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庭教育的案例分析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2: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家庭教育的案例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家庭教育的案例分析

篇1

据介绍,我国家庭教育立法不仅为社会发展所必需,而且推动立法的条件渐趋成熟。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等均涉及到家庭教育,并从法律和政策层面对家庭教育的责任、要求作了相应的规定。尤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制定有关考试、学校、终身教育、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等法律”;全国妇联制定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1-2015年)》,也将“完善家庭教育法律政策,促进家庭教育立法取得实质性成果。组织开展家庭教育立法调研,形成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推进家庭教育立法进程”,作为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目标。

此次开展的家庭教育立法调研项目,将围绕家庭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主要研究以下问题:一是家庭教育立法的社会基础。重点分析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对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服务的认知、需求和建议,以及对家庭教育立法的认同度。二是家庭教育立法的工作需求。分析我国家庭教育及家庭教育工作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家庭教育立法应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三是境外家庭教育立法案例分析。分析境外家庭教育立法实施的社会效果,学习借鉴他人经验。四是国内家庭教育工作经验总结。分析国内家庭教育工作成功案例,梳理总结相关经验。

此次家庭教育立法调研项目的研究方法,一是调查问卷法。围绕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服务、家庭教育工作及人们对家庭教育的法律规范需求等内容设计调查问卷,收集相关信息。二是访谈法。采用小组访谈,召开家庭教育工作者、家长及儿童的小型座谈会,了解各地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及存在问题,征求对家庭教育立法和家庭教育工作的建议。三是文献研究法。收集境外家庭教育立法案例进行分析。四是典型案例分析法。收集国内家庭教育工作优秀案例,选取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在研究中,将分别选取东部、中部、西部具有代表性的三个省市,并在各省选两个市作为典型研究点,深入到每个市的一个城区或一个县,采取整群抽样,面向家长、儿童、家庭教育实践工作者、相关机构工作人员等发放问卷。同时,每个市访谈50名与家庭教育工作相关的行政管理人员、一线工作人员、家长及儿童。

篇2

鉴于以上思考与诸多主客观条件,我们对X市4所小学的12个班(1—2年级各3个班,3—5年级各2个班)的家长发放了调查问卷552份,实际回收502份,有效性为91%。调查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在学校家长会上由班主任教师现场分发与回收。本问卷主要从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与重视程度、提高家长自身教育能力的需求及家长对学校学习内容与形式的要求等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的。内容涉及提高家长对教育的认识,诸如对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学生现实生存状态的多维透视,家长提高自身教育能力的要求,如面临着哪些困难,需作哪些补充及家长对学习内容、形式的要求、期望等。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家长对教育的认识

从整体来看,41%的家长能够积极重视、关心孩子的学习与作业,并且用于教育孩子的时间也明显增加,44%的家长则希望提高自己教育孩子的能力,43%家长认为孩子的负担在逐渐加重。这些说明,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在逐步走向理性与深入,对家庭教育积极关注、有力支持。但同时也发现仍有34%的家长还是不太了解孩子,32%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太满意。这一方面说明家长对孩子的关注性还缺乏深度,另一方面对如何施教还未能找到良方妙策。从家长对学校课程改革、教育改革的看法来看,有68%的家长对课程与教学改革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有34%的家长对其效果不太明了,有25%的家长对课程改革不是很了解。这反映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关注力度还有限,另一方面说明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缺乏宽广的家庭基础或普及力度。换言之,学校与家庭二者之间还未能紧密联系,有效地沟通与合作。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最重视哪一方面?48%的家长选择了孩子的学习习惯,33%的家长选择了孩子的能力发展。这反映了家长更关注孩子的潜在发展,更渴望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更注重孩子的能力发展。在能力发展中,37%的家长认为需重视孩子的智力潜能开发,并有33%的家长给孩子买过一些智力训练书等。

2.家长对提高自身教育能力的需求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59%的家长不同程度地遇到过一些困难,甚至有11%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简直是太难了。分析困难,41%的家长认为是孩子自己不努力,37%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潜能没有开发出来。因此,有65%的家长认为需要学习家庭教育的方法,因为现代社会对家庭教育需求明显高了,而另一方面他们对家庭教育了解甚少。在专门学习中,又有33%的家长认为指导孩子的学习方法需要专门从事学习,30%的家长认为训练孩子智力的方法需加强。对孩子智力潜能的开发方面的知识,30%的家长不了解,27%的家长听说过。据此,80%以上的家长认为只要条件允许,他们将会参加相关的培训,并有70%的家长愿意或准备送其孩子参加智力开发训练班。

3.家长对学习内容与形式的要求

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能经常阅读教育方面的书籍的家长仅占15%,没读过任何教育读物的占11%,有时翻阅的占53%。这从侧面反映出,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及对家庭教育的内容、形式如何更好地满足家长的需求,还有待于作进一步的思考。对家长学校开办关于儿童智能开发方面的家长培训班,有84%的家长有参与的意识或想法;对讲座的内容,42%的家长最希望学习儿童心理学、学校教育学方面的基本知识,27%的家长则希望讲座内容针对家庭教育问题的分析、对策,这要求家长学校既要传授教育孩子的基本理论,又要理论联系实际,对具体问题作出回答。在参加讲座时间上,有35%的家长表示可以每周抽出1小时,30%的家长愿意抽出2小时,24%的家长可抽出半天左右;在时间的安排上,有31%的家长希望讲座时间安排在双休日,23%的家长希望时间能在陪孩子上特长班的时候。这无疑要求家长学校在开办的时间及其安排上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在家长希望听谁的讲座上,有40%的家长希望听到教育专家的讲座,25%选择了特级教师,22%选择了成功家长。这要求讲座的主讲者要从多方面、多层次及家长的心理需求两方面予以考虑。最后,对家长学校采取何种活动形式上,有38%的家长认为最好采取讲座、咨询与研讨相结合的形式。这给家长学校的运作模式与开办提出了新的思路与举措。

三、结论与建议

调查表明:家长对教育的认识水平或能力不同程度地提升了,家长对提高自身教育能力的需求也呈上升趋势,对学习的内容与形式呈现出多元化。所有这些新认识、新要求、新变化充分说明开办学校是现实的客观使然,是教育发展、变革的必然要求。为此,在家长学校的学习内容方面建议如下。

1.讲座内容要有系统性

笔者以为家庭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应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作用与意义;家庭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与价值;家庭教育的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家庭教育的原则与规律;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其中有相应的案例分析;家庭教育问题解决策略的探询;现代新型家庭教育观念的生成或转变(理论上的提升、角色的转变、先进理念的生成,即对孩子的正确认识与评价,与孩子能有效地沟通、交往,尊重孩子的差异性、独特性等;实践中如何理性、科学地对待孩子,积极地正面地引导、教育孩子,使其顺其自然,最终使孩子在真正意义上能走自己的路,成为有自主意识的自我);国外家庭教育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借鉴与创造,融合与汲取),等等。学习内容要面向家长的实际需要。至于选哪些主要的内容,经查阅与思考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家长与孩子有无共同语言,即有无隔膜的存在;教育的迷惑,即不知如何指导孩子面对现实;不知为孩子提供何种读物;不知从哪里寻找关于教育孩子的知识与方法;不知用什么方法与孩子交谈,等等;孩子缺少自理能力,怎样使孩子避免社会的负面影响;孩子有无伙伴;孩子学习不刻苦;孩子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孩子不会独立处理问题;教育内容不仅是知识教育,还应有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心理素质的教育、养成教育及为人处世的基本伦理等;树立新的教育观念,端正教养态度,讲究教育艺术;家庭文化环境的营造;对爱的理解与把握,等等。

2.讲座内容要有针对性

家长学习最需要解决的当然是现实中遇到的最重要最棘手的问题,但每个家庭面临的问题每时每刻都是不一样的,因而对问题的思考需要的是一种理性,需要的是一种科学的态度与方法,需要的是一种变通的思维方式的生成,需要的是一种对问题的理性判断,需要的是对问题能进行具体情境的多元分析。因为孩子诸多问题的产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其涉及的是一个多因素变量的合成。所以内容的针对性一定意义上却是思维方式的变革与转换,一种新的观念的出场。

3.讲座内容要有层次性

家长来自于一个极为广泛、复杂的群体,无论是他们的文化程度、工作性质、成长环境等,还是对教育的思考、对孩子的认识、对家教中一些问题的处理方式等都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差别或距离。不同层次的家长的学习需要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家长学校的内容的选择要有一定的层次性,既要有一些理论层面的探讨或研究,还要有一些实践层面的观照或涉及。

