碳排放权主客体的关系以及低碳经济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产权理论对低碳经济的作用机理,提出了以产权明晰为前提,市场交易为基础,公众参与为重点,技术创新为关键,产权保护为保障的低碳经济发展“五力”模型。
关键词:低碳经济 产权理论 碳排放权
“低碳经济”最早是由英国在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中提出的,是指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减缓气候变化。近几年来,如何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当前,学者从产权理论角度对低碳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与交易障碍的排除上。国内最早用产权理论分析低碳经济的是天博士(2007),他对碳排放权的特征进行了界定,认为碳排放权具有稀缺性、强制性、排他性和可交易性的特征,提出构建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建议。张国丰(2010)通过对国内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现状进行分析,认为要从初始配额分配制度、市场机制和法律制度方面发展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张鹏(2010)从知识产权的角度论述了知识产权制度应在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上对低碳技术创新给以回应。然而,还没有学者从产权理论的视角对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
相关理论概述
(一)外部性理论
产权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外部性是指那些生产或消费对其他团体强征了不可补偿的成本或给予了无需补偿的收益的情形”。外部性一般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如果经济主体的行为对他人产生不利的影响,使他人成本增加或收益减少,就称为负外部性;如果这种影响是有利的,使他人成本减少或收益增加,就称为正外部性。外部性会影响社会的资源配置,外部性的存在是环境污染产生的根源,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外部性内在化。福利经济学派的庇古从政府管制的角度提出采用征税的方式促进外部成本的内部化,产权经济学派的科斯从市场角度提出通过产权的界定和市场交易来解决外部性问题,为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产权理论
阿尔钦将产权定义为:“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其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他强调的产权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也是一种制度安排,规定了每个人对应于物时的行为规范,要求每个人都必须遵守这一行为准则,若有违反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体现了产权在维护人们对资产的排他性权威。经济学家科斯指出庇古税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弊端,认为通过惩罚的方式并不能实现社会资源效用的最大化。在产权明晰且交易成本很低的情况下,私人之间达成的契约或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照样可以实现外部性内部化,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通过对大气资源产权的清晰界定以及合理的制度安排,通过产权分配、拍卖等方式为没有市场的大气资源建立起市场,让价格机制来调节大气资源的供需是实现环境污染外部性内在化的一种有效方式,其中,产权的清晰界定和交易成本的尽量降低成为推进大气资源市场化的关键。
产权制度对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产权制度具有激励约束功能、资源配置功能、外部性内在化功能。产权功能通过一定的方式能够对碳排放权制度的形成产生作用。激励约束功能主要通过产权明晰和产权保护来实现,明晰的产权具有排他性的功能,形成了财产的私有化,为产权交易提供了前提。产权的保护约束了人们对排他性产权的侵犯,激励了人们对碳排放权的取得与占有;技术创新具有外溢效应,创新主体就要求将技术创新的外部效益进行外部性内部化。产权保护制度的确立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外部性内部化的效果,保障了技术创新主体的利益;在产权明晰和产权保护的前提下,碳排放权才能在市场上进行交易,使产权从低效率人的手中转移到高效率的人手中,这体现了产权的资源配置功能,如图1所示。
(一)碳排放权形成的原因分析
碳排放权是“发生在人类保护环境过程中产生的国与国之间、国家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为顺利完成对温室气体的减排任务而形成排放配额的交易行为”。碳排放权的形成是为了保护大气环境不再恶化的必然结果。随着人类排放二氧化碳的增多,大气环境逐步恶化,大气环境的容量在逐步缩小,大气资源成了稀缺资源。如2图所示,大气是公共资源,体现了公众利益,由于大气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碳排放权成为了有价商品,某些企业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又不得不排放二氧化碳,且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企业收益成正比关系。因此,排放二氧化碳能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利益。在没有对个体行为进行约束的情况下,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就会尽可能多的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从而造成大气环境的破坏,侵占了公众利益,甚至造成“公地悲剧”。因此,为了维护大气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避免个人对公众利益的无限制侵害,就要通过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和使用权的限定对私人行为进行约束。要对碳排放量进行初始分配,就要对大气环境容量进行一个衡量。碳排放权的计量要以大气环境的总体容量为依据,通过对大气容量的衡量,将其量化成可计量的碳排放权,再将碳排放权按一定规则分配给个体或者组织使用。
(二)碳排放权的权利主客体关系分析
