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美术教学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2: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常见的美术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常见的美术教学方法

篇1

【关键词】同课异构;促进;高中;美术鉴赏;教学

随着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也逐渐受到应有的重视。因为,高中美术鉴赏课程,可以开阔高中生的文化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缓解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而随着近年来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方法也逐渐得到创新,其中同课异构就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越来越受到教育研究者们的关注。但是,如何巧借同课异构,有效的促进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一、提高教师美术鉴赏素养

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若要巧借同课异构,促进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质量。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然后教师应考虑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并根据这些差异性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另外,教师可以通过邀请其他科目教师,通过同课异构的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的美术素养。

例如,教师在讲到高中人教版美术鉴赏《瓷器》这一鉴赏内容时。课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先进的网络资源、书籍资料等查阅相关的教学资料。首先充实自己对瓷器的认识,提高自身对瓷器的欣赏。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将课本内容、自身储备的知识与查阅到的资料相融合,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间存在的差异。并根据这些差异设计出具备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如:先从一些色彩明快、简单常见的瓷器进行分析,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为学生讲述一些不同历史时期瓷器之间的差异,带领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引导学生从美术鉴赏中积累经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另外,教师可以为学生延伸教学,如:让学生从历史角度鉴赏瓷器艺术时,美术教师可以邀请历史教师为学生讲解相关阶段的历史知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这部分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二、单人同课异构实现方式

常见的“同课异构”分为“单人同课异构”与“多人同课异构”两种形式。其中“单人同课异构”是日常教学中最为常见的教学形式。教师在运用这样的教学形式时,首先需要对班级学生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根据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设计教学方。同时,教师应使同伴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点评,补充完善主讲教师讲课中的不足。

例如,教师在讲到《现代设计艺术》这一鉴赏内容时,教师需要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现在设计艺术的时代背景及其特点。让学生了解时代、思想意识、服务对象,审美情趣与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发现美、探索美、创造美的兴趣和热情。在明确完这些教学目标后,教师可以从这些方面出发,将这些目标融会贯通在每个教学细节中,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参与度。同时,教师应积极组织听课活动,邀请同伴教师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并针对主讲教师美术鉴赏教学中的不足提出意见与建议,帮助教师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积极的改进与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同时,听课教师可以吸取主讲教师讲课中的精华,并在日后的教学中提高自己的讲解质量。

三、多人同课异构实现方式

在同课异构教学中,还有一种教学方法是多人同课异构。它是指:至少两位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理解情况,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然后再由其他教师根据所做出的教学设计点评并提出修改意见与建议,从而使教学设计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这种教学方法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

例如,教师在讲到《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绘画》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考虑到学生对西方近现代绘画发展的理解不同,对艺术作品的认知与理解力的不同。结合本课是为培养学生用文字描述表达对美术作品的认识与理解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与绘画作品中光线和色彩的美等教学目标,为学生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在采用多人同课教学方式时,可以先由一个教师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引导,使学生对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绘画有一定的认知。然后,由另一个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次的讲解、分析,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与理解。并培养学生对绘画作品形成一定的欣赏能力。最后,由其他教师补充完善教学内容,并对之前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点评与评价,提出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与改进策略。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对教学中不理解或是有疑问的地方,教师应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四、总结

总而言之,“同课异构”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具有必要性。而由于“同课异构”的理论还不成熟。因此,在目前的实践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这并不足以让我们放弃。所以,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巧借同课异构进行新的尝试,创新新的教学方法,坚持进行教育改革,增强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曹福章.“同课异构”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普童话,2015.47:46

篇2

如今,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学生精神素质、培育新型人才,美术教育应结合当代艺术,提高中学生的美术水平。美术是中学的基本学科,能提高学生对艺术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对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将来学生对美术专业的深化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中学美术教育受固有教学理念的影响,在美术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美术教学教育目标的实现。该文就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与常见问题进行探讨,并对优化中学美术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有效对策。

关键词:

中学美术;常见问题;有效措施

中学美术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艺术修养,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当前的中学教育环境中,一些学生家长和教师过于重视文化课知识的学习,对于美术、音乐艺术课程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种教学理念影响了学校对师资力量的分配。部分美术教师综合水平不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1.加强学生审美能力

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方式,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课程项目,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站在美学的角度看问题,能更好地分辨美与丑,可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美术教学可以在课程中提高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艺术品的鉴赏能力。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行,在现代艺术发展的良好情势下,美术教育教学力度开始加大,针对全体中学生的美术教学课程也相继开展并受到重视。美术教育的开展令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学会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事物。

2.有利于其他学科学习

美术教育课程是中学教学科目中的一门课程。美术教育课程是中学教学体系中包含的基础性学习科目,不仅包含创建美、发掘美,而且从侧面培养了学生敏锐的洞察力。良好、有效的洞察力除了对美术学习有好处,对文化课学习同样带来很多益处,这种洞察力的培养与形成,是其他课程所无法代替的。敏锐的洞察力能更好地使学生迅速掌握并理解学科知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3.有效培养动手能力

