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效能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7: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管理效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管理效能

篇1

[关键词] 行政执法;效能;问题

具体来讲,行政执法是执行和实施行政法律规范,并将行政法律规范适用到具体人和事,使法律规范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实现,从而实现国家管理职能。现代行政法的重心是服务行政,现代行政法的实质是服务行政法,它的价值取向在于维护社会正义,增进社会福利,实现法治社会。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实质也应是服务行政,目的是增进广大民众的社会福利,推动依法治市进步,实现依法治国目标。本文拟从上海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能力存在的问题切入,详细分析目前上海城市管理执法效能低下的各种表现形式,并对其成因进行初步探讨。

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能力存在的问题

公民与政府的关系可以看成是一种委托一关系,公民同意推举某人以其名义进行,但是必须满足公民的利益并且为公民服务。为此,必须要认清导致执法效能低下的痼疾,痼疾的治愈过程也就是执法效能提升的过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效能低下凸显出执法能力的症结。从社会利益关系的角度看,执法效能低下在一定程度上是执法实践中广泛存在的利益冲突的客观反映,而从政府行政管理和社会治理的角度看,过度的、无序的政策执行博弈行为暴露了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组织体系不同程度存在的执法能力不足问题。当前上海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效能主要存在执法信息传播力不足、执法方案抉择力不足、执法资源调配力不足、执法行动协调力不足、执法过程监控力不足问题。

1.执法信息传播力不足。首先,上海各区执法信息管理规范化水平较低,信息管理的机构和制度不够完备,缺乏规范化的统一管理。其次,执法信息调研实效性偏低,大多数政策法规研究机构具有政府背景,官方色彩浓厚,往往根据行政上级的意图开展工作,缺少必要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一定程度上失去可信度。最后,各区执法信息透明度较低,少数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缺少信息公开意识,管理意识强,服务意识弱;在制度建设上,信息公开还主要依靠政府推动,尚未上升为公民维护信息权利的自觉行为,相关法律法规配套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执法信息传播力不足。导致信息传播的广度、深度受到一定影响,甚至发生扭曲、残缺、失真、屏蔽等现象,破坏了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合法性,阻碍了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众对城市管理领域法律法规的理解和支持。

2.执法方案抉择力不足。一方面,少数领导干部法律水平偏低。虽然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建设,我国各级政府的机关干部队伍素质得到显著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政府干部队伍的素质状况与现代社会治理的法律实践需求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之处,这也直接导致少数城市管理执法者未能准确把握法律目标、领会上级精神实质,进而难以作出科学的执法方案决策的结果。另一方面,执法方案抉择民主化不足。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是现代社会对政府决策工作的基本要求。民主决策既有利于集思广益,又有助于赢得理解和支持,推动执行。当前“拍脑袋”决策、长官意志,听不进不同意见等情况,在少数领导干部中间仍然存在。民主决策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已经制定的决策机制和程序落实效果不够理想。

3.执法资源调配力不足。城市管理执法涉及的资源包括人、财、物、制度、权威、管理等多个方面,当前城市管理执法资源调配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信息资源调配力不足,执法信息质量缺少保证。上海各区县信息资源调配力差异较大,受硬件和技能限制,个别偏远区县的部分执法者缺乏信息意识,科学调配和合理使用法律信息的能力明显偏低,许多重要信息在烦琐冗长的行政环节中被延误、失真,直接导致其使用价值的降低和丧失,甚至最后误导执法行为。二是权威资源调配力不足或者使用不当。由于法制不健全、制度不规范等现实条件的制约,或者因行政权威使用不当,导致违法行政、侵害社会公众合法权益等事件的发生,个别区县、个别部门的政府组织行政权威受到损害,社会支持度下降,从而间接增大了执法的阻力。三是财力资源调配力不足。政府财政管理制度体系不够健全,导致执法任务得不到必要的财力支持。

4.执法行动协调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个体和组织两个层面的协调不畅:一是执法人员协调不畅。改革开放以后,军事命令式和政治服从化的执行管理模式已在上海逐渐淡化,执法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保护和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个体绩效的提高。但由于上海一般是以组织整体的形式充当执法主体、履行执法任务的,因此,团队协作和绩效整合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随着独立性和自由度的逐渐提高,执法人员的协调、管理和整合难度进一步增大。二是执行组织协调不畅。组织的协调性取决于行政体制和运行机制两个方面。经过多年的行政体制改革,虽然上海城市管理领域的各级主体的行政体制设置和运行机制设计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机构运转的平顺性显著提高,但组织内部的责、权、利还不够统一和匹配,组织之间的权责边界还不够清晰,交叉、空白、重叠、冲突等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推诿塞责等执法不畅现象还时有发生。

5.执法过程监控力不足。一是部分监控主体存在虚置现象。由于行政隶属关系的制约和人事财务方面的联系,纪检监察部门对同级城市管理部门的执法监督存在一定难度,其监督主体地位难以得到切实体现;受职责权限和操作程序等方面的影响,地方人大的监督效力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虚置现象,执法过程的监督控制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二是监控内容有失偏颇。执法过程监控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执法全过程的监督,及时纠正执行偏差,将执法行为始终控制在合法范围内,确保法律法规意图得以有效落实。因此,执法监控的内容应当覆盖执法的全方位、全过程。但上海城市管理执法监控的现实情况是:各类监控主体对执法的监督事后多于事前、结果多于过程、形式多于内容,监控力度分布不均,监控效果不够理想。三是缺少行之有效的执法绩效评估方法及其指标体系,难以得出令人信服的评估结论,从而使得以此为依据的执法监控活动有时难以取得实效。

二、执法效能低下的集中表现

城市管理执法系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和社会公众对部分执法的不理解、不支持都使预定的城市管理执法效能面临困境。许多法律法规因种种原因在执行过程中被过滤、被扭曲、被抵制,甚至陷入法律目标完全落空的境界。上海目前常见的城市管理执法效能低下集中表现有以下几种类型:

1.执法附加。所谓执法附加,是指执法主体在

执法过程中人为附加了不恰当的内容使法律的调整对象、范围、力度、目标超越了原本的要求。影响了原法律法规精神的真实表达。执法附加表面上看起来是区县大队和分队结合实际贯彻落实法律法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其实质是利用附加不合理的条款为法律法规强行增添若干新的目标,变相扭曲法律法规精神,从而达到谋取自身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2.执法替代。当执法主体与上级执法主体之间出现较大的利益冲突时,执行主体利用法律的抽象性特征和自由裁量权,以本地区或本部门具有特殊性为借口,作出不同于原有法律法规精神实质的解释,从而扭曲上级精神,甚至以自行制定的“土办法”直接替代原要求。执法替代的实质就是钻法律和制度的空子,打着实事求是的旗号对上位法律法规搞阳奉阴违,因此具有较大的迷惑性和破坏性。

3.执法残缺。城市管理中一项法律措施都是由若干相互配套的具体条文和措施所组成的,从而形成一个多层面、多因素的有机整体,共同指向特定的政策目标。在执法前,应当对法律内容全面领会、整体把握。但个别执法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以法律条文是否符合以及多大程度符合自身利益为依据,对法律条文分别采取积极执行、消极执行、拒绝执行等行为,使原本完整的法律措施在选择执行中残缺不全。影响了法律整体功能的发挥。

4.执法敷衍。执法敷衍即在执法过程中执行主体只做表面文章,不落实具体措施,使执法行为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实践中执法敷衍常常表现为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贯彻执行停留在一般性的宣传号召曾面上。导致执法敷衍行为的根本动因是该项规定有损执行主体利益,或者无损利益,但执行起来耗费人力财力,得不偿失。执法敷衍使法律规定成为一纸空文,在阻碍法律目标实施的同时还极大地浪费了公共资源,严重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5.执法合谋。当某项制度规定同时影响到执法主体和部分目标群体的利益时,此两类主体可能基于共同的利益诉求,实施执法合谋,联合抵制上级部门的制度。执法合谋的最典型表现就是合谋双方结成利益联盟,互通信息,共同进退。由于在现行的行政体制环境下,制定政策的上级部门获取执法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过分依赖于作为执行主体的下级部门的单方面汇报,因此,在执法主体与部分目标群体结成利益共同体的情况下,更容易加剧执法信息的不对称程度,进一步加大执法监控的难度。

