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公共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6: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活中的公共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活中的公共管理

篇1

【关键词】物资;保障;管理;提升;实践

一、物资保障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

随着公司业务范围和规模的加速增长,物资保障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是近几年公司钻探业务量以每年平均13%左右的速度增长,物资保障工作量也必然随之增长,如何迎接挑战,确保顺利完成物资保障工作是摆在公司全体员工面前的艰巨任务。二是随着公司钻探业务的发展,对物资保障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做到保质、保量、保时,还要做好后续服务,满足一线用户的需求。三是随着公司钻探海外业务的快速发展,业务领域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使得后勤保障工作难度加大,紧急供应事件愈加频繁,需要物资保障机构紧跟公司主业发展步伐,靠前服务,在尽量降低库存的前提下做好预测工作。为此,分公司设立了“向世界一流企业学习,苦练内功,优化流程,扎实推进物资管理上水平”的管理提升活动目标。

二、管理提升活动的做法、手段

为了积极响应公司管理提升活动的要求和部署,也为了更好的开展管理提升活动,切实加强物资保障水平的提高,公司采取了多种举措。

(一)管理提升活动的组织领导和保证

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指导公司管理提升活动的开展,审定公司管理提升活动工作方案,研究和决定公司管理提升活动的重大举措,解决公司层面和所属各单位之间的管理问题。

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一是负责制定管理提升活动的工作方案和推进计划,并组织实施;二是审核各单位的实施计划,对公司各单位的管理提升活动进行指导;三是举办例会和组织定期汇报,掌握和通报活动进展情况;四是组织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典型经验,营造良好氛围,实现共同提高;五是监督检查各单位管理提升活动开展情况及其效果。

公司所属各单位负责具体本部门本专业业务的管理提升工作。一是组织收集国内国际先进指标,形成比较完整的对标指标和案例库;二是组织管理诊断,查找突出问题和管理薄弱环节,提出管理提升工作目标;三是组织讨论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并实施整改工作。四是组织开展管理提升活动总结工作。

(二)管理提升活动的具体工作方案

1.按照公司确定的开展管理提升活动的工作部署,搜寻国际上一流的物流管理企业,找出其管理标准和管理模式,搜集其各项管理指标和案例等的信息,形成系统的指标和案例库。选取这些案例库中与我公司业务相似,可以借鉴的企业,作为我公司管理提升活动对标单位。

2.我公司各业务部室和单位对照对标单位的业务领域的各项管理标准和指标,进行自我诊断,自查本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编制包含诊断计划、主要诊断方法、诊断结果的自我诊断报告,确定各业务部室的管理短板和瓶颈问题。

3.组织各部门间进行讨论和互查,查找薄弱环节和制约物资保障工作管理提升的问题所在。公司领导牵头组织专项讨论,详细听取各部门科室对工作流程、工作思路、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意见和建议的汇报,在此过程中,逐项分析严重制约物资供应流程顺畅的问题,详细听取每位在会人员的看法,并广泛征求意见和好的建议,公司领导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各业务科室也开动脑筋,虚心接受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各科室长从中受到很多的经验和启发,大家得到共识:物资保障工作管理提升是大家协同努力,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过程,才能将物资保障的管理提升活动做得最好。

三、管理提升活动的目标和具体措施

经过几番自查和部门机构间工作的互查,对照物流行业国际上领先的石油物资保障专业公司的指标和经验,通过反复研究探讨,找准管理提升活动的关键着力点、细化改进工作措施,细化提升目标和指标,我们达成一致,力争用一年的时间,重点完成以下六点工作任务,实现六项工作目标。

(一)物资计划、采购、运输工作流程方面

工作目标:物资计划、采购、运输工作流程简捷、流畅、规范、完善,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责清晰明了;建立科学完善及时高效的生产组织协调制度,保证物资保障工作流程顺利实施和被有效的监管。确保物资供应准确、配送及时、质量可靠,努力建设“标准化、程序化、信息化、市场化”的精细物资保障体系,发挥好对生产建设的物资保障作用。

提升措施:逐步理顺物资计划、采购、运输工作流程,使工作流程简洁、科学、高效;细化并完善“日汇报、周总结、月分析”的物资计划、采购、运输运行管理制度;尝试在计划、采购、运输的关键节点处收集物资信息,实时跟踪钻探公司生产动态,掌握物资消耗总量和进度需求量,逐步摸索物资的信息整合方法和途径,为建立完善的物资信息整合体系做准备;通过落实物资流通关键节点的部门和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明确他们在整个工作流程中的定位和应提供的信息,初步形成物资管理全体人员的沟通协调配合机制。

(二)在物资管理制度方面

工作目标:物资保障各项规章制度覆盖所有业务流程;各规章制度之间无缝对接互相补充和匹配;根据业务流程的调整和变化定期对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调整。

提升措施:全面梳理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和制度体系,组织各部门对本专业的制度进行整理、修改、修订和下发,确保各项制度符合当前工作的实际,并对工作有规范和约束作用;组织相关科室全面审查公司的各项制度之间的衔接、补充和匹配情况,进行必要的整理、修改和完善,确保制度间连贯、匹配、互相补充;采取多种形式对规章制度进行宣贯和培训;定期根据公司管理模式的变化、业务流程的调整,对各项制度进行修订和更新。

(三)在物资采购招标方面

工作目标:招标采购人员和评委不但熟悉有关招标采购的法律、法规、集团公司和钻探公司的有关政策和规定,还要提高谈判技巧;招标采购评审小组不但了解所购物资、装备的专业知识,还要对主要原材料的市场行情、物资装备的更新换代情况有清楚的了解;评委和监委的专业技术水平持续提高。

提升措施:组织专人跟踪国内外采购物资的市场行情,掌握价格变化和波动规律;专人负责对待采购物资的材质、性能、技术指标、质量标准等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并与使用单位沟通落实待采购物资准确的信息,形成待采购物资的资料库;在组织招标采购前将这些信息与采购评审小组成员进行说明和介绍;定期组织相关的招标采购小组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集团和公司的有关政策、规定和流程,提高运用能力;定期对参与招标采购的人员学习有关采购、招标、谈判技巧的学习和训练。

(四)在物资的国际运输方面

工作目标:强有力的物资运输过程管理;确保每一批次物资都严格按照海外项目部的生产需求及整个运输计划安排正点运行;确保运输配送的每一批次货物的质量都符合项目部的施工要求。

提升措施:一是加强物资计划的管理,物资需求单位或者项目部在制定物资计划时就详细列举出对物资质量指标和包装的要求;二是规范物资从计划、生产、采购到运输的整个工作流程,加强对整个工作过程的监控,明确各个节点的责任人;三是详细归纳出国际货物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各个环节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类型、容易导致物资运输延误的各种情况,提出详细的预防措施和解决对策。四是归纳和整理出各种物资在国际运输、清关中对物资包装的要求。五是加强每个环节的准备工作,给每个关键环节都预留一定时间的提前量,确保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时,都有可弥补的余地;六是加强物资需求单位、采购人员、运输人员、生产协调人员的沟通和交流,列出物资运行动态表,通报每批物资的运行进程。七是建立应急程序,整个运行过程中遇到问题和情况时,启动应急程序,各相关单位和人员及时通报,及时沟通协商解决措施;八是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优化流程。

(五)物资的仓储保管工作方面

工作目标:物资保管和保养专业性强、管理流程科学规范、符合集团公司规定;物资仓储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齐全、规范、准确、符合集团和公司标准。物资保管人员业务知识全面、技能熟练、责任意识强。

提升措施:一方面加强对Q/SY1033-2012《常用物资保管保养管理规定要求》标准的宣贯、培训和组织实施检查,另一方面组织相关人员比照Q/SY1033-2012标准对储存物资进行逐项对比论证,提出符合物资储存条件的具体物资保管保养措施;加强对基层管理和物资保管人员进行Q/SY1050-2012《物资储存主要基础资料管理规范》标准的宣贯和培训;强化保管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对计量知识的学习,提高其对计量器具和检验器材的操作技能;开展岗位练兵,熟练掌握物资检斤、检尺和检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六)物资编码工作方面