美术教学课程安排中,不局限于绘画能力的培养,而涉及方方面面,如剪纸、插花或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创作等形式,都属于美术范畴的教学内容。人的智力是在日后的成长中通过不断开发、挖掘与培养才形成的。其实,智商的高低也是能力的表现,这些能力可以通过洞察力、创造力、行动力、反应力等形式来体现,而美术教育丰富的课程内容锻炼了学生这些能力,使他们通过美术课程产生成就感,增强对美术学习的热爱。

二、中学美术教学中常见问题

1.美术课程不受重视

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实施,素质教育力度不断加大,但迫于升学压力,部分中学在课程安排中,仍然比较注重文化课相关学科知识的培养与辅导,对美术课程的安排较少。尤其对于初三学生而言,每天面对的课程安排基本是文化课,没有体育或是美术课程的安排,这给初三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学习压力。这样不合理的课程安排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会引起适得其反的效果。时间一长,就会导致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过大造成成绩下滑,对学习失去信心,严重者甚至会引起厌学,对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缺少专业美术教师

除了美术课程不受重视外,学校的教学资源分配也出现了不均衡的情况。学校管理人员更倾向于把财力投入文化课教学设施,这是出于学校升学率的考虑。其次,由于对美术教学投资不足,导致美术师资力量不够专业。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很多不同的地方和特殊性,需要专业素质较强的美术教师和充足的美术设备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但由于缺少专业的设备和师资水平不足,美术课有时无法正常进行,甚至一些中学出于升学率的考虑暂停了美术课程的教学。

3.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美术教学要想实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洞察力的培养目标,就要使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目前,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师资力量匮乏,教学经验较少,大多数只注重美术理论方面的知识,并没有太多实际教学活动的经验。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中学美术教师上课的形式就变成单纯依照备课教材讲解知识,没有组织相关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降低了学生美术学习能力的培养,降低了学习效率,进而影响到整体学习质量。

4.传统教育意识阻碍

尽管近年来国家提出为学生“减负”的计划,但是以往应试教育的理念依然制约部分美术教师的教学。由于初中学校追求升学率,美术课程不是中考考试科目,美术课通常被学校其他文化课替换,减少了美术的课堂教学时间。部分学生家长和学校不重视,使中学美术教育工作面临挑战。

三、优化中学美术教学方法的有效措施

1.加强美术教育重视

要想提升中学美术教学质量,首先中学校方要充分意识到美术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明白美术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了解重要性的前提下,学校应按照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做到至少每周安排一节美术课。虽然美术学科不在中考范围内,但美术教学可以缓解学生平常的学习压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和营造学习氛围。另外,学校要加强对美术教学设备的资金投入,在我国当前的中学美术教学中,一些地区的美术教学资源出现了失衡的状态,对于这种现象,有关教育部门要努力落实相关工作,缩小各地区间的美术教学差距,合理分配教学资源,对于贫困、偏远、教育水平落后的地区,教育机构应加强对其教学经费的投入,保障学生在优质教学环境中学习,促进美术教学工作的开展,保障中学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

2.增强专业师资力量

目前,部分中学美术教师的师资水平不高,师资力量薄弱。要想提高中学美术教学质量,增强专业师资力量是关键。师资水平直接影响着中学美术教育的发展进程。因此,中学要加强专业师资力量,提高美术教师整体的专业素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某些中学美术教师没有创新思维,受固有教育模式影响巨大,对美术教学一味传授理论知识,没有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导致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目标落空。因此,教育机构针对师资力量匮乏的地区,要推出乡村教师优惠制度,鼓励刚毕业的美术专业大学生为乡村美术教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要对美术教师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培训,使美术教师能够了解当前的教育背景、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从而更好地进行美术教学。学校应加大对美术相关设施的投资力度,为美术教学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对美术课程的了解和相关能力的培养。

3.丰富美术教学内容

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授课方式过于单一,只注重书本知识的讲解,没有组织相关的具体活动。要想调动课堂的活跃性,提高中学美术教育教学质量,美术教师就要改变现有的单一教学方式。由于美术教学与文化课教学存在一些差异,教师在授课方面也要做出相应改变,不能参照文化课的授课方式进行美术教学。中学生正处于能力发展与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美术课堂教学方式要多样化,通过美术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增进学生互相合作,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教师要结合书本知识,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开展美术教学,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创作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审美能力,使学生站在审美的角度看待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活跃学习氛围。这些举措对接下来的课程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到校园操场中根据自己对自然的理解,利用植物创作一幅画。通过校园中的树叶、花瓣等自然材料让学生进行绘画,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转变教育观念

如今,一些教师由于受到固有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教学中授课方式较为陈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积极性。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用审美的视角看待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美。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学生的作品可以充分表达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他们单纯可爱、天真烂漫的特性都可以通过美术作品来体现。其实,美术也是学生释放情绪的一种方式。美术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美术教师要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美术教育,对学生和家长阐明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与价值。一些家长认为学习美术会使学生文化课成绩下降,因此,美术教师要与家长沟通交流,通过实践向家长证明美术教育的真正意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任课教师要正确看待美术,充分意识到美术的重要意义,摒弃固有教学观念带给美术学科的束缚,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美术教学工作。

