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2: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经济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网络环境;机关档案管理;数字档案;安全管理;大数据技术
在网络环境下,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机关档案管理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更是面临着巨大挑战[1]。因此,要对网络环境下的机关数字档案安全风险进行系统研究,根据机关数字档案安全风险特点与问题,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机关档案数字化带来新的问题,涉及新的载体安全、内容安全、过程安全等诸多问题,是机关档案管理传统模式所不曾遇到的,必须以新的思想、技术、方法与路径,对机关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开展安全管理[2]。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数字档案存储和查询利用时空分离,更要对机关数字档案的安全性进行实时动态管理,避免机关数字档案在查询利用各个环节中受到外在侵害。加强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可以有效保障机关档案信息的安全。
一、网络环境下的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内容
网络环境下的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内容涵盖了数字档案管理各个环节,主要包含了机关数字档案基础设施和运行环境安全管理、机关数字档案数据安全管理、机关数字档案的网络安全管理、机关数字档案应用安全管理、机关数字档案系统安全管理、机关数字档案的人员安全管理、机关数字档案的授权和审计安全管理等方面内容[3]。1.机关数字档案的基础设施和运行环境安全管理。机关档案数字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购置专门档案管理设备和专业档案管理系统。由于资金投入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导致机关数字档案主机系统安全等级较低问题,供电条件、防火防盗、温度和湿度等必备条件难以保障,甚至把机关数字档案简单地存储在一台未加密、未备份的普通电脑中,给机关数字档案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2.机关数字档案的数据安全管理。载体与介质安全、档案数据访问安全、档案数据完整性和可用性、档案数据存储备份等,都是机关数字档案的数据安全管理主要内容[4]。在机关数字档案的数据安全管理中,介质损坏、电脑病毒、硬盘损坏等,都可能导致机关数字档案资源被破坏或者被非法使用、被恶意篡改等。数据是机关数字档案的核心,机关档案数据一旦发生上述问题,将给机关数字档案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3.机关数字档案的网络安全管理。机关数字档案的网络安全管理,主要是对网络窃取、网络非法接入、网络故障、网络ARP攻击(地址解析协议)和DDOS攻击(分布式拒绝服务)等进行安全防护。这些网络安全问题,不仅可能导致机关数字档案系统无法正常使用,甚至可能导致档案数据外泄问题,特别是网络ARP攻击,会导致数字档案管理系统被非法侵入和非法控制。4.机关数字档案系统安全管理。档案管理系统的稳定运行,是机关数字档案管理的重要支撑保障。由于技术本身的不完善,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如数字档案的平台故障、网络故障和设备故障等。这些故障的出现将会直接影响机关数字档案的安全和机关数字档案系统正常运行。因此,机关数字档案系统安全管理,主要承担了降低运行安全隐患,快速解决运行安全问题,以最快速度恢复档案管理系统运行的责任。5.机关数字档案的应用安全管理。由于机关数字档案自身价值较高,从而引发许多非法用户以各种非正常手段入侵机关数字档案管理系统,非法获取系统操作权限,导致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外泄、数据损毁、非法篡改等;或者合法用户以不合法手段实施了超越权限的操作,非法获取机关档案信息、篡改档案数据等;档案管理系统设计缺陷,导致查询利用不规范或不合理等。这些都可能导致机关数字档案应用安全风险,只有加强机关数字档案的应用安全管理,才能为用户提供稳定的档案信息服务。6.机关数字档案的人员安全管理。在机关档案管理中,由于编制紧张,未能配备专门档案管理人员,无法有效保障机关数字档案的运行维护工作;或者是由于人员培训不足,导致机关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缺乏,很难胜任新形势下的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工作;档案安全意识薄弱,甚至个别机关档案管理人员在外在诱惑之下,对机关档案数据进行非法篡改或窃取,产生机关档案数据的“安全风险”;机关数字档案管理中,缺乏规范性操作流程和要求,导致管理漏洞。人是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最为活跃的影响因素,应加强对机关数字档案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形成安全风险防范第一道防线。7.机关数字档案的授权和审计安全管理。主要对机关数字档案管理中的授权和审计过程进行管理。由于机关数字档案管理中的授权机制不完善,导致权限混乱、乱授权和过度授权等问题;由于系统审计日志缺失,从而导致无法对非法入侵及时阻止、有效跟踪、快速追查等问题。机关档案的授权和审计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授权管理机制和系统的审计日志,对非法入侵进行提前防控。
二、加强网络环境下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策略与路径
针对网络环境下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内容与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1.强化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意识。首先,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无论是机关档案自身,还是机关档案管理,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机关档案数字化是必然发展趋势,加强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刻不容缓[5]。因此,要从思想认识上强化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突破传统档案管理思维束缚,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特点,探索更加适合网络环境的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路径。其次,网络环境下的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不仅要求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还要对档案管理人员信息技术水平进行考核。因此,机关档案管理人员要切实提升自身的数字档案安全管理能力,重视档案管理人员数字档案安全管理能力培训,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通过提升服务技能达到提高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的目标。2.构建机关数字档案信息安全存储基础。在信息时代,数据将会以指数级增长,而且数据类型和形式更加多样化,增加了机关数字档案信息安全存储的难度和风险。特别是机关数字档案信息体量十分庞大,容易受到网络黑客恶意攻击,导致机关数字档案信息被非法使用。因此,要对机关数字档案信息安全存储进行重点关注,构建稳定可靠的安全存储基础,构建全面的档案信息存储防护体系。第一,要扩充机关数字档案存储容量,为机关档案信息存储提供足够的数字空间。机关档案管理中形成的大量存储数据,不仅数量急剧增加,而且结构更加复杂,现有的存储方式已很难满足实际需要,因此要构建容量足够大、安全性足够高的机关数字档案安全存储方式。第二,要在众多的机关档案信息存储方式中,择最为合适的方式,改变传统的单一存储方式。对于结构松散的半结构化机关档案数据,采取面向文档需要的分布式存储方式;对于结构化的机关档案数据,采取主题存储方式。要针对信息类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数据存储方式,提高机关数字档案信息安全和开发利用的有效性。3.加强大数据技术在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纸质馆藏内容基本上依靠手工整理、人工编目,是传统机关档案管理的主要技术手段。但是在网络环境下的机关数字档案管理中,档案管理工作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完成,特别是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在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首先,通过大数据与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的深度融合,提升机关数字档案系统的安全防御级别,更好地应对更高级别的持续性网络攻击,对各类计算机病毒、网络黑客的非法入侵进行有效防御。其次,在推进机关档案数字化管理过程中,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机关档案管理全流程进行实时上传,建立机关数字档案全路程跟踪溯源,确保数据不被恶意篡改。再次,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实现机关档案数据安全管理系统的多节点接入,更好地实现对机关档案数据的授权访问,强化了机关数字档案的安全性。4.建立安全高效的机关数字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机关数字档案本身具有与载体分离、高度依赖系统等特点,从而对机关数字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配置更为优质、先进的硬件设施,建立集收集、存储、分析、开发、应用为一体的机关数字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是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务。因此,要建立一个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机关数字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不仅能对数量繁杂、类型多样的机关数字档案进行收集、分类和分析,挖掘机关数字档案之间的关联性,还要具备快速扩容和安全存储能力,提高机关数字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性,为机关档案管理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奠定基础,同时也提高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水平。
三、总结
数字档案管理,是机关档案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不仅可以降低机关档案管理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机关档案服务水平,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安全风险。因此,要构建完善的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在机关档案数字化过程中的数据安全,使机关档案数字化建设得以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范园园.浅议档案风险及安全管理[J].兰台世界,2019(12):4-5.
