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基础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2: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代文化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古代文学;课程体系;问题;优化
【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A
古代文学课程是本科院校中文系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传统课程。从长期发展看,虽然古代文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但不能否认的是,由于古代文学课程本身的非功利性,不与学生就业发生直接关联,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有所下降。不少学校以此为依据,大量缩减古代文学学时。以湖南科技学院新闻传播系为例,2013年上学期前,《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开设了两个学期,每学期48学时,但2013年下学期后,古代文学课程缩减至一个学期,每学期32学时。
不仅湖南科技学院如此,其他一些本科院校,甚至以文科为主的本科院校,古代文学课时也大量减少,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的合并,大多数院校将原来分开的《古代文学史》和《古代文学作品选》合并为一门课程,而在学时的分配上,却没有做相应增加,这实际上导致了古代文学课程的减少;二是授课学时的直接减少,在上个世纪前十年,不少院系古代文学开设在四个学期以上,进入本世纪,大多数本科院校缩减至三个学期。但即使如此,许多学生仍然认为古代文学课程太多,希望进一步缩减。
一味地迎合学生的要求,不一定会带来好的教学效果,不少人发现中文系学生不像中文系学生,没有应具有的文气。他们进入工作单位后,也开始面临一系列问题,师范类学生教不好古代文学,文秘类学生写出来的文章缺乏文采。忽略了中文系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导致了学生参加工作后后劲不足。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矛盾,一方面学生对古代文学学习兴趣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又要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古代文学课程改革,其实也就是要解决这一矛盾。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不少学校开始对古代文学课程进行了改革,改革的结果有成功,也有失败。其中,复旦大学古代文学课程改革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果,现简单介绍如下:复旦大学目前从事古代文献或文献学研究的教师有22人,《中国古代文学》作为基础课开课三个学期,合计118学时,6学分。复旦大学古代文学学科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声誉,但在基础课程的开设上,似乎名不副实。实际上并非如此,它除了基础课外,还开设了大量与古代文学或文化相关的选修课程,主要有:《唐代政治与文学》《中国文学史料学》《文化新诗学》《屈原与世界文化》《中国古代游侠文化与文学》《商人与文学》《中国古典传记文学研究》《古代文学批评方法论》《中国古典美学》等,另有《东亚古代文学关系史》《东亚汉文学史》《女性文学研究》《中外文学比较研究》等选修课程与古代文学紧密相关。这样的改革,无疑极大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有所专、学有所长、学有所好。
南京大学也是如此,在开设四学期《中国古代文学》之上,又开设了《古代文化史专题研究》《校雠学》《近代学者治学方法》《唐宋笔记研究》《石刻文献学》《佛道二藏文献研究》《辞赋研究》《诗经研究》《楚辞研究》《史记研究》《文选研究》《文心雕龙研究》《杜诗研究》等。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也开设了四个学期,另外还开设了《中国古代散文研究》《先秦韵文研究》《汉赋研究》《研究》《六朝诗歌研究》《陶渊明研究》《宫体诗研究》《唐诗传播研究》《明清小说研究》《古典文学学术史》等。这两个学校在开设《古代文学》时,同时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做到基础课和选修课、必修课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极大加深了学生对所授课程的理解。湖南师范大学则把《文献学》教学和毕业论文写作结合起来,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这些高校古代文学课程设置的成功经验对于我校中文专业古代文学课程的设置具有一定借鉴和启发作用。湖南科技学院古代文学学科有教师16人,学科建设分四个方向,即先秦汉魏与舜文化研究、唐代文学与柳宗元研究、宋元文学与周敦颐研究及明清文学与潇湘文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作为基础课程,开设了五个学期,除此之外,还开设了专业任选课《中国古代诗词专题》《柳宗元研究》《研究》《民间文学研究》《红楼梦研究》《中国古代散文专题》等课程。古代文学教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与一些重点院校的中文专业相比,本校古代文学课程设置还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课程的设置与地域文化结合不紧密。湖南科技学院是一所地方本科院校,所处地永州地方文化丰富多彩。古代文学学科建设的四个方向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从研究层面看,舜文化研究、柳宗元研究、周敦颐研究、潇湘文学研究在省内乃至国内都产生了一定影响,然而课程的设置却处于滞后状态。除开设了《柳宗元研究》外,其他与地方文化结合紧密、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且能与《中国古代文学》相互补充的课程却没有开设,古代文学的地域特征得不到彰显。
其次,课程重复开设现象严重。《中国古代文学》在本校开设了五个学期,每个学期48学时,合计240学时。这一学时量,是复旦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的2倍多、南京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1.7倍,《中国古代诗词专题》《研究》《红楼梦研究》《中国古代散文专题》等课程虽在这些学校有所开设,但由于他们基础课学时较少,开设这些,是对基础课程的一个有益补充。但我校基础课学时充足,所授内容与选修课程重复严重,如《诗经》《红楼梦》等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都作了重点讲授,再开选修课程,学生受益不大,故学生在选修课程时,开设的课程学生选课率不高。
再次,应开设的一些课程没有开设。由于师资的缺乏或其他原因,一些基础课程讲授较少,而目前国内研究已经成熟的一些课程得不到开设。如文献学在许多重点本科院校中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立学科,有专门的教师队伍,但在本校,文献学不仅没有成为独立的学科,甚至连课程也没开设,结果导致了许多学生在写作论文时所引文献错误百出,对于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思维条理是否缜密也有重大影响。
针对本校古代文学课程设置存在的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加强与本土文化紧密相关的课程建设,对于已具备开设条件而未开设的的课程,应及早开设。就本校中文专业而言,《舜文化研究》《周敦颐研究》都已具备了开设的条件。《潇湘文学研究》《永州摩崖石刻研究》稍显薄弱,但也可以以教促研,只要有老师愿意开设,就应及早开设。这些课程的内容,基础课程涉及较少,又与永州本土文化紧密结合,可以把理论授课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培养学生较好适应永州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是对基础课程的一个有益补充。
二、调整已有课程机构,优化课程设置。对于选修课与基础课重复严重的现象,可以采取两种办法进行调整。或者缩减基础课学时或学年,或者减去与基础课重复严重的必修课。这样,既能为学生节约大量的时间以选修其他课程,又能有效避免因授课内容重复而导致学生选课率不高的现象,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在优化课程设置时,要注意师范方向和文秘方向的差别,这不仅要体现在专业限选课上,同时也要体现在基础课的授课上,要适当把握好不同方向的学生在史集作品的讲授上时间分配的不同,从而有效培养出具有不同技能的不同方向的学生。
三、增开专业选修或必修的课程,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一些与古代文学学科关系紧密,与《古代文学》相互补充的课程,如果在师资力量具备或可以具备的条件下应及早开设。如《文献学》《校雠学》等在条件成熟时应及早增设。另外,基础课程较少涉及,但在国内已经成熟的课程可以增设。如《老庄哲学研究》《文选研究》《文心雕龙研究》《敦煌文献研究》《历记小说研究》《禁毁小说研究》《域外汉文学研究》等都是可以增设的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将极大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总的看来,古代文学课程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又必需的任务。改革过程中,也许会触动少数人暂得的利益,但从长远的目光看,改革不仅会给学生带来益处,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且对于教师科研的转向和重新定位也具重大意义。
篇2
