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教学特色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2: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绘画教学特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绘画教学特色

篇1

一、藏式装饰图案绘画在美术教学中的意义

藏式装饰图案绘画是藏民族绘画的一种形式,它丰富的线条、明亮的色彩、强烈的装饰性,有着直观的视觉冲击力,适合本民族人民的欣赏特点,为学生所喜闻乐见。藏式图案绘画内容丰富、直观、易懂,是朴素、直观、通俗的美术教材。它不像素描明暗造型,也不像水墨画难以理解,也没有繁琐的束缚,所呈现的质朴美非常符合学生的审美观,易认知,易动手,有情趣,符合学生追求个性的心理,也符合他们活泼跳跃的欣赏角度。

由于我与当地学生的生活成长环境和民族习俗不同,致使对事物美的看法也有所差异,很多时候对教材上的一些绘画方法和作品反映的思想方面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引不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沟通和了解,我发现,当地学生对民族性较强的、生活中经常接触的藏式装饰图案绘画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在平时的美术课中,学生也喜欢凭借想象,自己绘制一些花卉、动物图案。藏式装饰图案是藏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是经过传承和发展的智慧的结晶。它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是我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式装饰图案绘画图案饱满、对称、均衡,加上色彩明快和对比强烈,使当地的学生在认知这些图案时有亲切感和熟悉感,学习的时候充满兴趣和热情,对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藏式装饰图案绘画的特点

1.构图饱满、繁密、完整

这种装饰效果,不仅给人以视觉上强烈的冲击和心灵震撼,而且体现出被装饰物的厚重感和凝重感。其最大的特点是富丽华美,圆润丰满,灵活多样。如卷草纹构成形式,枝叶随意翻卷,花叶造型前后相连,根据形势灵活变幻,绝不重复出现。这就在形式上更加有利于抒发气势和情感,在审美情趣上更加迎合了人们追求自然生机的审美态度,从而促进了藏式装饰纹样大气磅礴风格的形成。另外,满密的构图与圆浑的造型相辅相成,即使在一些稀松的构图结构中,也经常用密集的底纹作陪衬,以便有充实的效果。

2.对称性和均衡性

装饰图案十分讲求结构上下、左右的对称与均衡。这种图案构成的排列与组合实际上体现了多样统一的形式美法则。对称性满足了人们生理和心理上的对于平衡的要求,是原始艺术和一切装饰艺术普遍采用的表现形式,对称形式构成的图案具有重心稳定和静止庄重、整齐的美感。

3.装饰性强

藏族装饰图案或纹样,从取材上来看,主要采用写实图案、变形图案和植物图案。写实图案的塑造较为偏重自然,抓住对象的外在形态和特征,它在装饰作品中被广泛运用。变形图案在表现手法上更着重表现对象的神态特征和意趣。对人物、动物、植物、花卉等对象通过省略、夸张、添加、寓意、联想等手法大胆概括加工和变化,以达到一种理想化的效果。

三、藏式装饰图案绘画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我讲授藏式装饰图案绘画,设计课题“收集并绘制藏式装饰图案”,并布置作业,让学生寻找身边的藏式装饰图案,通过收集整理,确定自己喜欢的样式,在课堂中学习绘制。

1.大部分学生从藏式房屋、家具、茶杯、茶碗上面寻找到了自己喜爱的图案

有的学生喜欢简单的几何图形,有的学生喜欢动物图案,还有的学生喜欢花卉植物图案。按其表现题材内容的区别,可分为:(1)几何形纹饰。(2)动物纹图案,既包括藏族本土的动物图案,如猕猴、牦牛、鹿纹、羊等,又包括带有汉族文化意识的动物形象,如龙、凤、蝙蝠、麒麟、鹤等。(3)植物纹图案;(4)自然天象纹,主要有云纹、水纹、波浪纹、火焰纹、喷焰宝珠、山、石、日、月、星等。(5)文字图案。(6)佛教图案。

2.通过讲授藏式装饰图案的特点,分解藏式装饰图案,找出图形、线条和不同色彩搭配,使学生在选择感兴趣的绘画题材中找到突破点,让学生临摹其中的一幅图案,教师随时对学生进行指导

3.教学效果和教学反思

篇2

【关键词】营造;氛围;打造;特色

打造学校美术教育特色必须将特色项目与当前社会文化主流与美术教学大纲相结合才能体现特色的价值促进特色正常健康蓬勃发展。我认为打造学校美术教育特色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师资——专业教师必须具有发展本学校美术教育特色所必备的合格的专业素质和创作能力、创新思路。

(2)思路和具体实施方案——组织者需有明确而实际的发展特色教育思路,制订短期和长期的活动规划。

(3)艺术氛围的营造——学校需要营造浓郁的校园艺术氛围为特色制造适合发展的大环境。

(4)宣传——特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媒体和主管部门的支持宣传。

(5)管理和后勤保障——特色项目的开展离不开主管领导的管理和检查和督促以及后勤部门的支持。

具体设想如下: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形成特色的前提条件。学校应根据现有师资优势,选择一种较单纯的艺术项目作为突破口,再结合各个教师的专长分组培训学生,形成一专多能、百花齐放的局面。这样既能有效利用教学师资,尽快突出特色。比如根据我校现有的师资来看在绘画方面有突出优势,可以成立绘画特色组,具体设想见表1。