工作目标:加强物资编码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对编码工作流程的规范,使编码切实成为物资的唯一有效的“身份证”和“通行证”,为公司ERP系统的有效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提升措施:加强对业务人员编码知识和编码使用的培训,确保在工作中正确使用好编码;以规范工作流程为基础,建立完善编码申报制度、编码编制制度;按照物资大类(专业),进行集中梳理,对于一物多码的情况,及时进行删减和封存;加强与各使用单位和业务科室的申码人员和物资编码使用人员的沟通,及时提供技术帮助,必要时进行现场指导,提高申码速度和物资编码使用效率。

四.物资保障管理提升活动的实施和持续提升的长效机制

篇2

【关键词】综合康复护理;老年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自理

随着社会进程与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也就使得人类在克服一般疾病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随之而来的则是省会整体人口老龄化的弊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老年病的发病几率正在逐年攀升,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这类病痛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对老年人威胁最大的一类病痛【1】。相关资料表明,综合性康复训练治疗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对于该种护理方案,并对比综合分析了56例相关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其结果取得了较为可观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给予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参与研究调查的56例患者均来自某医院两年内所收治的相关病患,其中男性患者总体占比64.3%,女性患者总体占比35.7%,年龄跨度区间50至80岁间,平均年龄56岁。所有患者都经过详细的病例复查,确认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脑血管病变。( 诊断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版《内科学》教材中关于脑血管病变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在实际的理疗期间,对两组患者首先都采取常规的一般性护理治疗(包括进行血管减压、辅助吸氧、降低颅内压、改善脑部微循环、脑细胞营养治疗等理疗措施),而研究组同时在此理疗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各项生理功能、心理及认知障碍,制定出一套功能性康复训练、心理及认知的系统护理措施。

1.3 观察项目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干预治疗之前和治疗第 4 周末分别对各组患者进行MMSE(简易智力状态计量表)、HDS(长谷川痴呆计量表)、CDR(临床痴呆计量表)、WMS-RC(韦氏记忆计量表)、FMA(简式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法)、ADL(日常生活能力计量表)及FAQ(社会功能活动调查表)的调查比较,对相关结果进行记录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进行调查所得到的一系列相关数据都经过SPSS 20.0 软件的处理,处理结果具有标准的统计学意义(以 P < 0.05 为差异)。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得到相关干预后的各类计量表的评分结果与干预前相比,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其中HDS(长谷川痴呆计量表)的变化幅度最大,干预前与干预后评分相差10.08,变化最小的为CDR(临床痴呆计量表),评分差异仅为2.31;而对照组在对其进行干预后,仅MMSE(简易智力状态计量表)、HDS(长谷川痴呆计量表)、CDR(临床痴呆计量表)和FAQ(社会功能活动调查表)评分相较于干预前出现细微变化,而WMS-RC(韦氏记忆计量表)、FMA(简式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法)、ADL(日常生活能力计量表)与之前相比并未出现变化。研究组患者在进行干预后的各项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近些年来,关于老年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因脑卒而出现死亡的事件层出不穷,而对此所引发的医学探索也是从未停止,但是到目前为止,国际医学界仍然没有得出可以根治这类疾病的方式方法,但是在理论范畴,研究人员通过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致研究发现其具有很高的可塑性,这就为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行为功能的再次恢复提供可靠地理论性基础,通过该理论认为,患者只要通过一定程度的科学理疗,让大脑中枢神经对患者的行为再次进行记忆,就可以让已经患有脑血管痴呆的患者重新获得正常的认知功能与自理功能力。

我国因为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所以在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VD)患者的护理病房体系建立中较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但也同时证明我国在对于痴呆患者的护理措施引进与改良方面仍然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此次调查研究所得到的相关结论也与国外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证明我国的此类研究模式也已初步具备国际先进水平。且通过研究发现,在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治疗时,除了采取必要的医疗手段外,心理护理也格外重要,通过心理护理,不但能使患者与医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还能借助多次交谈的方式加强患者对事物的记忆程度,进一步完善了患者的心理功能和社会交际能力【2】。与此同时,在血管性老年痴呆患者的功能训练方面,需采取反复多次的训练办法,使患者的行为功能从简到繁,循序渐进,进一步深化其突触链的行为,并有效地改善行为功能。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VD),实施综合性康复护理方案,可以明显地提高患者对于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同时还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其自身的认知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界进行大规模的普及与推广。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政府公共管理 公共文明建设

一、公共文明中的“公共”的内涵

这一次主要来源于“public”。很多人将其翻译为“公共的”;也有人将其翻译为“公众的”。文明主要是指人类社会所创造出来的所有财富,文明的内涵覆盖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全部关系。而我们又可以将公共文明称为公众文明或公众的文明,主要是指公共空间中的人们所体现出的一种文明的状态,是指在公共生活中所有人类创造出来的财富总和,尤其是所有的精神财富,它是人类摆脱野蛮的重要标志。

一般来说,公共文明主要分为公共的生活行为和公共的生活环境两部分,其中公共的生活行为是指人类自身所具有的素质,而公共的生活环境则是指人类进行物质创造和生活的环境。公共生活环境的具体内容包括,居住环境、市容环境、卫生环境等,还包含文化环境、发展环境、创新环境等;而公共生活行为的主要包括则包括公共秩序、公共服务、公益行动、人际交往、生活习惯、服务意识、消费行为等方面。存在于公共文明中的部分因素是可以进行检测的,而有些却是无法进行检测的。通过比较这两方面的内容我们发现,在较短时间中经过一定的改善和培养可以使得可测内容有明显改善;然而不可测内容是非常难以改善的,必须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实现。

公共文明主要包括公共的文明行为和公共的文明环境两个部分,所以对公共文明进行建设就是积极宣传和引导公共的文明环境以及行为,通过设立准确的公共文明指数来不断推动政府公共管理的进程,提高公共文明的建设水平。公共文明建设体现在政府公共管理中的主要功能为:第一,价值方面的功能,提高公共文明建设水平能够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能将其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代价。政府公共管理的文明建设为经济发展指明价值的目标。第二,对社会进步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要想成功进行公共文明的建设就必须进行评价和宣传,通过这种方式才促进经济方式的转变,实现现代社会文明的不断前进,指明社会以及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第三,对公众行为进行规范的作用。政府公共管理的过程中进行公共文明的建设可以对公众的行为进行规范,使其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模式以维护公共的文明环境,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最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社会的文明进程。

二、政府的公共管理的概述

在政府的公共管理过程中,公共性主要是指政府在对公共管理职能进行行使能够永恒的追求公共精神。其中公共精神是指能够对公共政策和规划产生影响的基本行为,它能够对存在于行政体系中的人格进行塑造,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政府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政府的公共管理行为在本质上是一种服务社会的管理行为,所以其应将基本原则规定为服务原则,在此基础上,在管理的过程中形成人际关系的伦理化。这种管理模式中的基本关系,也就决定着在政府进行公共管理时必须强调其道德基础。

政府在实行公共管理职能的过程中将公平正义看作是管理模式的最高追求。从产生的那天起,政府就始终坚持着对公平正义进行维护的责任,政府的使命是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于人。

政府进行公共管理职能的前提条件是诚实信用。在政府管理模式中,诚实信用应是基础条件,它能够对政府的品质产生重要的影响。政府能否将给人民的承诺贯彻落实,不仅需要制度的存在,还需要有完善的诚实信用体系作支撑,政府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应怀着善良的动机来给民众提供服务。

政府进行公共管理的主要价值观念就是要有一定的责任意识。政府的公共管理并非单纯性质的管理,它在本质上是政府履行责任的基本形式,只有对社会利益进行了充分的保障,对社会意志起到促进的作用时这种管理才是有意义的。

政府进行公共管理的价值目标是务实高效。要想推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政府就应该对各种问题进行高效处理,以保障人民的各种权利。政府效率的提高并不是指对经济发展指标的一味追求,而是应该对社会的进步、人的发展进行全面关注。更加注重人文主义的精神,促进政府管理的协调性,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结语

社会进步的发展应有政府和社会、政府各部门、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共同努力和合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充分突出政府的协调作用,使双方达到共赢,共同推动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所以政府在进行公共管理时应注意进行一定的公共文明建设,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有尊重社会公众,尊重公民的思维方式、个性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方式等才能使得公民真正听从政府的安排,以更好的维护社会的稳定,同时对各层次公民的关怀是理解公民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的基本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和肯定了自由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龙兴海.大力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J].光明日报,2007-08―28(8).