三、利益冲突是影响执法效能的根本动因

1.法律和利益二者的关系。利益是指人们通过社会关系表现出的不同需要,法律在保护利益的同时,利益的不断变化也推动着法律不断发展。例如,当出现新的利益需要保护时,法律就要作出调整,以确定对这种新的利益是否加以保护或者保护到何种程度。同时,利益的多元化使得各个利益集团之间不断进行着权力的博弈,当某一方的力量占据上风的时候,就会通过修改法律,调整现有的利益格局,把自己所代表的利益放在优先保护的位置上。其实,任何一种权力也都是受到利益支配的,并且是为实现一定的利益而服务的。而法律,正是这种权力意志的体现,因此从根源上来看,利益对法律的发展,是起到一定的支配作用的。法律正是在利益格局不断被打破和重整过程中逐步向前发展的。由此,笔者认为城市管理法律的实施过程就是对各种利益间的博弈和平衡。

2.利益冲突是影响执法效能的根本动因。人性假设是社会行为分析的基石,它决定了理论研究的理念、思路和范式。在政策和法律研究的现有文献当中,曾出现过“经济人”、“政治人”、“社会人”、“公共人”、“比较利益人”等诸多人性假设。我们认为。相对于“经济人”和“公共人”假设,“比较利益人”观点更贴近政治与公共行政领域的行为人特征。

就组织整体而言,按照社会契约论的观点,政府是全体公民的人,其权力来源于代表民意的立法机构的授权,其合法性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戴。因此,在城市管理监察组织身上承载公共利益既体现了现代政治的民主理念,又具有推进政策和法律实践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城市管理监察组织的存在、运转和发展依赖于一定的人、财、物资源支持。因此城市管理监察组织及其下属组织也必然存在其他社会组织所共有的组织利益,这种自身利益既有法律允许的合理成分,也有法律虽未禁止,但有悖道德规范的利益。

就组织个人而言。执法人员具有承担社会公职、行使公共权力、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义务和职责;另一方面,执法人员又是社会的一份子,具有其他社会公民所共有的个人利益。地方政府自身利益的扩张必然导致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上级与下级执法组织之间、同级执法组织之间利益冲突的形成与累积。

社会利益的进一步分化使得上层群体、强势利益群体往往能够利用其资源优势,对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施加更大的影响,使得法律内容发生进一步倾斜,从而带来利益分化的“马太效应”。处于阶层排序末端的社会群体得不到充分的政策关注,民生问题逐渐积累,社会群体间矛盾由此进一步激化,利益分化的“马太效应”造成了弱势群体救济不足。因此,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效能提升的研究应以“比较利益人”为人性假设基础,必须认识到利益冲突是对执法效能的客观影响。执法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比较利益”问题、执法机关间利益的冲突和社会利益的进一步分化,直接影响执法效能的高低。

[参考文献]

[1]陈泉生.论现代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5,(5).

[2]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彭和平,周明德,金竹青,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篇2

田峰公司附近有家小饭馆,别看小,生意却特别火爆,因为里面有个很牛的厨师,这个厨师喜欢钻研,自己独创了几个拿手菜。很多人就是冲着这几个拿手菜来的。每到中午或者下午吃饭的时间段,饭店就坐满了客人,外面还放着好多椅子,以供等着进屋用餐的客人坐着休息,这些人得排号,屋子里有人用完餐离开,服务员就按顺序叫号让外面的顾客补上屋内的空位。

饭店的招牌很有意思,名字就叫“小饭馆大厨师”。“大厨师”以前就是这个饭馆的小厨师,他精心研究出几个菜以后,饭店的生意开始火爆起来。为了留住这个已经修炼成“大厨师”的员工,老板连续多次大幅度地给其涨工资。据说,如今这个厨师的月薪已经达到了将近两万元……

知道这个故事后,工作一直很消极的田峰像换了个人一样,工作变得非常积极主动起来。公司为了节省开支,并没有建网站的打算,但是,田峰居然在没有增加工资的情况下,主动给公司建立了一个网站,并且精心设计了多个板块,对公司的业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为了把公司的产品拍成相片传到公司网站上,田峰还自费买了台分辨率很高的数码相机。大家取笑田峰是“掏自己的腰包办公家的事情”。听到别人的嘲讽,田峰笑而不语。

后来,田峰觉得既然建网站了,就要让网站更加有影响力,于是,他把公司的资料以及成功案例翻译成英文,又添加了一些精美的产品图片,田峰在公司网站上建立了一个英文版。

为了扩大网站的知名度,田峰就注册了一个网名,网名下面注有公司的网址,然后用网名在一些大型广告公司的网站上故意留下闲逛的“脚印”,以方便其他人回访。

田峰不但让网站的足迹频频留在各大广告公司网站的论坛里,并且还经常去给一些企业网站信箱发电子邮件,邀请对方关注自己公司的网站。

在田峰的精心经营下,公司网站的人气很快旺盛起来,居然有人通过网站上留的QQ号和田峰商谈业务上的事情。

为了把公司发展起来,公司老总鼓励大家都开展业务,不管是专职业务人员还是财务或者行政等人员,只要拉来广告,公司都给提成。

于是,田峰开始在网上和别人谈生意,每个月居然都能谈成好几笔,能给公司创造上百万的业务量。更为传奇的是,一家外国人在中国开办的公司,居然也“慕名”找到田峰,经过一番商谈后,田峰和对方签订了12万美元的业务合同,这是公司建立以来第一次挣美元,公司上下非常振奋。老总很兴奋,当对方把广告款打来后,老总专门从银行提出5000美元给田峰,算是给他额外发个红包。

篇3

[关键词]超前意识;水利;高标准

中图分类号:TV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2-0125-01

一、超前意识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经济效能

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对我国经济的顺利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近年来,我国各地区都加大了本地的水利工程建设,国家水利水电行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就我国水利工程的目前情况来看,一些水利工程存在不符合省级或国家级水利工程的问题。随着国家与地区对于水利工程质量要求的提高,一些地区为了符合省级或国家级一级水利工程,对好多设施或设备进行更换或维修,大大浪费了人力物力。笔者所在单位也存在这一问题,三个工程省一级达标准备期间就进行了相当大改造,笔者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水利工程在建设之初缺乏“超前意识”没有充分考虑该工程的省级或国家级达标的标准。长期以来,水利工程项目的费用管理基本上仅仅着眼于工程建设的一次性投资,而忽视了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费用管理,包括改造费、运行费、维修费和报废处置费等。树立“超前意识”的理念是有效的水利工程管理的特点之一,进一步明确了只有有效地预防质量问题及不达标准的发生,才能使项目管理工作达到最好的效果。“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没有超前思维,就没有工作的主动权,也就没有工作上的激情和创造性;不能超前思维,我们往往就会安于现状,看摊守业,应付差事;不敢超前思维,管理就会缩手缩脚,不会有行动。 因而笔者认为,增强“超前意识”,使水利工程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不用再进行维修更换,并将一些设备配置高些,留有余地,必然能够减少日后运行中更换与维修的成本,给社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能。

二、超前意识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一) 高标准建设水利工程

高标准建设水利工程,能够使建成的水利工程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处于领先地位,是超前意识在水利工程管理应用的体现。但研究表明各地对高标准水利建设积极性很高,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各地在规划设计、投资强度上,标准不一,参差不齐;上级组织和监管部门在验收和评定工程建设是否达到高标准时,评价指标选什么,各地区的指标值该如何取,没有统一的依据可参考;地方建设管理部门在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高标准设计时,不知道哪些指标该高,该高多少。因此,高标准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不规范,影响后续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

