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6: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概念

篇1

关键词:高校 治安 治理 综合性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b)-0203-02

“综合治理”主要指对于依靠单一力量、使用单一方法难以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采取整合多方面力量和资源、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综合性”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突出表现。高校作为社会公共组织,承担社会公共服务是其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从治理主体的综合性、治理对象的综合性、治理手段的综合性和治理效果的综合性四个方面,对高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行梳理。

1 治理主体的综合性

高校保卫部门是学校开展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主导力量,但高校治安“综合治理”不是保卫部门“独家治理”。我国现代社会一直盛行“小治安”观念,在高校,有些部门及师生认为维护校园治安秩序与稳定仅仅是保卫部门的职责,忽视了自身的义务和责任,使得个别情形下高校治安综合治理好的措施难以深入落实。

高校治安综合治理的主体广泛。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公安厅关于做好高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管理要求,该校成立了“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委员会由学校党委书记担任主任委员,分管安保工作的副校长担任副主任委员。“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下设督察办公室,挂靠保卫部,由保卫部部长任办公室主任,各相关部门科级干部兼职工作人员,开展具体工作。在高校,保卫部门是开展高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主导力量;党政职能部门、教学单位、群团组织和广大师生员工是开展工作的基础力量。明确参与高校治安综合治理的主体的综合性,既有利于增强学校各部门和全体师生员工参与高校治安综合治理的责任感,又有利于地方党委和政府更充分地发挥职能作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

2 治理对象的综合性

对高校“治安”进行治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首先,高校治安综合治理中的“治安”渊源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理论,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广义“治安”指国家治理有序,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社会治安问题属于政府公共服务的范畴,存在于迄今所有的社会形态之中,是任何政府或执政党都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是政府维护执政地位和国家稳定的重要内容。高校治安综合治理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这一党的执政手段在高校的延伸和落实[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治安”是一个“大治安”的概念,治理对象具有综合性,因此,高校的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所要面对的问题也不是单一的,同样涉及到政治、经济、行政、法律、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它既包括通常理解的狭义的高校内部治安管理活动,如:校园秩序维护、治安案件查处、道路交通管理、消防管理、信息安全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灾害事故预防和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又包括高校为维护治安秩序和政治稳定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如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及舆情研判等工作。

其次,随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逐步深入,高校治安综合治理的内涵将会更为丰富。为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职责和任务在逐步扩大——从最初解决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到社会整体治安问题治理,目前已经扩展到禁毒、、反腐败、人口与计划生育、打拐、网络安全等方方面面。2011年8月21日,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为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综合治理的职责和任务进一步调整,成员单位也进一步扩大。由此可见,高校治安综合治理是一项工作内容涉及面广的综合性工作。

3 治理手段的综合性

治理对象的综合性决定了治理的手段不能是单一的。要充分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进行治理,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多策并举,综合施治。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年轻,知识层次较高,充满活力,思维活跃,承载着家庭、社会与国家对他们的希望。但是,因为生活经验有限、缺少对社会生活复杂化的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往往较为理想化。由此,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开展高校治安综合治理。

广州中医药大学在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采取制度先行,责任落实到人,注重队伍建设,加强日常治安、交通、消防、网络信息及实验室安全管理,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考核考评的一系列措施。一是治安综合治理责任落实到人。学校与各二级单位(部门)分别签订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各二级单位(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第一责任人,各二级单位(部门)又把责任和任务分解与细化,成立部门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小组,把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与工作任务层层量化分解,具体落实到人。二是实现学校治安综合治理的制度化。制定有《广州中医药大学安全保卫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关于建立紧急重大情况报告机制的通知》、《广州中医药大学本、专科学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修订)》、《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安全防范教育要点》等一批管理规定,将学校治安综合治理的要求全面贯穿于制度之中,使工作有章可循。三是提升保卫队伍整体素质。加强保卫队伍建设,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体能训练,坚持“按章护校,服务师生”相结合的工作理念,增强队伍的团队精神,提高保卫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四是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如治安管理方面,各校区均设置安保工作指挥中心,建有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对校区路面和重点部位实行治安视频监控与24h巡逻相结合的安保巡查制度。校内产业方面,强化合作相对人的治安责任,督促其落实治安综合治理责任。消防管理方面,健全消防档案,明确防火责任,加大安全防火监督检查力度,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消防设施,组织消防知识和技能培训。交通管理方面,规范校园路道管理和停车场管理,教育师生安全文明出行。信息管理方面,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保障校园网络运行安全及信息安全。实验室管理方面,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进行严格管理,对要害部位进行重点巡查。五是有特色地开展校园安全宣传教育。学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保卫部等部门及各学院,通过课内课外多种方式,结合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利用高校教书育人的优势,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安全宣传教育。指导学生会、学生党团组织及学生社团组织,每年开展校园安全文化节系列活动,倡导安全理念,普及法律及安全知识。发挥大学生的热情与创造力,动员和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六是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年初有安排部署,年中有检查督促整改,年终有考核考评。每年年初召开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传达上级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新1年的工作任务。由校领导带队进行1年3~4次的全校安全大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问题,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要求相关单位(部门)立即整改解决。年终召开由学校党委书记主持,各单位(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治安综合治理年终总结表彰大会,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出色的单位(部门)给予表彰奖励。七是做好调查研究,维护好学校的政治稳定。坚持信息的搜集、分析和研究,严格隐患排查。

4 治理效果的综合性

治理效果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首先,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大为改善。20世纪90年代初,广州中医药大学受校园周边环境的影响,校园及周边治安形势一度十分严峻。自开展治安综合治理工作20年来,学校重大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发案率逐年降低,近几年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其次,维护了学校的政治稳定。学校治安综合治理,“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的局面有效地保证了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再次,高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保障了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治安综合治理既要维护校园安全,又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一方面,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积极影响。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能够为师生营造平安和谐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另一方面,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高校开展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发挥教育的引导作用,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正确的思想观念;通过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提高其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能力。第四,高校治安综合治理能够汇聚多方力量,推进高校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综合治理是一种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相关部门、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管理模式。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过程中,综合治理模式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多方获取信息,促进各方协作,全面整合资源,提高管理效率。高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现有经验说明,综合治理的管理模式是改善高校治安环境,维护校园稳定的有效途径。“综合治理”的管理模式不仅适用于高校治安管理方面,也可应用于高校管理的其他方面。凡是需要调动多个部门的力量,需要多个部门有效协作才能完成的工作,都可考虑应用综合治理的管理模式。

5 结语

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手段和治理效果是高校治安综合治理理论所要关注的内容。高校是师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学生的健康成长,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既是对学生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的体现。理清高校治安综合治理的“综合性”,有利于充分认识高校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内容与工作任务,增强高校综治干部和全体师生做好治安综合治理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推进高校治安综合治理措施的深入落实,发挥好高校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编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读本[M].中国长安出版社,2009.

[2] 中央综治委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手册[M].中国长安出版社,2007.

篇2

关键词:SSH;维哈柯文;多语种;社会治安;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1-5151-03

Research on the Public Order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SSH Framework

WAN Fang, ZHANG Gang, Imameli Hiyt, ZHANG Dong, WANG Ji-neng

(Xinjiang Sailing Information & Technology Co.,LTD, Urumqi 830002, China)

Abstract: A multilingual public order management system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Struts, Spring, Hibernate framework. The system supports to input, save, display and process data in Chinese, Uyghur, Kazak and Kirghiz. It helps to reduce coupling degree between various modules and to raise development efficiency. The system is working well in communities, countries, townships, towns, counties in Xinjiang. It proves that the system suits multilingual oper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and raises effectiveness of the national minority area public order management.

Key words: SSH; Uyghur Kazak and Kirghiz; multilingual; public order; management system

1 概述

社会治安管理和防范控制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全国“平安建设”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各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也从本职工作出发,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工作方式的转变,提升工作效率和执政水平。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民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较高,全区2000多万人口中,维吾尔、哈萨克和柯尔克孜族人口比例达到60%以上[1]。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以下简称维哈柯文)属于阿拉伯文字,具有靠右对齐、从右向左书写、显示字型按照上下文变形等特点。因此根据新疆地区使用环境,应用软件必须具备同时处理维、哈、柯文与汉文的能力。本文提出了在整合Struts、Spring 和Hibernate三大主流开源框架的基础上,开发一个多语种社会治安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的建设,各级综治办可以对辖区内各区、街道、社区等办事处的综治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上报、下达、统一协调。增强各单位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性,满足了少数民族干部使用民文录入的需求,使得综治工作流程更加顺畅高效。

2 系统总体设计

多语种社会治安管理系统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和方法,从根本上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能力,使各层级单位达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逐步实现办公无纸化,全面提升街道(镇)维护稳定和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管理能力,为建设现代化、数字化、平安和谐城区做出贡献。实现村、社区街道乡镇综合治安信息数据上报,县、乡镇领导决策者实时查询分析综合信息,以达到部门间工作协调快速高效、信息共享畅通无阻的目的。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平安家庭管理、流动人口管理、宗教教职人员、宗教场所管理管理、矛盾纠纷管理等,如图1所示。