[2][德]哈贝马斯. 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24、252

篇4

[关键词]人工智能;公共管理;运用

中图分类号:D631.43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它不但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快捷和便利,同时实现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把人工智能运用到公共管理当中,可以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提高公共管理和社会治理的效能。

一、公共管理概述

公共管理是指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把科学管理理念、功能、组织及手段应用到公共事务。公共管理的特征:其一,公共管理主要把实现公共利益当作主要目标,促使社会整体朝着更加良好的方向发展;其二,积极履行社会公共责任是公共管理重要职能;其三,公共管理能够结合实际发展需要,协调与控制各项公共事务,并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和手段。因此,公共管理者需要在法律基础上主动实行公权力,科学合理地运用各项公共资源才能顺利实现最终管理目标。目前,社会对公共管理者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公众在整个过程中赋予公共管理者较多的期望和责任。此外,公共管理也具备技术掌控职能、社会协调职能及预测职能等,这些都是新时代对公共管理者提出的新要求,公共管理者必须全面掌握各方面技能,了解并掌握公众的实际需求与时代的发展趋势,才能成为一名符合时展的高素养公共管理者。

二、人工智能对公共管理的主要影响

(一)人工智能对公共管理的促进作用

公共管理指通过使用管理理论、技术及方法等知识,系统化、专业化地管理公共事业,不断优化公共资源分配,使公共事业为人民服务。传统公共管理模式在公共管理信息收集及资源管理配置方面,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及财力,要想提升公共管理水平,就要加大成本投入。因此,传统的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时期公共事业管理需求。将人工智能运用到公共管理中,尤其在收集处理公共管理信息方面效果较为明显。其一,智能化管理系统能够全面提升收集信息的效率和质量;其二,人工智能管理模式更为精准有效。人工智能对于问题与数据分析更具针对性,分析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可以准确把握社会个体需求,做到管理精准化、个性化;其三,在公共管理中运用人工智能可以节约成本,并实现更加优化的管理目标,提升公共管理效益;其四,在公共管理中运用人工智能,使资源配置更加符合公众需求,采用人工智能化、科学化资源配置模式,能够使资源合理利用,发挥最大效能。

(二)人工智能给公共管理带来的风险

人工智能作为新兴信息技术,为公共管理事业带来了较多机遇,推动了公共管理事业的进步和发展。然而人工智能也给公共管理事业带来了相应的机遇和风险。人工智能给公共管理带来的机遇在于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完整的保存海量数据,并挖掘与分析有价值的信息。网络安全性使得人工智能技术存在诸多未知性,人工智能是否能够确保信息资源安全,包括信息存储、授权使用,行为轨迹等管理问题[1]。信息安全对公共管理十分重要,要确保信息安全才能使公共事业管理中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最终实现提升公共管理效率。通过以往的案例证明,人工智能技术的自我安全性还不足,因此,要想使人工智能在公共管理事业中得到普及,就必须尽快解决这一问题。

三、人工智能在公共关系管理当中的具体运用

当前,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能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巨大改变,帮助人们完成了许多高难度、高强度、复杂化的公共工作,推动智能社会发展。人工智能能够代替人开展脑力劳动工作,可以改变许多工作模式。但是人工智能属于辅助工具,人们要正确认识并科学合理地利用它,才能充分发挥它在公共管理中的真正价值。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公共管理者必须不断学习、掌握先进技术,才能提升对人工智能的利用效率,把具有明确规则却复杂、耗时耗力的工作交给人工智能。

(一)公共事业方面。有人认为人工智能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常用到,然而其已经运用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2016年共享单车方便了出行,各年龄段的人安装了共享单车APP。共享单车具有明显优势,快捷便利、绿色环保,是人们出行的首选。共享单车利用人工智能平台,来科学的预测骑行的行程、路况及停放等,从而有效整合了天气、时间等各项变量工作,合理分析了其需求量和供给量,进一步提升了共享单车管理效率和效益。由此可见,人工智能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使人们的生活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二)社会经济方面

运用人工智能能够把消费者具体需求反馈给企业,企业根据精准数据可以制定出更加优质的产品,提供高效服务[2]。当前电子支付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内容,人们出行不用带大量现金,运用支付宝或微信就能够进行支付。同样在电商物流整个过程中,分拣机器人就属于人工智能,其每天能够完成大于20万的工作量,很好地解决了困扰电商的物流问题,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教育管理方面

人工智能运用包含教育管理,通过智能化学习系统和数据分析,教师能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如学习行为数据、知识点掌握等制定相应的个性化教育方案,提高了育人效果。从当前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运用情况看,在远程教育中同样获得了良好效果。在运用人工智能后,学生获得了个性化教育,创建了新的教学、内容研发和师资管理等形态。运用人工智能可以更准确、有针对性地协助教学,使日常教学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四、人工智能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一)改变人才培养方式

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还可以推动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和发展,能够创建健全的新型教育方式。首先,加强编程教育普及,设置人工智能方面的课程,把人工智能和其他学习的教育结合起来,健全人才培养方式。其次,组织多元化、多层面的人工智能科普活动,使社会大众能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人工智能。最后,加大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

(二)重新构建组织形式

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广泛运用,管理主体要结合自身特点,积极主动运用人工智能,不断发展完善管理结构。

在日后的工作当中,管理主体要和普通员工、智能机器有效合作,全面发挥潜在优势。另外,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时候,管理者要精心设计各种组织形式,才能确保信息传递真实、高效。

(三)创新工作模式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公共管理者必须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满足工作需求。在工作中可以通过人机互动工作模式,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处理重复性、逻辑性等工作的优势,和管理者的工作充分融合、优势互补,将人工智能运用到公共管理中,创新工作模式,推动公共管理事業的发展。

篇5

【关键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管理;作用

当今时代,我国社会公共管理工作创新与改革的核心要点在于不断推进和加强我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体系的标准化服务建设。基于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下的公共管理服务主要是通过在其所属的乡镇、街道等处设立相应的公共服务平台的方式,为我国广大群众提供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劳动机会的公共服务机构,它对于我国在新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在社会公共管理重要作用

(一)稳定就业形势

就业是促进广大群众有效实现自我价值,推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重中之重,对我国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不断向前推进意义重大。针对目前我国较为日益严重的就业形势,我国各级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已经切实依据当前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通过积极制定相关政策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覆盖范围十分广泛的群众就业服务平台和培训体系,有效实现和加强了当前岗位需求与就业供给之间的有效对接,缓解了就业形势严峻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压力和负面影响,从而在不断提升我国国民整体生活质量水平的同时,不断促进和保障了我国社会整体的和谐、稳定发展。

(二)促进现代化劳动关系的良性发展

劳动关系是社会发展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对于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广大群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发展、劳动关系调节机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现代化的劳动关系建设也逐渐有了新的良性发展,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保障了劳动双方在劳动关系建立协商过程中的公平、公正、公开,同时有效保证了劳动关系双方的共同权益,从而为不断促进我国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三)提升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目前,随着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日益建立和完善,在我国全国各地都已经逐渐建设成立了居民社会医疗保险体系、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等十分重要的社会制度,且其所能覆盖的居民面积也越来越广,其保障工作的有效水平也越来越高,因而在我国全国各地的社会保障工作发展过程中,都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并为我国社会整体的稳定发展和长治久安都做出了十分巨大的贡献。因此,我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建设发展,对于我国公共管理事业质量与效率的不断提升、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建设和完善以及我国广大国民生活安定幸福的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我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在公共管理中的发展要点

(一)创新思想,转变观念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管理工作中的效用发挥与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思想观念的进步程度和投入意识具有十分直接的关系。因此,在实际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理应结合当地社会公共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通过积极宣传、加强培训等具体方式,解放思想,加强创新和改革,及时摒弃一些陈旧的思想和不合时宜的做法,不断增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从而在根本上不断推进我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制度的良性发展,深化我国相关保障体系和人事劳动的改革创新,促进我国社会管理工作的工作质量水平及效率不断提升。

