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与失的哲学思想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7: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得与失的哲学思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明清小说儒释道思想的多视角表达1.明清小说的儒释道思想创作基础明清小说遵循着封建传统的伦理道德,在我国封建社会,儒家极力推崇的“孝悌”、“忠恕”等观念几乎是封建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在佛家理论中,“孝”也是一个重要伦理支撑,道家的“隐士”理论中“大隐”、“小隐”之说,放弃了道家在形式上的出世态度,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三家合一的伦理体系。《儒林外史》中的虞博士是掌握教化的官员,其礼乐仁政的政治思想,在人格上仍然是儒家占主导,但是并不妨碍他的道家隐逸情愫。《红楼梦》中甄士隐的“内圣”理想追求、仗义疏财、资助贾雨村赶考等都反映了“忠恕作风”、“仁义礼智信”的理想追求。2.明清小说对儒释道思想呈现的冲突明清时期,市民阶层的出现,使得“人性”的本质需求开始表现出来,启蒙思想开始冲击儒释道的主体地位。明清小说中,在贵族社会和民间百姓之间都渗透着方方面面的儒释道思想,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当时的社会文化。但是反观小说中的贵族子弟对传统伦理道德的亵渎,整个贵族阶层熏染的不良风气深深体现出对儒释道传统思想的严重冲突。《红楼梦》中,贾雨村之流的伪儒败坏儒家精神,虽终日饱读诗书,满口仁义道德却把儒家经典作为一门仕途的敲门砖。佛家讲究因果,《金瓶梅》中善良的人遭遇不幸,如武大、宋仁、西门大姐等,而坏人如韩道国、苗青、西门庆等人反而没有受到应有的“报应”,有的通过投胎再生而减免了果报。另外作品的“戒”主旨与“宣”的作品创作,也体现了作品对佛家的重要冲突。明清小说也有着重要的道家因素,《金瓶梅》中李瓶儿之死就由潘道士言中,体现了浓重的宿命论色彩,但作品也对道士的场景进行了夸张和讽刺。道家无法深入伦理道德同现世和来世的人生评判,道家在《金瓶梅》中虽然闪耀着善恶有报、天堂地狱的戒律,但仍然体现着现世的人性追求。明清小说的儒释道精神和思想被封建末世的道德家所败坏,他们完全为了一己之私而我行我素,甚至谋财害命。明清小说中,有极多的作品体现了对儒释道思想的怀疑与批判,甚至包含着一定程度的否定。
(二)明清小说中生死观的丰富展示我国传统的儒释道思想中生死观的内涵十分丰富,影响着中国长期的生死信念表达与生死价值的判断和追求,体现着中国文化的特有精神。儒家的“天命论”思想与“天人合一”的关照,把生死问题同宇宙的本真融合,形成了“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它不讲求来世和求得永生,但是充分追求精神的不朽,是积极的重生轻死的生死观。《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对人的死亡仅仅用了一句“其实堪伤”。《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是作者浓笔重写的一个人物,然而在描写其死时,也仅仅用“孔明不答。众将近前视之,已薨矣”做结。明清小说对死亡的另一层展示是对“死亡的最佳理想”,即长寿、无疾而终;而死亡的最高境界是羽化成仙。我国古代多以“寿终正寝”为福,早在先秦典籍《尚书》中就提出“五福”:寿、富、康宁、修好德、考的终命。《山海经》也有“不死国”等传说,长寿与永生不死一直是中国人追求的习俗。《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关羽之死,使其最终羽化成神。《喻世明言•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中冯主事大义救沈家,死后为神。这正是长久以来人们追求的死亡的最佳理想。
二、明清小说中的儒释道思想与大学生哲学思辨形成
明清小说中儒释道思想蕴含着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与糟粕,儒释道思想经过封建王朝的发展,早已深深渗进每个中国人的骨髓,成为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释道思想洋溢着智慧的火花,内化成中国人对认识世界、认识社会和自我的独特哲学体系,毫无疑问,它对当代大学生的哲学思辨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儒释道思想与大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如何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人生不仅是一个哲学的命题,同样也是每个人思考的问题。明清小说儒释道思想集中表现在“因果报应”的观念,讲究“轮回”的佛道两家的观念,给作品呈现了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和宿命论思想,这固然是由于文艺作品的历史性所造成的,不仅显示了作品的局限性,更表达了明清时期传统中国人的普遍道德观念及世界观。当代大学生突破明清小说的认识局限,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摒弃明清小说对世界本原的认识,经过去伪存真、以“扬弃”的科学态度,更加坚定了“世界是物质的”这一科学哲学的命题的深刻认识,完全抛弃了世界是由鬼神主宰的世界观认识。
(二)儒释道思想与大学生辩证思想的形成明清小说表现出的儒家伦理秩序、“孝悌之道”、“忠恕”思想以及封建秩序体现的“三纲”、“五常”,都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和历史性。在追求“无为”、“与世无争”的理想人生,追求洒脱人生的境界上,“人世解脱”、“轮回因果”等哲学命题上,将其与现代人认识世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做观照,大学生不难发现正确认识世界、认识社会需要历史地、具体地加以认识,强化了当代大学生认识世界的正确历史观。明清小说也体现了强烈的辩证法,如《红楼梦》中就有“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还有秦可卿临死说的“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的道理,都体现出强烈的辩证法。哲学在于思辨,当代大学生的哲学思辨形成离不开明清小说中深刻的辩证思想的重要影响。
(三)儒释道思想与大学生人生观的形成明清小说不仅有儒家的“舍生取义”、“重生轻死”以及佛道的“羽化为仙”等生死观,更体现了浓厚的宿命论思想。大学生处于人生观的形成时期,是人生的重要年龄阶段,在死亡这一观点上,更能正确区分正确的观念与错误的认识。对明清一系列小说的生死展现,使大学生重新认识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正确的人生方向和自我的努力让大学生脱离哲学思辨的层次,从而追求理想人生的脚步,为其人生观及价值观形成发挥着巨大的理论影响和现实导向作用。在正确人生观的指引下,大学生充分展示时代风貌,展现自我精神与追求,形成了健康的人生观。
三、结语
篇2
关键词:挫折教育;思想政治课;教师
在非洲的奥兰治河的两岸,有野生的羚羊群。动物学家对它们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发现生活在东岸的羚羊不仅奔跑速度比西岸的羚羊快,而且繁殖能力也比西岸的羚羊强。为了研究两岸羚羊的不同之处,动物学家们在两岸各捕捉了10只羚羊,分别送到对岸。一年后,由东岸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了16只,而由西岸送到东岸的羚羊则只剩下4只。究其原因是东岸不仅生活着羚羊,还有一群狼,羚羊们为了不被狼吃掉,不得不每天练习奔跑,从而使自己强健起来;而西岸的羚羊因为没有狼的威胁,过着安逸的生活,奔跑能力不断降低,体质也不断下降了。
这个研究发现告诉我们,人类和动物在生存能力方面是一样的,只有不断经受困难和挫折锻炼的人,才能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强大的生存能力。
由于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学生的生理成熟期明显提前了。心理成熟度滞后于生理成熟度。加之当前许多家庭对独生子女过分爱护,使孩子缺乏生活锻炼,他们一旦受挫,就惊恐万分、一蹶不振。而且,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青少年面临着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同学和自身等方方面面的各种压力,面对不期而遇的心理问题。他们往往难以应对。如何培养学生挫折耐受力已成为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一大课题。从心理学来看,青少年正处在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加强对其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意义。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挫折教育。
