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2: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准备制度;负债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8-0179-03
一、理论依据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指银行为了满足客户对提取存款或贷款的需求,以及自身支付到期债务、保证商业银行正常运营的现金需求,能够及时并以较低的资金成本获取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能力。目前,我国主要从两个方面描述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一是资产的流动性,指银行资产在较短的时间内、不受损失的变现能力;二是负债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能够在短时间内、以较低成本筹集资金的能力[1]。现阶段我国的银行流动性要求主要通过流动性比率、现金比率、存贷比率、核心负债依存度、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月末存款偏离度等八项标准衡量。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主要是指商业银行按一定的策略进行资金配置以实现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目标组合,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的理论流派。
(一)资产管理理论
针对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理论,其主要思想是银行资金来源规模和结构属于不受人为控制的外生变量,而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规模结构则是其自身能够管理的内生变量,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心应该放在资产业务上,在满足流动性的基础上追求盈利性。
(二)负债管理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金融管制下金融创新的产物。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资金,而最高存款利率的管制导致银行业的竞争加剧,促使商业银行发展更多的负债业务,以增加资金来源。该理论主张通过调整负债,以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拆借,发行可转让存单等方式提高资产的盈利性,只要银行的借款市场足够大,银行的流动性就有保证。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是,商业银行在妥善安排资产负债结构,并保证资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经营利润的最大化。单独的资产管理或者负债管理难以达到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均衡,只有兼顾银行的资产方和负债方的共同调整和协调搭配,才能控制市场波动的风险,保持资产流动性。
(四)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认为,存贷款业务在银行的经营中只占据部分比重,围绕存贷款业务,商业银行可以发展更加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通过优质的金融服务来吸引客户,增加银行的资金流。同时,该理论也鼓励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表内业务向表外业务转化[2]。
二、现状问题
(一)市场资金依赖度增加
针对2013 年 3 月银监会出台的《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 8 号文)以及 2014 年 5 月“一行三会一局”共同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127 号文)[3],由2014年上市银行年报整理所得数据(如图1)可得,这一政策方向使商业银行间不断扩张的同业业务有所下降。在“后 127号文”时代,流动资产规模将明显下降,市场资金依赖度在过渡期升高、压力增加,致使流动性风险增大。
(二)不良贷款率上升
在对银行贷款质量进行评估时,我国通常按照客户贷款风险大小的不同,将其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个等级。在这五个等级中,正常贷款风险最小,损失贷款风险最大,后三类均被划分为不良贷款[2]。其中,不良贷款率是指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额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一级资本则包括核心资本和其他一级资本,是衡量银行资本充足状况的指标。资本充足率是一个银行的资产对其风险的比率,即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根据201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上半年报整理得出的数据(如表1)可以得出,主要的上市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较为平稳,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有利于银行流动性及安全性的保障。但不良贷款率呈现大面积、大幅度的上升态势,这一比率的上升使银行安全性下降,从而导致流动性风险增加。
(三)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缺乏主动性
就理论而言,商业银行应主动采取多种有效的方式对流动性风险进行管理,以达到规避风险、保持流动性的目的。然而,我国的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管理主要是依照银监会所规定的八项比率指标进行,这种方式通过硬性的指标对商业银行进行管控,而不是各商业银行依照自身的需求进行调整,使得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4]。
三、政策措施
(一)建立并优化分层次的资产准备制度
商业银行的资产准备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级准备为流动性极强但不具有盈利性的现金资产,占据银行7%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存放中央银行超额准备金及存放同业存款;二级准备为短期有价证券,占银行20%左右的资产,包括短期国债、同业拆出、商业票据等多种形式。对于大型商业银行,通过负债的方式进行资产准备能够有效降低资本成本,因此该类银行一级准备相对比率较大。但就整体而言,一级准备额度有限,且通过负债的方式保持流动性将带来较大的资本成本,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二级准备的建立,完善对其规模、种类、期限、变现能力及收益的规定,形成合理的资产组合[5]。
(二)实施负债管理
在建立资产准备制度的同时,应加强对银行负债的管理,保证商业银行流动性。负债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是,为满足客户或商业银行自身的资金需要,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借款负债的方式在资本市场上筹集所需要的资金。负债来源主要包括吸收活期存款、再贴现、同业拆借、回购协议、发行大额定期存单等。由于借入负债的利息成本高于存款负债的利息成本,商业银行应提高存款负债在总负债中所占比例,以降低银行吸收负债的利息成本,增加盈利,保证银行流动性。
篇2
一、资产负债相关管理理论
现代商业银行在运营和管理中会大量的应用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工作,对于资产负债能够高效的开展管理工作与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影响深远。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较西方发达国家仍很落后,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工作中应用的方法及理论都不够成熟,这些劣势主要表现在资产负债的结构上,并且相关工作的操作比较简单且管理系统落后,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对于利率风险等问题的考虑存在很多漏洞。
商业银行的发展在不断变革之后,为求新的发展局面,负债管理理论业衍生出了这样一种观点,主张银行应当放弃流动性比较高的资产,这样才能够保证自身的资金流动性,并且对于主动型的负债多加利用以此来扩大借贷市场的借款,资产通过阶段渠道和途径的应用来满足需求上的多样化,但同时,经营风险也有所增加。对于资产管理相关理论研究中,流动性、安全性一直是热议的话题,但是盈利往往被忽视,负债管理的相关理论能够帮助银行企业加强其盈利性,但是风险性却随时提高,展开多元化的管理能够实现商业银行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和谐统一的发展。
二、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工作相关政策的影响
对于商业银行,我国为规范约束银行业颁布了很多相关政策和行业标准。有序的商业银行竞争环境才能够让银行企业良性的竞争、发展,但同时,也一定程度的抑制了商业银行的发展。从国际角度来看,不公平的收支环境下施行的货币政策令商业银行十分头痛。当前环境下,国际经济周期增长的极快,为稳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步伐,我国对外贸易的政策也在不断的调整,出现了多年的双顺差局面。为控制其流动性的增长,央行使用了很多货币政策,通过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动进行调节,而提高存款的准备金率则是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大量使用,让商业银行在负债管理工作中埋下了很多不确定性,使商业银行对于资产负债的管理难度也有所提高。为了保证商业银行在贷款间的比率不超出其能够承担的负荷,需要对银行存贷款业务的金额进行定量。
三、金融市场化改革环境中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我国现阶段的很多商业银行发展情势比较乐观,存贷比的相关限制在当下已经不能起到调节市场的作用,存贷比目前只能够为超负荷运营的银行提供运营调整方面的帮助,但是多数的商业银行自身已经能够调节负债能力,存贷比的限制已经不是那么的必要,应当却小调,对于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动性的控制,应当作为商业银行的一大竞争实力,取消存贷比的限制还能够刺激市场的活力。
四、结束语
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传统管理观;辩证管理观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2-0168-02
1 商业银行辩证管理观探析
1.1 发掘“辩证”一词的含意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辩证”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作动词,意为“辨析考证”:如反复辩证。也作“辨证”。第二层意思是:作形容词,表示“合乎辩证法的”:如辩证关系、辩证的统一。在理解这两层意思时,我们应注意如下几点:
首先,“辩证”作“辨析考证”理解时,“辩证”同“辩证”。从哲学角度分析,“辩证”所指的“辨析考证”,是人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与人的精神三大领域的人或事物自身进行直接地或通过相关文献资料进行间接地反复辨别、分析和研究以探求事实的过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客观又见之于主观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过程。可见,“辩证”一词背后隐含的是在可知论基础上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其次,“辩证”是直接与辩证法相联系的。“辩证法”是希腊语“dialego”的汉语译文,原意为谈话、论战的技艺。后指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专门研究世界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的哲学学说。辩证法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古代朴素辩证法、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辩证法和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三种基本历史形式。其中,只有唯物辩证法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和认识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1.2 透视辩证管理观
当前学术界对管理的研究大多是沿着美英等国的管理思路进行的,而对辩证管理方面的研究很少。总体来说,关于辩证管理现有的论述主要可概括为三类观点:
第一类观点是从管理实践中挑出几个诸如“疏”与“堵”、“宽”与“严”、“刚”与“柔”等具有辩证关系的词并加以简略分析,于是便称之为辩证管理。如果这能够称为辩证管理的话,那么中国古代《管子・正世》篇中所言“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反映出的“变革”与“稳定”之间的关系也可称为辩证管理。实际上,管理过程中偶然闪现出的辩证管理思想火花并不等于辩证管理。
第二类观点是从中国传统中医学“辨证论治”或“辨证施治”理论延伸出辩证管理,并认为“医人医国”,“其道一也”。按传统中医学观点,“证”通“症”,“辩证”的意思就是根据中医学理论,运用四诊、八纲等方法,辨别各种不同的症候,以做出正确的诊断。“施治”或“论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针对病情,确定治疗原则,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可见,辨证施治在诊断和治疗上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上文所分析出的“辩证”的两层含义。但值得注意的是,辨证论治本身并不是辩证法和认识论,更不是辩证管理的思想源头与方法论基础。