4.讲座形式要有灵活性

调查表明,讲座形式应以讲解、咨询、研讨相结合的形式为佳。鉴于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复杂性及家长的学习需要、心理、时空的多层次性,讲座形式要有灵活性。因为每一位家长的学习需要是不同的,每一位家长需要面对或解决的问题也是不同的,即便相同但解决问题的途径可能又是不一样的。

篇3

摘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日益突显出其重要性与必要性。本文探讨了独立学院如何基于英语教材,通过提炼其中的西方文化元素,进行中西文化差异性对比分析,并结合课堂实践活动设计,以达到强化学生跨文化意识,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在当今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中西合作交流进一步扩大的背景下,大学生毕业后,走出国门去西方国家学习、工作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由于东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培养其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日益凸显出其重要性与必要性。由教育部2015年出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将"跨文化交际"类课程单独列出,并强调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可以看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经被国家提到战略性的高度。跨文化研究领域的学者高永晨于2014年运用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量表,对分布在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的16所高校的23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研测评,研究结果表明,理科类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总分、知识模块、意识模块和态度模块的得分上均显著低于文科类学生(高永晨,2016)。研究指出,"虽然文理科大学生均要补上跨文化交际知识方面的课,但似乎理科类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要求更甚"(Ibid.,75),并预测提高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独立学院由于条件和学科的限制,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很少能开设专门的跨文化类课程,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也缺乏对中西文化差异系统性的梳理与讲解,学生即使对西方文化有些许了解,但这方面的知识却零碎而孤立。为了应对新的时代需求,独立学院该如何借助英语教学的平台加强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这个问题已经被提上日程。

一、跨文化教学研究概述

20世纪80年代,英国学者Byram和法国学者Zarate撰写的关于文化教学的经典著作(Byram,1989;Zarate,1986)使得文化教学得到应有的重视。美国于1952年、1960年、1972年和1988年分别召开以文化教学为主题的研讨会,就文化教学对外语教学和外语学习者的重要意义达成了共识。Brooks(1968),Nostrand(1974)和Robinson(1988)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探讨了语言文化教学,试图通过跨文化交际寻找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的可行模式,以达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Lange(1999)分析了1996年美国教育部颁布的外语教学新标准(新标准明确规定了文化是外语教学的基本核心),及其对外语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启示。Patrick(2004)研究了如何通过文化内涵、学生介入活动、预期或实现的结果、学习内容和师生之间形成的关联五个方面,来加强文化学习与教学(转引自Mo-ran,P.R.,2004)。M.Gu,J.Patkin,A.Kirkpatrick(2014)从定位理论的视角研究了英语作为通用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动态身份建构。N.M.Iftimie(2015)则对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培养英语交际能力进行了探索。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及与国际接轨,语言与文化相关的研究文献中开始出现"文化教学"的概念(胡文仲,1992;李润新,1994)。胡文仲、高一虹撰写专著《外语教学与文化》(胡文仲,高一虹,1997),探讨了文化的定义、分类及文化教学的意义和目的,对文化教学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张红玲(2007)则提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交织融合等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十条原则。颜静兰(2012)、张世萍(2012)、庄恩平等(2012)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及其培养模式与方法进行了研究。韩晓蕙(2014)以高校英语教师为考察维度,研究了目前全国高校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葛春萍,王守仁(2016)提出通过课堂教学、课外主题活动、加强师资培训、开发优质教材等途径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上研究或者是依托"跨文化课程"来对学生进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或者从理论模型构建的视角来研究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为依托,探讨了教学过程中跨文化能力的构建方式。

二、依托大学英语课堂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构建

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很多模式。Byram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涵盖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跨文化能力,而跨文化能力包含"文化知识、解释和关联技能、探索和互动技能、态度、跨文化敏感度"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因素(Byram1997:73)。文秋芳(1999)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由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两个板块组成:前者包括语言能力、语用能力、策略能力;后者包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张红玲(2007)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由态度、知识、行为三个层面14个项目构成。我们通过对本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知识模块比较欠缺,因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从知识输入和实践两个核心层面来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建。

(一)对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提炼

以公共大学英语教材为基础,对教材中的西方文化元素充分进行挖掘。如根据《大学体验英语》第四册第一单元的主题"男女偏见"以及课文"无名英雄:职业父亲意味着什么",可以提炼出"西方价值观"这样的文化元素;从第五单元"商业道德"以及课文中涉及到"以福音为基础的商业成功",可以提炼出"西方宗教文化"。根据每个单元不同的话题将其归纳为如价值观、教育、宗教、建筑、节日、饮食等类别,并将其做成不同的专题。针对各个专题,分别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为依托进行拓展,将文化知识分专题、系统性地融入课堂教学中,这在独立学院没有开设专门跨文化课程的情况下,可以极大地改变学生文化知识零碎、欠缺的局面。在文化输入的同时,辅以相关联的视频欣赏,不仅可以调剂英语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可以使学生对西方文化有直观的感知,并且视频作品中原汁原味的英语,对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语言能力都十分有裨益。

(二)在输入西方文化的同时进行中西文化对比

在西方文化专题的基础上,加入相关中国文化,将中西文化差异以对比的形式向学生呈现出来。以价值观为例,价值观映射在西方人日常生活、社会生活、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等各个方面。西方价值观的核心有"individualism","independence",比较重视个体和个体的独立,这映射到日常生活中,也是为什么西方人吃饭时通常习惯"goDutch"(各自付账)的原因,为什么大部分西方老人不喜欢和子女住一起的原因,并非子女不孝顺或者老人很孤独可怜,而是他们重视自己的独立性,不想处处依赖子女。相对应的,中国特别重视"集体主义"和"家庭",这无论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甚至影视作品里面都呈现出了和西方完全不同的文化现象。"在日常的外语教学中从事文化对比,使得学生不仅在理性上对于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特征有所了解,而且能够自觉地汲取语言中的文化信息。这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意识,而且可以提高他们使用外语的准确性和得体性"(胡文仲,2004:154)。在引导学生去发现并对比各种中西文化现象的过程中,例如将中西价值观、教育理念等进行对比,不仅使学生会对西方国家相关的文化有更形象的理解,而且对比能造成强烈的认知冲击,有利于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交际。

(三)以输出为基础的课堂实践活动设计

W.Littlewood认为:"交际语言教学使我们更加强烈地意识到只教会学生掌握外语结构是不够的,学习者还必须掌握在真实的环境中将这些语言结构运用于交际功能中去的策略"(转引自王晓燕,2011:86)。在掌握了一定的跨文化知识之后,教师还应该积极创造跨文化交际的虚拟和真实场景,培养学习者在真实或模拟环境下的文化交际能力。例如可以进行以下课堂实践活动设计:1)案例分析:组织学生就某一典型文化现象进行讨论分析,然后由老师点评,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所讲述的中西文化差异,并把握在相关场合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策略。例如,就"中西价值观差异"在对学生进行过知识输入之后,可以选取一个典型文化差异现象如"whopays(谁来付钱)?"进行案例分析。一位中国学生和一位美国学生一起吃饭之后,中国学生付了钱,美国学生坚持要把钱还给中国学生,中国学生坚决不收,美国学生最终让步但是却很不愉快。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美国人喜欢自己付钱?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如果同样的事发生在中国人之间,被请客的一方会有什么不同的反应?会像美国人一样坚持付钱吗?为什么?文化根源是什么?通过这种具体的案例分析,可以使学生对中西价值观差异有更直观、形象的认知,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知识这个层面,而且可以在具体的文化交往中选择恰当的交际策略。2)文化场景短剧:对于有的中西文化习俗差异,可以组织学生以情景短剧的形式进行表演。例如关于中西传统婚礼习俗的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如结婚地点、婚礼服饰、结婚流程等,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表演,将中方和西方的婚礼仪式以短剧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学生通过模拟体验,可以将知识性的东西加以具体化、形象化,以实践体验的方式呈现出来,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习俗的了解。3)角色扮演:对于有的文化对比,可以组织学生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表演。例如中西家庭教育模式的对比,中国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大多是"学习至上",主要只关心孩子的学习,让孩子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做作业、参加各式各样的艺术培训上;而西方家长则更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从小让孩子学会清理房间、做饭、修理草坪,甚至鼓励孩子在外面做兼职工作。组织学生分组,将中西家庭教育模式差异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在类似小品的话剧表演中,体会到家庭教育模式的不同,并讨论不同家庭教育模式所带来的不同的预后结果,结合他们自己的问题,引起学生更深层的深思。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中西习语和谚语对比,解析其中隐含的价值观念来使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或者通过文化实物如工艺品、著名建筑物模型或图片、人民生活情景图片等来使学生增加地域文化知识,体会中西地域文化差异;或者通过教育、教学影片欣赏,使学生了解西方教育体系的特点,并比较中西教育体制的差异。

