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2: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术课堂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0-0138-02
反思是一个在当今教育中十分提倡的教学环节,它既可以化一次的偶然成功为日后的必然成功,也可以为下次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杜威认为:反思活动是“一种得以产生思维活动的怀疑、犹豫、困惑、心灵困难的状态,和一种为了发现解决这种怀疑,消除和清除这种困惑而进行的探索、搜集和探究的行为。”鉴于美术的学科性质而言,各个中学不太可能为美术安排专门的反思方法指导课,所以,教师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反思,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有效地自我检查,使知识条件化。
一、反思作业过程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检查作业是否理想,更要引导学生检查自己的思路、过程和方法,对学生本人的成功之处,要分析其特点及适用条件,总结出思维规律。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学会比较、借鉴别人的作品,来借鉴、分析、校正自己的失误,获得有益的启示。要注重审视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养成在完成美术作业后进行反思的习惯。这种反思包括:主题构思、作品类别和操作过程等,尽量避免作业中的思维定式,转化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有利于寻找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美术课程中这方面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体材料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广泛使用美术语言传递思想感情,更多地进行信息交流。比如:在书签制作中,有一位学生采用的是彩色线绳装饰、白描花卉填充内部的做法,在制作完成后她发现,自己所用的线绳略粗、颜色略浅,而内部的花卉线条略细、颜色略深,整体感觉不够协调,于是她在下一个书签制作的时候克服了这个问题,内部图案选择了卡纸剪贴的方式,色彩明度相当,使内部卡纸与外部线绳相呼应,整体感觉协调一致,增强了作品的美观性。
二、反思学习方式
每一种课堂类型都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在完成学习后,学生要反思在学习新课时遇到哪些问题,在哪一环节遇到问题,对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例如:造型?表现课的学习方式是“观察思考,认识表现,积极评价”,如果学生觉得自己对物象的认识不够深刻,那么就需要反思自己观察的是否细致,是否注意到物体的形状、颜色、质感、材料、静态、动态等特点,角度是否全面,理解是否深刻,获得的形象是否准确清晰。每个学生对物象的认识感受不同,表现出的物象也不一样,对表现的作品的评价也不一样,教师一定要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引导,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表达方式。与此同时,在美术课程上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逐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
三、反思作业形式
不要满足于上文美术作业的形式,而要积极寻求其他可能的做法,甚至完全放弃上一次的思路,进行全新创作,实现更多的作业构想,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具象创作后可以考虑抽象形式,黑白装饰后可以改为铅笔淡彩,对比色、类似色、同种色的相互转换,或者在制作藏书票活动中,有的学生在使用孔版版画的方法制作后,更换制作方式,用吹塑纸版画的方式尝试制作。拓展自己的思维,避免创作的僵化,使学生体验动手动脑的乐趣。
四、反思经验教训
在完成美术作业过程中或过程后,总会有一些得失成败,只有注意总结和反思才能从中汲取更多的经验与教训。如果失败了,就要考虑失败的原因在哪里,更要看清、找到的原因是否准确,避免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当然也要告诉学生,失败的次数越多可能离成功越近,但绝不能倒在失败上不起来,那就永远不会成功。如果成功了,成功的关键在哪里,抓住关键点,就不怕成功成为水里的鱼,只有偶然才会溜到面前。反思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有利于通过积累使学生的美术水平得以提高,让完成美术作业的经验得到及时的提炼和概括。在作业后反思,不仅可以检查作业过程中的疏漏和错误,更可以整理思路,强化知识,丰富经验,从而拓宽思路,增强思维开放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剪纸制作中,有一位学生经常出现纸张被自己撕坏的情况,在他恼火之余,他仔细观察损坏的纸张,思考自己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后来终于发现是因为自己刻得不够仔细,在操作时过于粗心和急躁,加上刀尖也不够锋利,导致很多图案并未被刻刀刻到位,需要被刻掉的图案与需要保留的图案之间仍有纸的连接,这样一来就无法进行顺利剥离,所以,在很多有连接的地方就被撕掉。当找到原因后,他首先处理刀尖,并注意以后在其不够锋利时进行及时调整;其次,提高了操作的精细度,把每一刀都刻到需要到达的相应位置。从这以后,在他的作业中基本上杜绝了纸张的损坏。
五、反思的多元化
将反思的内容走向多元化,不仅仅是对作业的反思、知识掌握过程的反思,还可以包括情感体验、与人合作的能力、搜集运用信息的能力、自信心、责任感等的反思。在情感体验上,是否可以将此次创作的表现情感转移到同类作品上;在与人合作时是否积极配合、将知识进行最大的共享以及操作上的互助互补;搜集的信息是否全面,运用的信息是否准确无误;学习过程是否充满自信,是否有明确的学习责任感。
反思的过程,是教师逐步引导学生从以教师为主导的外部反馈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内部反省的过程,是挖掘隐藏在美术知识背后的思想过程,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发展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只有这样,可以说学生才真正地学会了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示范
小学美术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所以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合理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美术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美术素养。示范教学可以将知识更加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效果。因此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示范。
一、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示范作用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学示范方式主要是利用多媒体、实物为学生展示美术知识,再加上教师的适当讲解,加强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2.提高学生美术鉴赏水平