关键词:图徽;起源;标志设计;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当今社会是信息飞跃发展的时代,多元化发展必将是现代标志设计风格在信息时代的趋势所在,探秘二维平面空间转三维立体空间的神奇魅力;追寻从正形到负形之间阴阳互生的效果。实实虚虚,动静结合,以积极活泼的姿态向着充满生机自然的个性化、人性化方向以及高度民族性的国际化方向发展。而在现今,现代标志设计的风格更趋向于唯美主义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在西方又出现了把怀旧及与众不同做为基础概念的新的平面设计流派,着重强调了历史因素在平面设计中体现的一种新的平面设计流派。中国古老的象形文字、龙风纹、盘长等等全部都是中华古文化留下来的历史见证,并且这灿烂的文化精神已经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融入到中国人的骨髓里,我国古代图徽的美学价值就有许多方面值得借鉴。
一、标志的起源及现状
“语言方便了人类的交流、沟通,图形、文字等视觉图案方便了人类的记录、篆刻,最初的标志和文字都是由原始符号――图徽发展形成的,人类最原始的标志图形就是图徽,作为部落所信奉和崇拜的图徽,通常被雕刻在墙上或柱子上,作为来区别群居部落的标志。”这种用于部落之间的图徽在后来经过不断的演变,最终成为城堡标记、家族标记,今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至高无上的标志――国旗和国徽。
随着社会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眼界的开阔,人们对标志设计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我们现在所处的正是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多元化发展必将是现代标志设计风格在信息时代的趋势所在,而在现今,现代标志设计的风格更趋向于唯美主义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在西方又出现了把怀旧及与众不同做为基础概念的新的平面设计流派,着重强调了历史因素在平面设计中体现的一种新的平面设计理念。中国的古文化背景成就了其特有的、无与伦比的图徽形式,它们内容丰富、寓意隽永。国际设计风格的革新推近了中国图徽文化走向世界舞台,虽然现代标志设计在中国成熟得比较晚,但是我们有着绝对的先天条件,那是国际主义设计所无法满足与超越的,我们更应该好好地积极正确地去运用与发展它们,体现出我国图徽文化的精粹,在世界标志之林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二、中国古代图徽与现代标志设计
1.中国古代图徽的内涵与特点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图徽在岁月的洗礼下变得更加的寓意隽永,绽放出炫目的光彩。它不但内涵丰富,形式纷繁,而且寓意深邃。在对其进行研究的同时,我们不仅仅是研究图徽的外形,更是要挖掘出蕴含着的内在民族文化精神,这对于我们从根本上了解、运用、继承本民族传统图徽,进而来发展具有民族时代特色的现代标志设计流派具有深远的意义。
民族传统图徽纹样被作为事物的具体形态所表现出来的样式各式各样,其中包括壁画、年画、剪纸、织绣等等。古代传统图徽纹样被文化精神支配着,反过来,传统文化精神又在图徽纹样中得到了体验。最具代表的就是中华民族象征性符号――龙和风,龙凤纹样形式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无边的想象力造就而成的,在真实世界里不存在的虚拟物象,是中国古文化最直接的表达。但是它的图徽符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却是最普遍遇见,运用是最广泛最经典的,也是最具归属感和民族特性的图徽样式;第二种纹样的表现就是以动植物所表现出来的优秀性格和特征为寓意的样式。像老虎高大凶猛,就用来表镇宅;牡丹花端庄高雅,就用来寓意富贵;琴棋书画为高雅之物,就用来表修养和知识;第三种纹样就是以为基础的样式,一座寺院所涉及建筑、壁画、雕刻等就是图徽艺术的集大成,艺术的辉煌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宗教的发展造就的。
2.中国古代图徽对现代标志设计发展的启迪
中国古代图徽的根基在民间,先民创造出来的图徽,他们注重的就是它所呈现出来的是否完整和它所带来的装饰效果,也关注它们形与形之间的共性与可穿插关系。太极纹样的图徽是中国吉祥符号中最原始、最基本的图形。图徽纹样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俗称阴阳鱼,形象地表达了阴阳互换,相反相成是万物生成变化根源的哲理。先不说它的寓意深刻,单从图徽的设计的巧妙性来说,成功地运用了图底转换对比强烈却又融汇合一。这些图徽就是采用的共用形的方法,这一方法对现代标志设计有极大的启迪。2001年联合国就选定中国传统太极图来作为当年在南非举行的反对种族歧视世界大会的会徽。设计师在对太极图徽进行艺术加工时,将黑白两色的阴阳两极增加了不同层次的灰色作为过渡。画面饱满,色彩融合,象征着各个民族虽然存在着文化、种族上的差异,但在这个世界里却能相互之间包容理解、和平相处,与大会主题完美地嵌和在一起。这个标志不仅让中国文化走向了世界,更是把中国一贯主张的和平共处的原则和团结友爱的民族精神向世界传播。这个标志的设计就是从原始太极图中得到的启发。
传统图徽与现代标志设计的结合,不仅仅是照搬图徽的样式,关键是要挖掘出古代图徽中能被现代标志设计运用的可能性,现代标志设计运用古代图徽的造型元素作为创作的基础,再运用图形构成的形成规律和创意性思维规律重新整合成新的图形,以此来达到一种传统与现代融合默契的关系。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在对美好的人事物上面都是同样的心神往之,古代图徽内在的吉祥寓义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常常被体现出来,为现代标志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元素与符号。所以,将已经深入人心的古代图徽之“意”,灵活应用到现代标志的创作中来,完全能够创造出更加符合当代潮流具有时代精神的作品。
3.中国古代图徽对现代标志设计的影响
中国古代图徽是历史长期积淀下的文明基础,是历史造就的人文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代人的思考能力、生活和创作,也影响了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图徽文化对现代标志设计有着积极的影响,设计师们运用图徽符号与元素来设计现代标志,通过图徽文化来传达标志内在的含义与信息。
古代图徽应用到现代标志设计中,正好满足了历史因素在平面设计中体现的一种新的平面设计风格与现代标志设计所提倡的人文化观念。强大的可认知性和表现性是标志固有的特征。此外,标志还是具有高度概括性、有寓意的象征符号。以符号为外观,把情感作为内涵。标志设计寻求着能使两者完美结合的中介,而文化心理就是标志设计的媒介。所以,古代图徽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更是外观与情感的中介文化。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分量更是无法估量的。并且同时为现代标志创作提供了绝对丰富的视觉元素与外在符号,更深化了设计理念,是现代标志设计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古代图徽内在的文化内涵与外在的整合性和装饰性,必将现代标志设计推向一个全新的天地,现代标志设计不再是国际化与美国化,民族化的现代标志设计将会顺势而下,势如破竹。
三、在中国古代图徽基础上的现代标志设计的创作
由于现代标志设计的风格更趋向于唯美主义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在西方又出现了把怀旧及与众不同做为基础概念的新的平面设计流派,着重强调了历史因素在平面设计中体现的新的平面设计流派。为了适应市场对平面设计的要求,涌现出了一大批设计家们,在对中国古代图徽“形”与“意”的研究了解下,在中国古代图徽基础上创作出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精神的现代标志设计。下面就列举一些在中国古代图徽基础上的现代标志设计的创作。
王府饭店世界闻名,以地为名,位处北京王府井,是北京城形象的权威象征,其王府饭店的标志更是要新颖独到。北京王府井在清朝时期只有皇家官宦们才能居住在这里,是权利的绝对集中地。饭店的建筑外形也是沿用了清朝时期的设计原理,具有中国传统的古典风格之美,店徽在设计之时就考虑到这一点了。所以设计师以中国“方胜盘长”的传统纹样作为此次标志设计的理论基础,又由于饭店的建筑墙面上的装饰就是正方形图案,因此设计师采用经过了变化组合成水平垂直的直线构成上下左右对称的正方形,经纬线条有秩序地相互衔接着。表现出王府饭店作为一家高级饭店的服务宗旨:严格的规范性管理,高水平的优质服务,热情地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店徽特别突出的在中心部位设一“王”字,它既是王府饭店的头字,又寓意着该饭店在北京城的绝对地位以及在同行业中的权威性。
总之,中国古代图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不能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标志设计领域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的巨大,我国独特的历史背景造就了丰富的图徽纹样,更对现代标志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理念,当然中国传统图徽的艺术发展始于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一些传统图徽也存在着落后、迷信的糟粕成分,要将传统图徽艺术运用到现代标志设计中,就不能一味地生搬硬套,在理解传统图案的“形”“意”的基础之上,取其精华,去除糟粕,要使其民族性、传统性的一面得以弘扬光大。虽然现代标志设计在我国发展、成熟得比较晚,但是我们有着绝对的先天条件,那是国际主义设计所无法满足与超越的,我们更应该好好地积极正确地去运用与发展它们,体现出我国图徽文化的精粹,在世界标志之林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郑银河郑荔冰(著),吉祥系列纹样,福建美术出版社,2005年8月.
[2]倪建林(著),装饰之源,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
[3]李典(著),中国传统吉祥图典,京华出版社2006年1月.
[4]王亚非(著),标志设计,吉林美术出版社,2006年10月.
[5]周海清,胡嫔(著),现代标志设计,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社,2006年3月.
