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功能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7: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审美教育功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审美教育功能

篇1

一、审美教育能有效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

审美教育着重培养人的审美态度、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对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具体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审美教育是陶冶情感的重要途径。情感的培养和产生主要靠内心体验来实现,靠情来陶冶,审美教育是情感教育,它具有非常强的形象性,能够促使人通过联想或想象体会情感。梁启超曾说:“情感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源泉,情感最有力量推动人们的行动”。例如,德国著名版画家、雕塑家柯勒惠支的黑白版画《面包》。这幅画描绘了“一战”后德国平民生活的疾苦。画面上两个孩子牵拉着母亲的手臂和衣服,母亲耸着肩膀、背着身子低声地哭泣;而其中最吸引我们注意的就是左边孩子的那一双悲伤而热烈的、充满希望的眼睛;这是两个黑点,却像是两个看不见底的深洞,从里面溢出了饥饿的痛苦,以及对面包的渴望。简洁的画面却能让我们身临其境地体会到战后人民生活的艰辛,以及作者给予他们的深切同情,进而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珍爱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审美教育正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使人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净化,使高尚、健康的情感得以发扬。(二)审美教育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审美教育能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而审美又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审美活动可以让人们通过对美和丑的鉴别,去发现美、欣赏美,在获得精神的满足与享受的同时,认知客观世界的规律。诚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我们看见那些图像所以感到,就因为我们一面在看,一面在求知。”例如,当我们在观赏“乐山大佛”时,最先感受到的就是它的雄壮之美。大佛通高71米,依山开凿而成,形体雍容、面相端庄,双肩壮实、胸脯饱满,双足自然下垂,给人以平稳、安定之感。在得到美的享受后,我们不由地会问,是什么力量能让人们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一尊如此巨大的佛像?原来,佛像脚下的这段江域山势曲折、水流湍急,常有船只在江水的冲击下触山沉没。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海通禅师为普渡众生,于是广招民力,始建大佛,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凿成,历时90年。充分表现出劳动人民战胜激流险滩的勇气和决心,给我们极大的精神鼓舞。大佛凿成后,这里就再也不像原来那样骇浪滔天了,也少有船只触山沉没了,难道是佛像显灵?当然不是,而是开凿佛像时大量的石块滑落江中,使这一带的河床变得更为平缓,水势得以大大减弱罢了。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审美教育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美的欣赏,还有精神的启迪和对科学与真理的追求与探索。(三)审美教育有助于德育的实现。审美教育以美的形象打动人,把思想品德教育寄于美的教育之中,以美育德、以美引善。席勒曾说:“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审美活动,能够引导受教育者在自然美、社会美的陶冶下,培养起健康而高尚的审美情趣,形成符合整个社会利益的价值取向,自觉的向“善”,从而不断促进人格的完善。例如,我们在读周敦颐的《爱莲说》时,会因作者“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去认同他的这种虽处俗世,但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从而端正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四)审美教育有助于智育的实现。审美教育可以调动人的观察力、想象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充分发挥智力创造条件,对智力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功用。爱因斯坦就曾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就是说想象力是人获得知识的动力和武器,是智力的根源。例如,我们在欣赏俄国著名画家列宾的代表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能直接感受到的是:在被烈日炙烤的漫长而荒芜的河滩上,一队面容憔悴、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沉重的脚步拉着货船,精疲力竭的向前挣扎。随着对画面的仔细观察便能联想或想象出许多的事情。比如我们可以从他们艰难的脚步中,想象到那低沉的号子声和货船的沉重;可以从作者对他们的容貌和衣着的刻画,想象到他们的年龄、身份、经历和生活的艰辛;还可以从他们的表情和动作中,想象到他们的性格和心理活动;我们还能想象到货船上红衣男人严厉的叱喝声;还能想象到作者给予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民的深切同情。(五)审美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升人的人生境界。人生的境界分为三个层面,即生活层面、事业层面及审美层面。生活层面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迎来送往等俗务,虽然常常显得有些乏味,但这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事业层面,就是人要有一份工作,有一个职业,应该做一番事业,要有所作为,要对社会有所贡献。这也是人生的一个核心的层面。审美层面,是一种超功利的层面,是精神的愉悦和满足,是对生活的一种乐观态度,也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层面。人生的这三个层面在我们的人生中互相渗透着,缺一不可,我们既不能把自己拘囿在个人生活的俗务里,也不能把自己束缚在事业和工作中,同时没有审美的人生更是有缺憾的。《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着孔子聊天,孔子问他们各自的志向。子路希望能够治理一个内忧外患的千乘大国,并用三年时间让国家富强、社会安定;冉有希望能够治理一个方圆五六十或六七十的小国,并用三年时间让百姓丰衣足食;公西华希望做一名礼仪官,在主持一些祭祀活动时,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孔子的追问下,曾皙说出了自己的志向:“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意思是说,在暮春时节,穿上春天的衣服。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沐浴,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孔子听后,对曾皙的观点大为赞赏,“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在这段对话中,四位学生所谈的志向,反映出他们不同的人生境界和追求。孔子的话则说明,尽管他十分重视一个人要为社会作贡献,但是在他心目中,人应该追求的最高的精神境界,是一种审美的境界,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审美教育能有效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在当今世界上存在的众多问题中,有三个问题十分突出:一是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失衡。如今社会上有一个共同的倾向: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文化。人们的物质生活虽然越来越丰富,但精神生活却似乎越来越空虚。人文教育薄弱、价值评价颠倒、价值观念混乱,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倾向。因此,拯救精神就成了时代的要求、时代的呼声。二是人的内心生活失衡。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和利益,同时也给人类带来深刻的危机和隐患。人的全面发展受到肢解和扼制,个体和谐人格的发育成长受到严重的挑战。人们在功利的驱使下,生活得极度紧张,单调而乏味,内心充满了危机感,没有了闲情逸志,失去了本应该拥有的生活乐趣。三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功利目标和物质享受,利用科技无限度地向自然榨取而不计后果。自然环境被破坏、资源的大量浪费、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自然景观和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人与自然的分裂越来越严重。面对这种情势,人文教育包括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就显得十分突出。虽然审美教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但是审美教育能引导受教育者追求人性的完满,追求精神的自由、精神的享受,因而对于重建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平衡,对于重建人的内心生活的平衡,对于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平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上几种功能均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美的魅力充斥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审美需求贯穿于生命的始终,人们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中调节身心、修养性情,进而影响周围的人和事,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即是我们追求的完满结果。

作者:梁英 沈克旻 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程新康.审美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渝洲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9).