示范教学能够给与学生最直观的感受,针对美术作品,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经验,对其进行体验、分析以及评价,同时能够更好地领悟美术内涵,提高美术鉴赏水平。
3.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优秀的美术作品能给人带来较强的精神力量,促使人的精神振奋起来。示范教W主要是向学生展示作品的创造过程,这样能够加强学生对作品的了解,让学生感受作品的价值,以此磨炼学生的意志,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小学美术课堂示范教学出现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我国教育对于小学美术,教师和学生不够重视,所以在小学美术课堂过程中,即使采用示范教学也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准备以及课堂教学中,大大降低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未提出要求,学生也会过于放松。另外,一些学校设置美术课程较少,所以学生获得的美术教育也较少。所以必须加强对美术教学的重视,才能更好地实施示范教学。
2.教学方法实施不够科学、合理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虽然采用了示范教学方
法,但是实施得不够科学、合理,一些教师往往是教师画一步,学生学一步,这样难以发挥示范教学的作用,同时还大大降低了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
三、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示范有效策略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示范教学的实施,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示范不能少
由于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同时还是一门动手学科,所以美术学习既离不开“看”,又离不开“做”。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示范教学的实施至关重要,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绘画知识,在绘画中获得更多的乐趣。但是在实施示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示范教学的生动、有趣,不应是机械、呆板的,所以教学示范可以采用情境设置、问题设置以及时间预设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线条》时,教师只准备了一个乒乓球,并为学生示范相关动作,包括排球、抛球以及滚球等,让学生感受乒乓球运动时产生的线条,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要有效
实施示范教学,必须保证精准、有效。一旦出现示范错误的情况,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也是错误的,所以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做好备课工作,以保证示范内容精准。同时,为了提高示范教学的效果,教师还应保证示范教学具有启发性、发展性,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在示范过程中,教师应演示多种可能性,包括大小、效果以及构成等等。例如,在学习《精美的邮票》这一课时,教师为学生示范怎样制作邮票:首先利用塑料袋制作普通的邮票,然后用纸片制作纪念邮票。通过教师这几种示范,学生思维得到了拓展,有的学生想起用树叶制作邮票,还有的学生用包装纸制作邮票,以此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示范要灵活
在实施示范教学时,教师不应一次性示范完整,而应层层递进,这样能够使学生始终保持好奇心,同时教师应摒弃标准化意识,针对不同的美术作品,示范的形式也应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应注意,教师示范只是为学生提供参考信息,并不是学生作品的结果,而且学生的作品可以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之上自由发挥。例如,在学习《创意的书》这一课时,教师为学生示范一种书的制作,学生可以模仿教师的制作手法,将自己的想法融入进去,创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书。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示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实施示范教学,应充分认识到示范教学的重要性,既要保证示范教学有效,同时还要保证示范教学灵活,以此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对一件事情感兴趣,并以兴致勃勃的状态投入时,他们的观察才能变得敏锐起来,他们的思维才能变得敏捷起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得以完全发挥出来,他们的个性才能得以彰显。一个老师如果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整节课沉着脸,生硬地毫无生气和活力地进行教学,那学生怎么会有兴趣可言,怎么会跟着教师的思路去尽情地想象、尽情地挥洒自己手中的笔去描述心中的梦想,怎么会有更好的实践与创新呢?如果教师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会让学生变枯燥无味为动力,会盼望着美术课,会在每一节美术课上有所收获。所以,让学生对美术、对美术课感兴趣,是美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美术教师必须改革自己的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努力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让他们学得快乐,学得主动,学得有效。
二、备课讲究实效性
任何学科教学,都要求教师课前有效地进行备课。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在美术课堂上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一定要进行有效的备课。教师在备课时要钻研教材,钻研课标,钻研学生,深入了解教材的编写体系和内容特点,明确每节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并针对重点和难点创设问题情境,选择适当的教学组织方法,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师有效备课还要认真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各个教学环节不仅要完整,还要层次分明、衔接紧凑,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小学美术课的教具准备也需要非常充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课堂教学有效。如在上与大自然有关的主题课时,除了准备好教具、示范画和相应的教学课件外,还要让学生们课前准备好笔、水彩等颜料。没有这些准备工作,课堂教学根本不可能达到有效性;不这样做,课堂教学不会收到可喜的效果。
三、教学设计要符合课标的要求,体现科学性