篇3
戏曲文学在国际国内都因戏曲艺术的独特表演形式而备受关注,也不断得到学术界的阐释,形成了相对厚实的学术积淀,成为我们提出“云南古代戏曲文学研究”的学理基础,并对我们开展这一问题的讨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西方,戏曲文学起源早,影响深,并且对西方哲学、文学、绘画以及当代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受到西方社会的普遍认可,特别是随着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化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加速,使得文化全球化及其应对成为西方学术界关注的一个话题,像斯坦利•霍夫曼的《全球化的冲突》、约翰•汤姆林森的《全球化与文化》等论著,让我们联想到从本土文化艺术研究可以获得应对外来文化入侵的应对策略。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邓启耀教授、日本早稻田大学鸠山弘一教授和柳生次郎教授、韩国李夏成博士等更是在较早些时期便对云南戏曲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先后到昆明、大理、楚雄等地进行考察,对云南戏曲走向世界起了重要作用。本尼迪克特的《与月》、马丁•艾斯林的《戏剧剖析》、莱辛的《汉堡剧评》、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乌格里诺维奇的《艺术与宗教》等对我们关注和讨论云南古代戏曲文学相关问题提供了全球化的这一全新的视角和间接材料。
在我国,戏曲与诗歌、散文、小说一起并列为我国古代四大文学样式,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东方化的审美取向和综合众多艺术样式的表现手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自20世纪初期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开启了古代戏曲文学的研究以来,经过一个多世纪几代学人的努力,《中国戏剧史》《元曲家考略》《南戏拾遗》《古剧说汇》等著作,无论是在剧目整理、作家考辨、戏曲史等基础研究方面,还是在社会学、民俗学、语言学、文化学、艺术发生学等深层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戏曲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戏曲志•云南卷》对云南的戏曲历史以历史性观点作了梳理,列举了云南戏曲史上的重要事件,流行剧种等,是一部较为翔实的对戏曲艺术进行整理的著作;《云南地方戏曲剧种史料汇编》系列丛书按剧种、剧目、音乐、艺人等系统,分别对云南地方戏曲中24个剧种的形成和发展史况以及音乐特色等作了详略得当的介绍;李安志、徐志强等主编的《西南文化史》把云南戏曲史作为其文化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着重介绍了元代昆明水浒戏、明代关索戏、少数民族杂剧作家作品,但该书并未以云南戏曲为主要研究对象;王胜华的《云南民族戏剧论》,从民族文化的自我传习、保护与发展方面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此外,尚有对某些具体的剧种,如白剧、傣剧等戏曲作品、流派群体的研究著作、论文等,这些研究成果构成了我们深入研究云南古代戏曲文学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显然我们从以上对国际国内研究现状的梳理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学者在研究中更为关注的是作为一种表演艺术的戏曲,从其剧种、剧本、表演及传承等方面有所研究,但忽视了从文学样式的角度探讨其文本文化、文本创作、文本发展历程及其与地方、民族的关联。
讨论分析
从目前来看,在云南古代戏曲文学研究中,研究范围狭窄和文献资料不足这两大问题严重困扰云南戏曲文学研究的深入。尽管我们在整个戏曲研究层面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云南地处边陲,相对于发达的中原文化而言,云南的文化则显得封闭和落后,广大研究者在云南戏曲文学研究中很难找到切实可靠的研究资料,缺乏可以示范的研究方法和案例,导致文学研究与民族文化研究处于一种脱节的状态。故而关于云南戏曲文学研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亟待提高。所以从长远看,选取云南戏曲文学的地域及民族文化特征为视点,有利于从内涵方面和外延两方面促进云南戏曲文学在云南经济文化建设中趋向能力发展的均衡、公平,促进云南戏曲文学在云南文化建设及教学科研中的实效性。开展“云南古代戏曲文学研究”应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重在对云南古代戏曲孕育、形成、发展的系列问题进行探讨,通过文化和比较的方法,针对云南戏曲文学研究中的缺漏与不足以及云南地处边陲、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等现实,结合西部大开发及桥头堡建设战略的实施,选取文学研究中地域与民族文化特征为切入点,通过对云南古代戏曲文学的系统研究,解剖各个时期、不同民族的作品,分析云南古代戏曲文学发生的一般现象、基本条件、规律与特点,着重阐释云南戏曲文学的地域及民族文化特征,探索云南戏曲文学发展与经济文化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反映云南本土文化的发掘与构建、旅游文化的开发与利用方面的普遍需求、困境与出路,为云南戏曲文学的研究与地方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为地方文化教材开发与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具体来说应主要关注以下内容:
一是关注云南古代戏曲作家与作品研究。“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传统的重建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这是非常细致的事情,短时间内不容易见成效。”[2]111在云南古代戏曲文学发展中,从公元前3世纪楚人庄蹻率兵入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开始,直到魏晋南北朝,云南的戏曲艺术活动见诸典籍多是“征巫鬼,好祖盟”的巫术礼仪活动。公元738年,唐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唐赐南诏胡部、龟兹音声各一部,794年南诏遣使到长安演奏《夷中歌曲》和《南诏奉圣乐》以及1116年大理国随使艺人到宋朝表演“五花爨弄”,是云南与中原进行戏曲表演艺术活动交流及云南早期戏曲活动的痕迹。此后,在中原戏曲发展的繁盛时期,历史文献中却没有关于云南戏曲活动的记载,只有一些诗句中提到了傩舞和梁王府蓄养的优伶,即便在后期云南戏曲逐渐繁盛并奠定了“滇剧”的地位,但作为文献研究的云南古代戏曲仍然显得十分单薄。因而,作为戏曲文学研究的根本性内容的云南古代戏曲作家与作品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只有通过对云南古代戏曲作家与作品的梳理,我们才能进一步厘清戏曲文学发展线索,重建云南古代戏曲文学体系。具体来说要重视对云南戏曲文学的历史沿革及发展变化分析,重视对云南古代戏曲作家梳理与分析,重视云南古代戏曲作品与同时期中原文化的渊源及比对,重视对云南古代戏曲不同剧种作品的归纳与整理及其深入分析。
二是关注云南古代戏曲文学的地域文化特征研究。“在全球化背景中区域文化产业只有以本民族的、本土的、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的东西才能吸引世界注意并且推向全球。”[3]33在云南古代戏曲文学的发展历程中,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到1382年明朝平定云南后,军队及大量移民进入云南,加之在云南大规模开矿后带来的经济繁荣,各种戏曲声腔也纷纷传入。清初,一方面省外各种声腔、戏班继续进入云南;另一方面,云南的戏班和艺人刘二官等也出外演出,出现了著名的祥泰班,雷家班等,他们熔合石牌、楚腔、秦腔等声腔表演艺术并使之地方化,形成了滇剧三大声腔中襄阳、二簧两种,至此之后云南戏曲文学得到逐步丰富,为“滇剧”的形成繁荣奠定基础。可以说,每一种文化艺术都是植根于一定的地域环境中,都具有地方性特征。云南古代戏曲文学在发展过程中既有对外来戏曲艺术的接受也有对地方文化传统的继承。因而,研究云南古代戏曲文学就不能忽视对其植根的地域文化特征的研究。具体来说要关注对云南古代戏曲文学地域分类的调查与分析、关注对云南古代戏曲文学地域性特征分析、关注云南古代戏曲剧种的空间分布、关注外来文化对本地文化影响的地区、时间差异、关注对云南古代戏曲文学地域性特征的现代启示的研究。
三是关注云南古代戏曲文学的民族文化特征研究。云南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这也是云南这一区域范围内最为传统、最为有地域特色的地方。在云南古代戏曲文学发展历程中,正如民间的社火观灯活动渐趋与云南民族民间原有的“祭土主”“祭本主”风俗融合而成为祭祀性的花灯歌舞活动并演出《瞎子观灯》《包二回门》等剧目一样,地方原生性的民族民间传统祭祀仪式、节日礼仪、民族歌舞等在一定程度上与云南古代戏曲走向了融合。特别是在康熙道光年间,出现了一批“民家曲以民家语为之”、“静夜华灯演苗戏”的白剧、苗剧等少数民族戏曲表演样式;以“哎咿呀”腔流传的壮剧;把《封神演义》译成傣语演出的傣剧;从语言到音乐等都彝族化的彝剧花灯《打花鼓》等,标志着白剧、苗戏等少数民族戏曲的出现。到咸丰同治年间,更有张铭斋等在杜文秀帅府演出了《二进宫》《绝缨会》《取高平》,这三部剧在滇剧中分属“胡琴”“襄阳”“丝弦”三个声腔的剧目,这既说明滇剧声腔的成熟,也说明云南民族文化与戏曲文学发展的结盟。我们始终坚信“民族艺术是民族文化的反映,深受民族文化的浸染,作为一种符号它表现了民族文化的内涵。因此,要了解每个民族的艺术,首先就要了解它的文化。”[4]13故而,探索云南戏曲文学发展与云南民族文化建设、旅游文化开发与利用方面的普遍需求、困境与出路,必须深入挖掘置身民族文化海洋的云南戏曲文学的民族文化特征,特别是要加强对云南古代少数民族戏曲文学作品的分类与梳理、少数民族戏曲文学对主流文学的继承与发展、少数民族戏曲文学作家的身份认同及创作研究、对云南古代戏曲文学的民族性特征分析、对云南古代戏曲文学民族性特征现代启示的讨论。
四是关注少数民族特色剧种剧目的研究。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有汉、彝、白、拉祜、哈尼、壮、傣、纳西、傈僳、佤、回、瑶、苗、藏等26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滇剧、傣剧、白剧、彝剧等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剧种,它们和川剧、评剧、京剧等外来剧种共同构成了云南的戏曲系统。但各民族剧种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造成这种不均衡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除了地域、文化、民族特性外,长期以来我们缺乏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学术界重视和研究程度不够。另外,从现有剧目资料来看,不管是彝剧、云南壮剧,还是白剧、傣剧等都和中原戏曲剧目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我们缺少细致的分析和整理,对其继承和发展关系的讨论不甚了了。再次,我们在讨论戏曲文学民族性时,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不够,导致在翻译中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甚至舛误。尤其是古代用少数民族文字创作的作品的翻译整理工作,几乎没有突破和进展。
