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平台经济效益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2: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在线教育平台经济效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在线教育平台经济效益

篇1

关键词:名师;直播;资源共享;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1.074

1引言

随着“直播热”浪潮的出现,各大在线教育机构也开始“沸腾”起来,各种直播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其中,“名师+直播”模式是教育领域的一次创新,也是对传统的教育的一种“革命”。随着用户的不断增长,教育机构不断的投入与改进,“名师+直播”成了人们继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其具有特有的优势,诸如性价比高、实时互动以及受众群体广等。

2“名师+直播”的定义

名师:所谓名师,就是指在教育培训领域公认的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学者、教师以及培训师等,他们具有较高的名望、能力强以及教学成果突出等特点。

直播:就是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实时报道,边录制边播出,可以让直播者与观众进行实时沟通互动,观众可以随时提出疑问,直播者进行回答。

名师+直播:让名望较高的学者、教师或培训师通过网络向大家传播知识,讲解疑难问题,让老师与学生实时沟通,学生可以及时地反映问题,老师也能够及时地辅导学生解决问题,得到了及时的反馈,提高了学习效率,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旨在重视名师、教学场景以及现场互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3“名师+直播”模式存在的原因

3.1学员的需求

我国教育资源分配存在不均衡现象,优秀教育人才,一师难求,再加上传统线下教育面授课成本高、效率低、传播范围窄的问题,使得学习者对在线学习产生了需求。

3.2新媒体的迅速崛起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新媒体根据人们的休闲娱乐时间的碎片化的特点,不断更新出新的平台、节目以及内容等,迎合了人们的要求;观众可以随时随地的表达,参与其中并进行交流,某种程度上也成了消费者;新媒体的出现,也让人们有更多的选择性和目的性,强化了人们的主动性;再加上新媒体适用与选择更具有个性。而“直播”也是新媒体的其中一种,其参与性、互动性都非常强,而且不需要太复杂的设备即可进行直播,并且,观看者也可以有选择的观看,互动交流。与此同时,直播给人一种面对面的感觉或者是朋友的感觉,同时还有竞价机制,从而在新媒体领域才多有斩获,收益颇丰。“名师+直播”亦是如此。

4“名师+直播”模式对教育资源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4.1对教育资源的影响

4.1.1实现教育资源进行共享

“名师+直播”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名师提供优质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再加上直播,便能够将这些一二线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网络远程输送到全国教育资源稀缺的地区,满足了偏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对于名师的需求,从而也改善中国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状,实现了优秀教育资源的共享。

4.1.2实现教育资源的同步更新

“名师+直播”是名师通过在线直播的方式向学生传达知识和解决疑惑。在名师进行直播的同时,学院不仅可以直接观看、互动,而且,如果学员没来得及听讲或有疑惑的,还可以往回看,因为网络进行了实时更新。此外,“名师+直播”模式有利于对教育资源的实施同步更新,也有利于不同地区在教育资源更新信息上的共享。

4.1.3对教育资源进行有机整合

现场授课、现场互动,加上网络直播互动,共同营造的教学氛围更利于学员的学习与参与,但前提是由有丰富的授课经验及控场能力强的名师授课。其次,再加上整个教学团队良好的配合,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更为符合自身需求的选择,学员也可以多渠道随时与授课老师及团队、其他学员实现有效互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使接受线上直播和线下授课的学员可以有多维的听课体验。

4.2对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领域的影响

4.2.1对基础教育的影响

中小学基础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和今后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基础教育阶段,提升学生的基础教育水平,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逻辑思维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离不开教师教育水平的提高。由于我国地缘辽阔,不发达地区偏多,尤其对于乡村小学教育,教师水平层次不齐,导致了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发展不平衡。而“名师+直播”模式在合理配置有限质教育资源方面有着较大潜力和优势,这对于推动我国教育公平建设有着深远意义。

4.2.2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主要包括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远程在线教育、自考教育以及电大教育五个方面。当前一些高等教育院校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得不到创新和更新,学生在校学习的方法、效率以及知识面拓展等方面相对落后,造成了学生毕业之后在能力和知识面等上面与社会脱节,造成就业难等诸多社会问题。近年来,针对成人的慕课教育兴起,通过在线的名师教学短视频、测试题以及同伴互评的教学方式,实现学习者全周期的在线学习过程,这对于成人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升级知识结构有着重要作用。

4.3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4.3.1为学员提供学习平台,降低授课成本

这种模式的创新,不仅为学员提供了平台学习,极大的节约了时间,还通过在线直播的方式解决传统线下教育面授课成本高、效率低、教学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这无疑也给学员也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效益。通过这种模式可以花更少的钱,接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并且提高了学员的学习效率。因此,人们对“名师+直播”这种模式的需求会越来越多。

4.3.2促进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及经济效益的提高

“直播”的出现和狂飙突进,不是传统媒体的掘墓者,而是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很多电视台包括广播电台都已经开始全力介入直播了,纸媒实际上也可以及时进入,很多纸媒也有了新媒体出口。凭借强大的内容整合优势,传统媒体会在直播领域大有可为。而“名师+直播”,利用视讯的方式进行网上现场直播,互动性较强,地域不受限制,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时空界限,直观快速等等,极大地满足了客户的要求。再加上传播、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的特点,这不仅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格局,而且还影响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促进新媒体领域的经济效益快速提高。

5结语

“名师+直播”的创新模式,顺应了市场的需求。不仅让教师回归到了教学核心地位,激发了老师的教学热情,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提升老师的讲课能力、收入水平、个人影响力等,帮助老师实现价值最大化,而且解决了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矛盾,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在给这些直播的老师、平台等带来了利益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名师+直播”模式会越来越人性化,发展得更好,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7073.

篇2

一、研究背景

(一)大数据引发的会计行业变革

大数据采集、挖掘与分析等新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数据估值的需求,正在给整个财务领域带来巨大变革。

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和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企业必须通过更加高效的财务流程,利用大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更好地配置资源使企业获得更快速安全的效益增长;面对当今日益扩大的企业规模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需要更加注重投资效率和经济效益,运用大数据测评和分析,建立、完善科学的决策评价体系;互联网消费的流行使行业数据趋于透明,导致企业利润空间狭窄、拓展困难,运用大数据进行财务成本控制,以显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必然趋势。

大数据时代,财务部门将能够通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类整理和分析,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更多变量的实时动态和更具战略性、系统性和前瞻性的管理建议,改善组织运营、增加企业价值。财会部门的职能重心由传统的核算、资金管理提升至数据整合和分析、资源配置、战略决策、企业业绩及风险评估等层面,财务部门将处于战略决策的核心位置。

大量数据包括政府数据公开程度的提升,以及各种大数据收集、挖掘、处理技术的不断开发和运用,将使对财务信息披露结果的预测和对可能发生的财务造假的预测成为可能。

大数据已经不再是辅助工具,而成为了企业的核心资产,数据资产估值方法亟待提上日程。

大数据会进一步提高企业财务的自动化水平以及与各业务口的数据对接,会计核算将可实现由半手工状态向全自动化转型,财务人员将出现两极分化,中高级财务人员越来越向“通才”发展:基础数据的汇集和录入、日常业务甚至部分特殊业务的核算、分析等工作都可以由计算机系统承担,只有少部分异动或特殊数据的录入、整理和初级核算需要人工介入,负责基础性数据整理及核算工作的会计岗位数量将极大减少,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将大大降低;同时将产生负责计算机、数据库和财务系统维护、业务口对接、模块开发、新业务衔接等工作的新岗位,这部分岗位要求既懂财务又懂信息技术。大数据时代下,CFO的职能已经从财务管理延伸到提升企业整体绩效,企业需要CFO构建并利用高效的财务流程对企业的现金流、收购兼并、资源配置、风险管控等进行管理,利用大数据等分析工具获得深度洞察,将资源更好地配置在增长领域。CFO的职位将变得更具战略性和前瞻性,需要更高的信息、技术整合运用能力来进行财务管理、风险管控、价值创造。