[2]孙默旖旎.高校美育与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养成[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4(4),

篇2

关键词: 大学语文 审美教育 审美能力 审美品位

大学语文是面向高校各个专业开设的一门旨在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通识课程,通过对中外文学经典的阅读、欣赏与品位,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趣味。因此,大学语文课程具备工具性、实用性和审美性,而在这其中,审美性是最重要的功能载体,是普及人文精神的第一要义。要将审美教育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大学生对于美的欣赏、感悟能力,让他们在发现文学作品内在之美的同时,也能得到人文熏陶,培育和完善健全人格,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审美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审美教育,又称之为美育,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审美教育一种以情动人的美的教育,美育始终不脱离美的形象,而与此同时,又通过美的形象的情感感染作用发挥美育的功能作用;其次,审美教育是一种作用于知情意的能力教育,是以美启真,以美入善,以美化情;最后,审美教育是对人的全面培养和塑造,达到美育的最终目的,是追求人的和谐、自由的发展,实现人的丰富性[1]。

第一,大学语文所选取的各个篇章,是经过历史沉淀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是那个时代文学家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的再现与传达。以《春江花月夜》这一名篇为例,张若虚将春、江、花、月、夜五种优美意象融合在一起,构筑起一个梦幻般的美的意境,读来令人心旷神怡。这首诗从月升写到月落,把现实景象与心中梦境结合在一起,随着月下景物的不断推移,诗人的感情逐渐舒展,虚实相间,情景交融。明月初升至渐高时的春江夜景,江海相连,花月相映,意境波澜壮阔,诗人久久地站在这明月之下,不由得产生出一丝感伤,吟诵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人生感喟。在诗人笔下,“白云”的飘忽不定,正如游子行踪的漂泊难驻,这一片悠悠白云,足以使人不胜其愁。“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谁家的游子乘着一叶扁舟在外飘荡,谁家的思妇又在哪座楼上想念着远方的情郎?游子之情,闺阁之怨,在这一唱三叹的诗歌韵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随着落月西沉,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流连情绪不断增加,“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落月的余晖洒满江树,牵引着人的情思,月已落,夜将尽,在这花香四溢、江潮涌动的美好夜晚,只有哀怨未了、诗情未了。通过对这首诗人赏析,我们可以明显体会到弥漫在春江花月之夜迷人景色之后的离愁别绪,诗人所创作出来的各种诗歌意象与情感体验相互交融,营构出一个美的意境,让读者在如梦如痴的审美体验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诗情画意与人生哲理,进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第二,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体现在对真与善的追求方面。美以真和善为前提和基础,美离不开善,因为人的任何实践创造活动,都是为实现一定的社会功利要求,或者满足人的物质生活要求,或者满足人的精神生活要求;美离不开真,因为人的实践活动都是以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为前提的。大学语文课本中选取的优秀作品,往往穿越千年历史,通过记言记行,彰显春秋大义。以《国语》为例,其记言生动逼真,虽寥寥数语,极尽简略,却蕴含深刻哲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其中著名的“召公谏厉王弭谤”一段,记述周厉王荒无道,引发“国人”对他的强烈批评,召公劝谏其从善如流,他不仅不听,还变本加厉,以高压政策镇压民众,结果引起“国人”的反抗,将他赶下台,并流放于彘地。全文行文简略,先以“虐”“怒”“喜”等字刻画出厉王的愚蠢与残暴,结尾仅以“流王于彘”四个字交代,简洁深刻,形神俱现。召公的谏辞,又以比喻手法点出寓意,“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综合看,全文有形象的描述,有理性的论证,有哲理的反思,可谓真善美合一的典范。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大学语文课堂,重视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将审美教育与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这是开展大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应有之义。

第三,充分发挥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最终目标是培养健全人格,塑造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格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ona,意为“面具”,指戏剧中演员所戴的特殊面具表现了剧中人物的角色和身份。把面具指义为人格,实际上说明人既有表现于外给人印象的特点,又有某些外部未必显露的东西,这些稳定而又异于他人的特质模式,使人的行为带有一定的倾向,表现为一个由里及表的、包括身与心在内的、真实的个人。大学语文课本中的很多名篇,都体现了主人公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气质和人格精神,以《世说新语・任诞》为例,其中刻画了众多具有高品性的人物形象,体现了他们高于常人的人格品质、审美趣味和思想境界。王徽之雪夜访戴的故事可谓脍炙人口,大雪纷飞的夜晚,突然想起远方好友戴安道,即乘小船夜访,经过一夜的长途跋涉,来到戴的门前,却又悄然返回。“乘兴而行,兴尽而返”,这看似随兴所至、率意而为,实质体现了王徽之独特的思想意识和人格气质,呈现出的是一种超功利审美趣味。桓伊擅长吹笛,有“笛圣”之称,王徽之偶遇桓伊,便让其演奏一曲,“弄毕,便上车去。主客不交一言”,他们的目的在于艺术并不在于人,为艺术的目的既已达到,所以两个人亦无须交言。《世说新语》所刻画的人物,言行一致、个性鲜明、人格高尚,绝无虚伪造作,这种审美人格影响巨大,广为后世称颂。

二、加强大学语文审美教育功能的对策建议

当前,大部分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被定位为基础性的公共课,处于边缘化地位,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大学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功能也被逐渐淡化和消解。如何加强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拓宽大学语文的发展路径。

审美能力是一种在生活、自然、艺术中发现美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与审美经验、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2]。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他们的知识水平、文学素养存在密切联系,要通过大学语文教学,培养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文学欣赏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如戴望舒的《雨巷》一诗,借助古典诗词“丁香空结雨中愁”幻化出一个丁香姑娘,渲染一种低沉而优美的淡淡哀愁,通过运用常用的象征艺术手法,创造出富有诗意的审美意象。学习这篇课文,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具有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更需要理解常见的文学表现手法,从而达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深层目的。要想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必须转换思维方式,拓宽大学语文的发展路径。首先,要重新定位大学语文的课程属性,在承认其工具性、实用性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其中的审美价值功能,将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除中文专业以外各学科的专业必修课,规定所有大学生都必须学习这门课程,引导他们感受母语魅力,提高审美水平。其次,随着通识教育的普及推行,大学语文可以转化为多种人文学科的普及型课程,借助通识教育发展自身,这就对大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很高的要求,他们除了具备丰富的文学知识、敏锐的审美能力、高超的教学技巧外,还要融会中西文化,贯通文史哲。最后,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实际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择,充分发展个性,博学多识,鼓励学生从实际出发自主学习,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二)选取优秀文学作品,提升大学语文的审美品位。