篇4
1、文化全球化的时空维度,文化全球化的时空维度有三个要素:即促使文化全球化的主体(个人或单位)、符号(全球文化传播、交流)、实物(全球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载体)。三要素只有通过跨民族、跨国界的流动,或者说三要素通过运动的方式,以运动(文化全球交流、传播)所占据的时间和空间(文化全球交流和传播所覆盖的空间),构成现实的文化全球化的时空维度。 在交通工具和电信技术不发达的古代社会,文化传播、交流的广度、强度都较弱。中国古代的郑和下西洋、丝绸之路以及西方传教士所做的文化传播和交流工作,虽然也是跨州和国界的文化活动,但它不能实现同步,同时态的效应,不是文化的全球化。只是随着电信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文化传播、交流的工具已随着无形符号;以电子脉冲或数字化传播的方式,在全球时空实现同时、同步向各州、各国传播的效应。在这个意义上,文化全球化不可能发生在电子和通信技术不发达的古代。
2、文化全球化的组织维度,文化全球化的现实过程很复杂。文化跨州、跨国界的传播和交流,不一定就能在文化信息、文化模式所到的州、国家产生积极的响应,有的文化模式产生可持续的变革性的影响,有的文化模式则得不到响应。文化信息、文化模式要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产生影响,要受该地区、该国家接受文化信息、文化模式所具有的文化基础设施、文化制度的影响和制约。换言之,文化的嵌入(embedded)程度,与该地区、该国家的基础设施、文化制度能接受、容纳跨州和国家的文化信息、文化模式密切相关。而这里以文化基础设施为基础的文化制度,则是文化全球化的组织维度。 由时空维度和组织维度来观察文化的全球化,我们可以说,文化全球化的表层是:文化信息、文化价值观、文化模式跨地区、跨国界、跨州的全球传播。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古代水利工程及水利遗产曾在区域发展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史长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许多古代水利工程仍然得以保存,且在继续发挥作用。它们全面完整地体现了不同时期、不同区域水利建设的状况及其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体现了不同时期、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状况,揭示了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水利工程建设理念和科技价值。
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现代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以及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加之社会各界甚至是水利行业内普遍缺乏对古代水利工程价值的认知,大量古代水利工程遭到破坏、废弃,或者被新建工程所取代,且其速度正在加快。加强保护和合理利用在用古代水利工程和水利遗产已刻不容缓。
2010年,水利部组织了在用古代水利工程与水利遗产的调查。调查历时一年半,这是我国首次全国范围内展开水利文化遗产的调查。目前调查工作基本完成,根据调查结果,我国水利文化遗产类型、数量十分丰富,其中以古代水利工程为多。但是,多数工程经过不断改造,而仍然保持原有工程形态的古代水利工程占总数不到30%。
调查确认
调查始于2010年1月,2011年6月完成,历时一年半,调查范围为1911年以前兴建的水利工程与水利遗产,主要包括灌溉工程、防洪工程、城市水利、园林水利、水运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水电工程、供排水工程、海塘工程和水力工程等。其中水力工程是指利用水能的灌溉、粮食加工机械或机具(如水碾、水磨、轮式水车等)。调查以在用的古代水利工程重点,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影响的水利工程与遗产,其时限可延长至1949年。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工程位置、工程类别、工程主要效益、始建年代、保存和利用现状、管理部门、存在问题等6个方面。
本次调查首先以省为单位开展函调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影响重大的工程,进行实地调查;针对有明显缺失的工程与遗产,依据江河水利志等相关资料加以补充。调查确认古代水利工程与水利遗产379处、584项,其中包括世界文化遗产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
价值认定
古代水利工程与水利遗产类型多样,按功能可以分为防洪、灌溉、水运、园林等类,按建筑型式可分为拦河坝、溢流坝、渠道、闸门、分水堰、水道制导工程、堤防等。古代水利工程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生态价值,在区域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中华文明史是一部水利文明的历史,水利的历史与中华文明史同样源远流长。世代居住的人民以多样化的自然资源为基础,通过因地制宜的生产实践活动,创造、发展、管理着许多独具特色的水利工程系统。这些在本土知识和传统经验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古代水利工程巧夺天工,充分反映了人类及其文化多样性和与自然环境之间深刻关系的演进历程。
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具有丰厚的文化价值,有些领域是现代水利工程尚未超越的,如水权理论、水利管理中的人文内涵。西方现代水权和概念水权的运用在中国古代的水利管理中有很生动的体现。唐代《水部式》作为国家的水利法规,首先对郑白渠以法律的形式提出了国家水权的主张,即首先是灌溉需求,其次是水磨、水碾等粮食加工的需求。民间乡规民约对水权同样有严格的规定,维护了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凡是水利工程得以延续的地区,都有完善的乡村自治组织。因水利管理和水行政而构成了水与社会及文化之间血浓于水的联系,产生了相应的文化现象,比如都江堰水神崇拜,也因此诞生出二王庙、伏龙观、禹王官等美轮美奂的宗教建筑。古代水利的文化价值体现在它延续的历史时期,与区域民俗、宗教和建筑文化的融合以及相互的影响。
古代水利工程依据区域内河流形态、水文条件而建,随之而来的是质量较高的景观环境、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古代水利工程从规划到建筑,大都体现出与自然的融合,以及随自然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完善的特点。如无坝引水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最基本的建筑形式,其特点就是充分利用河流水文以及地形特点布置工程设施,使之既满足引水、防洪和通航的需求,又没有改变河流原有的自然特性。目前,随着淡水利用接近极限,江河湖泊逐渐枯萎,水环境和水域生态日趋恶化,生物多样性不断消失等水危机的全面突现,古代水利工程“人与自然和谐”的规划和设计理念越来越得到重视。
古代水利工程的水利设施布局巧妙,既具有防旱抗涝、灌溉农田,又有便利生活、美化环境等综合功能,而且其水利工程的分布,还体现着古代社会一种特殊文化。许多地区因水利工程和水库的建设而成为著名风景旅游区;有些因水利工程而闻名于世;而有些是以发展水文化而成为旅游热点;有些更成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复合生态系统及农耕文明与当地民族民俗完美结合。
现状分析
根据调查我国古代水利工程和水利遗产的管理长期缺失,主要面临着困境:
1 适合区域自然特点、河流特性的传统水利型式濒临消失,生态环境、水价值观和文化形态发生蜕化。
典型的例子是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坎儿井是绿洲特有的传统水利型式。据新疆坎儿井研究会统计,1950年代前坎儿井的数量约1784条,2003年剩614条,干涸1170条,2009年剩427条。多数坎儿井因绿洲地下水位下降而废弃,这主要是机井盲目发展和超采失控所致,其代价是天山南麓吐鲁番盆地良好的地下水循环机理被破坏,以及由坎儿井灌溉产生的旱区水文化层面的损失,即当地居民对需要大量投入和维护而获取到水所衍生出来的水的价值观发生改变,区域水资源公平占有的文化基础消失。事实证明在干旱地区恢复或部分恢复本土传统水利型式,对于区域生态环境的修复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
2 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缺乏对古代水利工程针对性的保护,建设性破坏比较突出。
长期以来,古代水利工程没有像城市历史街区、古代建筑的保护那样,纳入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社会普遍缺乏文化认知。城市发展中,古代水利工程建设性破坏更为突出。
北京是没有天然河流流经的城市,水利工程造就了北京的河湖
水系,它经历了元明清各时期不断建设而形成,是古都风貌重要的构成。但是在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城市建设中,护城河加盖的长度超过总长的2/3,通惠河、长河等河道在治理中盲目加宽河道,加高河堤,不仅增加了河道置换水量和蒸发损失,区间雨水不能汇流入河,也使河湖的文化景观价值遭到了破坏。城区湖泊多数被填埋,城市失去了蓄滞洪水的场所,最近几年北京逢雨必涝。
3 部分古代水利工程管理权属不清,长期管理缺失,使工程处于自生自灭的状况。
目前相当数量的小型水利工程属于乡镇或村管理。由于乡村土地所有制的改变,基层公共工程管理缺失,使这类水利工程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例如贵州安顺有一批明代屯田时兴建的乡村水利工程,在1978年实行土地承包制以后,土地所有制变化了,这些小型工程名义属于乡镇水利站管理,不在灌区管理范围内,事实上等于无人管理。安顺地区有500多年历史的乡村水利多数失效,只有少数在宗族意志浓厚的乡村管理维持下来。
4 古代水利工程毁灭性的破坏造成区域生态环境的整体蜕化。
在经济的大潮冲击下,最近10年来大规模的采矿、房地产开发、经济园区建设,使地处城市或风景名胜区的古代水利工程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毁灭性破坏。
山西太原晋祠引泉工程,曾经是太原地区有近千年历史的水利工程,不仅是晋祠风景名胜的重要组成,更是本区域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供水的基础设施。但是,大规模的煤矿开采使本区地下水含水层截断,引泉工程全部失效,晋祠地区的文化景观、自然环境因此而遭到严重破坏。
保护建议
1 完善保护管理体制
设立古代水利工程与水文化遗产管理指导委员会,组织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成立国家级别在用古代水利工程及水利遗产的申报标准和认定程序,建立各级保护管理制度,执行对其保护、管理和利用的监督。