水利部作为水利工程的直接对口和主管部门,对全国各地的利基本情况掌握最全,为了促进高标准水利工程又好又快发展,有必要在广泛听取地方管理者和水利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其他部门和各地有关高标准水利工程的建设标准,制定相应的高标准水利工程技术规范或建设指南,对高标准水利工程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统一规定。同时,基于大家认同的高标准水利工程的定性目标,提出一套统一的量化指标,并依据各地区实际情况确定相应指标的建设标准值。

(二)对水利工程进行超前规划

合理的规划设计是保障施工效率和质量的前提,而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的规划水平还不能满足水利发展的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对于规划方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些水利单位在工程施工前,缺乏统一的规划,没有制定出合理的规划方案和工艺流程就开始施工,或者规划较为片面,所以导致随意、盲目施工,在实际施工时出现许多没有预见的问题,例如水旱调节功能失效,水利工程效果无法显现等问题,与实际施工脱轨,既影响了工程质量,又耽误了施工进度,影响效率,给工程的建设带来困难,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在工程施工之前要有专业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要搞好水利施工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好前期调研工作,采集数据资料,合理安排人力和物力,用于水利工程的规划,为工程的顺利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各级政府应该为工程的规划提供一定的资金投入,确保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专业人员在分析数据和工程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编制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包括具体的管理目标和进度计划等;详细规定各个工序的质量检查和验收标准,做好各个工序的协调和衔接工作;最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实行责任制。

(三)基于全寿命周期费用理论开展设备选型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精度、高效能、高自动化的水利工程设备逐渐增多,设备的投资费用也越来越昂贵,与设备有关的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也不断增加。因此,合理选择设备型号,降低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进行设备选型决策时,不能只考虑设备寿命周期某一阶段(制造、

采购、使用维修)的经济性,更要十分注重设备原始费和使用费总和的最经济。在选择新设备时,不能贪图价格便宜,而要同时考虑到设备购置后的一系列其他费用。事实上,购置价格最便宜不一定寿命周期费用最低,而寿命周期费用最佳并不等于寿命周期费用最低,还应考虑设备的生产效率和对产量质量的保证程度等因素。在实际工作中,经济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因为经济效益是推动生产工具发展的直接动力,只有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新机器设备才能得到广泛应用,所以建设工程中的设备选型应按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以此作为对诸多方案进行评价、选择和决策的主要依据,这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四)加强竣工后质保期的责任追究工作

竣工后的质量监理是建设工程投入使用的把关监督管理。首先要保证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水利工程不能投入使用,避免低劣工程对国家、企业和公共使用者造成直接的危害和影响。要把建设、维修和维护的质量管理纳入建设工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范畴。大力提倡和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将工程质量管理纳入经济管理的范畴,以解决工程交付使用后发生的质量问题,特别是解决找不到责任方的后顾之忧。

全面落实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水利工程的具体责任人为勘察项目负责人、设计项目负责人、施工项目经理、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以及总监理工程师。工程项目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发生工程质量事故,或由于勘察、设计或施工原因造成尚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建筑工程不能正常使用的,都首先要追究这5类人责任,并且是终身责任。全面落实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建立“三大制度”护航,即书面承诺制度、永久性标牌制度和信息档案制度。工程开工前,无方负责人必须签署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工程竣工后设置永久性标牌,载明勘察、设计、施工、建设、监理五方单位和项目负责人的信息。建设单位需要建立五方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信息档案,竣工验收后移交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保存。凡发生工程质量事故或重大质量问题,不管责任人是否离开原单位,是否已经退休,都要依法追究其质量责任。

参考文献

[1] 吴庆林.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4年7期.

篇4

[关键词]需求;职业能力;课程观

21世纪国际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其焦点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人的职业能力的竞争。不断开发劳动者的职业能力以适应经济结构和职业结构的变化已成为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成人教育尤其要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因为,其一,成人教育主要是对已经走上各种生产或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进行的教育,着重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有一定技术的专门人才;其二,成人高校与企业联合的教育模式已经勃然兴起,并逐渐推广,导致企业成为成人高校的一个主要载体,对于开发企业人力资源有着其它教育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但是,在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中有一些基本问题仍未解决,其中最根本问题之一是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偏差。这一偏差集中表现在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距离,而导致这一偏差的最直接原因是课程。所以,树立职业能力需求的校企合作式课程开发观意义深远。

一、校企合作式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为了了解成人高校对企业员工职业能力开发的现状,作者先后对大、中、小国有、民营、外资等有代表性企业和工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如下:

1.以人力资源部专家为对象的调查结果

对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的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有几个典型的问题:一是国有大型企业和合资企业都有与本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员工职业能力开发规划,但是绝大多数的企业对规划的实施不力,主要是物力、人力投入不够;二是企业在与成人高校合作教育中,由于课程设置的控制权在学校,而学校与企业缺乏良好的沟通,缺乏对企业人才需求动向的认识,往往只重视知识和理论的传授而忽视“操作能力”的训练,学员不能学到实际工作中需要的本领,企业花了经费起不到实质性的效果;三是学校把学科知识作为选择课程内容的主要依据,按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组织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造成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普遍低下,导致企业内部技术性岗位人才匮乏,技术创新后劲不足。

2.以职工为对象的调查结果

企业员工对职业能力开发都很渴望,因为职工普遍反映工作压力是现代人生活的问题,而解决工作压力的有效方法是开发职业能力,而参加各种教育培训是开发自身职业能力的有效形式。在承认有工作压力的人中,58.6%的人选择开发职业能力,其中72.3%的人选择参加培训来开发自身的职业能力。大多数人要求通过学历教育、短期培训来提高职业能力。在培训满意度这项调查中,35.2%的人较满意,42.8%的人认为一般,5.7%的人很满意,4.9%的人一点都不满意。员工普遍反映课程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割裂了学习与实际工作的联系,学到的东西没有用,想学的东西学不到,对于职业能力的提升作用不大。课程实施缺乏灵活性,教学上实行班级授课制,教师一本书、一支粉笔可以从头讲到尾。教学中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从属地位,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控制和指导下进行。单一的教学环境、单一的教学方式、单一的教学工具,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束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二、职业能力需求的课程开发理论基础和开发模式

1.职业能力需求的理论基础

源自于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和科学思想的进步主义对成人教育的影响是任何思潮都无法比拟的,其中实用主义构成了进步主义的哲学基础。进步主义十分强调成人教育的生涯意义和功利意义,强调课程要注入实践性、实用性和功利性。杜威和其他一些进步主义者还强调课程的开发要以成人学习者的需求、兴趣及动机为焦点。贝恩也提出:向成人学习者提供的教学项目必须能够适应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必须能够针对学习者要解决的问题和所处的情境。

行为主义认为,成人接受职业能力的教育包括三种成分:确定必备的职业能力、能力的学习、达到这种能力的某种熟练水平等。行为主义教育强调获取能够保证其生存于当今社会的职业能力,并要求其学会学习,认为这是一种良好的适应多变性环境的必备能力。课程之父泰勒根据行为主义学说高度概括了教育需求的三种来源:即学习者、社会和学科。他强调教育是学习者主动投入的过程,所以课程理应关注学习者的需要,并尽可能提供机会使学习者满足自身需要。

人本主义关注的是学习的起因,即学生学习的情感、信念和意图等。桑代克曾经指出,影响成人学习的主要因素不是智力,而是成人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及其身体状况等因素。他们认为如果课程内容对学习者没有什么个人意义的话,学习就不大可能发生,教授就可能是“对牛弹琴”。因此现代教育的悲剧之一,就是以为唯有认知学习和学科教育才是重要的。教授者只要把课程设计好,教学方法合适,学生就会很好地学习。诺尔斯指出,成人对学习的看法由儿童对知识的延滞应用变成立即应用,从而他们的学习导向由以学科为中心变成以职业能力发展为中心。