平安家庭信息管理包括对平安家庭,平安学校等平安单位的登记录入、修改、删除、查询以及统计现有平安家庭达标率。

流动人口信息管理对短期居住的流动人口信息进行登记、修改、删除、查询,并统计出全社区(村),全乡镇,全县流动人口相关信息。

宗教场所信息管理对辖区内宗教场所进行登记、修改、删除、查询,按照宗教种类、信教群众活动人数等统计全村、社区、乡、镇、县宗教场所信息。

宗教教职人员管理对宗教教职人员信息进行登记登记、修改、删除、查询,按照教职人员文化程度、族别、所信仰的宗教等统计全村、社区、乡、镇、县宗教教职人员信息。

矛盾纠纷信息管理对辖区内矛盾纠纷进行登记登记、修改、删除、查询,按照矛盾类别、发生时间等统计辖区内纠纷调解情况。

3 Struts、Spring 和Hibernate概述

多语种社会治安管理系统是在整合Struts、Spring 和Hibernate(简称SSH)三大主流开源框架的基础上,针对维哈柯文文字特点,结合社会治安综合管理信息处理的应用需求而开发的。SSH是一个由客户端表示层、服务器端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持久层和域模型层构成的四层体系结构[2],其中服务器端表示层用Struts 框架描述MVC(model-view-controller,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型;业务逻辑层由Spring 框架的控制反转(inversion of control,IoC)容器协助完成;数据持久层用Hibernate 框架的ORM(object relation mapping) 完成与后台数据库的交互。

Struts 是使用JSP 和Servlet 来开发Web 层的应用框架。它是MVC 设计模式的一种实现。它由一组相互协作的类、Servlet 以及丰富的标记库(Taglib)组成,同时Struts 也包含了独立于该框架工作的实用工具类[3]。Struts 2以WebWork为核心,采用拦截器的机制来处理用户的请求,这样的设计也使得业务逻辑控制器能够与Servlet API完全脱离开。

Spring的核心是个轻量级(Lightweight)的容器(Container),它是实现IoC(Inversion of Control)容器、非侵入性(No Intrusive)的框架,并提供AOP(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概念的实现方式,提供对持久层(Persistence)、事务(Transaction)的支持,提供MVC Web框架的实现,并对一些常用的企业级服务API(Application Interface)提供一致的模型封装,是一个全方位的应用程序框架(Application Framework) [4]。Spring使用XML 配置文件来组织各种各样的 Bean和切面,程序运行的时候 Spring 能够“按需”创建或者初始化所有的对象关系。

Hibernate对JDBC进行了非常轻量级的对象封装,使得Java程序员可以随心所欲的使用对象编程思维来操纵数据库[5]。Hibernate不仅提供了从 Java 类到数据表之间的映射,也提供了数据查询和恢复机制。相对于使用 JDBC 和 SQL 来手工操作数据库,Hibernate 可以大大减少操作数据库的工作量。 另外 Hibernate 可以利用模式来简化载入类的过程,从而减少利用 Hibernate QL 从数据库提取数据的代码的编写量,节约开发时间和开发成本。

4 系统实现

4.1 统一编码方式

所有类文件和xml配置文件的编码方式统一为UTF-8。为保证页面能够正常的显示多语言文字,每一个显示页面的page指令的 Encoding必须改成“UTF-8”,如下:

采用微软的字体处理工具WEFT工具制作嵌入式字体,在CSS样式文件中重新定义HTML标记,在访问网页的时,字库会自动加载,从而避免手动安装字体。在样式文件中添加如下针对维哈柯文字体的支持:

body{font.family:”UKIJ TUZ TOM”;}

4.2 生成支持维哈柯文的树形菜单

本次项目中采用dom4j作为xml解析工具。dom4j是一个Java的XML API,开放源代码的软件,具有性能优异、功能强大和极端易用使用的特点。在生成树形菜单时需要将一个Document对象转换为一个String,可以直接调用Document.asXML()方法来实现。调用这个方法生成的字符串都按照UTF-8进行了重新编码,解决了维哈柯文读取时乱码问题。

public static String element2StringDom4j(org.dom4j.Document doc) throws IOException{

String xmlString=doc.asXML().replaceAll("\n", "");

return xmlString;

}

4.3 提交数据乱码问题

通过表单向服务器提交数据时,由于浏览器设置的原因,数据中有中文、维文、哈文、柯文时会出现乱码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在 web.xml 中配置一个 Spring 的编码转换过滤器,这样所有URL 请求的数据都会被转码为 UTF-8 编码格式。配置内容如下所示:

encodingFilter

org.springframework.web.filter.CharacterEncodingFilter

encoding

UTF-8

encodingFilter

/*

4.4 解决hibernate升级后的兼容问题

数据库中,民文采用Unicode编码方式来处理[6],本项目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2000数据库,所有存储维哈柯文的字段都设计为支持Unicode编码的数据类型。比如:varchar 对应nvarchar,char 对应nchar,text对应ntext。hql查询的where子句支持维哈柯文作为条件,但使用SQL语句查询的时候,如果查询条件是维哈柯文,必须在条件值前面必须写大写的‘N’,比如: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name=N ''。

为了实现hibernate中的where语句查询条件支持维哈柯文,我们将原开发平台中的hibernate的版本由3.1升级到3.2。从Hibernate 3.1升级到3.2版,出现了返回值类型不一致的问题。3.2版为了兼容JPA,很多sql函数如count(), sum()的唯一返回值已经从Integer变为Long,如果不升级代码,会得到一个ClassCastException。需要修改org.springframework.orm.hibernate3.LocalSessionFactoryBean类下的buildSessionFactory方法。添加如下代码:

config.addSqlFunction( "count", new ClassicCountFunction());

config.addSqlFunction( "avg", new ClassicAvgFunction());

config.addSqlFunction( "sum", new ClassicSumFunction());

5 结束语

在整合Struts、Spring、Hibernate三大开源框架的基础上开发了支持中文、英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的多语种社会治安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的应用,综治办的各成员单位可以对辖区内各街道、社区的综治维稳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并且可以通过系统及时地发现和处理相关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系统平台进行统一协调,全面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能力,为建设现代化、数字化、平安和谐城区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伟,任大明,许晓辉,等.维、哈、柯文显示及排版技术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25(3):836-838,843.

[2] 郭广军,谢东,陈利品.基于SSH 整合架构的教学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30(13):3111-3116.

[3] 冯润民.基于SSH 的高校学生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9,35(6):280-282.

[4] 罗士美,李忠,谢玲英.基于Struts+Spring+Hibernate架构的企业eHR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9(4):116-119.

[5] 戚学磊,闫宏印.基于SSH 架构的煤炭进销存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0,23(10):64-66.

篇3

内容提要: 犯罪情境是一种与犯罪相关联的,可以被犯罪所利用的有利于实施犯罪的各种社会环境因素的总和。犯罪情境预防就是在了解犯罪情境内容基础上,通过研究犯罪主客观情境因素,以社会作为载体和媒介,对犯罪进行预防的理论与方法。采用理论分析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将西方“个体—情境”交互作用的理论与我国犯罪预防的实践相结合,或许可以找到适合于我国犯罪情境预防的理论和方法。 

    按照西方学者对于犯罪环境概念的认识,情境属于一种关系概念,其本身并不独立存在,只有与个人、团体相联系时才可以成为所谓的情境。具体来讲,情境是指直接影响人形成某种动机,产生某种行动的内在与外在环境因素的总和,它有随机性、不可控制性的特点。犯罪情境预防是一种预防犯罪的方式,是通过管理、设计等方式建立一种特定的预防犯罪的环境,在犯罪易发区或高发区,通过减少犯罪机会而预防犯罪。这种犯罪预防最初来源于犯罪环境预防观,它是在研究对犯罪进行预防过程中一条变被动预防为主动防范的途径,犯罪情境预防的研究对于整个犯罪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基于“个体—情境”交互作用的理论,本文认为犯罪人在具体犯罪情境中,如何使犯罪行为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当时的情境,是主观情境因素和客观情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主观情境即犯罪人的认知因素,可以理解为犯罪人对情境的解释和态度,它应该包括意图认知、责任判断、行为决策、结果价值等认知过程,而客观情境是具体情境发生时的客观因素,它影响着犯罪人所做出的犯罪行为。如在一起杀人案件中,受害人的情况(性别、年龄等),杀人过程的激烈程度,以及杀人现场的环境状况都有可能影响到犯罪人犯罪行为决策,这些因素可以理解为客观情境因素。值得指出的是犯罪人自身的一些因素,如人的生理特点、家庭因素等也会通过其主观情境来影响其客观情境特征,形成一种人与客观情境的互动式作用,这也就是不同的犯罪人在相同客观情境中犯罪的方式也会不同的主要原因。

一、犯罪情境预防之理论

(一)行为耗费理论

根据美国犯罪学家德瑞克·科尼西和罗纳德·克拉克提出的“理性选择理论”的观点,犯罪人通过对犯罪行为的代价和收益进行理性的思考,比较后决定是否进行犯罪,以及犯罪的目标。犯罪人在犯罪前首先要考虑的是行为耗费。行为耗费是个体在取得所需资源的行为过程中所作的支付,包括个体的脑力、体力和其他资源的支付,还包括选择这一行为时,其他可选择机会的损失。[1]每种犯罪行为都有其特性,包括要冒的危险和可能获得的利益,每个犯罪人也有自己独特的需要和技能体系,犯罪人与犯罪行为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犯罪人的行为选择。行为耗费是个体在做出一定行为选择时必然要考虑的因素。如果个体根据知识和经验估计某一行为方式的消耗可能大于所取得的资源量,可以肯定该个体不会采取这种行为而考虑其他方式。当犯罪人对犯罪回报和犯罪消耗的理性分析的结论是他将付出较大的体力、精力和其他资源才能取得较少的犯罪收益时,他将会放弃此犯罪或转向其他目标。其次,犯罪人在犯罪之前会考虑到该行为被发现的机率和应受到的道德和法律惩罚。除激情犯罪之外,其他犯罪人都会对逃避惩罚心存侥幸。这种惩罚包括家庭、社会对其的道德谴责和法律对其的刑事处罚。如果惩罚不可避免或难以逃避,同样他将会放弃此犯罪或转向其他目标。例如,盗窃案件的破案率低于抢劫犯罪,抢劫犯罪的惩罚也比盗窃犯罪严厉,所以盗窃犯罪的发案率要高于抢劫犯罪,即犯罪人会放弃抢劫犯罪或者会选择盗窃。这是犯罪人在对自己被抓获的危险性进行的预测,与其能否用其他合法手段达到目的及其进行犯罪的行为利益等信息进行分析的结果。