颁布《在用古代水利工程及水利遗产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在用古代水利工程及水利遗产保护规划规范》等规范性文件,对在用古代水利工程的保护提出强制性要求:涉及到古代水利工程(范围可逐步扩大至50年以上的现代工程)的改建、扩建、施工等要有专项规划、报批手续,按程序审批。
2 完善法律体系
为了推动水利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必须节制盲目开发和非科学活动,惩治破坏行为,将单位及个人的保护责任用法规和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保护工作有法可依。建议在已有的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组织制定适于我国国情的《在用古代水利工程及水利遗产保护管理条例》,明确在用古代水利工程及水利遗产身份的认定、保护、管理等方面内容。
3 采取多元化的保护手段
根据水利工程及水利遗产的现状、功能、保护的侧重与目的、不同要素的具体情况以及规划的不同目标和内容,区别对待,分区规划,多元化保护,分别提出保护方法。
已基本改建成为现代工程,只保留有地理位置、范围、工程名称的水利遗存。如秦渠、汉渠、四川通济堰、新疆林公渠等,对其的保护与利用侧重于保护文化价值与历史符号。
主体结构完好,但有扩建的工程的保护策略是:整体保护,适度开发,永续利用。在保障发挥水利功能的前提下,保护其历史文化价值。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和运用的优先次序为:文物保护与防洪、水资源调配、河道整治、水毁工程修复等工作发生冲突时,水利功能优先。
对基本保留,建筑材料有改变的工程,在保护现有遗产的基础上,逐步、科学的采用传统水利材料与构件,适度恢复历史风貌。
对主体已完全消失,只有遗址存在的工程,以保护历史、文化价值为主。通过保护其场地或历史遗存,保留历史信息,作为水利展陈与科普的实例,结合水文化建设的需要,通过各种标识、展示手段阐释其价值。
对占地面积较大的遗存或遗址类工程,可适当对其场地进行功能置换和重新利用,通过建遗址公园、风景名胜区等,进行保护性的展示利用。
除工程设施和遗址遗存外,对在用古代水利工程的保护还包括对工程环境的保护,包括水体水域、陆地水岸、山体植被等。对于面积较大的,比如灌区、乡村水利工程等,可进行规划分区,确定哪些区域可以进行改造或开发利用,哪些需要进行保护恢复。
篇6
一、高校古代文学教育现状及其改革的必要性
1.高校古代文学教育现状分析在经济改革的浪潮中,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趋于实用性和多样性,而作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古代文学面临着压缩学时的困境,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对这门课大多是从重点词、句的解读的教授,其并没有注重对其内在的文化内涵进行理解性教学;从教学手段来说,主要采用的是背和记相结合的模式。再加上大学扩招,学生的基础下降,这就造成了高校学生专业课学习的不合格。简单枯燥的教学方法也使很多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反而追求一些对自己具有实用价值的英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
2.高校古代文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随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变化,许多大学生都没有看完四大名著,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学习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并不是为了获得文学修养,学生甚至认为学习古代文学没有前途,因而对其的学习热情也不高。这样的教学显然不利于学科体系建设,因此对高校古代文学教育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校古代文学教育改革构想与实践
1.改革教学方法高校古代文学教育方法上应该突破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将现代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交叉融合,优化组合教学方法。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复杂且涉及面广,这也就要求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具有文学基本功。比如要求学生诵读名篇,感受古文的音韵美,体会作家的风格特征。教学实践表明,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古代文学课程而言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它还是存在着信息获取量小的特点,没有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使古代文学的学习成为死记硬背,为了避免这样的后果,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介入,这样能够从视觉、听觉和触觉各个方面使学生进行信息接收,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改革教学模式现阶段,古代文学课程主要采取的是填鸭式教学方法,但是古代文学课程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记几首诗词这么简单,古代文学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具有古代文学素养,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所有的关系都是围绕此而展开的,也正是如此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古代文学改革思维模式下,应该改变传统的师生不平等地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现在高校的古代文学课堂都是采用论文和考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这样的方式无疑让学生在死记硬背的樊笼里不能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实现自己的主体性价值观,未来改革的古代文学课程应该开设专题讨论评分制,以某一个课题作为讨论对象,以此来评判学生的古代文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的主体性。
3.改革古代文学的培养目的古代文学是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而存在的,而这就需要通过重新确定教学目标,通过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教师在课前指定学生搜集资料、阅读篇目,在课堂上不采用讲授法,而是采用讨论法进行,并对一些问题进行现实结合教学法,引起学生思考,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4.改革课程设置古代文学课程作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对其的学习并不能由其单一完成,而是需要古代汉语课程以及现代汉语课程做支撑,因此学校应该在开设古代文学课程的同时开设语言类课程,特别是古代汉语课程,这样学生的学习就形成了一个网络体系。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设置文化类课程选修课,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性地储备中国的文化、语言、社会、思想知识,文学和文化其实质是相通的学科。
篇7
任何哲学思想都产生于一定时期的经济基础,并随着一定时期和阶段的经济、政治、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发展。中国的“天人之辩”思想即产生于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的基础之上在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古人看到闪电会非常的害怕,他们认为是不祥之兆。每当下雨的时候,人们总以为是老天爷伤心了,古人总是把一些自然现象归结为他们的封建思想内的一种上天的旨意而不是了解自然后的科学解释。中国古代对于农业的重?,引起了中国古代哲人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不懈的探讨,因而“天人之辩”是中国古代争论最多、持续最长的核心论题之一。我们在理解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天人之辩”思想内涵之时,必须要结合这一时期特点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相关社会背景。比如出现日食时,人们会认为君主有危险,如果正巧赶上君主出现疾病或者国家不顺利,他们恰巧作为这种自认为的思想去解释这一现象。君主李世民当政期间,出现蝗灾,他会归于自己的罪过而痛哭流涕,俘获民心。其实这只是君主为了安定民心的一种策略,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天人之辩”是有一定的思想基础的,当时认为的愚昧无知正是为天人之辩这种思想更加根深蒂固。
二、 中国古代“天人之辩”思想发展脉络
据查阅资料和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到,夏商时期社会生产力低下,农业生产技术手段落后,这一时期的自然环境对于农业生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这一时期的“天人之辩”主要表现为人对于天绝对的依附关系,并提出了“天命”的观点。以我的理解,天命有认命,屈服于上天的意味。人们总是把一些自然现象归为上天的旨意,听天由命,其实我认为这里有一些消极的思想在里面。人们总是认为一切都是上天的旨意安排。如夏商统治者的“天命天罚”思想,即夏商统治者将自己神话为上天的子孙,并承接“天命”对臣民实行统治,如臣民违反其统治,即被视为违抗天命,理应得到上天的惩罚,这一思想是这一时期“天人之辩”的集中体现。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各个学派的观点的相互碰撞促使这一时期的“天人之辩”思想的繁荣和发展。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正统思想。同时在天人关系这一问题上,也提出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新的神学天命论。
综上所述,在中国古代的“天人之辩”中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哲学路线,即以孔孟、董仲舒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天命观和以荀子、王充为代表的唯物主义哲学观。这两条路线构成了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诸种学说的核心和基础。
三、 中国古代“天人之辩”的当代价值
中国古代哲人在天人关系上的争辩,蕴含着丰富的当代意义。具体表现在:
道家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身和谐相处,这对于纠正当代那种把人与自然截然对立起来,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一味向自然开战的错误观点,不但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意义。
篇8
关键词:审美文化;古代舞蹈;楚舞;艺术特色;历史底蕴
楚舞艺术发展;历史悠久,在先秦文化研究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楚舞文化内容丰富,其舞风、情感表达、舞姿等,对于后世舞蹈相关内容的表达具有较大的价值。所谓的楚舞,是指楚地之舞,融合了土著蛮夷文化及中原史官文化,在保持南国巫风状态的同时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性浪漫舞蹈文化,表现过程中具体激越古朴的巫风色彩。同时,楚舞艺术在历史长河沉淀的过程中形成了兼容性与良好性的机制,打破了传统僵化礼制的束缚,是我国古代舞蹈史上的奇迹,推动了后世舞蹈的快速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楚舞文化内涵及艺术特色,需要从审美文化视角进行必要地探讨。
1 楚舞的舞蹈形式分析
楚舞在我国音乐舞蹈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南方巫风及史官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由于这种舞蹈的表现形式具体鲜明的地方特色,因此,楚舞也可称为楚越舞。楚舞的艺术气息浓厚,表现形式多样,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因此,需要对楚舞的舞蹈形式有着必要的了解。同时,结合楚舞的发展史,可知其表现形式多样,能够通过不同的舞蹈队地方文化进行有效的表达,促进舞者情感交流的同时也体现了楚舞浓厚的历史底蕴。楚舞的舞蹈形式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鲜明地方特色的巫舞。通过对楚舞艺术的深入分析,发现其中的巫舞表现过程中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巫舞本质上是一种原始性的舞蹈,反映了当时某些区域人们的生活状态,是他们情感的有效表达。结合巫舞的表演性质,可知其可分为:民间巫舞与宫廷巫舞。其中,民间巫舞主要的作用是为了祭祀鬼神,在楚辞的《九歌》中具有一定的描述;宫廷巫舞主要是为了取悦宫廷中的上层阶级。像《招魂》中所描绘的场景,便为宫廷巫舞。第二,长袖舞蹈。这种舞蹈是指表演者身穿长袖舞服,通过手袖舞蹈的方式进行表演。像《大招》中描绘的“小腰秀颈,长袖拂面”的舞蹈,即为L袖舞蹈。结合古代楚地文化的相关研究资料,可知细腰宽袖的舞服在楚地甚为流行,为长袖舞蹈的诞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第三,建鼓舞。在对这种楚舞形式研究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出土的相关文物进行研究的。这种舞蹈作为一种宫廷舞蹈,表演过程中需要舞者与打手鼓的人共同配合,从而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动作。汉代对于建鼓舞有了一定的继承,对后世音乐舞蹈学有一定的影响。第四,七盘舞。这种舞蹈主要是指舞者表演过程中通过六个盘子形状的乐器及一个足鼓的共同配合,以跳跃打击盘鼓的方式进行表演,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
2 楚舞发展过程中的相关特征
结合楚舞的发展流程及楚舞艺术内涵,可知这种舞蹈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一定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包括:第一,歌舞相互融合,相合为歌。楚舞融合了南方蛮夷文化及华夏文化,是对原始舞蹈的继承。从屈原的《九歌》、宋代朱熹的《楚辞集注》等史料中可以了解到楚舞具体歌舞相合融合的特点。同时,由于楚舞对古代楚地民间祭祀文化及宫廷文化有着深刻地体现,客观地反映了其具有相合为歌的特点;第二,八音和鸣、体制恢宏。通过对不同乐器的选取及配合使用,增强了楚舞的美感。结合相关的古籍史料,可知楚舞的表现形式与钟、鼓、瑟、笙、筝等乐器有关,从而使后人能够通过楚舞感受到一种气势宏大的舞蹈场景;第三,舞风纯朴,轻盈飘逸。楚舞在不同形式的表现过程中对于巫术及祭祀文化有着良好的反映。各种史料记载了古代楚地巫风昌炽的相关内容,结合已出土的文物,可知楚舞作为一种巫师与神灵交流的重要形式,其舞风纯朴,各种动作轻盈飘逸,美学价值高。
3 基于审美文化视角的楚舞艺术特色
由于楚舞结合了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因此,这种舞蹈本质上是一种多文化相互融合的舞蹈。通过对出土文物、古籍史料及民间遗存艺术的了解与分析,可知楚舞具有明显的美学价值,其艺术特色突出。因此,需要加强对基于审美文化视角的楚舞艺术特色进行深入的研究。
3.1 古拙质朴舞风的艺术性
古代楚地文化是在原商周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逐渐地融合了南方的蛮夷文化。而作为古代楚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楚舞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各种舞蹈形式,逐渐形成了古拙质朴的舞风,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气息。冲各种史料来看,楚民族对各种外来文化持包容性的态度,促使楚舞形成过程中具有兼容性的特点。这种标新立异、兼容创新的方式,为楚舞形成过程中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促使楚舞的影响范围不断地扩大。注重楚舞古拙质朴舞风的艺术性研究,应结合审美视角下楚文化的发展流程,深入理解古楚地江汉土著文化内容。所谓的江汉土著文化是指两周以前的长江中下游江汉楚蛮之地的各种文化,与我们的祖先最原始的生活状态密切相关。像“搏拊琴瑟以咏”、“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舞”等,都体现了原始性的舞蹈艺术,具有较大的美学价值。为后期楚舞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原始社会的人们集中在篝火旁载歌载舞,并在身上佩戴象征族文化的图腾配饰,在空旷的大地上响彻着鼓声,并伴随有陶哨、骨笛等乐器的声音,形成了一种韵律感突出的原始舞蹈。同时,原始社会的人们通过敲打乐器、无拘无束跳动的方式,传达着自身的情感信息,毫无掩饰地表达着自己的真性情,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楚舞文化,增强了楚舞发展过程中的艺术效果。除此之外,原始舞蹈的表现方式情感色彩突出,是舞者精神的寄托,在不同形式的表现过程中具体古朴飘逸的艺术美感,对楚舞艺术特性的突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像《诗经》的某些篇章中描绘的舞蹈场景,体现了一种原始性的生命情调,其表现形式具体强烈的感彩。而楚舞正是在这些原始舞蹈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其古拙质朴的舞风突出。加上古楚地注重吸纳外来文化,促进了南方蛮夷文化与华夏文化交流,实现了中原文化与江汉文化的相互融合,在保持自身良好文化习俗的同时突出了楚舞的创新性。因此,楚舞继承了各种先进的文化,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保留了自身古拙质朴的舞风,突出了地方特色。
3.2 轻盈飘逸舞姿中散发的美学气息
楚辞艺术的表现形式多样,但主要是以“长袖”及“细腰”进行表现的。这种具体美学特性的审美方式与楚人浪漫的情怀及艺术灵感有关,在楚舞形成的过程中表达着自身追求自由的愿望。古楚地文化发展中虽然受到了中原文化的一定影响,但楚人以包容的态度吸纳了这些文化,在保持自身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继承了其他文化,最终形成了楚地特有的文化气息。同时,由于楚人对于独立自由的追求甚为强烈,便通过轻盈飘逸的舞姿进行着自身的舞蹈艺术传承与创新,并通过对服饰的改造,形成了具有一定美感的长袖,丰富了楚舞的表达方式,也为楚舞轻盈飘逸的舞姿带来了浓厚的美学气息。楚舞中涉及的长袖不仅体现的是楚人对服饰的重视,更重要的是实现了肢体的延伸,增强了楚舞的感染力,促使其舞姿中散发着美学气息。像《楚辞》及《汉赋》中提及的“从眇宜修”“丰肉微骨”等,都体现着人体美学,并通过“华采衣兮若英”“娉容修态”等,对舞者的形象美进行了必要地说明。在描绘舞者动作美的过程中,《西京赋》中的“奋长袖之飒丽”及;傅毅《舞赋》中的“袖如素霓”等,都有着细致的描绘。通过对这些与楚舞相关内容的深入理解,可知楚舞轻盈飘逸舞姿中散发着美学气息。
3.3 热烈狂迷的情感表达
楚舞审美的过程中应注重其中舞者及楚人情感的有效表达。楚人对巫文化非常崇拜,这与楚国社会的发展历程有关。楚国是在原始部落氏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精神世界中充满了神秘的气息。而楚人自身对于世界万物有着一定的理解:他们认为世界万物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像人与动物、人与神灵之间等,都是通过一种无形的关系紧密结合在一起。《国语・楚语》中描绘的“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场景,可知楚人对于巫舞有着的重视。这种楚舞形式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祭拜鬼神,从而通过巫舞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敬畏之情。通过对《汉书・地理志》相关内容的理解,可知楚舞的发展与民间祭祀密切相关,在最初用于祭祀到后来的娱乐,都反映了楚舞中包含了楚人热烈狂迷的情感。像恒谭《新论・言体篇》中记载的“吴人来攻其国,而灵王鼓舞自若”,可知楚王对于巫舞的喜好之情。即使自己的国家受到外来威胁,楚灵王依然对巫舞保留着一种狂迷之情。其他有关楚舞的史料业记载了各种楚人对于不同舞蹈形式的热烈狂迷。这种原始性情感的自然流露,反映了楚人对于世界万物的敬畏之情。因此,楚舞中也包含了楚人热烈狂迷的情感宣泄方式,体现了最原始的人性美。同时,由于荆楚之地舞风,其舞蹈艺术发展史悠久,并体现着鲜明的地域性,因此,通过对楚舞中美学理念的理解,也能对古代楚国的历史文化有着更多的了解。
4 结语
作为多民族、多地域的舞蹈文化综合体,楚舞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文化特色,对我国后世舞蹈发展影响深远。因此,为了拓宽楚舞艺术的研究领域,在对各种史料查阅、民间艺术遗存搜集、相关文物研究的基础上,更需要从基于审美文化视角客观地看待楚舞的艺术特色,实现对这种古代舞蹈艺术内涵的深入挖掘。楚舞表现形式独特,艺术气息浓郁,为我国南方蛮夷文化及华夏文化相互融合的舞蹈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为了实现对中国古代舞蹈之美的不断探索,需要注重审美文化视角下楚舞艺术特色的研究,确保这种舞蹈艺术的延续,扩大楚舞艺术的影响范围,不断提升我国古代舞蹈艺术的整体研究水平,构建完善的楚舞艺术研究创新机制。
⒖嘉南祝
[1] 张冬琦.试论楚舞的演变及影响[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2] 张玉玲.楚舞研究及其当代创作述评[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2(03).