美术课堂教学,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必须有针对性,必须符合课标要求,必须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接受能力等。具体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考虑下列问题: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安排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美术课堂教学设计要根据美术课程内容目标的基本要求,依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要符合不同年龄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在学习、认知、训练中轻松、有趣地掌握美术知识。教学设计只有多样化,才能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需要。
四、适当地由游戏进入
课堂教学要以兴趣为前提,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单一枯燥的美术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发展。爱做游戏是学生的天性,“游戏”是儿童喜欢的活动,能激发学生大脑最积极、最有创意性的区域,把美术活动与创新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游戏成份,利用游戏教学来促使学生较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游戏的名称也要符合儿童的心态,教师要针对游戏的具体内容起一个既吸引学生又具有美术课特色的名称,如“美术小玩家”、“做一做”、“我是小画家”、“玩一玩”等等。这样让学生尽情地参与到游戏中,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样的游戏教学能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活跃,能促进学生不断地学好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时展的需要。
五、教学方法很关键
任何一门学科,教学方法都特别的重要,好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与众不同的快乐。所以,我们在知识的传授中应该充分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快乐还是呆滞,对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这种关注应有机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更要关注学生在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不能拘泥于教材。教学有法,贵在得法。教师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教材可采用不用的方法,让学生对教师的教法常有一种新鲜感,以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让美术课更接近生活、更有实效。
六、注重有效的教学反思
篇4
关键词 美术课堂 问题意识 有效性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问题意识”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的信息,发现学生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和不足,便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发现,美术课上不少学生处于“懒洋洋”状态,两只耳朵竖起来只是一味地听老师讲解,思维缺乏活力,尤其是不能主动地提出问题。因此,要创设出一个个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思考,于是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显得尤为重要。
经过一次“学区培训课”磨课过程,发现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息息相关。
一、课堂剪影
《鱼的纹样》是苏教版小学美术第十册第十二课的内容。我在两次磨课中,意外发现环节设计稍加改动,学生的“问题”就会层出不穷,课堂教学效果也就截然不同。
第一次磨课:在课前花了很多时间在多媒体课件上,以海洋中各式各样鱼的图片揭示课题――鱼的纹样,试图激发学生欣赏图片带来的疑问――花纹暨纹样,结果学生不会概括鱼的纹样种类,导致课堂气氛并不热烈。
第二次磨课:在课前,教师用卡纸自制了一条带有各种花纹的鱼,并在黑板上示范。导入新课时,学生直观地看着,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发言的学生(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这节课,在导课、新授、小组讨论过程中得到了互动。
二、原因产生
1.对于这两次磨课,课后经行了反思。课堂提问次数观察统计:
第一次磨课的教师示范环节,学生的提问效果明显没有第二次磨课有效。在第二次磨课中,教师能提供较多的时间让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教学活动来得到验证“问题”。这样就能让这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成了教师的无形示范,轻松地解决了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2.对于学生在美术课中的提问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五(1)班学生(40人)美术课提问情况调查统计:
我们可以发现,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问题意识并不强,没有更多地去思考问题。教师应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平时总是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忽视了对知识产生、发展的展示和探索。课堂上未能营造教学氛围,创设情境教学。长期下去,学生思维能力得不到提升,想像力、创造力在无形中被遏制,必然会影响我们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学会反思
篇5
一、当前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美术课程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在美术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困惑,主要表现在:①教学形式单一,“一刀切”化,老师与学生之间只有教与一味死板的模仿,“依葫芦画瓢”的模式过于死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难以发挥出来。②课堂模式呆板,“悄无声息”化现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大多由老师口述和简单板书,难以得到学生真正的共鸣。这种形式大大抑制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利于美术课程长远推进和孩子的发展。③素材偏离生活,不够贴近学生大家都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更离不开生活。④课堂教学评价已成为常规,为何却往往流于形式,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发挥评价的作用呢。⑤到底什么是好课、优质课(有效教学)的标准是什么?教师该如何打造自己的优质课呢?以上种种突显出来的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二、如何提高初中美术的有效性教学