结语

美术教育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以实现艺术教育的宗旨为目标,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其动手能力,并通过美术学科达到促进学生的美术学习和其他学科学习共同进步的理想状态。美术教育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团结合作意识的形成有积极的意义。促进美术教育发展是当前提升学生素质的趋势,中学美术教师要抛弃固有观念带来的束缚,采用灵活、创新的教学方法进行美术授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让课堂氛围更轻松,用形式多变的课堂活动内容丰富美术教学。同时,相关教育管理者要加大对学校美术教学设备的投入,对偏远或贫困地区的美术教学要引起重视,鼓励年轻的美术专业大学生下乡任教,政府给予一定程度的政策扶持。同时,增强学校美术教师的专业综合素养,促进美术教学事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巢萍 单位:江苏苏州市吴江区八都中学

参考文献:

[1]王莹.中学美术教育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美术教育研究,2015(6).

[2]王文生.浅谈中学美术教育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科技创新导报,2016(27).

篇3

关键词:创新;初中;美术教学;方法

一、创新美术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在我国,大部分学校对初中美术教学工作不够重视,美术教学的意识也比较淡薄,这都给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带来了困难,同时也难以真正发挥美术教育的作用。因此,创新美术教学观念是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前提。在创新美术教学观念方面,初中美术老师应该从如何让学生对美术课堂感兴趣入手,重视美术教育,将美术课程的艺术魅力真正发挥到实处。美术老师需要以愉悦的心情,热情的教学态度以及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投入到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也感受到美术课程学习的轻松愉悦性,从而使得学生的注意力从繁重的初中物理数学教学中解脱出来,享受美术课程的学习。通过创新教学观念,美术老师还可以利用示范、游戏等多种方式营造美术教学的情境,利用学生的评价欣赏等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向往和想学的兴趣。

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美术老师可以通过自身的教学艺术,人格魅力等美化课堂教学。例如:在人物肖像图的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有趣的“鼻子眼睛贴”等游戏方式,在空白纸张上贴出眉毛、眼睛等五官,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氛围中掌握和了解人物面部五官的具置、比例关系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快速地学习和掌握美术课程的技巧,并且真正了解美术学习的意义,从而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

二、鼓励集体创作精神,倡导合作学习

在美术课程的学习方面,有些绘画技巧的掌握对许多初中生来说比较困难。因此可以通过倡导合作学习,鼓励集体创作的方式来完成相关美术课程的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弥补不同学生美术方面的缺憾,消除学生的畏难思想,从而让每个学生的美术特质都激发出来,提高美术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另外,在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训练,再加上初中学生年级的不同,教学的方式和内容也需要做相应的变化和调整。例如:初一的学生主要学习线条、造型等的模仿、练习,通过简单上手的教学内容可以逐步引导学生喜爱和热衷美术课程的学习。而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实物绘图等课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例如,在进行花草等实物的绘图教学中,老师可以带学生走出教室,去欣赏学校的花草,感受其中的美丽与自然的气息,并且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实物描绘,这样可以锻炼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享受美术课程的乐趣。

三、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拓宽学生美术思维能力

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众多方法中,课外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可以极大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美术学习的情趣。在老师组织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当地的有利条件,每一次活动都设计出带有趣味性的作业内容。例如:收集当地废旧材料,创造多元形象。教师指导学生收集一些常见的废旧材料,如:易拉罐、稻草、树叶等,进一步引导他们认真体验材料的形状、质地、色彩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对于废旧材料的加工创造,主要采取多角度感受、组合想象、随意裁剪等几种形式。学生自主选择各种材料,经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感受到美就在身边,只要不断地去发现,美无处不在、无穷无尽。让学生的美术梦想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创作出各种别出心裁的艺术品。

篇4

在美术课程的学习方面,有些绘画技巧的掌握对许多初中生来说比较困难。因此可以通过倡导合作学习,鼓励集体创作的方式来完成相关美术课程的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弥补不同学生美术方面的缺憾,消除学生的畏难思想,从而让每个学生的美术特质都激发出来,提高美术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另外,在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训练,再加上初中学生年级的不同,教学的方式和内容也需要做相应的变化和调整。例如:初一的学生主要学习线条、造型等的模仿、练习,通过简单上手的教学内容可以逐步引导学生喜爱和热衷美术课程的学习。而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实物绘图等课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例如,在进行花草等实物的绘图教学中,老师可以带学生走出教室,去欣赏学校的花草,感受其中的美丽与自然的气息,并且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实物描绘,这样可以锻炼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享受美术课程的乐趣。