一、加强学生对挫折的认识,使每个学生都有抗挫的心理准备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开展讨论。通过讨论,找到原因加以解决,变被动为主动。学生的身心品质健全,对待挫折不气馁,对待成功不骄傲,使学生明白,挫折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产生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因也有内因。挫折是令人不愉快的,但却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只要有勇气、有信心、挫折是可以战胜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人类生存斗争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角度认识前进发展和挫折失败的辩证关系,确立迎接挫折和挑战的人生态度。
二、进行必要的抗挫折训练,并把它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榜样的感染推动下,学生会不断奋发向上、自我磨练、自我塑造、自我完善,成为其强大的内在动力。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一些勇于战胜挫折的榜样,加深学生对挫折的认识,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勇气和毅力。榜样有三种:一是名人榜样,如战胜病魔、苦练成才的张海迪,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等。二是英雄榜样,讲一些与学生年龄相近的英雄事迹,以这些英雄战胜挫折的故事感染学生。三是校园榜样,以学校、班级中受过挫折的同学为榜样,选择时机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由于这些事例发生在学生身边,学生感到真实可信,最容易仿效。当学生遇到挫折时,他们能以英雄模范人物作为衡量自己行为的标准,与困难、失败作斗争。
三、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发挥心理补尝功能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遭受挫折后进行自我心理保健,并切实地将操作方法传授给学生。(1)理悟疗法。即用深入浅出的道理引导学生自己认识遭受挫折的原因,帮助提出解决策略,使学生增强信心,自我排解。(2)代偿法。即教育学生在遭到挫折时,善于淡忘不舒服的心情,多想自己其他方面的优势,并集中力量,做出成绩。所谓“堤内损失堤外补”,以达到心理平衡。(3)升华法。即在遭受种种挫折之后,将自己的情感和行动升华到崇高的、有利于社会也有利于自己的事业上。“身正不怕影子歪”,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4)宣泄法。引导学生在受挫折心情特别差的时候,以符合情理又没有破坏性的方式加以宣泄。如去打一场球,去放声歌唱,或找一位知心朋友倾诉,或暗自大哭一场,然后恢复乐观的常态。(5)法。学会寻找堂而皇之的理由自我安慰,以求减轻挫折压力。其中最好的一种方法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心态培养法和“不信是最后失败”的不服输法。加强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让学生坦然对待挫折,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从而做到宠辱不惊,将成功和失败都作为新的起点。
篇3
一、“道法自然”:顺应自然,返璞归真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道,即自然规律。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就是要效法自然,顺应万物本性,才能寻找到“道”。老子崇尚自然,他认为只有遵从自然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才能达到最理想的目的。
老子的教育理想是“返璞归真”、“复归于朴”的教育理想。他采用“正言若反”的表达方式提醒人们,要获得人生真正价值的途径就是效法自然,返璞归真,他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合,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他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水是最好的“道”,可以作为教育的内容。
在具体的教育内容上,他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问不足,故令又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他认为用那些世俗礼乐来育人,只能使人离自然越来越远,他提倡“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反对现实利益上的追逐名利,追求仁义等,超越了儒家的世俗礼乐;他认为,一切任其自然,方能回到“本真”状态,最终实现“返璞归真”的教育理想。
二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启发学生的抽象思维
在处理学生的为学和为道问题上,老子提出:“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为学”是指探求外物的知识活动,这里的范围狭窄,仅指对于礼义圣智礼法的追求,这些学问是能增加人的知见和智巧的;“为道”是通过冥想或体验以领悟事物未分化状态的‘道’,这里的‘道’是指自然之道,无为之道。[1]“为学”和“为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我们可以视之为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不清楚私心杂念,为学难有成就;学识的提高和丰富,有助于内心境界的净化从而使为道得以实现。[2]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要求人们超越习以为常的经验和知识,把自己的眼光从具体复杂的事实经验引向现象背后更深层次的存在本质,经过“损之又损”的过程,不断抛弃感知印象而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对“道”的体认需要主体的自觉和直观自省,显然这种教学需要启发学生进行抽象思维。
当代教育中,学生学习的教材往往都已是被“精华”的文化知识,然这些知识因离学生太远而难以被理解,学生往往感到茫然、厌倦。这就要求教育者把人类文化和个体经验相整合,不仅要传授基础的文化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现代科学技术所提供的实证知识和技能,还要引导现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向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主体意识、批判意识和创造精神。
三、“行不言之教”:榜样示范、情感共鸣
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用“无为”处事,用“不言”去教导,任凭万物生长发展而不替他确定其起点。需要明确的是,“行不言之教”,并不是真的“不言”,而是“言”应该合乎自然法则,合乎自然。
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教育思想中,历来十分重视教与学、言传与身教、教育者的教学与受教育者的个人体悟的统一。[3]“行不言之教”,强调的是一种对道德直觉把握,把教育过程看成学习者通过自由感悟、体验而达到人的生命充分舒展、主体精神极度昂扬的精神境界的过程,这一过程意味着学生的亲身参与、情感共鸣、意义建构和生命成长。
它首先要求教育者以身作则,以自己良好的行为为人们树立规范,使教育者得到启示,在潜移默化中将教育内容传输给受教育者,它反对过多的教导和强迫灌输。这体现了受教育者主体性作用,即让受教育者――学生处于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和主动性,使之独立、主动、自由的发展。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应遵循教育的内在规律,行不言之教,不强做妄为,不任意干预,不拔苗助长。[4]
这对于当今的主体性教育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充分的发展、选择和创新的自由,积极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不应该认为的强制进行教育,剥夺学生的自由,扼杀学生选择的权利。
四、“无为而无不为”:有所为,有所不为
“无为”并不是真的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作为;而“有为”,不是真正的有所作为,而是一种不顺从自然、不按照规律的行事。老子的“无为”是一种超越现实的追求向自然状态的复归。