第三类观点是从马克思辩证唯物论和管理二重性原理出发,认为辩证唯物论是辩证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管理二重性原理是辩证管理学的思想渊源,并且辩证管理学是以管理过程中的一般性(自然技术关系)和特殊性(社会关系)及其对立统一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管理学。仔细推敲后,很容易发现这种观点有两点不足需要指证。
首先,该观点所提出的“辩证唯物论是辩证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的论断具有一定片面性。因为唯物主义是研究世界物质本性的,而辩证法是研究世界的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这两部分结合起来才会形成科学、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方式可以形成侧重点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一个是辩证唯物主义,另一个是唯物主义辩证法。前者在承认世界普遍联系、运动和变化、发展条件下研究世界的客观物质本性,后者在坚持世界客观物质本性基础上研究客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管理所应该研究的是如何通过认识、把握和利用管理主体、客体及管理中介的普遍联系、运动、变化与发展的规律以实现既定目标,而不是在普遍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中研究管理主体、客体与管理中介的本性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辩证唯物论是辩证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还不如说唯物辩证法是辩证管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基石。这是其一。其二是,该理论虽然以辩证唯物论为方法论基础,但没有意识到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物主义历史观也是构成辩证管理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基础的另外两块重要基石。因为管理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具有相当的复杂性。所以,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在唯物主义认识论指导下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必须在唯物主义历史观指导下用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及相关范畴对管理二重性,即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进行辩证分析和研究,从而才有可能使管理走出令管理学界千夫所指的管理理论的“丛林”、摆脱管理中的困惑。
其次,该观点仅仅是对创建辩证管理学的一种理论构想,并未涉及如何建立辩证管理学、如何把辩证管理理论应用于具体的管理实践等内容,所以,其对具体管理实践的指导性和实用性较差。
商业银行欲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首先要改变原有观念,并树立商业银行辩证管理观,即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唯物史观基础上,以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物主义辩证法作为方法论基础,认识、把握和利用管理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技术属性方面的规律、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方面的规律,以及管理与上述两大规律之间的辩证规律,从管理二重性的辩证关系角度研究提高管理效率的管理方法,以保证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2 商业银行传统管理因缺乏辩证管理的优势而陷入双重困境
客观地说,无论是对一般企业进行管理,还是对商业银行进行管理,都具有对生产力进行管理和对生产关系进行管理的二重性。若在管理过程中能够坚持辩证管理观,即在兼顾对自然技术属性进行管理的同时,兼顾对社会关系属性进行管理,并处理好二者的辩证关系,则这种管理才是科学的。否则,管理在理论或实践方面很容易陷入这样或那样的困境。
2.1 商业银行管理思想的三次革命没有使银行真正摆脱理论方面的困境
随着商业银行的不断发展变化,在不同时期的银行家对安全性、流动性和营利性的认识和取舍也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商业银行的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也随之发生变革和更新。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管理虽然经历了以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换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等为代表的资产管理理论、20世纪60-70年代出现并占统治地位的负债管理理论和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并延续至今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以下简称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三次管理思想的革命,但是这三种理论都是从管理的自然技术属性角度分析银行管理的,也都不约而同地忽视了从管理的社会属性角度对银行管理的研究,所以是具有片面性的。不仅如此,这种银行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上的片面性,导致资金池法、线性规划法和财务规划模型等以资产或负债为内容的具体管理方法也会加强和延伸这种片面性。其实,这只是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困境之一。
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另一个困境就是,现行的诸多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面的教科书不只是单方面从管理的自然技术属性来研究银行管理,而且还把银行经营运作中技术性联系很强的业务人为分割开来并机械地加以研究。比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科书中常见的情形就是,把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和流动性管理分别分成不同章节讲述;还有就是把商业银行贷款管理和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也分别分成不同章节进行研究,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对某个论题像“解剖麻雀”般地“分而析之”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仅仅是把“解剖麻雀”形而上学地加以运用,并且对“解剖麻雀”观点背后的“个别到一般,特殊到普遍”的哲学要义全然不知的话,那么就有可厚非了。实际上,除了上述资产、负债和流动性管理之间以及贷款管理与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之间密切相关以外,商业银行管理中还有其它很多管理项目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我们需要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观点对这些项目进行辩证研究,机械的“解剖麻雀”观是要不得的。
2.2 商业银行管理实践方面的困境
从管理二重性角度来看,如果说现在的一般企业管理由于在自然技术属性与社会属性方面偏倚重于一方、缺乏把两者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科学管理理论指导而被称为“瘸腿管理”的话,那么目前的商业银行管理就可以被称为“单腿管理”。因为当前商业银行不仅缺乏像一般企业管理中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那样专门研究人与人际关系的管理理论,而且也没有反映管理二重性辩证关系的科学理论的指导,在此情况下,经济中出现以巴林银行为代表的银行倒闭事件以及人们发出“不断下降的竞争力和沉重的监管负担,正在将商业银行推向死亡” 的感慨,都是不足为奇的。这恰恰是银行管理实践方面困境的写照。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相比,尽管它们正在奉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有“单腿性”,但是,我国的资产负债管理依然不可与之同日而语。正如我国有些学者所言:“我国银行的内部管理基本上还处于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阶段,没有真正进入全面资产负债管理阶段。”具体说来,我国商业银行管理实践中的困境主要体现为目前尚无法有效得到解决的一些矛盾。比如,实行能够体现管理二重性辩证关系的科学管理与缺乏这种科学管理理论指导之间的矛盾,实行全面资产负债管理与某些银行职员因素质差而读不懂资产负债表之间的矛盾,实行全面资产负债管理与商业银行资产管理部门和负债管理部门内部各自为政的矛盾,实行全面资产负债管理对员工群策群力和团队精神的要求与银行职工在现有奖惩机制下工作积极性不足的矛盾等等。
3 商业银行实行辩证管理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商业银行要逐步摆脱管理实践中的困境,应该把辩证管理观落实到具体的管理中工作,通过具体的银行业务及相关管理践行辩证管理观。在此过程中应遵循如下思路和原则:
3.1 商业银行应该从其自身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把握自己的生存规律及将来的发展趋向
构成人类社会的各种要素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构成的人类社会基本要素。第二类是由氏族部落、民族、家庭、企业、国家与政党等组成的人群共同体或社会组织。第三类是包括需要、利益、社会分工和社会交往等在内的运筹性因素。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商业银行应该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辩证眼光,在人类社会基本要素构架下,在商业银行与其他人群共同体和社会组织共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考察商业银行与其他社会组织与人群共同体如何通过选择、调动、处置、分工、匹配等手段来发挥运筹性因素的作用,从而由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轨迹中概括、总结并发现规律,以便为自身的发展提供规律性指导。
3.2 建立商业银行辩证管理的双中心制
客观经济活动过程的辩证二重性决定了商业银行管理的辩证二重性和辩证管理的双中心制。如图1所示,银行管理自然技术关系和人与人际间的社会关系决定了银行必须同时以人和工作为辩证管理的中心,处理好以工作为管理中心和以人为管理中心的辩证关系,才能确定科学的领导方式和领导行为,才能做好管理工作。
3.3 商业银行应在不同环境下确定自己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模型
无论在确定性还是不确定性条件下,商业银行应该能够处理好营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者之间辩证关系,处理好银行偏好与银行效用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确定银行理性选择行为、行为准则和行为模型。这决定了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3.4 在综合权衡各个管理主体不同管理特征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商业银行的最佳管理策略
商业银行负债经营和经营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商业银行管理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银行的经营对象是银行重要的管理客体,同时也可能是不同特征的另外其它管理主体的管理客体。例如,商业银行给生产性企业发放的贷款,既是商业银行的管理客体,又是作为借款人的生产性企业的管理客体,同时还成为银行监管、证券监管等部门的管理客体。如图2所示,银行对贷款的贷前、贷中和贷后管理的二重性与银行信贷客户使用信贷资金进行生产的管理二重性融合在一起,增加了银行管理的复杂性。这也正是我们研究和倡导商业银行进行辩证管理的主要原因之一。
(1)按银行业务关联度或重要性不同,把银行业务分为不同的业务群,研究同一业务群内部和不同业务群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前提下,把重要的业务群管理与银行内部组织结构管理结合起来,对重点业务群的管理交由相关部门进行专项管理。比如,可以把商业银行市场营销与金融创新业务合并成为一个业务群,并建立金融产品创新推广部专门负责这一业务群对老产品的改良和新产品的创造、原有市场的巩固和新市场的开拓等业务的辩证管理。
(2)处理好以工作对象的银行业务绩效管理与以人为对象的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辩证管理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良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杨文士编著.管理学原理(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张金鳌.二十一世纪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3]陈功伟.试论辩证管理[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3).