(二)大数据时代教育模式的变革

当今信息世界,数据以巨大体量的数据集合喷涌式产生,呈现复杂性、多样性和知识网络共享性的趋势。数据搜集、挖掘、整合、分析技术开发快速推进,由专业教学信息系统对历史教学数据和反馈数据进行抓取、分析、组合、编制形成高质量课程将成为可能,传统教育的空间、时间、师资等障碍将被打破。“慕课(MOOC)”、可汗学院、“翻转课堂”等新型在线教育模式和教学手段迅速发展,自主学习、即时教育已在部分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开放的网络教学平台将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顺畅交流,因材施教、交互式教学、协同学习、激发创新等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可有望实现。这种数据化和在线化的发展态势,给我国高校传统教育模式和方法带来严峻挑战。

二、财会教学的应对改革路径

大数据引发财务岗位及其能力要求的重构和教学模式的颠覆性变革,继而必定带来财会专业教学的连锁式反应。作为财会人才培养机构――高校,应密切关注和分析大数据的发展形势,预估社会财会岗位要求和需求的变化以及教学模式的更新,及时进行教学调整,从教学计划、课程、大纲、教学方法、实验室实训设备、教学软件、资源平台、师资、实习基地、职业考证等各方面进行应对改革,建设高质量、高适应力的财会专业,实现“大财务”教学,与社会需求顺畅衔接。

(一)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和机构

由于企业财务自动化水平的推进和企业战略决策财务分析支持要求的提高,导致企业财务人员的两极分化,素质要求差别极大。由于较低的素质要求,只需要掌握基础专业知识和简单专业技能的一线会计人员的培养将由职高、技校、社会培训学校等机构承担。负责计算机、数据库和财务系统维护、业务口对接、模板开发、新业务衔接等工作的中级财务人员和具备更高信息、技术整合运用能力进行财务管理、风险管控、价值创造的CFO由职业高校和普通高校负责培养。与此相适应,各高校财会专业应尽快开设XBRL应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网络技术及应用等更高层次的信息技术相关课程,加强学生信息和技术整合运用能力以及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和风险管控的能力,保证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基于传统会计职能重心向“战略性财务决策者”转变的趋势,知识体系侧重于决策分析与支持、预算预测、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成本分析、信息质量等内容的CMA、CIA、CISA等将成为大数据时代的财会人才价值衡量标准。高校应积极鼓励和培训专业教师进行CMA、CIA、CISA学习和取得相应资格认证,适时开设相关课程,为学生提供此类证书考试相关的学习、咨询和帮助,推进学生学习动力、专业认知和职业生涯规划,为社会输送紧缺人才。

(二)建设新型课程体系

根据大数据时代对财会专业学生信息思维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的较高要求,高校可从以下方面调整和构建课程体系:(1)顺应新的专业培养方向,对专业课程进行筛选,保留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主干理论课程,剔除手工记账实训等相关课程。对会计电算化等信息系统相关实验实训课程进行调整,与软件提供商共同进行ERP系统的完善,增加业务口衔接模块、财务信息分析模块。(2)围绕数据处理设置信息技术相关支撑课程,在计算机文化通识课和系统操作、常用软件操作等基础课程之上,设置编程语言类、数据库类、软件开发类等专业性较强的信息管理类高阶课程,使学生具备专业新形势下所需的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3)鉴于会计职能重心向“战略性财务决策者”转变的态势,将专业主干课程重心向管理会计转移,增设CMA、CIA、CISA取证相关课程,视自身师资情况自主或与专业培训机构共同实施教学。(4)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紧扣大数据形势下企业对搭建统一信息平台和实施财务标准化的迫切需要,在新型财务数据采集系统和财务数据分析系统软件开发方面共同研发,研发项目可作为实践实训课程,在课程中自然代入企业财务流程,有助于实现企业财务岗位素质要求和人才培养上的无缝衔接,同时拓展学生在财务软件开发、培训方面的就业渠道和创业渠道。

(三)转变教学方法

财务专业教师必须尽快适应专业新形势,尽快完成“二次学习”,尽快进行教学转型。高校应结合“大财务”要求和慕课等在线教育平台的模式,对财务专业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做大幅调整,如建设数字化校园,为教学提供仿真实验模拟环境,将财务教学与各专业各行业情景对接,帮助学生对目标行业财务的认知和行业会计的学习;吸收Coursera、edX、Udacity等在线教育方式,形成由教师授课主体向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体转变教学方式;加快自适应学习系统和课堂记录反馈系统的构建,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关注新动向新形势习惯、数据搜集分析能力、自主寻找学习途径能力、自主思考创新能力的引导;建立智能教学管理系统,整合课程设计与运行、课堂教学互动、授课内容分析、课堂教学记录、学习情况评价、教学效果评价、课后练习及答疑互动等功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结合国家创业支持政策和大数据下财务管理的发展形势,与政府相关机构、政策平台、企业信息对接,制定基于大学生创业导向的学习指导模式和流程;根据大数据时代从样本到总体、从因果关系到相关性的分析方法转变状况,设计大数据时代对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的要求和方法。

篇3

这是以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

这并非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

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被用户熟悉接受后,自然而然为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新业务。

互联网金融包括第三方支付、P2P小额信贷、众筹融资、新型电子货币以及其他网络金融服务平台。

在未来,可能出现以下这三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1)移动支付替代传统支付业务

全球移动支付交易总金额2011年为1059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将以年均42%的速度增长,2016年将达到6169亿美元。

(2)P2P小额信贷替代传统存贷款业务

正规金融机构一直未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而现代信息技术大幅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使P2P小额信贷在商业上成为可行。

(3)众筹融资替代传统证券业务

众筹融资在近年成为热门。2012年4月,美国通过JOBS法案,允许小企业通过众筹融资获得股权资本,这使得众筹融资替代部分传统证券业务成为可能。

移动电商&O2O

中国互联网从PC端渐渐转入到移动端。

随着人们对移动数据业务的需求增加和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移动端的互联网网民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基于移动电子商务和线上线下(O2O)结合的商业模式会持久发力,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引爆点。

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用户规模达到3.5亿人,庞大的移动用户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随着移动电子商务的服务领域越来越广泛,衍生出移动视频、游戏、阅读、位置服务等各种虚拟产品和服务,拥有了一定规模的消费群体,成为吸引网上用户赢利新模式。

并且,移动电子商务在公共交通、公共事业缴费、消费购物、一卡通、电子票务、旅游、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开展的多项试点应用。

云计算、大数据产业

国内云服务一般分为两个市场,一个是个人消费市场,一个是企业消费市场。

在个人消费市场,有腾讯、百度、阿里、奇虎等等,在企业的消费市场,有金蝶、用友、SAP、Oracle等等。

从国内和国际趋势来看,包括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在内的云计算正在逐步扩大整个IT产业份额,正在成为共识。

传统产业正在逐步与云计算结合,例如制造领域的云制造,教育领域的在线教育等。

大健康产业

它包括医疗产品、保健用品、营养食品、医疗器械、保健器具、休闲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