(一)要充分认识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以教科书为主要蓝本展开的教与学的互动,它包括学生、教师、教材三个基本要素。因此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掌握和运用好这三个基本要素才能顺利地完成教学内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内容的接受者,了解学生就应该从学生年龄特征、生活经验、学科基础、内在需要等各个方面展开。
(二)教学目标定位要准确
课堂教学目标是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学生所应达成的学习任务。它区别于美术课程总目标,也区别于各学龄段的阶段目标,它更强调单位时间内的效益。同时,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因此,制订教学目标应该具体而准确,并且具有可检测性。 制订课堂教学目标应考虑三个层面: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但并非是课程总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个维度,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中以文字的形式把教学目标确定下来,把握“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过程、行为结果”四个因素。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应考虑主目标、亚目标才生成性目标。 制定教学目标还应考虑以下因素:①充分考虑不同学习领域,领域的学习目标侧重于对工具、材料、方法、步骤、语言、原理等方面的认识、理解与运用,以及通过造型表达思想与情感等。②充分考虑不同学习内容。在同一学习领域下的不同学习单元、学习内容其目标也是不一样的。③充分考虑学科特点,不要“荒了自己的田去种人家的地”。④充分考虑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可接受性,例如同是剪纸的教学内容,其在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年龄段学习要求是不一样的。
(三)形式要为内容服务
这里所说的“形式”是指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流程以及学习方式、活动设置等等。“内容”是指教学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应掌握的重点、难点内容。“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就教学方法而言就有“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等等。就学习方式而言,新课程提出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形式”很多,一堂课不能都用到,也不能说哪种形式就一定最好,就某一堂具体的课来说,不同的“内容”应选择不同的“形式”,“形式”应为“内容”服务。例如:在学习一些基本的作画技法和步骤时,老师的讲解与演示就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再如让小学低年级学生了解一些学科性较强的知识时,采取游戏、接力赛等形式进行知识的柔化处理就比较合适。同时,“形式”的选择应考虑其利益最大化,即采取哪种“形式”对于解决“内容”更直接有效,所谓“该看的要多看,该说的要多说,该画的要多画,该演示的一定要演示”。
(四)范例应具典型性
举一反三性是课程的基本特性之一,要做到“反三”,“举一”就很关键,关键在于范例应具有典型性。尤其是美术课,由于其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特点,所以范例的典型意义尤为重要。所谓范例的典型性,通俗地说就是范例与学习目标能够最好地最直接地挂钩,最能说明问题,即“用它”最能“说话”,并不是越经典就越好。美术课中的范例主要指美术名作、学生习作、教师范画等。不同类型的范例选择应考虑不同的典型意义,有的范例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方法步骤;有的范例旨在学生了解形式语言和艺术原理;还有的范例则在于引导学生感受审美特征和人文价值。
四、如何检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美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是否优化,应该通过一定的方式以一定的标准进行检测。笔者认为,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和课堂文化建设情况以及教学的负效三个方面来进行检测。
(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主要指学生的参与度、作业状况和学习的生成性状况。其中参与度包括问题的参与、交流与讨论的参与、思维的参与、实践的参与、评价的参与等方面的程度,可以通过问答、眼神、注意力、气氛、反应等方面的观察来判断。作业状况包括学生作业完成的数量、作业效果、作业过程等方面的情况,可以通过巡回观察、作业展示、互动评价等方式检测,重点是通过作业状况了解学生对教学核心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二)课堂文化建设情况
一堂好课除了应达成教学目标之外,形成良好的课堂文化也是很重要的方面,课堂文化包括师生关系的建立、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学科特征的凸现和健康心理情绪等。师生关系建立应体现为平等、亲和、自觉;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体现为轻松、活跃、有节奏、有秩序;美术的学科特征应体现为感性的、感观的、感觉的、感化的;健康心理情绪表现为渴望、快乐、回味。
篇6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模式;改革;价值取向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是美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这一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等等一系列教学理念正在不断地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在美术课堂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深化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轻松和快乐。本文共分两部分,分别从价值取向和路径两方面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进行探究。
一、新课标下美术教学模式的价值取向