[2]肖茜.关于构建高校数字档案信息安全保障管理体系的探讨[J].档案天地,2018,294(10):45-47.
[3]李雅琼.数字档案馆网络信息安全根源探讨[J].兰台世界,2017(2):19-20.
[4]吕榜珍.数字档案的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J].云南档案,2017(1):37-39.
篇2
教育的本质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专业性、综合性人才,从科学知识的本质性层次发展生产力,优化社会经济发展结构,最终有效推动国家的快速发展。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作为成人职业教育的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平台的有效打造、教学模式的有效创新直接关系到不同职业能力层次学生学习的效果。文章立足于专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视角,在深度剖析《西方经济学》传统教学模式不足的基础上,构建新型职业能力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教育案例教学模式创新的措施。
关键词:
网络教育;案例教学;存在问题;措施
一、网络教育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网络教育是成人高等教育中的一部分,即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它突破了时空的界限,学生可以通过面授、互联网、电视广播、辅导专线等多条渠道进行学习。网络教育的教学对象不限年龄,性别。通过这个教育过程,使网络教育学生可以增长能力、丰富知识、提高技术和专业资格,或转向新的方向。网络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许多地方都有区别。专科学生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目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引导学生系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第二,推动学生掌握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技能,基本的经济思维,并学会用经济思维解释经济现象;第三,促进学生培养网络教育的职业性和技术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适应岗位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传统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注重应试结果,忽略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西方经济学》网络教育的专科学生群体,有着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而言,其文化基础较差,入学成绩普遍偏低,因此,其实际的专业知识水平尤其是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远不如普通全日制大学生的基础扎实。另一方面,部分网络教育的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使他们掌握知识的进程相对缓慢。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教学传统模式以应试目的为主,认为学习主要是为了获取文凭,课程期末考核也仍以笔试为主,使学生往往趋向于死记硬背,力求考试过关,缺乏自主性、探讨性学习的积极能动活力,而忽略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特别是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引导,使得多数学习《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学生在工作岗位和日常生活中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自如,相应的职业能力没有得到培养。
(二)教学案例的选择没有和职业能力培养相关联,缺乏分类和层次性
一方面,《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涉及到的模型分析较为抽象。另一方面,网络教育学生本身的自有能力不足。因此,随着课程教学难度的不断深化,会迫使学生在受自身教学基础等因素的限制下,压力不断增加。在这种对比鲜明的环境下,传统教学模式过分注重知识点的传授而忽略社会现实案例的引入,更缺乏对来自不同职业层级学生综合能力的分类,导致《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缺乏专业针对性,与社会工作的诸多现实的操作技能不相匹配,学生个性化培养特色远远不够,也正是因为缺少相应的课程实践训练和成人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导致许多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消磨兴趣,日益消减学习动力。
(三)工学矛盾突出,师生之间有效沟通渠道不足
广大网络教育的学生是来自社会的各个工作阶层,大多数是在职学习生,学习的起点与基础也各不相同。因此,对网络教育的学生而言,《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目的不应仅停留在“打基础,引入场”层面,更多的是要在督促学生需要掌握基础内容、锻炼自主学习技能、培养学习兴趣下功夫。但面对学生在学习、工作和家庭时间上的矛盾,传统网络教育模式中非常缺乏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渠道,使得很多学生遇到问题时不知该如何联系老师,老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了解,这种师生交流“断层”局面,在网络教育课程学习时有限的限制下变得更为突出,是造成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兴趣不高,自主学习热情不高,最终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的关键性因素。
(四)课程考核方式单一,以终结性考核为主
课程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必备检验。在传统《西方经济学》网络教育模式中,虽然也有日常的形成性考核占据一定比例,但总体来看,仍然坚持以终结性考核为主。从客观角度而言,这种考核方式侧重于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具有一定的知识巩固作用,但从长远学习及学生自身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忽略了学生的日常学习评价、知识运用能力,以及成人学生最重要的职业技能考察。在这样的考核环境中,学生通常是依靠老师划定考核范围和重点进行复习,常常借助死记硬背方式通过考核,而从其本身而言,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远远不足,这就导致网络教育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学生职业能力分类体系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的体现
关于成人高等教育职业能力的分类,安德森和马歇尔在1994年出版的《核心能力与特定的职业核心能力》一书提出核心能力的分类,将职业能力分为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概要能力三类。本文在此基础上,根据网络教育的教育特点和培养目标,研究、制定出一套新的职业能力分类指标体系。在新分类体系构建中,将网络教育学生的职业能力主要分成两大类:基本职业能力和专业职业能力。基本职业能力细分为知识类和技术类,知识类分为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技术类分为观察能力、领导能力等。专业职业能力又分数理分析、经济建模、实际运用、职业规划四类,每类下面又再细分相应的小类,从而构建出层次更为鲜明的职业能力分类体系及其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育中的体现。
四、进一步提升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的措施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实用性课程,要求学生充分做到学以致用,对于网络教育的学生,更应通过课程学习着重培养自己的综合性职业能力。本文认为,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课程可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推动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模式的创新,建立起“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有效结合的案例教学新模式。
(一)推动线下教学模式创新,加大案例教学实施力度
在网络教育过程中,线下的面授辅导环节可以作为网络教育的辅助教学手段,成为学生在线学习的一个重要补充,主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程重点和难点。首先,传统的线下面授辅导教学重在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缺乏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因此,要在对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知识充分梳理的前提下,针对成人专科学生,选取基本性、简单化、贴近生活的案例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减少对单纯数学模型、公式的推导;其次,加大案例教学实施力度,既要广度延伸,又要深度研讨。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传统面授辅导教学中也夹杂着暂时性、短效性的案例讲解,但这种非正式化的案例疏导成效甚微。只有紧密结合学生们的成长、工作、学习环境,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情况,以全面案例教学的理念推行有针对性的案例教学改革,才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加强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扩充案例教学层次,富化教学支持方式
1.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式扩充。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安排案例组合及阐释的形式。例如,教师可以在在线课程页面每一章添加引导性案例,引导学生进入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再根据教师推荐的学习安排把握进度,完成各章节的学习。如以中国石油公司的油价垄断为引导案例,引出“自然垄断”的知识点,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同时,线下的面授辅导环节可以设置小组讨论,扩充其他的与“自然垄断”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的角度形成自己的看法。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自由发言来把握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而形成“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有效结合。