经过艺术加工,优秀文学作品凝聚着人类审美意识,超越现实生活的局限性,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现实中的美事物不是人人都能随时欣赏的,经过艺术的再现,却使人人都能随时欣赏了。”[3]作为人类审美意识的历史积淀物和物化形态,优秀文学作品提升了人类情感,这种情感在改造和疏导庸俗、不健康的情感的同时,也净化了人的心灵,化解了人在现实中的压抑和紧张情绪。对大学生而言,大学语文课堂不是强迫性地灌输和训斥,而是富有情感、润物无声的审美感化过程,在这种审美化的情绪体验中,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影响,塑造美好心灵和完美人格。因此,大学语文对于大学生审美教育的顺利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核心作用,一方面要选择富有代表性、充满正能量的优秀文学作品,所使用的大学语文课本应是被广泛认可和好评的优秀教材,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广大老师应时刻关注和寻找教学过程中的审美因子,创造出丰富生动的审美意象,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如白居易的《长恨歌》,这篇表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的历史名篇,是一首抒情成分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我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通过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了解白居易诗文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更要学习诗歌叙事、写景和抒情相结合,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达技巧。紧扣爱情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开展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潜在的审美需求,培养他们的审美感知力、鉴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改变大学语文教学模式。

高校开展大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学习欣赏优秀文学作品,强化课内外的审美实践活动,让大学生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提升艺术修养和品味,陶冶心灵和情操,培养良好的审美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一是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应充分利用以计算机应用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先进技术成果,将现代科技运用于大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广泛开展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一些多媒体器材如电脑、音响、投影仪、互联网等设备,新颖直观,信息量大,不仅教师操作方便,学生也感兴趣,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要教会学生感知美、体验美、欣赏美,以优秀的文学作品感染和鼓舞学生,激发他们对美的憧憬和兴趣,特别是现在许多优秀文学作品被拍成电影、电视,改编成话剧、小品等,更快速便捷地传播更多优秀、美好的审美观念,这些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传播途径和表现方式,更容易为大学生认可和接受,可以在课堂上广泛采用。二是利用现代传媒,改变大学语文的讲授方式。一直以来,大学语文教学沿用传统课堂讲授方式,老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学习,不仅老师因循守旧,教学水平得不到提高,而且学生失去了W习兴趣和问题意识。一些现代传媒,如QQ、微信等,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可以引入课堂教学。老师在上课前,可以通过QQ、微信告知学生上课内容,并布置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收到信息后,为解决问题必须去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充分预习,积极准备,以应对老师上课时的检查与提问。这种教学模式的革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广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加深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从内心深处纯净思想、升华感情,与一切美的事物产生共鸣,从被动地感知美、欣赏美转变为主动地追求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1]王一川,主编.美学与美育(第二版)[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90.

篇3

关键词 中职学校 音乐 审美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8—0078—03

匈牙利教育家柯达伊提出:“音乐是人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的修养,教育就不完整,离开了音乐就谈不上是个全面发展的人。”音乐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其实在遥远的古代,中外就已经认识到音乐的作用,中国古代儒家所提倡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乐”即指音乐,西方对音乐教育也非常重视,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用大量的笔墨描述了音乐教育。古今中外都强调音乐教育,不仅因为音乐能带给人听觉上的享受,放松心情,更因为音乐的教育作用,其中审美教育的作用尤为突出。新《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体验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尊重个性发展,鼓励音乐创作。”

音乐教育并不只是简单的乐理知识的传授,它的基础价值就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从而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音乐教育是对中职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

一、通过音乐进行审美教育的优势

音乐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教育形式,在进行审美教育上有自己独到的优势,它能够为学生提供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自主自愿的体会音乐的美和其中所要表达的情感,潜移默化地接受审美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审美是一种高级情感,它的形成靠的是学生内心的接受,外在的灌输达不到审美教育的效果。审美教育只有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才能事半功倍。音乐依靠优美动听的旋律与琅琅上口的歌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音乐进行审美教育更易于学生接受。

(二)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不仅仅指文学作品,音乐作品同样如此。不同的学生因为自身经历的不同,对同段音乐有自己独到的理解。音乐具有无文字、无画面的表现特点,主要通过旋律与歌词,刺激学生的听觉。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会依据自身的主观体验,在头脑中形成属于自己的画面,对音乐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欣赏。利用音乐进行审美教育利于学生在分析联想的状态中产生更深刻的情感。

(三)调动欣赏者的情感

音乐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相比,音乐的情感表达更为突出。创作者将自己的情感用高亢热情或低缓忧伤的曲调和歌词表达出来,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会跟创作者产生共鸣,感受到同样的情感。情感体验是音乐审美活动的核心,音乐审美开始于情感体验也终结于情感体验。音乐作品相比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在调动学生情感方面的效果更加显著。

正因为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审美水平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从事中等职业院校的教育者们应该注意挖掘音乐中蕴藏的美育资源,让音乐在中职生中教育更好的发挥作用。

二、善于利用音乐课堂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音乐作为一种有效的审美教育手段,应得到教育者的重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修养的要点,没有这种修养,人的感情对于生活中的一切美好和高尚的东西都会无动于衷。”音乐教育的范围很广,包含中国传统音乐、新音乐、欧洲古典音乐及包括流行歌曲与“新潮音乐”等现代音乐在内的古今中外一切优秀音乐文化成果,教育者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重选择优秀的作品,带领学生感受创作者的精神美,作品的旋律美、歌词美,以及表演过程的演唱美和演奏美,更好的利用音乐作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一)感受创作者的精神美

音乐作品的基调与风格和创作者自身的经历有很密切的关系,教育者在音乐教学前介绍创作者的概况和事迹,介绍音乐作品的背景知识,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也有助于学生学习创作者的优秀品质。以贝多芬为例,贝多芬是一个著名的音乐家,他为我们创作了无数优秀的作品。他的创作历程并不是一帆顺风的,在他的创作后期,他不幸失去了听力。众所周知,听力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然而贝多芬并没有被命运打倒,他顽强向上,在失聪的低潮中依然坚持不懈的工作,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贝多芬感动我们的不仅是他的作品,更是他不向命运低头的拼搏精神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了解了贝多芬的生平,学生在欣赏其作品时更能理解其中的内容,也愈加被贝多芬永不放弃的精神所感动,萌生向贝多芬学习的意愿。创作者的经历与故事,是音乐教育的生动教材。