因为美术教学模式的价值取向能够影响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路,所以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明确小学美术的教学模式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将培养自主及综合探究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注重对小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锻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美术教学价值取向的理论 在美术教学价值取向的理论上,应该从客观主义向建构主义不断发展。在客观主义之下,美术课堂要求死记硬背和机械学习,而教师的作用只是帮助学生消化知识。在建构主义之下,强调学生在环境和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建构知识体系,提倡学生对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倡导学习者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二者有以下几点不同,一是学习的原理不同,前者强调知识的传递,后者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二是活动的单位不同,前者强调从主体到客体,后者强调从主体到客体再回到主体;三是活动对象的不同,前者强调学科的内容,后者强调学科背后的文化。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从群体到接受”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小学美术的课堂。在教学中教师更应该采用个体探究和群体探究的教学模式,方便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以及学生的协作能力发展。
2.美术教学价值取向的实际 在传统美术课堂中,教师处于绝对地位,学生则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传统的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式单一,削弱了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因此,在新课堂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给学生构建出主动参与学习的环境,让学生来确定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教学方式来看,教师不应该将学生局限在课本知识中,可以在校内定期开展各种美术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例如绘画展、绘画比赛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学习中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可以将民间艺术例如剪纸、国画等引入到小学美术课堂中,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多观察周围的事物,让学生学会用美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新课标下美术教学模式改革的路径
以上是对于新课标下美术教学的价值取向进行探究,美术教师只有遵从美术教学价值取向的标准进行教学,才能够在教学中取得硕果。以下是基于新课标美术教学模式价值取向的教学路径提出教学方法。
1.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书本内容上,忽视了学生的发展,在课堂中缺少情景的创设。所以,现代的教学模式应该注重学生的主动创造能力,教师应该成为教学活动的研究者,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从权威者变为学习的引导者,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2.注重整体教育 在新课程教育中要注重整体教育,美术课堂价值取向要求使学生发展成为“整体的人”。这就意味着要让学生的智力与人格两方面要协调发展。例如在讲《我造的小房子》这一课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纸房子。对于学生的成品,教师应该积极找出其中的优点,对学生多加表扬,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3.进行教学反思 教师应该在课堂之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对于其中出现的不足和缺点一定要及时改正。教师应该具有批判性思维,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并自主思考解决方法。教师应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不盲目迷信权威,应该结合教学实际勇敢提出质疑。而在课后也要注重学生对课堂的反馈,关注学生对于课堂的感受,注重学生对于课堂的评价。例如在学完《美丽的盘子》这一课之后,教师应该询问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方式的意见,了解学生是否理解课堂教学内容,能否掌握教学知识,然后针对学生的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最终实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价值取向和路径。
篇7
关键词: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099-01
新课改实施后,出现了不少形式多样、热闹新奇、气氛活跃的课堂,它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灌输式,让课堂一下子热闹了,气氛活跃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调动了,但一堂课结束后,学生往往只有新奇趣味,而没有掌握知识,作业无法独立、正确地完成,那这类重形式的教学有没有有效性呢?
教学有没有有效,并不是单看课堂形式有没有创意、课堂气氛有没有活跃,也不是单看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教学有没有落到实处?学生在课堂里有没有学到什么,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课堂形式气氛再好、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那怎么样的美术课堂具有有效性呢?
一、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质和意义。
课堂教学具有有效性,是指在课堂45分钟里获得最大的效益,达成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一堂好课我们不能只看表面课堂气氛和形式是否活跃,应该看学生的思维是否跟着教师“走”,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有没有激发学生的创作冲动和学习兴趣,教学做到平实中有创新,平实中见功夫,以获得学生高效率的迸发,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
如08年“绍兴市初中美术优质课评选”活动中有《印象・西湖》一课,那位老师没有安排一问一答、分组讨论等教学互动,以他讲授示范为主,由于他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十分到位,备课也极其认真,大大地丰富了教材的内容,讲课时语言精湛优美充满感情,讲得深入浅出,有声有色,带领学生感受抒发领悟了西湖与众不同的美。学生都全神贯注,听得津津有味。虽然这位老师没有安排教学互动等花俏形式,但学生在老师精彩的讲授与示范时聚精会神听讲的神情,已充分说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这不也是教与学的一种互动?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教师富有感情而又深入浅出的讲授,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于西湖之美的感受。我认为这样朴实无华、扎扎实实、语言精湛、教学目标又落到实处、并激起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具有有效性。
我们要想自己的美术课堂教学也具有有效性,应该怎么做呢?