2.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资源,生活中有大量的经济学现象,这些经济学现象都可以在教学中以视频案例和音频案例的形式呈现出来。如制作视频教学案例,方便学生线上收看;制作音频教学案例,方便学生在线下收听,更丰富了学生的“线下学习”。3.学生要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除了个人的努力外,离不开老师的及时答疑。教师可以开展网上实时与非实时的教学活动,以某一知识点或者某一具体案例为话题,进行在线讨论,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三)增强案例集的广度和深度研讨,提升教材实用性
1.应增强案例集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创新。好的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模式的重要基础。《西方经济学》课程网络教育领域的教学案例更需要结合本研究领域特点进行精心编撰。为有效实施案例教学改革升级,必须尽其所能地继续填充、完善案例集,让其在涵盖西方经济学的各重点板块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反应社会经济发展现象,并结合网络教育领域学生的特点侧重加强学生的各项职业能力培养。针对经济形势的日益变化,网络教育全局知识体系都急需丰富和完善,必须着眼于提高网络教育领域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首要目标,针对学生基础普遍较弱、应试目的明显、学习缺乏主动性的特点进行编写,争取达到实用性与趣味性的双重目标,将案例集建设成高质量、系统性的案例库。
2.要充分提升教材的实用性。在扩充案例集内容的同时,还需要有效考虑到网络教育学生的目标性和职能层次性,定期对《西方经济学》材料的相关内容进行完善性修改,结合经济学教材的基本知识元素,融入案例考察,做好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交融。
(四)建立科学的考核方式,促进考评体系优化升级
教学模式的效果离不开考核,科学性的考核方式是推动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新模式顺利推行的重要保证。对网络教育学生课程学习的考核,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应大于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考核。在考核方法上,规范化的考核指标不仅包括期末试卷成绩,还应结合学生平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综合评定,合理调整二者之间的比重,为此,应重点改革以往以期末闭卷方式为主的终结性考核方式,推进过程性考核、形成性考核等多种考核方式。例如学生总成绩=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形成性考核可以采用“线下测评”和“线上测评”相结合的方式,“线下测评”主要是基于面授辅导环节的测评,可以设置为“某一情景案例的小组讨论式考核”、“线上测评”主要是学生在线完成章节作业。
作者:周祥 赵鸿鹞 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欧阳金琼,刘春风.《西方经济学》本科教材建设改革思路———以人大版教材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6(07).
[2]彭光细.试论讲好导论这一课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企业导报,2016(08).
[3]董彦龙.基于“微博”动态案例库的“微案例”教学研究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16(01).
篇3
关键词:网络环境;机关档案管理;多元化;影响
在纸质社会中,机关档案管理还是主要依靠纸质材料进行收集、记录和管理,而档案的储存则主要依靠于机关档案室,这种档案管理方式不仅不利于档案的长久保存和查阅,也不利于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而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设备得以普及应用,对机关档案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传统的、纸质的机关档案管理工作而言,更是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因此,不少学者将研究的眼光放在了网络环境及机关档案管理的研究上,以期能进一步推动机关档案管理的发展。
1网络环境机关档案出现的新变化
1.1档案产生过程的多元化
传统的档案制作一般只有手工制作,而所谓的手工制作则是指在单位内部通过一系列流程,包括手工起草文件,采取人工方式传统档案,并以手工方式保存、管理档案。而随着信息化社会不断发展,电子政务开始出现在大众的眼前,机关部门制作文件档案的方式也有多种路径可选择。具体来说主要包含半手工制作,计算机生成,数码设备生成等等。而信息化的手工制作与传统的手工制作不同,信息化的手工制作在通过一系列的文件起草流程之后,可通过录入电脑以形成正式文件。计算机生成则是指机关文件的制作人通过计算机来生成文件,并在计算机进行修改,打印,最后形成正式的文件档案。在网络化的今天,甚至能通过制作相关的模板来完成签单、拟办等须填写的内容,最终的文档还可通过电子文件的形式来归档,不仅方便查阅,还节约了储存的空间。随着数码设备的出现,在机关部门开始大量使用,不少档案都依靠着数码设备来生成,例如机关召开的会议或活动时,采用数码设备进行全过程的视频、音频记录,并形成相关的电子材料档案。
1.2档案载体、内容记录的多元化
由于计算机设备和电子设备的多种多样,所形成的文档最终也变得多元化。在网络社会的冲击下,电子政务建设开始逐渐成熟,数码技术和新设备大量使用,电子文档的数量也大大增加,机关档案的载体很内容均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比如在磁性材料中,可以保存电子文本、电话录音等多种形式的材料;而光盘材料则可以保存视频材料、音频材料等。而对于机关档案所记录的内容,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不仅包含了纸质档案,还有电子档案,而电子档案则是根据编码的形式,将其以“0”、“1”来进行组合汇编[4]。对于不同形式的材料,则以不同的形式体现出来。例如磁盘和光盘所储存的语言和视频等依托激光技术来进行录入的信息,语音文件属于波形文件,视频文件属于现代数码技术的刻录文件,用于储存语音[5]。电子设备、磁盘等一磁性材料来作为载体的档案,则是通过电流显示信息,并将其转变为磁记录到介质上,最终形成文档内容。
2网络环境影响下机关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究
网络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档案的形成方式和内容,使其变得多元化,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档案的管理造成了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收集难
由于我国的办公软件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且各个机关单位的办公软件各不相同,使得一些文档在形成和传递方面存在一定的阻碍,甚至会导致结果发生了改变,这对于文件的收集而言存在着非常大的阻力。档案管理者技术水平受限。部分机关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比较低,以至于在起草、制定或者是修改电子档案中可能会导致出现错误,这将直接影响到电子档案的收集。
2.2归整难
由于在机关单位中编制比较有限,因此一般比较少配备专门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大多数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都是身兼数职,这对于其工作而言具有一定的影响。在现代变化多端的网络社会中,现代机关的办公环境深受网络环境的影响,因此无论是档案的形成,还是档案载体、内容,都朝着多元化取向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相应数量的传真件与修改稿,增加了档案规整的难度。
2.3保存难
即使是在目前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依旧存在档案难保存的问题。由于各类软件与硬件更新换代的速度相当快,以至于很多机关单位来不及更新换代,使得档案的保存一直处于旧版与新版之间,最终使得档案并未得到妥善的保存。由于受到新设备的影响,打印件和复印件成为了档案保存的重要形式之一,但是,由于其文件寿命与纸张质量、复印质量息息相关,因此,这对于机关部门档案的保存而言也存在一定的挑战性。
3网络环境下机关档案管理措施
3.1加强机关档案制度制定与鉴定整理
档案的鉴定管理需要有完善的制度。针对目前机关档案真实性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改善。一是完善档案收集制度,从制度方面人手,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束缚,提高资料收集的效率。二是强化机关档案的鉴定工作。所谓的鉴定工作,不仅鉴定到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还需要将鉴定的范围扩展到其他新形式中,提升鉴定水平。三是,强化对理论的研究。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中,机关档案的整理既需要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也需要使用到先进的设备,因此,强化对新载体的档案管理力度能更好地开展档案管理。
3.2创新服务手段,拓宽服务领域
机关的档案管理服务是其主要职能,因此,创新服务手段和拓宽服务领域对其而言变得十分重要。与传统的档案管理相比,网络环境下的机关档案管理需要创建相关的电子文件数据库等电子储存空间,才能有效利用网络进行电子档案的储存,以实现档案管理的自动化与网络化。而另一方面,传统的机关档案服务面向的是机关单位本身,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档案服务开始面向社会,档案信息也越来越能满足综合性需求和满足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需要。这对于提高档案管理服务质量而言,还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的。
3.3加强机关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
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如今档案管理工作与传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不同,传统档案管理主要是针对实物,如纸质档案、文件等进行整理和管理,如今机关档案多以视频、图形、图像的形式存在,这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加大了一定的管理难度,即需要管理人员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才能有效提升管理的质量。因此,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加强对机关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培训,尤其是注重加强管理人员对全新管理方式,如互联网技术、网络档案技术的掌握,以确保提升个人的工作能力,实现高效的档案管理。
参考文献:
[1]潘亚丽.海事行政机关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究[J].办公室业务,2014(03):150-151.