(二)落实政策,推进发展

为了不断促进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康发展,我国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就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原则,以一种相对积极的工作态度,不断发现和解决当前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状况,并通过认真梳理工作流程,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和工作职能等具体方式,切实落实相关政策法规,完善管理制度,从而有效协调和推进我国社会公共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三)加强保障,提高待遇

由于我国具有疆域辽阔、地区环境气候、发展特点差异巨大的特点,从而导致我国不同省市地区的之间发展环境与发展现状都不尽相同,因而在我国社会公共管理服务的建设过程当中,理应切实结合不同地区的发展状态,因地制宜,从而不断促进各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在我国资源与社会公共管理系统的实际建设过程当中,理应适当的通过普及和提升参保金额、扩大参保范围、增加保险保障类型等多样化的实践方式,不断提升我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系统的保障工作范围和质量待遇,从而在不断满足我国广大民众切实生活需求的基础上,使得我国不同地区的人民都能够在社会公共管理体系的不断发展壮大过程当中,切实的得到有效的保障和实惠。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政治制度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我国的社会公共管理体系在广大群众日常生活中所发挥出的作用也随之日益重要起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公共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我国社会整体的良性发展和人民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共同提升意义重大。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必须要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通过提高思想认识、深化创新改革等多样化的方式手段,不断提高我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工作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从而为我国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完善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晶.浅析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J].才智.2016,13:228.

[2]张荣光.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共管理部门的作用[J].新经济.2016,14:91.

篇6

一、公共管理专业视角下探索导师制模式的必要性

公共管理是研究政府及其他公共组织的价值定位和实践活动规律的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1)公共管理是在政府的指导下开展各项活动;(2)公共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对社会进行管理和服务;(3)公共管理重视国家、企业、个人在处理公共事务中发挥协同作用;(4)公共管理主张多元的普世价值观;(5)公共管理把政府的绩效放在重要的位置;(6)公共管理既关注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样也重视长期战略规划;(7)公共管理以实现公共利益为基本目标;(8)公共管理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而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一个创新人才的创新能力、创新个性、知识结构不是与生俱来的,都是要经过后天的教育和学习才能逐步获得的。以创新人才的基本构成来看,一对一、面对面式的个性化的教育环境是培养出创新人才的有力渠道。公共管理专业导师制就是对具有不同条件的学生建构不同的、各具特色的培养方案,并进行个性化培养,提高其个人的创新能力,因材施教,不断提升和优化学生的文化素养,尽早发现、准确把握学生独特的思维类型、智能结构和性格特质。可以说,公共管理专业导师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而有效的模式,可以创造出更加良好的教育环境。实行公共管理专业导师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第一,能够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实行导师制,导师能有效的掌握学生的兴趣、个性、特长、爱好和发展的突出领域,然后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制订不同适合其发展的培养方案,对学生实行面对面、一对一的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自觉的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第二,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导师制能够明显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而学校归属感与本科生的学习动机、生活态度、学业成绩具有高度相关性,学校归属感是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也是创新意识的重要基础[2]。导师制鼓励公共管理专业本科生训练创新思维,从而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有利条件。第三,能够塑造学生的性格特质。实行导师制,老师和学生之间可以进行更加及时、方便的交流和沟通,随时就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度探讨,有利于师生之间形成更加亲密的亦师亦友的新型关系,实现师生品质与精神的融会贯通,学生将会更加关注并且学习、效仿导师的生活态度、言谈举止、道德品质,导师的表现会对学生性格特质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二、公共管理专业导师制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导师制是有效实施学分制、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3],但当前公共管理专业导师制的发展主要遇到了以下问题:

1.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高校致力于导师制的研究,并就此提出了一些关于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方案和办法,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偏离导师制意义的现象,导致导师制往往是有名无实,难以落实并起到预期的作用[4]。其中尤为突出的表现就是重方案,轻实践。部分高校试点导师制的结果并不让人满意,其中关键的原因就是制度方案一大堆,却无人考察实践情况,对出台的导师制度实施结果的监督和约束等配套制度也存在严重的缺失。

2.导师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指导次数较少。由于导师队伍数量不足,有限的导师们还得承担繁重的科研教学任务,往往亲自指导学生的次数仅仅局限在学期初和学期末的少数几次,指导频度直接影响了导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二是指导内容较为粗糙。导师在有限的与学生们交流的时间里仅是粗略地、宏观地、纲要地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化学习和研究,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细致的指导和检查学生的学业科研、品行风尚。三是指导方式较为单一。一对多较多,一对一较少;面对面较多,多媒介较少;单向指导较多,双向互动较少。

3.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学生由于长期接受被动的教育造成缺少主动性的不良习惯。主要体现在:对自身缺乏详细的了解、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模糊、有问题不主动联系导师、不清楚导师的评价体系、不重视和采纳导师的意见、不理解实施导师制的意义。

三、加强公共管理专业导师制的对策建议

借鉴国内外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导师制的经验和教训,只有有效加强对导师和学生的双重管理才能保证公共管理专业导师制的全面推广。

1.明晰导师具体职责,强化导师遴选管理。要保证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必须明晰导师的工作职责和具体任务,如此才能有计划有目标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彰显导师制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作为考核导师的一个标准。导师遴选是公共管理专业导师制的重要环节,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所以要十分谨慎和严格。遴选导师应该注意以下问题:第一,确定导师资格标准。学校在遴选导师前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并进行广泛的关于导师聘任的宣传,使全体师生了解导师制的意义。由导师自愿进行申请,学生民主选举,领导小组综合评定。在遴选导师时不应该只局限于科研水平、职称等级等因素,应该树立只要是能力强、水平高、责任心强的老师均可以担任导师的理念。第二,成立导师组,对学生分类指导。对于公共管理专业三年级本科生,依据学科方向,配备由教授和讲师共同组成的科研型导师组,旨在增强本科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水平;对于公共管理专业四年级本科生可以实行双导师制,除科研导师外另配备一位实践导师(也可以从学生实习所在的公共部门选任),加强对公共管理实践、实习的指导和引导。第三,师生进行双向选择。学生通常愿意选择学识和能力更强的老师,其他老师可能成为次选;老师通常愿意选择品学兼优的学生,其他学生可能会被冷落。为不影响多数师生的积极性,在同一研究方向组内,师生之间允许进行双盲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平均分配优质资源。进入四年级后,学生可以二次选择科研导师。

2.加强导师监督交流,完善考核激励措施。加强监督和完善激励措施是保证公共管理专业导师制能够良好运行的根本,它不仅提高了导师的积极性,使其对自己的工作定期进行检查,发现自己的不足,积极弥补,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导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实现共同进步。学校应该成立导师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监督,从总体上督查各院系导师制的实施方案和具体运作成果;各院系也同时建立对自己院系的导师监督的体系,定期召开导师座谈会,汇报导师近期工作情况,做好详细的记录,重大问题进行集体研讨;定期召开学生交流会,详细了解导师对每个学生的指导情况,将结果及时反馈给领导小组,同时也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导师有不足的地方,不隐瞒、不顾忌情面,及时指出,使反馈达到应有的效果。同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研发专题网页,学生们可随时了解导师动态和指导情况,并在网络上实现对导师的电子评价。对导师的考评应该注意:第一,可采用自我评估、学生测评、导师组评议、所在学院考评等多元主体来评价导师工作。第二,需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和总结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多角度多方法考评导师工作成果和指导质量。第三,将导师的考评工作与报酬、职称、职务有效结合,激励导师的工作积极性。

篇7

[关键词]公共管理;职业活动;伦理;道德

工业革命使社会治理活动成为一种职业活动。历史进入19世纪中期,由于英国政府采纳了东印度公司的管理经验,因而出现了文官制度,使得政府中的公务活动成为正式的职业活动。到了20世纪,政府中的行政管理作为职业活动被世界各国迅速地接受。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人们普遍把行政管理当作专门的职业化的社会治理活动加以看待。然而,在社会治理活动职业化的过程中,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曾经影响行政管理活动主要从属于科学化、技术化的原则,导致这一职业的伦理规定丧失了生长的空间,行政伦理学的研究也一直处于空白状态。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美国出现“新公共行政运动”这一要求变革社会治理方式的思想运动,行政伦理的研究才引起人们的关注。由此可见,关于社会治理的伦理思考是与人类追寻后工业社会治理方式的进程一道启动的。现在,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对象。其中,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公共管理者的职业活动应当是怎样的。在一定程度上,公共管理是建立在伦理关系基础上的社会治理模式,公共管理者的职业活动比以往任何时候的治理活动都更加依赖伦理的引导和道德的规范。