三、结束语

篇4

我所带的班上总有少数几位单亲家庭学生,2011年的九班就有六位。处在单亲家庭的学生通常都处于感情的半饥渴状态,他们在待人接物方面通常表现得比较淡漠,不太主动与人交往,或桀骜不驯,或胆小怕事,情绪波动较大,自控力差。如何有效地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教育管理,为他们的生活开启绿灯,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下面我就接触到的几位学生分析如下。

一、案例介绍

1.个人基本情况

(1)个案本人情况

小影,交友较多,厌学情绪较浓。经常晚到学校。

小芳,学习较刻苦,但成绩不好,较任性,与同学交往不顺利。

(2)个案家庭情况

小影,父亲去世,母亲忙于她父亲生前的公司,很少有时间与她沟通交流。

小芳,小学时,父母离异,父亲抛弃妻女,另外组建家庭。

2.个案生活经历

(1)个案生活情况

小影,走读生,经常一个人回家住,结交了一些朋友,出入一些娱乐场所。

小芳,与母亲相依为命,她是一名住宿生,平时与同学相处中,不显内向。但固执己见,不会听取他人的意见。

(2)对案主访谈情况

在校期间,我与小影、小芳进行了多次的深度谈话,从谈话中发现了许多问题,现将大致谈话内容整理如下:

小影:“妈妈有自己的朋友,工作又忙,没时间理我,亲戚知道我只有妈妈,总用异样的眼光看我。那些朋友不知道我只有妈妈,我能跟他们一起无所顾忌,很开心。”

小芳:“母亲为了我已经非常辛苦,我不想再给妈妈添麻烦。我只想读好书给她看,我要让妈妈过上幸福的生活。”

二、案例分析

首先,单亲家庭中两个不同的学生,前者不能正视自己的现状,采取各种方式逃避,后者非常好强,从她的话语中可以听到她对父亲的仇恨。家庭的破裂带来了很多问题,生活处处亮起红灯,包括资源缺乏、心理和行为失调、社会支持的缺失等方面。保罗・阿马托提出了一个关于“父亲身份的资源定向模型”,分析出了父亲能提供的三种资源,即“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小影和小芳因不同原因失去了父亲,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缺席将导致资源的缺乏,主要是经济资源和情感资源的缺乏。

其次,她们在成长过程中接受了外界过多的情感暗示。和很多单亲孩子的家长一样,她们的家长也把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都归咎于家庭的不完整,刻意强调红灯已经亮起,向孩子传递单亲家庭不正常的思想,使孩子也认为自己是不正常的。比如,在她们的周围经常有人(包括我们老师)说“孩子缺少父爱(或者母爱)很可怜”一类的话,在孩子的心灵罩上阴影。其实父母不经常在身边陪伴并不太影响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关键要让孩子理解单亲家庭也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三、教育过程及体会

1.培养积极情绪,为开设绿灯作准备。

让学生坦然面对现实,理解单亲家庭是正常的社会现象。在生态体验《不要想老虎》活动中,主持老师不停地让大家不要想老虎,最后大家满脑都是老虎。该体验告诉我们过分强调只能让教育失效。其实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希望老师把他当成普通的孩子来对待,该表扬就表扬,该批评就批评,绝对不过一分也绝对不保留一分。这样的平等会让他觉得自己在老师眼中是班级的一分子,没有被孤立,不特殊。

2.感受爱的温暖,体会绿灯亮起的意义。

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总的说来是由于“爱”或“被爱”的方式存在一定缺陷而导致的。因此,学校和家庭在进行教育时应用真诚的关心治疗心灵上的伤痕。

首先,感受家庭的爱。解铃还需系铃人,孩子最初的老师就是父母。单亲家庭的父母对孩子还是有教育的重责,其实老师和学校的教育和关爱起到的作用远远不及父母。问题起点在父母处,只有父母配合学校的工作才会有好的效果。如果此类家庭的父母一味采取逃避的态度,就只会恶化孩子的情况。因此我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与小影和小芳的母亲进行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谈,交谈中听到了母亲们的无奈与疲惫的声音,但我依然劝导她们以孩子的发展为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育子方法,最终她们接受了我的建议。

篇5

(一)物质基础薄弱,家庭教育投入有限

本次调查中,78.5%的农民工集中在30~40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人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子女,经济压力比较大。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看,农民工在城市拥有的资源非常有限,他们是缺乏可靠的社会资源扎根城市的,因此他们在城市生计压力比较突出。在对农民工子女所拥有的学习工具的调查中,字典所占的比例最大(66.4%),其次是课外书,占了62.2%。甚至很多农民工表示一般都是子女提出要求,他们只管给钱让子女自己去买,而买什么样的书,利用程度有多大,他们从来都没有了解过。很多农民工子女的书桌通常是家中的餐桌。一些家长每个学期用在子女教育的费用不到200元(厦门已经免除学杂费)。另外农民工由于住在城乡结合部地带,或者近郊工棚、集体房或租赁房,几乎不能为其子女提供必要的学习场所。

(二)家长精力有限,子女教育辅导能力一般

从在厦农民工的调查情况来看,农民工劳动强度总体偏大,有相当比例的农民工感觉累,没有精力顾及孩子的学习。调查显示,38%的表示没有时间为子女辅导功课。在“有时间”的农民工中,受制于其教育背景,也使得他们在教育时显得力不从心。超过半数的农民工只有初中文化程度,15.3%的是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只有5.3%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调查表明,大多数农民工每天劳动时间会超过8个小时,即8~10小时的123人,占36.3%,10~12小时的有100人,占29.5%,12小时以上43人,占12.7%。况且,农民工在周末和节假日还会遇到加班的情况,经常加班的占29.8%,偶尔加班的38.1%,从不加班的只有13.0%。针对家长是否具备辅导孩子学习的基本知识而言,资料揭示,43.7%的家长表示他们“有一些但很缺乏”,47.8%的家长表示具备辅导孩子学习的知识,8.5的家长表示“没有”。随着子女读书年级的上升,往往农民工不具备辅导知识。

(三)家庭教育内容不全面,面临困难多而大

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民工更多地关注子女良好习惯和性格的培养、思想道德教育。针对“教育内容”(限选三项)问题,被访者的回答主要集中在习惯的养成和性格的培养(占81.7%)、思想道德教育(占84.8%)、生活自理能力(占66.6%)这三大方面。其他依次为文化课学习(占53.4%),课外技能(计算机、音乐、艺术等方面)仅占13.1%,其他教育(智力开发、体育教育等)仅占1.0%。可见,农民工最关心的是子女的人品,重视子女习惯的养成和性格的培养、生活自理能力。这是农村的传统教育观念在城市社会的复制。中国农民期望他们的子女举止得体并且有孝心,能遵循祖辈们传递下来的传统惯例和习俗[5]。但是,农民工缺乏对子女关于计算机等课外技能的培养,不够重视子女的体育锻炼和智力开发。这是由于传统教育观念导致了农民工在意识层面上忽视了对子女的体育锻炼和智力开发。子女进入城市读书,必然给打工的父母带来家庭教育的困扰。从调查资料看,农民工遇到的主要困难在于孩子不听话、自身文化水平低、时间与精力不足。40.9%的农民工认为“自己没有什么文化”,36.2%的认为困难之处在于“自己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子女沟通”,认为子女“不听话”的占54.4%,“家里老人太溺爱子女”以及“夫妻之间意见不合”的比重分别在8.5%、9.7%。这表明,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所面临的困难主要是在于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和时间精力问题。其一,文化程度低导致农民工不知道如何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会影响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其二,没有时间和精力直接导致了家庭教育的缺失。