(二)犯罪机会理论

犯罪行为的发生必不可少要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即犯罪动机、犯罪能力和犯罪机会。犯罪动机是犯罪行为人内心形成的,引起、指向和维持从事犯罪行为的内在心理过程。犯罪能力是指犯罪行为人为实施某种犯罪所达到的犯罪技能、水平和主观条件的总和。犯罪机会则是指犯罪现场存在的有利于犯罪行为实施的人、物、环境的基本条件,及其与上述要素相联系的时间、地点、空间特点及防范特点等诸要素的总和。如果在犯罪过程中三个基本要素中有任何一个不发生作用,就无法最终完成犯罪行为,犯罪预防就可以从这三方面着手。行为机会是由外部条件构成的个体实施某种行为的现实可能性,行为在做出行为方向和行为方式的选择时,必定会考虑相应的行为机会,如果发现一定的行为机会不足,就会对行为方向和行为方式做出调整。在行为控制中,鼓励一定行为和消除一定行为,用给与或者消灭一定行为机会的办法是极为有效的。[2]犯罪动机和犯罪能力是犯罪人的主观和自身的条件,而犯罪机会并不是犯罪人可以决定的,是不以犯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预防犯罪机会的产生在犯罪预防中就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我们很难做到不使人产生“偷”的念头,但我们却有可能做到使人“偷不到”。犯罪预防的目的在于控制犯罪行为机会,使犯罪人“偷”的机会降低到最低限度,加强有可能成为犯罪对象的保护措施,减少犯罪机会,使犯罪人无法对其成功实施犯罪,或在实施犯罪时增加其时间耗费,提高犯罪成本和资源的耗费,或增加犯罪被发觉的机会,这样,犯罪人就会放弃犯罪,或者至少是降低犯罪的暴力程度,缩短犯罪时间,从质和量上弱化犯罪等级。

(三)可防卫空间理论

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城市人口猛增,土地价格飞涨,城市空间的立体化、高层化、密集化现象日趋明显。在城市生活的人们为了保持私生活的自由,或为了高效率的利用空间,纷纷建起了独立单元式的住房。在空间的利用方法上也力争做到合理化。由于空间利用的高度密集化和使用目的的多样化,那种效率低、目的单一或纯积木式的建筑形式己经无人问津,代之而起的是同时具备两种以上使用目的的复合式建筑,并大力普及电梯使用,以取代占地面积较大的楼梯。私人建筑争先恐后地挤进公共空间,此外,公共或半公共空间(例如密集住宅的公共走廊、用农田改造的公园等)大大扩充,为了降低城市空间的管理、维护成本,大力推行简单化、无人化,从而导致了管理主体不明确、不稳定。

根据美国犯罪学家奥斯卡·纽曼提出的可防卫空间理论[3],可防卫空间理论的核心就是:1.最大限度延长犯罪者的作案时间;2.最大限度缩短犯罪被发现、报警的时间。这也就是时间和空间的互动关系,空间存在于时间中,而时间也通过空间来体现,延长作案时间或缩短被发现时间即是延伸可防卫空间。可防卫空间主要体现在四要素上,即区域性、自然性、形象和环境。区域性体现在任何空间都是相对独立的空间,都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不能涵盖所有空间,犯罪只能涉及其中某一个具体空间,不能无限制延伸,因此,对于空间的防卫总是只能在某一些子空间进行,任何空间不能平均分布防卫力量和防卫资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区域性也可称为重点性。自然性体现在任何空间都是自然的产物,尤其自身特定的规律,这是由每一个不同的空间特性决定的,如同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体,任何空间都只能和自身同一,找不到各方面要素都相同的两个空间,这也是空间的独一性。从这个观点出发,任何空间都是自然的产物,虽然也有人为建造的空间,如各种建筑物,但是建筑物一旦建成,就形成了自身风格的独立空间,既体现空间的人为特征,同时也体现出空间的自然特性。同时,这种自然性随着与自然界、使用者进行各种物质交换,它的自然性也会逐渐变化,因此,空间的自然性是一个变量。形象是建筑物的物理外型,以及各种建筑物的区域结构和外观。这种形象不完全是审美中所体现出的美感,而主要是进入犯罪人视野的感性认识,也就是说这种形象不完全是客观的,而在一定程度上是主观的特性,整洁光亮的建筑物会令犯罪人产生犯罪目的难以达到的感觉。环境则是说空间所处的大环境,因为空间是无穷的,任何空间无不处于某一个上位空间之中,既体现出自身空间的特性,同时也体现出上位空间或者说是大空间的特征。如果把某一社区设置于一个更大的、低犯罪率而又有高度监视的地区中,就会遏制犯罪的发生。这四要素互相结合、互相影响,形成可防卫空间的整体性,产生一种对犯罪人潜在的震慑作用,影响潜在犯罪人对犯罪目标的选择,对犯罪对象、犯罪行为得失条件的权衡,使之对犯罪能力产生怀疑,最终影响犯罪人的犯罪决定。

从理论及实践角度看,可防卫空间的设计是构成犯罪预防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环境与社会之间是一种复杂的互动关系,防卫空间设计必须结合其他措施共同预防犯罪。具体可以通过环境设计使建筑物、建筑群、街道和住宅小区具有防范性,加强城市街区和建筑物的区域性安全控制和监视作用,提高城市自身和城市居民预防犯罪和防止被害的能力,避免和减少城市区域性和监视作用出现的盲区和死角,以阻止犯罪分子利用环境的便利条件实施犯罪。

(四)死角理论

死角理论是社会学家在研究社会控制理论时提出的一种观点,认为社会控制是一种全面的控制,但控制是有死角的,这遵循的是系统的观点。日本学者伊藤滋在研究犯罪控制时也认同了死角理论,他认为对犯罪的控制存在着死角,但这种死角可以被不断发现,可以通过有效的预防来逐步限制死角,达到控制的目的。具体的可以用改变物理环境、形态和机能来改变居民的防范措施,提高预防犯罪效果。从城市犯罪的角度来看,娱乐场所及商业区的扩建,在城市大量储存诱发犯罪的物资;人群拥挤、杂乱,步行者的活动空间变化不定:建筑物向高层、地下发展使市民的视野受阻,不利于对犯罪活动实施监视;因盲目兴建高层密集住宅的单元式住房和电梯类隔离空间的大量增多,市民对犯罪活动的监视作用丧失殆尽。这些都成为犯罪活动的温床。导致犯罪发生或者有利于犯罪发生的因素为犯罪死角,包括时间死角,空间死角,心理死角和社会死角。时间死角是无人目睹犯罪行为的空白时间。例如:机关的办公室等房间中午午休时经常没有人,小偷可以顺利进入房间偷走财物,而不被人发现。则午休时间就成为时间死角。空间死角是因空间建构形成的无人监管或疏于监管的地带。例如:夜间的地下通道、停车场、市郊小道等,人迹稀少,容易发生抢劫、伤害等恶性犯罪而没有其他目击者,成为空间死角。心理死角是出于各种原因使人们对某些犯罪危险产生的忽视,使人们对某些犯罪危险丧失必要的警惕性。例如:人们过于相信所居住的环境的治安状况,从心理上放松对自身安全、财物的警惕性,夏季夜里敞开门窗睡觉,使盗贼轻易入室盗窃。社会死角是由于居民互不关心、互不联系,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削弱了社会关系中的区域性控制和监视作用而形成的有利于犯罪的环境条件。例如:公寓中的邻居互相不认识,当陌生人进入公寓后,不能引起应有的警觉,而导致犯罪的发生。根据犯罪死角的特点,预防犯罪就要明确区域性和增强监视作用。明确区域性包括:1.居民对居住的地域的一种领属感、责任心;2.当自己所属空间遇到威胁时,居民对威胁的排除;3.空间对犯罪人产生的震慑,这种震慑来自于区域的防卫,潜在的犯罪人慑于区域的防卫而放弃犯罪。加强区域性就是要减少心里死角和社会死角,例如:在公用区域和私用区域间建立自然过渡的半公用区域;用围墙、栅栏、草坪等明确划分私用区域;加强私用区域中人员的领属感等。增强监视作用包括:1.直接目击犯罪行为的人多,监视的可能性就大;2.目击者积极向警察报案、要求救援或阻止犯罪的行动,监视的可能性就大;3.在案发之前对入侵者或可疑事件积极采取向警察报案,要求救援或阻止的行动,监视的可能性就大。增强监视作用就是要减少时间死角和空间死角,例如:将地下通道建立在24小时都人流较大处,如火车站前,在深夜关闭通道或将通道改为过街天桥;将住宅区、工厂、机关等非公用区域用可透视墙与周围区域隔离,加强内外的监视作用,围墙边不宜种植高大树木和树立电线杆:设计道路时要使道路宽度适宜,照明充足;私用区域周围设立出入口不应多于4个,其中主出入口不超过2个,允许机动车辆通行,其余为辅出入口,只允许人、自行车通行,出入口设立保安进行检查,并在出入口处设立长椅,使人们可以坐在出入口处监视出入的人员;对密集建筑中的狭窄、不能利用和管理的通道和管道密集处,用栅栏,铁门等进行封堵;规划大型公园时最好间隔一定区域设立监视性的设施,或在公园的中心部位修建水池或广场,既保持公园风景,又增强公园的监视性。