一公共管理活动的职业体系

公共管理的职业体系是职位和岗位的结构体系。与以往的管理体系一样,职位和岗位指明了公共管理者在公共管理体系中的具置,规定了公共管理的权力、职能及责任和义务。职位是就公共管理的纵向关系而言,岗位是就公共管理的横向关系而言。无论是私人部门还是公共部门,都是由职位和岗位构成的职业体系,直接从属于管理的原则。以往的社会治理体系在行政管理的名义下所形成的职业体系也从属于管理的原则。但是,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公共管理却发生了根本变化。它在管理的意义上告别了以往治理体系的权力定位或法律定位,不再是仅仅满足于科学化、技术化原则的职业体系,而是在伦理原则的基础上科学构造职位和岗位的职业活动体系。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同样由职位、岗位构成的公共管理职业体系不同于以往的行政管理。对于公共管理的职业活动来说,“命令—服从”的行为模式为真正意义上的“分工—协作”的行为模式所取代。

职位和岗位都是职业体系的形式方面。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的不同不仅在形式方面,而且在内容方面。对于内容来说,公共管理的职业活动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职业关系。虽然在一般的意义上,这些职业关系可以归结为权力关系、法律关系和伦理关系三大类。在现实的社会治理过程中,这些关系总会以极其具体的形式存在于公共管理活动之中。公共管理的职业关系越是具体,就越是包含着道德的内容。比如,当职业关系表现为公共管理者与其职务、岗位之间的关系时,就要求公共管理者忠于职守、忠实地履行职务以及岗位上的责任和义务;当职业关系表现为公共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时,就要求公共管理者团结协作、相互尊重、和睦共事、互相支持;当职业关系表现为公共管理者与其对象之间的关系时,就要求公共管理者平等待人、公正处事、真诚服务,以求得广泛的合作……这样一来,公共管理在形式上是分工—协作的体系,在内容上则是道德行为的表现。尽管都是在管理,但传统的行政管理是失去了实质性内容的管理,而公共管理则把形式与内容统一起来,拥有了伦理本质。

由于公共管理中依然存在着权力关系,所以,权力关系赖以生成的等级系列依然会存在。当然,管理型社会治理方式已经实现了对等级关系的根本性改造,把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等级关系改造成以组织层级为前提的等级系列,从而使个人之间在人格、权利等实质性方面达致平等。尽管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以组织层级为前提的等级关系只是形式上的,却反映了权力关系的本性。在一切存在着权力关系的地方,都会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等级。只要公共管理还需要权力,它就不能消除这种“等级”。因此,作为个人的公共管理者在公共管理这一合作体系中也会遇到处理上下级关系的问题,并且会成为他进行日常公共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比如,政府中的公共管理主体需要执行上级命令和维护政府利益;政府外的公共管理组织需要处理与政府的关系、服务于社会和维护社会利益。无论是政府中的公共管理主体,还是社会中的公共管理组织,对于公共利益的理解都会出现偏差,特别是如何把握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必定是一个时时都会碰到的难题。公共管理中存在着无法完全解决的利益矛盾甚至冲突。尽管如此,公共管理者却不能无所作为。事实上,在公共管理的服务定位中所派生出来的一切主动性、积极性,都会外化为公共管理者自主地处理这些矛盾和冲突的实际行动,进而使公共管理者不同于以往各种社会治理模式中的治理者。做到这一点,从根本上说,就是充分发挥公共管理者的角色意识。只要公共管理者能够对自己的职业表现出充分的自觉,按照自己对其职业特殊性的正确理解去处理上述各种矛盾和冲突,他就会无愧于公共管理这一职业,并且总会达致最佳的从业效果。

在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中,对于官吏的要求长期存在着争论。“官本位”文化的思路在终极追求中是要无条件地“忠君事主”;“民本位”文化的思路则反复申述“民贵”“君轻”的主张。管理型社会治理方式以制度的形式消解了所谓“贵”与“轻”的争论。但这种社会治理方式往往是通过间接的、迂回的途径来认识和了解公共利益的,往往在公共利益的要求与实现之间存在着“时滞”。特别是那些已经实现了职业化的社会治理者,缺乏积极回应公共利益要求的热情,往往表现出我们称为“”的那种对于公共利益的冷漠。所以,在走向后工业社会的历史转型的过程中,在人们期求更为进步的社会治理模式的过程中,管理型的社会治理方式需要由更加灵活的、积极的和主动的公共管理取而代之。

对于公共管理来说,新型的社会治理体制和制度是其赖以展开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但是,与管理型社会治理方式不同,治理者的职业并不只是简单地充作体制和制度的构成因素和实现途径,而是体制和制度的必要补充。由此看来,统治型社会治理倡导官吏忠“君”爱“民”。在君民之间出现矛盾和冲突的时候,要么要求盲目忠君,要么要求理性地贵“民”轻“君”。这两种选择都要求官吏在“君”与“民”之间作出选择和取舍。在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得以发生的历史背景中,“君”“民”的矛盾和冲突是无法调和的。所以,矛盾之中会出现上面两种对立的主张,要求官吏在两者之间择其一。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官员和公务人员以体制和制度作为行为选择的终极标准,被动地接受体制中的程序驱使,对人民、对公共利益表现出极度的冷漠。他们在公共部门中工作,与在工厂中工作一样,都具有工业社会特有的色彩,属于形式化了的职业活动。与此不同,公共管理者的职业活动发生在合作精神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文化的时代。在这种条件下,社会在整体上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冲突。因为,一切矛盾和冲突主要来源于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如果通过交谈和讨论能够取得共识、消解矛盾和冲突,那么公共管理者的职业活动就是运用权力促进交谈和讨论。

二公共管理者的职业角色

人的道德生活来源于人的社会角色。只有了解和确定人在社会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才能判定他的行为在何种程度上是道德的。比如,一个公务员做出的某件事可能会被人们认为是不道德的,但是,一个普通公民做出同件事却不被人们认为是不道德的。对一个人进行道德评判,在很多情况下,是因为我们先行对他的社会角色作出了定位。我们说一个人是不道德的,可能是指他的某一行为与他的社会角色偶尔不一致,也可能是指他的某一行为与他的社会角色经常不一致。在一般情况下,偶尔不一致能够得到理解和原宥,而经常不一致则会招致他人的批评和鄙视,甚至遭到他所在群体的排斥。

人在社会生活中可能会同时扮演着多重角色。有些角色是与生俱来的,如血亲关系中的角色;有些角色是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接受的,如做学生等;而更多的角色是个人选择的结果。职业作为人的最基本的社会角色形式,正是人的选择的结果。就是说,普通的社会角色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自然生成的。一个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能够理所当然地形成应有的角色意识,并且准确地扮演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职业角色则不同。它需要人们通过自觉的选择和主动的学习,才能够获得准确的定位。

人们选择职业有着复杂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人们选择某一职业,可能因为生活的需要,可能来自生存的压力,可能出于兴趣爱好,也可能属于理想追求……当人们定位职业角色时,会在职业导师的引领下进入职业角色,也可能会在职业活动的实践中逐渐找到职业感觉。但是,所有从事职业活动的人,都需要借助于自觉的职业选择和积极的职业学习,才能够使自己融合到职业中去,成为真正的职业活动者。这个过程,就是从业者在职业序列中准确地找到他所从事的职业位置的过程。职业活动的舞台是职位和岗位。职位、岗位是人的社会角色的明确化、具体化和固定化,是职业化了的社会角色。同时,明确化、具体化和固定化的社会角色,在每一职位和岗位上都会有着明确的责任和义务。人类社会活动职业化程度的提高,更多地表现在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具体地规定职业活动中职位、岗位的责任和义务,即通过组织结构、制度规范和活动程序等等方式,为每一职位和岗位确立起明确的、具体的责任和义务。