中国科学技术战略研究院研究预测,至2020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将形成约8万亿元的支柱产业。按此估计,2020年整个大健康产业市场将突破10万亿元。

在医疗支出方面,我国医疗人均支出为139美元,日本是中国的22倍、英国是中国的30倍。中国大健康拥有巨大的市场。

环保行业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国内环保产业已初具规模。特别是“十五”以来,国家加强了对城镇污水、垃圾和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等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拉动环保产业的市场需求。

数据显示,国内城市环保行业以资源综合利用、洁净产品为主,这两类子行业的产值在国内城市环保行业产值中所占比重超过3/4。

有分析称,我国环保产业投资未来5-10年每年增长10%以上。其中,环保服务和环保产品在工业领域用于前端治理的发展空间会最为广阔,国内环保工程服务市场也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国内环保产业已初具规模。特别是“十五”以来,国家加强了对城镇污水、垃圾和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等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拉动环保产业的市场需求。

数据显示,国内城市环保行业以资源综合利用、洁净产品为主,这两类子行业的产值在国内城市环保行业产值中所占比重超过3/4。

有分析称,我国环保产业投资未来5-10年每年增长10%以上。其中,环保服务和环保产品在工业领域用于前端治理的发展空间会最为广阔,国内环保工程服务市场也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

这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

在未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高的生活理念和生活追求催生了生态农业的市场,人们越来越愿意为健康的生活理念付出相应的成本。

分析称,引领新技术、新理念、新生活的公司将催生出一大批的千亿级的公司。

篇4

关键词:大数据;电子商务;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在教学领域中,无论是在线教育还是移动互联网都得到了铺天盖地的推广与应用,其中产生了包含大量信息的数据库,且隐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电子商务专业提供了便利的教学条件,而随着数据库的不断更新,电子商务教学也需随之改革。传统的电子商务教学模式,以讲解理论知识为教学重点,和实际大数据运营所提出的要求相差甚远,这样就很难促进电子商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对电子商务教学做出优化改革,可发挥其教育价值,体现其存在意义。

一、大数据对电子商务的影响

电子商务在不断发展,而人口红利却在消失,获取流量的成本也在与日俱增,此时电子商务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随之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市场发展问题,如商品同质化现象,作为商家想要获取经济效益,就不得不降低运营成本来取得流量。各种新型信息技术在激烈的竞争下出现,给降低运行成本提供了技术保障,尤其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电子商务行业迎来了春天,同时也需要面临更大的运营挑战。在此背景下,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开始应用新型电子技术,如5G技术、电商直播、云计算、大数据等。这些技术可以使人们享受到便利的购物服务与网络应用体验,这一切的变化都会给电子商务行业带来重大影响[1]。

二、大数据背景下对电子商务教学的新要求

(一)对数据收集处理的新要求

在大数据背景下,数据信息量在急剧增长,这就需要使用容量较大的数据库进行信息收集和整理,而庞大的数据信息量已经远远超过原始数据库的承载能力,需要构建新的信息系统。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对数据处理的要求也随着信息量的增大而提高,现在的计算能力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的信息量处理需求。另外,还需要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但是从海量的信息中挖掘有用的信息犹如大海捞针,无形中增加了数据处理的难度。由此可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电子商务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工作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技术,如数据仓库、数据挖掘、OLAP等先进技术,通过建立新的数据仓库来承载庞大的数据信息量,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借助OLAP技术对信息数据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从而保障电子商务行业的稳定发展。

(二)对人才专业技能的新要求

各大企业都有自己的数据库来收集信息数据,但是不能将收集的信息直接作为企业管理的依据,需要聘用技能水平较高的电子商务人才对收集的信息进行逐步分析和深度处理,这样才能提取出有价值的数据,以便用于后续的决策管理中。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企业已意识到这一现象,都在制订大数据的战略计划,通过不断引进新鲜血液来建立大数据研发队伍,以此来提高自身团队的技能水平。因此,仅靠收集大量的数据信息根本无法适应行业的发展,只有增强电子商务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对数据信息的分析能力,才能立于行业不败之地。这就需要在电子商务教学中,采用有效的教学措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2]。

(三)对课程培养方式的新要求

面对庞大的数据信息量,如果电子商务行业不优化原来的平台构架,极有可能影响平台构架的稳定性,无法满足当今的信息数据处理需求,衍生一系列的系统问题,进而降低平台操作的流畅性和用户使用平台的体验感。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实时监控平台的运行情况,对系统构架进行各项细节维护,并根据相应的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与方案。在此过程中应注重实际情况,避免生搬硬套理论而无法解决实际问题。从上述情况可知,大数据背景下,电子商务平台可能会发生各种突发性故障,这就要求电子商务教学注重实践教学,并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以便在后续的岗位工作中能应对各种突发问题。

三、大数据背景下电子商务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

在社会需求不断变化的今天,对人才的要求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招聘要求,以往的高学历、高成绩要求可作为参考依据,越来越多的企业更注重人才是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综合能力。电子商务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教师的教学理念还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对实践性教学不够重视。在实际教学中,通常以讲解理论知识为主,尤其是重难点知识反复且机械地讲解,秉持着让学生“揉碎、吃透”的想法,而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却置之不理。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培养的学生,大多理论基础比较扎实,但是严重缺乏实践能力,无法满足电子商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3]。

(二)教学体系不够合理

从当前电子商务教学情况来看,教学内容以电子商务概述、电子商务物流、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为主,这些理论知识虽然十分重要,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但是也体现出教学体系不够合理,与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相脱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大数据背景以及数据信息进行深入分析,从中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和消费需求,并将分析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其具备数据分析能力、挖掘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建立健全的电子商务教学体系,以此来满足电子商务行业的人才需求。

(三)教师队伍不够完善

若想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就需要构建出水平高且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从当今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实践经验不够丰富,只能参考书本讲解理论知识,并没有结合有价值的实践案例,而且缺乏对大数据的分析与挖掘能力,不但影响了学生的实践基础,还阻碍了电子商务教学的优化改革[4]。

四、大数据背景下电子商务教学模式的优化改革措施

(一)合理定位行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大数据背景下,各行各业对电子商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培养更多的电子商务人才,满足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就需要科学合理地定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由于电子商务专业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教学内容比较复杂,教师不仅要制定出系统性的教学策略,还要保证教学过程的完整性与流畅性。同时,在实际教学中,还需要将不同类别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分类,并依据具体分类情况明确日后的人才培养方向。另外,教师需要结合电子商务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做出准确有效的人才分析,不仅要满足电子商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还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和学习需求,这样才能保证专业定位的准确性,在拓宽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还能够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的电子商务人才。

(二)改革专业教学体系

若想满足电子商务行业的人才需求,不仅要对电子商务专业进行教学改革,还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在当前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缺乏实践性教学的问题,虽然一些学校在尽力做出优化改革,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比如安排教师参加各种电子商务实践活动培训,而培训时间过短,教师并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加之后续的培训力度不够,有可能只组织一次培训而之后便不了了之,这种培训模式过于注重形式,并没有实质性的改革效果。社会市场在不断变化,电子商务也需要随之做出调整,随之变动的还有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技术、数据类型等,而教师所掌握的电子商务教学方式、实践案例、自身实践技能并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教学问题,学校应和电子商务企业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在加强两者合作的同时,也需要不断改革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框架体系,这样才能为电子商务行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与此同时,还可以邀请行业内的高端技术人才到校内授课,从而增强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体系的完善性[5]。