二、情境预防之方法

情境预防的关键在于通过环境设计和管理遏制潜在犯罪人的犯罪之决断来达到犯罪预防的目的,因为大多数犯罪人犯罪和成功与否取决于情境的便利程度。采用通过情境预防来预防犯罪的措施有:增大犯罪代价、增加犯罪风险和减少犯罪的收益。

(一)增大犯罪代价的措施

为了使犯罪人增加犯罪成本,减少其犯罪的机会,一般采取四种措施:1.目标加固。采取各种手段,增加目标的坚固程度,设置障碍。在靠近目标处,或者目标本身设置物理性障碍。例如,用安装防盗门、防盗窗,对房间进行加固;2入口控制。限制特别地区出入人员的身份,如住宅区、金融机构进入时检查证件;3.转移犯罪人。采取措施使犯罪人离开犯罪目标,例如,延长公共交通的运营时间,以保护夜间乘车人的安全,对吸毒人员隔离强制戒毒,防止其为了获取毒资进行犯罪;4.控制和管理犯罪工具和装置,如通过对管制刀具、枪支、爆炸物品等危险品的管理预防暴力犯罪。

(二)增加犯罪风险的措施

通过增加或改善多种形式的监督来提高逮捕率,这些措施一方面靠技术设备,另一方面靠人的参与,通过人的监督,预防犯罪。人的监督主要有三种形式:1.正式监督。由专业执法人员对财产的保卫、对案件的侦破和对犯罪分子的威慑,例如,经济警察对运钞车的武装押运,公安机关对犯罪分子的逮捕等;2.雇员监督。雇员监督是由单位内部的一般雇员来实施的,如商店的店员,公交车的售票员等;3.自然监督。由一般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监督,例如市民发现斗殴事件后向公安机关报案。

(三)减少犯罪收益的措施

减少犯罪收益可以从减少犯罪人所期待的利益入手,如减少赃物的价值。主要有四项措施:1.移走潜在的犯罪目标。如将路边的自动售货机移出公共场所,可预防青少年的故意破坏:尽可能少用现金,教育店员严格遵守现金控制政策,可预防抢劫和盗窃:2.财产标志法。在贵重物品上标刻不易察觉的永久性标记。如在电视机、冰箱的后盖刻上主人的姓名和邮政编码,这样不利于犯罪分子销赃,并有利于警察返回被盗物品或寻找线索,这是英国使用多年的犯罪预防方法;3.转移犯罪的诱因。这是针对盗窃、暴力犯罪的措施,不要使住宅的外装修明显区别于周围,提醒妇女不要佩带昂贵的珠宝首饰炫耀地走在街上等。

三、我国实施情境预防的意义

情境预防是随着我国犯罪形势的发展提出来的一种犯罪预防理论,这种理论丰富了犯罪预防的内容,实现了预防犯罪的多元化,在理论和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情境预防理论与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犯罪预防体系相吻合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运用政治的、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稳定。长期以来,特别是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犯罪预防体系,客观地讲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初确实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稳定了社会秩序,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条件的急速变化,特别是对犯罪发生的认识不断深入,逐渐地这种犯罪预防体系出现了问题,在许多方面已经明显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新的形势下需要构建新的犯罪预防体系,至少找到一些辅助措施去不断丰富犯罪预防体系。情境预防就是通过对社会情境的研究,从另一个角度去研究犯罪预防,它强调不只通过立法、执法、和行政活动来控制犯罪,还要通过对环境的设计消除犯罪条件,压缩犯罪机会,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不仅通过政府的行为,还要通过民众的积极参与,通过每一个社区、每一个单位等的区域性预防,有效堵塞环境提供给犯罪人的机会,通过非政府性犯罪预防弥补政府犯罪预防中的缺陷、漏洞和不足。

(二)情境预防理论实现被动预防到主动预防的转变

从预防角度讲,任何预防的价值在于尽可能减少犯罪所造成的危害,过去的犯罪预防是侧重于对潜在犯罪人的防范,通过在社会创造各种条件转化潜在犯罪人的思想,改变其犯罪动机,遏制其犯罪意图,从而达到犯罪预防的目的。而情境预防则把犯罪预防的视角从潜在犯罪人身上转移到潜在犯罪目标上,通过对潜在犯罪目标的加固、对可能的犯罪机会的减少和对犯罪环境的改变进行犯罪预防,这种转移实现了犯罪预防方向的转变,把被动预防变成了主动预防。

(三)犯罪情境预防是司法预防、社会预防的有力补充

法律必须做到使犯罪者不可避免地受到刑罚处罚,在观念上建立起犯罪与刑罚必然性的因果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在当前犯罪黑数高、破案率低的情况下,只有为数很少的犯罪案件受到了法律的追究,这种追究率很难对犯罪起到震慑作用。就我国实践而言,在破案率和诉讼率较低、司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的严格性和公正性得不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也不能期望其对于减少犯罪起决定性作用,法律具有滞后性,无法适应犯罪的新情况、新问题。在这方面,应该将希望寄托在犯罪预防上,社会预防通过改善社会状况,健全社区机构,加强民众的法律教育,增加健康的娱乐活动和提供充分就业机会等,消除或限制犯罪赖以生存的社会条件,防止人们走上犯罪道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相比之下,情境预防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在现实中易于掌握和大量运用,通过管理、设计减少犯罪机会,压缩可提供于犯罪的社会空间,能够成为司法预防和社会预防的有利补充。在我国犯罪率增长快,社会治安严峻的情况下,情境预防会起到迅速而又有效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社会治安形势严峻,城市的发展和治安情况同英国、美国、日本20年前的水平十分相近,情境预防理论在这些国家发展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并且在实践中对这些国家的犯罪预防工作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我国的犯罪预防工作也应该从中借鉴,这对于我国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一定要重视犯罪情境预防工作,把情境预防工作由政府的工作变为全民的自觉行为,结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做好我国的犯罪预防工作,为经济建设和国家发展创建良好平稳的社会环境。 

 

 

 

注释:

  [1]黎国智、马宝善主编:《犯罪行为控制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7月版,第16页。

篇4

论文关键词 流动人口 犯罪 犯罪原因 防控对策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时期,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向着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种社会矛盾与问题的频发。相对于其他传统犯罪现象,流动人口犯罪在这一特定时期最能体现社会的发展状况。因此,通过对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的研究,可以发现转型时期社会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找出最佳的社会防控管理措施,实现社会的顺利转型。

一、流动人口概念

犯罪学是研究犯罪现象发生、发展的特点、原因和规律,以及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对策的科学。预防、控制流动人口犯罪,是研究流动人口犯罪这一现象的的根本目的。但是流动人口数字庞大,主体种类纷繁复杂,将所有流动中的人员一概纳入流动人口的研究范围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首先,排除职务性的流动人口;其次,将流窜作案的犯罪人列入流动人口犯罪也是不正确的,这一区分在于流动这一表面现象仅仅是流窜犯罪利用的工具,而不是造成流窜犯罪的原因。

由此我们可以从犯罪学研究的角度对流动人口下一个基本的定义,即为了正当的经济目的,离开户籍所在地或经常住地的人员。

二、流动人口犯罪的特征

(一)行为特征

流动人口犯罪行为特征是指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流动人口犯罪行为所具有的某些能够作为犯罪行为特点的标志或征象。主要表现如下:

1.犯罪活动的侵财性

流动人口大多以进城务工、发家致富为目的,因此,在流动人口犯罪活动中,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犯罪占了大多数。

2.犯罪活动的暴力性

暴力性表现为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行为时主要以实施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不计后果,只图一时之快,犯罪手段一般较为残忍。

(二)组织特征

社会转型过渡期流动人口犯罪的组织特征主要表现在犯罪的团伙性不断增强。有亲戚之间、同乡之间、城市不法犯罪分子与外来人员之间或者气味相投的外来人员之间等等结成的团伙。流动人口犯罪团伙基本上都是比较稳定的犯罪团伙,从而对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安定带来极其负面的影响。

(三)主体特征

1.犯罪主体的复杂化

流动人口犯罪的主体特征首先表现为犯罪主体的复杂化。目前,流动人口犯罪成员的构成大体上有三种类型。一是“三逃”人员。即批捕在逃人员,负案在逃人员,服刑或羁押在逃人员。二是城市流动人口中的“四无”人员。即无身份证明,无固定职业,无固定住所,无固定收入的人员。三是中途辍学的未成年人。