(四)亲子关系互动较少,家-校合作不够密切

从调查情况看,农民工每周与子女的沟通时间较少。在“您每周与子女的沟通交流时间”选项中,选择“4小时及以下”的占68.6%,而4到8小时的占17.2%,8小时以上的更是只占10.8%。在交流时间少的原因调查中,“没有时间”是最主要的原因,但是因为“不知道怎么与子女交流”和“子女不愿意与自己交流”也不少,共占32.4%。有46.3%的家长认为当孩子与家长一起参加的亲子活动时“会想尽办法参加”,36.3%的家长表示“有时间就参加”,“只有学校老师要求时才去参加”的比例为11.2%,还有3.8%的家长“觉得是浪费时间,不去参加”,1.5%的家长持“无所谓”态度。在家长了解子女当前状况的途径调查中,50.4%的家长表明会“直接与子女沟通”,22.4%的家长选择“自己观察”,仅有14.5%的家长会“询问老师”,还有10.9%的比例去询问与孩子较为亲密的伙伴。农民工对子女的了解主要是来自与子女的沟通,但是农民工与子女的沟通又是比较少的,可见农民工与其随迁子女的互动不充分,亲子关系一般。另外家庭教育方式存在部分的失当,家长的榜样作用不能很好地示范。仍然有部分家长在孩子成绩下降、做错事等行为时会给孩子一些惩罚和打骂。调查资料揭示,对“如果子女学习退步了,您会如何做(最多可选两项)”的调查中,“选择和子女一起分析原因并进行鼓励”的比例高达68.0%,“会限制孩子活动”的比例为30.9%,仍有19.0%的人会“会批评挖苦孩子”的占10%,还有6.6%的被调查者表示会“打骂孩子”。同样在孩子做错事方面,“会批评挖苦孩子”的占22.6%,还有20.2%的被调查者表示会“打骂孩子”。一些农民工根本不重视在子女前面的言行举止,他们行动鲁莽、语言粗俗,在孩子面前缺乏家长的风范。“我们是农村出来的,也没太多的经验,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我是急性子,经常打骂孩子,很少给他讲道理,缺乏耐心。给他举例子,说邻居孩子乖,他就反驳说,‘你就知道人家孩子乖,我就不乖。’孩子他爸是建筑工人,根本没时间过问孩子的学习,都是我在问。好好给他说,他不当回事。平时只有对孩子凶起来,他才会听我的。平时我也没有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说过一些脏话。每天回来和孩子一起看电视,经常和孩子争遥控器。”(HJF家长,女,家庭主妇,35岁)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主要体现在物质基础薄弱,投入较少;家长辅导能力与精力有限;家庭教育内容不全面;亲子关系不够亲密,家-校合作有待深化,责罚与打骂方式并存等,也就是说厦门市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更多地处于缺失状态,这与农民工本身的弱势地位有关。这种弱势地位是农民工进入城市之后面对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约束,由于自身劳动技能不高、社会资源缺乏、经济基础薄弱等因素所使然,加之农民工的家庭教育观念、教育认知、乡土习性与城市社会不能顺利对接,这种社会结构制约与农民工的能动力量建构相互融合于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之中,呈现一种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对此问题,本文从结构-能动视角进行阐释和分析。

二、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缺失的结构

结构—能动分析是安东尼•吉登斯倡导的一种社会研究模式,旨在从社会结构与行动者的能动性来阐释社会现象。吉登斯把结构视为规则和资源的统一[6]69;能动涉及到行动者的一种转换能力,即能动作用不仅仅指人们在做事情所具有的意图,而是首先指他们做这些事情的能力[6]80。换言之个体有能力“改变”既定事态或事件进程,这种能力正是行动的基础,但个体行动者的“改变”能力是受到一系列具体境况的限制。从结构-能动视角来看,行动总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进行的,具有社会结构的属性,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被结构化的;同时,作为资源和规则集合体的结构,通过行动者的记忆痕迹体现出来,对行动具有制约作用和促成人们行动的二重效果。从结构-能动视角看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既有当前城乡二元社会体制的客观限制,也与农民工记忆痕迹建构的偏差有关。

(一)从社会结构视角看

从社会结构角度考察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所反映的是中国城乡二元分治下社会结构与个体农民工的关系。由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农民工的现实农民身份决定了其不能享受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居住、医疗、就业、社会保障及子女教育等权益和权利。在农民工受到的这些不平等待遇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以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对农民工的制度性歧视[8]。具体而言,农民工在就业选择与劳动保护受到限制,居住条件差、安全隐患多,社会保障权利缺位、子女教育权益被忽视。这种现状不利于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因为“农民工”身份,导致就业质量不高,农民工经济收入有限,还要为住房、生活开销、子女教育等方面维持必须的开支。农民工进入城市因为生计问题不得不靠加班加点来挣钱,这又使得他们没有精力投入在子女家庭教育方面。

1.工作稳定性差。在当今城乡二元结构的就业制度下,农民工无法享受到城市良好的福利待遇、工资收入缺乏基本的保障,以至于他们会频繁地换工作。农民工在城市更换工作频繁,往往也要经常变换住所,这会导致他们首先关注自己的生计,无暇顾及子女家庭教育。从在厦农民工调查情况来看,三年内农民工换过4次及以上的工作占15.3%,换过三次工作的占17.1%,两者相加为32.4%;换过两次工作占20.9%。对于农民工来说,经常换工作势必占用一定的劳动时间、休闲时间,甚至牺牲教育和辅导子女的时间,还会影响农民工经验的积累进而影响到其工资水平,诸多弊端结合起来就势必导致其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也是容易造成农民工没有精力关注子女家庭的重要因素。他们很少去和子女沟通,更不用说每天检查子女的作业和辅导子女功课。厦门农民工集中在商业、餐饮服务业、制造业及建筑业领域从业,就业于又苦又累的行业和去技术化的职业之中。

2.收入低开销大。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开销很大,但是家庭收入是有限的,这直接影响了农民工父母对子女家庭教育的投入。本次调查中,农民工月平均收入在2500元左右。其中,月收入在1501~2000元、2001~2500元以及2501~3000元之间的农民工数量相差较小,数量分别为62人、79人及72人,比例分别为18.3%、23.3%和21.2%。同时农民工在城市日常开支也是比较多的。根据统计资料,农民工在厦门的支出主要用于饮食、租房、孩子读书、通讯费、人情交往等,家庭月支出水平2000元以上者,152人,占44.8%,1601~2000元者62人,占18.3%,1201~1600元者55人,占16.2%,1200元及以下者有70人,占20.6%。这样农民工在城市所剩无几,要想在城市能够多挣钱,就得依靠加班赚取加班费实现。这是农民工以额外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力所得的。因而,这必然导致农民工对子女的家庭教育缺乏时间的保证。但是如果不去加班,会导致农民工的收入降低很多,又影响了其家庭教育的物质基础。农民工在经济承受能力上的劣势,使得农民工对子女家庭教育的物质投入和金钱投入相当有限,容易使其产生对家庭教育的无力感,最终在对家庭教育的资源获取中处于下风,并影响其对家庭教育的有效性。

3.受教育程度低。处于底层社会,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缺少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和经验。一方面,家长受教育程度影响了随迁子女家庭教育内容。由前文可知,家庭教育内容主要集中在习惯的养成和性格的培养、思想道德教育、生活自理能力等三大方面。另一方面,家长受教育程度低是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最大障碍。前文的现状分析到,农民工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在于“孩子不听话”(54.4%),这导致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去教育孩子,影响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同时,比较多的(40.9%)农民工认为在家庭教育遇到的困难主要是“自己没有什么文化”。这表现出农民工在文化方面的自卑感以及对文化的崇拜。他们认为自己没有文化就不能够扮演好主导家庭教育的角色。农民工认为自己低学历,工作不好,在子女面前抬不起头,很少以自己为典范来教育子女。在子女看来,父辈们在城市处于边缘阶层,做着苦、累、脏、差的工作,居无定所、毫无保障的生活状态,是不成功的体现,这样农民工在教育子女的时候往往难以有效,使得他们很少与子女有深刻的沟通与交流。

(二)从能动视角看

从能动视角看,既定社会结构下,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是如何被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规则、资源所刺激、鼓励、指引和限定的。因为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是现时各种规则与资源以及社会关系结构复杂作用的结果。农民工携带子女进入城市,本可以对子女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更好的监护,但是他们促进子女学习的意愿与其自身的家庭教育能力存在一定张力,即农民工在教育观念、教育认知及其生活习性与城市社会结构存在偏差。具体表现为:

1.教育观念与城市的脱离。农民工沿袭了原先在乡土社会沉淀的教育观念,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对待其随迁子女。“多数流动家庭中的教养行为还是以家长式的权威和命令主义为主,以家长为中心,过分强调其子女的服从,子女的个性受到严重的压抑,子女的创造力受到极大挫伤,甚至形成了孤僻和冷漠的性格。”[9]一些农民工对随迁子女身心特点的不正确认识,再加上传统的“棍棒教育”等不科学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他们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失理性和科学。强调棍棒下出孝子,采用责罚式教育方式,在农民工的心目中,“乖巧听话”才算得上好孩子的标准,对于孩子的智力开发,兴趣培养,他们较少考虑。他们认为子女就是要管教要责骂,认为并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去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只有管教和打骂才会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这是一种与现代教育格格不入的教育观念,不利于随迁子女的成长。