[2]丁德胜.我国数字档案室建设新思路[J].档案学研究,2014(01):12-16.
[3]用数字化手段助推省直机关档案工作稳步发展[J].兰台世界,2014(13):1+4.
[4]张剑威.网络环境下的机关档案管理探索[J].才智,2014(08):339.
篇4
教学设计案例 剪纸喜鹊单独纹样的剪法
一、案例概述
本课例遵循新课程理念,发挥计算机网络教室的优势,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在教学网站上为学生提供多个从不同角度反映剪纸单独纹样的不同剪法视频,以及教师科学巧妙的引导等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知识建构环境,把知识的传授过程转换为学生自主探究、自主知识建构的过程,使教学过程充满生机和活力。
案例名称:剪纸喜鹊单独纹样的剪法
课时:1课时(40分钟) 教学对象:初中学生
(一)教材内容分析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就已经有了粗浅的认识,本节课从欣赏剪纸名著《清明上河图》入手,介绍剪纸的定义,同时介绍剪纸艺术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学习剪纸制作的基本步骤,再结合实例喜鹊剪法,进一步说明剪纸的基本步骤。最后学生小组讨论喜鹊剪纸图案。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剪纸定义,学会月牙纹、柳叶纹剪法。
(2)能说出喜鹊单独纹样剪纸制作的基本步骤。
(3)学会喜鹊纹样的剪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习兴趣,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提升审美、观察、动手等综合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养成爱劳动、讲卫生的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快乐,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个体差异很大,部分学生的美术基础薄弱,所以在此环节教师可设计临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情镜,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主动性。另外,学生有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可以独立完成网上信息查找任务。
二、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情境引入
学生上网查询剪纸名著《清明上河图》视频,欣赏名家名作。通过展示事例,激发起学生学习剪纸兴趣。
2.重、难点突破
喜鹊的剪法是个重点,通过让学生观察喜鹊剪法的视频演示,学生从三维空间角度看到喜鹊的具体剪法,并指出剪刀使用方法。
(一)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Newclass网络教室
资源准备:①百度《中国剪纸基本技法》。
②专题网《单独纹样的基本剪法》。
(二)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课堂准备
教师活动:师生问好!
①说明上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②指导学生登陆《中国剪纸基本技法》网页。
③介绍专题网页的操作方法。
学生活动:①作好课前准备。
②登陆专题剪纸网页。
③熟悉专题网页的操作方法,欣赏名家名著《清明上河图》剪纸长卷。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本节课的顺利进行。
第二环节:引入课题
教师活动:板书课题,电脑展示学习目标。
学生活动:明确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第三环节:师生互动(一)
教师活动:①剪刀的基本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电脑展示)②介绍月牙纹、柳叶纹的基本剪法(要求:线条光滑)。
学生活动:学生练习剪月牙纹、柳叶纹。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第四环节:师生互动(二)
教师活动:喜鹊纹样的基本剪法
(电脑展示)①描图。②固定:用曲别针固定描图纸和折好的红纸。③剪制。④分离。⑤装裱。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进入相关网页,根据自己实际自主浏览视频,提取信息,突破难点。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第五环节:分组合作,探究喜鹊纹样的基本剪法
教师活动:
①教师指导。
②记录课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学生活动:
①组长组织本小组活动,动手练习剪喜鹊图案。②将剪好的剪纸图案粘贴到A4纸上,并以喜鹊图案为核心绘画出自己理想的图案。学生到网络中收寻相关信息,拟好剪纸作品题目。③填写《小组个人评价表》。④整理桌面卫生。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让学生体验动手操作练习带来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剪纸艺术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科学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第六环节:评价
学生将作品上传到专题网上,授课教师设计了在线答题及评价标准,学生答完后可申请查看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同时在学生答题时还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差异问题,进而实现分层次教学。
第七环节: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强调单独纹样剪法的基本步骤和喜鹊纹样的基本剪法,并提出希望。
学生活动:在教师指导下总结本课重点内容
设计意图:总结本课,使学生产生后续学习的激情。
第八环节:知识拓展
教师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进入教师博客,探讨复杂的单独纹样图形的剪法。
学生活动:学生进入教师博客,点击学生互动平台,进行师生进一步学术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差异问题,实现分层次教学。
(三)教学流程图
三、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授课教师设计了讨论、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法的学习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中心”的新的教学观点,使同学们朝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意识,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篇5
一、分析档案管理网络化的特点
首先,档案管理网络化使档案的载体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网络的普及加速了现代档案管理工作办公自动化的发展,使得档案的形式载体除了文字外,还有集合了图像、影像、声音、文字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在档案管理网络化的形势下,电子计算机等技术是完成现代档案内容信息管理的重要媒介。其次,档案管理网络化使档案的收集工作呈现出网络化的特点。档案的收集工作在档案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决定着档案馆藏是否具有价值,网络化的运用为档案的收集工作开创了新的方式方法,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可以运动多媒体、网络,快速地收集电子档案,提高档案收集工作的效率,最大限度丰富档案馆馆藏。再次,档案管理网络化还能加快档案服务工作的网络化,档案管理部门可创建主题检索系统,以供需要进行查询的人们通过网络实时浏览,足不出户就能够查阅到所需要的档案信息,而不需要亲自来到档案馆查询,节省了人们的时间,有效提高其利用的效率。
二、实现档案管理网络化的途径
(一)更新观念
实现档案管理网络化,首先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更新观念,关注现今社会的形势及其迸发出来的新问题,将档案管理工作与社会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构建开放型档案工作。不断学习并加强自身的档案管理网络化、科技化意识,努力学习相关的计算机管理知识,加快档案管理网络化的进度及效率。同时不断强化自身的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文字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提升自身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的熟练度,努力使自己成为既精通档案管理业务知识,又熟悉计算机管理技术的具有双重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其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还需改变以往的被动、消极性档案管理服务,创新服务思想,与时俱进,主动去思考、联系、实践。树立现代的服务理念,突破传统服务思想,开启新的思路。勇于接受档案管理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扩大档案服务的范围,可通过了解用户需求的方法,确定档案服务的方向,以解决用户的现实需求为己任。通过研究近年来现行文件利用情况,并将其分类规整,总结出其规律性,采取多样化的途径,为用户提供档案服务。
(二)抓好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是实现档案管理网络化的基础,包括数字档案信息的形成、收集、归档、整理、鉴定,存储、保管、保护,检索、传递、利用、统计、销毁等全过程,建设档案信息数据库能有效实现档案信息的储存、分类、检索、查询和使用,实现电子档案信息的有效和快速归档,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信息利用率。信息数据库的建设需要加强对档案网站的建设,确保网站系统存储的档案信息资料内容丰富,否则难以满足利用者的各种利用要求,并注意要及时更新网站,补充信息内容。还有在设计网页界面时要从利用者的角度出发,做到字体清晰、一目了然。进一步深化档案检索工作,为利用者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务。实现文档一体化,将档案管理与文件管理整合到一个管理系统之中,进行文件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的统一控制和管理,文档一体化使文件与档案之间不再界限分明,同时由于文档一体化能清晰记录并反映电子文件形成和办理的全部动态过程及相关的背景信息,能确保电子文件的原始性与可靠性得到认证。最后,信息数据库的建设还需及时进行设备的更新换代,计算机等硬件设备的质量和性能是实现档案管理网络化的重要条件。