(三)增加实践教学占比

电子商务专业不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还具有应用性,只有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才能达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同时也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丰富其知识储备量。但是很多学校的实践课程在整体电子商务教学中只占据1/4的比例,这种比例严重不符合电子商务行业的人才需求,因此需及时进行调整,将比例提升至1/2,从而保证学生实践能力得到质的提升。实践环境可直接影响实践教学质量,为了实现预想的教学目标,可对实践教学环境做出有效的改善。比如在校内创造模拟办公环境,优化计算机网络设备及系统,并营造出真实的工作环境供实践教学所用。在真实的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学习体验也会随之提升,便可轻松取得优质高效的实践教学效果。在采取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时,学校可为企业提供理论扎实的人才,企业则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两者的互相合作能够推动企业和学校的共同发展,同时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校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将制度落实在企业培训学生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四)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1.线上线下相结合在开展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时,需借助先进的教学方式提高专业教学效率,如在线教育、智慧课堂等,这些在线教学方式极具便捷性和个性化特征,能够为电子商务教学模式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利用在线教学平台时,可利用其中的日志文件、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等功能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这样教师就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活动、学习进程,促进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再借助学习平台的数据编码、清洗、分析功能,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有效分析,教师可将分析结果作为制定教学策略的依据,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2.优化课程设置在优化电子商务课程设置时,应将大数据发展情况作为优化依据,不断引入先进的智能化商务课程,以此来满足大数据发展需求。在此过程中,可添加数据仓库、数据挖掘、OLAP等智能化课程,帮助学生学会利用数据仓库收集信息,引导其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处理所搜集的信息,并在OLAP技术的支持下合理分析数据,从而增强电子商务教学模式的智能化特点。在优化课程过程中,学生可了解到更多的智能化电子商务课程,不仅能提高其数据收集能力、处理能力和分析能力,还能开阔其视野,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3.调整课程内容在课堂传授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知识时,还应引入电子商务行业的最新信息和技术,保证教学内容的实时性和新颖性。在大数据背景下,可将互联网技术作为教学基点,在教学内容中提出新的教学理念,并引入新的“互联网”教学思维,这样能够提高课程内容调整的合理性,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引入最新的信息和技术,可保证学生了解最新的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情况,使其对前沿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从而推动电子商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五)提升教师实践技能

目前,电子商务教学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过于重视知识理论,对实践教学有所忽视。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教师的实践技能较低,无法向学生讲述较多的真实案例,也没有相应的能力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因此,教师需要提高对实践技能的重视度,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技能培训活动。从学校方面来说,应发挥带领引导作用,组织各种实践技能培训讲座,并采取鼓励措施提高教师的参与性,同时还要提供各种实践锻炼机会,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实践锻炼中,不仅能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络,还能促进师生共同探究、共同进步。对于教师来说,在丰富自身实战经验的同时,也能了解学生的实践情况,可为后续的实践教学提供参考依据,有效保证实践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是信息技术必然的发展趋势,虽然给电子商务教学增加了教学难度,但是也给未来教学之路指明了发展方向。目前在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面对这些教学问题,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提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建立完善且合理的教学体系,同时也要提升自身实践技能水平,从而为电子商务企业培养出优秀的技能型人才,推动电子商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莫爱华.大数据时代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投资与合作,2020(12):151-152.

[2]赵耀.大数据背景下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0):168-169.

[3]蒋博.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20(2):30-31.

[4]谢嘉鹏.大数据时代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分析[J].财经界,2019(27):86.

篇5

【关键词】社区;互联网;经济

一、社区“互联网+”经济发展现状

目前,就社区经济整体发展情况来看,“互联网+”经济发展还处在萌芽起步阶段,社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仍占据主导地位,空间规模较小,产品样式单一,管理制度落后,技术人才缺乏,与互联网经济相匹配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网络平台和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所有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制约了社区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要看到对发展社区“互联网+”经济有利的一面,那就是青岛市和青岛西海岸新区所处的得天独厚的区位和政策优势,以及近几年快速发展起来的互联网信息技术,这些都是发展社区“互联网+”经济有利的因素。

二、社区“互联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上不是很到位。目前,广大社区居民对“互联网+”思维和发展模式缺乏足够认识,只是停留在“互联网+”经济这个概念上,即没有从思想上引起重视,也没有在实践中去开拓创新,导致社区“互联网+”经济转型的步伐不够快,与城市发展要求不匹配。

二是社区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多数社区经济发展起步较晚,规模单一、市场竞争力不强,没有原始积累,这就给社区经济转型升级带来很大的压力。

三是创新发展动力不足。社区多数企业目前主要以手工制造业为主,科技含量不高,经济效益低下,职工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管理上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社区经济发展创新动力不足。

四是社区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相对滞后。青岛西海岸新区虽然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东部沿海一线,但是多数社区互联网建设仍然是一块短板,互联网配套设施相对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社区“互联网+”经济的发展。

三、社区“互联网+”经济发展需把握的几个原则

面对社区“互联网+”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回避和退却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应该主动去迎接挑战,解放思想,从社区经济发展的制度和体制上大胆创新,用新的思维去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就会在社区“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大潮中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社区“互联网+”经济是近几年才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想让社区广大群众从根本上去接受她,就必须从思想上加以宣传引导,破除社区居民陈旧的思想观念,让社区群众从社区“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中尝到甜头,受到实惠。

二是推动制度创新。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是推动社区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社区两委干部作为社区经济发展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应从社区“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着眼全局,统筹协调,科学决策,让制度创新成为推动社区“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和助推器。

三是完善奖励机制。“互联网+”时代,推动社区经济快速发展最核心的要素是人,最核心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对招聘和引进的互联网高技术人才,要通过完善的社区人才奖励机制去留住他们,培养他们以社区为家的思想。比如,提高他们的薪资和物质生活待遇,帮助他们主动解决住房、子女入托上学等家庭后顾之忧,使他们愿意留下来,愿意为社区“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发挥他们最大的潜能。

四、社区“互联网+”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

“互联网+”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发展社区“互联网+”经济没有现成的经验模式可循,只能在实践中探索,在发展中找经验,结合社区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现有的经济资源,找到一条适合社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惠及社区百姓幸福生活的“互联网+”经济发展模式。

一是打造社区“互联网+”文化产业。近年来,随着青岛西海岸国家新区的快速发展,北京电影学院、哈工大等国内知名高校和青岛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都相继在这里安家落户,社区可依托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来研究开发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并最终发展成自己的互联网影视、互联网教育等文化产业。

二是发展社区“互联网+”旅游产业。青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海洋之都、帆船之都和品牌之都,所有这些响亮的名字,都为社区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社区一旦将旅游服务与互联网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对促进社区“互联网+”旅游产业,将会产生质的飞跃。

篇6

1.西部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制约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的生活大幅改善。但西部地区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社会现状并没有改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体上还比较落后,这就严重制约了本地区高校继续教育的健康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制约。在西部地区,农业仍是GDP的重要支持,工业化发展模式粗放低效,第三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产业结构层次仍然较低,人均经济水平较为低下。因此,这就造成了西部地区对高校继续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使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这严重制约了高校继续教育规模的扩大与水平的提高。