2.教育认知的偏差。大多数农民工家长认为把子女送进了学校就等于送进了“保险箱”,培养和教育孩子属于学校的应尽之责。农民工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学校,家长不主动与学校沟通,将孩子交到学校之后不闻不问,一年半载,家长不到校过问子女的成绩和表现,更谈不上为了子女的教育主动找学校和老师交流意见。在对农民工通过谁了解子女的当前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民工(占44.6%)会直接与子女沟通,仅有17.5%的家长会询问老师。在对YZ学校老师的访谈中,当提到农民工家长与学校的联系时,K老师讲到:“少数家长会主动联系老师,了解孩子情况。但是大部分家长基本上都不跟我们联系的,对学生的情况是不闻不问的。有一次,一位家长因为学生不见了很久,才打电话过来问我小孩子怎么没有回家。放假前我们发通知单给家长,让家长签字然后收回执单的,以让学生能够在家长的督促下准时返校。但放假后有些学生却没有回校,我们打电话过去问,家长才知道小孩该上学了。”(KYR,女,27岁,老师)

3.不良习性的示范。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的关键因素。但是一些农民工有不良的生活习惯,而且有时候个性冲动,出口成“脏”,给子女树立了一个很不好的榜样,容易令子女滋长了一些不良的想法并体现于言行举止上和日常生活中。在家庭中,家长没有起到榜样作用,没有在子女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这对长期生活在他们身边的子女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我爸爸很少在家,有空就出去打麻将,我很少看到他会笑,除了打麻将还有跟别人开玩笑的时候才会看见他笑。……爸爸很少管我,他觉得我没出息,不会读书,每次发成绩单的时候就打我一顿……他们抽烟喝酒打麻将的时候就会说很多粗话,我的很多粗话都是在爸爸跟他朋友们那里学来的。……”(XF,15岁,初二未读完已辍学)在成长过程中,农民工子女往往会从身边的重要他人习得经验,并逐渐构建人格、情感和价值观。而家长是与之较常接触的重要他人,家中的这些不良习惯将严重阻碍子女正确生活态度和个人价值观的建立。总之,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当前中国二元社会结构下各种规则与资源以及社会关系结构复杂作用的结果。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经济欠发达,使得一些农村人口无法接受更深一步的教育,只能过早结束受教育机会,进入城市务工经商,成为农民工。成家以后,由于早年的农村生活经历、缺乏必要的工作技能、匮乏的文化资本以及有限的社会资源,在城市他们处于弱势地位,这种弱势地位在既定的社会结构下使得他们处于城市的边缘阶层,农民工就业不稳定、收入少、劳动强度大且要经常加班加点,居住在城乡结合地带,游离于社会保障之外,子女教育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这种边缘地位对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带来诸多限制,而且农民工的家庭教育观念、教育认知以及乡土习性与城市社会的教育现实存在一些张力,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

三、改进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启示

基于以上对厦门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缺失问题的分析,要有效解决该问题,就要从根本上改善农民工城市的生存状态,提升农民工收入水平入手;加强农民工的家庭教育和管理能力、提升家庭教育认知水平;逐步提高农民工的文化水平,促进其城市就业能力的提升;农民工借助社会工作的介入,通过家庭教育的实践来改善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状况。具体而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根本上改善农民工城市的生存状态,提升农民工收入水平政府督促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履行劳动合同制度,合理调整农民工工资水平,建立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定期调整机制,对最低工资标准定时调整,逐步提高工资标准。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稳定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使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和企业效益增长相适应。这对于创造良好条件让农民工能够享受法定休息时间和合理的劳动报酬,能够更多地参与居住地的各类社会生活,尤其是能够为农民工随迁子女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条件。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条件,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是不完整的,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家庭教育必须引起重视[9]。只有彻底改善农民工,尤其是普通外来民工的生存环境,提高农民工的生存质量,提高农民工的整体素质,农民工子女才会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才能获得强健的身体和健康心智的全面发展,真正成才。

(二)逐步提高农民工的文化水平,促进其城市就业能力的提升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已成为城市文化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长期文化生活的贫乏与发展繁荣城市文化、创建文明城市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都是不相符的[11]。在城市文化建设进程中,如何帮助农民工融入城市文明,尊重和保障农民工的文化权益,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创新城市社会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城市建设中,要加强引导和教育,帮助农民工提高文化水平,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政府部门应以财政投入为主导,开展适合当前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的成人教育,不断提升其体制化的文化资本,以增强农民工的城市就业能力。成人教育要把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新农民工的职业技能素养作为重点。成人教育的形式主要有函授教育、夜大、自学考试、现代远程教育等,他们是保障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有效方式。同时要举办各种形式的专业技术、技能知识和文化培训班,使农民工在参加完成职业技能课程的学习和培训后,就能获得相关的就业资格证书,直接进入就业岗位。通过培训从根本上改善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增强农民工的就业能力,这对于农民工改善城市生存状态,提升家庭教育认知水平,增强家庭教育和家庭管理能力有着实际需要。

(三)加强家庭教育和管理能力,提升农民工对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认知水平首先,加强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和管理能力。众所周知,很多农民工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教育、关心子女成长。在外来人口比较集中的社区或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家长教育活动,如开办家长沙龙,利用专家讲座、集体讨论、案例分析的形式指导家长,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使他们配合学校解决好子女教育问题[11]。地方政府应当依据本地实情,组织各方面力量开办多类型的针对农民工的家长学校,组织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以及志愿者构成家庭教育讲师团,定期开展讲座,向家长宣传国家教育方针及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有关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政策、法规、条例、文件[12]。建立家校合作系统,促进家长与教师的交流与沟通。学校要建立健全家校合作制,定期向家长通报学校和子女情况,家长要主动配合、主动了解,保证家长与学校及时交流。其次,提升农民工的家庭教育认知能力。学校和社区要积极举办专业水平较高但又通俗易懂的改善亲子关系的相关讲座,普及改善亲子关系的相关知识。通过家访、印发告家长书等形式,介绍、推广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教育子女的能力。引导农民工积极学习,不断进步,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有益培训和分析家庭教育的成功案例以提升自身素质,改变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真正做到教育的民主性;引导农民工家长注意自己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以促使子女养成良好习惯、学习和生活态度。培养农民工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的意识,及时了解和反馈子女的状况。

篇6

【关键词】初中物理;作业设计;调查

引言:

在初中物理作业设计过程中,许多教师仍然有传统教学思想,作业设计中存在许多的问题,不但失去了作业原有的作用,还造成了学生们的负担,使学生对作业产生反感心理。本文针对目前初中物理作业现状的调查分析,进一步探究初中物理作业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措施。

一、初中物理作业现状的调查分析

1.作业模式传统单一

现今许多教师在物理作业设计中体现了无设计,学生们所做的作业一直局限于课本,所有的题型都大同小异豪无层次性,内容大致雷同。这样既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又使学生失去了完成作业的兴趣,即使迫于教师的压力或者父母的督促去完成作业,过程中学生也会敷衍了事,更有甚者会置之不理。固有的传统模式已不再完全适用于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

2.作业量繁重

通常初中生每门科目的教师在课后都会布置家庭作业,导致学生作业总体数量很多,学生就会对有的科目无暇顾及。作业量繁多的情况下作业质量也会相应下降,尤其当作业没有吸引力难度又较大时,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人数又会减少很多。许多学生把课余作业当成了一种负担,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开始丧失学习热情,学习效益偏低。许多教师经常误以为作业布置越多学生的学习成绩越能提高。而作业量和学习成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呈正相关,而超过这个界限时便会产生负面倾向和抑制作用。

3.家庭教育和指导不足

在家庭中,部分家长的文化水平较低,或者父母常年奔波在外无暇顾及子女,这种情况致使学生在家庭教育中得到的文化教辅几乎不存在,当学生在家庭中完成作业遇到困难时无人指导和给予帮助,最终作业的完成情况很不理想。

4.作业缺乏自主性

一直以来教师都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判断,去给学生布置作业,很少会出现征求学生意见的情况。当前教育都在实行新课改,新课改更强调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尊重学生的意愿。学生本身更了解自身需要什么样的作业,哪个方面的作业需要加强,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要求。