(三)强化对电子文件的收集与归档工作
篇6
关键词:网络环境;计算机信息;安全与维护方案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传播。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是用户的重要信息也随之受到了威胁。例如: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信息盗窃,病毒、黑客入侵等现象。因此,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要想对用户信息和数据的保障得到进一步提升,应当对安全和维护软件进行有效的利用,并针对一些常见的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护用户信息的安全性能,避免发生泄漏、盗窃、破坏等现象,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
1 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常见的一些问题
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管是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作,都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与维护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漏洞,导致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危机也越来越严重。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常见的一些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用户在利用网络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没有足够的认识。在对个人信息进行保存和处理的过程中,用户没有按照相应的操作流程进行,最终导致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发生泄漏、盗窃、破坏、不对称等现象。(2)用户在对网络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保存的过程中,没有设置安全验证密码,或者密码过于简单,从而被一些不法分子破解,造成财产等个人经济损失。(3)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技术运行的过程中,经常存在着一些漏洞。计算机漏洞主要是指在硬件、软件、安全协议或计算机系统安全策略上存在着缺陷或在软件编写时产生的错误,这些缺陷或错误可以使不法者或电脑黑客能够在未授权的情况下访问或控制整个电脑,从而窃取电脑中的重要资料和信息,甚至破坏整个系统。这样对用户个人信息泄漏、不对称、盗窃等现象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另外,我国有关部门对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监管较为缺乏,从而为人们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为个人信息的安全使用埋下了一些安全隐患。(4)用户在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有问题的网站和邮件出现。出于好奇,用户会点击进行查看,这样就会在用户无意识的情况下,导致自己的个人信息发生泄漏、不对称等现象。
2 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安全与维护的研究方案分析
2.1 加强对计算机信息和数据的维护
法律制度凭借着严谨的法律条例,成为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的重要保证。因此,要想有效地保证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安全与维护质量,就应当对其相关的法律形式,进行有效的利用。并且,相关的网络企业应当对用户的信息进行全面的维护,全面提升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的安全、稳定等性能,从而给用户带来良好的安全感,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杜绝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发生泄漏、不对称等现象的发生。
(1)相关网络企业在设计网络系统的过程中,应当设立相应的安全和维护系统,同时要对用户的知情权给予高度的重视。另外,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安全与维护的过程中,应当对相关的条例进行全面的了解,标明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的使用流程和使用时间,为用户的使用提供相对便利的条件。(2)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安全与维护的过程中,相关的网络企业应当严格根据相关的法律条例,对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进行全面的处理和分析,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网络信息共享的合法性和科学性,从而提升对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的安全、稳定、隐私等各个方面的管理,更为用户在使用网络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提供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
2.2 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程序的安全与管理
程序是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技术运行的重要保障,在整个网络计算机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起着指挥性的作用。因此,要想有效地提升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安全与维护的质量,就应当对其程序进行全面的管理。针对其程序漏洞等现象,对原始程序进行调整和改进,从而提升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安全与维护的质量。但是,在网络计算机程序进行调整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1)应当对修改的内容和程序,通过文字形式对所改动的部分进度全面的标注和解释。同时,对修改的时间、人员等信息进行全面的记录,从而为以后的计算机信息安全与维护提供便利的条件。(2)在网络计算机程序修改完以后,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进行登记,其中登记的内容要包括程序的名称、内容、日期等方面。出现任何问题的时候,这些登记的内容可以提供查找根源,更进一步地提升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安全与维护的质量。
2.3 加强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安全系统的安全
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安全与维护的过程中,相关网络企业对信息维护措施的采取及加强仅仅是一方面,重要的还是靠用户自己。用户在使用网络计算机的过程中,应当在网络计算机程序中加强安全系统的安装,可以通过利用防火墙和网络信息诱导系统等软件形式。但是,在安装的过程中,应当对其运行的形式,进行全面的检查,这样可以在最大程上保证防火墙和网络信息诱导系统等软件的正常运行。同时,也要避免一些安全性能较差的网站和邮件,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的安全、稳定等性能。另外,在加强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安全的过程中,用户应当加强对计算机设备的定期查毒和检查,保证计算机系统一直处于最新的状态,这样不仅对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安全的维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安全软件系统的安装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网络环境和使用性能。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对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并且针对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安全与维护提出了一些建议。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安全维护的过程中,对其网络程度进行合理的构建,并且安装相应的安全系统,通过利用合理的计算机技术,对其相关的信息和技术,进行全面的维护,提升计算机信息和数据的安全、稳定等性能,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网络环境的质量以及使用性能,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用户信息发生泄漏、不对称等现象,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充分地展现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安全维护的合理、科学等性能。
参考文献
[1]袁爱民.提高计算机信息系统维护效率的策略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04:17+14.
[2]伍毅强.计算机网络信息的网络安全维护策略[J].无线互联科技,2012,07:18.
[3]张平.信息安全策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6:232.
[4]苏淼.计算机信息系统故障维护管理探讨[J].硅谷,2014,10:168+151.