(二)感受旋律美

对任何一部音乐作品的评价都是先从旋律开始的,旋律是音乐作品的基础,音乐作品通过旋律传达情感。不同的音乐作品想要表达的内容和传达的情感各有不同,但旋律中蕴含的美是共同的。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为例,曲调激昂,尤其是开始的四个音符给人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这四个音符刚劲沉重,仿佛命运在叩门,一下就奠定了整个作品的基调:不向命运低头。又如盲人音乐家阿炳的作品《二泉映月》,作者运用二胡上五个把位的宽广音域演奏,配合苍劲的运弓处理,流露出如泣如诉、如悲似怒的情调及对光明和理想境界的憧憬,表现了一个经历旧中国生活坎坷和磨难的流浪艺人的感受和倔强不屈的性格,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简单的音符构成了不同的旋律,旋律中处处体现着美,教育者在音乐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感悟旋律的美。

(三)感受歌词美

歌曲也是音乐作品的一部分,歌曲由旋律和歌词两部分构成,一首好的歌词应是一首好的诗,既要有诗的意境,又应有自身的美。美好的歌词是凝冻的旋律,是优美的诗章。学生在欣赏歌曲时,往往会结合歌词所描绘的具体内容,感受歌曲的主题和所要表达的思想,通过分析联想,将歌曲和情感相结合。以《长江之歌》为例: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短短几句歌词,就描绘出了雄伟的长江,让人不由联想到祖国壮丽的河山,产生一种自豪感。又如《我爱你中国》,词作者采用了大量的排比句,描绘了祖国的风景,语句虽然朴实无华,但对祖国的深刻情感却跃然纸上。教育者在教授歌曲时,应与学生一起赏析歌词,体会歌词所要表达的情感,感受歌词的美。

(四)感受表演美

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通过演唱和演奏,才能更好的被欣赏者所接受。表演又可以分为演唱和演奏,优秀的演唱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对音乐作品还要有自己的理解,将自己的情感与音乐作品相结合,以情动人,将观众带到同样的情境中,使观众有同样的情感体验。演奏主要依靠乐器,乐器是音乐重要的构成部分,不同的乐器适合不同的音乐作品,如《摇篮曲》轻柔舒缓,多采用钢琴进行演奏。教育者在音乐赏析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的乐器和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的美。

篇4

多媒体 审美教育 引导借助 情感美

在中学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中强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从这里可以看出,语文课同时肩负着美育的使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素质教育,具有形象、直观、方便的显著效果。

一、充分借助多媒体,感受汉字形体美

我国的汉字是一种艺术性的创造,它结合了数千年的文化精髓,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把一个个没有生命的汉字变得形象、生动了。让学生在学会汉字的同时,感受到汉字的无限魅力。如教学象形字“鱼”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学生看到“鱼”字的“鱼”变成了一条鱼的头,“鱼”的中间一个“田”变成了鱼身,“鱼”下面的“一”变成了鱼的尾巴,一条小鱼活灵活现地展示在同学们的面前。接着反向演示,鱼慢慢演变成大篆的“鱼”字,再慢慢演变成小篆的“鱼”字,接着变成隶书的“鱼”字,最后变成楷书的“鱼”字。每一次的演变,同学们的眼里都会发出惊奇的光芒。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汉字的优美。其他的象形字如:鸟、燕、山、水……也可以进行这样的演变。

二、合理借助多媒体,体会语言形象美

1.声音创造美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恰当地播放配乐朗读录音,通过一定的节奏、旋律、渲染气氛,创设情境,使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之中,情感处于最佳状态,再通过老师充满感情的语言的启迪导引,学生就会展开丰富的联想,脑海中就会再现自然和生活的美景,欣赏到教材中美的因素,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得到道德的感化、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滋润。进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审美能力,甚至能激发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

2.画面创造美

在教学《我的战友》过程中,适时出现邱少去在烈火中一动不动的彩色图片。将画面形象和语言形象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想象主人公为集体潜伏成功,自己强忍被烈火焚烧的剧痛而一动不动的高度组织观念。于是,这位严守作战纪律的钢铁战士形象便会自然矗立在学生的心中。学生受到了伟大崇高的灵魂美、奉献美的熏陶和感染。

三、引导借助多媒体,抒发内在情感美

俄国艺术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统治地位。”让学生在赏心悦目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审美情趣以及审美的价值规念,如《纤夫》的影像资料中,青山绿水的秀美及船夫的劳动美平行交织在同一个画面上,采用大景深的镜头:(远景)两岸峻秀的青山、蓝天,(中景)一弯绿的河水和河岸雪白的鹅卵石,(推进)鄂西山区特有龙尾船和一群赶集归来的土家少女:(特写)水中船的影和插入水中的粗壮的船篙,(摇起)身如弯弓般用力撑船的青年船夫。在整个欢快恬静的意境中着力表达了舶的力与美,表现出劳动创造美的鲜明主题,又如在《春天来了》的影像资料中,一条高悬蓝天的高压电线上停歇着的无数只黑色春燕,背景音乐《春天在哪里》渐起,使学生在耳闻目睹之中就达到了美的享受和美的熏陶。

四、适当借助多媒体,注意交际语言美

语言美包括发音正确,说话文明,富有感染力。多媒体技术对培养学生的语言美能起到重要作用。

1.听录音,说正确

刚入学的儿童,其口头语言普遍存在着缺陷,最明显的是夹带方言土语。课文的录音发音标准,语调优美,学生通过听录音,跟读,就能逐步改正自己的发音缺点。

2.看动画,说文明

语文课程标准交际的目标中指出:“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说话不仅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直接关系到口语交际的实效性。俗话说:“问路不施礼,多走二十里”。多媒体技术在引导学生文明用语方面也能发挥其特有的作用。现在的学生说话不文明,是由于现在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凡事以孩子为中心,因而也使学生养成了事事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在说话交际方面很少考虑到他人的感受。多媒体课件可以制作人们的各种表情的动画,让学生直接看到别人的反应。如当学生说话文明里,屏幕上就出现一个笑脸;当学生说粗话时,屏幕上就出现一个生气的表情。让学生从中注意到自己的语言美。同时注意说话的仪态和用语,恰当使用称谓,对别人多用敬语,对自己多用谦词,对不便直说的事情多用委婉语,并配合恰当的体态语,做到言之有礼。