2.犯罪主体的低龄化

流动人口犯罪的主体特征另一个突出的表现为犯罪成员的低龄化。流动人口以青年人居多,他们当中有许多都是未成年人。

三、流动人口犯罪的成因

(一)社会原因

1.城市与农村相互隔绝的封闭性社会结构被打破

改革开发后,由于市场经济的长足发展,传统的城乡隔离状态逐渐被打破,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务工,社会流动程度大大提高。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流动人口的增加,社会流动程度的提高,是一个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然而,由于我国社会转型一开始就具有不平衡性,所以人口流动也呈现出一种盲目性和单向性的特点,从而使社会流动呈现出一种无序、混乱的局面。在这种无序状态下,大量流动人口犯罪行为便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2.流动人口社会地位的二元分割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方面,各阶层内部出现分化。另一方面,在社会各阶层之间,原有的“阶层壁垒”被打破,在各阶层之间出现了许多所谓的“灰色地带”,其中,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就是农民身份的工人。在城乡二元结构政策下,城市居民的社会地位要远远高于农村居民。而农民工由于自身素质所限,所从事的主要还是法律上明文规定为“苦、脏、险、累”的建筑、煤矿、环卫等职业,无力在短期内改变现状,因此,一部分农民工为了发家致富,便不得不“挺而走险”,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二)经济原因

1.城乡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使流动人口的相对剥夺感增强

首先,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增大。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别一直存在,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其次,城乡巨大的经济反差,造成流动人口“相对剥夺感”的增强。相对剥夺感会引发个人或群体产生压抑情绪或自卑感,极易引发个人甚至集体的暴力行动,甚至还会引发社会革命。对“相对剥夺感”体验最强烈的就是流动人口中的农民工群体,从而导致种种犯罪行为的发生。

2.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的不同步导致城镇化水平严重不足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同步,导致我国城市化水平严重不足。城市化速度的过缓导致城市不可能提供充足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无法满足广大流动人口举家定居城市的需要,这是社会转型期流动人口犯罪的深层次的经济原因。

(三)文化原因

犯罪既然是一种社会现象,必然会与其所处社会的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也趁机侵入,造成许多人价值观念出现混乱,甚至对我国现行的社会关系及规范产生否定倾向。同时外来文化垃圾也大量输入我国。流动人口作为一个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群体,更容易受到西方价值观念以及文化垃圾的不良影响,因此导致了社会转型期流动人口犯罪行为的不断增加。

(四)主体原因

1.流动人口自身素质偏低

流动人口自身素质偏低主要表现在文化素质偏低和生存技能的素质偏低两个方面。从而使得他们在城市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再加上户籍、医疗、就业以及遭到某些不公正待遇等等,久而久之,一些人就会产生反社会情绪,从而导致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2.流动人口法制观念淡薄

流动人口的大部分人法制观念都十分淡薄,甚至有些人根本不懂法。因此,在遭到不公正待遇,或自身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流动人口往往选择忍。由于内心不满被长期压抑,积累到一定程度,他们往往就会采取一些偏激的做法,甚至是实施犯罪。而这类犯罪往往都是恶性的暴力犯罪,对社会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四、流动人口犯罪的防控

流动人口犯罪的防控应该从预防和控制两方面着手。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对流动人口这一特定主体的犯罪的预防和控制的措施:

(一)社会防控

1.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形式意义上的城乡之分

现有的户口大致上可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现有的许多制度如住房、就业、医疗保险等等都与之相衔接,而且表现出二者的差别待遇,这就赋予了这种户口划分以特殊的意义。因此,改革户籍制度,使外来打工者也能享受或者适当享受城里人的保险、福利等政策对他们而言是很重要的,至少他们的生活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心理不至于太失衡。

2.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保护

当前外出务工的流动人口具有明显的盲目性。因此,建立统一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非常迫切。首先,最主要的是在劳动力输出地建立统一的、专门的劳务输出机构。这些机构最好能够与劳务输入地的正规用人单位取得直接联系,将工资、保险、福利等条件明确清楚,然后组织人员统一输出。这样可以避免务工人员上当受骗,也可以保证他们的正常的工作待遇。同时劳务输出机构的工作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劳动力进行培训,这可以与当地的技术学校联合进行,以保证劳务输出的质量。

(二)主体防控

主体防控就是指通过对流动人口本身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其从自身主体因素出发,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

1.加强道德规范教育尤其是传统文化教育

现在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刑事犯罪都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们的道德意识退化有密切的关系。笔者以为有必要从各个方面入手加强对流动人口的道德教育。当然这还主要以农村为阵地,而且具体的形式必须灵活多样,以避免大家对呆板的说教的反感。此外还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职业道德教育。

2.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建立统一的劳务输入输出管理机构和技术学校,提供专业性技术性的培训。通过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促使其更好的在社会上生存,更容易在城市找到工作,从而减少了城市里无业人员流动人口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也可以使他们更快融入城市生活。

3.加强法制意识培养

防控流动人口犯罪,必须向流动人口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大力普及法律常识,另一方面当地流动人口主管部门可以重点针对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法律规定及政策进行普及宣传,提供法律咨询或者无偿的法律援助,以使他们更快的适应当地的生活,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

(三)法律防控

法律防控是法治社会对流动人口犯罪预防和控制的主要手段,是与培养法律意识相对应的另一面。法律防控不仅包括具体刑事案件下的侦查、定罪与量刑,还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治安管理等方面。具体措施如下:

1.调整刑事政策加强刑事防控

针对流动人口犯罪这一问题最直接的就是刑事政策,它包括了很多方面,主要是定罪量刑问题。但同时它又是国家的一项政策,体现了国家对于犯罪所持的立场。针对流动人口犯罪,应当以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为主。此外,刚刚通过的刑八修正案确立了社区矫正制度,这同样有利于减少流动人口犯罪现象的发生。针对流动人口犯罪这一现象,我国刑法可以借助社区矫正,不断完善缓刑考验期的规定,扩大缓刑的适用范围,给流动人口等弱势群体犯罪人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2.加强治安防控提高社会防控能力

进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才是我国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预防和打击流动人口犯罪的有效手段。

篇5

所谓公共管理是指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以有效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宗旨,运用政治的、法律的、经济的和管理的理论与方式,民主运用公共权力,并以科学的方法依法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活动。在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了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是一种以采用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及技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及公共服务质量为特征的管理主义。新公共管理运动首先在英国的撒切尔夫人改革中运用,很快扩展到欧美各国,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而在差不多同一时期,以社区警务战略为主的第四次警务改革浪潮席卷欧美各国,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休斯顿警察局首先实施社区警务战略,欧美、日本、新加坡等国也纷纷实行社区警务。社区警务战略认为社会是产生犯罪的根源,抑制犯罪的主力军也在社会。警察的社会公仆角色重新占领上风,警察在回归社会的同时,其打击犯罪的作用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得到进一步加强。这次改革以警察科学理论的反思与突破为先导,以社区警务为主要内容,以全社会的力量打击与预防犯罪为重点,追求历史上“自我警务”、“人人皆警”的传统模式,形成主动提前式警务风格。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和社区警务战略的实施绝不仅仅是在时间上重合那么简单,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的背景在于官僚制问题重重(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等);各国财政赤字增加,公共服务效率低下和无法维系,影响经济发展;新技术革命使西方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迫切要求更加高效、灵活、透明的政府型态;经济全球化要求西方政府进行积极的改革,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社区警务战略实施的背景在于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汽车、车载无线电台和电话这三项科技成果在警务工作中得到应用和普及,警务工作以快速反应机制与模式为取向。但与此同时,警察对技术的过度依赖以及专业化的倾向,使得警察在许多社区内出现了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这种孤立随着60年代城市问题的大量涌现而变得更加明显,民众与警方之间矛盾加剧,造成民众对警方的信心危机。为此,警方不得不对单纯追求警务现代化和专业化的警务机制进行反思,试图改变已恶化的警民关系及以案件为中心的被动反应式警务,使警察回归社区,依靠公众,预防犯罪,重塑警民关系①。新公共管理运动和社区警务战略实施的背景都与之前过多的强调行政专业化、技术化有关,行政上的官僚制和警务上的专业化使得政府和警察疏远了公众,拉大了与公众的距离,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和犯罪率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强调以“顾客导向”为重要内容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和改善警民关系为重要内容的社区警务战略就应运而生了。社区警务运动是涉及警察组织内部与外部的一场综合性改革实践,在组织内部,以管理主义为指导原则,倡导合理授权,实行参与管理,积极引入企业化管理方式;在组织外部,以公共选择理论为指针,寻求建立警民之间同伴关系,试图通过警民携手合作,共同鉴别影响社区品质的问题,进一步找出问题的根源,再由警察与群众共谋解决对策,达成增进整个社区治安的最终目的。可以说,西方各国社区警务改革体现了对经济、效率与效益等多元价值目标的追求,包含了警察组织内部企业化,外部市场化、社会化等改革内容,蕴涵了管理主义、公共选择、社会控制等理论原则,是西方各国行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②。警察部门改革属于公共部门改革的重要部分,在新公共管理浪潮冲击下各国都对公共部门进行改造,新公共管理运动对公众需求的强调与社区警务对公众安全需求的重视是一致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内涵中包括有社区警务战略的思想。