二、社会发展过程中城乡二元结

1.西部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制约

构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制约。在西部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中城乡差距逐渐扩大,城乡二元结构明显。这一情况反应在高校继续教育领域主要呈现为高校继续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而那些偏远山区继续教育资源稀缺、人们享受不到应有的参与学习的权利,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现象。三、封闭的文化地理因素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制约。西部地区由于高山大河的阻隔使得其与外界沟通不便,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进程中造就了人们相对落后、保守的生活观念。这反应在继续教育领域主要表现为人们对高校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积极性不高,这成为制约西部地区高校继续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2.西部地区高校继续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在西部地区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进程中,一方面受本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又促进当地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其一,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人才。长期以来高校继续教育为西部地区培养了大量的民族干部、技术工人、中小学教师等大量的实用人才,这些人才在各自的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建设西部的重要人才支撑。其二,有助于西部地区整体受教育水平的提高。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使得原来一些没有机会参加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有了继续学习的机会,扩大了教育的服务范围,是建设学习型西部的重要途径。其三,有助于促进人们思想观念走向开放。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在为地区发展培养人才、扩大教育服务范围的同时,将先进的思想、开放的文化带到了西部地区,这有助于促进人们转变思想观念,更好地参与学习、参与到西部建设中去。

三、西部地区高校继续教育特色化发展的内涵

1.西部地区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高校继续教育发展规模有所扩大、办学水平有所提高,但总体上看西部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水平仍然较低,远远不能满足西部地区社会发展对高校继续教育的需求,这从根本上说是由于西部地区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缺乏特色造成的。缺乏特色的西部地区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办学指导思想缺乏特色。在西部地区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历程中,高校继续教育过分注重眼前利益、重视规模扩张与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对教育质量的提升与教育的社会效益重视不够,这就造成高校继续教育开设专业雷同、办学普教化,并没有从地区社会发展需求与继续教育办学规律出发来发展高校继续教育,这严重制约了高校继续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第二,发展模式缺乏特色。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教育发展并不发达,高校继续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而人口主要分布在广大的山区、丘陵之中,这就使得众多中小城市、区镇、农村人员接受继续教育非常困难,严重制约了西部地区人才建设力度。第三,专业设置缺乏特色。当前西部地区高校继续教育的专业设置是全国统一的,既没有继续教育特色,更没有西部特色,这种专业设置缺乏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服务的实用特色,严重影响了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的质量。

2.西部地区高校继续教育特色化发展的内涵

高校继续教育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凭借其个性化的继续教育实践活动来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为特定的社会群体提供出色的教育服务。要实现高校继续教育的特色化发展,就必须依据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现有特色进行科学定位,以独特的办学取向对所办教学项目不断进行调适和优化,进而实现学校继续教育工作的某一方面特别优于其他方面,同时拥有一门或几门特别优于其他继续教育机构的学科。因此,西部地区高校继续教育的特色化发展就是指从西部地区社会发展实际水平出发,确立“以西部为中心”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地区人力资源,全面提高地区人文素质与科技素质;从地区继续教育发展实际情况出发,创新继续教育发展模式,合理分配高校继续教育资源,满足地区弱势群体(诸如农民工、农民、事失业待业人员、妇女、老人等)的学习需求,为建设学习型区域而努力;从学员实际需求出发,依托特有的地域文化与高校优势学科进行高校继续教育特色学科与专业建设,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学科体系。

四、依托地域文化,实现西部地区高校继续教育特色化发展

1.大力发展农村继续教育

在西部地区,第一产业仍是当地GDP的重要支撑,以农村、农业、农民为主体的“三农”问题仍是制约西部地区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这就决定了西部地区在发展教育时应重点关注农村教育,特别是对于与人们的职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高校继续教育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现阶段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当务之急,而农村劳动力表现出来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与劳动技能低下等特点给农村继续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西部地区高校继续教育在发展进程中应突出农村继续教育的地位,调适继续教育内容,引导农民参加继续教育,从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出发,加强农业技术人才与农村干部队伍的培养,全面实施农村人才建设工程,促进农村人口优势向人力资源优势转变,进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西部地区的和谐发展。

2.加强教师继续教育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较低成为制约西部地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障碍,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成为发展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西部地区高校继续教育重视对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的开发。现阶段,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陈旧、培训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培训模式、教学方法单一,因此高校继续教育在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时应转变观念,从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实际水平出发,规划部署继续教育工作。如:应加强与中小学的实际联系,丰富教师培训模式。在西部地区,由于师资匮乏,一线教师的工作强度较大,因此他们参与继续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小。所以,高校继续教育在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时可以外派培训师资,减少一线老师的培训成本,切实地为本地区中小学师资水平的提高而努力。

3.重视职业技术培训

现阶段,西部地区正处于产业结构的转型时期,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这就要求高校继续教育重视职业教育,切实地为地区发展培养所需人才。西部地区高校继续教育在发展进程中应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共同发展”的原则,重视非学历教育项目的开发。高校继续教育应从地区产业发展需求出发,优化整合自身教育资源,开展特色职业教育。如:在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以云南为代表的很多省份旅游产业是其支柱产业,因此高校继续教育可以开发诸如导游培训、旅游管理培训等一系列的旅游培训项目,从而更好地促进本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

4.借鉴MOOC模式,加快信息化进程

篇7

关键字:网络环境档案社会化服务

档案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记录,它以浩瀚的知识和广博的内容成为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档案管理存在着“重保管、轻利用”的问题,但是,档案只有通过用户的利用,才能实现其蕴藏的价值,带来相应的效益。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重视其服务社会的功能。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就是要以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为基础,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目的,面向社会,强化档案信息的各项服务功能和环境,建立规范的档案信息服务体系,创造档案信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部门不仅实现了功能范畴的拓展,更在逐步完成从保守的被动服务向更加开放的主动服务转变:档案人员不仅能更好地为传统对象提供服务,而且也能够为不同层次的教育者、学生、及普通公众所利用:社会大众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档案资源,更可以采用简单便捷的方式和途径取其所用。通过网络化、数字化传播档案信息资源,打造内容丰富、特色明显、功能完备、容易获取的网络档案信息平台,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化服务的关键所在。

一、网络环境下的档案用户需求特点

1.用户需求的全面性和社会性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发展和知识信息的飞速更新给人们带来了机遇,但人们也越来越感觉到自身知识的捉襟见肘,大家在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才能的同时对档案检索的深度和广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单的普泛式介绍和目录查询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对档案全文信息的在线获取已经成为一个迫切的要求。用户在解答和说明某一问题或研究某一课题时,也总是希望不仅能够获得准确的档案信息,而且希望得到更大范围的相关档案材料。此外,在对原始信息需求的同时,用户对经过编研、序化和深加工的档案信息也显得更有兴趣。

档案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动力大多来源于社会实践,用户在社会活动中需要利用前人的经验指导实践,而档案正是记述着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的所形成的经验和认识,这也更促使档案工作的社会化,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在对档案的要求上也往往呈现出更加贴近生活的平民化趋势。

2.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和动态性

从社会整体来说,人们各自的职业、爱好和素质的不同会造成用户信息需求的多样性,这是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的文明程度相一致的:从社会个人来说,人们自身的爱好和兴趣也存在着广泛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同时,用户需求也存在着动态性的特征,这是因为档案用户信息需求的满足方式和水平,是由其所处的历史条件决定的。而且,档案用户是在从事着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社会活动,这也必然决定了档案用户的信息需求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它会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的发展以及档案资源和档案利用者自身的发展而发展,一种旧的需求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需求,需求总在不断满足中延伸。

3.用户需求的快速准确性和信息导航性

用户希望能够建立稳定的档案网络平台,使其能够快速的访问,同时又有简便的登录程序、高效的检索系统,以准确的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内容新颖、传递及时、易于获取的各类信息成为信息用户迫切的需要。现代社会的信息爆炸,也往往会使人们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不知所措,他们不仅需要专家的支持和帮助,更希望有智能的导航系统,使用户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如何去寻找所需要的信息。