二、初中物理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

1.分层次设计物理作业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着重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特征,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教师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基础层次可以围绕基本概念和简单公式设计出浅层次的练习,稍难度的层次在基础之上适当提高难度和知识的深度,最后一个层次要把综合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要求更高。这种方式不仅能适用于各个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能激发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完成学习任务之后的成就感,只有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2.有目的性的设计物理作业

最佳的作业设计并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坚决杜绝题海战术,作业设计的优化要做到精益求精,针对不同的课程目的布置适当的内容。例如,在讲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部分知识时,我们要明确让学生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因及案例分析才是应该掌握的重点,那么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一原理来设计作业,让学生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去学习才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从而实现学生的个人学习目标。

3.多样化的设计物理作业

针对物理学科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可操作的空间很大。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实践类的作业,例如关于噪音污染可以让学生去工厂附近实地考察等,运用灵活自主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能用新颖的趣味方式激发学生对家庭作业的热情。

4.增加探究式的物理作业类型

随着社会的大力发展和不断进步,现今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非常大,教师在设计物理作业的过程中,应该多布置一些探究型的的题目,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角度和思维模式去探究问题的结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5.生活化的设计物理作业

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一学科的优势,多布置一些生活化的练习,例如测量家里灯泡的功率和家里的电压等,不仅能使学生把理论和实际相连接,还能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三、结论

在当前的物理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在作业的设计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当前教育制度日新月异,在新课改体制下,我们的物理作业也要更加优化,更加科学的去设计。加强作业设计的有效性,需要教师遵循并领会新课改精神,明确教学目标,细化过程设计。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得到真实的教学反馈,促进与学生间的思想交流,从而实现更为有效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郭世泽.浅议初中物理作业的分层实施[J].科学教育.2011(04)

[2]万从银.初中物理有效作业的设计[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1)

篇7

紧密围绕“以人为本搞德育,以校为主创特色”的工作方针,对照年初德育工作目标查漏补缺,针对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献计献策,重点关注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德育的联动发展,育文化强德育,确保年初德育各项工作目标在下半年顺利完成。

二、主要任务

(一)育文化强德育,扎实推进以和谐、快乐、阳光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所学校独特的东西,是决定教育是否成功的因素,形成高品位、高质量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变革的核心。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就是要把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变为教育的机会和手段。要进一步突出德育的人本化、生活化、科学化和特色化,要更关注学生在关注什么?学生在关心什么?学生需要什么?真正做到让文化成为学生幸福的有效载体。

1、组织开展校园文化示范学校评比。一是反映学校教育内涵的《百舸争流---*区中小学校园文化手册》已经进入设计阶段,即将和大家见面,这是一本汇集全区学校文化建设综合读本,充分反映了各校的学校文化精髓,各校要积极配合,共同完成本项工作。二是下半年各校要进一步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仑教〔20*〕79号)文件精神,继续营造高格调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将在下半年组织开展校园文化示范学校评比。

2、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一是学校少先队、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组织的优势,依托本地资源,以体验教育为途径,结合实际创设具有特色的体验项目,开展贴近儿童少年生活的体验活动。各校团、队组织要充分发挥“三校”在育人中的作用,定期举办学生队校、学生团校、学生业余党校教学实践活动,实施全员入队、推优入团、推优入党。中学团组织要抓好中学少先队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要积极探索“以团带队、团队一体化建设”经验。高中团组织要积极创造条件,广泛引导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二是各校要加强学生会组织建设,培养和锻炼学生会干部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和自我服务活动中来,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益。三是要依托学生社团为学生搭建展示个性特长的平台,积极倡导学生在玩中学,鼓励学生玩起来,玩出成果来,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二)把培养学生的德性放在首位,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德育工作要注重学生对德育的感化、感悟,更要关心社区居民和学生家长对德育工作的反映。一是各校要把学生道德品性的培养作为一项长久性的工作来落实,要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入手。各中学要降低重心,谦虚学习幼儿园和小学低段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的教育方法,从一点一滴做起,抓细、抓实《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切实把学生培养成一名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的社会好公民。二是要立足学校积极推进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德育工作的联动发展。下半年计划由教育局关工委牵头,开展外来工子女学校间家庭教育工作经验交流。全区外来工子女学校,特别是公办性质外来工子女学校要先行一步,早行动、早部署、早落实,多积累经验提供借鉴。三是要组织学生做好作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全国启动仪式的由中国教育电视台于9月1日11:20至12:00播出的《圆梦20*》节目。

(三)把建设法制校园、平安校园作为下半年德育工作重点。

各校要在开学初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关于全面建立预防中小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和不良心理隐患预警机制的实施意见》(仑教〔20*〕72号)文件,让每位教师了解文件内容并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同时要把文件中与学生相关的内容在全体学生中进行传达,并根据要求开展行动,要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寓法制教育于班、团、队活动之中,突出参观、模拟法庭、案例分析、现身说法等教育方式,帮助中小学生从小树立法制观念,使中小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确保校园及学生平安。

(四)加强以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为主题的生命教育。

下半年各校要结合抗震救灾内容和身边的案例,通过了解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就等,以尊重生命及个人的自尊、自爱为道德学习和教育的起点,结合禁毒反育大力开展以“珍惜生命”为主题的教育、宣传活动,用生动的事例来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各校要按照教育部整体部署,在开学前再次逐条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完善安全预案,开学后集中进行新学期安全教育,开展安全演练。并组织学生准时观看《开学第一课》(9月1日18:55至20:55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

(五)区分不同群体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工作。

学生成份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德育工作必须追求德育效率的多元,也为我们开展下步德育工作提供了方向。一是下半年各校要全力关注后20%-30%德育有问题学生,学初我们将在各校进行一次“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学生、有不良行为倾向学生”大调查。各校,特别是各中学要以此为契机,在全校范围内展开一次清查,对有违法犯罪倾向学生和不良问题学生建立预警档案,主动和家长配合,以德育导师为载体,联合班主任进行重点关注。同时要加强与当地公安派出所联系沟通,要畅通信息反馈和吸纳渠道,共同关注有不良行为的中小学生,互通有关不良行为学生、严重不良行为学生以及违法犯罪学生情况信息,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教工作,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中小学生违法犯罪。二是要规范心理健康教育。政教处要大力推动学校有一定内容的规范化心理咨询室建设,要通过各种途径使校内执有心理健康教育资格证书的教师发挥最大效用。三是要继续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帮扶。①动员校内、外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关爱帮扶活动。②各相关学校要按照区教育局《公办学校与外来工子女学校紧密型结对实施细则》有关要求,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公办结对学校德育干部要主动到外来工子女学校现场指导工作。③其他学校也要积极开展行动。

(六)其他工作。

1、一个论坛。全区中学政教主任、小学主管德育校领导德育工作论坛(11月份)。

2、三个会议。①*区第六次少代会(10月份)。②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12月份)。③外来工子女学校家长学校建设现场推进会(1月份、初定)。

篇8

关键词:逃学 厌学情绪 认知治疗 强化治疗

一、案例回顾

就在2013年6月12日的早上,我像往常一样去上英语早读课。在仅有9个学生的教室里,我一眼就发现有一个座位空着,脑海里一下子反馈到的信息是刘某某没有来。询问其他学生后,得知她把语文学科有关的书籍和作业全部丢掉了,今早没有来学校,说是找书去了。鉴于该生是一个学困生,随即我把信息反映给了班主任。班主任和该生的家长取得了联系,家里人说早晨孩子说是去了学校,但令家长也奇怪的是今天早晨孩子显得很有礼貌,准备的早餐她也没有吃。

我们再次和她身边的同学进行了谈话,两个女生反映了这样的情况:6月11日放学后,刘某某去了史某某家里,理由是去写家庭作业,但她没有带作业,而是拿出了一张写好的纸条,扔给史某某就跑了。纸条上的内容是: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再见。接着,她又去了朱某某家,送给朱某某一个卡通小礼物。

班主任同时也反映道:星期一到学校后关于语文学科的书籍、作业她都说是丢掉了,家庭作业也没有写。老师要求回家后要把丢掉的书籍和作业找回来。

综合上面的情况,我们立刻意识到孩子的思想出现了问题,孩子可能逃学了。

我们立刻通知家长,询问村民打听孩子的去向,但没有什么结果。学校开了一个简短的会:留一部分教师继续上课,一部分教师去寻找学生。我们到孩子的家里,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老师们,同学们,家长们,不要再找我了。这是我的理想。”由此我们确认孩子已经逃学了。于是,罗列筛选她喜欢去的地方、有可能去的地方和可能出现的地方,家长、教师分头开始寻找学生。到了晚上7点多,孩子找到了。