[3] 张玉玲.从《楚腰》看楚舞遗存及其当代复现[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05).
[4] 梁思思.从舞蹈《激楚》探寻楚舞的古典形态特征[D].北京舞蹈学院,2014.
[5] 王晓晖,邹曼璐.浅谈楚舞的美学价值[J].戏剧之家(上),2014(06).
[6] 杜鹏.论楚舞历史文化成因及其艺术特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01).
篇9
Abstract: Ancient Chinese is an important major course and an instrument as well for the Chinese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le in the present teaching practice, the phenomena such as poor teaching effect, students’ fear of the difficulty and dislike of studying are very common. The problems that lead to this phenomenon include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teaching material and the teaching method,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teacher, the social reality, and so on.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Ancient Chinese and achieve the expected teaching aims, the only way is to unfold the fundamental reasons and present the necessary solutions.
关键词: 古代汉语;教学;问题;简论
Key words: Ancient Chinese;teaching;problems;brief discussion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2-0209-02
0引言
高校古代汉语课程是为中文系汉语言文学、语文教育等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和工具课,一直受到各开课部门的重视。但是有人认为古代汉语教学从上世纪末以来,始终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这种观点是否公允,作为古代汉语教学者不做辩解。但是提出这种观点至少说明近一二十年来的古代汉语教学起色不大,个别高校的古代汉语教学甚至陷入了窘境。作为主干基础课程之一的古代汉语教学面临这种境况,不得不引起每一位古代汉语教师的深思。结合多年的思考、研究和古代汉语教学经历,发现目前古代汉语教学中确实存在很多问题:这其中有学生方面的问题;也有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的古代汉语综合素养方面的问题;还有社会现实方面的问题。要真正改变目前古代汉语的教学现状,必须从根本上揭示导致这种局面的症结所在,并对症下药地予以诊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古代汉语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1学生古代汉语基础下滑,心存畏难情绪,缺乏学习的动力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决定教学活动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学生的古代汉语知识基础、学习心态也在不断地变化,这势必影响到古代汉语教学。
1.1 高校扩大招生数量以来,各类高校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有明显的下滑,尤其是对传统学科基础的掌握在整体上明显不如扩招以前的整体水平。我国大学扩招以来,招生人数比扩招前翻了几番。我们假定中学教学质量不变,只看扩招,通过简单的分析就会发现,扩招是把原本录取不上的学生录取上了。比如原来每门课平均分达到80分才能达到录取分数线,现在可能降低到50分,这样势必造成大学入学的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下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比过去宽泛了,对外界的了解也比过去多了,但是这却分散了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尤其是对与现代生活联系不十分密切的传统课程的学习影响最大。这造成了当代中国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普遍性薄弱、甚至缺失,特别是对中国古代语言文字的极端生疏。以上两方面的因素都给古代汉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1.2 学生对古代汉语学习心存畏难情绪很多学生和教师都认为古代汉语课程是中文系所开设的课程中最难学、最枯燥乏味的一门课。古代汉语课程包含的内容多、涉及的知识面广,它所涉及的字、词、句、语音、语法、修辞与现代汉语差距很大,所以古代汉语学起来枯燥乏味,读起来诘屈聱牙,有时感觉是在读天书。即使经过刻苦学习,古代汉语综合素养也很难在短期内取得大幅度提高。这样,很多学生必然产生畏难情绪。
导致学生对古代汉语学习产生畏难情绪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目前配合中学语文教材的文言文翻译参考书越来越多,学生贪图简单,只读译文,不读经典原文,导致学生接触古代经典原文的机会越来越少,文言文感悟能力也就越来越差,学起来也就越来越困难;二是古人行文简略,省略较多,有时失之过简,造成文意的跳跃,甚至脱节,理解起来不连贯,要真正读懂古代经典原文,必须反复推敲上下文,费时费力;三是古代汉语距今年代久远,其语言所传递的社会生活、文化信息与今天差异太大,要读懂古代文献,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古代天文、地理、历法、礼仪、习俗、典章制度等方面的背景知识。如果不了解这些背景知识,阅读古文往往茫然不知所云,这势必挫伤阅读的兴趣。学生心理上存在畏难情绪,这给古代汉语教学造成了巨大的障碍。
1.3 学生对古代汉语课程的重要性理解不够,缺乏学习的兴趣。学习古代汉语不仅仅是阅读古代文献、了解一些古代词语、句式的用法,培养继承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人才,学习古代汉语还可以帮助提高理解、使用现代汉语的能力,提高人的综合素养,同时也是学习研究古代文学、历史、哲学、文化、医学等学科的必备利器,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课程。但是很多学生对古代汉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以为古代汉语在时间上距离我们非常遥远,很多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又用不上,以为只要以后不接触古籍,就没有必要学习古代汉语。
另外,要学好古代汉语,要求学习者必须静下心来,具有坐冷板凳的精神,一字一句细心地、慢慢地品味、咀嚼。而目前社会心理浮躁、急功近利思想倾向普遍,古代汉语又不是技术性很强的学科,不可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虽然古代汉语可以提高理解语言和应用语言的能力,提高人的综合素养,但是这些效果的取得需要循序渐进、长期积累才能凑效,这也势必挫伤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打消学习古代汉语的想法。
2一些古代汉语教师的古代汉语综合素养存在问题
作为教学活动主导的教师,其专业素养、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因素都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而教师这个群体的综合素养也是参差不齐,部分古代汉语教师在以上这些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陷。
2.1 一些教师本身的古代汉语综合素养方面有欠缺古代汉语是一门具有复杂知识体系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课程,知识繁多、内容复杂。要讲好古代汉语,对教师的综合素养要求是非常高的:首先要有较强的语言方面的综合素养,对古代字、词、句、语音、语法、修辞的特点、古今差异以及发展演变规律必须烂熟于心。其次要真正讲好古代语言,必须把古代语言放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大背景下进行,否则很多问题只能停留在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甚至连知其所以然的程度都达不到。因此古代汉语教师在有较强的语言素养的基础上,还必须熟悉古代的天文、地理、历法、礼仪、习俗、典章制度等方面的综合知识背景。除了具备上述两方面素养,古代汉语教师还必须具有一名优秀教师具备的一般素养,这也就是有的古代汉语教学者所说的古代汉语教师必须具备的六个方面的素质:对古代汉语有浓厚的兴趣,有驾驭教材的能力,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激发学生试讲的能力。笔者认为除上述素质以外,古代汉语教师还必须具有较强的教研科研能力。只有具有较强的教研和科研能力的古代汉语教师,才能把握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和研究成果,并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增强古代汉语课堂的教学内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求同时具备上述综合素养,谈何容易,没有多年的刻苦磨砺是不能达到的。一些古代汉语教师缺乏这种综合素养,课堂上就不能左右逢源,古今贯通,举一反三,讲授内容枯燥乏味,这必然影响到古代汉语的教学效果。
2.2 教学方式、方法不够灵活,死板单一有些古代汉语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敷衍应付,在教学中不能主动地去探索教学方法,不能主观能动地驾驭教材、主宰教材,不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去改进教学方法和调整教学内容,上课照本宣科、做教材的传声筒,知识对号入座,一个萝卜一个坑,条条框框地罗列知识。因此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和求知欲,学生也只能被动地接收知识,死记硬背,没有余暇去思维想象。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也变成了教材的附庸,学得枯燥乏味。
教师教学方法不灵活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除了上述教师缺乏教学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以外,教师的古代汉语综合知识素养有缺陷也会影响到教学方式、方法的灵活运用。同时,还有两方面原因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是目前高校教师普遍有重视科学研究、轻视教学研究的倾向。有些教师认为教学研究属于雕虫小技,不屑于在这方面花费时间和精力。从2000年以来,古代汉语方面的科研成果硕果累累,但是教研方面的成果不多,尤其是高质量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教研成果非常匮乏,甚至有些古代汉语教师基本不进行教学研究。有些古代汉语教师自身专业素养非常深厚,但是不进行教学研究,没有灵活、生动、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不能成功地把自身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现象并不少见。二是古代汉语教师跟不上时展的步伐,不能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应用于古代汉语教学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极大地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但是有些古代汉语教师无视这些变化,仍然坚持单一陈旧、越来越跟不上时代步伐的传统教学方式,造成的局面是教师在讲台上津津乐道、口若悬河,学生在下面疲惫不堪,昏昏欲睡。
2.3 只讲不练习或缺少练习在全国普通高校普遍压缩专业课时的大背景下,很多教师都感觉到学时不够,教学内容讲不完,于是就剥夺学生练习的机会,采用多讲少练甚至基本不练的教学方式,试图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可能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这种做法的出发点是好的,结果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违背了教学基本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理论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巩固知识,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顺利解决实际问题,可以给学生带来学习的成就感,激发新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如果只讲不练,学生疲于接收知识,没有吸收、消化的机会,这样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学习疲劳,挫伤学习的动力和自信心,自然很难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古代汉语教学内容不适应目前的教学要求
目前,我们古代汉语教学内容基本上还是上世纪60年代王力先生所确立的文选、通论、常用词三者结合的教学模式(常用词属于通论内容,其实质是文选、通论两结合的教学模式),古代汉语教材编写也基本沿袭王力先生《古代汉语》的编写体例,没有多少实质性创新,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王力先生关于古代汉语教学的思想对古代汉语教学确实发挥了历史性作用,笔者也没有挑战王力先生所确立的古代汉语教学模式权威性的意图。然而古代汉语教学内容经过这么多年没有多大调整,这本身就说明其中存在问题。上世纪60年代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社会环境等方面因素与目前存在很大差异,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我们的古代汉语教学似乎没有因为这些差异而调整教学内容。文选与通论相结合的古代汉语教学模式其宗旨是正确的,关键在于我们古代汉语教学应该随着教学各方面因素的变化对教学内容适时进行内部调整。尤其是上世纪60年代古代汉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研究型人才,而目前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加之目前大学生古代汉语基础较上世纪60年代有明显的下滑,面对这些变化,我们古代汉语教学内容应该做些什么样的调整,目前尚缺乏实证研究。面对学生古代汉语基础普遍下滑,传统的面面俱到的教学方式必须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在教学内容调整方面,必须把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首位,但是在这方面目前还没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和成功的教学范例。正是因为教学内容不能适应目前的教学要求,影响到了古代汉语教学效果。
总之,导致目前古代汉语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问题引起的,我们首先必须正确地揭示、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古代汉语教学才有可能焕发新的生机。至于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另撰专文论述,此处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1995.