总之,网络环境刺激着用户不断产生新的要求,同时网络环境又为这种需求的满足创造着更为良好的条件。

二、网络环境下档案社会化服务策略

1.开发、开放档案资源,建立完备的档案资源管理体系

首先,要开发丰富的档案资源,同时丰富特色资源。档案部门要构建丰富的档案资源体系,坚持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等传统基础工作,坚持“收集要齐全,整理要系统,检索要深化”的原则,切实为档案资源服务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在丰富档案资源的基础上吸纳特色资源,在合理扩大接受范围的同时,着重接受与选择含金量高和特色的档案资源,体现档案的综合性和独特性。

其次,要加大数字档案资源建设力度。现代网络环境要求能够在网络上广泛查询和利用档案资源,这就要求档案部门一方面要做好已有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确保电子文件及时归档:另一方面继续做好传统档案的数字化工作,采用通用标准和先进技术,构建资源丰富、功能齐全的档案信息数据库,为档案信息资源服务建立完备的数字信息资源体系。

再次,要开放档案资源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档案信息需求。随着人们社会民主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政务信息公开进程的不断加快,档案开放范围也必然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要扩大社会档案知情权,开放一切可以开放的档案,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档案开放期限。当然,在扩大档案资源开放范围的同时,要注意做好档案保密工作,正确处理好开放与保密的关系,以便保障社会档案信息资源正常而有序地开放。

第四,要完成跨地区、跨资源合作,实现档案共享。现代社会发达的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给地区之间和不同资源之间的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面对浩瀚的档案资源,任何一个档案管理机构都不可能做到收集的全面性,必须改变割据式的保守自闭态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互通有无,从而达到档案资源最大化的共享。而且,面对人们越来越广泛的知识需求,还应尽量把档案学的内容与其他知识学科相连接,需要综合采用档案学、图书馆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的理论、原理原则和方法协同研究,促进学科间的交叉、渗透。

2.建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档案服务系统

首先,要更新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要把从前封闭、传统的档案收藏模式变为开放式的信息共享,档案管理工作应针对用户信息需求的特点,重视和加强对用户信息需求的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用户不断增长和变化的需求,改进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信息需求。同时要搞好跟踪服务和信息反馈机制,以了解用户所需,更好地进行社会化服务。

其次,要编制高效的检索查询体系。要想实现查询服务功能必须要有检索系统进行支持,要在丰富而有特色的馆藏基础上编制高效便捷检索工具,从而使档案检索清晰省时,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检索工具编制得越科学,对档案的揭示就越全面,档案信息也就开发得越迅速。在检索工具编制的同时还要注意类型的多样化和泛化检索,分类清晰,既要有总目录,也要有专题目录;既要有叙述型检索工具,也要有条型检索工具,以便满足用户多方面的档案需求。

篇8

吕晓慧 上海市徐汇区常委、宣传部长:2014文化产业GDP占比力争超16%

文化基础是徐汇区推进文化金融一个最核心方面。政府要起到引领、推动,组织,协调的作用,而引领、推动要在相应的基础上,我们有强大的文化历史资源。2013年全国文化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百分之三点几,在我们徐汇区这个比重达到了15.6%。当然,我们基数不是太大。我们提出了三年的计划,今年目标是超过16%。数字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是我们在文化产业领域当中,怎么样通过金融体系创新,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文化产业。实际上我们是双方面一起来推动,一方面鼓励文化企业多争取金融方面的资源,甚至是自己来创设一些文化金融产品。我们有一些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在跟社会资本融合,创立文化基金,比如说百视通、腾讯上海公司等。

另外一个角度,我们鼓励区域内600多家大大小小的金融机构,能够为文化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在这个服务当中,我们给予相应的补贴支持,甚至是一些风险的补偿。我觉得通过这样两个角度的支持,能够让文化和金融更好地融合。包括刚才说到全国上市的企业当中,我们现在有三家在主板上市,仅仅上半年新增和正在落户的以文化产业为导向的私募基金、股权基金也超过了10家,资金超过了50亿元。我们区里面也专门在今年增加了3亿元的文化产业的引导基金,尽管参与的比例不是太高,但是我们希望能够引入更多的关于文化企业的股权基金和私募基金,能够更好地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在14号文件出台前,去年已经把推动文化和金融有了一个方案。根据文件的要求,我们又增加和新设一些内容,希望近期能够正式的推出,更好地服务于整个文化和金融的发展。

关于创新点,我们会两个聚焦:一个是聚焦区重大的文化区域;一个是聚焦重点的文化行业。请大家关注上海徐汇叫西岸,希望它成为一个文化的聚居区,现在以东方梦工厂为主的东方梦中心已经全面启动,在两三年之后一定是文化演绎和制作的聚集区,包括我们西岸的音乐节,还有前一阵非常火爆的演出等,这是一个区域。

第二个是聚焦重点行业,可能有一个行业是要重点推进发展的,就是艺术品的拍卖和交易。请大家关注最新的新闻,就是我们区一个民营文化企业、国内最大的私人美术馆进行2.8亿港元的鸡缸杯交接手续。这杯不是一个新闻点,最主要的它会第一次建立了西岸艺术品保税仓库。所有的政策等同于我们现在自贸区的一个保税仓库,去年他拍卖回来引起很大争议的功甫帖进入到了自贸区的保税仓库,这个鸡缸杯会进入我们西岸的艺术品保税仓库,我们不仅仅做一个仓库,希望在展览仓储的基础上,更多的做艺术品的拍卖和交易,有众多需要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

万晓芳 民生银行文化产业金融事业部总裁:上半年文化产业审批贷款85亿元

一年以来,作为我们事业部,跟所有文化企业的合作面更广,持续支持文化企业力度也更大。仅仅今年上半年我们对文化企业的支持就审批了85亿元。文化是轻资产的一个行业,85亿元不是一个小数字。一年以来我们感觉到文化产业的活跃程度比去年要更强烈,比如说像并购活动就有15起,比如说引起了PE,还有各种社会资本的关注。我们的创新也是逐步在跟随,体现在这几方面:

第一,对产业链一个支持特色更明显。不是说对其中的某一单,或者说可能吸引眼球我们就去做,而是对整个产业链进行关注。作为一个新的成立有两年多一些事业部,在整个国内商业银行也属于走在前列的金融机构。我们着重的是去观察行业自身发展的规律,对整个产业链进行支持;着重于商业模式或者业务模式的探索。从影视来讲,制作、发行、院线到票务,整个产业链我们都会去找合作的伙伴,合作机会,目的是伴随产业的规律和我们的业务模式去匹配它的需求。

第二,行业聚焦的特色更明显。因为文化产业实际上是很大的概念,里面涵盖了很多细分行业。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要去找什么样的行业,摸索我们服务的模式或者专业的提升。我们就对视角艺术内容的一些行业进行了关注。大家知道视角艺术内容在文化产业里面,相当于是日用消费品,比如说像电影、电视剧、电视的综艺节目、演艺、动漫网游都属于视觉艺术,仅仅去年一年我们支持了影视作品40多部。《归来》、《窃听风云3》也是我们支持的。