在教育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同时由于学生缺乏知识、经验和能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无为”并不是意味着让教师什么都不做,而是要立足于学生的特点和实际的教学内容,最大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营造一个真诚、自由、开放的教学气氛,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理解、对话、反思而实现与知识和其他主体之间的融合,开辟新的意义空间,当然这与教师的“不言之教”息息相关。同时,教师也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丰富教学内容,以此达到“教学相长”的功用,促进教学活动的发展。
诚然,老子的教育思想对于争名逐利的现实世界,如一股清新的空气,给人以心理和精神的抚慰与寄托。然而,其对中国教育也有诸多负面影响。诸如,其理想是要人要“返其性情”回到自然中区,与之相应的教育作用,就是要让受教育者从思想方法、生活方式等都接近于自然,追求心灵尽善尽美的境界。然而,人类因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要求是有私欲的,老子的这种强调无私无欲的人性观实质上是要压制人的欲望,是超越性的理想主义,老子的这种思想具有现实上的不可行性。再如,老子否定仁义的规范作用,他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他认为现实生活中有人利用仁义智慧扰民乱国,因此主张实行无为而治,超越儒家的世俗礼乐,他极力推崇无为之道。然而他却未看到这些道德准则对于规范人的行为和维护社会秩序的积极作用。
无论是何种思想,由于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我们对其都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应客观、辩证、历史地看待老子的思想,吸取、继承和弘扬其思想精华,并对其进行全新的诠释和发展,这将对我们的进一步改革教育有重要的作用。
注释:
[1]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250.
[2]李建新.《老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4-3.
篇4
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哲学思想的渗透
客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是不依赖人类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哲学理论的基石。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它所包含的深刻意义是指导认识和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
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切实领悟“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含义。纵观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大海、江河、山川、田野、动物、植物,或微观粒子世界: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夸克等,不管是何种形式,纷繁复杂,无奇不有,但它们都是物质的,只不过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物质各种表现形态不同而已。在教学中不仅要从宏观上使学生确信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的客观存在,还必须使学生对实验中所观察到的宏观现象做出微观的理解,进而相信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离子等也是物质的。例如:在书写分子式和化学反应方程式时,必须以客观实验事实为基础,决不可凭空设想、随意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不存在的化学反应而编造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则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一切规律均有力证明了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这一科学论断。
从原子核内质子、中子的运动,核外电子的运动;从分子、原子、离子的运动到重新组合;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生物界到人类社会,日升月落,斗转星移,人的思维,无不在运动着。不管物质形态多种多样,但多样性的物质形态又有其统一性,即物质都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物质世界永远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变化着、发展着,这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出发点。这些事实表明,从人体到地球和宇宙空间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物质世界就是在物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不断发展的。
2.“质变与量变”哲学思想的渗透
质变和量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质变量变及其相互转化规律在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一切领域中都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普遍规律。在自然现象中,把金属逐渐加热,起初并不影响它的物理状态,而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的限度时,它就会改变原来的物理状态,由固态金属变为液态金属。在化学变化中,元素化学性质是随着原子核电荷数增加而呈周期性变化,也就是说,核电荷数这个量的变化,引起元素种类的质的变化。又如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继续通入二氧化碳又变澄清;碳在氧气不足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在氧气充足时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不仅量变要引起质变,质变也会引起新的量变。化合与分解的实质就是吸引与排斥两种对立的力量此长彼消的结果,也是质量互变规律的渗透。量变是质变的准备阶段,质变是量变的新起点,区别在于量变过程保持着质的稳定,质变过程是量变的更新,这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上述例子不仅反复证实了质与量互变规律的真理性,而且大大丰富了质与量互变规律的内容。
3.“矛盾的对立与统一”哲学思想的渗透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任何事情都处在动态变化中,它们的变化过程是矛盾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在科学学科教学中,可以使学生从物质本身及一切科学现象中认识这一规律。例如,H2与CuO的反应,作为还原剂的H2有夺取氧而产生H2O的可能,而作为氧化剂CuO,有分解放氧游离出铜的可能,因此氧化剂与还原剂二者在适合的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反应。没有对应的氧化剂就无所谓还原剂,没有氧化反应就没有还原反应,没有电子的失去,就没有电子的得到,这是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形成了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又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并储存能量;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将体内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看起来好像是一对矛盾,但是它们又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如果没有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呼吸作用就无法进行,这是因为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而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正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就无法进行,这是因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原料的吸收和产物的运输所需要的能量,正是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它们是既相互对立又是相互统一的。其他如化合与分解、溶解与沉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等等,无不说明对立统一和斗争的规律。让学生懂得,一切事物、现象都是对立面的统一,而矛盾着的双方的斗争是事物、现象发展的源泉。