二、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拓宽学生美术思维能力

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众多方法中,课外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可以极大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美术学习的情趣。在老师组织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当地的有利条件,每一次活动都设计出带有趣味性的作业内容。例如:收集当地废旧材料,创造多元形象。教师指导学生收集一些常见的废旧材料,如:易拉罐、稻草、树叶等,进一步引导他们认真体验材料的形状、质地、色彩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对于废旧材料的加工创造,主要采取多角度感受、组合想象、随意裁剪等几种形式。学生自主选择各种材料,经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感受到美就在身边,只要不断地去发现,美无处不在、无穷无尽。让学生的美术梦想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创作出各种别出心裁的艺术品。

篇5

一、小学生的特点与美术欣赏

小学美术欣赏课所授对象由于年龄的原因,在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应有针对性和选择性,优化形成最适合小学生的并能学以致用的美术欣赏系统。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心理及生理都比较稚嫩,生活常识也比较少,他们的审美还只是对一些颜色的好看不好看及所画物象像不像上。正如人们所比喻的就像一张白纸,他们的艺术思维和训练还仅处于启蒙阶段。低年级学生还只能从感性认识去欣赏美术作品。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我经常会选择一些课外的作品来增加、补充课本的不足。在学生欣赏的题材与内容的选择上注意与儿童的认知水平和欣赏水平要相接近,以接近儿童生活的,能使学生感兴趣的作品为主,尽量选择本身富有儿童情趣的、易于儿童接受与理解的作品作为欣赏的对象如可以选择本班或其他班级的学生自己创作的优秀作品进行欣赏。这是上好美术欣赏课的基础。

二、选择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美术欣赏课的质量。

1.欣赏与动手、表演相结合。欣赏教学与绘画、表演的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学生如果有了绘画、表演的实践,就能更好地理解与认识艺术作品。欣赏教学要善于借助学生绘画、表演等美术实践的“外力”。如:教师通过对欣赏作品的分析讲解,激发学生的欣赏欲,使他们心情舒畅,表达各自的感想,同时教师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让他们亲自动手画一画,进而起到良好的欣赏效果。也可以根据欣赏作品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模仿的动作表演,如:在学习《机器人》时,我让学生表演机器人的各种动作然后带领学生进行观察,从而让学生对机器人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与把握。

2.欣赏与音乐、视频、动画等相结合。美术欣赏不能成为教师把单一确定的相关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过程,学生不能成为欣赏的旁观者和接受者。应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扭转模式,积极创设情境,挖掘教学内容中趣味性、生活性并且符合学生心理的东西,吸引学生参与到美术欣赏的过程中来,主动感知艺术形象和体验艺术情感,让学生成为美术欣赏的主体。所以多媒体的运用给美术教师上好美术欣赏课提供极大的方便和可能。如:在教授《怪兽》一课时,我将怪兽的音效和动画融入到教学中,有声有色图音并茂。欣赏怪兽图片时随着音乐节奏的起伏,眼前情与景的不断变幻,学生自身的情感也融入画面,随后的学习孩子们显得积极主动、兴致勃勃。

三、教给学生欣赏的方法

学生欣赏作品通常凭着第一眼的感觉,感觉好,就是好。在他们的世界里,所谓的美就是漂亮,他们对美术的欣赏的概念是模糊的。那么,我们在这时就应该去引导,去帮助他们明白什么是美术欣赏,教会他们怎么欣赏作品。在培养学生发现视觉艺术的含义和价值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从审美的角度去感受事物,用深刻的洞察力、敏感性对待艺术,用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思想,真实地观念,通过了解艺术家和作品创作的相关背景资料,学生能明确这些艺术家的人格,获得对他人的更积极的理解和对世界更深刻的意识。学生掌握了欣赏的方法就可以寻着一定的思路来欣赏。

一般说来,常见的美术欣赏教学有以下四种类型:

解说型――教师对美术作品或是对美术欣赏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讲解、说明。

问答型――教师就作品或欣赏知识、原理提问,学生回答。

讨论型――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讨论,教师作为援助者。

自由型――学生在学校内外自发地、自由地欣赏美术作品。

篇6

关键词:小学美术;造型;表现;教学

一、巧设情景,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美术教学活动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乐趣,这样才能够对美术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走进大自然》的美术课程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能够调配出许多种颜色,要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色彩美,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可以用水粉颜料作调色游戏,用油画棒、彩色铅笔将自己喜欢的颜色画出来,将自己所观察到的大自然颜色表现出来。具体而言,教师可以设计“七彩花园”的情境,让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花卉。教师可以将不同色彩及形状花的图片展示出来,如百合花、梅花、向日葵、太阳花、荷花等,借助于不同花的颜色,表现大自然色彩的丰富多彩性。在“七彩花园”中逐渐添加蘑菇、小昆虫、小草、太阳、蓝天、白云、蝴蝶、蜻蜓等事物,以多样性的事物来丰富“七彩花园”,继而实现花园颜色的绚烂多姿,并指导学生认识不同事物的色彩,这样不仅获得更多的关于色彩的认识,也增强了美术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二、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造型·表现”的一大要求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实际的美术作品制作与欣赏过程中,感受到艺术创作的趣味性。因而,教师在进行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发挥,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例如,在《中国民间玩具》一课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初步接触和了解一些民间美术知识,培养起对民间艺术的兴趣,从而提高艺术品的鉴赏能力。比如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深入浅出、恰当地展开讲授。可以先从一个小小的剪纸游戏开始,迅速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注意力。在剪纸演示的过程中加以说明,剪纸是我国传统而又古老的民间艺术,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等有着密切关系,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创作才能。