学校美术氛围的营造,艺术氛围是打造特色不可或缺的土壤和条件:

(1)要在校园醒目的位置设置展示美术作品的橱窗,展示学生新作品公告获奖和发表作品信息,每1月更换一次。

(2)在较宽的教学楼走廊和楼梯转弯处装饰师生优秀获奖作品并标注详细资料。

(3)在学校、教学楼、科技楼、体艺馆宿舍大厅装饰制作体现教学功能的大型美术作品。

(4)全校教师要支持、引导学生热爱美术。学校要多组织师生积极参加美术竞赛活动,并要力争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媒体的宣传,共同营造学校美术氛围。学校要开辟专门的美术教室、陈列室供师生学习观摹和交流。学校还要注重对美术名牌生的培养,把培养名校美术生当作与文化类名牌大学同等重要的工作来抓,我县铜中09级学生考入清华美院的经验证明,美术生冲刺清华、央美等名校,是培养优生和提高学校知名度的一条捷径,具体的设想是每届在高一、高二学生中挑选成绩在500分左右的热爱美术的学生2-3人成立培优小组,学校领导和教师组成培优管理小组共同负责美术培优生的管理、培训、后勤工作,从学生的专业培训,文化课的安排考试信息和培训教师经费等全面负责,逐步培养名校学生,提升学校特色档次。

在宣传上,学校要安排专人对学校的美术活动和创作成果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多与主管部门和外界交流,了解美术教育现状,通过媒体宣传报道,让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了解学校的特色宗旨,支持学校艺术特色发展,让校园艺术特色之花永放异彩。表1铜梁一中营造校园艺术氛围打造学校艺术教育特色设想特色项目目标学生来源和时间安排辅导师资后勤主题性绘画组创作内容包括:

1、科幻绘画;

2、校园生活;

3、改革成就;

4、美丽的家乡

短期目标(一年):参加市县经常举办主题性竞赛,如科技绘画展、改革成就展等

长期目标(三年):培养具有一定创作能力的老师和学生并推出作品并逐步学会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如油画、国画、版画等。

最终目的:使学校在这个领域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优异的竞赛成绩,打造县市独一无二的绘画特色。高一、高二选15名有美术基础的学生,每周1-2个晚自习辅导,每月出一件作品。原则:教师推荐和学生自愿的原则。装饰性绘画组创作内容包括

1、风景画;

2、花卉画;

3、静物画;

4、装饰风格的作品

篇3

全国高等教育实行学科调整这其中也包括美术教育,例如中国画与油画和版画等传统绘画专业,被一起合并为绘画造型专业。学生进校一年内先进行公共基础课教学,一年后再进行专业细分。这种教学调整结果等于剥夺了中国传统绘画基础教育,在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中的位置,我国的传统绘画基础教育内容取而代之的是西方的基础教育内容,使中国传统绘画教育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面临严峻的考验。

二、高等教育中传统绘画教学措施

1.越是中国传统越占有中国市场

当漫步在苏州园林、凤凰古城与丽江街头等古香古色的建筑时,中国韵味让我们心灵舒畅,中国特色的纪念品到处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变成新的宣传口号,一个遗留下来的文化能带动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和艺术品市场的升温,收藏市场与传统绘画市场也带来了很多的就业机会,如职业画家以及鉴赏家和工艺美术师等。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特殊性,汇聚了丰富的世界文化。中国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它与西方绘画相比,其情趣和审美特征完全不同,它时而摹形状物以美感人,时而清幽淡雅超脱高逸,寄托了审美意趣,强调精、神具备的注精以一之、还强调气韵生动,不但深得国人喜爱连外国人也趋之如鹜,传统绘画有着西方艺术替代不了的广泛群众基础和独特的审美。高等院校培养的重点是职业技术能力,在人才的培养上要高瞻远瞩、与时俱进,根据的社会需求不断审查人才的培养计划,不断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对于有着广阔前景日渐升温的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例如中国画、年画、版画和漆画等,要慎重的分析科学的规划,依据现有条件和师资力量进行合理规划。

2.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建立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在以前民间画工多数是师徒关系,绘画图式与绘画口诀代代传授,想运用传统的中国教育模式,重点是理解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不同点,中国绘画重视程式和遵循作画的秩序,需要多临摹优秀的国画作品;重视画分十三科并采取分科教学的方法,因此不能求全。强调师徒相传并且师傅要多做示范,要条理清晰地剖析技法。以上师徒式的教育方法与西方分班式的教学模式区别很大,随着五四以后,教育大众化观念被人们熟知,加上西方教育体制的引进,中国传统的师徒式教育体制显得不合时宜和落后。目前中国绘画与西洋绘画的教学方式融合,美术院校的中国画专业,也是先学素描、色彩的训练方式,造成创作效率低下。高等院校以训练学生手绘为主必须提高效率,因此科学地运用传统的教育模式采用导师制,一个导师带十几个学生手把手传授共同创作,可能是走捷径的好办法。中国绘画的教学对导师的要求非常高,导师不仅在理论上能条理清楚技法上还要能动笔示范,在修养学问上也要给学生做表率。另外,除了导师制,职业技能的考核也至关重要,通过工艺美术师的职业资格的认定和专家同行的认可,是中国传统绘画教学走向科学化的重要基础。