篇4
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面临非对称的风险
资产负债管理重要目标是在股东、金融管制等条件约束下,使利差最大或利差波动幅度最小,从而保持利差高水平的稳定,以便更好的实现最大化收益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银行管理者一方面根据预测利率的变化积极调整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即运用利率敏感性、期限结构、VAR分析等理论作为依据,适当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减少或避免损失;另一方面是运用金融市场上金融期货、期权、利率调换等保值工具,弥补资产负债不合理安排的损失。银行在对资产负债调整过程中,出现结构不对称是不可避免的,由此而产生的风险成为了困扰商业银行的难题,也是商业银行致力于解决的问题。从资产与负债的结构来看,可以将不对称划分为期限不对称和规模不对称两种形式,而且这两种情况还经常相伴而生。期限不对称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资产与负债的寿命或距到期日(重新订价日)的实际时间不一致,规模不对称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资产与负债比例安排不合理。无论是期限不对称还是规模不对称都会使得商业银行极大的风险之中,本文从期限不对称的角度分析商业银行的风险,从而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安排给出较为合理的指导意见。
三、非对称风险分析模型建立
1.模型中主要参数的确定及模型的适用范围
(1)模型中主要参数的确定。期限:模型中期限的确定利用了“持续期”的基本概念,模型中用D来表示。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持续期是指一种有价证券的寿命或距到期日(重新订价日)的实际时间,是衡量利率风险的指标,即金融资产的现值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反映。②持续期中体现了净值的观念,银行作为信用中介机构,业务中包含了一系列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构成了银行的负债和资产,银行的净值为某资产现值与负债现值之差。③持续期直接反映市场利率变化对银行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影响程度,同时包括了价格风险和再投资风险。④许多专家主张在进行资产负债管理时,不应以资产负债的到期日作尺度,而应以资产而负债的期限作为标准。
数量:在期限确定之后,资产与负债的期限会出现一定差额,期限短的负债(资产)将对期限长的资产(负债)产生影响,期限短的负债到期后需要长期限的资产来保证支付,因此对期限长的资产产生收益潜在损失,由此模型中风险资产的数量主要由负债数量期限组合与单项资产期限对比关系来确定。
C(风险资产数量)=(约束条件:单项资产期限Cdi<组合负债期限)
风险系数:与数量确定一样,资产与负债的期限出现差额后,期限短的负债(资产)将对期限长的资产(负债)收益产生影响,短期内到期的负债项目需要动用长期资本项目保证支付,因此对期限长的资产产生潜在收益损失(应该收入而不能收入的损失),损失的系数为C涉及资本的组合利率,用RATE表示。
(2)模型的适用范围。在资产负债期限不一致的情况下,由于负债先于资产到期,需要用其他资产或提前变现资产的方法来弥补资金缺口需要,因此出现资产不能得到全部收益而产生的潜在损失。
2.模型的建立
通过对上述参数分析,确定如下模型公式:
其中(1)
表1模型中各参数含义如下
3.关键指标值的计算方法
资产、负债的持续期的计算
其中分别为第i项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权重和持续期
其中分别为第j项资产在总负债中的权重和持续期
组合利率的计算
其中分别为第i项资产在目标总资产中权重和利率。
四、非对称风险分析模型验证
表22004年12月31日xx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数据(单位:百万元)
资产负债非流动性分析:资产项目中9、10、11、12项是基本不具有流动性的,负债项目中9、10、11项是不具有流动性的。
资产负债高度流动性分析:资产项目中1、2、3、4、5项都具有非常强的流动性,第7、8项具有中等流动性,第6项(贷款)具有较差的流动性。负债项目中2、3、4、5、6、8项具有较强的流动性,1、7具有较差的流动性。
资产负债抵补分析:
流动资产项目:1+2+3+4+5+7+8=4931(百万)
流动负债项目:2+3+4+5+6+8=3437(百万)
流动资产项目-流动与负债项目=1494(百万)(2)
从上表来看贷款占总资产的54%,长期投资占总资产的24.5%;存款占负债的82%,同业及金融机构占比8.4%。由于长期投资流动性非常差,因此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的重点应该是存贷款管理。这家商业银行存贷款的存期比例如表2所示。
由于(2)式中差额与负债中活期存款基本一致,因此在进行风险分析时不考虑活期存款对贷款资产的影响。
计算模型中的关键指标值:
(3)
(4)
按照模型中组合利率的确定原则,贷款资产项目一年、三年期持续期限均小于负债组合持续期,因此在利率确定时不考虑此两项资产,因此组合利率仅涉及五年、十年期贷款资产,结果为:
风险资产组合利率(5)
风险资产数量(6)
根据公式(1)百万元
表32004年12月31日年末存贷款及长期负债结构表(单位:百万元)
结论分析:从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由于商业银行对资产负债期限安排不合理,可能导致商业银行巨大的潜在损失;上述模型中因期限安排不合理而造成的潜在损失约占利息收入的13.75%(如果商业银行得到全部贷款收益为4038百万元),对于利息收入占全部收入60%~80%的商业银行来说,损失近六分之一利息收入意味着巨大的损失。可能将商业银行置于亏损的边缘。工商银行2005年利息收入达到约1300亿元,利润为约330亿元;如果按照损失五分之一利息收入测度,盈利状况将大打折扣。
五、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风险免疫策略
以上模型仅仅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对称的损失分析,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还要面临利率变化而产生的资产负债净值变化的损失;因此资产负债的风险免疫策略还应该重点考虑期限限不对称潜在损失和利率变动资产负债市值的损失两个方面。
商业银行为规避上述两项风险,可以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期限结构,期限结构最大限度的合理配比,尽量减少结构安排导致不对称损失和市值变动损失的可能性。同时商业银行要对资产负债业务进行创新,稳定负债资金来源和期限来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以将短期存款用于发放中长期贷款的“短存长贷”现象比较普遍,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现象非常严重;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中,具有被动负债比例高、主动负债比例较低、短期负债占比过高、中长期负债占比较低等特点;针对我国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特点,商业银行要从自身负债业务特点出发,适应市场需求,充分借鉴国外创新成果,积极地开发新型金融产品。通过吸引新的客户群体、拓展业务领域、增强竞争力的核心手段,资本业务创新、存款证券化、利率浮动型存款、个人理财产品开发工具创新,保持负债业务的相对稳定性,避免资本市场、利率市场化、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诸多因素对我国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约翰·马歇尔[美]:金融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2]黄宪陈春艳赵伟: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模型的新发展[J].经济学动态,2006,3:79~83
[3]娄祖勤: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与资产风险管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4]程乐砚刘胜会: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论自律性资产负债管理策略及组合优化模型[J].科技与管理,2004,1:69~71
篇5
关键词:合业经营分业经营金融监管风险防范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其业务经营方式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在目前世界经济逐步趋于一体化,金融趋于全球化的浪潮之下,金融业合业经营的趋势也日益明朗。本文拟从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出发,对全球金融业合业经营的趋势略作分析。
一,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史。
作为现代经济金融的强国,美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对全球各国的金融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不乏值得借鉴的发展模式,当然也有许多发人深省的经验教训,为此,讨论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
首先,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的金融机构基本上都是混合经营,没有严格的业务范围的划分,金融机构的种类也比较少,服务品种也不丰富。作为金融机构的主要代表-银行几乎承揽了社会上需要的全部金融服务品种。银行从传统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业务中解脱出来,开发了中间业务,但是这些业务还远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尚处于起步阶段。
随后,30年代一场由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的银行体制几乎崩溃。为了挽救危机中的银行体系,美国于1933年颁布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因为他们将危机的诞生主要归因于银行发展的多项综合业务加剧了银行体系的风险,从而为整个金融业与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鉴于此而颁布的银行法便主要着眼于银行业与其他金融业分业经营以降低风险。其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第一,该法案规定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是承销和发行证券,二者必须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严厉禁止交叉业务和跨业经营。其二,该法案对银行支付活期存款利率进行了限制。最初规定对活期存款不支付利息,即零利率,后来提高了利率上限,允许支付少量利息。这主要是为了降低银行的支付危机。其三,该法案规定政府对银行存款给予保险,并据此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以及实行最后贷款人制度,这一切都是为了保障储户利益,同时提高银行的信用水平。
在《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严格限制下,美国金融业在分业状态下迅速发展着。这时候,以前从属于银行的一些金融机构开始独立发展并逐步成熟起来,并有了自己独立的业务经营范围与经营管理模式。在此过程中,金融业逐步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四大支柱。但是进入60年代以后,逐步出现各种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范围的交叉,严格的业务划分被逐步打破,,经济学家及政府都开始考虑关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是否真的有利于金融业的安全发展问题。经过长久的争议与探讨,1999年12月,美国终于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并新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从而为金融业的合业经营扫除了法律上的障碍。