碳排放权的权利构成分为碳排放权的主体与客体,产权的主体是全体人民,国家是产权的代表,企业或其他组织是产权的使用者,产权的客体则是大气资源(见图3)。大气环境的产权属于人类共同所有,在一个国家内部,碳排放权的主体应该属于全体人民所有,全体人民共同享有碳排放的所有权。全体人民委托国家对产权进行管理和调控,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是碳排放权的代表,国家享有分配权,必须依据一定的规则将使用权分配给每一个经济实体。每个经济实体在获得国家分配的碳排放权的使用权的同时,也具有对碳排放权的收益权。也就是允许有富余碳排放权的企业或组织对碳排放的使用权进行自愿的交易,其目的在于实现碳排放权的优化配置。当企业的使用量超过初始分配额时,企业就要通过碳权交易市场进行购买碳排放权;当企业的使用量低于初始分配额时,可以将剩余部分在碳交易市场上进行交易,或者留作企业资产的一部分。
(三)低碳经济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低碳经济涉及到的相关利益主体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公众和中介机构。政府通过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各项政策及其配套设施来引导社会低碳化发展,促进低碳能源的开发,提高低碳技术的创新能力。政府是宏观政策的制定者,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企业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参与者之一,企业通过引进低碳技术、更改产品生产工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实现低碳生产。公众对低碳经济的认识程度,决定了其参与低碳经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公众行为和消费方式的低碳化,不仅能给企业的低碳生产带来动力,而且还能推动整个社会的低碳化发展。公众参与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低碳经济能否尽快落实和快速发展。中介包括各种环保组织、各类交易机构、高校学术团体等,他们为政府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为碳排放权提供交易平台,对低碳经济的落实起到桥梁的作用。政府、企业、公众、中介四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见图4)。
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五力模型”
根据产权理论,本文认为将大气公共资源的碳排放权进行私有化后,通过引入市场交易制度,在利益机制的作用下,可以促进碳排放权的合理分配,实现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为此可以建立一个以产权明晰为前提,市场交易为基础,公众参与为重点,技术创新为关键,产权保护为保障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型(见图5)。
产权明晰就是指必须将碳排放权能够准确的分配到每一个经济个体中,并能就碳排放量进行一个准确的评估与核算。同时,要明确碳排放权的主体、客体以及产权代表之间的权利关系,明确碳排放权的使用权、收益权、占有权、转让权的流动原则和流动方式。产权交易制度的建立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碳排放权只有能够在市场上进行自由的交易,才能激发人们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实现碳排放权的优化配置。产权交易制度必须处理好市场交易的价格问题,保证市场价格能够放映市场的供需状况,并能够采用一系列措施来维护交易价格的稳定,避免出现恶性竞争和权力寻租的行为。
公众是低碳经济的直接参与者,公众能否正确认识低碳经济发展的意义,改变原有高碳生活消费方式,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产权制度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利益机制来引导公众积极主动参与低碳经济的发展。公众参与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是本身直接进行低碳减排行为,也可以通过投资方式支持低碳事业的发展。公众的广泛参与,并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更好的促进低碳经济在社会上遍地开花,生根结果。技术创新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产权制度通过产权保护制度能够较好的促进低碳技术创新。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实行节能减排,而实现节能减排需要依靠能源结构的调整,需要依靠科技的进步。新能源的开发、低碳技术的创新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高碳的生产、消费方式。技术创新需要一个良好的外在环境机制,国家应培养相应的人才并投入足够的资金来进行技术研发,建立技术研发的支持体系。
产权保护制度明确了产权的取得程序,以及行使产权的原则方法和保护范围,是其他各个要素落实的根本保证。只有通过合理的产权保护制度,才能清楚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才能对违背制度的行为给以相应的惩罚,才能更好的保护产权所有者的利益。低碳经济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何进一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依靠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建立科学的产权制度,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一致努力。低碳经济是未来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改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3)
2.卢现祥,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杨浩.现代企业理论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于天飞.碳排放权的产权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篇9
中国传统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能源消费活动要排放大量污染物,造成了城市环境质量恶化,不仅带来经济运行成本的增加,而且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能源活动对环境与健康的影响将是未来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