三、创新教学方法,引入现代化的美术教学手段

小学“造型·表现”美术教学课程要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尤其要注重网络信息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以提高教学质量。由于“造型·表现”艺术课程更多的是对学生想象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因而仅仅依靠教材是不够的,网络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能够极大地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各种图片、文字信息的介绍下对某些艺术作品有更为深入、理性的了解和认知,在进行美术作品创作中融入更多的、深层次的思想和内涵。例如,《自然现象》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认识部分自然现象,理解自然现象的概念,学习自然现象的表现手法,进一步学习风景的构图与绘画方法,让学生理解和热爱大自然,就必须借助于更多的信息资源才能够满足学生对于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的认知兴趣。可以通过电脑的静态图变化来展示绘画《下雨》的过程。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引入,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对瞬时自然现象的探究心理,提高学生美术创作的兴趣。

总之,小学美术教学中“造型·表现”教学课程的开展,要以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新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为主要的课堂教学及训练目标,巧设情景,增强学生对于美术创作的兴趣,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创新教学方法,引入现代化的美术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才能够实现美术课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审美情趣及对美好生活的创造意识,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7

所谓情景教学法,是指教师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以生活中的人、景、物勾勒出学生常见的情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效果,降低他们对美术专业知识的理解难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以刺激他们的想象力。这是教师在经过很多次的摸索实验发明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对小学美术的授课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教师来说,在面对一群年龄较小、几乎没有社会经验、对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时,情景教学法在小学美术课堂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对抽象的小学美术知识有一个清晰全面的了解。这极大地降低了教师在对这些枯燥知识的授课难度,使教学的程序得到很大的简化,使教师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美术课堂质量,完成甚至超额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达到新课改下的教学标准。对于学生来说,情景教学法通过引用生活中最常见的人、物、景构建一个熟悉易懂轻松愉快的美术课堂。在这个环境中,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操作,让他们有深刻的体验过程,也可以对教师在授课内容中找来的图片、动画等积极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极大地发散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让他们认识到美术课堂并不是枯燥乏味、冰冷的,而是给他们一种积极的、轻松的感觉,从而让他们从心底里爱上美术课,自主学习小学美术,而不是继续做美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使他们能够在美术方面有更优秀的成绩与造诣。

二、情景教学法的技巧

情景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结合了“教”与“学”的教学理念,对教师的美术教学、学生的美术学习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它仍处于摸索探究中,很多方面还不太成熟,很多教师在小学美术的授课过程中都不能很好地驾驭这种教学方法。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情景教学法在美术课堂中的使用技巧。

1.视觉技巧

很多人在生活中都可以得到这样的经验:一个良好的视觉效果的展现可以对事物有一个全面、直观的认识,可以刺激大脑,从而增强对该事物的记忆力。同样的经验可以适用于小学美术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在授课的时候采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利用网络资源与多媒体资源,将教学内容通过精美的PPT展现出来,比如色彩丰富的图片、鲜明活泼的动画等,还可以定期组织班里的学生去博物馆、展览会,并让其发表自己的欣赏想法等,这些都可以对学生有一个直接的视觉冲击,使其感受到美术的美感,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2.听觉技巧

美术课堂的开展就应该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并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美,还有听觉上的欣赏。教师可以在授课的时候将音乐融入课堂中去,比如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或优美舒缓、或活泼愉悦的音乐,刺激学生的听觉神经,并加上图片、动画、作品的展示,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美术课堂的感染力,以促使他们与教师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顺利、深入地进行交流沟通。

3.语言技巧

这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运用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语言,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增加美术课堂的趣味性。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种需要被教师肯定的心态,因此教师对于学生课堂上的表现、美术作业的评定都可以选择“你很棒”“下次努力会做得更好”等具有鼓励性质的话语,以提高小学生对美术学习的信心。

4.合作、互动等技巧

教师可以将三到五个学生划分为一个美术小组,并在课堂上给他们分配任务,比如捏橡皮泥比赛,通过挑选出优秀的小组作品,对他们奖励;对进步大的小组进行精神上的鼓励,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以及彼此之间的友情。当然,教师还可以经常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通过模仿作品比赛、进行身份交换等形式,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使教师对学生掌握美术知识的程度有更清晰的认识,也能使学生体谅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不易。以上技巧都可以运用到情景教学法中去。

三、情景教学法导入美术课堂示例

笔者以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材第八课《瓢虫的花衣裳》为例,来示范怎样将情景教学法科学合理恰当地导入到美术课堂中。