[5]李旭军.故障管理在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咸宁学院学报,2011,10:174-175.
篇7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云南昆明650101)
摘要:随着互联网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构建在网络环境下对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评价体系是档案工作实际和理论所需。本文阐述了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利用评价体系构建的背景,分析了该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及AHP(层次分析法)的相关原理,并通过对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设计和权重的确定,最终构建出基于AHP法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 :档案信息;AHP;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27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90X (2015)04-0079-04
一、研究背景
近几年,中国经济保持着高速发展,社会也在不断进步,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受到了各界的广泛重视。不难看出,加大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程度,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符合新形势下对档案工作的要求。同时,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公共服务理念的确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正在积极转变工作理念,把服务人民作为其工作的首要任务,提供各种社会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在此时期也出台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和《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强调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要求的同时,也为该工作能更好地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证[1]。除此之外,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互联网时代,这已成为当今世界未来发展的趋势。互联网的广泛性、快捷性,交互性,跨区域性等特点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另一方面,在互联网环境下,档案用户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用户需求更加个性化、多样化、强调档案信息的精确性、智能性、知识性、及时性,重视档案获取过程的安全性和用户体验。构建档案信息资源利用评价体系,以量化数据反映出当前基于网络档案信息利用的现状,存在的不足之处,对提高档案工作的水平,满足新时代对档案工作的要求,助推档案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利用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对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评价,必须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体系中,指标的选取、指标的数量、权重的确定、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的比例的选择都会对影响最终的评价结果。可以说,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严谨并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在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定性与定量和实际可行性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思路有相关理论作为依据,指标的内容有明确的科学内涵,并且指标的选择和确定也需运用科学的方法,保证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实际情况。
(二)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将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视为一个整体,选择和确定指标项目时,要综合考虑其整体性和系统性。各指标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避免多重共线性和序列相关性的干扰,从而构建一个有机整体。
(三)定性与定量结合原则
档案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考虑到评级体系中的指标本身存在着非线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在构建体系时应尽可能地采用已有的统计数据作定量的分析。而在遇到难以量化的指标时,则需要适当地加以定性的分析。
(四)实际可行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目的就是应用,因此设计的指标体系应该实用。指标体系的设计需要注意其提供数据资料的可能性和容易收集性等多个方面,保证设计指标能够有效地测度或统计。
三、AHP(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及实现层次分析法(AHP) 是将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2]。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3]。这种方法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如下:
第一,通过对系统的深刻认识,确定该系统的总目标,弄清规划决策所涉及的范围、所要采取的措施方案和政策、实现目标的准则、策略和各种约束条件等,广泛地收集信息[4]。第二,建立一个多层次递阶结构,按目标的不同、实现功能的差异,将系统分为几个等级层次[5]。
第三,确定以上递阶结构中相邻层次元素间相关程度。通过构造两比较判断矩阵及矩阵运算的数学方法,确定对于上一层次的某个元素而言,本层次中与其相关元素的重要性排序———相对权值[6]。
第四,计算各层元素对系统目标的合成权重,进行总排序,以确定递阶结构图中最底层各个元素的总目标中的重要程度[7]。
第五,根据分析计算结果,考虑相应的决策。层次分析法的整个过程体现了人的决策思维的基本特征,即分解、判断与综合,易学易用,而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便于决策者之间彼此沟通,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系统分析方法[8]。
四、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利用评价体系的结构设计
(一)一级指标的确定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评价指标如图1所示,由三部分组成所组成:
(1)档案网站信息资源建设情况。档案信息资源的质与量是档案信息利用的基础。本文主要从档案网络建设的网络技术条件和档案信息的内容两方面来评价。
(2) 信息资源利用的途径及过程。对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综合评价,不能缺少了利用途径及过程这一部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情况决定着利用开发的程度,而在此基础上对信息资源的利用途径便捷与否,手段丰富与否,以及利用过程用户体验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程度。由此可见,对信息资源利用的途径及过程这一指标的设置和正确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
(3) 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效果。从档案网站的定义、功能和作用不难看出,对档案网站的建设最终目的就是为开发利用来服务。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效果是检验档案网站的信息资源利用程度的重要表现。因此,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评价中,除了考虑到档案网站资源建设情况和信息资源利用途径及过程外,还应该包括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效果的评价。
(二)二级和三级评价指标的确定
在一级评价指标确定的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对二级、三级评价指标进行选择和确定。首先,在档案网站资源建设情况的一级指标下,划分为网络技术条件和档案信息内容。网络技术条件从硬件设备、系统软件性能和安全技术三个方面评价。档案信息内容则包含档案信息资源的全面性、完整性、可用性、开放性等指标。
其次, 把档案信息利用途径及过程划分为:利用途径和利用过程。档案信息资源利用途径这个二级指标下由检索功能、导航功能、链接、网络地图、交互功能及文件下载等三级指标组成。档案信息利用过程则包括:个性化服务、界面友好性、利用的便捷性、用户参与程度。
再者,把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效果分为了信息利用情况和效果两个二级指标。信息利用情况包括利用率,拒绝率。利用效果则划分成用户满意度、用户访问量、经济性、社会评价等三级指标。
(三) 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 确定指标的权重。AHP法由指标间相对比重构成判断矩阵,通过求解其最大特征根和它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得出指标各自的相对比重[9]。具体步骤如下:
1.构建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的数值主要是根据数据资料、专家意见和分析者对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的认识,加以平衡后给出的,一般采用九标度刻化法,标度描述见表1,即构造出判断矩阵。
从表2~3可见,该权重设置满足一致性要求。同理,运用以上方法对二级和三级指标层依次设置判断矩阵,计算指标权重值,并进行了一致性的检验,最终得出了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表4)。
[
参考文献]
[1]刘红兵.网络档案信息适法施控研究[J].档案管理,2006(4):46-47.
[2]李志强,王昭君,左乐,等.层次分析法在确定延安市自然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权重中的应用[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1):73-75.
[3]沈铮,王志雄.图书馆员年度考核中的层次分析法应用[J].新世纪图书馆,2006(6):59-60.
[4]何平,符卓.建筑施工企业物资供应商的选择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8(2):38-39.
[5]王彦芳,张琪.顾客使用AHP方法对商场的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7(19):49.
[6]矫庆星,周丹,王庆州,等.项目经理选拔综合测评模型[J].经济研究导刊,2008 (19):154-155.
[7]李建业,李小福.广东公路建设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8(11):139-141.
[8]徐鹏飞.秦山核电站核电承包商评/核体系和管理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博硕论文,2005.