五、借助电教手段,能更好地达到小语教学中审美素质教育的目的

篇5

一、从定情、扬情到激趣的审美情感功能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是说作者先有了情思再发为文辞,读者先看了文辞再了解情思,沿着波流(辞)向上追溯源头(情),即使隐微的也一定会显露。刘勰从写作和阅读两个角度都谈到“情”是文章的源头。语文教学中,篇篇文学作品,从情感上讲都有一个基本情调,也就是“源头”。教师在备课、讲授、练习等整个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讨源”,要把握好“基本情调”,而且要始终如一,这就是所说的定情。情感定得准确,整个教学过程才能浑然一体,教学方法才能运用自如,即使遇到枝节问题也能迎刃而解。如《爱莲说》《陋室铭》两文,其意境隽永、言简意丰、韵味深长,为散文的名篇。两文情调看似一致,都有不愿与趋附权贵者、苟随时俗者同流合污之情,但斟酌定情却有差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虽然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但有隐居避世之意,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句中就可以看出。这种情趣正是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哀叹的“菊,花之隐逸者也”。“菊”在《爱莲说》中只是“莲”这个不愿隐逸、不贪富贵、在污浊世间保持正直操守的主人公形象的陪衬,因而《爱莲说》比《陋室铭》更有积极意义,周敦颐高出刘禹锡的地方是在于有批判之情。

情是作者因客观现实的感发而产生的内在情志,是作品的客观存在。这个情不是露天的珠宝,碧空的银星,伸手可以摸得着,抬头可以看得见,需要你“沿波讨源”,教师“讨源”后,需要扬情――扬起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来感染学生的主观感受,来激发学习的情趣。这是语文教学中审美情感的第二步。扬情往往在课堂教学的起始,它能够拨起学生情感的琴弦,催动学生情感的波澜。如上海特级教师于漪讲授《春》这一课,是这样开始教学的:“我们一提到春啊,你们想一想看,会不会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于漪老师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美丽的景色,以情动人,激起了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二、从传情、移情到共鸣的审美情感功能

学生的情感被扬起后,需要与作品中的情感碰撞、交融相通,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喜亦喜,忧亦忧。为了使学生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共鸣,教师要架起沟通的桥梁,把作者之情传融为学生之情。传情这一审美情感功能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音容笑貌,举止神态,或诵读,或讲解,或板书……读则如出我口,讲则如出我心,把作品中的情感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学生在教师入境动情的传递中,把自己的有我之情转入到无我之情,把有我之境带入到无我之境。我们借列夫・托尔斯泰一句话来概括:“艺术是这样的一项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艺术论》)移情审美情感功能中,学生发挥着主体作用。教师的传情,触动了学生的情思,作品中的人物在学生头脑里“活”了起来;作品中的环境、场面、景物、气氛等等,使学生感到真切,犹如身临其境。学生有了形象再创造之过程,对作品有了理性认识,作品的情才能移过来,才能出现共鸣现象。

如教学《背影》,教师把人们生活中的“父子”的情感体验讲给学生,启发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师还情不自禁地用手攀住黑板的边缘,模仿“父亲”穿越铁道时攀越站台的吃力动作,在特定的意境中,完成了特写的定格镜头。学生在老师的情感传递下,有的讲起妈妈半夜起来给自己加盖被子,有的谈起爸爸结满老茧的双手,有的说起妈妈冒着风雪背着“我”上医院;教《最后一次讲演》,教师激情喷涌,拍案而起,讲台上站着的就好像是怒斥敌人、视死如归的“闻一多”,台下学生掌声四起,喊声共振,就好像是“悼念李公朴的会场”。传情、移情、情感的浪花和波涛在激荡,在裂变,在冲撞,在组合――语文课堂就是一个情感的殿堂。

三、从生情、动情到引思的审美情感功能

与作品情感共鸣的学生,其情感并没有终止,而会驱遣想象去联想,再生发新的情感。教师要在学生新的思绪动情中,点拨引导他们去思考,去创新。一是对作品中的主题、结构,语句以及情感诸多问题分析、评论、质疑;二是将从作品中获得的情感来充实自己的激情,以便于得心应手地驾驭构思、行文、修改等写作技巧。

以《我的叔叔于勒》教学为例,学生从莫泊桑笔下的菲利普夫妇冷酷自私、贪财牟利的市侩形象中产生了对资本主义社会拜金主义的憎恶之情,经老师启发,又研究了高中教材中《项链》一文,两者比较鉴赏后写了“读后感”,又产生了新的情感。这多层次的情感正引发了学生多方位的思考。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强烈的思想情感往往能促进质疑:“《社戏》中,桂生、阿发、双喜一群农家少年和‘我’看社戏后归航途中偷罗汉豆吃,鲁迅是不是在‘奖励偷窃行为’?《曹刿论战》里,鲁庄公在长勺之战中善于纳贤,勇于听谏,他的功劳应该不应该给予确切的评价?《出师表》内,忠贞不移和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为什么不能成为三国的统一者……”抑制不住炽热情感的学生经教师的点拨也能进发灵感的火花来化解这些疑难问题。

篇6

关键词:艺术教育 审美素质 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213-01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艺术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素质教育改革全面推行以来,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更是日益凸显出来,在此背景下,研究艺术教育的功能,尤其是分析艺术教育与审美素质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和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均有着重要的意义。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审美素质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审美素质对于扩大艺术教育的影响,是使其融入人们的行为、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媒介;此外,艺术教育与审美素质之间有着很强的一致性,这集中体现在艺术感受与审美感受的融合性上。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将对艺术教育和审美素质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

1 艺术教育是养成审美素质的重要途径

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人,艺术教育也不例外,著名教育家曾经说过:“美育的范围并不限于几个科目,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没有与美育无关的”。而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美育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对于发掘各个学科中的美育潜力,以及提升美育有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审美素养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其涉及因素也十分广泛,个人阅历、社会人文环境、学校教育、家庭影响等等均是影响一个人审美素养的重要因素,而校园生活作为高校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形成有着最为深远的影响。

作为美育的重要实现形式,高校艺术教育是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形成形象思维能力,启发其思想,诱发其审美创造,挖掘其艺术潜能,同时通过科学的艺术教育方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审美原理、方法和理论,进而提升其对美的鉴赏能力,均是促进学生审美素质发展的必由之路。

2 审美素质促进艺术教育影响最大化

艺术教育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培养人的审美素质,它对促进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和智力、知能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然而,从本质上说,艺术教育是审美的教育,审美功能仍然是艺术教育最本质的功能,益智和辅德的功能是艺术教育的派生功能,艺术教育对人们道德、智力的积极影响是间接的也是整体的,而在这一影响的实现过程中,审美素质是一种重要的介质。