2.职业能力需求的课程开发模式

(1)纳德勒的课程开发模式

纳德勒(L.Nadler)在从事培训研究的过程中提出重要事件模式,这是一种开发企业人力资源的课程模式。其目的是通过课程方案的设计、促进组织的人力资源开发,在提高个人工作效益的基础上推进组织的效益。他认为这种课程开发模式应由八个重要的事件组成:确认组织需求、指明工作绩效、确认学习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课程、选择教学策略、选择教学资源、实施课程。

纳德勒的课程模式是组织为其本身的发展设计课程,因此,它是以组织的需求为本,集主体与服务客体于一身。模式对组织培训需求的来源是从组织整体、特定的工作和员工这三个不同的层面来确认的,以提高组织中个人的工作技能、从而提高整个组织的绩效为终极目标。这种以工作分析为主,使学习者能适应工作要求的课程模式,整个过程从需求的确认到课程的实施,自始至终强调以解决组织问题为核心,确保了组织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并强调随时进行评价与反馈,及时地进行调整,使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更趋科学化、合理化,以达到更佳的教育效果。

(2)能力本位的课程开发模式

能力本位的教育与培训模式(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and Training Model,简称CBET)是 20世纪60年代末由加拿大的培训专家研究开发。它是以岗位需求为依据构建的教育体系。CBET的专业课程开发是一个完全基于能力要求的职业技术教育系统。课程开发分为需求确定、职业分析、工作分析、学习者准入条件的确定、专项能力分析、最终成就目标的设计、任务排序、成就测验的编制、开发纸笔测验、开发学习包、实地测验和修改学习、教学实践与实施等13个阶段。其特点有:培训的角色是学员整个学习过程的“服务者”,受训者是整个培训学习中的主体。它是以培养学员能力为基础,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是一种灵活性、开发性、个别化的培训,是消费者需求导向的培训。

以上两种企业教育培训模式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它们都注重企业、岗位、个人需求,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强调个性化培训。但由于现代社会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劳动组织形式的变化,直接导致职业技术中智能含量的比例不断增加,职业能力的内涵开始从单纯工作岗位的机械职业技能,扩展为从业者知识、技能、态度合一的整体的职业能力。

三、树立职业能力需求的课程开发观

课程开发是一个科学的过程,科学的过程离不开科学的思想指导。职业能力需求的校企课程开发观是指要以提高从事某一职业的专门技术和综合能力为根本出发点,使企业和个人得以稳定发展,实现各自价值的目的。它是校企联合教育课程开发的基础。

1.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价值取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需要高级应用型、技艺型人才,以胜任职业岗位的需求。因而职业能力体现出非常重要的作用。职业能力包括两个方面: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和关键能力。职业专门技术能力是指完成主要职业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专门技术能力,主要是运用专门技术和掌握该技术所需的基础知识从事基本的职业工作的能力。关键能力分为“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思维和能力”,即提取信息的能力;学习中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组织开展工作的能力等。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开发观是面向整个职业的,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面向整个工作过程,把职业需要的技能、知识、素质有机地整合到一起,在培养职业专门能力的同时培养关键能力。它不是让学生掌握孤立的、缺乏联系的知识和技能,而是让学科系统化和综合任务课程相结合,使学生既掌握做事的能力,又学会做人的本领。这种以职业能力系统化开发的课程与以学科系统化开发的课程是有本质区别的,课程内容一个是直接面向职业的,一个是间接面向职业的。

2.关注个体、企业、行业三个层面的需求

成人学习者需求的调查与确认是校企合作式课程开发的出发点。需求分析是确定企业的某种预期状态和现实状态之间的差距,亦即“应该是什么”与“是什么”之间的“差距”。这里,状态一词可以表示知识、技能、态度等各种职业技术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作好需求分析,是课程开发的首要环节。需求分析包括个体、企业和行业的分析。

个体分析是对在职员工的每一个体所进行的分析。由于工作岗位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变化,个体员工也要不断适应这种新的情况,并会产生自我发展的需求。通过分析他们现有的水平与需求之间的差距,确定他们的教育内容。目前,学生也愈来愈认识到自身的权利,维权意识也愈来愈强,对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澳大利亚、日本、美国等许多国家,学生掌握着一定的学习主动权和学校的所有权,学生凭借其职业经验和对就业的关注,提出对教学的评估及课程设置的建议,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对教学和课程的反馈及建议,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从学生的角度,课程变成了合同的文本,权利和义务的划分前所未有地清晰”。这些举措与我国教育的计划经济模式相比,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个性化特点,可适时调整教学计划,满足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个性化需求,保证课程设置的静态性与动态性的统一,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应用性。

校企合作课程开发首先要了解签约企业的需要,实行“订单式”培养,把握培养意向和目标,然后深入到用人单位对其整体和具体的工作岗位调查研究,进行职业岗位分析,由此归纳出培养对象所应具备的理论知识、技术技能、态度素质等各种职业技术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制定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在国外教育的课程设置中,用人单位对课程产生的影响日趋明显,在计划和讲授内容方面,使教学与企业人才需要的目标实现最大程度的结合。随着就业范围的扩展、就业形式的灵活多样以及用人单位需求的提升,进一步加强了教学机构和用人单位的合作关系。

企业需求是校企课程的依据,根据现代社会和行业发展的趋势,把该行业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加以选择提炼,由此确定课程和方案,这种课程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更具有企业个性和职业特色。从行业分析人手,对该行业的能力标准和职业要求进行全面的分析,构建国家行业的能力体系和职业资格框架,从而可以使人才培养与合理使用有效结合起来,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效率。从职业能力的结构看,职业能力可分为两个部分: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又可分为职业特定技能和行业通用技能,它们与职业关键能力相互包容:行业通用技能是职业特定技能的基础,关键能力是行业通用技能的基础,而关键能力与行业通用技能的基础作用又是通过各种行业通用的、或职业特定的技能体现出来的,没有关键能力和行业通用技能提供坚实基础,职业特定技能不可能充分发挥,三者是不能分割的一体。从行业分析人手,进行能力与职业分析,开发专业与课程,可以有效避免以往以单一职业岗位技能开发课程的片面性,提高成人教育人才培养的效率和适应性。

3.课程围绕职业分析进行设计

职业和课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校企合作教育中,两者是紧密相关的。课程必须与职业建立紧密的关系,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校企课程要依据所面向的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进行开发和设计,把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转化成课程目标。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需要通过行业分析得出,因此课程开发必须建立在行业分析的基础上,制定职业分析——学习分析表,把职业的能力要求转化为课程目标,依此开发专业课程。职业需要的专门技术技能训练的时间长短、强度的大小、程度的难易必须依据行业分析得到的职业标准和熟练程度要求而定。职业需要的关键能力通过寓于专业课程的隐性课程培养,因此专业课程设计必须包括关键能力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按照课程要实现的教学目标进行课程内容的框架设计。打破学科知识严格的逻辑演进序列,按照课程目标涉及到的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横向组织,以保证学生掌握应用技术为目标,将不同学科或不同类别的传统课程进行有机的整合、重组。课程实施中多采用“问题中心课程”、“项目中心课程”、“体验中心课程”、“培训中心课程”等应用为主的课程范型,训练学生完成实际工作具备的能力,从而缩短了学校与企业的距离,学生与工作岗位的差距。

4.由“主导”转向“服务”的校企课程开发方向

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关键能力;培养策略

对工作岗位的胜任能力是师范生关键能力体现的主要所在。通常可以将这种胜任能力划分为两个内容,其一专业能力,其二非专业能力。包括学习、认知、沟通、知识素养、心理承受等方面的能力,都是胜任能力的内容。在高职师范生岗位适应能力提升以及适应社会化发展中,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当前需要基于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之下,加强对师范生关键能力结构的认知,同时以此为方向,推动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的优化,为高职师范生的成长和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与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之间关系

1.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是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的基础。基于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推动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但是一切课程改革必须真正落到实际课堂教学中,方能够真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这一过程中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将会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成败。高职院校师范专业是未来教师的重要培养场所,理应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不断推进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方式以及方法的转变和创新。在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积极寻求连接点。从时下高职院校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方面看,存在着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脱离课改实际需要的情况,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在新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和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之间关系的探索意义重大。通常认为,在高职院校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方面,需要建立在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之下,紧紧推动关键专业能力、关键社会能力以及关键职业操守等三方面的提高。