二、业经营的产生原因及利弊分析。
前已述及,金融业自诞生以来,其业务范围及机构设置并没有自动的划分开来。最初几年主要都是由银行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金融产品的需求而在其本身业务(存款与放款业务)之外新开发的金融服务产品。但是在30年代全球经济危机以后,美国率先立法,限制银行(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的业务融合,要求分业经营,随后,许多别的国家纷纷效仿,这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首先,分业经营能够使各金融机构更加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优势业务,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盲目开发新产品,新服务,这样可以降低金融机构(当时主要是银行)的风险并使其收益更加稳定和有保障。其次,分业经营也更有利于政府的监管。实施严格的业务划分,各金融机构的业务都相对单一化,简单化,这样就更有利于政府根据不同金融机构的特点,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并使其经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分业经营的立法规定却并未达到其预想的效果,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这一立法规定本身的局限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首先,分业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严格的业务划分使投资者失去了方便,快捷而又综合化的服务机会,投资者不得不与多家不同的金融机构往来以满足其多种金融需要。同时,它也削弱了银行业的实力,因为业务范围的严格限制使许多银行丧失了许多盈利机会,所以现实中,许多大银行都力图混合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可以说,这也是满足社会需求的结果。并且分业经营降低了金融机构间的竞争性,将过去整个金融业的竞争分散到了几个不同的领域,例如投资银行不必再担心来自于许多大的商业银行的竞争,从而削弱了许多金融机构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而投资者也无法享受激烈的市场竞争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另外,尤为重要的是,在二战以后,世界经济贸易迅速发展,这对金融服务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的全球化必然要求金融的全球化,而金融业务的分业经营状态无疑不能满足全球化的金融发展趋势的要求。于是各个国际性的大银行纷纷朝着业务的综合化方向发展。他们通过金融创新,开发,设计一系列的金融衍生产品,绕开法律的壁垒,达到综合经营的目的。60年代末期出现的新型金融工具,如定期存单,NOW账户,现金管理账户等一系列金融衍生工具都是这一环境中的产物。
分业经营规定的最初动因在于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然而在事实上,面对世界一体化的经济发展趋势,它反而加剧了银行业的风险,使其生存能力受到限制。正因为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逐渐突破了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分工的界限,走上了业务经营全能化的道路。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新业务品种,从专业化逐步走向多样化,全能化,从分业走向合业,这是与西方经济金融发展密切相关的。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银行负债业务比例的变化为其业务拓展提供了可能性。近二十年以来,西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重逐步下降,定期储蓄存款的比重相应上升,这一结构性的变化为商业银行开拓中长期信贷业务和投资业务提供了较为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第二,银行盈利能力的下降促使各个商业银行寻求更多的盈利渠道。自70年代以来,西方金融业竞争激烈,银行盈利水平普遍下降,这迫使银行业开拓新的业务和品种。他们一直想方设法绕过法规的限制,向证券保险等领域扩张,突破传统的业务束缚,开发更多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对于这些积极创新的银行而言,许多法律条文形同虚设,因为通过创新业务的开展,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逃避政府的监管和法规的限制。与此同时,金融管理当局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取消了一些过时的法规,适时的为商业银行开拓新业务提供了方便和支持。第三,金融理论的深入发展。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发展,从最初的资产管理理论到负债管理理论及至70年代末期出现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他们都是为了有效推动金融业的安全稳定发展而产生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只重视资产或者只重视负债的理论的偏颇之处,使商业银行真正的从其资产负债业务双方着手,同时拓展资产负债业务,使其相匹配,达到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发展适应当前金融形势,为西方商业银行业务不断走向全能化综合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极大的促进了他们综合业务的开展。版权所有
由此可见,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理论的发展乃至政府监管水平的发展都为金融业的合业经营做好了准备。分业经营终究只能是金融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
三、合业经营的发展趋势。
1999年12月,美国颁布《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废除了已实施六十余年的关于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法规。这一法案的颁布无疑将会对美国乃至世界的金融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合业经营势不可挡。在此过程中,金融业的兼并与重组将会加剧,银行的综合经营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也会日益加强。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种种不确定因素,隐含着许多风险。
首先,合业经营将加剧兼并行为,使各金融机构过分重视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综合化,而忽视了稳健经营这一根本原则。从一定意义上说,金融机构兼并的机会成本就是其稳健程度,稳健经营要求管理人员经常不断敏锐的监督本机构运作情况,而不是分散注意力去过分关注合并以扩大规模和范围,这可能造成在管理文化,预期,策略及日常业务经营等方面潜在的混乱。由于合并各方在企业文化,员工素质,经营理念等各方面都可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合并后能使各方的优势结合并发挥其规模效益还取决于整合是否成功,而不同企业之间的整合成本往往是巨大的。
其次,合业经营也会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提出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政府,社会以及金融机构自身都更清醒的认识到风险所在并加以防范。而对于某些项目,即使那些较大的金融机构对其所面临的新的风险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对从事金融衍生工具所带来的风险的监管和防范。
综上所述,金融业的合业经营趋势是不容置疑的,但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在社会经济金融形势都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时,才能够适当放宽对业务范围的限制。目前我国所采取的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正是基于这一考虑。而一旦我国的金融体系发展更为健全,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便可朝着业务监管综合化方向迈进一步。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基本养老金;国家基本养老金;资产负债管理;随机规划
中图分类号: F840.3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自1951年建立以来,我国养老金制度经过三次重大变革,已由完全现收现付制转变为部分积累制的多支柱保障体系。同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人口老龄化“违背”了“艾伦条件”。由于人口赡养率不断提高,现收现付的养老金制度已逐渐失去可持续性的保证,建立部分积累制的养老金制度既是为了借助个人账户积累减轻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对养老基金平衡的压力,更是为了增强养老金制度的持续性。经过几年的实践,人们发现制度设计者的初衷虽好,但养老金体系运行的困难和复杂性远远超出了最初的预期,现行的养老金运行模式逐步陷入窘境,隐性债务显化加速、“空账”规模扩大、养老金收益不抵通胀压力,养老金支付缺乏合理规范的指数化调整机制等等,困境产生的源头无非是转轨成本造成的支付危机。那么既能真正解决养老金运行困境又能保障现行制度效率和持续性的对策是什么?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建议,归纳一下无外乎为三类:开源、节流和增值。
有关开源途径可以在制度内增收,也可在制度外广开财源。前者主要包括养老金制度覆盖面的扩大、养老金缴费率的提高,后者则是以政府为明确的债务人,在现有制度外所采取的措施,包括政府财政补偿、发行国债和分割部分国有资产等等。无论是制度内的增收、还是制度外的开源,都有几个弊端难以克服。扩大制度覆盖面是养老金制度准公共性的共享性所要求的,本身就不应作为解决途径。另外,即使是扩大了制度覆盖面,究竟是增加了隐性债务,还是增加了养老金收入这与参与人的年龄结构密切相关,提高养老金缴费率的途径就更不可取了。第一,我国现行的基本养老金缴费率为28%,已经高于国际通行的标准20%,而且不符合其他国家不断降低缴费率的国际竞争趋势(美国12.4%,日本17.3%,转轨后的智利为13%,拉美、中东、亚洲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是10%-12%)。第二,增加缴费率,不仅会降低个人可支配收入、降低消费,影响经济发展,同时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既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也增加了企业“搭便车”且欠费、拒缴的动机,而且也会为制度外企业加入养老金制度设置障碍。
对于制度外的开源,根据李嘉图-巴罗等价原理,必然也会以牺牲经济增长的速度或者经济结构的平衡为代价。有关节流途径主要包括养老金替代率的稳定或适度降低、职工退休年龄的适当延长以及其他与养老金节支有关的政策措施,但都是以牺牲养老金计划参与人的切实利益为代价的,造成代际不平等现象恶化。那么国际竞争驱动下的养老基金要想不降低未来的养老水平,又背负养老金缴费率必须降低的压力,和日益扩大的养老金支付缺口,就必须探索养老基金新的投资运营模式,这种新的模式不应是简单的资产配置模式,而是一个资产与负债整合方式下的长期动态投资战略。该战略既要确保未来的养老金支付,避免支付危机,又要维持并逐步降低参保人员的缴费率,更重要的是在可承受风险范围内提高收益水平,在利率、通货膨胀、信用、流动性和投资等各种各样的风险下,确保养老基金保值增值,以保障和提高我国公民的养老水平。那么中国基本养老金保值增值的必要性体现在哪里?既符合养老金经济特性又能保障养老金保值增值实现的制度安排是什么?作为机构投资者,长期动态投资战略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实践分析工具是什么?