3.尊重艺术发展规律

篇4

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审美创新能力,开拓学生的形象思维空间,促进学生审美素养的提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艺术价值观,全体学生最终都能具备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由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基础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我们注意对各年级拓展课之间逐级衔接提升的连体结构,分为初级班(六年级至八年级)、中级班(九年级至高一年级)和高级班(高二年级至高三年级),特别是为迎合学生的不同美术兴趣爱好,学校还精心在预备年级开设了:基础绘画、装饰色彩、美术鉴赏、剪纸、数字绘画、平面设计、创意速写等特色选修课程。

初中课程内容:根据我校美术特色和实际情况,学校与美术组教师讨论研究,决定对义务美术教材内容严格执行外,还确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材和绘画造型要相辅相成地结合好,让绘画造型变成是义务美术教材的基础拓展,同时,义务美术教材又是基础造型绘画的有力延伸,特色选修课程又丰富了初中美术的特色教学。高中课程内容:由于我校有丰富的高中基础美术教育经验,结合学校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和学校未来发展需要,特制定出既符合学生的自身美育教育又能有扎实的绘画造型能力的一系列美术基础型课程。

在初级班(六年级至八年级)拓展型课程设计中注重兴趣与绘画造型基础的相辅培养,以写生、临摹、鉴赏和参观为主的学习形式,对素描几何体与静物、《一画一故事》、静物速写等课程进行每周3课时的美术学习;在中级班(九年级至高一年级)的拓展型课程设计中则关注对基础绘画的客观表现与主观表达的结合训练,辅以中外美术史以宏观了解大美术,熟知西方美术主要流派的艺术传承与革新,每周7课时;在高级班(高二年级至高三年级)每周13课时的拓展型课程设计中更加重视对素描人物、色彩静物、速写人物的深入表现和情感表达,注重户外的色彩与速写的写生,以及美术展品的观摩,培养学生的细微与敏锐的观察力,并继续学习中国美术史,以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精髓。结合我校美术特色教育,美术组教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出了六本美术系列教材,很好地促进了美术事业的发展。

拓展型课程是美术教学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对基础型课程的补充、拓展和延伸的作用。

鼓励学生自我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把学习兴趣与主动权还给学生,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把拓展型课程与基础型课程合理穿插,来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寓教于乐。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过程和体验,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积极钻研,只要学生都认真参与进来了,并且乐于钻研基础绘画,学生就一定有所收获。特别要关注那些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可持续发展,学习困难的学生不自卑、有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注重不同的教学方法。全体美术教师认真学习,充分认识美术拓展型课程培养目标对教学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发展,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提倡参与性学习、合作学习和体验型学习,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根据学生原有学习水平和领悟力的不同,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分层分类教学,做到有的放矢,从而促进学生在基础绘画写生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为培养未来需要的人才打下基础。

外出参观实践,定期举行学生画展。在基础绘画学习中,教师注重室内和户外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我们每年7月份组织高二美术学生外出皖南、江西一带写生采风,教室里是以静物为相对稳定的写生对象,户外更注重风景色彩的瞬息变化,使两者互补教学,同时观看上海美术馆、博物馆等相关画展,并在学校展厅定期举办学生写生展。

师生间平等友好交流。教师和学生间交往融洽,学生间互评习作并讨论,教师总评。

评价考核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从多方面多角度多群体地对学生进行考核,将美育融入每一位学生身上。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评价,美术组老师努力实现学生学科课程评价手段和方法的全面性、综合性、经常性,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注重阶段性基本测试评价。在基础绘画学习中,一学期一般有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评价,一定量的测试会给学生学习带来监督性,学生平时的学习也会主动起来。

加强对学生的全面性、综合性、经常性评价。美术组教师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在平时的作业检查和点评中会进行适度的评析与记录,也注重单个学生纵向评价,例如:作业的改进程度和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等等。

注意激励性和发展性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也采用人性的多样化评分,学生成绩的体现不再是传统的教师一人打分决定,而是采用了学生自评、互评、他评等方式,特别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可持续发展,学习困难的学生不自卑、有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通过自评与互评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是对学生自身发展的肯定,美术作业水平有高低,但只要学生自己付出了努力,哪怕进步一点点就应该得到肯定。

保护学生个性创作,量化审美评价标准。美术学科同其他学科不同,其评价准则比其他学科要模糊得多,没有一定的量化标准,这就要求教师慎重地处理好量化的过程,由脱离学生实际的评价变为贴近学生生活评价,竭尽全力肯定学生进步,激励学生成长,促进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完善。例如:外出写生,面对大自然,学生都有各自的切身感受,可以用夸张、变形、想象等手法把自己内在的抽象的情感形象化。作为一位美术教师要有扎实的美术功底,更要有独特的审美观,应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作欲,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评价学生,尽量避免以成人的角度主观臆断。

拓展型课程是美术课改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是我校美术特色的主要部分,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基础性和创造性学习能力,为学生选择喜欢或有兴趣的课程创造了条件。在功能上着眼于基础性学习和发展性学习的培养,在课程中渗透艺术特色教育,注重发展学生个性,提升学生艺术素养水平同时也促进了美术教师的拓展型课程驾驭能力,以适应学校课程发展需要。