2.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驱动力。面临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背景,教师面临巨大挑战,由此要求在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方面需要重视不断的尝试和创新。随着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的持续进行,使得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被打破,进而推动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转变。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开展,使得高职院校改革能够更加凸显时代的发展,从而促使学生从创新能力、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实践水平等方面全面提升。传统教学通常注重知识的传授,通过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的开展,使得高职院校课程安排更加注重知识和能力掌握过程,包括价值观、情感元素、方法方式等。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提供了足够的动力,让课程改革更加注重人才培养四年,实施德智体美劳全面成长。另外也让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丰富,实现了学思结合、因材施教。

3.正确认识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与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之间关系的意义。当前高职院校对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是在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这不仅仅是未来教师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实现自身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提升师范生技能的重要内容。师范生需要拥有一定的关键能力水平。通常在培养师范生关键能力方面,主要从关键专业能力、关键社会能力以及关键职业操守等三个方面开展培养。只有真正具备了这三个方面的能力,才意味着师范生关键能力得到了提升,师范生才能够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当其未来进入工作岗位之后,才可以切实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也只有掌握了以上的关键能力内容,才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发展,从而为今后优秀教师的培养奠定条件。

二、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下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策略

1.课程结构调整方面,坚持创新课程模式与增加实践课程。当前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过程中,想要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增强学生关键能力提升效果,离不开合理的课程结构。所以,需要从培养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这一目标出发,充分重视对课程结构的科学设计,尤其是在实践课程结构安排和优化方面。具体来说,至少需要做好以下两点。第一,创新课程模式。从时下高职院校课程模式看,存在着向普通高职倾向的情况,不只是基础宽泛,而且模块较为灵活。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师范生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对学生自身的发展特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给予足够的关心,课程结构设计方面需要抓住工作逻辑的引导作用,进而加强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两者的紧密联系。也就是说,在模式创新过程中,课程体系方面既要考虑普通文化课、专业学科课,也要关注工程项目课、综合实践课等,这些将会服务于学生关键专业能力的提升,为学生关键社会能力以及关键职守的强化提供便利。第二,增加实践课程,同时保证实践课程能够匹配理论课程。在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方面,实践课程的意义和作用是无法取代的。所以通过实践课程的完善,一方面使得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身的职业素养。为此,实践课程体系创设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实践课程设计的多元化,形成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形式,具体可以采用校内实践、岗位锻炼、社会实践、技能比赛等等;其次需要让实践课程紧密联系理论课程。基于此,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应当注重最后学年里能够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和空间,使得学校在第一学年开始就能够重视实践课程、理论课程的结合,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地巩固和提升理论知识,进而。强化自身的关键能力。

2.工作流程改革方面,坚持引入岗位专家与丰富教育内容。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学内容的设计需要紧紧围绕师范生关键能力开展。从未来师范生工作流程角度出发,切实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完善,进而帮助师范生对关键能力形成更为科学正确的认识。在这一方面,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开展工作。第一,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需要广泛要求岗位专家的进入。通过岗位专家的积极参与,使得师范生工作流程、工作内容有效准确地向教学内容渗透,这样,首先能够推动工作流程、工作内容更为全面地在教学中得到体现,其次可以帮助高职师范生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岗位职责、专业素养拥有清晰的认识。具体层面讲,教学内容设计环节要求岗位专家从师范生的岗位特点、岗位群工作任务、关键能力等层面出发,针对较为典型的工作任务、典型的工作项目等进行明确,指出在这些项目、任务中,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需要具备哪些,需要如何和工作任务、工作流程进行对接等,以此适应时下社会岗位对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的要求。第二,推动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从时下高职院校师范生培养的具体实际情况看,往往学校对关键专业能力能够充分的重视,然而却忽视了其他方面在教学内容体系中的地位,没有看到关键社会能力、关键职业操守的重要性。所以,当前对于高职院校而言,需要紧紧围绕社会能力层面、关键职业操守层面,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为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提供更为全面的条件。从具体工作方面,首先,作为高职院校需要注重在教学内容增设方面,紧紧围绕学生专业素养,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培养;其次,高职院校理应注重丰富专业知识,使其能够和关键能力紧密结合。不管是学生专业素养,还是专业知识,这两种教学内容方面都必须加强对工作可行性、具体增设内容的情况深入分析,进而清晰明确,同时在内容呈现方面也需要保证方式的合理性,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这些教学内容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和作用。另外,在增设过程中,还需要尽可能避免因为教学内容的增设,从而产生对学生专业素养的负面效果。

3.评价机制完善方面,坚持走向全过程性与引入第三方评价主体。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过程中,能够有效对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情况进行准确和科学反映,离不开完善的评价机制。完善的评价机制,将会为调整和改进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策略提供帮助。所以,在评价机制改革和完善方面,具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注重评价机制走向全过程性。基于传统培养工作来看,关于高职师范生培养方面更多强调的是专业理论素养、专业实践能力。但是从当前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所包含的范围看,具有较大的覆盖面,不仅仅是有关键专业能力,同时也包括关键职业能力、关键社会能力等。因此,在评价机制方面简单采取考试为主、以成绩论结果的形式,显然无法紧跟目前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的需要。所以推动传统评价机制改革和完善,已然不可忽视。这一过程中,作为高职院校,既要对学生考试成绩、学生实训报告等进行充分的关注,还要在学习过程中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生活表现等等,从这些方面出发,进行重点和综合考虑,这样才能够使得评价机制能够逐步向全面化过渡。第二,充分引入第三方评价主体。在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方面,通过第三方评价主体的引进,将会更好地推动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工作开展,使得在关键能力培养方面更好地对接社会岗位现实需求,同时让高职院校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方面可以体现出与时俱进的优势。为此,在当前评价工作方面,需要将岗位专家、社会单位、行业协会等各种第三方评价主体积极引入进来。通过这一评价方式,能够更为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学生的能力,从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行业发展需求情况、岗位胜任力情况出发,针对学生的各种关键能力加以有效评估。尤其是关键社会能力、关键职业操守,这是目前第三方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对象,是重点内容。通过第三方评价主体的引入,不仅使得对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评价结果走向客观性、准确性,也能够使得当前在培养目标方面可以顺利实现。

篇6

关键词:“双师”素质;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适用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不同于一般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要求不仅具有本专业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际工作能力。同时,高职教育的教学过程不同于本科院校学科型的教学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应当掌握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和特征,能够运用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过程。

一、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的构成。

从现代职业教育的起源来看,任何职业劳动和职业教育都是以职业的形式进行的,它意味着职业的内涵既规范了职业劳动的维度,又规范了职业教育的标准。教师是一种职业,教师称谓的职业属性是考查职业教育施教者从事教育活动的基础。既然高职院校教师是教师职业的其中一种,因此高职院校教师也应和其他职业属性一样,具备从事该职业的职业能力。按照德国对职业能力的分类方法,通常可将职业能力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个体职业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要素整合的状态。结合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本文认为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可分为专业能力、企业实践能力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1、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门技能和专业知识。高职院校教师是在高等教育的框架下所从事的职业教育。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较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对此,德国职业学校、美国社区学院中80%的教师均具有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学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已将具有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作为入职的基本条件之一,国家在评估高职院校办学条件中也将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作为重要指标。因此,为了在专业领域内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教学改革和从事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求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中必须包括该教师的专业能力。

2、企业实践能力。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但承担理论教学的任务,还必须同时承担实践性教学任务。目前,各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校企合作,构建产学一体化、校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开发理实一体化课程,这都要求教师应具有企业实践能力。一方面教师根据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的目标,能够从事实践性教学工作,即具备“双师”素质和“双教”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熟悉相关企业,和企业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了解企业的产品、工艺、生产加工过程等,能够承担企业要求的咨询和培训任务,能够进行课程开发中行动领域的调研分析,从而适应教学和校企合作的需要。