[2]郭锡良等.古代汉语[M].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
篇10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路径
学好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对于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以及各种文体的基本知识、学习和借鉴优秀文学作品的写作方法、掌握古代文学各种文体的鉴赏技巧都有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学习中,学生还可以得到人文素养的熏陶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正因为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故有必要进行教学改革,找到适当的教学改革路径与方法。以笔者的观察和切身体会,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尤为重要。
1 积极引导,加强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在中国历史上,许多文学家往往兼具政治家、思想家的身分,往往具有较高的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修养,他们留存至今的作品,也因此具有较高的思想与文化价值,为后世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当今文学作品表现的主题、使用的文学手段,大多可以在古代文学中找到源头。因此,学好中国古代文学,读懂各历史阶段重要的文学作品,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嬗变的历史,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意义重大。
此外,文学作品所展现的丰富多样的精神世界、思想内蕴、感情意象可以使学生在怡悦精神和情感满足的艺术享受中增益自身的心灵美和情操美。如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光明幸福的憧憬可以培养他们的崇高理想;仁人志士报国济时、视死如归、持节不渝的忠诚可以激发他们献身国家的浩然正气;哲人学者己饥己溺、民胞物与的博襟可以培养他们忧国忧民的情怀;清流贤达反势利、反庸俗的磊落气度和冰清玉洁涅而不缁的高尚品质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风范;自然风光、人文胜迹的讴歌可以培养他们对祖国山水的自豪与热爱之情。而且中华民族文学独有的样式和特色,可以使青年学生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了解祖国优秀的思想道德传统,更能够从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深刻理解理想信念、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真正做到用人类创造的财富和知识,丰富武装自己的头脑。可以说,古代文学是我们祖先创造和留传下来的珍贵财富,而古代文学教学,是这一珍贵财富继承和发扬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丰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扎实过硬的专业基础、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对课程的这些重要性,教师有必要在课前和课中对学生进行相关讲解和引导教育。有了这样的思想动员,学生可能不会再存在“有用无用”的顾虑,而是去想方设法完成好学习任务。
2 优化教学内容,适应课程改革需要。从时间跨度上看,古代文学教学的内容从先秦到近代,纵贯三千年,涉及的作家作品浩如烟海;从涉及学科上看,它是文献学、文化学、哲学、美学、史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因此,它知识覆盖面广、内容难度大。与庞大的教学内容相比,几乎所有的高校在古代文学教学中都存在教学容量大而教学时数少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既获得开阔的知识视野,又能获得审美直觉能力与对经典作品的感悟能力,这就需要对该课程内容进行大胆改革。一直以来,教师授课都遵循着以文学史为纲的基本线索,以作品阅读分析为辅助,以选修课为补充,力求全方位打好学生古代文学知识基础这样一种思路,笔者认为这是不应改变的。教师需要的是对具体教学内容的深度认知及如何科学地传授等问题的思考,这是改革的关键。文学史的基本知识、发展线索、文学流派、作家风格等,属于基本知识积累的层面;文学发生原因的深层追寻,文学发展嬗变的逻辑归纳,以及对经典作家作品的深层体悟等,属于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层面。两个层面怎样才能进行科学的结合,笔者认为关键是课程设置及处理好基础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的关系。基础课强调基础知识的积累,选修课则强调研究性与前瞻性。两者相互补充,不仅可以使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知识结构,而且也有利于思维训练,能力培养,并使知识结构趋于优化。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节约教学时间,针对文学史和作品阅读与分析的不同特点,应采取不同方式。文学史以点带面,其基本知识、发展线索等以教为主,文学流派、作家风格等则以自学为主。作品阅读与分析点面结合,经典性作品以教为主,一般性作品可以以讨论的方式进行。这样在知识优化的同时,又进行了思维训练,培养了审美直觉能力和作品感悟能力。古代文学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还应做到与相关学科的整合。应该强调与文字、音韵、训诂学的近缘整合,这对打牢基础、充实底气、克服浮躁学风都是必须的;还应强调关于与中国古代史、文化史、哲学史等近邻学科的整合,目的是为古代文学教学提供多维视角和众多参照系;还要强调与中国古代文献学的整合,这是古典文学研究和教学自身的需要,因为对教师来说,若不收集完备的资料则根本没有发言权;同时要强调与文艺学、现当代文学乃至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整合,使教学在新世纪体现与时俱进的特色,并对“古典文学”进行真正的“文学”还原,对她的艺术魅力进行深入分析探索。教学中还应注重当代意识与古典领域的交融,注重古今贯通,引导学生从民族精神文化底蕴,及历史变化角度理解古代作品。努力发掘古代文学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具的人文价值,启发学生思辨能力,拓展其人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3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手段单调,教学形式单一,以“填鸭式”、“满堂灌”为主,师生之间沟通不够,相互启发、促进不够。然而,作为教师如果想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话,就应该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待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改革教学方法,找到一个良好渠道与学生进行沟通。改革教学方法,应加强教学设计,提倡在采用传统讲解法的同时,采用讨论法教学,推行畅所欲言式教学方式。这种方法能引导学生关注学术热点,特别有利于打开学生的思路,引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学生智力的开发与创新意识的培养结合起来,从而师生形成对话格局。关于讨论的问题,可以布置一些热点话题,也可以布置课堂讲授的一般性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收集材料,形成自己的基本观点,然后在课堂上评述各家观点,有根有据地表述自己的看法,加深学生对问题进一步理解。学生课外查阅资料,动手动脑,更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推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改革,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已成为提高教学效能的新途径。将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引入古代文学教学,以声光画综合形式感染学生,使学生自然亲近古代文学,可以提高古代文学教学效率和质量。文学作品是作家通过艺术体验和艺术想象营造的“幻象”世界。在古代诗词教学中,有些诗歌的“幻象”就比较朦胧含蓄,甚至难以言传,运用多媒体转化为画面的形式,能化朦胧为清晰,化含蓄为直观,可以启发想象。古代文学的许多名诗词、名小说、名戏曲都已经谱成歌曲、拍成电影电视,我们在讲授这些内容时都可以利用,以便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愉悦中受到古代文学的熏陶和影响。在介绍作家、引证材料、相关比较等方面,都涉及大量的文字板书,运用课件形式直接提供给学生,只须辅之以简单叙述,这也能节约有限的教学时间。为了适应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需要,教师应该大量收集准备音像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要注意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加大信息量、增强讲授的直观性、形象性、引发学生兴趣,也要注意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和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活跃课堂气氛。此外,根据古代文学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文献检索和搜集学术信息非常重要,通过课件,把图书馆电子检索手段与传统的古文学文献查阅结合起来,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获取了更多学术信息,为古代文学学习打下了厚实基础,也调动了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虽然在新的历史环境中,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发扬扎实苦干的精神,锐意改革,加强学生对课程重要性认识方面的引导,优化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效率,那么,目前所面临的困境是容易克服的。参考文献:
[1]黄连平,谈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中的几个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5,(4)。
- 上一篇:节能减排的措施
- 下一篇:幼儿的启蒙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