主因: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根据地矿部门的普查和勘探,中国预测资源总量为40017亿吨标准煤,在能源资源中,煤炭占绝对的优势。若以常规能源资源总量为100,那么煤炭资源量在85以上,水能占12,石油和天然气仅占2~3。能源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短期内难以转变,未来煤炭仍将在整个能源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表现:污染物排放居高难下
大气污染物排放:从有关部门的统计来看,煤炭使用过程产生的污染是中国最大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全国烟尘排放量的70%、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氮氧化物的67%、二氧化碳的70%都来自于燃煤。
在大气污染物排放中,SO2排放与电力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燃煤电厂是煤炭的主要用户,电力耗煤占煤炭总产量的60%,同时也是SO2排放大户。除了能源消费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外,能源在开采、炼制及供应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严重影响着大气环境质量。2000年,能源生产相关行业烟尘排放量占全国烟尘总排放量的29.8%,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水污染物排放:据统计,中国煤矿每年产生的各种废污水约占全国总废污水量的25%。2000年,全国煤矿的废污水排放量达到27.5亿吨,其中,矿井水23亿吨,工业废水3.5亿吨,洗煤废水5000万吨,其他废水4500万吨。
二氧化碳排放:二氧化碳排放与能源结构、消费量和能源效率等密切相关。中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CO2排放量大国,1990年至2000年中国CO2排放量由6.66亿吨碳增至8.81亿吨碳,由占全球排放量的11.6%增至13.7%。
影响:高昂的经济和公众健康成本
能源(尤其是煤炭)的使用过程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导致大气污染和酸雨污染,造成了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的严重恶化。2001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列举的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中国占了16个。
研究表明,中国1990年代的酸雨属硫酸型。燃煤等人为活动所排放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1990年代中期酸雨区面积比1980年代扩大了100多万平方公里,年均降水pH值低于5.6的区域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30%左右。
大气污染严重的地区,呼吸道疾病总死亡率和发病率都高于轻污染区。慢性支气管炎症状随大气污染程度的增高而加重。在中国11个最大城市中,空气中的烟尘和细颗粒物每年使5万人夭折,40万人感染上慢性支气管炎。
世界银行根据目前发展趋势预计,2020年中国燃煤污染导致的疾病需付出经济代价达390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这应该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能源发展面临四大环境挑战
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有相应的能源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而能源的发展必然增加环境质量恶化的风险。另一方面,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环境质量改善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因此,未来中国能源的发展,必须同时满足环境的要求,面对以下四个方面的重大挑战。
1.过度能源消费将使环境小康目标难以实现
环境小康是中国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衡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理应包括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环境保护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能源发展,煤炭使用量的加大,必然造成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带来了机动车污染的日益加剧,环境小康所要求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和区域的酸雨污染控制目标受到严重的威胁,环境小康的要求对中国能源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根据未来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源需求的3种情景方案,我们预测,到2010年,中国煤炭消费将达到16.9~19.9亿吨,而到2020年,原煤消费将达到20.5~29.0亿吨。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能源活动所带来的污染物排放将持续增加,环境小康的目标将难以实现。
能源发展带来的污染物排放和机动车尾气的污染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城市人口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受害者。如果在能源发展的同时,城市大气环境得不到有效的治理,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恶化,那么到2010年城市中受大气污染的人口将达到3.4亿人,2020年将达到4.9亿人,分别占同期全国总人口的24.7%和33.3%。
参照沈阳市和北京市有关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如果在未来20年内环境质量继续恶化,则全国城市中受大气污染影响而早亡的人数会有所增加,2010年和2020年全国因大气污染而早亡的城市人口将分别达到38万人和55万人,相应的经济损失分别为280亿元和410亿元。