拓展型课程的实施促进了学生发展。在拓展型课程的推动下,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素养。学校展厅每年举行学生皖南、江西写生作品展,在校内外引起较大反响;2007年5月,学生创作的100余幅绘画作品在华东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展厅展出,受到了华东师大师生的好评;2008年4月我校学生代表区参加上海市教委等单位主办的上海市青少年祭先烈活动中,进行了龙华烈士陵园雕塑写生活动,受到了上海市委宣传部和市教委的高度评价;2008年5月枫泾中学成功承办“金山枫泾杯”上海市2008年中小幼学生美术、书法作品展和研讨会,在全市范围内获得好评;2010年3月我校学生两幅作品在上海世博公众展示馆展出;2011年度全国中小学美术书法作品评选活动中我校学生分获一二三等奖五十多人次;2013年我校学生积极参加有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团中央举办的《全国中小学生统计图表邀请赛》15人获得奖次,同时学校被评为卓越组织奖;2013年参加枫泾暑期“彩绘枫泾”绘画比赛获得一、二、三等奖多达30人次。

拓展型课程的实施促进了教师发展。在科研成果方面,马卫红、娄春花等老师的区级课题《高中美术特色班教学中合作式教育学模式研究》《高中美术班学生学习差异的成因和对策的研究》也已顺利结题。拓展型课程的实施也给我们美术教师带来了教学上的挑战,越发促使每位教师钻研业务,做一位与时俱进的新型合格教师,同时拓展型课程带动了德育教育的提升,申淑敏老师编写的《班主任的情与爱》、胡丁慧编写的《高中美学读本》也与2013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篇5

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少儿美术教师,首先应提高自身业务素养,吃透教材,深钻课标,在上美术绘画课时应十分重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在不违背教学课标纲的前提下,应把教学的趣味性放在首位,经常开展课外活动,适时激发儿童的兴趣,注重给处于启蒙阶段的少儿营造一个宽松的绘画环境,并尊重孩子自身的感受。在教学中既教他们画画的技巧,又不能束缚儿童的思维,提倡少儿绘画活动中的创造精神和民族特色。并且在教创作画时,应该充分发挥少儿的创造性,不要机械地临习老师的创作作品,这样会造成极不利的弊端,还会泯灭少儿自己的个性,那么少儿的书画就只有成人味,而缺少孩子自己的独特个性,而书画的创作个性又是十分宝贵的艺术天赋,也是我们大家最乐意欣赏的东西,尤其是少年儿童,这些天赋和个性创作中是缺一不可的。何况临摹得再好的绘画作品,也不是儿童自己创作的作品,因此,我认为在创作中要鼓励孩子大胆地用笔、用形、大胆地表现,根据自己的理解去画他们最为熟悉的东西,充分发挥其想象力,挖掘出少儿的创作灵气,寓教于乐,这样,少儿的一幅画完成以后,虽然在我们成人看来,许多地方不合情理,并且看起来实在是幼稚,甚至于比例不协调,但经过几年的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我却认为“少儿创作画”的这种独特的、天然的灵气和自然的生命力,很值得我们欣赏和称颂。比完全象上面的老师那样让小学生去临摹他人范画好多了。特别是当我辅导学生绘画创作以后,在批改他们的作业时,常常被他们那稚气的绘画逗得哈哈大笑。并常常从心底为他们那突发奇想的创作画而拍案叫绝!从而又羡慕得要命,有时真想返朴归真,再做一回孩子。

经过长期的调查了解,在儿童画创作中,有许多教师没有很好地抓住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没有很好地发掘它、提高它,更没有很好地鼓励孩子形成自己的独立个性和自己的民族特色,在少儿创作时,有些老师或家长干脆包办代替,或创作几幅,让学生去临习,这委实不符合学习艺术的规律,也实在是不科学的、不明智的。这种群体思维的方法,是我国教育的一个误区,即让人牵着鼻子走,这样培养出的孩子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画出的画没有创意,更没有自己的特色。这显然不能适应跨世纪赋予少年儿童的需要。

其实在儿童绘画过程中,他们在独立思维时,已经在开始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孩子的天真、好奇、热情,常常让大人感到无所适从,他们由于既不受社会习惯势力制约,也不受理智、理念的控制,因此,他们在画创作画的过程中,由于他们的心理特点和表现能力的局限,很难处理好绘画中的大小比例,纯粹按自己的想象去布局绘画,大胆地表现自己,往往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有兴趣的东西画得大大的,把其他的画得小小的,而没有按成人的常规去做,这时,如果我们板着面孔去批评他、指责他,过分地从画得“象”与“不象”中去做文章,甚至于用成人的高标准去要求他,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我认为在儿童创作画时,最重要的是肯定他们的构想,承认他们的劳动创造,并在恰当的时候加以适当的引导。

“引导”也是非常必要的,我们所说的让儿童独立地创作,并不是完全把老师排开,毕竟儿童的年龄小,还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对事物的认识还不成熟,视觉、远近的感知能力、绘画技巧、整体意识都较差,难以掌握好画画的整体布局,对线条、色彩的表现力较差,因此在平时我们应当多多地引导他们观察事物,多多地传授绘画技巧,这样的引导是完全必要的,但这些并不能等同于包办代替。