二、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论准备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核心在课堂。教师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决定因素。因此,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文化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责任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文化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桶水,自己要有一条江”, 那就需要教师不断吸取新养分,具备良好的组织课堂、理解教材、专业素养、语言表达的能力,才能在课堂上,针对不同情况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才能清楚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什么?用什么方法教学生,让学生懂得什么。因此,要实现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和能力势在必行。
(二)美术教师应该提升自己对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视度,在教材和课堂上下功夫,才能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课前摸透教材,精心备课。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要想备好课最基本的要求是: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重点,把握教学难点,知识点落实。并对教学过程作提前预测,多想想学生需要学习什么或喜欢学习什么?怎么学或怎么问更合适?这样才能更完善地做到教与学的结合,相辅相成。
2. 课堂中灵活应变,把握好提问艺术。课堂里会出现什么状况没个准,最好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新问题、遇到的新阻碍、课堂的气氛、教学的进展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灵活应变,给学生最大的主动质疑空间。
课堂提问,问题不宜过难或过易。问题太难,学生无从下手,容易使学生丧失信心和兴趣;问题过易,学生答对也没成就感,两者都会影响课堂效率。
3.课后反思。再好的老师,一节课上完,总有些让自己惊喜或遗憾的地方,特别对于新教师,及时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亮点和不足,思考课堂教学是否实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不断改进。
三、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操作策略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运用多样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教学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还课堂于学生,才能进一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学会等待,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经同学科老师提醒,发现我经常在提问后就马上叫学生回答,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如学生回答不出来,我会不断重复问题,就怕学生没听清楚,或是忙不迭地启发甚至暗示,学生为了迎合老师的心理匆忙,往往处于被动快速作答的状态,其实应在提问后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深入思考。这个等待的时间虽短,却正是学生思维最为紧张活跃的时刻。
(二)为学生创设相对宽松的教学氛围,多鼓励多表扬。 在排球名将郎平的回忆录里曾提到这一幕:一个老师问:“同学们,5+4等于几?”一个学生回答:“5+4=8。”老师说:“好,很接近答案,敢于发言,表扬。”然后,老师问其他的同学:“你们还有不同的意见吗?”我想这种情况下那位回答错误的同学,一定不会难为情,以后他还会更积极回答问题。新课程强调课堂评价的激励功能,这种用和缓的方式鼓励学生回答,而不盲目一径表扬学生的做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放下包袱轻松地学。
参考文献
[1] 吴康宁.《中国美术教育》.中国美术教育编辑部,2008.1
篇8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美术味 参与 评价
“美术味”就是美术课有别于其他课的特点,是美术学科本位教学的集中体现,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它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即具有文化性与操作性。然而,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也逐渐看到,新课程理念下的新的美术课堂教学也出现了一些“虚胖”过度现象,课堂显得过于“精彩”,在课堂开始变得热闹起来的同时,课堂上的“美术味”越来越淡,学生的美术素养也逐渐缺失。因此,强调美术课的本位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具体我们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美术课堂的“美术味”。
1 对课程内容的挖掘与整合
美术教材是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基本素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蓝本。但美术教材没有详细的文字引导,只有很多“花花绿绿”的画面吸引学生眼球,而这种吸引也只是表面的、暂时的,因为学生根本不理解这“花花绿绿”的画中所蕴藏的丰富的美术知识和审美情愫。另外,时下由于一部分美术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片面理解,造成了从以往审美趣味严重僵化、单纯注重技能训练走向教学过于“虚胖”、课堂过于“精彩”而缺失“美术味”的误区。
2 正确提炼教学目标,净化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前行的方向,只有正确提炼了美术课的教学目标,才不会使美术课偏离美术的方向,失去了美术的味道。首先,在提炼美术教学目标时要避免含糊,以往,美术教师在陈述美术教学目标时大都过于笼统,例如:“提高儿童绘画水平”、“发展儿童美术潜能”等。这样的教学目标既不可观察也不可测量,是不可操作的。在实际教学中就容易出现目标指向不明确,课在摇摆中前行,最后失去了方向的弊端。教学目标应明确表述儿童通过活动将学到什么、做到什么,如“能运用树叶根据自己的想象做出一个有趣的树叶拼贴动物”。这样的教学目标使教师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要做什么,也有利于儿童明确努力方向,还便于教学评价。其次,在提炼教学目标时要分清课时,有的教师在上第一课时时,就将第二课时的目标也放在其中,结果第一课时的目标没有达到,第二课时的目标更没有实现。美术教学的内容一定要以美术本质为主,对素材中的“美术信息”应该“重笔浓彩”,对其他信息应该“轻描淡写”。突出学科特点,让学生掌握基本造型能力。
3 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了兴趣,才会使人集中精力,积极思考,而且还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因此,我们首先要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在课前的导入部分上多下功夫。教师和学生一块明确本节课活动的主题、目的、要求,引起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欲望,激发兴趣,明确问题,可以利用故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游戏导入法、出示优秀范作、播放音乐、观看光碟、播放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手段,通过声音、图像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显现和谐、真实、具体、鲜明的形象,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术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它集欣赏、临摹、想象、创作于一体,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感受美、发现美。如果在课堂上一味的采取临摹等陈旧的教学方式,势必使课堂气氛枯燥乏味。“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在教学中多采用直观教具,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以助视听,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看得见、记得牢,从而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学生见多才能识广,才能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4 课堂学习的全员与全程
学生的有效学习,关键是参与过程。因此理想的美术课堂应该具有浓浓的参与味,教师应注重营造学生全员与全程参与课程学习的氛围。美术课堂浓浓的参与味,需要教师去创设、去调节。让学生参与的方法有很多,创设活动的参与、激发兴趣的参与、营造情景的参与、开心游戏的参与、竞赛竞争的参与、梯度化问题的参与、作业多角度多层次的参与、学生替代教师的参与……不管是什么方法,只要让每一个学生自始至终参与进来,美术课堂便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就能给学生带来灵动和愉悦。这样,学生的美术能力怎会不潜滋暗长呢?