1.前期准备工作

确定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明确《瓢虫的花衣裳》的教学要求:用多种教学材料,比如橡皮泥、水彩笔等制作一只瓢虫,这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合作意识以及想象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了解瓢虫生活习性与特征,让学生感受到“美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以培养其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品质。

2.具体示范

首先,教师以“相信很多同学都看过农民伯伯的好帮手———瓢虫吧,那么你们真正了解它吗?我们下面来看一组图片”作为话题导入,然后使用多媒体播放制作好的PPT,这些PPT中插入了七星瓢虫、二十一星瓢虫、二星瓢虫等图片,可以是漫画版的,也可以是真实版的,放映完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观摩感想以及对瓢虫知识的讲解,随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言语上的鼓励,接着就正式进入瓢虫的制作阶段,教师先熟练地制作一只瓢虫,然后划分学生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瓢虫的制作。在此期间,可以播放关于瓢虫的儿歌,教师也可以讲述一些瓢虫帮助农民伯伯保护庄稼的小故事,通过在教室的走动,充分指导每一个小组在橡皮泥的颜色选择及头、触角等的制作手法等,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最后让每一个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选出优秀瓢虫代表,让其他小组共同欣赏,对表现好的小组发放奖品以示鼓励。整个美术课堂的进行都十分有趣愉快,学生也可以对瓢虫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达到了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

四、结语

篇8

“美?g”一词来源于17世纪的欧洲。美术,作为初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着学生审美能力、艺术鉴赏能力、美感等的养成。但从现阶段来看,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仍然存在着对美术教学认识存在偏差、教学方法有待创新等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应围绕“美”来探索提升美术教学效率的方法,突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综合能力有所提高。以下就是对提升美术教学效率难点问题的详细阐述。

二、初中美术课程教学尚存在的问题

从现阶段来看,初中美术课程教学尚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美术教学认识存在偏差。因美术课程不是中考必考科目,很多学生在美术课堂上表现出不认真、不重视、“无所谓”的态度,使得美术教学始终达不到预期效果,且限制了学生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图像识读等核心素养的养成,无法准确表现美术中的风格、技巧、构图等等。第二,教学方法有待创新。很多教师在初中美术课堂上始终贯彻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且仅依靠课本和教学大纲备课。如此,禁锢了美术思想的宣传,很难调动学生美术知识学习热情,无法真正实现对学生美感的教育。即美术课程教学仍然存在着某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必须消除这些问题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创造高效率美术课堂教学环境。

三、打造初中美术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

(一)提高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力。美术是一门常见艺术,美术学习对学生的审美及其他方面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比如学生的理解力和对美的鉴赏力。所以,如何提高学生对美术方面的理解力,也是提高美术课教学效率的关键原因。对此,美术教师就要根据美术课堂教学内容来创建相应的课堂情景,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学生从本质上提高对美术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还能提高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所以,由此可见只有提高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力,才能更好地提高初中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二)改善师生关系,端正学生学习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课堂的教学内容日益复杂。且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一直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被动的状态。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初中美术的课堂教学效率,就要改善师生的关系。学校要让教师清楚,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教师要服务于学生,要营造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才能使学生以放松的状态去学习美术。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自己主动学习,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所以,改善师生之间关系的主要目的就是构造和谐温馨的课堂学习氛围,在课堂上学生和老师的地位要自由且平等,这样才能使得学生放下心里戒备,主动且积极的和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与此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三)丰富教学的内容以及改善教学的方式。大部分教师都是依照老旧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然而就目前的情况看,这种方式根本起不到作用,反而让学生产生抵触学习美术的情绪。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模式也有其自身的改变。比如:教师可以将固定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小组协作模式,又或者教师可以引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教师要丰富教学的内容,不要依照教育大纲的内容来进行教学,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从而形成多层次的教学模式。教师也可以将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进行结合,这样教学方式不仅新颖还可以有效地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质量。(四)创建和谐氛围。创建和谐氛围也是提升美术教学课堂效率的有效途?街?一,以七年级上册“你,我,他”一课教学为例,可与学生展开互动。

师:同学们,你们哭过、笑过、乐过吗?

生:有过。

师:那有谁愿意上台表现一下这几种表情?

生:我愿意。

在某一位学生表演时,其他学生开始认真观察这名学生哭、笑、乐等表情。

师:同学们,你们可以用笔画形式把这名同学刚才的表情画下来嘛?