2.环境容量严重短缺将使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随着能源消费总量的持续增长,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产生量也将持续增加。但是大气环境容量的资源是有限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研究表明,在全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布局、气象条件等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以及不考虑新疆和地区的前提条件下,全国SO2排放量控制在1200万吨左右的情况下,全国大部分城市的SO2浓度才可以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酸雨控制国家方案》研究表明,为了满足硫沉降临界负荷的要求,中国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水平应最终控制在1620万吨左右。但是,根据我们的预测,到2010年和2020年,即使按照低发展方案的计算,二氧化硫的产生量也将分别达到2680万吨和2789万吨的水平,而按照高发展方案,二氧化硫产生量将达到3174万吨和3945万吨,都远远超过了环境目标容量。
据分析测算,在煤炭含硫量1%的情况下,只有当脱硫率达到75%的水平时,煤炭的消费上限是28.2亿吨,接近预测的2020年的用煤高方案。因此,从二氧化硫环境容量来考虑,中国要想增加煤炭的消费,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提高脱硫效率,二是降低煤炭的含硫量。
氮氧化物控制相对二氧化硫来说,研究基础比较薄弱,国家也还没进行总量控制。但是,如果对能源活动产生的氮氧化物排放不加控制,根据低方案预测,仅燃煤产生的氮氧化物就可能从2000年的1880万吨的水平分别增加到2010年和2020年的2467万吨和2870万吨的水平。如果加上汽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物,未来20年氮氧化物的产生量还会增加。因此,未来20年减排氮氧化物的任务将比减排二氧化硫还要严峻。
3.日益严格的环境要求将使能源依赖型企业无法生存
随着中国环境保护要求和目标的不断提高,对企业在环境管理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放标准是包括能源生产和消费企业在内的企业所必须面临的挑战。
对于能源生产和耗能企业来说,环境标准主要控制对象是火电行业及其排放的大气污染物。2004年颁布《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参照国际先进标准已经大幅度提高二氧化硫排放限值,新建火电厂无论煤炭硫分如何,必须脱硫方能达标,老火电厂在预告期后与新电厂执行同时段标准,除缓冲建设期限外,也必须按规定进行脱硫。同时,对火电厂的氮氧化物削减提出了要求。
因此,能源生产和耗能企业,尤其是火电行业,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削减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行为,这不仅是满足环境管理要求的需要,更是企业长远发展和强化竞争能力的需要。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绿色企业和绿色产品无疑具有非常的优势。
4.国际履约将使能源部门付出高昂的经济成本
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所《2020年中国能源需求情景分析》的分析和预测,202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3亿吨~20亿吨之间,分别为1998年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5倍~2.2倍。到2020年,中国人均碳排放水平在0.9吨~1.3吨之间。
根据有关预测,中国2020年以后将不可能回避温室气体排放削减的承诺。随着温室气体削减水平的提高,二氧化碳的边际削减成本趋于上升。到2020年,即使承诺削减10%的目标,每年需要的削减费用也达到500多亿元。
就碳排放控制和削减而言,能源部门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未来一个时期内,中国能源的发展将受到来自全球环境的压力。温室气体减排所要求的经济投入和外部不经济性,将迫使中国的能源部门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重新定位,同时也将对中国整个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方案
目前,中国对能源活动实施的是一种分散的多部门管理模式,相关部门对能源的生产和消费都有一定的要求。能源管理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由于人员少和精力有限,难以对能源工业的发展,站在大局的高度,制订全面、统一和科学的战略方案,也难以针对国内外能源的变化采取及时有力的措施。由于能源管理体制分散,造成能源方面的法律法规不一致,相互矛盾。
未来20年,中国能源环境政策的目标是:在保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降低能源生产与消费带来的环境成本,保护公众健康和良好的自然环境,减缓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积极促进建立氢能源、氢经济社会体系,实现能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中国未来20年的能源环境战略为:把节约能源资源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建立终端用能设备能效标准和标识体系,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节能新机制;通过政府驱动、公众参与、总量控制、排污交易四个方面推动环境友好能源战略;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实行排放交易和电力环保折价,取消对高耗能产品的生产补贴,实现能源环境成本内部化;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绿色化,严格控制城市交通环境污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挑战。
1.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议
从中国能源发展的趋势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来看,实现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要长期实施节能优先战略,推进能源结构“绿色化”进程,大力发展环境友好能源和氢能源,推行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实行节能优先政策。节能政策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的战略,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长期实施节能优先的战略就是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首选政策。建议加快理顺节能管理体制,政府机构应率先示范节能,促进节能与清洁生产一体化。利用排污收费政策促进节能政策的实施。