总第428期俞慧君:我国基本养老金保值增值模式研究····商 业 研 究2012/12二、中国基本养老金①保值增值的必要性分析
作为强制性收入转移分配制度的基本养老金无论从其制度设计的目的,还是现行制度的运行困境亦或国际的先进经验,都要求中国基本养老金必须要保值增值。
(一)现行养老金制度陷入窘境
养老金制度转轨,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原隐性社会契约下的“低名义工资”尚未为职工积累储蓄养老,被凝结在现国有和集体资产中的养老金权益又面临无对应资金积累,只能以隐性债务(国家对职工)形式存在的尴尬局面,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人口红利逐渐不在,原养老金制度下的“老人”和“中人”们已经开始大批进入退休年龄,隐性债务显化加速,从隐性债务的规模上看,无论根据匡算法还是根据精算法都是不小的数字,小到几万亿大到几十万亿;从显化的变化趋势上看,显化始于1998年,终于2056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24年达到峰值(汪朝霞,2009)。隐性债务显化,养老金面临支付危机成为现行养老金制度运行的第一大困境。
行政区域性的运行单位分割了统筹的整体性,不同统筹层次的基金无法调剂使用,往往造成赤字与结余并存,基本养老基金总量盈余而同时出现财政补助支出激增的局面(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养老金积累已达几百个亿,而老工业区及一些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地区却收不抵支)。基金统筹层次低,削弱了各地基金抗风险能力、基金的调剂、平衡与运营能力。人口老龄化导致参保人数下降、企业拖欠缴费,制度覆盖面窄,参保率低,基本养老金筹资困难。
既不表现为当期养老金赤字,也无明确的偿债时间和具体的偿还金额约束的转轨成本缺失明确的承担主体与办法,使得现行“混账管理”下的“空账”成了基金收支之间的合法缺口,统筹基金不断透支个人账户,用个人账户偿还显化的债务,“寅吃卯粮”的现象屡见不鲜,“空账规模日益扩大”。牺牲“市场效率”追求“过于安全”的基金投资指导原则,使得投资限定于银行存款与国债单一品种的养老基金收益率,不仅不能抗击通胀的压力,而且还存在未来的养老支付危机,不仅不能减轻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对养老基金平衡的压力,而且无法真正参与资本市场意味着养老金计划参与人无法享受保费假期。
(二)养老金制度设计要求
将“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进行有选择的组合被称为部分积累制,即我国基本养老金现行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其中现收现付的统筹部分,以短期的横向收支平衡为原则,不受通胀和利率波动的压力,也没有基金营运的压力和风险,具有代内再分配和代际再分配的职能,但代际间的这种收入再分配机制,缺乏缴费激励,它的长期均衡极易受到人口结构不利变动(如老龄化)的冲击。另外,积累制的个人账户部分以远期的纵向收支平衡为原则,其设计要求是通过资本的增值收益来保障退休后的生活,即先由养老金制度覆盖人口通过在在职年份缴费,累积金融资产形成基金(由个人账户组成),在退休后从基金(个人账户)账户中支付养老金的制度安排。它以纵向的收支平衡为原则,却极易受到通货膨胀的冲击。因此,累积基金如何进行保值增值是该模式的重点与难点,尽管不具备再分配职能,但能体现市场效率和激励作用。所以,养老基金保值增值是制度设计本身的要求。
(三)国际经验
养老基金通过参与资本市场以获得保值增值的目标,在国际上不仅是历史悠久而且是经验丰富,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多样化投资来平衡收益与市场风险。在OECD国家中,养老基金投资呈多元化现象显著(见表1),其中债券和股票成为养老基金投资的主要品种。作为养老制度私有化改革的典型代表,智利在养老金建立初期,基金全部投资于固定收益证券,1985年开始允许投资股票类资产,1998年后允许投资的品种已包括外国证券、共同基金、对冲工具和股票等高风险、高收益的品种,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截至2007年,智利养老基金在政府债券的投资比例为7.84,抵押债券为9.43%,企业债券为7.95%,定期存款18.38%,股票14.51%,投资基金3.7%,国外股票和对冲基金为34.68%,其他占9.32%②。在经济高速增长期,中等投资风险级别的养老金的实际年均回报率为12.63%,在经济增长放慢时,收益率出现了持续下降。根据智利养老金管理委员会的主管胡利奥·布斯塔门斯的解读,投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经济增长,那么对于高速发展的中国,提高多元化投资获得高收益是可行的。
美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庞大且复杂,其中加州公务员制度③(世界第二大公共养老基金)以投资多元化为基本投资原则,根据全球经济状况、未来负债以及未来缴费收入等因素,确定其基金在国内外市场上、股票、债券、房地产和其他投资品种的配置比例,从而获得长期的投资业绩。2007年加州公务员退休制度的资产配置情况如下,现金及等价物0.8%,固定收益工具27%(其中国内占24%,国际占3%),股票55.4%(其中国内股票占34.5%,国际股票占20.9%),积极的全球范围内的资产配置策略使得其长期投资收益率一直稳定。到2001年6月30日,加州公务员退休制度的5年期年均投资收益为10.6%,10年期年均投资收益为11.4%。近年来该养老基金大约3/4的收入来自于投资收益,稳健优异的投资成绩对其养老制度的健康持续运行起到了根本性作用。
三、建立国家级机构与养老金保值增值
在制度安排上,提高基本养老金统筹层次,建立国家基本养老金管理机构,不仅具备经济理论的条件,而且是解决现阶段我国基本养老金运行困境和保障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的最佳决策。这里所提到的国家基本养老金管理机构是不同于政府、不同于私人企业性质的独立机构,具有法律和组织结构上的独立性,具有职责范围内的决策独立性,应该不受或少受其他政府部门的影响。国家基本养老金管理机构应以“理事会”的形式存在(可借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的治理形式)即“国家基本养老金理事会”,作为国家基本养老金资产管理的“受托人”,要以“法定性、独立性、公益性、专业性”作为自身的运行特征,是为受益人利益服务的信用组织。通过集中管理和专业运营,不仅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受益人收益和降低风险,同时也可为今后商业性金融机构参与或主导的基金运营管理模式转变积累经验和时间。
1.“准公共品”的经济属性为国家提高统筹层次提供理论条件。实质是强制性收入转移分配制度的基本养老金制度,具有“准公共性”,从现收现付的统筹基金来看,其具有社会共济、调节收入水平和再分配的功能,显然属于国家公共经济政策的范畴,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从积累性质的个人账户基金来看,情况相对复杂,从理论上来看,个人缴费的账户应该是“私人物品”,但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以及运行管理情况,个人账户基金实际上同样具备“准公共性”,原因如下:(1)个人账户基金亦属于强制性养老保险制度,从账户基金的缴费筹集、运营到养老金给付都由政府负责,设立目的是为制度覆盖人口谋求福利,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2)个人账户缴费累积额在支付完毕时,统筹基金承担了“长寿支付”,两个账户存在共济性,共同承担养老福利,具有公共性;(3)基金的投资管理不会对私人投资产生负面性,具有共享性和非竞争性。因而基本养老金的准公共性为国家作为委托人,提高基本养老金的统筹层次提供了理论条件。
2.提高统筹层次,降低交易成本、受益人增加收益减少投资风险。将基本养老金进行集中管理的另一个优点就是交易成本低。首先,降低了低统筹层次下的运行管理成本,其次,在集中管理运营下,基金的规模效应本身就能降低交易成本,同时,唯一确定的专业受托人,可以降低委托人为甄别评选多个受托人的“搜寻成本”和“谈判成本”。新加坡和丹麦的经验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集中管理的成本要低于分散管理的成本。根据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局的数据,中央公积金的管理成本占当年(2004年)缴费的比例低于1%,而根据丹麦ATP④数据,其管理成本占当年(2004年)缴费的比例约为3%左右。提高统筹层次后,国家基本养老金理事会可以参考丹麦ATP的风险分担机制,向所有养老金计划参与人支付相同的利率(针对个人账户而言),利率是由当年的通货膨胀率和职工工资增长率确定,个人账户资金有了安全保障,同时在可承受的风险水平下,分配部分运营成果以增加参与人的养老金权益,提高养老水平。
3.参与资本市场互动,分享运营成果,为机构独立运行积累时间与经验。将全国的基本养老金进行集中管理,不仅可以统一调剂与平衡基金收支压力,更重要地是可以发挥养老基金的规模优势,进行专业投资运营实行保值增值目标。根据其他国家的运营经验,对于基金的运营管理(主要是积累制基金)可以由政府执行,如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局,也可以由私营的或商业金融机构运营,如丹麦、智利等国家的经验。但根据我国的国情还不具备让积累制的个人账户基金交由私营的、商业性金融机构来进行运营管理,主要原因有三个:(1)我国的资本市场发育还不够成熟,商业性金融机构无力承担运营失败的风险;(2)现有的商业性金融机构还不具备驾驭养老金计划这样如此大型、长期、对安全性和收益性要求严格的机构投资经验;(3)个人账户累积资金还未形成规模。因此,先通过“国家基本养老金理事会”将整个基本养老金结余参与资本市场互动,以最专业的机构投资者身份,培育资本市场,进而分享资本市场的运营成果,既可以帮助政府解决隐性债务加速显化的问题,而且可以为商业性金融机构提高机构投资经验和运营能力积累时间。同时政府作为“国家基本养老金理事会”的委托人和最后担保人,不仅可以减轻运营压力,而且可享受政府根据经济和社会现状而“特有的优惠”政策。待资本市场发育成熟、商业金融机构经验丰富,转轨成本支付压力逐渐消失后,国家可考虑将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分账管理,再由商业金融机构来独立运营积累性基金。
四、养老金运营的战略理论基础
全球经济的发展带动了金融市场的繁荣,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与衍生产品的深度开发,使得市场的不确定性与波动性加剧。金融机构要在不稳定的经济环境中提升效率获得成功,就需要借助能够解决不确定性下动态决策的理论与工具,而资产负债管理(Asset Liability Management,ALM)已经成为大型金融机构主要关注的焦点(W.T. Ziemba,2010)。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指出,要以资产和负债的关系为轴心来管理金融资产,即所管理的资产既能履行到期兑付的责任,又能获得跨期投资的满意回报。对基本养老金进行资产负债管理可以全面地实现制度设计的目标,通过对养老金的资产负债管理可以实现:保证当前和未来的养老金支付,避免支付危机;维持并逐步降低参保人员的缴费率,在可承受风险范围内提高收益水平;以及通过资产负债管理进行全面风险管理;在利率、通货膨胀、信用、流动性和投资等各种各样的风险下,养老金要执行指数化策略(如对通货膨胀的调整,对工资增长的调整,与银行利率挂钩等等)来承担期限不同的负债,因此,养老金的资产负债管理又被看作是一个不确定性下的动态战略决策问题。
1.养老基金的资产负债管理是平衡风险与收益的最佳选择。高统筹层次的国家基本养老金需要一个既能考虑基金安全性又能兼顾基金收益性的战略管理理论。不能简单地将养老基金视为证券基金,将投资战略锁定在选择资产类型(asset category)和不同时期的配置比例上,养老金计划同银行和保险公司一样,不仅要考虑资产方,更要关注到期兑付的债务,如果根据简单的公式:投资者财富⑤=∑Ixi-PV(负债),那么大多数资产配置的研究都忽略了公式右边的第二项(负债的现值),仅仅将注意力集中于资产会导致错误反映风险和相关报酬的问题,特别是风险厌恶的投资者。在实际中,负债的现值会因为折现率的变化,现金流的变化或者两者同时变化而发生变化,因而,为准确估计未来与财富相关的风险,投资运营战略必须从整体角度来考虑资产和负债这两个项目。
国内对社保基金和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研究成果较为丰硕,绝大多数学者都采用资产配置理论作为分析的理论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对作为储备性基金的社保基金根据资产配置理论研究或检验其投资运营的效果,不会存在什么问题,因为社保基金没有明确的、到期的兑付债务,只需考虑社保基金的性质属于风险厌恶者,以此作为对风险偏好的设定,进行动态资产配置分析,结论不会存在巨大的偏颇。但是,如果对有明确的、不同期限的到期兑付债务也同样采用资产配置理论,必然会导致决策失误或者分析结论存在巨大偏颇。如果不考虑到期兑付的债务,只考虑资产的配置,必然是忽略了风险只追求收益,金融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亦或流动性风险带来的不只是基金收益受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基金将深深陷入支付危机。如果过于关注到期兑付的债务,比如储备过多的现金流,又会导致失去分配投资运营收益的机会。所以对于基本养老金来说,它需要能够在资产和负债整合方式下考虑和平衡风险与收益的关系,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恰好能够出色地做到这点。
2.养老基金的资产负债管理可为建立合适的养老金支付指数化提供决策依据。穆怀中教授在其《中国养老金调整指数研究》一书中,以卡尔多·希克斯社会福利补偿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理论上的“不论社会价值取向如何,都应该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的养老金指数调整标准,构建了“物价、工资、生存标准”三位一体的综合指数,主张我国应建立规范、适时、合理的调整指数。养老金支付指数化是养老金制度设计的目标之一,那么基本养老金的投资运营必须要以能够履付养老金支付的指数化调整为前提,而简单的资产配置模型框架无法考虑动态的负债变化,只有在资产负债管理的模型框架下才可以全面地考虑多重约束条件下的投资运营问题。
除此之外,在基本养老金提高至国家级统筹层次后,养老金支付指数化的调整,是采用穆怀中教授提出的“高”、“中”、“较低”和“最低”四种方案中的哪一种呢,还是采用根据丹麦ATP的模式,是以基金的平衡为目标还是以养老金缴费成本最低为目标,目标不同,最优的指数化调整方法可能就不同,反之,指数化调整方法不同导致基金的投资运营规模就不同,所以研究者或者政策制定者在对类似问题进行研究时,必须要在资产和负债整合的方式下进行。
3.养老基金的资产负债管理为确定合理的缴费率提供决策依据。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模型框架在西方国家养老金计划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无论是应用于现收现付制、基金积累制、DC型还是DB型的养老金计划,都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我国提高统筹层次,建立国家基本养老金投资运营机制的研究中,利用该模型框架对我国基金养老金缴费率设置是否合理进行实证分析,可以为决策部门提供决策依据。而且可以利用该模型框架分别对统筹账户的缴费率和个人账户的缴费率进行优化分析。