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他们的创造思维活动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设情境,创造发展思维的环境

给孩子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作画环境,并尊重孩子的自身感受,在教学中既教授一般的绘画技巧,又不束缚儿童的思维,提倡创造精神。如教小学第一册《手帕》一课时,我在黑板上贴了一块漂亮的手帕,而且事先让每个同学带一块漂亮的手帕,上课时首先让同学们欣赏黑板上的手帕和自己带来的手帕,让他们有直观的感受,感受其中的美。这时候他们的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了。于是我趁热打铁,向他们介绍一些图案的基本知识,然后鼓励他们大胆设计在我事先贴在墙上、黑板上的白纸上,可以涂上自己喜爱的颜色,引导他们创作有自己的思想和特色的作品。不一会儿,各种形象生动、色彩丰富的手帕跃入的我眼帘,这时,孩子们的思维非常活跃。

2、 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昆虫》一课时,我首先找来几只昆虫,有蝴蝶也有蜻蜒,先让他们观察其外形,注意他们的翅膀有什么不同,然后再观察翅膀上美丽的花纹,启发他们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设计出美丽的纹样。快要下课时,一幅幅生动的作品出现在我的面前,有题为《蝴蝶,快飞吧》、有题为《蝴蝶生气了》、还有题为《蝴蝶荡秋千》、《蝴蝶捉迷藏》的,等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促使孩子们养成了勤于动脑,用心去观察事物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们逐渐发展了思维能力。

3、走进大自然,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

篇6

 

一、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发展的重要性分析

 

1.特长教育

 

特长教育,是在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上,根据受教育者年龄特征和自身特点,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特殊能力的教育。幼儿园艺术特长教育具体指的是:音乐艺术方面,体育运动方面,语言方面等。在学前阶段,对儿童的教育更加注重兴趣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做准备。

 

2.特长学习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

 

(1)特长教育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首先,促进幼儿感知能力的发展。在幼儿的认知活动中感知觉占有重要地位,3-6岁的幼儿是借助于形状大小声音等来认识世界的,而不是依靠语言交往所获得的知识来认识世界的。在特长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亲身实践,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潜移默化地掌握所学知识,促进感知能力的发展。其次,促进想象、联想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现代科学的进步已逐步使人们认识到:想象、联想能力是思维活跃的创造性人才所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

 

(2)特长教育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学龄前期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例如英语的学习上,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最佳年龄阶段。正常儿童四岁时便能掌握母语的全部语音,而且也能学会其他民族的语言。如果想将来英语说得像国语一样好的话,尽早学比较好,随着年龄增大,过了5岁,母语习惯已形成,发音机制逐渐稳定并限于母语,再学外语就有语音干扰,会困难很多,因而只要家庭条件允许,孩子最好从小学点外语,1-2岁就开始亲近英语,3岁以后跟着老师正规学习比较好。

 

二、幼儿园特色教育建设的现状

 

目前,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国幼儿园特色教育建设的现状并不乐观,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幼儿园无法确定符合自身发展的特色课程;部分幼儿园特色教育只停留在理论上,没有贯彻落实到实际生活中;部分幼儿园教师的素质较低,且其很少参与到特色课程建设中来;部分幼儿园特色教育建设的程度较低,不仅缺乏科学、民主的管理,而且对课程资源整合与利用的程度也较低,等等。

 

特色教育的建设对于幼儿园而言极其重要,因此,幼儿园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来加强本园的特色教育。

 

三、加强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措施

 

1.创新幼儿园艺术教育模式,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

 

要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以及年龄特点,挖掘好的题材,在艺术教育中尽量选择贴近幼儿实际生活的教学内容。例如美术教育中,可以围绕幼儿喜爱的小动物、植物、玩具等确定绘画内容,以及纸工、泥工的制作内容。这些幼儿较为熟悉的题材,可以有效帮助幼儿在其认知范围内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去感受美、发现美,丰富其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收到良好的艺术教育效果。也正因如此,应坚决避免艺术教学内容未能有效结合幼儿认知实际高年段化甚至成人化的倾向。同时,选择的教学内容及其呈现方式要能为幼儿思考、探索、创新提供广阔空间,要结合教学实际和时代特点不断更新和拓展幼儿艺术教育教学内容,同时锻炼幼儿欣赏、表现、创造三个方面的能力,唤起他们对美的注意、向往和追求,并能初步表现美和进行一定程度的自由创造。

 

2.创新幼儿园艺术教育模式

 

教学组织要新颖,有助于激发幼儿艺术创造潜能和欲望,引导他们以个性方式自主创新、自由表达。例如,在绘画活动中,根据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将绘画教学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再如,可以跨领域结合,将绘画与音乐、故事、诗歌等结合起来,全方位调动幼儿的视听感官,引导其联想,帮助其展开想象的翅膀。

 

3.加强日常生活中的艺术教育

 

艺术来源于生活,幼儿园艺术教育也是如此,都是对生活的反映,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展开艺术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模式构建的重要途径。首先,老师可以通过营造相应的意境来让孩子感受这种审美氛围,比如在早晨孩子上学和下午孩子放学的时候可以播放他们喜欢的音乐,从而在课间就可以实现幼儿园艺术教育。其次,幼儿园应该开展各种艺术活动,为孩子们训练搭建平台,比如幼儿园可以经常组织儿童节、元旦等其它节日的艺术表演,这样就可以调动孩子参与艺术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老师可以组织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艺术的美,因为游戏总是需要一定的道具,而道具是由孩子动手绘画、制作的,所以在制作的过程中也就是学习绘画艺术的过程。