第三,随着并购需求的扩大,我们要做并购基金,做并购贷款。比如文化旅游产业它是属于投资回收期比较长;或者说是一个电影公司,可能去进口国外的影片,需要提前落实一些资金;或者说一个优质企业,一年有10部到15部一个影视剧的拍摄计划,需要事前就落实比较可靠的资金来源。我们以产业资金形式进行合作,有产业基金,还有刚才说的并购,或者说一些企业去借壳,我们今年比去年做的案例更多。另外还有关注到余额宝,它实际上是众筹概念,我们给客户也做了众筹。所以包括产业基金也好,众筹也好,一年以来我们创新更明显。

第四,投行的特色也很明显。如果用传统的存贷的模式去看待,或者说进行融资服务的话,匹配性就比较差,所以必须与投行的理念,可能会更看重公司或者项目的未来,更看重决定它未来业绩的一些核心的竞争力。我们作为银行来讲,又不像PE机构,可以去把超额回报的一两单去覆盖其他的7单、8单,对我们而言安全性是比较重要,所以我们会把投行的一些理念,一些产品嫁接到我们商业银行的服务中来。

另外,作为商业银行怎么创新?创新离不开专业,只有专业才能创新。怎么专业: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对我们所服务的文化产业,它的行业规律的认知一定要深刻。第二,对金融需求的解读也得专业。有需求的企业真实的金融需求是来自于要突破担保,还是说在一些资本金的一些问题上,还是说在期限问题上,还是产品问题上?另外一方面,作为银行来讲,我们要能够针对一个轻资产的行业,但是如果说能够顺应行业自身发展,取得自身比较有前景的一些核心竞争力,能去解读这些核心竞争力在现金流上面的体现,把现金流去利用各种产品去进行架构的创新,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也就是说对银行的业务,现代商业银行的业务,以及投行的业务得专业,但是所有的都基于一个结合点,对客户所在行业的认知要深刻,对他的金融需求的理解要专业,对我们产品的运用要专业。

韩树凡 中关村东城园副主任:对接科技金融不断加大服务力度

我们叫中关村东城园是源于2006年中关村雍和园,北京中关村在16个区县都有分园,我们原来由3平方公里变成6平方公里,都地处中心区。我们感受到文化金融的活跃,感受到它的变化非常明显。我们觉得文化投资机构、产品、银行行长、高管离我们越来越近。头几年一提出来,我们几大行的行长纷纷来我们这儿调研,也不断地给我们授信。

实际上我作为一个有8年经验的园区管理者,我们其实是离企业最近的,也是跟我们最交心的。我们知道企业的需求是什么?我们东城区是一个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非常活跃的地方。我们看到大多数的文化创业企业都是轻资产融不到资,找不到人,也贷不出来,所以实际上我们从5年前开始构筑文化跟金融对接的服务体系。首先我们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引入了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建立了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前年我们成立了第一家基于文化创意担保的机构,大股东也是中关村担保,把科技金融有机的嫁接到文化金融;我们又引入了北京科技文化融资担保公司,这是北京市文资办推动的公司,落户到我们东城园。实际上我们正在努力使东城园成为一个文化最活跃的区域,也在积极地努力向文化金融改革实验区去靠拢,目的是让更多的企业能够快速成长。

比如像光线传媒第一笔资金是从北京市文资办拿的5个亿,第一笔贷款是北京银行的贷款,他们充分尝到了金融给他产业发展的助力。我也非常高兴看到现在从中央政府到北京市都在积极地加大对金融支持力度,贷款的力度。其实北京市通过文投,通过文化科技金融担保,不断地在为众多的文化产业提供一种服务。我还想借鉴一下文化金融和科技金融,因为中关村的体系非常不完善。我们其实8年前开始,就用一个科技园区的管理模式服务一个文化园区。中关村作为国家创新的一个排头兵,它还在不断地加大金融服务力度,比如成立中关村建设,提供一个金融集团;比如现在文化跟科技的融合越来越近。我们这个园区还是全国首批文化科技融合的基地,这种融合的态势越来越明显,大家看看赚钱的板块,除了影视特殊一点,好多基于互联网的企业都是科技企业。我们的一个经验就是把能够认证的文化企业都认证成为中关村的企业,或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让它既能体现文化金融的益处,也能体会到科技金融的益处,这样对企业发展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最近中关村核心区比较热的就是咖啡聚集,创新孵化平台非常地多,他们在做一个个结构调整,我希望大家能够关注。我希望我们中心区,我们的胡同工厂里面,也能够有很多针对文化产业的创新孵化器,我们会在动漫网络游戏,以及文化演艺这方面发力,建设我们有关键技术支撑的一个文化产业的平台,这里边也需要钱,也需要一个非常好的投融资环境。

杨秋萍 上海兆联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文化与科技金融的融合非常重要

我感觉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文化又和金融的融合非常重要。我们其实原来是工业园,后来做软件园,做了12年。今年我二次创业,做一个平台,就是线上线下。线上就是兆联天下,互联网是没有围墙的园区,把所有创业者的资源放在互联网上,我们有15个互联网产业联盟,有互联网,也有游戏动漫产业联盟,这个就是形成产业链,跟中关村一样,就是上游下游串起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抱团发展。

第二,就是金融的资金链,我们这里有天使基金联盟,大概有20多个天使基金,然后还有几百家VC。企业需要资金的时候,要小的要初期的,要中期的后期,我们的有的放矢,给企业真正拿到钱。

第三,就是我们做好服务链条。我做园区做了15年,知道创业难,创业成功更难。杨妈妈是企业的妈妈,所以杨妈妈就是我们企业的服务品牌,我们园区的服务品牌不是我个人的。我一直说,把妈妈的心,把妈妈的服务给予企业,让企业在我们的的大家庭中,在我们的园区里能快速成长,少走弯路,让他们真正做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抱团发展。文化企业是要培育的,要孵化的,所以文化企业我们政府出台了那么多优惠政策。

我们今年最大的创新就是要怎么样通过互联网,来把文化走向世界,这是我的创新。我们原来是国家级软件园,进驻了各类的软件企业,通过互联网手段走向世界,然后让大数据来挖掘,使我们的文化更有生命力。

周春芳 毅达资本合伙人、紫金文化产业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文化产业爆发真的来临了

毅达资本是在今年2月份刚刚成立的,它是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的核心企业。所谓核心企业,因为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是国有的体制,虽然出了一些业绩,但是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所以今年年初在国资委支持下进行了一个改革,所有的原来江苏高投的团队全部都进入这个公司,也就是说毅达资本实际上承接了江苏高投所有的创业投资的业务,也是一个核心的一个平台。原来高投的基金是由我们毅达资本来做的,这是我们毅达资本的一个情况。

紫金文化基金是2010年成立的。我做文化产业投资有接近5年时间。5年以来,体会感触还是比较深的。从2009年开始,国家提倡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江苏政府也积极响应,2009年底也开始酝酿,2010年初成立,并且交给毅达资本来管理,各方面的政策都很支持,大家对文化产业的预期也很高。产业发展没有到达这个点的时候,从投资机构来说,在一线工作,压力非常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个是大型文化企业转企改制,政策的要求非常多。过去几年图书出版、报业、广电、有线网络几个领域逐渐在放开,给投资带来了很多机会,也是过去几年我们投资过程中间非常主流的机会。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过去几年很热很火,但是我们在做的过程中间跟企业家沟通,他们很痛苦,我们也很痛苦,大家觉得文化产业跟科技融合,跟各个实体经济融合的过程中间,商业模式找不到。比如说图书的内容就是它核心的价值,内容可以产生它的经济收入;报纸广电它是以广告为核心价值,虽然内容价值得不到体现,但是它以广告的形式得到了体现,但是新兴文化产业很困难,尤其早期的时候,商业模式在哪里?客观说,我们版权保护做得不是非常好,法律环境在国内来看不是很健全,内容产生价值,收费是相对比较困难的,作为投资机构也觉得很痛苦,找不到合适的标的。但是在过去一年我觉得这种商业的机会,文化产业的爆发是真的来临了。