3、职业教育的教学能力。高职院校教师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教师,高职院校教师所从事的不是学科式的教学活动,所讲授课程也不是完全知识体例的课程内容。高职院校教师必须掌握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能够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行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能够按照职业教育的教学法实施教学活动。浙江省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办学,按照合作协议的要求,该学院的专业教师必须到香港理工大学学习职业教育的现代教学法。目前,该学院教师正在运用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法从事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其课程面貌和教学效果体现了现代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的要求,学生在“学”与“做”的过程中完成教学活动。

二、基于双师结构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

“双师型” 教师的内涵,是指高职院校教师在职业教育活动中内隐和外显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总和,其基本要求是在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职业教育、尊重学生、和学生平等交往;掌握必要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能够从事课堂教学和从事类同于企业工程师(经济师等)的实践教学活动。“双师型”教师绝不等于“双证式”教师。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都将培养“双师型”教师,构建“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作为学校和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从概念上分析,“双师”素质包括:基本素质+专业素质+企业实践素质,从而与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分析是吻合的。通常,高职院校教师的“双师”素质和“双教”能力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

1、新入职教师的企业培训。目前,各高职院校从学校直接毕业从事高职教育的青年教师数量很多,这部分教师具有年轻、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勤奋好学的优点,但又存在缺少企业经历,不懂企业产品、生产流程、工艺及设备的问题。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必须经过一年左右的企业实践、在企业中应根据本专业的要求进行定岗、定职、定责的工作式学习和训练,同时需要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和师傅做引领,青年教师的企业经历应作为考核和晋升的主要条件之一。除此之外,具有一定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也应经常不断接触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现状,掌握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变化对企业实践能力的要求。

2、校企合作共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是指在专业教学团队中既包括院校的专任教师,又包括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国家有关文件要求,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中主干核心课的课程教学内容50%应由企业兼职教师担任,骨干校中30%的主干核心课的教学内容由企业兼职教师担任。在国家精品课建设中,均将校企共建作为评审标准,并将企业兼职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作为考核依据。由此可以认为,建设高标准“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是高职教育建设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对此,高职院校应在校企合作的平台上通过引进、合作等形式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深度参与教学活动。其中包括合作进行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课程教学、教学研究等,并给予企业兼职教师一定的待遇,使“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保持相对稳定,切实发挥作用。

3、完善和健全“双师型”教师评定考核体系。目前,对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评定尚未有统一、完善的考核评定体系,各校掌握的标准不一,从而导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扭曲,如有的院校把所谓“双证”等同于“双师”,盲目地提高“双证型”教师的比例。因此,有必要制定和健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考核和评定体系,形成“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4、以校企合作项目为载体积极锻炼和培养“双师型”教师。培养“双师型”教师应按项目化管理,其载体应是校企合作的真实项目。目前,各高职院校均将深化校企合作,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形成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院校建设和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校企合作项目包括: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共同进行专业和课程开发、共同完成企业咨询和培训等。校企合作具体实施应按项目化管理,教师则是项目主体。教师通过校企合作项目的实施,与企业建立经常的联系,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互动,实现双赢。 转贴于 5、建立兼职教师人才资源库。本着“相互合作、共同培养、共同提高、互利互惠”的原则,与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特别是产学研合作单位建立“校企合作”的师资共享制度,签订“校企师资合作协议书。”明确校企双方的工作职责、义务与权力,确定相对集中的动态的兼职教师选聘渠道,建立兼职教师人才资源库,解决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与师资质量,以及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性。引进大批经验丰富的现场专家、能工巧匠进入学校的校外兼职教师资源库,实施动态管理,对兼职教师的选聘、培训、考核、评价及工作职责提出具体要求,切实使企业兼职教师在校企合作和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 6、加强团队建设带动整体提升。加强团队建设,带动师资整体水平提升。团队建设是带动师资整体水平快速提升的有效途径,也是双师队伍快速壮大的关键。学校建立团队建设选拔、培养机制,实行滚动管理。建立专业建设团队、课程建设团队、科研团队等。通过团队的传、帮、带,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教改能力、科研能力。

三、基于双师结构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制度保障。

1、构建“双师”素质教师的资格认证机制。教师资格制度是用立法的形式规定教师任职资格,以确立教师职业法定地位。高标准的高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师队伍质量的基础保证。可以要求以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证书为专业能力的标志,企业实践能力以专业技术中级以上职称为要求,从源头上控制和保证高等职业教育师资的质量。

2、构建“双师素质”教师职务的评审机制。根据高等职业教育重实践、重技能、重应用的特点,单独制定高职院校教师职务评审条例。此外,要分类型、分层次、分科目、分专业制定“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标准,鼓励教师申报评审第二个专业技术职务,或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还应尽快制定高职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资格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的结合配套体系,构建积极有效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做到高职教师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局面。

3、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高职院校要经常开展师德教育,形成高尚的师德追求成为教师的一种精神追求的舆论氛围。同时,构建“双师”教师的继续教育机制,满足“双师”素质教师的长期发展。以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有目的、有方向引导教师的专业发展,激发教师确立正确的专业发展愿景,从而实现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和学校整体的发展和谐统一。

4、构建发展性“双师“教师评价体系。发展性教师评价,在评价方向上立足现状,兼顾过去、面向未来,不仅注重教师的现实表现,更重视教师的未来发展,重在促使教师自身的成长。因此,要建立符合高职教育实际的教师生涯发展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高职教师科研考核制度。鼓励高职教师开展与职业技术教育密切相关的科研,提倡以研促教,但不提倡人人搞科研,个个做课题。

5、建立有效的“双师“教师发展激励机制。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理论支撑,更需要教师极大的热情和投入,要求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双师”教师队伍。因此,要切实提高“双师”教师收入,要保持对“双师”教师薪酬的整体水平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加大绩效性薪酬激励的力度,拉开岗位之间的激励性薪酬差距,进一步体现劳动成果的差异性,以利于在吸收和稳定优秀人才的同时,淘汰不符合高职院校需要的教师,促进教师的合理流动;增强“双师”教师荣誉感,发挥“双师”教师在决策管理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苗德华,石连栓,刘新钰,王茹. 职业院校“高层次双师型”师资培养方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0(14):84-86.

[2]周江林,邓惠君. 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新探[J]. 社会科学家,2009(8):121-123.

[3]张宝强.高效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0(10):65-66.

[4]孙秀英,于正永.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内涵既建设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09(5上):26-27.

[5]刘洪一,李建求,徐平利.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70-72.

[6]詹先明.“双师型“教师发展论[M].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368-399.

[7]吴兆方,陈光曙编.高等职业教育“两高一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56-263.

篇7

关键词:创新绩效 团队学习 知识共享 层级回归

引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组织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团队学习与团队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必要的合作方式,任何形式的创新都需要处理知识,而这些知识往往是藉由成员间的知识共享所产生。团队成员能否在团队内进行知识的共享,是提升团队创造力的重要过程,然而,团队创新绩效会因团队成员知识共享行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Cohen & Levinthal(1990)提出知识吸收能力(absorptive capacity)的概念,将其视为认知外部信息的价值、消化及应用该信息的一种能力,并认为获得并正确使用知识是使组织具有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Grant(1996)与Teece et al.(1997)提出知识整合能力对于团队学习有重要的意义。正如Grant(1996)所言,单单获得或拥有知识是不够的,进一步地,知识必须被整合。通过团队学习机制将不同来源的专业知识进行整合,进而提升团队的创新绩效。也就是说,团队合作虽然是团队成员获取知识以进行团队创新的有利方式,但是团队并不一定从中获得益处。当成员无法辨识哪些知识对自己有用以及有效地应用至团队任务时,有可能限制知识交换对于知识创造的积极影响。可见,知识吸收与整合能力在团队获取与应用知识,并利用所获取的知识提升团队创新绩效,扮演了关键性角色。本文从知识共享与团队学习的视角,在探讨知识共享方式对于团队创新绩效影响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团队学习能力在知识共享方式与团队创新绩效关系间所产生的干扰效果,对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有关因素进行了分析。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团队创新绩效