4.多阶段随机规划方法为养老基金的资产负债管理提供实践分析工具。有关资产负债管理模型工具的选择,目前国际上较为推崇的有随机规划模型、随机控制模型等,但大量研究表明,在现实市场不完备、又广受交易限制的条件下,随机规划模型为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金融优化问题提供了灵活且有效的分析工具。随机规划模型提供一个全面的目标模型框架,用情景树代表未来变动情况的不确定性,将决策者对不确定性的预期加入模型,可以全面考虑诸如交易费用、市场不完备性、税收、交易限制和管理规则等多方面因素,相比其他模型在描述问题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全面性和实用性。
采用多阶段随机规划方法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型框架,国外对此方面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不仅如此,该模型框架已经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一个是Russell-Yasuda-Kasai方法,该方法获得1993年Franz Edelman竞赛二等奖,奖励其在管理科学领域的成功应用,而且为Yasuda-Kasai公司全面应用,两年间(1991年4月-1993年3月)就增加收益7 900万美元。另一个例子是Towers Perrin公司,该公司适用资产负债管理模型框架为养老金计划提供保险精算建议,以及作为资产顾问进行推荐,收益颇丰,还有Kusy和Ziemba为温哥华城市储蓄信贷协会的5年资金规划设计的多期随机规划资产负债管理模型。不仅如此,芬兰、荷兰、瑞士等国家都展开了养老基金的资产负债管理,采用的分析工具都是多阶段的随机规划方法。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大型金融机构在运用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模型框架指导下,投资管理实践经历了许多年,我国不仅可以从国外丰硕的研究成果中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理论和方法,而且可以从实践先行者那里汲取宝贵的实际运营经验。用成熟的理论、先进的方法来进行基本养老金的投资运营,势必可以满足制度本身对保值增值的客观要求,而且可以为制度的健康运行提供保障。
五、结语
作为一项长期的货币收支计划,规模大、周期长的养老基金本身就增值要求高,也只有通过积极参与资本市场的多元化投资,当然也可投资实体经济,实行真正的增长,使得其收益率先超出通胀率,抵御货币贬值的风险,再增值才能保障未来的支付需要。因此将基本养老金提高到国家级的统筹层次,不仅为了获得基金的规模效应,更是为了借助专业的,独立的基本养老金运营机构,采用国际上先进的、最适合于养老金计划的理论与分析工具,建立长期的投资战略,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大好形势下,参与和分享资本市场运营的成果,不仅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以保障我国现阶段养老金制度的效率与持续性发展。
注释:
①1951年中国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采用分开独立地养老保障制度,本文所指的基本养老金是指针对企业职工的养老金制度。
②数据根据Superintendency of Pension Fund Adminstrators(http://safp.cl整理。
③加州公务员退休制度1932年开始运行,截至2007年10月31日,拥有2 530亿美元的资产,是美国最大的公共养老基金,世界第二大公共养老基金。
④ATP:丹麦的劳动力市场补充养老基金,是全球最好的国际机构投资者之一,其名下所管理的资金总额高达600亿欧元,是丹麦境内最大的机构投资者。
⑤公式中的参数说明: xi表示投资者第i种资产价值,i表示资产种类,PV表示现值。
参考文献:
[1] 李丹.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偿付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9.
[2]穆怀中.中国养老金调整指数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篇7
[关键词]财务管理;理财环境;理论框架
财务管理理论是人们对财务管理实践的系统性归纳和总结,是对企业财务运行规律和关于财务管理理性认识的系统性描述。财务管理理论框架是指构成财务管理理论的各理论模块以及各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理论框架,不仅是对财务管理理论的完善,而且可以更有效地指导财务管理实践。研究财务管理理论框架,必须首先确定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起点。笔者认为,应以财务管理环境为起点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
一、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起点的主要观点分析
研究财务管理理论框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以什么作为逻辑推理的出发点。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起点长期以来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主要观点有“财务本质起点论”“财务假设起点论”“本金起点论”“财务目标起点论”等。
财务本质起点论。长期以来,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是以“财务的本质”为起点的。从这一起点出发,逐渐阐述财务管理的概念、财务管理的对象、财务管理的原则、财务管理的任务、财务管理的方法等一系列理论问题。这种观点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对企业财务学的存废问题存在很大争议,财务管理理论工作者在形成财务独立论的过程中,从财务的本质研究出发,奠定了财务理论的基石。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一些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证并指出财务质的规定性决定了财务的独立性,财务的种种独特性态是奠定财务独立存在的客观基础。从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学科体系来看,对财务的本质进行科学定义是必要的,但以财务的本质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只能解决什么是财务、什么是财务管理这些纯理论问题,不能解决为什么进行财务管理这一与财务管理实践密切相关的问题,也不可能有效地指导财务管理实践。因此,以财务的本质作为财务管理理论的起点,会阻碍财务管理应用理论的发展,不利于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完善。
财务假设起点论。财务假设起点论是近年来人们在借鉴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任何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以假设为逻辑起点的,财务学理论研究也不例外。假设对任何学科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为本学科的理论和实务提供了出发点、奠定了基础。财务管理假设是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必须认真研究。但以财务管理假设作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起点,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财务管理假设不是凭空捏造的,也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根据财务管理环境和财务管理的内在规律概括出来的,显然,环境决定假设,而不是假设决定环境。二是即使是过去一直以假设为理论起点的会计学,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也逐渐放弃了这种观点,改用其他范畴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可见,并不是任何学科、任何时候都以假设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
本金起点论。本金起点论是郭复初教授近年提出的一种观点。他认为,本金是指为进行商品生产和流通而垫支的货币性资金,具有流动性与增殖性等特点;经济组织的本金,按其构成可以分为实收资本、内部积累和负债等几大组成部分。本金起点理论符合逻辑起点的基本标准,弥补了其他起点理论的种种不足。毋庸置疑,本金作为财务资金的代名词已成为财务理论的核心概念,财务资金运动已成为是财务理论的核心内容。以本金作为基本细胞并从此开始研究,有利于从小到大、层层展开,从而构成完整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但以本金作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起点,必须对本金与资金、资本之间的关系作出明确回答。
财务目标起点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有些学者提出了以财务管理目标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起点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任何管理都是有目的的行为,财务管理也不例外;只有确立合理的目标,才能实现高效的管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应该以财务管理目标为出发点;财务管理目标是在考虑风险和报酬两个重要因素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财务目标起点论突出了财务管理目标在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理论对财务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但这种观点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从逻辑学的角度看,任何理论的研究起点都应是其原本点(即原始出发点),显然财务管理目标并不具备这一特点,因为财务管理目标受财务管理环境的影响,不同的理财环境会产生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二是从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本身来看,如果以财务管理目标为起点,很难安排财务管理假设在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中的地位,因为假设是根据环境概括出来的,而不是根据目标概括出来的。
二、应以财务管理环境为起点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
笔者认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应以财务管理环境为起点。财务管理环境是指对财务管理有影响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它既包括宏观的理财环境,也包括微观的理财环境。其中宏观环境主要指企业理财所面临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微观环境主要是指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的生产、销售和采购方式等。从财务管理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理财环境对财务管理假设、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方法、财务管理内容具有决定性作用,是构建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的起点。
20世纪是财务管理大发展的世纪,在这100年的时间里,财务管理经历了五次飞跃性的变化,我们称之为财务管理的五次发展浪潮。第一次浪潮是筹资管理理财阶段,又称“传统财务管理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财务管理的主要职能是预测公司资金的需要量和筹集公司所需要的资金。20世纪初,由于西方国家经济的持续繁荣和股份公司的迅速发展,各类企业都面临着如何筹集扩大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问题。那时,市场竞争不是十分激烈,各国经济迅速发展,只要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的效益。然而,当时的资金市场还不成熟,金融机构也不十分发达,因而如何筹集资金成为财务管理最主要的问题。在这一阶段,筹资理论和方法得到迅速发展,为现代财务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次浪潮是资产管理理财阶段,又称“内部控制财务管理阶段”。筹资阶段的财务管理着重研究资本筹集,忽视企业日常的资金周转和内部控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西方财务管理人员逐渐认识到,在残酷的竞争中要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财务管理的主要问题不仅在于筹集资金,更在于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管好用好资金。在此阶段,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科目如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引起财务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在这一时期,公司内部的财务决策被认为是财务管理的最主要问题,而与资金筹集有关的事项已退居第二位,各种计量模型逐渐应用于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项目管理,财务分析、财务计划、财务控制等得到广泛应用。第三次浪潮是投资管理理财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资金运用日趋复杂,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投资风险不断加大,投资管理受到空前重视,主要表现在:确定了比较合理的投资决策程序;建立了科学的投资决策指标和决策方法;创立了投资组合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第四次浪潮是通货膨胀理财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早期,伴随石油价格的上涨,西方国家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持续的通货膨胀给财务管理带来了许多问题,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如何有效地进行财务管理便成为企业财务的主要问题。严重的通货膨胀,使企业资金需求不断膨胀,货币资金不断贬值,资金成本不断升高,利润虚增,资金周转困难。为此,西方财务管理专家提出了许多对付通货膨胀的方法,企业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资金日常调度决策、股利分配决策等都根据通货膨胀的状况,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第五次浪潮是国际经营理财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加剧,企业跨国经营发展很快,国际企业财务管理越来越重要。当然,一国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对国际企业也是适用的,但是,由于国际企业涉及多个国家,要在不同制度、不同环境下作出决策,就会有一些特殊问题需要解决,如外汇风险问题、多国融资问题、跨国资本预算问题、国际投资环境的评价问题、内部转移价格问题等。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得到迅速发展并在财务管理实务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财务管理发展过程中的又一个。