4.“客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想的渗透
科学学科教学的任务不仅仅限于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教材中所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还要通过对物质自身辩证的理解,逐渐在学生头脑中树立起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处于不断运动、发展的观点,学会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去认识客观事物、指导学习和处理面临的各种问题。
例如,在学习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时,当直导线中有电流通过,导线周围的小磁针马上发生偏转,这就证实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这种现象就是电流的磁效应。又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的知识时,当把放在磁场里的一根直导线作切割磁感应线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就会发生左右偏转,这说明导线中产生了感应电流,这种现象就是电磁感应。这时教师要及时告诉学生,电可以生磁,反过来磁也可以生电,由于电场和磁场之间这种密切联系和相互转化,所以把电场和磁场统称为电磁场。电磁场的运动方式是电磁波,它象水波一样以每秒钟三十万公里的速度不断地向四面八方传播。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X射线、Y射线都是电磁波,只是波长不一罢了。上述内容生动的揭示了自然界中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科学学科的教学使学生会运用客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去观察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5.“一分为二”哲学思想的渗透
篇5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翻译学;规则;语言游戏
引言
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L.)是哲学史上的一个奇迹。作为语言转向(linguistic turn)中的关键人物,他的思想在语言哲学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界通常认为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思想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批判日常语言,追求理想语言;后期则通过回归日常语言的方式继续对语言的反思。这反映了一切事物在不断自我否定的条件下曲折前进的。纵观翻译的历史进程,翻译也是在不断地否定之否定的状态,取得前进跟发展的。翻译由语言组成,语言是人类赖依交流的工具,只要人类还存在,那么语言也会不断地发展,翻译也会时时跟进。翻译离不开语言,人类离不开语言,甚至说“语言是人,人是语言”,那么人类也离不开翻译。维特根斯坦强调语言的依赖性、约定性和语言使用的语境性的特征。
一、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与翻译研究的渊源
维特根斯坦认为:“人具有组织用以表现任何思想的语言的能力,而不必有每个词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什么意义这种概念。正如人说话而不知道个别的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一样。”既然人具有组织用以表现任何思想的语言的能力,那么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作者,成为译者,且拥有独一无二的版本。翻译过程中,翻译语言的选择就是表现作者思想的一种方式,在翻译的过程中融入了翻译者本身的思想,表达一种译文的思想――即作者思想与译者思想的融合产物。维特根斯坦还认为,人类的这种使用语言的能力,已经构成了人类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
维特根斯坦提出“我的语言的界限意谓我的世界的界限”,“我就是我的世界”。也如谢群所说:“人通过对语言的使用来认识世界”。由此可见,语言的界限,决定一个人能否站在原作者的世界界限上再现原作者的意图,能否通过不同的生活背景习得的语言来再现同一意义。译者在面对不同语言界限而组成的著作翻译时,其词语的选择既与译者的语言界限有关,也与译者的翻译目的有关。若想完整地再现著者的意义,那就得尽可能地靠近著者的语言界限。
“从我的语言里显示出来,我的语言逻辑限制我的世界。对于我的思想逻辑限制我思考的东西,我不能思考;对于我的语言逻辑限制我说的东西,我也不能说。思想和语言本身给我的世界划出界限。”。语言观限制人的思想跟世界观,那么作为译者的思想跟世界观,对于翻译出来的文字影响比较深远。因此,译者在进行翻译前的前期语言观会影响整个译作水平跟译作语言选择。鉴于这样的因果原因,译者在翻译前,要整体评价自己的语言观,来决定翻不翻译某本著作、如何翻译某本著作等等。
基于如上所讨论的,语言是翻译不可避免的语题跟工具,而语言形成的语言观,又影响语言的整个文本选择跟组合过程,所以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观跟翻译研究的渊源深远可见一斑。
二、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
语言游戏论是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观的基础,它集中概括了后期维特根斯坦对语言功能、意义等问题的重新理解和解释。据维特根斯坦的好友马尔康姆回忆,语言游戏论的由来与逻辑图像论相似,来自于维特根斯坦观看到的一场足球比赛。足球比赛中,球员们用足球做游戏,足球的意义在于他在赛场上“被使用”,在于球员们遵守相应规则去踢球、运球、传球。由此他联想到:“我们用言词做游戏”。于是产生了语言游戏这一重要概念,并用语言游戏否定批判了其前期的本质、逻辑、指称等观点,也由此引发了其后期家族相似、规则、使用、生活形式等重要思想。
每个社会的生活形式都有其存在的生活规则。每个语言体系也就有其语言规则。翻译是由语言组成的,那自然翻译也是有规则的,没有一定的规则,一个词的用法就没有依循,也就失去了意义,语言游戏也就无法进行,意义就无法传递。规则的确定具有约定性、随意性,而一经确定则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不等于说规则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我们改变了规则,一个词就会有另外的意义。改变规则实际上就是改变了这个词的用法。所以,我们既没有必要固守已有的规则,也没有必要拒斥新的规则,我们称之为符号、词、语句的东西有无数种不同的用法。而这种多样性并不是什么固定的,一劳永逸地给定了的东西;随着人类的发展,语言被用来进行更多其它方面,也就会相应产生不同的规则,不同的用途。可以说新的类型的语言,新的语言游戏产生了,而另外一些则逐渐变得过时并被遗忘了。
此外,维特根斯坦强调规则不能私自遵守。维特根斯坦不仅反对私人语言,而且也反对私自遵守规则。游戏规则具有公共性,只有当某种协议占主导地位时,我们的语言游戏才能发挥作用,我们的语言本身是约定的,人们必须按照同样的方式使用语言,我们的语言游戏才能发挥作用。
三、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对翻译者的启示
根据已知道的语言,才可能作出相应的动作,用这种的方式进行思考。所以维特根斯坦认为,“想像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形式”。也就是范连义的“生活形式与语言紧密相关”,以及刘宓庆的“生活形式甚至是语言的依据。”语言跟生活形式密切相关,而“语言在翻译中的作用,就是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经常所起的作用”那么翻译与生活形式也就密切相关,想要译得上好佳作,就得了解产出这著作的社会生活形式。