创新绩效(innovative performance)是指个体在知识不断共享和转移的过程中,为了获得本身的竞争优势,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进而获取持续成长动力和不断转移知识重心的过程模式与表现;它强调个体有意识的运用某些有新意的观点、过程或方法,以便于有效的提高创新的结果。

(二)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指知识拥有者相互交换知识的行为,具体而言是组织成员通过各种工具与程序,包括知识资料库、研讨会、跨职能团队、电子邮件等形式来进行知识共享。团队只有快速获取创新所需要的相关知识资源,才能具备进行快速创新的能力,而这种快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知识共享,知识共享对于提高创新绩效是非常重要的。

(三)团队学习

组织是由团队所组成,团队在组织中渐渐成为最关键的学习单位。团队学习是指团队成员不断获取知识、改善行为、优化团队体系,以在变化的环境中使团队保持良好生存和健康和谐发展的过程。团队成员通过彼此间共享知识、共同讨论问题以及寻求新的洞察,产生知识创新并且提升团队知识与能力。

(四)知识共享、团队学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技术创新的本质是知识创造,在团队情景下成员的知识共享与学习能力对团队创新绩效具有重要作用。团队只有快速获取创新所需要的相关知识资源,才能具备快速进行创新的能力,而这种快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知识共享。团队创新所需的技术知识往往是通过知识共享快速获取的,并且技术知识共享越好的团队,其创新效率也越好,创新绩效也越高。相对知识共享,知识整合对知识创造的影响更受关注。

(五)研究假设

很多研究都已证实,团队知识共享、团队学习能力对于团队绩效有积极的正向影响,然而并没有关于这三方面因素作用关系的研究。本研究由团队学习切入,认为团队学习能力可将个人的知识与经验汇聚,改善团队活动的绩效和效率,使得团队创新能力得以强化。

研究方法

(一)研究数据的获得

本文首先用电话及E-mail向熟人咨询是否有项目研发经历,以及能否帮忙将问卷发给其他符合调查要求的人员,每个团队调查两名成员。调查始于2010年4月,持续四个多月,总共发放240份调查问卷,回收142份,共71个团队样本,回收率为59%。团队来自71个不同企业,分布于陕西、北京、上海、四川等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来自陕西的企业最多,占到56%。

(二)变量测量工具

知识共享行为:包括三个维度:信息载体、人际互动、实际体验。创新绩效:包括产品的创新性、创意或点子的数量、总体技术绩效以及对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方面。在团队学习能力方面,从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两个方面加以评价。以上所有维度的测量项目采用Likert五点量表法进行评价。以Cronbach's α系数来检验变量的内部一致性,各变量的Cronbach's α值大于0.7,表明本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

研究结果

(一)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各变量的均值与标准差如表1所示,除了“整合效率”、“整合范围”外,其余变量的均值都大于3,标准差在0.5左右,显示团队成员对于各变量的表现基本上持肯定的态度。

在进行本研究假说验证之前,为了解各研究变量间的关联性,进行变量间的相关分析。自变量、调节变量和因变量的相关矩阵如表1所示,知识共享行为、知识吸收能力、知识整合能力与团队创新绩效呈正相关,意味着团队成员彼此间的知识共享、知识整合与吸收能力有助于团队创新绩效的提升。

(二)团队成员学习行为的调节效应

本文利用层级回归技术来考察调节变量的调节效应大小,具体运算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步,首先利用各个自变量分别对因变量进行回归,考察各个自变量对每个因变量的主效应;第二步,在控制因变量作用的前提下,调节变量进入回归方程,考察调节变量对于因变量的主效应;第三步,将自变量×调节变量进入回归方程,考察调节效应的大小。层级回归的具体结果见表2。

(三)研究结论

在层级回归的第一步,知识共享三因素对于团队创新绩效的回归都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知识共享行为是影响团队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此结果与朱少英等人(2008)的研究中所提到,通过相互学习,可使团队成员获得相关的技能与知识,有助于成员创新绩效的论点一致。

在层级回归的第二步,主要考察的是调节变量对于因变量的主效应,在我们所要考察的12组组合中,有9组的调节变量对于因变量的主效应显著,支持了团队学习能力(包括知识吸收和知识整合两方面能力)对于团队创新绩效的重要影响。

在层级回归的第三步,主要考察的是调节效应的大小。结果表明,在自变量、调节变量和因变量构成的12组数据组合中,有3组的调节效应达到显著性水平。这一结果初步证实了团队学习能力对于团队创新绩效具有调节作用的研究假说。本研究结果显示,知识吸收能力在“信息载体”知识共享方式与团队创新绩效间有显著的干扰效果。也就是说,当团队对于项目任务相关知识能加以辨别与解读、有效地将知识重新应用至研发项目时,通过数据库、视频会议等方式共享知识,对于创新想法的激发会有所帮助。

本研究说明知识吸收能力在“人际互动”知识共享与团队创造力间无显著的干扰效果。究其原因可能是在成员间的面对面交谈过程中,对于复杂、难以理解的部分,可反复相互交流与讨论,有效地将知识清晰、完整地传达给其它成员,因此不管成员对于知识的应用与辨识能力怎样,对于激荡出新构想与方法不会有所干扰。

结论

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尚处于产业链的下游,缺乏有效的企业自主创新产品。究其原因包括自主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动力,技术研发的人力资源匮乏,技术研发经费投入不足等,同时知识管理的缺乏不容忽视。由于缺乏有效的知识管理,没有对知识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国内企业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对企业内部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发现、利用及整合。本研究探讨了团队知识共享方式对于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团队学习能力在其过程中所产生的干扰效果,对于国内企业的知识管理和创新能力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韩翼,廖建桥,龙立荣.雇员工作绩效结构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J].科学学报,2007,10

2.Dixon N. Common Knowledge: How Companies Thrive by Sharing What They Know [M].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0

3.陈国权.团队学习和学习型团队:概念、能力模型、测量及对团队绩效的影响[J].管理学报,2007,4

4.李元墩,吴济民,艾昌瑞等.组织学习、知识分享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之研究:台湾知识密集产业之实证[J].科技管理学刊(台湾),2007,12

篇8

系统务实

长沙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是数字城管整体应用中的重要一环。在长沙市“十二五规划”中这样描述:数字化城市管理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量化管理对象和细化管理行为的城市管理新模式。数字城管新模式的主要技术内容为: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定位系统GPS等技术,采用万米单元网络划分法和城市事件、部件管理法,建立面向对象的城市管理模式,形成信息采集、问题处置、监督评价闭合系统。

据了解,长沙市“数字城管”应用工程包括“数字城管”信息中心。中心是城市管理信息的集散中心、监控中心和评价中心,通过信息采集员上报、视频监控、公众举报等方式,随时掌握城市管理现状、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情况,对城市管理实现全方位、全时段的即时监控;监督数据无线采集系统主要用于向监督中心上报城市管理问题信息,接收监督中心委派的核实、核查任务,完成城市管理问题文本、图像、声音和位置信息实时传递。

《中国信息化》记者在参观中看到,信息中心受理系统为呼叫中心座席工作人员提供问题受理、登记、定位和转发等功能,能提供电话转接服务、自动语音服务、传真服务、录音留言服务、人工服务、网格化管理等服务功能。

协同工作系统能够实现城市网格化管理办公自动化,图、文、表、业务向管理一体化,实现基于工作流的信息中心、指挥中心,各专业部门、信息采集员之间协同工作,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免维护性。

此外,监督指挥系统为指挥中心提供了一个集成的控制窗口,通过整个窗口能够快速的提供视频、图像、语音等数据,将指挥命令快速有效的下达到各个执法点的执法人员处。

最后,工程还建设了视频监视共享系统。结合实际情况,整合已建成的视频系统,同时与公安交警等部门协调,共享视频监控资源,结合GIS应用开发系统,在网络中心的PC终端上显示,实现对城市部件和事件的全方位、全时段的可视化监控管理。