通过艺术教育,学生的感官和心理得到积极的影响,在形成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自主创造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同时,学生还获得了愉悦的审美体验和优秀艺术的熏陶,可以说艺术教育并不是专门的、狭隘的艺术技巧教育和艺术理论教育,而是一种全面提升人的艺术素养和优化人的心理、思想的教育。审美素质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产物,也并不仅仅是审美理论知识和艺术技能的简单组合,同时也包含积极的社会感知、积极的情感积淀、崇高的理想和追求以及和谐而完整的心理结构。

正是因为审美素质内容的广泛性、完整性和系统性,艺术教育中无需刻意杂糅道德教育、益智教育,便可在这些方面乃至更多领域中展示出巨大的影响力。可以说,艺术教育只需较好地完成培养学生审美素养这一任务,便可将其积极的、正面的影响渗透到德育、智育领域,实现更大的影响力。

3 艺术教育与审美素质的一致性

艺术体验与审美体验有融合性,艺术和审美都需要情感的介入,整体化的思维模式,艺术的审美素质需要在艺术教育中得到提升,在艺术教育中,教师引导学生以一种感性的、整体的方式,与自然景色和作品产生情感上的沟通与共鸣,共同创造一种感受美和体验美的情境,以形成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获得更丰富的体验,达到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和统一。在艺术教育的开展中,学生的创造潜力在及后天的相互作用下,教学的有效互动中,得到不断的挖掘,艺术教育与审美素质也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体验式的融合,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性得到有效的发挥,在具有人性化、个性化、开放性的艺术教育课堂中,学生的聪明才智和特长才艺得到充分的培养和提升。可以说,艺术体验与审美体验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产生协调发展的。

3.1 情感的融合性

情感需要是一种人类特有的高级感情现象,其特点表现出内隐、稳定,并带有先天性,代表了人类的基本的社会性的需要,也是在不同的阶段、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自我价值的追求。

感情的表达要依靠艺术形式,艺术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感情的表现,这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性的表现,所有艺术的表现都要渗透着情感与思想的元素,学生在获得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会使情感得到升华,并逐渐如何运用艺术的形式来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情感,提升艺术的表现和创造能力,审美体验的形成要经过欣赏、描述、探究、反思等活动,对各种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和内在情感意蕴进行融合,从而实现整体把握的目标。

3.2 认知的融合性

认知包括三个不同的水平:感觉、知觉和思维,是复杂的心理活动。在感觉阶段中,外界的信息通过感官被主体接受,这时得到的是生动、具体的印象,但也是事物个别的、表面的、非本质的特征,谓之感性意象。在知觉阶段中,感觉在神经系统和大脑中的生理活动中作名词解释时,(意指人和动物通过感官获取事物基本属性(或部分属性)信息的一种能力时),它又为人类的知觉和其他更进一步复杂化的认识活动提供了基础。如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在思维阶段中,思维和联想在审美活动中大大扩展了心理空间,增强了审美感受和艺术感染力。

在这些不同的阶段中,又有三种不同性质的认识:感性认识、知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艺术体验和审美体验一起进行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形成了一个和谐整体,使感性、知性、理性的特点得到融合。

4 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和审美素质之间有着很强的内在联系,艺术教育的实施与审美素质的养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审美素质的存在对于提升艺术教育的成效又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艺术教育在本质上也是审美的教育,因而艺术教育和审美素质有着一定的融合性。为了提升艺术教育的成效和影响力,我们应充分利用好艺术教育和审美素质之间的关系,使其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迪.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艺术教育的新思考[J].神州,2012(26):100.

[2] 刘艺锋.审美理念的提升及亲历审美能力的培养[J].福建教学研究,2012(10):19-20.

[3] 陈义华.让艺术教育“活”起来[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2(12):49.

篇7

 

关键词:思维  能力  审美教育  音乐功能

一、音乐教育的特殊意义 

(一)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教育是通过培养对音响的审美因素对音响的审美因素的反应来进行的感觉教育”。大量地、广泛地感知音乐作品,在音乐教育中,通过演唱、演奏、欣赏等形式,增进学生对音乐美的认识、理解、鉴赏、创造的能力。丰富多彩 的教学形式、内容,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对音乐的感知力,从而在主观情感上得到审美体验,使情感得 以升华、心灵得到净化。如此获得的音乐教育要比任何说教来得 自然与真实。在审美教育的同时又融入了思想品德教育。贝多芬曾说 :“音乐应当使人的精神爆发出火花”。瓦格纳也言之:“音乐用理想的纽带把人类结合在一起 ”

(二)音乐教育的教学目的是培养真、善、美的现代人

音乐教育所制定的 目标不是把学生们都培养成音乐家,而是面向全体学生 ,通过音乐教育特有的形式、手段,培养出高尚完美即追求真、善美的现代人,这也是德育教育所要达到的。我国现阶段音乐教学目标明确规定为:“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 ,使学生具有感受、表现、欣赏音乐的能力;扩大文化视野,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音乐的功能是音乐教育的前提 

音乐的功能主要感慨为三个层面:物理、生理、心理。音乐作为一种声音,是自然的物理现象;人在有意或无意中生理上都会受音乐的影响音乐对人的心理所产生的作用是双重性的,使音乐教育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平衡和谐发展 。音乐教育是其他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这是音乐自身的美所决定的。“音乐美是一种独特 的只为音乐所特有的美。这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 内容的美它存在于乐音,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中。优美悦耳的音响之间的巧妙关系,它们之间的协调和对抗、追逐和遇合、飞跃和消逝—— 这些东西以自由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直观的心灵面前,并且是我们感到美的愉快”。 

二 、音乐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教育最终 目的是要培养具有创造性才 能的人 他既要有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又要有高度的形象思维能力,而这两种能力正是人的左、右脑所分别具有的优势功能。在过去的教育中,由于受形象思维是低级的思维活动 ,抽象思维是高级的思维活动的片面观点的影响,人们对形象思维的研究不够客观,认为形象思维活动只局限在幼儿阶段,从小学阶段就忽略了形象思维的训练。其实音乐课程主要是开发右脑功能的学科,是兼有表情性和造型性的艺术,又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是培养听力的重要手段,有较强的听觉能力对提高直觉能力有很大帮助,可以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长期不懈的训练就可 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因此我们通过在音乐教学中的形象思维训练 ,可大大提高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 