 

4.建立平等宽松的师幼关系,给幼儿提供艺术创造的自由空间

 

在艺术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支持、鼓励,尊重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地位,在集体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在自由活动中,教师是支持者、引导者,是幼儿的伙伴。给娇弱的孩子以拥抱和亲吻,给活泼开朗的孩子以鼓励与帮助,对胆小局促的孩子则装作不注意,给他(她)留下无拘无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她)感到快乐自由。教师要学会营造宽松的活动气氛,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画自己想画的,做自己想做的,说自己想说的,不要过分强调写实和表现技巧,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儿童的作品,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想象力,好的作品往往来自想象和灵感。例如幼儿把树上的苹果画得较大,五颜六色,看起来既不成比例,也不逼真,这是学前儿童的特点,他们关注的是成熟的果实,而不注重整体,再加上自己的想象,教师应首先肯定和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表现的愿望,尽量启发幼儿表达自己作品的构思并耐心倾听,善于发现他们的进步和独特之处,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萌发幼儿自由创作的愿望。

 

总之,艺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特色板块,为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篇7

关键词:美术教学;特色;校本;方法;教材;以生为本

中学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察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的双重基础教育,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觉得应该对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有重新的思考。老师主动担负起美术教育的导演特色,充分挖掘美术教育的潜力和资源,根据各校学生实际情况,因校制宜,因材施教,使美术老师大胆地进行美术校本特色教育的探索和研究,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本校特色的美术教育的新思路。

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丰富美术教学素材库

我认为,特色化美术教学要顺应教改的需要,努力开发各校本地的美术课程资源,也就是说校本课程应贴进本地区生活,大胆对原有教材进行增改。“增”即补充一些学生愿意学、教师擅长或有特殊意义的内容,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联系,表现生活、赞美生活、运用生活。我们正是基于这一点,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程标准合理地选择,触景动笔,开展了校内校外实物写生的校本教材的探索、研究,依托本地资源开展课程教学,既神形兼备,又便于操作,这样的教学深受学生欢迎。

二、活用多种材料,开拓表现方法

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材料作画,会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效果。老师尽可能和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多种材料,给学生提供各种绘画技法指导,让学生在尝试新的画种的绘画过程中,掌握一些新的表达方式,更加随心所欲地创作,感受美术创作表现的多样性。例如,进行盘画教学,起初是以绘画的方法在真实盘子上创作,接着又引导学生用泥塑的方法造型,然后又引导学生用纸浮雕的形式表达,呈现出不同的立体效果,学生很感兴趣,受到启发的同学还尝试运用树叶,种子等身边能找到的材料进行设计,有一定的创新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想像创造能力。这样才能更好更有成效性的开发我校的盘画教学特色,从中提高学生艺术综合素质,这是我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三、结合时展,拓展美术教育特色

当前,低碳生活成为人们倡导的一个生活目标。在选择内容的时候,我们要寓趣味性于教育意义的内容中,通过有教育意义的趣味课,能够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利用取材于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各类废弃物,设计成可以欣赏的艺术作品,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生活的意义。在教学中结合环保教育,学生不但掌握创作的技巧以及创作中的应变能力,还使孩子们了解可以将一些物品变废为宝,潜移默化中渗透了环境保护的教育,从而也使许多学生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四、注重校本教材内容的层次性和阶段性

从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利用校本教材,让每一课内容的选择和实施又都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阶段性,这样使各个层面上的学生都获得发展。例如,用泥成图中摆脱纸和笔的束缚,让学生用双手和泥土进行创作。低年级的学生想像丰富,但在造型和构图能力上还较低,在了解和泥成图的创作过程基础上,让学生将泥形摆上课桌,利用勾勒法、捏造法、拼贴法进行有趣想像创作。内容比较简单,难度也不大,易于操作。中年级学生在基本的创作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采用探究组合法及其他的方法进行创作。创作作品的方法要多样,内容上应该讲究创新;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造型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我们引导学生用泥巴进行造形设计,并进行色彩渲染,形成彩泥造型中各种动物或常用物品,提高学生造型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做事认真细致的良好的精神。这种泥塑的表现方法,现在我们想在不同的年级尝试用纸造型的方法进行设计,使其立体感更强,更富有装饰的味道。

五、让“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中

在特色美术教学活动中,老师要让学生亲身地参与搜集、整理材料,体验创作,课堂上注意体现以课堂时间、以教室空间、以活动主动权、以探索权利、以创新可能、以个性张扬的教学特色,满足学生自主的需要,让他们得到美术创作的乐趣,真正做到以“因材施教”、“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短短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学生能说的学生说,学生能做的学生做,学生能想的学生想,学生能写的学生写,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充当的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如在泥巴造型趣味课中,先让学生体验收集生活中的素材,进行归类整理,然后确定主题,大胆选择“奇”、“异”、“怪”之类,并展开自己的想象,在相互合作讨论交流之中完善着自己的想法,使孩子们在思维火花碰撞中找到了回归自然的乐趣。他们的创新的想法,表现得淋漓尽致,想象力得以充分发挥,思维更加活跃,兴趣更加浓郁了。