美术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在于是否用心去反思、去琢磨,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不失美味,那么课堂质量才会不断提高,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才会越发浓厚。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初中美术高效课堂构建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一价值取向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即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今,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和继续推进的背景下,学科教学在围绕学生“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实践中取得了初步进展。相比之下,基础教育中美术学科的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学生的学习行为得不到重视,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等,不利于培养的学生人文素养并形成使他们终身发展所必备的艺术能力。本文针对新课程改革中的美术教学做出研究,以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对象,关注新时期基础教育中美术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立足于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聚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出创建初中美术高效课堂的构想,旨在提高初中美术教育的教学质量、达到美术学科的育人目的[1]。
1初中美术课堂的问题及归因
1.1 教学方式转变难
一方面,教师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严重影响着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与美术教育的发展。从整体上看,教师在美术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中带有较为浓厚的理性色彩,尤其是在教学方法上重视讲授,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尽管教师在工作中认真教学,但难于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由于教师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的变化,教学内容缺少与学生已有经验的连接,尽管教学效果是预设的,往往教师感觉教学状态良好,但达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2]。有的美术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因教学资料的短缺,或图省事,简单地教学生临摹作品了事,教学方式呆板,课堂气氛消极低沉。
另一方面,教师对探究活动的认知程度不高。备课和材料准备+充分。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探究过程中不加以指导,缺少正确的评价。新课程要求教师结合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情境”,使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更直接、印象更深刻、情感体验更真切。教师在课堂中片面追求标新立异,学生自主活动泛滥,忽视了美术学科的特点和教学规律,矫枉过正。因此,新课程实施以来,表演、讨论、辩论、游戏等活动会出现在课堂上,学生活动时间多,教师讲课内容少,甚至出现课堂组织无序、放任自流的现象。在活动中,学生学习的确是轻松了,“课堂氛围”确实是热烈了,但是课堂知识建构明显不足。
1.2学生学习兴趣缺失
许多教师和学生家长把的升学和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孩子未来前途的主要标准。他们的观念无形地影响着学生,学生对美术教育产生误解,逐渐失去兴趣。学生不会主动意识到美术课是他们综合知识与能力的建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部分学生认为美术课无关紧要、不会影响到升学,所以在课堂中的表现并不热衷。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有更重要的升学任务,多数学生愿意上美术课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暂时躲避考试科目的“狂轰滥炸”,以此缓解其他学科带来的学习压力,美术课往往成为他们放松与写作业的时间。学生对美术课无所谓的态度,可以说是美术教师的一种失职。作为美术教师来讲,学生虽经过美术课的熏陶,却一无所获,美术文化贫乏、审美能力低下,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2构建初中美术高效课堂的策略
2.1 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教学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和方法,教师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就要求教师把教法和学法相结合。在高效的美术课堂创建中,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首先表现在加强教学互动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有效互动,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提升。教师加强教学互动,应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到学生的交往中来,建立多层次的互动,多方面地对教学产生影响。比如在课堂中展学生小组交流、集体交流等活动,倾听学生发言,由学生展开讨论和归纳。在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并做好相应的课堂调控。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过程中既锻炼了的表达能力,也反映出对知识的理解情况,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学生在互动中提高自我效能,思维也得到了锻炼,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整体学习水平的提高。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教学互动,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
2.2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设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他们对美术的认识。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是不可能通过外力强迫产生的。教师能做到的应该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得到教师的激励以及同伴的鼓励,从而获得成功、自信和愉悦的情绪。
(1)了解学生,贴近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兴趣
新课程改革强调美术学习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所以教师要从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的角度去发现和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教师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情境的联系来讲授教学内容,能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当教学内容获得学生认可、对学生有所启发,学生就能够集中注意力。