在社会治理体系中,无论是公共领域还是私人领域,只要是职业活动和组织行为,都会通过职位和岗位来明确界定人的责任和义务,有效地配置权力。这也是近代社会“理主义”组织行为模式中最为典型的形式,但该行为模式没有注意到人的职位和岗位直接地构成人的多元社会角色中的一种。就是说,任何一种职业,任何一类专业化社会活动,任何一个组织行为体系,都不仅以整体的形式构造组织化的人的社会角色中的一部分,而且在组织成员个体那里担负着社会角色,甚至首先在个体那里成为社会角色中的一种。对于人来说,每一个职位、岗位都不仅是特定的组织行为体系中的责任和义务,而且直接地根源于整个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职位和岗位具有二重性,与之相对应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有同样的二重性。一方面,责任和义务属于特定的职业和组织行为体系;另一方面,责任和义务又属于整个社会。对于每一职位和岗位上的从业者来说,他的职位、岗位及其责任和义务,在职业活动和组织行为体系内会以职务的形式出现,在面向其直接归属的行为体系之外时,则以职业的形式出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职务与职业在从业者这里只是社会角色的二重归属。在从业者与他人的联系中,职务与职业都是直接的。因此,当管理主义组织行为模式成为职务—职业—社会之间的单线联系模式的时候,责任和义务便被片面化、形式化和缺乏道德的内容。我们在近代以来的社会治理中,时时处处都可以看到社会治理者只对社会治理体系负责而不对社会治理活动的对象及后果负责的情况。比如,就政府而言,下级官员只对上级官员负责,政府所有的官员都只对政府负责。只有政府才对社会负责,政府官员丧失了直接对社会负责的责任和义务的向度。政府对社会负责,却很少对它的官员负责。因为,政府的官员仅仅是政府的“雇员”,以至于政府的官员在政府中也时常会感到“不平”。公共管理的职业活动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把单线的责任、义务模式改造成双线的甚至多线的责任、义务模式。还以政府为例,公共管理的职业活动要求政府官员一方面对政府负责,另一方面直接对社会负责;同样,政府既对社会负责,也对其官员负责。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官员不仅仅是雇员。他们在直接对社会负责的过程中获得了在政府体系中享有自主性的资格。如果说,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政府视其官员为雇员的结果就是使他们成为政府行政执行的工具,那么,公共管理条件下的政府则使政府官员成为拥有自主意识的人。这就是两者的根本区别。若把这种区别变成革新现实社会治理模式的动力,不容置疑的起点则是在理论上把握职位、岗位及其责任和义务的双重直接关系。

三公共管理者的职业行为

职业活动规定着人的行为。一个人从事的职业和开展的职业活动,决定了他会有某种定型化的、重复的和连续的行为。他的行为总和构成了他的职业活动的基本内容,进而证明着他的职业角色。从表面上看,人的行为与职业的关系是被决定或被规定的关系,即职业决定和规定着人的行为。但是,这种决定与被决定、规定与被规定的关系,仅仅具有行为形式方面的特征。从实质上看,它是反向决定和反向规定的关系,即人的行为决定职业。特别是在充分自由地选择职业的情况下,人与职业之间的联系就是人的行为选择的结果。考察人的职业角色可以发现,有的人选择了某一职业后能够迅速地进入角色,而有的人虽然从事某种职业活动相当长时间,却始终游离于这个职业角色之外,并不是合格的从业者。这种与职业角色的“和合”与否体现在人的行为中。所以,正是人的行为决定了他是否是合格的从业者。对此,笔者认为是“行为决定职业”。

在职业活动中,人的行为形式可以同一,但人的行为实质却会各异。对于那些行为规范和评价标准无法量化的职业活动来说,在同样的职业行为之间会存在着天壤之别。这种情况在社会治理的职业活动中表现得尤为典型。因此,当人们选择了社会治理这种职业的时候,还只是获得了形式上的职业规定,实质上的职业规定则涵育于他在社会治理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就是说,社会治理者的职业角色主要由他自己的职业行为所决定。人的行为对于人的存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正是通过人自己的行为选择了自己的存在形式和存在内容。人愿意做什么样的人,不只是由自己的愿望决定。只有当自己的愿望转化为行为,他才能成为自己愿望中的人。相对于做人来说,既然人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选择做什么样的人,那么人就更能够用自己的行为来证明自己能否成为某个职业的合格从业者。

自从有了职业活动,人的职业角色就开始由人的职业行为来决定。然而,在近代以来的整个工业社会中,职业活动的形式方面总是受到制度性的强化,使人的行为更多地表现出被决定的特征。同样,在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社会治理职业活动由于治理者自主性的丧失,也使治理者的行为主要显示出受决定的一面。这种现象并不能否证人的行为对于人的存在、人的社会角色和人的职业角色的决定意义。相反,它证明了人的行为的受动性、被决定性和被规定性是由于历史造成的,是工业社会的历史条件限制了人的行为对于人的存在、人的社会角色和人的职业角色的决定性作用。随着工业社会的结束和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人的职业活动在形式方面的规定开始弱化,在实质方面的规定受到强化。人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选择日益显示出决定性的作用。与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公共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突出地反映社会治理职业活动的主体—公共管理者的行为选择的意义。

公共管理职业的一切实质性的内容,都是由公共管理者的行为直接决定的。如果说选择公共管理职业的行为决定了从事公共管理活动的形式的话,那么当一个人成为公共管理者的时候,怎样扮演自己的职业角色,怎样证明自己是合格的公共管理者,则取决于他的职业行为。公共管理者在职业活动中的某一行为或许多行为,都不能决定其职业角色。决定其职业角色的,只能是贯穿着服务精神和体现着服务原则的、稳定和持续的公共管理职业行为。公共管理者的职业行为是公共管理的服务本质得以实现的途径。公共管理体系的结构和制度安排无论怎样贯穿着服务精神和体现着服务原则,都不是服务的现实。只有通过公共管理者的具体行为,服务精神和服务原则才能够转化为现实。对于公共管理者来说,他的职业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法律的规范,他的岗位服务和任职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由权力结构决定。当然,一些特殊岗位和特定职务也会由法律作出规定,但对于公共管理体系而言,却不是基本现象。职业和岗位、职务方面的法律规定与权力规定,在公共管理者的行为中将以综合统一的形式出现。这一点也是公共管理行为区别于以往社会治理行为的基本特征。

在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社会治理行为主要体现着权力意志;在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理想的社会治理行为应当主要反映出法律精神。公共管理行为既不是权力意志的作用,也不是法律精神的显现。公共管理者把他在职业和岗位、职务上的权力规定和法律规定统一起来,作为公共管理的服务精神和服务原则的支持力量灌注到自己的行为中去。所以,在公共管理的具体实践中,权力和法律都是公共管理行为的前提和依据。权力和法律所支持的和试图达到的是实现服务的精神和服务的原则。这样一来,我们在公共管理者的行为中所看到的,就是以服务精神和服务原则为旨归的、权力和法律的综合统一。它在根本上结束了“权力归结为法律”或“法律受权力统驭”的争论。

尽管公共管理者在其职业行为中用服务精神和服务原则统一了权力和法律,但权力和法律在他的职业行为中毕竟是一种客观力量。无论行使权力和执行法律或受权力支配和法律制约,这种客观力量都会对他构成压力,使他的行为选择受到约束。公共管理者怎样才能超越这种被动的、不自由、不自主的状况呢?应当说,在一切存在着权力和法律的地方,社会治理者都会遇到这种被动的、不自由、不自主的状况。对此,以往的社会治理者往往不得不加以接受。公共管理者采取的则是积极应对的态度。他们把公共管理这一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所拥有的、作为制度力量和体系力量的服务精神和服务原则转化为个人的道德力量。这样一来,公共管理行为便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职业行为,而是发生在公共管理职业活动中的道德行为。就是说,当公共管理体系的服务精神和服务原则仅属于制度和体系的时候,还只是相对于公共管理者的“客观精神”,公共管理者在职业活动中必须秉承和尊奉。一旦这种服务精神转化为公共管理者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标准,公共管理者也就获得了自由和自主。这时,公共管理者的行为不再是受着某种外部力量驱使的行为,而是由他自己的意愿主使的行为。在人的一切行为中,只有道德行为是最自由、最自主的行为,职业行为亦然。