三、如何运用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当今,全世界都在改革音乐教学。21世纪的人才观,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突出学校音乐教学的审美教育是我 国教育教改的要求,是素质教育 的需要 ,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为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音乐课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是由它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音乐教育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是其它学科所不能 比拟 的。为了使美育落实到实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树立以育人为 目的,加强审美教育,才能保证美育的效果。那么如何在音乐教育中突出审美教育呢?笔认为可以试从 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着手:

篇8

所谓狭义美育,极端的定义是认为美育专指“艺术教育”,其一般的定义是认为美育指“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审美观”和“美学素养教育”等。

所谓广义美育,有人认为:“真正的美育是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式的教育。”

美育定义由狭义走向广义的过程中夹杂的另一个维度的变化,就是:由形式美育走向了实质美育。

1 美育的功能

1.1 美育的直接功能

美育的直接功能可用两个字表示:即“美育”。我国学者认为:“美育的任务可以概括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直接功能(审美观及审美、创作能力的培养等)与美育概念的狭义或形式美育相关。

1.2 美育的间接功能

美育的间接功能是一种附带功能,或者说是一种潜在功能,是为其他教育功能发挥和提供前提条件的作用。具体讲,就是美育的德育教育、促智育教育、健体功能教育等。先生曾说过:“美育者与智育者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2 美育的类型

美的基本形态是艺术美和现实美,现实美又包括自然美、社会美、教育美。因此,学校美育的实施,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种类型。

2.1 艺术美育

艺术美是一种以现实美为基础,但是由经过加工,因而高于现实美的形态,艺术美育则是指以艺术美为内容的美育活动,艺术家的集中、概括、提炼,因而比现实“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因此,艺术美育应当成为学校美育的核心内容。

2.2 自然美育

自然美育是指自然物体本身所呈现出来的美的形态,大自然是学生审美情感体验的最丰富的源泉,与艺术作品所不同的是:自然美育是现实的、生动、丰富和多变的。比如:自然景致就有天然质朴,色彩丰富的特点,而且随季节、昼夜和天气变化而经常变换,自然美育因此具有非常大的生动性和随机性。

自然美育主要包括:通过自然美的鉴赏,使学生了解自然的特征,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和理解能力。通过自然美的欣赏开阔视野,增加知识,陶冶性情。通过自然美的欣赏,尤其是一些人化的自然美的欣赏,增强学生热爱自然环境、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

2.3 社会美育

社会美育也叫生活美,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美的形态,它包括人格美、劳动美与生活过程美、产品以及环境美等。社会美直接体现人们改造世界的本质力量和生活理想,由美与善直接结合的特点,具有较大的美育价值。

社会美具有较为明显的社会性、历史性、民族性和阶级性,所以社会美育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同时社会美具有较大的实践性,应当努力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中发现生活之美,并努力创造社会美。社会美还应当引导学生对于人格美的追求,实现心灵美与形体美的统一。

2.4 教育美育

所谓教育美育是说要使全部教育活动成为美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活动本身要做的审美化。我们知道,衡量人类活动的标准主要有真、善、美三个最主要的尺度,但是教育过去在教育活动的评价尺度上主要关注的是真、假两个尺度,而严重忽视了审美尺度的建立。教育活动最讲言传身教,如果教育本身忽视审美和创造美的追求,那么其教育的效率肯定是会大打折扣的。

教育美育要求教育者充分创造教育活动的形式美,同时能发掘教育中所有美的要素作为美育资源,这表现在:

3 美育的基本任务

美育的主要任务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3.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感受美是美育活动的起点,因而也是学校美育的基本任务,由于千百年来人类整体社会审美活动实践在心里结构上的积淀,人类个体身上天然禀赋了某种美感能力,所以人天生就能够分辨乐音和噪音,天生就对一些形体,颜色等敏感。但是,这一天然的感受能力具有原初或简单的特征,不能使个体适应今天所需要面临的日益丰富的审美关系和进行审美活动的需要,所以,天然的审美感受能力更多地说明的是人的审美潜能、学校美育的任务之一是以此为基础,爱护和发展个体的审美感受力,使之更加敏感、细腻、更加丰富。为此,学校美育应当充分展示自然、艺术、社会和教育本身所蕴涵的美的因素,从而养成学生热爱美,欣赏美进而创造美的动机

人对美的感受能力需要有良好的审美感觉器官,也需要其他感知能力和精神积累作基础,所以,提高审美感受能力需要也有助于人的整体素养的提高,此外,感受美的活动也有益于学生感受美好的生活,产生热爱生活,建设美好生活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3.2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

对美的鉴赏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求学校要培养学生有正确的审美观。这就是说:学校美育教育,既要教会学生鉴赏分辨美的内容,也要使他们具有欣赏美的形式的能力,既要让学生接受民族的、社会的、阶级的审美标准,同时又允许他们具有个性特色的审美能力的成长和发挥,健康而有个性的审美能力是学校美育的重要目标,一些学校在美育活动中过分强调对与错,过分纠缠道德、阶级属性等,其结果是审美活动的心理自由的丧失,反而败坏了学生的鉴赏力和审美活动本身,这与不分高下、美丑的做法一样是错误的。欣赏美还需要个体具有有关美的知识,具有理解美的形式的能力,所以,必要的审美知识传授和艺术修养水平的培养与提高是学校美育的基本任务之一。

培养鉴赏美的能力十分重要。

3.2.1是因为只有具备鉴赏能力才能谈得上创造美。

3.2.2培养鉴赏美的能力可以为主体的活动带来情趣与活力,这也是学校美育德最大意义所在。

3.2.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篇9

在古代社会中,音乐的中心思想就是“和”。“和”是古代音乐审美文化意识中最为人们所崇尚的理想境界,或者说是最理想化的审美范畴。音声之“和”,更多地建立在人的音乐听觉审美感性、谐和的基础上;“乐”与人“和”更多地体现为人在行乐的过程中音乐与人的审美情感体验中达到愉悦的和谐关系,“天人合一”是指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由此可见,古代的音乐审美与现代的音乐审美有共同之处。但是,不能否认,这里的“和”,其实仍是“德”与“礼”的实质基础的情感化表象。并且,在古代两大音乐思想流派都把音乐看作是实现其目的的一种工具。在现代社会中,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主要地体现在通过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注重人的内心的音乐审美情感,当代国外的一些富有成效的音乐体系主张对儿童进行全面的综合的音乐训练,重视音乐听觉感知能力的培养,如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通过多声部合唱和合奏的训练发展受教者的音乐能力。