学生开始进入人物表情的创作。这种教学方式,注重强调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课堂氛围比较轻松、活跃,有助于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认真描绘每个表情中眉毛、眼睛、嘴巴等的变化,掌握人体结构绘画技巧。但在和谐氛围创建过程中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不再受到限制,?e极、主动地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达到高效性的学习效果,并通过与教师的及时互动,了解自身美术作品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问题进行改正。(五)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美术并不是一门完全独立的学科,它在很多方面都与其他学科有着一定的联系,在初中知识学习中有一些问题无法用语言或文字表达,这时就需要应用到美术知识,这样也就将美术与其他学科联系在一起,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展现,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式。如在美术知识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画一些语文课本上的人物,或者让学生根据课文中对风景的描述,结合学生自己的理解画下来,这时教师会发现学生所画内容千差万别,但每个画作都各有各的特色,这样教师便可以看到学生的想象能力与绘画能力,也可以了解哪些学生比较有绘画天赋,哪些学生想象能力较好。随着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生可以认识到学习美术的乐趣,在实际学习中也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

篇9

1 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拓展教学内容

传统美术教学由于节奏慢,课堂容量小,难于让学生充分感知、欣赏国内外众多的优秀美术作品以增加感性认识,学生经自己观察、思考、抽象后形成的知识少,限制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能力的培养。而且对一些难点问题,往往是通过教师描述出示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绘声绘色”的描述中,只能得到满脑子的疑惑:真的是这样吗?比较难理解,所得的认识也是机械的和抽象的。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美术教学,教师可以编辑大量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来供学生学习、欣赏,还可以插入视频图像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同样的时间里,课件以图像、文字、声音等有机结合的方式运用于教学,利用计算机的动态演示和图像编辑、处理功能,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容量,还可以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生动而富于变化。

同时,网络技术的运用,使美术课堂教学突破了课本、教室的限制,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教学中的某些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询、浏览、欣赏、下载有关信息、资料,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例如欣赏课,课本往往只提供某一时期某一画家的一幅作品,学生通过上网,可以查询到同一类型、同一时期、同一画家的其他作品以及相关的资料,使他们对某一时期、某一画类和某一画家有更加详细、深入的了解,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

2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求知的向导,是情感、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如教育家布鲁纳所指出的“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动机”。学生对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形式通常感到非常的新鲜,课件独有的画面展示方式和独特的音响效果,可以马上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让其精神高度集中起来。在美术教学中,电脑的课件可以使平常见惯的图画、声音,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美术教学内容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止到运动,由文字到声音图像,极大地增强了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讲授过程由此变得亲切可爱,学生们觉得新奇好玩,学习气氛就变得轻松。学习就由好玩和为什么开始,学习的积极性就在这种氛围下浓烈起来,学习动机自然形成。如在《色彩的感受》一课中,一开始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一组生活中五彩缤纷的色彩世界,鲜花、水果、晚霞、服装等等,大图阔幅,极富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一个色彩世界,情绪立即被调动起来。然后再运用动画演示,进一步揭示色彩原理及规律,在讲授色彩的配合时,结合不同色彩配合效果的画面展现,或对比鲜明强烈、或柔和协调、或宁静单纯,配以不同的背景音乐,情景交融。无须赘述,学生已经感悟到色彩配合的奇妙并产生丰富的联想。

3 利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传统的美术教学除了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外,更注重技法与技巧的训练与掌握,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往往是对美术基础知识都能较好的理解,但缺少实际经验,具体的运用就感到比较困难,很难理解,特别是美术基础较差的同学,对技法性强的练习往往是无从下手,即使勉强画了,要么方法、步骤不对,要么技法、技巧不行,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美术的信心。由于多媒体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使教师能够把方法、步骤更直观、形象地演示出来,特别是重点、难点部分可以进行详细的分解和展现。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可以借助电脑强大的绘图和图形处理功能,运用动画、视频演示能有效地化解教学难点。如:《用线条表现》一课,制作一个可供教师演示和学生学习的课件。课件首先展示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线,并用闪烁的效果将这些线条突出出来,然后概括出线的种类,接着通过说说、画画让学生体会线条的千变万化,最后再让他们欣赏美术作品中的线条的美。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直观地解释了线条作为重要的美术语言产生的过程,展现了线条的魅力。

4 利用信息技术减轻课堂负担,提高课堂效率

篇10

【关键词】美术鉴赏 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B-0155-02

美术鉴赏,即结合视觉观察和大脑的记忆对所看到或接触的艺术作品进行观察,并且根据日常积累的实际经验对作品产生鉴别和感悟,从而使学生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增长相关的文化知识,同时还能使人的情操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文素质和审美情趣的缺失也逐渐引起重视。美术鉴赏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高中学校开设美术鉴赏课程十分必要。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鉴赏课程的不足不断浮现出来,本文就美术鉴赏课有效教学进行探究。

一、美术鉴赏课程现今存在的问题

(一)关于美术鉴赏课程内容方面

目前美术鉴赏课程的内容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美术鉴赏课程由于任课老师知识水平的不同而存在多元化的问题,这个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对于任课老师来说,美术鉴赏要求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也应当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知识,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音乐哲学都应当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比较常见的中外文化知识更应该有所掌握,因为美术鉴赏教学课上引用一些相关的文化或历史等知识会增加其趣味性,学生感兴趣了,课堂效果就会更好。但是,需要教学人员注意的是,美术鉴赏课并不是美术史,不能在课上针对某个艺术作品进行大量的史论分析,因为过于强调史论会对艺术作品本身的艺术内涵产生弱化,应当有所侧重,在课上分轻重,不能将课堂性质扭曲。