二、社区警务战略改革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一部分

作为席卷全球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深刻影响了各国公共部门的变革,警察部门自然也深受其影响,奥斯本和戴布勒在《改革政府》一书中提出了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公共部门改革的十大原则:(1)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浆。(2)社区拥有的政府:授权而不是服务。(3)竞争性政府:把竞争机制注入到提供服务中。(4)有使命的政府:改变照章办事的组织。(5)讲究效果的政府:按效果而不是按投入拨款。(6)受顾客驱使的政府:满足顾客的需要,而不是官僚政治需要。(7)有事业心的政府:有收益而不浪费。(8)有预见的政府:预防而不是治疗。(9)分权的政府: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10)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通过市场力量进行变革③。在新公共管理之前的传统公共行政强调行政的专业化和官僚等级制,新公共管理运动则重视“顾客导向”,即要求政府站在公众立场思考,把公众看作最宝贵的资源,通过直接与公众互动,了解公众需求,针对公众需求生产和供给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公众创造利益和价值,并尽可能地减少公众成本,通过多元化、便捷化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获取公众的最大满意度,并以公众的满意作为政府的基本目标。④社区警务战略的实施也遵循了这一原则,以社区为导向,即以社区的治安需求为导向开展警务工作。一方面是警察立足于社区,以提供全方位的警勤服务为先导,改善和密切警民关系,实现警民携手、并肩合作,治理日益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一方面是强调以防为主原则,社区警务的着力点在预防犯罪上。注重社区预防、控制犯罪机制的建设,与公众共同寻找分析和解决滋生犯罪的各种隐患,还社区以安宁⑤。从社区警务战略的基本内涵可以看出,社区警务要求警察要立足于社区,依靠社区社会化力量进行警务工作,这与顾客导向中充分重视公众需求,依靠公众的支持和参与,重视社区内的社会化力量的特点是一致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用经济学方法研究政府的管理活动及各个领域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在用种种经济学方法分析了政府困境及其原因的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独到办法。它认为:“没有任何逻辑理由证明公共服务必须由政府官僚机构来提供。”既然政府内部问题重重且历次改革收效甚微,那么最好的出路是打破政府的垄断地位,建立公私组织之间的竞争,从而使公民得到自由选择的机会。按照该理论,政府警察部门的作用是有限的,社会治安管理的主体不只是警察部门,各种非政府组织和各种社会团体甚至私人组织也参与社会治安管理。在整个社会体系中,按照国家和社会的分离,政府与市场边界的划分,公域和私域的调整,不同的治安管理主体对应着不同的治理对象,发挥各自的作用,政府警察部门将本不属于自己或者自己无力独自承担的更多职责分担给其它社会组织和公众,只做他们不能做、做不好的事情,如对多发性抢劫、等恶性案件的场所进行深夜巡逻等,单凭公民个人的资源不能解决,互相联合又不太可能,应该由政府的警察部门负责。其次,虽然治安服务属于公共产品,政府是主要提供者,但不是惟一提供者,不排除利用市场的手段由其他社会力量来提供。即在治安产品的提供上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将部分治安产品的生产向社会开放,以契约的方式(如治安承包)引入多元生产主体,营造一个竞争的局面,以提高公共治安产品提供的效率,竞争最明显的好处是提高效率,萨瓦斯的研究表明,公营部门提供服务的成本费用平均比承包商提供服务的成本费用高出35%—95%。这对传统的警察业务必须全部由国家警察包办的认识提出了挑战。除属于国家警察权范畴的强制措施和执法活动外,警察的管理、保护、救护、服务等职能都可以由社会其他组织来履行的。

公共管理理论倡导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推行警务的社会化,以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对警察工作而言,警务社会化同样需要遵循市场规律,进行企业化运作,警察机关、警务工作和警务改革不应该只强调其特殊性而固守旧法。社区警务战略的理念基础之一就是犯罪的根源在社会,控制犯罪的责任也在社会,有效地遏制犯罪必须全社会参与,只靠警察想要有效控制犯罪是不可能的。西方警学家认为,对于控制犯罪来说,“警察只是刑事司法的一部分,刑事司法系统又是政府的一部分,而政府不过是社会的一部分而已”,“只有动员社会和公众参与,才能有效地控制犯罪”,这种深刻的认识是实施社区警务改革所依据的主要理念之一⑥。新公共管理理论倡导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推行警务的社会化,对当前实施社区警务和农村警务战略和警务改革发展的指导意义在于:1.政府服务的对象是公众,供养政府及其人员的所有经费又是取之于民的税收,纳税人有获得治安服务的权利,政府有向社会公众提供基本治安服务的义务。所以,基本警务保障和治安服务所需的资金来源,应当由政府提供,政府不应也无力大包大揽。2.对于基本警务保障和治安服务,也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吸引社团、企业甚至公民个人来提供。如私人戒毒所、治安承包责任制、社区矫治机构,甚至象西方一些国家的私人监狱制度,都值得借鉴。3.个人或者组织希望获得额外的、特别的警务保障和治安服务,如私人保镖,物业保安服务等,则个人或者组织理所当然的应当自己付费。4.鼓励警务“私有化”,即以商业运作的方式为公众提供安全服务并收取报酬获得收益⑦。新公共管理运动和社区警务战略都强调公共产品提供主体的多元化不只是巧合,实际上是新公共管理运动在政府警察部门的具体实践。

三、新公共管理运动与社区警务战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篇6

一、以园区建设为载体

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推进园区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提高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苏、锡、宁、深等地在园区建设方面:一是坚持经济园区建设与结构调整紧密结合,着力培植发展特色园区。如苏州高新区是以电子企业为主,无锡新区是以电子、汽车零部件企业为主,南京高新区是以化工企业为主,深圳高新区是以电子、服装企业为主。二是坚持经济园区建设与推进城市化紧密结合,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如无锡城市改造向园区集中,老的企业要扩大生产必须到新园区;苏州原来每个乡镇都有工业小区,现在把几个乡镇集中成一个,进行调整、合并(如张家港市由26个乡镇调为8个),发挥整体功能作用,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原来每个村都可办企业,现在却只能在工业园区里办,同时将高新区与虎丘区合并,使行政职能一体化;南京工业园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合资建设学校、俱乐部等服务区,形成新的城区,花费成本少、城市扩容大。三是坚持经济园区建设与保护土地资源紧密结合,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无锡高新区对于三年没开发的土地将无条件收回,重新规划,保持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通过近年的发展,苏、锡、宁、深等地的园区工业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0%左右。

二、以高投入为前提

四地都抓住国际资本向亚洲转移的机会,创造环境,吸引各地投资。如2002年无锡对工业投入达271.5亿元,占全部投资的50%以上;苏州对工业投入达509.5亿元,占全部投资的62.7%,他们注意讲究投资效率,找准方向,重点吸收有发展前途、技术先进的产品。

三、以“亲商、富商”为理念

亲商理念简单地说,就是一切为投资商着想,一切为投资商服务;就是要革除等客上门的思想,主动接触外来投资者,真诚与外来投资者结交朋友,热情地向外来投资者宣传当地的优势、优惠政策和良好环境;同时,要树立“你赚钱我发展、你发展我繁荣”的意识,敢于舍弃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孜孜不倦地追求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进入新时期,苏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外向,一手抓民营,实行招商引资与扶持民营政策上同等对待,规定省级、市级开发区要把民营企业作为主要对象吸引进来,帮助传统企业实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四、以计划、规划为特色

园区的建设、外资的引入要有计划有规划,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重复投资。苏、锡、宁、深在规划和计划中抓住了五个重点:一是搞好园区的功能定位和规划。开发区的规划破除行政区域的概念,努力建成对区域经济发展有辐射力、有示范力的新区。二是突出规划出口区。充分利用园区的政策优势和条件,狠抓加工贸易出口,建立出口服务区,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三是招商引资有计划。重点抓住世界产业转移的机遇,吸引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来投资发展。四是规划招商方式,形成以政府为指导、专业队伍为骨干、中介组织为辅助、企业为主体的对外招商机制。五是规划技术创新和人才开发,创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构筑人才培养基地。

五、以产业配套为纽带

苏、锡、宁、深等地以形成主导产品为中心,搞好上下游产品的衔接;以产业为纽带,以配套促聚集,形成关联度紧密的产业链,形成产业优势,进而提高竞争优势。如无锡新区专门规划了与新区面积相当的高新配套区,为新区电子、汽车企业提供电子元器件、汽车配件等上下游产品,同时还为新区配套建立了三个污水处理厂、两个热电厂和一个出口加工区,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务。

六、以政府服务为支撑

篇7

关键词 城市安全公共安全防范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平安城市中安全防范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平安城市是一个特大型、综合性非常强的管理系统,不仅需要满足治安管理、城市管理、交通管理、应急指挥等需求,而且还要兼顾灾难事故预警、安全生产监控等方面对图像监控的需求,同时还要考虑报警、门禁等配套系统的集成以及与广播系统的联动。

平安城市就是通过三防系统(技防系统、物防系统、人防系统)建设城市的平安和谐。一个完整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是由技防系统、物防系统、人防系统和管理系统,四个系统相互配合相互作用来完成安全防范的综合体。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主要有入侵报警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查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

因此,建立好一个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的安全防控网络系统, 充分发挥三防的综合作用,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将大大提高建设平安城市的管理水平。

二、我国平安城市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

1)如何实现大系统的优化管理?

平安城市系统面对的是监控行业前所未有的大容量监控,涉及各种社会资源接入模式,监控点遍布整个城市,监控点位和使用用户数量巨大。如何有效地管理这些资源,实现系统的合理布置和管理是一个关键。

平安城市网络管理平台提出了分组的概念。系统首先将设备分组,形成设备组;同时对用户进行分组,形成用户组。在设备组和用户组之间进行权限的映射管理,任何人对任何设备的操作将遵循权限管理的准则。对于管理员,不必细分它所管理的是设备还是人,一切按照资源概念进行远程操作,如同远程配置一台交换机一样简单。这样一个大的系统就被划分成若干个小的系统,每个域管理员只负责该子系统的管理任务,而不必关系整个系统的布置,这样就有效降低了系统的管理的复杂度,实现了大系统的优化管理。

2)如何解决海量存储的安全性问题?