成效显著

2009年1月,长沙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和绩效考核评价工作自正式启动以来,采用与城市经济运行规律相适应的城市管理信息采集方式,并不断整合内部资源和外延系统功能,相继升级开通了123 19城管热线,设立扩充了106291000城管短信投诉平台,推广了城管效能网络平台,真正建立起新型的城市管理长效化监督和精细化管理运行机制。目前,数字城管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运行实效持续提升,运行体制和机制更加顺畅,服务范围不断拓展延伸,实现了运行高效、服务最优、开放互动、市民满意的良好局面。

长沙市城市管理绩效考核评价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截止2012年4月,运行4年的长沙市数字城管信息系统共采集城管案件939,073宗,立案847,702宗,应结案件815,404宗,按期结案776,767宗,按期结案率为95.26%,处置率100%,投诉问题处置满意率超过98%,对短信平台工作的满意率达99%以上;效能平台经过一个多月的平稳运行,得到广大网民支持和关注。

通过实施数字化城管模式,市、区、街和社区的职责更加清晰,通过城市管理部件、解决了职责交叉、责任混淆、推诿、多重管理等体制上的弊端,打破了传统的责任不清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城市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确化的转变。

长沙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实行的是同一信息采集处理。统一集中指挥,统一监督核查反馈,统一绩效量化考核的新模式;推行的是职责明确,多块结合联动,管理精细,反应高效的新机制。一是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的运行较好地革除了传统模式信息不及时,责任不明确,缺乏有效监督的弊端。以前,长沙市中心城区月平均发现和处理城市管理问题不到2000件,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运行后,仅信息采集员上报就达两万多件。由于对城市管理部件、事件实行地理编码管理,定位准确,处置标准与时限明确规范,处置响应时间由过去的12小时缩短到半小时,以前多日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多数均能在一日内得到圆满解决。据初步统计,处置时间由过去的平均7天减少到现在的12小时。二是数字化城市管理形成了在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派遣、第一时间处置问题的特点和优势,为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创造了有利条件。如在抗击冰雪灾害、应对集中高强度暴雨、保障城市正常运行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篇9

提高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是城建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现代化城市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准确,以系统、完整、动态的数据为依据;透明,以各个部门、环节以及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信息对称为前提;现势,以最小的时空差、最高的运行效率为特征;集成,以各类管理、设施、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城市运行最佳效能为目标。这些基本要求,决定了城市管理必须更多地依托于现代化的、先进的技术手段。

信息化的本质是:新技术的扩散过程,具有技术含量高、影响面广、渗透性强、效益明显和作用力持久等特征,是城建领域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基本依托。信息化在城建领域的扩散与应用,有利于通过所掌握的信息资源,带动管理、设施、服务等实物资源的优化配置,将迫使城市管理进一步摆脱传统的方式和手段,由定性向定量、封闭向透明、静态向动态、局部向整体转变,在此基础上,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流程再造和人的素质提高。因此,紧紧围绕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的目标,制订并实施建设系统信息化规划纲要,对于城建工作进一步适应新一轮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化城市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行动纲要》目标时限到**年,分三年、五年、八年三个阶段实施,重点安排前三年行动计划,衔接五年管理要求,达到八年管理目标。

一、发展历程、现状与方向

**建设系统的信息化侧重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世纪**年代,建设系统已开始应用计算机。经过40多年的应用实践和技术发展,应用领域,从单一的结构分析,渗透到勘察、设计、施工等辅助生产、管理中,进而拓展到电子政务、行业管理、社会服务等公共领域;应用技术,从最初的科学计算,扩展到cad设计、自动控制、遥控遥信遥测、地理信息系统、城市遥感、ic卡等诸多技术。

目前,建设系统信息化的状况为:一是基本具备实现电子政务的条件。全系统各部门都建立了面向社会公众的政府网站,架起了政府与社会市民信息沟通的桥梁;绝大部分行政机关建立了机关局域网,基本形成政务信息化的工作环境。二是大致形成面向城市管理的gis应用格局。自20世纪90年代gis技术在建设系统试用以来,技术日趋成熟,应用也由基础资源建设逐步向资源整合、辅助决策支持等方面发展,基本形成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平台及相关标准。目前,全系统各职能部门利用gis技术研究、开发了一批面向城市管理的应用系统。三是初步开辟服务社会公众的信息化途径。水、气、公交、出租等行业,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了电话与网上受理的服务热线,提高了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率;“一卡通”覆盖了本市公共交通领域,迄今发卡650多万张,日均使用250万人次以上;智能化小区建设开始推进,有100多个智能化小区通过了设计评审,10多个即将建成。

根据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总体要求,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系统的信息化在发展方向上,必须实现“两个重大转变”:一是进一步突出重点,应用的领域由全面展开向重点提高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信息化水平转变;二是进一步提高层次,应用的方式由自成系统为主向资源整合、综合集成和提高整体效能转变。按照发展方向,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做到“三个加强”:

篇10

近年来,随着扬中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面貌有了显著的改善,特别是扬子路和江洲西路等省级市容管理示范路综合改造的完成以及农贸市场布局功能的完善,进一步提升了我市的城市品位。伴随着城乡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管理范围不断扩大、触角不断延伸,社会各界对城市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城市管理工作,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促进我市“决战‘二次率先’,建设最美扬中”目标的顺利实现,是全体城管人探讨的新课题。

一、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求得城市管理的精细化

为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管理的要求,实现城市管理的科技化、信息化和现代化,2011年,扬中市城市管理局率先在镇江辖市区范围内建成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2012年,市政府成立了由38家成员单位组成的数字化城管协调委员会,首批11家成员单位接入数字城管运行平台,接受任务派遣;同年,数字化城管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并正式运行,“大城管”格局初步形成。为进一步发挥数字城管的效能,今年,我局重点将在完善考评体系、理顺部门关系、拓展覆盖范围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一是完善评价体系。在向责任单位编发运行情况通报的基础上,结合运行实际,修订《扬中市数字化城市长效管理考评办法(试行)》和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处置和绩效评价制度,以结果为导向提升各责任单位的案件处置效能。二是理清部门职责。由于历史原因,部门间存在职责不清的状况,导致不能清晰判定案件的责任主体,对此,我们将详细地收集各责任单位具体权责,制定细致的事、部件立案处置结案标准,进一步明确职责,避免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三是拓展覆盖范围。现代化的数字城管系统需要全市各个部门的通力协作,在首批接入11家成员单位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实际需要,考虑将国土局、民政局、文广局、广电中心、联通扬中分公司、电信扬中分公司、移动扬中分公司、供电公司等8家单位也纳入数字城管运行平台,扩大城市管理的覆盖面,切实发挥全覆盖、齐履职、快处置的“大城管”功效。

二、以推进城乡一体发展求得城市管理的精细化

伴随着城乡一体化、整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集镇管理受原有体制机制的制约,管理难度不断增大,为破解集镇管理的难题,一方面,推进城管执法工作“重心下移”。2010年—2011年,我局率先在镇江范围内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向乡镇延伸,先后成功向新坝镇、三茅街道、开发区、油坊镇、西来桥镇派驻了执法中队。2012年9月,八桥派驻中队成立,至此,派驻中队实现了整岛全覆盖,派驻中队工作的运行,增强了基层的执法力量,改善了集镇的环境卫生,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今年,我们将重点完善对各派驻中队的综合考评体系,增强派驻中队的执法服务功能,切实解决集镇秩序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另一方面,强化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在完善农村垃圾处置长效管理工作体制的基础上,下一步,我局将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和强化镇(街、区)、村(社区)农村垃圾处置长效管理督查考核机制建设,确保镇(街、区)、村(社区)考核督查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强化农村垃圾处置长效管理薄弱环节的督查通报,确保农村垃圾处置长效管理无死角;三是整合政府管理资源,创建政府牵头下的交通、水农、城管农村垃圾处置长效管理协作机制,确保村庄、道路、河港环境水平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