促进能源结构“绿色化”。建立环境友好的能源结构调整是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长期任务,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建议逐步降低城市能源煤炭使用比例,大力发展低碳无碳能源、氢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依靠技术进步削减污染。一方面利用环境标准推动能源技术进步、降低单位经济活动的能源消费,实现发电排放绩效与发电煤耗标准、环境标志与能效标准、汽车排放标准与燃料经济性标准的衔接。另一方面,大力开发低污染排放发电技术、零排放技术以及高效脱硫脱氮技术,加快提高汽车排放标准,发展低排放甚至零排放汽车。
运用经济手段促进环境友好能源。在未来20年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过程中,应全面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控制污染,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市场手段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利用硫税、氮税、生态环境补偿、电力环保折价等税收价格政策实现能源活动环境成本内部化,二是利用排污交易、绿色电力市场、可再生能源配额信用等市场交易手段降低削减污染的社会成本。
由于不同政策的作用时间和实施的作用范围不同,因此,在政策实施的优先级和时间序列上会有所不同。如节能优先战略是中国应该长期坚持和贯穿于各个领域的基本政策,电力行业排放绩效标准的引入则是特定于某一领域和时间的一般性政策。
2.若干重要能源政策方案建议
加快电力脱硫进程:
电力行业(尤其是火电)将是中国未来20年能源行业发展最快的行业。火电行业未来20年削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将直接影响国家二氧化硫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电力污染控制将是中国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的重点。
目前火电厂减排二氧化硫的主要途径有:煤炭洗选、洁净煤燃烧技术、燃用低硫煤和烟气脱硫。各种技术的选择和减排方式的组合是一种综合性的判断和决策过程。根据电力行业目前二氧化硫控制现状和管理基础以及二氧化硫排放控制目标的要求,各阶段的减排技术路线为:2005年前,燃用低硫煤和脱硫工程措施起步阶段;2006年~2010年,低硫煤和烟气脱硫的混合阶段;2011年~2020年,全面烟气脱硫阶段。
在环境经济政策与管理措施方面,目前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方面,实施的经济政策就是排污收费制度;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开展了环保折价标准研究;同时,有些省市开展了排污交易方面的试点研究。各项经济政策对二氧化硫排放控制都会起到促进作用,但其作用方式及实施基础各不相同。建议以排污收费制度和排污交易为基本政策组合方向,资金扶持为辅助手段,折价标准是对排污收费制度的补充或完善。具体建议措施有: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实施电力环保折价标准;实施严格的电力行业排放标准;引入发电排放绩效管理机制;推行电厂环境信息公告制度;加强监督管理能力的建设等。
建设西电东送绿色工程:
“十五”期间,国家将重点加快实施“西电东送”南线的电源和输电线路建设。按照“西电东送”南部通道的战略规划建议,“十五”期间,在云、贵两省交界的狭长地带内将新建10余座火电厂,新增供电能力600万千瓦,如果“十五”期间不采取任何措施,贵州省火电项目将新增二氧化硫排放量20.17万吨,云南省火电项目将新增二氧化硫排放量13.68万吨。如此集中地在滇东和黔南酸雨控制区及周围的区域建设大规模的火电厂,若不采取严格环境保护措施,将对当地和周边地区的大气质量以及我国“十五”期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建设“西电东送”项目的同时应加大二氧化硫治理的投入,采取有力的治理措施,确保二氧化硫排放满足国家和地方“十五”期间总量控制的要求,空气质量能够有所改善,实现建设“西电东送”绿色工程的目标。
建议国家逐步提高二氧化硫排污收费标准并扩大收费范围,使其接近或高于治理成本,真正使污染控制成本成为产品总成本的组成部分,形成谁污染谁就会在经济上受损失的机制,促使排污企业积极增加投入,主动治理污染。在云、贵两省试行二氧化硫排放权交易制度,发挥市场机制在二氧化硫控制方面的作用。在实行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的前提下,逐步建立二氧化硫排放权交易制度,使全社会二氧化硫与酸雨污染防治的成本不断降低。
国家应尽快组织开展云贵两省“西电东送”火电项目的脱硫可行性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二氧化硫削减计划和方案,以最低成本实现二氧化硫的削减目标。同时,建立一定的监督机制,确保二氧化硫减排目标的实现和国家有关二氧化硫污染与酸雨防治目标的实现。
一体化削减交通环境污染:
机动车是整个交通运输系统的一部分,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机动车污染问题的解决,除了加强机动车管理,使用清洁燃料等针对机动车本省的解决方案外,必须从整个交通体系的完善和燃料结构的改善入手,从根本上减少机动车污染的排放。主要措施有: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发展低耗能、少污染的运输方式;制定不同运输方式与环境协调的发展政策;利用新技术,改善交通能耗结构;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合作。
机动车带来的城市环境污染主要是尾气。对汽车尾气治理的目的是使车辆的排放水平达到一定的标准,使空气质量不影响人类的健康,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制定条件许可的、符合经济和社会承受能力的综合性战略措施。建议的政策主要有:发挥“三驾马车”的作用,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合理有效地控制机动车交通运输量的发展;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工具和无污染的交通工具;实施机动车的全过程控制与生命周期管理;运用税收等经济手段鼓励清洁、节能运输方式的发展;采取部门协调,加强综合决策。
大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
未来10年或者20年中国农村能源环境保护的目标,一是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促进农民实现小康社会;二是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三是有利于降低农村室内空气污染,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