(二)关于美术鉴赏课程周期安排方面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正进行着大范围的改革,也因此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一些课程安排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多年来,学校在对学生的考核上仅仅是注重考试成绩,并且考核的结果也是以考试的最终成绩作为参考依据。美术鉴赏等课程在学校得不到重视,以致于学生在美术鉴赏课程上无法得到全面、专业的教育。实际上,美术鉴赏课程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智力的开发和拓展。但美术鉴赏等课程的考核更不能依据考试成绩来确定,因为如果只依靠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那么将很难得到准确的考核结果。正是由于学校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学生和家长也对成绩过于重视而忽视了对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这样很难达到美术鉴赏的真正要求,也无法让学生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三)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方法上的缺陷

美术鉴赏作为一种具有综合性目的的鉴赏活动,其具有较多层次的鉴赏内容,也可以称为鉴赏内容的多元化,因此,也就要求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方法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鉴赏内容的多元化。然而,目前的教学方法却呈现出单一化的特征。现存的教学方式只有比较鉴赏和分类鉴赏两种鉴赏方式,比较鉴赏是把中西方的美术作品或不同族群、不同时代的美术作品进行比较、鉴赏的方式;分类鉴赏则是将作品按照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等不同的美术类型进行分类,然后单独门类进行单独的分析鉴赏。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全面分析和解读作品,而且长期下去会使学生对于美术文化丧失兴趣,对于美术鉴赏课程失去积极性,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美术鉴赏这门课程的效果。

二、对美术鉴赏课有效教学的建议

(一)美术鉴赏课程内容方面的改进

许多学者和专家认为美术鉴赏具有层次性,美术鉴赏的内容也应当可以划分为多个部分,目前随着美术鉴赏多元化特征的提出,学校的美术鉴赏课程的改革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美术鉴赏课程内容的多元化符合素质教育的内涵,高中也应当加快美术鉴赏课程多元化改革的速度,重视起美术鉴赏内容的多元化。在上课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可以通过多媒体等先进的技术进行教学,因为多媒体可以将上课要讲的内容更加直观的展示出来,图片和视频讲解的使用以及实物展示的有机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加全方位、多角度地鉴赏美术作品,有画面、声音、图片和文字以及引入的大量实例,学生会更加积极地融入到课程的讲解和学习中。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和老师的正确引导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一个活泼有趣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对课程的内容记忆深刻,具有更加透彻的理解。

2.可以适当安排户外课程,走到大自然中去,只有真正欣赏到了大自然的美丽才能切实感悟到“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真谛,大自然是许多美术作品的灵感来源,走到自然中去能够更加真实地体会到作者的感受,而且适当的户外课程也能增加美术鉴赏的趣味性。

3.美术鉴赏课程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等课程的教学可以联系到一起,并且结为互动链,不仅可以使课程的教学更加方便、有趣,还有利于更加多元地提升学生的审美感受。

4.美术鉴赏也可以与本校的校园文化进行有机结合,一个校园的环境是校园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优美的环境不仅能够净化心灵,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可以通过定期进行一定的雕塑、美术作品展览或广播播放优美的旋律来丰富校园文化,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美术鉴赏课程周期安排方面的改进

首先,在美术鉴赏等课程上,学校应当加大重视程度和关注度,应当积极推动美术鉴赏课程的顺利开展,并且要保证课程的准时进行,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专业全面的美术鉴赏课程的学习。与此同时,美术鉴赏课程的老师素质对于课程效率的高低也是至关重要的,应当培养一个专业的、有能力的高素质的教学团队,保证美术鉴赏课程的质量。此外,学校也应当充分准备教学资料,比如图书馆或者网络需提供足够的丰富的教学资料,以满足教师的备课需求或者课堂使用。

其次,所有的课程时间都是有限的,对于课时安排较少的美术鉴赏课程来说,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也成为了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让学生掌握更加专业的鉴赏方法、形成成熟的鉴赏思维、获得足够的鉴赏能力是美术鉴赏课程的出发点,因此应当重视鉴赏思维和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具有了鉴赏思维,掌握了鉴赏方法,能够进行独立的品鉴才能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才能使学生成为能够进行独立的艺术感知的个体。

(三)有关教学方法方面的改进

美术鉴赏内容的多元化不仅仅要求课程内容的多元化,还应该在教学方法上具有多元化,这样有利于不同层次水平的鉴赏内容教学。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有限,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可以让学生对于美术鉴赏从各种感官角度和层次上产生刺激,并且保证了课程的效果,有利于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学习。

三、结论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教育不能仅仅关注文化课的学习,还应该同时兼顾其他方面的健康成长,因此美术鉴赏等相关课程的改革显得十分重要。教育的改革需要时间,还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和体会,只有设身处地地关心和了解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学会充分利用更加现代化的方法和设备,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逐步完善美术鉴赏等课程教学,通过对美术的学习与鉴赏,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