存储是整个系统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存储系统,尤其是大容量的存储系统基本决定了整个系统建设的意义。更多的案件调查是从录像文件的分析开始的。根据公安系统平安城市建设精神,系统应该具有保存30天的录像能力,对于重点路段,还需要24小时录像。如何解决存储系统的安全性关乎系统建设的成败。

平安城市系统采用分布式录像存储的设计思想,在各个派出所设置集中录像主机,各派出所只负责录像本片区监控点的录像任务。每台录像主机的录像容量可以达到300路,采用扩展磁盘阵列或IP SAN等存储模式,具有热备份功能。对所有存储主机设置双机热备,主机状态显示、预警功能,电源UPS。市局及其他用户在需要进行录像回放的时候,通过录像点播系统可以透明的实现录像文件在线回放或下载。

3)如何解决系统兼容性问题?

对于平安城市这样一个动辄上百、上千的大系统,我们很难保证由始至终都是出自同一厂家。因此系统应用平台应该尽量地实现设备无关性。国家正在出台音视频编解码标准(AVS),这将非常有助于规范各个厂家的设备底层协议,有助于行业发展。

4)如何实现监控、报警的有效管理?

城市安防系统除了视频监控外还要处理大量的报警信息,如何有效地将这些信息利用起来,对于及时发现处理问题至关重要。

平安城市网络管理平台提供了电子地图双屏显示的功能。在一台管理主机上可以接入两个显示器,一台显示实时的监控画面,另一台显示电子地图。在电子地图中用户可以随意地选中某个监控点,使其在另一个显示器上显示出来。同时在电子地图上用户还可以实时获得报警信息,准确定位报警地点。通过调用预案的方式,实现对某个街区的封锁功能。

5)如何共享城市安防资源?

为了能让更多用户在任何地方方便的使用平安城市网络管理平台,提供了C/S和B/S两种应用模式。C/S应用模式为用户提供了功能丰富的良好的人机界面,而B/S则为用户提供了简单的接入模式,尤其对于出差在外的用户,可以通过IE浏览器直接登录系统对外出口,享受随时随地的系统服务。同时该系统的转发服务器实现了和公安网的隔离式系统接入,既不会占用公安网的IP资源,保证了公安网的安全性,又可以利用公安网实现系统远程访问,可谓一举两得。

6)如何响应众多用户对系统的操作?

面对平安城市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可能涉及几百个用户,系统如何应对这些用户的操作对系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平安城市网络管理平台提供了以下几种管理模式:⑴任意一个用户都归属于一个用户组,该用户将继承该组的相应权限,对系统的任意一个操作都将在数据库中进行权限检查。⑵用户在登录系统时,系统将根据用户的用户名或公安系统的警号进行页面生成,对于该用户不具备权限管理的功能模块,将不进行显示。⑶对于同处一个用户组的两个用户,将在进行权限等级的划分,当两个用户进行矛盾的系统操作时,如一个用户要求监控点向左转,另一个用户要求向右转时,集中控制主机将响应高权限等级的用户的命令,并向系统发出指令执行相应的动作。⑷对于一个新增加的用户,该用户的信息将会自动在系统中的所有的数据库中进行同步,保证该用户在任意一个区域,任意一台电脑上登录时都会马上具有相应的权限。⑸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日志记录功能,任意一个用户在任何地点所执行的任何操作都将自动记录下来,对于系统恢复,定位问题具有很大的帮助。

三、平安城市建设过程中配套行业的发展

一个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的行业,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城市安全防范应作为平安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研究课题,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平安城市建设发展,必须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并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平安城市建设中对行业管理、政策法规、人员培训等方面需配套发展,进一步与世界接轨。

参考文献

1 《智能化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2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篇8

关键词:检察机关;社会管理创新;检察职能

一、社会管理、社会管理创新的概念及内容

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和提供发展的地方,良好的社会秩序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社会管理,是指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社会政策和法规范,对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引导,培育和健全社会结构,调整各类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活动。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法进行改革,构建新的社会管理机制,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社会管理创新既是活动,也是活动的过程,是以社会管理存在为前提的,其目的在于使社会能够形成更为良好的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

社会管理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系统,要确保其始终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建构相应的系统机制予以支撑。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和新理念等往往是引发、启动该系统的机会或者契机,通过建立、组织和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系统,形成、改进或者不断发展社会管理的机制,这又为下一轮社会管理创新系统的启动准备了条件。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管理是统一系统的两个侧面。社会管理创新依赖于既有社会管理,同时又是既有社会管理充实完善的动力; 决策科学化和实效化有赖于社会管理创新,而社会管理创新有助于确保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有机结合,助推社会管理决策科学化和实效化[1]。

二、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应坚持的“不变”

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绝不能为了求新、求快擅自突破法律界限,随意创制和乱作为,检察机关创新社会管理至少有以下几点是不能变的。

(一)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坚持依法参与的原则

检察机关在方式方法上必须仔细遴选,科学取舍,对通过行政手段、道德手段能解决的问题不宜过多介入,对依靠社会组织和当事人自治能化解的矛盾不宜启动诉讼程序,在管理、服务的过程中必须保持适度的消极性、被动性,不能大包大揽,自我放大检察职权。采取的方法手段既要考虑可行性、创新性,也要考虑合法性,决不能突破法定职能包揽检察机关不宜承担的工作,更不能突破现有的法律框架乱作为。

(二)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求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为导向,找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和不同方面群众具体利益的平衡点,更加注重改善民生,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积极解决群众的诉求,真正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把涉法上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合理分配,它意味着权利平等、机会均等和司法公正等。政府与其他任何社会组织相比,其拥有的对资源的控制力量,是其他任何社会组织无法做到的,因此,政府必须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来加强社会管理。尤其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更应该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价值取向,才能保证社会管理的创新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三、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如何定位自己

有人认为,检察机关属于司法机关的范畴,不是典型的社会管理主体,因此不具有社会管理职能,社会管理主要应以政府职能为主导,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法律监督权,在社会管理创新领域不应作为;也有人认为,检察机关在推进法律监督工作的同时,便是为社会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只要正常履职即是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无须作为。这些观点都过于狭隘片面,没有从整体来思考问题,因此不能适应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对检察机关提出的新要求。

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对社会管理活动负有监督职责,既是创新的主体,又是推进创新的力量。检察机关要立足检察职能,从依法打击犯罪、规范社会管理权力的有序运行、充分发挥检察、监督、建议的积极作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加强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协助做好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参与网络建设管理等方面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四、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

(一)检察机关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推动者

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必须要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思想,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管理与服务是密切联系的两个重要概念,二者的工作对象和实施效果在某些方面虽差异不大,但角色定位和工作思路却完全不同。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首先必须从理念上反思、重构,凸现司法工作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服务作用,要树立牢固的服务为先、服务为本意识,不断优化工作思路,不断彰显检察机关的服务职能,使检察工作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就具体工作而言,必须适当坚持检察职能的谦抑性,合理行使批捕、等权力,在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努力寻找检察工作在整个社会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助力点,“打”、“扶”结合,使检察权柔和一些、温情一些,通过为社会和公民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来履行检察工作对社会的管理职责,以此为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司法环境[2]。

篇9

关键词:工程分包 管理 体系完善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分包的概念

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工程分包,特指施工企业之间,将其自身承包的专业工程施工或者劳务作业,交给第三方来承包的行为。在分包过程中,发包给第三方的施工企业为总承包商,而作为第三方承包施工工程的为分包商。根据我国现行的《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对工程分包活动的定义为:指在工程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等阶段处于相对独立状态下的传统的施工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分包活动。可以看出,在具体的建筑工程分发包实践中,分包活动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也较为复杂,因此,我们强调建筑工程分包管理体系的完善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筑工程项目加强分包管理的意义

1.加强分包管理必要性的宏观意义

从宏观意义上来讲,建筑市场完善分包体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促进建筑市场经济增长的突破口。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是朝向专业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这是适应市场不断变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工程同样如此。与此同时,国家政策法规促使专业化的分承包体系完善新的建筑业资质划分,高层次的向专业管理型建筑综合承包商发展,低层次的向专业化的分承包企业发展。

2.加强分包管理必要性的客观意义

从客观意义上分析,完善分包管理体制是企业不断完善自我,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工程分包有利于大型施工企业走向高端,中小型施工企业步入专业化。为增强核心竞争力,大型施工企业要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管理密集型转换,由低端向高端发展,从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迈进,必将抛弃低端生产资源,专注于项目管理。对专业分包队伍或劳务队伍来说,提高管理能力,培养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使用机械设备,提高专业化施工能力是必由之路。劳务队将发生分化,其中优秀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将逐步稳定下来,成为固定的职业人员;劳务队将由自身技术管理能力的差异,分化为各具特色的专业承包企业,既走劳务承包,又走专业工程承包的道路。专业施工能力是专业分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工程分包有利于施工企业提高效率和应变能力。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内容繁杂、工程规模大、建设周期长,项目实施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多,施工环境复杂多变。为适应变化,总承包商会授予项目更多的处理变化的权力,更多地依赖外部资源,为提高效率而更加重视对分包工程的管理。专业的项目管理,最终使项目变得更有效率。专业工程分包队伍和劳务队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加强自身竞争力,可以在市场中获取更多的业务机会,其人力、设备资源能够得到更多的利用。