六、学生主动参与美术活动意识显著增强

美术校本特色的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实践中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美术兴趣和表现的欲望,在调查、分析、发现、实践、创作等各个环节各个过程中,学生显示出了极大的热情。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主动地观察、探究、交往、审美、创作、评价,发展了多方面的能力,形成了健康向上的个性。

在特色化美术教学的探索中,老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努力引导他们走向自然,在熟悉生活中寻找美,在取材中欣赏美,在绘画中创造美,真正让学生嗅出生活的清新,看出生活的美丽,品尝生活的快乐,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描绘生活,创造生活。

参考文献:

篇8

挖掘校本课程内涵,丰富“美”的表达

学校办学特色的呈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以学生发展、学科本身规律和社会需要三者结合为基础,开发了“七彩艺苑”校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美术绘画、电脑绘画、动画等常识,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审美品位,促使学生逐步养成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如我们在一、二年级开设儿童画,内容以学生身边的事物及生活为素材,以绘画技法的学习及作品的创作展示为重点,使学生能运用美术知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后续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达到“以我笔画生活”的目的。在三年级开设电脑绘画,内容选择侧重主题式或情节式表达,如环保主题、校园生活主题、生态建设主题、科幻主题等,从而拓展学生绘画的表达方式。在四年级开设电脑动画,内容以flas技法学习为基础,将平时喜爱的事物、活动场景等用动画形式展现,从而丰富学生的表现技法。在五年级开设篆刻,内容以学习文字、图案的雕刻技法为主,让学生进行篆刻创作。在六年级开设纸浮雕,内容分欣赏与制作两部分,其中欣赏部分以优秀作品为主;制作部分则以动物、植物、人物三部分呈现,将技法知识贯穿于其中,从而达到用纸浮雕装饰环境、美化生活的目的。目前,我校六年级还开发了黑白画的创作课程。

强化美育相关学科教学,夯实“美”的基础

首先抓实美术教学这块美育主阵地。一是利用教材内容强化美术基本功的严格训练;二是挖掘教材本身蕴含的美育因素,引导学生细致观赏,全面分析,深刻体会“美”的所在。学校还积极创造条件,上好写生课,把临摹与写生创造有机结合,用生动活泼多变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动脑和动手能力,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强化相关学科进行美育特色教学,以美育提升音乐、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教学,让学生对“美”理解更深。如音乐学科将音乐配画、乐器、舞蹈带进课堂,教学中加强节奏、视唱、练耳、欣赏、创编等方面的训练。信息技术将学生的电子报刊制作、投影片的制作、摄影及DV作品制作等带入课堂。体育学科将学校课间操及跑步作为美育的抓手,自编课间操,创新入退场形式,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锻炼身体。总之,人人树立“大美育”观念,寓美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美”的综合素养。

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现“美”的成果

以“四节”文化活动的开展彰显“美”的活力。学校创设以展示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项目,通过举办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及经常性、小型多样的艺术展示活动,为学生展示艺术才华、发展个性搭建平台。

以校内社团活动为基地充实“美”的体验。学校开设特长活动课和班级兴趣活动课,分为知识、艺术、技能三个类别。知识类:读书写作、奥数、英语。艺术类:舞蹈、合唱、管乐、书法、儿童画、电脑绘画、电脑动画。技能类:剪纸、粘贴画、手工制作、男女篮球、田径、武术、乒乓球等。并赋予富有美感的名称,如“小孔雀”舞蹈队、“小百灵”社团、“七彩梦”儿童画社团、墨苑书法社团等。

篇9

要想画出一幅优秀的素描图,光勤奋的练习是不够的,还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学习的效率才能事半功倍。绘画中要运用的三大身体要素就是手、眼和脑,画素描单靠用眼睛观察,用手画只能画出事物的外表,它所表达出的情感是无法呈现出来的,所以三大身体要素中脑的训练更为重要。手部训练是为了掌握优秀的绘画技巧,眼部训练是为了精确地将入眼所及的事物画入图纸中,而脑部训练则是更深刻地理解事物所表达的意义。如果手和眼代表的是绘画的理性的话,脑代表的就是感性,那么只有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做到心中有数,经过缜密的分析概括,将入目可及的事物通过心中所想用手画出来,才能作出优秀的画作。所以,要懂得思先于行的道理,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少走弯路,快速地找到训练技巧。

二、注重多种素描绘画方式相结合

一听到素描二字,大家心中大多只会想到“写生”这一词,但在素描教学中,写生训练只占一部分,速写、默写和临摹等也占有一席之地,各有各的用处。中职学生学习素描最先开始学习的就是临摹,临摹可以快速地锻炼基础绘画技巧。在临摹的过程中可以学习他人的技巧,意识到自身作品中的不足,对比印证,解决自己在绘画中产生的问题。速写是锻炼自身绘画风格的最佳途径,速度快、数量多是速写的特点,在速写中能领略到不同画作的风格,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条路。默写与速写和临摹大有不同,默写是通过眼睛观察将事物刻画在脑海中,再进行绘画,它的优点则是能快速地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适时地发展自身的想象力,画出独具一格的画作。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对于刚入门的中职学生来说,素描仅仅意味着对照事物进行模仿复制,但复制出来的作品能超过前人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要想超越前人,就要具备创新精神,“取其精华,推陈出新”说的正是素描教学的特点,从前人的画作中找出适合自己的精华之处,吸收其中所蕴含的方法技巧,印证自身的缺点,摒弃糟粕,创造出新的作品,这样才不至于没有自己的绘画特色。素描虽然大多以“复制”为主,但绘画本身最注重的就是创新,所以,要极力改变学生对素描的误解,培养学生对素描的创新精神,结合自身的特色形成独特的绘画风格。