这在翻译中也是受用的,因为你可以使用私人的语言进行翻译,但是那只能自娱自乐,而不会有大泛围的读者,其意义也就无法传递。只有遵循公共的语言规则,才能称之为译作,才能更目的读者群所认可接受。
语言的存在就是传达意义。意义“在翻译运作全程中起着轴心作用”。只有遵守了语言规则,使用为大众所能理解的语言翻译,才能更好的表达著作的意义,作者的意图。维特根斯坦提出的语言游戏论在翻译实践的意义表达环节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之径。在大部分翻译活动中,交际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彼此不同,对意义的理解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障碍或误解。由于译文语言与目的语之间存在者社会文化背景语境上的差别,添加注释是语境增补的方式之一。
四、总结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渗透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马克思哲学,人的存在就是不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人是通过对语言的使用来认识世界。”而在维特根斯坦来看语言形成一个人的世界观,改变一个人的一生选择。形成的公共语言观,是一种生活形式的反映,是“一定的民族一定的社会群体等的生活形式”译者要想进行翻译(语言游戏)就要了解这一时期生活形式而形成的语言规则,“对原语描写或记录的现实活动,译者有权参与并按游戏规则再现特定生活形式,不必受原语中可能出现的语言误差掣肘。”作为语言交易活动的翻译就在这种游戏规则下,一张一驰地进行,表达原作意义,传递或贴近原作、或译者新背景下的意义。由此可见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观,从语言的意义、用法等方面,对翻译具有源远流长的指导作用。(作者单位:湖南大学)
参考文献:
[1]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 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篇6
1.坚持“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营造和谐关系
唯物论认为,主体与客体之间是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主体是能动的改造者,对客体施加积极主动的影响,使客体的认知发生变化;同时,客体以自身的属性制约着主体的活动范围、方式、性质,从而反作用于主体。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以人为本”的要求,必须正确处理主客体的关系,在营造两者间和谐关系上下工夫。一是要端正主体。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主体改造客体、客体影响主体的过程,这个过程持续发生着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教育组织者既是具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主体,又是受群众认识水平、兴趣爱好制约的客体;群众既是接受教育的主体,又是制约教育组织者实施的客体。他们具有双重身份,扮演双面角色,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体,教育过程中只有两者共同发挥作用,才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二是要体现平等关系。当前,随着群众民主意识的增强,追求平等的愿望日趋强烈,也促使群众的主体地位得到提高。要调动群众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就要在教育中遵循民主平等原则,做到尊重群众、理解群众、关心群众、爱护群众和相信群众,变单向的“权威式”“命令式”“硬灌式”为双向的“研究式”“启发式”“讨论式”交流,在互动中启发他们参与的自觉性、主动性。三是要明确主导地位。主导并不是对群众主体地位的否定,而是对教育者主导地位的认同,教育者作为教育活动中把握方向、确立标准、组织实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如果放弃主导地位,一切按群众意愿开展教育,则既不利于给群众灌输正确的思想,也不利于群众自身人格的完善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强化“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就应当理性认清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力求给群众灌输正确的思想,促进其成才成长。
2.坚持“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科学设置内容
个性是共性的基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教育内容只有善于从个性之中发现共性,透过偶然预见必然,把握共性兼顾个性,充分考虑群众的认知水平、个体需求、接受能力和个性差异,才能使教育效果最大化。一是发挥共性指导作用,搞好结合灵活实施。“以人为本”中的“人”指的是全体人,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教育实效,就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共性特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法规制度,借鉴运用成熟的经验做法。二是着眼群众成才需要,促进自身价值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群众至上、服务群众的理念,就要充分考虑群众的成长成才需要,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既努力创造条件满足群众成长成才要求,又多方创造条件引导他们全面发展.
3.坚持“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创新方式方法
形式与内容是对立的,又是相互统一的,只有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使两者相得益彰,“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落实到位。一是靠形式保障落实。靠形式保障落实就是要重视发挥管理机制的保障作用,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一个群体,对这样一个群体的思想行为施加影响,必须建立有效的教育管理机制,使教育进入组织管理和组织生活,从而发挥刚性的力量去约束它、影响它,使其接受思想的洗礼。例如,可通过建立健全学习教育制度,定期组织体会交流、述职述学,靠制度机制强化教育的效果,确保教育的长效。二是靠形式深化内容。好的内容要靠形式去表达、去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以人为本,就要广泛应用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运用具有时代气息的信息、网络资源和媒体设备,使教育内容寓于丰富多彩的形式之中,常搞常新。三是靠内容支撑形式。形式固然重要,但形式是由内容决定,为内容服务的,因此,“以人为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应着力使内容科学化、有效化。当前开展教育的手段虽然多了.途径更加广泛了,但是有的却脱离了群众的思想实际,言之无物,思想性降低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必须坚决纠正“多媒体设备用了、网络设备有了,教育实效就有了”的错误认识,更不能把形式花哨当成“以人为本”。应把充实教育内容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环节,认真做好备课准备,抓好授课各个环节内容的落实,在讲出精辟见解、写出精彩内容上下工夫,力争做到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用真、善、美陶冶群众情操。
4.坚持“内因”与“外因”的辩证统一,内外形成合力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内因与外因必须共同发挥作用。一是要深挖潜力,启发自我教育。“以人为本”是把人看作既是全面发展的人、又是自我实现的人。促进自我实现,必须把作用于群众身上由教育目的造成的外部压力转化为群众的内在动力,将群众的求知热情激发出来,这样才能触及群众的心理层面。只有把理论的重要性及其科学内涵讲清弄明,才能增强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二是要善借外力,搞好环境熏陶。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要重视搞好单位文化建设,利用标语、橱窗、板报等创设主题鲜明的政治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形成“处处是课堂”的文化氛围,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三是积极赞赏,重视情感激励。积极的赞赏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是主客体间沟通磨合的剂,也是主客体间有效互动的粘贴剂。要通过肯定群众的优点和成绩,使群众得到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从而将内因和外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避免或减少抵触和对抗情绪,把教育中焕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认真履行职责的强大动力。