二、案例分析

厌学,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不是特定学生所有的,而是所有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共同潜在的问题。一旦造成厌学的客观条件发生作用,便会在行动中表现出来。逃学则是厌学心理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一种逃离学校生活环境的行为。

三、辅导策略

1.建立正确的认知观。要采用认知治疗方法引导该生认识到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思维方式和持有的错误信念造成的不合理的思维和行为。该生心理问题外在表现为害怕并逃学,内在却是由于错误的认知因素造成的。通过多种方式提问,引导学生把她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经验联系起来,发现思维中不合理的地方。通过让她观察其他同学类似行为,重新体验“角色”,使她能够更为客观地看待自己的问题,减少该生的对立、逃学、回避行为,改善当前的人际关系;减少不做作业的次数,尽量按时完成,并对积极行为予以强化。

2.家庭教育科学化。孩子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个体,不同的年龄阶段心理特质各不一样。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成长的规律,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思维特点、兴趣特长等,把握其“最近发展区”,在此基础上,选择符合孩子实际的阶段性期望目标。此外,家长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孩子精神放松地学习。作为家长应该多去了解孩子,俯下身子和孩子平等交流,聆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

3.教学观念的更新。解决学生厌学问题,首先要正确处理好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相互融合。要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教学,正确处理难与易、快与慢、多与少的关系,使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适合大多数学生的水平。对学习困难学生要注意观察和了解他们是否听得懂,学会适当指导,帮助他们克服理解接受上的困难,真正而不是形式上做到因材施教。

4.简易行为疗法。本案例的对象是三年级的孩子,以阳性强化法为主,及时奖励求助者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习惯,淡化其异常行为即懒惰、不做作业的行为,采用简易行为疗法是比较适宜并有效的。具体的强化事项内容为:

(1)每天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上下学。如果完成得好,老师当天在行为契约表上画笑脸。

(2)每天能主动地和同学谈心、说话,积极参与到活动和游戏中,改善与伙伴之间的人际关系。如果完成得好,就在契约表上画笑脸,适当地给予语言上的鼓励。

(3)每天能够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作业,做好复习工作,能在学习中体会到愉悦的情绪,自己在行为契约表上画笑脸。

(4)遇见老师能主动问好,遇到难题能主动找老师讲解,遇到困难能寻求老师的帮助。

篇9

关键词:关注 心理健康 自我认识 辅导

一、背景资料

晓芹(化名),女16岁,高一学生。

1.关于家庭:晓芹是三口之家,父亲在银行工作,性格暴燥,母亲是个体服装老板,家庭经济条件十分优越。但双亲由于工作繁忙,平时在生活上主要是满足她的物质生活需求,较少关心她的心理需求。母亲非常能干,在家庭中处于主导地位,对女儿寄予厚望,要求较高,总觉得女儿的成绩好就行,忽视了对女儿人际交往和心理能力的教育。

2.教养方式:母亲是家庭教育的权威。母亲自己各方面能力都较强,因而对晓芹要求一向十分严格。虽然家庭经济条件十分富裕,但她从不给晓芹过多的零花钱,每星期的生活费也控制在一般经济条件家庭的孩子的水准,而且在学习成绩上更是对晓芹有极高的要求。

3.关于晓芹自己:由于父母较少关照,从小独立生活能力较强,小小年纪就能烧饭、做菜、洗衣。但早期父母之爱的缺失使她比同龄的孩子更加渴求父母、师长之爱和同学之间的友谊,因而对于人际关系特别敏感,但又无法正确处理。不懂得与父母和同学交流,加上父母的严格管教,在遇到不顺心和同伴交往困难时,只能自虐,怪自己无能,从而越来越丧失自信心,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最后,是以酒浇愁愁更愁。

4.家长眼中的晓芹:生活上很懂事,自理能力较强,也懂得照顾父母,但心理上还很不成熟,脾气不好。

5.同学眼中的晓芹:勤奋、聪明、内向,不善与人交往。学习非常努力,对自己的要求极高,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很容易情绪低落,爱一个人偷偷地哭。

二、案例分析

晓芹从小学到初中,在学习、体育等各方面都是佼佼者,经常担任班长、团支书等要职,一直倍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自尊心极强,不允许自己有一丁点失败,中考的失利成了她心中一处一直无法走出的阴影。

在家庭教育方面,晓芹的母亲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母亲各方面能力都极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白手起家,下海经商,创立了一番令人羡慕的事业。但她总遗憾自己没碰上好的时代,没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她把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都寄托在了女儿身上,总希望女儿能够考上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因而,她对女儿的要求十分严格。母亲的权威和严格教养方式给她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让她觉得自己无论怎样努力,总是无法达到母亲的要求。父亲在银行工作,由于工作繁忙,与女儿交流接触的机会较少。学校里品学兼优的表现和严格的家庭教养方式,造就了晓芹事事追求完美的性格特征,在学习、情感和其他各方面都无法接受自己的失败,因而抗挫能力极低。于是任何一次小小的失败都会使她感到极度沮丧,从而失去了自信心。心态的失衡,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使她长期处于抑郁状态。家庭中爱的缺失,使她不知所措,甚至感到恐惧。

三、针对性教育与心理健康辅导

高中生面临的各方面竞争和压力是很大的,而他们的心理虽然较初中时更为成熟了一些,但总体上其自我认识发展水平还不高,对自己还无法形成一个客观而全面的认识和评价。很多时候,对自我认识的偏差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心理困扰,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而学生自己又无法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并可能导致各种行为偏差。因此,教师应随时注意学生的心理状况,适时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与心理健康辅导。

1.辅导实施要略

像晓芹这样学习上进心强,而且勤奋努力、乖巧听话,从来不惹事生非,不会因违反纪律而给老师带来麻烦。对这类学生很多教师关注他们,往往局限于进一步发挥其潜能,帮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而对他们的内心世界则关注较少。其实他们往往自尊心较强,有什么问题常常藏在心里,不愿让别人知道,虽然内心非常烦恼和沮丧,但仍在人前表现得谈笑自若,而一个人独处时却十分伤感,因此对他们要实施有效的心理辅导。辅导者首先必须走进他们的内心,让他们觉得你是值得信赖的,愿意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与你进行交流。为此,对的晓芹教育和心理辅导,我始终非常真诚地把她当作自己的朋友,让她感受到她与我处在平等的地位,利用她对我的充分信任,把个别辅导作为实施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在充分了解的晓芹家庭情况之后,我意识到造成她自卑和抑郁心理的主要原因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家庭。因此,我经常与其家长联系,把取得家庭的支持和配合作为实施教育的另一个主要途径。

2.实施教育过程

第一步,了解背景资料。

(1)经常与其父母进行电话联络,并多次约见其父母,了解其家庭情况及其在小学和初中时的情况。

(2)向其初中时的班主任和同班同学了解以往经历。

(3)向现在的同班同学、同寝室的室友以及任课教师侧面了解情况。

(4)从与晓芹本人的日常接触和无数次交心谈话以及她写给我的周记、随笔和信件中了解她的家庭情况,过去历史,对他人、社会和自我的看法及其心理情绪状况。

第二步,对晓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1)让晓芹接纳自己。

通过经常的接触和交流,我发现她主要的问题在于自我认识方面较差。她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也无法对自己进行恰当的定位,总是给自己定下过高的目标,在学习、生活、交友等各个方面总是对自己与他人要求过严。在她看来,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隔着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针对这种情况,我着重从自我认识方面对晓芹进行启发教育和帮助。我多次找她谈话,帮她调整认知,并且经常在她的周记和随笔中写上一些鼓励性、指导性的语句,如:“你愈是不把失败当做一回事,失败愈不能把你怎么样;只要能保持个人心态的平衡,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愈大。”

为了增强晓芹的自信心,我总是想方设法给她以各种成功的体验。比如,让她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发挥她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的特长,对于她勤恳的工作态度和出色的工作成绩予以充分的肯定。此外,还让她担当了学校元旦文艺汇演舞蹈表演的编导角色,以便充分展现她在舞蹈方面的天赋。同时,还给她多次担任了班级各项文娱活动(如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辩论赛、联欢会等)的主持人。平时,总是让她多找找自己的优点,并教导她学会用心理暗示的方法增强自己的信心。她对文学有着特殊的爱好,我就借给她看一些有意义的书籍,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陆幼青的《死亡日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以激励她更加乐观地对待各种挫折,培养坚强的意志,提高其抗挫能力。通过多方面的途径教育和帮助,让晓芹逐渐接纳了自己,不再老是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并制订一些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而是更多地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点,走出自卑,走出抑郁。