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篇10

 

绘画是引导幼儿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以及表达自我的重要方式,幼儿通过绘画描述自己所看到的和想象到的,对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学习绘画会让幼儿懂得热爱生活,并且变得更加有耐心。传统的绘画教学方式对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以及自主发现能力有所欠缺,加强幼儿绘画教学活动,改善现有的教学方式,对于幼儿成长十分重要。

 

一、幼儿绘画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许多教师在幼儿绘画教学活动中并没有依据幼儿特点进行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使得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并不好,这些问题主要有几下几点:

 

(一)观察范画阻碍了幼儿的想象

 

许多教师在绘画教学中喜欢给学生看范画,例如要求画鲜花,就会首先将教科书或是其他图片上的鲜花展示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在心中的形成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脑海中的鲜花就是教师展示的图片上的样子,而阻隔了许多想象。时间久了孩子就会慢慢缺乏想象力,没有范画的引导甚至自己不知道该画什么。绘画是一门艺术,没有想象力学生将来就很难在绘画上有所成就。

 

(二)技能指导遏制了创造思维

 

幼儿的思维与成人是不相同的,这就意味着他们可能把树叶涂成紫色,把香蕉涂成蓝色。而许多教师喜欢对学生的绘画进行规范性的教导,指导学生如何画线条和图形,如何给图形涂颜色,从而遏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一种教条模式。这样的绘画课程变成了一种单纯的技巧训练,对于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没有任何效果。

 

(三)简单评价抑制了多元化发展

 

部分幼儿绘画教师对于幼儿绘画活动课程并不重视,认为只是小孩子涂涂画画,并没有什么重要意义,因此在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的时候也只是简单地评价“好”,或者“不好”之类的。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老师评价学生的作品说“画的太像了”,学生听到这样的评价就会认为“像”是绘画的标准,从而把“画得像”当成自己的目标,从而一味地临摹,而忽略了自己绘画作品中的其他特点。教师不能从全方面对学生的绘画进行详细的点评,使得学生不能真正了解到自己绘画中的优点和不足,及缩小了进步的空间,也使得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被阻隔了。

 

二、幼儿绘画活动的教学策略

 

针对以上幼儿绘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幼儿绘画活动的教学。

 

(一)丰富绘画素材

 

教师在进行绘画活动课程的教学中,要尽量丰富绘画素材,书本上的图片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被束缚,不利于学生对现实场景的表达。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一些真实的物体做道具,让学生从书本的平面图形转化为立体认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走出去,感受外面的风景。例如教师要学生进行“春天”为主题的绘画题目时,可以带学生去户外参观,让学生观察春天初生的小草,开放的野花,树上的小鸟,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画下来。这种情况下不同的学生的看到的事物就是不一样的,比起照搬教材上的模板,学生的绘画作品立刻会变得丰富起来。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做些引导,让学生去观察他们平时注意不到的事物,例如树上刚刚萌出的新芽。这样学生不仅会感觉到新奇有趣,同时也会养成观察入微的好习惯。

 

(二)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

 

幼儿的创造力是无穷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的进行绘画创作,无论学生的作品多么不符合我们日常的所见所闻,教师都应该适当的给予肯定,而不能进行打击批评。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生画月亮的时候引导学生去想象月亮弯弯的像什么,学生就会发挥想象力去联想,从而对于月亮的形象有了更好地认识。在这里不同的学生会回答不同的答案,教师切不可设置标准答案,要对每一位学生的答案进行理解,并且予以肯定,让学生对自己更加有信心。

 

(三)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多元化的评价

 

幼儿时期学生的绘画作品各有各的特色,并不存在简单的好坏之分,因此教师不能对学生的绘画作品采用简单的评价。教师在对学生作品的评价中应该尽量的多元化,例如绘画作品与实物相近的,说明这些学生对事物观察比较仔细,模仿能力比较强。教师可以称赞他们的作品逼真,同时鼓励这些学生可以适当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作品中加入自己的东西。对于一些作品离奇古怪的学生,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想法,问学生为何这样画,从而理解学生的思维。教师要肯定学生的想象力,同时教授学生更多的绘画技巧,让学生更加容易地去表达自己的想象。这样多元化的评价学生的作品,对学生做出良好的引导,但是不否定他们的特点,学生才能在创作中更加有信心,按照自己的想法作画,作品才会更加具有特色而不是雷同。

 

三、总结

 

幼儿时期是想象力比较丰富的时期,加强幼儿绘画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幼儿以后在学习工作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帮助。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应该多鼓励、肯定学生的作品,进行有效的评价,帮助学生完成更优秀的作品。