从20世纪财务管理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内容、财务管理方法的变化,都是理财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可以这样说,有什么样的理财环境,就会产生相应的理财模式,也就会产生相应的财务管理的理论体系。实际上,财务管理总是依赖于其生存发展的环境。在任何时候,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都应以客观环境为立足点和出发点。脱离了环境来研究财务管理理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将财务管理环境确定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起点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参考文献]
[1]王化成。论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j].财会月刊,2000,(5)
[2]王化成。企业财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思考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这主要是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资产业务,如贷款等为主有关。20世纪60年代以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方面,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保持或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80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进一步扩大了商业银行业务的范围,在风险管理方法上更多地应用数学、信息学、工程学等方法,深化了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管理科学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80年代至今的20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0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尤其是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第一稿)和(第二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
可以说,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如果说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诞生前的银行竞争还属于无序竞争的话,那么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和标准。
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
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外部来看,银行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外部环境还不成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信用体系尚未健全是重要的原因。此外,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的作用还远远没能充分发挥,在我国,银行业信息披露还很不规范和不完备,外部监管部门的监管措施还相对简单,市场对银行的外部约束作用还有待加强。
从银行内部来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观念、技术、方法等方面也与国外先进银行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第一,在风险管理认识上存在差距。在国外银行,十分重视风险——收益匹配的原则,把控制风险和创造利润看做同等重要的事情。但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对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认识还有差距。第二,风险管理理念上的差距。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还不到位,仍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对市场风险、操作性风险等重视不够。二是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差别化的理念,忽略了不同业务、不同风险、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不仅不能管理好业务风险,反而容易产生新的风险。第三,风险管理方法上的差距。与国外风险管理方法相比,风险管理量化分析手段欠缺,在风险识别、度量等方面还很不精确。第四,风险管理体系上的差距。体系的健全和独立是确保风险管理具有超前和客观的分析能力的关键。但在我国,一些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往往还不健全,风险管理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多,独立性原则体现不够。第五,信息技术上的差距。目前,
我国商业银行改善风险管理方法最大的障碍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严重滞后,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大量业务信息缺失,无法准确掌握风险敞口,直接影响到风险管理的决策科学性。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任务及要求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可以分为两部分,从商业银行内部看,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和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最大限度的防范风险和确保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银行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从商业银行外部看,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加强商业银行监管,进行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为了实现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尽快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必须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要适应业务发展要求。商业银行是以盈利和股东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的企业,业务发展是商业银行的根本任务,没有发展本身就是风险。不顾风险的发展和不顾发展的“零风险”都是不对的,风险管理并不是杜绝风险,而是在资本配比的范围内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合理匹配。
第二,要适应外部监管要求。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外部监管越来越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监管部门的监管作为三大支柱之一。外部监管对商业银行来说,是合规经营的外在力量,也是加强风险控制的内在需求。监管法规是金融竞争中的“游戏规则”,银行风险管理只有与外部监管相适应,才有机会在平等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第三,要适应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发展趋向的要求。随着国际银行业的不断变化,风险管理的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仍将继续。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产生时间还很短,与国际先进银行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紧跟国际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及时掌握银行风险管理的先进技术和理念,以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需要。
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
按照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笔者认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应努力做好五个方面的转变,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第一,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复杂化,银行的风险由原来的信用风险为主发展到多种类型风险共同作用。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对各种类型风险的认识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风险的管理由管理单一风险到管理多种风险,体现了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而且应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
第二,风险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简单,一些银行风险管理还主要以直接管理为主,如审批授信项目、清收不良资产等。但从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要进一步发挥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
第三,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变。目前,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特征、资本运作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审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主要内容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子公司、关联公司、跨国公司等复杂的资本运营模式使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要由对单笔贷款的管理向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转变,不仅要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强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过渡到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制约下的组合模型的管理。
篇9
论文摘要: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资产结构、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在保证商业银行一定收益性、流动性的前提下,谋求商业银行风险的最小化,以保证银行经营的安全。本文针对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问题分析了几点日常工作中常用的管理方法。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利率自由化,市场利率波动频繁,风险扩大,单一的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已不再适应商业银行经营的要求,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应根据资产负债的内在联系,对其持有的资产负债类型、数量及其组合进行综合性协调和管理,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统一和均衡。随着新巴塞尔协议框架的出台,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又被赋予了更加丰富和深厚的内涵。目前,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方法主要有资产负债利差管理法、资产负债差额管理法、资产负债期限管理法,又分为期限差额管理法和期限搭配法。
一、资产负债利差管理法。
利差管理法是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从理论上分析银行的利差及影响因素,从而为银行实施资产负债管理、降低风险、提高收益创造条件。利差又称净利息收入,是银行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的差额。利差有两种表示方法:绝对数利差和相对数利差(即利差率),以公式表示为:绝对数利差=银行全部利息收入-全部利息支出;利差率=银行全部利息收入-全部利息支出)/盈利资产。绝对利差能帮助银行估价净利息收入能否抵销其他开支,估计银行的盈利状况;利差率用于银行估计利差的变化与 发展 趋势,也用于银行间经营的比较。