解决中国农村能源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适合农村的现代可再生能源,减少污染环境、危害健康和破坏生态的柴薪和秸秆能源使用。农村能源的发展目标主要是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保障农民的身体健康,促进农民小康社会的实现。在大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迫切需要解决支持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问题,尤其是如何尽快降低农民低收入群体“享受”可再生能源的费用。
目前,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在农村能源发展领域都实施了一系列计划或行动项目,对促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些计划包括:乘风计划、光明工程、农村能源综合建设、秸秆气化示范工程、全国百县小水电计划、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等。这些计划或工程都是在不同的政府管理部门,尽管计划的目标各自有所侧重,但在农村能源建设方面的目标是相同的。建议在综合这些农村能源计划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国家农村绿色能源计划》。
篇10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验收 问题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重要环节,是落实“环评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的具体体现与根本保证,是考核建设项目是否达到环境保护要求直接而有效的管理措施。然而,由于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是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完成的,在项目的实施阶段,不少建设项目的内容都或多或少会发生变动或调整。在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的措施和设施与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是常见的。因此,如何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判断环保措施与设施的可行性就成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关键问题。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本文就如何解决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中依据环评文件遇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1 如何理解和运用《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
《环境影响评价法》[1]第二十四条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执行这一法律条款的关键在于对“重大变动”的理解。因为环境影响评价涉及的行业和相关的工艺太多了,对上述各项工程内容的变动程度没有也不大可能有明确的确定界限。因此,管理人员的认知水平不同就有可能得出不同的判断。虽然法律在工程内容变动程度的界定上没有规定,但提出重大变动是基于由此而导致的环境影响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化。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的着眼点就可以从工程的重大变动而移至环境影响的变化上,以环境影响是否发生明显变化作为执行该法律条款的依据,这样更符合法律的精神实质。
下面以具体事例来说明对法律条款的理解和运用。
事例1:在对某生产涂料项目进行环保验收检查时发现,该项目建设地点发生了改变,较原来审批的位置向北移了500m,其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采用的生产工艺、防治污染的措施未发生变动。依据第二十四条规定项目应重新环评,但项目仍在工业园区范围内,原先的位置和搬迁后周边的项目都为机械铸造业,周边的敏感目标和土地使用功能都未变化,由此可判定项目的环评文件仍然有效,可作为验收的依据。
2 如何理解和运用《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
《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并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和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备案;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也可以责成建设单位进行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这一条款的关键在于识别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如果说上述的第二十四条规定是针对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而导致环境影响的明显变化。那么,该款所指的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所导致的环境影响变化应该是轻微的,甚至有可能是朝着减少影响的方面改变。对于以下两种情况:(1)在建设、运行过程中产品方案、主要工艺、主要原材料中污染处理设施和生态保护措施发生重大变化,致使污染物种类、污染物的排放强度或生态影响与环境影响评价预测情况相比有较大变化;(2)在建设运行过程中,建设项目的选址、选线发生较大变化,或运行方式发生较大变化可能对新的环境敏感目标产生影响,或可能产生新的重要生态影响的。有的资料[2]也列入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文件的情形,这是有问题的,与《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四条的含义相左。
下列事例可体现对这一法律条款的理解与运用。
事例2:在对某成品油仓库进行环保验收检查时发现,该项目的储油品种发生了变化,由审批库区储油罐总容积量为20000m3(其中汽油罐3000m3二个,2000m3二个;柴油罐3000m3二个,2000m3二个),改为目前储油罐总容积量为20000m3(全部为柴油,建设柴油罐3000m3四个,2000m3二个,4000m3一个)。
对此种项目是该依据第二十四条重新环评还是依据第二十七条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根据该项目的安全评价报告和设计资料,项目全部改为储存柴油,从安全性考虑,柴油比汽油更不易燃烧、爆炸,而项目采用的生产工艺、防治污染的措施未发生变动,因此可判定该项目可依据第二十七条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应根据检查情况责成建设单位进行环境影响的后评价,作为验收的依据。