篇8
摘 要 遗传算法具有很强的全局搜索能力,但是容易造成未成熟的收敛,而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优势在于采用全局收敛的线性优化算法,唯一最佳逼近点唯一,二者结合的应用能弥补各自的缺陷。两种方法结合应用到核电厂安全管理评价领域,建立基于遗传算法和RBF神经网络的核电厂安全管理评价模型,对核电厂安全管理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价,有助于核电厂安全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风险,采取应对措施,对于降低核电厂安全管理风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环境安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核电厂 安全管理评价
核电厂的安全管理评价是对核电厂的安全管理现状进行的评价分析。科学合理准确的评价可以对核电厂的日常安全管理提供指导,为科学的开展安全管理提升提供参考。
利用遗传算法对RBF神经网络进行优化,保证了并行处理规模较大信息的能力,发挥了概括、联想、类比、推理等综合处理数据的能力。因此常被用来处理复杂问题,并做出科学的预测。建立基于遗传算法和RBF神经网络的核电厂安全管理评价模型,既确保了对大规模数据的处理能力,又提升了安全管理评价的科学化水平,对于准确掌握核电厂安全管理现状,提升核电厂日常管理水平,有效保障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国家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遗传算法和RBF神经网路原理
遗传算法于1975年,由美国的J.Holland教授提出。该随机化搜索方法借鉴了自然进化法则,即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遗传机制。该方法直接对结构对象进行操作;选用概率化的寻优方法,自动获取和指导优化的搜索范围。但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部分局限性:因借鉴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遗传机制,所以如果出现优势个体(局部最优解)时,就造成了过早收敛现象,也就无法搜索产生全局最优解;其次在经过多次重组演化后,容易丢失上一代的的基因片段,即同样造成无法得到全局最优值;再次传统的遗传算法通过杂交变异的手段,确定搜索空间,导致相似模式的数据种群占据优势,同样无法产生全局最优解。
RBF神经网络是一种前馈式神经网络,网络结构分为三部分: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它依据输入层少数的神经元(基础数据),利用隐含层(高效径向基函数),决定神经网络的输出层(预测数据)。隐含层(高效径向基函数),实际是通过利用高斯函数,执行固定的非线性操作指令,即将输入层(基础数据)映射到一个新的空间,通过输出层节点线性加权组合,输出形成结果。
输出函数为:
为隐含层神经元的输出, 为权值,二者的乘积累加和即为RBF神经网络的输出。输入层、隐含层相互连接,其中隐含层为一系列同一类型的径向基函数(高斯函数)[3]。RBF神经网络由高斯函数表示为:
其中,Ci代表了基函数的中心, 代表了函数的宽度参数。从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出:高斯函数的径向范围与 函数的宽度参数成反比。在实际计算中,函数宽度参数 的确定一般采用自适应梯度下降法确定,而确定Ci 、 、w的取值也就确定了为隐含层神经元的输出 。
二、对RBF神经网路原理的优化
依据生物神经网络的机理建立基于RBF神经网络安全管理评价模型,通过在不同网络传递环节选取恰当的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改进,以此得到安全管理评价的优化模型。但是在应用过程中RBF神经网络关键函数基函数中心值、网络权值等难以得到最优解,因此选择遗传算法,利用其优势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优化完善。
(一)最优基函数中心值的确定
应用遗传算法进行数据编码。将学习样本进行编号:1,2,3,……,N,进而从样本中随机选择M个数据为一组中心矢量作为种群中的一个个体进行编码。如下所示,以第i个染色体为例,神经网络的m应度函数 为期望输出 和实际输出 之差的绝对值累加和的倒数:
从上一代中任意选取两个母体进行交叉以此获得两个子个体,再将两个子个体以一定的概率进行变异,染色体其他位的编号值用1,2,3,……,N,中任意值以一定的变异概率替换。将母体与子体进行比较从中选择优势个体即完成一次进化。以此方式循环迭代,直到个体达到给定最大代数或满足给定的精度,此时个体则为最优基函数中心值。
(二)最优权值w的确定
权值的优化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实数编码值能够较好地反应现实情况,用一个数码代表一个染色体,一个染色体则代表一个X值;群体初始化,根据遗传算法的搜索范围将权值以 分布随机确定(-0.8,0.4,0.65,0.5);选取适应度函数,将输出样本的平方作为适应度函数:
根据遗传操作原理,采用染色体交叉变异,选择交叉的概率Pn、变异的概率Pm。
U11=(-0.8,0.4,0.65,0.5),U21=(0.3,0.7,0.6,-0.8),交叉:U21=(-0.8,0.4,0.6,0.5)变异:U22=(-0.8,0.4,0.5,0.5)
三、安全管理评价模型的建立
依据核电厂安全管理评价指标,建立基于遗传算法和RBF神经网络的核电厂安全管理评价模型。其实现流程如图所示:
四、结语
本文建立基于遗传算法和RBF神经网络的核电厂安全管理评价模型,对核电厂安全管理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价,有助于核电厂安全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风险,采取应对措施,切实降低了核电厂安全管理风险,并为核电厂科学管理,安全管理提升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郭赞.基于遗传算法和RBF神经网络的铀尾矿库安全预警模型[J].绿色科技,2015.3:243-245.
[2] 魏艳强.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公路货运量预测方法研究[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08.2(1):17-20.
[3] 徐杰.基于遗传算法的RBF神经网络优化及应用[J].信息技术,2011(5):165-168.