篇7
【关键词】 志愿者工作 思品课 整合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6-113-01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要求在新课程的理念里不能实现,学生仍然摆脱不了厌学思品课阴影,认为思品课还是死记硬背,因而不少人说“现在的学生学了《思想品德》可思想品德并不见得好到哪去”。通过志愿者服务,让学生学会将知识延伸课外,开阔视野,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提升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价值,初中生志愿者工作与思品课结合有其积极意义。
一、思品课与志愿者服务整合的意义
1. 增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以志愿者身份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它与自愿、奉献、友爱、责任为宗旨,学生积极性和自觉性高,更能体现新课程下思品课的理念。
2. 增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和可信性
初中思品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教育;对公民权益的保障与维护教育、遵纪守法的法制教育;对父母、教师的感恩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如果学生脱离现实社会,或是对社会一知半解,那只不过是纸上谈兵。为了避免空洞说教,老师要联系实际讲授知识,融会贯通;为了避免被动接受,学生也要亲身体验生活、了解生活、熟识生活。
3. 增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知识性和阅历性
学生带着兴趣、爱心和奉献精神去参加志愿者工作和服务会遇到不少实际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志愿者工作令学生学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知识面扩大了,人生阅历丰富了,体会父母的辛劳和为家庭付出从不计较,从而让学生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感恩父母,回报父母。
二、思品课与志愿者服务整合的方式
初中思品课以中学生志愿者活动作为落脚点,把道德目标和志愿服务目标结合起来,最终实现德育目标。
1. 分层次和侧重点
初一年级重点开展养成教育,注重引导学生适应初中生活,认识自我,培养自尊、自信,自律,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初二年级重点开展法制教育,注重引导学生培养高尚的、健康的情趣,积极融入学校、班集体;学会感恩、学会宽容,做一个有法律意识、知法、守法、用好法的公民。
初三年级重点开展责任教育,注重引导学生面对人生机遇和挑战,用积极心态去应对,确立自身发展方向和为中华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成为对国家、社会尽责的合格的公民。
2. 设岗位和重落实
利用学校资源,开设学校服务项目,在服务过程中既使学生反醒自我又完善自我,创造机会和场所实现人生价值。
(1)校门口礼仪志愿者。新生接待日、家长会、学校开放日等展示学校的形象和风采,让同学和家长感受像回家一样亲切和温暖。
(2)校园文明志愿者。对于不文明校园现象和行为进行规劝、教育、甚至曝光,志愿者做好管理和记录,让学生懂得团结友爱、文明礼貌、关心集体,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3)绿化保洁志愿者。志愿者巡视校园绿化、校道清洁,发现随地扔垃圾者及时劝阻并在该班文明班扣分。
(4)校运会志愿者。校运会上,维持秩序、老师助手、服务后勤、现场摄影等每一个角落都有志愿者的身影,志愿者公正、严明的形象深得人心。
(5)校园文化节志愿者。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有了志愿者的辛勤付出才得以更精彩,志愿者在助人中自助,在乐人之中自乐,用爱心照亮别人,也温暖自己。
三、思品课与志愿者服务整合的困惑和对策
1. 整合后的困惑。初中生一开始参加志愿者,非常踊跃,报名人多,但最后能坚持下来的人不多;初一学生多,初三学生相对少。面对这种冷热情况,存在如下问题:
(1)对志愿者工作和服务了解不够深,认为志愿者名声好,就是做好事。于是凭一时头脑发热,随大众,但遇到困难毫无思想准备就退缩。
(2)学校志愿项目比较固定,服务对象狭窄,参加志愿工作的学生少。
(3)志愿者服务形式单一,缺乏知识性和趣味性,对学生逐步失去吸引力。
2. 面对以上困惑,不单是志愿者工作的问题,也是思品课教育的问题。为此,学校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来解决问题。
(1)学生志愿者实践后带着问题回归课堂,正是利用思品课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大好时机,让学生端正思想,树立正确的观念,深刻理解志愿者自愿、友爱、奉献、助人的原则,融入和谐社会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大环境。
(2)志愿服务多样性和自主选择相结合。学校的志愿工作多种多样,既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既有专业的,又有业余的;既有长期的,又有短期的;让学生有自主选择参与的机会,不一定每一项活动都参加,减少形式主义,增强参与活动的实效性,又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更容易、更愿意投入志愿活动中去。
(3)常态化和制度化相结合。参加志愿者工作必须建立志愿服务制度,让志愿服务常态化和制度化。①按志愿章程为人民服务,设志愿服务卡记录服务事件,规定志愿时间,初一年级学生累积20小时,初二学生累积40小时,初三年级学生累积60小时就可以了。②每学期的志愿之星评比活动给予学生精神的奖励,提升学生的自身价值。③学习外国学校,对参加社会志愿服务的学生可以加学分,使学生觉得志愿服务与学习两不误。④加强宣传志愿者服务工作的意义,使这项活动深入民心,赢得学生的喜爱。
[ 参 考 文 献 ]
篇8
论文摘要:卡尔·贝克尔,20世纪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新史学的代丧人。((启蒙时期哲学家的天是贝克尔归纳演绎其新史观的一部巨著,也是研究启蒙运动思想史的经典之作。对生于1873年的贝克尔而言,启蒙的光辉已在历经一个世纪的淘洗后渐次淡去而不至完全磨灭,与启蒙的这段暧昧的距离决定了贝克尔以一个超然的角度来揣想启蒙之功过,从而为我们领会启蒙时期的自然法精神提供一个清晰的认识论基础。
卡尔·贝克尔是美国新史学派的代表人。新史学派以相对论为其历史研究和分析史实的基础,与传统编年史学派分析历史的视角和方法上存在极大的分野。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他们对历史科学采取一种怀疑、否定的态度,并把历史说成是一种可以随研究者的主观喜好而任意加以伸张的东西。《启蒙时期哲学家的天城》是贝克尔的归纳、演绎其新史观的一部巨著,也是研究启蒙运动思想史的经典之作。文中,贝克尔I以幽默、嘲刺的笔调指出那些在启蒙时期唯“理性马首是瞻的哲学家们往往是最不理性的,而他们以现代语词和思路建造的理性大厦与奥古斯丁的神学天城实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许是“只缘生在此山中”的缘故,与启蒙同呼吸、共命运的人们难免要被启蒙的荣光所折射,在其澎湃的音浪中消声。对生于1873年的贝克尔而言,启蒙的辉光己在历经一个世纪的淘洗后渐次淡去而不至完全磨灭其时欧美的反启蒙思潮也在抬头,以追问人之意义自命的学者们开始把“启蒙”这一型构欧洲近代历史的舆论气候纳入解构、批判的对象。可以想见的是,与启蒙的这段暧昧的距离决定了贝克尔可以一个超然的角度来揣想启蒙之功过,从而为我们领会启蒙精神提供一个清明的认识论基础。
一、启蒙时期“舆论气候”之内涵阐释
(一)“舆论气候”的概念提出