其实,与经审批的环境影响文件不符合的情形不仅包含工程内容的变动、环保措施与设施变动,也包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时疏漏的污染源或污染物等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可行性分析不充分造成实施困难和不可行的情况。而不同类型的变动还存在着大小程度上的差异,不是所有的不符合情况都要进行后评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本身也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重要制度与环节,个别或局部些微的变动也可以通过验收予以确定。例如下面的例子就可归为这类情况。
事例3:某采选一体的铁矿企业,建设了选矿场尾矿库并经过了安监部门验收。在环保验收检查工作中对照环评文件发现,环评审批要求在选矿场尾矿库周边建设截洪沟,以达到雨污分流的目的,防止污染物扩散。而安全部门则从安全角度考虑,只在不影响尾矿库安全的地方建设截洪沟,因在地质不稳定处建设截洪沟,万一截洪沟在下暴雨时未及时清理造成堵塞而引起山体滑坡将直接影响尾矿库的安全。针对此种事例则应从大坝安全角度考虑对项目进行环保验收。
事例4:某煤矿企业环评审批要求在煤矸石堆场周边建设截洪沟,而实际情况是堆场上方和左侧均已按规范建设截洪沟,右侧未建设,从现场情况看堆场右侧植被保护很好,地势陡峭,集雨面积不是很大,建设截洪沟难度大且将引起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该项目验收应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右侧不建设截洪沟,同时在堆场下方的沉淀池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核算,在右侧不建设截洪沟的情况下将会多产生多少的矸石淋溶水,该补建多大的沉淀池去处理废水,达到将废水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的程度。
3 对卫生防护距离或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措施的验收
对于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无组织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在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要进行卫生防护距离或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估算与确定。在现阶段,通常的做法是,对于有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的项目则参照相应的标准确定或计算建设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对于没有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的项目,则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3]的规定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无论是卫生防护距离,还是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在此范围内不适于长期居住。如果在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期间,在计算或确定的防护距离内已有居民居住,则须提出搬迁计划。因此,居民的搬迁也就成了该项目的一项环境保护措施,自然也列入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内容。
既然是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内容,那么,按环保“三同时”制度的要求,就应该在项目建成的同时也按计划完成搬迁工程。然而,实际往往忽视或回避了对这项措施的落实调查,有的验收报告也仅仅对周围居民的搬迁情况进行简要的说明,这显然是不够的。对建设项目卫生(或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范围内居民搬迁方案的验收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居民是否已按计划实施了搬迁,同时还需调查搬迁后的居民有何意见、要求和建议;二是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文件估算的防护距离进行验证,了解防护距离的估算与确定是否准确、合理。
有研究表明[4],卫生防护距离受污染物排放速率的影响最大,污染物排放速率相差10倍,卫生防护距离的取值会相差1~3个级差。而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对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的数量都是估算的,这样得出的防护距离自然可能存在较大偏差。因此,对卫生(或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验证尤为重要,它涉及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如果防护距离估算得过大,则导致不必要的搬迁,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如果估算的过小,则有可能影响到周围居民的身心健康,易产生污染纠纷,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4 结语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由于认知水平的局限和影响分析上的疏漏,或者此后对一些工程内容的调整,都有可能导致产生与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符合的情况。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应当对这些不符合的情况作出判断与处理的。
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际情况分析,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依据都不应只限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环境影响没有预测到的内容同样是验收时需要调查、验证的内容,这是环境保护验收的职责与作用所在。
由于建设项目卫生防护距离或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估算可能存在较大的偏差,验收时必须进行验证。但由此又产生了一个问题,即防护距离内居民搬迁方案的落实时间是否可以在验证之后,这样既不会造成不必要的物力浪费,又不会因估算不足而导致一部分居民仍处于可能受影响的区域。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2.
[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