篇9
盗传必究
一、判断题
题目1
WWW主要通过超文本向用户提供网页信息。(
)
选择一项:
对
题目2
用户在客户端计算机上可以使用浏览器浏览Web服务器上的信息。(
)
选择一项:
对
题目3
完成IIS安装后,可以使用一个默认网站,该网站没有任何内容,无法浏览。(
)
选择一项:
错
题目4
FTP服务器无法单独控制文件的下载权限。
选择一项:
对
题目5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FTP客户端必须使用第三方工具。
选择一项:
错
题目6
在Windows
Server中,FTP服务功能可以独立安装,不依赖于其他功能。
选择一项:
错
题目7
在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中,网络负载平衡群集是实现高可用性的重要功能之一。(
)
选择一项:
对
题目8
在网络负载平衡群集中,所有节点会随机接收访问请求,无法控制优先级。(
)
选择一项:
错
题目9
如果希望网络负载平衡群集中的节点之间可以互相通信,而节点主机均为单网络适配器,则群集操作模式应该选择单播模式。(
)
选择一项:
错
题目10
用于发送电子邮件的TCP/IP协议是SMTP协议。(
)
选择一项:
对
题目11
SMTP协议的端口号是25。(
)
选择一项:
对
题目12
POP3协议的端口号是110。(
)
选择一项:
对
题目13
还未回答
企业CA必须部署在拥有AD的前提下方可部署。(
)
选择一项:
对
题目14
独立CA无法部署在AD环境内。(
)
选择一项:
错
题目15
企业从属CA只能部署在企业根CA之下。(
)
选择一项:
错
题目16
证书未到期就可以正常使用。(
)
选择一项:
错
题目17
故障转移群集无法实现单节点工作。(
)
选择一项:
错
题目18
部署五节点的故障转移群集后,其中四节点故障,群集依然可以正常使用。(
)
选择一项:
错
题目19
故障转移群集中的每个节点必须独立存储设备。(
)
选择一项:
错
题目20
故障转移群集节点故障可以实现自动切换到其他节点,也可以手动切换到其他节点。(
)
篇10
(一)财务管理理念陈旧我国的一些个体和私营企业,产权都集中在经营者手中,经营者往往只重视生产和销售,财会部门形同虚设,经营者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对企业进行管理。这种企业中,财会部门不是为了经营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而是绝对服从经营管理者的指令要求,不考虑企业的整体利益。同时这类企业也没有完善的会计制度,即使有制度也缺乏科学的管理。在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中,往往只重视有形资产而轻视无形资产的价值,这也使得低估无形资产的价值而影响企业的资本运营。
(二)财会人员及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大多数企业对科研技术人员的培养都非常重视,但却忽略了对财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养,很多企业没有扎实的财务管理基础,并且财会人员理财观念落后,缺乏系统的知识,严重阻碍了企业财务管理作用的发挥。企业仍旧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但是许多财会及管理人员为一己私利而弃企业的利益于不顾,这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财务管理风险意识偏低随着经济活动网络化、虚拟化,企业面临着更多的风险,财务信息的传递、处理和反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倘若企业内外信息披露的不对称或者是不及时不充分,在很大程度上将增加企业的风险。而企业管理者如果不能适应环境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网络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变革,不能增加风险意识,那么又将给企业带来危机。
二、网络经济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
(一)给企业财务管理主体、管理对象带来的影响财务管理主体是指财务管理为之服务的特定组织实体,这种实体是有形并且相对稳定的。但是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及电子商务的普及,出现了许多虚拟的企业形态,比如淘宝网上的许多商铺,有些甚至没有实体形态,只需要一个网络连接就能实现线上经营。这种虚拟的企业没有严格的企业边界,它们使得财务管理主体由实体化转向虚拟化。而传统的财务管理的对象一般是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但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商业活动主要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在互联网上进行,使得许多传统的商业模式被电子支付、电子采购、电子订单等取代。
(二)给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模式与内容带来的影响传统财务管理目标以“企业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等为代表。但是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通过客户的目标和业务的流程来实现的。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客户目标和业务流程发生了变化,具有共享性和可转移性的知识资本占据主导地位,知识的不断更新应用渗透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使得财务管理的目标呈现多元化,这就要求企业重新定位财务管理的方针:一是要协调好相关主体的利益;二是考虑企业的预期效益;三是担负社会责任,这也客观上要求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向多层次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局限在企业内部,使得企业各部门之间不能很好的协调,造成信息滞后、监管不力等,无法适应信息时展的需要。而在网络环境下,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全、快、准,并且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使得所有的交易及决策均可在瞬间完成,使得经济活动的空间缩小、时间缩短。电子商务使得企业的采购、生产、运输、销售、保险、申报等环节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全自动化完成,互联网使得贸易实现了虚拟化、远程化、实时化,这就对财务管理的弹性、及时性、适应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网络经济改变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由以前的以有形资产的管理为重点转移到了现在的以无形资产的管理为重点。在农业社会,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土地;在工业社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厂房、设备等;在网络经济社会,技术、商标、信息等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在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网络经济改变了经济活动的方式,创新了财务管理的内容。
(三)给企业财务管理安全、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要求带来的影响网络经济的虚拟化给财务管理带来了网络安全问题。现代网络的发展非常迅速,许多业务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完成,但是在互联网这个开放的体系中,也存在着许多风险,黑客攻击的案例屡见不鲜,网络犯罪的案例也不在少数,尤其是目前财务管理缺少与网络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的保护和技术保障。而且在网络环境下,电子化的报表、合同等无纸化的形式也使得辨别真伪上存在新的风险。因此,网络经济在推动经济更上一个台阶的同时也给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风险。随着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一批能够掌握现代商贸理论与实务、现代信息技术、财务管理理论、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财务人员是当务之急。有关部门要激发这类人员的竞争意识、适应现代经济环境的紧迫感,并且培养高素质财务人员将个人、企业、社会三者之间利益相结合的意识。
三、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思路
(一)财务管理主体、对象的创新传统的财务管理是一种直线式管理,是对实体经济形态的管理。而网络经济背景下的商业活动主要以电子商务的形式在互联网上进行,若干法人之间形成网络合作关系。网络的共享性必然要求加强团队协作,由直线式管理拓宽到横向的管理,甚至实现交叉式管理,这样不但能充分发挥本企业的财务潜能,也能充分利用相关单位财务管理资源的优势。传统的财务管理对象主要是资金运动的管理,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信息活动创造的价值的比重逐渐上升,企业的管理活动更加集中在信息资源的管理上,更加意识到技术知识等无形资产对企业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对象要从“有形的生产要素”上,转向以“无形生产要素”为主。
(二)财务管理目标、模式与内容的创新在网络经济背景下,知识资源的共享性和可转移性使得财务管理目标呈现多元化以及财务责任社会化,这就要求企业更加注重社会责任的履行,将社会责任纳入财务管理的目标,如保护生态平衡、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发展文化教育、发展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这样不仅有助于企业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也使得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实现企业和社会目标的和谐统一,达到共赢。同样,在网络经济背景下,财务管理的模式能够实现在线操作、集中管理、远程处理。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极大的发挥了网络的优势,使得财务管理由静态走向动态,大大地拓展了财务管理的能力和质量,使得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提高。在财务管理内容上,网络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不仅重视有形资产的管理,也更加注重无形资产的管理,使得财务管理延伸到了各个方面,这对于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发现企业的优势资源有重大意义,使得企业得以发现并发挥其优势。
(三)保障财务管理信息安全并提高人员素质为保障网络财务管理的安全,要从制度上、管理上、技术上入手,保护企业内部网,以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同时,培养一批掌握全方位技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也是当务之急。
四、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对策
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的稳健提高。财务管理应当顺应潮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从各个方面进行创新以适应新的环境。因此,笔者对于财务管理当中的问题,给予以下建议:
(一)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随着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一批能够掌握现代商贸理论与实务、现代信息技术、财务管理理论、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财务人员是当务之急。有关部门要激发这类人员的竞争意识、适应现代经济环境的紧迫感,并且培养高素质财务人员将个人、企业、社会三者之间利益相结合的意识。
(二)创建基于互联网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在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经济活动通过互联网进行,多半呈现的是数字化特征,因而产生的会计信息是动态变化的,具有不确定性。可是,市场的需求要求这些信息多层次、立体化,因此,创建基于互联网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这类信息加倍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多样地展现在信息需求者面前,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信息、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等。
(三)设定符合网络经济特点的财务管理目标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与经济发展是紧密相连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不断深化。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资本将在生产要素中占主导地位,从而深刻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从客观上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针向更深层次演变。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将从原先的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转变为“知识最大化”的综合管理目标。此外,也应当将提高企业的信誉度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之一。
- 上一篇:画画的教学目标
- 下一篇: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