三、工程分包管理体系的完善

1.健全管理体系,完善管理机制。企业建立项目分包管理机构,把协作队伍的管理纳入其职权管理范畴,进行长远规划、系统策划,确立以人为本、管理策划、控制有力的协助分包管理思路。工作责任细分,明确部门在分包协作队伍管理的职能和相关人员的职责。按照管理流程制度化、管理手段程序化的要求,建立健全协作队伍管理一体化文件,从而才能形成协作队伍和分包工程管理的工作机制和制度体系,为协作队伍管理和分包工程管理提供组织和制度保证,才能有效促进企业分包管理部门协作队伍和分包工程管理的规范化运作。

2.严格队伍引进,严守市场准入。选择资质达标、诚信守约、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管理有素的合格分包队伍,是做好分包管理和协作队伍管理的基础和前提。面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建筑分包商市场,企业分包管理机构对专业化施工程度高的项目,应采取专业整体承包施工,建立项目部,接受企业分包管理机构整体管理,对需引进其他协作分包队伍的,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法规及企业制定的分包管理制度规定工作程序,严格队伍引进。同时,企业还应与分包商签订分包廉政合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而后经业主项目部审批,企业监察部门对全过程实施监督。

3.加强过程管控,强化施工管理。分包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引进合格的分包队伍,关键是对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科学、规范管控,保证分包队伍在施工实践中履行合同承诺,保障质量、安全受控,维护民工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建立科学严谨的内控体系,加强过程控制,保证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企业要建立质量管理部门,对整个项目分包工程的施工质量实行全面监控。加强对协作队伍和民工的质量技术控制管理力度。

结语:加强对建筑工程中的分包管理,是建筑企业自我完善,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适应市场发展,规范我国建筑市场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建筑工程中的分包管理,提高建筑企业的自我完善、自身竞争力,同时也是适应市场发展,规范我国建筑市场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目前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外先进的建筑企业会大量涌入,同时在我国的建筑市场上也会出现更多的新兴企业,这就必然带来建筑市场上更为激烈的竞争。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不断加强和完善我国建筑工程分包管理体系,提高自身的专业性和竞争力,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1]胡占荣.建筑工程分包管理的风险与控制[j].山西建筑,2010 (06)

[2]韩尉涛.建筑工程项目的分包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 产品,

篇10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刑罚;缓刑;适用范围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及其特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种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近年来的刑事案件不断上升,其中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更是越来越突出。据调查,截至2003年7月,陕西全省共有青少年1744万人,占省内人口总数的40%,其中未成年人1215万,占总人口的34%。重视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完善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不仅关系到维护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无论对于现在或将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的来说,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低龄化趋势明显。二是从作案未成年人文化程度 看初中、小学文化居多;三是侵财和暴力犯罪呈上升趋势。四是从作案人员来看,农民、学生、社会无业闲散人员居多;五是从未成年人作案人员违法经历来看,初犯、偶犯居多。

二、对未成年人犯罪刑罚中适用缓刑的意义

1、缓刑的概念及其意义

缓刑不是刑种,而是具体适用刑罚的一种制度,是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一定期间内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刑事制度。它的特点是,在判刑的同时宣告暂不执行刑罚,但在一定时间内保留执行刑罚的可能性。作为一种刑罚执行思想,缓刑应该说是与主张目的刑、教育刑的刑法新派学者的观点相一致。缓刑最早产生于英国,由该国法官希尔(Hill)首创,但作为一种刑罚执行制度,它起源于1870年美国波士顿的《缓刑法》。如我国刑法中规定"人民法院对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决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对其规定一定的考验期,在考验期内没有发生应当撤消缓刑法定情形的,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

正确缓刑适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一方面惩戒罪犯,另一方面又挽救罪犯,可以促进犯罪分子的教育改造工作,实现刑罚目的及刑罚的社会化;可以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安定。但如果适用不当,则会适得其反。因此,科学地把握缓刑的适用条件,充分发挥缓刑的积极作用,就显得尤为必要。

2、缓刑在对未成年人犯罪刑罚中的积极意义

未成年犯年纪小,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可塑性大,需要父母、亲朋的关怀,扩大缓刑的适用,把对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的任务,从监狱机关转为学校、家长、社会,更有利于教育、挽救功能的实现。对未成年被告人尽量适用缓刑,不仅可以避免因关押带来的交叉感染,有利于未成年被告人的前途,增强改过自新的积极性,同时具有感化的功能,调动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各方面对他们的关心与帮教,形成良好的改造教育环境。

三、未成年人犯罪中缓刑的适用范围

"缓刑有助于避免短期自由刑的弊端,最优化地发挥刑罚的功能",但如果过分滥用则, 使法律关于刑罚的规定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实施 ,它加重了社会丑恶面的扩展 , 模糊了人们的防范意识 , 降低了人们的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 ,因为缓刑的执行,使刑事惩罚的震慑力减轻了同时将使没有真正悔罪的犯罪人员受到惩罚教育,甚至重新危害社会安全。对于未成年犯罪人这样特殊的犯罪主体适用缓刑的范围更要与成年犯有所区别。

1、对未成年人犯罪应扩大缓刑适用范围

未成年时期,身体发育快,心理变化大,第二性征出现,生理机能增强,脑神经系统及性发育基本成熟,是智力迅速发展由成熟走向稳定的阶段。但是他们很容易动感情,经常会因一点小事情而大发脾气,情绪来的快,恢复的也快。正是基于上述未成年人心理和生理特点,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形成,因此,未成年犯的可塑性强,比较容易改造,尤其是对那些偶犯初犯或出于好奇和罪行轻微的少年犯,他们犯罪时间短,有的带有偶发性,还没有形成恶习,往往犯罪以后经过教育有痛改前非的决心,所以如果对其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就应尽可能多的对其适用缓刑。

2、对未成年人犯罪缓刑适用在实践中的把握

由于我国刑法没有对未成年犯适用缓刑作出特别规定,对他们适用缓刑与成年犯人的条件是相同的。但是,我国在刑事政策上一贯是坚持对未成年犯采取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在审判实践中,适用缓刑比成年犯要多,条件也宽。

(1)适用缓刑是以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为前提条件,但对未成年犯在量刑时要充分考虑对未成年人依法从轻或减轻情节,同时也要考虑到未成年犯罪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而给以从轻处罚。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那犯罪人未成年这一情节是否可以既作为减刑条件,又同时做为适用缓刑条件重复使用呢。笔者认为考虑到对未成年犯罪人的挽救目的,应当允许重复使用,使缓刑的适用范围更广。

(2)必须认罪悔罪,当然对未成年犯的认罪态度、悔罪表现我们当然不能按成年人那样要求。有的未成年人由于不懂法律,可能分不清罪与非罪的界限,或认识不了那么深刻,甚至连犯罪的动机、目的都说不清,我认为只要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的、对社会有害,并表示愿意改正就应该认为是认罪态度好,有悔罪表现,并表示改恶从善痛改前非,也应认为是悔罪表现。如果其他条件具备的话也可以适用缓刑。

(3)家庭监护条件,是指被告人有监护人,并能得到监护人有效的教育和保护。这是保证未成年罪犯不再重新犯罪的重要客观条件。因为未成年犯只有在良好的生活保障下,并得到良好的教育,才有可能改掉恶习。相反,如果未成年犯的家庭成员不和睦,甚至有品行不端或前科劣迹者,那么这样的家庭就不具备教育未成年犯帮助其改造的环境,也就不具有家庭监护的条件,对这样的未成年犯一般就不能适用缓刑。

(4)社会管教条件,是指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地社会治安状况和基层基础工作较好,在未成年犯判处缓刑后 ,有公安部门、学校、单位、街道及村委会等能对其帮助教育,并能够创造条件使其就学、就业和生活上有所保障。如有的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有专门的组织,并有专门人员负责对缓刑人员及减刑、假释人员建档备案,定期为这些人员办学习班,不定期对其进行考察。从后期效果看,这样的工作社会反响好、重新犯罪率极低。反之,基层组织不落实,监管条件不具备,加之未成年犯失学后,无人管理,整天无所事事,也就无法避免的会出现重新犯罪的情况,这样的地方就应对未成年犯慎重适用缓刑。

四、宣告缓刑后如何预防未成年人再次犯罪

1、在作出缓刑判决后,检察院、法院等相关部门对被判缓刑的未成年人及家长进行关于缓刑制度的法律宣传,尤其要加强相关案例的宣传,以使他们对缓刑这种刑罚方法有更正确的认识。

2、应建立相应的对缓刑期间未成年人监管和教育的长效机制,如建立定期汇报思想的制度,定期到未成年人家庭、所在社区、学校回访的制度,定期组织他们进行法律学习的制度等。

3、针对未成年罪犯的年龄特点和文化水平,教育、劳动等部门应帮助他们学习一些工作的技能,避免他们重新流入社会,接触不法分子,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防止再次犯罪。

总之,防止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多个部门的努力配合,共同解决。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后备力量。作为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工作任重道远。保护他们的健康成长、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对未成年犯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原则合理运用刑罚及非刑罚的处罚方式以达到刑罚的真正目的在司法实践中还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昌.刑罚通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