(2)设计恰当的课堂导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的学生对美术课缺乏兴趣,不是因为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也不是主动性不强,而是教师的讲授缺乏吸引力,如果课堂出现这种情况,作为教师就应该做深刻的反思。我们不妨从课堂的导入和情境的创设做起。
导入是教师开始授课之前的重要环节。成功的导入能为整节课做好铺垫,使课堂内容在一始就吸引学生,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以此提高课堂效率。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音乐、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料,创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情绪,能够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
3结论
总之,创建美术高效课堂同时也是为了在课堂教学中围绕学科教学目标的展开,使学生学有所得,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使学生觉得美术课更加有意义;同时更大程度地节约教学资源以达到美术课堂效率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示范教学 学习兴趣 思维创新
一、引言
新课改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却忽视了课堂示范的作用,小学美术教学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技能。但这种偏重使得学生缺乏最基本的美术技巧。我们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对基本美术技能的掌握。
由于教学观念的变化,教师将重新认识示范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必要性,通过不断反思、总结,发现教学示范至关重要。课堂上的教学示范直观性强,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能提高教学质量。有效的教学示范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技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对于教师而言,教学示范不仅展示了教师深厚的专业水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浓厚兴趣。因此,示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极为重要。
二、结合多媒体应用和示范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设备在美术课堂中的运用将越来越频繁,这是当前的一个发展趋势。我们可利用强大的网络,增长学生的见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在美术教学中不能忽视示范教学的作用,多媒体呈现的画面虽然五彩缤纷,但只能单方面启发学生思维。因而可采用教学示范的方法,让学生从最基本、最直观、最有效的教学示范中感受到美术独特的魅力。最重要的是示范教学可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发散。教师在讲解建筑的绘画时,可先通过多媒体搜索一些有特色建筑,如中国的长城、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等,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的图片或其他影像资料,发散学生思维。再通过教学示范和教师对技巧运用的讲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动手过程中发现问题,再由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示范。教师的示范对于学生具有启发意义,而且能培养学生思考的自主性和实践能力。
小学美术课课堂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因而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将多媒体设备的运用和示范教学法相结合进行课堂教学,是一种创新形式的教学,既继承了传统小学美术教学模式的优点,又发扬了现代美术教学方式的优势,从而有效提高了小学美术教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创造性的行为示范,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的教学离不开行为的教学,教师一般通过谈话、接触、交流与学生沟通,增进师生情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讲解,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比如,教师将学生父母作为人物绘画教学题材时,可先在黑板上示范性画出自己的爸爸妈妈,给学生讲一些自己小时候和爸爸妈妈的故事。之后教师可以让所有学生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想象出爸爸妈妈的样子,再让学生睁开眼睛,然后向学生提问:“你们的爸爸是何模样?”当学生描绘不出时,可让学生边想边画。这时候教师可以走到学生身边,观察学生的画作,根据学生画中父母的模样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其精彩万分,而且营造了融洽、平等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
四、美术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人文意识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将美术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可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在教授学生画水果的时候,教师可准备一些常见的水果,如香蕉、苹果、草莓等,用这些水果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果的外貌特征,并让学生口述其特点,接着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水果进行深层探索,例如水果是如何产出的,从而感受水果背后的人文情感。可通过水果绘画教学适时融入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的思想品德教育。接着教师可进行绘画工具运用的示范,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水彩画工具。教师的示范教学,可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这完全符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注重人的发展,这种示范教学方式使美术教学不再狭隘,增强了美术教学效果。
将美术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结合,有利于教师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教育,在教授学生美术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通过示范教学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小学美术教育,不仅加强学生对绘画技能的掌握,更达到育人的最终目的。
五、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多媒体教学设备已在各种小学生的课堂中广泛运用,使得小学美术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设备,而忽视传统的示范教学的作用。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手把手的绘画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基础绘画技能。
参考文献:
[1]卢静.浅谈示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教师(下旬),2012(3).
[2]吴洁静.论示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3(2).
- 上一篇:医疗质量督查整改措施
- 下一篇:精准医疗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