2010年投了1个项目,2011年投了5个项目,2012年投了十几个项目,今年也是投了十几个项目。典型的特点,今年我跟企业家沟通的时候,觉得商业模式开始有雏形了。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和传统文化产业的模式有很大的不同,特别的个性化。它的商业模式是非常非常多的,每个细分领域都不一样。

现在O2O这个领域,80后90后越来越接地气,他们对文化产业,跟各个实体经济是融合的,对产业的本质研究的非常深,对商业模式的琢磨非常高,他可能在很小的点上可以产生盈利模式。我们现在投的大部分都是80后90后,他们思维非常活跃,每次跟他们沟通的时候,我自己觉得自己有点out了,所以很佩服这样的创业者。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投资机会,比如像在线教育,在线垂直的媒体,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而是跟产业相结合,会介入到营销,介入到交易的领域。还有像互联网电视,这两年很火,企业也找到商业模式了。

另外一个变化,过去我们投资是以IPO为主要的投资渠道。刚刚起步的时候,会觉得企业能不能走到IPO的路上,有这样的疑问,很多项目就淘汰了。

过去的变化我们感受到了,资本市场非常活跃。有很多的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早期的文化企业带来了很多的机会,对投资来说也带来了很多机会,所以文化产业早期我们也可以大胆的布局,如果并购的道路不畅通的话,之后的也不会顺利。从资本市场来说,其实并购这块是我们看到的现象,其实推动并购,推动文化企业的资本运作,还有很多政策的一些变化。比如说最近并购重组已经取消审核了,这个对我们的并购来说是拓宽了未来的渠道,或者说减少了很多不确定性,降低了成本。再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创业板对互联网,对早期项目的门槛降低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特点是可能用户基数很大,但是不盈利,从国内来说资本市场是不畅通的,但是未来是有很大的机会,所以未来也给我们投资带来了比较大的机会。

过去几年我们做投资,主要是以股权投资为主,未来也是围绕这个主业。但是不同的创新点是我们在两个方面发力:一个方面就是打造文化产业,整合重组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是上市公司,我围绕一家上市公司,围绕它的资源重组来打造,也可以是我们潜在的或者现在投的标的,利用这个平台希望在文化若干年打造一些资源整合,并购重组的平台。

创新之二,在文化很多领域融资非常困难,不管是股权融资、直接融资或者是贷款融资都非常困难,但有些项目的确非常优质,投资规模也很大。我们接下来会围绕一些项目,做一些结构化的产品,这个结构化的产品可能是围绕这个项目专门做的基金,在这个基金里面会整合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人。未来几年在文化领域的创新主要是在这两个方面。

李湛军 北京发行集团董事长:文化产业再升级要更多考虑创造价值

非常感谢朱闪先生,文化投资体系创新再升级题目非常好。为什么?因为我们已经经过前面的过程,现在到了大家要思考如何转型,如何升级的时候。早些时候很多商家或者金融机构受华谊兄弟成就的影响,开始纷纷转入到文化产业投资,现在是该梳理了。文化产业有它的特殊性,可能不像普通的产业,投入产出完全好的那么一个模式。华谊兄弟的成功有它的特殊性,它当时面对的是很多国有电影发行企业。当时最大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对作者对好的剧本有一定的限制,比如稿费不可能像民营企业推出资金上的放大或者可以自行的放大性,这样就可能会影响到好的剧本、好的内容的生产。现在跟过去的环境不一样了,放开了,如果再向华谊兄弟那么再去转,不可能那么成功。

第二个,文化产业还有它的社会效益问题。有的产品好卖但作为文化产品来说,如果是违主义核心价值的,不一定非常好。它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这种观念,有的文化产品可能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不一定那么好,有的可能经济效益好,社会效益可能不好。有的产品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好,这是它的特殊性。

再一个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有滞后性,不会像有些物质产品的生产,不一定有回报,像莫言的作品,假如没有诺贝尔文学奖获的话,可能不会像今天这样的畅销,所以它有滞后性。这个滞后性有很多因素的制约,但不管怎么说,文化产业的前景是非常好的,文化产业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巨大的,都是非常具有可操作性的,为什么这么说?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出台,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性和市场环境的保障,这是前所未有的。再一个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对文化产品消费需求也上了一个层次,上了一个等级,不再是过去那种低层次的文化消费。人民追求精神上的更高需求,对文化需求的面也更宽了。拿出版发行来说,我们全国人均现在有的图书量,也才300多本,国外很普遍的国家是七八百本。

文化产业的投入前景非常好。但是怎么投,怎么能够产生更大的效益价值?文化产业有特殊性,我从三个角度考虑。

第一,文化产业的盈利模式在哪里,形成了没有?如果没有,那么投资能不能帮助他形成盈利模式,如果不能帮助它形成盈利模式,那我觉得投资回报率就不可能看到。

第二,文化产业企业是否已经形成了市场经营,如果形成了,如何巩固提高?投资机构应该帮助企业去创立市场核心竞争力。

第三,企业具备不具备未来发展前景,具备不具备规模化的生产或者是对上下游产业链的支配影响力?假如不具备,那么投资大和小就有取舍问题。

另外一块还要考虑到文化产业有广义的概念和狭义的概念。广义的概念只要是按照企业化的管理,都叫做文化产业;狭义的讲,如果你养不成自己,你能叫文化企业吗?靠政府圈养的狭义上讲还不叫文化产业。因为有的产业是用企业化形式经营的事业单位,这样的企业是必须要考虑社会价值,社会效应的,不一定考虑市场效益。比如说无形的文化资产传承问题,这个可能要从公益事业角度考虑,它的企业化运作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它可能更多的不是要去创造市场利润。

另外一个要考虑的是,我们很多文化产业长期以来实际上是事业体制,有一个机制体制转型问题。在投资这个问题上,也要考虑如何帮助文化产业去掉行政化,去掉事业机制的运作模式,让它更好的适应市场化。如果机制体制不改变,那么还是延续过去的模式,那么投资即便有回报也不会是最大效益的经济化。

北京发行集团是非常有发展潜力的良好的文化产业集团。我们现在有两大块欢迎投资:第一、新华连锁的门市。西单、王府井的图书大厦是全中国最好的大卖场,现在也面临转型升级,互联网的冲击。你们看到了,互联网对很多零售业冲击很大,电器、服装都受到了影响,网上销售受到了冲击。但是我看到一个奇特的现象,我们图书做到什么程度,网上销售比较好的书,恰恰也是实体商店销售比较好的。我们也在思考书店营销的转型升级,我们跟中国移动北京分公司在考虑,怎么融入更多的科技力量,甚至我们正在跟韩国的公司在探讨怎么引进3D技术,把这个卖场弄得更适合交流,更适合会谈或者交往的综合性的体验店。我们要适当的压缩图书书架,增大活动空间,让大家能够更多的进行一站式的综合消费服务,可能有更多文化科技的元素,未来的图书将会是将的梦幻般的好的场所。

第二,我们有一个全国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一个图书物流集散中心,460亩的土地,那里的设施设备,在亚洲科技量都是比较高的,不但买全国,还卖全国,现在我们正在打造实体物流集散地基础上,营造一个虚拟的借助云出版技术的实体和虚拟空间的物流集散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