篇8

首先,公共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备献身公共利益的价值追求,这是推动其正确履行公共管理职责的根本动力。虽然每个公民都负有维护和促进公共利益的义务,但作为拥有公共权力,掌握公共资源的公共管理者来说,其特殊的岗位和角色,决定了其主要的职业使命和责任,就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全社会的福祉,增进公共利益,真正做到利为民所谋。缺少对公共利益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对拥有公共权力并掌握公共资源的公共管理人员而言,不仅无法保证其正确履行职责,甚至是非常危险的事情,轻则容易造成漠视公共利益、浪费公共资源等问题,重则容易引起贪污腐化、损公肥私等违法犯罪行为。其次,公共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还应树立恪守公共规制和秩序的意识,这是进行公共管理的前提。所谓公共规则既包括现代法制体系、民主规则等宏观政治架构,也包括行政系统内部的决策和执行规则等微观规范。公共规则和公共秩序是社会良性运行和人们安定生活必不可少的前提。公共管理者一方面是公共规制的维护者和执行者,但另一方面更应该是遵守公共规制的示范者。只有公共管理人员带头恪守公共规则和秩序,才能确立公共管理机构的权威,从而带动民众遵守公共规则和社会秩序。霍尔巴赫认为:“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像政府那样对人民的风俗习惯产生如此直接的影响”,如果“在不道德的国王统治之下,恶德本身也变得高尚起来”。[3]最后,公共管理专业所培养人才还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这是其正确履行职责的关键。正如孟德斯鸠所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要使未来的公共管理者能够正确运用权力,必须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念。其一,在权力的来源问题上,必须使他们明白权力来自于民众的授予,因此,权力应该受到民众的监督和制约,滥用的权力会被人民收回。其二,在权力的目的问题上,权力的运用仅仅是为增进公共利益和民众福祉服务的,绝不允许将权力用于谋取私利。其三,在权力的运行方式问题上,应该做到公开透明,自觉接受监督,应该杜绝暗箱操作。其四,在权力的边界问题上,必须使他们明白权力的有限性,权力的运用绝不能越“雷池”半步,越界的权力就是滥用和对公民权益的伤害。

二、公共管理专业塑造学生公共精神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近年来,我国公共管理专业发展迅猛,然而不少高校都存在重视知识技能教育,轻视公共精神塑造的问题。另外,宏观环境中也存在不少不利于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公共精神塑造的因素,导致总体来说,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公共精神塑造效果也不尽理想,笔者在调研中经常听用人单位反映部分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存在责任意识差,纪律和规则观念淡薄等公共精神缺失的问题。首先,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之下,不少高校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指导方针,造成在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实践过程中,过分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略学生公共精神塑造的问题。在市场化的就业竞争中,知识技能由于其外显的特征容易被量化考核,而且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现实需要,因此越来越被重视。相反,公共精神由于其内隐的特征难以被量化,甚至难以通过短期的考察予以判定,因此,越来越被忽视。这种倾向也必然反映在公共管理专业建设和教学实践中。学校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审定中,大多会强调加强实践性和应用性课程,而不能直接体现为就业竞争力的理论性课程,则被要求尽可能压缩。在学校的专业建设方针指导之下,教师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同样存在重实践技能传授,而轻视学生公共精神塑造的倾向。其次,宏观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也对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公共精神塑造构成挑战。其一,市场经济背景下,功利化倾向影响了学生公共精神的塑造。当前在校的学生基本都属于市场经济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市场主体利益最大化和平等交易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这实际与对公共利益的奉献精神和公共事务的担当意识存在矛盾。市场经济背景下形成的消费主义文化,也会对学生的价值观造成影响,不利于培养学生恪守公共规则的意识和正确的权力观念。其二,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不少家长将子女的大学教育当成投资,讲求回报的功利教育观,也不利于学生公共精神的塑造。家长的上述期望与要求会使学生急功近利,只追求表面的能直接增强就业竞争力的技能学习,不注重深层的公共精神等思想品格的养成,甚至为谋求理想工作岗位不惜弄虚作假。其三,我国市民社会发育滞后,也不利于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公共精神的养成。成熟的市民社会是公共精神养成的理想土壤,而我国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成长于市民社会发展滞后的环境,缺少民主参与、法治熏陶和奉献于公共事务的历练,缺乏养成公共精神的良好思想观念基础。最后,思想文化环境中也存在不利于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公共精神养成的因素。其一,我国传统文化的基因缺少公共精神养成必须的成分。我国传统政治文化属于王权文化,一方面,民众被赋予臣民的角色,缺少关心、参与和奉献于公共事务的意识,更缺少和法治观念。正如梁启超所批评的,中国人的政治品格中有四大缺点:“爱国心之薄弱”“独立性之柔弱”“公共心之缺乏”“自治力之欠阙”。[4]另一方面,在传统政治文化中,官员角色又缺少民主意识、公共利益观念和正确的权力观念,正如鲁迅所指出的:“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走。”[5]总之,无论是官文化,还是臣民文化中,都缺少公共精神的基因和文化积淀,不利于公共管理专业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公共精神的养分。其二,当前思想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错误思想的影响也容易对公共精神的教育培养形成冲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尤其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诸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想也在部分人中间开始流行,这难免对心智不太成熟而且充满好奇的部分学生产生影响,从而消弱甚至抵消公共精神教育培育的效果。

三、加强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公共精神塑造的对策

篇9

关键词:公共管理伦理缺失成因对策

0.前言

现今我国正处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阶段,公共管理的伦理建设除却是帮助实现当代经济发展、政治文明的重要方式外,还是帮助促进文化繁荣及民族进步的有效途径。所以,对公共管理工作开展中,伦理缺失的成因及应采取的针对化措施加强重视及探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1.公共管理伦理缺失成因

1.1公共管理者及组织人员对于公共与个人利益持不恰当态度

在大多数人的思想中,对于公共利益具有极强的占有欲望。此种状况出现的原因为:公共管理者及其组织人员所具备的伦理道德水平较低,且受到了其自身世界观、是非观及价值观影响。公共管理及组织人员的目标、宗旨及社会性要求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将对于工作能力、业绩考察作为重点,进而较为忽视对其自身德行、廉政方面的考察。与此同时,公共管理者自身的道德约束性较弱,进而对其世界观、是非观造成影响。在世界观、是非观、价值观有所差异的群体中,其对于物质、精神双方财富的获取方式也有所不同[1]。针对经非努力所获取到的非分财富,能否得到公正审理及社会严格监管,均会对公共管理的伦理造成极大影响。如果政府组织公共管理人员对于自身的反省缺乏全面性,那么整个较为开放的市场会致使一些不良欲望变为现实。公共管理伦理的缺失本质在于:管理人员心理的缺失是其世界观、价值观、是非观的缺失。

1.2公共管理伦理知识教育未完全开展

公管伦理缺失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为:大部分的公管组织及部门人员对于公管伦理缺乏科学认识,时常会犯无知主义错误。这些公管人员自身缺乏了对于公管伦理观念的遵循意识,其工作职责也有待进一步明确,对于工作权力的科学应用也缺乏明确界限,从而使得这些公管人员在管理工作中极易出现个人与公共利益混淆不清的状况。站在实际角度上看,公管部门、组织对于内部工作的公管伦理教育投入较少,致使工作人员尚未形成一个科学的伦理观念。其次,社会研究者在公管伦理教育的研究中,所获取到的研究成果较为有限,从而使得社会整体缺乏了对于公管伦理的科学认识。另外,在国家法规中对于公管伦理的说明也较少,公管工作开展中缺乏了坚实的法律支撑。

1.3公共管理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性因素

导致公管伦理缺失问题出现的外在原因为公管环境中所含有的各种刺激性因素[2]。这些刺激性因素包含内部及外部环境两部分,如在经济、文化、政治领域对于公管组织及内部管理人员造成的影响。内部环境对于公管人员的影响基础主要为:组织传统文化内容。公管组织属于非营利性的组织,在其内部的管理人员理论上而言并不会受到社会团体的利益影响,但是由于受到社会的发展的影响,公管工作开展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利益的冲击,结合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水平的限制,易导致伦理缺失状况出现。