作为西方政治思想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启蒙时期向为论者津津乐道。其中,尤以意识形态的研究为滥觞而以意识形态之名发动的法国大革命则将这场争论扩散至全世界。如何看待意识形态在社会变迁中的角色定位,如何评价社会舆论与社会革命的互动关系,贝克尔扬弃传统史学按图索骥的研究方法,独辟蹊径地找到了一个以社会舆论为切入,深入观察启蒙思想内在性格的视角——舆论气候。何谓“舆论气候”,贝克尔没有从学术上进行界定。相反,他借叙述自己和朋友经常面临的观念冲突的例子向我们表明:“舆论气候”是文思表达的逻辑起点,它表征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的学术团体在此一历史语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下形成的对周遭人事之共识。在“舆论气候”的鼓噪之下,人类思想在社会各个阶段的发展和变迁不仅为个别历史事件和杰出人物提供一方言说的舞台,也为那些在社会背景下所思所想的人们挺立起一片集体智慧的高地。
(二)启蒙时期‘噢论气候”的内容分析
既然“舆论气候”是每一时期主流思想提出和发展的前提,那么搞清楚启蒙时期的“舆论气候”究竟为何,对理解启蒙时期政治思想的变迁而言,无疑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的。对启蒙思想稍作提炼,可以发现,对启蒙时期的学者们而言,“理性”是一个被无限放大的关键词。而在这个关键词的背后则是启蒙时期的学者们对研究方法的默契取舍。这份默契,用贝克尔的话说,就是“中世纪的神学、哲学和演绎逻辑已经从它们的高品味之上跌落下来,取而代之的是历史学、科学和计量的技术。”其中,启发启蒙思想最为显著的又推历史学和科学。
1.启蒙时期历史学的起步
自1949年法国开始入侵意大利,一些法国学者便开始陆陆续续地投身到罗马史的研究和注疏当中。发端于法国的启蒙运动就是此次“发现意大利运动的直接结果在对意大利历史的梳理和对法国本土传统的回顾中,启蒙时期的思想家们比任何时期的学者更乐于举目回望人类有记录以来的历史。而伴随人类日益增长的返古思潮的则是传统神学苦心建构的信仰大厦的式微。历史观念的逐渐形成意味着人们正在尝试把人类社会看成是某种正在形成中的东西。以古为镜的人们相信,借助历史的推演,不仅可以还原出社会传递的脉络,更可以从中摸索出认识世界发展的规律。
2.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另一方面,近代人在逐渐培养起一种历史观念的同时也在积极开拓科学的面向。“正如历史学已经逐步取代了神学,同样地,科学也取代了哲学。”在《文明史纲》中,布罗代尔将欧洲思想史简要划分为三个时期,亚里士多德体系,牛顿——笛卡尔体系和爱因斯坦体系。其中亚里士多德体系是前启蒙时代的思想体系,由一个阿拉伯人在十三世纪时引入欧洲,统治了欧洲思想界长达500年之久。随着亚里士多德体系的重现和注疏的开展,形式逻辑成了欧洲各国大学的主要学科的榜首。以形式逻辑为原点,还发展出了数学逻辑和概率逻辑等等。在亚里士多德的熏陶下,前启蒙时期的思想领域蔚然一片逻辑的天下。
然而这份古老的遗产却在启蒙科学家的惊人发现之下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近代科学的讨伐之下,人们倾向于将逻辑看成是玩弄一种玄而又玄的游戏,是一种无聊的消遣,逻辑逐渐丧失了自己的领地。近代科学的特征不胜枚举如果要在其中检索出一条最为关键的特征,莫过于其方法论的简单明了。以天文学的发展为例,伽利略的观星学向我们启示了一个最简单易行的方法论,即只要紧紧盯住望远镜的那头可观察到的事物(天体)的自然运行即可。科学家们不无乐观地相信,在这不涉利害的静观中,自然运作的奥秘正在从一片神学的虚象中浮现出来。
二、“舆论气候”影响下的启蒙思想
历史学和科学在启蒙时期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旋即就在启蒙时期刮起了一阵舆论飓风。这阵飓风所到之处既有风卷残云之力也饱含摧枯拉朽之势阿奎那苦心构建的神学大厦在历史学和科学的讨伐之下越显衰微,传统的封建君主制则在人们日益觉醒起来的主体意识前岌岌可危。空虚的哲学亟需新的内容填空,漫漶的社会风气亦求助振作的呼号重整。在此背景之下,科学、历史学与哲学三者间发生了一场奇妙的化学反应,这场反应的结果直接导致了传统自然法思想在启蒙时期的破土重生。如何评价古典自然法学者在启蒙背景下的心理自觉,如何看待古典自然法学在启蒙时期的战略重整,《天城》的弟二章,贝克尔以心理学和社会学为视角,展开他对启蒙时期自然法思想变迁的原因探索。
(一)启蒙思想形成的心理基础
对于研究自然法思想在启蒙时期的变迁而言,有一点是无法回避的,那就是肩蒙思想家们经由舆论濡染而叙思行文的心理前提尽管主流启蒙学者的研究领域各不相同,价值立场也不尽然一致,但他们进入自然法沦域的礼会身份却可以给我们一些或多或少的启示。对肩蒙时期一些主流学者的身份进行一番统计之后,贝克尔发现:“这些哲学家们并不是哲学家,他们并不是哲学教授……绝大部分的哲学家都足文人,他们写书意不止供人阅读,而是设法传播新观念,或者是对旧观念投射出新的视线。”半道出家的身份为启蒙学者赢得一片叫好,读者们或将这些学者当成是新观念的无私传播者,或赞叹其无所为而为的高尚情操。然而,在这些看似清明无为的偶发小感的背后,实则隐藏哲学家们那一股“摆正一切事物的人道主义的冲动”。以休谟为例(世人皆知休谟性格冷淡低调),启蒙学者一方面以冷静自持、超然物外白诩,另一方面,却又在为摆正人间万事万物而殚精竭虑。
(二)启蒙思想形成的社会基础
篇9
禅宗是一个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关注的问题是寻找人类受苦的根源以及解脱痛苦的方法与途径,探讨的是与主体的精神世界即“心”相关联的问题,以心为要,以心为宗,所以禅宗也称作“心宗”。
当下之心。慧能所说的“心”是每个人具体的心,是指我们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可感可知的心里动态,“心但无不净,西方去此不远;心起不净之心,念佛往生难到”慧能说:“世人心正,起智惠观照,自开佛知见”;“悟者自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慧能将真心与妄心统一于人们的当下之心。他所关心的是众生当下的解脱,而不是其它,是众生在现实的心理动态应该“净”的走向,是众生不起妄念的一种自然状态。
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达到“自由”的状态。佛道、真理并不存在于众生之外,是日常生活和行为的一种表现,我们的日常就是禅修。
无心。“无心者,无一切心也……此心即无心之心,离一切相,众生诸佛更无差别……此法即心,心外无法;此心即法,法外无心。心自无心,亦无无心者。”也就是说原理凡圣、善恶、美丑等一切情况,皆处于一种自由的境界。无心于物,契于合道,才能超脱物的束缚体认道。
二、老子的“无为”哲学
顺应自然。圣者作无行迹之事,传言无声的教诲,让万物自行发生而并不创始。任其生长而不培育,任其自为而绝不把持,任其成熟而并不割穗。正事由于从不占有,所以才永远不丢失。
无为不矜。在道经第二十四章说到:“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只看自己的人眼光不明亮,自以为是的人不会强大,自夸的人得不到承认,自我满足的人不会长进。以一颗平常心去做事,不以个人的欲望、情绪所控制,这样才会无为不矜。
无为自化。在德经五十七章中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无为,并非一无所为,而是不造作,不妄为,而是以无为的手段,达到自化的目的。治国理应如此,让百姓自治自化。
无为而无不为。这是一种高境界的处事方法,道经第十七章里把统治者分为了四等:“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悔之。”其意:最好的统治者,用无为的方式处事,推行不言的教化。次一等的统治者,用德教感化百姓,以仁义治理国家,人们都亲近它、称赞它。更次一等的统治者,用严酷的刑法管理百姓,人们都畏惧他。最次一等的统治者,它对百姓不讲信用,愚弄压榨百姓,人们蔑视它。
三、“无心”“无为”实为一意
以自然主义为中心的道家思想对中国佛教,尤其对禅宗“心”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道”和“禅”几乎在同一意义上使用,“平常心是道”,这个命题强调真理在主体内部的心中,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佛道和佛性的体现。“道法自然”中的“自然”就是不加雕琢的本然状态,也就是“无为”,也是真善美的统一,即自由;“禅之心”也就是“无之心”,就是说什么都能自由地应付,什么都能自由地接受。所达到的状态就是面对山而成为一座山,面对着河而成为一道河的境地。
道元禅师有一首有名的道歌:春花夏子规,秋月冬雪冷。这首歌的提名为“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就是说真实的姿态。禅经常讲“父母未出生以前的本来面目”,意为在父亲和母亲还尚未出生之前的你自身的真正模样。这是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真实自我”,就是具有无心的自己。“本来之面目”为题的这首歌的真实含义是:“春是花”,也就是说,春天看见了花,自己就和花变成了一体。春天看见了花,自己便成了花;夏天听到杜鹃的啼鸣,自己便成了杜鹃;秋天远眺月亮,自己便成了月亮;冬天看到白雪,自己便成了白雪。将自己融入到自然之中,原“本来面目。”