二、音乐的德育功能在现代社会中的表现

孔子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礼”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孔子认为,乐教具有和礼教并齐的作用,乐教具有强烈的道德教化功能。孔子在理论上,他强调音乐的政治作用,要求“乐”与“礼”相配合,以巩固国家的统治。他还明确地提出了音乐批语的标准,认为合乎他的道德观念(仁)者为善,内容则以中和为美,即音乐可以表现感情,但不宜过分激烈,所谓“乐而不,哀而不伤”。特别强调为统治阶级的意志服务,有深刻的阶级烙印。在现代社会中,音乐的教育功能也注重思想上的教育,但是思想教育主要是通过审美功能来起作用;注重培养人们的人格塑造和内心情感的升华,使每个人在音乐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形成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品性,而且,现代社会中的音乐教育更关注过去、现在、未来的关系,更注重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三、音乐的智育功能在现代社会中的表现

古代音乐教育很少会把智育功能发挥出来,因为古代的音乐基本上都是统治阶级用来作为思想统治的重要阵地。而现代社会中的音乐教育,注重运用系统的知识和科学的手段,来挖掘和培养人的思维、联想和创造能力,如从小学开始,就开设音乐课程,这既是美育的需要,也为智力的发育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辅助。现代的音乐教育更注重人的个性方面的发展。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信息更新日新月异,人们生活压力比任何时候都要大,这时候,产生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音乐的教育功能在现代社会更加显示出它的能量。人们通过聆听音乐,缓解内心的压力,使心情得到舒畅,启迪心灵。

四、现代音乐教育中产生的误区

在现在的音乐教学中,人们往往过分强调音乐的智育功能,把音乐教育看作是开发智力的手段。这种提法片面强调了音乐在人的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导致在音乐教育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目前的实际的音乐教育工作中存在一些偏向:忽视音乐的审美性质,把音乐课归附于一般的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视培养音乐活动特有的形象思维和艺术创造力。我们认为,在音乐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上,既要通过感知、思维、想象、记忆这些认知官能去掌握音乐,并在这过程中同时发展人的认知能力,更要注意通过好的音乐影响和培养个体正面积极的情感和人格。由于现代的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音乐的内容各种各样,不同的思想交织在一起,其中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消极的音乐内容对人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那么,在生活里,要使人们学会分辨和选择音乐,使音乐的积极的教育功能得到应有的发挥。

五、发挥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的教育功能

在现代社会中,音乐的教育功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识,它的教育功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第一,音乐的教育功能在审美教育上依然得到充分体现。审美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的教育功能为审美的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是音乐艺术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它对学生审美一生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今,学生的学习、文化娱乐活动与音乐紧紧相连,审美因素在向生活的其他领域渗透和拓展,生活离不开音乐,音乐也离不开生活、学习。音乐艺术以其形式的活泼、过程的愉悦、美感的深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深处,使其音乐汇总释放出灵感,体验愉悦、激发创造、发展潜能,整合人格力量。2000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是在世纪之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诞生的。课程标准对实施音乐教学的若干基本理念作了较全面的归纳,总结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和完善评价机制共十条理念。这既是对我国近百年音乐教育实践的总结,也融进了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一些带有共性的教育观念和认识。这些清晰的理念,是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新标准要求把音乐课程中加强人文主义内涵,引导学生通过音乐作品和音乐活动,熟悉本民族的音乐语言和赖以生存的社会历史环境,认识自己的文化传统,了解并尊重世界其他国家或民族的音乐文化,扩展文化视野,逐步树立平等交流、并存共荣的多元文化观,这对于国际间的交流、理解与合作是有助益的。美国音乐教育的代表性组织音乐教育者大会在1993年9月刊《音乐教育者杂志》上,以首篇位置刊登了题为《为音乐教育确立更强有力的基本思想》一文,其基本思想所表述的,正是“音乐教育为什么”的问题,这个思想包括六个方面“学习音乐使学习人类交流的一种基本形式。学习音乐是学习世界上的各种民族。学习音乐是学会学习的过程。学习音乐是学习想象力和自我表现力。学习音乐是学习的基础。学习音乐是学习艺术。”

篇10

美术馆作为一种公共传播空间与媒介,主要传达公共审美文化。公共审美文化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普及审美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艺术、提供精神和艺术食粮,满足人民群众审美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审美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美术馆是开放性的公共空间,其根本目的在于体现一个社会的公共审美精神及公共审美利益。美术馆虽然是一个专业的审美展示空间,但是它担负的却是普及艺术、提高大众审美水平的美术教育任务。大众美术教育以提高大众审美能力、欣赏水平为宗旨,是精英美术教育和专业美术教育的有力补充。正是由于美术馆的存在,才使大众美术与精英美术之间的隔阂得以消解,从而在二者之间建起沟通的桥梁。

大众美术教育是一个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有效工具,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美术世界已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众美术教育可以使人们更全面、更具体地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美学意义。大众美术教育的这种意义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在当代社会,由于社会分工的专门化,人们已越来越容易被固定在一个非常有限的工作岗位上,这种情形容易片面发展人的本质力量的某些方面,而其他一些本质力量(比如对美术的审美能力)则因抑制而得不到发展。这样,人也就容易丧失对生活全面的、具体的感受力而成为一个“单面人”、片面的人。而要提高全民的美术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让大众走进美术馆。美术馆和其他媒介(电影、电视、互联网、报刊、广播)相比,它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使观者直接面对美术原作,使他们能身临其境地欣赏美术作品,得到美的享受,受到审美教育,从而净化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大众美术教育是美术返回社会生活和人民大众的必由之路。美术家们并不是单纯为了反映生活而去从事美术创作,他们的最终目的还是希望通过对生活的反映来干预、参与甚至重构我们的社会生活。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大众的美术接受与消费环节,美术作品才能在返回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去完成干预、建构社会生活的使命,这就要求美术家的作品通过大众的审美接受,实现美术的社会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也就是说美术馆在一定程度上担负起使艺术家个人的美术作品成为社会文本以及实现社会审美功能的重任。依据接受美学,再好的美术作品在没有经过大众阅读时只能是未成品,只有经过大众的审美接受才能成为真正的美术作品,美术家的作品通过美术馆这种独一无二的媒介,使个体的创作通过大众欣赏、阅读形成强大的社会审美效应。美术馆作为大众审美接受的主要环节就是要通过它的特殊展示功能,实现美术品的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和审美功能。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