(2)对晓芹家庭成员的劝导

晓芹的种种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她的家庭。因此,要实施有效的辅导,必须对她的家庭成员进行劝导。通过接触,我了解到,晓芹的父母还是非常疼爱自己的女儿的,虽然对她严格要求,但也不希望给她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只不过由于工作的繁忙,与女儿促膝谈心的时间不多,同时望女成凤心切,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我常常邀请其父母到学校商谈和用电话联系进行劝导,让他们真正了解女儿的一些心理状况。于是在我的建议下,父母尽量腾出更多的时间与女儿相聚,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交流增多了。可喜的是,在家中居于权威地位的母亲,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之后,减少了很多生意上的应酬,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女儿身上,每逢周末常亲自来接女儿回去,节假日陪女儿逛街;晓芹在校期间也经常来看望她。在学习上,不再给她施加过多的压力,而当晓芹考试成绩不尽理想的时候就尽量宽慰她在父母的关爱之下,晓芹重新感到了家庭的温暖,也感受到了自己对于家庭的重要性,开始逐渐从抑郁中走了出来。

四、效 果

经过半年时间的心理辅导和教育,晓芹开始从自己织就的重重束缚当中解脱出来。她不再把学习成绩看得比什么都重,逐渐认识到了生命的价值,更多地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优点。她的笑开始真正地发自内心;在人际交往方面,也不再总是以怀疑的眼光来看待别人的行为,已能更多地从对方的角度来看问题。同时,与同学之间关系更融洽了,同学们发现她比以往开朗了很多,再也没有看到她独自偷偷哭泣。她已不再过分苛求他人与自己,能较好处理好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冲突,自我意识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五、讨 论

篇10

关键词:中职校;国际学校;德育教育;心态;培养目标

笔者是一位从事职业教育的老师,在此之前,分别在一所国际学校和普通高中工作数年。比较下来,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和国际学校有更多相仿之处,尤其是在国际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颇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如何取长补短,将国际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优秀的部分拿来注入中职学校学生的德育工作中,这应该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首先来比较两者在培养目标上的基本异同点。

一、培养目标的异同,主动还是被迫

中职学校和国际学校都更侧重于孩子多元智能的开发,而不拘囿在应试教育的框架里。进入中职的孩子大部分是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在中考中败下阵来的孩子,但是根据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他们可能因为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相对较弱,所以在现今一考定终身、以分数论英雄的教育体制下,他们自然而然地成为弱势群体,但人的智能是多样而非单一的,除了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人还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六项智能,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所以我们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更注重孩子们的除语言数学智能外的其他多项智能的开发。

不同之处在于,中职学校的孩子绝大部分是被迫选择中职校,

而国际学校的学生更多是主动选择的结果。这些孩子不见得是应试考试的失败者,他们的家长正是看到了应试教育的不足,主动避让国内的普通学校,尤其是所谓的重点学校,而去选择有更加自由宽松氛围的学校就读。由于没有高考的压力,学校在管理上更加注重品格教育和多元智能开发,譬如说笔者曾工作的学校的校训就是“honor excellence community joy”,译成中文即“品格第一,追求卓越,胸怀世界,快乐成长”。

二、学生家长心态的截然不同

在这一基本点上的异同,导致了第二个方面的截然不同,那

就是学生家长心态的不一样。因为是主动选择的结果,国际学校孩子家长的心态多是积极主动的,很少因为孩子的分数愁眉苦脸,

而是着力于自己孩子优势智能的开发,在拓宽孩子视野,拓展其涉猎范围方面下工夫,他们非常积极地参与学校事务和学校活

动,试图和学校一起培养有健全人格的优秀人才。

相比较而言,中职校的家长心态普遍较消极,要么认定孩子是失败者,甚至认为孩子给自己丢脸了,比孩子本人还要自暴自弃;要么就是持学习无用论的,但是孩子又小,没有地方好去,把学校当成个托管所送进来。总之,都是无奈的抉择。2013年6月东方网曾这样一则新闻《六个岗位抢一个中职生就业率97.93%招生情况却不乐观》,报道称,在不少高校学子感叹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本市(上海)中职学生就业情况出现了逆势上扬。据市教委的本市中职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抽样调查显示,2012届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为97.93%。事实上,中职学校的就业率一直处在高位水平,但招生情况却没有那么乐观。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在社会上是多么不受重视,家长观念多么滞后。他们对自己在中职校学习的孩子的成才之路失去期待。

三、两个案例,几点思考

基于上述现状,我们在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方面努力的空间还很大。下面笔者想在案例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汲取国际学校在德育工作方面的经验。

案例一,故事发生在笔者进国际学校工作第一年的圣诞表演中。我班孩子表演的节目是合唱,由音乐老师专门训练了很久,演出那天晚上,要求孩子们统一着装,红色上衣,黑色裤子。班级有两个平常就调皮捣蛋又糊里糊涂的孩子果然没有按要求着装,穿了个颜色风马牛不相及的衣服就来了。我很紧张,马上就批评了他们,打算让他们别上台了。圣诞演出是当时我们学校一年一度最盛大的活动之一,又是几个低年级班级的集体节目,按我受教育多年的惯性思维少两个人也没关系,总比在人群里扎眼强。不过我还是特地去征询了策划节目的音乐老师,没想到那位外籍老师很自然地说:没关系的,既然都来了,当然让他们上台啊,重在参与嘛。

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却让笔者至今记忆犹新,我们俩对待这件小事的不同看法,背后是两种思维模式的冲突。多年的教育告诉我们集体远远大于个人,整齐划一永远都是最重要的,这甚至已经植入我们的大脑深处,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因此,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发展,实践个性化教育,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树立“人人都是主角”的理念。犹记得那天的圣诞演出,观众席上坐满学校老师和家长,根本没有人对服装上的那一点不协调提出异议,爸爸妈妈一大家子人开心地看着自己孩子的“掺和”,记录下他们宝贵的成长历程。

这件小事在笔者今后的教书育人生涯中,时刻提醒着人人都是主角,切不可剥夺孩子的机会。在后来进入中职校,确保班里90%的学生都有职务,譬如班级干部绝不兼任,譬如积极鼓励他们参加系里、校里的学生会,各种学生社团活动,创办新的学生社团。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当主角的感觉,从而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奋斗的激情。

案例二,笔者曾在国际学校带过一届高中毕业班。这个班级绝大部分孩子准备留在中国念大学,中国内地对这些持港澳台或外国籍身份的学生,大学的门槛非常低。一流的重点大学给他们划的分数线甚至比内地学生的大专线还低得多,这些孩子平常马马虎虎的学习态度就可想而知了。我一直对他们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颇为不屑,但是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他们却让我刮目相看了。除了个别孩子表现出犹疑迷茫,其余的孩子都有很明确的方向感,很快为自己选定了报考学校和报考专业。在这一方面他们显示出很强的独立性,其实早在初入高三时,我就常听到同学们之间关于未来的热烈讨论。到最后,我的这一班学生几乎没有一个是以是否名牌大学或热门专业标准择校择专业的,我听到最多的是我喜欢干什么,我想干什么。

在对我的未来在哪里的认知方面,笔者认为他们可能比某些国内顶尖中学的孩子们的表现都要强。当然对于很多国际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父母有良好的受教育背景和优越的生活环境,家庭教育在这一方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笔者清楚地了解学生的父母虽然在最后关头体现了充分的民主,但是他们在平日下的工夫并不少,比如鼓励他们较早的接触社会,与他们进行平等的社会话题讨论,敦促他们积极思考人生等,他们不会教育自己的孩子大学是人生奋斗的重点和终点。中职校的学生普遍缺少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那么就对中职校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帮助他们积极思考人生,寻找方向,寻找可以为之努力的目标,成为老师的工作重点之一。不仅重要而且迫切。至少我们可以在这些方面多下工夫,譬如说在注重职业素养教育的同时要更注重人文素养教育,为学生打造愿景,陪伴学生阅读,帮助学生拓展视野。

总之,教师要为学生打开那一扇父母亲忘记或缺乏能力打开的门,并且像雷夫老师说的那样:我们为学生打开这一扇门,剩下则要让学生自己走进来,不是拉他们或者推他们进来,走进来必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艺术、智能与大脑:对创造力的认识途径.中国人民大学,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