2.公共管理伦理缺失改进对策

2.1公共管理政府机构需明确公共管理伦理作用领域及规范标准

由于我国的公共管理领域范围呈现出逐渐拓宽化的趋势,因此政府职能部门需做到加强对该领域活动的研究,明确公共管理的具体活动范围及伦理标准,明确区分公共管理组织及管理人员的伦理要求,并对受到公管活动影响的社会公众伦理规范做明确化处理。依据各公共管理组织工作开展中对于社会大众生活的影响,为其制定好针对化的考核标准及规范,将公共管理伦理体系的层次及覆盖领域做拓宽处理。另外,政府组织还需注意加强对公共管理组织伦理的研究工作力度,对其相关的精神教育内容做充实化处理。针对公共管理者及组织人员对于公共与个人利益持有不恰当态度的状况,需注意加强对其组织文化的建设,并全面提升公共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进而帮助减少一些不道德行为的出现。另外,还需注意加强对公共管理组织的监管,对管理者的道德实施严格规范、考核。在伦理建设中,需注意其需具备针对性,不应单用一些常用的伦理考核标准。特别需注意增强公共管理者的道德责任意识及对于一些正义事业的投入,确保公共管理人员的廉洁自律,采用伦理教育及管理的方式对公管人员私欲予以限制。而在公管伦理精神及教育制度的建设中,需做到与时俱进,将传统社会形态中所留下来的伦理思想予以继承,明确其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的内涵。与此同时,对于国外的一些公共管理伦理知识,还需采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处理方式,将西方伦理学说中的幸福、勇敢、大度、友善、诚实、明智、坚强、自爱等思想予以吸收。在健全完善公管伦理体系的活动中,需做到有机结合崇尚美好及公正行为,促使公管人员成为公正的实践者。

2.2公共管理组织部门需加大对于公管伦理知识的传播力度

为了有效改善公管伦理缺失问题,需注意增加资金、人员及时间三方面的投入,从整体的角度上入手,加大对于公管伦理知识的传播力度。首先,公管部门需注意加强对于内部工作人员的伦理性培训,促使其正确明白到公管工作开展中需做到职责与权力的两相统一。其次需做到的是,政府可与教育部门一同联合起来,在众多高校中积极设立公管伦理教育课程,增强公管伦理教育理念,为一些即将走上公管事业岗位的大学生提供参考助力,促使其具备基本的公管伦理素质。现今在我国的众多高校内均开展了与公管伦理学相关的课程。最后,为了增强社会各界人士对于公管伦理的科学认识,政府部门需给予相关理论研究工作开展一定的扶持帮助,促使公管伦理观念可受到社会大众的重视。

2.3增强公共管理领域伦理环境监控

对于公管领域的伦理环境的科学质控需积极建立好一个全面化的质控体系[3]。政府部门需对自身行为作出严格规范化处理,向其提出于自身职能性质相符的伦理要求,并对最终的实施效果予以工作、科学化评定。另外,还需在公管工作中融入诚信、法制、廉洁等意识,增强公管组织岗位的非经济性特点,应用服务型模式去开展管理工作,重视公民自由权,实现公管决策实施的科学、民主化。

3.结语

在社会治理工作中,公共管理属于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其内容极为丰富化,主要特点为:内部结构多层化;表现形式多样化。在此管理活动中,具有极强的伦理性,其主体在于政府、国家、公管机构工作人员,以实现公共利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为目标。公共管理伦理主要体现于整个社会活动中。在现今的公管伦理建设中,存在着伦理缺失问题,其主要成因在于:公共管理者及组织人员对于公共与个人利益持不恰当态度;公共管理伦理知识教育未完全开展;公共管理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性因素。针对于此,从明确公共管理伦理作用领域及规范标准;加大对于公管伦理知识的传播力度;增强公共管理领域伦理环境监控三方面入手,才可帮助全面推动公管伦理工作的建设进程,促进该项工作的顺利及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苗月新.公共管理伦理缺失之成因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1,(04):60-63.

[2]李晶.公共管理伦理缺失之成因及其对策研究[J].才智,2015,(14):329.

篇10

一、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专业定位问题概述

公共管理类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专业之一。民族地区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基本i效仿了一些重点高校的培养机制“宽口径、复合型,,的培养目标使得我们培养的学生很难具备特定‘域的专业知识,学习内容涉及广泛但不够精深,无法做到“术业有专攻”“复合型的课程”使得教学内容庞杂,交叉重复,专业性不突出,学生学习目标模糊。与此同时,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专业没能将地区特色及优势和人才培养有效结合,造成了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既缺乏专业特色又无法满足民族地区发展的特殊需求。

二、以区域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必要性分析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发展既要顺应时代的潮流,

又要立足于地区的发展,区域社会的特殊需求应成为专业定位的合理方向。

(一)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需要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是与中国的改革实践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模式等诸多问题紧密相连的,而民族地区高&的公共管理学科发展不仅需要解读和规范上述种种问题,还需要区域特色化分析能力,只有如此,民族地区的公共管理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才能实现特色化路径的突破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学科¥展要立足实际,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在专业特色的建设方面首先应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应突出以区域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特色,树立“民族特色,服务地方,辐射周边,,的办学理念9。

(二)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环境特殊性的需要少数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要求不仅是加快发展经济文化,更要重视少数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应有的平等地位和权利,维护边疆地区的和谐与稳定。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大量的社会事务中夹杂着民族习俗、宗教禁忌的因素,地区经济活动、社会交往及文化生活都带有强烈的民族、宗教特性。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依法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社会事务管理,调整和规范少数民族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维护其合法权益。从而,民族地区社会管理工作对公共管理人才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对民族宗教

知识的扎实掌握;对民族、宗教政策把握的灵活性;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等。民族地区高校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应立足区域发展实际需求,培养出高素质,能够胜任新时期公共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公共管理人才,能够兼顾少数民族同胞的民族情感和发展经济的需要y。

(三)解决公共管理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需要目前我国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民族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使得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毕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就业现状。

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只有突出以区域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特色,树立“民族特色,服务地方,辐射周边,,的办学理念,以区域社会需求为导向,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公共管理事务的特殊性,调整教学方案,增加民族事务管理内容,将民族特色理论知识与先进的管理技术结合起来。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调动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心,增强学生服务地方、服务民族的学习动力,凸显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增强地区性高校的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专业特色化发展路径

基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特殊性及其对公共管理工作的特殊要求,少数民族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应该力求保障少数民族权利,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地区高校应从现实出发,致力于培养符合少数民族i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少数民族管理特色的,能够适应复杂的管理环境的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

(一)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机制,凸显民族特色在人才培养机制上,民族地区高校应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和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环境的特殊需求,以适应地区社会发展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调整教学方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完善培养过程的管理制度;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增设民族特色课程,如民俗学、民族发展史、国内外同源民族关系、边疆地区发展历史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处理民族发展权利与经济、社会变迁中出现的新问题的判断、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设民族特色经济、民&宗教事务管理等专业方向,尝试拓展民族文化产业管理学科方向,发挥民族地区高校服务地方的特色优势。

(二)适应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需要,强调实践教学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应从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环境的特殊性出发,案例教学应体现地方特色,培养学生处理民族地区公共事务的实践能力,正确认识民族矛盾及民族权利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因素,激发学生思考、创新能力同时,通过观摩社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社区管理工作现场及少数民族的节曰及宗教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将所学公共管理知识同实际中的民族地区公共事务特殊性结合起来。在民族文化节日活动期间,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ii,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策划、实施,培养学生的社会工作能力。将多种形式的人文教育in素质教育溶入到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的日常培养当中:,通过强化实践教学,摆脱传统公共管理专业“纸上谈兵,,的教学弊端,通过实践活动的历练,使得民族地区高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真正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拓展师生学习空间各高校应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将各类院校原有的建设成熟,硬件设施、实验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研究成果丰硕的强势学科整合起来,为公共管理类学生的跨学科、全方面发展提供高层次,多角度的理论和实践平台。邀请^管理一线的工作人员做专题报告并参与编撰具有民族地方特色、反映民族地区区情、民族地区公共事业管理规律的案例教i才、着作,让学生在身边发生的例子中学习、总结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工作的实战经验。

同时,为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创造在公共管理、服务部门特别是民族事务部门挂职锻炼的机会,增强教师、的实践经验,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与学拓展实习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