利差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而利差的敏感性或波动性,则构成了银行的风险,利差的大小及其变化决定了银行的风险,利差的大小及其变化决定了银行总的风险一收益状况。利差受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和制约,内部因素包括银行资产负债的结构、贷款的质量及偿还期、吸收存款及借入款的成本和偿还期,等等。外部因素指总的 经济 情况,市场利率水平、区域和全国范围内 金融 机构的竞争状况,等等。西方银行运用利差的“差异分析法”(即分别分析利率、资产负债总量及其组合对利差的影响程度的方法)分析利率、资产负债总量及其组合对银行利差的影响。具体分析时,首先要假设其中两个因素不变,改变第三个因素,然后观察第三个因素对利差的影响,依此类推。除此之外,利率周期也对利差产生周期性的影响。银行的利率管理就是要根据利率的周期性变化,不断地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从而使利差最大化并保持相对稳定。
二、资产负债差额管理法。
它是指银行管理者根据预测利率的变化,积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扩大或缩小利率敏感性差额,从而保证银行收益的稳定或增长。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所运用的工具主要是银行在短期内有主动控制权的资产和负债,如央行资金、再购回协议、cd存单、可变利率放款等。差额管理法诞生于70年代,是目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运用最广泛的管理利率的方法之一。差额管理法分两种:(1)保守型的,即努力使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的差额接近于零,从而把利率风险降至最低限,保持银行收益的稳定。(2)主动型的,即银行根据利率预测,在利率的周期性变化中积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扩大或缩小利率敏感性差额,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主动型差额管理的结果不仅取决于利率变化的方向,同时也取决于未来利率的不确定程度。
差额管理法不同于其它的管理方法,它认为决定资产负债内在联系的关键因素是利率,主张把管理的重点放在根据不同利率特点确定的差额上,并根据利率周期的变化,及时地调整各种利率类型的资产和负债的规模组合,从而使差额管理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应变力。从这个角度讲,差额管理可谓是银行经营管理领域内的一场变革。它的难点和缺陷在于:(1)在确定利率敏感性资产和负债的时间标准问题时,银行选取多长时间作为规定利率敏感性的标准,这在银行实际业务经营中十分重要,但也很难确定。(2)银行能否预测利率变化的方向、大小及时间,值得不怀疑。(3)银行能否灵活地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这受许多因素(如市场、制度因素等)的限制。①资源的限制,如小的区域性银行,其资金来源有限,因而不具备灵活调节的条件。②差额管理与顾客心理的矛盾。因为银行和顾客对利率预期的心理是完全相反的。③调节差额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如果利率周期短,那么银行就无法改变差额。(4)银行的利率风险与信用风险很难权衡,利率风险的降低可能招致更大的信用风险。(5)差额管理法忽略了利率变化对固定利率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影响。一般认为,利率风险有两方面:一是改变再投资利率,二是改变现有资产负债的价值(价格)。差额管理法只集中分析资金流量的变化,强调了再投资风险,而未注意到利率变化对银行长期固定利率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影响,忽略了利率变化对银行净值(股东产权)的影响,因而具有极大的片面性。(6)差额管理法使得银行成本提高。
综上所述,差额管理法虽非十全十美,但却更接近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实际,它能够抓住沟通资产与负债之间联系的关键因素——利率,以部分带动全体,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采取积极有效的经营措施,使差额管理法更富有灵活性、准备性和严密性。
三、资产负债期限管理法。
这是近年来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运用的降低利率风险的又一种方法,它又分为期限差额管理法和期限搭配法。“期限”是近年来 金融 市场上对债券保值时常用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一种有价证券的寿命或距到期日(重新订价日)的实际时间,是衡量利率风险的指标-即金融资产的现值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反映。“期限”的概念可用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中,因为银行是信用中介机构,包含了一系列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构成了银行的负债和资产。银行的净值为某资产现值与负债现值之差。由于期限能直接反映市场利率变化对银行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影响程度,同时包括了价格风险和再投资风险,因此,许多专家主张在进行差额管理时,不应以资产负债的到期日作尺度,而应以资产和负债的期限作为标准,此时的差额即期限差额应等于资产的加权平均期限减去负债的加权平均。根据预测利率的变化,不断调整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的期限,以期达到理想目标。如当资产期限比负债期限长时,利率上升将导致银行净值下降,此时应缩短银行资产的期限,扩大负债的期限。期限差额管理法的原理类似于利率敏感性差额法,只是两者在具体 计算 上略有差异。期限差额管理法比利率敏感性差额法能够提供更多的产品,满足顾客的需要。然而,它也遇到利率敏感性差额管理的同样难题。同时,期限差额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而难以掌握。正因为如此,管理者往往只运用其中的一部分,即期限搭配法来消除一部分利率风险。
篇10
1.从外部环境来分析
(1)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弱对接。我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与互动发展还受到很大的限制,从而导致保险业的资产负债管理缺乏充分的市场基础,无法实现全面的风险分散。目前的投资结构也使得我国保险业的投资收益远远低于国际水平,在已经全面开放的国内保险市场上,投资收益的弱势让我国的保险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同时,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出现和保险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保险业这种传统保守的投资结构不但不能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反而加剧了保险资金的利率风险。
(2)投资环境受到限制,资金运用渠道狭窄。保险投资环境的限制与资金运用渠道的狭窄,导致保险业存在严重的资产负债匹配风险。我国目前保险业的资金大部分都流向了银行业和国债市场。虽然这两年,保险业的投资渠道得到不断地扩展,并且可以直接进入A股市场进行股票交易。但监管部门同时也对保险业进入这些投资渠道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如保险业不能投资在过去12个月内涨幅超过100%的股票。同时,我国资本市场本身就发育得不完善,提供的金融产品的质量都不是很高。这造成了我国的保险资金在这些投资渠道找不到合适其资产负债特色的投资组合。
(3)资产负债管理技术缺乏应用的数据基础。由于我国对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很多理论技术也还只是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目前国际上常有的资产负债管理技术有免疫技术,投资组合技术,风险价值技术,情景分析等技术。这些科学有效的技术给国外保险业的资产负债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成效,但在我国,它们却因水土不服只能做做书面上的摆设。因为这些技术都是建立在长期有效的数据收集和高效的计算机系统建设基础之上的。我国保险业在近两年的高速发展中,虽然硬件设施建设得到很大的改善,但在数据收集方面还远远达不到研究的要求。2.从内部机制来分析
(1)公司目前的组织体系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大部分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管理部门还是保险公司的内设部门,机构设置过于简单,还没有真正实现专业化和集成化的管理模式。对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管理在实质上还处于相互分割的状态,对资产和负债方面缺乏综合统一的信息获取渠道和风险测算标准,使得保险业务的市场部门、产品设计部门、精算部门以及投资部门缺乏共同语言来实现有效的沟通。同时,由于没有专门的风险研究部门,最高决策层缺乏科学的参考依据。随着投资环境和投资领域的发展变化,竞争的加剧,保险业的资产负债管理对公司的组织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资产负债管理领域的专业化人才匮乏。人才是金融业的核心,专业化管理人才的不充分,是目前制约我国保险业资产管理水平的最大障碍。由于我国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部门一直是以公司的内设部门的形式而存在,目前从事资产负债管理的人员大部分也是从以前的其他部门抽调过去的,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缺乏实战经验。同时国内缺乏对精算,财务和投资都很精通的保险人才,从而使得各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时很难兼顾资金运用,进行资金运用时也很难周密地考虑到产品既资金来源的特色。加上我国保险业对资产负债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一直缺乏针对资产负债管理而建立的有效的激励机制,很难吸引国外优秀的专业投资人才。因此人才问题将成为我国保险业的资产负债管理发展的瓶颈。
二、提高我国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的途径
1.加大风险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利率风险的规避技术。利率风险作为一种系统风险,不仅直接影响着资产和负债的收益和价值的变动方向,同时也间接地影响着资产与负债的结构以及企业本身的信用水平。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最初就是从规避和解决险开始的。对利率风险的度量是对其进行规避的前提条件,国际上常见的利率风险度量的方法有到期期限,基本点价格值,持期和凸度。根据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目前最有效的度量方法为持期理论。该理论从直观上描述,可以理解为资产或负债的平均寿命,从技术上看,持期为到期期限的加权平均时间,权重为现金流的相对现值。在利率风险的规避上,免疫技术是最为合适的工具。
(2)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理论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常用工具,它主要通过对投资组合的收益曲线与风险曲线的综合分析,找寻出最佳的投资组合点,使得投资组合达到整体最优。投资组合理论在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是在保险公司既定的经营目标下,根据多样化投资分散风险的思想,确定负债方保险产品和投资方投资产品的优化组合结构,实现保险公司资产和负债总体组合的最优。与传统的投资组合理论只对资产方进行单方面考虑不同,在保险业的投资组合理论中,是将资产与负债同时作为模型中的元素加以研究,以获得保险产品以及资产投资的优化结构。因此,我们在建立模型中要引入更多的参数,计算难度也会大大增加。
(3)风险价值技术。保险业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始终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波动,但两方面变化程度的不同,会导致自有资本(所有者权益)发生正向或负向的变化。从保险企业的角度看,持有足够的自有资本是十分必要的,自有资本是企业生存的最后一道防线。在保险企业资产负债管理中,确定保险企业至少应保留的自有资本,即测算保险公司的风险资本要求,对保证企业的偿付能力的实现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对风险资本的计算主要采用的风险价值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在规定的置信度和时间范围内企业所持有的资产数量大于负债市值,以保证资产盈余大于零。
2.改善投资环境,拓宽投资渠道
(1)积极完善股票市场,加快债券市场的建设。政府职能部门和监管部门应积极完善股票市场,加快债券市场的建设。目前,我国直接进入股票市场的保险资金远未达到保监会许可的限额。导致保险资金对于直接投资A股市场较为保守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国内股票市场的不规范问题严重,只有真正改善国内股市,才能刺激保险公司长期持有股票,优化资产的结构。同时我国债券市场上债券的发行规模、种类、期限结构都不尽人意。短期和超长期的债券发行都非常有限,整个市场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局面,尤其是长期债券缺乏,不利于保险公司进行长期投资。因此应当积极改进债券发行,开发出更多的长期债券。
(2)积极探索外汇资金运用方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各保险公司应积极探索外汇资金运用方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随着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积累的外汇资金已初具规模,利用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进行投资,优化资产的期限结构成为必然的要求。2005年,保监会颁布了《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为保险资金境外投资提供了具备可操作性的政策支持。以平安为代表的少数保险公司已积极展开外汇投资并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期限长,资金规模大,收益稳定的特点,对保险公司改善资产结构非常有利。从国际经验看,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等不动产领域十分普遍。我国保险监管部门于2003年3月21日颁布了《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管理办法》标志着保险业投资实业领域进入操作阶段。因此国内各保险公司应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投资项目,加快推进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参考文献:
[1]刘彪:资产负债管理与我国银行改革[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