“无为”与“无心”实为一意,说的更笼统些,就是为了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以达到真正的自由。具备禅之心的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能将永远的生命倾注于此时、此地、此我之上。现在人人都穿着一件印着金钱的小背心,它藏在人们的心中,金钱至上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我们,这就导致着大家总是为了这一个目标不断的奋斗、攀登,结果导致我们丢失了自己的本性,也丢失了我们的传统。“无心”的人要克服得与失的对立、利与害的对立、自我与他人的对立。“无”的内涵之所以作为理想被期待,就是因为我们活在“大慈大悲的世界”中。
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引起了道德观念的变化和更新,但无论怎么变,我们都是有着感性、知性、理性的实体。高尚的道德观念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标准,道德行为与社会息息相关。大力推行“无”的思想是有必要的,立足于的基本理论,不断推广,以期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坛经[M].敦煌本.
[2]大正藏:51卷[M].
[3]大正藏:48卷[M].
[4]刘泽亮.黄檗禅哲学思想研究[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5]福岛庆道.禅是无的宗教[M].高丽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11).
[6]洪修平.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M].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7]高明.帛书老子校注[M].中华书局,2012.
[8]方立天.佛教哲学(第四卷)[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2.
[9]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0]金敏荣.南宗禅的“心”论[J].广西:广西社会科学,2004(4).
篇10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文言文 教学效率
一、引言
自2001年9月我国各地陆续开展了新课标改革,而如何有效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水平和教学效率,是高中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古典文化,还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高中生掌握好文言文,不仅能够奠定传统文化底蕴,还能够汲取民族智慧和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通过文言文架起与古代先哲圣贤的沟通渠道,陶冶情操、汲取文化素养,锤炼当代学生的思想。但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却存在学生缺乏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缺少对文言文的理解等,再加上高考硬性指标的要求,在新课标下高中文言文暴露出很多问题,导致学习文言文的热情不高,因此有效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二、强化文言文诵读能力
在传统文言文教学中先是理清思路,再介绍重点和难点词汇,最后串讲文章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挤压文章朗诵的时间,不得已文言文的背诵被搁置在学生的课余时间。但是实际上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文在韵律、文字描述、文章架构方面的差别,古文在吟唱中才能感受其语言的魅力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因此,要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和兴趣,必须实行行之有效的背诵和朗读文言文,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文言文教学中,首先应将朗读放在高中语文课堂的首位,让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方式下参与朗诵。学生掌握了话语停顿和文字断句后,再缕清文章思路、介绍文言文重点难点和串讲文章,最后理解了文言文思路后的朗诵,这样一连串下来,诵读既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又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总结和学生的深层次理解,从而提高语文文言文教学效率。
三、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
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另一个原因是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欠缺,建议教师从历史背景、学生互助学习、改革教学模式等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
首先,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应引入历史背景,引导学生站在历史的角度和作者的立场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在了解文章所在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下,学习文言文知识,思考文言文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学习先哲圣贤的思想智慧,引导学生在辩证理论的思想下考虑和分析问题。
其次,引导高中生互助学习、自主学习,在学生的互助合作中增进同学情谊,通过反复诵读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和不懂的问题,联想古代历史并反思现代生活,在小组讨论中牢记文言文知识和进行自我反思,不仅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而且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
再次,创新文言文的教学模式,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开展视、听、触觉等多种方式语文教学模式,在互联网和大数据中搜寻和下载丰富的文言文相关内容,并挑选合适和正确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在文言文学习效率的提高上,除了强化背诵能力和提高理解力外,也离不开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探索文言文知识的欲望。在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只是通过介绍作者背景这种单一的讲解流程,学生兴趣不浓,课堂学习氛围不佳,时间久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挫产生疲惫感。因此,新课标下,应摒弃死板的教学方法,搜集古代影视作品和带给学生视听感受,将前后文言文作品串联起来,温故而知新,学生对已学的文言文产生兴趣,渴望继续学习古代文学知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在文学素养的知识迁移中检查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增强学生文言文的理解能力,用先哲圣贤思维反思现代生活的得与失。
五、引导和启发式教学方式
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通过逐句解释的方式教学,无法引起学生兴趣,产生疲惫心理。新课标下应以点拨引导学习为主,让学习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自我反省,在对难以理解的特殊词句做出详尽分析后,应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的整体思路和大体脉络。高中语文教师应结合文言文资料和背景拓展相关的人文精神,让学生深度理解文章内涵。如通过《出师表》引出《陈情表》的课堂教学,通过对《出师表》的评价设问为什么要陈情,陈情的目的和内容是什么,引导学生层层设问,在合作小组中相互提问和探究中得到真正的答案,对回答的问题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找寻文言文知识的正确答案。
参考文献:
[1]范丽萍.高中文言文教学激活课堂的策略――以《鸿门宴》一课教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6.3.
[2]俞璐.《咬文嚼字》需要“咬”――由《咬文嚼字》的开头谈起[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